Phật Học Online

天天天藍—菜根譚的智慧(2)之二
聖印法師

【前集一三五】

 

炎涼之態,富貴更甚於貧賤;妒忌之心,骨肉尤狠於外人;此處若不當以冷腸,御以平氣,鮮不日生煩惱陣中矣。

 

515

 

功過不可少混,恩仇不可過明

 

在上位的人對待其部屬,應當分清楚功勞與過失,這兩者不容混淆,功過混淆賞罰不明,如果有功的不賞、有過的不罰,那些奮勇不惜性命的人們,雖然建立功勞,也得不到名譽與陞賞,自然就起了怠慢的心情,不再忠於職守了。所以,居上位的人一定要功過不混雜,賞罰尤其分明。

 

其次,說到恩義與仇恕不可分得太開。居上位的人如果恩仇分得太開,有恩的人就對他好一點,對於有怨的人就冷酷無情。這樣一來,部屬無論如何忠實盡職,也得不到上級的歡心。久而久之,起了貳心而背叛激變,這都是基於私情之一念,致使部下不忠。

 

【前集一三六】

 

功過不容少混,混則人懷惰墮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則起攜貳之志。

 

516

 

位盛危至,德高謗興

 

俗語說:「官大擔險,樹大招風。」一個人的官位太高,很容易招惹出意外的敵人。對於自己得意的事物,不可以做得太過,太過則容易頹敗,凡事得留餘地想。日常的行為不可過於清高,過於清高的人就容易受人排斥,招來種種無謂的誹謗。

 

古代的哲學主張中庸之道,無過猶不及之處。人能行中庸之道,則可大可久,持盈保泰,既不違天之道,亦不背地之理。順乎人情,本乎天理則無往而不自得,無太盛太過,或過高過亢的弊病。

 

【前集一三七】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誘興而毀來。

 

517

 

陰惡禍深,陽善功小

 

做惡事忌隱藏,所謂「陰惡是大惡」。做善事別忘顯露,所謂「陽善是小善」。

 

凡惡事顯露於外的人,則眾目所視十手所指,其惡行不得擴張,所以為禍尚淺。如果人做了壞事還隱藏起來,覺得十分得意,他就加深罪名終至身敗名裂,所以說,惡之顯者禍淺。

 

做善事喜歡顯露於外面,使人家知道,功德是小些;在暗中做的善事,功果反而很大。這個道理很奧妙,只有佛家的道理才能夠解釋清楚。按道理說,做善事顯示出來給人家看就不算真善,這裡面含著沽名釣譽的心理存在。所以,他的善行不會有多大的效用,也不會徹底去做完善事。反之,要在暗中去救人濟世,則其立心為善,必定不計較名譽。地做的善事也必定徹底。所以說,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

 

【前集一三八】

 

惡忌陰,善忌陽。故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

 

518

 

應以德御才,勿恃才敗德

 

人不可不修養才智,更不可不培植道德、兩者都缺一不可。才與德互相比較,德好比是才的主人,而才好比是德的奴僕。有才無德的人,像一個家庭裡面主人被奴僕所欺,制度紊亂毫無條理,終至敗家亡身而後已。

 

一般人恃才傲物,就是沒有道德以養其身,只知逞能恃才,任意妄為,終亦受到嚴重的打擊。

 

所以,用人行政必須用才德兼備的人。才能稍差但乃有德之士,不妨用他的德來補才能之不足,將不至於像有才能卻缺乏道德的人,把一切的事情弄壞了。

 

【前集一三九】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無德,如家無主而奴用事矣,幾何不魍魎猖狂。

 

519

 

窮寇勿追,投鼠忌器

 

奸佞邪智之人僥倖以圖上進,為了防止這種弊病發生,在建立法制這方面務必講求嚴厲。然而,實行起來又必須求其寬厚。在除惡務盡的原則下,又不能不網開一面。常言說:「窮寇勿追,投鼠忌器。」總要放他一條生路,叫他自己逃生。不然,如同捉鼠而阻塞了一切洞口,窮急反噬,一切器物反而被破壞光了。

 

凡事勿走極端,總要合乎中道適可而止。天地間的萬物,都是一個制服著一個,如螳螂捕蟬黃雀伺之於後,獵人打雀不覺濕露沾衣。

 

其實,天地造物之妙,雖是互相制服同時也是互相為依的。人食牛羊而牛羊依人以為生,就是這個道理,世間善惡之理,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是兩面的。如果說除惡而必盡,則惡盡而善亦不能成立了。覺悟了這個道理,也就覺悟了人生的大半。

 

【前集一四0

 

鋤奸杜倖,要救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520

 

過歸己任,功讓他人

 

和別人共同擔負過失的時候,那人必定喜悅。和別人共同分功的時候,那人必定發生嫉妒,所謂「利益在前,人所必爭」。人對於爭榮譽爭報酬,千古以來不知道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毀壞了多少人的人格。如此看來,與人共患難易,共安樂則難了。

 

例如春秋時候范蠡、文種之於越王勾踐,漢代的韓信蕭何之於漢高祖,當勾踐被吳王打敗作了俘虜,文種、范蠡兩人與越王共受患難,終於設法使越王回到了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二十年後滅掉了吳國;范蠡明白其患難與共安樂的道理,遂棄官而遊於五湖,文種不明這個道理,終於仗劍自殺。其次,高祖的殺韓信、囚蕭何也是基於同一個道理,君王之於臣下尚且如此,一般人的彼此爭名奪利不能共榮相安,更無足論了。

 

【前集一四一】

 

當與人同過不當與人同功,同功則相忌;可與人共患難,不可與人共安樂;安樂則相仇。

 

521

 

警世救人,功德無量

 

有道德的君子雖然不能用金錢救濟他人的貧困,但可用精神的力量去感化他人。人們在迷惘的道途上能得一言以提醒,就可以改邪歸正覺迷卻癡。

 

又當人們陷溺在危急困難的情況下,得一語的勉勵,教他脫離危難之道,這就是善根,勝於贈送他人財物的恩惠。

 

【前集一四二】

 

士君子,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亦是無量功德。

 

522

 

趨炎附勢,人情之常

 

人到貧窮不濟的時候,就一切廉恥也不顧了,只知貪求食物依附於人,等到有了食物,稍見飽暖,就向更好的地方尋求生活了。

 

人人都向豐衣足食的地方集聚,等到這富貴者一旦陷入貧乏,則一般常常集聚來往的人就作鳥獸散了,一切義理人情也都不講了。甚至在路途中相遇,掉頭不顧。這是古今中外的人情通病,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蚊蠅逐臭,蟻蟲嚐甘,而小人則趨於利。」這幾句話說穿了人情的通病。人情通常是趨利而忘義,只有君子才不為利益而變節。

 

【前集一四三】

 

饑則附,飽則颺,燠則趨,寒則棄,人情通患也。

 

523

 

須冷眼觀物,勿輕動剛腸

 

君子大多是富於情感,不免熱心過度,招致人家的怨尤。所以,不可不以冷靜的頭腦來考慮事情,然後以理智來判斷是非,才不會發生錯誤。如果感情一衝動,心就把握不住,心愛感情所左右,便會輕舉妄動。

 

日本古時候有一個武士鎌倉權五郎,他作了源義家軍隊中的先鋒,在戰場上衝鋒的中間,被敵人的箭射中他的眼目,卻一點都不怯懦,他並不取下箭矢,就奮勇把敵人射死,然後倒在草地上。他的同僚將官三蒲為繼走到他的身邊,想要設法由眼睛裡拔除箭鏃,於是以腳踏著權五郎的臉,想把箭從眼睛裡拔出來,這時候權五郎忽然跳起來要殺為繼,為繼吃驚的躲開,問他什麼緣故?權五郎說:「武士死於戰場是常有的事,但生平還沒有人敢用腳踏著我的臉,我認為這是莫大的恥辱。」為繼領悟了他的語意,深深謝罪,然後跪在地上,將箭由權五郎的眼中取下來。

 

這個故事是說:君子應以鐵石心腸、冷靜頭腦來擔當大事,才不至於有失中正。

 

【前集一四四】

 

君子宜淨拭冷眼,慎勿輕動剛腸。

 

524

 

量弘識高,功德日進

 

古語說:「德高望重。」又說:「量寬福厚。」德與量是互相關聯的。

 

由於道德高尚而器量才能寬大,器量寬大才能受人尊敬,自己的幸福便可以慢慢增加了。

 

然而,道德怎樣才能夠高尚,那就要培養高深的學問。有了高深的學問與知識,才對於處世做事具有遠大的眼光,高明的識見,做事就不會發生錯誤,處世也不會過與不及了。

 

【前集一四五】

 

德隨量進,量由識長。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識。

 

525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

 

一燈螢然,萬籟無聲,這是夜半時分;此時天地寂然,只有枕邊一點燈光,這時候正是萬事萬念俱亡,使人更能安靜宴息。到了天光破曉,人畜鳥獸一切動物都還沒有起來,才是吾人開始出於混沌時。

 

所謂「混沌初開」,即是天地尚未分明,這時候天地好像鶴卵渾然一團,漸漸的,清氣上升而濁氣下降,山川草木人畜次第的發生出來了。人當休眠入睡時間,身心都在休止狀態,此時既沒有善惡也沒有苦樂,恰似天地尚未開闢以前的混沌時代,等到一夢醒來,萬物還未興起的時候,宛如初出混沌尚不辨是非與邪正。等到身心一有動作,善惡是非之念就開始發生了。

 

所以,當著宴寂入眠的時候,或是在混沌初出的時候,要用一念把自己回光返照一下,探索是非善惡因果在何處,才明白善惡是非既不是什麼身外之物,它的發生也絕不在於一念未生的混沌初開之時,而是因為人有了耳目口鼻,對於事物才生出來情欲嗜好,然後基於情欲嗜好的取捨愛憎,而有了種種的妄想與分別,因之而苦惱了身心。

 

這樣說來,耳目口鼻都是束縛身心的桎梏,情欲嗜好都是使身心陷落到機械中的一種障礙。善惡苦樂本身實有之物,只緣由耳目口鼻所生之情欲嗜好而發生,但是,人又不能拋棄耳目口鼻之情欲嗜好,不能如頑石帖木無情,那麼,應當怎樣做才對呢?只有在這回光返照的一剎那間,反省覺悟世間一切都是虛幻。

 

不要為那些而勞役身心,應當自由自在的處於其中。

 

【前集一四六】

 

一燈螢然,萬籟無聲,此吾人初入宴寂時也;曉夢初醒,群動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處也。乘此而一念迴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機械矣。

 

526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人能自己反省,其所言所行都能夠不離於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取之以為借鑑而加以反省,這樣的話,就成修養自己身心最好的工貝了。久而久之便能進德修業,自能達到聖賢的地步。

 

反過來說,不去反省自己,反而全歸咎於他人的過失,終日看旁人有何過失而妄自批評,這樣的人其所做所為都是惡行。不但傷人,且自傷其身。

 

因此,反省自己的人,是廣開眾善之門,不能反省自己的人,則惡事日漸增多。善人惡人的差別,只在這反省與否之一念罷了。

 

【前集一四七】

 

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即是戈矛。一以闢眾善之路,一以濬諸惡之源,相去宵壤矣。

 

527

 

功名一時,氣節千載

 

一個人的事業和他所作的文章,無論多麼成功偉大、優良簡練,到了他死之後,這股力量便化為烏有了。只有人的精神可以傳之萬代而不會改變,精神的偉大便可以使後世的人受到極大的感化。

 

富貴與功名隨著時代的轉移而改變,這代的功名,到了下一代便一文不值。現在貧困的人到了後代子孫也許就變成富貴了。唯有人生的氣節,一直到千萬年之後都是不變的。

 

由此看來,事業文章功名富貴,與精神氣節來比較其價值實有天地之別,所以,君子不可因尋求事業文章功名富貴,而玷污了自己的精神與氣節。

 

【前集一四八】

 

事業文章隨身銷毀,而精神萬古如新;功名富貴逐世轉移,而氣節千載一日。君子信不當以彼易此也。

 

528

 

自然造化之妙,智巧所不能及

 

捉魚張網,而鴻雁誤陷到裡面,這封鴻雁來說是多麼可憐和不幸。螳螂捕蟬而黃雀伺於其後,這對於螳螂來說是多麼的悲慘和危險。

 

世間的事不僅限於鴻雁與螳螂的事情而已。

 

所謂「一機之中又藏一機,一變之外復生一變」,天地之大,事事物物,無奇不有,神妙得使人感到不可思、不可議,又豈是人的智慧和才能所能夠追得上的。

 

【前集一四九】

 

魚網之設,鴻則罹其中;蛙螂之貪,雀又乘其後。機裡藏機,變外生變,智巧何足恃哉。

 

529

 

真誠為人,圓轉涉世

 

做人必須講真誠,否則他的言行都不足以使人相信,像一個偽造的假人形,既沒有靈魂,又不像真人能夠動作。這樣的人活在世間也了無生趣,自欺而欺人,久了必定會暴露。

 

其次是過於頑固的人,與人落落寡合,毫無圓轉滑脫的通融機趣,這樣的人就像木偶,到處都受到人的冷遇,事事都行不通了。

 

所以,處世過於虛偽既得不到別人的信任,處世過於呆板也一定不受人歡迎啊!

 

【前集一五0

 

作人無點真懇念頭,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段圓活機趣,便是個木人,處處有礙。

 

530

 

雲去而本覺之月現,塵拂而真如之鏡明

 

水不遇見風,就不會掀起波浪,自然歸於平靜安穩,鏡子沒有塵埃的掩蔽,自然就會現出光明。人心本來是清潔澄澈的,只因為被妄想的塵垢所遮蔽,消失了本來的光澤。只要拂拭掉那些煩惱與妄想,其清淨光明的本來面目就出現了。

 

歡樂是不必去強求的,只要能夠除去使他本心苦痛的私欲、私見、私利就好了,至於妄想尋求歡樂,結果是內心得不到安穩平靜,歡樂也就一點都得不到了。

 

【前集一五一】

 

水不波則自足,鑑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之者,而樂自存。

 

531

 

一念能動鬼神,一行克勤天地

 

人做事假如稍不留意,就容易招致失敗,而遭到不測禍患。所以對於一言一行都不可不加謹慎。

 

人有一念不修而犯了上天的禁誡,因一言不慎而破壞了世間的和平,有一事不謹而釀成了後世子孫的禍患。因此,我們不能輕起一念,亂發一言,錯做一事。

 

古德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代兵法說:「一言不慎身敗名裂,一語不慎全軍覆滅。」這樣看來,怎能輕舉妄動,草率的用事呢?

 

【前集一五二】

 

有一念犯鬼神之禁,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事而釀子孫之禍者,最宜切戒。

 

61

 

情急招損,嚴厲生恨

 

一件事情發生了,想調查徹底頗不容易,在真相未明之前,應當放寬一步任其自然發展,慢慢的終必水落石出;如果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引起他人的忿怒和反感,增加求真實結果的障礙。

 

其次,關於支配他人服從你,如果自己巧用心機施行操縱,反而招致他的不服從。不如聽其自然,使對方心悅誠服的遵從。所謂「以德服人者真服也,以力服人非真服也」,如果只知嚴厲管束,反而使他頑抗不服,事情就越弄越壞而不堪收拾了。

 

【前集一五三】

 

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62

 

不能養德,終歸末節

 

把陶土拿來燒,才能成為光滑無比的器皿。把生鐵拿來鎔鍛,才能成為堅硬寶貴的金鋼。「陶鎔」的意義也是如此;一切的物質都必須經過鍛鍊才能有所成就。

 

人的節義雖然可以高傲過青雲,文章可以妙勝過白雪,假如不是由道德的心鍛鍊出來的節義和文章,則他的節義不過是自私,文章也不過是普通的,這也許與那俠客的義節與騷士的文章毫無差別了。

 

【前集一五四】

 

節義傲青雲,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鎔之,終為血氣之私,技能之末。

 

63

 

急流勇退,與世無爭

 

古語云:「功成身退。」這是君子之教,當事業全盛時期能毅然引退,自己意足,他人也羨慕不已。平時置身的場所應當選擇與世無爭的地位,這樣去做,不但是自己安全,就是他人也不會嫉妒,實在是「明哲保身,受人尊敬」的好方法。

 

以漢代的韓信、張良與漢高祖謀事來說,就是很好的例證。張良能夠明哲保身,功成而身退,僻穀以求仙,終於得以保全他的聲譽。韓信不明這個道理,致屢遭貶抑,終於被殺掉了性命。

 

【前集一五五】

 

謝事當謝於正盛之時,居身宜居於獨後之地。

 

64

 

慎德於小事,施恩於無緣

 

人若想要進德修業,就要處處努力,必須在人所不注意的極微細事情上加以留意。如果認為是小事情而不去做,只注意大的地方不犯過錯,小的地方錯誤重重,且認為小疵不致妨礙大體,那就錯了。因為小事往往會變成大事,而大事的結果都是由小事漸漸累積得來。所謂:「千丈之提,壞於一穴。」這話我們應加以三思。

 

其次是施恩予人,絕不希望人家報答,世間有些人對人施恩了卻使受恩者深深感受到他的壓迫。這樣一來,「恩」很可能變成「仇」了。所以,最好是施恩於不能報恩或是無力報答的人,那才是真正施捨了恩德。

 

【前集一五六】

 

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

 

65

 

文華不如簡素,談今不如述古

 

由人的行為來看,在表面上好像是有利益,但在實際上則有傷道德,貽誤終身的事情往往不少。

 

都市上的人多半是生活浮華,舉動輕薄,人在都市生活久了,難免會染上不良習氣,不如去和山中隱退的老人談心。官高位大的富貴之門,日子久了也難免沾染壞的習慣,趨向墮落生活,所以不如去和居住在茅屋的窮人相親近,反而比較有益。

 

聽街頭巷尾的傳聞消息,使人動氣,名利觀念便縈迴於心中不去,使情緒紊亂,如果能退居到田舍去聽那些樵夫牧童的山歌之樂,心中就悠然自得。其次是談論批評現代人的言行得失,這也是於人有損於己無益的事。如果人把古聖先賢的立身處世,以及可歌可泣的事蹟加以琢磨,於本身的增進學識、修養道德都有很大的幫助,何樂不為呢?

 

【前集一五七】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詣未門不如親白屋;聽街談巷語,不如聞樵歌牧詠;談今人失德過舉,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66

 

修身種德,事業之基

 

建築房屋要先打好地基,如果根基不穩固,所建的房屋一定不堅固。人作一番事業,也一定要先建立基礎,如果基礎不堅牢,事業也隨之不能悠久。這基礎就是人間不可缺的道德。

 

有堅忍不拔的道德基礎,所營事業必定圓滿;如果建立的道德深厚,其功業也必定更加悠久綿長。反之,僅憑一時的利害而互相為用,縱使成功也不過是一時而已,絕不會悠久綿長。這就像建築房屋一樣,根基不穩固的房屋是不會支持長久的。

 

古德說:「德為善政,政在養民,正德、利用、厚生。」古人為政的基礎也在於道德。唯有正德,才可以利用,才可以厚生,然後方可以解決民生問題,所以,一切事莫不是以道德為基礎。

 

【前集一五八】

 

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

 

67

 

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

 

我身和子孫的關係,好比是樹木的根和枝葉,根本堅固則枝葉必定茂盛繁榮。根本薄弱,枝葉也就不會發達了,所以身心必須健全,才能期待子孫綿延不絕。

 

但是,這裡所指的「我身」,並不是肉體,而是體內的心。心正則積德,子孫就蒙受更多的恩惠。如果心執著於妄念,失去了光明,多行不義之事,則淪為社會上的害蟲。這種人還天天在神佛面前膜拜,想祈求自己子孫的繁昌,無異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前集一五九】

 

心者後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

 

68

 

勿妄自菲薄,勿自誇自傲

 

《學佛入門》有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也就是說:心即是佛,人人皆備,只求諸內心,勿求於物外。

 

我們不要拋卻自家的寶藏去向人家乞討。不要向人自誇所有,人人皆有良知與明德。良知與明德是與生俱來的,所以聖賢君子之道,只是求諸於本心,只是修心養性的工夫高人一籌。

 

須知道本無涯,學無止境。如果能在「格物致知」方面下工夫,則修身正德之道,自然非你莫屬了。

 

【前集一六0】

 

前人云: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又云:暴富貧兒休說夢,誰家灶裡火無煙。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誇所有,可為學問切成。

 

69

 

道乃公正無私,學當隨事警惕

 

道德並不是聖人與君子的佔有物,乃是一種公共且公開於世的事物。所以垃沒有彼此高下的差別的,是人人都可以接近的,是人人都應該施行的。

 

相同的,學問之為物,也不是學者的私有物。它好比家常便飯,是人人不可缺的。然而,學問的目的,不僅僅是辨明道理的一種知識,而是希望學問能夠實用。

 

當一件事情發生了,人們必須以大學問的工夫去警惕研究,希望在根本上得到一個圓滿解決的方法。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