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論,它的含義很廣、很深,在此無法一一闡述。但作為一種人生觀,中道指的是遠離對任何二元對立兩邊的執著,是一種不走極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這種中道的人生觀,不論是對於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都是極為重要的。需要說明的是,佛教所說的中道,並不是一般通常所說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本文將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圍繞佛教中道的人生觀這一主題,作一簡要的分析、說明與探討。
一、命與心
相信命運的人往往都認為,在命運面前,人是無能為力的,只能聽天由命。那麼,佛教是如何看待命運的?又是如何認識命與心的關係的呢?
首先,佛教並不否認命運的存在,只不過這裡所說的命運並不具有人們通常所認為的宿命的含義,而是指現實人生中所面對的各種各樣的境遇和狀況。大千世界,人與人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富貴,有的貧困;有的聰穎,有的愚笨;有的健壯,有的體弱。即使是同一家庭成員,情況也大不一樣。所有這些都是客觀的存在。但這一切在佛教看來都不是命中註定的,其根源和關鍵是在於我們的“心”。
這裡所說的心,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指人的主觀能動性或自由意志。它包含了人的道德意識、價值觀念等思想和精神層面。由於人心各不相同,表現在人的語言和行為上也就有相應的差別。佛教認為身、語、意(心)的一切造作和活動都會像種子一樣儲藏在每個人的生命體內,並會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在一定的條件下呈現出來。這就是佛教的業報思想。所以,佛教認為決定我們命運的是每個人自己善惡的行為,是個人的業力決定人生。因此,我們必須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心中的意念負責。換句話說,人的命運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沒有理由聽天由命。業力的創造性賦予生命以自由和希望。
佛教對命與心的態度及其業報思想,對我們的現實人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否定了主宰人的命運的上帝或神靈,否定了悲觀的宿命論。它告訴我們要積極、勇敢的面對自己的人生,不責怪他人和社會,不埋怨外在的環境,因為一切都是自作自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果對每一個人都平等的。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改變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行為,要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佛教非常強調人的主體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重視人的自由意志的發揮。
在此需要說明是,現實人生往往是很複雜的,有很多事並非是個人的主觀努力能立即改變的。由於每個人的具體條件和情況很不一樣,人應該有自知之明,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選擇,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得“認命”。但這並不表示悲觀或消極,也不意味著人的主體性的喪失,而只是表示我們勇敢的接受現實。可以說這是一種明智的選擇,佛教在命與心的關係上是採取中道的觀點。
二、苦與樂
很多人一聽到佛教說人生是苦,就以為佛教是消極和悲觀的。顯然,他們對佛教所說的“苦”缺乏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苦並不必然地與悲觀聯繫在一起。
痛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親身感受得到,佛教並沒有誇大它。苦的來源和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來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來自社會的,如政治動亂、戰爭等;有來自自然界的,如天氣寒熱和各種自然災害等;有來自精神和心靈上的,如孤獨、空虛等。有的痛苦比較粗重,有的則比較細微,但總的來說都不外乎身心兩個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響的。
這麼說來,佛教是不是否認人世間的快樂呢?佛教並不否認人生也有快樂,只是提醒我們,世間的快樂是相對和短暫的,是變化無常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佛教認為快樂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進一步,我們還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強調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們認識到苦的根源在於無始以來對自我的強烈執著,並找到解決痛苦的方法和途徑,從而最終獲得真正和永恆的快樂。
在苦與樂的關係上,佛教是採取中道、中觀的態度,這在佛教徒的生活和修行方式上表現得十分明顯。佛教既反對過分追求舒適和享樂,也反對極端和無益的苦行,因為這兩種方式都不能讓人得到最終的解脫,而且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傷害和痛苦。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佛教反對沒有意義的苦行,但卻提倡學佛修行人應該採取相對簡單、簡樸的生活方式。這是值得我們重視和注意的。
與苦樂相關的是欲望。佛教反對縱欲,但並不主張絕對的禁欲。縱欲和禁欲都是極端主義的表現,不符合中道的原則。與其說佛教是禁欲,不如說是少欲、節欲。“多欲為苦”、“少欲知足”是佛陀對我們的忠告。這既是獲得幸福生活的前提和要求,也是修行解脫的必須和保障。欲望往往意味著佔有和競爭,如果不加以適當和有效的控制和引導,任其膨脹、氾濫,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尤其是在這個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當今社會,強調和提倡少欲知足無疑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因此,說“苦”並不一定就悲觀,說“樂”也不表示一定就是樂觀。嚴格來說,佛教既不悲觀,也不樂觀,而是中觀、實觀。作為一個佛教徒,必須全面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既要看到光明和希望,對未充滿信心,以免陷入悲觀、絕望;但同時也要看到人世間陰暗的一面,看到人類自身的種種缺陷、煩惱和痛苦,而不應盲目的樂觀。過分的悲觀和樂觀都是錯誤和有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通常都習慣地認為樂觀一定就比悲觀好,樂觀理所當然是正確而沒有缺陷的,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和有問題的。悲觀固然不可取,盲目的樂觀也不是什麼好事。過分樂觀的人,往往對生命的痛苦缺乏深刻的理解和體驗,因而不太容易生起真實的慈悲之心,難以增長智慧,成熟人格。濟群法師說得好:“樂觀主義者,或者由於天性比較開朗,對什麼事情都想得開,看得淡,重視過程多於結果;或者由於對人生無知,僅有遠大的理想,得過且過;或者由於出生優越,一生不知愁苦,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自信;或者認為科學至上,對人生抱著必勝的信念……但這幾種情況下產生的樂觀基本都是盲目的樂觀。”(《佛教徒的人生態度》p29)
一般說來,唯物主義者都宣稱自己是樂觀主義,但他們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由於他們認為生命只有一次,人死了一切都結束了,因此,何不在活著的時候好好享受一番?這樣,“及時行樂”就成為理所當然了,以至把盡情享樂當成是樂觀主義的表現。他們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通常漠不關心,這種人在當今社會並不少見。
三、生與死
生與死是人類永恆的主題,生死觀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般人眼中,佛教似乎過於重視死,而忽視生,這實在是一種誤解。從根本上說,佛教就是為解決我們的現實人生問題服務的。
首先,佛教告訴我們,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貴難得的。因為要得到一個健全的人身,是需要具備很多重要條件的。但失去人身的因素卻是很多很多的,因為生命是無常的,死亡隨時都會降臨到我們身上。而一旦失去了這千載難逢的寶貴人身,要重新獲得就更加困難了。所以,佛教特別提醒和告誡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人生,千萬不要浪費、虛度這短暫而珍貴的一生,要為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早做準備。同時,佛教還認為,在輪回中的所有不同的生命形態中,人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擁有了人身,才具備修學佛法的最佳條件和機會。可見,佛教十分強調此生的重要性,因為此世的幸福和後世的安樂都取決於這現在正擁有的人生,一旦錯過和虛度,將後悔莫及。
生,具體來說包括生活和生命兩個層面。前者側重於外在物質,後者則多指內在的精神。可以說,佛教對於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是肯定和重視的,只是必須通過正當和合理的手段和方式來獲得。當然,佛教更強調內在精神生命的重要性,否則,人與其它生命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呢?
可見,佛教不但不忽視生,而且非常重視生命的品質。那麼,佛教又是怎樣看待死呢?為什麼佛教給人的印象往往與死聯繫在一起呢?
佛教將生死看為一體,是一體兩面。嚴格來說,死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生的同時其實就是死,難道我們不是在時刻走向死亡嗎?但問題是,我們總是忽視這一點,對死視而不見。我們的文化似乎總是在回避死亡,甚至連公開談論死亡都覺得不好意思。其實,對死亡的淡漠與掩蔽恰恰說明了人們對死的無奈與恐懼,是懦弱和無知的表現。佛教卻要我們正視和面對死亡,這大概是人們總覺得佛教太重死的原因之一吧。索甲仁波切的話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反省和啟示:“我們的教育不談死亡是什麼,或不給予人們任何死亡的希望,或不揭開生命的真相,不是將使事情變得越來越糟嗎?年輕人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卻對於生命整體的意義,以及與生存息息相關的主題,茫然無知,有哪件事情比這個還要諷刺呢?”(《西藏生死之書》p15)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真實的存在,而且它會毫無聲息的光臨。真誠的面對、冷靜的思考死亡有什麼不好呢?它至少可以使我們清楚的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人生是多麼的珍貴和難得,從而提醒我們要認認真真的過好每一天,以免留下“失去了才感到可貴”的感慨與遺憾;它可以讓我們時常保持清醒的頭腦,為無法預料的死亡早作準備,而不至於當死神降臨之時六神無主、束手無策;它還可以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既然人人終歸一死,我們為何不能看破世間的名韁利鎖,了結太多的恩恩怨怨?進而對他人生起真誠、無限的慈悲與愛心……這一切不是很美好嗎?因此,對死的關注,不但不會導致悲觀與消極,相反卻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我們應該敬畏死,如同敬畏生。
在生死問題上,佛教同樣堅持中道的立場。佛教認為生命是遷流不息的,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現世的人生只不過是無窮無盡的生死之鏈中的一個環節、一個片段。這種觀點顯然與唯物論不同。另一方面,佛教也反對永生的觀點,否定永恆不變的靈魂的存在,認為生命的形式是在不斷的變化和轉化之中,即使是天堂也不是最終和理想的歸宿。這又與基督教的思想有明顯的差異。佛教既重死,又重生;既關心生命的未來與終極的歸宿,也關心現實的人生幸福與生命品質的改善和提高。
四、自與他
自與他,或者說自利與利他的關係,也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之一。佛教是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二者之間的關係的呢?
簡單地說,佛教既講自利也講利他,即重自利又重利他,但在具體情況下有所側重。從表面上看,自利與利他是對立的(當然,處理不好就會產生矛盾),但兩者是完全可以統一起來的。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自利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利他,自利並不完全是自私,不能將他們等同起來。同時利他又反過來利益自己。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不管是自利還是利他,形式並不重要,關鍵是看他的出發點和發心。
從自利的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本領,怎麼能有效的幫助和利益他人呢?好比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不但救不了別人,自己也會被淹死。這對於一個學佛者來說,也是很有啟發意義的。我們發願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當然值得讚歎,但對於一位初學者來說,有這個能力嗎?僅憑滿腔熱血的激情和真誠而美好的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先加強自身的學習和修行,苦練內功也許更為重要,否則就會事與願違、得不償失。因此,從這個角度上可以說,自利就是為了更好的利他。
另一方面,利他也就是自利。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並不是絕對獨立於他人,世界其實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統一體,自己與他人都是這個整體中的一部分,彼此是密不可分、互相影響的。關心和利益他人就是在幫助自己、提升自己。即使是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也可以不斷的磨練我們的心性,完善我們的人格。由於自私的心理在作怪,人們總認為利他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凡事總是放不下、捨不得。而事實恰恰相反,你放下了多少、付出了多少,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佛法告訴我們,你越是捨不得,就越得不到,只有舍才能得。你的心胸越開闊,收穫就越大;你的心量越大,得到的就越多。
自與他的關係,嚴格來說,不只是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在一定的意義上,也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佛教認為,人的生存與發展是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佛教儘管強調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和優越性,但並不主張“人類中心論”。佛教尊重、愛護所有的生命,包括動物和植物,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大力主張並切實推進個體與群體、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與健康、持續發展。這一點,無疑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尤其是為當今社會普遍存在並共同關注的生態和環保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總之,佛教在自他關係上,同樣遵循中道。既重自利,也重利他。當然,相對來說,佛教還是更強調利他的重要性,自利的目的終究還是為了更好的利他。佛教特別重視無我利他、慈悲救世的菩薩精神。因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利他修行,才能最終成就佛道,從而也才能真正、徹底的利益一切眾生。
五、小結
以上分別從心與命、苦與樂、生與死、自與他等四個方面簡要分析和論述了佛教中道的人生觀這一主題。正確認識和把握佛教中道的人生觀是極為重要的,它是獲得幸福生活和永恆快樂的條件和保障。中道的人生,不走極端。既不聽天由命,也不主張人定勝天;既不縱欲享樂,也不禁欲苦行;既重視生,也關注死;既講自利,也講利他。但需要再次指出的是,所謂的中道,絕不是簡單的“折中主義”,在具體情況下是有所側重的。佛教不是死板的教條,而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佛陀是針對不同的眾生,對機說法、因材施教。就整體而言,在上述四對關係中,佛教還是相對強調“心”、“苦”、“死”、“他”的重要性。這是因為,世人在這四個方面的認識存在著種種問題和誤區,其目的無非是對症下藥、治病救人,讓眾生最終能離苦得樂、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