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淨土生無生論白話淺譯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傳燈和南撰 清閩鼓山沙門道霈造 法宣法師白話譯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九

淨土生無生論

一、一真法界門

二、身土緣起門

三、心土相即門

四、生佛不二門

五、法界為念門

六、境觀相吞門

七、三觀法爾門

八、感應任運門

九、彼此恆一門

十、現未互在門

舊跋

續淨土生無生論

一、一真法界門

二、性心具造門

三、心佛互遍門

四、心佛同體門

五、唯心即至門

六、性德莊嚴門

七、佛佛同體門

八、心佛感應門

九、三無差別門

十、因果互具門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九

 

成時述曰:靈峰老人云:「昔日之人排列淨土蓮宗有七位祖師,這是太狹隘局限也。只如天台宗的創教祖師智者大師,凡是端坐時皆不背向西方,躺臥時必定合掌。其發揚闡明西方淨土之論著,就如同堂堂之軍陣,正正之旌旗,無有人敢與其為敵。又如法眼宗的直傳子孫永明禪師,晝夜稱念阿彌陀佛十萬聲,以奉行萬般善行而莊嚴迴向極樂安養。其發揚闡明淨土法門,就如同大將軍的軍令一出便如高山般堅固,沒有人膽敢更動改變者,這些難道不也是淨土蓮宗的祖師嗎?」

 

天台宗幽溪的無盡法師,奉行慈雲大師的行願為日課,講演自己所著述的《淨土生無生論》,每一次登座說法,天樂便降臨於虛空。臨命終時以手指筆畫虛空,書寫《妙法蓮華經》的經題,然後堅定站立而往生,如果其作為淨土蓮宗的嫡傳子孫,又有何愧疚呢?

 

淨土十要當中收集幽溪大師的兩種著作,如今會集而成為一要,近代的諸位法師當中,幽溪大師的著作乃是稀有之絕唱也!

 

淨土生無生論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傳燈和南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 無量壽覺大導師所說安養大乘經 了義了義至圓頓

妙德普賢觀自在 勢至清淨大海眾馬鳴龍樹及天親 此土廬山蓮社祖

天台智者並法智 古往今來弘法師我今皈命禮三寶 求乞冥加發神識

敬採經論秘密旨 闡明淨土生無生普使將來悟此門 斷疑生信階不退

 

即將造作此論,特別建立為十門:一、一真法界門。二、身土緣起門。三、心土相即門。四、生佛不二門。五、法界為念門。六、境觀相吞門。七、三觀法爾門。八、感應任運門。九、彼此恆一門。十、現未互在門。

 

初、一真法界門

 

一真法性中    具足十法界    依正本融通    生佛非殊致

 

論曰:所謂的「一真法界」,即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心性。此眾生本有的心性,本自具足有無量之功德,承受無量不同的名稱。為何說其具有無量之功德呢?舉其最精要的來說明之,即是所謂的「性體」、「性量」、「性具」。

 

云何稱之為「性體」呢?這是說眾生本有的心性,遠離於「有」、「無」、「亦有亦無」和「非有非無」四句之分別,絕於百種過非,其體性堅固凝然而不動不搖,清淨無垢無有染污,不生不滅,常住而不毀壞。

 

云何稱之為「性量」呢?這是說眾生本有的心性,豎窮於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橫遍於十方虛空。十方世界有其邊際,而虛空無有邊際。虛空有其邊際,而眾生的心性無有邊際。現在之世有其邊際,而過去和未來世則無有邊際。過去和未來世有其邊際,而眾生的心性無有邊際。眾生本有的心性是非有邊際可盡之無盡,非有數量可度量之無量。

 

云何稱之為「性具」呢?這是說眾生本有之心性,具足有十法界,所謂的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修羅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乃是「眾生假名世間」。其次還有眾生的正報,即所謂佛的五陰、菩薩的五陰,乃至地獄的五陰,此乃是「五陰實法世間」。其次還有眾生的依報,即所謂的佛國土、菩薩國土、乃至地獄的國土。(此乃是「依報國土世間」。)

 

為了令人容易理解之故,而作此「性體」、「性量」、「性具」三種分別。如果能夠悟得其意旨而言,即「性具」的當下,便是「性體」、「性量」。「性體」離於過失絕於百非,即是「性具」的十法界離於過失、絕於百非。「性體」的體性堅固凝然而不動不搖,清淨無垢無有染污,不生不滅,常住而無有毀壞。「性具」的十法界也一樣體性堅固凝然,乃至清淨無染,不生不滅等等。

 

「性量」豎窮三世、橫遍十方,非有邊際可盡之無盡,非有數量可度量之無量,「性具」的十法界也是如此豎窮三世橫遍十方,非有邊際可盡之無盡,非有數童可度量之無量。正報的五陰實法,亦如同於「性體」、「性量」,清淨本然、周遍無盡。依報的國土,也是如同「性體」、「性量」,清淨本然、周遍無盡。

 

此「性體」、「性量」、「性具」之三法,也稱之為三諦,性體即是中諦,性量即是真諦,性具即是俗諦。是故《楞嚴經》云:「而如來藏,本來微妙而圓滿之心,非是心非是空,非地水火風,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識界,非無明,乃至非老死。非無明盡,乃至非老死盡。非苦集滅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刺若。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非常樂我淨。」此即是「性量」之無相,是為真諦。

 

「而如來藏,元本光明的心性微妙,即是心即是空,即是地水火風,即是六凡,即是二乘,乃至即是如來常樂我淨。」此即是「性具」的十法界,是為俗諦。

 

「而如來藏,微妙光明的心性根元,遠離於即一切法、亦遠離於非一切法,是即一切法、亦非是即一切法」。此即是指「性體」的統攝一切,此即是為中諦。

 

又云:「如來藏,實性之色法真實即空,實性之空即真實之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地水火風空見識,莫不皆是如此。」地水火風空見識,即是「性具」也。清淨本然,即是「性體」也。周遍法界,即是「性量」也。此外地水火風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是依報國土的「性體」、「性量」也。見和識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是正報五陰的「性體」、「性量」也。

 

云何說此一真法界、眾生本有之心性,承受了無量的名稱呢?舉其重要者言之,此眾生本有之心性,或者名之為空如來藏,或者名為真如、佛性,或者名為菴摩羅識,或者名為大圓鏡智,或者名為菩提、涅槃。性體、性量名為空如來藏,即是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五陰,依報國土亦名空如來藏。性體、性量名為真如佛性,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真如佛性。性體、性量名為菴摩羅識,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菴摩羅識。性體、性量名為大圓鏡智,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大圓鏡智。性體、性量名為菩提涅槃,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菩提涅槃。是故曰:「一真的法性當中,具足有十法界,依報和正報本自融通,眾生與諸佛並無二致。」

 

問曰:此一真法界的心性,是指眾生的最初之心即是呢?還是諸佛最後究竟之心才是呢?若是眾生的最初之心即是,則應當沒有空如來藏、真如、佛性,菴摩羅識、大圓鏡智、菩提、涅槃等七種名稱。若是諸佛最後究竟之心才是,則應當沒有包含其餘之九法界。不論是初心或是後心都有過失,那麼其立義便不能成就。

 

答曰:此正是顯示一切眾生的初心即是一真法界。由於有眾生的初心是一真法界,才有諸佛究竟的後心之是一真法界。由於有諸佛究竟的後心之是,才能顯示眾生本有的初心即是一真法界。

 

為何說眾生的初心是一真法界,才有諸佛究竟的後心之是呢?就如同諸佛果地的依報正報互相融通,色法心法無二無差別,垂示形相於九法界之中,以種種的方便度化眾生,悉皆是由於證得此因地心所具足的功德之故。是故曰:「諸佛果地的圓融圓通,只是證得眾生本有之理性。」是故可以稱合於本性而施設種種的教化,不必謀慮而自然相應。若不是如此者,則何異於小乘和外道之人,以意識分別作意而得到神通。

 

是故法智大師云:六即之義,並不是專門在指佛,一切的假實諸法,三乘人天,下至於蛄蜣甲蟲、地獄眾生之色心,皆須以六即辨別其最初與最後。所謂的理即蛄蜣甲蟲,名字即蛄蜣甲蟲,乃至究竟即蛄蜣甲蟲。以其論及十法界皆是理體本性所具足之故,無非皆是一真法界,同一而不可以更改。是故從「名字即」以去,不唯只是顯示佛界,其餘九法界也是同樣彰顯,乃至於到了其果地,十界皆是「究竟即」。

 

云何說由於諸佛究竟的後心是,才能夠顯示眾生的初心是一真法界呢?正是由於諸佛究竟後心的果地,全是由於全體證得眾生的理體本性,是故果地的菩提涅槃等七種名目,全部都是眾生本有性德之美稱。只是因為眾生是在迷惑之中,其本性之功德不能顯現,是故沒有此種稱號。可是如果就其性德而言,怎麼可以說其無有呢?是故初心後心俱是善,其立義才能成就。

 

二、身土緣起門

 

一真法界性    不變能隨緣    三身及四土    悉由心變造

 

論曰:「一真法界性」,即是前文所說明的性體、性量、性具也。教門當中說:「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者,正是由於性體性量即是性具之故。如儒家說:「君子不器」,以其行善行惡皆有可能也。是故晉譯的《華嚴經》云:「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這是說真如體性當中所具足的九法界,能夠隨著染緣,而造作事相當中的九法界。真如體性當中所具有的佛法界,能夠隨著淨緣,而造作事相當中的佛法界。其所以能夠如此者,正是由於體性本來具足的「性具」,體性若是不具足者,何以可以稱其能夠呢?天台家當中說:「都是由於理性本來具足,才有事相的緣起之用。」就是在說此事啊!

 

由此可知事相當中的十法界、法報化三身和四種國土,悉皆是由真如法性隨緣所變造的。既然曰「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則事相當中染淨的報身和國土,當體即是真性,沒有一絲毫可以減損於其間的。《楞嚴經》云:「見(八識見分),與見緣(八識相分,見相二分,皆依他起性。),并所想相(此乃不了依他,而起之遍計。),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若是如此,則不論是娑婆世界或極樂世界,此世界的眾生,當來的九品蓮華化生。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吾人心中當來之果報,這一切全部都是由心性之所變化造作。心性本自具足而造成,那麼豈可分別能造和所造,是故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便是國上,即國土便是心。即心是果報,即果報是心。能造之因緣,以及所造之法,當處皆是吾人之心性。是故明了此心宗而求生極樂國土者,乃是生與無生兩者皆能契合之究竟至道也。

 

三、心土相即門

 

西方安樂土    去此十萬億    與我介爾心    初無彼此異

 

論曰:《佛說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有百億的日月,百億的須彌山,百億的大海,百億的鐵圍山,名為一個佛的國土。十千為萬,十萬為億,一尊佛的國土,自己已經是非常廣大了,何況是一億個佛的國土,更何況是十萬億佛的國土呢?如是則極樂國土距離此世界便是非常遙遠。

 

而一般的博地凡夫,念佛求生於極樂國土,彈指之間即可到達極樂國土者,正是由於往生於吾人自心當中所具足之佛土也。所謂的「介爾心」者,即是凡夫念佛之心也,其剎那短暫之心,至為微細、至為低劣,是故稱之為「介爾」。這裡所謂的十萬億遙遠之阿彌陀佛國土,居存於凡夫的介爾之心,即眾生心是國土,即國土是眾生心,是故曰:「初無彼此異」即是指原本就沒有彼國土與我此心之差異也。

 

問曰:介爾之心,位居於我們心胸的方寸之間,如何能夠包容如許遙遠廣大之佛土呢?

 

答曰:眾生的介爾之心,迷昧的人認為非常微小,通達之人以廣大之量觀之,真實與虛妄並無二致。這實在是因為此虛妄之心,全體都是由真實的心性而緣起,真性既然是無邊,心量也沒有邊際。真性就如同大海,妄心就同水泡浮漚,全體的大海都波動而為水泡浮漚,全體的水泡浮漚還是周遍窮盡了大海。這是因為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既然稱曰「隨緣而不變」,豈可以用真實和虛妄之分別而局限其大小呢?

 

四、生佛不二門

 

阿彌與凡夫    迷悟雖有殊    佛心眾生心    究竟無有二

 

論曰:所謂的阿彌陀佛者,是究竟果德之人也,成就了法身、報身、應化身等三身,有大圓鏡智等四智,和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而凡夫者,乃是因地之修行人也,具足有無量恆河沙之煩惱,造作無量恆河沙的業力繫縛,當來將蒙受無量恆河沙的生死痛苦。佛與凡夫迷悟差別之相,就譬如彼天上之雲和地上的泥土。而其所以稱為「究竟不二」者,這是說若是根據迷悟之相貌而言,則雖然真性不二而相貌差別則有二;若是約體性而論,則相貌雖然有二而真性不二。

 

這是因為諸佛乃是悟得眾生心內本具之諸佛,眾生乃是迷昧於諸佛心內所含攝之眾生。諸佛之所以徹悟者,乃是悟得眾生本自具足的性體、性量、性具也。眾生之所以迷惑者,乃是迷昧不知諸佛所證得的性體、性量、性具也。心性之微妙不可思議,豈有可能受其迷惑,雖似迷而其本性不迷,如此才可以說本性有存在。是故眾生本有的自心「性體」,即是諸佛所證的法身,眾生心之「性量」即是諸佛之報身,眾生心之「性具」即是諸佛之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一一合會亦可了知。

 

是故古德云:「諸佛心內的眾生,塵塵皆是極樂;眾生心內之諸佛,念念皆證得真性。」是故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尚未舉念修行之時,早就已經本來成就了;才一舉起心念修行時,即便圓滿成就了。諸佛與眾生彼此感應道交,才有如此的道理,是故念佛之人,決定功德不會唐捐也。

 

五、法界為念門

 

法界圓融體    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    全體是法界

 

論曰:修行者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時,作阿彌陀佛觀想之時,作極樂世界主伴、依報正報其餘之觀想之時,修習三種淨業之時,一心不亂之時,散亂心稱念名號之時,乃至見惑思惑浩浩廣大,如恆河沙的煩惱無量無數,凡是此等有心之時,皆是由真如自性不變隨緣而作,全體即是一真法界。是故法智大師云:「一真法界圓融不可思議之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眾生、作諸佛,作依報、作正報。」

 

若是如此者,其餘之心尚且是一真法界圓融之體,更何況是至誠念佛之心呢?是故修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的清淨寶覺,以此微妙之心,念彼阿彌陀佛,則彼佛之法身報身應身等三身,又有何身而不念呢?求彼極樂世界的四種國土,又有何土而不往生呢?只是隨著其功行淺深之不同,品位有其高下之差別而已。

 

六、境觀相吞門

 

十六等諸境    事理兩種觀    彼此互相吞    如因陀羅網

 

論曰:所謂的境界和心觀相吞者,正是由於事事無礙也。事事之所以無礙者,即是所謂的其本來便如是也。這是由於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不但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眾生、作諸佛,作依報、作正報。既然皆是法界圓融不思議體全體而作,那麼有何一法而不即是一真法界。是故曰:「一微塵之法界不小,無邊剎海之法界不大,多也是法界,少也是法界。」

 

是以西方極樂世界十六觀之諸境界,吾人自心的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是一真法界之全體。就如同帝釋天宮殿當中的因陀羅網,雖然彼此各是一顆珠,而影現進入於其他眾珠之中。雖然影現進入其他眾珠當中,而東方與西方的照用有其差別。

 

境界與心觀也是如此,以境界為事相,則心觀為理體,理體能夠包容事相,即是以心觀而吞攝境界。以心觀為事相,則境界為理體,理體能夠包容事相,即是以境界吞攝心觀。不論是心觀,不論是境界,或者以其中一者為事相,其餘為理體;或是以一者為理體,其餘為事相,彼此之間互相各自吞攝包含,是故就如同因陀羅網互相影現。

 

若是如此者,當我作觀想之時,則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便已經在我觀想之內了;而我如今之身心,已經在西方極樂的依報正報之中也。了知此義而求生極樂安養,可以說是如同鴻雁飛過長空,影像沉映於寒潭水面之上,鴻雁完全沒有遺留蹤跡之意,寒潭也沒有停留影像之心。

 

七、三觀法爾門

 

能觀為三觀    所觀即三諦    全性以起修    故稱為法爾

 

論曰:三諦者,真諦、俗諦、中諦也。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也。忘卻情執離絕知解,沒有比真諦更究竟的。隨於因緣而應物作用,沒有比俗諦更究竟的。圓融貫通空有二法,沒有比中諦更究竟的。體性虛寂而靈明不昧,此乃是吾心自空者也。萬物來而隨緣相應,此乃是吾心自有者也。空有二法圓融而相即,此乃是吾心自中者也。而此乃是「性德」也,非是「修德」也,是三諦也,而非三觀也。

 

而所謂的「修德」者,即是稱合於真性而覺照明了也。是故體究通達此心,本自空洞無物而謂之「空」。覺照明了此性,具足一切萬法而稱之為「假」。圓融貫通空有二邊,彼此不一不異而謂之「中」。然則即虛靈而應對萬物,即應對萬物而虛靈不昧,空觀即是假觀中觀也,假觀即是空觀中觀也,中觀即是空觀假觀也。此乃是稱合於本性而修行也,絕於對待而觀照也,不可思議之三觀也,首楞嚴大定之指南也,此乃是個別而論是如此也。

 

若是總體而論者,或者以吾人之心虛靈不昧者為空,以所觀的萬物者為假,以自心和外境不二者為中。萬物乃是吾心中之物也,則有何假法而不是我自心之空。自心者乃是體察萬物之心也,則何有自心之空而不即是萬物之假。即吾心即萬物,即萬物是吾心,則何有中觀而不即是空觀假觀呢?

 

是以觀照極樂世界依報正報者,以吾人一心之三觀,照了彼一境之三諦,便無有不可者。以吾人三觀具足之一心,照了彼三諦圓融之一境,亦無有不可者。

 

虎溪大師云:「所觀之境界為妙假、而能觀之心為空,所觀之境與能觀之心二者雙忘即是中,忘卻觀照則何嘗有先有後,一心圓融絕待而了無形蹤。」那麼還有什麼三觀不是法爾如是呢?

 

八、感應任運門

 

我心感諸佛    彌陀即懸應    天性自相關    如磁石吸鍼

 

論曰:諸佛與眾生,乃是同一個覺性之根源,迷惑與覺悟雖然懸殊,而其理體卻恆常平等不二,是故曰:「諸佛是眾生心內之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依循此理而言,則諸佛與眾生,其心性之精明無時而不貫通吻合。但是諸佛無時無刻不是想要度眾生,而眾生念念之間卻與之迷惑背離,是故大勢至菩薩云:「一人專門憶念對方,一人專門遺忘對方,如此二人有時相逢、有時不相逢,有時相見、有時不相見。兒子若是能夠憶念母親,就如同母親慈愛憶念子女一樣時,母子在其經歷的一生當中不會互相違背遠離。若是眾生的心中能夠憶佛念佛,其現前和當來必定可以見佛,距離佛並不遙遠。」

 

正是由於諸佛與眾生有同一的理性、平等而無差異,天然的本性彼此互相關達,是故諸佛可以任運地拔除眾生之痛苦而給予快樂。更何況是無量壽佛在因地之中,其所發下的四十八願,立誓要成就極樂淨土,攝受一切有情眾生。如今阿彌陀佛的道果久遠來已經成就,弘大的誓願久遠來已經圓滿了,是故凡是所有的一切眾生,不必擔憂阿彌陀佛不會前來相應接引。

 

只有應當深信而憶佛念佛,一再一再地發下誓願,求願往生於西方淨土。就如同磁石與鍼(針),任運自然便可吸取。然而磁石能夠吸鐵,而不能夠吸銅。鐵針能夠相合於磁石,而不能夠相合於玉。這個譬喻就猶如佛能夠救度有緣的眾生,而不能度無緣之人。眾生容易感應阿彌陀佛,而不容易感應其他諸佛,這豈不是眾生與阿彌陀佛誓願互和關連者嗎?是以求生西方極樂淨土者,信願行三者,缺一不可。

 

九、彼此恆一門

 

若人臨終時    能不失正念    或見光見華    已受寶池生

 

論曰:《往生傳》當中云:張抗仕官於石晉之時,為翰林學士,課誦大悲咒十萬遍,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一日疾病而臥於床上,心中唯有稱念佛號,忽然告訴家人曰:「西方極樂淨土,就在我們堂屋的西邊,阿彌陀佛端坐在蓮華之上,並且見到翁兒在蓮華池旁的金沙地之上,禮拜佛陀並且遊玩嬉戲。」說完後經過一段時間即念佛而往生。所謂翁兒者,乃是張抗已經往生之孫子也。

 

其之所以如此者,這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吾人心中的一個國土也。束方的娑婆世界,也是吾人心中的一個國土也。若是約國土而言,則有十萬億世界距離的彼土和此土的差異。若是約心而觀之,則原本就沒有遠近之差別。

 

只是因為眾生自從受生以來,被五陰區隔局限住真性,不能契會自心之根源。念佛修行之人,淨業的果報即將成熟,即將捨棄現生之五陰,趣向於來生之五陰時,極樂淨土的蓮華,忽然便現在面前。這都是唯心所現之境界,並非是有去來(我前去西方或阿彌陀佛前來)和彼極樂國土、此娑婆國土之相也。

 

是故《首楞嚴經》云:「眾生臨命終時,尚未捨棄暖觸,一生所造的善惡之業,一時頓時而顯現。此時心中如果是純想即向上飛行,必定可以生於天上。若是在純想的飛心之中,兼修福德兼修智慧,以及清淨的願力,自然便可心地開明,見到十方的諸佛,一切的佛國淨土,隨願皆可以往生。」法智大師云:「必須知道臨命終時自己見到端坐在金色蓮華之身,已經是彼極樂國中化生之五陰。」也同樣是這個意思也。

 

十、現未互在門

 

行者今念佛    功德不唐捐    因中已有果    如蓮華開敷

 

論曰:圓頓教之人,頓悟自己的心性,無所修而修,修行往生彼極樂蓮邦。心性之中所具足的極樂蓮邦,由於修行而顯現發露。而此眾生之心性,豎向貫徹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橫向包裹十方之虛空世界,佛法、眾生法,正報法、依報法,因地法、果地法,一念之間即能圓滿成就。是以念佛之人,名為以全體之心性起而修行,全體的修行都包含在心性之中(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體心性具足性德而發起修行,雖然名之為因地;而全部的修行都包含在心性功德之中,即是因地中具有果德也。

 

以其所具足的因地之法,與所具足的果地之法,同樣都是居存於一個心性當中,心性能夠圓融通達,則無有一法而不含攝。是故就如同蓮華盛開,蓮華中已經有果,更何況是此心性本來常住,不生不滅而無有去來。即今念佛之心,便是將來七寶蓮華池受生之時。

 

是故說初發心念佛之人,極樂世界的七寶蓮池,已經萌發蓮華的種子。若是能夠精進不退,便能每日增益而生長,蓮華漸漸可以增長盛開。隨著其修行的功德,有大小不同的輝煌光明。其中若是懈怠、退失、後悔,或是間雜惡念,蓮華便日漸乾枯憔悴,如果能夠懺悔而改過自新,蓮華便能回復鮮豔美麗。如果不能懺悔改過,蓮華的苗芽便焦枯、種子必敗壞。且問此不可思議之蓮華,是由誰種植呢?現在和未來互相依附而存在,這樣的話才有其意旨歸向也。

 

淨土生無生論

 

舊跋

 

幽溪大師,乃是中興天台教之祖師,以自性具足一切法的性具圓教義理,闡揚淨土法門,並著作而為《淨土生無生論》。最初開示演說於新昌的石城寺,每一次登座說法之時,天樂充盈遍滿於虛空當中,大眾都親身一同聽聞到此殊勝之相,其事情並非虛妄欺誑。淨土法門實在可以說是遠離五濁的大津梁,登於九品蓮華之殊勝方便。

 

正知我於丁巳年春天,歸依於幽溪大師,即蒙受大師傳授此論,旋即便付印而流通之。後來因為此論的書版寄放在慧慶寺,因此便又長久置之於高閣。如今與《十疑論》、《寶王論》重新刻印,合訂成為淨土三論。唯願見聞此論者能夠隨喜信受,全部斷除一切狐疑,快速成就三昧寶王,頓時悟入無生法忍,親得覲見阿彌陀佛,平等蒙受成就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授記。丙戌年冬日古吳比丘正知識於祖堂。

 

 

此論以前眾生現前一念心,無有一法而不具足為本(初門)。既然本自具足則必能造一切法(第二門)。是故佛土和佛身,皆即是我之自心(第三門第四門)。如今以此本自不可思議之一念心來念佛(第五門)。而西方淨土的依報正報,圓妙的空假中三觀,眾生與阿彌陀佛之感應,以及無量廣大劫以來的誓願因緣,全部都不能超出我現前念佛之一念(第六門、第七門、第八門)。若是如此,則十方虛空、彼國土此世界,三世的因果,凡夫小乘偏邪的種種諸疑惑,便可以悉皆斷除了(第九門、第十門)。後學成時識。

 

續淨土生無生論

  閩鼓山沙門道霈造 

 

明朝萬曆年間,天台的幽溪無盡傳燈法師,依據天台宗一家的教觀,作《淨土生無生論》,其義理無不圓滿,事相無不透徹,乃是淨土法門之正宗,往生極樂之捷徑。是故當時論著成就之後,幽溪大師登座,為四眾弟子講演說法之時,感得天樂鳴嚮於天空,眾人都親自聽聞此事。每一日說法時皆是如此,到了演講此論完畢之後其靈驗之事才停止。其靈驗的感應如此地不可思議,從事淨業的修行人,依照此論而修持,還有什麼可疑惑的呢?

 

然而我今日又有如是之論著,貂續於幽溪大師的論著之後者,這是因為在我所著的十門當中,有意旨有別而門路相同者,有門路差別而意旨亦有別者,皆是可以互相發揚顯明,究竟圓滿淨土之指歸。這只是僅供我作為自修之用,兼帶而顯示於同見同行者,令大眾皆得同生淨土而已。唯願我的本師和尚阿彌陀如來,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大菩薩聖眾,以及十方常住三寶,慈悲鑑察而憐念。倘使我有一句言語暗中契合於佛陀之心,期願共同法界一切之眾生,具有同一體性之眷屬,無生而生於西方淨土,一齊登上蓮臺上品,共同成就無上佛道。時為大清康熙丁卯歲,九月九日擱筆敘。

 

如今造此論,分為十門:一、一真法界門。二、性心具造門。三、心佛互遍門。四、心佛同體門。五、唯心即至門。六、性德莊嚴門。七、佛佛同體門。八、心佛感應門。九、三無差別門。十、因果互具門。

 

一、一真法界門

 

一真法界性    無佛無眾生    常清淨無相    不可得思議

 

論曰:所謂的一真法界者,空有尚未成形,眾生與諸佛亦完全尚無分別跡相,清淨而無有任何相貌,湛然潔淨而常住不動,有無等四句既已消亡,百種過非亦完全遣除,沒有辦法稱其名稱,因此強名之為「一真法界」。《華嚴經》當中論到第六地的偈頌云:「法性本寂無諸相,猶如虛空不分別,超諸取著絕言道,真實平等常清淨。」

 

此偈頌的初句,標示出法性之體本來寂滅,無有聖人凡夫差別之相。第二句譬喻「猶如虛空」有三個意義:一者,譬喻其沒有分別。二者、譬喻其寂滅無相。三者、譬喻其周遍廣大。第三句所謂的「超諸取著」,是說心行的緣取和所取之處消滅(心行處滅)。「絕言道」,是說言語之道斷除(言語道斷),不可以思惟,不可以言議也。最後一句,總結歸向於真實本際,是指真實而無有虛妄邪偽,平等而無有差別,常住不動而沒有遷移改變,清淨而沒有癡惑染污也。

 

問曰:若是如此者,一切的諸眾生等,云何可以隨順而能契入呢?

 

答曰:就此一真法界當中本來無有眾生,又有誰違背法性、有誰隨順法性,有誰能夠出離、有誰能夠契入呢?不論有佛出世、無佛出世,法性法相恆常如此,平等平等,不可思議。此乃是諸佛之根本源始,一切眾生心性之體,身心之相皆寂滅不可得,平等無差別的真實本際。如果以情執妄想而求之,則不亦遠乎!雖然如此,如果嘗試勉強而言之,若是想要契入者,暫且可以從文殊菩薩這一門而進入。

 

《大般若經》的〈曼殊室利分〉當中,佛告文殊云:「汝於佛法,難道不趣向追求?」文殊答云:「我不曾見過有一法而不是佛法者,因此何以要趣向追求呢?」世尊云:「汝於佛法已經成就了嗎?」文殊答云:「我都不見有何一法可以名之為佛法,因此何以要成就佛法呢?」世尊云:「你難道不是得到無著性嗎?」文殊:「我即是無所著,豈有無著性又得到無所著呢?」

 

修行佛道之人,若是能夠於文殊菩薩所回答的三段語句當中所說的:「我不見有何一法不是佛法。」又云:「我都不見有何一法可以名之為佛法。」又云:「我即是無所著,豈有無著性更得一個無所著。」如是信受理解悟知明了,則眾生與諸佛俱皆除盡,我法之相皆空寂,即是所謂的從文殊菩薩這一門而入。以文殊菩薩乃是主信之故,又是主智慧之故。是故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二、性心具造門

 

真如寂滅性    具恆沙功德    四聖及六凡    皆由心變造

 

論曰:昔日馬鳴菩薩,根據一百部的大乘經典,造作《大乘起信論》,以一眾生心具足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既然說心真如、心生滅,那麼同是一心又豈有二者之差別,只不過是如同波浪與水之差異而已。是以在此論當中的心真如和心生滅二門,皆各自總攝一切法,以其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二者並不互相分離之故。

 

如今此《續生無生論》當中,前第一門當中含攝了心真如門,唯有說明真如體性。此第二門乃是心生滅門,具足說明了體相用。是故《起信論》云:「是心真如相,即是顯示大乘摩訶衍之體。是心的生滅因緣相,能夠顯示大乘摩訶衍的體相用之故。」

 

此偈的第一偈云:「寂滅性」者,即是真如體也。第二句的「具恆沙德」者,即是真如相也。後二句所指的四聖和六凡「由心變造」者,是真如隨緣之用也。

 

所謂的「隨緣」者,《起信論》云:「依於如來藏,有生滅心,所謂的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黎耶識。此識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所謂的如來藏者,乃是真如隨於因緣之別名也。生滅心者,真如隨於無明之緣,起動造作而生滅也。不生不滅者,即是如來藏。以其與無明生滅心和合,是故與生滅之緣非是同一又非相異(非一非異),是故獲得阿黎耶識之名稱。而此阿黎耶識的二義當中,其覺義,乃是四聖之根本。其不覺義,乃是六凡之本也。凡夫與聖人雖然有殊異差別,然而皆是由真如性體本自具足,隨於染污和清淨的差別之緣,熏習變異而現起,此即是所謂的不思議熏(真如體性不可熏而受熏也。),不思議變(真如體性不可變異而生滅變異也。),便是在說此事也。

 

而我如今現前稱念佛名,發願求生於極樂淨土,乃至將來往生之後蒙受阿彌陀佛之授記,分身遍滿於塵剎之中,攝受教化一切眾生,乃是菩薩之法界。期願究竟圓滿無上菩提,以念佛之故而成佛,皆是本有的無漏親身種子之故,即是佛法界。此佛、菩薩法界二者,皆是我自心之真如,隨於淨緣熏習變異而生起,並非是由他人而得到也。

 

此外《阿毘達摩經》的偈頌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六凡也)及涅槃證得(四聖也。)」

 

所謂的「界」,即是作「因」之義,而所謂「因」,即是指阿黎耶識當中含藏的染淨種子,是故又名為「一切種子識」。如此而說仍猶涉及權教而說。若是將「界」字作「性」之義,「性」即是指一真法界,即是直如體也。四聖與六凡,皆是由一真法界性而起,因此即入於圓教之門。

 

所謂的圓教門者,天台宗「性具」的圓頓法門云:現前念佛的一念介爾之心,具足有百界千如,三種世間和三千諸法,即空即假即中,此外更有各自具足、互相具足之義。以隨意趣向而舉一法,即是一真法界之廣大都攝。互相具含而又各自具足,互相圓融互相含攝,參差羅列而不雜亂,彼此相離而不分別,一與多皆能自在,不會互相滯留障礙。

 

是故《輔行》云:「學佛之人縱使了知自己內心具足三千性相(即各自具足之義)卻不知我心能夠周遍於彼三千性相,彼此彼此的三千性相,互相周遍也是如此。(此即互具之義,彼彼者,一個是彼彼之佛,一個是彼彼之眾生,心佛眾生,皆有各具互具之義。)就如同帝釋天羅網之明珠,交相貫徹圓融含攝,重重而無有止盡也。」然而我此念佛的一念心,其之所以能夠如此者,皆是由於「全性起修,全修即性」之故。

 

四明尊者云:「法界圓融不可思議之體性,作我現前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眾生(九法界也。)、作諸佛(佛法界也。),作依報(器世間也。)、作正報(五蘊世間也。)」況且隨便趣向而舉一法,尚且都能完全具足一切法,更何況是念佛之心呢?以如是的知見念佛,即是念究竟佛,必定可以達到上品往生也。

 

三、心佛互遍門

 

彌陀法界身    遍我心想中    我心想佛時    佛即全體現

 

論曰:此偈頌即是《觀無量壽佛經》當中所云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如來),阿羅訶(應供),三藐三佛陀(正遍知)。」

 

「諸佛如來」以下,統攝觀想諸佛,「是故應當」以下,別觀極樂世界本師無量壽佛。所謂的諸佛如來是法界身者,所謂「界」者,即是「性」之義,即是所謂的「法性身」也。無處不遍者,即是遍一切眾生,一切國土,及遍於一切三世,無有遺留剩餘。是故《華嚴經》云:「法性遍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如今只說「遍入眾生之心想」者,這是為了令其專一而觀心,觀行便容易而成就之故。此外「諸佛法身入於眾生心想中」,是指諸佛心內之眾生,心心皆是寂滅也。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是指眾生心內之諸佛,萬德圓滿而莊嚴也。自心與諸佛互相周遍,就如同一個室內有一千盞燈,雖然燈燈各自不同,可是光明與光明之間互相周遍含攝,重重而無有窮盡也。

 

又「是心作佛」者,乃是從本性而起修也。「是心是佛」者,是說全部的修行即是本性也。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是說修行人想佛之心,乃是親從清淨法界而緣起,緣生的當體無有自性,當體即是寂滅,即是如來正遍知海,無二而無有差別也。是故我現前這一念,觀想阿彌陀佛之心,即是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其全體顯現。我心與阿彌陀佛並無有二法也。

 

四、心佛同體門

 

我心與佛心    究竟無有二    舉念佛現前    非一亦非異

 

論曰:前門所謂的自心與諸佛之所以互相周遍者,這是因為諸佛與眾生都是有同一的自性清淨心也。何以知其如此呢?《華嚴經》云:如來成正覺之時,於其自身之中,普遍見到一切眾生成就正覺,乃至普遍見到一切眾生入於涅槃。以其皆是同一之性,即是所謂的無性。此是果地門中含攝一切法而無遺,因為佛陀所證得的境界,即是一切眾生本覺之真心也。

 

《華嚴經》又云:菩薩摩訶薩,應當知道在自心,念念之門常有佛如來成等正覺。何以故呢?諸佛如來不離於此自心而成就正覺。是故可知無論是自心,一切眾生之心,亦復如是。此乃是因地門中含攝一切法而無遺,這是因為眾生之心,即是諸佛如來所證得之覺體也。

 

若是如此者,則自心與佛、佛與自心,究竟而無二無差別也。修行人凡是舉起一念,憶念阿彌陀佛之時,而阿彌陀佛即時便現前。以自心和阿彌陀佛清晰歷然。是故曰「非一」。自心與阿彌陀佛乃是同一體性,是故曰「非異」。大法眼禪師云:「華嚴當中的六相,同相當中還有異相,其異相若是離異於同相,那麼便全然不是諸佛之義。」即是此意也。

 

五、唯心即至門

 

此去西方路    遠隔十萬億    彈指頃即到    以本唯心故

 

論曰:前去西方之路相隔於十萬億者,《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

 

而所謂的「彈指即到」者,《觀無量壽佛經》的〈上品上生章〉云:「此人精進勇猛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的諸天,七寶之宮殿。觀世音菩薩,執持著金剛臺,與大勢至菩薩,至修行念佛者之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耀修行者之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無數之菩薩,讚歎此修行者,勉勵勸進其心。修行者見到此種種聖境之後,心中歡喜精神踴躍,自己見到自身,乘坐於金剛臺之上,隨從於阿彌陀佛之後,如同彈指之頃,往生於彼極樂國土。」

 

西方極樂世界之淨土,從此西去的距離有十萬億佛土之遙遠。而其能夠在彈指之間到達者,以其乃是唯心之故也。以此道理而觀之,十萬億佛土並不遙遠,而彈指之頃也並不較近,以心法乃是無有形體,貫徹遍滿於十方世界,因此無有遠近距離之故。

 

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為敏利,非是其他五根之所能及,如今嘗試就耳根之中而觀之。就如同一百尺的高樓之上,有洪大的巨鐘懸掛在其樓閣的橫木之上,只要用木杵用力一擊,聲音便可傳聞於百里之外,聲音既沒有前來,耳根亦不前往洪鐘之旁,音聲與耳聞同時,歷歷分明而現在於前,如此豈不是唯心的明白驗證嗎?

 

不只是所有的國土是唯心,而國土當中之佛,也是唯心所現,是故《無量壽經》云:「佛陀告訴阿難:你起身而整理衣服,雙手合掌心中恭敬,頂禮無量壽佛。阿難尊者稟承佛陀的教化,正對而面向於西方,恭敬地五體投地,即時便見到西方無量壽佛,放出廣大之光明,普遍照耀於一切的諸佛世界。無量壽佛的威德身像巍巍高大,就如同須彌山一樣,高出於一切的諸佛世界之上,此娑婆世界法會之上的四眾弟子,一時之間全部都見到彼佛。彼國世界的眾生明瞭見到此娑婆國土,也是如此。」就在阿難禮拜西方的短暫之間,即時便見到阿彌陀佛,放大光明而普遍照耀者,此也是一切唯心之明白徵驗也。

 

此外在《華嚴經》中的解脫長者,開示善財童子唯心的念佛法門云:「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我之心意即可親見。」乃至云:「然而彼如來並不來至此地,我之自身也不前往而到達彼國,如此了知一切的諸佛,以及我的自心,悉皆如夢如影,如幻如響,我如是地了知,如是地憶念,所見到的一切諸佛,皆是由於自心。」

 

所謂的「由於自心」者,即是一法界心也。既然說了知一切諸佛,以及我的自心,悉皆如夢如幻等。則不論是佛或是我自心,皆是從一法界真心而現起,當體便是寂滅,是故無有往來也。

 

清涼國師云:「既然了知境界是唯心,了知即心是佛,是故隨其心之所念,則無非是佛也。」況且無有境界不是心,無有心不是佛,更加上以心志專一不屈不撓,精誠之心達到極致入微妙之地而念佛,佛陀相應於真誠之心,何以不能見佛呢?

 

問曰:即是諸佛之眾生心,到底是如夢之心,還是為法界之心呢?

 

答曰:通達而得知自心與佛是如夢如幻,則當處便是寂滅,即是一真法界心,並非有二者也。

 

六、性德莊嚴門

 

西方安樂國    依正極莊嚴    須信非他物    皆是性功德

 

論曰:所謂西方安樂國的依報正報之莊嚴,皆是本性之功德者,《大乘起信論》云:「復次真如的自體相者,一切的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並沒有增減之差別,並非是由前際而生,並非是後際而消滅。(註曰:此說明真如體也,諸佛與眾生,皆有同一的真性,沒有生滅,沒有增減,畢竟常住,無有變易。)

 

從原本以來,自性圓滿具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河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法身。」

 

(註曰:此說明真如相也。『大智慧光明』者,是說本性自有神妙的知解。『遍照法界』者,是周遍於一切法界,事相理體全部皆照也。『真實識知』者,無有顛倒的正確知見也。『自性清淨』者,遠離一切癡惑雜染也。『常樂我淨』者,四德圓滿具備也。『清涼不變自在義』者,其體性遠離於癡惑和諸業,生老病死四相莫能遷變,無有種種障礙也。『不離』者,如恆河沙的自性功德,不離於真如體也。『不斷』者,無始以來而皆相續也。『不異』者,體性事相皆是同一味也。『不思議佛法』者,唯有諸佛才能究竟窮盡證得也。『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者,真如體當中,性體具足一切功德也。如來既然已經究竟證得真如性已,萬般的性德圓滿彰顯,即能證驗真如本來具足一切功德也。是故名之曰『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問曰:上面所說的真如,其體性既然平等,遠離於一切相,云何又說真如體有如是種種之功德。

 

答曰:雖然有此種種功德之義,然而並沒有差別之相,平等而相同一味,唯是一真如等等。

 

由此義理而觀之,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和正報之二報,其功德莊嚴,就如同《阿彌陀經》當中所說:珍珠羅網亮麗於天際,七寶瓊林矗立於大地,寶池流動八功德水,蓮華吐露四色之光,天樂鳴韻於六時之間,衣襟之華流散於千萬億之佛剎,化身的禽鳥演說三十七道品,微風吹樹傳出法音,如是等無量無邊之功德,皆是西方極樂國土之依報莊嚴也。

 

又如阿彌陀佛的相好有八萬四千,是故舉其「無量光明」以遍收一切相好光明。其功德以恒河沙之數來譬喻,言其「無量壽命」以統括一切的功德。說其成佛以來已經經過十劫,說明其現在正在說法而非過去或未來,以解釋眾生之疑情。聲聞之眾皆是發大菩提心之人,而菩薩多是居於補處之位,只要往生皆可住於正定聚,只要趣向於西方淨土則皆可以達到阿鞞跋致,如是等無量無邊之功德,皆是無量壽佛一佛二菩薩,以及清淨海會的眷屬等之正報莊嚴也。如上的依報正報之無量功德,原本並非他物,乃是眾生心之真如體上本有的自性功德。是故雲棲蓮池大師註疏《阿彌陀經》,一一皆以稱合理體來解釋之,其實在是有深深的意旨啊!

 

問:此功德性,是為化主阿彌陀佛之性,還是清淨海眾之性呢?

 

答曰:化主世尊與清淨海眾,其原本即是同一性,然而不妨有各自具足與互攝具足之義,如前面所說一個室內的千盞明燈之譬喻,便可見此道理。

 

七、佛佛同體門

 

彌陀與諸佛    同一法界身    一稱無量壽    諸佛齊現前

 

論曰:問:十方的諸佛,皆各有其願力,皆慈悲攝受一切眾生,何以不憶念十方諸佛,而偏偏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答曰:這是因為諸佛如來乃是同一法身,憶念阿彌陀佛,即是憶念十方諸佛。是故只要一稱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而十方諸佛便同時一齊顯現,何以故呢?因為諸佛皆是同一的法界身之故。是故《華嚴經》云:「一切如來一法身,真如平等無分別。」又云:「一切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十力四無所畏亦然。」

 

以此道理來觀之,若是稱念阿彌陀佛,而十方諸佛不能現前,則阿彌陀佛並非是法界身,以其仍有自身外的諸佛之故。阿彌陀佛既然是法界身,則諸佛何以說不會現前。以此可知若是修行人至心稱念阿彌陀佛,而十方諸佛一齊現前,這又有什麼可疑惑的呢?

 

八、心佛感應門

 

我心感我佛    我佛即應我    應感非前後    心佛同一體

 

論曰:我現前感佛之心,乃是法身真我。而我所感之佛,即是我之法身。我心即感、佛陀即應,沒有前後之時間也。何以故呢?以我心與佛乃是同一體,是故能感與能應是同一時刻,能感者是我心之感,能應者是我心之應也。是以阿彌陀佛居於法身之地,與法界之眾生心心相照。吻然相應而契合,無二無有分別。修行人如果能以信願行來感之,阿彌陀佛當處即現前,沒有一毫髮的差失錯誤也。

 

唐代的解脫和尚,五臺縣人,俗姓邢氏,七歲出家,最初追隨慧超禪師學法,慧超甚為器重之,後來於五臺山專門讀誦《華嚴經》,依經典而作觀,祈求能夠見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即現身而教誨云:「你不須禮拜覲見於我,應當自我懺悔自責,必定可以大悟。」解脫和尚於是返求自己而懺悔,於是乃大悟。成得諸佛現身,為其演說偈頌曰:「諸佛寂滅的甚深法,無量曠劫的修行如今乃得,若能向眾生開曉此法眼,一切諸佛皆隨喜於你。」解脫和尚問:「寂滅之法,如何可以言說,而教導他人呢?」諸佛即消失隱藏其形體,可是又有音聲告之曰:「以方便智慧為燈,照見心境界,想要探究真實之法,應當一切無所見。」

 

以此道理而觀之,諸佛與文殊菩薩、解脫和尚,皆是同一的法性。解脫和尚以真誠之心,求見文殊菩薩,而文殊菩薩應現。以心感求諸佛,而諸佛即應現。修念佛行的人求見阿彌陀佛,亦復如是。自心外無佛,諸佛外無心,這是由於感應道交,炳然明白而一齊顯現也。

 

九、三無差別門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我念佛發願    上求而下濟

 

論曰:所謂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者,古代大德認為佛法太高深,眾生法太廣大,觀照自心最為容易,是故只有觀察心法。佛是自心之佛,是故念佛發願,上求於佛果。眾生是心中之眾生,是故慈悲向下而濟度於眾生。其之所以必須上求佛道、下濟眾生者,豈不見《楞嚴經》的說法會上,阿難尊者因為世尊開示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地水火風空見識七大等,一一加以推演破除,令知皆是了不可得,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因此阿難廓然大悟,乃發願云:「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願今得果」者,即上求於究竟佛果也。「還度如是恒沙眾」者,即下度於一切眾生也。所謂「深心」者,佛本來即是心,則本無佛果可求,在無佛可求當中,我堅定地求之。眾生也是心,則沒有眾生可以度,在無眾生可度之中,我堅決地度化眾生。是故《維摩詰經》云:「雖然知道諸佛國土,以及一切眾生皆是空寂,而常常修行清淨國土之行,以教化於一切眾生。」

 

在無可求當中而求佛果,在無可度當中而度眾生,即是所謂的「深心」。以此深心,奉獻於如微塵剎土的諸佛,精勤追求廣大的佛果。教化微塵剎土的眾生,一同生於清淨之國土,這是因為眾生也是未來的諸佛之故。因為如此是故能夠仰報於佛陀之恩德也。凡是修習淨業的行人,念佛時發願,上求於佛果、下化於眾生,應當要作如是了知。

 

十、因果互具門

 

臨終在定心    已生安養國    上品寶華中    因果各互具

 

論曰:天台智者大師云:「臨終在定之心,即是淨土受生之心。」此乃是因中有果也。能夠華開見佛,悟無生忍,廣泛興起六度萬行,能夠於微塵剎土利益眾生,是果報之中有因地也。

 

世間的小草樹木之華,或者有的先開花而後結果,或者有的先結果後開花。唯有蓮華,是開華與結果同時。華朵當中有蓮,是因中有果也。蓮中有華蔤,是果中有因也。因果互相含攝具足,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同於一時。是故《華嚴經》當中,一切處之文殊師利說偈頌云:「於一念之際普遍觀察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一切之事,超出於諸方便而成就十力。」

 

是故修習求生西方的淨業行人,應當拳拳服膺於最後臨終的一念,直接向西方而去,永遠沒有後念之心,如此而成就,才是往生西方之明顯驗證也。《大智度論》云:臨命終時少許的時間,能夠勝過終身修行之力,以其臨終時的心念猛利之故,就如同猛火如同毒藥。唯恐其障礙之境界現前,而使得此臨終念佛之一念不得成就也。是故普賢菩薩教導修行人預先發願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此外《維摩詰經》當中,文殊菩薩問維摩詰居士云:「對於生死輪迴有所畏懼,菩薩應當以何為所依?」維摩詰居士言:「菩薩於生死輪迴的畏懼當中,應當依止如來功德之力。」菩薩在生死輪迴的畏懼當中,尚且必須要依止於如來之功德,更何況是尚在生死輪迴的博地凡夫,而卻想要倚恃著自己的天真,作增上慢之人,這不是欺騙自己嗎?

 

然而如來的功德有無量無邊,簡略地具足於《觀無量壽佛經》當中,修習淨業之行人,只要能夠隨順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者,以及其相好光明和壽命之量等,以及阿彌陀佛之少分功德。假使不能夠長久執持稱念,只要在一念短暫之間專心地瞻視仰望,而五種畏懼便可於一時之間止息,不只是生死之畏懼也。是故《華嚴經》云:「若是能夠憶念如來少許之功德,乃至於以一念之心專注仰望,諸惡道的恐怖悉皆永遠斷除,有智慧眼者於此能夠深深悟入。」就如同子女依止母親而得到大大之安樂也。

 

問曰:若是如此,趙州和尚何以說:「佛之一字,我不喜歡聽聞。」又說:「念佛一聲,漱口三日。」此又要如何說呢?

 

答曰:若是如實知道趙州和尚的落處,便允許你親見阿彌陀佛之法身,此即是真正之念佛。若是不能了知趙州和尚之意,就如同鸚鵡學語,自我耽誤又耽誤他人,其禍害並不小。是故四明尊者云:「不肖之徒,輕視欺妄生死大事,於念佛法門求生淨土之重要法門,產生毀謗障礙他人,真是令人痛心、痛心啊!」凡是真心修習淨土行業者,應當要如是,永遠止息諸般之疑惑,專一其心憶念於佛,期願能夠往生於上品蓮華,如此才是佛陀真實之子,千萬不可以忽視也。

 

續淨土生無生論

 

 

丁卯年仲秋初一,我在靜坐中念佛,忽然心中得到此十首偈頌,我心中私自想要接續於幽溪大師的《淨土生無生論》之後,而後來並未去完成之。經過了十日,而溫陵龔明府的岸齋居士前來,我即拿出來相示於他,岸齋居士一看便知道其奧妙,並且洞視透徹其本末源委,完全沒有疑惑言議,居士請我完成此功業。我深深嘉許其般若智慧的因地深厚,乃是來自於多生多劫,並非是偶爾而成也。

 

於是不違背其請求,乃宗主於諸大經大論,著作此論釋。既已完成之後,互相配合此二部論著而觀察之,彼此可以互相發明,淨土宗深妙之意旨,似乎是可以說沒有遺珠之憾了。因此思惟若非此居士,便沒有辦法發起我之論文言語。如果不是我,便無法究竟居士之淨業。佛法會遇之因緣,千載才得一遇,豈是偶然如此呢?因此而一併說明之,以記載一時之緣起也。

 

西真比丘道霑書於聖箭堂 

 

《淨土十要》這一書,真乃修習淨業之指南,法門的至寶,可惜其原有的刻板已經失去,廣泛傳播便無緣由。化杰我募款依照原本,接續而有現今之刻板。以使得修習淨業的諸公,從始至終,可以用虔誠心去體會玩味,就如同入於五都的市集,已經無有珍寶而不陳列也。刻板的工作即將完成之時,又得到為霖道霈大師的《續生無生論》一卷,更加就如同在眾珍寶之中,又獲得驪珠一粒,心中的欣喜無法抑止。於是恭謹地完成為霖大師本有之心願,附帶刻印於《生無生論》之後,更使得修習淨業之諸公,無有珍寶而不收藏也。

 

可庵比丘化杰書於教忠堂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