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38則職場智慧
聖嚴法師

編者序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時間完全被工作綁住,無法抽空好好「修行」,認為修行是悠閒的人才能做的事;有些人則認為,一旦全心投入修行,便無法專注於「世俗」的工作!其實這兩種態度都是失衡的,因為修行鍊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他人共事,而工作上所必須具備的奉獻精神與專注於當下的心,更是修行的精髓。
  
  本書正是從佛法修行的角度來探討工作的一本書。閱讀時,不妨讓我們暫且拋開一般人對「好工作」所抱持的刻板印象,諸如考慮薪水高低、福利獎金、公司規模等,讓聖嚴法師帶著我們從另一個更高、更廣的視角出發,以追求自利利他、共同成長為大前提,與我們分享他對工作的種種智慧洞察。
  
  在這三十八則短篇中,聖嚴法師針對工作的意義、薪水、享受、EQ等一般大眾所關心的主題重新下定義,值得我們細細思量,例如:利他的工作就是好工作;最高的EQ就是抱持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與歡喜心;薪水不是工作的所有代價,只是代表雇主對我們的感謝;真正的享受是安閒,而身心平安就是最大的享受。
  
  至於如何克服工作中最惱人的壓力,聖嚴法師本著禪的精神,要我們專注於當下,讓心發揮最高效率,並超越自我局限,換個角度看待事情。團隊合作方面,法師則建議我們運用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六和敬」,從身體、言語、意念、見解、利益、規則六個面向來實踐。
  
  既然工作佔去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何不好好利用當中的人、事與場景來鍛鍊自己,提昇自己的心靈境界,並且利益他人?下回當你聽見朋友即將辭去工作專心修行,或即將進行幾個月的閉關修行時,不需要羨慕,也不必苦惱自己時間不夠。如果能用心體會並活用本書中的智慧,你會驚喜地發現:不僅工作好修行,修行也已在工作中,不再有分別了!
  
  法鼓文化編輯部

第一篇 人生就是要工作
  
  奉獻工作也是菩薩精神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人沒有錢不能生活,工作所得的薪水可以維持生活所需,而工作本身因此就有了意義。仔細想想,倦怠的問題不在於工作本身,而是工作時與他人接觸過程中所帶來的困擾。過去的農村社會,環境相當單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裡工作所接觸到的不外是草地、泥土,以及自己所畜養的動物、耕種的植物,而不是形形色色的人。現在的工商社會,不管從事什麼工作,上有上司、下有部屬、左右有同事,遇到的都是人;即使是沒有頂頭上司的老闆,也要與客戶或政府部門互相往來。正因為人際關係複雜,所以許多人都覺得生活在現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禁羨慕起古人,只要天天種田就好了,不需要面對這麼多令人頭疼的問題。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會有問題,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立場不同,層次也不一樣,所以難免會有衝突、會起摩擦。你可曾想過,對方帶給你麻煩的同時,也許你也給了對方麻煩;對方為你製造困擾時,你也同樣帶給對方困擾;你覺得無奈,對方也會覺得無奈!這樣不是非常公平合理嗎?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是在貢獻一己之力,參與這個社會的運作,不僅僅是為了領薪水、換取溫飽而已,人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生活的。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我們每天吃飯、穿衣、睡覺、走路,一切的生活資源,都是靠各行各業許許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確保供應無虞,也是因為這些人的辛勤工作,我們才能擁有並維持今天的生活環境和條件。
  
  因此,在一個互助合作的社會中,沒有人能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不管拿不拿薪水,只要有一個人不工作,這個人就會成為他人的累贅,為別人製造負擔。在人類社會的合作關係之中,我們自己就是一個組成因素、提供一分力量,所以一個人如果放棄工作,整天無所事事,便是逃避了他的社會責任。
  
  在工作團隊中,有些人智慧高,能力、技術都在水準以上,但是卻和其他人拿一樣的薪水。表面上看,他付出的多卻得到的少,似乎並不公平,可是換個角度想,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他人結緣。有能力結人緣,奉獻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薩精神嗎?所以,改變思考方向,心裡也就釋然了。如果不想做菩薩也沒有關係,多做一份工作,就多一分奉獻,你在天國、淨土的功德銀行裡,就多了一分儲蓄,存得愈多,福德、福報就愈大,這也是一種工作的所得。
  
  因此,人在社會上,應該要不斷成長,增進自己的能力,再以所知、所能,盡一己之力來為社會服務,這就是工作的意義所在。只要有機會能讓我們奉獻,我們都應該感到高興。建立服務的觀念,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對職業產生厭倦感,也不再無奈;如此一來,相信每天都能工作愉快。
  
  工作自在語
  
  施比受多正是在造福人群,和其他人結緣。有能力結人緣,奉獻一己之力,不就是菩薩精神嗎?
  
  隨順因緣的求職觀
  
  有句話說:「畢業即失業」,就業問題經常是社會新鮮人最大的困擾。在美國,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會向政府貸款繼續讀書,畢業進入職場後,會從薪水裡逐年扣抵償還貸款;若找不到工作,政府也有完善的失業救濟制度。
  
  台灣目前人浮於事,失業率年年升高,父母親難免會責怪孩子:「別人工作每天早出晚歸,怎麼你整天待在家裡,也不積極地去找工作?」失業的人待在家裡受到奚落,到外頭也要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找不到工作令人覺得很痛苦,因而產生自卑。其實不是他們不想找工作,而是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特別是一些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因為長期處於家庭、學校這些單純的環境中,出了社會以後,面對種種競爭及複雜的關係,往往無法適應,導致他們不斷地換工作,或是乾脆辭職,終日枯坐家中。
  
  有一個大學畢業的男生,已經三年沒有找到工作,他的父母來問我應該如何是好?我告訴他們:「你的孩子身強力壯,可以學做木工、做泥水匠,或是做各式各樣勞力的工作啊!」他的父母不以為然地說:「那怎麼可以,我的兒子是大學畢業的,怎麼可以做工呢?」我說:「你們的觀念錯了。我在美國認識一位律師的兒子,大學畢業後沒有工作,他就去學做木工,不斷深造進修,手藝愈來愈精湛,最後還成為木匠學校的老師,專門教學生如何做精緻的工藝,不但備受尊敬,收入也不比一般公務員差。」
  
  大多數人都希望學以致用,但是我也看到許多人畢業後就改行。有一位畢業生,大學時主修法律,結果卻到郵局上班,我很好奇地問他:「學法律的人不是應該當法官、律師或檢察官嗎?」他回答說:「因為這些執照不容易考取,正好碰到郵政局缺人,而且我一考就考上,所以就去上班了。」像這樣不是也很好嗎?畢業後不要急著精挑細選,有工作就先去做做看,然後一方面留心是不是有其他更適合的工作,再另謀出路。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叫做「隨順因緣」,一切事情都要因緣和合,因緣成熟了,自然能左右逢源,想要的馬上就會得到;因緣還未成熟之前,即使你碰得頭破血流,還是會到處碰壁,找不到好工作。
  
  所以,身為社會新鮮人的父母與師長,應該輔導他們建立掌握因緣的正確求職心態,幫助他們健康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
  
  工作自在語
  
  一切事情都要因緣和合,因緣成熟了,自然能左右逢源,想要的馬上就會得到。
  
  為磨鍊自己而工作
  
  青年朋友乍入職場,年紀輕沒有經過磨鍊,比較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想要逃避,有這種反應其實是正常的。現在的人和過去不一樣,心不容易定下來,造成流動性高,變動頻繁。所以工作變動性大,是非常普遍而且可以理解的現象。
  
  當人們不知道做什麼工作最好時,正反映出對自己的不夠瞭解,因為人生沒有一定的方向,做這樣覺得不好、做那樣也覺得不好,做一行怨一行,結果沒有一行是稱心如意的。我在美國認識一位年輕人,他平均三個月換一個工作,而且總是會跑來告訴我換工作的事。他說世界上沒有好工作可以讓他持久做下去,我告訴他:「因為你不是好人,所以沒有好工作給你。」他反駁說:「我怎麼不是好人?我很忠誠、努力,一個人可以做兩個人的工作,所以不論到哪裡老闆都欺負我,看我很會做事,就把兩份工作給我一個人做,所以我做一做就走人了。」
  
  我告訴他:「為什麼人家只做一份工作,你要做兩份?而且你做一做就走掉了,是既不瞭解自己,又沒有毅力,當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但有難念的經,而且天天都有經要念。若平常遇到困擾,不知道如何解決,卻又不想辦法,久了就會變成死結,卡在那裡了。可是這裡一旦卡住,到另外一個地方也是會卡住。無論逃到哪裡,因為問題沒有解決,心存逃避,仍然會重蹈覆轍。
  
  在日本,有些公司為了考驗新進員工的毅力,會要求他們去打禪七。打坐很苦,會腿痛、背痛,坐著不准動又不准講話,心裡是很不舒服的,如果熬不過就跑掉,這種人當然不能錄用,因為從中可看見他們面對問題時的逃避個性,當然就不錄用。這樣的磨鍊,考驗的是毅力,而不是體力和智慧。
  
  許多公司行號任用新人,都會看新進人員的經歷,第一個工作做什麼?
  
  做多久?第二個工作的情形如何?如果資歷又短又經常更換,很可能就不會被錄用,即使任用了,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因為你可能隨時會辭職。老闆不能信任你、重用你,你自己也會覺得工作上沒有前途。
  
  因此,奉勸年輕人: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不管是什麼工作,一定要耐心磨鍊自己,不要只是為了輕鬆賺錢,而要鍛鍊自己的毅力。就算老闆什麼也不教,還是能學到毅力,一段時間之後再考慮轉換工作,到自己覺得可以發揮長才的地方去。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有毅力、恆心,以及長遠心,只要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不管哪個老闆都會器重你,工作必然會穩定。
  
  工作自在語
  
  在求職的路上,我們一定要有毅力、恆心,以及長遠心,只要有了這種心理準備,不管哪個老闆都會器重你,工作必然會穩定。
  
  有利他人的就是好工作
  
  佛法講「正命」,所謂正命是指正當的工作、正當的職業。正當的職業必須符合幾項基本條件:第一,不可對人、對眾生不利。也就是不能傷害他們的生命、利益和財產,也不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品德和名譽。這是合乎正命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必須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也就是能夠自利利他。現在許多企業家,甚至於一般做小生意的人,都能有這樣的商業道德,因為他們都瞭解,如果心胸太狹小,只求自惠自利,不管其他人是否得到利益,生意是做不大的。像有些廣告為了促銷,賺取個人利益,不斷地宣傳對顧客的優惠,誇大顧客的利益,說得天花亂墜,結果卻是假話連篇,就不符合正命的條件。所以,要真正地考慮到對顧客的利益,才算是正命。
  
  第三,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只考慮是否對眾生有利益,雖然自己在健康上、財產上都可能有點損害,但是為了利益眾生,仍然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財產奉獻給社會、奉獻給全世界、奉獻給一切的眾生,這叫做菩薩業,是大菩薩的行為,當然是正命。
  
  所以,不管是三百六十行,或是三千六百行、三萬六千行,行行都可以成為正命,就看你存心如何?方法及目的如何?有些人誤以為做一個佛教徒好辛苦,在選擇職業的時候限制比一般人多。其實並非如此,佛教徒能做的工作太多了,只要避免會傷害眾生的職業,其他的全部都能做。傷害人、傷害眾生的職業其實不多,而不傷害眾生、不傷害人的職業卻相當地多,所以選擇的空間還是很寬廣的。
  
  就業時另外還有一些考量:譬如工作中的人、事關係能否勝任?自己的志趣如何?因緣是不是允許這樣的選擇?
  
  有的人非常天真,認為選了一個對自己有益的職業以後,對他人也一定有益,但這卻不一定,因為你的職業可能會讓其他人蒙受損失,因此對職業的選擇還是需要小心。現在報紙上刊登的徵人啟事,你必須要先確切瞭解工作的真實屬性,然後再做決定。
  
  我們常說職業沒有貴賤,從佛法來看職業確實如此,職業只有職務的大小,沒有貴賤高低的差別,凡用自己的手、自己的頭腦去工作,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職業當然也是平等的。只不過有的人能力比較強,所以職位比較高一點;有的人能力比較差或是福報比較不夠,職位因而差一些、低一點。但是職位低並不等於人格低,也並不等於就是不好,只要我們存著正念行正命,對人對己都是有利的。
  
  工作自在語
  
  職業只有職務的大小,沒有貴賤高低的差別,凡用自己的手、自己的頭腦去工作,任何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職業當然也是平等的。
  
  工作好修行
  
  一般人對修行的認知、想像,大概只停留在打坐、念經、拜佛、閉關、打禪七等行門的修持,這其實只說對了一半。佛法講的修行是要修正和調整我們身、口、意三種行為。也就是說把我們身體的、語言的、心理的三種行為,修改一下、修正一下,這就是修行。
  
  修行最要緊的就是隨時隨地保持念頭的清淨,不要存有壞念頭,也不要做壞事、說壞話。它有兩個路徑,一個是修慧,一個是修福。自己煩惱的減少或消解,叫做修慧。誦經、拜佛、懺悔、打坐、拜懺等方法,都可以用來反省自己、改善自己內在的觀念和習氣,以及內在的煩惱,幫助我們增長智慧。
  
  修慧的同時還要修福,就是多幫助其他眾生,其他的眾生是誰呢?就是跟我們在一起生活、工作,跟我們共處在一個大環境之中的人。但是該如何幫助他們呢?用頭腦、體能、時間、財力都可以,幫助人就是一種修行,修的是福報、功德,這種功德可以幫助很多人從貧病苦難之中得到平安、得到快樂、得到幸福。
  
  如果以這個標準或定義來理解修行,其實我們在工作中就可以修行。有句話說:「身在公門好修行」,為什麼一個人在公家機關,或是做政務官的時候,是最好的修行時機?因為這是修善、積福、積德的大好機會,如果在法令上、政策上、執行上的方針能夠多動一下頭腦、多說一句恰當的話,就能夠使千萬人得到利益,那就是修行了。
  
  對一般人來說,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工作就是工作,不要一邊工作一邊埋怨、發牢騷,或是一邊指桑罵槐很不滿意,這樣就是敬業、就是修行。反之,如果懈怠草率,做任何事都覺得懶洋洋的,就不是修行了。這與中國人工作的時候講求敬業樂群,跟大家在一起的時候講求同舟共濟是相同的。因此,修行的基本觀念,就是全心全意的投入。
  
  有一次我在日本,有個信眾煮菜給我吃,她說自己是以修行的心煮這道菜,用來供養法師。我聽得滿心歡喜,我告訴她:「這個菜裡面,已經具足了誠懇心、菩提心、恭敬心、供養心,這確實是修行。」
  
  我們做任何事時,如果都投以全心的真誠,那就是修行,修行與工作原來就是不相牴觸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工作之餘,做比較專門的、持續的修行,工作中與工作外的修行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工作自在語
  
  我們做任何事時,如果都投以全心的真誠,那就是修行,修行與工作原來就是不相牴觸的。
  
  談年輕人創業
  
  受到中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觀念的影響,很多年輕人剛出社會就躍躍欲試,想一圓老闆夢。其實年輕人畢業後馬上創業,無可厚非,像美國的地產大亨川普,早在學校時期便已經開始做生意,投資房地產,後來成為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他成功的因素除了頭腦好,腦筋動得快、看得準之外,運氣好也是原因之一,因為當時的環境成熟,能夠允許他這樣做。所以,如果因緣許可,而且自己的眼光又準確,能夠一出社會就馬上創業是非常好的事。
  
  但是要成就事業,一定要有自己的資源。資源通常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聰明才智,也就是自己的能力;第二,社會關係;第三,資本。而剛出社會的年輕人,既沒有社會關係,也沒有資本,僅僅靠頭腦及衝勁就想闖出一番天下,是比較容易產生問題的,應該更加謹慎。
  
  因此,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我想還是應該先從公司基層做起,腳踏實地,慢慢地累積經驗及專業知識,直到成為部門的主管,能夠獨當一面,有足夠的能力、人脈及方法來經營一個事業之後,再考慮出來創業,這樣會比較恰當。有許多老闆就是出身於大公司的管理階層,他們在專業領域中已有多年的相關經驗,並擁有一定的社會關係網絡,具備這些基礎後,再出來創業,是比較安全可靠,也是比較踏實的。
  
  創業時,三種資源不一定需要同時具備,有的人或許沒有資本,可是他有頭腦,也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同樣可以闖出一番事業;更甚者,有人什麼都不會,僅僅憑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就出來創業,也有可能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但是這種運氣並非人人都有,佛法中強調因果,個人有個人的福報及因緣,這是由個人在無量過去世所做的功德累積而來,部分在這一生結的果。
  
  福報大的人,進入社會後就能常常遇到貴人及好的時機,可能其他人怎麼做怎麼不順利,換成他卻是一帆風順,處處有貴人相助。不過,這種情形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以,如果初出社會的年輕人,沒有豐富的經驗、雄厚的財力,而想和朋友合夥,一起投資做生意時,就必須先詳加考察這個朋友的能力、信譽是否可靠,一旦所有因素都仔細思量過了,就放手去做。如果還是出了問題,那麼也應該釋懷,不要難過,那只是自己的福報不夠、運氣不好,才會不順利。
  
  此時重要的是保持心理平靜,不要著急,事情已經發生了,著急也無濟於事。再者,要打起精神面對問題,也許公司倒閉,讓你不但血本無歸,還背負了一大筆債務,那麼就要負起責任,想辦法償還之後,繼續努力,重新來過,一方面汲取經驗,一方面注意時機。經驗和時機的累積相加,再配合自己的福報,事業一定會成功。
  
  但是如果你每次投資、創業都失敗,做得很辛苦又賺不到錢,不但賺不到錢還賠錢的話,那麼就不要老是想自己當老闆,還是安安分分地找份工作,拿固定的薪水吧!能夠有一個安定的生活也就足夠了。
  
  工作自在語
  
  經驗和時機的累積相加,再配合自己的福報,事業一定會成功。
  
  工作不只是保住飯碗
  
  什麼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正確、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呢?時下有些年輕人,只把職業當成謀生的飯碗,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每當有額外工作時,有些人可能會這麼想:「反正我現在飯也夠吃了,衣服也夠穿了,房子也有得住,大不了比別人吃差一點、穿差一點、住差一點,而我也不指望這一輩子能發什麼大財,乾脆休息算了。」因此要他加班,他不願意;能夠少做一點工作,他就盡量少做;逮到休息的機會,他絕不放棄。
  
  另外,有些人則是從十幾、二十歲開始工作,工作二十到二十五年之後,不過四十來歲就退休了。拿了退休金以後,過起退休生活,開始養老。因為他已經心滿意足,覺得錢已經賺得夠多,生活還過得去,要那麼多錢做什麼?工作對他而言,只是為了謀生,既然發不了大財,想陞遷也陞不上去,就乾脆提早退休好了。這種心態,也不是健康的工作觀念。
  
  對一個學佛的人而言,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取生活費用,也不是為了追求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讚歎、嘉獎。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責任及權利,也正是生命的意義、價值所在。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否則,這個人活在世界上就跟毛毛蟲一樣,不像個人了。
  
  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特殊意義,那就是一種努力奉獻他人的精神。我常常鼓勵許多年屆中年的在家居士,如果物質生活已經沒有困難,應該利用多餘的時間,投身各種公益慈善、社會福利事業的義務工作。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所得到的是身體及心理的健康;因為在做義工時,我們不忮不求,不為了得到什麼,只是單純地奉獻自己。想想看,有那麼多人因為你做義工而得到好處、得到幫助,這是多麼有價值而令人歡喜的事!
  
  正在工作崗位上努力的人,也應該建立這種觀念,不管有沒有陞遷機會,不管薪水有沒有增加、調整,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為了服務社會,我們都應該奉獻一己之力,盡心工作。奉獻不能以薪水多寡來衡量,這一份薪水只是工作所得到的一部分回饋,代表的是人家對我們的感謝,工作的代價絕不能以一小時幾塊錢來計算的。
  
  工作的目的只是為了奉獻、為了服務,如果能以這種心態來從事任何一項工作,一定可以全心投入、全力以赴,會很歡喜樂意地把每一件來到手上的工作都做得很好!
  
  工作自在語
  
  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責任及權利,也正是生命的意義、價值所在。
  
  如何面對中年失業?
  
  最近幾年來,失業率逐年上升,很多人都說與經濟不景氣有關。其實,人力需求減少的因素很多,不一定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有些是由於公司轉型,從勞力密集的工廠轉型為自動化生產的方式。此外,台灣近年來,有很多行業都進行轉投資,把公司的重心遷移到國外或是中國大陸,再加上引進外勞,因此造成本地人力需求減少,類似這種情形,還在繼續惡化當中。
  
  個人一旦面臨失業或減薪,心理與生活的雙重壓力接踵而來,這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平衡自己的身心?如何維持家庭生活呢?壓力主要不是來自經濟上的問題,而是心理上很難平衡。試想被解雇或是被迫提早退休後,即使再度就業,想要得到比原來更高的職位,或是保持像原來職務那樣的地位和薪水,可能不容易,這時心理的調適就相當重要。
  
  事實上,遇到失業這種事時,徒然難過是沒有用的,只有接受既成的事實,才可能進而調整自己的心態:只要還能夠活下去,好好地過日子,也就心滿意足了。今天這個世界,大概找不到人類無法存活的社會環境,特別是台灣社會,只要勤勉便有工作。不管是什麼樣的工作,以你的勞力、頭腦以及技術來換取生活費、維持生活,不要太在意過去、現在的差別。
  
  如果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經濟上不再那麼窘迫,家庭生活需求也不用愁了,這時對就業的第二春顯得意興闌珊,那麼,還有另外一件事情可以考慮去做,那就是做義工。
  
  做義工就是到非營利事業機構去做義務的工作,譬如我們法鼓山就需要各式各樣的義工來服務。義工在這裡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專職義工,全天候、全時間的服務,像普通工作者一樣上下班,一樣負責某一部分或是某一個項目的工作,和一般公司機關的受薪人員沒有什麼兩樣,所不同的只是不領薪水。另外一種是在一個月、一星期之中撥出幾天,或是一天之中來工作幾個小時,同樣是義務性質、發心奉獻、不領薪水的。法鼓山體系需要很多這樣的義工,我們很高興、很感恩,目前已經有不少人參與。
  
  許多人在退休後整天無所事事,日子過得百無聊賴,覺得自己好像是個廢物、沒有用,感到失去生命的意義及價值;做義工,能夠使人保持身體健康,覺得自己對社會還是很有貢獻,會很有成就感,生活過得非常充實、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心態上,做義工要比受薪的感覺更愉快。
  
  所以,我鼓勵中年失業的人,不要輕易沮喪絕望,如果仍然需要工作,那麼便去找一份工作,只要足夠維持生活就可以了;如果不需要工作收入,可以選擇到法鼓山,或是其他非營利事業單位做義工,生活還是可以經營得相當精采。
  
  工作自在語
  
  做義工,能夠使人保持身體健康,覺得自己對社會還是很有貢獻,會很有成就感。

 

第二篇 做事的藝術
  
  委曲求全算不算無我?
  
  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庭裡的和諧,內心裡雖然波濤洶湧,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靜地完成了工作。事後他告訴大家說,他覺得自己不為自己想、不為自己考慮,已達到了「無我」的境界,可是家人卻不以為然,對他毫不感激。這種情形,也常發生在傳統大家庭裡的媳婦身上。
  
  在一個公司、團體裡,也常有人扮演這類角色,他很愛護這個公司、團體,為了整個公司設想,他會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所謂犧牲也就是委屈自己,成全大眾。
  
  這些人都認為如果自己受委屈而能使得整個家庭,或整個團體、公司能夠平安、和諧,這樣的犧牲終究還是值得的,並且也是一種無我的表現。但是委曲求全就一定好嗎?委曲求全就一定是無我嗎?如果委屈而不能使得大家和諧,那麼這個委屈是不必要的。如果自己委屈一點、姿勢低一點、吃虧一點,也就是付出多一些,大家因此能夠覺得很快樂,那麼這個人就會得到讚歎。
  
  然而這樣並不算是無我。無我並不在於外在的看法,雖然這個人很好,可以為了全體委屈自己,這種不為私利而只為公益設想,應該說是為大我而放棄小我,是不在乎自己的小我而成就大我,但這還不叫作無我。
  
  還有一種委曲求全,其實是有自己的打算,也就是有目的、有企圖的,所謂「媳婦熬成婆」,之後就開始有自己的權力了。還在做媳婦的時候,是「人在屋簷下,不敢不低頭」,但知道低這個頭是值得的,因為過了幾年,老人家過世了,小姑也會嫁人,自己漸漸就會成為家庭裡的負責人。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好,但不能算是無我,而且這個「小我」還滿堅固的。
  
  以上這兩者都不是無我,一個只是有一點點大我,另外一個是有企圖、有期待的,根本還是個「我」,家庭裡有這樣的人並沒有什麼不好,至少他識大體,但還不到無我的境界。
  
  另外還有一種人,認為無我就是什麼都無所謂,其實那是一種不認真的想法,這種人很可能眼高手低,用一種有我沒我都沒關係的態度,來掩飾自己的缺點,這樣當然也不是真正的無我。
  
  佛法講的「無我」是自我消融,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考慮到外在環境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樣的讚歎、榮譽、肯定,完全不考慮「我」的立場,就只是無怨無悔地無條件付出,這種做事時認真投入,事後卻如船過水無痕般的態度,才是無我的境界。
  
  工作自在語
  
  做事時認真投入,事後卻如船過水無痕般的態度,才是無我的境界。
  
  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我常勉勵人︰「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然而,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是為什麼而忙,也不知道為何而累,所以往往在繁忙當中,就會感受到心理壓力,疲累的時候,便覺得煩躁不已,累得無聊、忙得苦惱,反而成了「忙、忙、忙,忙得要死;累、累、累,累得要命。」
  
  當我們能夠體驗到時間寶貴、生命有限,知道的太少,需要成長的太多時,我們就會好好運用這個有限的生命,來做無限的功德。生命的確有限,我也常感覺不久前才是個小小孩,一轉眼間就老了,現在每當有人問我多大年紀,我就告訴他們:「快了、快了!」所謂「快了」,就是快要死了。我現在快八十歲了,什麼時候會走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人生不會再有另一個五十歲、六十歲。
  
  佛經裡有這麼一個偈子:「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譯成白話就是:「今天一天又過去了,我們的生命也隨著減少,就像是魚在淺水池塘裡,隨時隨地都準備面對死亡,還有什麼好快樂的?」正因為生命是如此有限,就是想多活一點也由不得自己,因此才要好好地運用,不斷地充實我們的智慧、充實我們的福德。
  
  佛教徒相信這一生是從過去生來的,而且這一生結束之後,還有未來的生命。我們這一生已經夠麻煩、夠辛苦的,既然好不容易生而為人,那麼就應該善加把握,多做功德,儲蓄智慧和福德的財產,以求未來會比現在更好。
  
  這就好像告訴我們,要趁年輕的時候,努力工作,多賺錢多儲蓄,才能有養老的本錢,老本愈多,年老的時候就愈有保障。所以,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時間,奉獻自己、幫助他人、服務他人、照顧他人、關懷社會。我常說: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忙碌的人因為珍惜時間,就會善用時間,反而會有時間。一個勤勞的人,身體健康一定良好。若希望自己活得健康快樂,就應該忙,希望在人生過程中,多儲蓄福德和智慧,更需要忙。
  
  雖然有時看起來好像不是為了自己而忙,所謂「為誰辛苦,為誰忙」,乍看好像忙得很冤枉、很不值得,彷佛是白忙一場。以佛教的觀念來說,這種想法並不正確,我們的觀念是:忙是為自己忙。即使你的這一生在他人眼中看來什麼也沒得到,但還是得到了功德,這是智慧以及福德的功德,在忙於工作的過程中,本身也得到了成長,絕非毫無價值。
  
  有了這種觀念,忙碌的人會忙得很快樂、累得很歡喜,就像是種田的農夫,感謝有田地可種,工作的人也會感恩有這個機會、這種因緣讓他忙、讓他累。
  
  如果錢已經夠用了,擁有汽車洋房,物質不虞匱乏,一切都順心如意,不妨到法鼓山來做義工,整理環境、做接待、做關懷,你一定會享受到「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的滋味。
  
  工作自在語
  
  忙是為自己忙。即使你的這一生在他人眼中看來什麼也沒得到,但還是得到了功德,這是智慧以及福德的功德,在忙於工作的過程中,本身也得到了成長,絕非毫無價值。
  
  跟壓力說再見
  
  我們做事情要有效率,但並不是急著追求效率,面對工作的態度是「要趕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時間之內,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這種心情來處理事情,就不會有太大的負擔,因為著急沒有用,憂慮、擔心、恐懼不僅無濟於事,反而給自己造成更大的壓力。
  
  趕時間時,常會使我們的肌肉和心情緊張,要練習放鬆心情,學習「把生活當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當做趣味的生活」,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感覺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心情上自然會比較放鬆,就不會緊張,也就沒有壓力了。
  
  此外,對自我設定的標準太高,也會讓自己感受到壓力,但要學習如何放鬆地面對,踏實地完成。例如,也常常有人要求我在期限內完成某項工作,但我不會覺得那是壓力,而視為對自我的期許,所以什麼時候做、如何完成,都是我個人的事,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我也不擔心是不是做不完,因為擔心是多餘的。就像火車沿著軌道前進,如果以一定的速度前進,一定可以到達目的地,如果突然有輛卡車誤闖平交道,撞上了火車,那麼這是意外,是沒辦法的事。所以事先擔心也沒有用,就因為不擔心,也就能夠事事安心了。
  
  如何紓解工作的壓力,重要的是,事前要有計畫,對自我的能力,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打腫臉充胖子。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夠,知識學養不足,卻有過高的自我期許,承接無法完成的工作,這就自討苦吃了。譬如說,我很希望做個一百分的法師,但是自己的能力只有六十分,即使盡心盡力去做,結果可能還是不及格,那也沒關係,因為這不是我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我做不到。所以,適宜的自我期許是一件好事,這種壓力會促使我們有更好的表現,但是假使能力不夠,完成不了,也不要強求或自責。
  
  明白了這些道理後,就應該會減少很多壓力。可是人性本來就容易患得患失,就怕失敗、怕趕不上進度、怕明天會發生不可預知的事情,因此沒有安全感,心也無法安定。事實上,在世間,我們不能操控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例如,命運往往是無法掌控的,連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明天了。所以,不要為未知的事情擔心,放下妄想和憂心,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情,只要盡力而為,試著把事情做好,相信一定可以減輕壓力。
  
  如果壓力產生了又該如何呢?這時候應該先把事情擺在一旁,放鬆頭腦及身體,休息一下,否則愈急、愈忙,壓力就愈重。如果碰到事情是沒辦法等、無法放下的,就應該試著改變想法,譬如說,忙得天翻地覆時,可以試著逆向思考:「我從來沒有這麼忙過呢!這倒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僅僅是觀念的改變,有時就可以使心情煥然一新,用不同的角度來欣賞工作中的忙碌,其實就可以跟壓力說再見。
  
  工作自在語
  
  忙得天翻地覆時,可以試著逆向思考:「我從來沒有這麼忙過呢!這倒是一個全新的經驗,挺好玩的,忙得很有意思。」
  
  工作要趕不要急
  
  我常說:「工作要趕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雖然速度要快、進度要趕,但是工作的態度及心情不能著急。有人看到這句話,覺得是我在唱高調,認為這是無法做到的事。其實只要有心嘗試,經常練習把心情轉化得非常平順、愉快、緩和、不緊張,這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放輕鬆並非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生活當然要有目標,工作也要有計畫,而且要有實現的決心。人既然需要生活,就一定有許多工作項目等著去完成,何況,人之所以為人,一定要確立生活的目標與計畫,要有所謂的生涯規畫。
  
  人生的責任有很多,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中,都有很多的責任要擔負,需要做的事情也就相對增多。每天除了固定的功課及工作行程,也就是除了應該做的經常性工作之外,一定會有很多其他臨時發生的事情,分割你原有的時間。因為一般人不可能像魯賓遜一樣,孤獨地生活在海島上,即使是一個人漂流在孤島,也有他獨特的生活方式,有他要面對的問題。
  
  所以,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抱持積極態度的人,工作愈是做不完。但是,你還要有本事活得很愉快,否則,這個人需要你照顧、那個人需要你關懷;這件事要馬上處理、那件事也要在時限之內完成,你就會手忙腳亂,過得非常緊張。
  
  我們可以選擇不要被工作驅使,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分出輕重緩急、大小內外,先處理好近的、急的、重要的,然後再做其他的事情。雖然目標要遠大,可是開始動手的時候,要由近處、小處著手,想要把千頭萬緒在同一個時間內理清,這只是貪念罷了。
  
  以讀書為例,我每天要讀的書很多,除了佛學的書之外,古代的書、現代的書、中文、外文,要看的實在太多了,這輩子大概是讀不完了,怎麼辦呢?急著要看,馬上非看不可的,我就先看,看的方法也有不同,有的只是走馬看花看過一遍,有的就必須要詳細地看,端視情況調整。
  
  吃東西的時候也是一樣,看到好吃的東西,大部分的人會想要每樣都嚐一下,這時就要有自制能力,看一看、想一想,哪一樣東西最適合我們吃的就先吃,哪一樣東西只是想吃,但不一定需要吃,就暫時不吃,如此一來,心情就緩和下來了。
  
  一個人只有兩個眼睛、兩個耳朵、兩隻手、兩隻腳,想要同時完成許多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按部就班,有次序地安排好、計畫好,一樣一樣地完成,如果能夠這麼做,你的心裡就不會著急,工作速度一定很快,卻又能保持從容不迫的心情。
  
  工作自在語
  
  我們可以選擇不要被工作驅使,做任何事情前都要分出輕重緩急、大小內外,先處理好近的、急的、重要的,然後再做其他的事情。
  
  工作與心安
  
  有些人在平常時候,心還可以比較安定,但是只要到了工作場所,心就開始不安了。在工作環境裡之所以心不安,可能是你根本不喜歡那份工作,也可能工作太繁重,或同事帶給你困擾、你那天心情不好,也可能早上起來有點感冒受涼,到辦公室後昏昏沉沉的,可能的原因很多,若能找出癥結,問題就比較好處理。
  
  如果是上班前剛跟先生吵了架,這就很容易解決,只要想:既然現在先生不在這裡,不需要把家裡的壓力帶到辦公室來。如果是感冒引起心浮氣躁,頭腦、胃都不舒服,眼澀背疼,整體表現很差,這時候更不必難過,要知道身體不好時本來就是會這樣,不必勉強,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來安定身心,或是心平氣和地告訴自己:我現在感冒不舒服,只要盡心盡力就好,接受身體不舒服的現況,心情也就不會那麼不安了。
  
  如果原因是跟同事發生不愉快,你就想:他大概身體不舒服吧!也許今天跟家人發生了不愉快,或是他有心事,也可能是工作得不很順利,所以給我臉色看;或是這個人性格一向如此,只要碰到他,就令人不舒服。明白這是客觀環境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心裡還會不安嗎?
  
  其實,工作裡很多的壓力主要來自對彼此的「要求」,我們要求別人,給別人造成壓力,別人也要求我們,對我們構成壓力。另一個原因就是「比較」的心態,同事之間的比較以及企業之間的競爭。如果團隊不能表現得特別好,在激烈的競爭裡就可能會落敗。我們經常看到景氣不好時,很多企業面臨生存的掙扎,競爭壓力非常大。
  
  在這樣的工作場域,如何追求心安呢?一個是盡其在我,自己努力成長,要非常用心瞭解、熟悉整個工作環境和內容,然後才能熟能生巧。與他人相處也一樣,別人不瞭解你,你就去瞭解對方。若自己是老闆,更要明白商場就像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接受商場中的無常。
  
  我們心裡隨時準備迎接挑戰也迎接挫折,並且隨時迎接成長。挫折和成長是相輔相成的,挑戰不一定是壞事,挫折也不一定不好,即使連連受到挫折,也不要認為是負面的事,它換取了經驗,也等於是繳了學費。如果汲取經驗之後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只好接受自己的因緣福德不足的事實。
  
  看到別人有機會,但是當自己跟上去的時候,機會就沒有了;跟人家打球時,還在想這個球我要不要接?結果球一下子就被別人接走了。面對這種情形,有的人就怪自己笨,手腳、頭腦反應慢。若是先天如此,那就考慮改行,改行就是找新的路走,嘗試換一個位置、崗位。然而有的人卻不管青紅皂白,只顧一頭闖進去,闖得頭破血流、拚得你死我活,到最後不成功便成仁,這種只進不退的魯莽脾氣,真是愚癡。
  
  所以,我們要瞭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因緣、時間、環境,是不是我應該做、能夠做的?能夠清楚自己、瞭解自己,也就是瞭解因緣,便能在工作中安心。
  
  工作自在語
  
  瞭解自己的才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因緣、時間、環境,是不是我應該做、能夠做的?能夠清楚自己、瞭解自己,也就是瞭解因緣,便能在工作中安心。
  
  人該懶散還是精進?
  
  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同時物質欲望太高,以致於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勞頓。長期生活在這種物欲和緊張當中,心靈當然難以平靜。
  
  英國文學家也是哲學家羅素,曾提出「懶散論」加以對治,他認為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們太勤勞、太追逐物欲的享受,當我們把這些資源都用盡的話,很可能就會影響到後代子孫的生活。所以他提倡:人們應該稍微懶散一點、簡單一點,更加重視精神的享受,人生才會過得好一點。
  
  佛法則是勉勵人要精進,但是也強調人生就像琴弦一樣,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太緊聲音太剛不好聽,而且可能一彈就斷;卻也不能太鬆,太鬆就彈不出聲音,所以要調得恰到好處,不柔、不剛、不緊、不鬆,持之以衡,這就是佛教「調琴論」所說的精進。
  
  人生也是一樣,羅素的「懶散論」,應該是用於那些有工作狂的人身上,他們為了名利地位而拚命追求不停,總是永遠不滿足、生活得很痛苦,這樣的人實在是自己痛苦,也讓別人跟著痛苦。
  
  從資源消耗的角度來講,我並不認為是因為人們的努力,才使得地球資源愈來愈少,而是因為人們不知道怎樣運用資源,為了自己生活上的便利或生活享受,就任意破壞自然、傷害自然。
  
  人的生活不能太緊張,我在帶領禪修的時候,一定是先教放鬆身心,身心放鬆之後,做任何事都可以不慌不忙而循序漸進。但我倒並不一定贊成「懶散論」,我贊成的是人要有點時間悠閒,適度的放鬆,像「悠然見南山」這種心情就很好。但這並不是一天到晚睡覺不做事,而是偶爾欣賞南山的風光,然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還是照常進行,並沒有懶散,這是過去田園生活的享受。
  
  現在的都市人,也同樣需要調劑自己的生活。所謂的調劑,就是當工作告一段落的時候,必須轉換一下,不要同一個工作一直勉強做下去。我經常提醒大家反省:「可不可以不要每天賺錢?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天、兩天做一些不為錢、不為名的事?」雖然身體一樣在勞動,但是心境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這就是生活的調劑。
  
  法鼓山的團體有上萬位義工不斷地在付出,利用他們的假期、生活的空閒來奉獻,做得很愉快,同樣是日以繼夜,可是跟平常為了賺錢、追求名利的心情完全不一樣。所以心情的調適,能使得一個人的觀念或是感受完全轉變,這不是靠懶散來做調劑的。
  
  轉換工作環境,或是換一種心情,調劑一下自己的身心,不一定要懶散,同樣可以獲得身心休息的效果,這種不緊不鬆的態度,才是恰到好處的生活。
  
  工作自在語
  
  轉換工作環境,或是換一種心情,調劑一下自己的身心,不一定要懶散,同樣可以獲得身心休息的效果,這種不緊不鬆的態度,才是恰到好處的生活。
  
  工作與休閒
  
  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閒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真、全神貫注於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換取金錢,因此而失掉了身心的平安。我們確實在社會上看到有兩種人,一種是貪得無厭,希望追求成功再成功,希望賺錢再賺錢,欲望將會無限擴大;一種則是對工作沒有企圖心、上進心,只重視自己的生活。
  
  但我們要試著釐清,有的人得少為足,有的人知足常樂,這兩者是不一樣的。得少為足是得到一點點就以為已經夠了,知足常樂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能多得很好,少得一點也很好,不要讓自己痛苦,也不讓他人受到損害,這就叫知足常樂,而不是得少為足。
  
  得少為足是不求上進,譬如今天看了一本工作專業的書,看完以後就完全不看其他的書了,這樣是不行的,因為有的書可以看快一點,有的書要看慢一點,不能說看一本就夠了,透過閱讀增長工作上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是永無止境的。
  
  一個人如果拚命賺錢,不擇手段地追求成功與財富而沒有限度,一心一意只希望能夠變成地方上的首富、區域性的首富、國家的首富、世界的首富,這樣欲望就沒有止境了。追求這樣的夢想是很痛苦的,也會非常緊張,因為得到以後又怕失去,失去後又想把它抓回來,有點像是賭徒,希望把人家口袋裡的錢全部變成自己的,輸了希望能贏,贏了希望再贏,永遠不滿足。
  
  想要獲得愉快的生活,必須要能夠懂得知足,這樣就能知足常樂。而我們也要知道如何適度地享受悠閒,每天要有適度的空間,讓頭腦能夠休息放鬆。
  
  有些人頭腦休息,但是身體還是可以運動,不過如果是身體休息、頭腦沒有休息,那就不算是休閒了,必須要放鬆頭腦,讓腦神經休息、身體神經休息。譬如喝茶時享受那種淡淡的輕鬆氣氛,或者和朋友天南地北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地談談天,讓頭腦、身體都放鬆。
  
  休閒也並不等於睡覺,西方人喜歡去咖啡座,他們不是在那裡睡覺,而是在享受那份悠閒,這時候頭腦是輕鬆的,身體並不是在睡覺,所以這不是偷懶,而是在調整自己的身心步調。
  
  中國人也有一些人喜歡附庸風雅,常常坐在茶館裡喝茶,一喝就好幾個小時。悠閒要恰到好處,長時間泡在茶館裡,那就是無聊了。中國大陸過去有些人習慣提著鳥籠,整天就是白天蹓鳥、泡茶館,晚上回去睡覺,這對社會來講,其實是很浪費的。或者有些人則是工作的時候拚命工作,喝茶的時候拚命喝茶,這都是需要調整的。我們應當學習有些人的工作與休閒態度,亦即可以悠悠閒閒地生活,但是工作的時候還是很努力地工作。
  
  工作自在語
  
  想要獲得愉快的生活,必須要能夠懂得知足,這樣就能知足常樂。
  
  爭取時間,活在當下
  
  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干擾,時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無形中,使我們感受到更大的壓力。
  
  現代人的生活和二、三百年前大不相同,過去的人頭腦單純,讀書人滿腦子四書五經、古代歷史,其他人頂多知道一些當地的小事情,能活上幾十年,他們就覺得相當長了。但是對現代人來說,總覺得時間太短,因為現在傳播媒介多樣化,經由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全球每天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們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知,成為我們知識和資訊的一部分,新事物不斷增多,現象層出不窮,永遠看不完、學不完,感覺上環境愈來愈小,接觸的層面愈來愈複雜,時間卻永遠不夠支配。
  
  此外,資訊爆炸的結果,使我們的頭腦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令人應接不暇。本來知識愈豐富,觀察力愈敏銳,應該更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其實不然,這些不相干的資訊,在思考與行動時,反而成為干擾,導致猶豫困惑,不知該如何決定,如此一來,又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尤其是處理切身問題時,例如職業的選擇,乃至於交往對象等,常常是當局者迷,很難做出適當的選擇,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反而倉促下決定,抱著碰運氣試試看的心態。
  
  所以,在時間的運用上我們有許多功課要學習,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忙人,即使是沒有工作的人也有日常的瑣事要忙,每個人不但身體忙,頭腦也忙得不可開交,時間當然不夠用。
  
  我曾經提出一種理念:「忙人時間最多」,也就是說,我們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恰到好處地運用,而不浪費時間。即使從早到晚必須分秒必爭,也要爭得恰到好處。
  
  譬如遇到塞車時,車子陷在車陣中動彈不得,要怎麼爭取時間呢?這時候,你還有頭腦的空間可以爭取,反正已經困在車陣中了,焦急也沒有用,正好利用這個時間好好放鬆身體,讓頭腦得到充分的休息。有些人缺乏這種觀念,不但心裡著急,更糟糕的是怒氣沖沖影響情緒,這是何苦呢?既然連塞車的時間也可以好好運用,我們更應該利用所有能夠運用的時間,即使是在最忙碌的時候。
  
  禪法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承擔責任,這可以說是時間管理的另一種詮釋,「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段,保持頭腦清楚,好好地欣賞它、享受它、運用它,這是最合算的。也就是說,吃飯的時候專心吃飯,不要胡思亂想;看書的時候,腦海裡就不要圍繞著連續劇情節打轉;與別人談話,要注意對方在說些什麼,不要分心想著剛剛看過的電影,否則同樣的話講了兩遍,你還聽不清楚,要求他再重複一遍,不但浪費彼此的時間,也是對人不尊重、不禮貌。
  
  儘管要爭取時間、活在當下,還是要找出時間休息,否則身體會負荷不了。唯有如此,我們才會覺得有充分的時間,而且還能活得很精采、很有意義。
  
  工作自在語
  
  禪法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承擔責任,這可以說是時間管理的另一種詮釋,「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段,保持頭腦清楚,好好地欣賞它、享受它、運用它,這是最合算的。
  
  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
  
  每一個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剛剛懂事的兒童也不例外,許多有教養觀念的父母都會訓練兒童工作,這種精神很值得提倡,螞蟻、蜜蜂尚且勤奮工作,更何況是人呢?
  
  因此人在還沒有老到身體不能動之前,一定要有事情做,即使沒有工作、不為自己、不為賺錢,也應該利用時間來做義工,服務社會大眾。有些人在退休後,突然之間失去生活重心,健康也跟著亮起紅燈,百病叢生、萬念俱灰,工作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工作就是活動!要動才能活,活了才能夠動,但是這個動不是輕舉妄動,而是有一定的規則、目標和方向的動。很多人工作起來雜亂無章,把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繁雜不堪;有智慧的人做事有條不紊,能夠抽絲剝繭,把原本困難的事情處理得清清楚楚。事情本來就有本末始終、輕重緩急,如果能夠掌握得宜,就可以處事自在了。
  
  不過,每個人的體能、智能都不盡相同,即使親如兄弟姊妹也是如此,不同的體能、智能,就有不同的學習能力及工作效率。不要和更優秀的人比較,比較是一種不好的心態,比輸了,會讓人垂頭喪氣,失去自信心;比勝了,又會讓人志得意滿,不但傷人而且傷己。
  
  以平常心來工作,是較正確的態度,在此有三個觀念,可以幫助我們以平常心做事,這三個觀念就是: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
  
  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盡心盡力,遇到力有未逮的時候,就要盡可能地學習,不要做無謂的比較。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好還可以更好,反過來說,差也是沒有極限的,不注意的話,差的還會更差。所以我們要盡心、盡力、盡可能學習,這就是以平常心來工作。
  
  有些人是為了報酬、名位而工作,這種觀念並不全然正確。當然,我們都需要薪水來維持生活,但這不是工作的主要目的。工作,應該是為了盡一份對社會的責任,以互助合作的方式在工作崗位上,奉獻出自己的才能、體力,所以不一定是為了薪水,而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這就是敬業精神。
  
  此外,嫉妒也是要不得的錯誤心態!自己能夠陞官是好事,如果陞遷的是別人,也沒有關係,因為位子只有一個,也許是他正好需要這個成長磨鍊的機會,所以他陞職了,我們應該感同身受,以隨喜的心恭喜對方,並反省自己是否不夠努力,並繼續盡心盡力做好本分的工作。
  
  還有一些人常犯挑剔工作的毛病,我們依照自己的能力及興趣,以當前找得到的工作來做選擇,即使找不到理想中的職業,也應該騎在馬上找馬,不管職務大小,有一份工作就有一份保障,當你有好因緣和好機會時,把握時機換個更合乎自己理想和志趣的工作,也未嘗不可。
  
  總之,工作上不要和他人比較,但是一定要盡心盡力,不懂的要盡可能學習,這就是工作應有的正確心態,也就是做事的藝術,與時間賽跑的現代人,更應該懂得這種處事自在的方法。
  
  工作自在語
  
  工作上不要和他人比較,但是一定要盡心盡力,不懂的要盡可能學習,這就是工作應有的正確心態,也就是做事的藝術。
  
  工作安全與身心安穩
  
  台灣的公共意外和工作意外非常多,報紙上經常見到意外發生的消息,所造成的人命和財物損失令人惋惜。
  
  所謂意外,就是沒有想到、沒有考慮到的事突然發生了。其實,只要有動作,就可能有意外,任何一個心慌意亂的失誤都可以導致意外。如果我們平時不那麼慌慌張張,保持心平氣和,頭腦比較清楚一點,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會相對減少。
  
  不過,有些狀況並不是工作者個人所能掌控的,其中牽涉到整體工程的問題。譬如說一個總負責人,必須負責整個工程或是這個工作環境的安全,他一定要先考慮到大眾的安全,才能夠未雨綢繆,不讓任何意外發生。所以,公共安全一定是先做整體安全制度規畫,然後才有局部安全設施防範,最後才是個人安全保障,想完全靠個人來維持安全是很困難的。
  
  以法鼓山為例,我們的工地因為一直很注重公共安全設施,從建設到完成都沒有發生過意外。我們首先要求廠商,不僅要做好工作時的安全設施,還要在事前考量各項安全上的顧慮。安全設施嚴謹地做好之後,還要要求工作人員一定要在安全的係數下工作,也就是說如果基於種種判斷,認為安全上可能有問題,就絕對不能進行。這樣一層一層、從上到下的周密要求都做到了之後,還需要辦理保險,因為投保是安全的最後保障。
  
  另外,在法鼓山服務的人,我們還間接或直接使他們感受到佛法的氣息以及信仰的重要,並試著和他們分享法鼓山的精神和理念。在佛法的理念之下工作,雖然一樣非常地勤奮勞苦,也常常會趕工,但是心情是愉快的。因為有一股信仰在支持,就算要加班,心情還是歡喜的,在歡喜和心甘情願的情形下從事工作,必然是比較安全的。
  
  如果只知埋頭苦幹,沒有共同的理念或大方向,工作一忙的時候,內心就不那麼踏實、不那麼舒服,安全係數也會降低許多。很多意外就是因為心浮氣躁所產生,如果能夠心平氣和,就可以按部就班,不但做事品質會比較好,身心也會比較平安。
  
  還有一種現象也容易肇事,那就是工作態度馬馬虎虎,趕了、急了、慌了,心不在工作上,老想著其他的事,或是太累了,卻還勉強要把工作趕出來。我建議工作中的人,心裡要很平實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胡思亂想,要心無二用。
  
  佛經裡有一句話說:「置心一處,無事不辦。」「置心一處」就是讓心安定,心安定的時候,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所以,希望大家在精神上有所安頓,並感受到工作是愉快、值得的。工作的成就感,不一定來自金錢或是名利,而是來自於自我完成的功德。這種精神就像是過去的革命家,胸懷著革命的種子,為了崇高的目標,心悅誠服、心甘情願地投入改革建設,無怨無悔。
  
  工作的確需要有目標,但這個目標應該不僅止於財富和名利、權勢,而是屬於精神上的利他信念,這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中身心安穩,保有安全。
  
  工作自在語
  
  能夠心平氣和,就可以按部就班,不但做事品質會比較好,身心也會比較平安。
  
  順境、逆境
  
  工作中難免有順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覺得挫折就是很大的打擊。其實,如果沒有逆境現前,一般人不容易成長。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挫折也是一種經驗、一種過程,逆境更是一種考驗、一種鍛鍊。如果能夠面臨逆境而心不亂,沒有怨、沒有恨,而是以冷靜的智慧來處理,以慈悲的心來看待,那麼逆境就不再是逆境了。
  
  好比我們走路或者爬山,稍微走遠一點腳會累,身體也會覺得疲倦,這不能叫做「逆境」,這只是個「過程」。事未經過不知難,沒有一樣事情是沒有逆境的,只要挫折當前的時候不以為是挫折,把挫折視為推動事務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的現象,挫折就不會變成一種打擊。也就是說做任何事的時候,先要考量到順、逆兩面,如此進可以自由、退也可以自由,就能夠伸縮自如、進退自在。
  
  可是,儘管預先考量周到,還是會有重重難關不易通過的時候,此時心裡難免不舒服,這種時刻,一定要保持信心。信心是什麼?是信我不為己,只為了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保持這樣的信念,相信一定可以逢凶化吉。如果只是為了自私、自我,一旦逆境出現,就可能一敗塗地,沒有辦法站起來。當然,人不可能完全沒有私心,但能夠少一點私心、多一點公德心,縱使逆境現前,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工作上遇到逆境的時候,第一個要想:這原本就是在我的預料之中,我早就知道一定會有困難,只是不知道是什麼困難而已。接著就要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逆境。首先,當然是運用自己的智慧,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足,就要找專業的人,或是比自己更高明的人幫忙,或是幾個人一起討論,因為單獨一個人的思慮比較難以面面俱到,若是兩個人、三個人一起討論,很可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就把問題處理好了。所以,心情鎮定地面對問題而不慌張,並適當地求援,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
  
  很多人覺得順境很好,其實人在順境的時候,難免志得意滿,常常會埋下失敗的種子。因此我們要居安思危,時時刻刻要謙虛、謹慎,不能趾高氣揚、傲慢、自以為是。因為任何事情的成功順利,都不完全只靠自己,所謂時勢造英雄,這和時代背景有關,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也和當時你所結交的人、相處的人有關係。
  
  雖然這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裡面,有的人會認為是自己運氣好、自己的能力強,那也沒有錯。運氣好才能遇到好的因緣,可是運氣不會老是跟著自己走,好運一樣會離開。所以當有好運的時候要小心,就像是爬山爬到最高峰的時候,別只顧著洋洋得意,否則不小心掉下山谷可就麻煩了。
  
  到了高峰,要知道接下來是會下坡的;下坡之後,另外一個高峰還會起來。人生的過程就像山峰起伏,處順境的時候不可以驕傲,處逆境的時候不需要灰心。我們必須要記住,隨時隨地都會有新的可能發生。
  
  工作自在語
  
  人生的過程就像山峰起伏,處順境的時候不可以驕傲,處逆境的時候不需要灰心。我們必須要記住,隨時隨地都會有新的可能發生。
  
  調整職場EQ的好方法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平衡我們的情緒。好的情緒其實就是一種慈悲心、同情心,一種關懷的心、希望的心,更是歡喜的心,這都是情緒透過觀念的調整和練習所成。
  
  如果情緒不能調整的話,一般人就只是稱心而為,或是任性放縱。無法管理、瞭解自己性格或情緒的人,一般都很容易憤怒,很容易失望悲觀,很容易妒嫉懷疑,類似這種心理現象,應該就稱為EQ不高吧!
  
  佛法說,每個人的心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我們稱它「心念」,也就是「情緒」,有的人善於應用,有的人不善於應用,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善於應用的人叫做愚者。
  
  在工作場所,一定有跟自己相關的人,包括同事、老闆、客戶,這些人都有可能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讓我們感到不舒服,於是就產生情緒上的反彈,也就是抗拒。抗拒後接著就是抗爭,抗爭後就變成鬥爭,鬥爭後就變成戰爭了,這都是源自於情緒的問題。因此,佛法要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不好的情緒,叫做「煩惱心」。煩惱心需要透過方法的練習、觀念的疏導,才能使我們的情緒平穩、心靈平靜、煩惱平息。
  
  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觀念來鍊心呢?首先要認識人的差異性,認定人與人相處一定會有摩擦;因為每個人都有其個別性、獨立性,想法不一樣、立場不一樣、觀點也不一樣、需求也不一樣。而且我們對自己都無法十分瞭解了,更何況是去瞭解另外一個人的想法和看法。對一件事情發生的原委,更不可能絕對清楚,我們常常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猜想,並站在自己的立場為對方下結論,這是不公平的。
  
  如果能認清這一點,那麼在觀念上就一定能轉得過來,就能心平氣和了。要是心還是不能平、氣還是不能和時,該怎麼辦呢?那就要用方法了。可以念「阿彌陀佛」聖號,這是最簡單的,當你曉得自己在念阿彌陀佛,不要把念頭老是繫著對方,不要把對方當成對象,要轉移自己的念頭,把它放在念佛上,念佛的時候心向內看,不要老是對著外境放不下,這樣練習下來,情緒也會跟著平靜下來。
  
  另外,還有個很好的方法,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因為生氣沒有用,就試著心平氣和地來處理事情,先注意自己的呼吸、享受自己的呼吸,你的氣很快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有處理問題的智慧,因此根本不必生氣。所以,佛法所講的慈悲心、同情心、關懷心和歡喜心就是高EQ,可以讓我們在職場上無往不利。
  
  工作自在語
  
  我常教人享受自己的呼吸,遇到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外在的情況很難改變時,我們可以轉念想:我還能活下去,有了呼吸表示我還活著,這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那我就該滿足了。
  
  真正的悠閒
  
  中國的文化傳統大都是歌頌勤勞、批評怠惰的,再加上工商社會又特別緊張忙碌,所以現代人好像更不懂得悠閒。而一般人講的享受,則是認為大魚大肉、男女情愛,或是打扮得時髦漂亮、開高檔車,就叫做享受。
  
  其實真正的享受是安閒,而最大的享受是身心平安,並不是在於物質上的豐富或是貧乏。適當的休閒可以讓自己的身心舒暢,呼吸的空氣是新鮮的,還有生活的氣氛是輕鬆的,生活的步調是舒服和諧的,這就是真正的悠閒生活。會享受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我小時候住在上海,後來到了台北、東京、紐約,然後又到過歐洲許多大城市和小鄉鎮,這些經驗讓我感受到中國農村社會的情調,應該是標準的理想生活。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家,當時沒有電燈,一盞油燈下,全家大小聚在一起,要不就是來個親戚或鄰居,大家圍著桌子,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如果時節是夏天,會有一些瓜果,冬天則有一些蠶豆、花生。吃著這些點心,大家輕輕鬆鬆地過一個晚上。第二天起來再下田去工作,晚上又回來享受天倫之樂,這種生活真是悠閒自在,是真的快樂、真的享受。雖然物質上非常缺乏,可是精神上卻非常豐富、非常健康。
  
  城市裡就不一樣了,因為大家不斷地比來比去,坐車子要比、穿衣服要比、穿鞋子要比,一比較之後就緊張地拚命去賺錢,賺累了就睡覺,起床後趕快再拚命賺錢,不然就是去享受,但享受累了還是睡覺,起床後再去拚命工作;連睡覺、作夢的時候都是緊張的,這種生活是很痛苦的。
  
  歐洲雖不似鄉村如此悠閒,但他們忙過了之後,總會休息一段時間,例如我到克羅埃西亞、波蘭、俄羅斯等東歐國家,他們的生活步調是比較緩慢的,走在路上感覺也不是那麼緊張。
  
  我在這些地方演講的時候,大家都非常認真地聽,也會問問題,但是時間到了我必須要休息時,如果他們還意猶未盡想再提問,負責的人就會建議換一個場所去喝咖啡。在咖啡座裡還是可以繼續談,這時的氣氛就和演講時不一樣了,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不一定是那麼緊張地你問我答。這樣的生活態度,忙中有閒,緊張後有放鬆,鬆緊調配得很好。所以歐洲人的生活,倒是滿值得我們學習的;白天工作得很累、很忙,晚上的時候,就輕輕鬆鬆地過日子。
  
  寺院的生活也保有這樣的精神,雖然也很忙,但也是會有調劑。工作忙完之後我們也會透過拜佛、讀經或是禪坐等不同活動方式,這也是一種調劑,把我們的生活安排得不急不緩、鬆緊得宜,這種生活就是現在出家人的生活,雖然人家看我忙得不得了,其實我也是「忙中有閒」呀!
  
  工作自在語
  
  真正的享受是安閒,而最大的享受是身心平安,並不是在於物質上的豐富或是貧乏。

 

第三篇 工作場合的人際相處
  
  辦公室哲學
  
  通常,一個辦公室裡總是有不同部門的人在一起工作,每個人各領其職,以分工的方式運作。分工並不等於互不往來,而是一種互補,有時可能你做得多一些,我做得少一些,或是我做得多一些,他做得少一點。
  
  雖然我的職場經驗不足,但是從佛法的立場來看,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或是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關係都是相通的,所以不一定是在辦公室,即使是在寺院裡,相處上都可能會發生一些問題,遇到這種情形,要如何取得共識,順利協調呢?
  
  這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談,一是制度,一是彼此之間相處的心態。以心態來說,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完全沒有比較心,有些人看到別人做得比較多、比較好,便在旁邊說風涼話:「奇怪,大家都沒有做那麼多、那麼好,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就是因比較而產生的嫉妒心。如果還在背後指指點點,傳到當事人的耳裡,更讓人覺得不舒服。
  
  這種愛說風涼話的人,有時自己多做了一些,也會很不服氣、很不甘願,心想:「大家拿同樣的薪水,為什麼他的工作量就比我的工作量少?」這就是愛計較。如果習慣經常和他人比較,便會為自己和他人帶來極大的困擾。同樣地,在同一個家庭裡的兄弟姊妹也會有類似情形,有的子女非常乖巧,會自動自發幫忙,有些不但不為家裡分憂解勞,還調皮搗蛋,讓父母傷透了腦筋。
  
  事實上,不管任何環境,都會有一些人能力特別強,也會有一些人能力比較差,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多付出一些,不可以在一旁冷眼旁觀,等到別人做錯時,才嘲笑他自不量力。還有很多人眼高手低,自己不做事,專門指使他人去做,等他人做完後卻大肆批評,這就更加不對了。
  
  此外,喜歡拍馬屁的人也不受人歡迎,他們專門在老闆面前打轉,說些好聽、漂亮的檯面話,竭盡所能地恭維、奉承老闆,做一些表面工夫。糟糕的是,老闆大多有盲點,無法看清事實真相,眼中只看到這個人的「忠心」。如果你恰好是那個很乖、很努力、很認真工作,卻不會做表面工夫的人,只因為不會表現自己,沒讓老闆看到你的工作情形,以致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被他人佔為己有。如果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
  
  站在佛教因果的立場來說,我們忠心耿耿地把事情完成,不一定要老闆知道,也不一定要博得讚賞,也許當初的動機只是為了替老闆賺錢,但是賺到錢的同時,我們也為整個團體、整個社會做了一些貢獻,這也就足夠了。
  
  不僅事情要做好,人的本分也要做好,不要在乎別人看不看得見你,與同事相處則要盡心盡力,要為他人、為老闆、為公司設想,不和別人計較。最重要的是:忠心忠誠地努力,至於他人的表現如何則不要放在心上,如果能這樣做,至少是把人的本分做好了。
  
  工作自在語
  
  我們忠心耿耿地把事情完成,不一定要老闆知道,也不一定要博得讚賞,也許當初的動機只是為了替老闆賺錢,但是賺到錢的同時,我們也為整個團體、整個社會做了一些貢獻,這也就足夠了。
  
  辦公室的兩舌與中傷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對人對己都有傷害,應該加以避免,辦公室裡卻仍然常常發生言語暴力。出口傷人的原因也許是希望他人失敗,或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防止別人占到便宜,特別是出現人事空缺時,競爭者為了自己的陞遷,有可能會利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造謠、中傷、諷刺來破壞對方,不讓別人有和自己競爭的機會。
  
  此外,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員工人數多時,一定會有幾個比較談得來的同事,經常會聚在一起互吐苦水,或是一起批評其他同事,這樣也是一種「兩舌」。那些被批評的人應該要有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的智慧,以及不計較事情得失的胸襟。如果能充耳不聞、一笑置之,事情大概就不會繼續惡化。否則,意見相左的兩邊變成壁壘分明,形成兩個陣容來互相對立、互相鬥爭時,那公司的運作就會變得很糟糕。
  
  而中傷則是一種挑撥,屬於「兩舌」,也可說是「妄語」。以一個佛教徒來說,這是不道德的事,我們自己的工作態度要腳踏實地、實事求事,不可用不正當,甚至是卑鄙可惡的手段來達成爭名逐利的目的。可是,如果不幸遇到這種人,受到了惡意中傷,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要看老闆是不是賢明公正。一個賢明的上級主管應該可以看出誰在惡意中傷、誰在拍馬屁,他會知道應該任用哪一個人;反之,如果不賢明,他就會喜歡聽耳語、中傷的話,分辨不出消息真假。如果你還想繼續留在公司,不妨就把問題交給時間去解決,等到時機成熟,事情就會水落石出,等老闆發現事實的真相後,知道過去是他人故意栽贓你,他就會回心轉意,調整回你的職位。
  
  如果老闆一次次都認事不明、分辨不清,又該怎麼辦?不妨先退一步想,考慮收入的問題,辭職後如果會影響家計,造成經濟上的困難,那麼就先暫時忍耐,因為目前老闆就是這樣,怎麼講也講不清楚。假設有另外的公司想要聘請你,可以試試看,也許這就是你的另一個起點;如果暫時沒有機會,而生活還過得去,那就等待時機,再找其他的工作。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怎麼應對?其實自己還是可以用比較豁達大度的心來看待中傷事件。從修行的角度來看,講壞話的是他不是我,他再如何說我怎麼壞,也只是他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我,那我就不必這麼生氣。如果能有這樣的修養,就不會被謠言擊倒。
  
  工作自在語
  
  從修行的角度來看,講壞話的是他不是我,他再如何說我怎麼壞,也只是他的看法而不是真正的我,那我就不必這麼生氣。如果能有這樣的修養,就不會被謠言擊倒。
  
  競爭與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瞭解的競爭,就是要把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搶奪過來,讓它變成自己的,但這是「動物性的競爭」。人類的競爭應該是:如果自己沒有,就要另外想合理的辦法擁有,而不是去搶奪別人的努力成果;非但如此,還要設法讓大家都能享有,甚至擁有更好的東西。這是一種積極的菩薩精神,優於一般所謂的「競爭」心態,可以稱為「良性競爭」,是一種合理、公開、公平的競爭。競爭的目的,不是為了要讓自己成功而打倒他人,而是他人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自己要做得更好,還要比他人做更多的貢獻。
  
  佛法並不反對良性競爭,但是佛教徒的人生態度,常被人誤解是消極的,就連一些佛教徒本身也有這種錯誤的觀念。有位母親因為兒子很懶惰,不喜歡讀書求上進,天天打電動玩具,就責罵他說:「你真是沒出息,像你這麼懶散,我要把你送去寺裡當和尚!」她的兒子聽了之後,還真的跑到我們寺裡來,他以為當了和尚就可以整天無所事事,並認為不想讀書、不想做事,只想玩耍的人,最適合做和尚了。
  
  其實,像我這樣的和尚是忙得不得了,從小到現在每天都在忙,我不是忙著搶別人的錢、搶別人的名位,非但不搶,我還要使他人變得有錢、有名、有地位,也要使人們更有學問,能夠得到幸福。這不是為自己爭取,而是為大家奉獻,但同樣都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代價。
  
  最初,我並沒有想到要出名,也沒想到要在大眾媒體上說法廣為人知,但是因為努力的結果,地位自然來到,名氣自然出現,許多利益也隨之而來。但我不會獨占利益,會再把它分享出去,就像滾雪球一樣愈滾愈大。利益不是我一個人私有,而是變成大家的,這才是競爭的真義。
  
  在許多佛經中,例如《法華經》、《地藏經》、《金剛經》裡,都曾出現過「較量」的觀念。較量的意思就是:做這件事比那件事好、這個功德比那個功德大、這樣的身分比那樣的身分更好。推究起來,這就是競爭,但不是與他人爭戰,而是自己與自己競爭。這樣做不是為了凸顯自己,也不需要和他人打得頭破血流,而是一種力量的發揮;這種競爭不僅使社會大眾得到利益,同時也是一種自我的陶冶與訓練,可以幫助自己成長得更快速、更健康、也更健全。
  
  在佛教裡,這種與自我的競爭稱為「精進」,是永遠努力不懈怠,要以自己的力量來生產、製造,以取得更多對他人有益的資源。所以,不要誤會競爭就是自私的,也不要誤解競爭就是搶奪、鬥爭、詐騙,否則,非但對自己無益,對他人來講也有傷慈悲,我們應該要做良性的競爭,為爭取大眾的福祉而精進努力。
  
  工作自在語
  
  較量的意思就是:做這件事比那件事好、這個功德比那個功德大、這樣的身分比那樣的身分更好。推究起來,這就是競爭,但不是與他人爭戰,而是自己與自己競爭。
  
  合作與服從
  
  現代社會,大部分的人會用「合作」來取代「服從」這兩個字,例如警察偵訊嫌疑犯時,雖然希望他能自己承認是否做了壞事,但是不能命令人,只能請對方合作,配合警察機構的調查需要來填寫資料和報告,透過合作能避免問題更加複雜。
  
  現在很多的主管或長官,對他的部下和職員也會這樣講:「請你們大家配合」、「請你們大家合作」。實際上,他是一個命令或是一個指示,但一定要這樣表態,這就把合作和服從的定義模糊了。
  
  是不是服從就是合作?合作就是服從?服從與合作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服從是屬於階級性的從屬關係,上對下是命令,下對上則是服從;服從也是屬於少數和多數的互動關係,少數人必須要服從多數人的表決,當少數人的意見不能夠為大眾接受時,就只有面對現實,服從多數人的意見。但在事實上,現在有很多的人是用合作這個名詞要求別人服從,或是把合作誤解成服從。其實合作真正的意思,是希望透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來完成共同需要的、希望的目的或事業,你提供你有的、我提供我有的,例如我出錢、你出力,或是我出力出錢、你出主意,共同成就一件事,這樣彼此互相配合就叫做合作。
  
  此外,或是說我做這一部分,你做那一部分,我們朝一個共同目標來分工合作。就像是工廠裡的各種部門,分別負責做成各式各樣的零件,最後組合成一樣機器或是一件衣服,這也是分工合作。
  
  無論是在一個家庭裡、一個社團裡或是在社會裡,大家都需要合作。合作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溝通協調的過程,因為人與人之間,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定有所差異,因此需要溝通想法,溝通以後才能夠互相諒解,才可以折衷地選擇兩方面的意見,如果雙方都堅持己見,那就不能合作了。
  
  協調溝通之餘,還需要適時地妥協,妥協就是讓步,如果各有堅持、互不讓步,一定會引發衝突,很容易變成沒辦法收拾的局面。如果這種衝突發生在家裡,就可能導致離婚;發生在公司,則可能使部門間產生分裂了。
  
  所以,除了顧全大局之外,還要懂得妥協。因為你不容易讓步,那我只好先妥協了,當你漸漸瞭解我其實是妥協求全,也許你就能夠體諒我,那時候我再慢慢轉變你,讓你瞭解我的意見也不錯,這樣就又能夠合作了。所以,合作是一種協調,服從則是命令,其間是大有差別的。
  
  工作自在語
  
  合作一定要有技巧,要有溝通協調的過程,因為人與人之間,你想你的、我想我的,一定有所差異,因此需要溝通想法,溝通以後才能夠互相諒解。
  
  留住人才的方法
  
  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道人才在哪裡,我們可以針對工作的性質與內容需求開出條件,列出求才的標準,再透過廣告刊登公開招聘,或是親友介紹推薦。至於如何從許多應徵者當中,挑選出適任的人,這就要看面試者的眼光了。
  
  首先,是第一印象。第二,要考慮這個應徵者所具備的條件如何?第三,要仔細觀察他的各種反應。第四,則要看他的應徵意願如何?是不是很誠懇?其中,誠懇是最重要的條件,技能專業反而次之。技術不足可以加強訓練,如果專業才能夠,但是忠誠度不足,進了公司之後會為公司帶來許多麻煩。
  
  忠誠度在一時之間很難透過面談就判斷出來,必須靠運氣、靠感覺。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有福報的人在徵人時,一看就看準了;而沒有福報的人,看人全都看走眼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福報的人會吸引有能力、忠誠度高的有緣人來,而且進了公司以後,他的心不會隨人事變化而浮動,能夠長久待下來。
  
  如果是基層人員,公司必須要培養他,不要擔心會花費太多時間或資源,也不要擔心培養起來後,他會離開公司。職前培訓、在職訓練都不能少,培訓期間有些人會被自然淘汰,留下的就是可用之人。一經錄用,要把他當成是自己的家人,不僅要在工作上扶助他,也要時時留意他的身心狀況,甚至還要照顧到他的家庭。在這樣的推誠置腹、無微不至的關懷之下,還需要擔心部屬跳槽嗎?如果只給他普通的薪水,又不關心他的生活,那麼他願意在這個公司待多久就很難說了。
  
  所以,薪水多少是其次,真心的關懷才能留住人才,只要員工能夠感受到你的體貼及關心,他就能從基層做起,經過時間的磨練,便可以培養出最忠誠、最可靠、最好的人才。我的一個皈依弟子,也是一位大企業家,他就主張人才出於內部,一定要從基層慢慢培養起來。
  
  當然,有些不懂感恩的人,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對他多麼照顧,他還是說走就走、說變就變。要坦然地將它視為意料中的事,因為人心難測,發生這種事情在所難免。雖然如此,我們也不應對其他人失去信心,仍然要一本初衷,繼續關懷、培養、照顧屬下。換個角度想,會流失的就表示是不可靠的人,遲早他都會離開,倒不如慷慨大方地讓他走。我們培養出的人才,能到其他單位、其他公司服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這也可以算是我們對社會所做的一種培養人才的奉獻。
  
  工作自在語
  
  薪水多少是其次,真心的關懷才能留住人才,只要員工能夠感受到你的體貼及關心,他就能從基層做起,經過時間的磨練,便可以培養出最忠誠、最可靠、最好的人才。
  
  勞資是生命共同體
  
  有些企業界的領導人認為,事業的豐碩成果是自己打拚來的,公司的穩定局面是自己奠定的,財富更是自己辛苦經營,甚至是承擔極大風險賺來的,而員工只不過是領他的薪水、幫他賺錢的人。由於這種錯誤的觀念,常常造成公司上下缺乏共識,離心離德,企業無法健全成長。
  
  經營者與主管確實為企業付出很多,不但付出了資本、智慧、時間、經驗,同時更承擔許多風險,所以員工應該要感謝他們;但是相對的,做為一個企業的領導人,應該要有正確的心態與觀念,具備民主的風度,以平等的方式與員工共同討論公司發展,避免形成獨裁。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一切現象、一切成就,都必須靠許多因緣配合才能促成。例如,三國時期孔明擬用火攻擊退曹軍陣營,軍隊的調度派遣等,一切安排就緒,但因風向不對,吹的是逆風,以致於遲遲不能進攻,因此才有「孔明借東風」這個典故。孔明縱有高明的識見,卻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控制局勢,所以才必須向老天借東風,這不就是因緣和合很好的例子嗎?
  
  將這種因緣觀引申到企業上也是一樣,任何事業的成功,需要「東風」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除了要有國際環境、社會環境的因素配合,還必須網羅傑出人才,借重他們的長才才行。如果只有一位老闆,就算他很有才能,也很富有,但是缺少其他人的幫助,也不能結合大家的智慧與力量,是很難成就出一番事業的。所以,站在經營者的立場,應該感謝所有員工的共同付出,沒有這些員工的努力和同舟共濟,經營者必然會孤掌難鳴。
  
  至於員工方面也應該想到,如果沒有經營者的資本、專業及智慧的投入,也無法創造這個就業機會。所以,勞資之間的互動是建立在互需互求的基礎上,單靠一方都無法成事。由於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不少企業家賺了很多錢,有一些人因此很眼紅,認為資本家很可惡,剝削了他們的利益,因而主張把企業家全部趕走,讓自己來賺這個錢。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企業要靠資本家的智慧、資本、技術、管理能力才能夠經營起來,如果把這些專業的資本家全部趕出台灣,那麼台灣大概只能留下荒地一片了。
  
  但是資方如果自認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得來的,而以施恩者自居,認為這些員工吃他的、用他的、領他的薪水,都是他的負擔,那麼這個事業也一定維持不久。有這種心態的老闆,難免盛氣凌人,對人頤指氣使,可能因為一時的運氣,管理的員工高達幾百個,甚至幾千個,但是員工都有他們的自主意識、價值判斷,要不了多久,就會一個個掛冠求去,這個老闆也就當不成了。
  
  所以,唯有建立勞資互惠的觀念,尊重員工,平等相待,事業才能蓬勃發展、永續經營。
  
  工作自在語
  
  唯有建立勞資互惠的觀念,尊重員工,平等相待,事業才能蓬勃發展、永續經營。
  
  最好的領導者
  
  團體的領導者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權威型,在他的領導下,部屬多半敢怒不敢言,不敢不接受領導,因為不服從的話,也許就會保不住工作飯碗,甚至有生命的危險,所以表面上他還是領導得很好,但實質上部屬是口服心不服。
  
  另外一種則是自然形成的領導人物,這種人能夠受人恭敬、尊重與擁護,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有權威,而是因為他能夠幫助別人,並且認同、尊重其他的人,使一盤散沙凝聚在一起。這種領導者的溝通協調能力很強,也有極大的感化力與感動力,所以能夠懾服、帶動團體,讓多頭馬車共同朝一個大方向前進,這也就是民主式的領導。
  
  以兒童的世界為例,有的孩子王是因為力氣大、塊頭大、聲音響、姿態強,所以每個小孩都怕他,只要他一聲吆喝,大家都要服從,接受他的領導,這種就是權威型的領導者。另外,有的小孩能夠擔任溝通協調的工作,照顧其他的人,所以孩子們覺得跟他相處很安全,整天都喜歡跟他玩在一起,自然而然就會以他為領導中心。
  
  佛教裡的釋迦牟尼佛是一個最好的民主式領導者,他不用權威、神權來恐嚇人,也不用軍權來威脅、懾服人,而是用慈悲與智慧,為所有的人帶來平安與智慧,因此,大家都聚集到他的座下,接受他的領導。可是他始終都很謙虛地說自己不領眾,這意思是說:我不是領導人,我也是大眾之中的一份子,接受大家的領導,只不過因為想到一個團體需要共同的生活規律、原則及方向,所以才提出建議,因為大家的認同,才聚集在一起。你們來了之後,不受任何約束及勉強,能接受此一原則及規律的就留下來,不願意的人也可以隨時離開。
  
  在這種自由地來、自由地去的情況下,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卻愈來愈多,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所有的人都主動來接受他的領導。他是以佛法為師,用佛法領導大眾,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崇拜的欲望而強迫所有人把他當成領袖。
  
  因此,我常常鼓勵人,想做一個最好的領導者,就不要以領導者自居。一個最好的領導者,是接受大家領導的人;一個最好的領導者,就是為大家指出正確道路的人。但此正確道路並不能強迫大家接受,必須爭取大家的認同,如果有歧見,可以集思廣益,考慮大眾的需求,再加以修正,找出真正的方向,使大家有路可循,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如果不想只做形式上的領袖,就要以大家共同形成的觀念、生活方式等來領導;能促成團體互信互敬的人,才是最好的領導者,而且永遠不會被人推翻。這樣,即使下台或過世,他仍然是這個團體的精神領導中心,是許多後人的永恆標竿。
  
  工作自在語
  
  一個最好的領導者,是接受大家領導的人;一個最好的領導者,就是為大家指出正確道路的人。

 

第四篇 團隊的合作法門
  
  六和敬的意義
  
  「六和敬」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基本原則一共有六個項目,分別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以及戒和同修。
  
  第一項是「身和同住」,就是與大眾能身心健康和諧地同住在一起,身體行為上不發生肢體衝突。
  
  第二項是「口和無諍」,也就是彼此能夠溝通、協調、勉勵、互助,而不產生衝突。彼此不要用語言來互相交戰、刺激別人,因為言語的爭戰是很可怕的,言語暴力會帶給別人嚴重的創傷,一句話可能傷人一輩子。
  
  第三項是「意和同悅」。由於志同道合,大家的心都是和樂的。「悅」指的是「喜悅」,不論是別人所看到、聽到的,或是我所看到、聽到的,心裡面產生的反應都是歡喜的,例如當我們同在觀賞一朵花時,別人看了覺得歡喜,我看了也覺得歡喜,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同樣保持著和諧喜悅。
  
  第四項是「見和同解」。「解」指的是見解的解,也就是看法、想法。看法可以大同,可以小異,小異之中又可以有大同,大同之中又不妨有小異,可以讓人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己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到了最後,就是相互覺得彼此的意見都是合理的,別人的意見是對的,自己的意見也是對的,或是彼此協調,尋找一個折衷點、一個交集點,有共同點時就不需要再爭論了。見解既是相同的,便是見和同解。
  
  第五項是「利和同均」。如果人人都不再只求自利,能夠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就是他人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利益便是互通、相同的。那麼對他人有利,其實也就等於對自己有利,當自己得利時,一定也對他人有利,彼此之間自然就不會發生利害衝突。如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資源能共有、共享,相處自然和諧。
  
  第六項是「戒和同修」。「戒」指的是規則、戒律的意思。戒律是生活的共同規範、規約與守則,既然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團體裡,便要遵守共同的生活規範,彼此之間是和諧相處。我們通常在社會交際上,至少都會屬於某一個團體,包括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也是一個小團體,共修會也是一個團體,任何三個以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就是一個團體。團體應該有共同生活的規範,並且共同遵守。
  
  以上這六個項目就是六和敬,是釋迦牟尼佛為出家弟子制定的僧團生活準則,依據此六和敬,出家弟子很容易便能夠達成團體和諧相處、精進修行的目標。而這些項目如果運用在我們的日常團體生活中,包括職場、家庭等,相信一樣能達成相同的效果。
  
  無論是在政府機構或是公司行號,都可以將六合敬的原則運用在生活裡,雖然說你有你的原則,他有他的原則;你有你的規範,他有他的規範,但是原則應該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把六和敬的觀念,推廣到一個團體裡面,或者推廣到職場裡面,大家的相處氣氛就會更加和諧。
  
  工作自在語
  
  如果我們能夠把六和敬的觀念,推廣到一個團體裡面,或者推廣到職場裡面,大家的相處氣氛就會更加和諧。
  
  身和同住
  
  六和敬的第一項是「身和同住」,這是最基本的團體生活規約,如果能推展到社團或是職場裡,將可以減少很多人際紛爭,維持和諧。
  
  「身和」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每一個人的身體都要保持健康、和諧快樂,也就是說,我們不論是生活、飲食、起居或作息都要非常正常規律,如此一來,地、水、風、火四大就能調和,不會冷熱不均而生病。身體健康時,與他人相處就能夠心平氣和,也比較不會因為心理上的衝突而造成生理上的疾病。
  
  一般人都不喜歡和生病的人在一起,這是因為他們身體的特殊狀況,很容易對人造成困擾,或讓人感覺不舒服。像是病人會無法負擔自己的工作、無法克盡一己之責,因此連累到其他人,加重他人的負擔;再者,生病的人情緒也特別不穩定,很容易出言不遜,與他人發生口角衝突。因此,如果身體不健康,四大不調,就不容易與他人和諧相處。當然,也有人雖然身體有病,還是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這是很有修養的人才做得到。
  
  第二個層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藝術,由於每一個人身體狀況都不同,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個別需求,讓其他人受到傷害或受到阻撓。例如大門只能容納一人的寬度,卻有兩個人要同時進出,總要有一方先退讓。如果都不願意退讓,或者兩個人沒有默契,你趕著進門,他也搶著出門,雙方莽莽撞撞的,難免會撞得鼻青臉腫。
  
  所以,在工作場所中,自己該做的事要自己做完,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不需要你做的事,則不必多管閒事,這是非常重要的相處藝術。可是,如果有人害病,或者出了狀況,就應該不吝惜伸出援手,幫助他完成工作;這樣當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幫助你,這就是互通有無,和諧相處──也就是相讓又互助。把握住相讓、互助這兩個原則以後,人我之間就不會產生摩擦,否則,我走的路不准你走,各人占據各人的位子,彼此老死不相往來,這就不是身和同住。
  
  所以,團體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照通融,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要讓彼此都有活路,這就是生活互動的關係。當生活互動的關係能夠和諧,就叫做和光同塵,雖然是一個一個不同的存在個體,可是彼此之間非常和諧,沒有衝突。如果能夠實踐身和同住的相處方法,不但夫妻不會吵架,同事之間也不會有衝突,工作便能在融洽的互動氣氛裡圓滿完成。
  
  工作自在語
  
  團體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照通融,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要讓彼此都有活路,這就是生活互動的關係。當生活互動的關係能夠和諧,就叫做和光同塵。
  
  口和無諍
  
  生活和職場裡難免有不少紛爭,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無諍」觀念,是可以避免的。
  
  不論是僧團或是其他團體,想要做到口和,說話用語就要謹慎小心,要經常使用敬語、愛語、勉勵語或同情語,如果能夠時常如此用語,你尊敬對方,對方也會尊敬你。
  
  但要完全做到「口和」並不容易,就算是我們自己的牙齒,有時候也會咬到舌頭、咬到嘴唇,人與人之間有口角雖是難免,但是在吵過架後,如果能先向對方道歉:「對不起,剛才是我誤會,話講得太重了。」「對不起,我剛才的詞句用錯了,是我不小心,口無遮攔,說了不該說的話。」這樣至少還能維持彼此之間和諧的關係。
  
  不過,我們中國人有一種熟不拘禮的習性,和熟人相處時,往往忘了要尊重對方,所以容易發生口角。不管是夫妻、朋友,或者是工作夥伴,即使已經相當熟識,還是要使用尊敬、勉勵、同情或是謙虛的話語,這種話語沒有惡意,也不是逢迎,而是尊重他人的用語,會讓別人聽起來覺得很舒服、很受敬重,溝通自然也愉快。
  
  我在日本留學時,發現日本人比較少在街頭吵架,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使用尊敬語、謙虛語。而在家庭裡,父母很早就注意小孩子的教養,倘若有人使用粗語,也會遭到他人恥笑。
  
  日本人對不同的輩份有不同的尊稱,即使是晚輩也是一樣,例如對我的教授來說,我是他的學生、晚輩,但是他對我的說話態度還是很尊敬,不會說:「喔!你這個小鬼。」或是「你這個學生」、「你這個人」,他一定會尊稱「某某桑」(さん)。「桑」是中文的發音,寫成日文就是「樣」,這個「樣」就是尊稱。父母即使對小孩說話,也是很客氣的,稱呼小孩都叫「某某將」(ちゃん),這是一種暱稱,也是一種尊稱。平常說話時如果能用敬語,彼此之間就比較不會有口舌之爭,人和人之間,即使再熟悉也不會出言不遜。
  
  通常出言不遜是因為口不擇言,口不擇言是由於彼此之間沒有敬意。由此可知,要達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詞句、用語的態度和講話的聲調。日本語非常重視語調,這是要經過練習的,同樣一句謙虛語,如果聲調不對勁,聽起來就好像是在諷刺對方一樣,在日本,最先提高聲音的那個人絕對是輸家。所以「口和」要從敬意、心態,以及語言上表達出來。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日本人是「有禮無體」,指的是當你需要幫忙時,語言上雖然非常客氣,但是實際上不會給你多少幫助,其實,維持表面的敬意就已經很好了,至少彼此相處時不會發生摩擦。心存敬意,多說敬語、愛語、勉勵語、同情語,一定能夠「口和無諍」。
  
  工作自在語
  
  通常出言不遜是因為口不擇言,口不擇言是由於彼此之間沒有敬意。由此可知,要達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詞句、用語的態度和講話的聲調。
  
  意和同悅
  
  六和敬中的「意和同悅」,是一種最愉快的溝通觀念。「意」指的不是意見,而是情意、感情,是屬於意念的,也是感性的。
  
  人與人相處溝通,不一定都要靠語言,也不一定要透過物質,有時候是一種心意的交流。常言說:「禮輕情意重。」這就是意和同悅的「意」。像是如果我送你一朵小花,價值不在這朵花的價格,而是小花代表著我對你的關心;送你一樣小小的禮物,並不是這樣禮物對你有多重要,而是這份禮物隱含了我的關懷,這才是貴重的地方。透過這份薄禮,讓你感受到我的祝福,我的心意你領受到了,這就是彼此之間一種感情的建立。
  
  還有所謂真情流露時,這種真情的表現也是「意」,這是真心的,無法用言語描述,也不能用任何東西表達,但是你卻可以曉得這個人是很真誠的。人的感情非常微妙,有時只要彼此看一眼,透過眼神就可以感受到;有時只是簡單地握個手,就可以感覺得到對方是否真的關心你,感情濃淡並不在於握手的輕重,這是很微妙的事情,只有當事人察覺得到。
  
  又例如在一個聚會場合,如果感覺到空氣是凝固的,那麼不但你會不舒服,我也會不舒服;如果空氣裡洋溢著和諧的氣氛,大家的心情都愉快,當其他人進了這個場合,也會覺得好輕鬆、好愉快,不需要用言語傳達,每個人都感染到愉快的心情,這種和諧也就是意和。意和了就能同悅,你很愉快、我很愉快、他也很愉快,彼此之間心照不宣,這是一件令人非常歡喜的事。
  
  假使在我們之中,有兩、三個人,甚至只要有一個人心裡很煩悶、很痛苦,如果他表現出來了,我們眼睛看得到,當然就會覺得不舒服。奇怪的是,即使他表面若無其事,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會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情發生,心裡感覺怪怪的。這就是意不和。
  
  「意和同悅」的「悅」是經常保持心情的愉快。這非常重要,見到任何人都要保持愉快、真誠的心情,來欣賞、接納對方,彼此之間就能營造出一種令人愉快的氣氛。也有的人匠心獨運,很快就能營造出那種和諧的氣氛,使人一看到就很歡喜。真誠的心或是充滿喜悅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樣,能在無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歡喜、欣賞、包容、讚歎的心,這種意識、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而且,對方也會回饋給你,這就是意和。
  
  如果在一個團體裡,大家都有這樣的一顆心,就能達到意和同悅;一個家庭裡,夫妻子女之間,不一定非得要有形式上的擁抱或是親密的動作,只要能營造這種「意和同悅」的氣氛,相信每個成員的心情都會非常愉快。
  
  工作自在語
  
  真誠的心或是充滿喜悅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樣,能在無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歡喜、欣賞、包容、讚歎的心,這種意識、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見和同解
  
  六和敬中所提出的「見和同解」,就是讓團體的成員見解有共同的交集,並能達成良性溝通。「見」就是意見,也就是所謂的見解或知見。「見和」指的是群體有共同立場的見解,彼此有共同的方向和原則。例如夫妻兩人共同的原則是要維護家庭的和諧幸福,共同的立場就是締造出共同的命運,一如我們常說的:「同命鴛鴦」,夫妻兩人終身都朝著共同的方向,走相同的一條路。
  
  做為一個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標準及立場,所作所為要與這些標準和立場一致,例如,身為員工,如果立場和公司的方向相衝突,那麼就不會被這個團體所接受;又例如,一個父親的所言所行或是見解如果和其他家庭成員互相矛盾,所有家人的安全、福利,也因為他受到損失或傷害時,那麼不管是太太、孩子或是父母、兄弟,都會覺得他不可理喻。所以,一旦違背了整體原則,所作所為是不會被大家認同的。
  
  不過,共同點雖是相合、相同的,但在此一原則下,每個人仍然可以自由發揮、不受限制,否則大家的意見完全一致,變成一言堂,這樣也不對。見和同解並不等於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各自表述,剛開始時雞同鴨講也沒有關係,雖然因為誤會而產生一些爭論,但是真理愈辯愈明,誤會也有機會化解,到最後還是可以找到交集。只要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同一個方向,在同一個基礎上爭論,都沒有問題,這就是「見和同解」。
  
  也就是說,這個意見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是代表大眾的,由大眾來共同判斷,而不是由個人的主觀意見來決定。釋迦牟尼佛說:「依法不依人」,不要因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或他人傳說是佛說的,就以為那句話絕對可信、非聽不可;只要合乎佛法的標準與基礎,就是佛法,不要因人立言或因人廢言。因人立言,那是個人崇拜,是一種迷信;因人廢言,則更是損失。
  
  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個準則。
  
  此外,在一個團體裡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大多數人的想法都很主觀,但是要多聽聽他人的意見,互相溝通,當雙方都把意見講出來,並找到交集點後,就會變成共同意見了。開會的目的在於溝通協調、達到共識,如果各自堅持己見,會議談不出結論,那就失去開會的功能與意義了。
  
  見和同解,實際上就是達成共識,在共識的指導下往前走,期間如果偏離了,就再度溝通協調,修正方向。這是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必須遵守的條件,如果沒有這種修養,一定會常起爭執,吵鬧不休。
  
  工作自在語
  
  因人立言,那是個人崇拜,是一種迷信;因人廢言,則更是損失。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個準則。
  
  誠意溝通,創造雙贏
  
  為什麼很多宗教間常會爭執不休,甚至不惜一戰護教?這是因為每個宗教的立場不同,當只考慮到自己一方,忽略尊重對方的需求,就會產生衝突。當基本立場不同時,見解要達成一致是很困難的。
  
  像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間的意見就經常不同,即使同樣是佛教徒,想法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彼此在溝通協調後,就會找到交集。因為在對談當中,一定可以發現共同利益的存在,共同利益總是重於個別利益,由共同利益著眼,共同的方向與原則也會隨之出現,如此一來,就變成六和敬的「見和同解」了。
  
  要注意的是,溝通時的態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要保持一個非常開放、願意接受別人觀點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堅持己見。想要求「和」,就要採取主動,並不是要求別人來與自己相合,如果本身沒有「我願意跟你和」的誠意,對方如何與你溝通?「和」的效果也就無從產生了。有了誠意以後,還必須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同時也要瞭解對方的立場,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點;有了共同點,才能夠攜手合作;既然可以攜手合作,就一定可以互蒙其利。
  
  就好像在職場裡,常因部門不同,所以見解、利益也都不同。例如財務部門抱怨新聞部門花錢太多,應該節省開銷,少用衛星轉播;新聞部門就會反駁說:「沒有經費,我們怎麼把新聞做好?」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達成見和同解就必須雙方配合,彼此做到不讓對方為難才可以,否則工作便無法進行。新聞部要考慮到財務部有一定的預算,財務部也要為新聞部著想。考慮愈多,潛力愈會被激發出來,在精打細算的情形下,運用頭腦及人際關係,才能做出最好的新聞效果,這就是用智慧創造了雙贏。
  
  和平與戰爭一樣都是求和的手段,但是求和的真正目的是希望達到彼此的合作、和談,而不是用武力壓制對方,再命令對方對自己言聽計從。武力壓制的結果,短時間內也許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只要一等到機會,就會馬上起而反抗、倒戈相向。所以,一定要為他人的利益設想,在「為你好」的情況下才能夠達成求和的目的,如果只為自己著想,那是永遠都不和的。
  
  工作自在語
  
  有了誠意以後,還必須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同時也要瞭解對方的立場,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點。
  
  利和同均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以幫助團體化解利益衝突,讓大家有福同享。
  
  為什麼一般人無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釐清一般人對「平等」的錯誤觀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夠一刀砍平,變成齊頭式的均等。在民主社會裡,每個人所得到的教育訓練機會是均等的,只要憑著個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夠進入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擁有較好的生活環境品質。有時明明兩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報不夠,或是不善與人相處,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的結果當然就會不平等。因此,機會和基礎是平等的,但是發展卻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平等,這是因為各有各的能力、因緣、福報與智慧,不同的因素會形成種種差別。
  
  釋迦牟尼佛有個比喻:下雨時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養程度,卻不一樣,例如小草就沒有辦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樹靠葉子就已經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況是埋在土裡的樹根呢?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責怪老天爺不公平,埋怨它給大樹的雨量多,給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對雨水的容納量大小有異,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樣的道理,就人來說,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隨著個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與少的差異。例如,有的人用腳踏車當做交通工具就足夠了;有的人則覺得騎腳踏車太慢了,必須以汽車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車代步,而且還必須是名車,否則會覺得無法與他的身分地位相配合。這種情形,你能說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嗎?這不是享受的問題,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夠運用多大的環境和能源,基本上這還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場所中,公司長官也許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較強,應該加薪;某人很認真,表現得很好,所以這次應該讓他升級。可是同事之間卻不這麼認為:「為什麼他加了薪,我卻沒有?太不公平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衝突就因此產生了。這是因為彼此立場不同的關係,如果能綜合三方面加以考慮:先為長官、為被加薪的人設想,再為自己著想,就會比較客觀一點。
  
  然而也有可能陞官的同事是因為很會逢迎、很會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陞官,還值得羨慕嗎?正直的人是不會羨慕這種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歡聽人奉承阿諛,愛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長官,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不就是換個長官,要不就得認命,這是自己的福氣不夠,雖然樣樣都行,但是時運不濟,所以只好認命。所謂認命就是消極宿命嗎?不然,只要有機會轉換工作,還是可以及時把握,換個環境重新出發,另創人生新局面。
  
  工作自在語
  
  機會和基礎是平等的,但是發展卻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平等,這是因為各有各的能力、因緣、福報與智慧,不同的因素會形成種種差別。
  
  利益為大家所共有
  
  六和敬的「利合同均」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個是制度層面,另一個是倫理層面。從制度層面而言,在這個制度之下,一切東西屬於人員、團體所共有,例如一個經營成功的公司,應該讓員工成為公司裡的持股人,也就是股權所有人,所有的員工每年都可以分到股息或者是紅利,如此公司經營得愈好,員工拿到的錢愈多,將會帶動全公司的士氣。不過隨著每個人的職務、能力,以及對公司奉獻的差異性,得到的股份權利、持股就會有所不同,獲得的利益也不一樣,但這還是利和同均的有利共享。
  
  又例如,中國古代社會裡的大家庭,常有五代、六代,甚至七代同堂,那麼大的一個家族裡,財產基本上是共有、共享的,媳婦、兒媳婦、孫媳婦都各有各的私房,各有各的權益,在他們自己的私房裡,還是可以享有自由;不過,其中也有一點點差別,父親、兒子的權勢會比較大,媳婦則小一點。中國社會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由來已久,或許這是因為過去男人在外要交際應酬,所以用錢用得比較多,女人主內就用得少一點,就權利、利益來說,這樣的情況不能說是不均等。
  
  再者,目前世界上可以分成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在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愈多的人,享受得愈多;而在共產主義統治下,財產全部共有,表面上是完全平等。過去五十年來,兩派主義南轅北轍、水火不容,但是到了今天,這些觀念都在轉變當中,資本家的享受不再那麼奢侈,他們的財產雖然是個人所擁有,實際上是為社會大眾管理,並不是由他一個人獨自享受;共產主義方面,也逐漸出現資本主義的色彩,兩種主義漸漸地靠攏,有點找到交集了,這也證明佛教所講的「利和同均」能符合人類共同的價值。
  
  利和同均並不是共產主義齊頭式的平等,也不像資本主義是完全私有制。在現代社會中,有抱負、有遠見的企業家,不應只是為了讓自己富有而賺錢,或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衣食無憂而經營,大企業家們應該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夠把事業經營出大格局。
  
  至於利和同均的另一意義則是屬於倫理、道德的。有些人的能力很強,相對地,他所能爭取到、得到的就一定很多,多到他自己一個人,甚至是一整個家族都用不完,因此他應該適當地處理財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捐給教會、非營利事業團體,或是投注在社會福利上,而這種把財富回饋於社會的做法,是另一層次的利和同均。這一種倫理層面的利和同均,可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美滿。
  
  工作自在語
  
  有抱負、有遠見的企業家,不應只是為了讓自己富有而賺錢,或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衣食無憂而經營,大企業家們應該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夠把事業經營出大格局。
  
  戒和同修
  
  一般人都害怕被戒律約束,一聽到戒律、清規等名詞,心裡都會有點排斥。其實「戒」是一種止惡成善的生活規範。戒有不同的層次,什麼樣地位身分的人,就遵守什麼樣層次的生活規範。六和敬中的「戒和同修」,則可以在社會團體或公司企業中,產生良好的規範力量。
  
  例如初學佛者要受五戒: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全都是為了避免他人受到損失。遵守這些戒條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而是對正常生活的保護,是個人健康生活的原則,也是基本人格的養成,每一個人都有義務要遵守。如果是出家人,戒律就更多一些,因為出家人有出家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可以結婚,出家人不行,就應該守不婚戒,以不結婚為原則;出家人和在家人還有一個特別不同的地方,就是財產方面,在家人不能沒有財產,出家人則是把自己奉獻給眾生,所以不需要擁有私人財產。
  
  就一般團體來說,童子軍有童子軍守則,軍人有軍人守則,這就是戒律。因此,在工作場所中,大到一間公司,小到一個精簡的家庭工廠,都要有員工必須共同遵守的規範,假如一個工廠裡沒有作息的規則,也許一時之間還能維持,但是分工不平均,時間久了以後,問題便會接踵而至,直至不可收拾。
  
  因此,家庭沒有家規也會一團亂,雖然沒有明文規定的夫妻公約,但是夫妻兩人生活在一起,相處一定要有默契,太太要像太太,丈夫要像丈夫,各守本分,各盡其責,這就是規律、戒律。如果沒有默契,彼此都不遵守共同規約的話,一定會發生摩擦,導致無法在一起生活,最後只有分道揚鑣一途。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團體規約,就能和諧相處,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共同性的社會需求。擴大來講,就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就是現代人的共同規則,違背這個規則就是違法,違法的話就會傷害到他人,任何人都要受罰。
  
  戒律不是由一個人制訂的,而是大家一起認定的共同公約,例如佛陀時代,釋迦牟尼佛適應當時的需求,訂出這樣的一個戒律,制訂以後因為環境、時代、人事的變遷,戒條仍可以再修訂,如果有人不遵守大家一致通過的戒律,這個人就不能夠享有團體裡的任何權利。
  
  在僧團中制訂的是戒律,而在一般社會團體或公司行號,要怎麼做到戒和同修呢?以憲法來說,憲法是由制憲小組討論、研議,然後擬定草案,再經由國民大會通過制訂。一般團體也可以比照這個方法,先由小組或個人研擬出草案,期間所有成員都可以提出修正的意見,最後經過大家認同、通過以後,就是這個團體的共同規範,全體人員就應該共同遵守,如此便是做到戒和同修了。
  
  工作自在語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團體規約,就能和諧相處,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共同性的社會需求。
  
  瞭解共識
  
  有些人做事喜歡「唱高調」,雖然很希望透過理想願景博取大眾的信任,但是如果僅僅是喊出一句口號,卻沒有實質內容、具體行動,不符合大家的共同需求,不但打動不了人心,也無法取得他人的認同,更不用說是要形成相同的想法與觀點,這就不是共識,只是流於形式的口號,並不具任何意義。
  
  真正的共識,想法一定不是建立在個人的需求上,也不僅止於提倡一句話或是一個觀念。共識的形成,是因為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發現有共同的需求以後,有人把它提議出來,讓大家能夠瞭解,感覺到確實有迫切的需要,進而認同、相信,這才能稱為共識,否則各說各話,其心各異,便不能達成共識。
  
  同時,共識必須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使得大家能夠心安理得,繼續不斷地求進步,所以共識應該是原則性的,而不是一則則的條文,鉅細靡遺地規定每件事情該如何做。換句話說,共識是一個大原則,但是在此原則之下,允許不同的做法,否則共識就成了一種綁手綁腳的束縛,不但無法達成共同的目標,反而會造成分裂失和。
  
  不過,當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理念被提出以後,因為每一個人的成長文化、知識背景都有差別,立場、立足點,甚至連宗教信仰都有差異性,所以對所主張的內容解讀就會不一樣。譬如談到「宗教信仰」一詞,從佛教徒的角度來看,馬上會聯想到佛菩薩、三寶;猶太教徒想到的則是耶和華;基督教徒想到的是耶穌基督、上帝;回教徒所想的內容則是默罕默德、真主阿拉。
  
  因此,雖然社會上有不少人呼籲每個人都要有宗教信仰,大家也覺得有宗教信仰是好的,的確有這個需要,有不少人看起來好像是有了共識,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釋,加上立場、需求不一樣,所以造成「他有他的宗教信仰,你有你的宗教信仰」的現象,這是因為共識之中有不共識,有異解、異議在裡面。
  
  相同的道理,同一個家庭想要取得共識,也是一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譬如教育子女是父母親相當關心的問題,但是對於教育方法,父母雙方很可能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認知,在互持己見之下,便很難達成共識。
  
  就以體罰為例,中國的傳統社會,只要小孩子調皮,父母一定都是家法伺候,打幾下手心是正常的事,可是現在有人主張,小孩不能重打,以免把他打傷,也有人完全反對體罰,主張不管輕打、重打,對小孩的自尊心都是傷害,最好是用愛心,用溝通交談的方式替代打罵,即使父母、老師都不可以責打小孩。如此一來,教育觀念沒有交集點,教育小孩的共識就不容易產生。
  
  雖然共識不容易產生,但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社會環境之下的居民,或者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家庭成員,仍然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才能促成共識出現。
  
  工作自在語
  
  共識是一個大原則,但是在此原則之下,允許有不同的做法,否則共識就成了一種綁手綁腳的束縛,不但無法達成共同的目標,反而會造成分裂失和。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