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有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部分:即“道前基礎”。它是學佛修行的前行階段,雖然還沒切入正式起修,而只是一個準備階段,大體為起修作一些心理鋪墊的工作。但它卻有著如此重要的意義與作用,以至於你不能想像,缺了這一環,你的修行還能夠在一種障礙最小的狀態下順利進行。這就好比蓋好的一座大樓,樓的地基你往往無法看見,然而恰恰是這深埋地底的基礎部份,為整座大樓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撐基點。你樓能蓋得多高,全取決於你地基有多深厚,而沒有這一個地基,你一層樓都蓋不起來。
在“道前基礎”這一部份中,有相當大的篇幅,是專門用來對治修行中的種種心理障礙的,這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而富有價值的啟示。本文試就這一點,進行一些歸納與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人在完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構成其主要的心理障礙,可以從三個方面表現出來:其一,目標不明確,對於所做的事情沒有認可其價值,便無法形成強烈的意願,要作的並不是自己想作的,這自然會導致行動的失敗;其二,信心不堅定,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所做事情的價值,也形成了強烈的意願,但卻沒有斷除自己的種種疑惑,要麼對指導自己的人信心不足,要麼對所學的方法疑慮重重,信心不堅定,自然也會導致行動的失敗;其三,不能善始善終,自己已經消除了種種疑慮,也豎立起了十分確定的信心,但卻由於自己的種種缺點,如懶惰、懈怠等,無法善始善終,終致一事無成,這也是導致行動失敗的重要原因。
現在,就讓我們以上面所說的這三條作為線索,來考查《略論》中“道前基礎”這一部份,看它如何善巧地對治人在修習佛法過程中那些相應的心理障礙?
首先,《略論》中談到了目標確立這個問題。在修學佛法時,應該如何才可以讓自己充分認可佛法的價值、並促使自己產生強烈的修行意願?
事實上,在我們認可佛法並決心修習之前,我們往往會陷入到一種很深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我們對佛法的修學及其結果,實際上並不能夠深刻地瞭解,因為你還沒有證悟,還沒證悟的事就談不上能有多麼堅固的信念。然而修學之能夠成就,卻又取決於你是否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這種信念是一種預設的前題,是一種在你還沒能證悟就先入為主的觀念,然而這種信念卻能夠一步一步引導你修學取得成就。於是這好像是一種悖論,信念取決於證悟,證悟取決於修行,而修行又取決於信念……。這實是你進入修行首先所應面對的心理困惑。
在《略論》中“道前基礎”章中,是如何對治你的這種由心理困惑而形成的修學障礙的呢?《略論》中從三個方面,為你豎立起對法的堅定信心。
第一,先從作者的重要這一角度,讓學法者明白法來源的清淨,這即是甲初所論:“為明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略論》中先陳明本論所依的《菩提道炬論》,再陳明作此論者阿底峽尊者的種種圓滿——即作者氏族圓滿、所獲的教證兩方面的圓滿、所做事業的圓滿、以及造此《略論》之因的圓滿。因造《略論》者阿底峽尊者有此種種之圓滿,故而可令修學之人對法的來源產生深信不疑的信心。
第二,再從法的重要這一角度,讓學法者於法生起淨信之心,這即是甲二所論:“為于教授生敬信故,釋法之重要”,《略論》中闡釋了《菩提道炬論》的三大特點:“所說圓滿、易得受持、勝餘軌式”;四大殊勝:“會通一切經教互不相違、一切經皆為教授、易得佛之密意、自然滅除級大罪行”。正是依此眾多殊勝重要之處,方可令修學之人對法本身產生清淨無染的信心。
第三,最後再在如何聽聞佛法之中,詳細說明了法之能帶給人的殊勝利益,讓修學者對法生起殷切嚮往之心,這即是甲三之所論,其中細說了“法”的殊勝利益,以之堅定修學者確定不移的信心。
其次,《略論》中談到了堅定信心這一個問題。究竟應如何才可斷除自己修法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對此,《略論》中談到了對善知識得保持專一不變信心的重要性。
《略論》中先是說了依止善知識的種種得益,《略論》中引《十法經》之語,形容善知識為:“於久遠馳騁生死中尋求我者,於長夜疾暗睡眼中醒覺我者,於陷溺有海救濟我者,於三界牢獄解放我者,我入惡道示以善道,我有疾病為作良醫,我為貪等猛火所燒為作雲雨而熄滅之,應如是思”。依止善知識得益十分巨大,《略論》中說道:“由如法依止善知識故,得近佛位,諸佛悅豫,常遇善知識,不隨惡趣,速斷一切煩惱惡業,不背菩薩行,常具正念,功德資糧漸漸增長,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而且,“敬事善知識者,先時所積當愛惡報之業者,能於此世身心少感不安,或夢受微苦,即可轉滅令盡”。不僅如此,如果不依止善知識,還將有種種過患,如:“此世易為病擾,或為魔侵,後世墮於惡趣,感受無量苦惱”,而且:“諸未生功德不生,諸已生功者失壞……,過失增長”。由此可見,依止善知識對我們修學佛法,是何等的重要。
然而,儘管善知識為我們學修的指路之人,但善知識卻往往也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因為他畢竟還沒有成佛,所以他一定帶有凡人所應有的種種缺失。作為一個初學之人,照人的自然習性,往往又不免出現兩種傾向:一方面,人往往有一種苛責求全的心態,因此他往往會不自覺地苛求自己所依止的善知識,希望他完美無缺,甚至無法容納與接受善知識的任何缺點;另方面,人又往往會對他人的缺點過於敏感,這是常人常有的心理傾向,有時甚至會對他人的優點視而不見,而眼裡只有別人的缺點,斤斤計較、喋喋不休。所謂“一葉障目”,不是眼睛壞了,而是心態不好!這兩種傾向,顯然會對學修構成巨大的障礙,那麼,如何對治呢?
在《略論》中,具體指導了學修之人選擇善知識的標準,因為一個優秀的善知識,必定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信心。作為善知識,有三條標準是十分重要的:其一,善知識能對學修之人善加引導,能引導學修者“於三士道漸次接引而導至大乘佛地”;其二,善知識應具足能引導學修者的學識與德行,“知識須具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其三,善知識還應該通達諸法實相,並悲心深廣、誨人不倦,“通達真實善說法,悲憫為體斷疲厭”。由於經過認真慎重的選擇,學修者一旦誠心認定自己所依止的善知識,就易於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
然而,上面提到的標準是十分高的,在現實的學修過程中,卻往往遇不到如此完美的善知識,比如“通達真實”一項,就實在沒有幾個人能夠真正作到,怎麼辦呢?是不是沒有完美的善知識,自己就為自己找到了放棄修學佛法的藉口?這顯然不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參的,並非完人,只要他參訪的善知識,有其所長,就可以向他頂禮求學。既然善知識並非完美,他必定在非他所長的範圍內有種種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他還往往會有常人所具有的種種過失,如何去面對呢?
《略論》中教導我們:首先,“學人于阿闍黎應作如是觀,當視如佛”,也就是說,要把善知識看作是佛,並把他當作佛來敬信。因為佛是完美的,是沒有缺失的,把善知識視之為佛,就可以不生尋其過失的心念;其次,一旦發現了善知識有過失,還要讓自己“勿起尋過之心,應當勵力懺改防護”,既要小心防護自己的心念,不要讓種種尋過之心輕易生起,而且縱然不慎而令之生起,還要馬上懺悔改過,平息自己這種錯誤念頭,努力在其未生之際即已滅除於無形。
《略論》在“道前基礎”的最後,還談到如何才能讓自己豎立善始善終的信念。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人往往會懶惰、懈怠、不能善始善終。如何去對治自己的這些缺點?《略論》中教導我們的對治法是思維“人生難得”與“佛法難聞”。
為什麼人生難得呢?《略論》中說:“人死之後,墮惡趣的,多如大地土,生樂趣者,少如爪上塵”。為什麼生善趣如此之難?因為“人生大多數,執持不善品(造十惡業),以是諸異生,多定趣惡趣”。當然,難固難矣,卻並不是就去不了,倘若人能“懺除舊惡,防止新造,則生善趣,不足為難”。只是能如此認真去做的,“實為極稀有耳”。可見人生確實難得。
即便你已修得人天善果,你沒機會聽聞佛法,你一樣不能從生死流轉中得到解脫。然而,能聽聞佛法,又是一不易得之的殊勝因緣,因為一旦後世墮入八無暇之中,你依舊沒有機會聽聞佛法。所謂八無暇,即那:“無四眾所遊履之邊地,頑囂聾啞等支分殘缺之諸根不全,執無前世後世業果三寶之邪見,並無佛出世致無教法之時代”,以及墮身在三惡趣及長壽天中。在八無暇中,是無暇修學佛法的,不修學佛法,便只能永在輪回中流轉起伏。想到生死苦迫,卻解脫無望,你就不敢再放逸懈怠自己了。而且要修,就要今生今世即修,此時此刻即修,你不能為自己找一個藉口,說今生來不及修了,來生再修吧,不行的,因為“今生若不修,眾多生中暇滿難得故”,你也不能一味偷懶,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這同樣不行,因為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間,“何日當死,漫無定期”。所以,人生是這樣地稍縱即逝,修行實當速下決心,刻不容緩。
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菩提道次第略論》一書的思想特色,它不是只給你提供一個純而又純的理論,而是讓理論與實踐時時緊密相扣,並在實踐的每一個微細之處,為你提供細緻而又富有實效的具體指導,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從而為修學者解除學修過程中的種種思想困惑與心理障礙。以此足可見《略論》之偉大,亦可見出宗喀巴大師何以在佛教發展上擁有如此崇高的聲望與地位。
2001/4/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