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大乘止觀法門》中的如來藏思想
釋安慧

  

 

一、         前言

二、         如來藏思想的形成   

三、         如來藏的意義

(一)          如來藏三義

(二)          空不空如來藏    

1.        《勝鬘經》的空與不空如來藏   

2.        《大乘止觀法門》的空與不空如來藏

(1)          空如來藏

(2)          不空如來藏

(3)          小結

四、         如來藏與心意識的關係

(一)          《大乘止觀》中的體相用三大引自《大乘起信論》

(二)          《大乘止觀》中的阿梨耶識引自《大乘起信論》

(三)          《大乘止觀》與《大乘起信論》三細六粗的交涉

(四)          小結

五、         如來藏與唯識三性說的關係

六、         結論   

 

 

關鍵詞:1. 如來藏     2. 空不空如來藏     3. 心意識     4. 唯識三性

                                                                                                                                                                       一、      前言

《大乘止觀法門》(以下簡稱《大乘止觀》)是一部以如來藏緣起思想為基礎,並融合唯識阿賴耶與三性來闡述大乘止觀的一部論書。論中說明應「依止一心以修止觀」,[1]何謂一心?《大乘止觀》例舉出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如來藏、法界、法性等等不同的名稱,[2]以上諸異名中和「真常唯心系」[3]的如來藏思想,都有其深切的關聯!這引發筆者一些思考疑問,《大乘止觀》的論主慧思大師為何要以一心的如來藏思想為主軸來修學大乘止觀?又如何融合唯識阿賴耶與三性來說明其如來藏思想?真常與唯識的理論架構如何融會?另外《大乘止觀》之心、意、識的開展是否也融合其他論典,或受其它論典的思想影響?特色與內容又為何?這種種問題,引發筆者撰寫本文的動機,尤其《大乘止觀》是天台學及性具思想、禪宗思想的濫觴,也是出自中國人最早的綜合性佛學作品之一。欲研究中國佛教,欲研究大乘止觀,本論實有甚高的參考價值。

針對上面所提出的種種問題,本文擬分六章來釋疑。第一章「前言」:說明寫作動機、方向及所要解決的問題。第二章「如來藏的形成」:略述如來藏思想的形成、分期及佛為何要說如來藏。第三章「如來藏的意義」:說明《大乘止觀》的如來藏有能藏、所藏、能生三種不同意義。尤其「能生」義,能生世出世間染淨諸法,這有別於大乘經論所說如來藏體性唯是清淨的說明方式,論主慧思大師如何詮釋?另外空、不空如來藏雖承續自《勝鬘經》,《大乘止觀》開展之後又和《勝鬘經》有何異同?第四章「如來藏與心意識的關係」:說明《大乘止觀》心意識的起源與流變,和《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體相用三大及三細六粗有何交涉?第五章「如來藏與三性說的關係」:說明如何由如來藏一心二門三大而開展為唯識的三性思想?第六章「結論」:則是對以上筆者所要解決的問題作一綜合論述。

                                                                                                                                        二、      如來藏思想的形成

佛說法,目的在度化一切眾生,但無常無我的生死觀與勝義解脫的涅槃觀實是太深奧,不易使一般人信解。印度的一般宗教,乃至佛教本身行者,也曾對此加以詰難,如《異部宗輪論》說到,若說無我,誰去受生死輪迴,誰又去證涅槃還滅?[4]印度一般普遍宗教都認為要有一真實的我才能成立一切。為了適應時代背景,佛教也慢慢的出現有我說。如部派佛教中,犢子部及其分出的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等四個部派,建立不可說我;大乘的如來藏我等等。佛教所開演此一方便教法,從外型看雖神似外道所說,但其真實內容卻與外道迥異。

佛法中的如來藏說,無非是要建立生死輪迴的所依,也是為適應一類畏無我句眾生,究其內涵卻是不共外道。如《楞伽經》所說「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5]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如來藏。[6]

在原始阿含只說到過去七佛,釋迦佛,未來的彌勒佛等。大乘佛教則陸續出現阿彌陀佛、毘盧遮那佛、藥師佛、大日如來等,佛的範圍一直擴大,從三世佛到十方佛。直到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就是如來藏思想和佛性思想。溯源如來藏思想之形成,可追溯至印度宗教中的《吠陀》、《梵書》、《奧義書》等,因牽涉範圍太廣,本文不予詳述。在佛法中最早提出「如來藏」[7]一詞者,應是《大方等如來藏經》:

1.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2.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觀未敷花見諸花內有如來身結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顯現。如是善男子!佛見眾生如來藏已,欲令開敷為說經法,除滅煩惱顯現佛性。

3.善男子!諸佛法爾,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8]

經文中明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常無污染,德相備足」;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此「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的思想,有肯定眾生皆當作佛的意味。故如來藏思想之提出,筆者以為主要是在說明眾生成佛的可能性與必然性。這如《央掘魔羅經》所說:「知山有金故鑿山,求金而不鑿樹,以無金故。」[9]從眾生位呈顯出清淨的成佛因性,此成佛的因性便名為如來藏。如來藏的方便教說是有多重意義,主要是替眾生成佛的可能性,施設一種形而上的根據。使不能信受無常、無我的有情,「先以欲勾牽」,方便宣揚如來藏,最終還是「後令入佛智」導歸究竟,達到化度有情的目的。

    綜觀如來藏系經論,依思想的演進,可有二期或三期之分類。(1)二期分類:前期思想只談到如來藏;後期思想則是如來藏與唯識的阿賴耶合流。(2)三期的分類:前期只談到如來藏;中期思想如來藏與阿賴耶,雖同在經論中被提到,兩者卻未有明顯的交涉;後期則是如來藏與阿賴耶相互交流融攝,列表如下:       

 

二期

      第一期:只說如來藏

       第二期: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合流

       第一期:只說到如來藏

三期

       第二期: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兩者未融合)

       第三期: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兩者交流融合)

在如來藏的思想流變中將如來藏思想獨立成一宗,是唐朝大成華嚴宗的法藏法師,並立名為「如來藏緣起宗」。[10]如《大乘起信論義記》云:

現成東流一切經論,通大小乘,宗途有四:一、隨相法執宗,即小乘諸部是也。二、真空無相宗,即般若等經、中觀等論所說是也;三、唯識法相宗,即解深密等經、瑜伽等論所說是也;四、如來藏緣起宗,即楞伽、密嚴等經,起信、寶性等論所說是也。(大正44243b23~28

法藏法師分大小乘為四宗,將如來藏緣起宗判為最高地位。並稱揚如來藏緣起宗為理事融通無礙,究竟一乘,悉皆成佛。[11]如來藏思想漸漸形成之後,最後獨立成宗,《大乘止觀》即屬此如來藏緣起宗。

                                                                                                                                                  三、      如來藏的意義

                                                                                                                                                                 (一)    如來藏三義

《大乘止觀》於五番建立的「止觀依止」中,說明應依止一心修習止觀,且列舉出眾多異名說明一心,如「自性清淨心」、「真如」、「佛性」、「法身」、「如來藏」、「法界」、「法性」等[12],如來藏亦為一心的異名之一。如來藏義為何?《大乘止觀》以能藏、所藏、能生三義來詮釋:

問曰:云何復名此心為如來藏?

答曰:有三義,一者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

1.所言能藏者,復有二種,一者如來果德法身,二者眾生性德淨心,並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無所妨礙,故言能藏名藏;藏體平等名之為如,平等緣起目之為來,此即是能藏名如來藏也。

2.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無心而為明藏所覆藏,故名為所藏也。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如,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來。故言所藏名藏也。

3.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藏能生於子,此心亦爾,體具染淨二性之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能生世間出世間法也。是故經云:「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又復經言:「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又復經言:「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而生也。」故染淨平等名之為如,能生染淨目之為來。故言能生名如來藏也。(大正46644b14~30

若把《大乘止觀》所說的如來藏三義作一科判,如下所示:

3.能生

如來果德法身

眾生性德淨心

染淨二性

染淨二事

                                               能藏        

     1.能藏                            無礙   藏體平等  

                                               平等緣起  

 

                真心而為無明藏所覆藏                 

     2.所藏    藏體無異無相                           

                體備染淨二用                           

 

                體具染淨二性之用,故依染淨二種熏力,

                   世間出世間法                           

               染淨平等                                

                能生染淨                                

從科判可更明白《大乘止觀》的如來藏三義。明代智旭所撰《大乘止觀釋要》對如來藏三義,言簡意賅的指出(1)能藏:雙約在纏出纏。(2)所藏:單約在纏言之。(3)能生:約現前一念言之。[13]

1)能藏:能藏可從如來果地與眾生因地兩個方向說明。如來修證圓滿,如來藏性顯發,故以果德[14]法身明能藏;眾生雖因具佛性,但有性無修,故以性德淨心明能藏。此處所說的性德,即如天台所說的正因、了因、緣因的三因佛性,此為眾生性具三因。

《止觀法門》又云:如來與眾生皆具染性、淨性與染事、淨事。「如來」具淨性,故顯相好莊嚴,常樂我淨。另具染性,故能隨類應現,出入六道自在。又「眾生」因具淨性,所以能去妄顯真,解脫涅槃;另具染性,故能起惑造業,受生死苦。

「能藏」義中明顯指出在纏眾生與出纏如來,皆具染性淨性與染事淨事。此如來藏心體生佛平等一如,《止觀法門》故云:「藏體平等名之為如」;有漏無漏、染淨諸法皆是平等心體隨緣而現的差別作用,故云:「平等緣起目之為來」,此即是「能藏」義名為「如來」的因由。從法相上看,似有染淨之分,但此染淨約事辨性,無非皆是同一心體,平等一如無有差別。故亦可說真心為能藏,染淨為所藏。

2)所藏:上說真心為能藏,染淨為所藏。此處則以無明為能藏,真心為所藏。簡要的說,即是自性清淨心為無明之殼所覆藏。所謂的「殼藏」,即卵內具生機,待孵即出。這可喻如染中真心,體具恒沙功德,淨熏即顯,又可說真心為無明妄想所覆,暫不彰顯故名為所藏。

雖說無明垢染所覆,但如來藏清淨覺性並無變異,亦非有相可執取,故云:「藏體無異無相,名之為如」。又此平等之體,具染淨之事項作用,故云:「體備染淨二用,目之為來」。此是約所藏義名「如來」之因由。

3)能生:論主對如來藏三義,特為著重「能生」義。論主先明「如女胎藏能生於子」,這和《大方等如來藏》九喻中的「貧女懷輪王」[15]喻相似。但《如來藏經》著重眾生皆具清淨佛性,只要去除客塵垢染,即能證得法身。《大乘止觀》則以胎藏喻如心體,又以子喻染淨二用,此胎藏孕育而「能生」子。又喻如來藏心體隨染淨熏習,能生世出世間諸法。論主特別引了三經來證成如上說法:1.《楞伽經》「如來藏者,是善不善因」,[16]以此說明如來藏為善惡業之依止。2.《華嚴經》文殊問覺首菩薩「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覺首菩薩云:「法性無所轉,示現故能轉」,[17]以此說明如來藏心性不變為其體,依此示現而能生起種種果報,為隨緣用。3.《觀無量壽經》:「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而生也」。[18]諸佛智慧深廣如海,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皆從一心而起,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此是能生名「藏」之義。又染淨依於一心,心本平等名為「如」,染淨作用,唯心能生名為「來」,此是約能生義名「如來」之因由。

如來藏的意義,在《大乘止觀》中以此三義來詳述,此和《佛性論》三義有其共通之處。如《大乘止觀》「所藏」與《佛性論》「隱覆藏」,二者法相雖異,都是說明如來藏為無明所覆,內容約略一致。《大乘止觀》「能藏」與《佛性論》「所攝藏」內容也大致相同,《大乘止觀》說凡聖之心能包含「染淨二性及染淨二事」,《佛性論》則將「眾生攝於如來智中」。在三義中《大乘止觀》的能生藏和佛性論三義之任何一個,都不能相對比,但能生藏卻是論主對它著力最多之處,如上所說,特別引用了三個經文,作為論據的證明。[19]

從如來藏三義中,約略可看出作者慧思大師,是在參照了諸經論之後,另行開演出新的思想架構,所列三種藏的名目與意義,內容雖與《佛性論》相近,但又有其不共之處。除能藏、所藏取自《佛性論》如來藏三義,又特別加上「能生」義,所以慧思大師的如來藏思想並未侷限於一經一論,而是綜合諸家之言,作了新的融貫。

                                                                                                                                                             (二)    空不空如來藏

空、不空如來藏最早出現於《勝鬘經》,在《大乘起信論》則以如實空與

如實不空來詮釋,《大乘止觀》則和《勝鬘經》同以空與不空如來藏來說明。

                                                                                                                                          1. 《勝鬘經》的空不空如來藏

如來藏分為空與不空,依於《勝鬘經》而來,所以有細究的必要,《勝鬘

經》卷1云:

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異議佛法。(大正12221c13~18

上來引文中有三個法相,須先分別清楚,才能精細的瞭解空、不空如來藏。這三個法相是「如來藏智」、「如來空智」、「如來藏空智」。

「如來藏智」屬因地眾生位,此智雖本有但未曾顯發。「如來空智」則屬修道成就,圓滿的果證。[20]究其實「如來藏智」即是「如來空智」,證智與諦理畢竟不能截然分割。為了便於了解,列表如下:

 

《勝鬘經》三種智之比較

如來藏智

因地(眾生位)

如來空智

果地(佛位)

如來藏空智

因地+果地

 

所以「如來藏空智」是綜合「如來藏智」與「如來空智」的理智一如,名為「如來藏空智」。[21]在《勝鬘經記》就細分什麼是「如來藏空智」:「如來藏」為眾生佛性;「空智」是如來佛性。「空如來藏」即是「空智」也即是如來佛性;「不空如來藏」則指眾生佛性,《勝鬘經記》卷1云:

如來藏者眾生佛性,是一種也。空智者如來佛性,是二種也。空如來藏者,若離說一切煩惱藏,此解空智也。不空如來訖不思議佛性法,此明眾生佛性也。(大正85259b16~20

空智即是「空性智」zUnyatA-jJAna,「無有如外智,無有智外如」,「如智不二」的實體。[22]空性智是如來藏別名,為眾生本有的如智不二,所以《大乘密嚴經》說:「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23]《勝鬘經》也即是依此空性智,而說空與不空。如來藏空智是約總相說,分別的說則有空與不空如來藏。

如來藏空智,因何名「空如來藏」?因為如來藏無始以來雖為煩惱所纏垢,卻不與煩惱和合為一,所以約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故說空。但所謂的空,並非無體,而是意指如來藏自性常住,本性清淨。另外如來藏空智,又為何名「不空如來藏」?因如來藏體具「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以此體具不思議佛功德法,故名不空如來藏。簡要的說不與染法相應故空,與淨法相應則名不空。吉藏在《勝鬘寶窟》對空不空也有多種解釋,如空如來藏指空卻客塵的「妄」染,不空如來藏則指自性清淨的「真」心:

1.空如來藏即是妄,不空如來藏即是真也。[24]

2.從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此釋空如來藏。謂脫離眾惑煩惱藏,無累故云空,蘊萬德故云藏,此則法身也。此大意明法身顯時,空無諸果,故言空如來藏。世尊不空如來藏者,此明隱時之藏,隱時未脫離異於煩惱,為不空如來藏。[25]

吉藏在《勝鬘寶窟》舉「江南師」的解釋,[26]詳細說明「如來藏空智」中空與不空如來藏,並以一顯一隱來分別二者之差異。「空如來藏」指法身現空離煩惱藏,無累故云「空」;蘊萬德故云「藏」。「不空如來藏」則明因位時之藏,未脫離異於煩惱,名為「不空」;隱而未彰,名之為「藏」。以「顯、隱」來分別空、不空如藏,各註解家的詮釋也有不同,[27]此處是以《勝鬘寶窟》為主來說明。小結上來引文內容,列表如下:

 

二如來藏

空與不空的意義

藏的意義

階位

隱、顯

空如來藏

脫離眾惑煩惱藏,無累故云空

蘊萬德故云藏

果位

不空如

來藏

隱時未脫離異於煩惱,為不空如來藏

隱而未彰,名之為藏

因位

 

為何要說此空、不空如來藏?因為說空與不空能令眾生離兩邊而契入中道實相,空指空卻客塵煩惱,故「非有」,不空則直指體具稱性功德,故「非無」。非有與非無則能契入中道,《勝鬘寶窟》卷5又云:

又空如來藏,即是明如來藏是中道義,空藏明煩惱畢竟空,故不可為有。不空藏具一切功德,故不可為無。非有非無,即是中道。……故涅槃經云:中道之法,名之為佛,得空不空二智,即是得於中道。(大正3773c2~9

《勝鬘寶窟》又舉《涅槃經》中所說,得空不空二智便能得於中道,得此中道之法,便名之為佛。

                                                                                                                 2.         《大乘止觀法門》的空與不空如來藏

承襲《勝鬘經》空不空如來藏的尚有《究竟一乘寶性論》[28]、《大乘法界無差別論》[29]、《大乘起信論》[30]等。《大乘止觀》雖也承順《勝鬘經》空不空如來藏思想,但與《寶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之內容有所不同,且《大乘止觀》兼採《大乘起信論》如實空與如實不空的義理。如說到空如來藏時云:「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31]這和《大乘起信論》四大鏡喻中的「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32]二者有共通之處,其「妙絕染淨之相」與《大乘起信論》的「離一切心境界相」,同樣都是指平等一如的如來藏心體,遠離染淨諸境界相,歸結於空。說到不空如來藏,《大乘止觀》也引《大乘起信論》所說如來藏體「具有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德法」[33]所以空不空如來藏的內容與《大乘起信論》有著相似的血緣關係。但也有其不同處,如《大乘止觀》說不空如來藏「具染淨二法」,此性染說[34]與天台的性惡說有其相似之處,《大乘起信論》則不立此性染說,以下會詳述其內容。

(1)   空如來藏

何謂空如來藏?《大乘止觀》卷1云:

1.空如來藏,何故名為空耶?以此心性,雖復緣起,建立生死涅槃違順等法,而復心體平等,妙絕染淨之相,非直心體自性平等。所起染淨等法,亦復性自非有。(大正46645b6~10

2.如以巾望兔,兔體是無,但加以幻力,故似兔現,所現之兔,有即非有。心亦如是,但以染淨二業幻力所熏故,似染似淨二法現也,若以心望彼二法,法即非有。(大正46645b10~13

3.心性既寂,是故心體空淨,以是因緣,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也。 (大正46645b19~21

4.如燈焰前後相因而起,體唯淨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淨心為空如來藏也。(大正46645c14~16

歸結引文內容,(1)空如來藏指如來藏心雖隨緣而現生死、涅槃等染淨法,然生起染淨作用的如來藏心體是平等一如,無有染淨差別之相。依此平等無二的如來藏心體現起的染淨法,皆虛誑不實,無自性。迷者現起染法而有生死流轉,悟者體證淨法而解脫涅槃。

引文主要說明緣起諸法,本無自性,虛妄不實,而呈顯出心性平等絕待,本無染淨之別,雖現染淨之相,而不礙平等絕待之體。(2)《大乘止觀》以巾喻如來藏心體,兔喻染淨二法,譬如幻巾為兔,實則巾本無兔,雖有幻兔宛然顯現,此幻兔亦性自非有。心體亦復如是,如來藏平等心體雖現起染淨諸法,此無非妄心執取熏習,故有「似染似淨二法現」,然此平等心體所顯現「似染似淨二法」之相,亦是因緣和合而有,虛誑不實,故名「空」,名「非有」。(3)心性既寂,心體空淨名之為「空」,當心的能緣與所緣二用俱泯,心寂體淨,便名空如來藏。(4)則喻如燈焰前後相因而起,體唯淨心,並說淨心為空如來藏。簡單的說,就是空其心體顯現之幻相,空去緣起妄染之法,非空無心體。《大乘止觀》又設五番問答[35]遣疑,對「空如來藏」可能產生的迷執,加以解釋。

(2)   不空如來藏

《大乘止觀》說明不空如來藏從「不空」及「實有」來詮釋,如卷1云:

次明不空如來藏者,就中有二種差別:一明具染淨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大正46646a10~12

「不空」:指如來藏具足染淨二法,依此心體產生染淨的現象與作用,由此作用而明不空。「實有」:則從眾生與佛有同一如來藏,抑或各有不同如來藏,從藏體以顯實有,而明其不空。「不空如來藏」在《大乘止觀》中相對於「空如來藏」佔有相當大的份量,足見其重要性,為了便於瞭解,列表如下:

 

 

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

二明因果法身名別之義

三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

四明事用相攝之相

五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

六明共不共相識

 

 

 

具足染性

具足染事

具足無漏性功德法

具足出障淨法

初明淨法

次明染法

1.具足染淨二法明不空

2.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

文字方塊: 不空如來藏 

 

 

 

 

 

 

 

 

 

 

 

 


依於科判來細究「不空如來藏」,或可得到更完整的內容,也可以比對出心性「染、淨」思想之不同。以下兩個小節將以上列之科判,1.具足染淨二法明不空,2.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來分別說明。

甲.具足染淨二法明不空

大乘的如來藏系經論一直以來,都說如來藏性淨無染,但《大乘止觀》卻明如來藏具染淨二法,這是《大乘止觀》非常特別的論證手法,以下就分二小節來探究如來藏如何具染淨二法,而明不空如來藏。

1)如來藏具足淨法:從科判中,可知不空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法及具足出障淨德。

A.具足無漏性功德法,如《大乘止觀》卷1云:

具足無漏性功德者,即此淨心,雖平等一味,體無差別,而復具有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德法。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如是等無量無邊性淨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論廣明也。(大正46646a15~20

《大乘止觀》所說不空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法的內容是引自《大乘起信論》。《大乘止觀》與《大乘起信論》都說眾生因位具足無漏性功德,這在其它經論中也可看到相似的說法,如「《勝鬘經》說:如來藏中,具過恒沙一切佛法。《如來藏經》說:眾生中,具足如來一切種德。馬鳴論說:從本以來,具足一切性功德法。《華嚴經》說:一切眾生心微塵中,具無師智、無礙智、廣大智等。[36]《大乘起信論》的註解書《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也說:「本具恒沙稱性功德,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名為相大。」[37]相大,《大乘起信論》以如來藏六義[38]來詮釋,這在上面引文也有提及,如「大智慧光明義故,真實識知義故,常樂我淨義故」等。如來藏具無量性功德法,這有如妄心中具足一切諸煩惱法一樣,此無漏性功德是本來具足,生佛平等。《大乘起信論廣釋》就說:「此相德即於體大自性之上本來具足,非新起故名性功德,如水八德不離水故。」[39]所以性功德也可依本覺而說,[40]此清淨如來藏心體,是一切功德之性,《大乘起信論》便說為一切性功德法。

「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德法」是就眾生因位在纏而說,如來藏出纏,果位圓滿則名為法身。《大乘止觀》以吾人一念介爾之如來藏心體,具足淨性,名曰淨心;依此淨心具足無漏性功德法,故名為不空。

B.具足出障淨德,如《大乘止觀》卷1云:

第二,具出障淨德者,即此淨心體具性淨功德,故能攝持淨業熏習之力,由熏力故,德用顯現。……然此果德之法,雖有相別,而體是一心。心體具此德,故名為不空。不就其心體義,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體平等,非空不空故。(大正46646a21~28

「出障淨德」表示如來藏本具的清淨德用,此約性具果德而言。眾生因煩惱業報所障,故淨德不顯,然淨德雖不顯,但實本具,所以名「具出障淨德」。又因體具淨德之性,故能攝持淨熏之力,由此體具淨德,藉淨業熏習,因熏顯用而成果德,便名為出障。果德雖具有福德、智慧二相,但福智之性體,唯是一心。故依此心體具出障果德,故名不空。但切勿以「體是一心」,認為是就心體明不空,心體本自平等,無有空與不空。《大乘止觀》卷1又續言:

是故論言:若眾生無佛性者,設使修道亦不成佛。本具因行果德性也,依此性故起因果之德,是故此德唯以一心為體,一心具此淨德,故以此心為不空如來藏也。(大正46646b20~24

此處主要說明如來藏心體本具因果淨性,故能起因果德用。《大乘止觀》引論為證,若非眾生本具佛性,即無因行果德。出障淨德約性具果德而言,能熏淨業則約性具因行而說,修因顯果,種種淨行,皆是如來藏心體本具,以此明如來藏不空。

2)如來藏具足染法:如來藏具足染法,此言引發許多諍論。《大乘止觀》所說的染法,分別的說有二種差別,一明具足染性,一明具足染事。

A.先明何謂具足染性?《大乘止觀》卷1云:

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雖復平等離相,而復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經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即是能生生死。又復經言:即是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即是能作生死也。(大正46646b25~c1

如來藏心體,雖平等一如,但具隨緣之性,若以淨法熏習則淨顯,若以染法熏習則染成,,此處說「性」,須從平等一心說起,一心何以「能生生死」、「能作生死」?因生死由染性生起,故名「能生」。《大乘止觀釋要》云:「所謂從此有彼,名之為生[41]若以作成而說,生死本是染性所顯,故名「能作」,《釋要》:「舉體成彼,名之為作,如水生波,舉體作波。」[42]以水波(染)的生起是由水體(如來藏)而來,明心體具足染法之性。

《大乘止觀》又引《華嚴經》[43]證成其義。心性本來平等,何以能生種種果報?須知果必由因,因果又不離一心,以此說明「能生」義。下句「法身流轉」則是解釋「能作」,眾生本具法身,因起惑造業流轉生死,此流轉五道者,即是本具法身,名「能作」義,「能作生死」、「能生生死」的「生死」,已含括一切染法,故《大乘止觀》以能生、能作別顯心體具足染性,並明其不空。《大乘止觀》卷1又云,眾生諸佛本具染淨二性:

1.一一眾生心體,一一諸佛心體,本具二性,而無差別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壞。但以染業熏染性故,即生死之相顯矣。淨業熏淨性故,即涅槃之用現矣。然此一一眾生心體,依熏作生死時,而不妨體有淨性之能。一一諸佛心體,依熏作涅槃時,而不妨體有染性之用。以是義故,一一眾生、一一諸佛,悉具染淨二性,法界法爾未曾不有。(大正46646c5~13

2.一心具此淨德故,以此心為不空如來藏也……心體具足染性,名為不空也。……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空如來藏也。(大正46464b~467b

此二段引文說明,生佛心體,本具染淨二性,但又說心體無染淨差別,一味平等,古今不壞,究竟如何解釋會通呢?原來心體一味平等,故能隨緣,能隨染或隨淨,故說本具染淨二性。心體隨染熏,故生死相顯;心體隨淨熏,故涅槃之用現。眾生雖依染熏而流轉生死,仍有淨性之能,否則將永遠沈淪,而無解脫之希望。諸佛雖依淨熏得涅槃,仍有染性之用,不然將無法現身六趣,廣度群迷。依此義故說眾生、諸佛同具染淨二性,此是法爾如是自然之理。在引文(2)也說到藏體具稱性淨德與具足世間染法名不空如來藏。從此段文脈的探討,可知心體本具的染淨二性,是指心體能隨緣生起的染淨作用,非是心體實具染性,以上是如來藏心體具足染性。

B.具足染事的內容為何?《大乘止觀》卷2云:

次明心體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為染業熏故,成無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種子。依此種子現種種果報,此無明及與業果即是染事也。(大正46647b17~20

所謂心體具足染事,即染性為染業熏故,故有無明及染法種子,又依此雜染種子現起種種果報,這無明與業果,便稱為染事。無明即惑,業即種種染法。《大乘起信論》的註解書就說:「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麤」,[44]又說「染法雖多不出三界因果惑業,今以三細六麤攝之,罄無不盡。[45]所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46]此不覺相即是三細六粗,此九相即是染事。《大乘止觀》卷2又引《大乘起信論》明鏡喻心中的因熏習鏡來證成不空如來藏,及具足染法:

是以起信論言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以此驗之,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空如來藏也。(大正46647b25~29

眾生覺心如明鏡,可以朗照萬物,世間一切境界相,悉於中現。所謂「不出」指鏡內本無相,「不入」則指相不入鏡。雖不出也不入,一切境界在鏡中宛然顯現,名為「不失」,雖是一鏡,而萬像自然映現,又名「不壞」。此處主要說明,淨心如鏡,本無染事出生,而依心熏習而顯現無量因果,不失不壞。萬法皆依一心而住,故說具足世間染法,也名為不空如來藏。

乙.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

《大乘止觀》說不空如來藏,先明心體有性用與事用,此處則比較諸佛與眾生如來藏的一異,以顯示如來藏的「實有」,《大乘止觀》卷2以六種差別來說明:

次明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義,就中復有六種差別: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二明因果法身名別之義,三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四明事用相攝之相,五明治惑受報不同之義,六明共不共相識。(大正46647c1~5

以上所說的六種差別,都在說明如來藏「實有」與「不空」,諦閑大師認為第一「明圓融無礙法界法門一科是總,餘五科是別,以其皆是複明初科之義故也。」[47]以上六種差別的內容,都會歸到不空如來藏。六種差別不外述說性修二德,如上所說染淨二性用即是性德;染淨二事用即是修德。上文是分別而說,此段則是合說,以別顯藏體不一不異,亦一亦異。本節「藏體一異以釋實有」,筆者以「眾生諸佛共一如來藏」、「如來藏體同用別」二項來說明。(一)「眾生諸佛共一如來藏」:《大乘止觀》卷2云:

1問曰:不空如來藏者,為一一眾生各有一如來藏?為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耶?答曰: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如來藏也。(大正46647c6~9

2.即此法身流轉五道說名眾生,反流盡源說名為佛,以是義故,一切眾生一切諸佛,唯共一清淨心,如來之藏平等法身也。(大正46648c27~648a1

3.譬如明鏡體具一切像性各各差別不同,即是無差別之差別也。若此鏡體本無像性差別之義者,設有眾色來對像終不現……以是義故,此一明鏡於一時中,俱能現於一切淨穢等像,而復淨像不妨於穢。穢像不妨於淨,無障無礙淨穢用別,雖然有此像性像相之別,而復圓融不異,唯是一鏡。(大正46648b14~22

從(1)可明白得知眾生與佛,唯共一如來藏。(2)中說明流轉五道名眾生,去染還源名為佛,生佛皆依此「自性清淨心」、「平等法身」而去凡成聖。在(3)中《大乘止觀》以鏡喻來比喻「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鏡(心)中染淨唯是鏡體(心體)隨緣的顯現。如文中「鏡體具一切像性各各差別不同」,此喻藏體具有染淨之性。鏡體是一,故為無差別,像性染淨不同為異,此為有差別。故鏡體雖一,但具一切染淨像性,是為無差別中的差別。

引文又說「若此鏡體本無像性差別之義者,設有眾色來對像終不現。」說明了鏡體若不具像性,則無諸相的映現。這喻如心體若不具染淨二性,則無染淨二事顯現。又鏡體能現淨穢二相而不相妨礙,雖有淨穢性相之異,而圓融無礙,唯一鏡體而現。此喻如心體同時能現染淨二事,互不相妨,心體雖具染淨性事之別,然圓融不異,唯一心體而現,此也是無差別之差別。所謂無差別是生佛共依如來藏平等一如,所謂差別則是染淨事用之不同。(二)如來藏體同用別:「藏體一異,以示實有」,又可從體同用別,來說明如來藏體的一異,以顯不空如來藏,《大乘止觀》卷2云:

1.然諸一一眾生,無始以來,雖復各各具足染淨二性,但以造業不同故,熏種子性成種子用。亦即有別種子用別,故一時之中受報不同。(大正46647c27~648a1

2.問曰:如來之藏具如是等無量法性之時,為有差別為無差別?

答曰: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然此藏體復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此蓋無差別之差別也。

(大正46648a15~20

從上來的探討中,可知《大乘止觀》主張如來藏心體,平等無差別,但為何事相上仍有染淨之不同?這須從體與用來分別,如心體是生佛平等,但由體隨緣起用的染淨二事,則有不同。從(1)文中就說到眾生雖各具染淨二性,但以造業之差別,熏性成種子,因種子染淨事用差別不同,故十法界受報亦不同。在(2)文中亦說藏體平等無差別是空如來藏。而藏體的不思議差別性用,則稱為不空如來藏。此如來藏具有的緣起染淨作用,並不礙藏體的平等無差別,但雖有差別,即是無差別中的差別。此處即以「藏體的一異」,不一不異、亦一亦異來別顯不空如來藏以示實有。

(3)   小結

綜合《大乘止觀》二種如來藏的意義,可歸結出二者說明之差別,一重在體,一重在用。空如來藏重在「體」,如本節上來的引文中說到「藏體平等實無差別,即是空如來藏」、「心體空淨,以是因緣,名此心體為空如來藏,非謂空無心體」、「淨心為空如來藏」等,都是強調藏體的平等無差別,空是指空卻緣起生滅的客塵煩惱,非指空無心體。

不空如來藏重在從體而產生的「用」而言不空,如上來引文說到的,「此藏體復有不可思議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別,即是不空如來藏,此蓋無差別之差別也。」《大乘止觀》的不空如來藏,以此藏體「具有過恒沙數無漏性功德法」名為不空。這和《勝鬘經》、《大乘起信論》不空如來藏的名義相同。但是藏體「具足世間染法,亦是不空如來藏」,則是《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等如來藏系經論所未提及的。

關於心的本性是清淨、染污,或具染淨,或是非染非淨的探究,從原始聖典到部派直至大乘佛教,一直是論諍的焦點。在原始佛教的《增一阿含經》卷22云:「心性極清淨」,[48]《雜阿含經》卷10則說:「心淨故眾生淨」。[49]到了部派佛教,對心性的問題則有兩個不同主張,(1)大眾部及分別論者,是心性本淨說。(2)站在《大毘婆沙論》、《成實論》、《順正理論》的立場,則否定心性本淨說,主張心性具有染淨之二面說。[50]而大乘佛教中,瑜伽行派《瑜伽師地論》卷54云:「諸識自性非染」,[51]《成唯識論》卷4則說:「謂染淨法,以心為本」。[52]另外《般若經》及如來藏思想的眾多經論,也是以心性本淨,作為基本思想。例如,如來藏、佛性、法身、法性、真如、本覺、阿摩羅識等均是心性本淨說的類型。

如來藏的經論中《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寶性論》、《密嚴經》一直到《大乘起信論》都以心性本淨來說明眾生成佛的可能性,但《大乘止觀》雖承襲心性本淨的如來藏說,卻又開展出性染思想。這在中國佛教的思想史上當屬首創,在印度佛教史上也是空前發明。也由於有《大乘止觀》的性染說,而有天台智顗的性具與性惡說,再有華嚴宗的性起思想之出現。[53]所以《大乘止觀》的性染說深遠的影響中國佛教,研究天台、華嚴,乃至研究中國佛教,不明《大乘止觀》的性染說,則如飲水不溯源,終究是缺憾。

                                                                                                                             四、      如來藏與心意識的關係

                                                                              (一)    《大乘止觀》中的體相用三大引自《大乘起信論》

《大乘止觀》的心識說,有源自《大乘起信論》的痕跡,如《起信論》以一心二門三大來詮釋大乘法。一心是如來藏心,二門是心真如門及心生滅門,三大則是體、相、用三大。這在《大乘止觀》或其註解書中明顯均可比對出和《起信論》的關係。如《大乘止觀》提到相似於《起信論》的一心與二門:

所言一切凡聖唯以一心為體者,此心就體相論之,有其二種: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體也,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梨耶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梨耶識中復有二種,一者清淨分依他性,亦名清淨和合識,即是一切聖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即是一切眾生體也。(大正46652b25~c3

《大乘止觀釋要》明確的把上文解釋為一心與二門,如《釋要》云:「真如平等心,即所謂一心真如門也」、「阿梨耶識相即所謂一心生滅門也」。[54]《大乘止觀》除了一心與二門與《大乘起信論》類同外,《大乘止觀》亦提到《大乘起信論》的體、相、用三大,《大乘止觀》卷3云:

謂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是用。如似水為體,流為相,波為用,類此可知。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梨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為本。(大正46653c15~18

《大乘起信論》的三大:

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大正32575c25~28

雖然《大乘止觀》與《大乘起信論》同樣提到體、相、用三大,但從上文內

容的對比,還是有其不同之處。如體大二者同以真常心為體。但相大《大乘

止觀》以阿賴耶識為相,《大乘起信論》相大則指「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

又《大乘止觀》以六七等識為用,《大乘起信論》的用大則說「能生一切世間

出世間善因果」。二者的不同,《大乘起信論》以清淨位來講體相用,《大乘止

觀》因具性染思想,故兼攝染淨二法,將一心及八識結合體相用來說明。二

者在相用方面或有些許差異,但根本思想還是同以真常心為體。

                                                                                      (二)    《大乘止觀》中的阿賴耶識引自《大乘起信論》

本節主要說明《大乘止觀》中的阿賴耶識。在上節《大乘止觀》說:「是故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梨耶識,即本識也」,此論文即引自《大乘起信論》: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大正32576b7~9

另外《大乘止觀》提到阿賴耶識具覺與不覺二分,亦引自《大乘起信論》,[55]

如《大乘止觀》卷3云:

是故論云:阿梨耶識有二分,一者覺,二者不覺。覺即是淨心,不覺即是無明。此二和合說為本識,是故道淨心時更無別有阿梨耶,道阿梨耶時更無別有淨心,但以體相義別故,有此二名之異。(大正46653c28~654a3

《大乘止觀》和《大乘起信論》說到眾生位,都以「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覺與不覺和合」來詮解阿賴耶識,在眾生位即含蘊清淨的如來藏因,所以《大乘止觀》卷3即說「在障之真與染和合名阿梨耶識[56]論及阿賴耶識,二者或有其差異處,如《大乘止觀》卷2以體相用的「相」大,來說明阿賴耶識:

二者阿梨耶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梨耶識中復有二種,一者清淨分依他性,亦名清淨和合識,即是一切聖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即是一切眾生體也。此二種依他性雖有用別,而體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大正46652b28~c5

以阿賴耶識說明體相用的相大,是《大乘起信論》所沒有提到的。《大乘起信論》的相大,如上文所說是指「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二者的相大表面上看來似乎內容不同,但細究之下,似也可會通。因為《大乘止觀》所說阿賴耶識具有清淨分依他性與染濁分依他性,這清淨分的依他性,或可說為《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在纏)具足無量性功德」,《大乘起信論》就說到:「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57]只是《大乘起信論》的如來藏體性唯是淨法,和染法和合才名阿賴耶識。《大乘止觀》的如來藏則如上文所述還有性染的問題,是故並不完全相同。另外《大乘止觀》又把阿賴耶識,分為「子時」阿賴耶識與「果報」阿賴耶識,[58]此也不見於《大乘起信論》,這是把阿賴耶識分為子時---因中,及果報---顯現的二分來說明。以上對阿賴耶識的說明二者雖有小小差異,但《大乘止觀》採用《大乘起信論》阿賴耶識的詮解模式,是無庸置疑的。

                                                                                      (三)    《大乘止觀》與《大乘起信論》三細六粗的交涉

從《大乘止觀》及其註解書中,可瞭解心意識與《大乘起信論》的三細六粗也有其關聯性,三細六粗是配合五意來說明,何謂五意?《大乘起信論》云:

此意復有五種名。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相。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大正32577b6~16

依無明不覺心動名為(1)「業識」,此可對比三細六粗的「無明業相」;因無明不覺心動而起能見之相,名為(2)「轉識」,此可對比三細六粗的「能見相」;能現一切境界之相,名為(3)現識,此可對比三細六粗的「境界相」;分別染淨法故名為(4)智識,此可對比三細六粗的「智相」;以念相應不斷故,並能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壞名為(5)「相續識」,此可對比三細六粗的「相續相」。

從三細六粗也可比對出《大乘止觀》與《大乘起信論》對心意識詮識的相關聯性,如《大乘止觀》卷1云:

心依熏變,不覺自動,顯現虛狀。虛狀者,即是凡夫五陰及以六塵,亦名似識、似色、似塵也。似識者,即六七識也。(大正46642c11~14

《大乘止觀釋要》把這段引文註解為「不覺念起,妄為明覺,此明覺者,即是無明,無明一動,三細六粗遂具,顯現虛狀。[59]此種詮釋即如《大乘起信論》所說,以阿梨耶識而有無明[60],依無明不覺故有五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故說依無明不覺而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61]《大乘止觀》所說「心依熏變」,指如來藏心無始為無明所熏染,「不覺自動」則指心的「三細」相,由三細又使虛狀顯現,「虛狀」即指「六粗」相。所以從如來藏心無始熏染無明,而有心的三細六粗相。從以上三細六粗的敘述,《大乘止觀》延用《大乘起信論》心識說的痕跡甚為明顯。

                                                                                                                                                                                (四)    小結

本章節主要說明如來藏與心意識的關係,為何要提到《大乘起信論》呢?從上面三小節的論證,可得知《大乘止觀》的心意識的架構,有部份承續自《大乘起信論》的體系,如以上所說明的一心、二門、三大及阿賴耶識的內容,都有《大乘起信論》的影子。另《大乘止觀》的註解書也把《大乘止觀》的心意識配合《大乘起信論》的三細六粗來詮釋。從多方的論證,《大乘止觀》的心意識和《大乘起信論》確有其血緣關係。

《大乘起信論》與《大乘止觀》對心意識詮解當然也不同之處,如「心」:二者同指真常的如來藏心,但《大乘止觀》的如來藏心非如《大乘起信論》只限性淨,還有性染的成份。「意」:《大乘起信論》的意包含五意,這五意的內容兼含唯識六、七、八識內容,但《大乘起信論》文中並沒有直接提到第七識。而《大乘止觀》則六、七、八識的內容都有提及。雖說二部論對心意識詮釋上小有差異,但《大乘止觀》心意識的起源與開展,及其如來藏思想受《大乘起信論》影響是甚為深遠。

                                                                                                                   五、      如來藏與唯識三性說的關係

三性又名三自性、三性相、三種自性及三相等,是印度瑜伽學派詮釋唯識的重要義理,也是中國法相宗之根本教義,並為華嚴宗等所採用。其論理方法是將一切法之性相,從有無或假實等分類成三種,即依他起自性para-tantra-svabhAva、遍計所執自性parikalpita-svabhAva、圓成實自性pariniSpanna-svabhAva

瑜伽行派YogAcAra並且依《解深密經》為教量說一切法空,是不了義的;認為三自性中,遍計所執自性是空,依他起自性與圓成實自性是有,才是了義。[62]三性論證方式可說是唯識與中觀行者論辯的焦點之一。

三性的譯名經論亦有不同,如(1)《解深密經》、《瑜伽深經》、《攝大乘論本》等譯為: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2)《深密解脫經》則譯為:虛妄分別相、因緣相、第一義相。(3)梁譯《攝大乘論》譯為:依他性相、分別性相、真實性相。(4)魏《譯攝大乘論》譯為:他性、妄分別性、成就性。(5)《攝大乘論釋》譯為:依他相、分別相、成就相。(6)《大乘莊嚴經論》、《佛性論》譯為:分別性、依他性、真實性。(7)《成唯識論》譯為: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63]

依此三性又立三種無性,也就是依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而論其各各沒有自性。簡而言之,即是依三性之有法而說三種無性之空義,如《成唯識論》卷9云: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64]

1)初以「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眾生以妄心普遍計較緣生之假相,此假相無非因緣和合而有之幻相,體非實有,故名「相無性」。(2)次以「依他起性」立「生無性」:諸法乃依因託緣而有,名「依他起性」,此緣生之法無有實性,無有實體,故名「生無性」。(3)三以「圓成實性」立「勝義無性」:遠離遍計所執性,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此即真如,亦即圓成實性。真如之理為根本無分別智之對境,故稱勝義無性。

三性說是唯識學派重要論述方式,在《大乘止觀》五番建立第二之「止觀境界」章,便採取唯識三性的思想來說明。此三性的理論基礎,有可能是依據《攝大乘論》的觀點。[65]但《大乘止觀》的三性說,是由一心二門三大而開展為三自性,又不同於《攝大乘論》。一心三大的思想是延自《大乘起信論》,但三性的思想則又採取《攝大乘論》觀點。所以可推論《大乘止觀》非《大乘起信論》或《攝大乘論》的釋論,這是一部具開創性、獨立性、融合性的論書。今把《大乘起信論》、《大乘止觀》、《攝大乘論》義理融合的痕跡作一排比,或可更清楚看出《大乘止觀》以如來藏為中心的三性說之特色。

從上文所論述《大乘止觀》的「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識是用」可清楚得知是採《大乘起信論》「一心」如來藏與體相用「三大」的架構。再比較《大乘止觀》與《攝大乘論》的三性說,則可看出一心而開展出的三性思想:

1.《攝大乘論》云:依他性相者,本識為種子……分別性相者,實無有塵,唯有識體顯現為塵,是名分別性相……真實性者,是依他性,由此塵相,永無所有,此實不無,是名真實性相。(大正31118a23~b8

2.《大乘止觀》云:所言總明三性者:謂出障真如及佛淨德悉名真實性;在障之真與染和合名阿梨耶識,此即是依地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名分別性。(大正46655c26~29

綜合以上諸相關引文,列表如下再比較之:

 

一心與體相用三大

論名

體大

相大

用大

《大乘起信論》

真如平等

不增減

如來藏具足

無量性功德

能生一切世間

出世間善因果

《大乘止觀》

真心

本識(第八阿賴耶識)

六、七識

 

三性說

論名

真實性

依他性

分別性

《攝大乘論》

永無塵相

本識為種

識體顯現為塵

《大乘止觀》

出障真如及佛淨德

真妄和合阿賴耶識

六識七識妄想分別

 

從上面二表中可看出,(1)以作體大的真實性之真如,三書所言是類同的,但《大乘止觀》採取《大乘起信論》的真常如來藏心的思想。(2)在依他起性中的本識,《大乘止觀》則明顯的跳脫《大乘起信論》相大的論點,而採取《攝大乘論》的本識為種的思想,亦即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非如《大乘起信論》只談清淨的稱性功德。(3)用大,《大乘起信論》是指清淨功德所現的世、出世間善因果法,《大乘止觀》則又採用《攝大乘論》所說識體顯現而說其分別性,此分別性即是六識、七識的妄想分別。從以上論述可得知《大乘止觀》融合真常唯心的如來藏與唯識的三性說,開創出特有的組織架構,以闡明其止觀內容。

                                                                                                                                                                       六、      結論

南嶽慧思大師廣引諸經論來架構《大乘止觀》的修道次第,從論文中可比對出至少引用了《華嚴經》、《妙法蓮華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勝鬘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無量壽經》、《大乘起信論》、……等。[66]所以《大乘止觀》非是某經某論的釋經或釋論,它是一部融合諸大乘經論的一部著作。在理論的架構推砌上,則融合真常唯心的一心如來藏與體相用三大,及唯識三性思想來說明大乘止觀的修行次第。

在論述如來藏的意義上,慧思大師首創如來藏能生染淨二法,這是別於大乘經論如來藏體性唯淨的的論證方式。故在「不空如來藏」的詮釋上就明文如來藏「具染淨二法」。

從「如來藏與心意識的關係」的詮釋上,也可得知《大乘止觀》的心意識明顯的延續《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三大的思想,但其內容並沒有完全落入《大乘起信論》的格局。二者最主要的不同,《大乘起信論》以清淨位來論證體相用,《大乘止觀》因具性染思想,故兼攝染淨二法,將一心及八識結合體相用來說明。另外對阿賴耶識的定義《大乘止觀》也引《大乘起信論》的「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梨耶識」,及阿賴耶識具覺與不覺二分。二部論最主要的不同是《大乘止觀》還提出「子時」(因中)阿賴耶識與「果報」(顯現)阿賴耶識的分類,這是《大乘起信論》所沒有提到。二論書雖小有不同,對阿賴耶識的說明,《大乘止觀》基本上還是採用《大乘起信論》的詮釋方式。除此之外《大乘止觀》也把《大乘起信論》特有的三細六粗融會進來。所以對心識的說明上,《大乘止觀》延續《大乘起信論》的組織體系至為明顯。

在與唯識的交涉方面,《大乘止觀》的如來藏思想,不只如《大乘起信論》融合唯識學派的阿賴耶識,還由一心而開展出三性思想,結合了唯識的三性與三無性,更加充實了《大乘止觀》的內涵。

(九十一年印順文教基金會獎學金入選作品。)

附錄1

 

法藏法師著作

教判為四宗的主要內容

《大乘起信論義記》1

《入楞伽心義》

約理

事說

約緣起法說

約乘者說

約識說

約持法人

宗依經論

1.隨相法執宗

有相宗

隨事

執相

說有

唯小乘

唯說六識(有)

小乘諸

師所立

阿含、婆沙

等經論

2.真空無相宗

無相宗

會事

顯理

說空

具三乘

唯說六識(空)

龍樹、提婆等所立

般若、中百

等經論

3.唯識

法相

法相宗

依理

起事

說亦空亦有2

具三乘

八識唯生滅

無著、世親等所立

深密、瑜伽

等經論

4.如來藏緣起宗

實相宗

理事

融通

無礙

說非空非有3

究竟一乘悉皆成佛

如來藏隨緣成阿賴耶識

馬鳴、堅慧等所立

楞伽、密嚴

等經起信、

寶性等論

1《大乘起信論義記》與《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對四宗的分判名稱相同,故此處只列出《大乘起信論義記》。

2:所謂「亦有亦空」:「謂此宗許遍計所執空,依他圓成有。」詳見《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卷1(大正4461c21)

3:所謂「非空非有」:「相無不盡故非有,性不礙有故非空,理事俱融,二邊雙寂,不妨一味,二諦宛然。」詳見《入楞伽心玄義》卷1(大正44426c12~18)。

 

 

 

 

 

 

 

參考數目

 

一、原典

1.      《央掘魔羅經》4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2冊,No.120

2.      《增一阿含經》51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2冊,No.125

3.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一(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2冊,No.353

4.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卷(劉宋‧畺良耶舍譯)大正藏第12冊,No.365

5.      《大方等如來藏經》1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6冊,No.666

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4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16冊,No.670

7.      《大乘密嚴經》3(唐‧地婆訶羅譯)大正藏第16冊,No.681

8.      《瑜伽師地論》100卷(彌勒說,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0冊,No.1579

9.      《成唯識論》10卷(護法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31冊,No.1585

10.  《攝大乘論》2卷(阿僧伽作,後魏‧佛陀扇多譯)大正藏第31冊,No.1592

11.  《究竟一乘寶性論》4(後魏‧勒那摩提譯)大正藏第31冊,No.1611

12.  《大乘起信論》1(馬鳴菩薩造,梁‧真諦譯)大正藏第31冊,No.1666

13.  《勝鬘寶窟》6(隋吉藏撰)大正藏第36冊,No.1744

14.  《入楞伽心玄義》1(唐‧法藏撰)大正藏第39冊,No.1790

15.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并序》1卷(唐‧法藏撰)大正藏第39冊,No.1838

16.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6(明智旭述)大正藏第44冊,No.1580

17.  《大乘起信論義記》5(唐‧法藏撰)大正藏第44冊,No.1846

18.  大乘起信論疏筆削記》20卷(宋子璿錄)大正藏第44冊,No.1848

19.  《大乘義章》26卷(隋‧慧遠撰)大正藏第44冊,No.1851

20.  《異部宗輪論》1卷(世友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49冊,No.2013

21.  《勝鬘經記》1(失譯)大正藏第85冊,No.2761

22.  《大乘起信論廣釋》3(唐曇曠撰)大正藏第85冊,No.2814

23.  《大乘止觀釋要》4(明智旭撰)續藏第98冊。

24.  《大乘止觀宗圓記》5卷(宋了然述)卍續藏第98冊。

二、現代人著作

1. 聖嚴法師:

--《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民國868月修訂版二刷。

2. 印順法師

--《勝鬘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8910月,新版

刷。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74月初版刷,88107版。

3. 諦閑法師

--《大乘止觀述記》,台南,和裕出版社,民國88年一版一刷。

 

 



[1] 《大乘止觀》卷1(大正46642a19)。

[2] 參照《大乘止觀》卷1(大正46642a21~23):「此心即是自性清淨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復名法身,又稱如來藏,亦號法界。復名法性,如是等名無量無邊。

[3] 印順法師把大乘分為三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本文的架構將以印順法師的教判為主。

[4] 參照《異部宗輪論》卷1(大正4916c16~18):「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移轉。

[5]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大正16489b15)。

[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2(大正16489b7~14)。

[7] 此語詞雖曾出現於漢譯阿含,但所說之如來藏是指佛說的一切經藏,與如來藏思想並沒有交涉。如《增一阿含》云:「其有專心持增一,便為總持如來藏。(大正2550c

[8] 《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大正16457b28~c10

[9] 《央掘魔羅經》卷4(大正2540a21~22

[10] 名為「如來藏緣起宗」可詳見法藏法師著作:(1)《大乘起信論義記》卷1(大正44243b~c);(2)《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卷1(大正4461c);(3)法藏法師另一著作《楞伽心玄義》則立名為「實相宗」,詳見《入楞伽心玄義》卷1(大正39426b~c)。

[11] 法藏法師對大小乘教判為四宗。筆者將法藏法師的三部著作《大乘起信論義記》、《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入楞伽心玄義》對教判的主要內容列表說明於附錄1。詳細要義可直接參閱原文,其出處為:(1)《大乘起信論義記》卷1(大正44243b~c);(2)《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卷1(大正4461c);(3)《入楞伽心玄義》卷1(大正39426b~c)。

[12] 《大乘止觀》卷1 (大正46642a14~23)

[13]《大乘止觀釋要》卷1續藏98冊,447b2~17)。

[14] 所謂果德即是法身、般若、解脫等果上三德。

[15] 參見《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大正16459a7~14):「復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貧賤醜陋,眾人所惡,而懷貴子,當為聖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經歷時節,常作下劣生賤子想。如是善男子,如來觀察一切眾生,輪轉生死受諸苦毒,其身皆有如來寶藏,如彼女人而不覺知。是故如來普為說法,言善男子莫自輕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進滅眾過惡,則受菩薩及世尊號,化導濟度無量眾生。

[16]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4(大正16510b4)。

[17] 《華嚴經》卷5〈明難品第六〉(大正9427a)。

[18]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卷1(大正12343a19~24)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19] 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p.148~149

[20]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p.221

[21] 印順法師《勝鬘經講記》p.222

[22]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176

[23] 《大乘密嚴經》卷3(大正16747a)。

[24] 《勝鬘寶窟》卷5(大正3774a10~11)。

[25] 《勝鬘寶窟》卷5(大正3774a24~29)。

[26] 《勝鬘寶窟》卷5(大正37a22~b7)。

[27] 筆者按:如唐法藏所撰的《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中空與不空如來藏「顯隱」的說明和吉藏所說就完全相反,可參見《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大正4475b8~14):「謂知彼在纏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此如來智有其二種:一與在纏如來藏合,隱其實德,故云空智。二約與出纏身合,故名不空智。今就前義,故云空智。又釋,是如來藏中本覺之智,隱故名空。出纏之時,顯故不空。因果雖殊,法體無二,是故在纏亦名如來智。

[28]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4(大正31840a)。

[29] 《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卷1(大正31893b19~22

[30] 《大乘起信論》卷1(大正32576a24~26)。

[31] 《大乘止觀》卷1(大正46645b8~10)。

[32] 《大乘起信論》卷1(大正32576c21~22)。

[33] 《大乘止觀》卷1(大正46646a17)。

[34] 《大乘止觀》卷1(大正46646b24~27)云:「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復有二種差別,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雖復平等離相,而復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

[35] 此五番問答為:1.遣眾生現有疑。2.遣何因迷妄疑。3.遣無明有體疑。4.遣能熏為體疑。5.遣因果一異疑。

[36] 《大乘義章》卷1(大正44473a6~10)。

[37] 《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卷1(大正44423a24~25)。

[38] 六義即是: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實識知、常樂我淨、自性清淨心、清涼不變自在。

[39] 《大乘起信論廣釋》卷4(大正851148b29~c2

[40]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2(大正44256a22~24)云:「本覺約性功德說,謂大智慧光明義等名本覺故。本者是性義,覺者是智慧義。」另《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卷1(大正4472b23~25)云:「第五攝果者:恒沙功德,就隱時如來藏說,總是因位,名性功德。若就顯時,總是果位,名為法身。

[41] 智旭《大乘止觀釋要》(續藏98冊,450b)。

[42] 智旭《大乘止觀釋要》(續藏98冊,450b)。

[43]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大正9427a)。

[44]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1(大正44300a7~8)。

[45]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11(大正44355b2~3)。

[46] 《大乘起信論》(大正32577a20~22)。

[47] 如第二明因果法身名別之義者,約因果名別則異,約法身本體則一也。第三明真體在障出障之理者,約真體是一,約在障在障是異也,此兩科皆明性用。至第四科,則明事用相攝之相。夫約事用,固成差別,然約相攝,乃極圓融。若五明治惑受報不同,此雖多談事修。實則性事雙明,顯成無礙。六明共相識不共相識,亦為性事雙辨一異兼陳之文。總之,自二至六,凡以發明法界法門常同常別,圓融要礙之理而已。」參見諦閑法師《大乘止觀述記》,p.186

[48] 《增一阿含經》卷22(大正2633c)。

[49] 《雜阿含經》卷10(大正269c)。

[50] 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p.193

[51] 《瑜伽師地論》卷54(大正30595c6)。

[52] 《成唯識論》卷4(大正3118c25~26)。

[53] 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p.194

[54] 《大乘止觀釋要》(續藏98冊,460b)。

[55] 參照《大乘起信論》(大正32576b9~11):「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56] 《大乘止觀》卷3(大正46655c27~28)。

[57] 《大乘起信論》(大正32576b8~9)。

[58] 《大乘止觀》卷1(大正46644a29~b3)云:「此能持之功能與所持之氣和合,故名為子時阿梨耶識也。依熏現法之能與所現之相和合,故名為果報阿梨耶識。此二識,體一用異也。

[59] 《大乘止觀釋要》(續藏98冊,443c

[60] 參照《起信論疏筆削記》卷11(大正44356c24~25)云:「無明依梨耶有

[61] 「無明為因生三細,境界為緣生六粗」,《起信論》與《大乘止觀》的註解書都是提及:如《大乘起信論義記》卷4(大正44269a28~29)云:「依無明因生三細不相應心,依境界緣生三麤相應心。」又如《大乘止觀宗圓記》(續藏冊98365a)云:「無明為因而生三細,即因中癡也,以迷境界為緣,而生六粗,即緣中癡。

[62]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361

[63] 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p.174~176

[64] 《成唯識論》卷9(大正3147c~48a

[65] 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p.177~178

[66] 從本書所引經論次數之多少而言,以《華嚴經》佔第一位,其次為《大乘起信論》,再次為《楞伽經》,以次為《法華經》,參見聖嚴法師《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p.38

來源:www.fuyan.org.tw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