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淺談正念與四念處
廖樂根

緒 言

  在原始佛教聖典――《阿含經》中,正念指的就是四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念處是極為重要而實用的修行解脫法門。本文根據南傳長部經第二十二經――《大念處經》(亦名《四念處》),對四念處的具體內容作了較為系統的分析與闡述,並含有某些個人在修學上的體驗與感想,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與幫助。

  正念是八正道的重要一支,是正的前提和基礎,是修行解脫的必要條件。所謂正念,就是指正確的憶念或觀想,其實質和核心就是現法樂住”1它要求修行者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儘量做到念念分明、安住當下,這是對付雜念、妄想的重要方法。其實,我們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妄想之中,更確切地說,是生活在過去、和未來的妄想之中,因而無法體驗和享受當下的喜悅與明靜,並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和痛苦。可見,保持正見是何等重要。

  在阿含聖典中,正念其實就是指四念處,雲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 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2

  根據佛陀的教誨,四念處是極為重要的修行法門,是淨化從眾生、消除苦惱、通往解脫涅槃的一乘之道世尊告諸比丘:、有一乘道,淨諸眾生,令越憂悲、滅惱苦,得如實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3具正念正智已,便具護根;具護根已,便具三妙行;具三妙行已,便具四念處;具四念處已,便具七覺支;具七覺支已,便具明、解脫。”4甚至可以說,四念處本身就包含了一切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所說一切法,一切法者謂四念處,是名正義說。何等為四?謂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5

  那麼,四念處的具體內容和修習方法又是怎樣呢?本文根據南傳長部經第二十二經――《大念處經》,對此作系統的分析說明。

  《大念處經》,亦名《四念處》,是世尊系統、詳細解說四念處的重要經典,在《阿含經》中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經文首先對四念處的重要性及什麼是四念處作了簡要說明:諸比丘眾,唯有一途,可淨化眾生,使之可以脫離憂愁衰傷、消除苦楚悲痛,獲得正法、超入涅槃,此即四念處。”“諸比丘啊!彼等於日常生活中,於身時刻注意觀察、精進警覺、念念分明,可滅淫欲,悲痛……”,對於受、法也是如此。

  接下來就是四念處的具體觀法,其中以觀身和觀法的內容最為詳細。一、觀身。經文是從以下六個方面說明的。

  1.念入出息。呼吸是生命存在的根本標誌之一,觀察呼吸是一種方便實用的修習方法,它只是要求行者對於入息、出息及其長短了了分明。彼須訓練自己,分明覺知所有出息、訓練自己,分明覺知所有入息。彼如是訓練自己出息寧靜有序,訓練自己入息。彼如是訓練自己入息寧靜有序。

  2.念身姿。這是指對身體的行、住、坐、臥等各種姿態了了分明。這一點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要做到卻很不容易。如:我們在行走時,很少是正念分明的行走,總是想些與行走無關的事。諸比丘啊!彼于行路時,於彼行走的動作,心中了了分明;于彼站立時,於彼站立動作,心中了了分明;彼于坐下時,於彼坐之動作,心中了了分明;于彼偃臥時,於彼偃動作,心中了了分明。

  3.明覺觀。這裡主要是指行者對於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正念正知,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地明瞭自己此時此刻正在做什。如進退、”“瞻視凝睇穿衣持缽屈伸臂腿饑食嚼嘗乃至大小便利等,諸比丘啊!彼於行、住、睡、醒、說話、沉默之際,應以正智觀之,了了分明所作何事。

  其實,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關鍵是要保持正念。但實際上要做到這一點卻很難。如在做某一件事時,我們的心往往並沒有安住在這件事上,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心不在焉。例如,在吃飯時,我們很少是認認真真、正念分明地吃,甚至誦經或靜坐的時候,稍不小心,念頭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可能一開始或短期內就做到念念分明,妄想肯定是有的,關鍵是當妄想生起時,要慢慢訓練自己保持警覺,不要繼續跟著妄念跑。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當我們開始修習正念的時候,往往會感覺到此時的妄想和雜念似乎比沒有有修習的時候還要多得多,其實這是一利錯覺,因為平時沒有修習,妄念一個接一個,我們根本就沒有注意和覺察,而是完全成為妄想的奴隸,隨著它轉來轉去。所以,當我們修習正念時,不要被妄想嚇倒,或感到失望而沒有信心。要知道,這是進步的表現,因為你已經意識到了保持正念的重要性和對治妄想的方法。

  4.厭想觀。也可以叫不淨觀。血肉之軀本來就是污穢不淨的,但要真正看破它卻並不容易。試想一個人從生到死,不都是為了這個所謂的身體或嗎?厭想觀就是通過觀察身體的種種不淨,以破除行者對於色身的執著與貪戀。諸比丘。彼應觀止身,自足底而上,自頭頂下,由皮包裹種種不淨充滿,言曰:我此身中,有發、毛、爪 、齒、皮、肉、筋、 骨、髓、腎、心、肝、肋膜、脾臟、大腸、腸膜、肺、胃、屎、尿、膽汁、膿、血、汗、脂、肪、淚、淋巴、涕、唾、滑液……”

  四大觀。人的身體其實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構成,死亡即是四大元素的分解與轉化,其中並沒有一個獨立不變的實體。諸比丘啊!彼無論做何事,無論身置何處,應於此身依其組成分類而觀。曰:此身之中有地、水、火、風等四大種。諸比丘啊!猶如熟練屠夫,或其學徒坐于四街大道,殺牛剝皮支解成塊,於此一樣……”可見,觀四大可以逐漸破除對自體和自我的執著,因為四大假合,本來無我,而我執就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一切煩惱和痛苦都因而生。

  墓地觀。此觀對身體死亡後被分解的全過程作了詳細的描述。通過這種納想,既可以減輕行者對於色身的執著,還可以增強出離心,激發菩提心。人生苦短,生死無常,死亡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我們不知道自己哪一天會離開文這個世界,而死後的身體以是一番怎樣的情形呢?先是腐屍膨脹 黑、膿爛充滿,接著便為各種鳥獸和昆蟲所咬食,只餘骸骨,皮肉盡脫、血跡斑斑、 腱尚存,接下來只餘骸骨腱,無血無肉。慢慢地,骸骨支解,四散分離各歸一處,骸骨慘白如海螺殼,並且白骨各異,四散堆積,經年日久久,最後,骨殖枯腐,化為齏粉於彼自比,言曰:肯定我此身性質相同,於彼一樣,逃脫不了。

  以上六個方面就是世尊解說觀身念處的具體內容。彼如是生活,彼於自身注意觀察其身,彼於他人注意觀察其身,彼於自身他身兼顧注意觀察其身,或觀察身內之生起,或觀察身內之壞滅,或兼察身內之生起一壞滅。由於專心繫念而認清其身無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會無所染著,於世間一切事物也無所執取。

  二.觀受。受即是感覺或感受,受的類型大致來說有苦、樂、非苦非樂三種。所謂觀受,就是當任何一種感受生起時,都要如是觀照,了然於心。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很少注意到這一點。好比在快樂的時候,人往往是沉浸在快樂的氣氛之中,被所控制而迷失了自己。此刻,你並不清楚地了知自己正處於樂受。同樣,痛苦也是如此。至於不苦不樂受,更是迷迷糊糊,沒有任何覺知。因此,對於正感受苦受、樂受、非苦非樂受,以及有關利害樂受有關利害非樂受無關利害非樂受有關利害非苦非樂受無關利害非苦非樂受等各種感受時,都應正念正知,心中了了分明。修行者應於自身他身、如是觀察其受觀察感受之生起與壞滅由於專心繫念而認清感受無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會無所染著,於世間一切事物也無所執取。

  三、觀心。心是變化無常、刹那生滅而又遷流不息的,修行的關鍵就是要調伏我們的心念。所謂觀心,就是要對心的任何性質和狀態都要了了分明。一般來說,心意總是呈現出兩種相對的情形。如:貪欲熾盛,心離貪欲;嗔恚熾盛,心離嗔恚;愚癡熾盛,心離愚癡;心念專一,心念賓士;心志高潔,心志卑下;心智優越,心智下劣;心力集中,心力散慢;心得解脫,心被束縛。等等。人的心念是極其複雜而微妙的,修行者應於自身、他身、注意觀察其心,及其心意之生起與壞滅由於專心繫念而認清心意無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會無所染著,於世間一切事物也無所執取

  四、觀法。在《大念處經》中,觀法的內容包括如下五個方面。

  1.五蓋。此即貪欲、嗔恚、昏沉、掉悔、多疑等覆蓋心智的五種障礙。諸比丘啊!彼有貪欲,應了了分明彼有貪欲。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貪欲雲何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貪欲如何棄除,應了了分明已棄除之貪欲如何未來不生。經文以同樣的方式談到了嗔恚等餘下四蓋。

  2.五取蘊。蘊是積聚之意。有情生命即是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和合,即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其中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諸比丘啊!彼應了知色的性質,云何生起,如何消滅;受的性質云生起,如何消滅;想的性質,云何生起,如何消滅;行的性質,支何生起,如何消滅;識的性質,云何生起,云何消滅。

  3.內外六處。處是生長門的意思。內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六處是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兩者是根與境的關係。通常,我們都是心隨境轉,被六根與六塵所控制而不得自在,人的生活基本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六根而追求外界的六塵。當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時,痛苦也就隨著產生了。人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人都是自己欺騙自己,自己麻醉自己,因此,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英雄可以征服世界,但卻無法戰勝自己。諸比丘啊!彼應了了分明眼根,了了分明色塵,了了分明依此二者生起之束縛,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束縛雲何生起,了了分明已生起之束縛如何未來不生。對於耳和聲,鼻和香,舌和味,身和觸,意和法,也應如是觀照。

  4.七覺支。此即達到覺悟的七個階段: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七覺支的基礎即是四念處。諸比丘啊!彼有念覺支,應了了分明彼有念覺支;彼無念覺支,應了了分明彼無念覺知;應了了分明尚未生起之念覺支如何生起,應了了分明已生起之念覺支如何發展圓滿。對於擇法等其餘六覺支也應如此正觀。

  5.四聖諦。佛法的大綱即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佛陀四十九年說教從來沒有離開四聖諦。因此,如理思維四聖諦是觀法的重要內容。

  苦聖諦。四聖諦是建立在苦聖諦基礎上的。苦是客觀的存在,任何人都必須面對它而無法回避。苦人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必不可少的,苦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它能使人驚醒,從而引導人們去追求人生的真諦與生命的超越,只有對苦產生全面而深刻的認識,才能真正踏上修行、解脫之道。經文告訴我們: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憂、悲、苦、惱、絕望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凡執著五蘊皆是苦。然而,對這種種進行了具體的解釋說明。

  集聖諦。這即是苦之因。何謂集聖諦?那是導致再生的欲望,它是貪欲與享樂相結合,於每一生中皆能尋到欣喜,它是尋求感官享樂的欲望,尋求永生的欲望,尋求短暫生存的欲望。接著,經文詳細解說了只要有任何令人喜悅、適意產生之地,欲望就會於此生起、成長、立足生根。

  滅聖諦。此即滅除苦之因(集)而達到的解脫、涅槃的常、樂、我、淨之境。它是所有追隨佛陀的修行者所嚮往和追求的最高目標。它就是欲望完全的消失與止息,它就是放棄、鬆手、不染著。

  滅苦之道聖諦。通過什麼途徑與方法才能離苦得樂、親證涅 呢?這就是道聖諦,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正見就是對四聖諦的正確認知;正思是決心離絕欲樂,不于任何人心懷怨恨,立志不傷任何生靈;正語就是不妄語、不兩 、不惡口、不綺語;正業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正命是指正當的謀生職業;正勤即是:未生惡不生,已生惡令斷,未生善令增長;正念就是四念處;正定即是四禪。

  八正道是修行解脫的滅苦之道,它是戒、定、慧三學的統一。佛法並不是空洞的理論或抽象的哲學,佛陀說苦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離苦,並指了切實可行之道。如果我們僅僅是將佛法作為一種知識或學說來學習和研究,而不依教 行,那是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利益的,這也是與佛陀的本懷背道而馳的。

  以上五個方面即是觀法念處的內容。修行者應於自身、”“他身注意觀察諸法,觀察諸法之生起與壞滅。由於專心繫念而認清諸法無非是如其所念,如其所知而已。如是,彼生活會無所染著。於世間一切事物也無所執取

  在經文的結尾部分,世尊談到了依法修習四念處七年乃至七天所得的不可思議的果報,並再次強調了修習四念處的重大意義。
  有關四念處的內容在《阿含經》中還有多處提到,但都沒有超出《大念處經》的範疇,故在此不作進一步的引證。

小  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與說明,我們可以請楚地知道:四念處的確是一種非常重要並值得大力提倡與推廣的修行方法,可惜它並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其實,所謂修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同我們自己的煩惱與妄想作鬥爭,而正念與四念處就是對治煩惱、妄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只要我們能遵循佛陀的教悔,如理修學,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喜悅與收穫。


  注:
  1《雜阿含經》616
  2《雜阿含經》1028
  3《雜阿含經》607
  4《中阿含經》52
  5《雜阿含經》633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