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二十三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二十三章  道人挑大擔

 

「無念知境」,無念以後不是不知,是全知,換句話說,幾乎達到全能。理的重要性也是如此。過去曾經上過顯密圓通修證法門的課,上次也提到禪宗法眼祖師、法眼宗的重要性。像我們手裏這部書《宗鏡錄》,是淨土宗也是禪宗大師的著作,他從禪宗出來,他的系統是法眼宗。法眼宗的傳承很快就斷絕,為什麼?因為太難!換言之,法眼宗在用功、證道上的要求非常嚴格。上次提到法眼禪師的詩偈:「理極謂,如何有喻齊。到頭霜夜月,任運落前溪。果熟兼猿重,山長似路迷。舉頭殘照在,元是住居西。」有人研究中國禪宗,尤其禪宗祖師們的詩偈,認為幾乎與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的大智慧一樣高超,有時一首偈子的涵意包含甚廣。

 

「理極忘情謂」,理到了極點、悟道了!「情」、妄想、「謂」,無話可說。

 

「如何有喻齊」,什麼比喻都不需要,沒有一個比喻可以與它相比。

 

「到頭霜夜月」,文學的境界也是悟道的境界。冬天清、冷、靜、寂的霜夜,月光遍照,整個天地都空了!

 

「任運落前溪」,清光一照,百尺竿頭還是落到平地。

 

「果熟兼猿重」,雖是寫景,理到了就是功夫,樹上的果子熟了,猴子偷摘果子。猴子、果子掛在樹幹上,樹枝因承重而彎曲。猴子代表心猿,果是道果。理論、功夫到了,自然果熟,心境自然到達莊嚴的境界。

 

「山長似路迷」,這是大家都能體悟到的,你們用功的情形就像扭秧歌,今天進三步,明天退兩步;這兩天進步一點,一會兒功夫卻又跨掉了。修道這條路程非常遙遠,有時疑似無路可走,越修越糟糕,在進步中間是有這種感覺。

 

「舉頭殘照在,元是住居西」,描寫夜晚的景色,也是修證到的境界,原來還是自己本來的那個房子。「西」也可以解釋成原來又是歸到西方,這個西方並不一定完全代表極樂世界,也可以代表心地法門,本來清淨。這裏是真淨土。「舉頭殘照在」完全到了家;「元是住居西」原來就是自己的故鄉,我的本家就在這裏。

 

這是法眼禪師陳述悟道境界偈頌,法眼宗是禪宗的一大宗派,永明壽禪師是法眼禪師的徒孫。

 

這裏強調理與事的重要,我們要切記法眼禪師「果熟兼猿重,山長似路迷」這兩句偈。大家在用功階段,有時反而覺得自己在退步;走一段長途,往往會覺得疲勞而沒有勇氣再走下去,不曉得何時到家,好像走錯路!其實沒有走錯,只要一想到法眼禪師這句話:「山長似路迷」,便能不退道心,鍥而不捨地修去。

 

客塵不住主人家

 

「或事觀對於事寂,謂觀於一境,心不動搖也。或理觀對於理寂,亡心照極也」。事觀,事寂;理觀,理寂,這裏舉出相對的道理。以華嚴宗的修法,或者以事觀對於事寂,修持的功夫到了,智慧也到了以後,—切達到寂滅涅槃的境界,自然空,不需要你求個空。那麼,走哪一條路線呢?是觀心法門的道理。「觀於一境,心不動搖」,妄念來也不拒、去也不送;來不迎、去不追,就是一心坦然而住,心不動搖,理與事一齊到。這是華嚴的圓教,也是禪宗入手功夫最痛快的地方,隨時隨地在觀心。《楞嚴經》比方我們此心是主人,一切妄念是客人,叫客塵煩惱,主人端端正正坐在屋內看著門,客人來了也不起立迎接;客人走了不相送,一切是不動不搖,何必跟妄念打交道!《楞嚴經》再三提到客塵煩惱,你越理它,煩惱、妄念越多;只要主人做得了主,客塵煩惱自然有塵埃落地的時候。這個法門是事觀對於事寂,觀於一境,心不動搖,當然這個法門相當高,一路到底就可以到家,甚至到達即生成就。然而大家走這個路線容易起懷疑的原因何在呢?也就是法眼禪師所講的「山長似路迷」。學佛修道者常有一種做生意的心理,貪心,都想今天做,明天就會,最好今天做今天就會,一修就成功。修了兩、三天不幹了!划不來!浪費時間!不曉得他準備把多餘的時間拿去做什麼用!實際上只要一心一路下去,拋棄了時間、空間的觀念,就可一路走到底;中間偶然起疑,就要能自覺。這個疑不是對佛法、道理的疑,而是對自己懷疑起來,這是要命的!人最大的敵人是對自己懷疑,尤其修持的人,在理上不透徹的,容易犯這個錯誤!

 

「或理觀對於理寂,亡心照極也」,這是最後,最好是智慧成就,以理來觀,透過智慧成就,自然到理的大定。「理觀對於理寂」,此時無心無念,自然到達無心地。不論小乘、大乘,無心地是修極果的基本道理。「亡心」,心沒有了;「照極」,照見五蘊皆空,空到極點,就達到觀自在的境界。

 

按著他引用經論來說明:

 

心空能見十方剎

 

如《百門義海》云:「明出入定者,謂見塵性空;十方一切真實之理,名為入定也。」

 

他特別抽出《百門義海》這部經論的精華,書中說:真正明白出定、入定的道理,「謂見塵性空」。此話怎講?怎麼叫真正入定?怎麼叫真正出定?你不要認為兩腿一盤、眼睛一閉、昏頭昏腦、搖頭擺腦,坐在那裏黑洞洞地一鑽就是入定,那是落昏沉,絕不是入定。雖然兩腿可以盤上一天、十天,都沒有用,都在昏沉中。什麼叫入定出定?「謂見塵性空」,六根六塵,包括物理世界,也包括肉體,真正入定,沒有肉體的感覺了。你說對啊!睡著了也沒有肉體的感覺,但那是大昏沉。肉體是四大的塵,所謂沒有肉體的感覺,是與太空一樣相合一,完全空靈了,這個稱之見道,不是眼睛的見,而是心地法眼見到塵性本空。那麼見塵性空的人,真入定了,我們看不到這個人,因為他一念塵性空,整個四大肉體就與虛空相合,我們的肉眼無法看見。

 

「十方一切真實之理,名為入定也」,這個時候沒有時間、空間的觀念,不但功夫到了,十方世界中一切真實的理也到了極點,這個是真正的入定,接近所謂如來大定;也接近所謂楞嚴大定。

 

最近我聽了很多奇怪的事,有學生說他學得一個楞嚴大定法,我說奇怪!楞嚴大定還有法可傳?所以對於妄覺妄為的人,覺得連一笑也多餘,只好聽了就聽了。這裏順便提醒各位,不要被求一個法、求一個名相所騙!那是自欺!真正定的原則、原理都說明過了。接著他又申訴理由:

 

然此見塵無性空理空時,乃是十方之空也。何以故?

 

這兩句話是永明壽禪師加註的評論。永明壽禪師距今約一千年,言語、觀念都有所差異,我們用現代話再敘述一遍。就是說,上面所講的真正的入定,見到物理世界的空,乃至物理世界之塵無性的空,如此到達理空的智慧時,乃是十方之空也。這句話如何解釋?我們曉得太空的空仍屬於物理世界的空,不是明心見性般若性空的真空,這個觀念千萬搞清楚,佛法所講的空,不是科學界所說物理世界太空的空,因為太空的空也是物質,是屬於五大中的地水火風空中的「空」,這都屬於物理世界。至於本性、至性空的性空,不是物理世界,那是形而上的,非物理世界所能包含,但它包容了物理世界。一悟了物塵本空,等於是通達「十方一切世界皆空。

 

「何以故」,這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時創作的文字,中文文法倒裝句,拿現代話講:什麼理由?

 

由十方之心見於一塵,是故全以十方為塵,定亦不礙,事相宛然,是故起與定俱,等虛空界。

 

他說什麼理由呢?「由」字在古文寫作中很重要,現代白話寫作就不用「由」。因為此心達空,心已不是我身中之心,而是十方之心,盡虛空遍法界。此十方之心,能見一方之一塵,亦同時可見十方的種種塵。十方之種種塵也就是此方之一塵,「一多融通,同異無礙」。

 

「定亦不礙」,這些塵塵剎剎的存在,不妨礙這個心不動。當你真理解,理透了,物理世界雖有障礙,照樣入定。

 

「事相宛然」,一切事實、現狀很明顯地擺在這裏。

 

「是故起與定俱,等虛空界」,這時入定、出定是同是時的,換句話說,入定與出定一佯,真正到達,這人隨時隨地都在定中,但也等於已經出了定,並不需要盤起腿來入定。有時候盤腿閉眼好像入定,其實都落在昏沉,不是真得定。真定的人閉眼、開眼都在定,是故起與定同時俱在,心相等於整個虛空,真正地空了

 

多少異同會心通

 

但以一多融通,同異無礙。

 

這是華嚴境界的名言。拿數理哲學來講,若以數學來推測這個宇宙有多大,是無法推測的,然而真正地無法推測嗎?非也。宇宙是個零,數學乃至最高的數理哲學,其基本就是一。千數萬數起於一,第一個數沒有動以前,有個數——零,這個零就是空;代表沒有數,也代表無窮數、無量數、無邊數,代表有也代表無,這個零有這樣重要。所以,你懂了這個理,甚至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到達了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一即多,一多無礙,不在乎你是否「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或若七日」一心不亂,只要一念專精即可往生。它的原理就是「一多融通」,一與多是一樣的。「同異無礙」,相同的意見、不同(或反對)的意見;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本體上都是零,都是個空,所以說同異是無礙。

 

是故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差別入一際起,一際入差別起,皆悉同時。一際成立,無有別異。

 

這些不需要多講,文字一看就懂。換句話說,真由理上悟透的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境界上都可以達到定慧等持的境界。

 

「一際成立,無有別異」。只有一點,成功了、到達了,中間沒有差別、分異。

 

當知定即起、起即定,一與一切同時成立,出入無礙也。

 

這是華嚴境界所謂圓頓之教,頓悟、圓滿了!

 

第五對,二利體用無礙。

 

第五個原則,相對地講,「二利體用無礙」。二利就是指自利或者利他。先自利還是先利他?是佛學界幾千年來的爭論。學佛的人,基本原則先自利,然後才能利他,自己還不能過河而想背人家過河是做不到的,所以先要自修,成功了再渡(度)人,這是一條路。另一條路,相對的理論,大乘道是先利他,寧可一切眾生先成佛,我最後沒有關係,這是真菩薩發心,先利他,自利擺在後面。這兩派理論是尖銳的相對。還有一種理論是調和派,自修自利與利他同時並進,此乃菩薩道。這三條大道都可以走。

 

那麼華嚴境界所言「二利體用無礙」,可以說是圓融,自利利他,在體用兩方面沒有障礙,也沒有先後同異之分別。

 

定力在自利利他的體用

 

謂於深根起定心不亂,是體也,自利也。

 

這要注意了!真正學佛走大乘路線的人,定力、慧力的根基非常深。當然你要經過一段修持,使心理堅固,生起定心不亂的力量。所謂定心不亂並非打坐就叫入定,真正入定,你蹦起來在太空中、水中,飛機摔下來,肉體變成肉醬,你還在定中,那才叫定。要認識清楚,千萬不要胡說,以為打坐是入定,那不相干。所以說「深根起定心不亂,是體也」,這已經接近菩提道道體,是自利自修的功夫。你能夠做到深根定心不亂,有這個自利,下地獄度人都可以,你到紅塵滾滾中儘管去滾,隨便滾到哪里去都能利他,因為你本身不論在哪一種環境中都能自利。

 

而不礙理舒於廣境,是用也。人天不能知,利他也。良以,體用無二故,自利即是利他。

 

以這個定力入世,在輪迴中變畜性、下地獄,有無數的化身不障礙,在理上永遠舒展於深廣的境界。「於廣境」,深廣,六道輪迴無所不包,這個是定力智天慧到的人,自利利他的妙用,到達了最高的境界。

 

「人天不能知,利他也」。大乘菩薩道到了最高境界,有所謂「順行」,專修善法,像釋迦牟尼佛這一生走的是順行。有些大權菩薩不是普通的菩薩,也就是佛,十地以上的菩薩是大權變,他能夠使用權變,所以《華嚴經》上說,非十地以上的菩薩沒有資格當「魔王」;非十地以上的菩薩不能當治世的轉輪聖王,因為這兩種聖人與英雄,必須具備大權變的功德。他說大權變菩薩境界,有時候以「逆行」,走相反的路線,表面上看起來很壞,其實這種境界不但人不能懂,連天人都不能瞭解。大菩薩起利他作用時,他究竟是何用心?要做什麼?我們沒有辦法推測,因其所為超越了恒理,用常理或一般佛理推測,不屬於他的範圍。

 

「良以,體用無二故,自利即是利他」究竟來講,自利、利他二者沒有分別,因為體用不二。所以自利也就是利他。

 

記得好多年前有位朋友問我一個問題,問題的背景必須先說明一下。我們知道天臺宗是智者大師所創,其實智者大師之上還有慧聞傳慧思,再傳智者大師。智者大師的師父慧思禪師在湖南南嶽,一輩子在峰頂住茅蓬沒有下過山。志公問他,大師啊!你成了道,為什麼不下山度人?他說何必下山!我就是在這「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更沒有眾生可教化」,我度眾生的事已經做完了。當年這位朋友問我這是什麼道理?我說這個道理是大權變的境界,也就是體用不二,自利即是利他,後來他又再一次問我究竟怎麼樣?他還是參不透。我說參不透跟你講第二樣。我說因為慧思有個好徒弟嘛!這個徒弟當了中國的釋迦佛,用不著師父出來。一個人有這麼一個好兒子,夠了!替他做完了!等於中國人有一幅對子說:

 

粗茶淡飯布衣裳,老夫耄矣。

治國齊家平天下,兒輩為之。

 

老年退休萬事不管,這種事交給兒子們去做啦!老頭子氣派很大,以老賣老。這幅對於很妙!

 

慧思之所以不下峰頂,的確是「氣吞諸方」,有智者大師這麼一個弟子就成了。假使我們當中能夠找到這樣半個學生,牙齒都要笑掉!連下巴都要笑歪了!

 

因此,自利即是利他,接著是結論:

 

聲色場中三昧深

 

此上十義,同為一聚法界緣起,相即自在,菩薩善達,作用無礙。

 

以上所講的十種義,義就是原理,修持的原理與定的原理。這十種原理有一個共同的大原則,「一聚法界緣起相即自在」,整個法界是因緣所生,它所呈現的現象,在諸佛菩薩成就應用的時候有絕對的自由,順行、逆行皆是他的權變。所以大權菩薩徹底成就地懂了這個道理,善於通達這個作用,沒有障礙。

 

又經且約根境相對,亦應境境相對,謂色塵入正受,聲香三昧起。

 

又依經典上說「且約根境相對」,生理上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外境色聲香味觸法(即物理世界),上次已經在《華嚴經》內義上提過「根境相對」。他說現在也要引用「境境相對」,每一個境界對境界。換言之,以現代觀念來作說明,「根境相對」四個字,是在我們生理與物理世界相對的中間,求證佛法的一個答案。而「境境相對」呢?這個境不一定指物理世界物質的作用,物質與精神各有各的境界,比如我們看嬰兒經常有他的境界,一會兒笑、一會兒皺眉頭生氣,你不能說嬰兒沒有思想。有些人在夢中又哭又笑又翹嘴,他有他的境界。精神病人也有他的境界。諸位在坐的人,儘管身體坐在這裏聽課,心裏還是另外想到某一件事,有自己的境界。所以說境境是相對的,先要瞭解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也可以說是心境、意境,意識上的境界,也指物理的境界。「境境相對」是講色塵,色塵是物理世界。譬如今天男女老少穿著紅黃藍白黑的衣服齊聚一堂是一個境界;聽到講《宗鏡錄》的聲音是個境界,這個境界就叫色塵的境界。現在每個人的身體是物理世界的因緣所湊合,因緣湊因緣,構成了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在佛學名詞籠統地說就是色塵,也就是色法,物理世界的塵也可以代表物質。佛經用中文釋譯「塵」這個字,翻譯得真是無話可說、無懈可擊,沒有辦法再翻譯了!不管清淨的東西,不清淨的東西,對本性光明都是障礙,物理世界的一切都是塵,紅塵、灰塵,總而言之謂之色塵。

 

「色塵入正受」,這不是我們所能瞭解的境界。一般修顯教、修小乘是避開人世間的色塵,所以小乘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大菩薩的境界則不然,他可以在色塵中進入定境,入到正受三昧,小可以在聲色場中,歌廳舞廳,乃至於在戰場上炮火連天中出三昧,或者可以在那個時候入三昧。物理世界的變化對他毫無障礙,不需要另求清淨,這是華嚴最高的境界。不是普通顯教也不是小乘的境界。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