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十一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十一章  遠峰不近看

 

《宗鏡錄》第四十四卷,正式談到「止觀」的問題。止觀是一切學佛修道用功的基本道理,不論用何種宗派,何種方法,都包括在止觀中。止觀的成果是定慧,由止得定生慧。

 

上次根據《宗鏡錄》的文字,把「止」講完了,文字上立刻轉到「觀」的部分。老實講,把止觀的作用、修持的方法,在理論上完全認識清楚了,不管修顯教淨土、密宗、禪宗,乃至修外道法門,都有辦法了!問題是一般修持者對止觀的正見不太容易把握。

 

我們首先說明止。

 

「止」的梵文是「奢摩他」;「觀」的梵文是「毗缽舍那」。有些唐代翻譯的經典,認為中國文字用「止觀」二字,意義表達不清,因此直接翻譯梵音奢摩他、毗缽舍那。不過,這麼一翻,大家又更不容易瞭解!

 

止,以中文意義而言,就是如何把心念思想靜止下來。今天很多同學跟我討論到這個問題,所以再提出來仔細研究。

 

大家學佛或做功夫都想得定,如果認為打坐就是修定,基本觀念就錯誤!打坐不過是修止現初步練習修止的一種方法而已!並非打坐就是定。什麼是定?不一定打坐能得定,站著講話、跑步、在空中翻筋斗都可以定。並非打坐心入定。如果把打坐、或者打坐睡覺叫入定,那真是自欺欺人!坦白講,打坐也不能跟「止」劃等號。

 

大家打起坐感到最困難的,就是思想意識停止不了,因此想盡辦法停止思想意識。這在基本上就犯了極大的錯誤!我們要曉得,人的思想意識停止不住的,世界上第一等笨蛋才幹這些事,連第二等聰明人都不做,何況第一等聰明者。要把自己思想意識定住在一點,做不到的,這是什麼道理。我經常跟大家說,心理作用同力學原理是一樣的。譬如捏拳,捏的愈緊愈痛愈難過,就想趕快放鬆。因為向心力過強,離心力必隨之而起。為何一個東西捏緊會爆炸?向心力到達極點,離心力便起而爆炸。所以,想要把念頭空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愈阿彌陀佛,陀佛阿彌的事情就跟著多了!一下子想到茶葉沒有買、那件衣服沒有洗乾淨、那個人欠我十塊錢……什麼都想起來了!你如果不想把心念壓緊,什麼都想不起來。然後,你有時候想,認為自己方法很高明,什麼都不用,既不念佛也不念咒、也不做什麼,只是靜坐、空啊!你哪里空得了?愈空,離心力一大,向心力集中,你越想空,越空不了,什麼事都想起來。你真空了,一定看得很清楚。譬如大家看房間裏的某樣東西,被桌椅擋住看不清楚,搬開桌椅,房間一空,什麼都看清楚了!哪里有一點髒的、黑的,清清楚楚,那是必然的。

 

所以,不明白此理,拼命用功壓心念,想得止得定,如何靜得下來?佛法叫我們莫妄想、不起分別,沒有錯,但是大家搞錯了!以為不想是把念頭壓下去什麼都不想,註解錯了。註解錯誤與佛法沒有關係。如果把念頭壓下去叫不妄想,豈非死人!那何必修佛,修死不就什麼都不想,再不然變石頭人,石頭、木頭不會想。

 

所以,基本上這個道理要弄清楚。佛叫我們不妄想,而我們想求得定、想求靜下來、想求空就是個大妄想。因此大家盤腿用功,可以說此人在那裏打妄想,想成佛、得定的妄想擋住了一切。

 

那麼,如連這個妄想都不想,我們如何能得止呢?佛經只叫你止,修止入門;至於怎麼樣修止,查遍了佛經也沒有對止多作定義。

 

這剎那不就是止嗎?

 

中文對止的解釋就是停止,其實止很容易達到。譬如大家盤腿打坐,兩手放好,這樣子就已經是止了嘛!為什麼?兩條腿不跑步,兩隻手不再玩花樣,嘴巴不講話,眼睛開也好,閉也好,不隨便張望,不要理自己的思想,你感覺一下,已經止了!你要認識這個境界,就在這個情況下就是止!佛罵人頭上安頭,人本來有個頭,頭上安頭,豈不多餘!一個頭已經夠累,兩個頭很辛苦耶!你說思想還沒有澄清,佛經說譬如一杯濁水,剛開始擺好,水仍然晃動,只有慢慢等它靜,泥渣沉底,水乾淨了!

 

一般人念咒子,或者用現想、念佛求止,往往是自已在擾亂,止不了,這個道理要認清楚。

 

初步學止,先求身的止,五根不動,而意根未停,慢慢轉過來。大家注意!身心不是止得了的,是觀,唯有觀才能止。不管修密宗或顯教哪一宗、哪一派,學佛修道者多,成道者少,是理上不清楚,因此功夫用不上路。大家坐起來都忙得很!忙著與心意爭鬥,想把心意搞下去,於是越搞越忙,修了六十年,你忙了六十年,看起來很清靜,在那裏打坐,實際上也夠忙了!

 

注意!念頭不是止止得了的,念頭是靠觀來破的。老實講,全部佛法就是一條路:「止觀」。

 

第三個問題來了。

 

什麼叫「觀」呢?觀心法門,梵文毗缽舍那,即中文「觀」的意思。據我幾十年經驗,走了不少路,也接觸不少學佛修道的人,大多對觀的理論始終搞不清楚,一看到觀,瞪起眼睛修觀。

 

修密宗的修「觀想」,不曉得密宗教理,觀是觀,想是想,兩者絕對不同。而密宗的觀想與止觀,在理論上是一個,但方法兩樣。

 

講到修觀,許多學打坐的強調眼觀鼻,鼻觀心,一般人打坐,除非鬥雞眼可以看到一點鼻尖,則絕看不見整個鼻子。不過,眼觀鼻還勉強可以,鼻觀心怎麼觀?鼻子又沒有眼,如何看心啊?這種人很多,坐起來像雞蛋一樣。

 

此外,還有些道家的修法,那厲害了!眼觀鼻、鼻現心、心觀尾,打坐練功彎頭,鼻子差不多要碰到肛門,這叫太極,修道家的稱為龜息。在道家龜鶴象徵長壽,鶴頸長,立睡,頸子彎曲,鼻子插到屁股,呼吸與肛門相通。鹿也是站著睡覺。因此,有人練習打坐,眼觀鼻、鼻現心、心觀尾,把身體捲成圓拱狀。你們所見有限,我們在大陸湖北宜昌親眼看到一家人如此修道。外面宣傳這一家人都有道,快要「拔宅飛升」,這還得了!我趕緊親自去拜訪。聽說這一家人修的法,千古失傳,喲!那更要學啊!管他要多少錢,叩多少頭都要學。他們家中沒床、沒椅,地上鋪的全是席子,一家大小兩夫妻、兒子、女兒全打坐,快要修到拔宅飛升。漢朝淮南王拔宅飛升,全家成道,雞犬升天,萬一雞飛到半空中掉下來,至少還可再活一千年。那家人本事真大,從老頭子起,到七、八歲的小女孩,打坐慢慢轉,頭硬對到下部,像個圓球,房間裏就看到好幾個球在那裏滾。我想這一道我大概學不到,沒有那麼軟的身體,可見人體很妙。還有,為什麼房間全鋪席子?半夜子時陽氣一發動,身體內氣動,開始「滾球」,妙的是一家七、八口打坐滾動,怎麼也撞不到一塊兒,這樣滾上一個時辰。

 

看了這種情形,我說我不修了,我心裏有數,這個與大陸一種道家的打神拳一樣,站著先學韋馱抱杵,念「嗡嘛呢叭咪吽」,咒音的力量壓久了,全身慢慢抖起來,閉著眼睛就打起拳來,這叫神拳,沒有路線,愛打什麼拳就打什麼拳。如果旁邊有人暗示打猴拳,過一會他就像猴子一樣打起猴拳;暗示他來段天女散花,他立刻打一段天女散花。一般人學佛對這些很迷信,我們到底見過,也學過一點科學常識,這是心理作用,人體壓緊,氣一振動,加上神通的弟弟——神經的觀念,喲!氣動了!菩薩、神到我身上,要我這樣動、那樣動,就抖起來了!

 

所以,我看了肉球打滾,叫它肉球道,不修了!這個我懂,何必跟你修!道理就是眼觀鼻鼻觀心,現出來以後,心觀尾,而害成這樣,可以說是受害者。

 

遠峰不近看

 

眼觀鼻是肉眼觀看的觀;止觀的觀是觀察之觀,觀察即是反省,也就是後世禪宗所講的「參」,一般用「觀心」,不是用眼睛看,用你的意識觀察這個道理。其實一個人隨時在止的境界,你一盤腿,一靜,要它靜下就靜下來了嘛!

 

至於有沒有得定,是觀的作用。譬如這一堂坐得不舒服,心煩意亂,你怎麼知道?意識上知道就是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產生一個矛盾,你禪坐修觀,把觀的作用冤枉地用力,拼命求達到一個止,全把工具和道理搞反了!永遠不會得止觀,也得不到好處。譬如大家隨處一坐就已經得止了,這個時候不需要起觀,不必刻意再進一步去觀,止當中就有觀。舉個例子,不一定打坐,眼睛一閉,就感覺跟普通活動不同了,那個感覺就是觀,你那個不同已經來了嘛!觀也來了,止也來了,就在那裏很現成的,別再鑽牛角尖。

 

然後要它慢慢寧靜,進一步寧靜,你進一步體會,進一步體會,進一步寧靜,這樣止觀雙運,兩者同時並進。

 

那麼,怎麼才能達到空呢?止觀中本身就是空的。當我們理解到,一開始盤腿到現在寧靜的階段,所有的動相靜相過去,自然就空了!大家打起坐來在止觀的境界犯了一個錯誤,用意識另外求一個空的現象,把自己害了!沒有一個另外的空。

 

這是第一節說的四點。

 

第二節再說明止觀的道理。

 

那麼,照這麼說,我們平常都走錯了?也不儘然。一般學佛,小乘修法止在一念。我們假定把淨土宗的「南無阿彌陀佛」一句佛號拿來當小乘的修法,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念頭來止住其他所有的念頭,一句佛號好比濕的麵粉杆,所有雜念好比灰塵紛飛,行住坐臥皆以濕麵粉杆沾粘飛塵。唐朝白居易原來修止觀、修禪,最後修淨土,有一首偈子:「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就是忙似箭,還是阿彌陀」這個就是小乘修法,一念一念……,有些人心念老是提這一念,提久以後睡不著羅!普通人準嚇住,糟糕!念佛念得失眠,只要你唉呀這一下,走火入魔。其實本來沒有魔,也沒有火,沒有這句話,因為最近幾年小說亂寫,寫多了走火火魔,哪有魔?哪有火?還不都是自己。這是因為念久、念緊張,自然睡不著;大家習慣睡眠,看到自己睡不著,嚇慌了!實際上沒有關係!如此止在一個念頭上,那一個念頭,抵一切念頭,以一念粘住雜念,即小乘的一念修止。

 

止觀與開悟

 

大乘的一念修止不走這個路線,走什麼路線?因為本來就止。比方,現在拿一個說話音聲止的境界給大家聽聽春,注意喔!(靜默)我沒有講話,你注意個什麼?這一段沒有講話不是很寧靜嗎?這個時候就是止了。你那樣止也可以,這樣止也可以,不一定打坐,很寧靜就止下去了,因為這個念頭自己不停留。大乘境界不走特別意念統一的路子,就是自然地擺平,它就止了!

 

剛才叫大家注意,我不是故意開玩笑,注意我說話,要聽到,然後沒有講,你在注意沒有講、很寧靜這一段,止當中就是在觀嘛!因為你在注意嘛!我們平常所講的觀,就是普通所說的「注意」,那個注意力就是觀的作用。拿現代的觀念來說,觀就是那個注意力;止就是安詳、寧靜,非常簡單!人只要外界不起作用,自然很安詳,也就是止。同時你把注意力集中觀察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況就是觀,是這麼一個作用。

 

所以,從止觀,到最後悟道成佛,不是止的功夫喔!完全是觀。在中文,觀的作用就叫悟,但是在理論上的悟,而沒有止的觀,不算開悟,止的功力到了的觀,叫開悟。這是一個道理,補充第二節的。

 

思想的分界

 

現在補充第三節。

 

密宗所講的觀想,觀是觀,想是五陰色、受、想、行、識中的第三個。

 

學佛要瞭解「思想」這兩個字。本來這二個字是佛學名詞,想是想,思是思。粗的叫想,細的叫思。譬如諸位坐在這裏,心裏想到樓下或者想到家裏。或者另有一件事掛在心上,或欠人家錢、欠人家感情的人,坐在這裏,《宗鏡錄》每一句都聽得進,可是跟人家約會,或明天要還五百塊錢,身上只有三十元,不曉得怎麼辦!心裏煩得很,佛經也不大聽進去,那個念頭去不了。打主意怎麼樣做,那個是想。

 

思,則沒有想的成份。譬如身體不舒服,你坐在這裏聽《宗鏡錄》,樣樣聽得進,但是,下意識覺得身體不舒服,那個可沒有去想,那是思,很細。所以,白天所想,夜裏做夢,是思的作用。

 

想會構成一個東西。譬如寫一篇文章、畫家構圖起畫稿,影像一想,意識境界已經有了,這個是想。所以說觀想,想是這麼粗的東西。修密法想不起來不談觀,開始想是外層,粗的,慢慢回轉到內在,這個時候進入觀的情況。

 

那麼,由觀的情況進入思的境界呢?想的東西變成一個現實。等於精神病的人說某人要抓他,我們看不見,但在他是真實的,在他的意識狀態,的確看到這個境界。所以我常跟大家講,如果在精神病院住久了,很難下定論,究竟我是精神病,還是他是精神病?兩個搞不清楚,我們說他們是精神病;他們看我們絕對不正常。大家在這個世界上本來都在精神病狀態中,不過那一種病與我們的病兩樣而已!我們現在這裏也是精神病。

 

這是在繼續止觀法以前,綜合答覆這幾天中同學們的研究。

 

所以止觀這個法門要搞得很清楚,才能談學佛。一般人錯認,多走冤枉路而修。順便再告訴大看到一位道友在這裏想起來,一般人學佛做功夫,可憐的是什麼?被感覺、感受牽著走。坐了幾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五天頭痛,八天血壓高,實際上他真在用功,毛病出在哪里?他跟著感覺狀況在跑。

 

一打坐,腿發麻,唉!空的嘛!空是空,腿還是麻得痛,然後坐不住,背發脹,發脹是什麼道理?該不要走火入魔出毛病?那是不是在修止觀?那叫凡夫止觀。

 

他是在修止,因為天天打坐,修靜下來,萬事不管,如果講那樣不算修止,那又冤枉他了!那麼他在修什麼觀呢?我給它一個名詞,修感覺痛苦觀。他用萬年的功夫也沒有用,這不是修智慧的慧觀(修慧),什麼理?他沒有反過來想,感覺到痛苦這一點意念作用,怎麼把這一點意念作用突破就對了,那就恭喜他了。否則,浪費費時間、浪費米糧,坐在那裏玩這個幹什麼?

 

接下來看永明壽禪師的話:

 

止觀兩帖藥,知時並知量

 

又善男子,智者識怨,怨不能害;武將有謀,能破強敵。非風何以捲雲?非云何以遮熱?非水何以滅火?非火何以除暗?析薪之斧,解縛之刀,豈過智慧?善巧方便,種種緣喻,廣贊於觀,使其破惡,是名對治以觀安心。

 

文字大家都懂,意思是,善男子啊!一個聰明人認識了害他的冤家,曉得某件事做了會受害而絕不接受,那麼冤家就不能害他。一個真正智勇雙全,有思想、有才氣的大將軍,能破強敵。「非風何以捲雲?非云何以遮熱?」。沒有風,如何吹散天上的雲、空中的霧?反過來說,沒有一片雲,烈日當空,又如何遮蔽炎熱?所以,有風捲雲,令人神清氣爽、意態閒適;有雲遮日,使人消暑解熱。頓覺清涼。

 

「非水何以滅火?非火何以除暗?」水能熄火,而火能除暗。每一句話都有正、反兩面的說明譬喻,說明什麼道理呢?沒有水無法滅火……,沒有火不能照明、炊飯……,這是講觀的道理,破一切惡的念頭。為何要兩邊說明?有兩個作用,在止觀的道理都告訴你了。人要修定打坐,完全空念頭什麼都不想,念頭空久了不曉得起觀,空久了變昏沉,愛睡覺。用定來修止對治散亂心,止是一包藥,病好了卻還繼續吃藥,藥吃多了不又變成病了嗎!所以這個時候得了止定,下去主要起觀了,就要拿智慧用心觀了。用心觀,你說懂了,又亂想想了半天,觀久了坐不住,又起散亂。所以止觀要平等等持,這就是教我們打坐做功夫修寫,與智慧觀察必須兩者並行。

 

至於如何並行,又有人問:「老師,哪個時候該用止?哪個時候該用觀?」唉呀!我常為這些問話火冒三丈。釋迦牟尼佛比我們本事大,佛在禪定修法的經典上告訴你,自己要「知時知量」。問我何時用止、何時起觀?怎麼不來問我吃幾碗飯會飽?你肚子曉得嘛!吃了這餐,下一頓什麼時候吃?你餓了就吃嘛!餓了就吃,飽了就停。結果我們學佛的人做功夫,禪也好、密也好,既不知時,又不知量;既不起觀,又不曉得修止,那樣不統統變成盲修瞎練嗎?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