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迷悟之間6 --和自己競賽1
星雲法師著

聰明的爭議
  
  聰明好不好?聰明人人希望,人人所求,怎可以說聰明不好?
  
  聰明很好嗎?語云:「聰明反被聰明誤!」三國時代的楊修,因自恃聰明,恃才傲物,最後反招來殺身之禍;東吳的田豐,力勸袁紹不要對曹操正面作戰,袁紹不聽,將之打入大牢,出兵後果真大敗,牢中的田豐一聽,說:「我命休矣!」人曰:「你勸諫得對,袁紹一定會放了你。」田豐說:「我素知袁紹為人心胸狹窄,我說錯了,他或許可以容我,我說對了,他必定不肯容我。」田豐的聰明,不但沒有為他帶來官運亨通,反而冤死獄中。
  
  有些人世智辯聰,對於自己某方面的聰明,沒有透徹的深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明白種種前因後果,這都不算是聰明。例如,螳螂捕蟬,自以為得手,孰料黃雀在後;黃雀自以為成功,但獵人的子彈已經射來了。
  
  社會上一些作奸犯科的人,總覺得自己犯案的手法,天衣無縫,所作的案件,無人能知;但是天知、地知,因果知道,怎能說無人知曉呢?社會上許多所謂「智慧型」的犯案者,不都是自以為聰明,不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嗎?
  
  眾生都有一個僥倖的心理,以為自己聰明,不畏懼因果。但是,就算你不知道畏因,一旦苦果來臨的時候,你也不能不有所畏懼啊!所謂自私無人,就不是聰明;貪贓枉法、損人利己,就不是聰明;瞋恨嫉妒、障礙他人,就不是聰明;貪小便宜,專撿現成,自以為有所得,實際上卻失去了人格道德,這就不是聰明。
  
  有一個兒子在外偷盜,母親誇讚兒子聰明有用,兒子愈偷膽子愈大,最後殺人搶劫,終於犯案累累被判死刑。所以,為人父母者,對於子女不一定只要求他聰明,應該要教育他守道德、守本份,明因果、知進退,不但不去侵犯他人、不盜佔他物,進而要隨力喜捨、隨緣布施,這必定能廣結善緣,必能前途順遂,這才是成功之道。
  
  人,不要自恃聰明,自算人算不如天算!真正的聰明是在明白群我的關係,是在了解事理的融和,是在明白守法守道的重要。聰明的人知道「豫則立」,凡事要有預備才能安全;聰明的人知道,有播種才有收成。
  
  歷史上,許多發動戰爭的人,都是自以為聰明,到最後不都失敗了嗎?社會上,一些人以為借貸投資創業,就可以大發一筆,到最後不都債台高築,身敗名裂了嗎?有的人自以為家中有人為官,有財有勢,到處可以白吃白喝;但是家道中落,一無所有,只憑聰明,又何能立身於社會呢?
  
  蘇東坡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雖然是蘇東坡對當朝的諷刺,但也說明,一個人徒有聰明才智,如果沒有培養福德因緣,也是很難立身處世!甚至有的人因此鬱鬱終生,徒嘆奈何!因此,聰明智慧的人,如果懂得廣結善緣,懂得培養人和,這才是真正的聰明啊!
  
  《人間福報》2001718


琢磨琢磨
  
  凡事都應該思前想後,左右考慮,這就是要我們「琢磨琢磨」。
  
  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可不可做?好不好做?要不要做?應該要「琢磨琢磨」。任何事情,要知道它正不正?善不善?也都應該要「琢磨琢磨」!
  
  說話,「琢磨琢磨」後再說,才不會得罪人;做事情,要「琢磨琢磨」,會不會討人便宜?利益當前,要「琢磨琢磨」,會不會侵犯人家;榮譽臨身,也要「琢磨琢磨」,堪不堪接受?投資也要「琢磨琢磨」,是否穩當;朋友論交,也要「琢磨琢磨」,看彼此是否真心真意。甚至結婚也要「琢磨琢磨」,是不是真的情投意合,甘願奉獻。
  
  在社會上、家庭裏,做人處事都應該多一些「琢磨琢磨」,例如開會發言,你先要「琢磨琢磨」,才不會信口開河,胡亂說話;寫信、寫文章都應該要「琢磨琢磨」,推敲斟酌後,才能有自他的尊重。現在國會的議案,都要「三讀通過」才會定案,所以一切事情都要「琢磨琢磨」,以免疏漏或有不到之處。
  
  所謂「琢磨琢磨」,不是指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而要顧念到別人的立場;也不只是站在私利上發言,而要站在公益上立論。一件事情,雖然有益於我,但於公無益,應該「琢磨琢磨」再三,不可為也;雖然無益於我,但與眾有益,「琢磨琢磨」再三,應該盡力而為可也。
  
  「琢磨琢磨」的意思,叫我們要周全,要四面俱到,要八面玲瓏;不要說後悔的話,不要做後悔的事。例如讀書,就必須再三的「琢磨琢磨」,才能知道書中的含義;聽別人講話,也要用心去「琢磨琢磨」,才能體會別人的意思。名聞利養的前面,我要「琢磨琢磨」;是非得失的時候,更要「琢磨琢磨」。太過衝動,太過率直,沒有經過「琢磨琢磨」,總會有一些缺陷。
  
  現在凡是什麼事業,都要訂定計畫,甚至召開會議,主要的都是要「琢磨琢磨」;家庭的預算、事業上的發展,五年計畫、十年計畫,如果你不三番五次的「琢磨琢磨」,很容易出現缺陷疏漏,不容易周全。
  
  所謂琢磨者,就是思前顧後,因為這一個世界不是我個人的,話一出口就與人有關係,事一出手就與人有交道;我與無量相,無盡事物不能融和,再不「琢磨琢磨」,怎能相互融攝呢?個人等於大海一滴,你這一滴跟大海之水不能融和,怎麼能在無邊的大海裏生存呢?
  
  所以,人生的各種關係,舉凡我與國家、我與社會、我與朋友、我與家族、我與愛情、我與事業、我與工作、我與思想……,都應該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不「琢磨琢磨」,讓各種關係融洽、合流,怎麼能夠生存呢?《人間福報》2001719

預算
  
  一個國家有多大的力量,先了解他的預算數量有多少?預算充足,可以增加國防,可以加強教育,可以多興社會福利,可以多建交通、海港,可以多投資公益,為民服務;甚至農工的改良,森林的保護等。因為有預算,就會把國家社會建設得更加美好!
  
  一個事業,能否維持,也要看他的預算多少?每年的預算收支都有盈餘,這個事業必定大有可為;如果這個事業每年都是透支出現赤字,這個事業已經亮起了紅燈,前途必定艱難!
  
  預算的多少,可以決定國家事業的成敗,那我們個人也應該要來籌劃自己的預算!
  
  個人所擁有的財富預算,也不光只是金錢方面!你的聰明智慧擁有多少?你的人格道德擁有多少?你的朋友人緣擁有多少?你的名譽信用擁有多少?這些都和你的人生預算有關。
  
  金錢上的財物不足,你其他方面都可以為你補充。就算你財物充足,假如你沒有人緣,沒有道德,沒有信譽,沒有智慧,在預算裏面,收支必定還是不能平衡。
  
  一般公司行號裏,負責籌劃預算的人,都必須注意收支相抵。如果你只是計劃收入,這裏幾千,那裏幾萬,你沒有本金,可能會有收入嗎?假如你一味的支出,這裏要花費,那裏要支出,你入不敷出,怎能合乎收支平衡的預算呢?
  
  在預算裏面,開源節流是一個增加經濟效益的最好辦法。在我們一期的人生裏,奉獻、服務,從公益中能收入多少,才能平衡自己的支出?有的人先講究收入而酌量支出;有的人先盡量播種,希望他日收成會好!先收?先支?後支?後收?這就要看你的策劃、預算本領的高低了!
  
  語云:「人算不如天算!」憨山大師也說:「人從巧計誇餞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個人的預算不要先從自己的利益著想, 應該要從整個社會、大眾,各種利益關係為前提,以此來訂下自己人生的預算。所謂「厚道必不吃虧」,這是必然的因果道理喔!《人間福報》2001720


擁有美德
  
  人,要擁有的東西很多,例如擁有一個幸褔的家庭,擁有一個相親相愛的伴侶,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擁有一些銀行存款,擁有一點社會聲望,擁有一些互助的朋友,擁有對宗教虔誠的信仰。
  
  除了以上這許多的擁有以外,擁有美德最為重要。什麼是美德呢?誠實、信用、莊重、整潔、禮貌、守時、慈悲、正派、風趣、正義、慷慨、幽默、責任、良心。
  
  在人的一生當中,不是靠外表的美麗,也不是靠衣著的講究,或是善於言辭、長於辯論,這些都不足為奇;甚至顯赫的家世,長袖善舞,高官厚祿,交際應酬,也都不是美德。
  
  美德是一種內涵,是一種人格的芬芳,是自然的氣質所散發出來的一種高貴的品味,讓人心怡,讓人嚮往,讓人讚美,讓人崇敬,這才是擁有美德。
  
  富有也不表示擁有美德,富而好禮才是美德;位高也不一定是美德,位高而自謙才是美德;有學識文才也不表示擁有美德,學而有教養才是擁有美德;有美麗風姿也不是擁有美德,要美而心好才是擁有美德。
  
  擁有美德不是自我認定、自我欣賞;美德是別人推崇、別人肯定,才是美德。
  
  社會上有很多的人為國家盡忠,為父母盡孝,這是他的美德。有多少的人雖然貧窮,但他們對財富不動心;有多少人看似柔弱,但他們對於強勢不懼怕,這就是 美德。美德是人的形象,是日積月累而來;它像金字塔,非一朝三日可以建成的。它要時日,歷久彌新;它像陳年的佳釀,越久越香醇。
  
  許多的富商巨賈,財大氣粗,當然看不出他有美德;多少的高官要員,俗氣十足,當然看不出他有美德。美德要在謙沖中養成,在忍耐中成長;美德,要像梅花經得起歲寒的磨練,像松柏經得起歲月的熬煎,要讓別人認為他是一個君子,是一個有道之士,他才算有美德。
  
  人可以沒有金錢,沒有名位,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殷厚的背景,沒有強親貴族的支援;寧可以沒有顯赫的朋友抬捧,但不能沒有美德。有美德才有人緣,有美德才有名聲,有美德必然會有好因好緣。所以,樹立美德的形象,盍信乎來?
  
  《人間福報》2001721


磁場與能量
  
  世間上,每一個人不管貧富貴賤,各人都有各人的能量;宇宙中,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也都各有各的能量。生活中,例如現在的太陽能、水力發電、火力發電等;電就是能,「核能」尤其是目前舉世爭論不休的最大能量。
  
  天地間,其實萬事萬物莫不蘊涵著能量。一棵樹、一朵花、一滴水,都有他們各自的能量;即連廢物都可以再利用。廢物可以產生沼氣,可以成為肥料,可以做為成就別人的助緣;可以說,世間萬物,彼此都在提供能量給對方。
  
  佛教說,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能量。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你能說沒有能量嗎?
  
  可惜,現在的人大都忘失了自己本具的能量,反而向心外要求別的能量。甚至有人還創造現代的名詞「磁場」,不但說某一個地方的磁場很強,就連一塊石岩、一塊木頭、一塊礦石,都有磁場,不少人以此廣為招徠,圖謀利益。
  
  尤其,今日許多創造神秘的人,常常故弄玄虛,神龍活現的說,某某人士有磁場,某某大樹有磁場,某某天珠有磁場;甚至某某人的眼睛、某某人的雙手都有磁 場。其實說穿了,鑽木能取火、石頭撞擊可以冒出火花,就連衣服都有靜電的現象,這本來是宇宙中很自然的能量,但經過有心人的「磁場」之說,便替它蒙上了一 層神秘的面紗,也助長了民眾的好奇心理。
  
  其實,最大的磁場,最大的能量,都在自己的心裏。人,實在是很可憐、很脆弱,自己不相信自己內心的佛性,不相信萬物的能源;反而煞有介事的說,何地、何人、何物有磁場,讓一些喜好神秘的人,追逐磁場,豈不愚癡!
  
  藝術家能畫出超人的繪畫,廚師能做出特別的佳餚,甚至變魔術的魔術師,都各有一手巧妙不同的變法。這一切都有不同的本能,也可以說都有不同的磁場;磁場並非好奇才有,而是生活中隨時隨地唾手可得,何必一定要用「磁場」來渲染人間的神秘呢?
  
  因此,希望對磁場、對世間神秘過份好奇的人士,能用平常心來看世間,免得被「磁場」所迷!《人間福報》2001722


宏觀與微觀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為了照顧全世界的僑民,加強將國家政事宣揚於全球的僑民知曉,特設立宏觀有限電視;站在廿一世紀的時代,天涯若比鄰,實在是有「宏觀」。
  
  胡忠信先生說:「宏觀是望遠鏡;微觀是顯微鏡。」看世界不能沒有宏觀,當然必不能少了望遠鏡;看自己不能少了微觀,當然也不能少了顯微鏡。
  
  說到宏觀與微觀的關係,宏觀才有遠見,才能心胸擴大,才能有國際的認識;看得遠、看得大、看得多,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策千里之外。」這就是宏觀。 微觀要認識自己,透視自己,自己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少的能力,有什麼缺點,有什麼配合的因緣,能以一己之力結合社會大眾的需要,這就是微觀。
  
  維摩居士的丈室雖小,他能容納三萬八千多座獅子座椅,能接待萬千的菩薩羅漢,就等於佛陀看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如菴摩羅果,這就是宏觀。諸葛亮在隆中的 時候,劉玄德前去訪顧請教,所謂「隆中對」,諸葛亮就這樣道出三國分治的遠景,這就是宏觀。歷代君主被小人包圍,看不到國家的危之在即,就因為他沒有顯微 鏡。
  
  在《孟子》裏,有關齊宣王以羊換牛的故事,孟子問王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王曰:「否!」孟子又 曰:「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是此乃不為也,非不 能也!」
  
  宏觀,人人應該有此能力,但不為也;微觀,挾泰山以超北海,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這是齊宣王既沒有宏觀的望遠鏡,又沒有微觀的顯微鏡。
  
  有人說,從一片雲朵可以知道天氣的變化;從一粒米可以看出農夫的汗水和辛苦;從一沙一石可以看出三千大千世界;從袈裟的一角可以看出佛像的金容慈悲;從樹木花草的成長,可以見到大自然無限生命的機能。
  
  所謂「見到一切諸法的成就,就能見到因緣」,這是微觀;「見到緣起,就能見佛」,這是宏觀。乃至「須彌納芥子;芥子藏須彌」,就是宏觀;「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就是微觀。
  
  你既要明察秋毫,又要見輿薪,才具有宏觀與微觀啊!《人間福報》2001723


 低頭
  
  有一個人問一位哲學家:「從地到天有多高?」哲學家回答:「三尺高!」「為什麼這麼低呢?我們人不都長得至少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嗎?」哲學家回答:「所以,你超過三尺高的人身,要在天地間立足,便要懂得低頭!」
  
  這段話實在深富人生哲理!古代的儒家,學子入學,先教你叩頭拜師;佛教的信者,信佛要先禮拜。甚至朋友相交,也要點頭敬禮。一個人如果不和人接觸,隨你長得有多高,隨你如何昂昂乎不可一世;但是假如你要和人接觸,你就必須要低頭、謙卑。
  
  低頭的人,象徵著有禮貌;低頭的人,表示懂得謙虛。低頭的人生才能前進,才能無往不利;因為低頭,才能和人接觸。佛教的頂禮、禮拜,是和佛陀接心;晚輩在長者前面低頭垂手,這就表示要長者的認可。
  
  低頭是禮貌,但是佛教有時候也不是完全要人低頭,有時候昂首瞻仰,也是在行禮;甚至繞佛、繞塔,也是表示依戀,表示恭敬。因此,佛教認為該低頭的時候 低頭,該抬頭的時候抬頭,該圍繞的時候圍繞,甚至心意觀想,都視為是三業的恭敬修行。恭敬就是溝通,溝通的管道只要能表達心意的,只要對方肯得接受,就是 相互尊重。
  
  在佛教裏,關於低頭還有另外的解釋,所謂「照顧腳下」,意指一個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要把路走好。
  
  照顧腳下,才有根本。人,為了安全,開車、走路,都要往地下看,而不會往天上看;一個人如果眼睛一直往上翻、朝上看,則必定會失敗。
  
  低頭,是成熟,是美德。你看,古樹結實,都是垂下地來;稻穗成熟,也都是低頭的樣子。低頭是謙卑,低頭的人生會受人歡迎,中外的偉人,有的可能是昂首闊步、抬頭挺胸,但如果是聖賢,必然是低頭的,所以吾人寧可以低頭,也不要昂首挺胸。
  
  低頭的人才有人緣。人緣是從低頭中來;被人重視,也是從低頭中來。能低頭,必定會有揚眉吐氣的一日;能低頭,必定能有奮發有為的一天。各位讀者們,你們有體會過低頭的美妙和好處嗎?《人間福報》2001724


承先啟後
  
  每一個人都希望「承先啟後」,能「承先啟後」的人,必定能光宗耀祖,必定能繼往開來。
  
  所謂承先,在國家而言,對於唐堯、禹舜、文武、周公、孔孟的政治理念、道德根本,要真的能夠接受;對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民親其親、幼其幼」如此一片祥和美好的政治藍圖,要能夠繼承流傳,才謂之承先。
  
  說到啟後,「科技的發達,醫學的昌明,社會的保險制度,鄰里的守望相助;官不擾民,沒有刀槍戰事,一片和平安樂的景象」,要能把這種和平安定的理念,傳之於後世,才謂之啟後。
  
  在家庭裏,子孫對於先人的事業,自己要能一肩承擔;對於後續的發揚,還要更加的努力。祖先對待員工的精神,凡所有的福利設施,以及所定的規章制度,是 好的,都應該繼續發揚。如果祖先遺留的產業值一億、二億元,子孫應該再立五年、十年計畫,要讓它成長到十億、八億元。如果所用的員工有二百人、三百人,不 但自己要承先,更要增加到二千人、三千人,如此對家族才能「承先啟後」。
  
  尤其,對於先人的道德、奉獻,更應該給予發揚光大,做自己後代子孫的模範。
  
  如果是政治上的人物,例如美國的民選總統,當選後的第一句話都是說:對於前總統在內政上所立的規章、在外交上對他國的約定,一概繼承。接著再作自己的施政報告,說明自己計畫如何建設國家的治國理念,這就是啟後。
  
  說到「承先啟後」,最大的工作者就是現在的教師,他們從事的教育工作,就是「承先啟後」;宗教家在社會上傳教,他們也是在「承先啟後」。如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就是「承先啟後」的精神。
  
  其實,不但人類要「承先啟後」,即使是動物、植物,牠們傳宗接代時的種種辛苦,主要的也有「承先啟後」的作為。例如飛燕懂得對子女的品種改良,加拿大 的紅螞蟻懂得為未來的子孫儲存糧食。所以,吾人更應該要以「四維八德」做為「承先啟後」,要為「三不朽」來「承先啟後」,要為歷史「承先啟後」,尤其為了 找到真如佛性,對於信仰的傳承,更應該要「承先啟後」喔!《人間福報》2001725


學徒制
  
  古人一生的事業,都是從學徒制開始;現在的人,一生的成就,都是從考試開始!
  
  你看,古代的剃頭、裁縫、廚師等各種手藝,無一不是從學徒開始。因為拜師學藝,學徒的制度都是靠老師對學生一對一的指導,每天耳提面命,自然有切身受 教的感受。反觀今日的社會,變成學校授課;集中訓練固然沒有師徒道尊,學生也不覺得自己的一切是由別人所傳授,因此中國優良的學徒制就這樣慢慢式微了。
  
  不過,我們看今日的社會,醫院裏的實習醫生,還是要跟隨主治大夫臨床實習,個別指導。就算工業吧,一些車床工人,也是要有老師在他身旁逐步講解,個別傳授,承襲經驗!
  
  過去的農夫種田,他要到那裏去學習?不就是靠著跟隨父親下田,日復一日的日長持久,他就成為農業專家了。乃至菜園裏、花圃中,所謂園藝者,也都是從前輩那邊,眼見耳聞,學得一些經驗,日久自然能成為園藝、菜圃的專家。
  
  即使是現在的媒體記者,他也需要靠有經驗的記者,帶同初學者跟隨身旁學習,否則新聞在那裏?當新聞都找不到時,那裏能採訪新聞呢?
  
  現在的社會進步了,任何事情都是講集體、講快速,致使現在一些技術性的勞工界,不容易產生特別優秀的人才。甚至廚房裏的廚師,煮不出色香味俱全的佳 餚,因為刀工、時間沒有拿捏得巧妙,又何能做出可口美味的菜餚?繪畫家若沒有老師一筆一筆的勾勒、剖析、講解,那能容易學到繪畫中的三昧呢?
  
  就如現在的佛教裏,拜了師父,他也不肯以學徒自居,一下子就以為自己是老參,以為自己是老師,以為自己是完成了,所以走路不像、拜佛不像、說話不像,言行舉止都不像是一個出家人。
  
  因此,古人讀書,十載寒窗苦修;學徒習藝,三年五載才能出師,不像今日學子,出了校門,就可以派上用場。所以,學徒制是有其缺點,但是一個人如果真正想要有所成就,還是要靠親炙老師學習、模仿,才能登峰造極,出類拔萃喔!
  
  《人間福報》2001726


時空定位
  
  凡事都要有中心。現在的社會,很多機構都是以「中心」為名,例如醫療中心、健身中心、遊樂中心、教育中心、勞工中心,甚至還有太空中心。地球也有地心,即使是衛星也要根據地心或軌道,才能運轉。
  
  一個國家以首都為中心,全國的國民以領導者為中心,各個團體都有負責人為中心。人的身體以心臟為中心,可是人的思想、智慧,是以大腦為中心。有中心就 能為工作定位,就能為地標定位,甚至時間也要定位。例如,時鐘它的中心點就是定位,分針、秒針可以繞著它運轉,只要中心穩固,時間的分秒必定不會錯亂。
  
  所以,凡是定位的根本,必不能經常移動,否則會斲傷。例如樹木花草,你經常將根本移動,它在成長上必定受到挫傷;枝葉不怕分枝,果實不怕份重,但是根本應該給它定位,所謂本固而道生。
  
  走獨木橋,走鋼索,雖然移動驚險,但是只要它的中心點能夠平衡,能夠穩定,就不會危險;船隻漂洋過海,風浪再大,只要穩住方向盤,保持住平衡點,就不怕風浪的顛簸。
  
  建造一座房屋,只要基礎中心穩固,伸出去的橫樑屋檐就會因為有穩固的中心而牢固。甜美的果實,它的中心一定有果核,果核就是中心;中心雖不能供應你食用,但是有果核的中心,才能有甜美的果肉供人享用。
  
  人的心臟、大腦雖然在位不動,但是它可以令四肢有效發揮功能,從事各種工作。假如大腦和心臟移位,這一切可就慘了!
  
  世間上,任何一事一物,都要有中心。政府機關是國家的中心,家庭和思想是私人的中心,美國總統是美國政府的中心,他雖也經常出國訪問,參與國際會議, 甚至政府還要為他裝備專機,供他飛行使用,但他不能經常外出。君不見歷史上有許多的國君出遊,大臣在宮廷革命篡位的嗎?機關首長、公司行號負責人,如果希 望事業擴大,自己就要坐鎮中心,安住指揮。如果事必躬親,今日東邊,明日南方,時而李府,時而張家;如此遊走,經常外出,就如我們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在 街道上幫忙警察指揮交通;現任總統陳水扁先生,凡有學校畢業典禮,都去參加。那麼警察首長、教育部長他們做什麼事呢?
  
  你要重要嗎?你要偉大嗎?在時空裏如何定位,你不能不注意喔!
  
  《人間福報》2001727


沉默是金
  
  對一些嘮叨不休、信口雌黃的人來說,「沉默是金」真是一點也不錯。
  
  佛教的修行法門,有一種稱為「禁語」。禁語不但是不說話,而且不可以寫紙條,不可以比手劃腳,否則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禁語;真正的禁語,要能做到口不說話,心也不動念,這才算是禁語。
  
  有人說:我平時在家休息,只是看看電視,看看報紙。其實,這也不算是休息;有活動的時候,看書、看電視、看報紙都一樣是工作,不是休息。休息要完全放鬆,不但眼、耳、鼻、舌、身都不動,連「心」也要讓它保持在「不動念」的狀態,這才能夠消除疲勞。
  
  有一種兒童,從早到晚,跳動不停,這是一種病態,叫故「過動兒」。過份的工作,過份的勞動,過份的活躍,也像過動兒一樣,對人生是不健康的。所以,有時候不說一句話的沉默,不起一念的靜止,那才是「沉默是金」喔!
  
  人有時候,眼、耳、鼻、舌、身不動了,心還在動。例如睡覺的時候,眼、耳、鼻、舌、身都睡著了,可是心起來做夢,上山下海,周遊列國,人我是非,甚至夢中殺人越貨,種種驚險,醒來驚得一身大汗。就連睡覺它都沒有沉默,還是有各種活躍的行為,可不辛苦!
  
  但也有的人生,每天南北奔波,行醫教學,弘法為公,到處排難解紛,給人服務,看起來是忙碌不休,實際上他們是人忙心不忙。
  
  二千五百年前,有一個青年要向蘇格拉底學習講話,每小時收費十塊錢。這一個學生見了蘇格拉底,喋喋不休,一直敘說講話如何重要。等他長篇大論說完,蘇 格拉底叫他先繳學費。他拿出十元,蘇格拉底拒絕接受,說:「你要跟我學,要付二十元。」青年不解,責問說:「別人都是十元,為什麼我要二十元呢?」蘇格拉 底說道:「因為別人我只要教他如何說話,但是對你,我還要教你如何不說話。」可見得不說話比會說話還要重要啊!
  
  言在扼要,不在多說。一些人言不及義、話不中肯,有的時候言多必失、言過其實,都是指的話說了不好,不說反而是好。因為言語有狂言、有讒言、有謊言、有謠言、有流言、有空言等,你說了這許多無益於人的言語,不是說了不如不說嗎?
  
  甚至於有的話是聽說、胡說、瞎說,是一些道聽途說、自圓其說,當然就更顯得出「沉默是金」的可貴了。
  
  有一個音樂老師到一所佛教學院上音樂課,他教授熱門音樂,先播放了一段錄音帶以後,問學生:「音樂中,那一段最好聽?」學生說:「停下來的時候最好 聽!」可見得言為心聲,能說出真心的話,必然好聽;假如說話言不由衷,則不如禁語,讓沒有聲音的聲音來說話,豈不是更有意思嗎?《人間福報》20017 28


挨家挨戶
  
  美國微軟公司要招考工作人員,有一位青年前往應徵。經過考試後,及格錄取。當青年準備離去時,主考人員說:我會再用E-mail(電子郵件)跟你連絡,青年立刻回答說:我沒有E-mail。主考人員說:我們公司不會採用沒有E-mail的員工,於是又宣佈拒絕錄用。
  
  青年在回家途中,身上只剩十塊美元,想到沒有職業,不知如何賺錢養家,心裏非常恐慌擔憂。不得已,掏出身上僅有的十塊美元,買了一大堆的馬鈴薯,就挨 家挨戶的去推銷,如此賺了一百美元,信心大增。第二天,他又買了很多的馬鈴薯,再去挨家挨戶的推銷。數月後,青年買了汽車;數年後,開了工廠,許多企業界 的人士,都很喜歡與這位青年往來,大家認識相交之後都說:有事我會傳E-mail給你,青年說:我沒有E-mail。大家很驚訝地說:你工廠事業做得這麼 大,怎麼會沒有E-mail呢?青年表示說:我只有「挨家挨戶」,我沒有E-mail
  
  現在的青年想要創業,一開始就說,我沒有辦公室,我沒有資本,我沒有電話,我沒有秘書,我沒有電腦,我沒有汽車;大家不妨看看這位青年,他什麼都沒有,連現代最流行的E-mail都沒有,但是他有「挨家挨戶」的精神,所以能做出一番事業來。
  
  這個「挨家挨戶」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著有心、有志、有毅力。有心、有志、有毅力,還怕不能成功嗎?
  
  你看,自古以來,凡是只說空話的人,即使是富家的子弟,他都是從有大樓、有土地、有公司、有汽車、有電腦、有E-mail,到最後一無所有。反之,肯 吃虧、肯勤勞、肯奮鬥,有心有力的人,可以從無到有,最後他有大樓、有土地、有工廠。所謂「心想事成」,無心,怎麼能挨家挨戶?怎麼能擁有呢?
  
  所以,想要創業發財的人,先要有心;有心才肯挨家挨戶,有挨家挨戶的勤勞奔走,還怕事業無成嗎?《人間福報》2001729


設定目標
  
  船隻在一片汪洋的大海裏航行,因為它設定了目標,不必掛念它找不到前途;飛機在萬里無垠的空中飛行,因為它設定了目標,按照航線,它會安全降落。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的目標在那裏呢?
  
  你看!道路上熙來攘往的車輛,你不必為它掛念,它必有它的目標;路上穿梭不停的行人各自在奔走,他們也是為了趕往找到他們的目標。目標是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的終點。人不能少了自己的目標啊!
  
  中國古人在童蒙的時候,父母師長就鼓勵他要立定志向,設定目標;今日青年,讀書選擇科系,要填第一志願、第二志願,這也是選擇自己的目標。有的青少年 在人海裏隨波逐流,隨緣浪蕩,沒有目標,醉生夢死的一日復過一日;也有的青年目標太大,不切實際。就如工廠裏的機器,它一天只能生產兩萬噸的產品,你硬要 它生產十萬噸,你超越目標,就等於沒有目標;一部耕耘機,每日只能耕種二十畝地,你要它每日為你耕種一百畝,不但達不到目標,而且機器也會因為不勝負荷而 損壞,反而欲速則不達。就算是電腦吧!它可以儲存許多的資訊,但是過多過量,超越了負荷的目標,它也會不聽話喔!
  
  所以,設定目標要量力,要衡量條件,按部就班,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龜兔賽跑,設定了目標,烏龜再慢,只要日日爬行,它總能到達目標。
  
  兒童的目標希望趕快長大,學業成就;青年的目標希望愛情美滿,找到一個好的職業;壯年人的目標希望全家妻兒老小的生活溫飽,自己功成名就;老年人的目標希望能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頤養天年,子孝孫賢,活得自在。
  
  當然,也有的人並非以自我為中心,他不以家為目標、不以生活為目標、不以自我的功名為目標;他胸懷世界,他體諒社會人生的疾苦,他設定的目標是「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甚至如佛陀普渡眾生,示教利喜,乃至如中國俗語說「男兒志在四方」,不以一己為念。
  
  目標有多種,你以從軍報國為目標,你以從政救民為目標,你以農工增產為目標,你以學者教育他人為目標,你以宗教家「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悲憫情懷為 目標;甚至你只是想要做個小人物,安貧樂道,守法守份,和樂家人,幫助社區為目標。不管目標大小,人只要有目標,就會完成自我設定的里程碑,就可以到達目 標。
  
  《人間福報》2001730


謠言惑眾
  
  謠言就是謊言,謊言說了三十次,就會有人把它當成真理!
  
  有一個人到曾子家,對曾子的母親說:曾子殺人了。第一次,曾子的母親不相信,絲毫不為所動;第二次,又有人來說曾子殺人,曾子的母親雖然口說不可能,內心卻不免有一些懷疑;第三次,曾子殺人的消息再度傳來,母親也不得不從椅子站起來說:是真的嗎?
  
  所謂「三人成虎」,謠言的可怕,由此可見!
  
  過去的帝王,為了穩固政權,常常假造神意,以謠言迷惑群眾,例如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自稱「天王」,假藉天意,造謠惑民。甚至東王楊秀清因為被謠言所害,妻子改嫁,自己也因絕望而自殺。
  
  吳三桂誤信謠傳,以為愛妾陳圓圓被李闖王所俘,「一怒衝冠為紅顏」,憤而打開山海關,把大明江山拱手讓給大清朝。梁武帝滅國,也是誤信侯景的種種謠言所致。
  
  謠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人摸不著虛實。古之說客,就是利用造謠惑眾,例如張儀、蘇秦師兄弟鬥智,固然是各憑機智,但是他們散播謠言,也是取勝之道。
  
  現在的宗教界,有一些自稱禪師、活佛之人,妄言神通,到處詐欺斂財,這不僅是謠言惑眾,尤其「未證謂證」,更是大妄語。乃至有些人冒充「真佛」;不是假佛,何必要說真佛呢?
  
  夫妻恩愛,天上的一雙,地下的一對,但也禁不起謠言破壞,最後分手,各奔西東。兄弟相親、朋友互助,為了謠言,反目鬩牆,計較爭執,甚至拚得你死我活,都是為了謠言。
  
  人世間,真話少人聽,謠言多人信。歷史上多少的離間計,不都是利用謠言做背景?三國時代的曹操、劉備、呂布,甚至諸葛亮之流,都是善用離間計的人。可見從古到今,謠言惑眾,無日無之,這就要看誰是智者,誰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台灣每次選舉時,謠言滿天飛,許多純潔的百姓莫不被謠言所擾,搞到最後真是不知道誰是誰非?前一陣子奇美鎮江廠被謠傳為已經關閉,驚動到總統府改變政策,急忙又收回「戒急用忍」的成命,最後連立法院也大加韃伐,不知道這謠言是從何而來?
  
  現在的資訊如此發達,這些政治人物也難免不受謠言震動。不過所謂「是非止於智者,謠言止於不聽。」世間上,有人好說謠言,有人好聽謠言,有人好傳謠言,有人好信謠言;假如你不說、不聽、不傳、不信謠言,謠言自然就會消聲匿跡。
  
  《人間福報》2001731


知識社會
  
  我們的社會流行著一句話「向前()看」;舉國上下都在向錢看,如此一個重利輕義的國家社會,你說能有多大的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社會進步固然要經濟的發展成長,因為有了經濟才有建設,才能改善生活,才能製造飛機,才能加強國防,才能養家活口,錢怎能說不重要呢?但是,金錢一方 面帶來社會的進步,一方面也帶來了人性的墮落。許多兄弟鬩牆,為了金錢;許多夫妻翻臉離婚,為了金錢;許多朋友惡言相向,為了金錢;許多合夥人分利不公, 訴訟法庭,為了金錢;甚至於青少年為了金錢,偷竊搶劫;不肖份子為了金錢,犯下傷天害理的案子;還有那許多貪官污吏,為了金錢而不能真正為民服務,招致身 敗名裂。
  
  我們需要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們更需要知識的社會。
  
  什麼是知識社會呢?讓全民讀書,有思想、有智慧、懂得分析事理、判斷善惡好壞;人人從知識出發,不但能包容一家,更能胸懷鄉里,以及社會、國家。如此看來,知識可就比金錢更重要多了。
  
  知識是人生的動力,人有了知識,可以改變自己的氣質;人有了知識,可以明白做人處世的道理;人有了知識,可以為國為民做出建國的方案和計劃。有了知識,商工的品質就會不一樣;有了知識,科學、哲學就能提升。
  
  現在政治家由於知識不夠,所以搞黨派、搞私利,不以全民為主。甚至現在的教育家雖教人,但他沒有想到,知識不光只是用來教人的,而是先要健全自己,讓自己成為思想知識的主人。
  
  知識並非書讀得多就表示有知識,知識也並非會說話、會賺錢就是有知識。沒有讀過書、不認識字的人,他也會有知識。六祖慧能大師悟道,你能說他沒有知識嗎?武訓以行乞興學,你能說他沒有知識嗎?王永慶只是小學畢業,卻成為台灣的「經營之神」,你能說他沒有知識嗎?
  
  知識者,明理也。只要他懂得做人的道理,知道社會國家,知道大公無私,這就是社會知識喔!
  
  所謂知識,在個人是有道德的勇氣,在社會是有公共的正氣,在國家到處都能普及公理正義;所謂知識,要知人、知事、知情、知理、知物、知心,要能融合一切人事理的因緣,再去給人因緣,那才是知識喔!
  
  我們寧可什麼都少一點,但是社會知識不能少喔!《人間福報》200181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