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讓億萬心靈受益的精神讀本
歷代高僧最經典的佛家箴言
最寶貴的人生啟示
最實在的生存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系弘一法師李叔同站在紅塵之外,反觀世俗,多角度認真探討現實世界人性、心靈、生存、處世、成功等諸多難題的精華之作,作者精心挑選出一個個耐心尋味、發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智慧與禪機,蘊涵靈氣,是撫平、慰籍生活在喧囂塵世中人們心錄的一劑良藥。
讓我們在都市的喧囂中沉下心來,去聆聽大師的教誨,汲取人文給養,感受生命關懷。在禪的淡泊寧靜中,進入一個空靈、美妙而又充滿智慧的新境界。
作者簡介:
陳南,專業暢銷書作者、策劃人,作品有近300本,代表作有:《感悟父愛》《感悟母愛》《有一種愛叫放手》《有一種情叫心痛》《活著就是幸福》《感謝折磨你的人全集》《職場潛規則》,等等。
前言
FOREWORD
在禪院裡住著一位書生,他每每三更睡五更起,勤奮苦讀,可每次都是名落孫山。院裡的禪師看到他為讀書已經是形容消瘦,精神萎靡,就決定點化他一番。
一日,一位禪師聽到了一陣悅耳的琴聲。走近一看,是一個年輕人正在彈奏。
“你的弦拉滿了嗎?”禪師問。
年輕人回答:“沒有。”
“那麼,你是把它放鬆了嗎?”禪師又問。
年輕人回答:“沒有。”
“那麼你是怎麼調它的?”禪師故作不解。
年輕人答道:“不鬆不緊,這樣才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禪師慶幸道:“生命,就是一場遊戲,正如此琴般。若眾生對待每一件事,皆輕鬆卻不輕浮去面對,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琴弦不鬆不緊的時候,才能彈奏出美妙的生命之歌來。”
年輕人聽後,連忙謝過禪師。
第二年,書生金榜題名。
禪,就像一盞明燈,能點亮心靈,開啟人生的錦囊,時時刻刻可以從中獲得新的指引,展露自性中的般若覺性。有了禪,我們的人生就可以少一些煩惱,多一些智慧。
我們不妨給自己找一位禪師,讓他引領我們頓悟禪的精神,用禪的智慧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難題,開創美好的生活。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是中國近現代佛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高僧。大師集儒釋道之大成,一身廉潔,一世勤勉,長年雲遊往來於江浙、閩皖、上海一帶,講經說法,寫下大量聲情並茂的宣揚淨土的文章,為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承和光大建立了豐功偉績。大師有情眾生,是天下人的心靈導師。
《聽李叔同講禪》一書系弘一法師李叔同站在紅塵之外,反觀世俗,多角度認真探討現實世界中人性、心靈、生存、處世、成功等諸多難題的精華之作,作者精心挑選出一個個耐心尋味、發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智慧與禪機,蘊涵靈氣,是撫慰生活在喧囂塵世中的人們心靈的一劑良藥。
讓我們在都市的喧囂中沉下心來,去聆聽大師的教誨,汲取人文給養,感受生命關懷。在禪的淡泊寧靜中,進入一個空靈、美妙而又充滿智慧的新境界。
目錄
第一章心態平和,人生自在
一個人如果能經常保持平和安詳的心態,就會體味到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那麼,生活將充滿無限的喜悅與充實,生命才得以真正的快樂。所以李叔同大師說:“人生多艱,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於此當鎮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一切順其自然,結果就不會差003
·有超然的態度,才會有全新的人生005
·用心體會,人生總有真滋味008
·忘乎所以,常常沒有好結果010
·多一分恭敬,就會多一分福慧013
·多一分平常心,多一分平安人生015
·樂觀成就美好的人生018
·憤怒是製造惡果的罪魁禍首020
·心中空明,人自明022
第二章圓滿自我,豐滿人生
沒有知識,就會看不清自己前進的道路;沒有知識,就難以在人生的路上跨步向前。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在具備與之等同的能力之後,才能推開成功的大門。
·成大器,一定要謙虛勤奮027
·不讀書不行,死讀書更不行029
·不斷反省,才會不斷進步032
·謙虛為人,方有大作為034
·認真去做,才有收益036
·聽得了意見就能做得對事038
·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041
·學習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043
·虛度光陰就是荒廢生命045
·向別人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完善047
·要把工夫用在平時049
·學無止境,終身學習052
第三章心胸寬闊,人生寬廣
在一些人眼裡,總覺得別人這也不是,那也不妥,他們似乎總為別人的過錯或缺憾煩惱——他們喜歡斤斤計較,所以煩心不已。李叔同大師告誡我們:“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給別人多一點的寬容,就是給自己多一點的快樂空間。
·做人要有大的胸懷和度量057
·不再怨恨,才能救助他人059
·忍讓並不會讓你失去什麼062
·懂得謙虛退讓的人才可保全自身064
·寬容是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交流067
·關鍵時刻的忍讓,會讓你受益無窮069
·與“褊急”之人相處要寬宏大量072
·知錯就改,才能不斷進步074
·虛懷若谷,自謙自有得076
·放下恩怨,解放自己078
·寬恕可以改變一個人081
第四章抓住當下,贏得未來
人們常常回憶過去,憧憬未來,偏偏不多看“當下”一眼,殊不知,決定命運的就是當下!抓住當下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生活方式,當你“抓住當下”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此刻,它會讓你走出失敗,贏得未來。
·不要與機遇失之交臂087
·提前謀劃好,事到臨頭有勝算089
·把握當下,也就把握了人生092
·摒棄光想不做的習慣才能成功094
·做事要乾淨利落,切不可優柔寡斷096
·生活可以享受,但不可以沉溺099
·思危當下,安度未來101
·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正確的路103
·做好眼前的小事,大事才能干好106
第五章擁抱苦難,摘取成功
生活常會遇到各種障礙或挫折,遭遇很多困難或失敗。李叔同大師說:“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處順境心須用收斂法。”的確,只要你還能忍耐,還在堅持,你就有希望在最後一秒扭轉乾坤。因此,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該做命運的主人,這樣就能擺脫失敗的困擾,走向成功。
·危急時刻,更需要放手一搏的勇氣111
·吃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113
·磨難更有利於激發一個人的潛能115
·順境容易淘汰人,逆境往往真受益118
·凡事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就一定能辦成121
·心志堅定,不為任何外物所移123
·在事情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堅持下去126
·要想有所作為,做事必須用心130
第六章與人為善,為己積福
弘一法師說:“與人為善,為己積福。”在中華民族的數千年曆史中,“行善積德”作為做人應遵循的傳統美德一直延續至今。多做好事多積德,家道終歸會昌盛起來;做違背良心的事,只會越來越窮困,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常把“善”字掛心頭135
·用自己的慈悲之心去感化他人138
·珍惜佛緣,應該有一副菩薩心腸140
·待人處事要有一身正氣143
·是惡是善,轉變全在乎自己146
·誠敬是一個人超凡脫俗的秘訣149
·毋以新怨忘舊恩152
·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154
第七章心無妄求,知足常樂
在對慾望的追逐中,人們常感覺身心俱疲,卻又無法停下走向這個無底洞的腳步。但忙來忙去,多的是更大的貪念和對心靈的負罪,少的是人生的真滋味。因此,消減慾望會讓你的人生更加快樂。所以李叔同大師說:“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擺脫虛浮之事,人生方顯厚重159
·抵住誘惑才是快樂的君子161
·不過多奢求,身心才能自在163
·克制貪欲,內心才會純淨166
·慾望太多會讓人迷失本性169
·凡事要有度,無度必生害171
·戰勝慾望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174
·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177
第八章言語謹慎,多積口德
“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李叔同大師的這句話不無道理:語言是傳達感情的工具,也是溝通思想的橋樑。 “一句話能把人說跳,一句話也能把人說笑。”要想在生活中應對自如,就應該言語謹慎。
·“閒談莫論人非”才是君子之道183
·使用過激的言辭要慎重185
·評論別人要帶著幾分厚道187
·為人處世把說話放在第一位189
·請管住自己的舌頭191
·在議論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193
·聽到別人的誹謗不必急於辯解195
·不理智的時候少說話197
·絕不輕易議論他人是非199
第九章不急不躁,人生成功
李叔同大師說:“人生之事,只宜靜守,不宜躁動。”換句話說,就是對很多事都能冷靜的思考,保持一顆淡定的心,這樣,才能保持從容不迫的生活秩序,才能擁有處亂不驚的做事風格。
·緊急的事,和緩地辦205
·時機不成熟,行動就要緩一緩207
·韜光養晦,才能保全自我209
·事到臨頭要避免驚慌失措212
·處事接物要有一分從容215
·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217
·做事不能太急躁219
·人不可居功自傲221
第十章學會變通,萬事亨通
李叔同大師說:“變通是天地間最大的智慧,是才能中的才能,智慧中的智慧。”因為客觀情況總在不斷變化,我們必須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任何人遇到任何困難,都必須變通,不變通,就無法克服困難,很難走向成功。
·懂得變通,不通亦通227
·凡事不可偏執229
·思想決定出路231
·執著未必是好事234
·借他人的勢成自己的事236
·做事不能拘泥於形式239
第一章:心態平和,人生自在
一個人如果能經常保持平和安詳的心態,就會體味到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那麼,生活將充滿無限的喜悅與充實,生命才得以真正的快樂。所以李叔同大師說:“人生多艱,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於此當鎮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一切順其自然,結果就不會差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慧能法師
弘一法師很喜歡這句話,在他看來,既然萬物皆空,又何必去滋生無窮煩惱呢?順其自然,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這樣,結果反而會更好。
潘天壽是弘一法師的弟子。一次,他特意到杭州煙霞寺拜見弘一法師,言談之間流露出出家的意願。弘一法師勸他說:“你以為佛門是個清靜的地方,如果把握不住的話,同樣也會有許多的煩惱。”潘天壽聽了大師的話,思考許久,最終打消了遁入空門的念頭。由此可見,對於塵緣未了之人,即便是親近的好友、弟子,弘一法師也不會答應他們皈依佛門的。此後,經過自己的努力,潘天壽終於成為一位國畫大師。
我們可以設想,假如弘一法師當初答應了潘天壽出家的請求,會出現怎樣的結果呢?或許煙霞寺裡多了一個不安分守己的和尚,而塵世裡少了一位國畫大師。我們之所以說弘一法師不愧是一代宗師,他對佛學的理解,勸人順其自然的做法真是令人欽佩。
回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在塵世間有太多的慾望,總是考慮太多自己的感受,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從來不考慮客觀環境的限制,一意孤行,想去改變一些不可能完成的東西,而不是順其自然,結果呢?常常得到事與願違的結果,徒增無窮無盡的煩惱。
古時候,有一個宋國人靠種莊稼為生。他和妻子一起過著貧窮的生活。他長年累月都在田地里辛勤地勞作,收穫勉強能維持一家人的溫飽。他天天都必須到地裡去勞動。太陽當空的時候,沒個遮攔,宋國人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濕,但他卻不得不頂著烈日躬著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躲避,宋國人只好冒著雨在田間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頭來,和著汗水一起往下淌。
就這樣日復一日,每當勞動了一天,宋國人回到家以後,便累得一動也不想動,連話也懶得說一句。宋國人覺得真是辛苦極了。更令他心煩的是,他天天扛著鋤頭去田裡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莊稼,似乎一點也沒有長高,真讓人著急。
這一天,宋國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著大得好像沒有邊的莊稼地,不禁一陣焦急又湧上心頭。他自言自語地說:“莊稼呀,你們知道我每天種地有多辛苦嗎?為什麼你們一點都不體諒我,不快快長高呢?快長高、快長……”他一邊唸叨,一邊不經意地用手去拔身邊的野草。他輕輕一扯,草就被扯出來了一節。但是還沒有完全被拔出來。草一下子比原先顯得高了不少。
宋國人望著長高的草出神,突然,他的腦子裡蹦出一個主意:“對呀,我原來怎麼沒想到,就這麼辦!”宋國人頓時來勁了,挽起了褲腳,一躍而起下田開始乾了起來,忙到太陽下山,他終於乾完了。他艱難地直起腰,捶了捶酸疼的腰,美滋滋地回家了。
他一進門就興奮地對妻子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把每一根莊稼都拔出來了一些,它們一下子就長高了這麼多……”他邊說邊比劃著。 “什麼?你……”宋國人的妻子大吃一驚,非常著急地對宋人說:“禾苗怎麼能去拔高呢?弄不好禾苗都會死掉的呀!”說完,她就趕緊提了盞燈籠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田裡去。可是已經晚了,可憐的禾苗都已經枯死了。宋國人無視禾苗的生長規律,想人為地予以改變,結果自己吃了苦頭。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遵守事物的發展規律,做起事情會得心應手,成功的機會就會多一些;違背事物的發展規律,做起事情就會處處受制,處處不順。因此,有些人總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變一些不可能改變的事情,結果只會碰得頭破血流,一事無成,平添無盡的煩惱。因而,為人做事要放開一些,灑脫一些,讓一切順其自然,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生活也會越來越輕鬆。
有超然的態度,才會有全新的人生
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
——明·蓮池大師
弘一法師這樣解釋這句禪語:人世間就像是一個大舞台,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每個人其實就是一個演員,都在演繹著自己的故事,演繹著自己的人生,悲歡離合、世事沉浮、功名利祿,等等,都在其中得到體現。無論你在其中扮演的是喜劇演員,還是悲劇演員,當人生的大幕落下的那一刻,作為演員的你都要退出這個舞台。無論你對這個舞台是留念,還是厭倦。總之,世上沒有不落幕的舞台。正因為如此,才要我們“人生在世,要放開胸懷”。也就是勸誡我們,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耿耿於懷,眼界要開闊一些,心胸要豁達一些,為人做事要大度、大氣一些。
以人生如戲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不失為一種灑脫。把生活中悲歡離合等看作上蒼對你的特意安排,你的人生就會輕鬆許多。就像下面這個故事中的宰相,從容地看待每一件事,都把事情朝好的方面去想,結果壞事變為好事。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最喜歡的事情是打獵。他的宰相最喜歡說的話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天,國王興高采烈地到大草原打獵。在追逐一隻花豹時,不小心被花豹咬斷了手指。回宮以後,國王越想越不痛快,就找來宰相飲酒解愁。宰相知道了這事後,一邊舉酒敬國王,一邊微笑說:“大王啊!少了一小塊肉總比少了一條命來得好吧!想開一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國王一聽,悶了半天的不快終於找到宣洩的機會。他凝視宰相說:“嘿!你真是大膽!你真的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嗎?”
宰相發覺國王十分憤怒,卻也毫不在意:“大王,真的,如果我們能夠超越自我一時的得失成敗,確確實實,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說:“如果我把你關進監獄,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微笑說:“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說:“如果我吩咐侍衛把你拖出去砍了,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宰相依然微笑,彷彿國王在說一件與他毫不相干的事。 “如果是這樣,我也深信這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勃然大怒,大手用力一拍,兩名侍衛立刻近前,國王說:“你們馬上把宰相抓出去斬了!”侍衛愣住,一時不知如何反應。國王說:“還不快點,等什麼?”侍衛如夢初醒,上前架起宰相,就往門外走。國王忽然有點後悔,他大喊一聲說:“慢著,先抓去關起來!”宰相回頭對他一笑,說:“這也是最好的安排!”
國王大手一揮,兩名侍衛就架著宰相走出去了。
過了一個月,國王養好傷,打算像以前一樣找宰相一塊兒微服私巡,可是想到是自己下令把他關入監獄裡,一時也放不下架子釋放宰相,嘆了口氣,就自己獨自出遊了。
走著走著,來到一處偏遠的山林,忽然從山上沖下一隊臉上塗著紅黃油彩的蠻人,三兩下就把他五花大綁,帶回高山上。國王這時才想到今天正是滿月,這一帶有一支原始部落,每逢月圓之日就會下山尋找祭祀滿月女神的犧牲品。他哀嘆一聲,這下子真的是沒救了。其實心裡卻很想跟蠻人說:“我乃這裡的國王,放了我,我就賞賜你們金山銀海!”可是,嘴巴被破布塞住,連話都說不出來。
當他看見自己被帶到一口比人還高的大鍋爐旁,柴火正熊熊燃燒,更是臉色慘白。大祭司現身,當眾脫光國王的衣服,露出他細皮嫩肉的龍體,大祭司嘖嘖稱奇,想不到現在還能找到這麼完美無瑕的祭品!
原來,今天要祭祀的滿月女神,正是“完美”的象徵,所以,祭祀的牲品醜一點、黑一點、矮一點都沒有關係,就是不能殘缺。就在這時,大祭司突然發現國王的左手小指頭少了小半截,他忍不住咬牙切齒咒罵了半天,忍痛下令說:“把這個廢物趕走,另外再找一個!”脫困的國王大喜若狂,飛奔回宮,立刻叫人釋放宰相,在御花園設宴,為自己保住一命,也為宰相重獲自由而慶祝。
國王一邊向宰相敬酒說:“宰相,你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被花豹咬一口,今天連命都沒了。”宰相回敬國王,微笑說:“賀喜大王對人生的體驗更上一層樓了。”過了一會兒,國王忽然問宰相說:“我僥倖逃回一命,固然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是你無緣無故在監獄裡蹲了一個月,這又怎麼說呢?”
宰相慢條斯理喝下一口酒,才說:“大王!您將我關在監獄裡,確實也是最好的安排啊!您想想看,如果我不是在監獄裡,那麼陪伴您微服私巡的人,不是我還會有誰呢?等到蠻人發現國王不適合拿來祭祀滿月女神時,誰會被丟進大鍋爐中烹煮呢?不是我還有誰呢?所以,我要為大王將我關進監獄而向您敬酒,您也救了我一命啊!”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弘一法師希望每個人都擁有這種生活態度,這樣的人生才會快樂。
人生有高潮,也有低谷;人生有悲歡離合,也有陰晴圓缺。生活中,只有保持一種超凡脫俗的生活態度,保持一種豁達的心態,才能不被煩惱所困擾,你的生活才會變得越來越輕鬆。
用心體會,人生總有真滋味
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宋·白雲禪師
弘一法師認為,這首詩偈通俗易懂卻又意喻深刻,詩中的“來時路”喻指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值得去品味的地方,只可惜往往不加以注意罷了。而“被眼瞞”一句更是深有寓意,意指人們常常被眼前一些表面的現象所欺騙,無法發現生活的真滋味。此偈選取人們常見的景象,語意雙關、暗藏機鋒,啟迪世人不要受肉眼矇蔽,而要用心靈去體會那些生活中,通常被人們忽略而又美麗的瞬間。
的確,生活給予每個人的快樂大致上是沒有差別的:人雖然有貧富之分,然而富人的快樂絕不比窮人多;人生雖然有名望高低之分,但是那些名人卻並不比一般人快樂到哪去。人生各有各的苦惱,各有各的快樂,只是看我們能夠發現快樂,還是發現煩惱罷了。
生活中,快樂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體會,便不難感受得到。尤其是在那些看似無法逾越的苦難面前,倘若你依然能夠仰望蒼穹,用心去感受,快樂便會永遠伴隨左右。
一個人聽說有一位很有名的樂觀者,便去拜訪這位樂觀者。
“假如你一個朋友也沒有,你還會高興麼?”這個人開門見山地問。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沒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正行走間突然掉進一個泥坑,出來後你成了一個臟兮兮的泥人,你還會快樂麼?”
“我還是會很高興的,因為我掉進的只是一個泥坑,而不是萬丈深淵。”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頓,你還會高興麼?”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只是被打了一頓,而沒有要我的性命。”
“假如你去拔牙,醫生錯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患牙,你還高興麼?”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他錯拔的只是一顆牙,而不是清除了我的心臟。”
“假如你正在睡覺,忽然來了一個人,在你面前用極難聽的嗓門唱歌,你還會高興麼?”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幸虧在這裡嚎叫著的,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匹狼。”
“假如你馬上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你還會高興麼?”
“當然,我會高興地想,我終於高高興興地走完了人生之路,可以高高興興地去參加另一個'宴會'了。”
“這麼說,生活中沒有什麼是可以令你煩惱或者痛苦的?”
“是的,只要你願意,你就會在生活中發現和找到快樂——痛苦往往是不請自來,而快樂和幸福往往需要人們去發現,去尋找。”樂觀者說。
聽了樂觀著這一連串的快樂表白,拜訪者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從此,他的生活也充滿了歡樂。
顯然,如果我們不能用心去體會生活中的那部分快樂,我們將很難意識到快樂的所在,甚至連正在歷經的快樂都會失去。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快樂就像一個被一群孩子追逐的足球,當他們追上它時,卻又一腳將它踢到更遠的地方,然後再拼命的奔跑、尋覓。
人們都追求快樂,但快樂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形式來獲得或者判定的,快樂其實來源於每個人的心底。生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這些繁瑣而又現實的組合,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如此。與其看不如意的方面,不如學會尋找樂趣,看生活中好的一面。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體會平凡中的幸福與快樂,那麼微笑就會時常掛在嘴角,幸福的甜蜜也會永駐心間!
忘乎所以,常常沒有好結果
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奔馳於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於得意煊赫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
——清·印光法師
弘一法師非常喜歡印光法師的這段話,常常藉它勸誡那些終日追求名利、春風得意的人,在自己權勢膨脹、極度風光的時候,危險也在靠近自己,要及時懸崖勒馬。
許多得勢之人常常被一時的風光遮住了雙眼,也蒙蔽了心靈。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追逐財富、名利的滾滾潮流之中,豈不知自己已經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了,已經是到了危險的邊緣。明朝的魏忠賢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處處張揚自己的表面風光時,卻怎麼也沒有料到其實正在一步步切斷自己的後路。
在明熹宗彌留之際,差人將信王朱由檢召至臥榻之側,傳以皇位,囑以善視中宮、善待忠賢。遺言一出,魏忠賢得意非凡,朱由檢卻不能自安,他趁亂趕快離開了皇宮,唯恐被魏忠賢所害。
天啟七年八月,23歲的熹宗終於晏駕。魏忠賢本來準備秘不發喪,有所圖謀,無奈人多嘴雜走漏了風聲,只得由皇后懿旨昭告天下,並派黨羽塗文輔等人接朱由檢入宮。
風雨欲來,局勢凶險。朱由檢進宮之前,做了種種準備。他廣告朝野,讓大家知道他入宮的消息,同時在衣袖之中藏了很多事物。朱由檢進宮之後,處處防備,小心謹慎,不敢吃一口御廚房的東西,而以自帶食物充飢。由於信王入宮已不是秘密,魏忠賢一時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將朱由檢扣押宮中,再想對策。
朱由檢與外隔絕,夜夜孤燈獨坐。一天,他見一個手持長劍的內侍在自己住所前轉悠,就試著將其召入,許以日後封賞。這內侍本是受命看守朱由檢的,一聽朱由檢許願許得天花亂墜,興奮之中忘了職責。恰好又有一群巡夜的太監從門口經過,朱由檢立刻把他們都叫進房內,問寒問暖,還派“看守”到御廚房取來酒肉款待大家。
眾人十分感激,都表示願為信王賣命,於是,朱由檢同宮外取得了聯繫。朝中多數大臣雖迫於魏忠賢的淫威而對其阿諛逢迎,但內心深處還是不希望一個太監常年騎在自己的頭上肆意妄為,更不希望他有朝一日當上皇帝。他們得到朱由檢送出的情報後馬上行動,擁戴他做了皇帝,這就是後來的崇禎帝。
朱由檢即位之後,魏忠賢懊惱自己棋錯一著。他為了試探新皇上對自己的態度,先惺惺作態,表示自己老了,該退休了,要辭去廠衛之權。老狐狸遇上個好獵人,朱由檢自然明白魏忠賢的真實用意,同時也深知他的勢力已根深蒂固,就不動聲色,不僅不同意魏忠賢辭職,還像先帝一樣對他恭恭敬敬,禮讓有加。魏忠賢見狀便放下心來,他不知頗具城府的崇禎帝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他。
穩住魏忠賢之後,崇禎開始剪其黨羽,從宮內到宮外,從京城到外地,將一大批魏黨分子或免職遣返、或逮捕查辦。速度之快,是魏忠賢所始料未及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禎的行為鼓勵了一些早已對魏黨心生不滿的大臣,他們紛紛上書揭露魏忠賢的罪惡行徑。
魏忠賢知道自己的氣數就要盡了,自己這麼多年來苦心經營的一切都已破產了。但是他不願意就此死去,他忽然很想離開皇宮,離開這個自己從小太監變成九千歲的巢穴。崇禎本想將這個禍害天下長達七年之久的元兇處以極刑,但念及哥哥的臨終遺言,還是答應了他的乞求。魏忠賢唯恐夜長夢多,就連夜離開了京城。
但是,由於請殺魏忠賢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崇禎也覺得不殺此賊不足以謝天下,就下旨將魏忠賢逮回京師問罪。
當京中有人將這個消息設法報知魏忠賢時,魏忠賢還未至鳳陽。他知道情況不妙,就索性停住在阜城南關尤氏旅店,不再往前趕路了。這一夜他輾轉難眠,呆坐良久,終於自解衣帶將自己罪惡的一生做了個了斷。這一年,魏忠賢59歲。
魏忠賢一生害人實在太多,他雖然畏罪自殺,卻難息眾怒。受害者無不想手刃仇人,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崇禎終於下旨磔屍。於是,死去的魏忠賢仍然難逃惡懲——他的屍體被千刀萬剮、剁成了碎塊;他的頭顱也被懸掛在其家鄉的西城門下。
魏忠賢本是市井無賴,吃喝嫖賭,無所不通,以致家產耗盡,賣妻賣女;走投無路之際,只得揮刀自宮,入宮當了太監。
誰曾想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竟然秉筆審批內閣大臣的奏章,繼而把持朝政,敗壞朝綱,代擬聖旨,迫害忠良,真可謂權傾朝野,氣焰囂張。
殊不知,正是他在春風得意之時,不知收斂,在罪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落得個身敗名裂的悲慘下場。
弘一法師曾說:“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人生在世,要想過得順利,時時都要小心謹慎。特別是在自己春風得意、無限風光之時,更要謹小慎微,不要得意忘形,以致樂極生悲。
多一分恭敬,就會多一分福慧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清·印光法師
“要想從佛理中得到實際的好處,就必須以恭敬的態度感悟它,有一種恭敬的態度,就可以消除一些罪業,獲得一些福業。”這是印光法師的一句話,從中可以看出恭敬的態度對於尊佛、禮佛者是多麼的重要。
弘一法師很贊同這個觀點,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恪守這一點。
1922年,弘一法師欲拜慶福寺的寂山長老為師,寂山長老感到很不安,他認為自己佛學修為甚淺,而弘一法師聲名遠揚,自己非常尊敬弘一法師。於是,再三推辭,不肯接受。弘一法師越發謙虛恭敬,再三懇求,又請壁華、孟由二居士勸說,寂山長老這才答應下來。
拜師的那一天,弘一法師按照拜師的禮儀去拜見寂山長老。後來,他又鄭重其事,在報上刊登聲明。在此之後,無論在何種場合,或者書信往來,均以師禮待之。
從弘一法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謙卑、恭敬的高尚之人,也正因為弘一法師具有這種胸襟和態度,才使他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景仰。
有人說:謙卑是智慧的開始,恭敬是福氣的源泉。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百喻經》記載了一則獵人贈予四個商人兒子獵物的故事。
在梵授王統治的波羅奈國有四個富商。他們各有一個兒子,都長得風流倜儻,且喜歡結伴而行。有一天,四位商人之子又一起出城,途中坐在路邊休息,互相交談自己近來的所見所聞。這時,有一位獵人打獵回來,車上裝了許多獵物。獵人駕著馬車疾馳而來,準備進城賣掉這些獵物。
四個年輕人看到滿載獵物的馬車駛來,其中一個迅速從地上站起來,說道:“我向獵人要塊肉去。”話音剛落,他已經走到馬車前,很不禮貌地說: “餵!打獵的,割塊肉給我!”獵人見這個年輕人如此傲慢無禮,便不卑不亢地回答:“向人索要東西,怎麼能以這樣的口氣呢?要和氣換和氣才對呀!我不會拒絕你的要求,但是會按照你的言辭來決定給你哪一塊肉。”說完這番話,獵人便念了一首偈語:
“公子所要肉,出言欠和遜;按君言粗魯,只配得筋骨。”
第一位商人的兒子拿著獵人給他的鹿骨,悻悻地退回原來坐的地方。
第二位商人的兒子也站了起來,說道:“我也向獵人要塊肉。”他來到獵人面前,和顏悅色地說:“大哥,能給我一塊肉嗎?”獵人笑著說:“當然可以。我也會按照你的言辭來決定給你哪一塊肉。”接著,獵人扶著車把,也念了一首偈語:
“人說塵世中,兄弟手足情;按君言辭和,送君鹿腿肉。”
第二位商人的兒子拿著獵人給他的鹿腿,高興地回到路邊。
第三位商人的兒子也站了起來,說道:“你們都向獵人要了肉,我也去。”他來到獵人面前,滿臉笑容,用溫和、尊重的語調說道:“老爹,請給我一塊肉好嗎?”獵人也報以一笑,很爽快地說:“我會按照你的言辭決定給你哪一塊肉的。”說完這話,他又念了一首偈語:
“呼我一聲爹,為父心頭顫;按君言辭敬,贈君心頭肉。”
第三位商人的兒子拿著獵人給他的鹿心,愉快地回到年輕的朋友們身旁。
第四位商人的兒子迎著他站起身來,說道:“我也去向獵人要肉。”他來到獵人面前,含著親切的微笑,誠懇而又尊敬地說:“朋友,打獵辛苦了。能否賞我一塊肉?”獵人也禮貌地微微頷首道:“沒問題,朋友,我將會按照你的言辭來決定給你哪一塊肉。”第四次念起偈語:
“村中若無友,猶孤居森林;按君言辭美,贈君傾我車。”
獵人恐怕年輕人沒聽清楚,再次強調:“朋友,上車來吧!我要將這整車獵物都送到你家裡去。”第四位商人的兒子也不客氣,讓獵人駕車把滿車鹿肉送回自己家。他吩咐僕人卸下肉後,讓廚子馬上烹煮,熱情招待獵人。他倆邊飲酒邊交談,吃喝了整整一夜,盡興而散。
向同一位獵人索要鹿肉,但是因為態度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態度傲慢、言語不敬的年輕人得到的只能是筋骨;和顏悅色,以兄弟相稱的年輕人得到的是鹿腿;滿臉笑容,用溫和、尊重的語調相稱的年輕人得到的是鹿心;真誠、懇切,把對方視為朋友的年輕人得到的是滿車鹿肉。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人多一分恭敬,自己就收穫一分福慧。所以,在日常人際交往中,要想獲得更多的福慧,就要努力做到以恭敬的態度對人。
多一分平常心,多一分平安人生
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
——明·袁宏道
“佛家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等相互污濁,已經容不得我們一刻居住。”有人看到這句偈語,就問弘一法師:“既然我們身處這樣污濁的環境,應該怎麼辦呢?”弘一法師回答說:“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志守正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世事難料,福禍變幻,當你突然遇到一些難以預料的事情,當你被誤解、被誣陷、被冤枉的時候,能不能保持平常心,處事不驚,從容面對呢?其實,要想從容面對,保持一顆淨化的心,必須有一個偉大的胸懷。有時候,要是沒有可能改變身處的環境,那就去改變我們的心靈。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從淨化內心開始。只有內心淨化了,身外的環境才能得到淨化。
石苞是西晉初期一位著名的將領,晉武帝司馬炎曾派他帶兵鎮守淮南,在他的管區內,兵強馬壯。他平時勤奮工作,各種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當時,佔據長江以南的吳國還依然存在,吳國的君主孫皓也還有一定的力量,他們常常伺機進攻晉朝。對石苞來說,他實際上擔負著守衛邊疆的重任。
在淮河以北擔任監軍的是王琛。他平時看不起貧寒出身的石苞,又聽到一首童謠說:“皇宮的大馬將變成驢,被大石頭壓得不能出。”石苞姓石,所以,王琛就懷疑這“石頭”是指石苞。
毫無理由地懷疑他人,陷其於不平之中,實在是不義之舉。然而,王琛還是這樣做了。他秘密地向晉武帝報告說:“石苞與吳國暗中勾結,想危害朝廷。”在此之前,風水先生也曾對武帝說:“東南方將有大兵造反。”這樣,武帝便真的懷疑起石苞來了。正在這時,荊州刺史胡烈送來關於吳國軍隊將大舉進犯的報告。
石苞也聽到了吳國軍隊將要進犯的消息,便指揮士兵修築工事,封鎖水路,以防禦敵人的進攻。武帝聽到消息後更加懷疑,就對中軍羊祜說:“吳國的軍隊每次來進攻,都是東西呼應,兩面夾攻,幾乎沒有例外的,難道石苞真的要背叛我?”羊祜自然不會相信,但武帝的懷疑並沒有因此而解除。湊巧的是,石苞的兒子石喬擔任尚書郎,晉武帝要召見他,可他經過一天時間也沒有去報到,這就更加引起了武帝的懷疑,於是,武帝想秘密派兵去討伐石苞。
武帝發布文告說:“石苞不能正確估計敵人的勢力,修築工事,封鎖水路,勞累和乾擾了百姓,應該罷免他的職務。”接著就派遣太尉司馬望帶領大軍前去征討,又調來一支人馬從下邳趕到壽春,形成對石苞的討伐之勢。
石苞一點也不知道武帝對他的猜疑。到了武帝派兵來討伐他時,他還莫名其妙。但他想:“自己對朝廷和國家一向忠心耿耿,坦蕩無私,怎麼會出現這種事情呢?這裡面一定有嚴重的誤會。一個正直無私的人,做事情應該光明磊落,無所畏懼。”於是,他採納了孫鑠的意見,放下身上的武器,步行出城,來到都亭住下來,等候處理。
武帝知道石苞的行動以後,頓時驚醒過來,“討伐石苞到底有什麼真憑實據呢?如果石苞真要反叛朝廷,他修築好了守城工事,怎麼不作任何反抗就親自出城接受處罰呢?再說,如果他真的勾結了敵人,怎麼沒有敵人前來幫助他呢?”想到這些,晉武帝的懷疑一下子消除了。
後來,石苞回到朝廷,還受到了晉武帝的優待。
石苞用內心的平靜,打消了武帝的猜忌,也回擊了來自於外界的誹謗,為自己平息了一場災難。俗語說:“平時沒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突發事件和緊要關頭時,一定不要慌張,要冷靜下來,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一個清靜的心態,坦然面對即將發生的事情。這樣,你才能更好地應對事態的發展,確保不會讓突發事件危及自己的安全。
樂觀成就美好的人生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格言聯璧》
“在心志方面要用苦來磨煉,意趣要以樂為目標,做人氣度要大量,言行舉止要謹慎。”弘一法師常常用這句話來總結做人必須養成的四種品質,在他眼裡,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是人生最重要的修養之一。他不但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弘一法師的人生道路非常坎坷,充滿磨難,但是他並沒有屈服,而是用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這一切,他從不抱怨,臉上總是帶著淡淡的微笑,周圍的人都被他這種生活態度所感染,無不說他是一個樂觀、淡定的人。可以說,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是弘一法師對自己生活的總結。
在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有樂觀的生活態度,有的人對生活就很悲觀。這是與樂觀截然相反的生活態度。不同的生活態度也就決定了他們不同的人生結果。樂觀之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希望的引領下,他會積極進取,直到獲得成功;悲觀之人則對生活充滿失望,在失望的打擊下,他會怨天尤人,找不到人生目標,渾渾噩噩,直至終老,一事無成。
或許有人說,有些事就是不會讓人有好心情,讓你樂觀不起來。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都是相互聯繫的,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有時我們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心情,換一個視角看問題,就可以變“悲觀”為“樂觀”,關鍵看你是不是有樂觀的心態。
一位禪師云遊的時候,在一個老婆婆家裡借住,一連幾天,那個老婆婆都在不停地哭。禪師很納悶兒,不解地問道:“你為什麼整天都在哭呢?有什麼傷心事,可否讓我為你開解?”老婆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布鞋的,小女兒嫁給賣雨傘的。天晴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小女兒的雨傘一定賣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傷心;下雨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大女兒,下雨天當然就沒有顧客上門買布鞋啦,所以想想就要流淚。這樣一來,我每天都覺得非常擔心。”
禪師說: “原來是這麼回事!你這樣想不對呀!如果我是你,我會覺得每天都很高興。”婆婆說:“大師,這話怎麼解釋?”禪師開導她說:“為女兒擔心是沒有錯,可是你為什麼不為女兒開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時候,你大女兒的布鞋店一定生意興隆;下雨的時候,你小女兒的雨傘肯定十分暢銷,你應該天天為她們開心才是呀,怎麼會難過呢?”
老婆婆聽了禪師的話,豁然開朗。從此,每當她想到自己兩個女兒的時候,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她總是笑嘻嘻的。
歌德說:“樂觀的人終將成就樂觀的人生,悲觀的人只能躲在歲月的角落裡偷偷地哭泣,面對人生,我們所能選擇的就只有樂觀。”樂觀是幸福的種子,是快樂的源頭。樂觀的滋味是甘甜和醇香,是清新和清涼,樂觀使我們心潮澎湃,心想事成,它給人以希望,賦予人們力量,使人戰勝挫折,事業成功,家庭幸福。
悲觀則使人精神萎靡,眼界狹窄,喪失自信。悲觀是撲滅理想之火的水,是事業成功的絆腳石,是家庭幸福的攔路虎。悲觀是失望的兄弟,是失敗的根源,是苦惱的要素,是煩惱的土壤。悲觀之樹只能開出苦澀的花,結出煩人的果。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樂觀,不是盲目的,不是對未來不切實際的狂想,不是面對困難不假思索地冒進,而是清楚地知道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卻始終對生活和生命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堅信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會獲得成功。樂觀的人,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會坦然面對,不斷學習,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直至成功。讓我們做一個樂觀的人吧,因為完美的人生需要樂觀。
憤怒是製造惡果的罪魁禍首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
——南朝·智者大師
“憤怒是不能得到佛法的根本原因,是墮入惡道的緣故,與超脫之後產生的喜悅是冤家,是偷走我們善心的大強盜,是種種惡言的倉庫。”弘一法師在提到這句偈語時告誡世人:不要輕易動怒,也不要在憤怒的情況下做出任何決定。
動怒的人往往缺乏理智,其決定一般也是在非常魯莽、衝動的情況下做出的,這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後患,使自己身陷險境,或是落得為人恥笑的下場。我們都知道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典故,吳三桂為了愛妾陳圓圓,竟然打開山海關的大門放清軍入關,在清兵衝入大門的一剎那,就注定了他成為世人笑柄的命運。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舅父祖大壽都是遼東一帶屈指可數的名將。明朝開武科考,選拔武將。出生於官宦之家的吳三桂奪得武生高魁,被授為遊巡使。吳三桂少年得志,受到很多達官貴人的歡迎。一次在田宏遇的府上,他結識了名歌妓陳圓圓。並在田宏遇的撮合下,二人結成眷屬。
吳三桂自從得到陳圓圓後,忘記了鎮守邊地的重要任務,向朝廷請了病假,回京與圓圓終日廝守。吳三桂可以不要官爵,不惜生命,來維繫同陳圓圓的婚姻,可見他對陳圓圓的確一片真心。後來吳三桂因犯事被送入刑部,董其昌為吳三桂四處奔走,托宰相李建泰向皇上求情。崇禎終接受了李建泰的建議,放了吳三桂,令其遠赴山海關,戴罪立功。就在吳三桂進抵山海關的第二天,李自成開始攻打北京,兩天后城破,崇禎帝上吊自殺,明王朝垮台。李自成農民軍開進北京的第二日,吳三桂進抵豐潤,聽到京城陷落、崇禎自殺的消息,下令停止西進,撤回山海關。
形勢發生如此急劇的變化,是吳三桂未能料到的。其父吳襄在北京成為農民軍的俘虜,其舅父也已投降清兵,他自己則處於農民軍與清軍兩支強大而又敵對的勢力之間。何去何從呢?
吳三桂作為明朝將領、大官僚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是不會與農民軍聯手的,他曾揚言“為複大仇、殲大寇”,與農民軍勢不兩立。但憑藉自己的力量又難與強大的農民軍匹敵。李自成則希望吳三桂歸降自己,以減輕軍事壓力,就派人帶著四萬兩犒銀和吳襄的親筆信,去招降吳三桂,並提出另派兩萬農民軍代他守關。吳三桂收下犒銀,表示願意談判罷兵,率軍離開了山海關。
關外的滿族政權看到明朝已亡,奪取中央政權的主要障礙已變為李自成,於是就把矛頭指向了農民軍。當時,皇太極已於上一年病死,由6歲的兒子福臨即位,攝政王多爾袞掌握實權。多爾袞為達到消滅農民軍的目的,採取拉攏、招降包括吳三桂在內的明王朝殘餘勢力的策略,揚言“為崇禎報仇”。這一招,對於漢族大官僚地主來說,頗具吸引力,因為他們與清統治者有著共同的敵人——李自成農民軍。多爾袞斷然決定,清軍自盛京西進,準備南下入關。
吳三桂行至灤州,聽到從北京傳出消息,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大將劉宗敏擄佔。吳三桂很是震怒,這種奪妻之恨讓他鐵定了心思同清軍聯合,於是引兵殺回山海關,趕走了李自成的守關部隊。 1644年5月,吳三桂派人致書多爾袞,答應以“財帛”和“裂土”為代價,乞求清兵迅速全力攻打北京,共同消滅農民軍。
多爾袞大喜,馬上回書稱:在攻占北京後,清軍要實行對全國的統一,對吳三桂“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
多爾袞以封土為王作誘餌,希望吳三桂徹底降清,吳三桂答應了。
5月27日,清軍開至山海關,吳三桂開關出迎,多爾袞命吳軍以白布系肩,作為先導,隨後清軍浩浩蕩蕩開進了山海關。至此,吳三桂徹底背上了賣國賊的罵名。
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就這一歷史事件在他的《圓圓曲》中寫道:“慟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言辭中充滿了對吳三桂衝冠一怒的責備和深深的嘆息。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尤其是在怒氣十足的情況下,人往往是不理智的,做出的事情也不妥當。而且這憤怒之氣就像一把雙刃劍,不僅會傷到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切不可為一時的情緒宣洩而不加控制,導致事後的追悔莫及。
心中空明,人自明
四大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裡頭空。莫嫌不與凡夫說,只為宮商調不同。
——唐·從諗禪師《魚鼓頌》
這首偈所讚頌的“魚鼓”是魚形木鼓,即寺院擊之以誦經的法器。這首偈可以這樣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物質和合而成,“魚鼓”自然也不例外。只不過大自然對它情有獨鍾,“造化”更為精巧工致而已。 “魚鼓”有聲,妙在內無。這個道理凡夫俗子是不明白的,因為他們觀察事物和認識人生的方法與禪者有所差異,有如音律中的宮商不盡相同一般。
弘一法師指出,參禪悟道也應與魚鼓一樣,全然在“空”字之中:心中空明,禪境頓生。在這個日益繁雜的社會中,大多數人焦躁不安,迷失了快樂。唯一可以改變這種狀態的辦法便是保持內心的空明,於靜處細心體味生活的點滴,讓生活還原本色。
老街上有一間鐵匠鋪,舖裡住著一位老鐵匠。由於沒人再需要他打製的鐵器,現在他以賣栓狗的鍊子為生。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人們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微閉著眼,手裡是一隻半導體,旁邊有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古董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間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緻,紫黑如墨,有清代製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存僅三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一件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裡,是他1995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6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的。
古董商端著那把壺,想以15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裡的水。
雖沒賣壺,但遇到古董商的那天,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5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有點想不通。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總是擁破門,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當那位商人帶著30萬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鄰居,拿起一把鎚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拴小狗的鍊子,據說今年他已經一百零一歲了。
古董商的到來,打破了生活中原本的寧靜與安詳。很顯然,這突如其來的“好運”並沒有給老人帶來快樂,相反老人的內心卻承受著煎熬。在沉思之後,老人最終悟得了“虛空”的禪機。也就是在老人舉起鎚頭的那一剎那,他找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份安詳與寧靜。
第二章:圓滿自我,豐滿人生
沒有知識,就會看不清自己前進的道路;沒有知識,就難以在人生的路上跨步向前。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在具備與之等同的能力之後,才能推開成功的大門。
成大器,一定要謙虛勤奮
伊庵權禪師用功甚銳。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麼空過,未知來日工夫如何?師在眾,不與人交一言。
——明·蓮池大師
“伊庵權禪師在佛學研究方面很是用功,每到晚上,還是會流淚自責,說自己又白白浪費了一天的時間,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什麼收穫?老禪師常常坐在眾人之間,從來不與別人交談。”
我們可以看到,伊庵權禪師是一個多麼謙虛的人,對待佛學是多麼的用心,對自己要求是多麼的嚴格。弘一法師非常欣賞伊庵權禪師這種刻苦勤奮、不自滿、謙虛的學佛精神。弘一法師常常提及伊庵權禪師苦學的事,意在讓人們領悟:成大器,一定要勤奮學習,要多讀書。
“人生有涯,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學問有多大,都要有一種謙虛勤奮的精神,都應當“活到老學到老”。宋代的朱熹就是這樣一個謙虛勤奮、終生堅持學習的人。
朱熹是一位對我國封建社會中後期最有影響的理學家。他從小聰明過人,剛剛學會說話,父親朱鬆就指著天空告訴他說:“那是天。”可是,小朱熹並沒有滿足什麼是天,還想知道天以外是什麼。他接著問父親:“天的上面是什麼東西呢?”這一下子把他父親問住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8歲時,朱熹開始從師讀書。他那聰明好學,勤思多問的態度表現得更加明顯了。老師教他讀《孝經》,他看完一遍後,在書上寫道:“不這樣做,就不能算作一個人!”
14歲時,父親病逝,從此家境變得艱難起來,朱熹不得不投靠到父親的朋友劉子羽門下生活。後來,為了維持生計,他以教師為職業,但教師的收入極其微薄,家裡仍然是一貧如洗。儘管常常揭不開鍋,但他卻以苦為樂。學生看到老師生活如此窘迫,就把煮熟的米飯,熬好的菜湯端給他吃。
朱熹以教書為職業,但仍刻苦學習。他父親的朋友們大多是有學問的人,家裡藏書很多,朱熹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讀書機會,凡是書房裡有的書,他見一卷讀一卷。
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朱熹考取進士。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可他仍感到自己學問不足,決心拜一位最有學問的人為師。
當時,福建延平有一位遠近馳名的學者李侗,幾年前,朱熹去同安縣任主簿的途中,曾去拜見過他。李侗知識淵博,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朱熹非常渴望得到這位老師的指導。於是,朱熹懷著對老師的崇敬心情,決心步行去見李侗。當時李侗在延平,朱熹在崇安,兩地相隔幾百里,山水阻隔,路途艱險,可是一心一意拜師求學的朱熹也顧不得這些了。他覺得這樣做,正是表達自己的誠心誠意。經過半個多月的長途跋涉,朱熹疲憊不堪地到了延平。
當天夜裡,朱熹來到了李侗的家。為了不打擾李先生,朱熹就在李侗家的大門外打起盹來。清晨,李侗出門散步,見在路邊打盹的是曾來拜訪過自己的朱熹。急忙問道:“朱進士,你從哪裡來,怎麼睡在這裡?”朱熹聽見李先生問他,急忙整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地給李侗行個禮,說:“先生早晨好,我從祟安來。”“你是進士了,為什麼不坐轎乘馱?”李侗有些吃驚地問。朱熹誠懇地說:“我是特地來拜您為師的,怎能騎馬坐轎呢?請收下我這愚魯的學生吧!”朱熹的話語真情切,誠意感人。 “先別說什麼拜師,快到家裡去。”李侗把朱熹引進家門,讓他洗漱就餐。
朱熹換了衣服,吃了飯,精神倍增,就滔滔不絕地同李先生談論起禪學來。李侗見朱熹誇誇其談,華而不實,就嚴厲地批評說:“你談的都是些空話,現實問題卻懂得很少,這樣求學不行啊!”說罷連連搖頭不語。
朱熹一聽這話,“撲通”一下,跪在李先生面前,說:“李老師,您說得對,從現在起,我就改掉誇誇其談的毛病,請收下我吧!”李侗見朱熹說得很誠懇,又願改掉缺點,就收下了他。
從此,朱熹就在李侗門下潛心學習。李侗見朱熹勤奮好學,有時還有新見解,越來越喜歡,還特意給他起了個字,叫元晦,希望他成為一個外表不露,道德內涵的人。
朱熹如此謙虛、勤奮、好學,終使他成為我國古代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謙受益,滿招損。”一個謙虛的人,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會堅持學習,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豐富,讓自己的才能越來越高,越來越強。朱熹為什麼會取得這麼巨大的成就?就是如此。所以,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抱有一顆謙虛的心,終生堅持學習,這樣才會成大器,取得大成就。
不讀書不行,死讀書更不行
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
——明·■益大師
“不要一味貪戀世間的文字、詩詞,而妨礙了自己對於正法的學習。不要追逐慳貪、嫉妒、傲慢、鄙陋的習氣,這樣會傷害到自己。”
這句話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讀書難道不是要學習其中的文字、詩詞嗎?難倒不是用來提升自己,陶冶情操嗎?書難道成了害人的罪魁禍首嗎?針對這樣一種現象,弘一法師解釋說,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開卷有益,這是很多人的共識。為書所害之人,不是書本身出了問題,而是他們的讀書方式出了問題。這些人生搬硬套,不知變通,他們能入得書去,卻出書不得。
胡樸安是弘一法師的一位老朋友,他也曾經犯過此類錯誤。早年間,胡先生和弘一法師皆為“南社”的社友,後又同為《太平洋報》報社的同事,還曾一起創辦過“文美社”,一起編輯過《文美》雜誌。胡樸安是一位學者,他的筆記小品寫得尤為出色。他一生都從事報業,是報業的傑出人士。弘一法師在杭州出家後,他只要到杭州就一定去看望大師。
一次,他拜見弘一法師時,贈予法師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弘一精佛理”,“為我說禪宗”。其本意是為了押韻,卻不想弘一法師對胡樸安說:“我們學佛,既要精佛理,更要看重實際的言行。言行重一致,名要如其實。——我不是禪宗,也沒有為你說過禪宗。你詩中'為我說禪宗',這是誑語。我們不能夠忽視小事,認為它無關緊要。勿委誑語,免遭墮落。所以,我們都應該懺悔。”說罷,垂眉默坐,靜靜禱告。
胡樸安這時才想到自己囿於文人舊習,因為照顧詩文的押韻而犯了佛教誑語之戒,這就是死讀書的結果,嚴格按照書中的要求去和詩文,而忽略與實際的統一,因此心裡很不安,同時也更加敬重弘一法師了。
從弘一法師的這段經歷可以看出,他希望人們不要死讀書。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此話很有道理。書雖然為我們帶來了知識,但我們如果是死讀書,局限於書本,被書本表面的知識所迷惑,不能夠把書本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走上理論聯繫實際的道路,那麼,即使讀再多的書也無用。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年少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兵法,每當談論如何領兵打仗,他總是口若懸河,認為沒人可以抵得上他。他曾經與父親趙奢談論過兵法,趙奢也難不倒他,但卻不認為他可以帶兵。趙括的母親問趙奢這是什麼原因,趙奢說:“領兵打仗的大事,而趙括卻把它看得輕鬆平常。趙國不任用趙括做將軍還好,如果一旦讓他做了將軍,那麼導致趙國的軍隊吃敗仗的人就一定是他。”
後來,趙王聽信謠言,拜趙括為大將軍,替換廉頗守衛長平。他的母親給趙王上書,說趙括只是讀了些兵書,從沒帶兵打過仗,而且為人驕傲,不能擔當重任。可是趙王不聽,執意要用趙括。
公元前260年,趙括領兵20萬到了長平。廉頗辦了移交,交了軍權,長吁短嘆地回邯鄲去了。趙括統率著40萬大軍,聲勢十分浩大。他把廉頗規定的不與敵人作戰的命令全部廢除,下命令說:“秦國再來挑戰,必須迎頭打回去。敵人打敗了,就得追下去,非殺得他們片甲不留。”秦軍得知趙括領兵守衛長平,就秘密派白起為上將到長平與趙軍作戰。白起佈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幾陣敗仗,引趙軍追趕。白起把趙軍引到預先埋伏好的地區,派出精兵2.5萬人,切斷趙軍的後路;另派5000騎兵,直衝趙軍大營,把40萬趙軍切成兩段。趙括這才知道秦軍的厲害,只好築起營壘堅守,等待救兵。但是,秦國又發兵把趙國救兵和運糧的道路切斷了。
趙括的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守了40多天,兵士都叫苦連天,無心作戰。趙括帶兵想衝出重圍,秦軍萬箭齊發,把趙括射死了。趙軍聽到主將被殺,也紛紛扔了武器投降。結果40萬趙軍被秦軍在一夜之間全部活埋,可憐趙國最精銳的40萬軍隊,就在紙上談兵的主帥趙括手裡全部覆沒了。
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雖然滿腹經綸,書本知識豐富,但沒有實際的本領,不能把書本知識與實際運用相結合。結果,在實際的戰爭中一敗塗地,不但丟了性命,而且使趙國從此走上衰敗的道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死讀書、讀死書,不但誤了自己,而且還誤了國家。
不讀書不行,死讀書更不行。現代社會,書如浩瀚海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我們在泛舟書海之時,千萬不要迷失了方向。我們既不要做目不識丁的文盲,更不要做滿腹詩書的“睜眼瞎”,要學會把書本的死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活技能。讀書要讀得進去,更要走得出來。
不斷反省,才會不斷進步
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
——明·■益大師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他就沒有自我修為的能力了;如果一個人看不到別人的過失,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過錯了。我們在修煉的時候要像癡呆之人那樣執著,要深深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評。不要怕自己的智力劣鈍,領悟能力差,只要在心中時常自我反思,自我修煉就行了。”弘一法師只用一句話點破了這句偈語:反思讓人進步。
弘一法師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失,平時壞的習慣、習氣太多,常常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勸誡我們,要多讀聖賢書,多讀經。通過讀書、讀經來審視自己的行為,找出自己的毛病,改正這些缺點,幫助自己不斷提升。
在每日的修行中,他也是這樣做的。他不斷解剖自己,只要發現自己的思想出現了偏頗,就立馬進行修正。所以大師常說:“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
晚清重臣曾國藩對這一點也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強,而後有振興之家;必使人悅神欽,而後有驕集之祥。”那麼怎樣才能為人生的成功打好基礎呢?曾國藩提出了“悔缺”之道,即通過反省自己的缺點過錯,以完善自身為切入點。
一次,竇蘭泉來與他切磋學業,曾國藩並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詞氣虛驕,與人談理”,本來是一件增益學業的事,卻適得其反,二人不歡而散。由於曾國藩好多言,自以為是,總是無意中就傷害了朋友間的感情。
對此,好朋友看在眼裡,但知道曾國藩的性格,都不願相勸。只有岱雲敢於揭破。點出曾國藩的三個毛病。其後,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岱雲言餘第一要戒'慢' 字,謂我無處不著怠慢之氣,真切中膏肓也。又言予於朋友,每個恃過深,不知量而後人,隨處不留分寸,率至小者齟齬,大者兇隙,不可不慎。又言我處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須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藥石也。”
針對自己性格中的缺欠,曾國藩有意識地進行調整,主要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給弟弟們去信,向朋友們打招呼,請他們時常指出自己的缺點,二是記日記,藉以每天對自己的言行進行反省。他堅持寫作《治心經》以懲戒不好的東西。他的《日記》中載,六月初五日,寫《治心經》反省以前之事。六月初八日,寫《治心經》一本。初十日,又寫《治心經》一冊。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一個人不怕犯錯誤,就怕對待錯誤的方式不正確。面對錯誤,如果我們能夠反省自己的行為,找到錯誤的原因,尋求改正錯誤的方法,那麼,我們就是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進步。可是,現實中很多人對自己的明顯錯誤就是視而不見,對於自己的缺點就是不反省,這樣,怎麼會有進步呢?因此,請正視我們的缺點,時刻反省自己,讓自己在一次次改正錯誤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不斷地成長。
謙虛為人,方有大作為
從今以後,願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
——清·彭際清
彭際清是清朝乾隆年間人,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親曾經做過兵部尚書。雖然出生於官宦之家,但彭際清並沒有走入仕途,而是立志學佛,度人於危難之中。他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從佛理上說,確實度了不少人。當然,這句禪語說要隱居,不敢再作度人妄想。這是他的謙虛之語。這也說明了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因而獲得更多人的尊敬。
弘一法師非常贊同彭際清的這句禪語,不管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修佛參禪的日子裡,他都是這樣做的。他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從不驕傲,不以人師自居,對待前來請教的人一直都表現得謙遜、和善。
在檀林福林寺時,許多人因仰慕弘一法師的才學常到寺中拜見他,向他請教宗教、哲學上的問題,人前人後,他都表現得非常謙虛,半點也沒有流露出驕傲自滿的情緒,這讓人們更加敬重他的為人。
東漢大文學家、書法家蔡邕也是這樣一個人。正因為他不好為人師,在他的極力推薦下,才使當時毫無名氣的王粲為人所識,並成為建安文壇上的一朵奇葩。
王粲是“建安七子”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一個人。他早熟早慧,少年時代便博覽群書,才思出眾,筆下功夫不同凡響,因此,小小年紀便很有名聲。當時人說王粲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一次,年輕的王粲與一位朋友同行時,見到路旁一塊石碑,兩人停下來將碑文讀了一遍,又繼續趕路了。走了一段路,這位朋友想驗證一下王粲的記憶力,於是對王粲說:“先生剛剛看過的碑文,還記得嗎?”王粲胸有成竹,馬上背誦起來,竟然能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漏,使朋友十分佩服。
13 歲時,王粲來到長安,當時的長安處於一片混亂之中,大軍閥董卓將漢獻帝與文武百官一起劫持到長安,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性情暴烈的董卓動輒殺人,搞得大臣們惶惶不安,人人自危。長安的流亡朝廷中,有一個著名學者叫蔡邕,人稱蔡中郎。蔡邕博學多才,文章獨步天下,而且生性隨和,儒雅大方,慷慨好施,禮賢下士,是一個人心歸向的大名士。儘管時局動盪不安,但蔡邕的府邸依然門庭若市,從早到晚上門求見和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以致門前的道路,常常被來訪客人的車馬所堵塞。
這天,王粲也去求見蔡邕。當時蔡邕的府上賓客盈門,高朋滿座,蔡邕正與來賓們席地而坐,談笑風生。這時,只見一個家人湊上去對蔡邕輕輕說了幾句話。蔡邕對家人連聲說:“快請,快請!”說著站起身來,慌忙之中也來不及穿好鞋,便倒拖著鞋出門去了。滿座的賓客從未見過蔡粲如此緊張的神情,心裡紛紛猜測起來:來人是誰呢?此公的來頭可不小啊!當蔡邕把王粲帶進來與大家見面時,賓客們無不流露出驚訝的目光,有幾個人還下意識地用手背揉了揉眼睛,唯恐是看花了眼。原來13歲的王粲瘦弱矮小,皮膚黝黑,體格不壯,相貌不揚,非常不起眼;而此時的蔡邕已年近60歲,又是文壇的泰斗,卻如此禮遇一個小孩,簡直太令人難以置信了。
蔡邕明顯地感覺到了大家疑惑的眼神,於是,拉起王粲的手對大家說:“這位嘉賓王粲可是個舉世無雙的神童哩!他雖只有13歲,詩賦文章卻無一不精。他才情出眾,悟性極高,不用說,將來一定會超過我十倍;就是現在,在很多方面我也大不如他呀!”蔡邕環顧在座的賓客,繼續說道:“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將把一生珍視、收藏的圖書典籍,全部贈送給王粲,這些藏書給王粲,比放在我這裡,更能發揮作用!我的話是不會錯的,你們等著看吧!”自古文人相輕,蔡邕如此謙遜,難能可貴,經蔡邕介紹,座中的賓客們無不對王粲刮目相看。
16歲時,王粲被朝廷授職黃門侍郎,但他見政局混亂,朝廷徒有其名,便南下荊州,去依附地方實力派劉表。劉表的門客眾多,其中不乏才智人士,但年紀尚輕的王粲,居然很快便脫穎而出,被荊州文人公推為文壇盟主。這之中也有蔡邕的功勞。
正所謂:“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即使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微薄的成就,也不能夠因此而驕傲。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比別人突出,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人家。所以,在任何時候都要謙虛,千萬不要產生好為人師的自滿情緒。
認真去做,才有收益
今見好心出家在家四眾,多是好高騖遠,不肯認真專修淨業,總由宿世善根淺薄,今生未遇通人。
——清·印光法師
“我發現那些因為發自好心出家修行或是在家修行的人,大多好高騖遠,不肯真正靜下心來專門修為,他們根緣淺薄,到現在還沒有遇到真正通達之人。”這是說,很多學佛之人好高騖遠,缺少認真學佛的精神。因而,他們不能真正領悟佛法。
弘一法師也經常告誡弟子:“學佛要認真。”出家前,弘一法師就是一個凡事認真,一絲不苟的人;出家以後,不僅自己如此,要求弟子也是如此。其實,不光學佛如此,我們在塵世中,做任何事都要如此,萬事,只有認真去做,最終才有收益。
北宋文壇領袖之一的蘇軾可以說是多才多藝,他的散文和詩、詞都很有名,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詞方面,他和辛棄疾齊名,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在書法方面,他自成一派,為世人所重。蘇軾能取得這樣的光輝成就,和他少年時孜孜不倦、認真讀書分不開。
蘇軾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蘇洵到7歲時才發奮讀書,專心攻讀,成為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母親程氏是一位很有文化教養的婦女,是蘇東坡的啟蒙老師。他家藏書相當多,父母常引導蘇氏兄弟讀書學習。在家庭影響和父母的熏陶下,蘇軾自幼聰敏好學,7歲知書,10歲能寫文章,常受到親友們的讚揚。
在讚揚聲中,少年蘇軾逐漸滋長了自滿情緒,變得目空一切。有一天,他在書房門口貼上這樣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說來也巧,幾天后,有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上門向蘇軾求教。老人拿出一本古書請蘇軾誦讀。蘇軾翻開一看,別說從未讀過,書上的字許多都不認得。蘇軾頓覺無地自容,羞愧得滿臉通紅。經此一事,蘇軾開始重新認識自己,下決心要從頭學起,於是便在原來的對聯上各加了兩個字,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從此,蘇軾以更加認真的態度求學,發憤努力,博覽群書。 21歲時,蘇軾考中了進士。主考官歐陽修讀完蘇軾的文章後,大為嘆服,他給梅堯臣寫信說:“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可喜,可喜!”宋仁宗讀了蘇軾的文章,高興地說:“我今天為子孫又得到一個宰相了。”
蘇軾雖然天資聰穎,但是如果沒有白髮老人的點撥和提醒,相信他就會因自滿而荒疏了學業,到頭來將是一事無成。幸好,在面對老人拿出的那本古書時,他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決心改正,此後一直以認真的態度求學,最終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佛門有一句俗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初學佛的人非常恭敬,非常認真,實在是難得。學佛二年呢?佛在西天。這時間久了,故態復萌,也不把佛當作一回事了。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沒了,變成老油條了。這是佛門一句老話,也是常見的一個現象。古人講“成佛有餘”,奈何初心保持不住,隨著時間就變質了,隨著環境就動搖了。 “不肯認真專修淨業”,這一句話說得是尤其深刻,值得我們時時刻刻警惕。
聽得了意見就能做得對事
當恪守淨宗列祖成規,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以企現生消除業障,臨終正念往生,庶不虛此一生,及親為如來弟子耳。
——清·印光法師
“我們應該嚴格遵守淨宗家風,老實念佛。持齋是吃素,不與眾生結怨仇,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改惡修善,要由內心裡去改。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業障,臨終神誌清楚,穩生安養。真心照教規去作,方不虛度此生,才是三寶弟子。”
弘一法師很喜歡這段話,因為它對我們的修行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就是說叫我們按照宗師說的去做:持齋念佛,改惡修善,知因識果,植福培德。在現實生活中,知因識果也很重要。只有清楚了事情的因果關係,才能做到神智清楚,聽得進別人的正確意見。
對於如何才能更好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弘一法師還說:“在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這是告誡我們,當事者要站在事外來看看,建議者要置身事中想想。這樣,當事者就能夠聽進去別人的正確意見,建議者就能夠提供正確的意見。
三國時期的劉備雖然尊重賢臣,對別人的意見也善於採納,但是在關羽之死上卻無法聽進去屬下的意見,以至於殞命白帝城。
三國時期的劉備自桃園結義後,與義弟關羽、張飛弟兄三人想藉“匡扶漢室”之名,成就一番事業。奮鬥的前期一直是跌跌撞撞,沒有成什麼大氣候,倒是經常被別的諸侯逼得東躲西藏。後來得到諸葛亮的輔佐才時來運轉,得了荊州,進了四川。經過艱辛的鬥爭,好不容易在蜀地稱帝。當時三國鼎立的態勢雖已形成,但曹魏強大,吳蜀兩國相對弱小的格局並未打破。蜀地周圍少數民族經常襲擾,國家初立更是百廢待興,百業待舉。劉備要展宏圖,本應憑藉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或在自己的領地裡勵精圖治,穩固基業,或者加強吳蜀聯盟,一致北面抗魏。可是由於東吳利用關羽驕傲自滿的情緒,賺取荊州,並殺了關羽,使劉備悔恨交加,決計舉傾國之兵,東出伐吳,企圖消滅吳國,為他的二弟關羽報仇。
趙雲當時勸阻道:“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人神共怒,陛下可早日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捨魏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劉備卻回答道:“孫權害死我二弟關羽,我與他有切齒之仇,啖其肉滅其族,方雪我恨!你不要阻攔。”趙雲仍堅持勸阻道:“魏國之曹丕是竊漢朝而王天下的國賊,我們與他的仇是公仇,討伐東吳報殺弟之仇是私仇,但願我主能以天下為重。”劉備憤憤地說道:“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因一時的憤怒,奮鬥的大目標已拋至腦後,對趙雲的正確意見半點也聽不進去。
諸葛亮見這種情形。便率領文武百官當面勸諫。劉備也不聽。後來諸葛亮又專門寫成奏章,講明伐吳的害處,劉備還是置之不理。學士秦宓再諫,劉備甚至要砍他的頭。諸葛亮等人也只好由他去了。於是劉備親自率領75萬大軍,出師伐吳。
起兵之時,蜀軍一路上浩浩蕩盪,氣勢恢弘,斬將奪關,蜂擁而來。此時東吳的大將周瑜、魯肅、呂蒙已先後身故,孫權在危急之時,拜一懦生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東吳六郡八十一州兼荊楚諸路軍馬,並鄭重地囑託道:“京城以內的事,我自己主持,京城以外的所有疆土上的事,由你決策。”
劉備進軍之際,打了幾個小胜仗,已是喜不自勝,如今又聽說東吳任命一介書生為帥,更是不放在眼裡,便催促各路人馬加速前進,大有畢其功於一役的架勢。陸遜走馬上任後,運用“持重不搶先,待機而製人”的戰略嚴陣以待。
首先,陸遜宣布決策:“各處關防,牢守隘口,不許輕敵。”眾將領開始對他這個白面書生統領大軍就不大服氣,今見他只下令死守不讓出戰,更是不理解,但礙於軍令,勉強服從。當劉備大軍壓來,陸遜與吳將韓當並馬而望,陸遜指著劉備的軍馬說道:“劉備兵剛來,又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他們正自得志,我們只要堅守不出,對方求戰不得。俟時機成熟,我將用奇計破之。”韓當只是撇撇嘴,沒說什麼,心想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膽怯就是膽怯,還吹什麼牛,心裡很不以為然。可時隔不久,陸遜果真瞅准時機,率軍動如脫兔,終於一把火燒了蜀軍七百里連營。
陸遜趁蜀軍混亂,率大軍掩殺過來,加之火助風威,風助火勢,導致蜀軍全線崩潰。劉備帶一點殘兵搶占馬鞍山依險據守。陸遜又督各部兵馬四面圍攻。情急之下,劉備於夜晚乘黑衝出重圍,靠沿途驛站焚燒將士丟棄的軍車、鎧甲等來阻斷追兵,才逃回白帝城,所有舟船、軍械等軍用物資,喪失殆盡,蜀軍屍骸漂滿江面,順江而下。直到此時,劉備還說:“我竟被陸遜所折辱,豈不是天意!”
劉備在臨死之際仍沒有幡然醒悟,還認為自己運氣不好,是天在滅他,體會不到自己的慘敗是因為自己聽不見眾人的正確意見、一意孤行所致。熟知歷史的人,都為劉備深深嘆息。既嘆息他報兄弟之仇的義氣之舉,更嘆息他由於不聽正確意見而丟失了大好的局面。
由此可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認真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只有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智者才會做到這一點。在現實中,很多人在面對重要事情時,總是不能夠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一意孤行,最終導致失敗。此現象屢見不鮮,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清·融明大師
“無論在什麼環境,工作繁忙也好、悠閒也好,佛號不要間斷。無論是稱心如意,還是事事都不如意,時時刻刻不忘往生西方。”弘一法師常引用這句告誡世人:在生活中,要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此語不假。實際上,許多人身處困境之時,為了改變自身處境,能夠籌劃運作,積極進取,從而取得一些成就,改變了自己的環境。但當他處於優越的環境之中時,舒適、優越的生活使他失去了鬥志,喪失了進取之心,滿足於眼前的一切,最終一事無成。
所以,無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這樣,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打工女皇”吳士宏年少時腦子聰明,膽子大,愛運動,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不幸的是,一場大病從天而降,剝奪了她原本計劃好的一切。整整4年,三次報病危,她始終躺在病床上忍受著病痛與孤寂的折磨。這場使她身心備受折磨的“病”,讓她恍如隔世。 4年後,她終於從病中得到了解放。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只能重新開始。從那時開始,吳士宏萌發了自己的野心:要做一個成大事的人。
考大學還有機會,但不屬於她,她沒有錢、沒時間。 4年時間用在生病上,就算考上大學,沒有工資還得自負生活費,太離譜了。她決定選擇一條“捷徑”——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來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對吳士宏來說,自學並不是最高效的方式,是因為別無選擇。她有一個目標:把病中耗費的4年掙回來。她選了科目最少的英文專業。書,可以藉一部分,要買的只有許國璋4冊;要省錢,可以聽收音機。從此,她開始搏命,用自己的不顧一切的努力去拼搏。吳士宏的英文都是從頭學的,花一年半拿下了大專,吳士宏感覺最深的兩個字“真苦”!她每天擠出10個小時的時間用在學習上,自考文憑考下來了,她最得意的是“賺”回了點時間。
學業完成後的她獲得了一個意外的機緣——到了IBM。一開始她做的是“行政專員”,與打雜無異,什麼都乾。身處一群無比優越的真正白領階層中,吳士宏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價值。
吳士宏是一個善於“成長”的人。她在不斷地學習、實踐、超越,再學習、再實踐、再超越。剛進IBM時,吳士宏幾乎不會什麼,連打字都是從頭學起,她拼命努力學習一切相關的東西。她開始做銷售的時候,感覺到專業知識是第一大障礙,“培訓畢業只是個模子,要把客戶的具體要求套進去再做出方案來,沒那麼容易!”在這過程中,她給自己定下了要“領先半步”的目標。 “不把自己累到極點就覺得不夠努力,對不住自己”。她在辦公室裡暈倒過,吐過血,犯過心絞痛。還專門在抽屜裡備著鬧鐘,一個星期總有幾次熬到凌晨兩三點。就這樣,在付出了辛苦和心血之後,她終於發展了第一個大客戶中遠:中遠的運輸公司業務是IBM主機,外輪代理全部是IBM小型機系列。
1994年,吳士宏去了IBM華南公司,她在那裡帶起了一支隊伍,一起成長,一起做出了輝煌的業績。吳士宏又一次經歷了蛻變昇華:“我學會了做經理,克服了偏執,懂得了大度,能凝聚起不同文化背景的各類優秀人才,真正懂得了什麼是經理人;完成了從用'命'做事,到學會思考;從不知前路的迷惘,到有理想的昇華。我的下一個目標,不是超越別人,我想超越自我。”
人皆有懶惰之心,不管是誰,只要長時間身處安逸的環境裡,就會逐漸產生懈怠的心理,倘若不能及時醒悟,放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必將喪失鬥志,沉淪在溫柔鄉里不能自拔。人們常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等你發現比別人已經落後一大截的時候,再想追趕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在平時,我們就不能鬆懈,要時刻保持一顆積極進取的心。
學習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娑婆有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所牽;矧多愛乎?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所轉;矧多念乎?
——明·幽溪大師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嗜好是一切眾生都有的,它就是牽引我們六道輪迴的原因;我們念佛求生淨土,必須要將自己一切的嗜好統統捨棄、放下,往生淨土才不會有障礙。”
我們能從這句話悟出什麼呢?弘一法師告訴我們,幽溪大師的話強調的是人進行修為時馬虎不得,應該一絲不苟,專心致志。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當你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事業當中的時候,就要專心致志地為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而努力,如果三心二意,就很可能一事無成。
春秋戰國時期,下棋成為非常流行的運動。人們紛紛立志要做一名優秀的棋手,於是,很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出人頭地,都去拜師訪友學習棋藝。
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里,有兩個親兄弟。他們和很多人一樣,也有著同樣的志向,而且他們都有學習棋藝的天分,在小村子已經算得上是高手了。
一天,這兩個兄弟來到了集市上,忽然聽到有人提到奕秋。他倆頓時來了興致,趕緊跑過去看個究竟。奕秋是那時全國的頂尖高手,他技藝高超,無人能敵,找他拜師學藝的人更是多如牛毛,但是很多人都因為沒有天分被奕秋拒之門外。
兄弟二人來到人群裡,仔細聽了個明白。原來,這裡今天有個下棋的擂台,凡是勝出的人就可以有機會成為奕秋的弟子,跟著奕秋學習棋藝。兄弟二人聽到這裡,手開始癢癢了,心裡也蠢蠢欲動起來。他們二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上台打擂。
幾個回合下來,兄弟二人戰勝了所有前來打擂的人。終於,兄弟二人對決的時候到了。這時,一位老者走了出來,對兄弟二人說:“你們已經是我的學生了,不用再戰了。”從此,兄弟二人天天擺棋譜,聽奕秋講課。
相比之下,老大沉穩老實,喜歡鑽研;老二聰穎活潑,接受能力強。一開始,老大根本不是老二的對手,常常被弟弟殺得一敗塗地。漸漸地,老二開始有些心不在焉,該擺的棋譜被丟在了一邊,就連聽老師講課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甚至有時候上課,老二會溜到窗邊,看到外面天空中飛翔的大雁,就考慮著怎麼樣能把它們射下來。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很快,新一年的擂台賽開始了。這一次,老二還是得意洋洋,因為他以前一直都是勝利者,每次都能戰勝哥哥,心想這一次也不會例外。但是沒有想到,等到二人上了擂台,擺開棋盤沒有多久,老二就敗下陣來,老大最終以絕對優勢戰勝了老二。
比賽之後,奕秋又開始篩選徒弟了。這一次,他只選擇了兄弟二人中的老大。結果,老大成了奕秋棋藝的傳人,而老二在不久之後就默默無聞了。
那個三心二意學棋的弟弟,是不如哥哥聰明嗎?當然不是。這是因為他沒有頑強的毅力,沒有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之道,貴以專”,一個人不管天分有多高、悟性有多強,不管是否從事自己擅長或感興趣的事情,都應該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否則,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便會一事無成。
虛度光陰就是荒廢生命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
——清·徹悟禪師
“世上最值得珍惜的是時間,最容易浪費的也是時間。很多人對於時間的珍貴用'一寸光陰一寸金'來形容,因此,對於時間,不能夠浪費。所以,人生在世,切不可虛度光陰。”
弘一法師非常珍惜時間。他的朋友歐陽予倩對此很有體會。有一次,弘一法師和他相約八點鐘見面。可是,兩個人離得較遠,恰逢那天是假日,趕電車困難,時間就耽誤了一些。等到歐陽予倩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約會地點時,弘一法師卻對他說:“我和你約的是八點鐘,可是你已經遲到了五分鐘。我現在沒有工夫和你談了,對不起。我們改天再約吧。”
歐陽予倩不禁愣住了,沒有辦法,他知道弘一法師時間觀念很強,只好回頭走了。
有人認為這真是小題大做,何必如此較真呢?其實,弘一法師正是因為對時間如此地珍惜,才會取得以後的成就。那些對時間不重視的人,經常會因為時間不夠,許多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而造成終生的遺憾,這就是沒有珍惜時間帶來的嚴重後果。
弘一法師告誡我們,人要想獲得成功,將來有所成就,就必須緊緊抓住時間的尾巴,不要讓時間溜走,不虛度每一寸的光陰,刻苦勤奮,這樣生命就不會荒廢。
古今成大事者,無一不是惜時如命之人。
司馬光6歲那年,父親就開始教他讀書,並常常給他講一些少年有為的人勤奮好學的故事,勉勵他以此為榜樣,珍惜時間、刻苦讀書。家住壽州安豐時,當地有一個姓丁的青年,十分勤奮好學,學問和文章在全縣聞名。父親司馬池便以這個青年的事蹟教育司馬光,並對他說:“他日得如丁君矣!”學有榜樣,又得到父親的指點,司馬光果然倍加努力。他讀書跟父親一樣,不僅僅只是背熟,還要弄懂意思。所以,往往同伴們背會了書去遊玩,他卻獨自放下帷幔,苦苦思考,直到把文意弄懂並把書背得爛熟為止。
為了不浪費光陰,抓緊時間讀書。司馬光自己設計用木頭做成了一個圓形枕,取名“警枕”,夜裡睡覺便把它枕在頭下。木頭是圓的,床鋪又是硬板,晚上睡覺只要一動彈,“警枕”便會滾落在地,他隨即驚醒,披衣起床,挑燈夜讀,不至於一覺睡到大天亮了。
這樣刻苦學習到15歲,司馬光“於書無所不通,文辭醇深”。而且他學的知識很紮實,以致“終身不忘”。司馬光始終保持著刻苦學習的習慣,不管是在馬上,或是在官轎中,抑或在夜不能寐的時候,他都抓緊點滴時間來讀書思考問題。
正是司馬光少年時代的苦讀奠定了堅實的經史、文學基礎,才使他能手著不朽的巨著《資治通鑑》;也正是他童年便養成了正直、誠實、質樸、仁厚的品格,所以才能入朝為相,成為北宋一代名臣。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韶華易逝,要想將來有一番成就,就要抓緊時間,發憤圖強,不要留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喟嘆。
李叔同也曾寫過這樣一首詞——《悲秋》,用來勸諫人們要珍惜時間:風乍起,黃葉飄,鏡裡朱顏,愁邊白髮,日夕疏林抄。花事匆匆,夢影迢迢,零落憑誰吊。光陰催人老,縱有千金,縱有千金,千金難買年少。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珍惜時間的意識。君不見,夜晚燈紅酒綠,觥籌交錯,牌桌上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這些人正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想有作為的人必須與他們劃清界限。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珍惜時間吧!
向別人學習,才能讓自己更完善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躁急當矯之以和緩,剛暴當矯之以溫柔,淺露當矯之以沉潛,奚刻當矯之以渾厚。
——清·陳榕門
“輕佻應以穩重矯正,浮躁應以踏實矯正,褊狹應以寬宏矯正,急躁應以和緩矯正,剛強暴戾應以溫柔矯正,淺露應以沉潛矯正,刻薄應以渾厚矯正。”
“每個人身上總會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積極向別人學習,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弘一法師藉此這樣告誡我們。
德高望重、知識淵博的弘一法師,深受人們的敬仰和愛戴。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他非常謙虛,總感到自己還有許多不如人的地方,總想著向別人學習。一代宗師尚且如此,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又豈能例外呢?
古今中外,許多成功人士,皆有向別人虛心學習的優點,它們的成功也正說明了這一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是這樣一個善於學習別人長處來彌補自己不足的人。
幾乎在每次較大規模的戰爭中,成吉思汗都處於劣勢,可為什麼大多數情況下又是以他的勝利而告終呢?除了成吉思汗本身能征善戰,足智多謀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善於向別人學習,即便對方是自己的敵人。
成吉思汗對於工匠有著極大的興趣,每次戰役之後,工匠一個不殺,都帶到大漠,讓他們從事生產。這是因為蒙古生產技術落後,尤其缺少工匠。也真難為成吉思汗能想出這種辦法來,用最快的方式趕到了時代前沿,不亞於經過了幾次科技革命。他讓工匠們建造了很多的大兵工廠,生產作戰所需的兵器。
有一個俘虜想活命,但他又不是工匠,當元朝軍隊過來檢查時,他用右手食指在左手食指上來回換了兩下,表示他會鋸木頭,居然因此就保全了性命。有一個西夏的降人,工技嫻熟,因而深得成吉思汗的寵愛。當耶律楚材到成吉思汗身邊時,這個工匠譏諷他說:“現在是需要工匠的時候,你這個酸秀才來幹什麼?”足見當時工匠的地位是很高的。
而且,成吉思汗還把被俘的工匠組成了獨特的軍種——工匠隊。有人說,這是古代軍事史上最龐大的獨立兵種。
充分利用工匠,保證了元朝軍隊的武器始終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他們不僅有拋石機、連發弩、“火焰噴射器”,還從漢人那學來了火藥技術,改進了火器,建造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砲。在後來的攻城戰中,砲兵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四大發明中的火藥技術傳到歐洲,就是元朝軍隊帶去的。
讓當時幾乎是最落後的民族掌握時代最先進的技術,成吉思汗用一個“借”字,解決了幾百年都不一定能解決的問題,這不僅表現了他的謙虛好學,更表現了一代天驕的雄才大略。
成吉思汗為了改變本民族的落後面貌,努力學習其他民族的先進技術、理念,以彼之長,補己之短,這在當時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不應該感到害怕或是極力去掩飾,這樣只會讓我們的缺點和不足更明顯,對我們的發展也更不利。我們應該做的是,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虛心向他人學習,吸取他人的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要把工夫用在平時
人生能有幾時?電光眨眼便過!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拔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
——清·天如禪師
“人生是短暫的,眨眼工夫就過去了。趁著現在不老不病的時候,抖擻精神,超脫世事;有一天的時間,就念一天的佛名;有一會兒的工夫,就修一會兒的淨業。不管別人怎樣了結此生,反正我自己的'盤纏'已經預備好了,前程是穩當的。如果不備好'盤纏',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總是到了緊要關頭,才發現自己才疏學淺,白白的浪費了大好機會,遺憾的是,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弘一法師因此告誡我們,不管幹什麼事,都要把工夫用在平時。只有平時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學習,才不會造成“臨時抱佛腳”的尷尬局面。由此,我們應該時刻謹記:人隨時要有憂患意識,隨時需要為自己準備好必要的“盤纏”。
曾國藩就是一個隨時為自己準備“盤纏”的人。
從根本上說來,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功業,主要是基於他自己的發憤苦讀,不斷為自己增加“盤纏”。 9歲時,他已經讀完了“五經”;15歲時,受教讀《周禮》、《禮儀》,直至能夠背誦;其後,他還讀了《史記》和《文選》,這些恐怕就是曾國藩一生的學問基礎。
1836年,曾國藩會試落第。這次失敗,讓他知道了自己功力欠深,同時,也使這個生長在深山的“寒門”士子大開眼界。試後,曾國藩收拾行裝,悵然賦歸,搭乘運河的糧船南返。他決定利用這次回家的機會,作一次江南游,實現“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宏願。
不過,這時的曾國藩身邊所剩的盤纏已經沒有多少了。路過唯寧時,他遇到了知縣易作梅。這個人與曾國藩的祖父、父親都非常熟悉,與曾國藩也是老相識了。
他鄉遇故人,易知縣自然要留這位老鄉在他所任的縣上玩上幾天。交談中,易知縣得知這位湘鄉舉人會試未中,但從其家教以及言談舉止中,便知這位老鄉是個非凡之人,前程無量。他見曾國藩留京一年多,一想其所帶銀兩肯定所剩無幾,便有心幫助曾國藩。於是當曾國藩開口向易作梅知縣借錢作路費時,易作梅慷慨應允,借與曾國藩一百兩銀子,臨別還給了他幾兩散銀。
告別易作梅,曾國藩繼續南返。經過金陵時,他見金陵書肆十分發達,流連忘返,十分喜愛這塊地方。在書肆中曾國藩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愛不忍釋,他太需要這樣一部史書了。一問價格,大吃一驚,恰好與他身邊所有的錢相當。但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部史書買下來。書商似乎猜透了這位年輕人的心理,一點價都不肯讓,開價一百兩銀子一錢也不能少。於是,曾國藩把一時不穿的衣物,全部送進了當舖,毅然把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買了回來。回家以後,父親見他花了上百兩銀子買回的一堆書,非但沒有責備,反而鼓勵他說:“爾借錢買書,吾不惜為汝還債,但能細心讀之,斯不負耳。”父親的話對曾國藩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他閉門不出,發憤讀書,並立下誓言:“以後每日點十頁,間斷就是不孝。”這個習慣,他一生從未間斷。在他的發奮攻讀下,一部《二十三史》亦爛熟於胸。
曾國藩讀書極專,他認為治學貴專,不專則廣覽而不精,博閱而不深,只能得其皮毛而失卻其本質,知其形而忽其實,懂其表而不識其內涵。
讀書是曾國藩堅持了一輩子的事情,日日讀書,日日寫作,活到老,學到老。
1871 年,曾國藩的身體每況愈下,可以說一天不如一天。作為理學修養甚深的他,在1月17日寫了幾句箴言,警示和鞭策自己讀書不要放鬆。這幾句話語是,“禽裡還人,靜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極樂生。”他認為“暮年疾病、事變,人人不免”,而讀書則貴在堅持。他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求闕齋”,並詳細制訂了課程:“讀書讀熟十頁,看書應看十頁,習字一百,數息百八,記過隙影(即日記),記茶餘介談一則,右每日課,連三日寫回信,逢八日作詩古文一藝,右月課;熟讀書:《易經》、《詩經》、《史記》、《明史》、《屈子》、《莊子》、《杜詩》、《韓文》。應看書不具載。”
1872年3月2日,曾國藩的老病之軀已如風中殘燭了。 3月5日,前河道總督蘇廷魁過金陵,曾國藩出城迎候,出發之前閱《二程全書》,迎接途中,“輿中背誦《四書》,忽手指戈什哈,欲有所言,口噤不能出聲。”身體差到如此地步,他還是堅持每日閱讀《二程全書》。他在日記中發出感嘆:“近年或作詩文,亦覺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暈、目疾、肝風等症皆心肝血虛之所致也。不能溘先朝露,速歸於盡;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應盡之職。苟活人間,慚驚何極!”他雖然自知油盡燈枯,將不久於人世,卻依然要抓住生命最後時光做自己最喜愛的事——讀書。
正是曾國藩的這種堅持,把工夫花在平時,隨時充實自己,而且從不間斷,一生如此,讓他成為晚清最有名的重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自己的生命之樹同樣綻放美麗的花朵,也要把工夫用在平時,隨時學習,隨時提高自己,隨時為自己的錦繡前程準備充足的“盤纏”。
學無止境,終身學習
百尺竿頭坐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真身。
——宋·招賢大師
弘一法師解釋說,“百尺竿頭”,是一種佛語,比喻修道之人的道行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人們常說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是比喻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後爭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後自高自滿,那是不會再有更深造詣的。
弘一法師還常引用《壇經》上的“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勝不滅。與一切時中,念念自見”來勸誡世人——至高無上的覺悟,需要每時每刻都去體會、學習才能得到。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令我們不得不讓刮目相看——工作後繼續努力深造,考研的;老來上大學,補知識的;在科學事業上刻苦鑽研,更上一層樓的……這些人對自己的人生、對待學習總是抱有一種不知足的心態,這種“不知足”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借鑒。
生活中,對於有些事情我們或許應該多一些知足常樂的心態,但是對於學習這件事,我們最好永遠都不知足,因為知識是無窮盡的,學習也是無止境的。
在美國東部的一所大學裡,期終考試的最後一天,一群即將畢業的學生們擠在教學樓的台階上,正在討論著即將進行的考試,這是他們畢業與工作之前的最後一次測驗了。
這些年輕人一點也不緊張,而且都表現得自信滿滿的樣子,因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測驗將會很快結束——教授曾經說過,他們可以帶任何書籍或筆記作參考。唯一的限制,就是他們不能在測驗的時候交頭接耳。
時間終於到了,他們興高采烈地衝進教室。教授把試卷分發下去。當學生們注意到只有五道評論類型的問題時,更加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
三個小時過去了,教授開始收試卷。然而,這些年輕人看起來不再自信了,他們的臉上反而流露出一種焦慮的表情。沒有一個人說話,教授手裡拿著試卷,面對著整個班級。他俯視著眼前一張張焦急的面孔,然後問道:“完成五道題目的有多少人?”
沒有一隻手舉起來。
“完成四道題的有多少?”
仍然沒有人舉手。
“三道題?兩道題?”
學生們開始有些不安,在座位上扭來扭去。
“那一道題呢?當然有人完成一道題的。”
但是整個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試卷,“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結果。”他說。
“我只想給你們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即使你們已經完成了四年的“修行”,關於學習的事情仍然有很多是你們所不知道的。這些你們不能回答的問題是與每天的普通生活實踐相聯繫的。”然後他微笑著補充道:“你們都會通過這個課程,但是記住——即使你們現在已是大學畢業生了,你們的學習仍然還只是剛剛開始。”
教授並非真的想用五道難題來打擊學生們的自信心,他的目的僅僅是希望這些學生能夠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種低姿態學到更多的東西罷了。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更上一層樓”,不是因為過於自高自大,而是因為信心不足——他們總是以時間、年齡、精力等一系列的藉口,將自己束縛在一個不能繼續學習的位置上,他們從內心裡就已經認定自己不能學習了,所以他們才學習不到任何東西。
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每個人若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就必須不停地學習。因為在現代社會中,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不努力學習,就會被淘汰。請立刻行動起來吧!從現在開始,抓緊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只要行動起來,就比原地踏步要強得多。
第三章:心胸寬闊,人生寬廣
在一些人眼裡,總覺得別人這也不是,那也不妥,他們似乎總為別人的過錯或缺憾煩惱——他們喜歡斤斤計較,所以煩心不已。李叔同大師告誡我們:“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寬容別人,就是寬容自己,給別人多一點的寬容,就是給自己多一點的快樂空間。
做人要有大的胸懷和度量
佛固不見棄於罪人,當承茲行以往生耳。
——清·印光法師
有些人,他們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些罪惡,想一心向佛,恐怕菩薩不收留他們。其實,菩薩對於那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是不會嫌棄的,都會一律平等地收入門下,並引導他們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見佛的慈悲胸懷。
對於印光法師的這句話,弘一法師是這樣詮釋的:其實每一個人對於犯錯之人都應該予以包容、諒解。在大師眼裡,包容犯錯之人,就是要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也體現了我們做人的氣量和氣度。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懷,特別是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更應如此。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領軍隊一舉平定了鬥越椒的反叛,天下太平。楚莊王興高采烈地設宴招待大臣,慶祝征戰勝利,並賞賜功臣。
文武百官都應邀出席,席上觥籌交錯,熱鬧異常。到了日落西山,大家似乎還沒有盡興。楚莊王便下令點上燭火,繼續開懷暢飲,並讓自己最寵愛的許姬來到酒席上,為在座的賓客斟酒助興。文武官員都已經喝得差不多了,見到許姬的美貌,便忍不住多看幾眼。
突然,外面一陣大風吹來,宴席上的燭火熄滅了,黑暗之中有人伸手扯住許姬的衣裙,撫摸她的手。許姬受到驚嚇,用力掙扎,慌亂之中,她抓住那個人的帽纓,奮力一拉,竟然扯斷了。她手握這根帽纓,急忙走到楚王身邊,委屈地說:“請大王為臣妾做主!我奉大王的旨意為百官敬酒,可是不想竟有人對我無禮,乘著燭滅之際調戲我。”
楚莊王聽後,沉默不語。許姬又急又羞,催促他:“妾在慌亂之中抓斷了他的帽纓,現在還在我手上,只要點上燭火,是誰幹的自然一目了然!”說罷,便要掌燈者立即點燈。
楚莊王趕緊阻止,並且高聲對下面的大臣說:“喜慶之日難得一逢,寡人要與你們喝個痛快。現在大家統統折斷帽纓,把官帽放置一旁,毫無顧忌地暢飲吧。”
眾大臣見大王難得有這樣的好心情,都投其所好,紛紛照辦。點燭掌燈後,大家都不顧自己做官的形象,拉開架勢,盡情狂歡。後來人們都管這場宴會叫“絕纓會”。
許姬對莊王的舉動迷惑不解,覺得非常委屈,便問:“我是您的人,遇到這種事情,您非但不管不問,反而還替侮辱我的人遮醜,您這不是讓別人恥笑嗎?以後怎麼嚴肅上下之禮呢?臣妾心中不服!”莊王笑著勸慰說:“雖然這個人對你不敬,但那也是酒醉後出現的狂態,並不是惡意而為。再說我請他們來飲酒,邀來百人歡喜,慶祝天下大平,又怎麼能掃別人興呢?按你說的,也許可以查出那個人是誰。但如果今日揭了他的短,日後他怎麼立足呢?這樣一來,我不就失去了一個得力助手嗎?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你依然貞潔,宴會又取得了預期的目的,那人現在說不定也如釋重負。”許姬覺得莊王說得有理,考慮得也很周全,就沒有再追究。
兩年後,楚國討伐鄭國。主帥手下有一位副將叫唐狡,毛遂自薦,願意親自率領百餘人在前面開路。他驍勇善戰,每戰必勝,出師先捷,促使楚軍得以順利進軍。莊王聽到這些好消息後,要嘉獎唐狡的戰績。唐狡站在莊王面前,靦腆地說:“大王昔日饒我一命,我唯有以死相報,不敢討賞!”
楚莊王疑惑地問:“我何曾對你有不殺之恩?”
“您還記得'絕纓會'上牽許姬手的人嗎?那個人就是我呀!”
楚莊王身處高位,對於臣子犯下的錯誤,沒有採取嚴厲的處罰措施,在外人看來,是有損自己的形象,可是換個角度來看,其實每個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對於錯誤進行包容有時比處罰更有效果。楚莊王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會受到臣子的愛戴,進而取得成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胸懷寬廣的人,受到冤枉,做清水淡飲;遇到嘲諷,笑當清風拂面;乍逢喜事,淡然不顛;突遇悲愁,泰然不驚……人生短短幾十年,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被包容的,我們何不敞開胸懷去面對一切,做最好的自己,讓人生更加的精彩,讓自己從此享受快樂的人生!
不再怨恨,才能救助他人
我若多嗔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結?此愚癡人,以嗔恨故,於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
——《華嚴經》
“如果還有嗔恚,還跟人結怨,十方現在諸佛世尊見到我,都會這麼說:為什麼這個人發菩提心想求菩提涅槃,他還會生嗔恚心?還會跟人結怨?這個愚癡的人就是因為嗔恨的緣故,所以他的煩惱不能斷,自己不能解脫。自己都度不了,怎麼能救度一切眾生?”
弘一法師進一步解釋說,嗔恚是三毒之根,起了嗔恚心必與眾生結怨。平時對人對事對物常犯此病,必須深自悔責。為什麼自己智慧不開,功夫不得力沒有進步,其主要原因即是貪嗔癡未斷。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不如意之事,當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之時,你會怎樣?是怨恨連連,還是坦然接受?顯然,選擇後者才是明智的。
弘一法師的一生坎坷,遭遇許多不平之事,但他並沒有產生怨恨,而是把它們當作一種磨煉,一種成長必需的經歷。在寫給夏居士的信中,他是這樣說道:“餘自念此種逆惱之境,為生平所未經歷者,定是宿世惡業所感,有此苦報,故餘雖身心備受諸苦,而道念頗有增進。”
弘一法師具有如此寬廣的胸襟,促使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度化了許多身處苦難的人。
相傳,舜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親又娶了一位夫人做他的後母。舜的後母有一個兒子名叫象。後母心地褊狹,兄弟傲慢狠毒,舜在家裡的地位和處境自然是苦不堪言了。但他仍舊能夠體貼父親,原諒後母,寬容弟弟,儘管勞動辛苦,又缺衣少食,他也毫無怨言。鄉親們都說:“能夠孝敬父母和友愛兄弟的人,將來必定有出息。”
動讓出了土地和漁場。舜在歷山下用水和泥製作成許多盛水用的陶罐,分給鄉親們。鄉親們敬愛他,樂意跟隨他,只要他住過的地方,很快就成為熙熙攘攘的村鎮。
舜的生活好起來以後,他不計前嫌,主動接雙親和弟弟來歷山居住,照顧他們。舜這個舉動被傳來傳去,最後傳到統治天下的堯帝耳朵裡。當時,堯帝年老,嫡子丹朱愚鈍無能,難以治理天下大事,其他的兒子也不肖,因此堯帝決定物色一個繼承人。助手們一致推薦舜,於是,堯帝決定考驗舜的品德和才能。堯帝送了舜一張琴,並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又派九個兒子去協助他。
鄉親們見堯帝如此信任舜,都很高興。然而,弟弟象卻心懷鬼胎,他要害死哥哥,霸占兩位嫂嫂。象和母親相商,叫糊塗的父親把舜找來,說是要修補屋頂,以防漏雨。這天,舜搬來一把梯子,又帶了兩個大斗笠,爬上屋頂去修房。弟弟象見四下無人,偷偷地把梯子搬走,又在房屋四周點著火。頓時,火借風威,風助火勢,熊熊大火呼啦啦地燒起來了。舜情急智生,連忙將兩個大斗笠系在胳臂上,就像大鳥展翅一樣往下跳,終於安全脫險了。
弟弟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又要父親去找哥哥,說是要打一口井。舜明知弟弟不懷好意,還是帶著斧子、鏟子和繩子去挖井。他在井裡先挖出一個洞穴,然後繼續往深處打井。就在這時,只聽得轟轟隆隆地響聲不絕,一塊又一塊的大石塊從井口砸了下來,舜趕忙躲進洞穴。過了很長時間,舜聽井上沒有動靜,才摸著繩子爬出井來。弟弟的陰謀又落空了。
舜踏著月色回到家裡,從門縫裡聽見弟弟正向父母鬧嚷著。弟弟說:“哥哥已被我用石塊砸死了,我要與你們分家,哥哥的琴和兩位嫂子歸我,其餘的牛、羊、糧食也有我一份。”話音未落,只聽得吱呀一聲,舜推門進來了。他若無其事地拜見父母,然後轉身說道:“弟弟,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以後你就多多幫忙料理家事吧!”弟弟聽罷,禁不住熱淚盈眶,表示今後要悔過自新。雙親也覺得很慚愧,對不起這麼一個好兒子。從此,家裡變得和和睦睦。
堯帝經過多年的觀察考驗,見舜果然是一位值得信賴的人,在百姓中有很高威望,便把帝位禪讓給他。舜50歲時開始代替堯帝行天子事。舜61歲時,堯帝死,便正式登位。
在後母和兄弟的百般迫害下,舜並沒有心懷怨氣,伺機報復,而是以寬恕包容之心對待他們,並時刻修煉自己的品行,最終得到了堯帝的讚許,將天下大任交給了他;而他的後母和兄弟也被他的寬容所感化,決意悔過自新,一家人終於過上了和睦的日子,舜也有了更多的機會為天下百姓謀利益。
其實,生活中,許多時候許多事情都是如此。遇到不平之事,以怨恨之心對待,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怨恨;倘若換一種方式,用寬廣的胸懷坦然接受,以平和的心態去化解,可能就會出現另一種不同的局面。
所以,面對不公,我們用愛取代怨恨,用愛去澆注因怨恨造成的貧瘠的土壤,這樣,你的眼前就會出現不一樣的世界,美麗的花朵會再次綻放,生活會變得分外美好,生命也會變得更加精彩。
忍讓並不會讓你失去什麼
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李叔同
俗語說:“鬥氣之害,其害莫大。”古往今來,多少人間悲劇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爭強鬥勝、不能相互忍讓而發生,多少人因情緒偏激、不能忍一時之氣而付出高昂的代價,他們或自毀前程,或抱憾終身,或為此付出生命。
所以弘一法師說:“忍讓可以消除無盡的災難和後悔。就像古人說的:'終身讓路,不失尺寸。'”在這裡,弘一法師用此語告誡我們:凡事要懂得忍讓。在大師看來,在很多情況下,忍讓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善於忍讓的人往往更容易左右逢源,縱橫捭闔。
當然,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也出現了許多善忍的優秀人物,同時,人們也傳頌著他們善忍的故事。在諸多“忍讓”的歷史故事中,最著名的當數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了。
很多人都知道“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故事。在秦、趙這兩次重大的外交鬥爭中,藺相如甘冒生命危險保全了趙國的尊嚴,未使趙國陷入被動的局面,功勞很大。為此,趙王拜他為上卿,位置比廉頗還高。在廉頗看來,只有武將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拼殺才算是真正的本事,所以他對於藺相如這樣善於“耍嘴皮子”的文臣很是不以為然。他很不服氣,到處跟人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還說如果碰見了藺相如,必定要當面侮辱他。
這樣的話對於一般人來說,確實是很難忍受的,但是藺相如好像沒有聽到一樣,幾次駕車出門,遠遠地看見廉頗,為了避免碰見,就早早地躲開了。這樣時間一久,連藺相如的門客從人都覺得他太窩囊,實在忍受不了了。一天,他們對藺相如說:“我們背井離鄉,不遠千里投到您的門下,是因為仰慕您的為人。如今,您的官位比廉頗要高,反倒這樣懼怕他,真不知是什麼原因?您這樣膽小懦弱,連我們都感到羞恥,還是讓我們回家算了。”
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問眾人:“各位看廉將軍與秦王比起來,哪個更可怕?”眾人都奇怪地說:“廉將軍當然沒有秦王可怕!”藺相如又說:“這就對了。試想秦王那麼強大,各國諸侯都畏之如虎,我卻敢在朝廷上當眾責罵他。我藺相如雖然沒有什麼大本領,還不至於如此懼怕廉將軍。只是我考慮到,強橫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我們趙國,其原因就在於我們兩人能夠同心協力地對付秦國。如果我們兩人爭鬥起來,那就必定給秦國造成可乘之機。我之所以這樣對待廉將軍,是以國家的安危為重,不計較個人的私仇啊!”
藺相如的這些話很快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聽後恍然大悟,既感動又慚愧。他也是個正直坦誠的人,一旦悔悟,就要真誠地改過。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廉頗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儀式,光著脊梁,背著荊杖,到藺相如門上“負荊請罪”。他跪在藺相如的門前說:“我是個沒有見識而又氣量狹小的粗人,沒想到您能以如此寬宏的氣度容忍我,不跟我計較,請您責打我吧!”藺相如也很感動,親自把廉頗扶起來。從此“將相和”,兩人相互理解尊重,結成了生死之交。
藺相如從大局出發,能夠容忍廉頗的惡語相向,他的大度不但感動了廉頗,使得兩個人成為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因此而保全了趙國的利益。
從古至今,忍讓就是為人稱頌的一種美德。面對摩擦,忍讓是一劑潤滑油;面對紛擾,忍讓是一首和諧曲。面對猜疑的堅冰,忍讓是消融的陽光;面對隔閡的鴻溝,忍讓是溝通的橋樑。因為忍讓,怨恨可以化為雲煙;因為忍讓,干戈可以化為玉帛。
可見,忍讓並不會讓你真的失去什麼,相反卻可以帶來很多利益,所以我們要學會做一個善忍的人。一個學會了忍讓的人,他的愛心往往多於怨恨,他將變得越來越樂觀、豁達,對待別人的不足,他就會用愛心勸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聽者因感動而遵從;一個學會了忍讓的人,他必然有一種智者的情懷,更有一種仁者的境界,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必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一個學會了忍讓的人,他必然善於溝通和理解,善於體諒和包涵,善於妥協和讓步,生活和工作都能做到灑脫自如。
懂得謙虛退讓的人才可保全自身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李叔同
“謙虛退讓是保全自身的最好方法”,這是弘一法師一生遵守的準則之一,他不但自己這樣做,也以此來勸誡芸芸眾生。
人們常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其所強調的就是凡事要克制,要忍耐。當然,並不是無原則的退讓,而是利益面前多退讓,胸懷寬廣,心胸大度,為人低調,處事冷靜,不要見利忘義、得理不饒人。
謙虛退讓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古人為我們樹立了許多學習的榜樣,西晉時期的羊祜就是其中之一。
羊祜出身於官宦世家,是東漢文學家、書法家、曾任左中郎將的蔡邕的外孫。雖然出身高貴,但羊祜為人處世謙虛退讓,毫無官宦人家驕橫跋扈的惡習。
羊祜年輕時曾被薦舉為上計吏,州官四次徵辟他為從事、秀才,五府也請他做官,他都一一謝絕了。有人把他比做孔子最喜歡的學生——謙虛恭順的顏回。曹爽專權時,曾任用羊祜和王沈。王沈興高采烈地勸他一起應命就職,羊祜卻淡淡地回答:“委身侍奉別人,談何容易!”後來曹爽被誅,王沈因為是他的屬官而被免職。王沈對羊祜說:“我應該常常記住你以前說的話。”羊祜聽了,並不誇耀自己有先見之明,只是謙虛地說:“這不是預先能想到的。”
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后,因為羊祜有輔助之功,任命他為中軍將軍,加官散騎常侍,封為郡公,食邑三千戶。但他堅持辭讓,於是由原爵晉升為侯,其間設置郎中令,備設九官之職。羊祜對於王佑、賈充、裴秀等前朝有名望的大臣,總是十分謙讓,不敢屬其上。
後來,因為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等功勞,加官到車騎將軍,地位與三公相同,但他上表堅決推辭,說:“我入仕才十幾年,就佔據顯要的位置,因此日日夜夜為自己的高位戰戰兢兢,把榮華當作憂患。我身為外戚,事事都碰到好運,應該警戒受到過分的寵愛。但陛下屢屢降下詔書,給我太多的榮耀,使我怎麼能承受?怎麼能心安?現在有不少才德之士,如光祿大夫李熹高風亮節,魯藝潔身寡欲,李胤清廉樸素,都沒有獲得高位,而我無能無德,地位卻超過他們,這怎麼能平息天下人的怨憤呢?因此乞望皇上收回成命。”雖然羊祜一再謙讓,但晉武帝還是沒有同意。
晉武帝咸寧三年,皇帝又封羊祜為南城侯,羊祜堅辭不受。羊祜每次晉升,常常辭讓,態度懇切,因此名聲遠播,朝野人士都對他推崇備至,認為他應居宰相的高位。晉武帝當時正想兼併東吳,要倚仗羊祜承擔平定江南的大任,所以此事被擱置下來。羊祜歷職二朝,掌握機要大權,但他本人對於權勢卻從不鑽營。他籌劃的良計妙策和議論的稿子,過後都焚毀,所以世人不知道其中的內容。凡是他所推薦而晉升的人,他從不張揚,被推薦者也不知道是羊祜薦舉的。有人認為羊祜這樣做未免太傻了,他說:“這是什麼話啊!古人的訓誡:入朝與君王促膝談心,出朝則佯稱不知——這我還恐怕做不到呢!不能舉賢任能,有愧于知人之難啊!況且在朝廷簽署任命,官員到私門拜謝,這是我所不取的。”
羊祜平時清廉儉樸,衣被都用素布,得到的俸祿全拿來周濟族人,或者賞賜給軍士,家無餘財。臨終留下遺言,不讓把南城侯印放進棺柩。他的外甥上表陳述羊祜妻不願按侯爵級別殮葬羊祜時,晉武帝便下詔說:“羊祜一向謙讓,志不可奪。身雖死,謙讓的美德卻仍然存在,遺操更加感人。這就是古代的伯夷、叔齊之所以被稱為賢人,季子之所以保全名節的原因啊!現在我允許恢復羊祜原來的封爵,用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以自身謙虛退讓的德行和操守贏得了上至國君,下至黎民百姓的一致肯定,更保全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假如他對晉武帝的賞賜恩寵都是來者不拒,勢必會引起一些人的嫉妒和憎恨,恐怕他早就置身於權力爭奪的漩渦之中而無法自拔,最後也會危及自身的安全。
弘一法師說:“學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減一分福澤。”大師是想告誡我們,對於身外的利益,不要去爭,適度的謙虛退讓可以使我們處於安全的生活環境,而不用擔心別人會對自己不利,生活也就多了一份輕鬆和快樂。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要懂得處處尊重別人,坦承自己的錯處,則人際間就會很平和、很幸福、很快樂。
寬容是人與人之間最溫暖的交流
寬著以心待同群,須如一片春陽,無人不暖。
——李叔同
弘一法師把寬容看成一種暖流。在他眼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最重要的是寬容。所以他說:“以寬厚的心胸來對待同仁、朋友,就像春天的陽光一樣,使每個接觸的人都感到溫暖、祥和。”
在人與人相處的時候,最難得的是那種不求回報的給予,因為它以愛和寬容為基礎;倘若對別人的錯處一味挑剔、苛責,只能令人更加反感,可能激起對方的逆反心理。
1910 年,李叔同從日本畢業回國後,在天津工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到上海任《太平洋報·畫報》副刊編輯。 1912年秋,《太平洋報》停辦,他應聘到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教書。在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他教的是圖畫、音樂兩科。這兩科,本來是學生所忽視的。但自從他任教以後,卻忽然被重視起來,幾乎全校學生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過去了。課餘但聞琴聲歌聲,假日常見學生成群結隊外出寫生。這原因,一半是他對於這兩科實力充足,一半也由幹他的感化力大。他的感化力,全由其對待學生和藹的態度中產生出來。
單說音樂。學生上他的音樂課,都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就是輕鬆和新鮮。搖過預備鈴,學生走向音樂教室,推門進去,每次都看到李叔同先生早已端坐在講台上了。那些以為先生還沒有到,而嘴裡隨便唱著喊著,或是笑著罵著推門進來的同學,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都低著頭,紅著臉,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他們偷偷地仰起頭來端詳這位先生——高高而瘦削的上半身,穿著整潔的黑布馬褂;寬闊的前額,細長的眼睛,隆正的鼻樑,扁平寬闊的嘴唇兩端有深渦,流露出威嚴而又和藹的表情。講桌上放著點名簿、講義以及教課筆記簿、粉筆盒。曲譜整齊地擺在上面,琴案上還放著本節課的講授內容。上課鈴響了他才站起來深深地一鞠躬,然後開始上課。鋼琴的護罩早已卸下,琴蓋上只放著懷錶。黑板上清楚地寫著授課的題目。
有時,有的學生上課時不唱歌而看別的書。下課後,李叔同就用很輕卻很有力度的聲調鄭重地說:“某某同學,你等一等出去。”於是這位同學只得站著。等到別的同學都出去了,他就會很和藹地對這個學生說:“下次上課不要看別的書。”說過後,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吧”。而出去的人,則感到臉孔發燒發紅。
有一次下課時,最後出去的學生,無心把門一帶,碰得非常重,發出很大的音響。等這個學生走了數十步之後,李叔同走出門來,滿面和氣地叫他回來。進了教室,李叔同用很溫和的語氣對他說:“下次走出教室,輕輕地關門。”也是對他一鞠躬,送他出門,自己輕輕地把門關上。
又有一次,上彈琴課,幾個學生分為一組,圍繞在琴旁,看李先生示範演奏。這時,有一個同學放了一個屁,雖然沒有聲音,卻很臭,其他同學大都用手摀住了鼻子。李叔同只是眉頭皺了一下,然後繼續彈琴。下課以後,同學們還未出門,他鄭重地宣告:“大家等一等,還有一句話。”同學們站住了,都看著他,他同樣用很溫和的語氣說:“以後放屁,請到門外去,不要放在室內。”接著是一鞠躬,表示可以出去了。同學們都忍俊不禁,一出門,趕快跑到遠處大笑一場。
在李叔同的課堂上,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對學生總是持一種寬容的態度。他對學生總是慈眉善目,和顏悅色,也沒有訓斥過誰。因此,學生們都喜歡上他的課。
“寬著以心待同群,須如一片春陽,無人不暖。”李叔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一箴言,因而,受到了學生的愛戴和推崇。
寬容是人類生活中至高無上的美德,是人類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這種情感能融化心頭的冰霜。人與人相處時,只有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人,才會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關鍵時刻的忍讓,會讓你受益無窮
衝繁地,頑鈍人,拂逆時,紛雜事,此中最好養火。若決烈憤激,不但無益,而事卒以僨,人卒以怨,我卒以無成,是謂至愚。耐得過時,便有無限受用處。
——《格言聯璧》
《格言聯璧》上說:“世事紛擾,常不隨人願,因而容易讓人變得頑固;遇到別人與自己對抗,事情多而繁雜,這個時候最容易動肝火。如果做事剛烈憤激,不但於事無益,還會與人結怨,自己也做不成事情,這是最愚蠢的做事方法。如果在關鍵時刻懂得忍讓,便會帶來說不盡的好處。”
弘一法師用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處於困境或陷入絕境時,請記住一個“忍”字;要冷靜,學會控制自己;在忍耐中求生存,尋轉機,在忍耐中求發展,得勝利。俗話說得好:“忍字心上一把刀”,因此,在一些關鍵時刻、特殊時刻,人更需要有忍耐的度量和毅力,讓自己能夠渡過眼前的難關,為日後的發展謀求時機。
我國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就是一個懂得在關鍵時刻忍耐的人,如果沒有他的忍耐,也許今天我們就看不到《史記》這部巨著了。
司馬遷,字子長,生活在西漢景帝、武帝時期。他的父親司馬談是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擔任著掌管天文、曆法和歷史文獻的太史令。父親在臨死之前要司馬遷修一部通史,同時也是為了完成自己的遺願,司馬遷答應了父親的要求。
公元前104年,他正式開始了著述《史記》的皓繁工作。為了儘早完成這部史書,司馬遷夜以繼日地忘我寫作,幾乎斷絕了一切往來應酬。然而,公元前99年,一場大禍從天而降,這就是“李陵事件”。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力大過人,善騎射。在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兵討伐匈奴時,李陵自請獨當一面,迎擊匈奴。他長驅直入,不料遇上了匈奴大軍。他與部下奮勇戰鬥,但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被匈奴打敗,只好投降了匈奴。
消息傳到朝廷以後,那些平日交口稱讚李陵的朝臣一反常態,紛紛落井下石。司馬遷深感不平,他與李陵雖無深交,但對李陵的為人一向非常敬佩,因而仗義執言,陳述李陵的為人和這次孤軍奮戰的功勞,認為不應該過分責備李陵。結果漢武帝勃然大怒,他覺得司馬遷讚揚李陵,就是貶低另外一個同時出征的將軍李廣利。而李廣利正是漢武帝極其寵愛的李夫人的哥哥。因此,他把司馬遷關進了監獄,而且判了死刑。
按照漢朝法令,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種是用錢贖罪。司馬遷官小祿薄,無論如何也拿不出這筆錢來。另一種是“減刑一等”,受宮刑,即閹割男性的生殖器。宮刑在當時的刑罰中是最殘忍、最恥辱的一種。它不僅對人體殘酷摧殘,對人格也是極大的侮辱。面對這種屈辱的現實,司馬遷悲痛欲絕,很想一死了之。
此時此刻,司馬遷想到了《史記》的創作。如果自己死了,誰來完成《史記》呢?他又想起父親臨終前的囑託,如果《史記》不能完成,自己也對不起死去的父親啊!在萬般無奈之下,司馬遷決定忍辱負重,用自己的著述辨善惡是非,以有益於天下。於是,他同意接受宮刑。司馬遷受到宮刑以後,精神受到極大的打擊。在極度痛苦中,他曾想到自殺。但痛定思痛,為完成《史記》,他決心頑強地活下去。
出獄後,司馬遷做了中書令,就是為皇帝掌管文書、起草詔令的文官。他之所以接受這個官職,也是為了不離開他所需要的皇家圖書館裡面的圖書資料,繼續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就這樣,他又忍辱發憤地度過了8年。當他完成《史記》這部歷史巨著時,已經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了。從開始閱讀、整理史料,到正式完成,司馬遷一共花費了10年時間。如果從他年輕時的遊曆算起,《史記》一書幾乎用盡了他畢生精力。
通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因為忍耐造就了《史記》,也成就了自己的名垂青史。
人的一生是一段漫長的旅途,不論順境還是逆境,忍耐是一個人克服萬難的法寶。因此,學會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課。
“忍” 是一門人生學問,是一種生存技巧,也是一種成功智慧。孔子認為“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意思就是說在小事上不忍耐,就成不了大事。孟子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焉,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來告訴我們,忍耐是一個人成就事業的基本素養。
在人生的征途上,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一定會遇到各種逆境。面對不順,有的人不是沉著應對,而是整天憂心忡忡,覺得自己前途渺茫;更有甚者,年紀輕輕就選擇自殺。與之相反,堅強的人絕不會讓困難成為自己前進的絆腳石,他們會默默地做準備,等待時機的轉變。
因此,每個人都要學會忍耐,只有懂得忍耐,才能克服人生中的各種困難,成就偉大事業。
與“褊急”之人相處要寬宏大量
人褊急,我受之以寬宏。人險仄,我待之以坦蕩。
——李叔同
“遇到氣量狹小、性情暴躁的人,我用寬宏大量的心胸來包容他;遇到陰險狡詐的人,我用坦蕩無私的心胸來對待他。”陰險狡詐的人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害人,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尚且要用坦蕩的心胸去感化他,那麼對於氣量狹小的人我們更應該包容。
弘一法師不喜歡那些氣量狹小、性情暴躁的人,認為他們很容易生氣,動不動就急,實在不好相處。但是,大師不會因為他們的這一性格缺陷就對其避而遠之,而是胸懷寬廣地原諒他們的不足之處。大師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避免衝突升級;另一方面,他們會在大師的寬宏大量下自慚形穢,改正錯誤。這樣做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古時候,有一個氣量狹小而性情暴躁的年輕人,他常常聽不了幾句話就發起脾氣來,還喜歡跟別人打架。因此,周圍的人都不願意接近他,他覺得很孤獨。
有一天,這位年輕人無意中游盪到了大德寺,碰巧聽到一休禪師在說法。聽完以後,年輕人發誓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壞毛病,他對禪師說:“師父!我以後再也不跟別人吵架、打架了,免得人見人煩。就算是別人往我臉上吐口水,我也會輕輕擦去,而不會像從前那樣抓住他的脖領子教訓他一頓了。你說這樣可以嗎?”
一休禪師聽了年輕人的話,笑著說:“何必擦掉呢?就讓唾沫自己乾了吧。”年輕人聽了,有些驚訝,於是問禪師:“怎麼能這樣做?”一休禪師說: “這沒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當作是蚊蟲之類停在臉上,不值得與它打架或者罵它。雖然被吐了唾沫,只要你心裡覺得這並不是什麼侮辱,就微笑地接受吧!”
年輕人又問:“如果對方不是吐唾沫,而是用拳頭打過來,那怎麼辦呢?”一休禪師回答道:“這不是一樣嘛!不要太在意,只不過是一拳而已,疼痛最終會消失。”
年輕人聽了,認為一休禪師說得實在太荒謬了,終於忍耐不住舉起拳頭,向一休禪師的頭上狠狠打去,並問:“和尚,現在怎麼樣?”一休禪師絲毫沒有在意自己的頭已經腫起一個包,而是非常關切地說:“我的頭硬得像石頭,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年輕人一下子愣在了那裡,這個一向氣量狹小、性情暴躁的人終於被一休禪師的寬宏大量所折服。
看來,寬宏大量確實是與氣量狹小、性情暴躁的人融洽關係的妙招。在平日的生活當中,遇到這類人,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一笑了之。遇上氣量狹小、性情暴躁的人冒犯你,可以暫時置之不理,有時可以一笑置之。這種笑,可以是泰然處之的微笑,也可以是表示藐視的冷笑,還可以是略帶諷刺的嘲笑,讓他的滿腔怒火在你的一笑之間慢慢熄滅。
壓住火氣。如果你自己也是個氣量狹小、性情暴躁的人,你和他針尖對麥芒,那就很容易讓戰爭升級。這時,你特別要壓住自己的火氣,平心靜氣地說服對方;也以可擺事實講道理,消除對方的誤會,讓他的脾氣發不起來。
察言觀色。注意揣摩氣量狹小、性情暴躁之人的心理狀態。有些人可能心情不好,總想找茬發洩一下。這時你就遷就他一下,否則你會成為他的“出氣筒”,他會藉機把自己在別處的不滿發洩到你身上。遇到這種情況最好避開,等他情緒緩和下來的時候,再跟他談你所要談的一切。
只要你有寬闊的胸懷,你就不會再那麼計較別人的言行,而他也會因為你的寬容而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慚愧,進而能有所收斂,直至逐漸改正過來。
知錯就改,才能不斷進步
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了凡四訓》
這是弘一法師在講座時常說的一段話。意思是說:“罪惡深重的人會遭報應的。表現為經常心神混亂、糊里糊塗易忘事;或者無緣無故地煩惱;有時遇見有德之人感到羞愧難當,無比沮喪;有時聽到了正確的道理引起自己不高興;有時去幫助人反而招致別人的怨恨;有時晚上做夢顛三倒四,甚至說起話來胡言亂語、狂妄自大,這些都是作孽的表現。假如一個人具有以上各種情況中的一種,就應該馬上警覺起來,振作起來,去惡從善,舍舊從新,不能再自己耽誤自己了。”
俗話說:“知錯就改不算錯,知錯不改錯加錯。”弘一法師說這段話的目的,就是告誡那些曾經犯錯的人,知錯就改才會獲得人們的原諒和敬重,對於自己而言,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貢和顏淵到海州遊覽。孔子聽到隆隆的聲響,對子路說:“山的那邊在打雷和下雨,為何還要趕著去?”子路說:“這不是雷雨聲,而是海浪拍岸之聲。”孔子從未見過大海,想到海邊去看看大海,於是孔子一行乘車到了海邊的朐陽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頂,只見水天相連,海闊無際,他們都興奮極了。這時,孔子感到又熱又渴,他讓顏淵下山去舀海水來喝。
顏淵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聽得身後有人在笑。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回頭一看,是個漁家孩子,於是就問他笑什麼。那個孩子說:“海水又鹹又澀,不能喝。”說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遞給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個孩子。正想道謝,忽然海風吹來了一陣急雨,子路一看著急了,大聲嚷道:“糟糕,現在到哪裡去躲雨呢?”
那個漁家孩子對大家說:“你們都不用著急,請跟我來!”說完,那孩子就把一行人領進一個山洞,這是他平時藏魚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邊躲雨,邊欣賞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詩興大發,吟出了兩句詩:“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孔子的三個弟子都齊聲讚揚孔子的詩做得好,那孩子卻持反對態度,他對孔子說: “千層浪、萬點坑,你有沒有數過?”孔子心服口服地對孩子的反詰表示贊同。
雨停後,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魚去了。孔子回想起剛才發生的幾件事,歉疚而又自責地對三個弟子說:“我以前講過唯上智與下愚不移,看來這並不妥當,還是應該提倡'學而知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孔子在當時已是名揚天下的賢人,但是,在一個孩子麵前,他尚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並勇於承認。我們每一個人在犯錯誤之後都能這樣勇於承認錯誤嗎?
俗話說:“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時改正。一個人最難能可貴的是犯了錯誤能及時改正,當我們犯錯時,我們應當保持清醒的大腦,不要因為好面子而不肯承認,這樣可能會誤導那些正確的人。犯了錯後,不要一錯再錯,要懂得彌補,否則,你就不能完善自己。
虛懷若谷,自謙自有得
一條青竹杖,操節無比樣。心空里外通,身直圓成相。渡水作良朋,登山堪倚仗。終須撥太虛,卓在高峰上。
——宋·汾陽善昭
弘一法師說,這首詩暗藏了“和光接物”的禪意!他進一步解釋說,“和光接物”就是指以一種虛懷若谷的心態與人友好相處,唯有這樣才能去除心中的煩惱與顧慮。
虛懷若谷是一種自謙,然而很多人卻缺乏這種自謙,尤其是一些稍有點成就的“人物”。他們中很少有人會說:全憑機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榮譽。或者,即使口頭謙虛,那心中的尾巴,卻早已翹到天上去了。這些人往往是粗俗淺顯、無大智慧之人,成績也不會有更大的提高。
江河之所以能納百澗之水,就是因為身處低處。做人也應如此,只有將自己放低,才能吸納別人的智慧和經驗。
漢高祖劉邦駕崩以後,呂后總覽朝政,這期間南越王趙佗在嶺南自治,不服朝廷管制。
朝廷大臣普遍認為趙佗根本不堪一擊,紛紛勸說呂后出兵攻打趙佗,收復南越。他們說,“南越為蠻族之邦,其軍隊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昔日高祖皇帝無心攻打他們,便實行了安撫政策。現在我國兵強馬壯,物資豐厚,正是討伐南越的好時機!”呂后擔心兵禍再起,沒有同意立即發兵,然而她還是對南越王趙佗充滿了鄙視。
長沙國和南越為鄰,長沙王為了擴大勢力,極力主張對南越用兵。長沙王見呂后不肯動武,於是建議禁止在南越邊境上進行鐵器交易,以遏制南越的發展。趙佗見朝廷政策有變,十分氣惱,他便派軍隊攻陷了長沙國南部數縣。呂后派兵反擊,攻入南越國境內,平息了戰爭。
呂后死後,漢文帝即位,在南越的問題上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處理辦法。一位反戰的大臣對文帝說:“我乃天朝大國,要打敗小小的南越不在話下。可問題是,現在我軍受不了南方的酷熱潮濕,若打起仗來一定傷亡慘重。何況蠻族人生性野蠻,不好治理,我們勝了也會在南越的事情上大費精力,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文帝覺得很有道理,便問這位大臣的看法。這位大臣回答說:“做事不能為了虛名而受實害,如果皇上不在意取勝的虛名,那麼就可以不去戰勝南越,改攻伐為安撫。南越一旦受了皇上的恩惠,一定會感恩自省,消除對我國的敵意,這樣國家就安寧了。”
文帝於是撤出南越國的漢軍,對趙佗好言安慰。趙佗的親人墓地在真定,文帝就將真定賜給趙佗,並派人按時祭祀。文帝又尋訪趙佗的親屬,對他們禮遇優待,還親封他們做了朝廷的高官。
趙佗知道這些事情后果然被感動了,從心裡敬重文帝。他上表文帝請和,說:“從前我不明事理,冒犯天朝的神威,現在看來我是罪孽深重啊!”趙佗請求以藩屬國的身份,入京進貢。從此南部邊境平靜下來。
呂后武力征伐沒有做到的事,文帝只靠安撫卻做到了。文帝的罷兵一方面減少了傷亡,另一方面也讓趙佗感受到了大國的仁義,使他從心裡真正臣服了。
“虛” 並不是真的弱,更不是害怕別人,而是利用一種低調的方式待人處事。人們站在高處時,內心常會產生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驕傲,而正是這種驕傲,讓很多人僅僅登上人生中的“一個小土包”就自豪不已。有實力而不顯耀,是智者的處事方法,古人常講驕兵必敗,也是這個道理。而那些敢於正視自己成就,以一種自謙和矜持的態度對待人生的人,才能夠真正攀上人生之巔。
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水比石頭軟,然而它卻能將石頭擊穿,人們倘若能夠擁有這種虛懷若谷的心態,也同樣能夠克服眾多困難,讓人生和事業更上一層樓。
放下恩怨,解放自己
是身如掣電,類乾闥婆城,云何於他人,數生於喜怒?
——《諸法集要經》
在弘一法師的眼裡,人生短暫,就像閃電那樣一劃而過,就像乾闊婆城一樣虛幻。所以人與人之間不要過分在意一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如果你過分執著於是非恩怨,總是念著別人的種種壞處,其實,你不但時刻傷害著別人,同樣也在傷害自己。這樣的人,整天生活在恩怨之中,輕則時刻充滿抱怨,鬱悶寡歡,重則痛苦不堪,飽受折磨,甚至不惜瘋狂報復,最終害人害己。
過去有個男子娶了兩房太太:大太太膝下無子,小太太則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樣可愛的男嬰。由於丈夫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大太太因此心生嫉妒;但是,對外卻宣稱自己疼愛這孩子勝於親生骨肉。因此,家人也都認為大太太將他視如己出,根本沒有起任何疑心。然而,大太太卻想害死男嬰。
就在男嬰大約1歲時,大太太找到了下毒手的機會。她用針刺入嬰兒的腦門,而且深入顱內組織。嬰兒因此生病,啼哭不止,也不再吃奶。家人急得團團轉,卻不知道什麼原因。過了7天,小男嬰便死了。大太太啼哭不已,小太太更是傷心欲絕,肝腸寸斷。
小太太經過查證,逐漸了解到是大太太下的毒手。喪子之痛,加上憤懣與怨恨,小太太不久也命喪黃泉。為報殺子之仇,小太太投胎當了大太太的女兒。她長得容貌端正,大太太自然對她疼愛有加。然而,女嬰才1歲就命終,令大太太每天端坐不食,悲慟之情更勝於過去喪子之後的小太太。
後來,小太太連續七次投生為大太太的小孩,或二三年,或四五年,或六七年便死掉。最後一次投胎時,她長得比過去更端莊,但是,在14歲正當要嫁出門的夜晚,又不幸命終。大太太憂傷悲惱,終日啼哭。她將女兒停屍在棺中,不肯蓋棺,終日看著棺材中的屍體,不說話也不進食。奇怪的是,已死去的女兒,居然容顏氣色比生前更加煥發,使得大太太更是戀戀不捨。
過了二十幾天,有一位阿羅漢聖者,因為與大太太素昔的法緣,知道了這件事,要藉此因緣度化此二人。於是聖者前往這戶人家托缽乞食,大太太命令婢女盛一缽飯供養,聖者不肯接受,並告訴婢女,希望見到她的主人。大太太自認為憂悲苦惱的模樣,無法出門見人,因此,命令婢女供養後再請他離開。然而,婢女數次請求,聖者仍不願離開,堅持要見主人。大太太知道對方不肯離去,心中雖然感到愁憂無奈,也只好請聖者進門來。
阿羅漢聖者看見大太太蓬頭垢面、憔悴不堪,並試圖用手遮掩,於是問大太太:“為何如此?”大太太告訴聖者:“我前後生了7個女兒都聰慧可愛,卻一個個死去。最後這個女兒,在要出嫁時也死了!實在令我愁憂悲惱,痛不欲生。”
阿羅漢聖者問道:“家中過去有一位小太太是為何而死的?”痛哭不止的大太太聽了非常震驚,問道:“你怎麼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聖者說:“等你梳理完,就告訴你。”大太太迅速地梳理完畢之後,聖者又問:“小太太為何而死?”這時,她緘默不語,心中感到慚愧萬分。
“你殺了小太太的兒子,讓她愁憂悲惱至死。因此,她前後七次投胎為你的小孩,成為你的冤家,也想讓你悲慟憂傷而死。你去探視棺材中死去的女兒,看看是否完好如初?”大太太一看,屍身居然已經壞爛臭穢,令人難以靠近。聖者問大太太:“如此不淨之身,你何以貪念不捨?”大太太感到慚愧至極,便立刻將她埋葬,並請求聖者為自己受戒。
次日,依聖者指示,大太太前往寺中受戒。然而,小太太卻化作毒蛇,擋在大太太的路途中,想咬死她。由於毒蛇擋路,大太太無法前行。
此時天色已漸晚,她不禁心生怖畏:“我想要到寺中受戒,這條蛇為何一直擋住我的去路?”聖者知道這件事後,即前往大太太的所在處。大太太一見到聖者,便歡喜地恭敬頂禮。聖者告訴蛇:“你為報殺子之仇,前後投胎做她的女兒已經七次,彼此互結冤仇,來生勢必又將互相仇害,如此毒害輪轉無有窮盡……儘管如此,這些罪過,尚可度脫;但是,如果你現在障礙她受戒,障人受戒惡報甚大,將生生世世墮入地獄,無有出期!”毒蛇聽聞,知道宿世的因緣果報,心中的煩怨委屈霎時冰消。聖者見仇恨已經消除,隨即祝愿兩人:“你們兩人由於宿世的業緣,互相謀害報仇。現在彼此應當解冤釋結,不要再惡意相向;過去所造的種種罪過,從此悉數滅除。”最後,一人一蛇互相仟悔前愆,蛇因聞法功德,旋即命終捨去蛇的報身而投生人道。大太太聽聞聖者的開示之後,心開意解,立刻追隨聖者受了戒。
在阿羅漢聖者的點化下,二人的怨恨得到了化解,各自也得到了解脫,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是啊,冤冤相報何時了?費盡心機想報復別人,不僅對方受到了傷害,自己也將忍受無盡的痛苦,這又何苦呢?弘一法師告誡世人:對於是非恩怨不要太過執著。
塵世間,人與人之間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產生一些矛盾,或者各種各樣利害瓜葛,或許還有傷害。如果每個人以睚眥必報的心態去和他人相處,那勢必就成了“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我們應該以寬容的心態面對與自己有恩怨的人,不要想著去報復他們,要用一顆包容之心接納他們,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態度去感化他們。
這樣,仇人可能會變為朋友。在這個世上,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仇人好吧!
寬恕可以改變一個人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格言聯璧》
弘一法師用這句話告訴我們,對己要嚴,對人要寬。他認為,寬容可以改變一個人。對人寬容不是遷就,也不是軟弱,而是一種心理成熟的表現,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心態。
原諒是一種風格,寬容是一種風度,寬恕是一種風範。給人一點寬恕,它將帶給人一個重新獲取新生的勇氣,去直面他人生中的另一個幸福時刻。
一天中午,埃德蒙先生剛到廳門,就听見樓上的臥室有輕微的響聲,那種響聲對於他來說太熟悉了,是阿馬提小提琴的聲音。
“有小偷!”埃德蒙先生一步衝上樓,果然,一個大約13歲的陌生少年正在那裡擺弄小提琴。
他頭髮蓬亂,臉龐瘦削,不合身的外套裡面好像塞了些東西。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小偷。埃德蒙先生用結實的身軀擋在了門口。
這時,埃德蒙先生看見少年的眼裡充滿了惶恐、膽怯和絕望。那是一種非常熟悉的眼神。剎那間,讓埃德蒙先生想起了往事……憤怒的表情頓時被微笑所代替。
他問道:“你是丹尼爾先生的外甥瓊嗎?我是他的管家。前兩天,丹尼爾先生說你要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
那個少年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應說:“我舅舅出門了嗎?我想先出去轉轉,待會兒再回來。”
埃德蒙先生點點頭,然後問那位正準備將小提琴放下的少年,“你也喜歡拉小提琴嗎?”
“是的,但拉的不好。”少年回答。
“那為什麼不拿著琴去練習一下,我想丹尼爾先生一定很高興聽到你的琴聲。”他語氣平緩地說。少年疑惑地望了他一眼,但還是拿起了小提琴。
臨出客廳時,少年突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張埃德蒙先生在歌德大劇院演出的巨幅彩照,身體猛然抖了一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跑遠了。
埃德蒙先生確信那位少年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因為沒有哪一位主人會用管家的照片來裝飾客廳。
那天黃昏,回到家的埃德蒙太太察覺到異常,忍不住問道:“親愛的,你心愛的小提琴壞了嗎?”
“哦,沒有,我把它送人了。”埃德蒙先生緩緩地說道。
“送人?怎麼可能!你把它當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埃德蒙太太有些不相信。 “親愛的,你說的沒錯。但如果它能夠拯救一個迷途的靈魂,我情願這樣做。”
看見妻子並不明白他說的話,他就將經過告訴了她,然後問道:“你覺得這麼做有什麼不對嗎?”
“你是對的,真希望能對這個孩子有所幫助。”妻子緩緩地說道。
三年後,在一次音樂大賽中,埃德蒙先生應邀擔任決賽評委。最後,一位叫里特的小提琴選手憑藉雄厚的實力奪得了第一名!評判時,他一直覺得里特似曾相識,但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頒獎大會結束後,里特拿著一隻小提琴匣子跑到埃德蒙先生的面前,臉色緋紅地問:
“埃德蒙先生,您還認識我嗎?”埃德蒙先生搖搖頭。
“您曾經送過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有了今天!”里特熱淚盈眶地說:“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把我當成垃圾,我也以為自己徹底完了,但是您讓我在貧窮和苦難中重新拾起了自尊,心中再次燃起了改變逆境的熊熊烈火!今天,我可以無愧地將這把小提琴還給您了……”
里特含淚打開琴匣,埃德蒙先生一眼瞥見自己的那把阿馬提小提琴正靜靜地躺在裡面。他走上前緊緊地摟住了里特,三年前的那一幕頓時重現在埃德蒙先生的眼前,原來他就是“丹尼爾先生的外甥瓊”!
寬恕不是姑息別人的錯誤,也不是軟弱的表現。寬恕是一種理解,一種涵養;寬恕是當別人說出傷你心的話、做出傷你心的事時,你認為他是無意的;寬恕既是一種氣質,也是一種風度,更是一種美德;寬恕不是簡單的寬容加饒恕,馬克·吐溫對寬恕作了最好的詮釋:“紫羅蘭把她的香氣留在了那踩扁了自己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恕。”當別人做錯事的時候,巧妙地寬恕對方,往往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因為,寬恕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將邪惡的陰霾驅散並喚回真摯的善良,這種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
第四章:抓住當下,贏得未來
人們常常回憶過去,憧憬未來,偏偏不多看“當下”一眼,殊不知,決定命運的就是當下!抓住當下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生活方式,當你“抓住當下”時,你全部的能量都集中在此刻,它會讓你走出失敗,贏得未來。
不要與機遇失之交臂
蓮花種子,榮悴由人。時不相待,珍重!珍重!
——清·彭二林
很多人在機會來臨的時候,視而不見,讓它白白地從身邊溜走,對此,弘一法師很是惋惜。所以,他用彭二林的這句話告誡大家:要珍惜機會。
其實,每個人都有智慧和才能,都有成功的可能。但是,事實上,有的人勤勤懇懇,終身勞頓,一無所成,他們缺少的就是機會。時勢造就英雄,自古今來,許多英雄豪傑就是抓住了機遇,乘勢造勢,成就一番事業。機會不會時常出現,有時一閃而過,稍縱即逝。因此,我們在機會來臨之際要緊緊抓住,不要讓它從身邊溜走。戰國時的毛遂就是善於抓住機會的人,積極向平原君推薦自己,才得以重用。
戰國時期,不少有權威的士大夫,供養著門客。毛遂是戰國時期大樑人,被趙國平原君趙勝招在門下,成為食客。平原君喜好招納賓客,他府上的食客至少有上百人。毛遂只是眾多食客中最普通的一員,他在平原君府上待了三年了,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這一年,趙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國,請求楚國出兵,共同抵禦秦國。平原君知道此次出使任務艱鉅,關係到趙國的生存,趙王也對平原君寄予厚望。平原君不敢懈怠,知道楚國不會輕易答應趙國的請求,必須找幾個得力的謀士陪自己一同前往,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則單憑自己一張嘴,肯定說服不了楚王。於是,平原君召集府內所有食客,挑選20名能言善辯之士一同前往楚國。可是平原君經過幾番甄選,只挑出了19個,還差一個。這讓平原君非常著急。
這是一個能引起平原君重視的絕好機會,毛遂不想放棄。他主動站出來說:“公子,我請求和您一起去。”平原君看了一眼他,心想,庸人一個,怎麼能承此大任?但他好歹也是自己的門客,又不能說得太刻薄,於是說:“你願意為我分擔任務,這點我很感激,只是我想問你在我府上寄居多久了?”毛遂答: “三年。”平原君說:“那些有才能的人生活在世上,就像是錐子放在口袋裡一樣,錐尖很快就顯現出來。你在我的門下已經生活了三年,可你周圍的人卻從沒有稱頌你的才能,我也從沒聽說過你的名聲,可見你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既然這樣,你還是留在這裡,不要去了。”毛遂說: “公子,我是直到今天才請求進入袋子裡的,如果我能早一點進入袋子,我這柄錐子,早就刺破布袋,脫穎而出了!”平原君見毛遂意見堅決,就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
到了楚國,在與楚國國王和大臣的商討會上,平原君費盡舌唇,就是不能說服楚王。與平原君同行的那19個人面面相覷,一點辦法也沒有,急得平原君直冒汗。毛遂看到談判馬上就要進行不下去了,於是站起來,鼓起其如簧之舌,痛陳一番合縱的利害得失,終於把楚王折服了。最終楚王答應出兵,解除了趙國的危局,平原君圓滿完成了任務。而毛遂因為在這次出使過程中立下了大功而得到了平原君的賞賜,從此以後受到了重用。
不要抱怨沒有機會,不要抱怨錯過了機會,因為在你的抱怨聲中,機會又一個個相繼溜走。機會之神對所有遇見他的人都是平等的,遇到他的人會獲得什麼全看自己的表現。有的人隨便跟他打個招呼,就錯過了成功;有的人和他握一握手,便達到了目標;有的人給了他一個擁抱,結果獲得了意外驚喜!
“時刻準備著,當機會來臨時你就成功了。”的確,每個人都會面臨很多機會,但能夠把握機會,具備駕馭機會的能力,則完全取決於自己。不斷地學習知識,不斷地努力工作,不斷地更新觀念,就是做機會來臨前的準備工作。當機會一出現,你就會牢牢地抓在手中,從而取得成功。
提前謀劃好,事到臨頭有勝算
我且問你,忽然臨命終時,你將何抵敵生死?須是閒時辦得下,忙時得用,多少省力。休待臨渴掘井,做手腳不迭,前路茫茫,胡鑽亂撞。苦哉!苦哉!
——唐·黃檗禪師
俗話說:“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這是許多人都犯的錯誤。平時沒有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當機遇來臨之際,由於自己準備的不充分,就會讓機會在自己的手心一劃而過,只留下無盡的遺憾。
這就像黃檗禪師說的:“如果突然有災難臨頭、生死攸關的時候,你有什麼方法抵擋生死呢?平時要作功夫,到這一天到來,我們正好就用上了,這會省多少力氣呀!不可以到'臨渴'再'掘井',手腳忙亂,來不及了。平時沒有準備的功夫,臨時抱佛腳,災難來臨了,病苦出現了,這個時候胡亂鑽撞瞎忙乎,真是太苦太苦啊!”
弘一法師藉此告誡我們:要做到未雨綢繆,事到臨頭才有勝算。
康熙智除鰲拜的歷史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人們對年幼的康熙能有如此膽識也都是欽慕不已。在這場幼帝與權臣的較量中,康熙之所以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關鍵一點就在於事先他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
康熙繼位時年僅8歲,按照順治帝遺詔,由四個滿族大臣幫助他處理國事。四輔臣中,鰲拜功高震主,專橫跋扈。他欺皇帝年幼,經常在康熙面前呵責朝臣,甚至大吼大叫地與幼帝爭論不休,直到皇帝對他讓步為止。
公元1667年,康熙已經14歲,按照祖制,可以親政了。蘇克薩哈在康熙親政的第六天,上疏請求隱退。蘇克薩哈上疏的目的,一則表明鱉拜專橫,自己不得不退;二則試圖以自己的隱退迫使鰲拜、遏必隆也相應辭職,交權歸政。鰲拜自然明白蘇克薩哈的用意,他和同黨一起,編造蘇克薩哈“背負先帝”、“藐視幼主”等大罪24款,將其逮捕入獄,要處以極刑並誅滅全族。康熙得到奏報,堅持不允所請。鰲拜怎肯善罷甘休,他揮動拳頭對皇帝無理,並連續上奏好幾天。康熙和他的祖母孝莊文皇后怕鰲拜因為這件事狗急跳牆,造成國家動亂,最後只能妥協。康熙僅將蘇克薩哈絞刑,其他的一切處置措施,都照批了。
冤殺蘇克薩哈後,鰲拜的氣焰更加囂張。朝廷大臣雖更加不滿,但懾於他的淫威,人人以求自保,沒有人敢碰硬。
康熙皇帝年少有志,豈肯看到大權旁落,江山毀在自己的手裡。他在祖母的指導下,開始了計除鰲拜的各種準備。
康熙先是採用“欲擒故縱”的麻痺戰術。故意給鱉拜父子戴高帽,分別加封他們父子“一等公”、“二等公”的爵位,“太師”、“少師”的封號,使他們位極人臣,樹大招風,更加孤立。
有一次,鱉拜稱病在家,康熙便前去探視。御前侍衛和托發現鰲拜神色反常,便迅速走到鰲拜床前,揭開席子發現一把匕首。鰲拜驚慌失措,康熙卻“毫不在意”地說:“刀不離身是滿人的故俗,不足為怪!”當場穩住了鰲拜。但康熙心中更加明白,除掉這個惡魔,絕不可掉以輕心。
當時皇宮的戍衛都被鰲拜控制了。於是,康熙特選一批忠實可靠的少年入宮,以摔跤為名,另外組成一隻可靠的衛隊——善撲營。這些少年都是貴族子弟,每天和少年皇帝在一起摔跤,武功越來越好,本領越來越大。鰲拜入宮,經常看到他們,以為是些小孩子把戲,久而久之,也就不以為然了。
有一次,康熙皇帝知道鰲拜要進宮奏事,便把善撲營的少年衛士集合起來,對他們說:“鰲拜作為先皇託付給朕的輔臣,不以國事為重,處處安插親信排斥異己,濫殺大臣,甚至膽敢加害於朕。你們都是清楚的,為了祖宗社稷,必除此大患。”他見小侍衛們群情激揚,又說:“你們雖然年紀輕輕,可都是我的左膀右臂,我要靠你們除掉這個老傢伙。但他武將出身,你們是怕他呢,還是聽我的?”侍衛們一個個摩拳擦掌,齊聲高呼:“獨畏皇上!”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鱉拜像往常一樣大搖大擺跨進內宮的門檻,行至康熙近前,還沒站穩腳,小侍衛看到皇帝發出的暗號,一哄而上,拳打腳踢,連拉帶拽,將他打翻在地。鰲拜什麼陣勢都見過,卻沒見過這種對付他的場面,起初還以為是這群小孩子跟他鬧著玩呢。他見到小皇帝那冷峻的面孔,和“給我拿下”的威嚴指命,才明白過來。
鱉拜終於被擒拿歸案。康熙皇帝命康親王主持審議,議定鰲拜“欺君罔上”等罪行30款。他雖罪不容誅,死有餘辜,但康熙念其效力年久,軍功顯著,遂免其一死,他的死黨卻被一網打盡。一個年少皇帝,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動一刀一槍,智除大權奸,朝野稱讚。從此,他逐步將政權集中到自己手中,得心應手地治理國家。
一個人要想干成一件事,必須事先進行規劃,做好打算。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果能在事前做足準備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這樣事情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了。
把握當下,也就把握了人生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明·石屋禪師
石屋禪師曾說:“過去的事不要再想,未來的尚未到,何必操心。聰明人抓住現在。梅子梔子都是有季節性的,一定要把握時節因緣,不能空空放過。”弘一法師用這句話勸誡我們:往日不可追,來日不可期,人最應該的就是把握好當下,過好每一個“今天”。
人生就是由一個個“今天”組成的,只有過好了“今天”,才會擁有明天,才不會因為昨天的消逝而追悔,這樣,人生不就完美了嗎?
那麼,怎樣才能過好“今天”呢?其實,只要不虛度光陰,踏實地走過今天的每一個時段,讓每個時段都充滿陽光就把握住了“今天”。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很大,許多人每天都為工作和生活擔憂,感覺不到生活是美好的,快樂的。只要我們能像佛光禪師那樣,把握好當下的每一天,不斷地充實自己,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
呂蒙,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大都督。但在當上吳國都督之前,呂蒙不過是個普通的將領,和甘寧等人為伍。當時諸葛亮三氣周瑜,致使後者吐血而
死,吳國大亂。吳主孫權於是任命周瑜的好友魯肅為大都督,負責對抗北方的曹操和西川的劉備。魯肅是個懦弱的人,本不具備統領三軍的本領,但是他卻有伯樂之才,善於發現並培養人才。在吳國的眾多將領中,魯肅對呂蒙十分看好,認為他日後必成大器,於是就暗暗地想盡一切辦法發掘呂蒙的潛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夠代替自己成為吳國的大都督。
魯肅每每召集眾將開會研究軍情的時候,總是有意的點名要呂蒙講幾句話給大夥。呂蒙本是一員武將,講話根本缺乏連貫性,經常遭到眾人的恥笑和竊竊私語,但是呂蒙表達意思堅決,頭腦冷靜,思路清晰,魯肅感到很欣慰,也經常私下里教誨呂蒙,指導他該如何熟讀兵書,如何運籌於帷幄之中,如何決勝於千里之外,呂蒙非常感激魯肅的欣賞和提拔,自己也經常暗自下苦工夫通讀古今兵書戰策。
這一天,魯肅又召集眾人開會議政,他仍然準備點名讓呂蒙在大夥面前講話,不過還沒等到魯肅點名叫他,呂蒙就主動站起來發言,而且講得頭頭是道,從古代夏商西周一直講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各種典型戰例,如何以弱勝強,如何知己知彼,呂蒙口若懸河的演講徹底征服了在場的各位將軍,就連魯肅都感到非常的吃驚,他驚訝地說:“呂蒙將軍,今天的太陽是從西邊出來了。這才多長時間,想不到你已經取得了這麼大的進步呀,現在的呂蒙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啊!我們大家都應該向呂蒙將軍學習,他是我們吳國的棟樑之材啊,日後必將有大作為!”
呂蒙說:“有志者,就應當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學習和進步,不能整天只想著吃喝玩樂。離別三日,就應當讓別人去掉老眼光,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開始我是被您逼迫著才極不情願地去讀書,沒想到一讀起來就上了癮,越發地感覺到自己知識的匱乏和書中知識的淵博,我真是受到了不少的啟發啊!多讀書,就會感到心裡有許多的話要說,於是就逐漸地提高了自己的知識閱歷。現在我們吳國可以說處境非常的危險,北邊有曹操的百萬大軍虎視眈眈,西面又有關羽盤踞荊州,這些都是我們時刻要防範的強大敵人,如果他們聯合起來同時發動進攻,我們的形勢將十分的嚴峻啊。”
魯肅說:“人生搏擊,貴在學習;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將軍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啊。”日後魯肅病逝,呂蒙果然代替他成為吳國的大都督。
呂蒙正是認認真真地把握好每一天,讓讀書陪伴著他,最終,才從眾多的武將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吳國的大都督。
俗話說:“昨日就像東流水,奔流到海不復回。”昨日的事情已經過去,未來的事情預料不到,我們只有好好把握今天,活在當下,讓自己在充實中度過每一天,人生才會更精彩。
摒棄光想不做的習慣才能成功
聞教便行,奚待更勸?
——元·妙葉禪師
“人一聽到善道就應該馬上依此去行動,哪裡還要等人勸?”所以弘一法師一直告誡弟子:只要是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就要馬上付諸實踐,不要成天在那兒幻想。無論遇到多麼困難的事,只要是敢於開始,只要在做,事情就會朝著目標而去,就會取得成功。
在我國佛教發展史上,唐代的鑑真是一個傑出的傳教者,他為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鑑真14歲時就隨父親入大雲寺,看到佛像莊嚴,觸動了長久積存在心中的向佛之願,就對父親講要求出家,得到父親的同意,父子倆同為一師。後來,在諸家名僧的指導下,鑑真學業大進,取得了很大成就。
天寶元年,鑑真受日本僧人榮睿、普照的邀請決定去日本傳法,從此開始了他六次東渡的艱難歷程。
正當鑑真一行在籌備船糧時,由於受到如海的誣告,官方以海賊盛行為由,不許出海,沒收所造船隻,物品還僧,如海被杖六十後發回原籍還俗。四位日僧放還回國,但榮睿和普照讓另外兩位先回去。至此,第一次東渡計劃失敗。
榮睿和普照避開官府,又來找鑑真商量。鑑真另想辦法,買來一條軍用船隻,雇了18位船工,置辦了大量物資和佛教經像法器,帶上兩位日僧在內的幾位僧人,各類工匠85人,於天寶二年開航。但船行到狼溝浦,被惡浪打翻,眾人落水。第二次東渡遭挫。
船修好後,到大嶼山一帶停了一個月,結果又遭風浪,船再次被打壞,水米全無,人員餓了三天,才得到當地人的救援,安置在明州的阿育王寺。第三次渡海失敗。
天寶三年初,鑑真遣三人前往福州買船置糧,自己率30多人南下。到溫州時被攔截,原來揚州僧人——鑑真弟子靈莫擔心師父,數年間生死不明,請各地發現後留住。鑑真又被護送回揚州。第四次渡海的努力再次受挫。
天寶七年春,榮睿和普照來到揚州崇福寺找到鑑真,鑑真又開始準備渡海用品,自六月於新河出發,同年十月中旬,在航海途中被狂風吹到了振州。上岸後渡過海峽到雷州,經廣西而到廣州。這時日僧榮睿因病在端州去世。鑑真到廣州後住了幾個月,又到韶州,另一位日僧普照這時告別鑑真北上明州阿育王寺,臨別時,鑑真執手悲泣。由於長期奔波,加上天氣炎熱,鑑真雙目逐漸失明,他離開廣東,到江州乘船到江寧,返回揚州。第五次渡海也沒成功。
天寶十年,日本遣唐大使一行人來拜見鑑真,請他再次東渡,66歲的鑑真允諾了,十月底上船,隨日本使臣東行,這時普照也聞訊而來了。帶去的法物有佛舍利,多種佛像和菩薩像,經卷48部,還有一些書法真蹟等。
這次渡海經過周密準備,避開了寺院方面的嚴密防範,於11月15日正式開航,四舟齊發,12月7日到達日本本土。歷經12年,鑑真志向不改,前後六渡,終於遂願。
去日本傳法,其他僧人也可能多次想過,但是只有鑑真成功了。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其他人因為害怕困難光想不做,鑑真不怕艱難,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是心動的時候多,行動的時候少,把希望放在今天,而總把行動留在了明天。夢想著成功,卻沒有付諸行動。而真正的成功者,則是把行動放在現在,把希望放在未來。他們將“拖延”當作最可怕的敵人,因為它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竊取你的時間、品格、能力、財富,使你成為它的奴隸。從現在開始,放棄那些光想不做的惡習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把事情做好,把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做事要乾淨利落,切不可優柔寡斷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元·妙葉禪師
“現在能結束的事情就馬上把它結束掉,不必拖拉,不要口中說結束,但心裡還沒有結束,那樣不會有什麼好處。要知道,這樣下去,沒有結束的時候。”弘一法師用這句偈語告訴人們:做事要乾淨利落,只要是自己認准了的事情,就要馬上去做,絕不猶豫。
弘一法師不喜歡做事拖拖拉拉,優柔寡斷。比如在立遺囑這件事上,他就是決定做馬上就做,沒有像別人那樣想了又想,猶豫不決。當時,弘一法師病重,侍者妙蓮法師看到大師如此,心情沉痛,就勸大師等身體好一些以後再做。弘一法師毫不猶豫地說:“不行,我已經決定了,我們現在就寫。我說,你寫。”妙蓮無奈,只好按照他的指示寫了下來。
利落果斷是弘一法師做事的一貫風格,與之交往的人無不佩服不已。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成功就在果斷決策上,失敗就在猶豫不決中。
劉邦和項羽合力攻打秦國,臨行時,楚懷王曾經和諸將領約定:先打敗秦軍進人咸陽的人就是關中王。結果劉邦首先進入關中。他把軍隊駐紮在霸上。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就派人去告訴項羽說,劉邦想佔領關中稱王。項羽非常生氣,用謀士范增之計,藉口擺宴之機,在大營周圍暗暗埋伏下刀斧手,只等項羽號令,便會衝進去,除掉劉邦這個心腹大患。
劉邦第二天帶領100多人馬來見項羽,到達鴻門,謝罪說:“我和將軍合力攻打秦國,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自己都沒有料想到能夠先入關攻破秦國。現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將軍和我有了隔閡。”聽了劉邦這番話,項羽殺掉劉邦的決心開始動搖,他認為劉邦的一番話說得很有道理。於是便有些慚愧地說:“這是你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的話,我怎麼會這樣呢?”
宴席上,范增多次使眼色給項羽,並且舉起他所佩帶的玉向項羽示意多次,但項羽始終下不了殺掉劉邦的決心,裝作沒看見。
范增只好出去找到項莊,對項莊說,君王為人心腸太軟,不忍下手。你進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請求舞劍助興,趁機把劉邦擊倒在座位上,殺掉他。項莊就進去祝酒,祝酒之後說:“君王和沛公飲酒,軍營裡沒有什麼可以用來娛樂,請讓我舞劍助興吧。”項羽說:“好。”項莊就拔出劍舞起來。項伯也拔出劍舞起來,意在掩護劉邦,項莊始終得不到機會。
范增和項莊的舉動當然瞞不過機智的張良,而且張良也隱隱覺得營房四周充滿殺氣,他覺得事情不妙,就到軍門外找到樊噲。張良說:“現在項莊拔劍起舞,他的用意是刺殺沛公。”
於是,樊噲就闖了進去,瞪眼看著項羽。項羽被他的豪氣所征服,頗有惺惺相惜的感覺。樊噲說:“楚懷王曾經和諸將領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是關中王。現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沒有掠取任何財物,封閉了宮室,退軍駐紮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士把守函谷關以防備其他盜賊出入和發生意外的事變。像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封侯的賞賜,大王反而聽信小人讒言,要殺有功勞的人,這是滅亡的秦朝的後續者啊!我自己認為大王不應該採取這樣的做法。”
項羽沒有回答他什麼,更是無意殺劉邦了,說:“坐吧。”樊噲便挨著張良坐下。
過了一會,劉邦以方便為由起身出去,樊噲也跟了出去。樊噲勸劉邦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他對劉邦說:“做大事情不必顧慮細枝末節,講大禮不必講究小的禮讓。現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們是魚和肉,何必告辭呢?”於是劉邦丟下隨從的車輛、人馬,同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人一起順著驪山腳下,取道芷陽,抄小路逃走,只留下張良向項羽辭謝。
估計劉邦已經安全回到自己軍中,張良才進去辭謝說,沛公已經醉了,不能前來告辭,叫我奉上白玉壁一對,敬獻給大王;玉杯一對,敬獻給大將軍。項羽接受了白玉壁,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丟在地上,拔出劍砍碎了。
在鴻門宴上,項羽可以說是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只要他能下定決心,一聲令下,劉邦這個心腹之患就可被除去。但是他卻猶猶豫豫,舉棋不定,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等劉邦安全回到營中,他才醒悟,但是為時已晚了。
項羽的優柔寡斷造就了劉氏幾百年的漢室江山,而自己卻因為放虎歸山,為將來留下了巨大的隱患,歷史也很快證明了這一點。
俗話說:“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頭”,這也是告誡我們做事應當果斷利落,千萬不要瞻前顧後,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其實,機會稍縱即逝,它就在猶豫不決中悄悄地溜走了。
因此,要求我們要養成一種遇事果斷堅決、迅速決策的能力,對任何事物都不要猶豫不決,否則,就會品嚐到自己釀造的苦酒。
生活可以享受,但不可以沉溺
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
——南朝·智者大師
“人世間有色、聲、香、味、觸五類物質享受,常常能夠誘惑一切的凡夫俗子,讓他們一生一世執著地追求它們。”弘一法師用這句話告訴我們:外界環境很容易使人迷惑,面對形形色色的物質享受,只要是凡夫俗子,就難抵擋這種誘惑,從而產生各種罪業。因此,對於物質上的東西,你可以去享受它,但你不可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弘一法師的傳奇一生就是這種生活態度的寫照。出家前,他是一個翩翩公子,比別的公子哥兒都瀟灑;當他做一個留學生的時候,就潛心學習,是留學生的榜樣;當他是一位教師的時候,就是一個教師的樣子,絲毫沒有富家公子和留洋學生的痕跡;當他是一位出家人的時候,他就是一位佛學大師,比一般的出家人做得更出色。他的每一種生活,都是精彩動人的。
弘一法師之所以能夠從一種生活很快過渡到另一種嶄新的生活當中,就是他的生活態度所起的作用,即享受生活,但絕不沉溺其中。
當然,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比如說三國時的劉備,人們非常敬仰他的為人,誰又曾想到他險些犯了沉溺安樂生活的錯誤。
劉備有位甘夫人長得玉骨柔肌,美麗異常。劉備駐守徐州時,聞甘氏艷名,便納為妾。後來劉備的原配糜夫人早逝,劉備便逐漸提拔、扶正甘夫人做了正室。由於甘夫人天生麗質,加之肌膚白若霜雪,令劉備十分陶醉,連亡命途中,也與甘夫人時刻不離。
後來,有位河南人獻給劉備一個精巧的玉人,高3尺,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劉備愛不釋手,便把玉人放在甘夫人房間裡,使兩者媲美生輝。在他看來,眼下自己有巴蜀這塊地盤,而且內政有諸葛亮張羅,不用他操心,於是常常一邊擁抱著甘夫人,一邊玩味著玉人,口中還念念有詞道:“玉之可貴,德比君子,況為人形,而不可玩乎?”旁人一看,就知道他在為自己玩物喪志尋找藉口。這可急壞了甘夫人,她倒不是因為劉備愛玉人吃醋,而是因為這樣下去,復興漢室基業何以成功呢?
深明大義的甘夫人知道,生活可以享受,但絕不可以沉溺。人一旦甘願享受,而忘記了奮發進取,那離失敗也就不遠了。想想丈夫劉備,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才從一個一文不名的販草鞋的鄉村野夫到擁有了西川,建立了蜀漢政權,這固然可喜可賀,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應該更加發憤圖強。劉備原有的計劃是複興漢室,滅曹操,吞東吳,統一天下。
但是現如今的劉備,自從建立蜀漢政權以來,安於平靜的生活,不愛聽別人的勸告,甚而還寵信那些阿諛之徒,意志頗為消沉,大志即將磨滅。長此以往,哪裡還能實現他原來囊括四海、復興漢室的宏願呢?甘夫人不能不憂慮。她幾次想摔掉玉人,又怕劉備不高興;幾次想諫言,畢竟自己又是不參政的婦道人家,不好直言。後來,還是玉人觸發了甘夫人的靈感,甘夫人想到了春秋時代“子罕不以玉為寶”的典故,於是以此為諫辭,說服劉備。
這一天,夫婦二人正在閒聊的時候,甘夫人說:“妾今天看了個故事。說古代宋人得了玉石,獻給宋國的正卿子罕。可是子罕不但不接受,連看都不看一眼。獻玉的人說:'此玉成玉人狀,是一塊稀世之寶,故而才敢奉獻給你。'子罕卻說:'我平生以不貪為寶,你是以玉為寶,若是將王贈送給我,那麼,你我都丟失了寶貝,你丟掉的是寶玉,我丟掉的是廉潔這塊寶。'所以子罕不以玉為寶,在春秋時代傳為佳話。”正當劉備聽得津津有味之時,甘夫人又說:“現在曹操、東吳都未消滅,陛下你卻以一塊玉石玩於股掌。你可知道,凡淫、惑必生變,千萬不可長此以往啊! ”
一向有大志的劉備,也明白自己產生了安樂思想,所以,聽後沉思了一會,終於撤掉玉人,摒絕奸佞小人,振作而務大計了。
這位甘夫人可以說是劉備的賢內助,在劉備迷失於安樂之時,在劉備沉溺於有嬌妻美玉相伴的時日里,她能巧言提醒,讓劉備幡然醒悟,確實非常難得。
我們努力工作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自己過上更好的、更安逸的生活嗎?但是,我們在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同時,我們的意志就會被消磨殆盡,奮鬥的精神就會被瓦解,奮鬥的腳步就會因此放慢或停下來。所以,當我們每天在享受美妙生活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太貪戀享受,已經喪失上進進取之心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要小心了。你可以想一想,假如生活出現了變故,假如環境發生了變化,你會怎樣?就像一條長期生活在冷水中的魚,假如一天水溫突然升高了,它會適應嗎?
因此,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要時刻不忘提醒自己,不要使自己失去進取之心,不要讓美好的生活磨滅了自己堅強的意志。要做到,既享受生活,又不過於沉溺其中。
思危當下,安度未來
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格言聯璧》
弘一法師常用“居安慮危,處治思亂”的思想來告誡人們:人在安定不亂的環境中,要有警覺心,時時防範危亂的發生,當危亂發生時應該知道如何處理,否則,就不能讓自己處於安全的境地。
宋代的李伉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宋真宗剛剛即位時,對政事勤勉用心,重用了一批賢臣良將。一時朝野上下風氣清明,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當時的丞相李伉輔佐年輕的君主,整日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一段日子,因為用兵西北的事情,李伉和參知政事王旦經常要很晚才能吃飯。
一次,已經是深夜了,他們才忙完了當天的決策和軍用調度開始吃飯。王旦瞧瞧吃著飯還若有所思的李伉,又瞅瞅眼前的清粥小菜,不禁嘆息道:“唉,我們什麼時候才能過些悠閒無事的日子呢?當年嫻熟的書畫詩詞都因為政事給丟棄了呢。”正在沉思的李伉聽到王旦的抱怨,苦笑一下,微微搖了搖頭,對王旦說:“王賢弟切不可忘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古訓。多少有點憂患,可以成為警戒。就算是真有一天四方安寧無事,也未見得朝廷還會風平浪靜。我死之後,必定由你來出任宰相。朝廷很快就會同敵人和親,一旦邊境無事,風調雨順些,恐怕皇上就會逐漸生出奢侈之心了。陛下尚且年輕,多些警戒未嘗不是好事。”王旦對這番話卻不以為然,覺得李伉是小題大做了。
李伉每天都會將各地的水旱災害、盜賊為亂以及不孝忤逆等等事情一一上報給真宗,真宗聽了很不高興。王旦也覺得拿這些小事來讓皇上心煩實在是沒有必要,更何況還每次都是這些不美之事,總會有違皇上的心意。王旦多次勸李伉,李伉卻自有道理,他說:“皇上年少,應當讓他知道四方艱難,這樣才會常懷憂懼之心。要不然,正處在血氣方剛年紀的皇上,就很有可能誤以為天下太平、四時祥瑞,把心思都用在聲色犬馬上面,大興土木、興兵打仗、興建廟宇。我老了,怕是看不到這些了,這都是你日後要擔心的事情啊!”
果然李伉死後,真宗認為同契丹已經講和,西夏也納貢稱臣,於是便封禪泰山,祭祀汾神,大肆建造宮殿,搜求亡佚的典籍,沒有一天閒暇。還任用了一批善於歌功頌德、無心政務的奸佞小人,如王欽若、丁謂之流。王旦看在眼裡,卻毫無辦法。想要進諫,自己已經和這些佞臣同流合污;想要辭官離去,但皇上著實待自己不薄,就這麼撒手不管實在於心不忍。處在這樣進退兩難的境地裡,王旦才知道李伉當初的憂慮是多麼有先見之明。
洪水未到先築堤,豺狼未來先磨刀。如果沉溺於安樂,沒有危機意識,一定會意志消沉,懶惰放逸,缺乏警覺性,智慧及能力就會日益減損。當危險急難來臨之際,就會措手不及,驚慌失措,不知如何處理。正如孟子所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應該時刻牢記:不要因為安樂的環境而忘卻自己的憂患意識。這樣做,從小處說,個人能夠身安心和;從大處說,國家可以安定繁盛。
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正確的路
萬事悠悠心自知,強顏於世轉參差。移床獨向秋風裡,臥看蜘蛛結網絲。
——宋·道光法師
這是宋代高僧道光法師曾經做的一偈,弘一法師這樣解釋這句禪語:人無論到了何時何地都要有自知,倘若硬要“強顏於世轉參差”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反不如踏踏實實做好一些平常事——“臥看蜘蛛結網絲”。弘一法師希望每個人都能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對於那些主觀的“見知”,要實事求是地加以判斷,不可作眼高手低的奢想。如果硬要“大腳穿小鞋”,或者“小腳穿大鞋”,那隻能是自討苦吃、自找沒趣。
生活中,我們應該清楚什麼適合自己,我們適合做什麼。如果我們是一隻雞,我們就應該從土裡刨食中找樂趣,如果我們終日羨慕蒼鷹在天空翱翔,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夠變成蒼鷹,那麼我們便連土裡刨食的丁點兒樂趣都沒有了。我們應該經常問一問自己:我的能力如何?我的目標是否切合實際?我的理想中哪些是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哪些是永遠都達不到而應該放棄的?
其實,一個人無論高低貴賤、貧富美醜,最難能可貴的是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追求什麼——正確地做出自己的選擇,不為那些世俗的觀念所困惑,做適合自己的,而不是自己最想做的。
從前,有個老鐵匠,臨死前將兩個兒子叫到床前,對他們說:“我打了一輩子鐵,現在即將離開人世了,我沒有什麼東西留給你們的,只有兩塊我收藏已久的上等玄鐵……”話還沒說完,老鐵匠就咽了氣。
在老鐵匠的兩個兒子中,老大身材魁梧、天生力大,喜歡舞槍弄劍;老二卻瘦小孱弱,喜歡鑽研一些針頭線腦的小玩意兒。
老鐵匠死後,這兩個兒子便按照自己的喜好,將得到的玄鐵利用上了。老大用它那塊兒玄鐵打了一把寶劍,每天都刻苦練劍,下了不少的功夫。老二卻將那塊兒玄鐵打造了幾把錐子,出門擺攤給人縫縫補補,賺點小錢補貼家用。
哥哥見弟弟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很不高興,便對弟弟說:“玄鐵本來就是打造寶劍的上等原料,而你卻將它打造成了幾把破錐子。你想想看,我今後可以利用這把寶劍建功立業,而你卻只能用這幾把破錐子維持生計,真是目光如鼠呀。”弟弟聽了既沒有生氣也沒有反駁,依然埋頭做活兒。
不久,異國入侵,老大背著寶劍毅然投軍走上了戰場。在千里邊疆,老大仗著多年苦心練出的好武藝揮劍劈敵無數,立下了赫赫戰功。
評定叛亂之後,老大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加官晉爵、榮華富貴自不可言。
老二的妻子見了,便埋怨丈夫說:“當初,你若將那塊玄鐵也鑄成了寶劍,也不至於生活得像今天如此貧窮了!”可是老二卻說:“我天生就是做小本生意的命,你讓我挺劍上戰場,豈不是白白送死。”
沒過兩年,朝中的一些奸臣看不慣一介武夫的老大身居高位,於是便向皇帝屢進讒言陷害於他,而皇帝也覺得天下太平了,犯不著為了一個武將而惹得眾臣不悅,於是打發老大回老家去了。
回到家鄉的老大,儘管有一身好劍法,可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還得靠瘦小的弟弟用錐子替別人幹活掙兩個小錢來維持生活,他不由得感嘆:“你的錐子還能做針線活兒,我這把劍能幹什麼呢?真是中看不中用,還不如一塊廢鐵。”
我們很多人不也像這位哥哥一樣,總認為自己應該成為一個非凡之人,要創造奇蹟,看不起平凡的人生。然而,實踐卻告訴我們,大部分人根本不是那種一呼百應的英雄,而只是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候覺得生活得不痛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錯誤地看高或者看低了自己,比如我們身材並不苗條,硬要穿一條非常流行的瘦褲子,即便我們費好大勁兒穿上了,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由於褲子太瘦,我們將要受到強力的包裹,不舒服是自然的;以這種形象站在別人面前,帶來的自然也不會是羨慕的眼光。
其實,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一個。一種生活,只要適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歡的內容,就是最好的生活,何必踏破鐵鞋去尋找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呢?
人們常說,“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我們做人做事也應如此。只有做適合我們的事,走適合我們的路,我們才能找到樂趣,找到成功。
做好眼前的小事,大事才能干好
業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
——清·印光法師
“如果業障沒有消除,三昧這種簡易的佛法也沒有成就,就想去探究一些深奧的佛理,這真是滑稽的事情,就像畫餅充飢那樣可笑。”也就是說,修為就像蓋房子,地基都沒有打好,就想蓋高樓大廈,這怎麼行呢?如果沒有穩固的地基,高樓怎麼能夠穩固呢?
通過這句話,弘一法師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從最小的事情開始入手,不要因事小而不去做它。試想,如果連一些小事都做不好,就說要去乾一番大事業,這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嗎?
東漢時期,有位大臣名叫陳蕃,以忠誠敢諫聞名於天下。漢恆帝在位期間,他任朝廷議郎。陳蕃曾經上奏恆帝說:“眼下農事不佳,連年歉收,莊稼有五六成遭災,農人中成千上萬人處在飢寒之中,啼飢嚎寒,民不聊生。然而宮中有女幾千人,每日吃魚吃肉,穿戴綾羅綢緞,施脂油粉黛,這要耗費多少資財啊?俗語說得好:'誰家養有五個閨女,會窮得連賊都不肯去'。現在后宮有女千人,這不是窮國之舉嗎?再說,把這麼多宮妃放人后宮,這是災禍的根源呀。歷史上有多少教訓呀,難道不該記取嗎?”皇帝於是採納了陳蕃的意見,放出宮女500多人。大臣們也稱讚陳蕃說:“你真是忠心耿耿、公正無私啊!”
陳蕃之所以能夠取得一番大作為,與他小時候經歷的一件事分不開。
陳蕃自幼勤奮,博覽群書。為了尋求讀書的安靜環境,他便獨立生活學習。 15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個偏僻地方的小院落裡讀書寫文章。由於讀書刻苦,常常鑽進書堆而不能自拔。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讓他很有滿足感。除了睡覺,大部分時間都被讀書寫作所擠占,自己從不注重衣著打扮,還疏忽了對庭院房間的打掃。院子裡雜草叢生,磚瓦石塊、污水隨處可見,可他卻視而不見。走進他居住的房間就更是不堪入目了。桌椅板凳放得哪兒都是,上面的塵土有很厚一層,桌上還有吃剩下的飯菜和沒有洗的碗筷。各種書籍到處亂堆,有的放在床頭翻捲著,有的在桌上和地上散落著。屋角的四處蜘蛛網密布。
有一次,他父親同城的一個朋友薛勤,聽說陳蕃在這里居住學習,就打算來拜訪他。陳蕃像往常一樣,早上起來後,沒有怎麼洗漱梳理,蓬頭垢面;更沒有打掃收拾房間,就去讀書了。讀至興奮之時,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才意識到有客人來訪,急忙出來迎接。薛勤說明來意,陳蕃一陣寒暄過後,便請薛勤進屋。
薛勤見陳蕃蓬頭垢面,走進院裡,又是一片髒亂不堪,就已有些氣憤。等被陳蕃請進屋中,看到那番場景,實在忍無可忍,便教訓他道:“小伙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難道你就這樣來迎接客人嗎?陳蕃呀,你可是官宦家的子弟啊,客人會常來常往,你應該把庭院灑掃得乾淨些,好迎接賓客呀!”陳蕃聽了,理直氣壯一本正經地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何必在乎這院子、房間屋子的事情,局促於一房一室啊?”薛勤聽後,點點頭。心裡暗自認為陳蕃能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還是與眾不同的,是個可造之材。於是,便繼續引導他,說道:“賢侄所言極是,真是志向高遠。”但又用反問進一步引導他:“大丈夫胸怀大志,的確需要高一步立身,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但你想過沒有,如果你連自己的庭院、房間都不能清掃乾淨整齊,又如何來掃除天下呢?海不拒細流,方能成其大;山不拒纖土,方能成其高!所以從小事點滴做起,才能為將來的大抱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席話,終於使陳蕃懂得了這兩者其實不是互相排斥的,懂得了成大事者必從小事做起,這對他將來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生活中,像少年陳蕃的人隨處可見,他們認為乾大事不必拘泥於小節,小事幹得費時費力,既埋沒自己的才華,又浪費自己的精力,只有乾大事方能顯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和稱讚。其實,這些人大多眼高手低,大事幹不了,小事也乾不成。
其實,做小事並不妨礙做大事。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小事是基礎,它可以培養你做大事的態度、品質。我們應時刻牢記:唯有做好小事,方能成就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