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七年在北京戊午講經會講記
辛三單修中觀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講】此靜以不取為入手功夫。以煩惱為正行。與奢摩他觀較近,故用唯滅諸幻,不取作用功夫。諸幻二字,即指根本枝末二種無明。今菩薩唯以寂滅之力,滅諸幻法,即是斷煩惱之方便。不取作用,即不起利生之行。但先自究竟圓滿,然後倒駕慈航,隨流九界,故曰獨斷煩惱,謂獨自先斷煩惱也。蓋以煩惱能障真理,其必煩惱斷盡,真理方現。故云便證實相。實相即圓覺真心也。能為諸法之體,故曰實相。
【記】唯滅諸幻,是以寂滅為下手功夫,即是不取作用之意。修妙禪那,是圓中諦理。中諦者,息空有二邊也。修奢摩他,本是真諦,而修妙奢摩他,一空一切空,即是中道。故禪那與奢摩他,頗為相近。獨斷煩惱者,不取別種作用,唯獨斷其煩惱。直至斷盡,則真理化道法身皆顯。若有煩惱,則為所惑,不能顯矣!所以云煩惱斷盡,便證實相。煩惱如何斷?先斷見思,次斷塵沙,後斷無明。
庚二統修
辛一空觀統修
壬一複修
癸一空假複修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它,後修三摩缽提。
【講】統修謂七觀皆以空觀為首,故云統也。先取至靜者,修空也。前云以淨覺心,取靜為行。今云至靜者,亦極靜意。以靜慧心照諸幻者者,亦靜極光通意,從空出假也。謂即以此極靜之力,發起慧照之光,起如幻觀,照諸世界及諸眾生,皆如幻者。所以能便於是幻觀之中,起諸利生之行。亦能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道,此前後之分也。
【記】內照身心,外照世界,故曰照諸幻者。既然是幻,便好從空出假,備行菩薩清淨妙行。
癸二空中複修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講】以靜慧心上,有先取至靜,故得靜極生慧。所以能用此靜慧之力,證至至靜之性,性即圓覺妙性也。既已證到覺性,則煩惱不斷自斷,故云便斷。煩惱,因也。生死,果也。因盡則果喪,故斷煩惱,即出生死時也。故永出生死。即此一觀深入,任運進修禪那,可以不必改弦易轍矣。此跨節之修也。
【記】須久修靜慧功夫,方能證至靜性。此至靜性,即圓覺妙性。證得覺性,則覺性本無煩惱,故云便斷。不然,豈能如此易易?斷見思出分段,斷塵沙出變易,煩惱永斷,二種生死,自然永出。
壬二具修
癸一空假中具修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講】以寂靜慧,先修空也。靜而寂,靜之極也。復現幻力,次修假也。謂即以靜慧照諸如幻之眾。復於覺心性中,現起幻化之力,甚至種種變化,度諸幻眾。此從空而出假也。以種種變化,必從假觀中得故。然雖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惟恐身入塵中,為塵所染,故又期斷煩惱而入寂滅。此由假而修中也。
【記】云寂靜慧,可見靜極而後慧生。
癸二空中假具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以至靜力,空觀也。斷煩惱已,中觀也。謂深修空觀,任運入中,最密切故。謂即至靜之力,靜極發光,便能觀諸煩惱,最密切也。從此出假度生,最極穩健,故云後起等。
【記】此空中假具修,又云不次修。
壬三融修
癸一空融假中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講】融修謂只以空觀,而融入諸觀,後先不定也。以至靜力,空觀力也。心斷煩惱,本中觀也。結名中,中觀在後,而今置於靜力之後。以空中有密切之關係故,故預為兼帶於此。謂以至靜之功,逼拶到底,致使無始念慮,頓然歇滅。故云心斷煩惱。則自利之力具足。然後出假度生,建立世界。乃至進修中觀,則一舉而得,不遺餘力矣。
【記】此融修也。謂以一觀融修餘二觀,建立世界,即建立道場。
癸二空假融中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它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講】以至靜力,修空也。資發變化,兼修假也。謂即空觀極靜之力,資助開發,發起變化作用,以度眾生。所謂不起寂滅定,而現諸威儀。如云東方入定西方起,北山下雨南山雲。即此意耳。意謂雖空假雙修,二利具足,尚恐不得圓滿。故又深修禪那,永斷煩惱,成就無上菩提。如是則二利之德,不期圓而自無不圓矣!
【記】先用空觀,得真諦理體。後起如幻作用,是為體用雙修。
癸三空中融假修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它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謂仍以此空觀極靜之功,資助於中觀寂滅之力,而令煩惱先斷。然至靜即寂,偏屬於定。資於寂滅,則併寂亦滅,其定更深。唯恐慧心不朗,故復進修假觀,便能起全體之妙用,故可盡際度生矣。
【記】空觀之至靜,即中觀之寂滅。
辛二假觀統修
壬一複修
癸一假空複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它。
【講】謂假觀必從起幻入手,因除幻而用變化之力,隨順眾生而度脫之。以眾生根性樂欲不同,故言種種。菩薩之隨順亦爾。而取至靜者,知其如幻如化,有即非有,而心則湛然不動。雖任運度彼,而我自如如。所謂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是也。然變化必仗假觀之力,至靜之功,非空觀不就。故先修假,次修空也。
【記】種種隨順而取至靜者,外隨眾生根機,內隨自己覺性。正度生時,不取度生之相,即隨順覺性之義也。是謂正當修假之時,而兼修空。雖終日利他,而不失自利。雖自利而不失利他。必如此方可度生,此之謂二諦融通。
癸二假中複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講】仍即此變化之力,幻化種種境界,教化眾生,顯假觀已成也。假觀既成,則大悲輕安,永不至沉空滯寂,誤入二乘境界。而言取證寂滅者,為自身永斷煩惱故也。
【記】以變化力云云,可見假觀已成。雖變化種種境界,而取證寂滅,煩惱永斷。此正如來境界。非永斷煩惱,即不能度生。
壬二具修
癸一假空中具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它,後修禪那。
【講】以變化力,假觀也。為度眾生,而作種種事業故。安住寂靜,空觀也。雖作種種佛事,而心自常如故。而斷煩惱,中觀也。雖空觀不動,而任運斷惑證真。此三觀具修也。
【記】文顯易知。
癸二假中空具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它。
【講】仍即以此變化之力,顯現無礙作用。此假觀力也。雖能如是作用,不以度生為累。重起靜慮,進修禪那,以斷煩惱,入中觀也。雖斷煩惱,而變化作用之跡難忘。故須安住至靜,重修空也。
【記】安住至靜,則上求下化之皆無,並不住中道。夫先修假觀,次修中觀,最後更修空觀者何故?以假觀須忘,即中觀亦須忘,不忘即著。若不修空觀,如何便忘耶?自斷煩惱是上求,教化眾生是下化。
壬三融修
癸一假融空中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它禪那。
【講】謂先以變化之力,為度眾生,開諸方便,起諸作用,假觀成也。設遇大小兩乘行人之機來扣者,是故必以空中齊修,方能應之。至靜空觀,寂滅中觀,故曰二俱隨順。謂空中二觀,俱以隨順而修也。
【記】修空觀方能教化二乘。修中觀,方能教化菩薩。故二俱隨順。
癸二假空融中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它,後修禪那。
【講】仍即以變化之力,隨諸眾生,應緣起用,而資於至靜。以假助空,而得空力。假得空力,則應緣無滯。此假空相濟也。只以此二觀相濟成功,則修中不勞費力,可任運而進。故煩惱後斷,即入中觀矣。
【記】將利他事業,利於自行。故曰資於至靜。二利圓滿,修中自易。
癸三假中融空修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它。
【講】即以此假觀變化之力,資助中觀寂滅之功。使假不滯有,中亦易成也。蓋以種種變化,悉同幻境。當體皆空,唯是寂滅,則不須更滅矣。即中觀功成,中成則假觀亦成矣。二觀既成,便是無功用道。自是以後,則安住無作靜慮,而轉成妙空觀矣。
【記】假不滯於有,假即中也。以妙中印於妙空,則妙空自成。
辛三中觀統修
壬一複修
癸一中空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它。
【講】寂滅,中觀也。至靜,空觀也。謂先以中觀寂滅之力,唯恐永取寂滅,而起於至靜住於清淨之地。此即所謂以法性身,受享法樂者是也。
【記】中觀二俱不取,唯取寂滅。中觀既成,更以空觀蕩其,則清淨矣。
癸二中假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仍即以中觀寂滅之力,而不斷煩惱。先修假觀,而起諸作用,度諸眾生。一切境者,即指所度眾生也。以眾生為菩薩所度之境故。如是則中易成,而假易就。二俱隨順,故曰寂用隨順。寂即中,用即假,隨順者,相成也。
【記】以寂滅體,起變化用。由變化用,歸寂滅體。是為寂用隨順。
壬二具修
癸一中空假具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它,後修三摩缽提。
【講】寂滅力,修中也。安靜慮,修空也。起變化,修假也。言菩薩不似二乘耽寂,而不思度生。故又見眾生有種種性,在所應度。雖在所應度,必先以空觀安定其心,然後依假而起諸變化,隨順自性而度脫之。
【記】中觀成,是圓成實性。而圓成實性,不離依他起性。依他,相也。而種種相皆起於自性,故曰種種自性。
癸二中假空具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講】修中觀時,以寂滅之力,親見自性本來具足,不假造作。從此修於假觀,起諸作用,度諸眾生。正度生時,不住度相,故曰清淨境界。此即空觀垂手而得矣。
【記】由中起假,故是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攝用歸體也。
壬三融修
癸一中融空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它三摩缽提。
【講】中觀修成,則寂滅有力。即以此寂滅之力,使空有不著,故得種種清淨。由是而住靜慮之空觀,亦不住空,而起變化。即起變化,而亦不住於假。故得以中觀而融之。
癸二中空融假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它,後修三摩缽提。
【講】謂先以中觀寂滅之力,而資助於空,使空觀成已。然後從空出假,而起變化,則假觀成。而後三觀俱得矣。
癸三中假融空修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它。
【講】仍以中觀寂滅之力,而資助於假。作諸變化,而復起至靜。則空假不住,所謂一中一切中矣。故得智慧明朗,而復清淨。此則正修中觀時,假觀不必另修,而一舉兩得,乃自覺覺他之功就。尚恐自力不足,大智未能速成。故於後轉修空觀,起於至靜之力,得於清明之慧。則悲智相成,自覺覺他兩俱圓矣。
【記】此三段,文顯可知。
庚三圓修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講】上來二十四觀,均是一往之談。若再往而論,佛設二十五輪,非無深意。皆為末世眾生,有大乘根性,能修習止觀者而設也。前三觀單修,專為別教當教之人,住位發心修習者,須從奢摩它入手。以奢摩它是空觀,注重自利。此觀成時,任運麤垢先落。即以此觀漸次增進,便可進破無明也。行位人修習,必從三摩缽提入手。以三摩是假觀,注重利他。此觀成時,即破界外塵沙。即以此觀增進,便可進破無明。故前靜觀,後滅觀,二俱不失也。向位人修習,即可從禪那入手。以禪那是中觀,先須雙捨前二。必俟中觀成後,豁破無明,然後雙收前二。即成圓融三觀也。中間二十一觀,特為三種人入道不同,更須種種施設而接濟之。言三種者:一別接通,二圓接通,三圓接別。以通教當教,有教無人。以彼乍入門時,三人同以離言之道而入之。其鈍根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與藏教同,所以云通前藏教。所修觀道,猶較勝於藏也。其利根人,不但見空,兼見不空。此一類人,即可通後別圓。所以能受別圓兩教人接,即可以別圓二教之法而教導之。所以此中前十四觀,是別圓之止觀,而接通教利根人也。後七觀,是圓教接別之法也。其施教之法,復各有三種不同,以受接人有三根異故。其上根人,在八人地見地被接,即今文空觀統修中複修二科是也。中根人至薄地離欲地,方能被接,即文中具修二科是也。下根人必至已辦地辟支佛地,始能被接,即文中融修三科俱是也。此空觀統修中,共有七科之文。乃以別教之法,接通教之人也。其假觀統修之文,是以圓教之法,接通教之人。三根按位施教,例上可知。然教法仍有少不同處,不可不知。所以道通教者,大乘之初門也。雖藏通之理,同名二諦,而藏教以實有為俗諦,實有滅為真諦。所謂真諦,在四諦外。以滅諦尚非真諦,況苦集道三諦乎?是以局為小乘,不能受大乘教,故無被接之機。通教以幻有為俗,幻有即空為真。其二諦中,密含中道第一義諦。所以能受別圓二教接濟也。若以別教之道而接之,仍須教以識取真諦之理,依理起修。今之空觀統修之文,所以判為別接通也。若以圓教之道而接之,必須教以依俗諦之理而起修。以俗諦之理是幻有,既稱幻有,便非實有,乃假有也。故以假觀之法,而教以入手修也。今之假觀統修之文,所以判為圓接通,且無貳疑矣。其中觀統修之文,是圓教之道,接別教之機也。前通教接聖不接凡,以凡位惑全未破,煩惱障強,不能受接故。今別教接賢不接聖,以聖位證道同圓,無須接故。今論接者,惟接別之內凡位也。外凡信位,事障強故,亦不能受接。所以但接內凡三十心位也。上根住位被接,中根行位被接,下根向位被接。今之中觀統修之文,判以圓接別,亦無疑矣。上根教以複修,中根教以具修,下根教以融修,例上可知。唯此一科圓修三觀,專為圓教本教人而設也。謂末世眾生,果有圓教根機。即使一時未悟淨圓覺心,不妨於名字位中,聞得淨圓覺心之名。即是現前一念之心,直須諸緣放下。用此現前一念之心,還照現前一念心性,即是以圓覺慧圓合一切,一切,即指三諦理也。以現前一念心性,即具三諦理故。則前二十四觀,皆得多羅攝入一觀之中。是為一修一切修也。於諸性相無離覺性者,謂前二十四觀,皆以淨圓覺心而為其性。其單複統具等差別,而為其相。相雖差別不同,皆不離於淨覺之性。是故但以圓覺慧修,即圓合一切而併修之,豈非一修一切修乎?菩薩,即指能修人也。名為圓修三種者,謂修空時,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空外無假中,則一觀即三觀也,假中亦爾,可以例知。如是則圓覺自性,清淨無礙。二十四觀,皆隨順而俱成矣。是則足見二十五觀,皆為末世大根人,未悟淨圓覺心者,而設修觀之法也。是故前文佛示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佛語證之,無足疑矣。
附二十五輪三教按位修證圖(六三八 六三九頁)
(略)
【記】圓修為圓教當教之人所修。至前二十四輪,係何人當教?向來各家註釋,皆未發揮。山僧此番煞費研究。知佛所說之二十五輪,大有意思,實為末世眾生起見。何以故?上文云,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蓋已明明道破矣。前威德章,每觀之首,必有悟淨圓覺一語。今此二十五輪,則未提及,正為未覺者而設。佛所以設此二十五輪,可知輪輪必有當機之人。大約從寂靜下手者,必是空觀。從幻化下手者,必是假觀。從不取下手者,必是中觀。修圓觀者,以悟淨圓覺下手,觀觀皆圓。今之二十四輪,則亦必皆圓。從此研究,則可知前之單修三觀者,乃專為別教人設也。蓋別教是界外鈍根,空假中三觀不融。故教十住位次者修觀,因其本是空觀中人,則令從奢摩他下手。從此悟空理,以破見思。悟不空之理,以破塵沙。悟空不空之理,以破無明。一觀到底,便可融三觀也。若教十行位次者,本是假觀中人,就其本分,須從三摩缽提下手。不失寂念及諸靜慧,自然融得三觀。若教十回向位次者,空假已是過來人,故須從禪那下手。修至破無明,登初地,自然能融空假二觀。此二十四輪中,所以首列三種單修也。領二十一觀,首七觀以空觀統之,次七觀以假觀統之,後七觀以中觀統之。此非學過台宗之人,不易領會。何以故?佛所說法,本祇有真俗二諦。俗諦是事相上說,真諦是理性上說。俗諦在世間為真,出世則空。真諦在世間是空,出世則中。故空與中,有密切關係。了得空是不空,不空即中,則以一觀統七觀之理,可以明矣。既為末世眾生而設,則末世眾生,根器利鈍不一,大約可分為三:一通教機,二別教機,三圓教機。圓教是上等利根人,別教是中根人,通教是下等利根人。而此三等人中,又有差別,所以開出二十一觀。本經為頓教大乘,非頓教根器,不易領悟。然教相是頓,教義是圓。須知此首七觀,從奢摩他下手者,為利根中之鈍根,是通教機。通教從無生觀入手,當教雖是頓教。而彼但見空,不見不空,不能融化。因末世眾生,多界內凡夫,其中有一種利根。利根中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在當教非但見空,亦見不空。然彼不知不空即中,故必須出世之別教十地大士來接引之。此別教接引通教之機也。別教十地大士,在十住位,即修奢摩他觀。故其接引通教人入別教,乃教以無生觀,即我教之奢摩他觀。用此一觀到底,即可破無明。複修中兩種,空與不空,同時而修。是但接通教利根人,在八人地見地,已可接引。至兩種具修,是接通教中根人,須薄地離欲地,方可接引。三種融修,乃接通教鈍根人,須至已辦地辟支佛地,方可接引。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幻有即空是真。別教接通教,就其本有者,教以從真諦入手,故以奢摩他居首也。次七觀從三摩缽提下手者,是圓教人接引通教最利根人也。通教人以幻有是俗。圓教人根器利,與別教人不同,故教以即從俗諦下手。此中細為分別,則兩種複修,可從八人地見地接引,是最利根人。兩種具修,是接引薄地離欲地者。三種融修,乃接引已辦地辟支佛地者。後七觀從禪那下手者,乃圓教人接別教也。別圓接通,接聖不接凡。凡雖有外內之別,而為煩惱障所礙,故接不到。必須破惑之後,方可接。圓接別,則接賢不接聖。蓋既已登地,無勞接引也。然雖接凡,亦必至十住位破惑後方可。利根者則於十住位中接之。中根者則於十行位中接之。下根者則於十回向位中接之。圓教本屬中位人,一中一切中,開口便講中道,故從禪那下手。別教十住修空,十行修假,十回向修中。割裂而修,不能融會。又別教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諦。不有不空,名為真諦。俗諦即通教之究竟證,故圓教人可以中觀接之。世間真俗二諦,在別教人視之,同一俗諦。今圓教人來接,教以所觀二諦,當體即是中諦。上根令為兩種複修。中根令為兩種具修。下根令為三種融修。於此看來,可知佛所說話,均有至理在其中。惟須用心參究,方得了了。至末後圓修三觀,乃圓教當機人之修證法門也。故云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淨圓覺性,本不可離。唯因眾生未悟,不得不設二十四輪。其實一切性相,皆不離淨圓覺性。圓教人修一觀,即具三觀。如修空,則一空一切空,假中俱空。修假,則一假一切假,空中俱假。修中,則一中一切中,空假俱中。中外無空假,空假外無中,故謂之圓。至其位次,則自五品位乃至分證菩薩地盡,位位皆修之。唯究竟妙覺地,既云無修,乃亦可云無證矣。
己三結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講】準前總標云,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尚未說明云何二十五輪,今則由單修,統修,具修,融修,以至圓修,一一別明已竟。故此結云,是名菩薩等。一切菩薩,隨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不過如是而已。若諸下,示修法也。謂不論現前新學,及末世初心。設欲依此輪而修者,當先持諸戒品,而修清淨梵行。以戒為菩提之根本故。寂靜者,收攝其心。思惟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輪,當依何法修也。尚恐宿障深厚,正修難成。仍須敬禮三寶,求哀懺悔。經三七日,自知感應道交。希示正修,於輪各安標記。標記者,以紙為標,註記輪名。隨輪各安,以備結取也。隨手結取者,隨手以標為結而混和之,仍復取結在手而展視之。隨彼所展之結,開示應修何輪。故曰依結開示。便知頓漸者,以結中諸輪,有頓漸偏圓義故。取此結者,便知自根或頓或漸,依結而修也。一念下,斥疑不成。然知既頓漸,徑修必成。若纔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復悔,則便於圓覺而不成就。宜痛忌之!勿自棄也!
【記】隨其本具根性依之修行者,如通教人必用前十四觀,然後圓別教人可來接。若當會諸菩薩,則有融根者是通教,有頓根者是別教,有圓根者是圓教,可各依之以修也。戒根不淨,雖有禪定功夫,反增長魔力。此魔王所以居於六欲天之上也。因戒生定,方是正定。所生之慧。方是妙慧。不但淫欲一戒要持,戒戒要持。不過淫欲最易破定耳。持戒者,身口意三業,方得清淨。梵,清淨也。當持,言必要持,非僅應當之意。梵行是戒。寂靜是定,思惟是慧。然末世眾生,雖戒定慧三法齊修,而宿業重,去佛遠,非佛力加被不可。故須求哀懺悔。懺悔必剋期。否則終日擾擾,焉能下手?故必一七日二七日三七日,經過二十一日,打七圓滿,有根器者,自然感應。
戊二偈頌
己一略頌二十五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它;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輪。
【講】無礙清淨慧,謂或從頓修頓得,漸修漸發,無不皆依禪定生也。既皆依定而生,足見二十五輪之觀,不能不速修,以其非禪不智故也。
【記】此八句中,最重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二句。慧是根本智,人人具足,即所謂如如智也。根本智乃是性德。今云無礙,乃是修德。本來清淨,今有染污,故必須修。無礙清淨慧,唯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有之。所謂我為法王,於法自在。此慧因何生?乃從禪定生。眾生本來無礙,唯為三惑所障,蔽妙明為無明。雖有世智辯聰,小小智慧,說漸說頓,皆不能無礙。若由禪定生,則能破惑。破得一分惑,能說一分法。如阿羅漢說世出世法,固能無礙。說菩薩道,則有礙。菩薩說當分固無礙,說佛法則有礙。因三惑未盡故。唯佛證一切智,故無說不圓。所謂二字,承上文定字來。以下三觀,修法不同。或以頓教機修,或以漸教機修,故有二十五種。
己二顯示應修揀人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
【講】如來,已成正覺人也。修行,未成正覺人也。已成者先因此成,未成者後因此成。在所應修,不待言而自可知故。後二句,揀不隨順人。頓覺人有二種:一是初生頓成,不見隨順。二是因感示成,無容隨順。法不隨順,亦有二種: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隨順故。二者闡提,無佛種性,暫不隨故。此皆約現在言,若推過去久遠,或至當來後後,總在隨順中收。
【記】頓覺人二種:一初生頓成者,隨拈一觀,無非三觀,不必揀擇。即上文所言,於一切時不起妄念,是也。二因感示成者,乃菩薩示化,因眾生機感,自己分上,拈來皆是。所謂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是也。外道心外取法,依自己邪見,處處執著,故不隨順。然過去久遠,外道遇佛,亦能棄邪歸正。闡提亦是眾生,亦有本具之佛性。今云不隨順者,祇指現在言之。
己三結示隨順速證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講】前三句,指人勸持。謂無論現在末世,常應當持此輪而修習之。後三句,隨修蒙益。謂隨順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自當證涅槃也。為中根人示圓修竟。
上來兩章三觀修法,雖甚明顯,亦必預明三觀正義。茲當揭示於下,幸留意焉。夫一念心起,起無起相,澈底唯空。三際寂然,了不可得。無見聞覺知之相。無眼耳鼻舌身意之相。即空觀也。一念心起,有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所謂國土世間一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是也。五陰世間一千,謂染淨一切色心是也。眾生世間一千,謂四聖六凡假質是也。一念心起,三千性相一時起。一念心滅,三千性相一時滅。念外無一毫法可得,法外無剎那念可得也。然則一念具足十界,一界又具十如。而念性鎔融,每一界必具十界。如介爾一念心起,必落一界,而一界顯起,九界冥伏,非是沒有。如是則十界即有百界,百界各具十如,則百界即有千如。既論三種世間,各有千如,所謂介爾有心,便具三千。即假觀也。一念心起,起而無起,三際寂然。無起而起,三千宛爾。非空非假,雙照空假。即中觀也。說即有三,照無三一。念念見自心性,任運非一非三。不用破除身心,不須安立觀境。只要念想息處,一切時中,任運心常三觀也。直須默照心源,澄心寂慮者始得。萬不可落在言詮,徒以口頭為得耳。
【記】常當持此輪,即指上文所云經三七日各安標記,隨手結取依結開示而修也。隨順有二:一隨順覺性。於二六時中,直照心源。二隨順諸佛開示法門,佛令修何輪,即修何輪。修習須勤。然吾輩有事之人,必不能於二六時中,一刻不間。然有事便做,無事便修,即是勤也。諸佛開示,皆從大悲心流出,有慈力加被。故照此修持,不久必有感應。
上來威德辯音兩章,皆言三觀。唯威德章為已悟淨圓覺心者,發明修證功夫。辯音章為未悟淨圓覺心者,發明修證功夫。末世眾生,但聞圓覺之名,是為名字即。及發心進修,則為觀行即。良由眾生根器不同,機緣各異。故特說此二十五輪之法,所謂藥多病廣也。然欲修三觀,無論悟與未悟,均須識其精義。茲特為附述於此。三觀所依之理,即真俗中三諦。而能依者為三觀。夫吾人現前一念之心性,不起則已,起則人人知為妄念。然究竟從何而起?如何起法?係自起耶?他起耶?自他共起耶?自他不共起耶?四者諦思,了不可得。蓋心本無念,念因何起,於此大可研究。須知凡夫心不孤起,因境而起。有境斯有念,無境斯無念。心,自也。境,他也。既因境起,則因者明明是他,與汝何干?汝何故必因他而起?他起,汝獨不可不起乎?切實研究,自他皆無有起,乃由因緣和合而有。既曰和合,便是自他共起。然自與他若各有生性,何必共而後起?若皆無生性,即共亦不起。譬之沙無油性,雖多沙亦不能榨油。既非自他共起,便由虛空妄起。然空無自性,如何能起?如此研究,則起無起相,澈底皆空。求前念及後念,皆不可得。何則?前念已滅,後念未生,謂為現在,則現在無相。是以當前一念,三際寂然。內無根相,外無塵相。即空觀也。染一切色心,為六凡實法。淨一切色心,為四聖實法。合為五陰,開為實法。四聖六凡,皆稱眾生世間者,蓋佛為無上眾生,菩薩為大道心眾生,緣覺為孤調眾生,羅漢為沉空眾生,諸天為著樂眾生,人為苦惱眾生,三途為極苦眾生也。假者假名,質者實質。若念若法,無非因緣和合而有。有則俱有,無則俱無。離念無法,離法無念。一念不動,則十法界了不可得。既動一念,便落一界。故須從動念時觀照。凡夫念念不停,不善則惡。惡念為三途之因。善念又分上中下三種。如微小善念,則落人界。中等善念,則落阿修羅界。上等則為天界之因,落於天界。若起自度之念,求出生死,則落於阿羅漢界。若再欲與眷屬同出生死。則落於辟支佛界。若一念起時,不為我而為人,發願度生,則落於菩薩界。若一念平等,普度眾生,則落於佛界。一界之中,任指依報正報,皆足十如。十如者,即法華經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是也。一念之性,性無性相,當體鎔融。如前念惡,後念善,或又發出世心,故念念皆具十界。冥伏者,眾生心無二用。起善則惡伏,起惡則善伏,起出世念則世間伏。並非無有,不過冥伏。既是冥伏,自然理具。故曰介爾一心,便具三千。此即假觀也。要說宛爾,則當體了不可得。要說寂然,則三千歷歷明明。當現前一念起時,直照起處,了不可得,即空也。然起處歷歷明明,即假也。歷歷明明,體不可得。非空非假,雙離二邊。即空即假,雙照二邊,故曰中觀。三觀之法,凡夫不可不知。知之即應實行。蓋人人皆有此心,即人人皆可修此三觀。直須放下身心,直照心源。現前一念起時,正好下手用功,尋他起處。念無起相,空觀也。念起時歷歷明明,假觀也。雖無起相,而歷歷明明。雖歷歷明明,而本無起相,中道觀也。如此用功,三觀具足。即三即一,則念念見自心性矣。諸君勉旃!
乙四為下根人顯真性
丙一示離相顯性
一謝前請後——淨諸業障章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初是眾中具儀。大悲下,是謝前受益。謂前威德章是次第修,辯音章是交互修,此皆為現前新學末世初心。故稱大悲世尊。次第三觀,已為我等廣說,尚可以心言彷彿。二十五輪,又為我等詳辨,誠所謂不可思議。前章偈云:十方諸如來,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故稱為因地行相。令眾同聞,各欲隨順,故云得未曾有。然正行纔修,邪魔競起。如我釋迦調御,歷恆沙劫,勤苦修此境界。一切磨煉功用,實難尋究。今則睹見,猶如一念之頃,炳然齊現於心。其慶幸欣慰,為何如哉?莫可形狀,故以深自為言也。世尊下,是請後除疑。按前章總標輪數中云: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等,然既曰本無修習,是顯本性由來清淨。是故當機菩薩,即躡此以為發問之端,而云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前又云一切菩薩等,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然未覺即是不覺,必有染污。是故當機菩薩,即躡此以為致疑之由,而云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迷即不覺,悶即不通,不入者不能證入。較之古人,殊類天壤!如此深疑,非佛不能釋除,故云唯願如來等也。廣為者,祈勿辭勞。我等者,總該時機。開謂通其迷,悟謂覺其悶。既通其迷,復覺其悶。則法性現前,不期證入,而自能證入矣。然法性即是圓覺,以能為諸法之性故。大疏云:若直談本體,則名覺性。若推窮諸法,則無自性。同於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諸法,令同覺性,故云開悟法性。令此大眾等者,謂此間眾生證入,展轉傳至末世。末世眾生證入,展轉傳至將來。如是展轉相傳,乃至盡未來際,令最後際眾生,永不致迷悶不入,故曰作將來眼也。餘可知矣。
【記】上來為上中二根人說性修已畢。本章及下普覺章,則為下根人顯真性。又下圓覺章,則為下根人示期修。本章與下章,雖同為下根人顯性。但本章是離相顯性,下章是除病顯性。性、即淨圓覺心也。離相者,即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也。人人同具此淨圓覺心,但為四相所障,故不得顯。末世之人,業重根鈍。業有種種,如三途之惡業,人天之善業,色無色界之不動業,二乘之無漏業,菩薩之二邊業。此種種業,皆能成障,故曰諸業障。今此當機菩薩稱為淨諸業障者,因一切諸業,皆由我相而生。我相若除,業障即淨矣。調御者,佛稱為調御丈夫,喻如良師之調御群馬。蓋一切諸佛,教化眾生,不外二種法門:一為攝受門,說一切善法,使人生欣羨心。一為折伏門,說一切惡法,(如三途果報等)使人生畏怖心。調是調和,即攝受也。御是駕御,即折伏也。我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無不歷恒沙劫,勤苦修行,方能成道。今發明止觀雙修,若頓若漸,無法不備。於一時間,在大眾前,和盤托出。令此大眾,於一念頃,睹見調御歷劫勤苦之一切功用。故曰得未曾有,深自慶慰。作將來眼者,以現前大眾,作未來之眼;以未來眾生,作末世之眼也。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為求入覺,故曰諮問,諮者謀義,謂有所謀而問也。方便者,入覺之善權法故。
【記】看講義自明。
丁三應求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示迷執四相
庚一示迷識四相
辛一迷識執相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講】眾生言一切者,賅六道與小乘也。始指最初,無始者,遙指最初晦昧真心。從此以後,展轉變起八識業相,流出七轉現相。復以境界為緣,漸漸由細至麤,乃有智相續等諸相。從一念不覺之根無明,名為因中癡,是俱生法執。次則出生本無明,名為緣中癡,以不了現相之境界不實,妄解為實,是分別法執,即界外塵沙惑也。繼而又生枝無明,名為俱生我。後而又生末無明,名為分別我。即此二種無明,即界內之見思惑也。今云妄想者,且指第六識中虛妄想念,以凡小眾生,但知有第六意識,不知有五七八識之名故也。為此妄想所迷,固執五蘊身中虛妄,立為主宰,故稱為我相。其實無相可指,以無相妄計為相,而展轉趣於餘趣,名為人相。又復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名眾生相。計我一報命終,不斷而住,名壽者相。此四相中,後三雖隨境轉計,要皆以我相為本。金剛論云:此四相迷識境也。
【記】此科以下,文相極細,宜用心研究。前問云: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與金剛藏菩薩所問,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語意正復相同。然彼為中根,此為下根,故語句稍異。而世尊酬問,亦大不同。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根本皆從我執而起。吾輩開口即說我,究竟全身誰是我者?既執我相,對待則有人相。對待之範圍愈廣,則為眾生相。執此我相,相續不斷,則為壽者相。若欲淨其業障,當先空我相。我相空,則後三相皆空。以後三相,皆由我相而建立故。眾生而云一切者,蓋賅六凡三聖而言。六道凡夫,為迷識四相。三乘聖人,為迷智四相。六道所執者人我,麤四相也。三乘所執者法我,細四相也。其實我本無我,凡夫妄執色心為我,是為迷識。小乘妄認變易生死為涅槃,不肯度生,是為迷智。如金剛經發明四相皆空,其第十五分以前,破麤四相,第十五分以後,破細四相,前後語略同而意大異,不可不知也。始字,指最初。我相起於何時,不能覓得,故曰無始。皆因一念妄動,迷本覺而成不覺,故有無明。由此無明,變起八識之業相,即微細我相。亦即根無明。又曰因中癡。遂有能見所見,而起轉相現相,即有境界,由此而起智相相續相。是為緣中癡。緣者,境界也。亦即本無明,兩種法執,生於第八識。俱生我,即執取相,生於第七識。分別我,即計名字相,生於第六識。是故種種妄想,皆由業識而發。由此妄想,結聚而成五蘊。色蘊為堅固妄想,受蘊為虛明妄想,想蘊為融通妄想,行蘊為幽隱妄想,識蘊為微細妄想。於是造業招果,展轉輪迴。夫蘊雖有五,澈底看來,即一念之妄想。一念妄想動,即身心世界俱有。一念妄想空,即身心世界俱無。而眾生念念遷流,在妄想中,並不自覺。色心遷流之妄想,固不能覺。世界遷流之妄想,更不能覺。故謂之幽隱妄想。可憐自最初一念不覺,執到如今,在眾生為見思,在二乘為塵沙,在菩薩為無明。若論修證功夫,必至等覺已後,妄想方盡。何以故?一念生相無明未破,即由無明成業識。由業識成妄想,由妄想成遍計。內執身心為我,外執世界為我所,總不外乎我相而已。因不了身是四大假合,心是六塵緣影,所以妄執。身心者,所執也。妄想者,能執也。病在能執,故此處單提妄想二字。
辛二別成凡小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講】本無四相,妄計為有。計執不捨,故名為認。非有計有,故為顛倒。由迷識故,認取固執以為真實,故稱為實我體。此又顛倒之甚也。由此認為實我,於違我者,便生忿怒曰憎。於順我者,便生貪著曰愛。故曰便生二境。然我人等相,本屬虛妄。乃又執違我者為可憎,順我者為可愛,豈非於虛妄體上,重起一重虛妄之相?故云於虛妄體重執虛妄。此又妄之至也。雖妄之至,而卒不可斷,故云二妄相依,謂妄體與妄境相依而住故。或耽著有為,而造有為之業。或趣向無為,而修無為之道。故曰生妄業道。然業之與道,而俱稱妄者,以二俱不了識心如幻,謂不特有為之業如幻,而無為之道,亦如幻也。以二俱如幻,故皆稱為妄。造有為業者,墮落凡夫,流轉分段生死。循有為業因,故受報於天上人間。故曰妄見流轉。而能見此流轉者,生諸厭離,志求免諸流轉,而修無為之道。循無為道為因,而感果於聲聞緣覺,又生取證涅槃之想,故云妄見涅槃。殊不知彼二乘人所作滅度之想,仍非真也。故仍名為妄見。此不過滅見思煩惱,度分段生死而已。而不知無明煩惱,變易生死,尚未夢見。此真變易生死,而妄認為涅槃。故曰妄見耳。
【記】此先明麤四相也。迷識,為麤四相。迷智,為細四相。我者,主宰之謂。必如世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方是真我。試問眾生所執之身心,身不能無病,心不能無習氣,常有不能自主之時。可見此我,並非真我。乃復由我相轉計而成人相,更由我人轉計而成眾生相。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相,皆所謂眾生相也。活到八九十歲,仍然畏死。此由我相相續執持,而為壽命相也。須知六根為我乎?則有六我。十八界為我乎?則有十八我。可見一向妄想認為我者,乃顛倒見也。人與眾生壽者,無非倒見,故曰四顛倒。憎愛,並非屬境而實屬心。然皆對境而發。愛因順境生,憎因逆境起,故曰憎愛二境。眾生所執之我,本是虛妄。今又加以憎愛,是為重執虛妄。由憎愛妄心,生美惡妄境。既熏心而成種子,復熏境而成現行。現行復熏種子,種子復熏現行。二六時中,二妄相依。相依者,心不離境,境不離心。心,因也。境,緣也。因緣從來不離,故曰相依也。於是因惑造業,因業招報,遂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種種流轉。皆由於妄想執我,所以妄見流轉。復次。業道二字,業是有為之業,道是無為之道。有為業者,世間之善惡業,上界之不動業,是也。無為道者,阿羅漢之無漏業,是也。然雖無為有為之不同,以佛眼觀之,皆是幻化虛妄境界,皆是妄見。何以故?見流轉者,以妄想因,得妄想果,並非真見,以生死即涅槃故。而聲聞辟支,不知此理,以為有流轉可厭,有涅槃可欣,一欣一厭,妄想儼然。既有涅槃之相當情,是即我相未除也。故皆以妄見斥之。
辛三總斥迷悶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講】首二字躡前,謂由此流轉涅槃二俱妄見故。即以此妄見為障,便不見本有清淨覺性。以不見故,則不能入。故曰不能入清淨覺。並非覺性而有違逆拒阻。不許人入。然覺性不唯不違拒,且亦無隨順,入與不入,與覺性無預焉。即如前文,彼圓修三觀之菩薩,即能證入圓覺淨心者。自彼修德有功,而能證入,亦並非覺性使之能入。故曰有諸能入,非覺入故。以是之故,彼凡夫動念,起惑造業,而妄見流轉者,固然迷悶。此二乘息念,沉空滯寂,而妄見涅槃者。亦屬迷悶。故曰皆歸迷悶,迷者不覺,悶者不開。大疏云:此文正是結答前問。前云因何染污,迷悶不入。今答云由認四相,展轉生過,縱離六道,復墮二乘,是故不入。次云非覺違拒等者,由前問云:因何使諸眾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覺違拒,使之不入。但由認我,故不入也。
【記】不但凡夫不能入清淨覺,即聲聞辟支,亦不能入。何以故?見流轉,見涅槃,有此妄見,何能見本有之清淨覺心。然則不入由於障,入則由於修。此清淨覺不能拒之不入,亦不能使之能入。二乘視生死如冤家,視世間如牢獄,諸念皆息。不知淨圓覺中,本無有念,何必更息。所以動念固是迷悶,息念亦是迷悶。
庚二示迷智四相
辛一承徵引說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講】首句承前徵起。大疏云:動念許背覺,息念即合契真,何故動息俱稱迷悶。由有下,約本起無明為釋,引起重說迷智四相義也。直解云:本起無明,謂最初一念不覺生相無明也。又名根無明。前云因中癡,即指此無明耳。淨圓覺心,本無有我及與無我。祇由根無明不覺,迷本淨圓覺心,轉成阿賴耶識,成為我相根本。自此已後,皆是無明用事,自立主宰。故曰為己主宰。主宰,即我也。以我者是主宰義也。一切眾生,通指凡小。生無慧目者,從父母受生已來,便無有智慧眼睛,不自照見內外心身,皆是無明變現幻影。所以一向認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故云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謂依於無明而建立故,從此無明,永不能斷。蓋以無明不能斷於無明,所以佛說動念息念,皆歸迷悶者,正此意耳。恐猶不信,故仍以喻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者,喻顯無明不斷於無明,為可信故。是故云者,以是無明不斷之故,不惟動念息念,皆歸迷悶,即從此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亦不能脫離迷悶。故教以當知,令其自行審驗,試看有愛我者,則我與隨順,隨順即是無明。非隨順而違我者,便生憎怨,憎怨亦是無明。為緣憎愛心之枝末無明,養於從無始之根本無明。如是從觀行以去,經相似,入分證,乃至菩薩地盡,相續求道,不免為智所迷者,仍墮四相。故曰皆不成就。足見忘我之不易也。
【記】此明細四相也。迷智由迷識而來,麤相若不空,細相即不露。故上文破斥凡小麤相已竟,即接明細相。由根本上生起之無明,故曰本起無明。即所謂根無明也。因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並不知是無明,所以永不能斷。由此一舉一動,無非無明用事。即發心用功,亦是無明。無明豈能自斷無明,猶如自己不能自斷其命。然則誰能斷之?須用真智。即現前一念之慧,所謂圓照清淨覺相。用此圓照,照徹內外身心,即知無明性空。若無此真智,便是古德所云,欲除妄想卻成病,趨向真如亦是邪也。楞嚴經云:妄想無性,此語最要!了得妄想無性,原是依他。只須不生遍計,便是圓成實性。何必生心息之。所以上文云:動念息念,皆歸迷悶。是故不了無明性空,縱使發菩提心,行菩提道,亦不離迷悶。了得性空,用此觀智進修,方能成就也。
辛二次第別明
壬一徵釋我相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絃緩,攝養乖方。微加鍼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講】文有三節:初承徵標定。上云相續求道,皆不成就。意顯為智所迷,仍墮四相。故此徵云何我相者,此承上而起,以作問題也。下乃標定云,一切眾生心所證者是也。謂此之我,不同迷識之我也。此我之相,根自心起,極其隱微,必於若理若事,有所證取者,其相方現耳。善男下,引事證釋,承上所以隱微難見,必有證而方現者等語。恐其未甚明晰,故又引事以證釋也。譬如二字,不可作喻看,當作設若義,謂設若有一件事也。百骸者,人之身分百骨四肢。調適者,謂調和順適,即通身無恙。忽忘我身者,謂身全無恙,不覺有自己之身,忽然如忘生也。四肢,即兩臂兩腿。絃是直不能屈。緩是軟不能伸。此皆攝護將養,乖於方法。或略用鍼刺,或少用艾灸,故曰微加鍼艾。以必證取其事,即知有身自覺其痛,故曰即知有身。由此一事,可以證知。故前云有所證取,方現我體。善男下,取理深明。攝前不唯於事,心中有所證取,是我相。縱使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猶是我相也。畢竟了知四字,直徹底深證的話。清淨涅槃者,儼似無明已脫也。殊不知縱使果證如來,畢知有清淨之相在,猶是心中有所證取,仍然還是我相,足見忘我之非易易也。
【記】此下別明四相,極其微細。即金剛經第十五分以後所明者是。宜用心體究。眾生二字,不是凡夫,乃指三聖而言。從二乘直至十地等覺止。心所證者,即是我相,即下文所云,證取方現我體,是也。此中譬如二字,不能作喻看,當作引事看。以微細我相,必引事證釋而後明也。證取方現者,謂須在用功上見之。譬如用功至身心清淨,本是好境界,乃忽生歡喜心。此歡喜心,便是我相。然此尚是六識分別,並不微細。乃至證於如來清淨涅槃,仍是我相,此則微細矣。此皆菩薩境界,何以仍是我相?以其有清淨之相當情故。病在畢竟了知四字。既有能了知心,便有所了知境,能所宛然,未能理智一如,是最初之根無明仍在也。由此可知,功夫愈做愈細。所以初心人,用功不久,便以為見好境界。即真有此境界,正是無明變現,豈可執取。此理不可不知。譬如下,忽忘我身四字,並非真忘,乃相似忘我境界。
壬二徵釋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講】文亦有三節:初標定。謂諸眾生心悟證者,意謂悟由心發,稱為心悟。從心發悟,悟得彼之能證者是我。此悟不忘,即為人相,對彼我故,非我即人。次詳釋。悟有二句,謂既然悟得彼能證者,便是為相,自不復認彼能證者以為我也。如是則彼我全空矣。所悟二句,意謂彼我既空,即無所悟之境,縱有所悟之境,已非是我。以是例知,能悟之智,亦應了不可得。如是則能所既空,心境兩忘矣。設使轉計能悟之智,業已超過一切能證之者。是依然為智所迷,對彼我相,建立人相之名。故曰悉為人相。然證者而云一切,人相而云悉為者,正顯凡有所證,不忘能證之智者,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忘能悟之心者,皆名人相也。後以理深明。躡前不唯悟彼證者是我,名為人相。即使其心,乃至圓悟彼所證涅槃俱是我者,亦為人相者。即人耳。承上漫說圓悟,設或心存少悟不忘,縱使備悉殫盡逐位所證之理,皆名人相。由悟證是我故也。
【記】此段更細於前。上云心所證者,乃是能證之智,并非本體,故曰我相。此段悟證之證字,即指上文心所證者。悟者,謂悟得心所證者之為我相,而不取著,以為無我相矣。不知有一能悟之想在,仍然有相。此相縱不是我相,便是人相。病在悟字。何以故?心境兩忘,無所謂悟故。人字乃是假名,其實仍是微細之我,莫道不能圓悟,縱能圓悟,但微微有一能悟之心在,皆名人相。菩薩修功,證至此地,尚不離微細我相。然則我輩凡夫,以無明除無明,無非無明用事,我相之重可知矣。
壬三徵釋生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講】文亦有三:初標定。即謂諸三句,謂設使於自心發起照了,了得彼我人二相俱非,自是所證所悟不及於心。以有此心在,即名眾生相。蓋以了我了人,心跡愈多故也。次借常人所言,比例而知。譬如有人,例彼自心作如是言。我是眾生,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獨立。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獨立,自然非彼能證及與能悟。能例云,云何非我?所例中即是云何非證。釋以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例了智獨存,則證所不及,故是非證。能例云:云何非彼?所例中即是云何非悟。釋以我是眾生,非彼我故。例了智獨存,則悟所不及,故是非悟。此借常人語詞,以為義勢。顯第三了智卓然,非證悟所能及也。後結成生相之名。了證二句,謂了彼心有所證者為我相,心有所悟者為人相。但以有我者必有人,有人者必有我。故渾言皆為我人。我人不及,即指了智卓然。存有所了者,則是了證了悟之心跡未忘。由心跡未忘,必至起滅不停,展轉滋多。由此結成名為眾生之相如是。
【記】若了得能證之智是我相,能悟之心是人相,則二俱不存,誠為證悟所不能及矣。不知二雖不存,然尚存有了得之心,便是眾生相。病在了字,此段尤細。
壬四徵釋壽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講】文只有二。先標定。即謂諸三句,意謂承上了證了悟,皆是自心體上,發起智照之智,而我人二相所不能及。故得心照清淨。心字,即指業識而言,以四相未空故。因心照清淨,而眾生相現。故對眾生相上,發起覺照。覺彼所了之我人二相,所有能了之智,俱屬我執而欲斷之。次一切下,正明壽者相也。謂殊不知即此一念覺心,便是一切業智。業智,即業識也。是第八識上微細分別之念。不言識而言智者,此屬修證,反妄歸真,轉有漏識成無漏智也。所不自見者,謂此微細分別,原從本識上起,所以不能自見。雖不自見,常在其中潛續。猶如人之命根,常在身中潛續壽命,而人不自覺知,由此所以名壽者相。
【記】此段細之極矣!覺得證是我相,悟是人相,了是眾生相。殊不知此一覺字,仍然是病。此覺是第八識之業智,所謂微細分別,雖八識亦不能自見。譬如命根,誰能自見。必至等覺地後,用金剛智,斷生相無明,方能破盡我相。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亦名如來藏如實空義。此雖大菩薩境界,然凡夫不可不知。知此,用功時方可無病。總之,無論功夫如何深,境界如何好,皆不可執取。執取即是我相,即存一不可執取之心,亦是我相。切記切記!
辛三總以結示
壬一結示同塵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講】初一行法說,若心照見者,則是於自心上發起智照,照見前之一切覺者。一切覺,指前三相。心照見,指後一相。皆為塵垢者,總屬迷智之妄境也。此先標定。下乃承釋。蓋以能覺之後一相,與所覺之前三相,俱於自心中分自分他,立能立所,障於勝進,不得真修。故云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塵以染污為義,謂染污於清淨心也。次一行喻明。如湯銷冰者,湯喻智照,以火煎水而成湯,喻正念悟心而成智。冰喻我執,因寒凝水而成冰,喻妄念迷心而成執。用湯銷冰喻以智斷執。謂冰既銷矣,無別有冰。喻執斷矣,無別有執。知冰銷者,顯湯亦不存,謂冰因湯銷而成水,此湯隨冰銷亦成水矣。至此之時,則冰湯俱忘,唯一清水,更有誰能知冰為湯銷者。此是異喻,反明前文。覺所覺者,皆為塵垢,染污淨心。果其執空智泯,能所雙忘,當下,唯一清淨真心,又誰能知我執為智斷者?向下以法結合。存我覺我,亦復如是,先正合。謂能覺之我,與所覺之我,二俱互存,則染污淨心,不得顯現。合彼前喻能銷之湯,與所銷之冰,二俱互在,則障礙淨水,不得澄清。次反合。如其一念不生,能覺所覺,二俱互泯,則塵垢銷滅,唯一淨心矣。合彼前喻湯水互融,障礙全銷,唯一清水矣。
【記】此章精義,在離相顯性。離相,即離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也。四相有麤有細,眾生迷識四相不空,則不能出世。聖人迷智四相不空,則不能證無上法王之果。必四相空而後法性顯。然空麤相易,而空細相難。此全就功用上說。必須破無明後方空。若我相尚在,餘三相亦在,即為塵勞垢污,圓覺妙性,不得清淨矣。照見一切覺句,謂用功人正在定中,自心發起智照工夫,有境界當前也。照是能見,一切覺是所見。覺所覺者句,前一覺字,指能見之智,即後一相。此覺是覺照之覺,與圓覺之覺字不同。所覺者,即前三相。謂此自心中之覺照,能覺我相是證,能覺人相是悟,能覺眾相是了。是第四相為能覺,前三相為所覺也。然尚有覺在,則能所未泯,境智不空。境是境,智是智。境為所,智為能。境為他,智為自。處處對立,總是迷智忘境,能染污清淨心。故云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存我覺我句,我字,指能覺之我。覺我,指所覺。存,謂二者俱存也。
壬二結示不斷
癸一不斷不成聖果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講】正像已過,名為末法之世。此際眾生,尤在可愍。故偏言之,不了四相,麤細二種四相,俱不詳知也。以不了知,何以知斷。若不知斷,則我法二執全在。所以雖經多劫勤苦修斷。但名有為。有為者,自執由我作為,唯我能之,是造世間因也。世間之因,還酬世間之果,則不出世間。在天上,生人間,酬因答果。為善者或作輪王小王,或為宰官長者。次之或為居士人民,以至貧窮乞丐。如一念失覺,則墮三途。縱使修禪習定,上生欲界天宮,或入四禪四空。縱饒修到非非想天。報盡還來,散入諸趣。古德有言:六欲諸天受五衰,三禪尚是有風災。假饒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故知不空四相,欲成出世聖果,終不能也。然出世聖果有二,若唯不了迷智四相,自不能成十地等妙等大乘聖果。設復不了迷識四相,雖小乘有學無學等二三四果,亦不能也。結句,有以衰例盛之意。謂以是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不成聖果之故。則知汝等雖生佛世,面奉慈尊,若不了四相修因,亦可名為正法中之末世眾生耳。可不慎哉。
【記】正法雖不遇佛,猶有諸大菩薩臨世。眾生聞道易。像法雖不遇諸大菩薩,猶有諸大祖師及善知識。唯末世眾生最可憐,若非住相,便是有為。故金剛經中,世尊開示須菩提,處處以不住相為言。蓋我相不空,雖無為亦是有為。有為是世間之因,必得世間之果。末世眾生,離聖雖遠。然若聞圓覺,能了四相。則雖末世,亦無異於正法之世。
癸二展轉徵釋其過
子一一向錯認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講】謂以何故不了四相,使久修不成聖果耶?此徵詞。下釋其錯。謂四相皆我,名一切我。既不了知,反生保愛。認妄作真,一錯百錯。殊不知此正生死根本,妄認以為涅槃。古德有言: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實可哀歟!如前我人二相中云,有證有悟,名成就故,即其相也。不言有了有覺者,可例知故。譬如下,借喻發其錯,所以聖果不成也。四相皆我,有損於道,義似乎賊;而乃妄認我相,可以成道。故以認賊為子喻之。大疏云:賊若在外,猶可提防。養之為兒,如何檢慎。又知賊是賊,賊無能為。養之為兒,寧無損敗。如六根取境,猶可制御。藏識妄我,難以辨明。因致如來藏中功德之寶,念念衰耗。故以其家財寶終不成就喻之。所謂久修不成聖果者,以此。
【記】後三相皆由我相而生。一我一切我,故云認一切我。此皆由用功時發現。所以參禪功夫,莫道現在末世,就是前輩,誤以識神為本來面目者,亦不少,是即認我相為涅槃也。我輩用功,非處處證以大乘經典不可。因末世具正知見者少,矯正無人。我之定中現量境界,若有少分相應,被自己知道,即落於分別。能分別是妄想,所分別亦是妄境。有證有悟,即是我人二相。本未成就,而自以為成就。修證工夫,到得百尺竿頭,不能再進一步,多坐此病。
子二我不解脫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講】謂以何故為一身錯認也。此徵,下釋。我愛者,四惑之一。相宗指第七識,隨緣執我,與四惑相應。一者我癡。謂愚於我相,迷無我故。二者我見。謂於非我法中,妄計我故。三者我慢。謂恃所執我,心高舉故。四者我愛。謂於順我者,深耽著故。今云有我愛者,即是第七識隨緣執我,常與四惑相應,自應不斷我愛,故云有我愛者。既有我愛,於順我者便愛,故應亦愛涅槃。但勢必伏我愛根,為涅槃相。今現有我愛,所愛者豈真涅槃,謂之錯認,不亦宜乎?又順我者,既已取愛於我。違我者,必應取憎於我。是又有取憎於我者,為我所憎焉。如是則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然憎生死者,必愛涅槃。乃不知愛者,真生死故。是知為愛涅槃,別憎生死。則所愛涅槃,名不解脫。以未離我愛,是真生死,正為繫縛之法。故曰名不解脫。
【記】四相中愛證愛悟愛了愛覺,皆是我愛。略有少分證取,則障於真修,不能前進。後遇善知識矯正,乃悟證取之非,則又以悟為究竟,不能前進。於了於覺,亦復如是。皆是我相為害。我相極微細,破之極難。用功既久,方得現前。我輩雖未用功,不可不知此理。
子三法不解脫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已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講】首句徵詞。與上二大不相同。上二俱是約已說者,未能便了,故但用何以故而徵之。謂如上所說者,何故爾耶。此是約未說者,令其明了,故以云何當知等而徵之。佛意以前說經劫修道,不能成就聖果。必是我相法相,俱未解脫。然我不解脫,如上已明。云何當知法不解脫,故次呼召而釋成之。末世習菩提者,即求成聖果人也。以已微證者,我相中證,人相中悟,生相中了,壽相中覺,皆有分證之相,稱之曰微。然證則自計蘊淨,悟則自計我淨,了則自計人淨,覺則自計生淨,故云為自清淨。唯餘覺所了者,即是一切業智,正是我相根本,故曰猶未能盡。然既以已微證,為自清淨,即是法相。雖是法相,仍未離我相根本,謂是我之法故。既我相根本猶未能盡,法相豈能解脫。以此應徵,義可思知矣。
【記】前就我執麤四相,說不解脫。此復就法執細四相,說不解脫。夫我執未空,不能出世。法執未空,不能證大乘聖果。修菩提之道,必先明無我之理。苟有微細之相未盡,便是我相根本。有此我相,便是生死根本。上來證悟了覺,本是好事。但自以為能證能悟能了能覺,則所證所悟所了所覺,便成法執。是猶未能盡我相根本也。
癸三驗知我根未盡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講】此雖驗知我根未盡,實借此以證法未脫也。贊美彼法,即生歡喜,正是法執未脫。便欲濟度者,方便開示,濟其怠惰,度令精勤,欲其修習彼法,望其同得也。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亦是法相未忘。便欲訶責,不待言而知故。則知我相堅固執持者,謂執所得之法,不令遺忘也。藏識,即是第八阿賴耶識。相宗云:第七內緣第八見分為我,既是第八見分,自應潛伏藏識。又潛伏者,對下遊戲而言。蓋以諸根不動,無法可執,故曰潛伏。及至諸根纔動,隨於彼之六塵境上,任運執我,故曰遊戲。如世間賊人。無可盜,則潛而伏之。有可盜,則任運無畏,如玩遊,如行戲也。曾不間斷者,恆審思量我相隨故。
【記】此正試驗善知識之人也。一順一逆,於此便可驗其我根之盡與未盡。蓋從無量劫來,我相根本,伏於八識田中,一時如何易斷。時時寶愛,時時守護。寶愛是執,守護是持。潛伏於藏識。遊戲於六根門頭,六根門頭之見聞覺知,是八識之見分。六塵是八識之相分。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圓教大士,當下打破。雖遇好境界當前,不可以言言,不可以識識者。亦決不生取著心,方能破我相根本。諸君以後用功,切宜留意。即遇微妙境界,不可取著。取著即是我相。淺則不能出三界,深則不能成菩提。要緊要緊!
己二斥迷無功勸修
庚一分類為斥
辛一斥有我無功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講】初承上正明。謂如上所說觀之,而彼末世之修道者,必要斷除我相。設若不除我相,則證悟了覺,不離我人眾生壽者。以是之故,不能入清淨覺。讚喜謗瞋,即其證焉。其次下,據理反顯。謂反顯能入淨覺。恐謂不除我相不能入覺,已知彼修道者,雖修無功矣。且畢竟如何能入耶?故曰若知我空。謂證知空無我理,既能證知空無我理,自然聞毀不瞋,故曰無毀我者。既已聞毀不瞋,聞讚又復何喜?設若聞讚生喜,許以濟度說法。則是有我說法,是人之我未斷故。既我未斷,人等亦然。故爾超略人相,而云眾生壽者,亦復如是。以是而知,我相既空,則後之三相,一齊俱空。如是則證悟了覺,乃隨分入清淨覺矣。
【記】前發明兩種四相,若麤若細,皆須斷除。不修道則不能斷除。不知病則亦不能修道。四相是病,勸修是藥。然必指明病源,方可服藥。末世眾生,病根不除,服藥無功。故先須斥迷。斥迷即折伏門,勸修即攝受門也。我是生死之根。不除我相,莫道生死不了,即世間法亦不能成辦。知我空,便證我空真如。真如絕對待故。
辛二斥說病無功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憫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講】末世眾生,不了四相。為度眾生,而說自所得法。任爾說得天華亂墜,殊不知所說者是病,非正法也。何者?以彼說自所證之相,境界難思。若有境界當情,便是我相。如其說己所悟情形,以教人依之悟道。若有所悟情形可露,便是人相。說了說覺,即是眾生壽者二相。豈非說病為法耶?如此則是以盲導盲,是故名為可憐愍者。以其說者聽者,兩無功故。然說者雖精勤說法,為度眾生,作淨覺因。而聽者亦精勤研究,信解修習趣淨覺果。皆為增益諸病。蓋以我相未斷,人等相因。以是之故,不能入覺者此也。
【記】末世眾生,智鈍見淺。不知證悟了覺,即是四相。故所說皆病。
辛三斥竊德無功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講】首句,謂彼於我相根本未盡,不能了達四相皆空也。以如來解行處為自修行者,謂如來於因地,久空四相。有所解者,名為淨解。有所行者,名為淨行。而眾生不了四相,乃依佛所說之理而解,依佛所說之行而修,便執為自己修行。是為竊取如來之德,以為己德。殊不知四相不了,俱墮有為。清淨解行,終不成就。亦何益哉!
【記】如來所證,是清淨涅槃。所悟,是清淨妙行。雖有所解,並無境界當前,是為淨解。雖有所行,並無住行之相,是為淨行。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以如來解行自修,不能清淨。便是竊取如來能解之智能行之德,於己終無所益也。
辛四斥增慢無功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講】首句,即指增上慢人也。未得謂得者,約涅槃斷果說。謂此人乍斷迷識四相。纔離分斷生死。相似涅槃,而實未得清淨涅槃。即便自謂已得。未證謂證者,約菩提智果言。謂此人乍斷我執煩惱,纔證偏真覺性,相似菩提,而實未證圓滿菩提。即便自謂已證。設見有勝於己,更希前進者,則心生嫉妒。謂嫉我不能,妒彼勝我。此皆依於我相。故曰由彼眾生未斷我愛,細相我愛也。是故者,以是未斷我愛之故,四相競生,淨覺如何能入。故以不能結之。
【記】嫉妒,是惡心所,即煩惱也。全是眾生見解,故曰未得未證。
庚二警策正修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講】文有三節:初警示趣果迷因。末世希望成道,則是已發菩提心者。既發心希成道果,應須先悟自心。依本經即是淨圓覺心也。依此心修習,即是成佛正因。今乃無令求悟,則是迷於正因。漫說不修,縱使修習,終不成就。況且唯是要益多聞,仍復以文字之學,便謂自己發明,故謂增長我見。是反成所知障,自障其道矣。但當下,策令應急斷惑。但當精勤者,不管悟與不悟,但當精一其心,而無異緣。勤勞其身,而無怠志。準下文即唯以斷惑為急務也。降伏煩惱者,謂先空迷識四相,略顯我空真如。得相似涅槃,救燃眉之急故。雖救燃眉,猶慮焚身。故又勸以起大勇猛!勇、謂進修不退,猛、謂冒難不屈。未得清淨涅槃,務須令得。未斷迷智四相,務須令斷。果其貪瞋愛慢等,對境不生,則是清淨涅槃,所謂未得者已得也。果其彼我恩愛等,一切寂滅,則是迷智相盡,所謂未斷者已斷也。諂曲嫉妒,即小隨煩惱。各別起故,名小。但隨貪等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之為隨。而對境不生者,種習俱盡故。設不盡者,未必對境不生也。上來理由頓悟,事必漸除。若是人者,先空迷識四相,證我空真如。次斷迷智四相,證法空真如。所以佛即許以漸次成就矣。求善下,教以親友輸誠。謂毫釐之差,千里之謬。漸次成就,恐落歧途。故須求善知識,開導指示,方能不墮邪見。又求知識,但取其知見真正,不論其種性高低。設若於所求時,不取知見,別於種性高低處而憎愛,猶是我相未盡,故云不能入清淨覺海。覺而云海者,以海出眾流,流流入海。喻彼大覺心,出生一切諸法,教化眾生,成就大圓覺心。如首章云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等。今取喻如海,良有以也。
【記】末世眾生。不肯用功者,固不必說。即肯用功者,往往先欲求悟。此最不宜,故世尊說無令求悟。此一語最關緊要!即如近來參禪之人,未曾真實用功,但看幾部語錄,打幾句機鋒,究與自己何干?須知我相未忘,任汝閱盡三藏十二部,但就文字上討生活。縱有一知半解,皆從他人學來,並非自己證得。有何益處?既欲希望成道,須依自己一念不生之心而修。降伏煩惱者,煩惱,即見思惑也。既斷煩惱,已破麤相我執。然不過脫離分段生死,不可即以此為究竟。故曰起大勇猛。欲知涅槃得否,無明斷否?自己亦可試驗。即如平常臨事之時,境界當前,對於順境,能不起貪否?對於逆境,能不起瞋否?對於眷屬,能不起愛否?對於他人,能不起慢否?貪瞋愛慢,為根本煩惱。諂曲嫉妒,是小隨煩惱。若根本雖除,而對於富貴者,能不諂曲否?對於勝我者,能不嫉妒否?此等微細之相,難保不生。故亦須加注意。果其貪瞋癡等,對境不生,便是涅槃已得。果其彼我恩愛等,一切寂滅,便是無明已斷也。
戊二偈頌
己一頌示迷執四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講】首句告以當知,我愛不可不除,四相不可不斷也。次二句,正顯我愛當除,無始妄流轉者,謂從無始來,凡夫執我愛,而起惑造業,流轉於分段生死。皆如空華,同歸虛妄。後二句,正顯四相當斷。四相皆由我起。長行云:伏我愛根,名涅槃相。今既四相未除,我相仍在。涅槃斷果非真,菩提智果焉成,故不得也。
【記】麤相我愛尚在,不能了分段生死。細相我愛尚在,不能了變易生死。
己二頌斥迷無功勸修
庚一頌分類斥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講】準長行分類斥有四:一有我。二說病。三竊德。四增慢。今以愛憎二字,乃義頌有我。謂順我者愛,違我者憎故。諂曲句,義攝後三。以說病為法,有諂媚聽者義故。竊德增慢,有曲護己短義故。是皆有礙勝進,故多迷悶。既迷且悶,覺城安入?故總以不能斥之。覺而言城者有二義。一謂途中多迷。進城則覺。喻已證圓覺,如金出礦,再不復重為礦故。二謂門通四路,出則可行。喻既證圓覺,仍思度生,隨方皆可到故。
【記】愛憎諂曲,皆是我相。不除,則心不清淨。故多迷悶。
庚二頌警正修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講】準長行有四,首則警示趣果迷因。今既若能歸悟剎。歸,即順也。悟剎,即所悟之境,以圓覺妙心為悟境故。若能反彼無令求悟,歸順圓覺,而為悟剎。則成佛之正因具矣。何迷之有?次則策令應急斷惑,先去貪瞋癡者,勸空迷識四相。四相總由我起,今云貪瞋癡,皆屬我相。準長行尚有愛慢嫉妒諂曲等病,皆在三毒中所收故。此皆迷識而有,四相亦依此而建立。法愛不存心者,勸斷迷智四相。然證悟了覺,皆為法愛。存心,則執成四相。不存心,則解入淨覺。三則許以漸次成就。即今云漸次可成就是也。四則教以近友輸誠。我身本不有者,淨覺成就,了達五蘊皆空,是已達空無我理也。既達空無我理。則違我者不以為違,憎何由生。順我者不以為順,愛何由生。如是則求近善友,必能輸誠。蒙彼開示正見,終不墮邪。設若於彼所求。別依種性高低等,而生憎愛之心。縱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以彼既有憎愛,即是我相之根本猶未盡故。
【記】迷識四相,皆以貪瞋癡為本。遇順則貪,遇逆則瞋,遇中庸則癡。三毒皆屬我相。然皆因境而起。當其起時,正可用法對治。如起一念貪心。試思此貪為自生耶?為他生耶?自他共生耶?自他不共生耶?若為自生,何須對境方起。若是他生,則又與我何干。若為自他共生,則自他既各有性,何必共生?倘各無性,雖共亦不能生。若為自他不共生,則是無因而生。內既無心,外又無境,又安能生?然則虛空生耶?虛空無性,何從而生?如此四處推尋,則貪心自空。其餘可以類推。法愛既空,微細四相亦空。蓋我身是無明變現,無明性空,所以我身不有。身尚不有,憎愛從何而生乎?此章將六凡眾生以至出世三聖之病,切實道破,說得乾乾淨淨。若能依此用功,何患不能成就!所謂離相者,要不外乎斷除我相而已。
丙二示除病顯性
丁一謝前請後——普覺章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文有四節,一、於是至佛言,眾中具儀。二、大悲至安隱,謝前成益。為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今假現前大眾,預為開導。故稱大悲世尊。快說禪病者,快字,應作慶幸之意。是菩薩代眾慶幸之語,猶云快哉!佛之所說,真為末世之禪病語也。蓋以證悟了覺之四相,皆由禪定而得。執則成病,不自覺知。今蒙如來開示,深悟迷智四相,快何如之。一向未曾說者,今乃說之,故云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四相融於胸襟,故心意蕩然,謂空洞無礙也。淨覺入於言下,故得大安隱,謂解脫自在也。三、世尊至邪見,慮後詳請。眾生去佛漸遠者,謂正法流行之際,雖則去佛,猶未及遠。至於像法,則去佛可謂遠矣。況今更歷末法,則去佛漸遠,愈趨愈下,卒至不可返矣。當斯時也,賢友逃形,聖師不作。或潛形於巖谷,或伏藏於海隅。正教既其衰微,邪法自爾增盛。如火熾然,鮮有不被其焚者。然亦有乘大願力,來度迷津。故上章教以求善知識,不墮邪見。但彼之順行逆化,道跡良多。設不得如來明示,難免誤認。故初問使諸眾生求何等人。蓋求佛於順行逆化眾多人中,明明說出,當求何等樣人,為善知識也。然既求其人,必依其法。但恐其所說之法,未必如其所得。故次問依何等法。謂求佛說出於彼所說法中,當依何當之法而為教儀。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但慮其行有多門,習難並技。故三問行何等行。謂求佛說出於彼所行多門行中,當行何等之行,而為專習。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但慮所得之中,道分真似,藥病雙關。故四問去何等病。謂求佛說出於彼所得真似道中,當去何等似病,而存自他兩利之真藥。又既得其道,還須自己發心。但發心有權、實、頓、漸、偏、圓、故後問云何發心。謂求佛說出於權、實、頓、漸、偏、圓、中、當云何發因地之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者,自明所問意也。言末世眾生,無智自辨,動陷邪途,猶如盲兒。故今詳問。果蒙如來開示,自令不墮邪見。四、作是至復始,至三顯慇可知。
【記】此為下根人除病顯性。所說四種病,皆是用功時所起之妄想。各人妙明本性,本自圓明。為病所障,故不得現。除病即所以離障。普覺菩薩知此,故代眾請問。圓覺經中,所談修證,定功為多。任修何法,祇要一門深入,皆可得三昧,三昧,即定也。然禪定功夫,執則成病。前章教凡夫空迷識四相,固是除病。教聖人空迷智四相,亦是除病。蓋前章四相,是出於一念之妄想。此章四病,亦是一念之妄想。雖一是離相,一是除病,文相不同。而破妄想以顯覺性,其意則一也。金剛經云:云何應住?住真覺也。云何降伏其心?即降伏妄想也。現會大眾皆聖賢,無此等病。普覺專為末世而請,故開口即云末世眾生。覺者,知覺也。普覺菩薩,自己分上覺照,原無此病。然在當初用功時,諸病皆有。蓋修禪者無人不犯此等病也。何以故?以有所得心故。除非圓覺大士,內不執心,外不執境,離能所,絕對待,方能免此。大凡在用功中,無非犯得少為足之病。若遇善友良師指導,則諸病不生,即生亦易除。普覺菩薩為憐末世眾生,為師者說病為法,為弟者將病作法,故發心請問。不但自覺,並欲覺諸未來,故稱普覺。佛滅度後初五百年,用功者多一生可得解脫。故稱解脫堅固。第二五百年,禪定堅固,得解脫已不易。第三五百年,惟尚多聞,好在文字上著力。莫道解脫,即禪定亦不多得。第四五百年,則多聞者亦寥寥。僅知建塔造像,求福者多,修慧者少。此正法像法二千年中,去佛漸遠之患已如是。今則正值第五五百年,為末法時代。眾生根器,愈趨愈下。邪欲熾盛,爭鬥繁興。智眼從來未開,於人於法於行於病於發心,一切莫辨。而尤以求得師友為難。蓋末世為師者,徒以病為功夫。學者以邪為正,以病當藥。一錯百錯,蒸沙作飯塵劫難成。此普覺所以代請。直欲覺盡未來際眾生,可謂懇切之至。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現前大眾,因面授而開正知正見。末世眾生,因傳說而免邪教邪宗。善哉問也。理合重言。若非乘大願力,發普覺心者,何能如斯致問。故稱之曰,乃能諮問。於五問中,獨言修行者,以前之求人依法,後之去病發心,皆為成就修行事故。菩薩前來五問。無非求如來施正法眼,令眾生開正知正見,遊正修行路。眾生得眼,則前途無畏,聖道可成。如此道眼,義似普覺菩薩施之。故世尊讚以能施無畏道眼,令彼得成聖道也。誡許喜聽可知。
【記】得無畏道眼,是聖道因,故可成聖道果。
丁三應求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示求人
庚一正示求人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講】將發大心者,謂欲要發大乘心,尚未敢發。以苦無知識引導,恐墮邪見。其意必是求善知識,欲要依之而修行者。汝前代問,令彼求何等人。吾今示汝,當求一切正知見人。然正知見人,當以二法驗之。一者心不住相,不為人天福報所迷。二者不著聲聞緣覺,不為小乘因果所滯。依如是人,自不被邪見所惑。雖現下,指出所求之人,以明利益。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見近時學者,親友知識,偏責知識之短,不取知識之長。纔捨此而至彼,復嫌彼而逝他。徒費草鞋,空勞身力。試看世尊開示金言,雖現塵勞,心恆清淨。塵勞即是煩惱,如貪瞋癡慢等是也。此言知識為度塵勞眾生,必先顯現塵勞之相,與之相親相近,乃以權巧方便等而攝化之。至觀知識之心,恆常清淨,而塵勞不與焉。又云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過即不律儀等事。此言善知識為度有過眾生,必先示有諸過。與之相依相附,乃為之讚歎梵行,而開導之。至觀其依附之久,再不令彼眾生入於不律儀中。此皆示現同事,新學宜應知所辨焉。亦即所謂四依中依法不依人也。求如二句,乃世尊結答之語。汝前問求何等人。我今示汝必求如是具大乘根,有德操之人,方堪引發大心,導以正修。即可因此正緣,得成無上正等菩提。由是觀之,善知識為益良多,誠不可不求也。
【記】末世正衰邪盛。發大心最不易。且不宜驟發。若要發大心,先求善知識,請其開示。不要一念高興便發。故世尊說出一將字,最妙。何以故?若無善知識開導,不知如何方謂大心也。即遇善知識已,初不知果是正知見之善知識耶?抑否耶?故當以二法驗之。且末世善知識,有有功夫而無辯才者,有口才利而所說皆是病者。知見正,口才好,雖有此類人,又不易值。此末世之苦也。正知見已難得。其上再加一切二字,則尤難!蓋有通宗而不通教者,有教義明白,功夫少用,宗眼未開者。有宗教俱明白,未能博覽經典,但通性宗不通相宗,或但知相宗不知性宗者。又有議論甚好,不曾實行者。若語言句句是正。實行步步是正,此等人豈易得哉。世尊特因普覺之問,不得不如此說耳。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此二語乃用以驗善知識之法也。末世善知識,有見地未深,為師太早,不免為天人福報所迷者。如僧家當參學時,非不清高。迨出而任事,大則方丈,小則當家,祇知建叢林,造大剎,一味以福利勸人。是即住相之病。此等長老,學者可不必親近。因其不能了生死也。聲聞是阿羅漢,聞四諦而悟道。緣覺是辟支佛,聞十二因緣而悟道。二者皆能超出生死,豈非甚好。然無大悲心,墮無為坑。若親近之,莫道不能得果,即得果矣,而末世苦惱眾生,誰去度耶?故須不著其境界。以上二種人,住相則墮人天,小乘則墮無為。皆以不親近為是。雖現塵勞以下,乃世尊指示所求之人。善知識有順行逆化二種。順行者,語言動作,端端正正,易於辨識,逆行者,往往現出種種塵勞。如從前句容赤山,有法忍老人,為宗門善知識,常令參學者搬石運木。稍不如意,立加呵責,即是塵中勞相。然面雖熱惱,心本清涼,特借此以試人之有無真誠與否耳。善學者肯耐煩為之作苦,及事畢,此老乃為之說法。則一片清涼,引人入勝,此真善知識也。更有一種示現諸過者,若聆其說法,則盡力贊歎持戒之梵行。可知其示諸有過,乃是逆化權現。學者,當善為分別。末世眾生,往往學善知識之順行則難,學其過則甚易。須知親近善知識,有法戒二義。法其善而戒其不善,方可無病。所謂依法不依人也。況示有諸過,必大乘菩薩,方敢如此。因其四相皆空,為度生故,示如幻之行。乃其苦心引誘眾生,烏可以常情測度耶。本經至此,方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當略為解釋。此句是梵語,須由下講起。三菩提,華言正覺。為現前一念之覺心,是真性菩提。此性眾生同具。惟為妄念所蔽,而不能現。妄念為邪覺,對邪說正,故云正覺。正覺者,二乘之實智菩提也。然不平等,但求自利而不利人,故不能加三藐二字。三藐,華言正等也。必如菩薩之上求下化,一切平等,而後得稱三藐。然菩薩位次甚多,上復有上,縱可稱耨多羅,而不能加阿字。耨多羅、華言上也。阿、華言無也。無上正等正覺,唯佛獨稱。可見此之成就,乃言末世眾生,須發大心成佛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