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淺談“一心不亂”
來聖法師

內容提要 現在,修行淨土法門求生西方的行者非常多,但求生西方一心不亂是關鍵。本文試圖通過歷史的回顧,力求弄清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期限與時間及其與散心念佛的關係等問題,從而為淨業修行者提供借鑒,增添往生的希望與把握。

  關鍵字 一心不亂 意義 期限 散心念佛

  淨土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淨土法門橫超三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故淨土的修行源遠流長,大有人在。往生淨土的資糧是信、願、行,往生的關鍵則是一心不亂。雖然歷代的祖師大德對一心不亂多有闡述,然而,時至今日,大多數淨業行人都對一心不亂模模糊糊,不甚了了,所以,本文試圖通過歷史的回顧,力求弄清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期限與時間及其與散心念佛的關係等問題,從而為淨業修行者提供借鑒,增添往生的希望與把握。

一、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

  要談一心不亂,就必須界定一心不亂,弄清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從淨土宗以外的經論及其注疏來說,二是直接從淨土宗的經論及其注疏來說。

  一、從淨土宗以外的經論及其注疏來說
  佛教的全部內容是戒定慧三學,依戒生定,由定發慧,而亂則不定,定則不亂,一心不亂與定有著緊密的聯繫。這可以從經文得到證明: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說:

  次第相續修學止觀,觀謂如實見法,止謂一心不亂。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說:

  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不忘不失,一心不亂,是名定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慧所觀,是慧體性,內自照了,不從他知,自住正行,是名慧根。 

  《大方廣佛華嚴經》說:

  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亂故。一切智能行,無不了知故。 

  《勝佛頂陀羅尼淨除業障咒經》說:

  專明法則一心不亂,是即名為禪波羅蜜。佈置端正不歪不斜,善知分齊可與不可,是即名為般若波羅蜜。 

  從以上的經文可以看出,一心不亂在淨土宗以外的經論及其注疏中有多種名稱,或是,或是定根,或是三昧,或是禪波羅蜜。其實,名稱雖不同,意義卻相同,都是為定所攝,而且,這種是與相對來說的,不是慧中之定,而是慧外之定。

  二、直接從淨土宗的經論及其注疏來說
  淨土宗的經典雖然不多,但注疏卻非常多,涉及到一心不亂的也不少。現選取有關的文字摘錄如下:
  唐窺基法師于《阿彌陀經疏》中說:

  一心不亂者,專注無散也。5

  宋元照於《佛說阿彌陀經義疏》中說:

  三令攝心安住念佛三昧,故下雲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等。6

  宋宗曉于《樂邦文類》中說:

  一心稱名有事有理。若用心存念不間,名事一心。若達此心,四性不生,與空慧相應,是理一心。7

  元普度于《蓮宗寶鑒》中說:

  念佛三昧曰一心不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非靜定耶?8

  元惟則於《淨土或問》中說:

  一心不亂兼含理事。9

  明蓮池大師于《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中說:

  (疏)次明事理者,如來一語,事理雙備,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10

  明蕅益大師于《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

  一心亦有二種。謂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名為事一心。又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名為理一心。事一心則不為見思所亂,理一心則不為二邊所亂。11

  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淨土宗的經論及其注疏對一心不亂的解釋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經歷了很大的變化。宋朝以前,對一心不亂的解釋與淨土宗以外的經論及其注疏對一心不亂的解釋相契合,也就是把一心不亂解釋成為定所攝,與慧相對。宋朝以後,對一心不亂的解釋則演變成事一心與理一心,不僅為定所攝,而且為慧所攝。這一點,明蓮池大師于《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中說得非常清楚:

   (疏)事一心者,如前憶念,念念相續,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未有慧故。12

  (疏)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13

  那麼,對一心不亂的解釋為什麼會有這一轉變?印順法師在《淨土與禪》裡說:

  為調和禪淨的爭執,蓮池大師倡理一心說以會通他。14

  其實禪淨各有重心,由於執一概全,才有爭執。若著眼於全體佛教,即用不著衝突。蓮池大師所以特提理一心說,作禪淨的調和。15

  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曾談到禪淨的統一,但禪淨合一的局面是永明延壽以後才形成的。當然,在唐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各宗各派向淨土回歸的傾向,但那時候還只是指向淨土,並不是與淨土合流,真正與淨土合流,是從宋朝開始。關於這一點,還可以從其它的資料得到證明。元朝《淨土或問》裡說: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將阿彌陀佛四字做個話頭,二六時中直下提撕。16

  明朝《禪關策進》裡說:

  只此一心不亂四字,參禪之事畢矣。17

  總之,一心不亂的意義的這種轉變,是佛教在中國的流傳出現變化時出現的。而且,這種轉變與發展也並不是沒有經典的依據,華嚴宗四法界的理事無礙法界與十玄門的托事顯法生解門就清楚地闡述了一心不亂的這種深層理論。

  前面從淨土宗內外的經典闡述了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但並沒有徹底闡明一心不亂的底蘊。其實,一心不亂在修學上有著清楚的層次與分明的階梯。

  明蕅益大師于《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說:

  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者,隨其或散或定,自於同居土中分三輩九品。若執持名號至於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者,則生方便有餘淨土。若執持名號至於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18

  印順法師在《淨土與禪》裡也說:

  事一心實可析為淨念相續,定心現前二類。19

  所以必須要淨念,而且要相續,念念等流下去。此時不但惡念不起,即除了阿彌陀佛以外,其它的善念也不生起,念念是佛,等流下去,這叫淨念相續,也就是一心不亂的初相。這在修行上,並不太難,這並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20

  定心現前,是更深一層的。定有一定的條件,不是盤腿趺坐就算定。先要繫念於止,止成就後,才有定心現前。21

  綜合二者的論述,可把一心不亂的層次清單如下:

名稱

往生淨土

證悟境界

信願狀況

事一心

淨念相繼

凡聖同居土

未斷見思

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定心現前

方便有餘土

見思先落

理一心

實報莊嚴土

豁破無明

已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二、一心不亂的期限與時間

  前面所說,只是界定了一心不亂的意義與內涵,但對一心不亂的期限與時間並沒有涉及。下面就具體論述這方面的問題:

  一、長期與短暫
  一心不亂是往生的關鍵,但淨土三經對一心不亂的期限與時間不僅所說不一,而且有著巨大的出入與差距。現抄錄如下:
  《阿彌陀經》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22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說: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23(<<寶積,涅盤部T12>>p346.1

  《佛說無量壽經》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24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25

  面對這些差異,如果沒有融通教理,無疑會莫衷一是,左右為難。那麼,這些表面相矛盾的教理又如何統一呢?
  蕅益於《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裡說: 

  一日乃至七日者,克期辨事也。利根一日即得不亂,鈍根七日方得不亂,中根或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即能七日不亂,鈍根僅能一日不亂,中根或六五四三二日不定。26

  《樂邦文類》裡說:

  修行一日等者,正在用心之厚薄,不在責時之久近。27

  由此可見,所謂一日乃至七日,乃是針對眾生不同根機,針對不同修行狀況而說的,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一樣。但是,這只是解決了《阿彌陀經》的問題,並沒有解決三經不一的問題。如果不解決三經不一的問題,也許有人會執一種說法為實,而認為另一種說法為虛。面對這種情況,《釋淨土群疑論》裡說:

  大聖世尊如語實語,豈有虛假而謬說耶?然念佛眾生聞淨土教有早有晚,發心之時有遲有速,或命有長短,故經說不同。若臨終之日方逢善友教,發心念佛亦得往生。雖複清升只當下輩,有命未盡經日始亡,或一日二日乃至經多日,能念佛名,一切不亂,即隨其命教令一日等稱念佛名。如其壽命遐長,多日不夭,還教盡其壽命令稱佛名,不可命促斯須,令其長時念佛,不可壽終百歲,只令一日稱名。故三本經文俱勸念佛,各隨一義教念有殊,彼此不妨,義無乖反。28

  因此,三經之所以不一,並不是經文本身有矛盾,而是眾生具體情況不同,一是聞教有早有晚,二是發心有遲有速,三是壽命有長有短。而且,還必須明白,臨終十念成就一念往生者,都是宿世有靈根者。他們過去的善業非常強大,臨終一遇善知識開示,即發大心,心力猛烈,更無餘心,換句話說,也就是獲得了一心不亂,所以能往生西方。

  二、平時與臨終
  前面說的是一心不亂的保持期限問題,毫無疑問,臨終時一心不亂一定能往生西方。然而,如果平時一心不亂而臨終卻心即顛倒,能不能往生?如果能,一心不亂到底指的是平時,還是臨終?

  蕅益於《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裡說得非常清楚:

  問:七日不亂約平時耶?約臨終耶?答:約平時也。問:若約平時,則假如有人七日不亂之後,更複起惑造業,亦得生耶?答:若果得一心不亂之人,決無更複起惑造業之事。問:大本十念,寶王一念,約平時耶?約臨終耶?答:十念通于二時。若晨朝十念,則屬平時。若十念得生,則與觀經十聲稱名是同。但約臨命終時,一念則但約臨終時。問:既十念一念並皆得生,何故此經要須七日。答:若無平時七日工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令觀經所明下品下生五逆十惡之人現世不曾修行,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得遇善友,聞便信願。如此等事萬中無一,豈可不預辨資糧,乃僥倖于萬一哉?29

  對於這個問題,蓮池大師于《彌陀疏鈔》裡也有同樣的回答: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臨終七日。以平時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國。30

  (鈔)平時者,恐人執七日之文,謂必一日至七而便命終方名七日,故言或臨終,或平時,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謂閒時辦,忙時用,後至命終,因果相符,必生彼國。31

  總之,不論是平時,還是臨終,只要達到一心不亂,都可以往生。但是,千萬不要認為既然臨終一心不亂可以往生,就把平時的工夫荒廢了,如果是這樣,那就會永遠也不能往生。

三、一心不亂與散心念佛

  也許有人會問,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必定往生西方,那麼散心念佛能往生西方嗎?如果能,為什麼要求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如果不能,《法華經》中所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32”有如何解釋呢?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裡說:

  問:散心稱名亦能除罪並往生否?答:亦必除罪,不定往生。必除罪者,名號功德真實不可思議故。不定往生,悠悠散善難敵無始積罪故。33

  《大般涅槃經集解》裡說:

  未定者,散心緣不定,亦住時少。34

  從所引經文不難看出,一心不亂一定往生,而散心念佛可能往生,也可能不往生,原因就在於散心念佛的不確定,因而不一定往生。《法華經》中所說皆已成佛道是因中說果,是說將來可以成佛,而不是現生現證。總之,散心念佛只是種下往生之因,並不能確保往生。

  但是,一般來說,定心念佛是由散心念佛發展而來,散心念佛可以發展成定心念佛。因此,我們雖然決不可以以散心念佛而求往生,但是要以散心念佛為下手處達到定心念佛而保證往生。

結 論

  綜上所述,一心不亂既是定,又是慧,既是平時,又是臨終,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一定可以往生西方。一心不亂是淨土宗最重要的理論之一,掌握一心不亂的理論,對淨業修行者往生西方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雖然對一心不亂的理論進行了一些探討,但仍然不是很充分,但只要對淨業修行者往生西方起到哪怕是一絲一毫的作用,那也算是功德無量!

 

  1大正藏《般若部T7p.935.1
  2 大正藏《法華,華嚴部T9p.353.3
  3 大正藏《華嚴部T10p.280.2
  4 大正藏《密教部T19p.361.2 ~ p.361.3
  5 大正藏《經疏部T37p.325.3
  6 大正藏《經疏部T37p.356.3
  7 大正藏《諸宗部T47p.153.3
  8 大正藏《諸宗部T47p.302
  9 大正藏《諸宗部T47p.296.2
  10 卍續藏T33445
  11 大正藏《經疏部T37p.371.2
  12 卍續藏T33445
  13 卍續藏T33445
  14 《淨土與禪》115頁,印順著,正聞出版社
  15 《淨土與禪》115頁,印順著,正聞出版社
  16 大正藏《諸宗部T47p.296.2)
  17 大正藏《諸宗部T48p.1107.1
  18 大正藏《經疏部T37p.365.1
  19 《淨土與禪》112頁,印順著,正聞出版社
  20 《淨土與禪》113頁,印順著,正聞出版社
  21 《淨土與禪》114頁,印順著,正聞出版社
  22 大正藏《寶積,涅槃部T12p.347.2
  23 大正藏《寶積,涅槃部T12p.346.1
  24 大正藏《寶積,涅槃部T12p.268.1
  25 大正藏《寶積,涅槃部T12p.272
  26 大正藏《經疏部T37p.371.2
  27 大正藏《諸宗部T47p.167.2
  28 大正藏《諸宗部T47p.57.3 ~ p.58.1
  29 大正藏《經疏部T37p.371.3
  30 卍續藏T33444
  31 卍續藏T33444
  32 大正藏《法華,華嚴部T9p.9.1
  33 大正藏《經疏部T37p.372.1
  34 大正藏《經疏部T37p.602.1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