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每一個人都應該從現實苦空無常的世界中,找一個安身立命的理想世界。那麼,如何到達理想世界,來實現理想的生活呢?這必須要透過修持和實踐,使我們離去痛苦、雜染而得到快樂清淨。茲以古德的行為為例,來做我們今日修持的榜樣。
.古德的行誼
古代高僧大德的行誼有何特殊之處?首先,以歷代高僧大德四種處事的態度來說明他們的行誼典範。
一、從清高樸素看古德的行誼
(一)僧稠大師
南北朝的僧稠大師,有一天,齊國的文宣帝特地前來拜訪他,他卻坐著不肯到門外迎接,弟子們對他說:「今天來的是皇帝,請師父屈駕到門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師聽了仍然坐著,連動都不動一下,齊文宣帝並不因此而責怪僧稠大師。
皇帝走了之後,僧稠大師說:「不是我喜歡在皇帝面前擺架子,不去迎接他。過去在佛陀時代,有一位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因為到門外七步去迎接優填王,致使優填王失國七年,才又恢復王位。我身為人天師範,因此,我不願出去迎接齊文宣帝而使他損了福德,所以我坐在這裡,祈求他國基鞏固。」
在泰國,不管你身分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雖是國王將相,也要對你頂禮致敬;同樣的,地位尊貴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脫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樣了。
從僧稠大師不迎接帝王的事跡,及佛教國家恭敬三寶的行為看來,出家為僧,為人天師範,自有其值得禮敬之處。
(二)道悅禪師
隋朝時,朱粲造反,在他洗劫寺廟之後,不知前面路途如何走,要求道悅禪師帶路,道悅禪師坐著不動,朱粲怒斥說:「怎麼不走?」
「我是比丘,不是帶路的人。」
朱粲說:「你是比丘,好!」
說著就把手上大刀按在禪師的脖子上,繼續說:
「你要頭嗎?」
道悅禪師說:「頭可以不要,但是腳跟是我的根本,我不能改變我的根本。」
道悅禪師不為叛賊引路,正說明僧寶僧格的高尚。
(三)憨山大師
明朝的憨山大師,十二歲出家,十九歲受戒。受戒之後,背上生了嚴重的瘡,醫生束手無策,他只好求助於三寶,心中對著佛陀發願,要虔誦《華嚴經》十部,希望能懺悔業障,發了願之後,不可思議,他背上的瘡便不藥而癒。背痛好了以後,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每天的生活好像夢遊一樣,對世間的種種榮辱毀譽,都不放在心上,甚至在街上,張著眼睛卻看不到人,也看不到房子,這個時候的他,心已經棲息於另外一個世界了。
憨山大師本是住在江南,氣候溫和,他感到在這樣的環境修行,不容易刻苦自勵,便到北方寒冷的氣候去磨鍊自己。到了北方,天氣嚴寒,單薄的衣服難以支持,北方人見了,同情的說:「這個出家人好可憐啊!只有這件單薄的衣服,窮得這樣子。」憨山大師說:「我有三衣一缽,足以抵過萬鍾的富貴。」
古德們視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同樣的,如果我們能對物質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能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能增加一分。
二、從忍讓謙虛看古德的行誼
(一)白隱禪師
有一位白隱禪師,非常有德行,門徒也很多。距離他的寺院不遠,有一戶開布店的人家,全家都是白隱禪師的信徒。可是他們家的女兒卻和一位行為不正的年輕人發生關係,還沒有出嫁就要做媽媽,實在很沒有面子,做父親的一再逼問女兒,到底是和誰造的孽種?女兒深怕一講出來,他的男朋友會被父親打死,所以一直不肯講。後來經不起父親的一再逼問,她忽然念頭一動,爸爸最尊敬白隱禪師,因此就說:「爸爸,我肚子裡的小孩是跟白隱禪師有的。」爸爸一聽,整個人像天崩地裂一般,萬料不到竟有這樣的事,白隱禪師是他最敬重的人呀!他怒氣沖沖的拿著木棒,找到白隱禪師,不由分說的痛打一頓:
「你這個壞傢伙,你和我女兒做的好事!」
「我和你的女兒什麼事啊?」
「哼!你還耍賴!」說著,對白隱禪師又是一頓毒打。
白隱禪師覺得不太對勁,但仔細一想對方的話,明白一些端倪,他心想,這個時候辯論也沒有用,而且又是關係著一個女孩子的名節,唉!算了!
小孩呱呱落地以後,女孩的父親把小孩抱到寺院一摜,丟給白隱禪師說:「這就是你的孽種,還給你!」
從此白隱禪師做了這小孩的褓姆,天天帶著小孩化緣奶汁,到處遭受辱罵與恥笑:「這個壞和尚!」「這個不正經的和尚!」但是白隱禪師不論受到如何蹧蹋,仍是默默的撫養這小孩。
在這之前,小姐的男朋友早已嚇得逃跑到外地去了,過了好幾年,他回來找這位小姐,問起過去的事。小姐說:
「你這個沒心肝的人,你走了,我沒有辦法,只好說這個小孩是跟白隱禪師有的。」
年輕人一聽馬上說:「你怎麼可以誣衊禪師呢?他也是我的師父。我們真是罪過啊!現在怎麼辦呢?」
小姐說:「只好去向白隱禪師懺悔!」
聽了女兒表明事實真相,父母親心裡感到無限的懊悔,立刻帶著全家大小,向白隱禪師陪罪懺悔。白隱禪師聽了以後,也沒生氣,只簡單的說:
「這小孩是你們的,你們就抱回去吧!」
受侮辱、受委屈,一點也不辯論,這種修行,實在不容易。我們被人冤枉,受到委屈,沒有關係,時間會為我們洗清一切。別人會冤枉我、欺侮我,因果、佛菩薩不會冤枉我、欺侮我。
(二)慈航菩薩
汐止彌勒內院,有一位肉身不壞的慈航菩薩。他在世時,有一次,說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給我聽,他說:
「你看,我這麼胖,肚子這麼大,人家都笑我像彌勒菩薩,但是我過去並不是這樣,身材很瘦的。怎麼會胖起來呢?有一年,我在福州幫忙傳戒的戒期,有一次上廁所去解手,匆忙之間,忘了帶衛生紙,幸好大陸叢林的廁所一個接著一個,我對旁邊的人說:『喂!你有沒有紙?』那個人揚手遞過紙來,我順手一接,發覺竟是這個傢伙用過了的,害我捉了一手的大便,我沒吭聲,誰叫我不帶紙呢?後來戒期結束,我分了八十塊銀洋,放在包袱裡,剛好拿衛生紙給我的那個人在那裡,他主動幫我搬行李,後來我發覺銀洋少了很多,無可懷疑的,一定是這個傢伙動了手腳。那時銀洋的價值很大,但是我心裡想,錢用完了,還可以再得到,一個人的名節一旦毀了,一生都完了,為了這一點,也不再追究,反過來再拿幾個銀洋給他。後來這個人買了許多東西,別人懷疑他的錢到底是從那裡來的?但我一直沒有道出這個底細,從此以後,我就胖起來了。」
忍耐,是一種陰德,可以增加福報。所以,如果有人欺侮你、冤枉你,不必傷心,要感到歡喜,因為他為你送來了福德。
(三)鳩摩羅什大師
翻譯經典的鳩摩羅什大師,他最初跟隨槃頭達多出家,跟他學習小乘佛法,後來鳩摩羅什習得大乘佛法,槃頭達多知道後,反拜他為師,成為大乘小乘互為師父的美談。
這種以真理為師,不計較名位,互相忍讓、謙虛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效法。
三、從處世泰然看古德的行誼
(一)圓瑛法師
佛教開大座的講經,開始有信徒代表迎請法師,講完經以後,維那法師會說:「打引磬,送法師回寮。」等於國賓離開時,放禮炮送他一樣。有一次,圓瑛法師講經圓滿了,維那法師有些緊張,竟然把「打引磬,送法師回寮」,呼成:「打法師,送引磬回寮。」圓瑛法師聽到維那法師這麼一喊,馬上回答:「不用打,我自己回去。」處世泰然的大師,不論好壞之境,總能一笑置之。
(二)弘一大師
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師,對於物質上的生活享受,一向處之泰然。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夏丏尊教授來拜訪他,和他一起用餐。餐桌上只有一碟菜,夏丏尊吃了一口,實在難以下嚥,又不好意思嫌棄,只好苦著一張臉說:
「這菜好鹹。」
弘一大師面不改色的吃著菜,歡喜的回答:「鹹也有鹹的味道。」
即使是用了幾年破爛的毛巾,他還是不願意汰舊換新,一再婉拒別人的好意,仍是一貫的笑說:「還可以用嘛!」床舖爬滿了臭蟲,換成別人片刻也難安住,但是他卻夜夜無憂,一覺到天明。
(三)重顯禪師
宋朝的重顯禪師,想到浙江的雪竇寺去參學,路途上遇到夙有德望的長者鄉親,他聞知禪師要到浙江雪竇寺參學,就自告奮勇的說:「雪竇寺的住持大和尚,和我是相交多年的好友,我寫封介紹信給你,你帶著信給他,一定會受到禮遇的。」重顯禪師感謝長者的好意,帶著他的介紹信上路,經過幾個月的跋涉,終於到了浙江雪竇寺。
時光匆匆,重顯禪師在雪竇寺已有五年了。有一天同鄉的長者來拜會住持和尚,談起此事,探問重顯禪師的近況:
「當時我替他寫了介紹信,不知道有沒有交給住持和尚?」
住持聞語,十分訝異:
「這個人確實已進禪堂參修,倒是沒收到你說的信。」
於是,住持派人把重顯禪師找來。同鄉的長者問:
「你為什麼沒有把我寫的介紹信給住持和尚呢?」
重顯禪師回答:
「出家人應是一無所求的隨緣參學,介紹信所帶來的特別待遇,只會使我生起傲慢,反而障礙我的修行。因此,我並沒有把你的信轉呈住持,今日你既已到此,我就把信還給你吧!」
重顯禪師五年來隱晦自泰,不求聞達,那種磊落灑脫的氣度,沒有幾個人可以等齊相比的。他得到住持和尚的欣賞,將管理雪竇寺的重責大任交給他,光大門庭,令禪宗大樹法幢,後人尊稱他為雪竇重顯禪師。
現在的人,都禁不起人情冷暖的考驗,也經不起折磨考驗,所以從古代大德的行誼看來,我們知道,他們對世間好壞都能處之泰然,也因此才能成為一代大師。
四、從忠孝勇敢看古德的行誼
(一)道楷禪師
宋朝的道楷禪師,他的德行節操也是難能可貴的。有一次,皇帝要賞賜紫袈裟給他,並封號為定照禪師,道楷禪師視功名富貴如浮雲,不肯接受。皇上再派開封府尹李孝壽說明皇上獎賞之意,他仍然不肯接受。皇帝生氣了,派人去捉拿,使者知道道楷禪師是很忠誠的人,藉故問說:「禪師身體有病吧?」
道楷禪師說:「沒有。」
使者又說:「只要說有病,就可以不受處罰了。」
道楷禪師說:「我怎麼可以說身體不好來欺騙皇上,來獲免受罰呢?不可以的。」
對一般人而言,皇帝要頒發獎賞,那是求之不得的事,道楷禪師卻保持修道高操的風範,蓮池大師曾讚歎道楷禪師:「榮及而辭,人所難也;辭而致罰,受罰而不欺,不曰難中之難乎!」他的清高,以及無欺的勇敢精神,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二)法遇法師
晉朝的法遇法師,侍奉道安大師為師,是位大根器的人,有四百多人跟隨他學習佛法,有一次,有一位遊方僧喝了酒,法遇知道以後,只加以處罰而沒有遷單開除。道安大師知道這件事,認為犯了佛門嚴重的戒規,卻不嚴格執行戒法,如何領眾豎立法幢?所以立刻準備竹筒,內中裝一竹杖,派人送給法遇法師,法遇法師打開竹筒看見竹杖,明白是為了喝酒這件事,遠勞師父憂慮,心中慚愧萬分,馬上敲鐘集眾,供起香案,自己伏在地上,請維那法師用竹杖鞭打,代替道安大師處罰自己訓眾不嚴的過錯。
這種事情,若是換了現代的年輕出家人,一定先打碎竹筒,折斷竹杖,然後說:「這個老傢伙,太愛管閒事了。」回想古代大德,他們那種尊師重道,孝敬師長,勇於認錯的態度,實在是我們所應學習的地方。
(三)法沖法師
唐朝貞觀初年,朝廷下令,凡是不經政府許可而私下度人出家者,判處死刑。有許多私自剃度的出家人,就逃到法沖法師處避難,使得糧食缺乏。法沖法師親自到縣府,請求布施道糧,並說如果要判死刑,他可以頂替眾人的罪。官府受到他的勇敢與大義所感動,冒犯法網周濟糧食給他。
一般人為了個人的利益,容易生起勇氣;但為大眾的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勇氣就會有所計較了。古代大德常常為了大眾的利益,為了佛法的延續,表現出勇敢的精神,甚至犧牲生命都在所不惜。
.修持態度
上述是古德們的行誼,其次,談論我們應有的修持態度。
一、在觀念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在我個人修行或教學的體驗中,我認為觀念的正確與否,對一切修行或事業,有著重要的影響。正確的觀念,好比八正道中的正見,如果觀念不正,則無論信仰、求法,甚至做人處事,都有可能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我認為學佛修持,必須先具備四種觀念:
(一)佛教重於寺廟
當今不少佛教徒只知道護持師父,不知道護持教團、護持佛教。出家僧眾只知為寺院辛勞,但不知為佛教奉獻。佛教與他們好像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到處的寺院都有辦法,就是佛教會沒有辦法。
有一些寺院,非但對佛教提不出貢獻,反而成為復興佛教的累贅者。寺院是靠佛教而存在,但現代的佛教卻不能因寺院而興隆。所以我們應該先建立佛教比寺院重要的觀念。
(二)大眾重於自己
佛教是一個重視大眾的宗教,佛陀也常說大眾所在才是佛陀慧命之所在。沒有大眾,就沒有佛國。所謂「要成佛道,先結人緣」。這說明了佛教對大眾福利的重視;不重視大眾,一切就都不是佛法了。
大陸上的叢林選任住持時,第一個條件是看他有沒有供養心,有供養心的人,才會注意大眾的利益。遺憾的是許多佛教徒,只知道自己的擁有,不知道全佛教的前途。所以學佛修持,應先具有的觀念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寺院第二。
(三)護法重於護人
今日佛教,護法的人少,護師的人多;護佛的人少,護神的人多;護教的人少,護人的人多;護道的人少,護情的人多。到處都以人為中心,不以法為中心。佛法需要的,不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師父需要的,信徒爭先恐後的護持。遺憾的是有些法師不推動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等事業,只看中自己寺院的利益,甚至只顧個人的利益。佛教的四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法不依人。」其中依法不依人,更是佛教徒在觀念上首應建立的修持態度。
(四)退讓重於爭取
佛法告訴我們凡事要忍辱,名利之前要退讓三分,不幸的是許多人沒有學到佛法的退讓,仍然一如世法的爭取,甚至為了爭權奪利,不惜公堂相見。
有一首偈語說:「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低了頭,就能看見水中天;退了步,就能把秧插滿田,這實在是耐人尋味的話。
二、在生活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我們不能以物質生活為滿足,要進一步探究精神的生活;不能以世樂為樂,應一心以佛法為樂。在生活上,我提出四點應有的修持態度:
(一)精神重於物質
佛教並非不重視衣食住行,生活離不開物質,但是完全生活在物質裡,就會被物質所囚,所以我們要擴大精神領域,才能超越物質的生活。
後唐的全付禪師,力辭朝廷頒賜的袈裟,使臣奉命再往,他仍推辭說:「吾非飾讓也,恐後人效吾而逞欲也。」佛教中的大德,精神世界富有了,就不再介意外境物質的有無。像希遷禪師以石頭為家、大梅禪師以松子為食、高峰禪師冬夏一衲、大隨禪師八十行腳……這些大德不管肉體上怎麼困苦,物質上如何貧乏,他們仍然堅持精神勝過一切,這就是學佛修持的受用。
(二)修行重於言說
中國自明清以來,佛教徒大都非常理解佛法,擅於談玄說妙,講說佛法頭頭是道。遺憾的是少有實證的功夫,一個對於宗教沒有實際體驗的人,其言行難免會走樣。比方說,念佛,曾有過一心不亂的境界?參禪,曾有過心境合一的時際?禮拜,感到莊嚴的人格昇華?誦經,對佛法有大信心,生大尊敬?除了這些形式的修持,對橫逆境界有大忍耐,不生退心?對芸芸眾生,能慈悲喜捨,毫不慳吝?在五欲之前,能去除貪念?在氣恨之時,能去除瞋心?
說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佛法不是哲學,只供我們談論,主要是在生活上表現佛法的行持;這些行持是不在言說之間的。
(三)不變重於隨緣
佛教裡常聽到兩句話:「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宗旨而能隨緣行道,隨緣生活而能不變所宗,這是很好的修行。但是,不變的人養成墨守成規,增加我執法執,反而成為佛法復興的障礙;隨緣的人有了這美好的隨緣藉口,甚至壞事做盡,也說是隨緣。如果隨緣俗化,隨緣墮落,不如還是堅持佛法的戒律,不變為好。
千餘年來,佛法太隨順世間,太肯隨緣,到今日已成為社會化的佛法;我們希望的是用佛法化導社會,不可為社會所化。佛法中做人的基本五戒是不變的,四諦十二因緣是不變的,菩薩道的六度是不變的,慈悲心、菩提心是不變的。變,是把壞的變為好的,不是把好的變為壞的。佛教徒主要的課題,是把佛教的本來精神、本來面目,實現在人間社會,千萬不可忘記自己的立場,一味的隨緣;在隨緣中要不變所宗才是最重要的。
(四)法樂重於世樂
信佛學佛,不是為了受苦而來,是為了追尋快樂而來。有些人以為信佛學佛以後,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五欲不可貪,六塵不可染,進一步還要行布施,學忍辱。其實佛法不是叫我們不要快樂,佛法是重法樂不重世樂,世間欲樂不去一分,佛法法樂就不能增加一分。世樂是短暫的,染污的,信佛學佛的人不知體證法樂,不知從慈悲布施、忍辱行道,以及各種修持法門中體證快樂,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
在僧團裡,許多出家學道的人,遠離故鄉,拋棄親人,過著簡單的雲水或茅蓬的生活,他們正是「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不能獲得法樂,仍然喜歡世樂的人,在佛法裡是不容易生根成長的。
三、在世法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人生於世間,不能離開世法,佛法也不能離開世間法,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那麼,在世法裡我們應抱持何種的修持態度呢?以下茲提出四點略作說明:
(一)法情重於人情
世法依人情,佛法則不依人情。因為超脫了人情人性,才能有道情佛性。
一位有錢有勢的「護師」信徒,想要扶乩跳童,問他的皈依師父:
「師父,我能扶乩嗎?」
師父迎合說:「能扶!能扶!」
另一個問:「師父,我生性歡喜吃牛肉、羊肉,可以嗎?」
師父也說:「可以,可以方便!」
「寧教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作人情」,寧可窮死、餓死,寧可不建寺院,沒有信徒,也不可說出違背佛法的話,做出違背佛法的事。
唐朝的從諫大師,中年出家後就從未回家,過去俗家的孩子長大了,非常思念父親,希望能見父親一面,經過多方打聽,知道父親駐錫處,不遠千里跋涉,終於找到那所寺院。他從小離開父親,不知父親的樣子,剛巧一個大和尚開門出來,他問道:
「請問大德,從諫師父在嗎?」
「你找他做什麼?」
「他是我的父親……。」
從諫大師用手一指東邊說:「在那邊!」
孩子走後,從諫大師把門一關再也不開了。學佛的人,如果每事都在人情裡周旋,就會離道很遠,唯有把佛法看得比人情重,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二)清淡重於攀緣
人情很濃,修道很淡。學佛修行的人,入門後首先要學習過清淡的生活。
物質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物質更寶貴的東西;人情生活缺乏,不用太放在心上,要在心上找尋比人情更重要的法情。
不能安於清淡,就不能與佛法相應。大乘佛法裡雖有多采多姿豐富的內容,例如菩薩戴的是寶冠,掛的是瓔珞,甚至佛界如琉璃世界、極樂世界都是那麼富有,那麼堂皇,但是那一切仍是從清淡中去莊嚴的。
(三)化他重於被化
出家弟子要化他,在家弟子也要化他。一般佛教徒度眾的熱忱,總不如其他的外教。有一些佛弟子熱心化他,但由於自己所信所修不夠,不但不能化他,反而被他化去了。所以,本身必須具足信心、定力、辯才、慧解等資糧,才有度化他人的力量。
(四)有道重於有財
依世法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錢,但在佛法上,人生最重要的是有道。究竟是財重要還是道重要?從人間立場來講,財也重要,道也重要。佛教如果沒有淨財,怎麼養眾和度眾?怎麼興教立業?大眾如果沒有道行,怎麼安身立命?怎麼超然解脫?可見財和道都重要,不過比較起來,我們學佛修持,仍然是有道重於有財。
一般而言,賺錢的人多,辦道的人少,因為在現實的生活裡,錢比較重要。但是水、火、盜賊、貪官污吏、不肖子孫等五家共有的錢財,就算擁有它,也是煩惱重重,危險不已。而且,財有用完的時候,道是受用不盡的。
四、在義理上應有的修持態度
我們修持應依法而修,聖言量是我們修行的準則,學佛修行必先通達佛法的基本義理,如有佛法義理作為依據,則所修所行必定不會有什麼差錯。對於無邊的佛法義理,我們應採取什麼修持態度呢?茲分四點說明:
(一)融通重於宗派
佛教裡有主張專宗修行一門深入的,專宗修行不錯,但不能有宗派的爭執。不管學禪宗、淨土宗或天台宗,所修所學的都是佛法,不要互相非難,應互相尊敬,彼此融通。
有個笑話說,有一位師父兩腿患了風濕病,由兩個徒弟輪流按摩,大徒弟按摩左腿,小徒弟按摩右腿,每次輪到師兄按摩時,師父就讚美師弟的按摩技術,輪到師弟按摩時,師父又說師兄按摩得怎麼好,師兄弟二人每次聽了都滿肚子不高興。有一天機會來了,師兄趁師弟外出,就把他按摩的右腿打斷,讓他回來按摩不到,師父也不會稱讚他了;師弟回來一看自己按摩的師父右腿沒有了,心想一定是師兄搞的鬼,便把他按摩的左腿也打斷。兩個徒弟為了互相嫉妒,逞一時之氣,師父的兩條腿沒有了,被害的不是徒弟而是師父呢!
如同修學禪宗的批評念佛的人靠他力沒有出息,修學淨土宗的人又譏嘲參禪的會走火入魔,各宗派為了自己的教派而歧視別人,損失的還是佛教。
(二)實證重於慧解
修學佛法須要慧解;不重慧解,盲修瞎練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光在慧解上著力,在修持實證上沒有功夫,慧解也只是知識,和研究哲學差不多,不能獲得宗教裡的真正利益。
發心修持佛教,必須在生活裡受用、實踐。例如嘴邊常讚美別人,是奉行佛法的言語布施;常體會人我之間的因緣關係,就能悟出眾生原是一體不可分的;勤勞服務,看起來是為別人,其實是為自己;感恩恭敬,看起來是對他人,其實受益的是自己。
學佛人能夠行解並重最好,否則做個老實修行的人也不錯,千萬不可只有世智辯聰,於己無益,對別人也沒幫助。
(三)信仰重於懷疑
佛法有時候從信仰入門,有時候也從懷疑入門。禪宗教育初學者,常常教他們要提起疑情,佛法是不怕懷疑的,但是,如《華嚴經》所言:「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又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在信仰上培養絕對的肯定,才是契入佛門之道。
佛陀的智慧深廣無邊,一般淺知淺學的凡夫,對深廣無邊的佛法都能完全信受奉行,自然不是容易的事,但是信仰而不懷疑,肯定一切而不否定一切,這是對佛法義理應有的態度。
(四)普遍重於神聖
許多人在有意無意間常把佛法義理神祕化,例如孕婦不能誦《金剛經》;家中有死人或女人生產,須將佛像經書遮蓋起來。甚至有些寺廟,請購了《大藏經》,將之束之高閣,說是供養不是給人閱讀的;佛經太神格化了,這是佛法不能普及的原因。
經典的神聖在於其義理、內涵,非文字本身,藉由經書文字而將佛法普遍弘傳,深入人心才是最重重要的。
古德的清高樸素、忍讓、處世、忠孝等各種行誼,可作為我們修行的榜樣;明了在觀念、生活,及世法、義理上應建立的修持態度,使我們在實踐時不致走偏。如此的見賢思齊、解行並重,相信定能安然無礙的進趨佛道。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講於台北國立藝術館
奇人的修證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時常對各種的奇人異事感到驚訝,以為不可思議,其實,古代的典籍裡記載了很多的神奇事物,比現代的玄異之事更引人入勝。我們今天越過千百年的時光隧道,參訪這些奇人異事,為的是探索古往今來偉大人物的智慧、願力,學習他們忍辱、精進的精神力量,而不僅僅止於好奇和興趣。
什麼是「奇人」呢?就是具有大忍耐、大願力、大智慧、大慈悲,能夠了脫生死,斷盡煩惱的奇妙之人。他們對於生命意義,常常別有會心;對於生活境遇,總是巧於解脫,他們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心靈和氣質。以下從六個角度來談談佛教裡的奇人,並藉由他們的修證了解佛教許多微妙玄通的智慧。
一、從忍耐看佛教的奇人
提到「忍耐」,有的人心裡會想:「我的脾氣很好,我待人也很和氣,什麼挫折我都能忍受,我的忍耐功夫也是不錯的!」「忍耐」並不只是平常生活的忍受能力,而是指災難考驗來臨時,能夠忍辱耐煩的自制力。以下舉幾個佛教裡大忍耐的奇人,作為參考。
1.宋朝的浮山法遠禪師,聽說北方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就邀天衣義懷禪師等八個人,千里迢迢從南方行腳到北方去參訪名師;他們千辛萬苦的走過高山峻水,歷經幾個月才趕到那所寺院。一行八個人依照規矩進客堂掛單,可是,從早上一直等候到中午,都沒有法師出來招呼,幾個人又飢又餓,寒冷的風又呼呼地吹,有四個人受不了飢寒,就走了。剩下的支撐到了黃昏,還是沒有人理他們,終於又有三個人待不下去,決定走了。到了晚上就剩下法遠禪師孤單一人。冰冷的寒風一直灌進來,法遠禪師又餓又凍、手腳都麻木了,可是,他下定決心,為求佛法絕不退縮。這時來了一位知客法師,很不客氣地斥逐他:
「喂!你為什麼還坐在這裡?快點走啊!」
法遠禪師一動也不動,很懇切地向知客法師表白求法的虔誠。想不到知客法師完全不聽他的解釋,只是一個勁的斥逐:
「沒有人理睬你,你就應該走了,還囉嗦些什麼?」
法遠禪師絲毫不被知客法師的嚴詞厲色嚇阻,依舊端莊地坐著。知客法師看他竟賴著不動,回身捧來一盆水,兜頭潑過去,潑得法遠禪師一身濕淋淋的,水滴被寒風一吹,便化成了冰,冷冽刺骨,法遠禪師卻依舊八風不動的端坐著,緩緩說道:
「大德,我千山萬水來此求法,豈是這一盆水就能把我趕走嗎?」
各種困難、苛責、侮辱都冰冷不了求道熱忱的法遠禪師,終於如願地被留了下來,但法遠禪師在寺裡掛單以後,生活卻更難過了,可說是眾苦咸集。每天負責煮飯給好幾百個人吃飯的法遠禪師,看大家生活得這麼苦,實在不忍心;有一天,拿了點油摻在鍋裡,煮鹹稀飯給大家吃,大家吃得非常高興,還取名叫「五味粥」,這件事被當家法師知道後,可不得了,立刻傳喚法遠禪師來罵:
「你怎麼可以拿常住的油煮飯給大家吃?你這麼會做人情?賠油!賠常住的油!」
法遠禪師合十答道:
「我沒有錢賠啊!」
「沒錢賠?把你的袈裟、棉被、舖蓋留下來賠償!」
法遠禪師湊齊所有的衣物賠償還不算,又被趕出山門,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了。這時的法遠禪師,一心不亂靜靜的在山門外打坐,不顧風吹雨淋,不退初心的等待機會再進去掛單求法。這樣熬了半個月之後,寺裡的住持才發現有一個人寂守在長廊上,仔細一看,竟是因添油下菜被遷單開除的法遠禪師,便走過去責問:
「你怎麼還坐在這裡不走啊?你坐多久了?」
禪師恭敬敬地答:「半個月了。」
住持一聽,立刻藉題發揮:「什麼?你白白在這住半個月了?算房租!算房租!」
這時的法遠禪師已經身無分文了,那裡有錢付房租?只好到處誦經來還債,雖然艱苦備嚐,但是修學佛法的願心卻始終不放棄。住持看到法遠禪師能經得起火煎冰凍的考驗,法性具足,這才立刻升座,請法遠禪師接掌住持職位。法遠禪師深明「心是怨家,常欺誤人」的妄境,忍了又忍,終於能戒瞋除垢,如法成道,達成《法句經》裡「捨棄忿怒,滅除慢心,超越一切束縛,不執著心和物;無一物者,苦惱不相隨」的境界。
2.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也是藉助大忍耐、大精進而修持正法。年輕時的密勒日巴,因為修持密宗的咒術黑業,不用在正途,後來悔改知錯後,就不遠千里禮拜馬爾巴上師學道;上師因為他的根習未淨,為拔除往昔所造罪業,再三應機度化,在生活裡錘鍊他的忍辱心性。當密勒日巴拿著經書到佛堂裡準備持誦時,上師就揮趕斥逐他:
「你的書拿到外面去!我的護法神嗅了你的邪書氣,會打噴嚏的!」
密勒日巴立刻覺得羞慚,心想:「上師大概知道我的書裡有咒術和誅法吧,我今後決不能再使術造孽了!」
為了供養師父,密勒日巴四處化緣,好不容易討來二十一升麥子,他用十四升麥子買了一個嶄新的大銅燈,再把剩下來的麥子裝在自己做的皮口袋裡,捆在銅燈上,一路萬分吃力的揹回來。滿滿一口袋的麥子極重,銅燈也壓曲了肩,好不容易揹到上師住宅前,已經疲憊不堪了,撲通一聲,把東西從背上卸下來,落地太重,把房子都震動了。上師出來一看,立刻申斥說:
「這個小子,氣力倒真不小啊!你是不是想把我的房子弄倒,壓死我啊?真可惡!把口袋拿出去!」
一面責備,一面還抬起腳踢他。密勒日巴只好把麥子拿到外面,心裡暗想:「這位上師真不好惹,以後總得好好的謹慎侍候才是!」
像這樣藉題發揮的責難,幾乎無日無之;嚴苛無情的勞其筋骨,空乏其身,在動心忍性間啟迪密勒日巴的法性,一直到歷經種種挫辱鞭策,終於得到心傳正法後,馬爾巴上師才和顏以對,師徒兩人抱頭痛哭一場。密勒日巴所證得的無上妙諦,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非難與挫辱中成就的。
所以,刻骨銘心的要求,是諸佛菩薩的慈悲;而能夠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直證菩提,求成佛道。
佛教所講的忍耐,不僅要忍合情合理的責求,忍一時一地的折磨,更要忍受悖情逆理的誤解,把忍耐當做是諸佛菩薩的慈悲教誨、福報修持,在其中肯定自我的道德人格,肯定真理正義終必水落石出的信念。我過去修行學道的時候,也曾受到各種試探、磨鍊,雖然跟這些前輩比起來,是百分不及一、千萬分不及一的,但是已經使我感受到「至艱至苦的磨鍊,是為了至深至久的幸福」的意義,也訓練了我「千磨百劫猶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態度;可以說我今天的一切所學所能,都是吃種種苦、耐樣樣勞而磨鍊出來的。
3.金山寺的妙善禪師,世稱「金山活佛」,是現代人,一九三三年在緬甸圓寂。他行跡神異,又慈悲喜捨,到今天還流傳著許多他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奇事。
在金山寺旁的一條小街上,住了一個貧窮老婆婆,與獨生子相依為命,偏偏這兒子忤逆凶橫,不時打罵親生母親。妙善禪師知道這事後,生起了悲愍心,便常常去探望老婆婆,為她說些因果輪迴的道理。那個逆子非常厭惡這個和尚常來家裡,有一天起了惡念,悄悄拿著糞桶躲在門外,一等妙善禪師走出來,就不聲不響的把糞桶朝禪師兜頭一蓋,剎那間腥臭污穢的糞尿淋滿了禪師全身,一時轟動了半條街,大家趕來看熱鬧……。妙善禪師卻不氣不怒,一直頂著馬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邊,才緩緩把馬桶取下來。旁觀的人看到他的狼狽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禪師毫無在意的說:
「這有什麼可笑的?人身本來就是眾穢所集的大糞桶,大糞桶上面加個小糞桶,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
有人問他:「和尚,你覺得難過嗎?」
妙善禪師說:「我一點也不難過,老婆婆的兒子對我慈悲,給我醍醐灌頂,我心裡正覺自在哩!」受苦受辱到這種地步,還能一心不亂的離妄去瞋,妙善禪師的心胸是何等高超!後來那個忤逆兒子覺悟了,來向禪師謝罪懺悔,金山活佛歡喜的向他開示:
「父母養育之恩山高海深,佛陀說:『若人百年之中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父母養大你,費了多少心血精神,你不能讓母親時時歡喜安樂,反而打罵犯上,如此不孝,何以為人?」那個逆子聽了,衷心悔悟,跪在活佛面前,痛哭流涕的懺悔道:
「我真該死!我真該死!」
受了活佛的感化,那個逆子從此痛改前非,竟以孝聲聞名鄉里。後來母子兩人皈依佛門,受持齋戒,一起做了佛門弟子。
佛教相信「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像金山活佛這種忍耐,是勇於犧牲的精神,不是軟弱的行為,所謂「捨恚行道,忍辱最強」,它的力量之大、功德之多,是布施、持戒所不及的。
古詩說:「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太剛則折,以暴亂、武力為處世態度,很容易遭受到傷害、毀壞。拿我們的牙齒與舌頭來比喻,堅硬的牙齒未老先落,而柔軟的舌頭卻伴隨我們至死,可見剛強剛愎不一定長久,柔和柔順不一定軟弱。像寒山子的詩:「人來謗我我何傷?且忍三分也無妨;卻為兒孫榜樣計,只從柔處不從剛。」可見忍耐是潛移默化的功夫,能忍一時之辱,便能夷滅自己一時之戾氣;能修一世的忍耐,便能默化他人一世的頑冥。
百煉鋼之所以能化成繞指柔,全憑「忍」字一訣。從浮山法遠禪師、密勒日巴尊者和金山活佛忍辱的事蹟中,應能得到很好的啟示。
二、從願力看佛教的奇人
所謂「願力」,是為了實現人生崇高的目標及理想,不惜犧牲奉獻的一種大無畏的力量。身為佛弟子,最大的願力就是紹續諸佛慧命,擔負如來家業,使眾生都能苦海得度。佛教的奇人,他們所抱持的願力是:以大慈悲渡眾為願-是為大我、公義而發下弘願,不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利而發願。以大無畏精神為力--這種力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力,不是訴諸意氣的蠻力。
結合大願心和大無畏所形成的力量,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沒有達不到的理想,辦不成的事業。以下是結合此願心和力量的例子:
1.唐朝的鑑真大師是江蘇揚州人,飽讀經論,弘揚佛法不遺餘力,深為當時士民所重。那時有兩名日本僧人榮叡、普照,久仰鑑真大師的盛名,特地渡海來請大師前往日本弘法。大師為了使佛法的甘霖能普霑天下蒼生,便欣然應允。許多弟子勸他不要貿然前往,以免遭遇不測。鑑真大師說:「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堅持前往日本弘法。
但是,一次又一次的阻礙,幾度揚帆歷經千辛萬苦,一路上困難重重,不但未能達成佛法東傳日本的願心,反而因侷困海中孤島兩年,導致雙目失明。然而,再大的艱難困苦,終不能扼阻大師遠渡重洋的願心,他內心深覺弘揚佛法於海外的事業「捨我其誰」,因此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經過十二年的艱苦備嚐,終於在第六次的航行後圓滿實現。
鑑真大師為這個荒陬野島帶來了宗教、文學、醫理、建築、服飾、美術、工藝、蔬果、文物制度等種子,散播在東瀛三島的土地裡,使日本初民能親炙大唐文化,普霑法喜。鑑真大師為了弘法異域的悲願,不惜與頑民周旋,在誤解中忍辱,在逆境中精進,甚至奉獻自己的器身,用大無畏的精神來導航,以佛陀慈悲的願心作依靠,終於完成了啟導日本文明的弘法家業。
所以,真正的願力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它會在忍辱、持戒中萌芽,在慈悲、精進中結成奇花妙果。
2.唐朝的玄奘大師,一生殫精竭慮於佛經的傳譯事業,親自跋涉瀚海,攀越峻嶺往西方取經。其紹隆佛種、光大佛法的弘願,不曾因路途遙遠、時日漫長而稍怠。當他身陷荒地沙漠,命在垂危之際,還咬緊牙關地發願:「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這種為佛法獻身的大願,終於使他平安地從印度取經回國,承續佛陀的慧命光輝,讓中國佛教從此開花結果。
我們常說佛教的四大精神是「悲、智、願、行」,地藏菩薩憐恤地獄眾生的煎熬辛苦,發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悲願,這種大願已包含了大悲、大智、大行的精神。所以,我們從願力來看佛教的奇人,不僅只看願的大小,更要體會古德先聖們願心的崇高偉大,他們的「奇異」之處,正奇在此中。
三、從智慧看佛教的奇人
在佛教裡,不僅八十歲的老禪師、老和尚具有奇人異事,有時候連十歲的小沙彌也令人稱奇,七歲的均頭沙彌證得阿羅漢果,就是極好的例子。以下另舉幾例來說明其人的智慧。
1.從前有兩國交戰,甲國向乙國下戰書,限對方數日之內回答八個問題,如果能圓滿答覆,甲國便俯首稱臣,如果答不出來,表示這個國家沒有智慧之士,不足以立國。乙國的君臣,對八個難題百思不得,無人能解,眼見大難將至,國王急得像熱鍋螞蟻,只好向全國百姓張貼布告,誰能解答這八個問題,就封他高官爵,賜他厚俸祿。一天天過去,眼看期限將至,還是沒有人出面,到了最後一天,有個老禪師遊方而來,看到告示上的八個難題,撫掌大笑,撕下告示,來到國王的面前說:
「這些問題太簡單了,我能解答。」這八個問題是--
a.什麼水比海水多?老禪師說:「一杯法水比海水多。」一杯水澆在枯萎的花草上,花草得到及時灌溉,可以欣欣向榮,這杯水就是甘霖;一杯水給一個焦渴的人喝,他的咽喉內臟得以滋養,可以活命保身,這杯水即是甘泉;佛法的喜水灑在絕望、痛苦的心田,潤澤他枯涸的心靈,使他獲得新生,發揮智慧,貢獻大眾。一勺法水,便是勝於大海汪洋的甘露。
b.什麼人最美?有慈悲心的人最美。衣飾容貌的美是短暫的,人有老的時候,衣服有破舊的時候,只有慈悲心亙古常新。慈悲為懷的人能夠化惡境為善緣,化假意為真情,化腐朽為神奇,使周遭的人一起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人情的芳香。
c.什麼人最富?布施的人最富有。因為行布施的人有喜捨心,能夠知足常樂,布施出去的是有限有相的財富,卻能獲得無限無形的心寶。所以說,布施的人最富有。
d.什麼人最窮?貪欲慳吝的人最窮。因為慳吝的人永遠不能滿足,欲求多則多苦,苦則不樂,心裡像不毛之地,長不出歡喜的妙果。所以,物質的貧不算貧,心裡的貧才是大貧。
e.雙馬如何分母女?兩隻身高、重量、毛色完全一樣的馬,如何分別那一匹是母馬?那一匹是小馬呢?禪師說:「放一堆草在地上,看看那一匹馬讓另一匹馬先吃?讓的是母馬,吃的是小馬。因為天下父母心一般,即使畜生也懂得親情,母馬一定慈愛牠的子女,讓小馬先吃。」
f.雙蛇如何分雌雄?兩條蛇,一樣顏色、大小,如何區分雄雌呢?老禪師巧妙的解答這個問題:「弄一張網來,把蛇兜進去,公蛇一定非常著急,要找出口保護母蛇逃生,母蛇則會靜靜地臥在網裡不動。由此可以知道那條是公蛇,那條是母蛇。」
g.什麼力量最大?老禪師說:「忍辱的力量最大。」寒山子有一首詩:「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忍辱的力量可以化貪瞋為歡喜,化困厄為平順;忍辱的力量是沛然莫之能禦的。
h.什麼人最不自由?也許有人會認為關在監獄裡的人最不自由,事實上最不自由的是犯罪而不為人知的人,他雖然沒有被繩之以法,關到監獄裡,可是,他不管走路、吃飯,時時刻刻心裡總有罣礙,日夜受到良知的譴責,死困在暗無天日的「心獄」裡;這種良心不安的人,才是最不自由的人。
老禪師的智慧解救了這個國家的兵燹,使老百姓免於戰火的蹂躪,所以,智慧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化暴戾為祥和。
2.在佛教裡,還有一位聰明的那先比丘,從他智慧流露的事蹟中,可知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彌蘭陀王故意非難那先比丘,詰責他說:
「你跟佛陀不是同一個時代,也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怎麼知道有沒有佛陀這個人?」
聰明的那先比丘反問他:「大王,您的王位是誰傳給您的呢?」
「我父親傳給我的。」
「父親的王位是誰傳給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誰的?」
「曾祖父。」
那先比丘繼續問:「這樣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國家有一個開國君主呢?」
彌蘭陀王正容回答:「我當然相信!」
「您見過他嗎?」
「沒有見過。」
那先比丘又問:「沒有見過怎能相信呢?」
「我們的開國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頷首說:「我們相信佛陀確有其人,因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經、律、論,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歷史事蹟,他決不是虛構不實的人物,這個道理與你們有開國君主是相同的。」
彌蘭陀王無法藉此非難那先比丘,動了腦筋又想到另一個難題,他問:
「你們佛教徒常常講:『人生第一快樂就是證悟涅槃,達到不生不死不滅的境界。』那先比丘,你已經證悟涅槃了嗎?」
那先比丘謙恭合十道:
「慚愧,還沒有。」
彌蘭陀王得意地問:「既然沒有證驗過,你怎麼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問彌蘭陀王:
「大王,假如現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彌蘭陀王變色說:「當然痛!那有膀子砍斷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問:「您的膀子又沒有被人砍斷過,您怎麼知道痛呢?」
彌蘭陀王答:「我看過別人被砍斷膀子的痛苦情狀,我當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我也同樣地看過別人證悟涅槃時的快樂,所以我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彌蘭陀王這個疑難又再次被駁倒,他還是不服,絞盡腦汁第三次發問:
「你們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你怎麼去原諒你的仇敵呢?」
那先比丘開顏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長了一個膿血瘡,您會把腿砍掉嗎?」
「不會!」
「那麼,大王您怎麼辦呢?」
「我會細心地清洗它,為它敷藥,時間久了,瘡就好了。」
那先比丘說:「是的,仇敵、壞人就像一個膿瘡,不去照顧、醫療,就會蔓延惡化,所以必須用法水去清洗,使他們棄邪歸正,改過自新,這個跟大王您護持腿上的膿瘡是同樣的道理。」
彌蘭陀王點頭稱善,他想一想又計上心來:
「你們常常勸人要修來生福,你們既沒有經歷過死亡,怎麼知道人死之後還有來生呢?」
那先比丘和藹地回答:「這好比柳柑,果實成熟了掉在地上,果肉腐爛了,可是種子卻埋在土壤裡,等到時機成熟,就會萌芽、成長,茁壯為一棵柳橙樹。人的身體只是四大暫時的假合,等到幻境破滅,軀體也就死亡了,可是業識卻能不斷生死流轉,好像柳橙的種子在六道輪迴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個來生復甦,而且有無限個來生。」
彌蘭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個問題來質疑,一個比一個更難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識過人,胸有成竹,依舊微笑著一一開示。
3.佛教裡類似的智慧,經典卷帙間俯拾皆是。有名的一休禪師,就具有在談笑間旋乾轉坤的菩提心量。有一天,一位信徒向一休禪師告辭:
「師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殺。」
禪師問:「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尋短見呢?」
「師父,您不知道,我經商失敗,現在債臺高築,被債主們逼得無路可走,我沒有辦法應付,只有一死了之啊!」
「難道一定要死才能解決嗎?沒有別的路可走嗎?」
「沒有了!我家裡只有一個幼小的女兒,我已山窮水盡別無生機了。」
禪師靈光乍現:「我有辦法了!」
信徒急問:「師父,您有什麼辦法?」
「只要你把女兒嫁給我,我做你的女婿,問題就解決了。」
信徒大驚失色:「這…這…這簡直是開玩笑!您是我師父,怎能做我的女婿?」
一休禪師胸有成竹地揮揮手說:「要幫助你解決問題啊!你趕快回去宣布這件事,到迎親那天,我就到你家裡做你的女婿。」
這位信徒素來十分虔信一休禪師的智慧,回家後立刻宣布:某月某日,一休禪師要到家裡來做他的女婿。這個消息一傳出去,立刻轟動全城。到了迎親那天,看熱鬧的人把商人家裡擠得水泄不通,爭著一睹這件奇事。一休禪師安步當車抵達後,什麼話也不說,只吩咐在門口擺一張桌子,上置文房四寶,圍觀的人更覺稀奇,一個個屏氣凝神準備看好戲。一休禪師安安穩穩坐下來,輕鬆自在地寫起書法,不一會兒功夫就擺了一桌的楹聯書畫,大家看一休禪師的字寫得好,爭相欣賞,反而忘了今天到底來做什麼。結果,禪師的字畫不到一刻鐘就被搶購一空,賣書畫的錢堆成了小山一樣高。
禪師問這位信徒說:「這些錢夠還債了嗎?」
信徒歡喜得連連叩首:「夠了!師父您真是神通廣大,一下子就變出這麼多錢!」
一休禪師拂拂兩袖說:「好啦!問題解決了,我也不做女婿了,還是做你的師父吧!再見!」
又有一天,一位將軍下帖子請一休禪師到家裡供養,禪師一向不修邊幅,如同平常一般的穿著就去赴約了。守門的衛士看到他,連聲怒喝:
「那裡來的瘋瘋癲癲的和尚,走開!走開!」
禪師忙說:「你家主人請我來吃飯的,你怎麼趕我走開?」
守門的衛士白眼一翻:「胡說!我家主人怎麼會請你這種和尚吃飯?他今天請的是莊嚴偉大的一休禪師,你也不照照鏡子?快走!快走!」
一休禪師被擋駕,只好回轉去換了一身莊嚴的法服,再度來到將軍府前。衛士看到一休禪師穿著那麼莊嚴,連忙畢恭畢敬地禮請入內。開席後,禪師坐在豐盛的筵席上,將一盤盤的菜一一夾進衣服袖子裡。將軍心裡十分驚詫,以為禪師要留藏菜餚回去吃,當著眾人頗覺難堪,就低聲暗示禪師:
「師父,席上這麼多人,不好看……等客人走了,我再多辦些菜讓您帶回去好了……」
禪師淡淡地說:「你不是請我吃飯,是請我的衣服吃飯呀!我人到了,不能進來;要穿上這件衣服,才能進來,這不是請衣服吃飯嗎?」說完,把衣服留在席上,自己穿著破爛的僧衣回去了。
當今社會上,不是也有很多人只敬衣冠不敬人,只問權勢不問操守的嗎?一休禪師的智慧隨緣隨化,無論機鋒相對,或平實接眾,都顯現無上的智慧,更具有高瞻遠矚的功力。
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信徒,請一休禪師到他家裡參觀他收藏的古董精品,參觀之後,富翁請禪師評價評價。一休禪師說:
「你這些東西都很平凡,我寺裡有一萬年之久的盆,五千年之久的碗,那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無與倫比的!」
富翁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問:
「有這樣的寶物啊!師父,快開個價錢,我通通買了!」
禪師想了想說:「你要真喜歡的話,我也可以割愛,只算你三千兩銀子好了。」
富翁大喜過望,立刻叫家人捧出三千兩紋銀奉上,說:
「這銀子您先收下,明天我就到寺院裡取那些寶貝回來。」
隔天富翁來寺裡取寶物時,一休禪師吩咐侍者:
「帶這位居士到後院去,那裡所有的盆子、碗啦都是他的。」
富翁喜孜孜地來到後院一看,那有什麼寶貝?只有一個貓喝水的碗,一個狗吃飯的盆。富翁面如土色,氣呼呼地跟禪師理論:
「一個狗盆,一個貓碗,那裡就能值三千兩銀子呢?」
一休禪師大笑:
「豈只值三千兩?三萬兩以上的價格我都不肯賣呢,你如今能買到這兩樣寶物,還算你的福氣呢!」
富翁一聽,無可理喻,只得怏怏然回去,內心懊悔不已。不久,傳出了富翁布施三千兩銀子的盛事,一夜之間,這富翁受到眾人的讚嘆、崇敬,成了慈悲的象徵。這時候富翁才明白:一休禪師是在教他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兩銀子買來的,不是貓碗、狗盆,而是慈心、高義,這個大功德那裡是區區幾千兩銀子的價值所能比擬?
一休禪師運用他的智慧去救人、教人、度人,可以起死回生,化衣冠為正見,轉慳吝為布施。連日常生活中的一件衣服、一樣小小的筆墨、一對骯髒的狗盆貓碗都可以用來說法,他的大智大慧豈是我們所能衡量的?而這些大智大慧都源自佛教的諸佛菩薩,又豈是我們所能輕忽怠忘的?
四、從慈悲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裡有很多大慈悲者,他們看到眾生受苦,就像自己受苦一樣,為了救眾生脫離苦境,不惜獻身殉道,這種「履行仁慈,博愛濟眾」的精神,創造了中國佛教的許多奇人異事。
1.金山活佛為人治病,如果病人生的是瘡包,他就不嫌骯髒齷齪的用嘴巴在瘡包上舔吸,舔吸出來的一大堆膿血,還往肚子裡吞下去,以免病人看了噁心嘔吐,這種「能為甚難希有之事」的行為,正是使人感動流淚的慈悲精神。
2.日本的空也和尚,有一天晚上正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闖進來一個凶神惡煞般的強盜,提著一口寒光閃閃的鋼刀,威脅空也和尚把錢財交出來,空也和尚翻箱倒篋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對方,兩眼涔涔流下淚水。強盜看了淚眼滂沱的老禪師,不屑地說:
「你這個和尚太沒有出息了,你們出家人早已看破世間的一切,一點錢財算得了什麼,值得如喪考妣般哭泣!」
「我不是為自己失去錢財而傷心落淚,而是為你而哭啊!」老禪師繼續說:「你殺人劫財,種下輪轉惡趣的種子,我是為你即將墮入地獄受無量的苦而憂心痛哭啊!」
經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凡夫愚癡只貪圖眼前不當的享受,不顧果報的痛苦,好比看到劍上塗了一層蜂蜜,趕忙張口去舔,雖吃到了蜜,但是舌頭也割破了。菩薩能以無限的智慧,洞察五欲六塵的享樂即是未來鼎鑊之苦的根源,因此以無盡的悲心,方便利導眾生捨棄短暫虛幻的欲樂,轉而追求無上的涅槃之樂。
有一位常啼菩薩,看到眾生在惡世中頭出頭沒,飽受貧窮、老病、憂苦的逼煎,如同自己身歷其境,因此常為眾生悲泣不已。空也和尚的眼淚流露出多少菩薩對眾生的關切,含藏多少菩薩對眾生的哀矜。
3.晉朝僧群禪師,一生淡泊名利,隱居於霍山,茅茨土階,蔬食淡飯,安貧守道。霍山孤立大海之中,山頂上有一石盂,深有六、七公尺,清泉從中汨汨流出,芳香甘冽,如飲甘露瓊漿,僧群禪師每日飲水充饑,不食米粒。從僧群禪師住的草菴到石盂之間,橫梗著一條清澈的溪澗,禪師於是在溪上搭構一座木橋,每天往返汲水充饑。
有一天當禪師如往日般提著水囊,過橋去汲水的時候,忽然看到一隻折斷翅膀的鴨子棲息在窄小的橋上,看到禪師走來,伸長著脖子表示抗拒。禪師看到鴨子擋住了去路,本來想以錫杖趕走牠,可是又擔心傷及鴨子,只好提著空水囊,枵腹而歸。第二天去汲水,鴨子仍然站立在橋頭上,昂首逍遙,毫不畏懼。禪師不得已只好忍著轆轆饑腸折回庵中,天明再去,鴨子還是不離去。如此過了數日,禪師為了怕驚嚇到鴨子,連日滴水未進,終於枯絕而死。
古德這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犧牲精神,正是佛陀慈悲襟懷的高度表現。
4.魏晉時代法進法師,智慧慈悲具足,深得朝野上下的愛戴。有一次地方流年不利鬧饑荒,餓殍遍野,狀極悽慘。法進法師於是齋戒淨身,拿著刀、鹽到飢餓人家聚集的深山石窟之中,對著面黃肌瘦的災民傳授三皈依,然後將衣缽掛於樹枒上,慈祥地對大家說:
「今天我要將生命供養給各位,請各位割取我身上的肉聊以充飢吧!」
看到平日最為敬重的師父要捨身救自己,人人躑躅不敢動手,法進只好拿起刀子割下自己的肉,摻和著食鹽,端給大家食用。災民們耐不住飢餓的煎熬,不得已含著淚水吞下法進法師的淨肉。法進法師為了救活更多的眾生,不畏痛楚,且無限歡喜的奉獻了自己的性命。
當初佛陀在因位修行時,也曾經割肉餵鷹,捨身飼虎,完成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道。在菩薩看來,眾生與自己一體,慈濟眾生就是完成自己的佛道。一切佛菩薩皆因眾生而發大悲心,因發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此眾生是我們實踐菩薩道的道場,有了慈悲心,眾生所加諸於自己身上的一切磨難、困厄,都是醍醐甘露了。
五、從神異看佛教的奇人
佛教裡的許多禪師大德,可說是奇中有奇、無奇不有,而諸般奇異,都是應機示化,為去除世人的瞋恚愚癡而神之玄之。
1.有一位飛錫禪師,本名叫鄧隱峰,為何稱他為「飛錫禪師」?據說有一次,他看到兩國的軍隊打仗,弄得老百姓民不聊生,他勸雙方放下干戈不要再爭戰,可是刀兵無情,誰肯聽一個出家人的話?不得已,鄧隱峰禪師把錫杖往空中一拋,自己也隨之在天空中飛舞。鏖戰激烈的兵士看到半空中有個和尚飛來飛去,都嘖嘖稱奇。不覺停手看他飛舞,看得發愣了,忘了爭戰打仗。從此得了「飛錫禪師」的封號。
2.《高僧傳》裡,記載普化和尚的一段故事。
某天,他到處向人化緣:「我要化一件衣服,化一件衣服穿哦!」
信徒們聽他這麼說,這個也做一件衣服給他,那個也做一件衣服給他。他看了,卻皺皺眉頭兩手一推說:
「這個我不要!那個我不要!」
「您不是要衣服嗎?現在衣服給了您,怎麼又不要呢?」
信徒們摸不著頭緒,普化和尚還是到處說:
「我要衣服!我要衣服!」
臨濟禪師知道了,就送給他一口棺材,普化和尚高高興興地說:
「我有衣服了!我有衣服了!臨濟禪師知道我的心,如今有衣服穿了,我可以走了!」於是,又到處傳告:
「各位,我明天要死了,我要在東門坐化。」
大家聽了很好奇,一大早趕到東門去看熱鬧,果然看到他擔著一口棺材向東門走來,到了東門,他張望了一番,跟大家說:
「你們這麼多人看我死,真不方便,我今天不死了,明天到南門再死。」
第二天,到了南門,還是一樣人山人海,他又皺起眉頭:
「南門這麼多人,我不要死,明天到西門去死。」
隔天到了西門,人還是不少,普化和尚又抱怨:「眾目睽睽之下,死得不自在,等明天去北門,沒人觀看的時候我才死。」
看熱鬧的民眾再三失望,心裡想:「我們給這個瘋瘋癲癲的和尚欺騙了,那裡有人說死就死?他跟我們開玩笑的,明天不去北門了!」
隔一天,普化和尚擔著棺材到了北門,看看四周:
「好清靜哦!現在不死更待何時?」說著,跳進棺材就死了。
這件消息傳出去,大家爭相趕來觀看,一個個抱怨著:
「可惜啊!沒有看到他死。」
眾人受好奇心驅使,想看看他死了以後究竟是什麼模樣,就合力把棺材打開,不料棺材裡卻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只隱隱約約聽到空中傳來陣陣念佛的聲音……普化和尚化的緣不是衣緣,而是生死;一件衣服穿脫起來很容易,生死這件衣服,卻往往是該穿的時候不肯穿,該脫的時候不肯脫。普化和尚妙想天開化緣,其實是對生死的了脫自如。
六、從精進看佛教的奇人
最後談佛教裡勤修精進的奇人。
懶融禪師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用功的程度是我們現代人無法企及的。懶融禪師看書時,肚子餓了,就隨手抓起一塊蕃薯,一面啃一面繼續讀書,還吃得津津有味,旁邊的弟子看到了,大吃一驚,叫道:
「師父!您怎麼吃石頭?」
懶融一看,果然是石頭,隨即毫不在乎的回答:
「石頭也好吃,石頭也好吃!」
他誦經更是專注,綿綿密密幾乎誦到天女散花、溪聲說法的境界,弟子們看他誦得凝神入定,連鼻涕悠悠地流下來都不知不覺,就提醒他:
「師父,您的鼻涕快流到嘴裡了!」
他連眼皮都不抬地說:「我沒有時間為了你們這些俗人擦鼻涕。」
一葉落而知秋,我們可以從懶融禪師精進的功力,了解佛教神奇境界的一面,那不只是精神上的忘我、昇華,也不只是願力的錘鍊、凝聚,更是千古身命的移情化性、脫胎換骨。
奇人也是人,他們之所以稱奇,是因具有超乎常人的忍耐、願力、智慧、慈悲、精進等精神。如果在日常生活裡,我們能常行常覺,時時潔身慎言,事事守攝本心,體現佛法中的道念正覺,則人人都可以成為佛教的現代奇人了。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講於嘉義商職大禮堂
偉大的佛陀
我們做人兒女的,一定認識自己的父母。身為一個佛弟子,對佛陀能不認識嗎?看到佛像就是認識了佛陀嗎?當然不是。做一個佛弟子,對真正的佛陀不認識,是很遺憾的。有一首偈子︰「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可說是現在佛弟子共同的心情寫照。
或許有人認為︰佛,是一位來無影,去無蹤,神通廣大,本領高強的神仙。或許也有人想︰佛陀大慈大悲,向他祈求什麼就有什麼,真是如此嗎?我們平時看到佛陀趺坐蓮臺上,沉靜安詳,不多言語,對我們不批評,不計較,也不責備,大家都覺得他很好,於是心悅誠服的頂禮他。假如佛陀常常指示我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是這樣」,可能大家就不會喜歡佛陀了。以下列舉的十個問題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佛陀的本來面目。
一、佛陀會生氣嗎?
凡人很容易生氣,佛陀是不是也會生氣呢?佛陀當然會生氣,只是佛陀的生氣,跟一般人的生氣不一樣。我們生氣,是因為別人欺負我,障礙我,為了保衛自己,所以會生氣。佛陀不是,我們對佛陀不好,佛陀不會計較,但是我們對待別人不好,佛陀就會生氣了。
有一次,佛陀帶領一群比丘弟子出外弘法,弟子中有性情急躁的,也有遲緩的。到達休息處所,急性的弟子搶先把床位占用了,還說道︰「這是我的!」「那是我的!」所有的床位都被占滿了,首座弟子舍利弗尊者沒有地方睡,只好在屋外經行。佛陀看見便上前垂詢︰「舍利弗,這麼晚不睡覺,在庭院走來走去做什麼呢?」舍利弗尊者據實回答︰「人多,床位少,初學比丘都想找個床位休息,我就讓他們。」佛陀聽後非常生氣,連夜集合大眾,開示對於長老應有的尊敬。
今天社會秩序混亂,長幼倫理脫節,就是因為不尊敬長輩的關係。過去,父母教訓兒女︰「你們怎麼不聽爸爸媽媽的話?」現在,兒女對父母抱怨︰「爸爸媽媽,你們怎麼不聽我的話?」甚至年幼的小孩子跟父母要東西時都會耍賴︰「你們如果不買給我,我就不替你們唸書了!」過去,老師教導學生,學生一定虛心接受,現在的學生,卻時興批評老師︰「某某老師不好,每次我建議什麼事情,他都不聽。」過去,老闆指導員工事情如何如何做,現在的員工反過來要求老闆︰「薪水應該提高到……才足夠家用。」過去,在軍隊裡是長官命令,部下遵循,現在的部下可以開會公然批評長官。上下沒有標準,社會的倫理不能維持,社會秩序自然會混亂。
對於只知謀一己之利,漠視他人的辛苦、困難,這類的事情,佛陀是會生氣的;即使是童心戲言,只要侵犯到他人,佛陀也會生氣。例如︰羅睺羅是佛陀出家前的孩子,他小小年紀跟佛陀出家了,因為年紀小,比較頑皮,愛說一些不當的話,曾有人遇到羅睺羅,問他︰「你知道佛陀在那裡嗎?」佛陀本來在左邊房子裡,他偏偏指著右邊告訴對方︰「那邊,那邊。」等到對方撲了空折返,羅睺羅就很開心。佛陀知道後,把羅睺羅找來,羅睺羅一看到佛陀嚴肅的樣子,不敢講什麼話,默默端了一盆水給佛陀洗腳,好讓佛陀能趕快去登座說法。佛陀洗過腳後,卻吩咐羅睺羅︰「把這盆水喝下去。」
羅睺羅一聽,驚訝的回答說:「佛陀,洗過腳的水很髒,是不能喝的呀!」
佛陀對他開示︰「你說謊妄語,你的嘴就像盆裡的污水一樣髒,人家也不要你的。」
羅睺羅將水倒掉後,佛陀又說道︰「你將這個木盆拿去盛飯吃。」
羅睺羅顯得很為難,說道︰「佛陀,洗過腳的木盆很髒,不能把飯菜裝到裡面去呀!」
佛陀又責備道︰「你的嘴時常說謊騙人,就像這骯髒的木盆一樣,好的東西永遠也裝不進去。」
說完話,佛陀一腳朝這盆子踢過去,盆子咚咚地滾了好遠,羅睺羅嚇了一跳。佛陀問道︰「你怕我把木盆踢壞嗎?」
羅睺羅回答:「不是的,木盆不值錢,踢壞了可以再買一個,沒關係的!」
佛陀再一次呵斥道︰「說謊的孩子,就像這壞盆子一樣不值錢,踢壞了也不可惜。」
從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佛陀無私無我,但對說謊欺騙別人的事,佛陀是會生氣的。佛陀教導羅睺羅的方式,正是天下父母對孩子「愛之深,責之切」的寄望。佛陀的生氣,是從慈悲心出發,而不是從瞋恨心出發,佛心和天下父母心是一樣的。
二、佛陀會悲傷流淚嗎?
佛陀有傷心的時候,也有流淚的時候。
曾經,有一個外道魔王對佛陀說道︰「我們不喜歡你的佛法流行,我們要跟你鬥爭到底!」
佛陀一點也不介意道︰「你怎樣來破壞,我都不怕。」
「我們到處批評你、毀謗你!」
佛陀平淡地說道︰「不怕。」
「我們用刀槍、棍棒打擊你!」
「刀槍、棍棒,我也不怕。」
魔王一聽,心想,他這也不怕,那也不怕,再說道︰
「那我們做你的弟子,穿你的袈裟,吃你的飯,卻不行你的道,你講戒定慧,我們就行貪瞋痴,一切作為都和你的佛法相反,用這樣的方法來破壞你。」
佛陀聽到這裡,不禁流下傷心的眼淚,愍念末法眾生將面臨的災難,佛陀終於哭了。
這叫「獅子身上蟲,還吃獅子肉」,現今社會,有很多人打著佛教的旗幟,穿袈裟,做佛子,卻敗壞佛門清譽,佛陀怎會不傷心呢?一個家庭中出了不肖子孫,家庭會衰敗;一個統理天下的國王宰相,如果家有悍妻,任憑你天大的權威,也無可奈何。對於不受教的兒女,父母會傷心悲哀,同樣的,對於不肖的弟子,佛陀也是會傷心流淚的。
僧團裡,有一種辦法對治這類人,就是默默擯置,不理睬他,這是消極的對治辦法;但是,對於僧團以外的人,就很難有約束力了。所以,一個家庭裡,對兒女的教育要多加強;佛門也一樣,必須致力法制組織與教育制度,才是淨化僧團之道。
三、佛陀有沒有歡喜的時候?
佛陀都是生活在歡喜裡。佛陀的生活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受用的生活,一種是他受用的生活。
簡單地說,我們每天有多少錢,可供自己衣食住行,叫做自受用;每天有多少錢布施給別人,救苦救難,叫做他受用。佛陀自受用的是他的真理法喜,以及從禪定中得到的定靜禪悅。佛陀的他受用,是他說法給你歡喜,以慈悲莊嚴給你歡喜;佛陀所有一切與眾生結緣的,都叫他受用。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要懂得把握佛法,了解那些是自受用?那些是他受用?譬如:禮佛、誦經、打坐、忍辱、精進、持戒……是自受用的生活;每天講好話給人歡喜,做好事幫助別人,解決別人的苦難,多行慈悲,多行布施,時時廣結人緣,讓大家快樂,是他受用的佛法。《金剛經》所說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也就是佛陀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生活寫照。
佛教中,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是盂蘭盆會,也叫「僧自恣日」;這一天佛陀特別歡喜,所以又稱「佛歡喜日」。為什麼七月十五日特別歡喜呢?原來在僧團中,諸比丘每年從四月十五日起結夏安居,到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算是一段修行圓滿,信徒藉此因緣供養僧眾,這份供養的功德,讓信徒的歷代祖先,也能仰仗比丘們的修行而受福,可說是「人天普渡」,所以佛陀非常歡喜。
佛法是提倡歡喜快樂的,我們每天都應當培養喜悅的性格。有的人經常沉著臉,一付憂愁的樣子,日日如此,一生都如此,時時都在憂愁、苦惱、煩悶中過日子,實在好可惜。偈云︰「面上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心中無瞋無價寶,不斷不滅是真常。」如果我們能學習凡事忍之於口,不形於色,甚至不只將怒氣不形於色,更能不起於心;那麼心上無爭,臉上自然能安詳愉悅,諸事也都吉祥如意了。
我們沒有什麼東西布施給別人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把歡喜布滿人間。人世間的煩惱雖繁,但至少不要把白天的煩惱和憂愁帶到床上,晚上睡覺安安穩穩的睡;也不要把悲傷、苦悶帶到飯桌上,吃飯的時候,歡歡喜喜的吃。傷心難過也不要帶到明天,更不要掛在臉上,讓別人看到,影響別人。我們不妨訂個家庭合約,父母兄弟姊妹見面的時候要互相歡喜,不歡喜就不要見面。
像我的學生徒眾不少,但他們快樂的時候,很少來找我,等到他們煩惱苦悶、痛苦流淚的時候才來找我,我常笑著問他們︰「每次見到你們,我都是歡喜的,天天把歡喜的話講給你們聽,你為什麼只把煩惱憂愁拋給我呢?每天看到你們憂愁滿面,眼淚鼻涕的,我也受不了,以後歡喜的時候來找我,煩惱的時候不要來找我,好不好?」
有些人很慳吝,一句好話都不肯說,所以我經常提倡「見面三句話」,就是人和人見了面要講︰「你好啊!」「天氣很好啊!」「大家好!」見面要對人說上三句好話,讓人從你的話中感到歡喜受用。
除了「見面三句話」,還要「吵架一回合」。比方說︰太太煮飯,煮得很辛苦,擺到桌上,叫先生︰「喂!來吃飯了。」
先生不耐煩應道︰「好啦!好啦!等一下!」
這個時候,一回合就該停止了,假如太太不停,再來一回合︰
「好啦,好啦,叫你好幾次,你都是『好啦,好啦』,你到底要我叫幾遍,你才要吃啊!」
先生更不耐煩的責問道︰「你難道沒看到我在忙嗎?」
太太當然也有話說︰「忙!忙!你一天到晚都忙,你不知道我也忙嗎?」
就這樣第二回合、第三回合吵下去,夫妻大戰就爆發了。所以記住吵架一回合,武林高手過招,一回合就要分勝敗,老是打爛仗,怎麼能休止呢?怎麼能歡歡喜喜生活呢?
我們要學習佛陀給人歡喜,佛光山就是秉持佛陀的精神,訂定「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四大工作信條。
四、佛陀在生活中有沒有享受的一面呢?
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享受好一點。聽講經,有的希望能有好位置,坐得舒服一點,或者希望裝個冷氣,鋪個地毯……這是生活上的享受。為什麼人人都想追求功名富貴?也無非是要求改善生活,希望在生活裡能多一些享受。其實功名富貴是享受嗎?這也不盡然。它常常帶給人們煩惱;從感官上去追求的享受,實在很有限。眼睛要看很好看的東西,耳朵要聽佷好聽的聲音,身上要穿很柔軟的衣裘,但是,當這些感官上的享受一過去,會讓人覺得空虛、寂寞,如同盛席華筵散場之後,必定留下滿地的杯盤狼籍。世間功名富貴的享受,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當人受到外境的聲色驅使,內心是得不到安寧的;如果能不看、不聽,也就沒有什麼外境能束縛我們了,內心的法喜若能源源不竭,才算是長久的享受。
佛陀有一位弟子叫跋提王子,有一次,他跟比丘們一起修道打坐,忽然間叫了起來︰「快樂啊!快樂啊!」正巧佛陀經過那裡,就問︰「什麼人喊快樂啊?什麼事情快樂呢?為什麼喊快樂呢?」跋提回答說︰「過去我在皇宮裡面,有很多護衛保護,卻仍害怕人家陷害我、行刺我;在皇宮裡,雖然吃得好、睡得好,但仍然食不知味、睡不甜蜜,實在沒有意思!現在,我出家了,在山林裡面修行,解脫了束縛,我什麼也不怕,連托缽得到的青菜、蘿蔔吃起來都很美味。在這裡打坐,只覺得心裡乾乾淨淨的,無憂也無慮,修道真是太快樂了,我就忍不住叫出來了!」這不也是一種享受嗎?
佛陀享受的快樂是什麼呢?是涅槃之樂。涅槃的快樂有四個特性,就是「常、樂、我、淨」。佛陀感覺生命的久長,他會快樂;感覺生命裡有一種自然的喜悅,他會快樂;感覺生命的存在,他會快樂;感覺生命的單純清淨,更是快樂。許多人忙得忘記自我,失去了自己,當然就沒有快樂了。涅槃裡有清淨的快樂,如果懂得佛法,在生活裡要求這種快樂的事,實在很多也很容易。
我們平常講「助人為快樂之本」、「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知足裡有快樂,慚愧裡有快樂,對人生起恭敬心,也會有快樂;有信仰的人有快樂,安詳寂靜也會快樂。我們不要從感官上去找快樂,快樂的泉源在自己的心裡,找到心就可以享受到快樂。念佛,念佛裡有快樂;打坐,打坐裡有快樂;禮拜,禮拜裡有快樂。有時候,打坐到心裡沒有任何念頭,沒有任何欲求,只想永遠禪定在這片輕安法喜中,這不就是享受快樂嗎?更積極一點,布施急困,修橋鋪路也是快樂。跟人廣結善緣,自然就會得到助緣,就會享受到快樂。
過去的佛教,一般都以為吃苦才是修行,這是錯誤的,佛教本是幸福之教、快樂之教,它不是要你來吃苦的。所以講「苦」,只為說明人間實相本來是苦的;「苦」只是獲得快樂必經的某些過程,如同蝴蝶必須破繭才能飛翔,樹幹必須刨鋸才能成材。我們學佛的人,必須從苦海裡渡越。你罵我,批評我,毀謗我,我可以從中享受到快樂;面對一切的災難屈辱,都能甘之如飴,我們不但不生氣,反而要感謝對方,給我們一個消災、消業的機緣呢!我們要像佛陀一樣,享受清淨的涅槃樂。辛苦賺的錢,被人倒閉了,如果沒有佛法,會難過生氣,如果有佛法,「嘿!感謝你,我欠你的債還清了!」無債也無掛礙,為什麼不高興呢!
世間上,好事固然令人快樂,就是一些不如意的、負面的事,如果我們懂得佛法的「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就可以用清淨的心來轉變世間;煩惱都是菩提,煩惱都是快樂。譬如︰當爸爸媽媽管教太嚴苛了,不要煩惱,應想到︰「還好,有這麼嚴格管教的爸爸媽媽,讓我不做壞事。」婆婆天天囉哩囉嗦的嘮叨,做她的媳婦好難哦!要想到︰「還好,有這麼一個婆婆在,讓我凡事小心謹慎,以後還可以去競選模範媳婦呢!」
世間上任何一個境界,只要你的心轉一轉,那一個地方沒有快樂?
五、佛陀有感情嗎?
佛弟子常常將佛陀神化,認為佛陀跟人不一樣;感情是污染、煩惱的,佛陀應該沒有感情。事實上,佛陀很有感情!佛陀的感情是對一切眾生都施予平等之愛,他的感情就是慈悲,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愛之上是慈悲,慈悲之上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陀的愛,佛陀的感情,是很難用凡夫心去衡量的。
什麼叫做「無緣大慈」?吾人的慈悲是有限的。若是自己的同鄉、同學、同門、親戚,因為彼此關係近,有因緣,會給對方一些慈心,這是有緣的慈愛;佛陀提倡的是無緣大慈,予人快樂,不一定要有關係。譬如:我們彼此不認識、素昧平生,不過,你現在有了困難,需要我的幫忙,我無條件協助,這就是無緣大慈。
什麼叫「同體大悲」?和我們有關係、有因緣的人,我們會感同身受他的痛苦,而盡力為其拔除。但是對於沒有關係的人,我們就不一定會伸出援手了。可是,佛陀的大悲不是這樣的。比方說:我的手爛了,長了爛瘡爛肉,好臭哦!不過我會好好的保護它、好好洗滌、好好敷藥,不會嫌棄它,因為這是我的手、我的身體,我當然要愛護。對於一切眾生,那怕是陌生人,都認為「他跟我有關係,他就像是我身體肢節的一部分」,這種視人如己的悲心,就叫同體大悲。
學習「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可以先觀想把彼此立場調換一下,假如我是你,推己及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就容易生起。再舉一個例子,有的人很喜歡抓香港腳,抓過後還往鼻孔上嗅一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是我自己的,臭也變成香了。所以,如果我們能把眾生都當成是我的,又怎會嫌棄他呢?
佛陀曾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為父親擔棺,能說他沒有感情嗎?佛陀對感情表達的方法非常清淨,非常聖潔,是不著痕跡的感情。例如佛陀成道後第二年,回到故鄉,跟父王、諸兄弟們談話,曾做過他王妃的耶輸陀羅,也急著想見見從前的丈夫,她等得非常焦急,心想:他怎麼還不來看我呢?好不容易,佛陀來了,耶輸陀羅又想︰他來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地罵一罵這個忘恩負義的薄情人。但是,一見到佛陀那種慈悲莊嚴的樣子,耶輸陀羅不禁跪了下來。佛陀又如何面對耶輸陀羅呢?他對耶輸陀羅說道︰「耶輸陀羅,對妳,我是很抱歉的,但是請為我歡喜,我對得起一切眾生,我成就了佛道,我是佛陀了。」這些話既安慰了耶輸陀羅的情緒,又表達出一位覺悟者的立場。我們一般人恐怕很難做到像這樣慈悲和智慧兩全的境地。
我曾有幾十年沒見過我的母親,當時我很希望能把她接到日本見一面,終於,有一個因緣,在日本成田機場會面,因為幾十年沒見面,遠遠地,我心裡想著,這是不是母親呢?當她靠近我的時候,好似要大哭一場的樣子,畢竟是分別幾十年的母子相會啊!但是,當時的情況不同,我立刻跟她說︰「這裡不可哭,跟我來。」那是飛機場,不能哭。那時我彷彿看到母親正要落下來的眼淚,馬上又收回去了。我的意思是︰要哭,也要到房子裡面才哭,不管什麼樣的情感,最重要的,不要讓它成為一種情緒,自己要能駕馭,要能控制,才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佛陀也曾為生病的弟子拿茶、拿水,為年老的弟子穿針引線、縫製衣服……佛陀是有感情的,那種純真的感情,佛教稱為「慈悲」。
六、佛陀會不會說謊呢?
佛陀會說謊嗎?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五戒裡的殺、盜、淫、妄、酒是根本大戒,說謊就是妄語,怎麼可以呢?但是,佛法是活的,用貪瞋愚痴所犯下的殺、盜、淫、妄、酒就是犯了根本大戒;如果因慈悲心而犯殺、盜、淫、妄、酒,有時候卻是菩薩道的另一種看法。
比方說︰一個惡人拿了刀槍要去殺人害人,怎麼辦呢?眼睜睜看這個壞人去殺死那麼多的好人嗎?為了救那些好人,只得以慈悲心先把壞人殺了,這跟以瞋恨心殺人又不一樣了。你要持刀槍去殺人、拿毒藥去害人,我知道了,先替你把刀槍、毒藥收藏起來,你能說我偷盜不該藏它,好讓你去殺人嗎?佛陀在這種情況下,就有方便智慧作另一種特殊處理。
佛陀有一次在林間打坐,有個獵人射中了一隻兔子,這隻兔子逃到佛陀的袈裟下面,獵人一路追來,問佛陀說︰「你看到我的兔子嗎?」
佛陀當然看到了,不過佛陀卻說︰
「沒有!」
這是不是說謊呢?
「你一定把牠藏起來了,那隻兔子是我的晚餐,請你把牠還給我!」
「哦,只是一頓晚餐啊!」
佛陀取出隨身的戒刀,問獵人道︰「若我把膀子割下來,能夠相抵一隻兔子嗎?我這隻手臂就給你當晚餐吧。」
為了救度眾生,方便妄語的後面,有著大無畏的慈悲,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妄語說謊了。這是如《金剛經》所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有一次在路上行走,遇到一個壞人想謀殺五百名路過的商旅,以便竊取財物,佛陀知道後,毫不猶豫的把壞人給殺了;在佛陀的想法,寧可讓自己因殺而受業報,也不能讓五百人無緣無故而喪命。佛陀也會說謊騙人,但是,佛陀是以是非、善惡、輕重的觀念為出發點。
七、佛陀有沒有工作呢?
有一次,佛陀到天臂城托缽,這個國家的國王叫善覺大王,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岳父。善覺大王看到佛陀,很生氣地說︰「你這個人不要國家、不要妻子,天天遊手好閒,你對世間沒有什麼用,你不做工作,不事生產,我不准許你在我的國家托缽!」佛陀回答:「善覺大王,你說錯了,我每天用慈悲的犁,耕種眾生的福田,播撒菩提的種子,我每天都這樣不停的忙著,怎麼說我沒做事呢?」所以,從佛陀起,所有的宗教師--佛陀的弟子,僧團的比丘、比丘尼,只要他每天能精進地修行辦道,用慈悲德行來改善社會、淨化風氣,不就是工作了嗎?
曾經,波斯匿王要對跋耆國用兵,佛陀用方便善巧之法,使戰爭不致發生;迦毘羅衛國遇到琉璃王侵略時,佛陀發起保護迦毘羅衛國運動;佛陀幫助須達長者,教育他不孝順的媳婦玉耶女,使其家庭和諧;佛陀幫助摩登伽女改邪歸正;感化指鬘外道不可殺人……佛陀使千千萬萬人得度,更使千千萬萬人啟開智慧之門,認識自己,他的工作是多麼的重要而神聖!
八、佛陀有災難嗎?
我們眾生在世間上是多災多難的。佛陀有沒有災難呢?既然佛陀示現於人間,在世間法裡,沒有人會沒有災難降身的。如老病死苦,世間上誰能免除呢?佛陀曾經受過十次災難,從開始修行苦行,每天僅食一麻一麥,就是個災難。
又如:提婆達多曾派人行刺佛陀,從山上把大石頭推滾下來,想把佛陀壓死;又以醉象衝撞佛陀,佛陀當然不會被他們傷害,但這也是一種災難。有一次,提婆達多帶許多人來和佛陀對抗,弟子知道了,也紛紛準備棍棒之類要保護佛陀,佛陀聞知,笑著對阿難說︰「成了佛陀的人,還須用棍棒來保護嗎?」
三迦葉最初未皈依佛陀前,曾用毒蛇加害佛陀,但是,毒蛇看到佛陀就不動了;指鬘鴦伽摩羅來行刺佛陀,見到佛陀時,不由得放下刀劍,跪在佛陀面前求懺悔。
災難並不是沒有,佛陀自有威德降伏魔難,不必用棍棒來保護自己。在《佛說興起行經》裡記載曾有的十次大災難。即︰
1.孫陀利謗佛難
2.佛患頭痛難
3.佛患骨節疼痛難
4.佛患背痛難
5.佛被木槍刺腳難
6.佛被擲石出血難
7.佛被戰遮女繫盆譭謗難
8.佛食馬麥難
9.佛受苦行難
10.奢彌跋謗佛難
這十緣的災難,都是往昔生中,佛陀未受完的業報,佛陀說此因緣,主要是告訴我們:即使成佛,眾惡皆盡,萬善普遍,但殘餘業因未了,亦必須償還宿報,受此災難。但這一切對一個偉大的聖者並沒有影響,因為風雨過後,更能見出萬里晴空。
九、佛陀被人譭謗過嗎?
這是必然的,就是現在也還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在信仰他的人面前,他是神、是聖、是佛祖;在不信他的人面前,他是魔鬼、是罪惡、是壞人。耶穌教徒怎麼看佛祖呢?他們說是偶像、魔鬼,我們教徒說是佛陀。耶穌在佛教徒心中又是什麼呢?是外道異教徒,但耶穌教徒都說︰「他是我們的救世主。」一個偉大的聖人,在信他與不信他之間就有這麼大的差別。因此,在不信者當中,毀謗是難免的。
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有人在僧團裡出家,佛陀就會受到批評︰「他把我們的兒女騙去出家了。」「把我的丈夫(妻子)騙去出家了,拆散我們的家庭。」「不顧人家的家庭、父母、妻子、兒女,這個佛陀有什麼好?」……這樣的風評是在所難免的,因為佛教普及,外道的徒眾越來越少,佛教的徒眾越來越多,外道心裡當然不好受。
在佛陀時代就曾發生這種事︰外道收買了一個婆羅門女戰遮,在講堂裡面,挺著大肚子站起來,大聲誣衊佛陀道︰「釋迦呀,你講經說法,倒講得非常好聽,但你在我肚子裡留下的孩子,該怎麼辦呢?」哦!佛陀竟然使女人懷孕了!聽經的人一陣騷動,佛陀一句話也沒說,在座的天神釋提桓因,明瞭怎麼回事,他運用神通,化作一隻老鼠,把她肚子上綁木盆的繩子弄斷,「咚」地一聲,木盆掉下來,佛陀依然一句話也沒說,繼續講他的經、說他的法。
佛陀一生當中,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為眾生擔負了多少的苦難、多少的譭謗;但是,他帶給眾生的卻是無限的法喜、無限的真理。有時候想想,我們眾生真是對不起佛陀。不過,這個世界沒有黑暗,哪來光明?沒有醜惡,哪來真善美?沒有污泥,哪能長得出淨蓮呢?
十、佛陀會不會有無奈的時候呢?
一般人總以為︰佛陀一定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其實,佛陀也有無奈的時候。有一個壞人叫乾達多,一生作惡多端,唯一做過的一件好事,就是有一次,他走路時看到一隻蜘蛛,本來要一腳踏到蜘蛛身上,這一腳踏下去,蜘蛛就死了,他當時一念之善,趕緊把腳縮回來,跨遠一點,救了蜘蛛一命。
後來,乾達多死後墮到地獄去,這蜘蛛有心報恩,佛陀想滿蜘蛛的願,把蜘蛛絲一直放到地獄裡去救乾達多。所有地獄裡受苦的眾生,見到這條蜘蛛絲,都爭先恐後的跟隨在乾達多的後面,攀著它奮力往上爬,好離開地獄。但是,乾達多瞋恨心生起,「這麼細小的蜘蛛絲怎麼負荷得了眾人的重量?萬一蜘蛛絲折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永無解脫之期了嗎?」於是用力踩踢尾隨而上的眾人:「走開!這是我的蜘蛛絲,只有我可以攀上去,你們走開!走開!」
由於用力過猛,蜘蛛絲斷了,乾達多和所有的人又掉落下去,佛陀十分慨嘆︰「唉,眾生自私,真是沒有辦法啊!」由於人類自私、瞋恨,一點利益都不肯給別人沾光,不予人慈悲,不和人結緣,佛陀就是想救我們,也無可奈何啊!
有一個年輕人去爬山,半途不小心滑落山崖,幸好被半山腰的一條樹藤絆住,沒有繼續往下掉,但是,往下看是萬丈深坑,往上看是絕頂崖壁。他恐懼地喊叫︰「佛陀啊!佛陀啊!救救我啊!」
佛陀真的來救他了,佛陀對他說︰
「年輕人,我可以救你,就怕你不聽我的話。」
年輕人說道︰「這個時候,我怎麼會不聽你的話呢?」
佛陀說:「真的嗎?我說什麼,你都聽嗎?你都依教奉行嗎?」
年輕人千依百順的說︰「佛陀!依教奉行!我一定依教奉行!」
佛陀即刻認真的說道︰「那好,現在你把兩手放開來。」
「嚇!」年輕人大吃一驚︰「你要我放手?這一放,我豈不摔得粉身碎骨了嗎?」
佛陀慨嘆︰「你不放手,放不下,我怎麼能救你呢?」
所以,這個世間,誰能得救,誰不能得救,就在你是不是看得破,想得開,還有是不是真能提得起,放得下。我們要佛陀救我們,也要肯放下一些世俗的束縛,才能進入佛陀解脫的境界。
人間佛教必須把佛陀人間化,我們要從人間佛陀的信仰上,建立一個真實的信仰,然後慢慢地昇華,再來認識般若的法身、真理的佛陀;好比一個人從小學、中學讀上去,才能唸大學。佛陀的功行廣大無邊,不是一想可知,也不是一眼可以望盡的,當然更須要一步一步的去認識。我們認識了人間的佛陀,才能慢慢認識自己心裡的佛陀。認識了心裡的佛陀,自能豁然認識法身的佛陀。
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講於基隆極樂寺
佛陀的樣子
佛陀涅槃已經兩千多年,生在末法時代的我們,不能瞻禮到佛陀的真身金容,每念及此,不禁想到古人說的: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
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自從佛陀應身的金容涅槃以後,我們只能瞻禮到佛陀的聖像,那麼佛陀究竟長得什麼樣子呢?
一、佛陀的聖像
(一)聖像的種類
佛陀莊嚴的相貌,慈悲的金容,初學者只有從聖像上才能稍有認識。佛陀聖像的種類很多,有用木石雕刻的,有用金屬鑄造的,有用絹紙畫印的。聖像之中,有的是坐著,有的是立著,甚至還有臥著的。無論是木石雕刻、金屬鑄造、絹紙畫印,或是坐著、立著、臥著的,總是表現佛陀的慈悲莊嚴、崇高偉大,令人一見就會生起仰慕之念。
佛陀的聖像,每一種式樣,都含有它深刻的意義,象徵著佛陀的一份精神,一份聖格。
佛陀坐著的聖像,有的是結跏趺坐,宛如禪定;有的是左手放在盤著的腿上,右手高舉,以掌心向外,這是說法的樣子。前者是表徵佛陀的自覺,後者是表徵佛陀的覺他。自覺的意思是佛陀所以成為佛陀,必須經過相當的修持,思惟觀照,深入禪定,方能識得自己;覺他的意思是,佛陀從體起用,以真理普利眾生,用甘露法水,淨化人群。
佛陀立著的聖像,有的垂手站立,是為接引眾生;有的開步行走,是忙於教化。見到佛陀伸出慈悲之手接引眾生,在苦海漂泊的人,怎能不誠懇的皈投到佛陀的懷抱?忙於教化,正顯出佛陀對他體證的宇宙人生真理,充滿無限的熱情;雖然已是功行圓滿,也要用真理不休息的為眾生服務。
佛陀臥著的聖像,只有吉祥臥的涅槃像一種。涅槃,是福慧圓滿,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佛陀的涅槃像,是由動歸於靜的意思。佛陀住世時,說法、行化,是由靜生動,動有休止的時候,靜則是無窮的悠長。佛陀的生命,參入天地之至奧,流入無終的時間之流中,故說由動歸靜。佛陀的聖像中,有示現涅槃的一種,表示佛陀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與日月並光,與天地同長。
(二)雕像之始
佛陀的雕像始於什麼時候?在《增一阿含經》第二十八卷和《大唐西域記》第五卷均有詳明的記載:
有一年夏安居的時候,僧團中不見佛陀,大家都不知道佛陀到那裡去了?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天眼觀之,告訴大家:佛陀上升忉利天宮為聖母摩耶夫人說法。
佛陀為什麼到天宮說法?一、是為了報答聖母養育之恩。二、因為佛陀常在身邊,世間有些人不樂聞佛法。三、因為教團多諍,佛陀離開一下,使好諍者能夠幡然悔悟。
大眾知道佛陀到忉利天後,最想念思慕的莫過於拔蹉國的優填王。優填王受王妃的感化皈依佛陀之後,就對佛陀生起無比的恭敬供養之心。現在聽說佛陀上升天宮,多日不見,他竟因思念之切而生起病來。
優填王病後,大臣們建議優填王請有名工匠來雕刻佛陀的聖像,以便朝夕瞻仰禮拜。優填王大喜,立刻商請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接工匠上達天宮,親觀佛陀的金容妙相,雕刻五尺高的牛耳旃檀聖像。目犍連尊者接送工匠往返三次,旃檀聖像方才雕刻完成。優填王因此病癒,其歡喜自不用說。
佛陀在忉利天宮說法約三個月。三個月之後,佛陀重返人間,旃檀聖像竟起立迎接佛陀,佛陀微笑著對聖像安慰道:「你教化辛勞了!末世的眾生還要靠你開導。」
由此看來,雕刻聖像,並不在佛陀涅槃以後,佛陀住世時,就已經開始雕刻聖像供奉了。雕刻的旃檀聖像,起立迎接佛陀,這表徵無論是佛陀的金身,或是佛陀的聖像,都是活潑潑的活在人間。
(三)鑄像之始
佛陀的鑄像始於什麼時候?在《增一阿含經》第二十八卷以及《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中,各有記載:
第一、憍薩彌羅國的波斯匿王聽到優填王用旃檀雕刻佛陀聖像,為了對佛陀的崇敬,也為了好勝之心,乃以紫磨黃金鑄造聖像,高也是五尺,此即是最早的佛陀鑄像。
第二、有一次佛陀在祇園精舍說法之後,給孤獨長者上前頂禮佛足,稟白道:
「佛陀,您聖駕駐錫教團時,這裡的生活莊嚴、威儀,且肅靜如法。有時佛陀到別處去弘化,這裡沒有佛陀做中心,在秩序上有所欠缺,大家的心靈上也有空虛寂寞之感。懇求佛陀允許讓我們鑄造聖像,當佛陀去他方時,我們可以瞻仰,見聖像如見佛陀,這樣應能維繫教團的清淨,佛陀的威德之光也能永遠普照著我們。」
佛陀聽後,慈悲的允許給孤獨長者的請求。
「佛陀,在鑄造的聖像之旁,我們要安插幡蓋,供養香花,也希望佛陀允許。」給孤獨長者進一步的要求。
「隨各人的心意吧!」佛陀回答。
從上面兩段經文看來,佛陀住世的時候,就有很多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等,發心鑄造聖像供人瞻仰了。鑄造的紫磨金像,供奉在教團共修的道場中央,像一盞明燈,照亮信者的心靈。
(四)畫像之始
《大唐內典錄》中有一段記載:我國漢朝時秦景奉旨回月支國途中,看見優填王造的旃檀雕像,於是請畫師照樣畫了一張,後來帶至洛陽,皇帝見了,敕命在西陽城門和顯節陵上供養,從此素丹流傳,以至於今。
另在《行事鈔》中記載說:當初佛陀的諸大弟子,恐後世造像,無所表彰,所以請目犍連尊者引導工匠上天取圖,如是來往三次,才完成逼真的旃檀雕刻聖像。漢朝以後,中國僧伽紛紛前往印度留學,回國時,都想把旃檀聖像請回中國供養,那時印度諸王對此聖像,皆恭敬保護,不准聖像出境。但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徵,諸王就叫畫工依照旃檀聖像描畫,今日所傳的畫像,即是由此而來。
依此說法,佛陀畫像應始於佛陀涅槃幾百年之後,但在《阿含經》中記載,佛陀涅槃時,大迦葉尊者擔心摩竭陀國的阿闍世王知道這個消息,會過度悲哀,發生意外,因此和雨舍大臣商量,恭畫佛陀聖像,以解王哀。這大概是最早的畫像吧!
不過近年來發現,英國皇家博物館中保存了很多佛陀的畫像,其中有一尊畫像,被當做國寶珍藏著,那幅畫像據說是佛陀四十一歲的時候,弟子富樓那尊者所手繪的畫像,文色原本至今依然歷歷。日本永平寺的住持北野,曾攝影帶回日本,此像目前在臺灣各地也有流傳。
如此看來,佛陀的畫像又更早了,甚至比雕像、鑄像還要早幾年呢。對於佛陀的畫像,《瑜伽法儀軌》上說:「所畫的布絹大小隨意,於蓮華台上結跏趺坐,兩手臍下如入禪定。」因為畫像方便,信眾家中皆可供奉,佛光能夠普照家家戶戶,畫像者具有無量的功德。
(五)頂禮聖像
佛陀的聖像,是木石雕刻的,是布紙描畫的,有人說這是偶像。有些耶穌教的傳教師,也批評佛教這種對木石、金屬、布紙的偶像崇拜。
事實上,人是不能離開偶像崇拜觀念的。全世界的人都向他們國家的國旗敬禮,國旗不是紙就是布的,為什麼要向紙和布敬禮呢?要知道製成了國旗的紙和布,它在國民心中,已經不是紙和布,而是代表國家的象徵了。耶教徒向十字架祈禱,十字架上還釘著耶穌,十字架、耶穌,不也是木製、鐵製、紙畫的嗎?耶教徒們為什麼要向木、鐵、紙張跪下來祈禱呢?
一塊布,做成帽子可戴在頭上,做成鞋子就穿在腳下,布是沒有貴賤的,做成的東西才有貴賤之分;一張紙印成父母的像,我們對這張紙像就會好好的恭敬收藏,若是印成連環圖畫,隨便怎麼拋棄,也不覺心中不安。紙沒有貴賤,只是我們心上生起分別而有貴賤。金屬或化學原料所製成的聖賢之像,會高高的供奉起來,若是製成兒童玩具,如不倒翁,放在地上踢他幾腳,取笑他也不要緊。一切物質都是一樣,做成什麼就是什麼,佛陀的聖像是金屬、木石、布紙所做成的,但在我們的心中那已不是金屬、木石、布紙了,他是大智大覺的佛陀聖像!
從事相上來說,我們修行應該有目標,偶像可以啟發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的修持,當我們瞻仰佛陀慈悲的聖像,心中頓息貪瞋的妄念;當我們禮拜佛陀莊嚴的相好,行為自然端正不敢放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對聖像恭敬頂禮就會有所感應。
從法性上來說,真正沒有偶像觀念的是佛教徒而不是耶教徒。
有一次,丹霞天然禪師在一所寺院掛單,時值嚴冬,天氣寒冷,大雪紛紛,丹霞便將佛殿上的佛像取下來烤火取暖,寺中糾察師一見,大聲怒斥道:
「該死!怎麼將佛像拿來烤火?」
「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燒取舍利。」丹霞禪師從容不迫的回答。
「胡說!木頭佛像那有舍利?」糾察師仍是大聲怒吼。
「既是木頭,何妨多拿些來烤火。」丹霞禪師仍從容的取佛像投入火中。
丹霞禪師覺悟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道理,他才是佛教真正的弟子,才是認識了佛陀的聖者。沒有覺悟的時候,要恭敬聖像,覺悟了以後,心外無佛,可以說聖像就在自己心中。
唐宣宗未登基前做小沙彌的時候,他見到黃檗希運禪師在佛殿中央拜佛,他站在身後聚精會神地看著,忽然想起希運禪師常說的話,竟模仿說道:
「你常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你現在禮拜又是做什麼?」
希運禪師聽了,回頭就給他一個耳光,說道: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做如是求!」
希運禪師的話,是一般淺知淺識的人無法體會的真理;當我們向佛陀聖像頂禮時,是凡夫心和佛陀心的交流啊!
二、佛陀的金容
(一)聖容金身
佛陀真正的樣子,是清淨無為的法身,從法身理體而顯的妙用,就是應身的金容。佛陀的法身,連登地的菩薩都不能完全測知,佛陀的弟子,只能從金容的相好上去認識偉大的佛陀。
《心地觀經》上說:「金光百福莊嚴相,發起眾生愛樂心。」兩千五百多年前,為一大事因緣而降誕於世的教主佛陀,有著百福莊嚴的相好。佛陀的身體是黃金的顏色,有一丈六尺高,《阿含經》中說佛陀是「希有金容如滿月」。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就是佛陀的聖容。
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是未聞佛陀說法,初見佛陀的金容就決意皈投佛陀出家的。大迦葉尊者,本是婆羅門的富豪,在多子塔邊逢到坐在樹下的佛陀,他為佛陀的金容相好所攝受,不知不覺地向前頂禮,宣誓加入佛陀的教團;富可敵國的須達長者,作客南方,在夜中逢到佛陀,月光下,他也為佛陀的聖容所感動,跪在地上請求佛陀能到他的故鄉去宣揚真理,普渡眾生。
在佛陀傳教的生涯中,把迫害者懾伏回頭,把頑強者感化皈依,有很多也是由於佛陀慈悲威嚴的相好。叛徒提婆達多,收買了六名強盜去行刺佛陀,但被佛陀的金容所流露出的威德之光征服,這六名強盜即刻放下刀劍跪在佛陀面前懺悔;鴦掘摩羅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佛陀特地在路上和他相逢,天不怕地不怕的鴦掘摩羅,一見佛陀的金容,心中不由一驚,五體投地的請求佛陀准許他重新做人。
山中的猿猴,採摘野果,毫不畏懼的獻於佛陀的金容之前;酒醉的狂象,見到佛陀金容,流出悔過的眼淚。如日月之光的佛陀金容,如萬德莊嚴的佛陀相好,使兇惡者生起慈悲,使暴戾者變為平和,在五十年傳教的歲月中,睹佛陀金容而得救的,真是不計其數。
(二)金容相好
形容佛陀的金容相好,在經裡都說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好,指佛陀的身體金容,微妙的形狀,可以一目了然的叫做相,不易覺察而使人見了生起愛樂之心的叫做好。八十種好是因三十二相而有的,所以又叫做八十隨形好。
這樣圓滿的三十二相,並不是天生如此的,佛陀是經過九十一大劫的修行,才成就了三十二相,在《百福莊嚴經》裡說,每修一百福,才莊嚴一相,即如經云:「百劫修相好,三祇求福慧。」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一相,每一好,經裡都有記載,三十二相是:
1.足下平滿,沒有凹處。2.足下輪形,千輻輪狀。
3.手指細長,白淨如雪。4.手足柔軟,毫不粗硬。
5.指間縵網,交互連絡。6.足踵圓滿,無凸凹處。
7.足背高起,前後均平。8.股肉纖圓,有如鹿王。
9.手長過膝,端嚴如山。10.男子之根,密藏體內。
11.頭足之高,如兩手長。12.一一毛孔,生青色毛。
13.身毛上靡,向上偃伏。14.身體之色,有如黃金。
15.身放光明,四方一丈。16.皮膚細滑,柔軟如油。
17.足掌肩頂,平滿無缺。18.兩腋充滿,無有凹陷。
19.身體平正,威儀嚴肅。20.身形端直,毫不傴曲。
21.兩肩平滿,豐腴異常。22.口中牙齒,計有四十。
23.齒白緊密,潔淨而堅。24.牙齒平齊,毫不參差。
25.兩頰隆滿,如獅子頰。26.咽中津液,潤食美味。
27.舌廣而長,柔軟細薄。28.口中音聲,遠能聽聞。
29.眼以紺青,澄如大海。30.眼睫之毛,殊勝非凡。
31.兩眉之間,白毫放光。32.頂成肉髻,無能見頂。
八十種好是:
1.無見頂相。2.鼻高不現。3.眉如初月。4.耳輪垂埵。
5.身體堅實。6.骨際鉤鎖。7.身旋如象。8.行時現印。
9.爪如赤鋼。10.膝骨圓好。11.身上清潔。12.皮膚柔軟。
13.身不彎曲。14.指圓纖細。15.指紋藏覆。16.脈深不現。
17.踝不突出。18.身相潤澤。19.身形滿足。20.行不逶迤。
21.容儀具足。22.行止安詳。23.住無能動。24.威振一切。
25.見者安樂。26.面大適中。27.貌色不撓。28.面容美滿。
29.唇如赤色。30.言音深遠。31.臍深圓好。32.毛髮右旋。
33.手長過膝。34.手足如意。35.手紋明直。36.手紋細長。
37.手紋不斷。38.見者和悅。39.面廣殊好。40.面如滿月。
41.說和悅語。42.毛孔出香。43.口中出香。44.容如師子。
45.進止如象。46.行如鵝王。47.頭如醉果。48.聲分具足。
49.牙齒白利。50.舌色如赤。51.舌薄而長。52.毛多紅色。
53.毛軟而淨。54.眼廣而長。55.死關相具。56.手足蓮色。
57.臍不現出。58.腹不突出。59.腹細勻適。60.身不傾動。
61.身相持重。62.其身長大。63.手足軟淨。64.光長一丈。
65.光照身行。66.等視眾生。67.身相雄偉。68.不輕眾生。
69.聲不增減。70.說法不著。71.隨緣說法。72.音應眾聲。
73.次第說法。74.觀不盡相。75.觀不厭足。76.髮長而好。
77.髮長不亂。78.髮自旋好。79.髮如青珠。80.有德之相。
上面所敘述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各經的記載,稍有出入,但佛陀的金容不同凡人,自無異議。比方說佛陀是丈六金身,當時有一外道懷疑,他用尺去測量佛陀究竟有多高,但他量了丈六,又是丈六,永遠量不完。《西遊記》裡敘說孫悟空一個觔斗十萬八千里,但他翻了幾十個觔斗,也翻不出如來的掌心,這正可以形容佛陀的金容相好,崇高過山岳,深遠逾海洋。
三十二相中有一廣長舌相,是形容佛陀說法的音聲,可以遠聞。音聲究竟能傳播多遠?在《寶積經》中,說到佛陀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有一次想測量佛陀說法的音聲,飛翔到距離娑婆世界無量遠的東方佛國,再測聽佛陀的音聲,依然可以聽到。數千里外的歐美廣播,我們現在況且能夠收聽,何況功德巍巍的佛陀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只是我們凡夫所了解的佛陀,佛陀的真正金容相好,又豈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能形容包含的?
(三)八相成道
佛陀的金容雖然有著無量的相好,但是佛陀誕生在人間,他終究也是人。佛陀在人間整整八十年的教化,這說明佛陀一生的經過,就是八相成道。茲將八相成道略述如下:
1.降兜率:佛陀由燃燈佛授記,是娑婆世界的補處菩薩,先住於兜率天的內院之中,經過四千歲,觀察娑婆世界教化的機緣。
2.入胎:在兜率內院住滿四千年後,即乘白象由天而降,由聖母摩耶夫人右脅入胎。
3.誕生:在四月八日的豔陽天氣,於藍毘尼花園中降誕,降誕後即能行走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4.出家:二十九歲的時候,因感念世間無常,弱肉強食,而且人間多不平現象,遂毅然騎馬踰城出家學道。
5.降魔:在修道的時候,內心有貪瞋煩惱的魔,外境有聲色貨利的魔。征服魔軍的邪惡,不為魔女所誘惑,這需要大雄、大智、大無畏的降魔精神。
6.成道:降魔以後,終於在十二月八日,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
7.轉法輪:佛成道以後,於五十年中,談經說法,把真理弘遍人間,使法輪常轉於世。
8.涅槃:八十歲的那年二月十五日,教化因緣已滿,遂於娑羅雙樹下進入涅槃。
佛陀是人間的大聖者,佛陀既生於人間,他的金容相好,就有嬰兒、童年、青年、壯年、老年的不同,大迦葉尊者命雨舍大臣所繪的八相成道經過,正可說明佛陀一生的化跡。
(四)金身受災
佛陀的金容聖身,是那麼相好莊嚴,但是應身的佛陀,在人間的活動,並非順心如意,百無阻礙。
佛陀的教法,說明這個世間是無常苦迫的,而佛陀一生有為的金容聖身的變化,也正說明世間諸行無常的真理。不管怎麼說,功德所修積而成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總是有為的身相,不是無為的法身。佛陀應化的有為金容聖身,所受的災害,也是難免的。
佛陀在行路的時候,曾遇到兩次災害:一次是行走軻地羅山時,被怯陀羅毒樹的木刺刺傷足踝;一次是在耆闍窟山下經過時,被提婆達多從山上推下的巨石擊傷右腿流血。
佛陀有兩次對大眾宣布他患病的消息:一次命名醫耆婆為他調下痢的藥,服用後病癒;一次背痛命阿難尊者到村中乞求牛乳,命大迦葉尊者為其誦念七菩提分,病苦得以消除。
佛陀又有兩次遇到飲食的困難:一次是在婆羅村安居的時候,適逢饑饉之年,在三個月中,每日唯食馬麥充饑;一次出外乞食不遇,空缽而還,只有餓著肚子等待天明。
另外,婆羅門的戰遮女,曾當面指著佛陀的金容,誣衊佛陀;拘利城的善覺王,指著佛陀的聖身,批評佛陀……。佛陀的聖身金容,遭受如許的災害,不了解此中深義的眾生,很容易生起疑惑,憍薩彌羅國的國王波斯匿王,曾經針對此問題請問佛陀:
「佛陀,您的金容相好,品德威嚴,是天上人間所沒有的,但是佛陀您在傳播真理的生涯中,為什麼會有那些災害呢?」
佛陀回答:
「大王,諸佛如來的永恆之身是法身,為度眾生,才應現這些災害,傷足患背、乞乳服藥,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塔供養,這些都是方便善巧,欲令一切眾生知道業報不失,令他們生起怖畏的心,斷一切罪,修諸善行,獲證永恆法身,無限壽命,清淨國土,不要留戀娑婆世界的有為色身。」
波斯匿王聞後,疑雲頓除,歡喜踴躍,他不但認識了佛陀的金容,更體會到佛陀甚深的大悲心。
偉大的佛陀,他的聖身金容,我們雖然沒有看到,但佛陀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那靈山會上,百萬人天中央端坐著的相好莊嚴的佛陀,也將永遠依稀的浮現在每一個人腦海裡。
三、佛陀的真身
(一)無相真身
佛陀的聖像,我們到處都可瞻禮;佛陀的金容,兩千五百多年前,確實曾應現於世間,但佛陀的真身究竟是什麼樣子?
唐順宗問佛光如滿禪師道:
「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回答:
「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
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
智者善思維,更勿生疑慮。」
唐順宗仍然有疑,又再問道:
「佛向王宮生,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如滿禪師再回答:
「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
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
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
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心處,自然無法說。」
佛陀的真身,就是法身。法身,才是佛陀真正的樣子,但法身無相,九住菩薩尚不能見,何況給無明煩惱遮蔽了的眾生?法身,無為無作、無形無相、無去無來、無始無終,我們怎樣才能見到佛陀的法身呢?
經云:「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可見法身不是在形相上求見的,法身完全是修證的問題。
《華嚴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法身是離語言、離文字、離思量的境界,「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法身,就是虛空身,雖無形無相可言可見,但無形而無不形,無相而無不相,法身是橫遍十方,充實法界的。
太原孚上座,有一次在揚州講《涅槃經》,講到三德法身的時候,廣談法身的道理。當時有一位參禪的禪師,在法會中聽得失笑起來,講經下座以後,孚上座搭衣持具,很虛心的向失笑的禪師頂禮道:
「適才某所講法身,莫非有不是嗎?」
禪師回答:
「你如要認識法身,請你停講三日,閉目深思,看看法身究竟是什麼樣子?」
孚上座聽後即宣布《涅槃經》停講三日,自己閉門參究,三日後,他對法身似有所悟,很歡喜的說道:
「法身之理,猶如太虛,
豎窮三際,橫亙十方,
彌綸八極,包括兩儀,
隨緣赴感,靡不周遍。」
從這個公案,知道法身非從形相上去了解,非是語言可以說明。聖像金容,一說或一看,就能知道,唯有法身不是眼耳可以了知,佛陀的無相真身是要從心上去認識的。
(二)真身相用
法身之體,雖然不是有形可見,有相可看,但法身的莊嚴德相,微妙之用,又不是完全不可知道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說:「法身畢竟體,非彼相好身;以非相成就,非彼法身故;不離於法身,彼二非不佛。」佛陀的聖身金容,不是法身,但聖身金容確又是從法身所顯現的相用。
在《密跡經》中說:佛陀聖身,雖然分有法身、報身、應身,可是三身又不二,因為報身、應身,是從法身理體上現起的,離了法身,也就沒有報身和應身,所以從應身的金容上也可以測知佛陀的法身。當佛陀應化世間,到處說法時,在每一講經的法會中,有見佛陀是金色身的,有見佛陀是銀色身的,甚至還有見到佛陀是硨磲、瑪瑙、琉璃色之身的;有的見到佛陀與人無異,有的見到佛是丈六金身,與轉輪王無異,或見三丈、千萬丈等種種不同之身。甚至佛陀說法的音聲,也有種種不同,有柔軟微妙聲、有獅子大吼聲。其所說法,也是隨著各個聽眾的根器而不同,有聞布施、持戒,也有聞禪定、智慧、解脫、大乘法等等。這不就是從真身本體上所顯現的不可思議的法身神力嗎?
我們從各種經典中知道,教主佛陀常常在同一個時間,在千萬國土裡作佛事,有種種名號,有種種身形,有種種教化,這不就是從法身所顯現的相用嗎?若非法身能顯相用,何能至此?一佛的國土是三千大千世界,娑婆只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小世界,佛陀應現世間,若非法身到處可顯相用,何能教化三千國土?
《大乘起信論》說:法身,自體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實識知。由此可知,娑婆世界的一切,無一不是法身的相用,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在覺悟的聖者眼中,無一不是佛陀的真身,無處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將有為的身形進入涅槃,是佛陀契合法性,把真身遍在一切法中,一切法中也都有佛陀的真身;佛陀至今還和我們在一起,我們也活在佛陀的法身中。
不但我們活在佛陀的法身中,《楞嚴經》說:「十方虛空世界,都在如來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這如來的心,就是佛陀的真身;宇宙萬象,都是佛陀真身的相用。
(三)真身處處
法身,是佛陀的真身,這真身遍滿十方虛空法界,所放的光明遍照無量的國土,唯有具足十住的菩薩,才能常常聽到法身演說妙法。法身,是佛陀的境界,《華嚴經》說:「大海之水可飲盡,剎塵心念可數知;虛空有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境界。」佛陀在各經中不時的指導修學的弟子,如何親切的認識佛陀的真身。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諸法的自性,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就能見到佛陀的真身。《金剛經》也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法在佛在,信法就是信佛,佛陀所以是佛陀,因他能契合法性,證悟法性,和法性打成一片;不相信法,不恭敬法,不了解法,就不能認識佛陀的真身。
佛陀的應身,應現的因緣將了,要進入涅槃的時候,弟子們都很悲哀,佛陀就對大家說道:
「你們不要悲哀,有為的、年老的應身如同破舊的車子,破舊的車子毀壞了,用保養來繼續使用,不是永久的辦法。我可以把這有為的肉體生命,活上數千萬年,和你們共同在一起。但有會合就有別離,這是不變的道理。佛陀進入涅槃,在法性中照顧你們,讓佛陀的生命,和無為的法身相應,這生命才是與天地同長,與日月同光!大家今後若能依我的教法而行,那綠色的楊柳,那青青的松柏,都是佛陀的法身。」確實,能依著佛陀的教法而行,就能見到佛陀的真身。
因此,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佛陀的真身,三十七道品、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是佛陀的真身,甚至奉行這些教法的僧團,就是佛陀的真身。
(四)常住真身
佛陀的真身,佛陀的法身慧命,就是六和敬的僧團,佛陀常說:「能供養僧,則供養我已。」可見佛陀多麼重視僧團!所謂「紹隆佛種」、「續佛慧命」,都要靠僧團。所以,僧人務必在四方努力弘法利生,讓佛陀有無量的真身遍滿在世界之上!
一九七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講於宜蘭念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