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迷悟之間11 --成功的理念3
星雲法師著

克難
  
  數十年前,台灣曾經推行過「克難運動」,整個社會一時風起雲湧,響應這項運動。想當初的克難運動,對數十年後的台灣經濟起飛,也不是沒有因緣。
  
  四、五十年代的克難運動,產生了許多的克難英雄、克難球隊、克難住家、克難樂隊,整個的社會都充滿了克難、儉樸的風氣。
  
  其實,自古的先民,那一個階層不都是靠著克難的精神來開創未來。結茅為屋,不是克難嗎?野果為食,不是克難嗎?以獸皮為衣,不是克難嗎?以徒步代車,不是克難嗎?造橋要克難,鋪路要克難,甚至戰爭沒有武器,用鋤頭、釘耙,都可以作戰。
  
  所以,當時的人,從小出生之後,克難的童年,克難的婚禮,克難的讀書求知,克難的耕種生活,克難的郊遊,克難的娛樂。甚至於生病了,只要喝喝開水、洗個熱水澡、曬個太陽、喝碗薑湯,作為克難的醫療。
  
  想到古代王羲之用樹枝代筆練字,懷素用芭蕉葉代紙寫書法,匡衡鑿壁偷光讀書,蘇秦懸樑刺股勵志,他們在克難的生活中刻苦努力,終能出人頭地。甚至近代的紅葉棒球隊,用石頭當棒球、用樹枝當球棒,他們赤腳打棒球,開啟少棒之風,台灣少棒也榮獲多次世界冠軍。
  
  現在的社會,尤其這幾年來已沒有克難的精神了,選手集訓,還沒有開始訓練,就要求有汽車、有冷氣、有營養餐等等,先把休息、享受的條件講在前面。現在的工作,也都是先講待遇多少、休假的時間多少,從不提倡克難的精神,工作怎麼能做得好呢?
  
  古代的人,信封用過後,反面再用;紙張寫過字了,反面可以再寫。衣服破了再補,家具壞了再修,甚至自己理髮、自己裁衣、自己煮飯、自己當管家僕人,都 是靠自己來。想起當初因為有這種克難精神,社會怎麼會不進步呢?現在的人,講究名牌、講究享受、講究排場,雖然現在的經濟發展,物用豐富,但在經濟優裕的 時期,也要有對等的發揮克難精神,否則「由儉入奢易」,一旦經濟蕭條了,再要由奢入儉,那可就難了。
  
  人,要有憂患意識,要懂得未雨綢繆,尤其要有克難精神,如此,儘管人生路上風雨飄搖,任何苦難,都能安然度過。希望我們的社會,能讓「克難」的精神再度復活!
  
  《人間福報》2002126


流轉
  
  曾經風靡社會的一首歌曲「春水向東流」,水流到哪裏去了呢?東流的水又會再回來!
  
  所謂流轉,就是輪迴的意思。生命如水,不會死亡,只有流轉,天上、人間,甚至地獄、畜生,依著各人的福報因緣、業力行為,在生死海中流轉。
  
  一般的人只是順流而下,修行的人可以逆流而上。有時在生死大海裏流轉,會遭遇滅頂;只要努力,也可升浮。流水有急流、有清流、有濁流、有亂流、有瀑流,甚至還有暖流、寒流,我們在流轉中怎樣適應,怎樣掙扎,怎樣脫流而出呢?
  
  現在的社會,人慾橫流,我們必須要能投鞭斷流,要做一個明哲保身的人;我們可以從善如流,但不能隨波逐流。因為隨流,才會清淨,才有進步;沒有流轉,死水一攤,也會腐臭。
  
  甚至於金錢、名位、人事,都應該有各種的清流,在清流中,才能生生不息。你看!有很多名利雙收的人,急流勇退;有的人種種辛苦,力爭上流。也有的人在社會上付出一生的歲月,種種的積聚,到最後因「五家」的關係,付諸東流!
  
  流,即代表人生,如軍旅之流、商賈之流、女輩之流、三教九流,什麼流都可以,但不能成為地痞流氓的人中下流。人儘管怎麼流轉,都要懂得回家,千萬不要流離失所、流浪街頭,成為遊民,成為流浪漢,那就不成其流了!
  
  人生之流,說話通順,叫做流利;參加團體,不為人尊重,叫做流派;女士總喜歡名牌、流行之物。但有的時候,政治人物流失人心;婦女懷孕流產,那就是不好的流轉了。
  
  空氣要迴流,才能常保清新;人身的血脈要暢通,才能永保健康。一個國家的貨物要暢流,就能經濟發達;交通要暢通,就能帶動地方繁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要通暢順流,才能和平;家裏如果每個人的意見互不能通,財物也不流動,則距離失敗衰微也就不遠了。
  
  水不流,人流;山不轉,路轉。我們在茫茫的人海之流裡,我們的航道,我們航行的目標,實在都需要入流。像現在我們國家的人才外流,經濟外流,也等於一江春水像東流。東流的水能夠再回來嗎?真是無語問蒼天!《人間福報》2002127


山和海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錢的人不是住在山上,就是住在海邊,所以山和海跟人的生活、財富、休閒,都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有的人喜歡高山,喜歡高山的人,因為山可以登高遠眺,因為山上有樹木林蔭,因為山上有金銀寶藏,因為山上有各種飛禽走獸。還有的人不惜一切,為了登山,賠上了生命。
  
  當然,高山也蘊育人的道德、品格、修養、意志,因此一般人常常比喻、讚美他人的人格,就說「有如山高」。
  
  喜歡高山的人固然不少,但也有人喜歡大海。海邊可以一望無際,可以漫步休閒,可以觀望游魚海鷗,甚至可以到海底取寶,採收珊瑚,挖掘能源。更有甚者,有的人不惜一切冒險航海,固然有人發現新大陸、新海島,但也有不少人賠上了生命,他也在所不惜。
  
  地球上什麼最大、最多、最高、最深?就是山與海。唐詩有說:「三山六水一分田」,山佔據全地球的十分之三,水佔了十分之六,可見留給人類的平地,只是十分之一而已。
  
  靠山吃飯的人,以森林、山產,甚至打獵生活;靠海吃飯的人,從事製鹽、海產,甚至捕魚為生。曾經有一段時期,高雄的人反對靠山維生的屏東人捕抓伯勞鳥,屏東人則抗議說:「你們靠海吃飯,可以捕撈烏魚,為什麼我們不能捕捉伯勞鳥靠山維生呢?」
  
  山和海都是變幻莫測,變化無窮。高山能成就人生,也能毀滅人生;大海能成就財富,也能毀滅生命。所以有人讚嘆父母的恩惠比山還高,比海還深,說明父母之恩難以報答,就等於高山和海洋,難以征服。
  
  山高,高處不勝寒;海深,深底不好行。高山大海,猶如人生的起伏,我們在山海之間,究竟如何平衡人間的生活呢?
  
  山和海雖然可以休閒、遊憩,但終不是長居之處。人應該要在通衢大邑,甚至於洋場與群眾合流,共同創造社會的利益,偶爾以山海度假則可,不能以山海久居。山海雖然有仁、有智,但是我們的國家社會還需要有許許多多的勇者喔!
  
  《人間福報》2002128


養分
  
  吾人生存在宇宙之間,要靠養分才能存活;舉凡天地萬物,可以說都是在養分的供給下生存。例如:雨露是花草的養分,飼料是貓狗的養分,海水是魚蝦的養分,空氣是萬有的養分,父母是孩子的養分,衣食是吾人生活的養分,讀書則是人格健全的養分。
  
  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要靠養分才能滋長,如果失去養分,任何生命都無法存在。過去農家養豬養雞,豪門可以養士,聖賢可以養眾,政通人和可以養民。現在的領導者收買人心,甚至台灣曾經有買賣人口的流風,造成許多養女,因此發生不少人倫悲劇。
  
  養分者,養身之本也。世間萬法,都是相互為用,彼此同體共生。人的生存,要靠許多因緣成就,提供養分。例如:老師供應我們知識的養分,農夫供應我們糧 食的養分,工人供應我們物用的養分。人,到了老年,除了靠兒女給予父母長者的養分以外,國家社會尤其應該對頤養天年的老人給予尊重的養分。如《禮記》說: 「五十養於鄉,六十養於國,七十養於學。」老人到了沒有養分的時候,如何安度晚年的歲月呢?
  
  工人訓練要養成,公務人員的儲備更要養成。日人統治台灣時期,當時的學校不名為學校,而稱為「養成所」,例如現在的泰北中學,即是日據時代佛教創辦的 中等養成所。吾人要求生命久長,必須注重養分。哪個個人能注重養成,則個人會健全;哪個團體注重育養人才,則團體會興旺。
  
  但是,人也不一定要養聰明,有時候也要養拙。所以有了外緣給我們的養分之後,更要懂得養精蓄銳,充實自己;養深積厚,普利世人。也就是說,人有了養分 之後,自己應該保養心靈,才有健全的身心。包括:清心寡欲可以養心,寧靜致遠可以養志,怡情適性可以養和。甚而人類靠天地萬有給我們的養分,讓我們養望、 養廉、養氣、養德、養量。
  
  所以,養分並非只是養身,而應注重養心、養性;心性的滋養,就是要有仁義道德。我們的身體每天要吃幾碗飯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我們的心靈每天也要靠多少仁義道德的滋養,才能讓心性獲得充足的養分。
  
  螞蟻儲糧,蜜蜂釀蜜,都是為了儲蓄養分。人在世間不把養分儲備充足,不把自己完成,未來的歲月便叫人掛念。因此,儲糧養身,儲德養性。試問:我們道德的養分,究竟儲存了多少呢?《人間福報》2002129


邊緣人物
  
  一個團體,一個事業,一個政黨,都有核心的幹部,但也有很多的邊緣人物。甚至於情報單位,有一些情報員,都養了許多線民,這些線民都是邊緣人物。
  
  學校裏,代課老師,兼職教員,因為不在編制之內,就是教育界的邊緣人物。邊緣人物,沒有獲得社會的認同,沒有獲得政府的照顧。像東漢時,漢光武的朋友嚴子陵,他就是政治上的邊緣人物;現代很多的企業家,身邊都有很多不為人知的邊緣人物。
  
  我們看到一部電影、一齣戲劇,都有很多的臨時演員、替身、撿場等串場人物,那許多的邊緣人物看起來好像不重要,實際上缺少他們,這部戲又怎麼能演得下 去呢?像京戲中有跑龍套、搖旗吶喊的角色,看起來好像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人物,如果戲劇中缺少這些邊緣人物,則紅花雖好,沒有綠葉搭配,又怎麼能圓滿這一台 戲呢?
  
  所謂邊緣人物,就是沒有被認同到核心裏,沒有被認同其重要。邊緣人物有的是不被團體重視、被排斥,有的是自己離開團體,不認同這個機構,不認同這個政權,不認同這個國家,自我放逐,冷眼旁觀,自願做一個邊緣人物,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
  
  家庭中,蹺家的孩子,就是家庭的邊緣人物。家族有家族的邊緣人物,國家也有國家的邊緣人物,不認同自己的國家,羨幕另外的國家,又沒有國籍,他只能算是自己國家的邊緣人物。
  
  由此而推,政治上有很多的政治邊緣人物,宗教裏也有很多宗教的邊緣人物;文人學者,有學問但沒有著書立說,他只能算是學界的邊緣人物。邊緣人物的內心是非常的無奈,甚至有一些是非常的痛苦。不過我們溫暖的人間,應該擴大胸懷,多關心一些這類的邊緣人物。
  
  在佛教裏說,人去世以後,在轉世之前,不知投身何道,有個中陰身,在色空之中,漂浮在時空裏,這個中陰身就是邊緣的生命。所以,有人要誦經超渡,都希望趕快從邊緣人物,能夠找到一個真實的身分,有個真實的生命,也就是寶貴生命的未來。
  
  《人間福報》20021210


系列服務
  
  系列服務是現代人在事業上、工作中,所創造出來的一個新名詞,如飯店從訂房到交通、機票的訂購,甚至訂報紙、買雜誌,都會系列的為你設想;醫院裡,從 看病,檢查、治療、住院,到復健,也有一系列的追蹤服務;學習語言,從上課到出國遊學,也強調一系列的服務;餐飲店,從用餐到飯後水果、甜點,也講究一系 列的周全服務。
  
  買汽車,也講究售後的零件保養等修護;搭乘飛機,空航人員,也注重系列服務;到銀行、會計室、事務處,從存款、轉款、繳稅,都有一系列的服務;電器保養公司,也有從影印機、傳真機、列表機的系列保養;又有打掃公司,從清潔地板、花園除草、種花等,都是一系列的包辦。
  
  系列服務是社會一項進步的文化,數十年前,為了遷移戶口,到鄉鎮公所辦理,經常要跑三、五趟,才能辦妥;出國一趟,首先要找一位保證人,還要到銀行結 匯,有時沒有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辦好出國手續。現在旅行社,只要你一通電話,就會有一系列的服務,連出國所需的衣物、攜帶的物品,都會為你做一系列 的關懷與設想。
  
  現在商業,講究售後服務,產品買進賣出的過程,都會公開集會說明;甚至於警察要抓犯人,也要檢察官開搜索票、會同里長,才能逮捕犯人;買賣房子,建築 商也會為你做一系列的估價服務;尤其是出版界,講究大規模的出版系列服務,如地理書籍,有世界地理全書;歷史,有世界歷史全集;文學,有世界文學總覽;世 界著名小說彙編,以及哲學大全、科學全書、健康諮商總集等,無論什麼天文地理的書藉,都是一系列的推出,方便購買者所需。
  
  所謂系列服務,有的是在時間上,為你保固;有的是在空間上,為你保養。系列服務,是現代人類的文明貢獻,是競爭力的發揚,也是現代在管理學上的成就。
  
  從士農工商生活的系列服務外,我們每個人,對自我的照顧,也要有系列的服務:人要有知識;有知識不夠,還要有道德;有道德之外,還要有人緣。就如有人重視飲食的保養,但不能忽略了每天的體能運動,除此之外,還要要重視皮膚的保養,以及內臟的調和。
  
  除了對自已有系列服務外,對家人、社會、朋友、國家都要有系列服務的關懷,因為這是一個系列服務的時代!《人間福報》20021211


迷路
  
  人從懂事,訂立人生的目標後,要想到達這個目標,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到達。如搭飛機,坐火車,乘汽車,以及走路,都能到達目的地。人生的目標也是如此,不管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一定會到達目標,只是花費時間長短的不同而已,但是,如果迷路了,就不能到達目標了。
  
  這世間,讓我們迷路的原因有:天氣惡化、地形複雜、黑暗、迷惑、誘惑、恐懼、受傷、障礙、膽小,以及高山河流的阻礙。外面的迷路好處理,只要結伴、問 路、羅盤等,都能讓我們不致迷路。但是心理、思想上的迷路,最難獲救的,如執著、愚痴、幻想、無明、誤判,都是讓我們迷失人生道路的原因。
  
  登山的人不怕山高,也不怕氣候的寒熱,就怕迷路;航海的人不怕大海寬廣,也不怕風浪巨大,最怕的就是迷失方向;飛行的人,不怕黑暗,也不怕路途遙遠,就怕導航錯誤。
  
  現代的年輕人,因為貪戀沿路的風光、懶惰不精進、發脾氣、鬧意見、迷戀愛情,而迷失了自己的目標與前途;中年人,也會因朋友不義,交友不慎,被朋友信 用所拖累,而失去了事業與財富;年老的人,到那裏去養老?養老的費用在何方?以及找不到自己的歸處,而失去了後半輩子的方向,甚至不知何去何從!
  
  唐玄奘靠定力,才沒有在八十里流沙中迷失自己;哥倫布靠著勇敢與信心、才能發現新大陸;漢朝使節張騫,因為自己的毅力,才能造就歷史聞名的絲綢之路;荷蘭人以他們的智慧,才能與海爭陸路。
  
  你怕迷路嗎?你要準備一張地圖,地圖是誰?是老師、善知識與長輩,因為他們是識途老馬,他們能指引你走向正確的道路;你怕迷路嗎?指南針會為你指引方 向;你怕迷路嗎?歷史真理,會幫你辨明正邪之路;你怕迷路嗎?點亮心裏的燈光,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你怕迷路嗎?信仰、正見,勇敢、預備、健康,體力,節 操,都可以帶領你走向正途;你怕迷路嗎?你要有了解高山地理、河川險峻的知識,才能避開岐路險道,你還要與人廣結善緣,如此就算迷路了,才有人幫你指引, 讓你能回到原點。
  
  佛陀說:「我如善導,導人善道,行與不行,過不在導。」所以天下迷路者要知道;父母、師長和社會顯達,都已為我們開闢了人生的道路,我們不要讓自己迷失在道路上!
  
  《人間福報》20021212


補強
  
  補強,無論是國家、社會、家庭、個人都需要補強;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也要補強;房子年久了,也要裝修補強;橋樑道路久了也要補強;樹木花草需要 澆水、施肥補強;水溝渠道要常清洗、除垢補強;房屋要空氣的流通、陽光的照射補強;花草果樹要灌溉、除草補強;颱風來襲,把門窗釘牢是補強;房屋加強材料 的鞏固,是預防地震的補強。
  
  訓練耐力也是補強;汽車的引擎,馬力不足要補強;飛機的航道路程也要補強才安全;企業服務要補強,生意才會更好;主管與屬下的溝通要補強,才能達到共識;電腦周邊設備升級要補強,才能將文件處理得更迅速;錄影要打燈光、人要上粧補強,才能更上鏡頭。
  
  我們要讀書,補強智慧;我們要有修養,補強氣質;我們要有善知識,補強道德;我們要運動,補強體力;我們要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補強人緣;我們要拜訪親 朋好友,補強人際關係。眼睛退化要戴眼鏡,補強自己的視力;牙齒動搖了,要做假牙,補強它的功用;我們發心、勤勞,為了補強我們的服務、耐力;我們要勇敢 奮鬥,補強自己的樂觀進取。
  
  國家需要國防,我可以從軍,補強國家的軍力;社會人才不夠,需要補強教育;獎勵社會的好人好事,是補強社會的善美;給予宗教的支助,是補強人心的淨化。
  
  大家要生產,補強國家的經濟成長;像現在的讀書會,是文化的補強;弘法佈教、三好運動、七誡運動,是社會人心的補強。
  
  現在的媒體為人詬病,因為都沒有補強人心,反而腐蝕了人心,媒體環保日,就是為了要補強社會的淨化。
  
  醫療進步,可以補強人的健康;政治的清明,補強社會的安定;人人做警察,補強社會的秩序;農工勤奮工作,補強生產的不足;空中大學,就是補強社會教育 的不足;提倡終身學習,是補強年輕時的學習不足;參加國際比賽,把選手集中在一起,加強訓練,是補強平時的訓練不足夠,菩提眷屬的舉辦是補強婚姻的黏力。
  
  有的人要吃維他命、打針、吃補藥補強體力;理髮、洗澡、吃飯,是補強身體的健康;睡眠也是回復體力的補強;世界貿易的互通,也是補強經濟的流通。
  
  俗語說「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不是好的補強方法,補強要在平時保養、愛護、準備,才能獲得好的成效。《人間福報》20021213


 人間的迷信
  
  世界上,人類對很多不可知的事物,常被神權所左右,而產生了迷信。人們除了對數字的迷信之外,也有對時間、地理的迷信,以及對顏色、語言的迷信。可見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人類如何聰明,都難以逃出迷信的框框。
  
  有的人建築房屋、經營生意買賣,迷信地理風水。但我們常見在同一條街上、同一排的房子中,有的人生意興隆,有的人門可羅雀,有的人成為富商,有的人卻關門倒閉,這不就是說明:興衰、財富與地理方向,沒有必然的關係嗎?
  
  也有一些人,迷信良辰吉日,在破土、建築、動工時,都要看時辰,以祈求事事順利、生意興隆。但是,現代人的婚喪喜慶,都會選在星期六、星期日舉行,以 便親朋好友方便參加,難道就不能吉祥如意嗎?也有的人喜歡紅色,忌諱白色,但是現代人的結婚禮服,都是以白紗表示神聖、純潔,這難道就註定了不吉利嗎?
  
  有的人喜歡算紫微、八字,迷信這個人是掃把星,迷信那個人的八字與人相沖。但是在同一個團體裡,各色人等都有,難道會因為有不同的八字,此團體就不能 和合相處了嗎?人們忌諱他人提到病,提到死,提到苦,因為病、死、苦都是不吉利的,難道人們忌諱說病、死、苦,人世間就會沒有病、死、苦嗎?其實病、死、 苦都是人間實相、本來如此啊!
  
  在特定的時間、場所裡,人們更不能說出某些忌諱的言詞,例如:過年時,不能說「完了」、「死了」、「倒楣」等不吉利的話,也不能掃地、拿剪刀、吃稀飯 (表示永遠貧窮);在喪家、醫院、監獄裡,不能說「再見」、「再來」等話語;農曆七月不能結婚、出殯、搬家、買車子等;送禮給朋友,也忌諱送傘(散)、送 手帕(表示分離);甚至於吃梨子,也不能與人分吃,因取其諧音為「分離」的意思。其實這一切,都是人們庸人自擾、擔心厄事降臨,以及過分趨吉避凶的心理作 用。
  
  日本人送禮喜歡送鐘,因為「鐘」與「錢」同音,表示興旺、進財之意;在中國,卻忌諱送鐘,因為有「送終」的諧音。在中國代表著不吉利的烏鴉,在美國、日本卻是喜鵲,由此可知,吉利、不吉利,都是人們自我設想、自我束縛的名詞。
  
  其實,周遭一切的好壞,與顏色、方位、數字無關,好與不好都是業的因緣,想獲得好的結果,必須要有好的因、善的緣。
  
  「三界為心,萬法為識」,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只要心誠意正,則處處是好地,時時是好日,一切都可以地利人和了。《人間福報》20021214


災害
  
  世間的災害,有屬於人為的,有屬於自然界的。人為的災害如戰爭、經濟蕭條、政治迫害、空氣污染、水源不潔、森林大火、飛航空難,甚至於車禍、刀槍等,自然界的災害有水災、土石流、旱災、地震、暴風雨,海嘯、山崩等。
  
  人為的災害是不能原諒的,如:少數的異議分子,發動侵略戰爭,有的為了領土,有的為了財務,甚至有的為了女人,當然也有的是為了自由、民權、為了政治理想,推翻政權。總之,發動戰爭,不但死傷無辜百姓,也會損壞百千萬億年的歷史文化。
  
  又如居家不小心引發火災,自己不小心的失誤,將會波及鄰居;煙蒂、燒烤所導致的森林大火,其造成國家的損失不可計數。
  
  平時不注重衛生,也會造成災害,如發生傳染病的傷寒、霍亂、B型肝炎、登革熱、瘟疫、口蹄疫、大腸桿菌等,都是讓自己生命、社會成本損失的災害。
  
  台灣號稱美麗的寶島,但常有颱風、地震、旱災、水災,再加上人為對自然的不愛護,如:濫採沙石,造成河川的流失;濫砍山林,造成土石的流動;排放有毒 的廢棄物,汙染了河川、土地;還有空氣污染,破壞了臭氧層、影響全球氣候。這固然是民眾缺少對環保的認識,但也是政令的不徹底。少數人觸犯法令的規範,破 壞地球的自然生態,這是人類害人害己,得不償失的結果。
  
  不管是人為的災害,還是自然的災害,重要的是要防患未然,加強每一個人對社會和自然的認識、以及愛家愛社會的情操,進而加強全體民眾,對環保的重視、 發揮公德心。見有颱風來襲,能主動為樹木增加支架,以防被風吹倒;主動清理溝渠,以防水災氾濫;建築商也要不偷工減料,以防地震造成災害。唯有減少人為的 災害,才能維護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
  
  現在,除了人為的災害可以預防,連自然災害也可以預測。雖然一些工程建築,在訂定合約時,都會註明:遇到天然災害時,則不能限時完成。但是,只要全民一致對自然災害,有防備的決心與公共道德,何嘗不能減少自然災害的缺失呢?
  
  佛教主張,不僅對人要有愛心,對山河大地也要愛護。防範災害的發生,才是利人利己的行為。《人間福報》20021215


星火燎原
  
  《增一阿含經》云:「王子年雖小,長大能行令;小火雖未熾,星火可燎原;神龍雖現小,降雨隨時宜;沙彌雖年幼,度人成法王」。這是在說明:勿輕視「小」的力量。有位死刑犯,臨死前唯一的遺願,就是要喝母親的奶,當老母讓他再喝最後一次奶時,他竟然咬下母親的奶頭,並怒斥母親:「為何從小不教我正道!」台灣有句俗語:「細漢偷拔葫,大漢偷牽牛」,是說小孩子偷一點小東西,食髓知味後,愈偷愈大,就來不及了,如《後漢書》云:「禁微則易,救末者難」。
  
  要如何防止惡行的恣虐?蘇軾曾說:「其始不立,其卒不成。」因此凡事要小心、周全、慎始,如果一開始沒有好的觀念、善的行為,又不知回頭是岸,終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惡習。《周易》:「履霜堅冰至。」是說當我們踩到霜雪時,就該想到,天氣逐漸要冷到結成堅冰了。如《法句經》所說:「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
  
  小小菸蒂可能造成森林大火;小小的感冒可能導致肺炎;小小的傷口可能喪命;小小的水滴,也可以鑿穿石頭;滾動的小雪球,有可能造成雪崩。由此可知:如果我們不從「小」惡斷除,則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就如現代人,隨心所欲、任性而為,對大自然毫無顧忌破壞,如此日積月累,而造成了山崩、水災、土石流等,大地與人民的災難。
  
  俗語說:「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所以,個人一個小小惡的行為,可能造成自己、社會、國家,乃至於全世界的損失與遺憾。如果能由個人行善做起,一句讚歎的話、一個微笑、一個好念頭、隨地扶人一把、隨地做好環保,都是改變這個世間的因緣。
  
  現在,我們在公園、會議大廳、美術館等地,常看到一位正在小解的兒童銅像,這位比利時兒童,他在緊要關頭時,以小便澆熄火苗,而救了萬千人民。可見小小的善行,也能造福世間,解救全民性命。
  
  《韓非子》:「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這是說土螻掘洞,能使大壩決堤。古德亦云:微者巨之端,大因小而生,巨由微而成。水滴甚微,積之成淵;土塵甚微,累之成山;跬步甚微,積以千里;小善甚微,累成大德。這都是在告誡吾人,應當謹小慎微喔。《人間福報》20021216

善惡相知
  
  世間上有善人,有惡人,我們喜歡善人,討厭惡人,其實善人固然可以尊敬,惡人也不要鄙棄,因為善惡都可以互相支助。
  
  佛陀說:「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唐朝道宣大師說:「夫善者是諸惡之師,惡者是萬善之資。」又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提婆達多,多次陷害佛陀,罪大惡極之人,佛陀卻說,他非常感謝提婆達多,因為他是佛陀的逆增上緣。
  
  沒有黑暗,那看得出光明的重要;沒有醜惡那裡顯出美麗的可貴;沒有罪惡,那能明白善良的價值。所以對於罪惡的人,我們固然會毫無理由的遠離他,但是假 如自己發心與惡人為友,轉移他的惡性,就好像鳳梨、柿子,本來是酸的、澀的,但遇到陽光、和風的照射、吹拂後,成為甜美的果實,我們為什麼不能做陽光和風 呢?
  
  佛教說:「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我們以為煩惱與菩提,是不相容,其實,我們的菩提心,就是從煩惱裡來,我們如果沒有看見傷患苦難的人士,我們怎 麼會生出慈悲心呢?如果我沒有看過獅子、老虎將羚羊,麋鹿,當為食物,我又怎麼會生起憐憫之心呢?所以世間的罪惡,正是警惕我們要發慈悲心,不就是煩惱可 以成為菩提嗎?
  
  平常我們也聽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沒有苦口的湯藥,疾病怎麼好呢?沒有利耳的忠言,ㄧ切的行為怎麼改進呢?所以不要怕污惡,我們只要能夠以惡為師,以惡為借鏡,任它是不淨的污泥,只要我能夠成為清淨蓮花,又有什麼不好呢?
  
  砒霜毒藥固能害人,如果用之得當,也能救人;嗎啡毒品,世之所禁,但有時遇到一些惡疾厲痛,也要靠嗎啡鴉片來止痛;炸藥能傷人害民,但也能幫忙鑿穿山壁;謊言雖能害人,但有時卻也能救人,由此可見,善惡相知,於理可明。
  
  世間上沒有絕對的善惡,種花養草,可以淨化空氣,調養身心,但有些植物也會產生有毒的物質,如過敏性花粉;陽光的照射,可以讓身體健康,但過量也會導 致皮膚癌;抗生素能殺死細菌,但過量也傷害有益的細菌群;咖啡適量對人體有益,過量也會造成骨質流失;飲水可以解救人的飢渴,可是過之也可以傷害人的生 命。
  
  只要有包容,有愛心,惡人也可以成道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人間福報》20021217


壇的意義
  
  壇,是團體的總稱,也是某一建築物的名稱。如道教總壇、一貫道總壇、道觀神壇;甚至於黑道聚會的地方,稱為四海幫總壇、天道盟的總壇;又如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稱為天壇;出家人受戒的場所,稱為戒壇。
  
  壇是古代舉行祭祀、盟會、拜將的場所。天子選擇吉時良辰,沐浴更衣,登壇拜祖、祭天地、宣佈國家大事;又如漢高祖,為增加大將軍韓信的信譽,而登壇拜 將。現代,更廣大「壇」的意義,如「杏壇」是孔子授徒講學的地方,如果有人教書教得好,就說他揚名「杏壇」;唐朝時的歌舞樂班,稱為菊部,現在唱京戲的, 唱得出名,就說他是「菊壇」的領袖;如果文章能夠寫得傳世,就讚美他是「文壇」的泰斗;演奏家,演奏得好,就稱讚他紅遍「樂壇」,其它還有詩壇、畫壇、劍 壇、政壇、棋壇、歌壇、論壇、影壇、體壇、籃壇、花壇、藝壇等,都是泛指所有專業人員,展現成就、發揮專才的意義,以及指為集會的中心。
  
  因為壇場的意義:
  
  一壇場是人與天地聖賢對話的場所。
  
  二壇場是代表大眾公議的地方。
  
  三壇場是代表領導中心、發號司令的地方。
  
  四壇場是代表專業人士以及其團體的特色。
  
  壇場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是有公信力的地方,是表現所長的地方,我們希望現代的人,不要辜負了壇場美好的名稱,我們也希望,成為壇的團體,能夠好好發揮 壇的意義。如政壇就要真正秉持公意;論壇就要代表大眾發出輿論;體壇的運動家,就要有好的表現,為國爭光;文壇的作家,要寫出淨化社會、礪志人心的文章; 甚至歌壇、影壇的影歌星,要全力演出唯妙唯肖的表演、唱出最優美的音聲,讓人欣賞。
  
  什麼「壇」都很好,但是現代神壇、議壇的問題很多。社會上神壇到處林立,如能讓有德者,幫助求助者,讓其心靈有所寄託、作為心理諮商的場所,也不是不好,但,如果成為神棍,進行騙財、騙色的場所,就乖離了壇的美義。
  
  議壇,是政治人物代表民眾,改革政治缺失、輔政利民的地方,如果議場人士舞弊自私、沒有發揮民意,那就是辜負了人民之所託了。
  
  壇是聖潔的地方,是莊嚴的意義,希望在壇的裡面,能各自揚名吧!
  
  《人間福報》20021218


好奇心
  
  人從小就有好奇心。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有想像力、才有探索、追究的精神;有好奇心才有進步、發明的成果。科學家、探險家,都是因為有好奇心,才會有研究與冒險的精神。
  
  禪師參禪,要先「起疑情」,這就是好奇心;青少年對搖頭丸、洒色財氣也有好奇心;一般人對內幕新聞、名人消息、女性生活,也會有好奇心;對別人的職業、過去的歷史、別人的思想等也都有好奇心。
  
  人從小就充滿好奇心,好奇為什麼太陽會曬人、為什麼火能把飯煮熟、為什麼風會動、為什麼飛機會飛、為什麼人老會起皺紋、為什麼冷了會起雞皮疙瘩……。宇宙之間,人們對於不可預知、不能了解的事情;別人講話的內容;商業產品的機密,都有好奇心。
  
  有的人,因好奇心,而去研究了解、開悟、發明;但是,也有的人,因為好奇心,而害人害己,如報導別人的隱私、偷窺別人的私生活、誤用毒品等。
  
  對付好奇心,要用平常觀念來對待,如現代的「天體營」,就是要解除人類對人體隱私的心障;男女分校,會養成男女對彼此的好奇心;青少年對於形形色色的 社會,充滿嚮往、追求的好奇心,如果一味的禁止,只會造成因好奇,而誤入歧途的後果。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思,就是好奇心所生起的力量,如:牛頓看到蘋果掉下來,而發現了地心引力;富蘭克林放風爭,而發明了避雷針;阿基米得因洗澡,而發明了浮力原理;愛因 斯坦發明相對論;貝爾發明了電話;瓦特發明蒸汽機;萊特兄弟發明飛機;現代的抗生素,不斷的在升級換代;醫生對疾病的對治、器官的移殖,也時時的在研究進 步,這一切,都是因為好奇心的成果。
  
  今後的人類,有好奇心的話,還可以研究如何解決經濟、種族、生活的問題,如:人要如何變高變矮?人的黑、白膚色,可以改變嗎?人每天要吃三餐,可以三 天吃一餐嗎?人一天可以只睡八分鐘嗎?人命可以活久一點嗎?可以讓人類都變成天才嗎?可以讓喜歡歷史的人,由時光隧道回到往昔嗎?喜歡地理的人,可以任意 的遨遊天下嗎?可以思食得食,思衣得衣嗎?如果可以找出一個方法來,這樣的好奇心,不是對世界有很大的助益嗎?《人間福報》20021219


數字迷信
  
  數字,是人類用來計算數量多少的文字,其大小從零至十、百、千、萬、億、兆,甚至於更多,如佛教裡所說的「阿僧祇劫」,表示其數量之多,無法計算,甚至如「恆河沙數」、「不可說」數,表示其數難以測知。
  
  其實,數字的多少,只是一個符號的假設,從真理而言,數字的基數是一個零,零是沒有的意思,但是把零加在十的後面,成為百;加在百的後面,成為千;加 在千的後面,成為萬;加在萬的後面,成為億;加在億後面,變成兆。零沒有數字,但它可以成為一個無限的數目,所以說,所有的數字中,最大的就是零了。
  
  人類不研究數字的功用,反而對數字有很多的迷信,例如,在台灣認為「四」與「九」是不吉祥的,因為「四」與「死」同音,而「九」有翹辮子死亡之意;西 洋人認為十三及星期五是不吉祥的,如果在十三日及星期五這個日子,發生了不吉祥的事,就認為是數字所致。其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裡,那一天沒有不幸的事故發 生呢?如果認為周遭所發生的吉凶,是數字所引起的,那每一天都無法安然的度過了。現在,我們到醫院裡,沒有四號病房、沒有四號床位、也沒有第四樓的電梯; 甚至理髮店裡,也沒有四號座位,以及四號理髮小姐;在旅館裡,一樣沒有四號房間。雖然大家忌諱使用「四」,但是每一天,到處有人死亡。
  
  新加坡的人不但忌諱四,甚至連七、八、十三、三十七、六十九都不喜歡,尤其不喜歡七,認為七是消極的數字;日本人也不喜歡四,連出口該國的物品,如果 包裝成四瓶、四粒、四箱,此產品必定乏人問津。日本人除四字外,還禁忌三、五;大韓民國也不喜歡四;馬來西亞禁忌零、四、十三;阿富汗人禁忌十三、三十 九;巴基斯坦人以十三、四二零,為不吉祥的數字。
  
  世人除了迷信不吉祥數字外,也迷信吉祥數字,如香港人喜歡「八」,因為「八」與「發」同音,「八八」就是「發財」,「一六八」就是「一路發」;西方人 喜歡「三」和「七」,認為這兩個數字包含著吉利之意;中國人普遍喜歡「六」,認為「六六大順」。也有人替「四」字翻案,說是「事事(四四)如意」、「事事 吉祥」。
  
  數字的迷信,造成了人們在使用門牌號碼、汽車號碼、手機號碼、樓層號碼等的煩惱。佛教說一切善惡都有「因」,人絕不能生活在虛擬、無因的世界之中,必須腳踏實地,正視現實,數字只是一個代表的名詞,而不是吉凶的來源。
  
  《人間福報》20021220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