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眼觀人生—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前言

玄奘西行,鑒真東渡,達摩北上,六祖南下,無一不是弘法利生的典型。佛教教導人們運用智慧,離苦得樂,達至解脫境界。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人們普遍感到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現實和理想之間巨大的鴻溝,牽引著人們東奔西跑,為了一平米的房子,整日拼搏。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的態度:如果淡然面對職位的升遷,那麼工作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任務;如果寬容對待他人的誤解,那麼與人相處就不再是爾虞我詐的虛偽;如果擯棄了金錢名利的追逐,那麼度過的每天就不會是身不由己的無奈。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處處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會發現佛法的妙處:如果把明心見性,本來清淨用在人生上,每個人都能享受天倫之樂;如果把回歸自然,返本還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們就能泰然自處;如果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在工作上,做什麼工作我們都能事業有成;如果把眾生平等,孝親尊師用在處世上,生活中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如果把看破無常,萬緣放下用在睡覺上,噩夢將會遠離你的夜晚;如果把慈心不殺,素食有益用在飲食上,每個人都能保持健康的身體;如果把無住生心,普度眾生用在勵志上,成功就會永遠陪伴在你的身邊;如果把自在隨緣,見相不著用在心態上,每個人都能灑脫自在;佛法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贍部洲,讓更多的人早日擺脫痛苦的煎熬,也為了繼承大德們弘法利生的事業,我們編寫了這本《佛言看人生》,以期我們微薄的工作,能為芸芸眾生的福祉,帶來丁點的助益,如此,我等將心滿意足。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借鑒了大量佛學大師的語錄、開示、演講錄、文集等,有很多並沒有事先征得大師們的允諾,在此我們誠摯感謝。

  自佛陀圓寂以來,無數的高僧大德追隨導師的腳步,繼續傳揚佛法。曆世曆代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弘法大師,他們為了眾生的覺悟解脫,或著書解說,或開壇講法,或雲遊說法。正是通過這些高僧大德們的辛勤耕耘,才使佛法的種子,播撒在萬千眾生之心田,讓許許多多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普羅大眾得以聆聽美妙法音,身心獲得解脫。而我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讓佛法的種子早日發芽開花,結出佛果,成就人間佛教的理想宏願。

【第一章】可貴的人生

  悟思:

  當生命充分發揮出光明、純潔、高尚、真誠時,它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生命充分發揮出黑暗、齷齪、卑鄙、虛偽時,它又是一種痛苦的煎熬。有時,影響一個人幸福的,並不是物質的貧乏與豐裕,而是一個人的心境。如果常用以前的東西來衡量現在,糾纏於後悔和遺憾的舊事中,痛苦必然會占據你的整個心靈。回過頭來思緒過去,丈量現在,突然明白,生命就是這樣,它的很多的不確定,卻是在確定範圍內的變化,過去無法改變,未來不好預測,能把握的只有現在。

  因此,佛曰: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正擁有。

  在佛教看來,所有的眾生,無一不在六道中輪回,即在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中循環往複。如果墮落畜生道、地獄道那又是何等的痛苦。所以佛陀要我們珍惜人身,把握人生,因為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難。

  雖然人身難得,但生命卻也最為脆弱,也最容易失去,隨時隨地都有危險。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死期是不定的,什麼時候死,用什麼方式來死,在什麼地方死,誰也確定不了。尤其是我們共同經曆的汶川大地震,讓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了生命的偉大,也深刻地明白了生命的渺小與脆弱。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這口氣呼出去了,不吸了,就死了;吸進來了,不呼了,就死了。因此佛教常說人命在呼吸間

  因此,對每一個眾生而言,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因為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遠無法挽回。生命的脆弱,註定了我們永遠不會有從頭再來的機會,因此,我們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保護生命。如果你殺了他,他最惱恨,冤仇結得最深,所以說殺業最重,每一個眾生最珍貴的還是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積得最深,所以佛說放生第一。放生是救命的行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擬!

  作為娑婆世界的人們,其壽命無定,災難很多,我們的壽命如同大風中的水泡一樣,馬上就會破滅,生命猶如風中的油燈,很短的時間內便會熄滅。佛經雲:人命在呼吸間,剛才還在一呼一吸,仍然停留於今世,但是呼吸一停,就馬上到後世去了,所以人們在熟睡中未死,清晨仍能起床,應該要懷揣一顆感恩之心。

  縱然人身難得,但比獲得人身更為殊勝的是佛法。在六道中唯有人才有機會聞聽佛陀的教誨,這是無比稀有之事,眾生由於無名煩惱和貪愛習性的浸染,不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貪著物質的滿足、貪戀情欲的享受而失去了最為可貴的快樂。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因為只有聽聞、熏修佛法,人們才能增長智慧,離苦得樂,獲得身心的解脫,達到永遠的快樂。學佛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工程。通過學習佛法,改變我們的生命,讓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終至生命得到徹底的改善。

  諸佛世尊要我們珍惜人身,除了要珍惜這個色身外,更要我們利用這個色身好好地從事自利而利他的事業,鹹令一切有情眾生得大安樂自在。因此,要積極發揚進取的入世情懷,為創造人類的極樂淨土,為他人、社會、國家有所貢獻,這才是有價值的人生。誠如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所言: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1.生命是什麼?

  所謂生命,就是活的生。普通叫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名生活,比如食衣住等;衣食等資養人的生活,所以叫做生活,是後來附加上去的,而真正的生活,是對而言的,這才是此處所講的生。

  ,平常有命令、命運等的意義。此中所講的命,是佛典上所說的命根、壽命。普通所講的生命,不限動物,亦可通於一切植物。佛學上講的命根、壽命,則單屬於動物的有情;有情,雖不限於我們所能見到的動物,以種種而言,實是動物的一類。普通所講的生命,連植物也包括在內,一草一木都有死活,當其生活時都有繼續不斷的生命。命,可以說是一條一條的,如打死一牛或一馬,就說害了一條生命。而此一條命,也正指一個生活的繼續而言。在這一草一木,也都有生活的繼續,所以也各有生命,且是個別一條一條的;此一枝草的命,非彼一枝草的命,牛馬草木等這樣一條一條的生命,就是通常生命的意義。有生命的東西,要是給它斷掉了,就是死的。如一枝枯草,一具死屍,一粒壞穀,都是沒有生命的。枯草雖是死的,但枯幹的形體,尚同土塊一樣存在。因此,科學中說各種存在的東西,還沒有滅亡到空無時,都是有的;死的——無生命的,和有生活相續的,這就是死活相對。死的無生命,活的有生命,亦即所謂生物與非生物;有生活繼續的名生物,無生活繼續的名非生物;土石磚瓦名非生物,草木禽獸名為生物。這都是從有生命和無生命上分別的。但佛學上不作如此分類,只作有情與無情的劃分,要是有情才有生命。所以從生命的狹義上講,有情眾生——一切動物——才有生命。有覺知情識才是充足的生命。花草樹木不能算是充足的生命。

  現在,從一般人所講的生命說,包括一切動植物,凡有一條生命的東西,便是生物。而生物都有生命的現象,如初有名生,長成名長,由衰而老,由老而死,生長老死為生物必經的過程。在此過程上,生命各成其種類,各能傳種續後,草木都有此種現象,故生物與非生物,大有區別。因為生物都要生長,要維持生命,所以要常吸收養料,以免很快的老死。但生命的個體,到相當期間,一定不免老死,所以在生長力充足時,又從個體的生命,傳同類的生命,像這種生物性,可以叫它做生命。

  ——太虛法師《太虛大師全書》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斷生長,得以延續的有機體謂之命。所以,生命不僅限於動物,一切植物皆能生長,皆有限期的延續,所以,一切植物皆有生命。人之老死,與植物的枯死,同樣是有生必有死。今天,我們討論的,不是植物的生命,也不涉及其他動物的生命,只限於人類的生命。

  人類生命的組織,不外物質與精神兩大元素。人的生命,是否健康正常,要視乎組織生命的兩大元素能否獲得平衡發展。如果偏於物質,或偏於精神,人的生命,必然毛病百出,甚至走向死亡邊緣。

  …………

  由精神與物質等五蘊所組成的人類生命,是不斷成長,不停的衰老,而終至於死,所以說:有生必有死,但死並不等如生命的完結。而是此一生結束時,又開展另一新的生命。所謂:此死彼生,彼死此生,彼此間似乎互不相關,實際上彼此是繼往開來的過程,人的生命物質部分雖然死亡,但精神部分卻永恆不死,特別是作為精神主體的八識心王,含藏著人過去所造的業因,引生現世的結果,再由現世行為形成不可磨滅的業種子,儲藏放入識田中,作為引生未來生命的主因,遂成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生命的流傳,生生不已。

  ——文珠法師《文珠法師文集》

 2.生命由因緣而來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中論觀因緣品》

  佛教的根本觀點就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各種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而滅。生命也不例外,我們的生命是由因緣而來。因又叫業因,業是梵文譯音,它的含義是活動、造作。比如一粒種子,它是生命的根源。而緣,則是生命生存、延續的外在條件。如果一粒種子沒有陽光、水、土壤等外在條件的結合,無論再優良的種子會發芽、生長嗎?由此可見,我們這個生命也不是突然出現的,也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由許多條件相互依存而產生的。

  ——星雲法師《佛教叢書》

  要是從法界的眾生來講,推求它本來的究竟性,一切事事物物乃至人生的體性,沒有個別的自性可得。因此,說它有始有終,有一有多,都不可說。並不是有這樣的問題而故意的避開不論,它本來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也就根本沒有可說。要是從因緣生滅上講,法界眾生都是無始無終,一切無情的事物和一切有情的生命,在因緣離合的變化上流轉,無始無終;一切有情的生命,變來變去,總是永遠的相續不斷。因此,一切法界諸法,因緣生滅無始無終;一切有情的生命,業果相續,無始無終。一切既是無始無終,也就無所謂起源。佛在《仁王護國般若經》上說:若有說言,三界外別有眾生新起者,即是外道大有經說。這很可為這種意思的說明。

  ——太虛法師《太虛大師全書》

  佛教依據緣起的智慧考察生命現象,提出了三世論,認為生命是相似相續、不常不斷的。生命不僅包括了我們的現在,還有著生生不已的過去和未來。我們這一期的人僅僅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片斷。生命像流水,從無窮的過去一直延續到無盡的未來;生命又像鐵鏈,一環套著一環。我們現有的生命形式,僅僅是其中一朵浪花、一個環節。

  ——濟群法師《生命的回歸》

 3.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正擁有

  禪師講經:小魚被熊捕到,求其放生,並稱幾年後自動送上門,熊說它不會為大而無望的機會拋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過著現在才是擁有人生。

  ——禪語人生

  從前,在圓音寺前的橫梁上有只蜘蛛,由於每天受到香火和頌經的熏習,佛性大增。某日,佛陀光臨圓音寺,看見橫梁上的蜘蛛便問:世間什麼是最珍貴的?”蜘蛛回答:“‘得不到已失去佛陀點了點頭,便離開了。有一天,刮起了大風,將一滴甘露吹到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頓生喜愛。突然,又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陀又來問蜘蛛: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甘露便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已失去佛陀說: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就讓你到人間走一遭吧。於是,蜘蛛投胎為一富家小姐,名叫蛛兒,婀娜多姿,楚楚動人。某日,蛛兒陪母親到寺廟上香,正好新科狀元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嗎?”甘鹿很詫異:你想像力未免豐富了點吧。說罷,便和母親離開。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不吃不喝,生命危在旦夕。這時,佛陀出現了,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風(長風公主)帶到你面前的,最後也是風將他帶走的。他只不過是你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它愛慕了你三千年,可你卻從沒低頭看過它。蜘蛛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世間最珍貴的是現在能把握到的幸福。

  ——佛教故事

  若人散亂修,佛說無利益。當你辦公的時候,集中全力辦公,因為你要從此獲得資生的食糧,若不認真地做也有因果。下班以後,時間是我的,把辦公室的事放開,一概不想。換句話說,當修持的時候,要高度集中精力,認真地修持;念佛時認真地念佛。一般人縱然沒有任何壓力,為什麼仍然修持不下?因為他的惡業力起現行,不是想東就是想西,不是想南就是想北,天上飛的、地下跑的,南轅北轍,一聯想就想個沒完,放不下,又如何修得成呢?只要半點放不下,連入門都不可能。那麼應當怎麼辦?過去的事情已經消失,不要再回頭想它,未來的事還沒到,不要做白日夢,最要緊的,牢牢把握住現在,只有現在才是最真實的。

  從前,有個人買了一口鍋,用繩穿好,掛在棍上背著,走路時搖來搖去,把繩子搖斷了,鍋掉到地上打碎了,他連看都不看,頭也不回地走了。人家問他:你的鍋打破了,怎麼連看都不看呢?”他說:已經打破的鍋,我看它有什麼用呢?”

  已經過去的事,千萬不要再回憶,想來想去也是一番空;還沒到的事情不要幻想,做白日夢幹嘛?!最要緊的是牢牢把握住現在,只有現在才是最真實的。現在好好耕耘,未來必有好收獲;現在造惡業,未來絕對受苦果。要修持,必須放捨得幹幹淨淨,一切都不想,高度集中心力好好修持。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開示》

4.永恆的生命

  生命確實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既然不增不減,哪來的定數?你要是以為有個定數,就又打妄想了。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真相大白,你才完全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心裏夾雜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障礙,障礙我們見道。何謂見道?明瞭宇宙人生真相。何謂定數、不定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有現象都不是真實的,都是幻化的,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念頭就沒有了。

  生命是永恆的,不生不滅,佛家不稱生命,稱神識,中國人講靈魂。六道眾生隨著業力去投胎,捨身受生。佛家講有兩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也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個虛妄,你必須轉八識成大圓鏡智才能真正瞭解;沒有轉八識成四智,你還是免不了墮在妄想、分別、執著之中,只是程度上的淺深差別。由此可知,修行證果確實不容易。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執著,才能超越六道;沒有分別,就超越十法界;到最後沒有妄想,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

  佛教我們破妄想、分別、執著,法相宗講理講事非常微細,這是教化眾生的一種手段。你喜歡想,就出很多題目讓你想,想到最後你不想想就放下了,這用的是思盡還原。習慣用頭腦、用思維的人,相宗教你拼命去想;不喜歡用腦筋的人,不喜歡想的人,淨土宗教你不要想。由此可知,佛對於一切眾生的根性,教學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是最終的目的是一切放下,這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淨空法師《學佛問答》

  人生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生命雖然是短暫的數十寒暑,但是它的價值卻是永恆、無限的。既然如此,應該如何把握這短暫的時間,去創造永恆的生命呢?佛教認為證悟法身,生命便能永遠存在,因為法身盡一切時,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在。譬如佛陀雖然已於二千五百多年前進入涅槃,但是他的法身卻永留於無盡的時間,遍佈在無限的空間裏,直到今日,大家仍繼承著他的生命,並且不斷地在發揮著,這就是所謂永恆的生命。

  ——星雲法師《佛教叢書》

 5.人身難得,生命可貴

  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

  ——《涅槃經》卷二

  蓋釋迦牟尼佛現身人類中說法,大部分皆從人類而起,在佛書中有兩句話: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即言得生為人之不易。以佛法觀察人類,確有特殊優勝之點,但得到人身者,亦不一定能聞到佛法;如不聞佛法,則不知人生之真價,而一期人生仍是空過!必要聞到佛法,方知無始以來從業受果,一生一生,生生相續,因有善業,方能得到人生,而人生又複無常,假定在人生中為惡為善,或發解脫心,或發菩提心,則可轉受惡趣、善趣,或阿羅漢、辟支佛、以致菩薩及佛之果報。此中聞到佛法,乃知人生意義之深廣,而佛法與人生關系之密切,亦可見矣。

  人道為罪福聖凡戶樞:人道在無數眾生中為一類,佛法中常分眾生為十類:所謂四聖六凡。四聖已超脫生死輪轉;其猶在生死中輪回者,則為六凡  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生。在六凡中,人道上只有天之一道,在人道下則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之四道,即四惡趣,系感受惡業之果報。阿修羅意為非天,近似常人之所謂神道,彼有天之威福而無天之德,其性好鬥,故亦難免受苦。此下畜生、即飛禽走獸等類,常人謂為動物者,此為人類能見之眾生。尚有人類所不能見者,即所謂幽冥世界之眾生,則地獄、餓鬼兩道也。此兩道眾生,純受苦報。大致在十類中,人與天適居中間,但人天雖同處中間,天道則以享受福報為勝,若其身心之活動創造能力,則仍不及於人道。在人道中,造惡業則可受多生多劫之罪報,造善業或值遇三寶,得聞佛法,則可受多生多劫之福報;且從凡位轉超入四聖果位者,獨以人道為能,此在經論中有詳論。由異生  即六凡  而生聖道者,唯人中能之,為別道異生所無。以人道而修習佈施、持戒、多聞等功德,雖天道亦所不如;此為人道特殊之功用,所以謂人道為轉六凡成四聖及是餘五凡之戶樞。人生此種意義,唯佛法發揮盡致,非佛法,則不能知人生乃有超凡入聖之希望。

  ——太虛法師《太虛大師全書》

  生活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如若聽聞不到法音的宣流,就好像在茫茫的大海裏行船失去了目標和航向,隨時都會有觸礁沉沒的危險,這是何等的痛苦與不幸;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渺無人煙的孤島,接受不了知識的教育,受不到法音的薰陶,如同固執呆板沒有開化的原始野蠻之人,同樣是苦不堪言!要知所有的眾生之類是沒有間斷地輪回六道,如果墮落畜生道、餓鬼道那又是何等的苦。所以佛陀要我們珍惜人身,把握人生,因為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難。

  諸佛世尊要我們珍惜人身,但並不是要我們珍惜這個色身,而是要我們利用這個色身更好地自利而利他,鹹令一切有情眾生得大安樂。更好地利用這個色身去弘揚佛法,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我們不能賴佛而偷生,應發揚積極進取的入世情懷,為創造人類的極樂淨土,使眾生由聽聞而熏修佛法,而增長智慧,離苦得樂,同登極樂彼岸,證入涅槃。

  ——悟忍法師摘自《法音》

  佛問諸比丘:盲龜百年一出其頭,能值遇此孔否?”

  阿難答道:不能,因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漂至海西,南北四維,圍繞亦如此。

  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不易值遇,然或尚有機率得遇;而愚癡凡夫漂流五趣,若遇再得人身,甚難於彼。

  ——《雜阿含經卷十五》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說四十二章經》

  我亦如是。舍離大師如來世尊甘露法味。而服魔怨種種惡覺。人身難得如優曇花。我今已得。如來難值過優曇花。我今已值。清淨法寶難得見聞。我今已聞。猶如盲龜值浮木孔。人命不停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雲何縱心令住惡法。壯色不停猶如奔馬。雲何恃怙而生驕慢。猶如惡鬼伺求人過。四大惡鬼亦複如是常來伺求我之過失。雲何當令惡覺發起。譬如朽宅垂崩之屋。我命亦爾。雲何起惡。我名沙門。沙門之人名覺善覺。我今乃起不善之覺。雲何當得名沙門也。我名出家。出家之人名修善道。我今行惡雲何當得名為出家。我今名為真婆羅門。婆羅門者名修淨行。我今乃行不淨惡覺。雲何當得名婆羅門。我今亦名刹利大姓。刹利姓者能除怨敵。我今不能除惡怨敵。

  雲何當得名刹利姓。我名比丘。比丘之人名破煩惱。我今不破惡覺煩惱。雲何當得名為比丘。世有六處難可值遇我今已得。雲何當令惡覺居心。何等為六。一佛世難遇。二正法難聞。三怖心難生。四難生中國。五難得人身。六諸根難具。如是六事難得已得。是故不應起於惡覺。菩薩爾時修行如是大涅槃經。常勤觀察是諸惡心。一切凡夫不見如是惡心過患故受三覺。名為受漏。菩薩見已不受不著放舍不護。依八聖道推之令去斬之令斷。是故菩薩無有受漏。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

  【注釋】

  修梵行、向菩提道者之六種難處。即:

  ()佛世難遇,謂諸佛不常出世,眾生懸遠難遇;縱使諸佛出世,若眾生不修勝因,不行眾善,亦不得遇。

  ()正法難聞,謂雖值諸佛出世,然因機緣之違逆、身體之障難、根性之愚鈍等,而不能聽受;又值佛滅後,不得聽聞正法,或生邪見,雖聽聞而不能信受。

  ()善心難生,謂人生於世間,宿習垢重,惡緣易染,邪惑蔽心而生諸貪著,若不遇善知識之勸教,則終不能發心修習善行。

  ()中國難生,此系以地域而言,與邊國、夷狄之域相對稱。佛教所稱之中國,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此處佛法流布,為文物之地,若非持戒修福則不得生於此。

  ()人身難得,謂行持五常、五戒,出離四趣者,方得人身,故稱人身難得。

  ()諸根難具,謂雖得人身,然或有聾盲喑啞等六根難具者,故稱諸根難具。此說出於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相當於阿含部經典所廣說之八難處(指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聾盲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八種障難)

 6.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

  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

  ——《大智度論》

  問:力行放生可以成佛否?

  答曰:普賢行願品雲,若令眾生歡喜,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身命,則能成就諸佛心。如來因地為流水長者子,救十千魚仍為說法、念佛,魚皆生天,長者子終成佛果。故知放生因緣必定成佛,非其餘小善之所能比。

  ——《淨慈要語》卷下

  眾聖中尊,世間之父。一切眾生,皆是吾子,

  深著世樂,無有慧心。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熾燃不息。如來已離,三界火宅,

  寂然閑居,安處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能為救護。雖複教詔,而不信受,

  於諸欲染,貪著深故。以是方便,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知三界苦。開示演說,出世間道。

  ——《法華經卷二》

  【注釋】

  法華經上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就是眾生輪回的六道,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整個宇宙。

  佛陀將眾生所在的欲界比喻為一個已經起火的大莊園,但眾生猶如孩童還不明白,仍在裏面玩耍,更不知頃刻之間就要喪命。於是佛陀以方便力,開示三種解脫要道,以此來引導眾生出離三界火宅之苦。

  不殺為諸戒之首,而放生為眾善之先也。

  曆朝以來,緇素通人,慈善大家,以放生為務者,典籍所載,未易僕罄也。

  古聖先賢,莫不以仁慈濟物,博愛利生,是知凡為人者,要當以仁存心。

  夫幹曰大生,坤曰廣生,生物不息,天地之大德,人秉天地之氣以生,當以天地好生之心為心。

  ——諦閑法師《諦閑大師語錄》

  我們多今生累劫以來,所造所欠的殺債,可能也虛空也裝不下,而放生就是還債,還累劫多生以來,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我們要深信因果,放生自有放生的善報,殺生自有殺生的惡報,鼓勵贊歎放生自有鼓勵贊歎放生的善報,阻撓批評放生自有阻撓批評放生的惡報,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因因果果是絕對錯不了的。

  疾病癌症,災難不幸之所以會發生,就是緣於我們以前所造的殺業感召而來的業報。解決之道就是放生,借著這出錢出力贖命放生,來償還以前我們所欠無數的殺債。

  每一個眾生最寶貴的是自己的生命,殺了他,他最惱恨,冤仇結得最深,所以說殺業最重。每一個眾生最珍貴的還是自己的生命,救了他,他最感激,福善積得最深,所以說放生第一。

  放生就是救急,與其他的功德不一樣,放生是救性命垂危,朝不保夕的受困受難的眾生,我們一放生,當下眾生就免除死難,重拾生機,我們不放生,眾生就只有受宰待殺的唯一死路了,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擬!

  放生最重要的是皈依佛以及念佛。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物命在經過三皈依儀式後,承佛法僧三寶加持,畜生報盡,不再淪入三惡道中,得以轉世超生,並且物命親聞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六字洪名盈盈入耳,既植道種,他日因緣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斷六道生死輪回,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義。

  放生最容易消業障,因為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人多人少、錢多錢少都可以放生,正因為簡單易行,人人可為,太容易消業障,所以我們的冤家債主便無所不用其極,千方百計阻撓我們放生,不讓我們消業障,所以放生所遭受的阻撓最大,所引起的批評最多;這是因為眾生業障深重的緣故。因為業障深重,眾生物命無福值遇善人受救免除死難,因為業障深重,人們無福救贖生命,償還殺債。

  批評毀謗放生、阻撓質疑放生的人要小心,因為阻撓人家放生就等於殺生,害了千千萬萬物命無法受救,含冤而死,其罪過無量無邊,一定要趕快改過懺悔,否則地獄苦刑是一定逃不掉的。

  圓因法師《圓因法師開示》

7.壽命多災厄,如風吹水泡

  壽命多災厄,如風吹水泡,若得瞬息停,臥起成稀有。

  龍樹菩薩《親友書》

  欲脫離生死,首先須明白無常的道理。今朝健在,明日大病忽至,一口氣不來已成後世。世間人認為過生日是長了一歲,慶生時希望得到祝福,殊不知生命是過一秒就少一秒,不斷地縮減,如漸漸缺水的魚,有何可樂?仔細觀察,世界有成、住、壞、空;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事、物是永遠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無數眾生出生,也有許多眾生死亡。無論貧富貴賤,皆不免一死。即使家財萬貫,忽遇水、火、風災,則財產盡失。明白無常之理,並非消極地及時行樂、縱情恣意,應當更珍惜寸陰,廣修福慧。

  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般人認為黑、白無常是兩個鬼;其實,白天是白無常,晚上就是黑無常;眾生的心從早到晚總是妄想不斷,念起念滅,更是無常。如何脫離無常呢?小乘依風大修數息觀,先對治散亂心,進一步掌握出入息,漸漸地性命就不在呼吸間了。大乘法門則一切不依,只是保持當前這一念覺性,動靜閑忙都能作主,日久功深,則生滅心轉為不生滅心、無常變成有常,就能脫離無常之苦。

  《法句經》雲: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若能了達無常之理,便不會執著一切生滅的假相,更能積極修行,契悟不生滅的真理,則生滅滅矣,寂滅為樂,即得成就無量光、無量壽。

  惟覺法師《生即有滅》

  三界六道眾生,有生必有死,一切皆是無常的本性。《除憂書》雲:地上或天中,有生而不死,此事汝豈見,豈聞或生疑。生已必定要死亡,生而未死者,這種事例不說見到,就是連聽都從未聽過。尤其贍部洲人壽命無定,違緣災難很多,以生病、戰爭、地、水、火、風四大等違緣,隨時都有失去寶貴生命的可能,誠如《地藏經》中所說:無常大鬼,不期而到。我們的壽命如同大風中的水泡一樣,馬上就會破滅,其他經中也講過生命猶如風中的油燈,很短的時間內便會熄滅。佛經雲:人命在呼吸間,剛才還在一呼一吸,仍然停留於今世,但是呼吸一停,就馬上到後世去了,所以人們在熟睡中未死,清晨仍能起床,誠為稀有之事。藏文《親友書》中的此頌是:如水聚泡遭風壞,今生多災更無常,安然無覺沉睡中,能得醒覺真稀奇。已經了知死期無定之理,宜當精勤修習。

  索達吉堪布《親友書》略釋

  人身最難得,但是生命最容易失去,隨時隨地都有危險。人的生命是無常的,死期是不定的,什麼時候死,用什麼方式來死,在什麼地方死,誰也確定不了。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這口氣呼出去了,不吸了,就死了;吸進來了,不呼了,就死了。很簡單啊!人的生命就像個水泡一樣,沒有一點點的可靠,最脆弱,時刻都有危險。

  我們的生命每時每刻都有危險,但是我們一點點也不在乎,一點點也不考慮,這個時候我們還不如動物,不如畜生呢!連畜生都注意,它知道時刻都有危險,它也很精神,很注意。你看我們,糊裏糊塗的。早上天亮了,知道要起床;晚上天黑了,知道要睡覺。中間肚子餓了,知道要吃飯,別的什麼也不知道。你看,多愚癡啊!

  一切法都是無常的,包括我們的生命也是無常的。學修無常特別的重要。我們沒有學修無常,沒有懂得無常的道理,我們學什麼

  過,講過很多學修無常的功德。

  佛在經中講: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修無常,等於供養諸佛,三世一切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多修無常,能得到諸佛的安慰,多好啊!你不是老想得到保佑麼?能得到諸佛的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一定能得到三世一切諸佛的加持。得到加持了,加持不可思議。你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加持,才能得到不可思議的成就。修無常有特別大的功德,有特別的意義。佛贊歎學修無常的功德。

  ——達真堪布《達真堪布開示》

  一天,阿難尊者欲至舍衛城托缽乞食,遠遠地便看見城門外有許多男子聚集一處,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演奏樂曲,玩得不亦樂乎。當阿難尊者結束托缽,打算出城回去時,卻發現早上還在高歌熱舞的一名男子,竟然已經死去,其他人皆圍繞在他身旁號啕大哭。阿難尊者見此景象,心想:!這無常也來得太快了,早上我入城乞食時,這名男子還像天人般歡喜地唱歌跳舞,怎麼馬上就受到無常鬼的召喚,結束了生命!”

  阿難尊者回到祇園精舍,頂禮佛陀後恭敬地長跪,合掌問道:世尊,今日我入城托缽時,看見許多男子於街上載歌載舞,盡情歡樂,沒想到等我出城時,其中一名男子已經命終,眾人皆在旁號哭不舍。我心想:無常怎會如此迅速,早上進城還看到他高興地歌舞,沒想到一會兒的時間,無常就已示現。這件事情實在非常奇怪且前所未聞。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這件事情有何奇特呢?過去我所遇過的事情,都比你今天看到的還更加特別啊!”佛陀又說:昔日,我入城乞食時,同樣也看到一名男子於街上載歌載舞,自我娛樂,等我托缽完准備回去時,仍見那名男子沉浸於歌舞之中。阿難尊者不解地問:世尊,這很正常啊,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佛陀接著說:生命無常迅速,就像風一般難以控制,更何況是駕馭它。無常是生命的真相,眾生反以無常為奇特;你聽到這樣的事情,卻認為沒什麼值得好奇怪的,代表你還不懂得無常的道理。於是佛陀為了使弟子們能明白無常究竟之理,便作了一首偈子告示大眾,希望將此正法流傳後世,令廣大眾生皆能擁有正知正見:

  晨所睹見,夜則不現,昨所瞻者,今夕則無。

  我今少壯,無所恃怙,少者亦死,男女無數。

  ——《出曜經卷一》

8.學習佛法,改變生命

  生活是生命的表現形式,生死是一期生命的開始和終結。但人生最本質的東西,不是生活,不是生死,而是生命……

  學佛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工程。

  學佛的過程,是生命從缺陷走向圓滿的過程,是生命從煩惱痛苦走向解脫自在的過程,是從認識生命到徹底改善生命的過程。

  濟群法師《生命的回歸》

  我們來到寺院,信仰佛教,學習佛法,成為一位三寶弟子,是可喜可賀的事。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家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都是在很多習慣中度過的。有很多生活的習慣是因為承襲傳統形成的,也就是過去人怎麼生活,現在人就怎麼生活。因為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社會等等,都是這樣習慣性地延續下來,我們也跟著這樣做;甚至我們的思考方法,思維模式,語言表達的方式也是這樣的。

  這種習慣性的力量很大,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都是在這樣一種習慣中度過的。我們上學,希望考得好成績;畢業以後,希望找到好的工作,賺很多的錢,在社會上有比較高的地位,讓自己的生活比較豐富等等,諸如此類的概念,不斷地灌輸給我們,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接受了這樣的一些觀念。而我們自己的心力、思考思維的能力卻越來越差,我們的思維也就越來越被外在的境界所左右了。

  我們每天都在思考思維,其目的是要得到什麼?世俗社會引導我們的就是希望得到剛才談的那些內容。佛法告訴我們思考思維是要得到什麼呢?它是要讓我們積聚資糧,讓我們解脫,讓我們成佛。我們解脫什麼呢?解脫無明,解脫煩惱,解脫內在的問題,解脫內心的障礙,然後廣泛培植福德智慧的資糧,不斷種植成佛的因,慢慢就會成佛。這是佛法引導我們思考和思維的結果,跟社會上面的人所談的思考和思維是兩個不同的結果。

  …………

  我們的判斷是根據什麼標准呢?是根據世間法的標准還是根據佛法的標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再者,我們有沒有這種能力去抉擇,也是需要考慮的。社會上不學佛的人,內心中沒有那種力量,不能判斷孰是孰非。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培養和不斷增長這種判斷事物正確與否的能力。這樣的話,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如何來認識自己生命的問題,如何來充分發揮自己生命的潛能,來創造更加幸福、快樂、美滿的人生。這些問題,佛法能給我們很好的啟迪。

  ——學誠法師《學誠法師開示》

9.感悟生命

  不要抱怨生活對你不公平,因為生活是由你一手創造的,猶如一張白紙,點綴好壞由你決定。

  生命如懸絲,來去自如,甚至連一絲微風都算不上,所以不必要太過於執著。

  感謝生命給我的痛苦和磨難,因為每一分痛苦背後,都說明我前進了!

  生命有時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它充分發揮出光明、純潔、高尚、真誠時;有時又是一種痛苦的煎熬,當它充分發揮出黑暗、齷齪、卑鄙、虛偽時,生命似乎在這兩種情況下永遠延伸著,每一刻都要我們審視自己,該如何去抉擇。

  湛空法師《湛空法師開示》

  大珠慧海禪師參拜馬祖。祖問:來這裏幹什麼?”慧海禪師曰:來求佛法。祖曰:我這裏一物也無,求什麼佛法,自家寶藏拋棄不顧,到處亂跑做什麼?”慧海禪師問:哪個是我的寶藏呢?”祖曰:現在問我的就是你的寶藏,一切具足,更無欠少,使用自在,為什麼還要到外面去求呢?”慧海禪師在馬祖的開示之下,當下認識到自己。後來有人問慧海禪師如何是佛?他就回答說:清淡對面,非佛而誰。又如靈訓禪師參歸宗。靈訓問:如何是佛?”歸宗禪師說:我告訴你,恐怕不相信。靈訓說:大和尚的開示,我豈敢不信?”歸宗禪師說:你就是。如何是佛?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真正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的佛性。

  佛性雖然不是我們見聞覺知的妄識,但也沒離開見聞覺知。雲門禪師說: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我們認識自己,要從能見能聞的作用中去直接承擔,但不可住著於見聞之相。

  不落於思維是認識自己。思維往往是名言概念的延續,是前塵影事的重現。一旦落於思維分別,住著於是非得失的糾纏中,我們就會迷失自己的本性。臨濟禪師上堂開示道: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真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未證者看看。時有僧相問:如何是無位真人?”師下禪床一把抓住他說:道道。這位僧人想了一下,師便放開手說:無位真人是什麼幹屎橛。又如六祖接引惠明的公案。

  六祖從五祖處得了衣缽後南行而去,惠明從後面追上,六祖將衣缽放在石上,惠明拿不動,於是說:我為法來,不為衣來。六祖說:汝既為法來,可放下萬緣,不要有任何念頭。又說: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認識到自己。這兩則公案都是告訴我們,要離開通常的思維分辨才能認識自己。

  明心見性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要從心性中去認識,心指我們現前的心念,這個心念是虛妄不實的,是生滅變化的,但透過生滅變化的表面,還有不生不滅的心體。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明瞭心的虛妄性,不被它的變化所迷惑,從中進一步見到自己清淨的心性和真正的生命。

  濟群法師《濟群法師開示》

 

 

 

佛眼觀人生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來源:www.book853.com

 

【第二章】自在的人生

  悟思:

  這個世界,有的人有錢有勢、有名有位,乃至兒孫滿堂,但是卻活得不自在;有的人生活清貧、籍籍無名,甚至孑然一身,但看起來卻很幸福;有的人活得糊塗,卻很容易幸福;有的人活得清醒,卻最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看看我們的周圍,為什麼煩惱的人都有:為權,為錢,為名,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著個沉重的行囊,裝得越多,牽累也就越多。

  所以,佛曰: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很多時候,不是煩惱離不開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正如卞之琳在《斷章》中所寫的那樣,我們常常看到的風景是:一個人總在仰望和羨慕著別人的幸福,一回頭,卻發現自己正被別人仰望和羨慕著。

  什麼是煩惱心?佛經中說,貪、嗔、癡便是煩惱心。為此,佛家形象地概括為三毒。因為,生活中的一切痛苦、災難、折磨都來自於貪、嗔、癡。

  貪心,即貪婪的人性,是我們最大的煩惱與障礙。人們渴望金錢,可有了錢,還想要更多的錢;有了房子,還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了名利,還想要更大的權勢;有了權位名氣,還想要更長久的壽命來佔有它……人的欲壑難填,這種種的欲望驅使著芸芸眾生,為之拼命,為之奔波,卻無暇欣賞沿途的風景。

  嗔心,即平常所說的火氣、惱氣。作為凡夫俗子,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讓自己氣憤、痛恨、討厭、嫉妒的人。嗔心往往使人喪失理智,忘卻本性,一不順心,便惱怒打罵傷害別人,因此才會造業受報,可悲可歎。眾生由於生起了嗔心,種種障礙之事便隨之產生,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可怕!嗔心一起,受害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你自己,對此,人們常常沉陷於迷誤而不自知。

  癡心,即妄想執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執著財富、執著地位、執著情感、執著信仰、執著生存的環境、執著家庭、執著人際關系、執著擁有的知識、執著自身的見解、執著事業、執著技能所長等。由於執著的關系,我們對人生的一切都產生了強烈的佔有、戀戀不舍的心態,執著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種種煩惱。

  正因為凡夫的貪心、嗔心、癡心太重,在日常生活中才會有太多的牽掛,過分在意得失,使我們的情緒起伏,從而感到不快樂。

  佛法即智慧。整個佛教都在告訴我們要如實了知世上的真理實相,因緣果報,這樣才能體會到放下的喜悅,進而擁有自在的人生。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相處,難免會有誤會或摩擦,唯有以寬大的度量、豁達的心態,才能做到不念舊惡而包容他人,一如大海之容納百川,泰山之不辭土壤一般,我們才能過得舒心、開心,才能健康長壽,永享快樂的人生。因此,當你忍不住要發火生氣之際,我們不妨多想想: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生兒育女的。如此,必將會為我們煩惱的心情辟出另一番安詳。

1.放下什麼?

  盡心盡力地做

  但是成事在因緣

  經過努力以後

  不管是得是失,不論好壞成敗

  心中都已經不再計較,也沒有任何負擔

  這才叫做放下

  聖嚴法師《大法鼓》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禪宗公案

  關鍵在於放下什麼,怎麼放下。選擇哪些是要放下的,哪些是要堅守的。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時候,就會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對於功名富貴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貴裏耗費;對於悲歡離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歡離合裏掙紮;對於金錢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放不下,生命就在金錢、名位、人情裏打滾;甚至對是非放不下,對得失放不下,對善惡放不下,生命就在是非、善惡、得失裏面不得安寧。

  ——星雲法師《星雲禪語》

  釋梵四王諸神問曰。何為不安長太息乎。梵志答曰。吾命欲盡餘有七日。且有惡對來亂吾善心。緣是之故恐歸惡趣。是以反側不能自勝。時彼香山有諸善神。數詣佛所諮受經典。謂於梵志。佛興於世仁不知乎。梵志答曰。身沉俗人安能知之。其神複謂。佛為一切三界之救。度諸未度脫未脫安未安。皆濟危厄令至永寂無為之道。何不詣佛。可脫憂患。長得恬泊。道德合同。梵志聞之欣然踴躍。如冥睹明。兩手各取梧桐合歡好色華樹。飛到佛所。未到之頃。佛告摩夷。世尊大慈修無極哀。未曾忘舍應當度者。

  於是梵志飛到佛所。住虛空中正向歸佛。佛告梵志。謂黑氏曰。放舍放舍。梵志應諾。如世尊教。即舍右手梧桐之樹種佛右面。複謂梵志。放舍放舍。梵志即舍左手所執合歡之樹種佛左面。佛複重告放舍放舍。梵志白曰。適有兩樹。舍佛左右。空手而立。當複何舍。佛告梵志。佛不謂卿舍手中物。佛曰所舍。令舍其前。亦當舍後。複舍中間。使無處所。乃度生死眾患之難。佛於是頌曰:

  仁當舍其本亦當舍其末

  中間無處所乃度生死原

  內無有六入外衰不得前

  放置於六情乃成無為疾

  黑氏梵志。聞佛所說。心自念言。不見吾我則了心無心者本無應病與藥。鄙心開解。如盲得目聾者得聽。真為普見審一切智。今已值佛。德不可訾。尋即來下。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佛說黑氏梵志經》

  【略譯】

  有一位叫梵志的婆羅門教的修行人,來到佛陀的座前,兩手拿了兩個花瓶,奉獻給佛陀。

  佛陀見了,說:放下。

  來人立刻把兩手的花瓶放下。

  佛陀還是對他說:放下!”

  來人不解地問: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請問佛陀,現在我還應該放下什麼?”

  佛陀說:我叫你放下,並不是叫你放下手裏的東西,是要你放下對事物的執著。

  此時,來人才瞭解佛陀所說的放下的真意。

  為什麼有煩惱?因為我們的人生有那麼多的放不下。

 2.萬事有因,寬恕解怨

  你一定要寬恕眾生。人的一生耗費在幹擾別人、傷害別人、毀謗別人、批評別人的時間,超過於冷靜下來瞭解自己。我們每天眼睛一睜開,都在看別人的錯誤,一張嘴巴,都在講別人的過錯。人永遠是煩惱的動物,從早到晚都是一樣,到老到死還是不覺悟。

  你要活得快樂,你一定要寬恕眾生。

  大家都不是聖人。你的心中,一定有最氣憤的人,你最恨的人,最討厭的人,也有最嫉妒的人,對不對?從來沒有發脾氣的人,請舉手……沒有人!除非是神經病。大家都曾發過脾氣。現在師父告訴大家,怎樣過最快樂的日子。要寬恕眾生,不要看人家的缺點,要看自己的缺點。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同樣在一個公司裏,別人的能力比我強,我就嫉妒他,我的內心就不滿。諸位佛友,你看是哪一個人比較痛苦呢?是別人活得痛苦,還是你活得痛苦呢?

  你嫉妒別人、恨別人,人家又不知道,真是神經病。然後,有一天你實在忍不住了,對你所恨的人說:我在恨你,你知道嗎?”對方說:我不知道啊!”這樣不是很可憐嗎?

  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夠解除痛苦,你們一定要放下,要寬恕眾生。寬恕人家,你就會很好過日子。你今天晚上來聽師父講這一席話,值二十萬新加坡幣,回去就很好睡覺了。你就可以說:我以前恨你,今天聽師父講,就不恨你了,反正前世欠你的,你就拿去用吧!”這就OK了。

  慧律法師《慧律法語》

  一般人對於舊惡  過去曾與自己結惡的人,始終是放不下,牢記在心中,一有機會就想藉機報仇。對於惡人  罪大惡極的人,更是嫉惡如仇,有善必賞,有惡必罰,認為做到如此,才是有正義感。然而,世間上所謂的好人、惡人,有時是不容易分辨的。譬如有的人表面上看是個好人,心裏卻充滿了貪嗔癡、嫉妒;有的人外表看去舉止、言辭粗率,不修邊幅,可是心地光明、坦蕩。如此看來,哪一個是好人?哪一個又是惡人?所以真正修菩薩行,這種嫉惡如仇的觀念就要轉過來。因為菩薩的心境,看到好人,即希望他能早日成佛;遇到惡人,就想辦法教導他,使他變成好人、賢人,乃至聖人。如地藏王菩薩的弘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菩薩的大慈悲心量。

  菩薩心量廣大,知道一切善、惡都是無常,所以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世界沒有一惡人可憎,因為菩薩視眾生如子,世界上的人都像自己的小孩一般,小孩做了壞事嗎?其實也不是,只是由於他這念心迷惑了,不瞭解善惡、是非。人人佛性本具,惡人一旦覺悟了,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透過精進修行,也能成就佛道。所以對於惡人的迷惑無知,要予以同情;雖然如此,但也不能是非、善惡不分,只是知而不著。瞭解這些道理,是為了幫助我們放下嗔恨,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心量廣大,這念心定下來就有智慧處理種種境界考驗;能怨親平等,自然就能達到諸佛菩薩的平等法界。

  惟覺法師《惟覺法師開示》

  寬恕能化解一切仇恨,不但自己得到利益,更能利益他人。其次,知恩、感恩、報恩之心能夠長養我們寬容的心量,因為時時刻刻感念他人的恩德,想盡辦法回饋都來不及,如何能起嗔心而無法原諒別人呢?古德雲:若逢知己宜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以慈悲柔軟的心常行寬恕,任心遨遊,得大自在,是我們立身處世乃至社會安定,及世界和平的活水源頭,也是成就一切功德、自利利他的善行!

  見膽法師《任心遨遊大自在》

 3.除去心頭火

  嗔心,就是嗔恚無忍的心,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己的理智喪失,忘卻本性,一不順心,便惱怒打罵傷害別人,因此造業受報,可悲可歎。由於生起了嗔心,種種障礙之事便隨之產生,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傳開法師開示《嗔心如虎》

  所謂:一把無明火,燒掉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都是指人很容易因為憤怒,而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在一念之間摧毀了。

  這有一點像小孩子在玩積木,耐心費時地把積木堆成美麗的房子,生起氣來把腳一踢,整個堆好的房子,一瞬間就被踢倒了。

  有的人辛辛苦苦地照顧家人、孩子,或是為朋友奉獻了一輩子,可是卻因為生氣發怒,往往脫口一兩句傷人,使得他一生中對待那些人的恩惠,就此前功盡棄,這真是得不償失。

  所以,忍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不能忍,就會產生憤怒的心,一把怒火燒毀多年的恩情。

  聖嚴法師《聖嚴法師文集》

  昔有一婢。稟性廉謹。常為主人。曲麩麥豆。時主人家。有一羯羝伺空逐便啖食麥豆。鬥量折損。為主所嗔。信已不取。皆由羊啖。緣是之故。婢常因嫌。每以杖捶。用打羯羝。羝亦含怒。來抵觸婢。如此相犯。前後非一。婢因一日空手取火。羊見無杖。直來觸婢。婢緣急故。用所取火。著羊脊上。羊得火熱。所在觸突。焚燒村人。延及山野。於時山中五百獼猴。火來熾盛。不及避走。即皆一時被火燒死。諸天見已。而說偈言。

  嗔恚鬥諍間不應於中止

  羝羊共婢鬥村人獼猴死

  ——《雜寶藏經卷第十》

  【略譯】

  從前,在遙遠的小村莊裏,住著一位主人、他的女僕、以及一頭公羊。寧謐如田園詩般的鄉間生活,卻被一個小事件給破壞了。

  事件的起因十分稀鬆平常:麥豆

  勤儉認真的女僕,時常聽從主人的吩咐,熬煮一鍋麥豆,但那只率性機靈的公羊,卻常趁著四下無人時偷吃。不明就裏的主人,發現麥豆消耗速度太快,就常對女僕大動肝火。幾次惡性循環下來,一肚子委屈的女僕,對公羊的厭惡與懷疑與日俱增。

  從此以後,女僕只要一見到公羊的身影,就揮舞木棒,不由分說地直追猛打,公羊為了防衛自己,也使勁揮動頭上的羊角反守為攻。主人家中日日上演人羊大戰,火藥味一天比一天濃厚。

  這一天,女僕忙著生火熬麥豆,雙手只拿著略帶火星的火種。公羊眼見女僕手上沒拿木棒,機不可失,低頭以角對准女僕飛奔突襲。一路碰撞後退,驚慌失措的女僕,情急之下將手上的火種全撒在羊背上。

  星星之火,觸著幹燥易燃的羊毛,沿著纖維緩緩蔓延,發出細微的聲響,燃起細小的焦煙,終於爆發出火苗。燥熱與痛楚,驅使心煩意亂的公羊,拔腿向屋外狂奔。它足跡所至,不論村莊、山間、田野……盡成熊熊火海,鄰山居住的五百隻獼猴,亦來不及避難而葬身火海中。

  天神們看見原本清淨秀麗的鄉村,一夕間焦骸遍野、面目全非,不禁感慨萬千:嗔恨鬥爭,不應該執取、固守不放,否則就會像女僕和公羊一樣,怨恨沖突不休,怒火所及,讓村人、獼猴都一起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4.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嗔心可怕!嗔恚一起來之後,誰受害?自己受害。別人有沒有受害?別人絕對不受害。你要覺悟,你發脾氣受害的是自己,與別人不相幹。你就是發個狠心把對方殺掉,他受害沒有?他沒有受害。他明明死了,怎麼沒受害?他死了馬上去投胎,還到善道,不到惡道,為什麼?他被人殺了,他沒有罪。殺人的人有罪,被人殺的有什麼罪?他沒有罪。被人殺,消了業障,當然往上升。只有殺人,這個生氣的人,才墮落到地獄,要曉得這個道理。

  所以在逆境裏千萬不能生氣,要把這個事實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生氣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反而成全了別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這才是愚癡,所以這個事情決定不能做。佛門裏常說,火燒功德林,功德不容易修。積功累德,一發脾氣就燒光了。所以你要問問,你有多少功德?你要想一想,我什麼時候發了脾氣?發脾氣之後到現在沒發,所修的就那麼一點功德,因為前面所修的都燒光了。只有忍辱的人,才能保持他的功德。所以魔厲害,魔看到你積功累德就不高興,就嫉妒了。因為他不能破壞你的功德,只有希望你自己去燒,他在旁邊勸你發脾氣,用種種方法來誘惑你,使你發脾氣,就是勸你把功德趕快燒掉。你也很聽話,一看到這個境界馬上發脾氣,就把自己的功德燒掉了。魔就哈哈大笑,這個人很聽話,叫他燒,他就燒掉了,所以不能上當。逆境現前的時候,自己要覺悟,是魔境現前要把我的功德破壞,你要是一下發覺了,偏不上當,你功德保全了。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

  有一位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裏的蘭花。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打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裏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禪宗公案

 5.花開見佛悟無生

  字公案,最著名者為趙州狗子無佛性公案。旨在闡明的境地,同時強調入悟應以為門,無門即法門。這個無字公案盡管當時趙州和尚在回答學人提問時,是作為一種接引當機的方便而提出的,他的這個回答,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堵塞學人的一切執著、一切分別、一切知見。因為有執著、有分別、有知見,就有對待,就破壞了我們這個心性的整體,就不是禪本身。怎樣才能把我們的執著、分別、知見堵塞住呢?就是要築起一道牆。這道牆是什麼呢?就是這個。這個,不能作有無的無來理解,不能作沒有來理解,也不能作有來理解。你要去理解它就錯了。所以在達摩祖師的《二入四行》這篇重要的禪文獻裏就有這樣的四句話,講參禪怎麼樣入門: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心如牆壁與趙州和尚所提倡的無字公案在法門上、在禪風上是完全一致的。

  …………

  今天就是想告訴大家怎樣地操作、怎樣地運用這種方便,使我們也能夠契入禪的境界。對於這一點,古人有的叫一個字,有的人叫一個字。我是主張第一步看,第二步再參。第一步來這個字。我們大家可以把這個字稍微提一下,然後,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字的念頭上。雖然我們是閉著眼睛,但也要死死地盯住它,用我們反觀內視的智慧之眼來盯住這個字。不管它有妄想還是沒有妄想,不要去理它,你只要照管這個字就行了。妄想起來了,你不要理它,只要注意不轉移就行了。打坐的時候看住它,走路的時候看住它,睡覺的時候看住它,乃至日用常行,語默動靜,時時處處都看住這個字,功夫就很容易相應。我自己在入門的時候做過試驗,念佛是誰字話頭也參過,但不如這個無字公案來得快,無字公案容易相應。但是也不要去念它,口中不停地念字也沒有必要,只要經常地提一下就行了。當我們在看字時,第一念就會想到,你也無,我也無,是也無,非也無,佛也無,魔也無,消融一切對待,死死地盯住這個字,保險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順順當當。佛來了,無;魔來了,無,這樣不容易受到外境的幹擾。

  ——淨慧法師《禪堂講話》

 6.從寬容中揚棄嫉妒

  要做一個偉大的人物,先要養成寬宏大量的氣度。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一個人要養成海闊天空的胸襟,要有宰相肚內能撐船的器量,不但能夠容納好人善人,甚至於我們的仇人敵人、看不慣的人,也都要能寬容。唯有寬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寬容才能夠成就一切。一個人若不歡喜別人好,不歡喜別人快樂,常常令自己活在怒火之中,那是多麼痛苦的事啊!

  星雲法師《星雲大師講演錄》

  人與人相處, 難免會有誤會或摩擦的事情發生,只要我們有寬大的度量容人,不念舊惡,猶如大海之深廣,能容任何汙穢之物,且不失去大海的清淨,猶如虛空之寬大,任何美醜之物,皆能包容無餘。所以人與人相處,不論任何的譏嫌、誤會、過失,都要以寬宏的心量來包容,如大海之容納百川,如泰山之不辭土壤。

  一般人對於犯過的人,往往不肯給予改過向善的機會。學佛人應有責任將歡喜布滿人間,予人方便好處,不應舍棄任何一個改過自新的人,不拒絕任何一個向心佛道的人。

  《六祖壇經》中說: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師就是這樣教我們的。別人弄得是是非非,我們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則:寬恕眾生。這是學佛的第一步驟,如此你才不會痛苦煩惱。

  其實我們不只是為了眾生才寬恕眾生,而是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詳寧靜的內在,體會那種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樂。所以,你一定要寬恕眾生,這樣我們的智慧就會慢慢啟發出來,心地也會漸漸地廣闊開朗起來。

  釋迦牟尼佛說:降伏百萬大軍並不偉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簡單地講,學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變自己。

  我們看看當今社會上,父母親因意見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間因小事而紛爭,同學因對事情看法不同而起爭執,同事間會鬥爭,這是為什麼?你有沒有想想症結在哪裏?該找找根本解決的辦法。

  我們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不管是同公司的同事,親密的朋友,情如手足的同學。剛開始相處時,大家都很融洽,後來大家都搞得很痛苦,為什麼呢?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嗎?面臨這些現實的問題,總要找到答案,因為人必須生活下去,每一個人總要活下去,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吃三餐,但是面臨每天爭執的問題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改變自己,勝於改變別人。比如:這個人慳貪不舍,只想占人便宜。買一個便當,偷偷跑到外面去吃。我買了一個便當回來,被他發現了雞腿,馬上被偷走。他買水果自己偷偷躲著吃,我買水果,他一定要搶著吃,什麼事情都為了他自己。

  世間這種人很多。這種人水準很低,我們也不必跟他計較。若遇到這種人,我奉勸你,改變自己。面對這種人,他是凡夫,不會覺悟的,是不可能解脫的,所以,我們不要跟他一般見識。因此,要寬恕別人,改變自己;寬恕眾生,快活自己。

  慧律法師《慧律法師開示》

 7.放下染緣即佛緣

  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

  貪為財愛故,害人亦自害。

  愛欲意為田,淫怒癡為種;

  故施度世者,得福無有量。

  伴少而貨多,商人怵惕懼;

  嗜欲賊害命,故慧不貪欲。

  《法句譬喻經卷四》

  佛法講修行,修行實在講不必要念多少書,也不必要學多少經教,最重要放下就是。我早年剛剛學佛,也親近章嘉大師,他就教我看破放下,秘訣就在此。那放下什麼?放下執著。具體來講,這佛經上講得清楚,第一個放下身見,不要執著身是我,身不是我,身是什麼東西?身是我所,就像我們的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衣服穿髒了,你會脫掉換一件新的;身體也是一樣,身體用的不好使用,丟掉又換一個新的,這一點痛苦都沒有。第二個要放下偏見,偏見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對立,所有麻煩都從這產生的。你自性裏頭沒有對立,你要起個對立,對立就變成矛盾,矛盾就變成沖突,沖突就變成鬥爭,一步一步上升,那就苦不堪言。所以佛告訴我們,這個身見看破,接著就要把對立化掉。

  淨空法師《淨空法師開示》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就是告訴我們兩個字:放下。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又雲: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心經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阿彌陀經教我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無量壽經教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華嚴經最後,普賢十大願王教我們普皆回向,導歸極樂,全都是教我們要放下。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所謂放下,是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執著和不正常的行為,這叫放下,對於行善只能說是得點善因善果而已。佛教主要講四句話:第一句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大家一般都沉浸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八個字上,不要說居士,而且好多出家人,都沒有從這概念中轉變過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只做到一半,只是種點善因善果罷了,佛教中最根本的一句話,叫自淨其意,自淨其意是佛教一切道理的總法則。要自己使自己心性清淨、意念純樸、行為端正、動機正確、方向明確,這才是我們佛教徒或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要求。我所說的放下,是指放下執著、放下貪欲,工作上努力進取,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

  海空法師《覺源》

 8.不動心

  學佛法的人,要認識佛法,要修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臥都在佛法中。認識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為前提,絕對不為自己利益作打算。總而言之,要把自己的我執打破。只知有人,不知有己,到了這種程度,才算是認識佛法。修持佛法的人,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也不動其心。為什麼?因為修持的功夫到家,而有定力,所以能認識什麼境界是真實的,什麼境界是虛妄的。不管境界真實也好、虛妄也好,統統不動心。所以在禪堂中,有這樣的法語: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意思就是一切不要執著。不執著就是解脫。解脫就自在。學佛就是求解脫,求自在,不被五欲繩索所困,才能出離三界,到常寂光淨土中,親近諸佛,承事菩薩。

  什麼是真境界?在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真實的。一旦癡心妄動,想要見到什麼?那麼所遇到的境界,多數是虛妄的。但是在大圓鏡智所現是真,在分別心所現是假。所謂有心是妄想,無心是感應。學佛法的人,切記!切記!所有一切境界來時,要有擇法眼。認識境界,不著境界。無論是真是假,都不執著。如果執著境界,真的也會變成假的。若是不執著,假的也會變成真的。這是什麼道理?好像冰本來是水,水可不是冰。這種物理人人皆曉得。所謂煩惱即菩提,菩提不是煩惱。煩惱是冰,菩提是水,無明是冷度。有無明、水結冰。無無明、冰化水。冰時在三界內有生死,水時出三界外無生死。各位注意,要在這個地方來用功夫。六祖大師曾經說過: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也就是這個道理。若能不思善不思惡,那就是無念。無念無住,一切皆空。一切都沒有了,到那個時候,便會見到自己的本來的面目,也就是自己的本分。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開示》

  怎樣才是不動心?不動心就是:

  一、不為財動:有的人錢財很多,但有時候還是為錢出賣人格、出賣道德、出賣朋友,使得自己的人格、生命、節操都讓錢財控制,實在不值得。

  二、不為情動:有的人常因人情難以違背,因此被情感誘惑,使自己的人格被情愛所控制,一生為情所苦。

  三、不為名動:名的誘惑很大,例如有人誘你以高位、金錢,讓你將義理、道德、操守棄置一旁,這個就是名利操控了我們的人格道德。

  四、不為謗動:我們不要輕易為毀謗所動,即使是一句閑話,幾句是非,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不要隨便因毀謗而動搖自己。

  五、不為苦動:遇到一點艱難困苦,就退縮不前的人,一生的事業將會一無所成。

  六、不為難動:遇到艱難困苦時,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如果凡事被困難一阻礙,便裹足不前,最後必定一事無成。

  七、不為力動:別人力氣比我大,權勢比我大,我怕他,我什麼事都不堅持,就喪失自尊和人格了。

  八、不為氣動:經常生氣的人,容易心浮氣躁,容易動心,所以我們不能讓嗔恚心左右自己。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9.貪婪之欲是煩惱根本,珍惜當前所擁有的

  眾生無數,輪回無邊,如蟻輪回,無有窮盡。眾生貪愛,無明障閉,如陷泥中,而不能出。過去有情,輪回往複,數不能知。比丘!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處,和為泥丸,大小如豆,數被眾生無始劫來,所生父、母、子、孫,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盡,父、母、子、孫數不能盡。比丘!如是無邊輪回眾生,貪愛、無明、顛倒,陷愛欲泥中,生死輪回,不知其數,是故令汝,學斷輪回。

  《佛說解憂經》

  伽藍尊者關羽自從皈依佛教之後,就恪盡職守地懲奸罰惡,護持忠良,做佛教的護法長城。有一天,他忽然心血來潮,覺得好久不曾到娑婆世間來行化,不知道閻浮提的眾生根性有沒有進步一點?他決定到人間來明察暗訪一番。

  伽藍尊者駕著雲朵一路向人間奔來,來到一處山莊,低頭一瞧,只見層層的白雲之下,阡陌相連,黍稻飄香,他降下雲頭,停在一處丘岡上,搖身變成一個修道人,信步向村莊小徑行去。村莊裏男耕女織,雞鳴犬吠,幾個垂髻稚童在曬穀的廣場上嬉戲奔跑,好一幅祥和富足的農家樂景象!

  他東覷西瞧,正要移步離開,突然看到路旁一個童子踽踽獨行,泫然欲泣,好像有無限的委屈。伽藍尊者惻隱之心油然而生,上前合十道:這位小施主請留步,老衲有事想請教你。

  童子抬眼一瞧,是個化緣的道人,眼眶一紅,眼淚簌簌而下說:師父!如果你要向我化緣,對不起,我自身已如泥菩薩過江,請你到別處去吧!”

  小施主!你誤會了,我是看你愁眉不展的樣子,想要對你有所幫助,你可以把難處告訴我嗎?”

  童子聽了,原來是一位慈悲的師父,破涕為笑說:我上有一位寡母,含辛茹苦把我撫養長大,她因此積勞成疾生了重病,我沒有兄弟姐妹,也沒有伯叔舅姨,家裏又無恒財寸金可以為母親治病,所以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伽藍尊者一聽,感動極了,想不到娑婆世界的頑劣眾生,已經有如此大的進步,連這麼稚幼的童子都懂得人倫大孝。心中一喜,神通變化,對著路邊的一塊石頭隨手一指,霎時變成一塊黃澄澄的金子,送給童子說:你把這塊黃金帶回去,好好醫治你母親的沉屙舊病。

  哪裏曉得童子竟然無動於衷,頻頻搖手說:我不能接受你的金塊。

  伽藍尊者聽了,更加的心花怒放,頷首稱贊,太美妙了!這世間的人性竟然變得如此的淳厚,稚子幼童見財也不起覬覦之想,實在太難能可貴了!於是笑容可掬地對童子說:你小小年紀就能夠見財不起貪心,值得嘉許。但是你如果不接受我金塊的饋贈,又如何醫治你母親的病呢?我勸你還是把黃金接受下來吧!”

  童子眨眨烏溜溜的大眼,慧黠地說:我不要你手中那塊黃金,因為它終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點石成金的那根手指頭,有了它,我就隨時有黃金可以花用了。

  伽藍尊者聽了,失望極了,原來人性的貪婪之欲,愈來愈令人驚懼擔憂,悵然地收回金塊,飄然離去。

  依空法師《人間巧喻》

  什麼是煩惱心?佛經中說,貪、嗔、癡便是煩惱心。

  為什麼貪、嗔、癡是煩惱心?因為一切痛苦,一切災難,一切難受和折磨都來自於貪、嗔、癡。

  什麼叫貪欲心呢?貪欲心是對事物的一種自私的貪戀之心。有人會問,如果對事物沒有貪戀心,社會怎麼會發展?咱們怎麼會有進步?這麼說就錯了!“自私、貪戀追求是兩碼事。追求可以有,貪戀不應該有。這兩者的界限在哪裏呢?追求——雖說我不會把事物看得很重,雖說不會在乎它,但會盡最大的力量爭取做到最好,可由於某種原因做不到也不會在乎,大不了重新做,這就是追求。

  什麼叫貪戀心呢?貪戀心是指人被事物所迷,一旦失去了就無法想像的痛苦的那種在乎心。一旦有了在乎心,就是貪戀心了。因此它只會帶來痛苦和難受,不會帶來任何快樂。剛才我談到的愛離別苦的原因,就是貪戀心。如果只有一種愛心沒有貪心的話,他能夠非常的好,可是一旦他的愛心變成貪心,對方就無法忍受了,因此就只有離別了。所以一旦離別的時候,就會感到非常難受痛苦——“為什麼要離開我呢,我對他這麼好……”他一旦如此想,就有無法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更由於心理的折磨導致生病,一步步發展,嚴重下去,最後就死了。或者自殺,或者喝酒,或者吸毒,等等等等諸多可怕的後果都會隨之而來。

  夏壩仁波切《夏壩仁波切開示》

10.身心自在

  法法圓通故名自在頭頭合道因號普門

  印光法師

  要以平等的慈悲心關懷他人

  要以無我的無慧心出離煩惱

  如果能夠學習著運用這些觀念和方法

  就會享受到心無掛礙,解脫自在

  忙也自在、閑也自在

  好也自在、壞也自在

  富也自在、貧也自在

  ——聖嚴法師《空花水月》

  以佛法的觀點來看,存在的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的假像。比如眼前這張桌子,假如我們用佛法的智慧透視一下,就會發現,它只是一大堆材料的組合。這些材料裏有木材、鐵釘、油漆及人工的製造。由這麼一大堆非桌子的條件,組成的這麼一個東西,古人出於使用的方便,為它安立了桌子這樣的名稱。由此可知,桌子的存在並不是獨立的。倘若有一天,組成桌子這一家族成員中的任何一位提出辭職或病故,桌子也將隨之嗚呼哀哉!而桌子,也不是天生的就應當叫做桌子,只是人們稱呼它為桌子才是桌子。若是古人稱呼它為妖怪,那我們現在看到的桌子,就個個都是妖怪了。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現在聽到妖怪一詞,就覺得極其平常,更不會談妖色變。桌子是這樣,世上的萬事萬物也都是同樣的。

  《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存在的一切都是緣起的假像,並沒有獨立、固定不變的自性。如果我們對所看到的一切都如此分析的話,也就不會產生相應的執著,慢慢的,我們就能灑脫、自在了。

  濟群法師《生命的回歸》

  看破、放下、自在:看破就是明白,放下就是解脫,能解脫才能有真正自在,沒有解脫就不能自在。不自在就是他在,他在即妄想紛飛,按字義解釋已很有意思,就是喧賓奪主,主人翁沒有當家。注意此點!主人翁不當家就是顛倒,什麼事都無規矩。放下就是解脫,在戒律裏畢業,在規矩、煩惱、無明中畢業。畢業得到證書就叫解脫。解脫才能自在,若不自在,就是他在,賊來了,將你家裏珍寶全偷了。包括無明、妄想、煩惱、天魔外道、妖魔鬼怪等。你若不看住自己的家,就將被他人所侵犯掠奪,所以要注意小心,一定要在。但先要看破,真明白——“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就是自在、做得主。

  宣化上人《宣化上人開示》

11.放棄自己的成見

  我們是凡夫,凡夫在一生當中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裏?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虧就吃大了!古今中外,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決定是放棄自己的成見。我們的成見是錯誤的,從自私自利而生的,哪裏會正確?我們的成見,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裏面生的,不是正確的。我們有幸能夠遇到佛法,能夠遇到善知識,我們要想做個好學生,真正有成就,決定是放棄自己的成見,放棄自己的煩惱習氣。《華嚴經》裏面,世尊教善財童子隨順善知識的教誨,這個很有道理。

  真正善知識,對待一切人決定是平等而無條件的,他的教學完全是看來學的人。他是不是真的想學,從哪裏看?從態度上就能看出來。就是印光大師所說的,一分誠敬,他就有一分成就;十分誠敬,他就有十分成就

  我們要真誠恭敬,要尊師重道!諸位要曉得,決定不是老師刻意要求你尊敬,若是,這個老師決定不是個好老師,不是真正善知識。誠敬是我們的性德流露,是真誠、謙虛、恭敬,決定沒有虛偽,沒有虛假!你只要有這樣的本質,這善友說:這個人可教!”在佛法講,這個人是法器,你不幫助他,有罪過。他能接受,你不幫助他,你有罪過。他不能接受,你可以不必幫助他,為什麼?你幫助他叫白費功夫,因為他已經滿了,自滿了,填不進去了!

  ——淨空法師《淨空法語》

  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雖然我們生活在同樣的天空下,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卻如天地懸隔,如能突破我執,放棄對這片雲彩的執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點。

  一切執著的根本是我執,即執著有個自我。因為我執,就和眾生有了自、他的對立,由此帶來新的痛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特別在乎自己的人,煩惱往往也特別多;反之,無私的人卻更容易快樂、自在。

  是什麼?其實只是一種感覺。比如一本書,本身並不存在你、我的差別。但我們將這本書買來之後,就會在其上附加的標簽。一旦確定這種感覺,這本書的損壞或丟失就會影響到我們。而在此之前,無論它發生什麼變故,都不會對我們構成傷害。再如我們去購房,未買下之前,房子出現什麼問題都無足輕重,因為它還未和我們發生關系。可買下之後,它的任何變化都會牽動我們的心。這種難過,正是由於那些附加的的感覺所致。

  為什麼我們會為這瑣事煩惱,而非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間每天有很多災難,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離開人世,但我們只是感歎一下,不會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會因此寢食難安。這是因為其中還未貼上的標簽,一旦發生的事情中介入,感覺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個遭遇挫折的是,那個離開人世的是的親人,一場普通的人間悲劇便頓時上升為頭等大事。是呵,在我們的世界中,還有什麼比受到傷害更嚴重的事件呢?當一個不相幹的人去世了,我們會覺得人皆有一死,未足為奇;可當親人或我們自己面臨死亡時,就不會如此坦然面對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歎自己薄命。

  可見,一切煩惱皆圍繞展開。我們將緣起的念頭和想法當做是,將種種不是我的當做是。若不是受這種錯覺的影響,那些來來去去的念頭又如何能在心中生根,進而傷害我們呢?如果沒有的幹擾,世間的無常變化就是我們能夠接受的客觀規律,就如我們能夠接受四季更替和草木枯榮那樣。

  濟群法師《濟群法師開示》

  能放下個人的意見、執著,至少在家中會得到家人的認同。自己認同別人,一定是先放下自己才能做得到,否則,僅僅相信自己而不認同他人,縱然是親如夫婦也會起幹戈,更何況是兄弟、姊妹、朋友、同事之間的無法體諒和包容,當然會問題重重、爭鬥不已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站在自己的原則之下,又不堅持己見,且能包容他人的話,從表面上看,好像是放棄自己的立場,將自己既得的利益、權勢、名望、地位拱手讓人,自己似乎吃了虧。其實,若是恰到好處的退讓,以近處看,好像只是讓給一人而已,就長遠看,說不定將來可獲得十個人、百個人的擁護與愛戴。

  例如:有人認為,師父對弟子而言,具有權威性。在佛法的原則上,我會堅持。但是,我不會對我的弟子有相爭的行為表現出來。我的弟子常常會說:師父,您錯了。或是:師父,這件事情您處理得很不恰當。我會說:!是的,我錯了,是我處理不對。事實上是不是我真的錯了呢?不一定。站在師父的立場,可能錯誤,但也不一定是處理不當。但是既然有弟子認為我錯了,一定有他的原因,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認為師父不應如此。我為了包容他,就必須接受他的意見,否則他將難以成為我的弟子。能夠承認對方的想法是對的,因而調整自己的做法,這就是包容。當我們包容他人時,好像是放棄了自己,實質上並非如此,他們反而成為我的弟子,既然是我的弟子,才能跟隨我學佛,幫助我弘法。所以,還是要放得下,才有進步和包容。

  聖嚴法師《禪的世界》

12.放下愛恨恩怨,得清淨無染的心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

  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

  斷愛除其欲者,愛之為病,眾患之本,以拔愛本,枝葉不滋,於中自拔,永斷無餘。欲本自滅,更不複生,由愛生欲流,猶如駛河,漂溺生類,億千萬眾,喪其命根,不得全濟。河竭之後,眾生往來,無形傷害,是故說曰,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也。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者,愛為形質,欲為枝葉,癡為潤津,若彼學人思維妙觀,能斷此者,超越苦際,是故說曰,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也。

  《出曜經卷二十三》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度眾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無非是要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什麼是佛之知見?就是覺性”;就是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如果我們一切的修行,無論誦經、拜佛、參禪、打坐、念佛、持咒,若是不能彙入不生不滅的本性,那麼都還是生滅的對立法。由於無始以來無明的作用,導致眾生對外境,總是存在著能所的觀念,產生主客二元的對立。除非是究竟了悟,體證絕待的法界、清淨的法身。否則,如果能所仍不能斷除,一再的透過無明的妄想分別,經由色心二法的主客對立,用生滅的意識心來修行,它仍然會產生妄想執著,六根、六塵、六識虛妄和合,變現了一切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以及沉淪其中的六道有情。

  有人會覺得修行總是起起落落,提不起力量,就想再去找另一個道場。再不然就是念佛沒有受用,覺得沒有意思,就想:幹脆換一個法門來修。

  這種種的想法,都是把自己的覺性設定在某種環境與某些條件之下,然後希望去追求、去獲得;其實,這種觀念是不對的。眾生的無明,就是一直不斷地向外執取某些東西,向外追求安慰,要求別人同情,而不知我們的本性是放下取捨分別,放下愛恨恩怨,本性自然就顯現出來。

  佛法談的是不生不滅、反觀自照的覺性,清淨無染的本心。然而,眾生就是放不下,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觀照都是我們的覺性,時時都是我們本性的顯現。只要於一切境界能不執著、無所住、無念、不分別,以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一念迴光返照,這就是完成了佛道。

  慧律法師《慧律法師文集》

  為什麼我們看一個人都不順眼、很討厭,又很愛去看他,看得讓自己很不快樂,又不往生?

  為什麼我們不要用這個眼睛來看佛,看得清淨、歡喜、自在往生呢?我們要瞭解看人會覺得很討厭,這並不是厭離娑婆的意思哦!我們詳細看祖師的開示:厭離娑婆是厭離我們自己內心不好、不清淨的念頭,並不是去討厭別人、看人不順眼;會有這種念頭就是我們心胸狹窄,慈悲又不夠,才會看人不順眼。黃念祖老居士有一句很重要的開示,我們一般人都以為討厭和貪戀是相反的,其實討厭就是貪戀,是一種反面表現的貪戀  因為先有某種的貪戀,但是情形不如意,所以生起反面的心情就叫做討厭。

  我們想要往生西方的人,平時要下功夫,先仔細來檢討自己,我們如果不動心、不貪戀的事情,應該會覺得很平常,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如意。如果我們曾動心去在意、貪戀,才會有不如意、討厭的心。我們要有往生西方的願,是放下自己內心這些貪戀、討厭,放下忽愛忽憎由愛變恨又愛又恨等種種不清淨的念頭,才是真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

  道證法師《缺陷變寶蓮》

佛眼觀人生大師談世事:人生三題心靈讀本之一 

妙皇法師

來源:www.book853.com

 【第三章】幸福的人生

  悟思:

  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樣:或以有錢為幸福、或以有地位為幸福、或以長壽為幸福、或以健康為幸福、或以成家為幸福、或以獨身為幸福、或以居住在繁華的鬧市為幸福、或以居住在清靜的鄉村為幸福……

  現實中的人們,總是以追求金錢的多寡為人生奮鬥的目標,並認為只要有錢就會獲得幸福。但是,生活告訴我們:有錢未必是幸福,無錢未必不幸福。

  幸福是一種豁達的心態,幸福來源於生活的輕松與滿足,以及對於未來充滿無限的憧憬和希望。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而言,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窮有窮的幸福,富有富的幸福。正所謂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窮的幸福就是知足常樂,富的幸福就是樂善好施。而且有錢的人並不一定都幸福。因為金錢雖然可以買到胭脂、花粉,可是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到魚肉,可是買不到食欲;金錢可以買到床鋪,可是買不到睡眠;金錢可以買到書,可是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到酒肉朋友,可是買不到患難之交。當然也買不到人們最為渴望的幸福。

  那麼什麼樣的人最幸福呢?佛陀說,我們唯有內心安適,俯仰無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

  眾生由於三毒障礙甚深,不是為貪欲所綁架,就是被功名利祿所誘惑,產生種種無名煩惱,內心無法清淨。佛法就是智慧,叫人獲得自在,終至解脫。首先,佛法教給我們隨喜功德,懂得隨喜功德,懂得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們生歡喜心,不但生歡喜心,我們還要盡心盡力地幫助他,這就是隨喜。

  其次,佛陀告誡人們要常施佈施,因為佈施是對治貪欲的最好方法,也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慷慨。一個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佈施。佈施不一定是錢財,對饑餓者施予食物,對貧困者施予金錢、衣物、知識、技術、時間、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佈施。專心聆聽和祝福朋友是一種佈施;不殺生,同時對那些生命垂危的眾生伸出援手也是一種佈施。

  佛教告誡人們,人生最有價值的就是慈悲,即愛。把犧牲當做享受,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路中就會活得很快樂。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倘能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禍傷身;所以做人應該吃點虧,做個大智若愚的人。

  有的人只曉得接受,不懂得施捨。一個真正幸福的人,應該是當接受的時候接受,當施捨的時候施捨;能給得起,也能受得起。要經常贊揚人家的優點,不要成天說人家的缺點。當人家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誠心去幫助他們。要把人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還重一些,盡可能去幫助他,這樣才能獲得幸福的生活。

  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不等於物質財富的擁有

  不能從經濟條件的好壞來定論

  真正的財富

  在於內心世界的寬廣、豁達與包容

  更重要的是有一顆慈悲心

  以慈悲心對待眾生

  由衷地為社會、族群,乃至整個世界

  奉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聖嚴法師《人間世》

1.播下善良的種子,將有幸福的收獲

  秋天,水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黃,農人聚集,慶祝豐收,大地洋溢著一片歡樂。佛陀來到農莊,許多人都恭敬地供養他。只有一個生性固執的農人,十分生氣,他大怒道:我們平時勤力耕種,才有今天的收獲,你為什麼不學我們呢?”

  長者!我也是耕耘的。佛陀和氣地回答。

  你是農夫麼?你的牛、種子和田地在哪裏呀?”

  眾生的心地就是我的田地,八正道是我的種子,精進是我的犁牛。佛陀向他解釋說,我在眾生的心地撒下八正道的種子。我勤力耕耘他們的心地,使他們拔除煩惱,得到安樂。農人聽了,明白過來,立刻懺悔,把上好的飯菜供養佛陀。

  他說道:佛陀,請接受我的供養吧!你已經耕耘我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種子,我將有幸福的收獲。

  ——佛教故事

  一天晚上,小偷來到良寬禪師的茅屋行竊,結果沒發現一件值錢的東西。正在小偷東找西找的時候,禪師從外面回來,撞了個正著。

  禪師和氣地對小偷說:你既然來了,也不能讓你空手而歸。我就把我身上的這件衣服送給你吧。

  說完,他就脫下衣服,交給小偷。小偷不知所措,只得灰溜溜地拿著衣服走了。

  天亮時,禪師發現那件衣服被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茅屋前的石臺上。原來,小偷半夜裏又把衣服給送回來了。

  其實,禪師送給小偷的不是衣服,而是一種與人為善的心念。正是這種善念感化了小偷的良知。

  禪宗公案

2.仁愛慈和

  經雲:佛口所生子。父母所生的是肉體,是父精母血結成的身體,是不清淨身。而佛陀也會生子,他用什麼生呢?是用口生,《法華經》中雲:佛口所生子。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都自稱為佛子,也就是佛從口生出的法身之子,法身是什麼呢?

  父母所生給我們的是四大假合的身體,有時限,有生、有病、有老、有死;而佛陀所生給我們的法身是清淨的,無生無死、無老無病,這就是精神的力量。

  精神力量不分老幼,老人有豐富的愛心,孩童也有充足的愛心。古人言: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生出來就有這份善心愛念,這也是我們的良知。佛生子是從他口中說出道理,來啟發我們的良知,如此我們的良心及良知善念才能夠發揮出來,這就是:佛口所生子”——清淨法性身。

  什麼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呢?就是大愛。把犧牲當做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很有意義。

  佛陀的教育是要轉換我們的心念,把貪念轉為知足,把知足的心念化作慈悲;不但自我滿足,而且還要發揮把慈悲給予別人的那份愛心。

  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再轉換為愛,所以不發脾氣就能保持柔和的心、培養愛心。如此,這個世間就會很完美。

  佛陀還教育我們要把癡迷轉為智慧,去掉私愛換成大愛,這就是菩薩了。如果每個人都能成為菩薩,那麼這個世界就是光明清淨的世界,也就不會有天災人禍發生了。

  證嚴法師《靜思、智慧、愛》

  什麼是人生最有價值的呢?就是愛。把犧牲當做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不管是愛人或是被愛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不要封閉自己。你要先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路中就會活得很快樂。倘能以愛待人,以慈對人,則不惹禍傷身;所以做人應該吃點虧,做個大智若愚的人。

  把氣憤的心境轉換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轉換為愛,如此,這個世間將愈益完美。佈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品,而是一份虔誠的愛心。人生最悲哀的感受莫過於人有眷屬,唯我獨無。因此,菩薩道行者說:你們看待世間一切眾生,應該把年老者當做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齡與自己相近者,就當做兄弟姊妹去敬愛他;年齡比較幼小的,則當做自己的子女一般去愛護他……”這是人性中最高潔、最真、最善、最美的愛。

  愛,絕不能夾雜著煩惱,因為有煩惱就會有汙染。要培養一份清淨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會有煩惱。

  有所求的愛,是無法永久存在的。能夠永久存在的,就是那份無形、無染而無求的愛。父母過分愛子女的心力會反射成子女的煩惱,對子女要放心,他們才能安心。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濃則苦得喝不下。世間的情愛也是如此。

  愛——這件東西在人心中常覺得奇缺,常覺得饑餓難飽足,像餓鬼一樣。人在愛欲中,是永遠沒辦法滿足的。

  ——證嚴法師《心靈之窗》

 3.佈施是獲得幸福的秘密

  昔舍衛國。波斯匿王。作是言曰。須達長者。尚能勸化一切人民。作諸福業。我今亦當為眾生故。教導乞索。令其得福。於是行化。處處乞索。時有一人。貧窮多乏。唯有一毯。即便持施波斯匿王。王得之已。轉以奉佛。其後貧人。命終生天。感佛大恩。而來供養。佛為說法。獲須陀洹。比丘問言。昔作何業。生於彼天。佛言。在人中時。值王勸化。即以白之。而佈施之。乘此善因。今得生天。遂於我所。聞法證果。

  《雜寶藏經卷七》

  【略譯】

  舍衛城中,有一位虔誠且富有的須達長者,為了祈請佛陀至國內弘法,讓國人也能聆聽佛陀的開示,以誠心感動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建造精舍、僧房,成就祇樹給孤獨園。須達長者了知佛法真理,不僅廣行佈施、救濟貧困,更勸化大眾廣修供養,增長福德。

  當時,波斯匿王知道須達長者的懿行後,由衷地感動,心想:須達長者身為一介平民,都能如此行善積福,勸化大眾,而我身為一國之君,更應身體力行,教化我的子民,讓他們也能廣行佈施、舍離慳貪,累積福德。

  於是,波斯匿王到國內各處,廣為宣說佈施供養不可思議的功德,並向人乞索物品。一天,波斯匿王遇到一位貧窮潦倒的人,這個窮人唯一擁有的財物就是一條布毯。他聽了波斯匿王的殷切勸修,深深有所體悟,於是至誠地將布毯呈給波斯匿王,再由波斯匿王將此布毯轉供養佛陀。

  後來,窮人壽命已盡,因供養布毯的因緣,投生至天上。天人為了感念佛陀的恩德,特地前來供養佛陀,並且禮拜請法。佛陀法音宣流,天人當下契入法義,證得須陀洹果。眾比丘見其因緣殊勝,於是請示佛陀:這位天人,以何因緣得生天界?”佛陀說:他過去生雖貧窮困苦,遇到波斯匿王勸化,仍將僅有的一條布毯供養佛陀,故能以此善因得生天道,種下今日聞法證果的因緣。

  真正的佈施是不要求任何回報的。如果企望有所回報,就不是佈施而是交易了。一個人佈施後,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團體,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佈施不要企望別人的感激。人類是善忘的,但他們也一定會感激你的佈施。真正的佈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質回報的:佈施者和受施者,同樣的不需要為佈施而負責任何義務承擔。

  …………

  當一個人在佈施時,不僅僅是的行動,也一起行動。因此帶來的是真正的快樂。慷慨和佈施將使一個人獲得提升。一個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佈施。當一個人在佈施時,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夠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貪著。佈施能生起智慧,佈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為第一波羅蜜;是佛陀在許多過去世中,尋求圓滿覺悟的重要法門之一。一個人常做佈施行,能獲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寶的護持。

  人類佈施的東西太多了,對饑餓者施與食物,對貧困者施與金錢。衣物、知識、技術、時間、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佈施。他可以專心聆聽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殺生,同時對那些生命垂危的眾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將身體的部分器官施與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腎髒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佈施。在佛陀覺悟前的許多過去世中,他不但佈施部分的身體,有時連生命也佈施出去,這顯現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無價之寶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佛法讓眾生得樂。佛陀最大的佈施是佛法上的佈施(法施)。法施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當一個人以純淨的心接受佛法、實踐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變;他的獲得無比的幸福、寧靜和歡愉。實踐佛法令殘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貪婪者變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寬恕,令愚癡者獲得智慧。實踐佛法不僅於今世獲得幸福,在證悟涅槃後,將獲得更大的幸福。

  萬一法師《萬一法師開示》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有何意義?如僅為了衣食利祿,則人生毫無價值可言。爭名奪利必須心毒手辣,造諸眾罪,來生更受苦報,人無智慧必走此路。貪心斷了即了生死,依金剛經說生命尚可佈施,還貪什麼?自殺的人太可惜,既然自己生命都不要,為何不犧牲一切,為眾生做點事,把這一生的精神體力供獻給社會國家,服務人群。先從身見上轉,轉為妙觀察智。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得無歡喜心,失無惋惜心,無得失之心即了生死,無得失之心即大自在,現在就幹,即與佛菩薩一樣。

  貧窮佈施難,但窮人亦能隨修堅固,小小佈施能與性相應,即能隨順堅固一切善根。窮人無錢佈施,可以出力,對於善舉能助一臂之力亦算佈施。

  培福報通常都講佈施,財施得福,法施得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經中說:令行種種無量施,以此願求無上道。何以行佈施能得無上菩提大道?蓋佈施可以斷貪愛。貪愛是煩惱之本,貪心斷盡,煩惱亦斷盡。

  淨空法師《淨空法師開示》

 4.不以金錢論貧富

  昔佛涅槃後五百十年。有一國王。精進勇猛世所稀有。供養六萬沙門三月一時。甘香肴膳極世之味。最上座道人博綜群籍探古達今得應真。去此國東四百八十裏有一國王。供養五百婆羅門。亦盡世之美。作百種幢幡裝校繒彩綿潔金寶雜物。一幢值五百兩金。以此伎樂而娛樂之。其有能作此技藝者。便以與之。諸國貧人聞彼國王有此寶物。各各四面雲集合五百人。路由精舍。各習技藝欲取彼寶。糧食乏盡不能得達。便詣上座前求作沙門。上座即觀之。乃惟衛佛時賢者家奴客。曾為道人作食飲。又聞法言。從是以來天上人中受福自然。福今始盡法言故存。此等可度。便下須發授以戒法。將入宮食還大歡喜。師知其意為說此飯不可妄食。人無至誠而食此飯者。當累劫為王作牛馬奴婢。五百新學比丘。聞此恐怖勵志精進。九十日皆得應真。比丘已得道。欲自說本末。便大走行喚入王門共相撲來。三毒十二因緣五陰六衰我皆撲之。誰能與我對者。眾坐愕然。此何言也。比丘曰吾等本習技藝取彼寶利養。為沙門自至羅漢。三界眾邪吾等已撲滅之。蒙大師恩快樂無極。

  《雜譬喻經卷十》

  【略譯】

  在佛陀入涅槃五百餘年之後的古印度,有一位國王勤修佛法,並且虔誠供養出家眾。在他所供養的出家眾當中,就有一位得知宿命的阿羅漢聖者。

  距離不遠的地方,還有另一個國家,該國的國王,也以各種美食供養當時印度的婆羅門修行人。這位國王用金玉珠寶和彩綢流蘇,製作了五百支傘形的精緻寶幢,極其珍貴華麗,但是卻沒有人會舞弄這種寶幢。於是,國王慎重地宣佈:凡是有人具有耍舞這種大寶幢的技藝,就要送一支這種珍貴無比的寶幢給他。

  當時,許多貧苦百姓們,都聽到了這個消息,競相走告。其中有五百位窮人從各地彙集至一處,共同切磋了舞弄把耍這種寶幢的各種技巧,然後邀約一起出發,要到該國去獻藝,以領取價值不菲的寶幢,希望從此大富大貴。

  當他們一路辛苦地走到半途,盤纏、糧食即將用盡,恐怕無法到達目的地了。其中一位同伴建議說:聽說這附近有一個國王,供養許多的出家人,我們不如先到那裏去,假裝跟著出家,等吃、住都不成問題了,再想辦法到另外那個國家去賺取寶幢。大家一致贊同,於是便前往到那位已證阿羅漢的比丘處,要求出家。

  這位證果的阿羅漢,一見這群貧人,馬上明白了這五百人的宿世因果。原來他們的過去生,在惟衛佛時代,曾經全都是一位長者的家奴。這位長者敬信三寶,經常供養出家法師,而每一次的供養,都是由這五百個家奴負責料理烹煮、恭敬侍奉,並且在長者家中,又常常聽聞法師們講經說法。這五百人,因為供養僧寶的功德,往生天界。現在,雖然天福享盡了,但是,曾經聽聞過佛法,善根種子萌芽,因此,這一生才有前來出家的因緣。阿羅漢雖然知道這五百人求出家的目的,並不是真正發心要修行,只是為了要接受供養,然後籌措旅費去他國賺取寶幢。但是,阿羅漢觀察到他們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就為他們剃度,並傳授戒法。

  受完戒法,阿羅漢便帶這五百位剛出家的法師到皇宮接受國王的供養。應供結束之後,阿羅漢告誡五百位法師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所以,如果你們沒有精進修行的決心,將來就得生生世世當牛馬、奴婢來償還國王的供養。這五百位法師聽了都非常地害怕,於是日夜精進修行,禪坐、觀行、一點都不敢放逸懈怠。經過了九十天之後,全都證到阿羅漢,遠離了所有的痛苦與煩惱。

  通徹了因果後的五百位羅漢,發心要向世人說明他們入道證果的始末,就一起到了要送寶幢的王宮,向國王及在座的婆羅門修行人說:我們已經破除了貪、嗔、癡三毒,也熄滅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的痛苦,更遠離了色、聲、香、味、觸、法六衰的執著。您們可以嗎?”

  在座的人都很驚訝地看著他們,無言以對。

  阿羅漢接著說:我們原本是為了改善我們的貧窮,要來貴國耍藝、賺取寶幢,求取大富貴,沒想到途中因盤纏用盡而出家。由於精進不懈,如今都證得了阿羅漢果,所有的煩惱火焰都被我們的智慧法水撲滅了,身心得到了大自在!這真是無上富足的快樂啊!”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富有的人,但是富有並不一定是很有錢。有的人錢財很多,房屋田產很多,但是沒有道德、智慧,這並不算是富有的人。怎麼樣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呢?

  一、外財與內財俱有:我們有心外的財富,也要有心內的財富。一個人縱使心外財富再多,但是金錢可以買到胭脂、花粉,卻買不到氣質;金錢可以買到魚肉,卻買不到食欲;金錢可以買到床鋪,卻買不到睡眠;金錢可以買到書,卻買不到智慧;金錢可以買到酒肉朋友,卻買不到患難之交。所以外財不是絕對萬能的,有了外財,還要有內財。心內的財富是什麼呢?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之所以能居陋巷而活得很快樂,是因為他有心內的財富,所以我們要內財與外財兼具。

  二、知識與信仰同重:知識是對現象、常理的了知識別。有的人很有智能,很有知識,但是沒有信仰,終究還是缺少了一份內心的財富之源。所以我們應該知識與信仰同重,以開采我們自心本性的般若智能。

  三、接受與施捨並行:有的人只曉得接受,不懂得施捨。只是一味接受的人,表示自己貧窮,施捨才是富有。所以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應該是當接受的時候接受,當施捨的時候施捨;能給得起,也能受得起。

  四、擁有與享有兼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房屋、田產等財富,能夠如願固然很好,如果不能自己擁有,至少可以享有。譬如自己家裏沒有電視,但是我可以到別人家裏去觀賞,不一定要樣樣都自己擁有,能夠以享有代替擁有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所以,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應該是:

  一、外財與內財俱有。

  二、知識與信仰同重。

  三、接受與施捨並行。

  四、擁有與享有兼備。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5.成人之善,成人之美

  地上種了菜,就不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

  ——禪語人生

  我們這個世間人,心量很小,嫉妒心很重,容不得人,看到別人有好處,自己心裏就很難過。你發心學佛,你周圍的這些人,看到你想學好,心裏很難受,想方法障礙你,想方法陷害你,這個事情很普遍,到處都是。看到別人比自己好,心裏就嫉妒、難過,這個毛病是眾生無量劫以來都有的,不要教的,與生俱來的。

  我們一般凡夫,最嚴重的習氣就是嫉妒!嫉妒會引起嗔恚,嗔恚是墮地獄的業因,這是我們要覺悟的!佛法教給我們隨喜功德,隨喜功德是對治嫉妒的,懂得隨喜功德,懂得成人之美,就能把嫉妒的障礙打掉。一定要懂得隨喜功德!隨喜是什麼?是成人之善,成人之美。看到人家做好事,我們生歡喜心,不但生歡喜心,我們還要盡心盡力地幫助他,這就是隨喜。諸位要曉得,我有能力,我幫助他;我沒有能力,我生歡喜心,他有多大功德,我得多大功德。他修那個功德好辛苦,我得來毫不費力,這個要有智慧!現在世間人心量很小,我們要示現大心量;現在世間人都不能包容,我們要表現能包容,我們要做好樣子給人看!

  淨空法師《淨空法師開示》

  與人為善,就是對任何一個人,我們都要用善心去關心他,不要動不動就用嗔心。我們要把每一個人,都作為修行中的善緣,要珍惜、愛惜他,要成人之美。也就是說,我們學佛的居士,要經常贊揚人家的優點,不要成天說人家的缺點。當人家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誠心去幫助他們。要把人家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還重一些,盡可能去幫助他,這樣才是在扶持正法。

  海空法師《覺源》

  人的差異性,有來自先天的業力,及後天的努力與學習。一般人基於此差別的大小,再加上自己自私的角度給予批判,就益發的更不平衡了。其實,以佛法的觀點,這種種的不同、相異、對立,卻極為公平。因為,眾生一切的身、心、環境,皆取決於自己的業力。我們要突破意識的觀念,就要放下錯誤的標准,因為,每個人都會為自己訂出一個範圍,跟自己看法不同的就是敵人,而加以排斥。這都是由意識造成我們內心的一種主觀,如果不能突破,就會一直生活在意識的阻礙裏而痛苦不堪。

  而當瞭解了這個道理,你就再也不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或憤世嫉俗了。那麼,爭執中,如一方能夠將沖動忍耐一下,那麼必能有一番新的境界,明天也會比較好。

  就像夫妻吵架時,有一方能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說:我尊重你!而且我並不想改變你。這樣,想吵也吵不起來了。

  哲學家也告訴我們:不要讓你今天的無知,增加你明天的後悔。

  遇到什麼事,先訓練自己不要馬上生氣,後悔自然減少。包容別人可以涵養自己,改善人際關系,產生良好的互動,這是減少紛爭鬥亂的不二法門。

  慧律法師《慧律法語》

 6.與人相處之道,在於無限的容忍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們可以想像聽到老禪師此話後,他的徒弟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

  佛在《金剛經》上教誡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世出世間一切善法,不能忍就不能成就。佛經裏面有個公案,這是講舍利弗尊者,他示現的是小乘阿羅漢。舍利弗尊者發心行菩薩道,他一發大菩提心,忉利天主就化身來考驗他。他經不起考驗,馬上就退心了。忉利天主變現一位婆羅門,表情非常的痛苦,舍利弗尊者在路上碰到了,就問他:你有什麼困難,怎麼這麼痛苦?”他說:我家裏有個病人,可憐得不得了!現在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醫生,醫生配藥方需要藥引子,這個引子太難找了,我沒有辦法,所以一天到晚感到很痛苦。

  舍利弗尊者問:藥引子是什麼?”他說:要一個真正修道人的眼睛來做藥引。”“這個不難,我是個修道人,我舍一個眼睛給你做藥引子。話一說完,舍利弗尊者就挖一個眼睛給他。眼睛挖下來之後,那位婆羅門說:你老人家搞錯了,我要的藥引子是左眼,不是右眼。”“你為什麼不早說?”既然發心行菩薩道,舍利弗尊者把左眼也挖了下來。婆羅門拿了眼睛,聞了一聞,就丟在地下踐踏。他說:這個眼睛不行,不要了。舍利弗尊者一聽,心想:菩薩道真難行,算了,我還是修小乘。馬上就退心了!

  所以,菩薩道真正難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不發心則已,發了心就有天神鬼神來考驗你。如果你不是真正發心,必定會退轉!

  淨空法師《淨空法語》

  忍辱是成就道業必經的過程,所以六度中特別有一個忍辱。人生一切的成就就是靠忍辱,所以金剛經中特別提及得成於忍。經中告訴我們,世尊曾於過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修忍辱行,並且面對歌利王割截其身體,四肢關節節節支解時,仍能忍辱,不生嗔恨,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後為燃燈佛授記成佛。所以,忍辱功德不可思議,學佛人當修忍辱行,以釋迦牟尼佛為師,用忍辱來成就我們的道業。

  圓因法師《蓮池警策》

  在生活中容忍是一種大度,當你的心量放得很大,你絕對不會吃虧。我們的很多觀念,中國武俠小說複仇的觀念很重,一個人被打了還不報複是窩囊的。假如你被欺負了,內心中存在著是包容或是複仇,複仇的觀念,你會想怎麼去打他,去消滅他,哪一種心態使你的生命更健康呢?

  有些人說,我長得比你漂亮,其實也不如別人,五十步笑百步。以這樣的心態看待自己的生活,好像是很有規矩的幾十年,有些人一輩子,信奉一個信條,我相信做好人會怎麼樣,其實你一輩子只是為了芝麻大的小事情,辛辛苦苦一輩子,還美其名曰我的生命有歸宿。佛陀看清了這種價值觀對於生命的局限,他有辦法:其一,要有價值觀,否則天下大亂了。其二,有了價值觀,被它束縛,也不可取。佛陀有大智慧,有兩套辦法,一是世間法,五戒十善,做好人,純善就是天乘的思想,做好人是人乘的思想。用人天乘思想做台階,深入到苦海裏來。我們為什麼來參加夏令營呢,覺得有價值才來。這種價值觀,是世間可以想像的。曆史幾千年的文明就是不停地創造價值觀,價值觀在世界上流傳的時間越長,力度越大。有些價值觀很短,就像女孩子穿衣服,幾天就換一個款式。不同的價值觀不停地組合成社會的文明。你想對社會有貢獻麼?就要創造一套有長遠影響的價值觀。佛陀創造了五戒十善的價值觀,在兩千多年來大家都有心靈的共振,每個人都想到不要危害別人。但是這樣還不夠!佛陀的偉大在於五乘善法,人乘天乘,是世間法,世俗的價值觀。出世間的聲聞、緣覺、菩薩乘,實際上是超越了價值觀。但是從做人的層面上,通過語言表述,讓我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一種更高的價值。實際上我們想像的羅漢、菩薩和佛的境界都是有價值的想像,真正的羅漢菩薩佛,都是超越了我們所能想像的價值觀。因為大家思維考慮的都是人天乘的思想,聖人是處於不可思議的狀態。

  達照法師《達照法師文集》

 7.縮小自我,放大心胸

  一個心胸寬敞的人,不但生性樂觀開朗,容易滿足,容易獲得快樂,做事也容易成功。如何才能放大心胸呢?我有四點意見:

  一、往好處看:世間上的好好壞壞沒有一定的標准,我的心好,看世間都是美好的;心不好,貪欲熾染看世間就不好。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的境界,可以隨我們的心識而轉變。宋朝的蘇東坡和佛印禪師在一起打坐,佛印禪師問蘇東坡:我坐的姿態像什麼?”蘇東坡說:你的坐相像一堆牛糞。蘇東坡反問佛印禪師:我的坐相如何?”佛印說:你坐得像一尊佛。蘇東坡很高興,以為贏了佛印禪師,但是蘇小妹告訴他:禪師的心中是佛,看人都是佛;你心中是牛糞,看禪師的坐相就是牛糞。所以,我們看世間人事,要有佛心,要有好心,要用善心去看世間。

  二、往大處想:世界有多大,我們的心就有多大;我們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宇宙、法界都在我們的心中。有一個青年去爬山,在高山上海闊天空,他感覺世界真大。回到家裏,看到當教授的父母和鄰居吵架,只為了樹葉掉到別家的院子而吵架,他覺得世界如此廣闊,為什麼還要為芝麻綠豆的小事爭執呢?人生常常往大處想,自然心胸開闊。

  三、往細處察:佛陀說:世界上所有眾生若幹種心,如來皆悉知悉見。我們要學習佛陀,看人看事要從微細處用心觀察,才能做一個反應靈敏、能綜觀全域的人。

  四、往深處解:凡事要深入思維,人際的種種關系,佛法的甚深微妙,都要深入瞭解,不要只求表面認識。

  星雲法師《星雲法語》

  學佛人眼光要遠,心量要大,不可貪求小利,不可固步自封。須知:不能大舍,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樂。大覺世尊,是由大舍大苦中得來的。故儒家雲: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可見不但學佛如此,即世法中欲負大任,亦須經曆如許煩惱;不獨負大任者為然,小如一名之顯,一技之成,乃至科學上一切發明,皆非久經磨煉,深研苦思,不能成功。語雲:國亂出忠臣,家貧出孝子,嚴師出好徒,茅屋出公卿。皆是由苦得樂的道理,故曰煩惱菩提。望大家認清此點,逆來順受,逆順不二,即是至誠。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不但化煩惱為菩提,且能化度一切矣。

  慧明法師《慧明法師開示》

  知足,生活才會富有;有人說出家就是要學解脫。佛教中有句話: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裏遊。出家人真正灑脫,因為他們只有三衣一缽就可以生活,而且走遍天下把佛陀的教化宣導給眾生。他們的心胸寬闊,能包容天下一切萬物,無論天邊海角,只要看得到的東西,就是我的;至於有沒有放在我身上那是無關緊要的。

  這就是佛陀訓練弟子要有一分寬闊的心胸,如能以別人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別人的富有如自己的富有,這就是永遠滿足的人生,永遠富有的人生。

  證嚴法師《靜思、智慧、愛》

  心量若不寬廣,如何包容別人呢?不能包容別人,對方怎會容納你?有些人說:我說話無足輕重,沒有人會接受。這不能怪別人,因為你在別人心中沒有分量。有的人就說:對,要有分量,我就要凶一點,具有威嚴才能占一席之地。其實,如果架子太大了,人家也會看不起。

  不要以為很重要,應該縮小自我,我們要微細到可以跑進人家的眼裏,而不會礙到人家,這需要功夫啊!在平常要進退得宜,才能在別人的心中佔有一席之地。

  證嚴法師《心靈之窗》

 8.人心向善,吉福就現前

  現在人對做人的道理不講了,講什麼?講怎樣賺錢,講求怎樣消費,天天在搞貪嗔癡。這個要發展下去,這個世界就可怕了,怎麼會不遭大災難?災難從哪裏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從貪嗔癡慢來的。佛在經上講得很多,貪心感得是水災,嗔恚感火災,愚癡是風災,傲慢不平是地震。

  所以要曉得,世道興衰、吉凶禍福,在乎一切眾生的好樂。眾生喜歡正法,人心向善,吉福就現前;大眾不相信正法,喜歡搞貪嗔癡,凶禍就現前。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觀察世道人心,現在社會大眾的腦子想什麼,口裏說什麼,我們就能知道這個社會的吉凶禍福,乃至於這個世界將來的吉凶禍福。

  現在孔孟的書大家都不念了,大家不知道什麼叫道德仁義禮,人心沒有依靠,沒有歸宿,造成整個社會的不安,這是個大問題!今天家庭教育沒有了,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與聖賢教育完全脫節了,所以社會動亂,災難頻繁。解決的辦法,只有提倡聖賢教育。

  所有聖哲人的教誨,最殊勝的是佛法。佛法,是佛陀的教育,是覺悟的教育,破迷開悟的教育,離苦得樂的教育。佛法能覺悟一切苦難眾生,挽救世道人心。

  現在世道人心太壞,要挽救這個世界,從哪裏做起?唯有佛法。而佛法當中,說實在的,唯有淨土。淨土是講心地清淨,心淨則土淨,這是一服特效藥!

  淨空法師《淨空法語》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