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苦"的思索
廖樂根

緒 言

  佛陀一代時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可謂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往往讓學佛者望而生畏,不知從何下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千經萬論,說來說去,無非是要我們認清和解決一個基本而核心的問題――""。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得到了集中的體現。本論是宗喀巴大師的傑作,是指引茫茫眾生走出黑暗與苦難的一盞明燈。它直指佛佗的本懷,依循龍樹、無著二大論師的軌道,總攝經、律、論三藏法要,按下、中、上"三士道"的次第由淺入深而展開。"三士道"是指修行的次第,而非指人的根機,其意在於說明無論哪一種根機的人,從初發心到最終成就佛果,其間修學佛法所必須經歷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知苦、了苦的過程。下士道不忍現世人生的種種病苦,因而修習念死無常、觀惡趣苦、皈依三寶,思維業果等法門,其目的是希求後世的人天安樂。中士道明白人天安樂並不可靠,因而進一步修習苦、集、滅、道四諦法,從而生起堅定的解脫輪回之苦的出離心。上士道則是發菩提心,為了讓一切有情眾生都能真正離苦得樂而修六度萬行。

  由此可見,整個菩提道次第始終是以""為核心而展開的,這也是佛陀的本懷所在。為了解決從生的生、老、病、死之苦,他毅然放棄了富貴的生活和美滿的家庭,選擇了追求真理與解脫的修行之道。成道之後,他又苦口婆心說法四十九年,無非是要讓眾生正視苦、認識苦、超越苦。我們每一個學佛的人,都必須時時提醒自已:學佛究竟是為了什麼?一談起苦,也許很多人認為這是常識,自以為很瞭解,因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正是問題之所在。佛法絕不只是單純的學術,更不是談玄說妙,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解決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與痛苦。因此,學佛必須落實到每一個人的現實生活和靈魂深處,真誠地面對自已及其他所有眾生的苦難。本文將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對""作一個比較全面的剖析。

一、三苦:苦苦、壞苦、行苦

  ""是指身心感到逼迫而呈現苦惱的狀況,與""相對。它有"嫌惡""空虛"兩層含意,也就是"令人厭惡""難以忍受""無法滿足"。苦在佛法中有多種分法,如八苦、六苦等。但基本上可以總括為三種:苦苦、壞苦種行苦。

  1.苦苦
  "苦苦"又叫苦中苦,這是任何人都能親身感受的痛苦,它來自自然、社會和個人身心各個方面。如:嚴寒、酷暑,天災、人禍,動亂、戰爭,饑餓、疾病,衰老、死亡等等。這些痛苦,非常普遍,無時不在發生,只是有時我們習以為然而似乎有些麻木了。

  2.壞苦
  "壞苦"即變易之苦,沒有穩定性。如:愛會變為恨,樂極會生悲,狂歡之後便是寂寞,青春潛伏著衰老,美味過度導致疾病,錢財帶來殺身之禍,名利地位也會引起更多的麻煩等等。在這個無常變易的世間,我們無法找到永恆的快樂,在缺陷之中追求完美,帶來的只能是痛苦。即便我們真的找到一點快樂,也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其至會帶來更多的痛苦。這就是壞苦。

  3.行苦
  三苦之中,最難理解的是"行苦",因為它細微而不易覺察。《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以下簡稱《略論釋》)中說:"常人能知苦苦,而不易知壞苦,外道能知壞苦,而知行苦。如四空天至有頂天,終不能解脫者,乃由貪于彼樂,不知行苦尚存故。如色界諸天,則有能知行苦者。

  行苦之"",是指生滅變化的東西,以至於整個現象的世界,存在的整體。行苦包含於一切事物之中,換句話說,世間萬物的存在本身就是苦,因為一切都是遷流變化的。因此,從根本上說,行苦就是由於對宇宙人生的實相和本性的無知與迷惑而必然導致的痛苦,因為我們總是執著于生滅無常和沒有實在本質的事物,並把它們當作是"""我所有",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關於這一點,後面將會作進一步的解說。

  《略論釋》云:"三界乃至有頂,皆由染污染性而成,又複能增長染汙,謂依煩惱貪著現蘊(染汙)招取後蘊(染汙)故名取蘊……取蘊一成,即有行苦性,行苦之行字,含有不能自主之意……謂如吾人由先業攝今生之蘊,非自在而得,純由惑業所引,又複招引後來之惑業……又瑜珈以無記受(舍受)為行苦性,中論以有漏蘊即行苦性,不過立名之不同,實義則一?quot;關於認識行苦的意義,《略論釋》進一步指出:"不了行苦性,不能生厭離,即不能出三界,由自不知出三界,更不知令人出三界,故不識行苦性者,大小乘道均不能生。八苦中,對於生苦行苦,應特別思維,如專思老死等苦,不過令心生悲慘,尚不能破有漏蘊出世間也。"可見,正確把握行苦的意義非常重大,應認真思維。

二、從四諦看""

  四諦是佛法的高度概括,它包括了世出、世間兩重因果。四諦是以苦為中心而展開的,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當我們思索苦諦時,不可能離開苦之因(集諦)、苦之滅(滅諦)以及滅苦之道(道諦)。

  1.為何佛陀先說苦諦?
  四諦之中,為什麼佛陀最初說的是苦諦呢?這其中自有密意所在。可以說,這充分體現了佛陀的慈悲與方便善巧。《略論釋》云:"蓋所化有情,若不令其生起無倒解脫之心,則解脫之根本斷絕,無從引導,因為一切化機,為愚所蔽,對於生死圓滿倒執為樂,沉溺其中,不知生死無一不是苦,縱有少數樂,亦屬有漏,仍不不離苦,故為說多種苦相,令生厭離……苦不厭離世間,縱勤聞思修,仍為輪回因。而厭離世間,必須從思苦諦入手。倘求解脫之心真實,如囚思脫,刻不容緩,則任何所作,均非輪回所牽也,乃說明思苦諦之要如是,這就好比醫生給人看病一樣,先指出病相(苦諦),然後說病因(集諦),再說病因可斷(滅諦),最後說治病之藥方(道諦)

  2.苦的根源――我執
  為什麼眾生會遭受受如此眾多、難以忍受的痛苦呢?苦究竟從何而來?《略論釋》告訴我們:"集諦門中,所有次第,須先知凡苦皆是由造作而來;造作由於煩惱支使;煩惱有八萬四千。不能一一拔除,須求其根,如斷樹然,根斷則枝葉皆萎。煩惱根唯一,即為我執。吾人于順逆境,無時不有我執心與之俱行,如能斷除我執,即斷煩惱根本?quot;由此可見,我執即是煩惱之根,眾苦之源。所謂我執,就是執著一個本來不存在的永恆不變的、獨立的實體或自性。我執是根本無明,也就是對於真理與實相的無知。因為世間一切都只不過是各種因緣條件的和合而已,並沒有一個本質不變的實體存在。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等都是我執的表現。

  一位藏傳佛教大師曾經說過:"痛苦起於我們不明白自己的本性是沒有痛苦的。"這句話有著極為深夜的含義,應該深入體會。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當我們談論無我時,並不是說先有"",然後才說"無我",因為本來說是"無我"""只是一種假相,由於眾生的無明,以假為真,把自己創造出來的"",當成是真實的存在,並加以執著,從而帶來無窮的煩惱和痛苦。

  我執總是執著有個真實存在的自我,它是十分頑固的,因為自我極為"聰明"、狡猾。自我創造了一個非常精密的生存體系,併發展出堅固的模式,一旦自我覺得受到了傷害,就會想盡辦法來保護自己,並力圖證明自我的真實存在,修道之難也就在此。可以說我們無始以來的主要思想和精力,都是用來建立、擴展和鞏固這個自我的。當你愛上一個人時,也許你認為自己正在深切在關懷對方,但事實上,愛只是自我尋求證明自己的另一種方法。自我只愛自己,它沒有留下空間來愛別人。如果一個人能徹底在愛別人和其它的眾生,它就不會有痛苦,因為他沒有"",他與眾生融為一體。世俗之愛與恨、嫉妒等,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和真愛相反,只是自我對安全和真實身分的追尋,是自我的一種遊戲而已。

  也許不少人會這麼認為:既然""是那麼自私、醜陋、卑鄙,那麼,修道的目的就一定是征服""和消滅""。他們力圖除去""的壓制與束縛,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努力只不過是""的另一方種表現而已。因為這同樣是一種執著,一旦執著產生,痛苦就隨之而來。佛法告訴我們:根本沒有什麼實在的東西須要消滅和去除的,有的只是我們認為自我真實存在的幻覺,我們相信並執著這種幻覺,以為它是真實的。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

  避免痛苦,追求快樂,這是人的天性。不幸的是,我們總以為自己在追求快樂,而結果往往是痛苦,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快樂的真正原因。這好比一個人為了擺脫失戀的痛苦,而又迫不急待地投入另一次新的戀情之中。他認為這個新的痛苦是快樂,結果卻大失所望。我們要快樂,所以相信貪欲能帶給我們快感、憤怒能幫助我們離開討厭的事物,並認為我們能忽視那些既不可愛、又不討厭的事物。事實告訴我們完全錯了,因為貪、瞋、癡所帶來的必定是惡行,而惡行必將引發一切痛苦。

  3.苦的止息――滅諦
  什麼是滅諦呢?簡單地說,滅諦即是痛苦的止的。它是無為法,經典中用"常、樂、我、淨"來形容。滅諦告訴我們,痛苦並沒有自性,其本質是空性。假如痛苦是真實存在的,有自性,那麼,它就永遠無法消除。這樣一來,任何修行都毫無意義。正因為痛苦並非本質的存在,所以我們堅信通過對佛法的修學,必定能息滅痛苦,獲得永恆的快樂――涅槃。

  4.滅苦之道
  修行之道或禪修即是道諦,也就是離苦得樂之道。禪修對於何一個追求佛法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佛法不是空洞的理論與說教,它是可以通過實踐來證明的。佛陀就是在菩提樹下通過禪修最終解脫而證得無上佛果的。

  真正的禪修是出""之道,因此,首先不要把注意力過分集中在未來的成就與覺悟上。過分寄望于未來,我們便會失去當下就有的洞察與覺照。一位禪修大師曾說過:"只要你想要開悟,你將永遠無法開悟。"整個禪修主要是以此時此地的現狀為基礎而展開的,任何真正的禪修,都是專注當下一刻:留意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與細節;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時刻關注自己的起心動念;時時提醒自己――沒有"",也沒有"我所",這是禪的關鍵所在。

三.""的意義與價值

  當我們對""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必須進一步探討""的意義與價值。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對""的思索。

  1.思苦功德
  思維""有哪些功德呢?《略論釋》明確告訴我們:"一能生厭離心,二能摧傲慢心,三能發大悲心。"

  首先,痛苦會讓人看清生命的真相,讓我們清醒地面對人生。知苦是解脫的第一步,是出離的前提,是修道的動力。一個人如果不能深刻地認識到輪回的本質即是無限的煩惱與痛苦,他將永遠不可能踏上修行之道。因此,思苦能生厭離心。

  其次,思苦能摧傲慢心。傲慢是修道的主要障礙之一,是我執的表現。傲慢的人自認為高人一等、目中無人。只有當我們真正體認到痛苦無所不在,在""面前人人平等,並且傲慢本身就是導致痛苦的重要煩惱之時,傲慢之心才會逐步被摧毀。

  再說思苦能發大悲心。所謂大悲心,就是願為一切眾生拔除痛苦的心,它是菩提心的根本。如果我們仔細的思維就會發現,輪回中的每一個眾生都同我們一樣,始終處於生、老、病、死等永無休止的痛苦的煎熬之中。佛法告訴我們,在無始的生死輪回中,每一位眾生都曾是我們的親友眷屬,我們怎能僅僅為了自己個人的利益與安樂而無視其他所有受苦的如母有情眾生呢?因此,一種強烈的大悲心便由然而生。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似乎有些麻木不仁,總覺得別人和其它眾生的痛苦與自己無關,對此我們必須進行深刻的反思。

  2.化苦為道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種種意想不到的苦難,有來自自然的,也有來自社會、家庭的,有肉體的傷痛,更有精神的折磨與心靈的摧殘,當突如其來的痛苦和不幸降臨到們身上時,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必須接受它,因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直接和間接的原因,而不是無緣無故的,再說事情已經發生,你無法回避,回避只會給你帶來更多的痛苦。從心理上完全接受任何痛苦事件的發生,包括死亡的到來,是非常重的,接下來便是如何對症下藥了。

  對於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苦難不但不會對他構成威脅,而且他會心平氣和地接受它,然後化苦為道。他不但不抱怨痛苦,甚至他會感謝痛苦,因為他覺得痛苦給了他修行難得的機會。在他看來,痛苦與不幸並不一定是壞事,相反,它們對於一個追求生命的終極價值的修行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他明白,沒有痛苦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他理解"煩惱即菩提"。這當然不是一般人的境界,但也絕對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一個關於名為嘎秋仁波切的真實故事,十分感人,讓我們來看看這位仁波切是如何利用""來修行的。在每一次被押到批鬥會場之前,他就開始發心:"今天我要為渡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發心修安忍波羅密多";批鬥會開始了,人們打他、污辱他,而他便安住於空性的禪修之中;批鬥結束後,他默默地回向:"將此功德回向給所有打罵我的人,也回向給一切眾生。"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他把我""完全放下了,此時,苦就轉化為道。

  3.在""中磨練、成長
  佛法是中道觀,既反對過分的享樂,也反對極端的毫無意義的苦行,因為僅憑苦行並不能讓人得到真正的解脫。但勇於吃苦的精神卻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必須在痛苦中磨練看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堅強。孟子說得好:"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鋨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禪學大師鈴木大拙也說過:"你遭受的痛苦愈多,你的性格就變得愈深沉,而由於性格的深沉,你就更加透入生命的奧秘。所有偉大的藝術家、宗教領袖和社會改革家,都是經過勇敢奮鬥,經常傷心落淚的劇烈掙扎而產生出來的。除非你嘗過憂愁滋味,否則便無法體會真正的人生。"這些都從一側面說明了苦難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個修學佛法的人來說,生活應該儘量簡單一些,物質條件太優越,生活過於富足,對修行是很不利的,因為人人都有貪心,都有惰性。人要上進很難,墮落卻很容易。所謂"富貴修道難"就是這個意思,人太富有,享樂的機會就多,因而不容易體驗到生活的痛苦,修道的動力就隨之減小。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四、有關""的誤解及說明

  由於人們對佛教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對佛教所說的""也就產生了種種誤解。常見的有以下三種,現作簡要的說明。

  1.認為佛教強調苦,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思想。

  顯然,這是對佛教與""的無知。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任何人都無法回避,佛就是要我們認識苦,勇敢地面對苦,並為我們指出了苦之因及滅苦之道。佛教並不否認世間存在相對的快樂,但從根本上說,這種快樂的本質仍是痛苦,因為它是短暫而非永恆的,是虛幻而非真實的。佛教的一切理論與修行都是建立在現實人生、現實社會的基礎上的。因此,佛教說""沒有任何消極和悲觀的成分,相反,它卻是積極和樂觀的。

  2.認為""是許多宗教與哲學的共同命題,佛教所說的""與其它宗教、哲學並沒有什麼區別。

  這也是對佛教缺乏瞭解的表現。這個問題涉及的範圍很廣、很複雜,在此只能引述兩位佛學大師的話略作說明。

  宗薩欽哲仁波切說:"佛陀不只關心那些明顯的、切身的、容易認出來的痛苦,他對痛苦的定義又還包括了我們長期的不安定性――'人無我'以及'法無我'――這些我們平常都沒有覺察到,而它們也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佛教中所謂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體驗和擁有這些事物的過程。"佛使尊者說:"早期導師亦曾教過關于人生多苦的道理,但卻不能徹底的把此道理的真理性質完全揭示於眾,並且不能圓滿地指示激發痛苦之正確原因,而且也不曾指示徹底滅苦之。由此可知,佛教關於""的闡述與其它宗教、哲學相比,有許多不同與獨特之處。

  3.所有的宗教無非是教人行善去惡,佛教也不例外,因此認為僅憑善行就可以解脫痛苦。

  世間的宗教大多數只要我們單單避免罪惡而強調善行,但佛教排除所有的執著,包括對善的執著。佛教認為,僅僅只有善行是不能徹底消除痛苦的,善行主要是福德資糧,學佛必須福慧雙修,悲智雙運,兩者缺一不可。再說世間的善行,往往都是有缺陷而不完美的,我們必須超越一般的善行,修習無我與空性的智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離苦得樂、究竟解脫。

結 語

  ""是佛法的根本觀念,"有漏皆苦"是佛法的重要觀點。我們必須全面、深入地把握苦的含義。透過對苦的剖析,我們知道,""儘管難以忍受,但並不意味著悲觀失望、無可奈何,相反,它會帶給我們勇氣與信心。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感受、去體驗自己、他人以及其它所有眾生的苦難吧,它會逐步擴展我們的心胸,增強我們的道念,開發我們的智慧,它會帶給我們真正的快樂。

  主要參考書目:
  《菩提道次第略論釋》 宗喀巴大師造 昂望朗吉堪布釋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宗薩欽哲仁波切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創巴仁波切
  《給人類的一本手冊》 佛使尊者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