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
聖嚴法師

 

自序
  
  阿彌陀佛之所以成為阿彌陀佛,是因為他在修行菩薩道的階段,發了四十八個大願,最後不但修行成佛,也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救濟一切眾生。而敍述阿彌陀佛成佛的因緣,以及發願的願文,就是《無量壽經》的主要內容。
  
  許多中國佛教徒,在每天早晚課誦的時候,都會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對於〈讚佛偈〉中「四十八願度眾生」的句子,都能朗朗上口,但卻不知道是出於《無量壽經》。
  
  目前收錄在《大正藏》中,屬於阿彌陀佛專修法門而為眾所周知的經典,計有三部,被譯成漢文的年代,以《無量壽經》最早,譯者是曹魏時代的康僧鎧;其次是《阿彌陀經》,譯者是姚秦鳩摩羅什;再次是《觀無量壽經》,譯者是劉宋畺良耶舍。
  
  《無量壽經》不僅譯出最早,內容最豐富,被弘揚得也最早。到了宋明之後,弘揚淨土的祖師們雖然大多講述《阿彌陀經》,但談到淨土的思想時,還是要溯源於《無量壽經》。
  
  此《無量壽經講記》,先於四年前(一九九三年)的農禪寺清明佛七中講了六個晚上,只講完四十八願的願文;後於兩年前的清明佛七中再將經文的重要部分摘講六個晚上。本(一九九七)年七月,法鼓文化公司編輯部將兩次的六講,由義工弟子整理成稿,交到我的手邊,看了一遍發現,雖都是我講的內容,也似我的語氣,卻覺得空洞無物,文字鬆散,必須細心修補,才能拿得出來。
  
  同年十月十五日我把它帶到紐約,從十一月二日起至十七日為止,在衰病忙碌之中,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參考相關經論資料,刪修補充,謄清了兩遍,又補寫了四十八願願文註釋,幾乎是重寫了這篇講要。
  
  我很感謝農禪寺的佛七法會,讓我講了這部經,也很感謝依據錄音帶為此整理初稿的弟子,如果沒有底稿,我是沒有可能撰寫這篇「講記」的。以往的數種經典、偈頌及禪宗文獻講錄,也是在這種意外的情況下產生出來的。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七日記於紐約東初禪寺

《無量壽經》的漢文譯本
  
  根據古代經典目錄如《出三藏記集》,以及《高僧傳》的記載,《無量壽經》的譯本先後有十二種,其中七種已經失傳,現存的只有五種,抄列如下:
  
  《無量壽經》二卷
  
  東漢安世高譯(失)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四卷東漢支婁迦讖譯(存)
  
  《阿彌陀經》二卷
  
  東吳支謙譯(存)
  
  《佛說無量壽經》二卷
  
  曹魏康僧鎧譯(存)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
  
  曹魏帛延譯(失)
  
  《無量壽經》二卷
  
  西晉竺法護譯(失)
  
  《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
  
  東晉竺法力譯(失)
  
  《新無量壽經》二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失)
  
  《新無量壽經》二卷
  
  劉宋寶雲譯(失)
  
  《新無量壽經》二卷
  
  劉宋法秀譯(失)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二卷
  
  唐菩提流志譯(存)
  
  《佛說大乘無量莊嚴經》三卷
  
  北宋法賢譯(存)
  
  由於學者們將古代各種譯經錄、僧傳記加以對照、考證,推斷後代流行的康僧鎧譯本,可能就是第九種劉宋寶雲所譯的《新無量壽經》,同時檢查它的譯語釋例,也跟寶雲所譯的另一種《佛本行經》雷同。而且在本經序說中用到「得佛華嚴三昧」一句,應當是承襲本經第八譯者佛陀跋陀羅所譯《華嚴經》的影響。
  
  趙宋王日休,把菩提流志所譯之外的四種譯本刪補校正,會輯成《大阿彌陀經》二卷;民國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間(西元一九三二一九三六年),夏蓮居居士彙整五種譯本而成為《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一卷。
  
  本經也在尼泊爾發現數種梵文本,西元一八八三年由Max Müller及南條文雄合作將原文出版,嗣後譯成英文名為The Larger Sukhāvati-vyūha,明治四十一年(西元一九八年)譯成日文。西元一九一七年荻原雲來,以高楠順次郎及河口慧海從尼泊爾攜歸的五種本經梵文原典,依西藏譯本改訂,譯為日文,再譯成英文,因此於西元一九三一年完成了梵、藏、日、英合璧的《淨土三部經》,以之與《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並行。

 

譯者及註釋
  
  康僧鎧又名僧伽跋摩,在曹魏廢帝嘉平五年(西元二五三年)來華,在白馬寺譯出這部經。但根據梁慧皎的《高僧傳》卷一中的「曇柯迦羅傳」,曾提到康僧鎧在嘉平之末,來至洛陽,譯《郁伽長者經》等四部經,卻沒有記載他翻譯《無量壽經》;而梁僧祐所撰的《出三藏記集》卷一四,有〈僧伽跋摩傳〉,也沒有譯這部經的記載。
  
  寶雲,在劉宋元嘉二十六年(西元四四九年)圓寂,享年七十四歲。梁《高僧傳》卷三及《出三藏記集》卷一五,都有他的傳記。根據學者的考證,我們現在通行的版本,很可能就是寶雲所譯的。
  
  本經自印度以來,即是西方淨土思想的根本聖典,其歷代的註疏、解釋、贊述極多,例如《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卷,印度天親菩薩造,北魏菩提流支譯。
  
  中國部分則有隋代慧遠的《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代吉藏的《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唐代圓測的《無量壽經疏》三卷、新羅元曉的《兩卷無量壽經宗要》一卷,乃至清代王耕心《摩訶阿彌陀經衷論》一卷,近人律航的《五重玄義》及曾普信的《無量壽經問答》等約二十多種;日本的註釋則更多達五十多種。

 

本經組織
  
  依中國傳統解釋經文的方法,其內容可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又分
  
  通序──證信序
  
  別序──發起序
  
  正宗分:又分
  
  發四十八願
  
  依願修行
  
  所得依正
  
  往生行業
  
  極樂莊嚴
  
  流通分
  
  依現代講經方式,分為上、下兩卷。
  
  上卷有七大段:
  
  此時佛住於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為萬二千位大比丘眾,及賢劫中一切菩薩之所圍繞。
  
  彼等與會的諸大菩薩,皆具無量行,皆願安住一切功德之法。
  
  佛應阿難之請,而為宣說這部《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歷經錠光佛等五十二佛,至第五十三尊世自在王佛之世,是一國之王,後出家,名為法藏比丘,遂發四十八願。
  
  法藏比丘已於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滿足因行。距今十劫以前已か經成佛,號阿彌陀,國名安樂。
  
  廣敍無量壽佛的光明第一,列舉十二種光,為此佛名號,都是某某光佛。
  
  敍述安樂國中宮殿莊嚴,飲食自然,演萬種伎樂法音。
  
  下卷有六大段:
  
  生於彼者,皆住正定聚,其人則有上輩、中輩、下輩三等。這段是說,如果能夠生到阿彌陀佛的安樂世界,就能必定悟道,定為彼國上、中、下的三輩蓮花所收。
  
  十方佛國諸菩薩眾,亦來彼國,供養阿彌陀佛。
  
  佛勸彌勒及諸天人,精進往生安樂國土。
  
  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之人,念佛往生彼國胎宮,五百歲不見佛。
  
  列舉他方十四佛國及十方世界無量佛國的諸菩薩眾,皆當往生阿彌陀佛國土。
  
  當來之世,經道滅盡,唯有這部《無量壽經》,還會在人間多留一百年。

 

阿彌陀佛大願有幾條?
  
  現存本經的五種譯本之中,東漢、東吳的兩種譯本,都是二十四願。
  
  現存的曹魏、唐兩譯,都是四十八願。
  
  現存的宋譯是三十六願。
  
  現代的夏蓮居,於所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中說道:「驟覽之,魏唐廣而漢吳略,細辨之,漢吳盈而魏唐絀。緣二十四者,不僅二十四;四十八者又不足四十八。」
  
  西藏譯本《無量壽經》四十九願。
  
  《悲華經》五十二願。

 

法藏比丘的讚頌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卅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詣世自在王如來所,稽首佛足,右遶三匝,長跪合掌,以頌讚卅:
  
  佛有十大名號: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也是每一尊佛共通擁有的稱號。
  
  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從錠光佛時開始,親近供養了五十二尊佛,到了第五十三尊佛,也就是世自在王佛時,有一位國王,聽佛說法之後,法喜充滿,因此發無上心,捐棄王位,捨俗出家而作沙門,號為法藏。所謂「無上正真道意」,就是發了成佛的大願。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是形容法藏比丘的才高能強、智慧勇健,均非世人所及。而他來到世自在王如來處所,便五體投地頂禮佛足,向右繞佛三圈,合掌跪下,以偈讚頌佛的功德。
  
  一、讚佛功德
  
  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炎明,無與等者。
  
  這四句偈是形容佛的身相光明莊嚴。「光顏巍巍」是指佛的面容發出紫金色的光芒,令人覺得崇高偉大;「威神」是指佛的威德不可思議,威儀萬千,讓人覺得無法衡量、無與倫比,不能侵犯。
  
  我曾經看過名漫畫家蔡志忠先生所畫的漫畫,把大人物畫得很大,小人物畫得很小,而問他:「人體都是差不多大的,為什麼你畫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尺寸差距這麼多,豈不是與事實不符嗎?」
  
  他說:「師父,事實上,一般人看到大人物時,總感覺自己很小,大人物很大,所以我是畫出大家心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他又說:「師父,我們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平等,我畫的是人心的感受。」
  
  諸位是否也有這種感覺?看大人物就覺得他比你大,或者認為自己是大人物時,就覺得自己是個巨人。以菩薩眼光來看佛,一定覺得佛是巍巍然、威神無比,不同於一般常人。事實上在佛經裡所描寫的佛,不論是化身、報身,也都比一般的人及天人,要大得多。
  
  「如是炎明,無與等者」,炎是兩個火字重疊相加,火有火焰、光焰的意思,光焰上再加光焰,就是表示非常光明,世上沒有任何發光的東西,可以跟佛身的光焰相比擬的。
  
  日月摩尼,珠光炎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這四句偈是在說明:若用世間最光明的東西,例如日光、月光、摩尼寶珠光,與佛身相的光明對照相比的話,世間的一切光,就會黯然失色,簡直就像黑墨一樣。
  
  如來容顏,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佛的臉上放光,無與倫比,佛所宣揚的妙法,音聲響遍十方諸佛國土。
  
  有以「佛面猶如淨滿月」來形容佛的面孔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明月,清淨、圓滿、明亮、清涼;然而中秋的月亮表面還是有一些黑影,佛面卻是毫無瑕疵的。
  
  法藏比丘不僅讚歎佛的面相、身相,更讚歎佛在說法的法音,那是世出世間的「正覺大音」,不是凡夫眾生的世間音,也不是二乘聖者的出世音。
  
  基督教的《新約》,將基督的教義稱為「福音」,佛教則把佛法,稱為大覺者的「法音」。福音的「福」對佛教徒來說,只是修人天福報,最多是享受天界福報;可是大覺世尊的法音,是幫助眾生除煩惱、越三界、出苦海、成佛道的智慧,故名為正覺大音。
  
  「響流十方」意思是,只要有佛出世、說法、度眾生,十方一切佛國淨土的諸佛及諸有情,便會知道有這一尊佛在說法,如同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說法,十方無量諸佛的世界,都知道有佛出世、有佛說法。
  
  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希有。
  
  這是讚歎佛的所有威德,包括持戒、聞薰、精進、禪定、智慧等,都比一切大小乘的聖者稀有殊勝。
  
  佛是持戒最精進、最圓滿、最究竟的人,圓滿成就一切大小乘的淨戒。凡夫持戒是壞事不做;菩薩持戒是不得做壞事,也不得不做好事。小乘人持戒,僅要求身口二業不作惡;大乘菩薩持戒,必須身口意三業清淨。大小乘聖者,都有道共戒,自然不犯惡業,但唯有佛的戒德莊嚴,已經圓滿無缺,故稱「無侶」。
  
  「聞」是聽到的意思,對凡夫來說是聽佛法,在諸佛菩薩來說,則是聽聞眾生受苦、求救的聲音。凡夫的耳朵就是喜歡聽人家讚歎自己的話,也善聽所有人批評別人的話;但是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學諸佛菩薩,聽聞法音,聽聞眾生受苦受難的聲音,而適時適地恰到好處地幫助他們。
  
  「精進」就是永遠不懈怠的意思。懈怠和精進是相對的,如果應該做、能夠做,卻不去做,或是心存現在不做,下次再做,甚至今天不做沒關係、今生不做也沒關係的心態,就是懈怠。相反的,精進則是充分利用每一個現在,乃至於每一分、每一剎那的現在,努力持淨戒,努力聞佛法,努力修禪定,努力增智慧;雖然只有諸佛菩薩才能如此精進,但我們凡夫也應該盡力學習,盡力去做。
  
  「三昧」是指在禪定的功用,亦即心中無雜念,便能不受外界的任何困擾。
  
  「智慧」分為有漏與無漏。凡夫以自我為中心,縱然很聰明,還是有我執在,所以是有漏的智慧;大菩薩沒有自我中心,具備無漏的智慧;佛則是圓滿的覺者,所以是無人能及的一切智者。
  
  「威德無侶,殊勝希有」,是因為世尊具備戒、聞、精進、三昧、智慧的五種條件,是世出世間一切聖者中的最上聖者,所以佛的威德,殊勝稀有,無人能比。
  
  深諦善念,諸佛法海,窮深盡奧,究其崖底。
  
  這是形容世自在王如來的智慧。「深諦」就是徹底的認識和瞭解;「善念」是非常深刻的憶念著,也就是深刻的理解而經常不忘「諸佛」所說的「法海」勝義。法就是由諸佛所證所說的道理,讓我們聽了以後,照著學習,照著實踐,也照著去如實修證。「海」有兩層意思:第一是廣大無際,第二是深厚無底,是形容佛法無量無邊;雖然諸佛所言說的法有限,但是其法義內涵是無限的。
  
  諸佛的法海,包括十方一切諸佛所證所說的種種法,可分成義海和理海,所有有關佛教的名詞,稱為「義海」,親自實證如來的法身,稱為「理海」;通達無量法義,是為深徹義海;如能修行佛法而達明心見性,那就是實證理海;義海屬於思辨,理海出於經驗。
  
  如來對於高深奧妙的諸佛法海,都能透徹體會,達於崖底。這是讚歎如來的智慧宏深,無障無礙。
  
  無明欲怒,世尊永無,人雄師子,神德無量。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無明會障礙善根,令人不起智慧;而由無明所產生煩惱的現象,就是貪瞋癡三毒。
  
  所謂「無明、欲、怒」,實際上就是指的愚癡、貪欲、瞋怒,稱為三毒。眾生在沒有成佛之前,永受煩惱困擾。有煩惱,受困擾,竟不自知是煩惱,便叫作無明。有的人,天天覺得很歡喜、很高興,不覺得有什麼不好、不舒服的,還認為這就是沒有煩惱;但其實天天都在貪、瞋、妒嫉、懷疑中打滾,卻不知道那就是自害害他的煩惱,就是無明。佛則是無明根斷,煩惱已盡,永無三毒了。
  
  「人雄師子,神德無量」,這是形容佛的威德、威神、法的威力,無量無邊,像人中的雄獅。威武、勇猛的獅子,稱為百獸之王,而佛是眾生之中的法王,說法如獅吼,一切眾生聽到了佛的法音之後,都會棄邪歸正。
  
  功德廣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動大千。
  
  在《涅槃經》裡面提到佛有三種功德:般若德、法身德、解脫德;以般若證法身、得解脫,叫作三德圓明。佛的功德廣大,是無法衡量的,所以稱為「功德廣大」。所以,聽聞佛法,比聽聞其他學問的功德要大,因為佛的智慧,是從佛法的修證而得到的,而且佛的智慧是最深廣最圓滿的。
  
  佛的功德無量,而凡夫之人能有什麼功德?給人一碗飯吃,給人一件衣服穿,給人一點錢用,救人一條生命,這都是功德,是救人色身、肉體的壽命,功德當然很大;但如果能布施佛法,則是救人法身的慧命,這樣的功德更大;又如果能用佛法自度自救,救度一切眾生,便是修行菩薩道,這樣的功德最大。若僅以佛法自利,頂多是「有修有證」,若能利益眾生,則名為功勳,亦名功德。
  
  「光明威相」,是形容佛的慈悲光及智慧光,包括照亮眾生世界的慈悲光,以及破除眾生無明的智慧光。如果只有智慧而慈悲不足,那是修小乘的人,小乘人也有慈悲,只不過沒有像菩薩及佛那樣永遠度眾生的大慈悲。
  
  佛的三十二種大人相,都是威神莊嚴相,由於佛有光明和有威德的相貌,以及智慧深妙能如獅子吼般的說法,因此能震動大千世界,喚醒六道昏矇。
  
  一個太陽系等於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叫作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作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作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共有小千、中千、大千三個層次,所以又叫作三千大千世界。
  
  每一尊佛弘化的範圍叫作一個大千世界,釋迦牟尼佛弘化的世界,就是我們的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而釋迦牟尼佛的色身,是為了度化娑婆眾生而來,除了地球世界之外,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裡,釋迦牟尼佛有千百億個化身。
  
  二、發願作佛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
  
  此偈是法藏比丘所發無上菩薩心的正願,前面都是讚歎世自在王如來的各種功德,現在是法藏比丘自己發願,願他自己成佛,而且希望:他在成佛後的功德、智慧、光明,都能跟法王一樣。
  
  法王也是佛的別稱,世自在王佛是法王,阿彌陀佛是法王,釋迦牟尼佛是法王,藥師佛等也都是法王。因此,在西藏凡是轉世的大成就者,都被譽封為法王;但此處所指的是佛,也唯有佛,才是真正的法王。
  
  「過度生死,靡不解脫」,有兩層意思:1.自己本身已經由於佛法而度脫了生死。2.使得如法修行的人,也都能度生死苦海,獲得解脫。
  
  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
  
  為完成圓滿的佛果,先要修行六度,就是首先以布施調整自私心,長養慈悲心,再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及無漏的智慧。
  
  「三昧」,梵文Samādhi,就是定、等持、現法樂住、息慮凝心等的意思。可解作禪定,也可解作任何一樣的修行,到究竟的深處,都能成為定慧不二的三昧。法門無量,每一法門都能讓我們通向涅槃、解脫,任何一項成佛的修行法門,精進不懈,都能得智慧,都能得禪定,所以門門都能成為三昧;其實若和清淨的智慧相應,做任何事都能得三昧。
  
  六度之中的每一度,若與智慧相應,都能成為三昧。有人說布施最容易做,人人都會,但唯有不求回饋的無相布施,不著相,不問有沒有功德,才是大功德,才能得布施三昧。
  
  有人認為,持戒只是修人天福報,這只講對了一半,那得看你持的是什麼戒?用什麼心來持戒?以求取人天福報的心,或者怕下地獄受苦報的心來持戒,頂多是得人天福報而不得持戒三昧;若能不為求取什麼而嚴持佛戒,就能得持戒三昧。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這是說,阿彌陀佛發願自己一定要成佛,要好好地依願修行,普度眾生,使得一切有恐懼的眾生,能夠得到最大的平安。
  
  生命是一種果報,應該要受的,逃也逃不掉,不該得到的,求也求不得。知道了佛法,受用了佛法,就不需恐懼;何況對於學佛的善人,尚有諸佛菩薩,以及護法天神的日夜護持。
  
  三、堅正求道
  
  假令有佛,百千億萬,無量大聖,數如恆沙,供養一切,斯等諸佛,不如求道,堅正不卻。
  
  這段經文是說,假如有人供養無量無數諸佛,還不如求無上菩提,行菩薩道,學習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心,堅定不退。因為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心是要在他成佛以前,度無量眾生,成佛以後還是要度無量眾生。
  
  「求道」便是發菩提心,求無上佛道。但是初發心容易,長遠心難持,一般人常因少許委屈、打擊、挫折就會氣餒、退卻。若真的道心堅固,則任何威脅、利誘、阻礙、騷擾,都不會動搖他的菩提心,這才是真正「堅正不卻」了。
  
  因此阿彌陀佛告訴我們,供養無量無數恆河沙數一切諸佛的功德固然極大,還不如道心堅固,更加重要。因為供養諸佛只得福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堅正不退,才能成熟無量眾生,共成無上佛道。
  
  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光明悉照,遍此諸國,如是精進,威神難量。
  
  十方諸佛的數量,就如恆河中的沙子,多得難以計算。而每一佛都有一世界,一尊佛的世界,就是一個國土,亦名「剎土」,梵文Kṣetra譯為剎,意為土田,也就是「國土」的意思。
  
  「譬如恆沙,諸佛世界,復不可計,無數剎土」,這四句話有兩層意思:1.有佛住世的世界,多得像恆河沙數不可計數;2.還有無佛教化的世界,也多得不可計數。
  
  不論在有佛世界或無佛世界,阿彌陀佛都要發願用慈悲及智慧的光,普遍照耀每一個國土。像這樣的精進力及威神力,是很難以算數譬喻所能度量的;在任何一個國土中,所能產生的影響力,也是大得無法用數字去衡量的。我們每一個眾生,不管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不管是人,乃至地獄、餓鬼、畜生,有形的、無形的,都已間接或直接受到阿彌陀佛的慈光普照,功德難量。我們學佛的人,也應該學習阿彌陀佛的精神,將所學到的佛法,分享他人,也算是代佛放光,而這份悲智之光,植於八識田中,未來有機會隨時可以發芽生長,一直到成佛為止,不斷的成長,影響自己、影響他人、影響一切眾生,也可說是無可稱量。
  
  四、嚴土熟生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憫哀,度脫一切。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這是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如來說:「當我成佛時,成就的佛國淨土是所有一切國土之中最好的。」這裡的「第一」,有兩層意思:一是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和娑婆世界,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諸佛世界比較,是最莊嚴殊勝的。二是因為十方世界所有無量諸佛,都在讚歎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都在鼓勵所有的眾生,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本經稱為安樂世界,其土所有的眾生,都是諸上善人,都是得不退轉的菩薩,都是所作已辦的阿羅漢。其實在阿彌陀佛的世界,那些聲聞聖者,實際上也是佛菩薩化現,乃至所有的鳴禽,也是佛菩薩的化現,《阿彌陀經》云:「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在阿彌陀佛國土裡,一切眾生,都很奇妙。弘揚佛道的地方叫作「道場」,莊嚴殊勝,超越一切國土的道場,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國如泥洹」,泥洹是梵文Nirvāṇa的音譯,意謂寂滅、圓寂、圓滿、寂靜,看到淨土經典裡描寫的佛國淨土,有那麼多的莊嚴景物,進入那個淨土之後的人,就得解脫而住在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裡。在那個淨土裡的眾生,身體是由蓮花化生,而西方安樂世界的蓮花,是永遠不凋謝的,但其一切境界的一切景物,看似有相實即無相寂滅。
  
  法藏比丘在成佛之後,經常憐憫和哀念娑婆世界一切的眾生,對於那些還沒有生到安樂世界的、尚沒有證到涅槃的、尚沒有解脫苦難的一切眾生,阿彌陀佛都要度脫他們。
  
  十方來生,心悅清淨,已到我國,快樂安穩。
  
  這四句是說,當法藏比丘成佛以後,所有十方國土中往生安樂世界的一切眾生,心中一定生起清淨無染的喜悅,到了彼國,便在安穩中享受解脫自在的快樂。也就是說,彼國眾生,外無苦迫煎熬,內無三毒攻心,所以稱為「快樂安穩」。
  
  幸佛信明,是我真證,發願於彼,力精所欲。十方世尊,智慧無礙,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幸」是期待的意思,有希望、促成的意思。法藏比丘發願要成就莊嚴安樂世界,以安樂世界來成就所有願生彼國的眾生,希望世自在王佛相信他所發弘願,給他信心、給他光明,他要盡自己一切力量,完成悲願。「力精所欲」的「欲」,跟貪欲的欲不一樣,這是無私悲願而非自私欲望,所以學佛的人應該要學習著:自私的貪欲不可有,弘法的悲願不能無。
  
  「十方」的諸佛「世尊」都是智慧無礙的,法藏比丘祈請諸佛世尊作證,願十方諸佛,永遠都知其心行。
  
  假令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
  
  處身於被諸種苦毒煎熬的五濁惡世之中,凡有貪瞋癡等煩惱眾生所在之處,法藏比丘就到該處,精進不懈利益眾生,修種種忍辱行,永不後悔。這是說,法藏比丘在因地時,為了要成就安樂國土,以及成熟無量願生其國的諸眾生等,所以發願: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忍能忍。
  
  明末蕅益大師,便曾受此經感動,也發了四十八願。現在諸位菩薩來聽此經,也應學習阿彌陀佛這樣弘深的大悲願心;為了成就安樂世界,為了成熟眾生,就得從現在開始,於諸苦毒環境之中,勇猛精進,難忍能忍,永不退心,永不後悔。

 

攝取佛國清淨之行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無上正覺之心,願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淨莊嚴無量妙土,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繼續告訴阿難尊者:法藏比丘說了以上的頌詞之後,就稟告世自在王如來說:「佛啊!我已經發了無上正覺成佛的心,願佛世尊,為我宣說如何修行的法門,我一定會照著去做。為使攝取無量清淨佛國妙土的功德莊嚴,使得我在這個世間早成正覺,救濟拔除一切眾生的生死勤苦。」也就是說,法藏比丘希望聽到世自在王佛為他說法開示,但願功德成滿,拔除一切生死勤苦之根本,早成佛道。
  
  佛語阿難:時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願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淨土之行,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願。」
  
  這一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當時的世自在王佛回答法藏比丘:「你就照著那樣子修行吧!如何修行來莊嚴你自己的佛國淨土,你應該知道了。」法藏比丘還是不懂,接著請求:「佛說的這個道理非常深奧,不是憑我自己就能夠瞭解的境界,但願世尊為我詳細地開示,究竟諸佛如來是以怎樣的修行來成就他們清淨的國土呢?我聽了以後,一定照著修行,這樣才能圓滿我的心願。」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世自在王如來知道法藏比丘的悲願,是高明、深厚、廣大的,是法海的龍象,是佛門的大器,因此就為法藏比丘宣說經法。其中並無玄祕之處,所謂修行的方法,就是「至心精進,求道不止」八個字。
  
  經文「譬如大海」,是形容法門深廣如大海,幾乎是不可能用斗把海水掏空的,但也不是辦不到,只要你有恆心,歷經無量劫數的時間,仍可把海水掏空,取得海底的妙寶了。相同的,修菩薩道的人,只要至誠專一而又精進不退,不達求道成道的目的,絕不終止,自然就會獲得你所願求的結果。
  
  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覩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接著釋迦牟尼佛又介紹世自在王佛告訴法藏比丘如何的修行。世自在王佛非常詳盡地宣說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的狀況,每一個佛國眾生的善惡行為,每一個佛國設施的粗細品質,這種種狀況也如法藏比丘所期望的那樣,全部顯現在他的眼前。
  
  或許會有人以為,凡是佛國的眾生,必定都是唯善無惡的;凡是佛國的設施,必定都是唯妙無粗的。可是未必如此,例如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國土,也就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除了人類以外,尚有其他五趣眾生,是有善有惡的;這個娑婆世界的環境,也是有粗有妙。
  
  法藏比丘見了二百一十億佛國眾生及佛國環境,因為有善有惡,有粗有妙,所以立時發起了超越一切佛國的無上殊勝大願。此時他的心是寂靜無著,自然而然不假造作的,一切世間的所有眾生,都比不上他。其實,此時的法藏比丘,已經進入極高、極深的禪定,住於不動定境,經過五個大劫,都在靜慮思惟,攝取莊嚴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
  
  所謂「國土之粗妙」,從我們人的角度看這個世界,究竟是粗還是妙?有一些藝術家看這個世界,處處都是美景,物物都可入畫,都能成為詩詠的題材。從他們的作品來看,彷彿他們所處的是一個唯善、唯美的世界。但在現實生活之中,則不盡然,他們同樣有七情六欲,同樣看到有善有惡、有美有醜,只不過透過他們的技術和巧思,便成了美化的人間。
  
  若用慈悲和智慧的佛眼看世界,世界既是平等的,也是無差別的,那是因為佛無主觀的利害問題,所以唯善無惡,唯妙無粗;眾生仍有煩惱,所以善惡分明,粗妙歷然。
  
  如果我們能對自己用無我的智慧,對眾生用平等的慈悲,便能讓自心無苦,體會到眾生有苦,而全心發起悲願,永遠廣度眾生。
  
  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淨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稽首禮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淨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起悅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滿足無量大願。」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願,當具說之。」
  
  阿難尊者又請教釋迦牟尼佛:「世自在王佛的國土,維持了多久?世自在王佛,住世多久?」釋迦牟尼佛說:「此佛的壽命有四十二劫。」
  
  「劫」有小劫、中劫、大劫,此處的四十二劫是指大劫,這個時間是相當的長。根據佛經中的比喻:若人的壽命從八萬四千歲起,一百年減少一歲,少到人的壽命只有十歲時,這個過程叫作減劫;然後從人的壽命十歲開始,一百年增加一歲,增到人的壽命八萬四千歲時,叫作增劫。這段一減一增的時間過程,叫作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稱為一個中劫;四個中劫,稱為一個大劫。
  
  一般的人所講的劫,指的是劫難,但是在佛經中所說的劫,指的是時間單位。例如世自在王佛壽命有四十二「劫」;法藏比丘見佛聞法,入甚深禪定中,經過五「劫」思惟,便攝取了莊嚴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的清淨之行。
  
  法藏比丘如說修行,圓滿之後,又回到世自在王佛的座下,頂禮佛足,右繞三遍,然後合掌立於佛前,稟告佛說:「莊嚴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的清淨之行,我都已經修持圓滿了。」世自在王佛就告訴法藏比丘:「好,你現在可以說出你怎麼修的,與大眾分享你的心得,使得一切大眾生歡喜心,這些聽到你報告的菩薩們,也會照著修行,滿足你的無量弘誓大願。」這些聽到法藏比丘報告他如何修行菩薩道的眾生,都是發心菩薩,也能因此修行「滿足無量大願」。
  
  法藏比丘又稟告世自在王佛:「請佛慈悲,聽我宣說所發的殊勝大願,敬祈明察我所發的弘願,現在我就將四十八個大願,完全對佛說吧!」

 

四十八願
  
  1.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這段為「無三惡趣願」。佛法將眾生法界分作十類,或為十個層次,總名為十法界。十法界中,又分凡聖兩類:
  
  六凡法界:是世間的凡夫眾生,共有六個層次──天界、人界、阿修羅界、畜生界、餓鬼界、地獄界。六界又稱為六道或六趣,上三道為善趣,下三道為惡趣,又名為三塗。
  
  四聖法界:是出世間的大小乘聖人,共有四個層次──聲聞、緣覺(又名獨覺)、菩薩、佛。此四層次的初二種,是小乘聖者,二者合稱,又名二乘聖者;後二種是大乘聖者,又名一乘聖者。
  
  無量壽佛成佛之後的安樂世界淨土之中的眾生,都是已階不退轉位的聖者,所以無三惡道。
  
  2.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此為「更不惡趣願」。一旦依佛願力,往生彼國的眾生,都是蓮花化生,雖有天人之相,但都能見佛聞法,得無生忍,不再退轉,當然不再由於業報而還墮三惡趣中了。
  
  「人天」二字,在梵文本,稱為「那些往生我佛國的諸有情」。
  
  3.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此為「悉皆金色願」。一般人的身體顏色,不外乎黃、白、紅、黑四種;在釋尊時代,除了佛本身(佛三十二相其中第十四相,便是「身金色相」)之外,僅有數人是金色的,例如「金色頭陀」摩訶迦葉及《金色童子因緣經》所載的大商主之子,身有金色,名為金色童子。但是無量壽佛的世界,所有眾生都從七寶蓮花化生,身相都是金色的。
  
  4.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醜者,不取正覺。
  
  此為「無好醜願」。在此娑婆世界的人相,由於各自的福德不同,長相就有好醜,心態時善時惡,面相也跟著時好時醜。但是西方淨土中的眾生,都有福德智慧、心地唯善無惡,所以形色都是莊嚴慈悲相。
  
  5.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此為「宿命智通願」,之所以將神通稱為智通的意思,是聖者因悟而得的神通力,必與智慧相應;唯此界凡夫眾生,極少有神通能力又有智慧的。凡夫神通有五種:神足、宿命、天眼、天耳、他心,力量範圍均極有限;聖者則加一種漏盡通,稱為六通;羅漢具有天眼、宿命、漏盡的三明;佛則具足聖者的六通及羅漢的三明,稱為三明六通,或三達六通,唯有佛的神通究極無限不可思議。
  
  一般凡夫的神通,可從修得,也可由報得,尚有的是鬼神附體而表現神通,都不能究竟,故不可靠,例如凡夫外道的宿命通,僅能知前生或未來的數世,能知數百千年者,已經極少,但也不知道其中的因緣,且未來事之因緣因果變化不可思議,知了等於未知;更何況能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所以凡夫外道預言未來事,多半不可靠。若生西方淨土之後,人人都有宿命通的威力,勝過凡夫所有者,不可以道里計。
  
  那由他是梵文Nayuta的音譯,意為兆溝,是印度大數量的單位。
  
  6.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此為「天眼智通願」。天眼通能照見六道之中遠近粗細的各種現象,俗所謂「千里眼」,僅見千里或數千萬里,連自己所處銀河系的世界狀況也不清楚。但是眾生到了西方淨土,所得天眼能見無量諸佛國土事。
  
  7.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此為「天耳智通願」。天耳通,能聞極遠聲、極小聲。西方淨土的眾生,能夠不動原處而親聞他方無量諸佛說法,並且同時悉皆受持。俗稱的「順風耳」,僅能聽到若干百千里外的聲音;即使今日人間的電臺、電視、電腦,用電波傳遞聲音、影像,不僅尚未突破太陽系的範圍,更何況十方諸佛國土的諸佛說法之聲呢!
  
  8.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此為「他心智通願」。他心通能洞悉他人的心念之所思所想,一般凡夫外道的他心通,只能觀察當前某一個人的心中在想什麼,若當前某人處於定中,或處於無念的狀態,便不能知道此人的存在與否,也不能同時明察多人的心念活動。到了西方淨土的眾生,不僅無遠弗屆地知道十方佛國所有眾生的心念,也能同時明察無量佛國眾生的心念活動。
  
  9.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此為「神境智通願」。神足通又名神境通,它的內容範圍很廣,凡能鑽天入地、騰雲駕霧、神出鬼沒、點石成金、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變有成無、移山倒海等及所謂「十八神變」,都是神足通。「十八神變」出於《法華經》,包括:右脇出水、左脇出火、右脇出火、左脇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履水如地、履地如水、空沒在地、沒地於空、行於空中、住於空中、坐於空中、臥於空中、現大身滿虛空、現大復小。在《瑜伽師地論》也說有菩薩的十八種神變,項目與《法華經》所舉者略異,包括有放光、動地、制他、辯才等。
  
  本經所說是指,往生到了西方淨土的眾生,能於一念之頃的短時間內,越過千百億那由他諸佛國土。如同阿彌陀佛以神足力,接引此界眾生往生彼國之際,雖經十萬億諸佛國土,也僅一念之頃而已。
  
  10.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此為「無有我想願」,即是得到六通之中的漏盡通,此願又名令不起漏染願,離諸妄想、我及我所等願,不起想念貪愛身願,不貪計身願,無貪著身願,也就是已經放下對於身體的執著,不起我想,從身見得解脫。若依梵文本,此願願文是說:「彼諸有情眾,往生我佛國土者,若於彼等自身,起少許執著相者,我於其間,不證無上正等覺。」
  
  11.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此為「住正定聚願」。本經卷下有云:「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定聚,亦名正定聚,即是決定悟道的眾生群;邪聚是不信三寶的眾生群,不定聚是若遇善緣,即發菩提心,若不遇善緣也會造三惡趣業。
  
  此願又名必至滅度願、證大涅槃願,故在梵文本中說:「若諸有情往生我佛國土而不皆至大圓寂,於正性決定者,不證無上正等覺。」
  
  12.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此為「光明無量願」。《阿彌陀經》有云:「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阿彌陀佛意譯既是無量壽佛,也是無量光佛,《觀無量壽經》中形容阿彌陀佛的蓮花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脈有八萬四千光,花有八萬四千葉,每葉之間皆有百億摩尼珠玉,每一珠皆放千光明。蓮花臺有四寶幢,幢有五百億微寶珠,每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本經也說:「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曜十方諸佛國土。」又說:「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踊躍,善心生焉。」
  
  平常所用「佛光普照」,便可以用來形容阿彌陀佛以清淨、歡喜、智慧等光來利益眾生,除貪、瞋、無明之三垢,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善心。
  
  13.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此為「壽命無量願」。阿彌陀佛號為無量壽佛,為度無量眾生,必具無量長的壽命。這也是代表著阿彌陀佛的悲願無窮,永遠給予眾生救濟。
  
  14.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此為「聲聞無數願」。西方淨土中有極多的有情眾生,以聲聞、緣覺二乘聖者的出家身相,住彼國中,也像釋迦世尊在法華會上的諸大羅漢聲聞弟子,雖授成佛記莂,仍是聲聞身相。聲聞有四果位,入初果者,尚須天上人間七返生死,二果一返生死,至三果已,住不還淨居天,四果永出三界。但西方淨土於《阿彌陀經》所云:「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也就是說,西方彌陀淨土中的聲聞弟子,都是四果阿羅漢,沒有初、二、三果的聖者。
  
  15.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脩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人天長壽願」。彼國佛的壽命無量,往生彼國的眾生,也都能夠壽命無量;除非有的菩薩,已發本願,願意倒駕慈航,還入生死界中,度脫苦海眾生,那就隨其本願,壽命可長可短,自由決定。
  
  16.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此為「無諸不善願」。正如本經所說:「彼佛國中,無為自然,皆積眾善,無毛髮之惡。」《阿彌陀經》亦云:「彼佛國土,無三惡道……尚無惡道之名。」不僅沒有惡人惡事,連惡、不善之名也不會聽到。
  
  17.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此為「諸佛稱揚願」。在《阿彌陀經》中說十方諸佛(僅舉東、西、南、北、上、下六方)都稱讚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不僅釋迦世尊讚歎阿彌陀佛名號,一切諸佛亦無不讚歎,故也將《阿彌陀經》稱為「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18.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為「念佛往生願」。此願在彌陀淨土念佛法門的思想史上,非常重要。念佛法門在《觀無量壽經》提出的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稱名念佛;《阿彌陀經》說的是持名念佛。根據近代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察梵文本的《無量壽經》所載念佛,是「隨念」、是「思惟念」,其所明示的「乃至十念」、「乃至一念」,是用意念思惟無量壽佛名號欲生彼國,即能如願往生。有關念佛法門的詳細討論及介紹,可參閱另一本拙作《念佛生淨土》。
  
  至於願文所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說,除了犯五逆罪及誹謗正法罪者無法往生西方淨土之外,凡能信願念佛之人,不論有罪無罪、善多善少,都可往生彼國。然於《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往生條下,則又開慈悲的方便之門,而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這是救了五逆重罪的人。至於誹謗正法者,若無悔意,即是邪聚眾生,若有悔意,即是不定聚眾生,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仍可往生彼佛國土。
  
  19.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此為「來迎接引願」。凡有眾生發了菩提心,並修諸功德,又至心發了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之願,臨命終時,必定得見阿彌陀佛在諸聖眾圍繞之下,前來接引,這是勉勵上輩及中輩往生的眾生。下輩眾生亦須發菩提心,一向專志,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但是未能作諸功德。可見,發菩提心很重要,修諸功德也重要。
  
  何謂「修諸功德?」依本經所云:「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若依《觀無量壽經》所云是修三福淨業;若依《阿彌陀經》所云是持名念佛。
  
  20.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此為「聞名係念定生願」。此在中國及日本的淨土信仰者之間,也極重要,重點是「聞名往生」及「係念往生」。一般所說的念佛,已如第十八願的解釋中介紹,十念乃至一念念佛,若願往生彼國者,皆得往生。此處則另有一願,「聞我(阿彌陀佛)名號」未必需要稱名、持名、觀想、觀像,只要「係念我(阿彌陀佛)國」土者,便得往生。
  
  聞名起信,係念往生,殖諸德本,即得生彼國土,故日本的法然主張信願念佛,親鸞主張本願往生,法然尚以念佛工夫求生淨土,親鸞相信但信佛的本願,便生淨土;在中國則有中峯明本編了一部《三時繫念》的淨土修行儀軌,主要是為度亡追薦。至於「殖諸德本」,便是以「修諸功德」為其根本。
  
  21.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此為「三十二相願」。諸經論中對於三十二相的次第排列,多少有些出入,一般的介紹,多依《大智度論》卷四的順序如下:1.足下安平立相,2.足下二輪相,3.長指相,4.足跟廣平相,5.手足指縵網相,6.手足柔軟相,7.足趺高滿相,8.伊泥延膊(腨)相,9.正立手摩膝相,10.陰藏相,11.身廣長等相,12.毛上向相,13.一一孔一毛生相,14.金色相,15.丈光相,16.細薄皮相,17.七處隆滿相(兩足、兩手、兩肩、項中),18.兩腋下隆滿相,19.上身如師(獅)子相(平整威儀嚴肅),20.大直身相,21.肩圓好相,22.四十齒相,23.齒齊相,24.牙白相,25.師(獅)子頰相,26.味中得上味相,27.大舌相(伸舌覆其面而至髮際),28.梵聲相(音聲清淨能聞於遠處),29.真青眼相,30.牛眼睫相,31.頂髻相(無見頂相),32.白毛相。另《大智度論》卷二九又云:「三十二相有二種,一者具足如佛,二者不具足如轉輪聖王、難陀等。」依本經的第二十一願所示,生於極樂國土的眾生,無一不具三十二相。
  
  22.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必至補處願」。一生補處住的菩薩,對於當前的娑婆世界而言,只有一位彌勒菩薩,現住在兜率內院,盡此最後一生的菩薩身分,便到人間降生成佛,來補釋迦牟尼佛所處之位置,因此又名「一生所繫菩薩」,是最高的菩薩位,轉生即補佛位,梵文Ekajāti-Pratibaddha
  
  在西方極樂國中,像觀世音菩薩,將補阿彌陀佛的佛位,也是一生補處菩薩,可是彼土之中,誠如《阿彌陀經》所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轉),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凡是往生彼國眾生,將來必定能至一生補處而終必成佛。
  
  唯其若已發願,願為度脫眾生,遊諸佛國,修菩薩行,開化無量眾生,使之建立無上佛道者,便與一般的菩薩不一樣,未必要求早得一生補處,也未必要求早得成佛,那就與普賢菩薩的行願相同,普賢菩薩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共立十大願,願願都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由此可知,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之中,一生補處的大菩薩數量極多,能如普賢菩薩那樣發大弘誓,願待一切眾生度盡之後,方登一生補處位的大菩薩,數量也多。
  
  23.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此為「供養諸佛願」。往生彼國之後的菩薩大眾,都能承受阿彌陀佛的威神之力,於一頃飯食的時間之內,即能遍至十方無量諸佛國土,供養諸佛。《阿彌陀經》也說:「其國眾生,常於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由於這種信仰,迄至今日的佛教寺院,尚有朝食之前朝供養,中餐之前的午供養,唱誦觀想,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乃至一切眾生;凡有佛事儀式,也必準備香花、燈燭、菓品、飲食等供品,供養十方三寶。
  
  若已往生極樂世界的菩薩大眾,就不至僅以唱誦觀想,乃是真的遍往十方佛國供養了。
  
  24.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此為「供具如意願」。此在梵文本的內容,相當詳細,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們,為了向諸佛種植他們的諸種善根,所以起念現出種種供具,有黃金、銀、摩尼、真珠、琉璃、貝、石、珊瑚、水晶、牟沙羅寶、赤真珠等其他眾寶,或現出薰香、華鬘、塗香、燒香、抹香、衣服、傘、幢、燈,或現出舞伎、詠歌、音樂等,凡心中想到的,必能隨念辦到。
  
  25.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此為「說一切智願」,此願又名說一切智如佛願、說法如佛願。依《俱舍論》所言,一切智即是佛智,依《大智度論》所言,共有三智:1.聲聞、緣覺得一切智,2.菩薩得道種智,3.佛得一切種智。然依本經此願的梵文內容而言,稱為「一切智性」,乃是佛智;換言之,極樂國土的菩薩們,都能以佛智來演說法要。
  
  26.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此為「那羅延身願」,又稱那羅延力願,或令得堅固身願。那羅天是一種大力天神的名稱,梵文Nārāyaṇa,譯為堅固力士、金剛力士,常以之譬喻佛及菩薩的威神勇猛、堅固大力。也就是說,蓮花化生的彼國眾生,身形都很高大而堅固有力,不像人間的身體,羸弱多病,無威神相。
  
  27.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此為「令物嚴淨願」。淨土之中,不僅眾生的身心莊嚴清淨,就是所有一切萬物,也都莊嚴清淨,並且光麗、殊勝,微妙的程度,縱然以彼土眾生的天眼來看,也無法稱量,無能識名、無能算數。
  
  28.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此為「見道場樹願」。道場樹是指佛在此樹之下成道,又名菩提樹。釋尊是在畢鉢羅樹下成道,不過數十丈高,將來彌勒佛則會在龍華樹下三會說法,這也是道場樹。阿彌陀佛的道場樹,固然莊嚴高大,其國菩薩亦能各自預知、預見其莊嚴高大的道場樹,有無量光明,無量顏色,高達四百萬里;梵文本說,此種樹的高度是千六百由旬那。
  
  29.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此為「得辯才智願」。辯才智慧,又名四無礙解、四無礙智、四無礙辯,是佛菩薩的說法智慧,共有四種:1.於教法無滯者為法無礙;2.於教法所詮釋的義理無滯者為義無礙;3.於諸方的語言辭句通達無滯者為辭(詞)無礙;4.以上面三種無礙智慧,為眾生樂說經法自在無滯者為樂說無礙。此處是說,彼國眾生都能具備四無礙辯的智慧,為眾生自在說法,了無滯礙。
  
  30.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此為「辯智無窮願」。辯才智慧,不可限量,既是無礙,當亦無限。
  
  31.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國土清淨願」。其國土清淨,猶如明鏡,能夠遍照十方一切諸佛世界,如於鏡中,自睹面像。也就是說,能以極樂世界,反映出一切佛國淨土。
  
  32.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薰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國土嚴飾願」。此在《阿彌陀經》及本《無量壽經》中,另有更為詳細的文字描述介紹。
  
  33.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觸光柔軟願」。阿彌陀佛號稱無量光佛,不是世間所見由物質放射出來的電光、日光、月光、火光、燭光、螢光等有形有相的東西,而是佛的智慧光、慈悲光,乃是無形而有力的東西。眾生接觸到了之時,身的行為不再粗硬剛暴,心理的行為也會調柔平安,不僅對活著的人有用,對於亡者也有用。我們法鼓山所推動的臨終關懷,為剛往生者助念阿彌陀佛聖號,經常發現亡者的遺容,會由死灰色的恐懼痛苦相,轉變成紅潤的安寧微笑相。
  
  34.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此為「聞名得忍願」。忍的意思是,心得安穩,不被任何事物所動。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不會在任何事物現象上生起煩惱執著,那是初地以上的聖者所證境界。往生彼國的眾生,固然能得不退轉位,乃至一生補處位,即使未生彼國,而是住於任何一佛世界的所有眾生,凡能耳聞無量壽佛名號者,也都保證位登無生法忍的菩薩果位,並得一切深總持門。「總持」是梵文陀羅尼dhāraṇī之譯,持一切善而不失,持一切惡而不起,謂之總持。
  
  35.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此為「不復女像願」。近代有女性主義者,見到此願願文,認為佛教歧視女性,輕賤女人身相,其實未必正確。此乃出於女身柔弱,容易遭受凌辱,多需男性保護,婦科的疾病也多,除了傑出的女中丈夫,多數女性往往也自甘雌伏;故在佛世的印度社會,女性處於弱勢,但在印度的宗教信仰之中,又將女神的地位強化,走向現實與信仰的兩極。
  
  佛教原則上認為男女兩性是平等的,都能證阿羅漢的解脫聖果,都能成為偉大的菩薩;然而在成佛之時,乃是以三十二相的大丈夫身成等正覺,三十二相中的馬陰藏相,雖具男性的器官,卻不露於形體之外。至於在諸佛國土,除了東方阿閦佛國尚有男女同處,其餘諸佛淨土的眾生,既無男相,亦無女相,乃是中性;都從蓮花化生,既無男女的欲覺、欲想、欲事,當然也沒有男女身相的差別了。
  
  此處所言是,「若有女人」「厭惡女身」者,聞無量壽佛名號,信樂而發菩提心,便能永不「復為女像」。也就是說,願生西方極樂淨土,並且自己厭惡女身者,便不再為女身;如果雖生極樂世界,並不厭惡女身,甚至發起本願,還入三界,以種種身相廣度眾生者,當不在此例,猶如觀音、地藏等大士菩薩,也常示現各種女人身相。
  
  36.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常修梵行願」。凡是已聞無量壽佛名號的發心菩薩,命終之後,已生佛國,自然而然常修梵行,直至成佛,不再有男女間的性行為。「梵行」是梵天的清淨斷欲行,梵行brahma-caryā,永斷男女淫欲行為,如三果聖人所居五不還天的人天一樣。五不還天,又名五淨居天,即是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都是梵行天。
  
  人間眾生,唯有出家沙門,嚴持淨戒,稱為修梵行者。欲得上輩往生極樂世界,第一個條件,便是「捨家棄欲而作沙門」,也就是說,若不修梵行,便與上輩往生無緣。
  
  37.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人天致敬願」。此願有兩個重點:1.諸天人民,聞無量壽佛名號,便能禮敬信樂,修菩薩行。2.諸天世人,聞無量壽佛名號,莫不致敬。在中國民間的確是如此,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聽聞或眼見阿彌陀佛名號者,無不起敬。尤其信了佛教的人,都會五體投地,敬禮阿彌陀佛,五體投地是頭面、兩肘、兩膝全身著地的最敬大禮。
  
  38.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此為「衣服隨念願」。欲界人天,都有思食得食、思衣得衣的福報,何況是極樂世界的眾生。極樂世界眾生的衣服,不但天衣無縫,也不用染,更不必洗、不必熨,隨心所欲,隨念變化,細緻、柔軟、美妙,非人間可比,亦非欲界人天所著者可比。
  
  39.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此為「樂如漏盡願」。「漏盡」是煩惱斷盡,功德法財不再漏失,有漏、有為、有染諸法全部滅除,這在小乘是阿羅漢位,大乘是八地菩薩。此處是說,生到彼國的眾生,所受離苦解脫之樂,猶如漏盡阿羅漢,羅漢已經斷諸煩惱,必現比丘相,故稱漏盡比丘;但往生彼國的人天眾生,未必定要現比丘相。
  
  40.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覩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樹中普見佛土願」。與第三十一願類似,唯此願是從彼國寶樹中照見。《阿彌陀經》有云:「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本《無量壽經》云:「又其國土,七寶諸樹,周滿世界,金樹、銀樹、琉璃樹、頗梨樹、珊瑚樹、瑪瑙、車渠樹,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此願是說,彼國每一棵寶樹之中,都能照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多寶物,雖以地球世界人類所知者命名,看來似與人間的寶庫所藏相同,實則是僅用人間熟悉的物名,未必等同人間所見的物品,宜在象徵的意義,不在物品的同異。
  
  41.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此為「諸根具足願」。「諸根」是指人類身體的六種器官,又稱為六根,便是眼、耳、鼻、舌、身、意。人間有人生而殘缺,有人由於災禍病傷而失去一根乃至數根的功能,有的生而醜陋,有的由於災禍病傷而毀失端正的容貌。若能聞得無量壽佛名號,一者生於西方彼國,官能面貌,永遠具足;二者現生已經殘缺,也能恢復改善。這是很有可能的,若以信心誠心念佛,必有奇蹟出現,而且相隨心轉,心中有佛,諸根愉悅。
  
  42.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住定供佛願」。「三昧」梵文Samādhi即是定,此願的「清淨解脫三昧」,梵文本作「普至定」。意謂若聞阿彌陀佛名字,便得如是深定;住於定中,不失定意,只要一發心意,立即便能供養無量諸佛。
  
  43.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生尊貴家願」。依據梵文本的此願,是說:「若餘諸佛國諸菩薩眾,聞我名號,以此所具善根,達於至覺(成佛),皆得生於尊貴之家。」所謂尊貴之家,應指國王大臣宰官的宮廷府邸。例如法藏比丘,即為國王出家,釋迦世尊也是王子出家,都是生於尊貴之家而捨棄尊榮,出家修行的好例子。
  
  44.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踊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具足德本願」。在梵文本的「具足德本」是作「俱行善根」,意思是說,他方諸菩薩眾,聞阿彌陀佛名字,便能歡喜地修行菩薩行,成熟諸善根。
  
  45.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住定見佛願」,與第四十二願的「住定供佛」,有類似處。此願的「普等三昧」,梵文本稱為「善分別語定」,而且不是住於定中見無量數佛,乃為「諸菩薩住於定中,於一剎那言說間,供養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量諸佛。」
  
  46.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此為「隨意聞法願」。生於極樂世界的菩薩大眾,隨其心願所喜,隨時隨地都可聞得他們想聞的佛法。因為《阿彌陀經》有云,極樂國中的「種種奇妙雜色之鳥」都在「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乃至「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無量壽經》也說:「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可見彼國眾生,隨時、隨處、隨物,均有隨意聞法的福報。
  
  47.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此為「聞名不退願」。他方世界的諸菩薩眾,若聞彌陀名號,立即獲得不退轉位。
  
  48.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此為「得三法忍願」。他方世界的諸菩薩眾,只要一聞阿彌陀佛的名號,立即能得一、二、三法忍。
  
  何謂三法忍?《無量壽經》有云:「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其本周圍五千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若彼國人天,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三者無生法忍。」「聞其(樹)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目覩其色、鼻知其香、舌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依據隋代淨影寺慧遠的《無量壽經義疏》卷下,解釋此三法忍的意思說:「慧心安法,名之為忍。忍隨深淺差別為三,次列三名:尋聲悟解,知聲如響,名音響忍,三地已還;捨詮趣實,名柔順忍,四、五、六地;證實離相,名無生忍,七地已上。」意思是說:已得無我的慧心,便安住於真實法,名為忍,共分深淺三種:1.三地以前的菩薩,尋法音而悟者,名音響忍;2.四、五、六地的菩薩,已能捨去義解詮釋而直悟實相者,名柔順忍;3.七地以上的菩薩,已證實相離相,名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程度,有說是初地以上,此說是七地以上。
  
  也有人依《仁王般若經》的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的五忍,來配本經的一、二、三忍,這卻未必正確。因此,唐朝的璟興所撰《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三,依《瑜伽師地論》卷四九的下中上三忍之說,而對不同的看法有所指正:1.對於慧遠所說,不以為然,因為初地以上,皆已證入實相,應該不再有尋聲趣實之異。2.對於配合《仁王般若經》五忍說的地前三賢及十地,而釋三忍,因為伏忍是地前三賢位,尚未入初、二、三地,本經音響忍是三地已還,故也未妥當。
  
  以璟興的看法,本經所說三忍,都是初地以上菩薩,故云:「今即尋樹音聲,從風而有,有而非實故,得音響忍;柔者無乖角義,順者不違空義,悟境無性,不違於有而順空故,云柔順忍;觀於諸法,絕四句故,云無生忍。」依本經卷下的經文所說,則云:「其鈍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
  
  四十八願願文,略解如上,所引梵文資料,係參考《望月佛教大辭典》四十八願條的介紹。
  
  縱覽四十八願的內容,重點約有八項:
  
  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本願弘深悲智無量。
  
  無一眾生不得度脫。
  
  無一眾生不成正覺。
  
  信、願、念佛具德,往生彼國。
  
  聞名發心皆得不退。
  
  三輩、三聚、三忍全收,凡聖因果。
  
  以有境有物為接引方便,以無生無性為究竟歸趣。

 

依願修行
  
  建此願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殖菩薩無量德行。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著色、聲、香、味、觸之法。
  
  這段經文,是敍述法藏比丘已經發了四十八願,依願而修,所以叫作「建願」。「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是心無旁鶩地依願修行,以此修行功德來莊嚴佛國淨土。
  
  「所修佛國」,是指法藏比丘依願所建立的安樂國土,在那個國土中的環境,「開廓廣大」,無有邊涯,處處都是黃金為地,樣樣都是七寶所成,不論動物植物,一切景物,都在念佛、念法、念僧,所以稱為「超勝獨妙」。我們這個世間經常是變化不定、盛衰無常的,所以不可靠,而極樂世界永遠是常住自然的。
  
  「不可思議兆載永劫」,是指世自在王佛的國土有四十二劫的壽命,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從建立成功到現在已經十劫,將來還有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繼續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這是阿彌陀佛自己修行無量菩薩行,為了建設這樣的世界,也為生到安樂國土的所有眾生,提供這樣一個環境,讓他們也來積植無量的德行,修菩薩行,便沒有什麼煩惱會障礙他們了。
  
  「不生欲覺、瞋覺、害覺」的「覺」字,舊譯為覺觀,新譯為尋伺,梵文Vitarka,有兩種意思:1.悟道,2.妄心;此處是指第二種。《成實論覺觀品》云:「若心散行,數數起生,是名為覺。又散心中,亦有麁細,麁名為覺……又散亂心,名為覺觀。」由此可知,散亂心與欲、瞋、害相應,名為欲覺、瞋覺、害覺。《雜阿含經》卷一六也說:「告諸比丘,汝等莫起貪覺覺,莫起恚覺覺,莫起害覺覺……當起苦聖諦覺,苦集聖諦覺,苦滅聖諦覺,苦滅道跡聖諦覺……正智正覺,向於涅槃。」
  
  「不起欲想、瞋想、害想」的「想」字,是五蘊之一、十大地法之一,也是五遍行之一,於「受」之後,對境而取差別相。《入阿毘達磨論》卷上有云:「於色……………………觸,男女等法相名義中,假合而解……名為想。」它是「為尋伺因,故名為想」;若隨所依六根的觸受而起差別相,名為六想身。
  
  依據唐朝璟興所撰《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對此三覺三想的解釋為:
  
  「不生欲、瞋、害覺……覺者,尋也。……取境分齊,放生欲等故。」「不貪名利故不生欲覺,不惱眾生故不生瞋覺,不損物命故不生害覺。」「三覺不生,必絕三想,故亦兼之。內因既離,外緣斯止,故云不著色等。」
  
  以此可知,覺是觸受六塵的因相,想是觸受六塵的果相,因果分明而又俱起。欲、瞋、害的三個項目,是凡夫眾生經常有的煩惱相,初基於自私自利,其結果卻是自害害他。聖者菩薩,由於積植無量德行,身處佛國淨土,煩惱自然不起。
  
  「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不著就是不執著,就是《金剛經》所講的心無所住的意思。
  
  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六塵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塵相觸,產生心理現象,叫作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如果六識不依六根而執著六塵,世間便不會有欲覺、瞋覺、害覺,也沒有欲想、瞋想、害想。如果面對六塵世界,內心不會產生喜歡、討厭或欣求的心理反應,便是不執著。
  
  能夠做到不執著六塵境,就和經文中所說的不生欲覺、瞋覺、害覺,不起欲想、瞋想、害想,是完全相應的。
  
  忍力成就,不計眾苦,少欲知足。無染恚癡,三昧常寂,智慧無礙。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和顏軟語,先意承問。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專求清白之法,以慧利群生;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以大莊嚴,具足眾行。
  
  難忍能忍,就不會計較受任何的苦,少欲知足,就不會有欲染、瞋恚、愚癡;所謂「染恚癡」,就是貪瞋癡,就是三毒。
  
  「三昧常寂」,就是經常住於三昧之中;三昧的意思是即定即慧,以無私無我的心,修成任何一種法門,都叫作三昧;常寂的意思就是心中煩惱不生不滅。
  
  「智慧無礙」,是指煩惱不能障礙自己,那是由於智慧洞燭而任運無礙。
  
  「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是因到了無欲無求程度的人,不會有虛偽心,不會有諂媚心,不會有扭曲的心。
  
  「和顏軟語」,是任何人都喜歡接受的,軟語就是要講安慰、勉勵、讚美、尊重人的話,使人聽了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先意承問」,是主動先向人問好,以對方的意見為意見,以對方的想法為想法,以對方的希望為希望來慰問;四攝法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都是以先順著對方的意思來切入,然後再來轉變他,讓他接受佛法的利益,讓他感覺到很高興。
  
  「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就是照著他法藏比丘自己所發的大願,持續不懈的精進修行,而不厭倦。
  
  「專求清白之法」,就是專修清淨的佛法,包括四聖諦、八正道、三無漏學、六度、四攝等正法,清白之法也就是用正信、正確的佛法,嘉惠利益眾生。
  
  奉行佛法的法藏比丘,當然也要恭敬三寶,奉侍師長,以大悲行來莊嚴自己。
  
  具足一切修行法門,就是具足菩薩的千行萬行。我們法鼓山稱呼發心的義工群為「萬行菩薩」,就是希望大家都發願要廣修六度、具足萬行的意思。
  
  令諸眾生,功德成就,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
  
  法藏比丘發願之後,一面建立他自己的無上功德,同時也使得所有一切眾生,功德成就,修滿六度萬行,解脫生死,乃至成佛。
  
  空、無相、無願的三三昧,亦名三解脫門。能夠實證「空」性,就能解脫煩惱,出生死海。能夠實證「無相」,就能解脫生死煩惱之苦。「無願」則是已經不用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卻又任運自然,不離無上菩提的弘願之力;也就是說,已得大解脫的諸大菩薩,已經發過無數弘願,而且已與弘願化合為一,自然實行,卻不必再作意發願。
  
  實證三解脫門的人,便能具足「無作、無起」的功德。「無作」,是不假造作,又名無為;具縳凡夫,因有執著,所以都是有作有為,解脫的聖者,一切是自自然然,如法修行,而無執著,是故名為無作無為;因此,稱為無作解脫門,亦即是三三昧解脫門中的無願解脫門。
  
  至於「無起」,是三解脫門的結果,乃是「無生」之意,因果無起,即名無生。亦名無記、無生法忍、無記法忍。慧遠所著《無量壽經義疏》有云:「無因可生,故云無起,維摩云:雖行無記而起善行。故知無起約因以說。」根據《大智度論》卷五云:「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同書卷八六云:「乃至作佛,不生惡心,是故名無生忍。」至於何種程度得證無生法忍呢?《大乘義章》卷一二云:「如龍樹說,初地已上亦得無生,若依《仁王》及與《地經》,無生在七八九地。」天臺智顗《觀無量壽經疏》則云:「無生忍是初地初住。」以此可知,依三解脫門而證無生法忍,至少是初地以上的聖位菩薩,也就是已證一分法身理體的法身大士了。
  
  至於「觀法如化」的意思是說,已證無生法忍的聖者,以無我、無相、無著的空慧,觀照一切諸法現象,無非如幻如化,是依一切眾生的業力果報化現,也是由諸佛菩薩的願力神通化現,無有一法是真實不變的。
  
  遠離麁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彼我兼利。
  
  這是用語言所作的修行。我們通常把出言不遜,叫作造口業,其實造口業有善、不善之別,善的口業造了以後可以往生西方淨土,惡的口業造了以後,就要受三惡道的果報。
  
  「麁言」就是跟威儀不相應的粗俗語、流俗語、低俗語。低俗語,就是聽起來好像沒有受過教養、沒有品德的人講的話。流俗語則是一種俏皮的流行話,有的是從外國傳進來的,有的是本土新流行的,電視上、廣播中,以及娛樂的文宣中,都可以聽到這些時髦而不是雅俗共賞的流行語。粗俗語是講髒話、臭話、諷刺話、謾罵的話。這三種俗語,我們都要盡量避免。
  
  「自害害彼」的意思是,對自己不利對他人有害,譬如惡言罵人,用粗魯話傷人,其實在損傷他人的同時,也有損自己的品德;而且你罵了別人,人家也會回罵你,可能還加倍奉還,所以是「彼此俱害」。釋迦牟尼佛曾經對罵人者有兩個比喻:一是如仰面對天吐唾,結果掉下來,自污其面。二是像逆著風掃地,揚起的灰塵,會飛回自己的身上。相反的,若是「修習善語,自利利人」,用勉勵的、鼓勵的、安慰的、讚美的、恭敬的語言,不僅對他人有益,也對自己有利。
  
  佛經裡有一則故事:有兩個人各自趕著一頭牛,拉著車子上坡,其中一人對他的牛是訶斥、謾罵、侮辱、恐嚇說:「你這條死牛、笨牛、懶牛,趕快努力啊!再不拉上坡去,我就要揍你了,再不努力的話,我就要殺掉你了。」這頭牛聽了以後覺得,反正已被貼了標籤,又笨又懶,而且弄不好就要被殺、被打,因此想要用力也使不出勁來,結果這頭牛就乾脆跪下來不拉車了。另外一人,對他的牛講的是好話:「你是頭乖牛、好牛、大力牛,你是我的心肝寶貝,你已幫了我好多忙,你一定可以拉得上去的,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我現在也幫你的忙,我們兩個一起共同努力。」他把牛當成自己的朋友來看,所以他的車子很快就被拉上了坡。
  
  在佛經中這則故事,對牛尚且應該用善語、愛語、勉勵語、恭敬語,何況是對人呢?這就是「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的道理。就算是對天天見面的先生、太太、孩子、同事、屬下,也都應該用敬語,如果隨便慣了,叫丈夫為「我家的死鬼」,叫小孩子為「我家的小鬼」,稱太太是「我家的黃臉婆」,當然不好了。
  
  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
  
  這是法藏比丘在發了四十八願之後所作的修行。他於身為國君之時,能夠捨棄自己的國家、王位,以及所有的財物,包括男女愛欲,全部放下,然後才能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修持六波羅蜜,而登彼岸。六波羅蜜就是六度,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他不但自己修六波羅蜜,同時也教導他人一同修行六波羅蜜,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累積了相當多的功德。因此不管他生在那一個地方,都能夠如意自在,都能自然擁有無量寶藏,隨意所欲,應其所需,用以上供三寶,成就道場、成就眾生,而他的所需,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
  
  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
  
  「教化」是以佛法教導感化眾生,去惡向善,《法華經方便品》有「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之句。用佛法來教導、淨化眾生心身語言的行為,使得眾生能夠感到有安全保障,心中不會惶恐、憂愁、無奈,那就叫作「安立」,最後都能成佛。《勝鬘寶窟》卷上末云:「始建卅安,終成為立。」要讓無數眾生安立於無上的正真之道,就是希望眾生都能發無上菩提心,然後安住於正真的佛道。
  
  我經常都是這麼說:「人不能沒有大悲願心。」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人應該有一個生命的大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將來一定要成佛,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也唯有如此,才能夠安住於無上正真之道;否則隨時可能改變自己的信仰,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
  
  「正真之道」是對相似佛法及偽冒的佛道而言。諸位來聽經聞法,雖然所學的是正真之道,但如果發心不正確,不是為求正真的佛道而來,也沒有菩提心的話,一旦遇到外在的因緣誘惑,或者有人給你打擊、造謠、刺激,這時候你可能會說:「我信其他的宗教,也許不會這麼痛苦,我還是離開吧!」這就是沒有接受正法的教化,不能安立,也不能住於無上正等正覺之道。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王,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
  
  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個大願之後,為了成就無上菩提,為了成就他的四十八願,為了嚴土熟生,所以在他的修行過程中,不完全是做出家人,有時候是做長者居士、豪姓尊貴等各種人,或各種天神。這與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以各種身相化度眾生相同。
  
  長者居士也就是仕紳賢達,依《法華文句》卷五,「長者」有三種:1.世間長者,姓高、位尊、大富、威猛、智深、年耆、行淨、禮備、上歎、下歸。2.出世長者,佛從三世真如實際中生,功成道著,十號具足,乃名出世佛大長者。3.觀心長者,觀心之智從實相出,三惑不起,雖未發真,是著如來衣,稱寂滅忍,名為觀心長者。此處經文是指第一種的世間長者。
  
  「居士」的梵文grha-pati,音譯迦羅越,是指居財之士、居家之士、居家修學佛道之士。慧遠的《維摩義記》卷一云:「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然於《十誦律》卷六云:「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種,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使者。」在中國佛教,泛指在家佛子稱為居士,例如白居易為香山居士,蘇軾為東坡居士。
  
  「豪姓」就是豪門大姓,凡是有錢、有勢、有地位的家族出身者,就是豪姓。「尊貴」是指在古印度階級中的婆羅門、剎帝利、轉輪聖帝,這些身為宗教師、國王、大臣的人,是世間極尊貴者。古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分成四大階級:第一階級是婆羅門,是為宗教師;第二階級是剎帝利,是做國王、大臣、官吏;第三階級是吠舍,是工、商、農;第四階級是首陀羅,是賤民,社會階級最低。這裡所指的宗教祭司階級、國王、轉輪聖王,都是世間的豪姓尊貴。
  
  「轉輪聖帝」亦名轉輪聖王,以輪寶為兵器,飛行空中,降伏四方。輪王又有金、銀、銅、鐵四等,分別統治須彌山四周的四大部洲、三洲、二洲、一洲,是萬國國君的王中之王。
  
  「六欲天王」,是指欲界中有六個層次的天主。佛經裡將眾生所居之處分為三階,稱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的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共稱六道,欲界天屬六道的最上一層。欲界天之中也分成六個層次: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向上尚有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天的四個層次。欲界天是以五欲的享受為主,並以五欲享受的多少,以及五欲享受的時間長短而區隔成六個層次,每一個天都有天王。到了色界以上,則是以禪定程度的深淺來區別。
  
  「梵王」又名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禪天的天主,又以大梵天王,通名色界十八天的天主。他自稱是宇宙的創造主,有點像是天主教的天主;印順法師在他的著作中,也這麼認為。
  
  發了四十八願以後的法藏比丘,除了不斷以種種身分來修行菩薩道之外,還常以「四事」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如是的功德不可稱說。四事有兩類:1.衣服、飲食、臥具、醫藥;2.房舍、衣服、飲食、湯藥,這是對比丘、比丘尼眾的四事供養,甚至包括一切吃的、用的、觀賞的,不管是什麼,凡是人間需要的、人間喜歡的,都拿來供養諸佛。
  
  供養的意思有兩層:一種就是要有能捨、喜捨的心,以此積功累德;第二種則是對於尊貴的人,特別是對三寶的見賢思齊,在供養清淨僧眾,以及諸佛菩薩的時候,希望自己也能夠學習著怎樣度眾生,怎麼修菩薩行。供養不僅僅是只對一尊佛,而要平等供養、永遠供養一切諸佛,故其功德之大,不可以言辭稱說。諸佛未必需要眾生供養,眾生修行則必須供養諸佛。
  
  我在年輕時很少人供養我,卻有我的長輩長老法師給我生活用物;現在我老了,就有很多人透過我而供養三寶,我就把這些財物用來培養後進,弘化利生。所以恭敬供養諸佛,實際上就是為了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所以供養諸佛的功德,也有兩種:一是對諸佛表敬,二是透過諸佛而利益一切眾生,因此要說:「如是功德不可稱說。」
  
  口氣香潔、如優鉢羅華。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其香普薰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華音,繒蓋幢幡,莊嚴之具。如是等事,超諸人天。於一切法,而得自在。
  
  因為法藏比丘修了以上的功德,所以得到如此的果報。這裡講的果報,都是種種莊嚴福德之相。
  
  「口氣香潔,如優鉢羅華」,凡夫的口氣,若不經常漱口,或者有了疾病之時,胃悶腸熱、舌苔厚積,或者牙齒不潔,總會有臭味隨著呼吸吐出;但大修行者,口中常出香氣,牙齒常保潔淨,且如優鉢羅華(花)一般,此花譯為青蓮花,又為紅蓮花。但在《大日經疏》卷一五云:「優鉢羅華,有赤白二色,又有不赤不白者。」此花有淡雅的清香飄逸。
  
  「身諸毛孔,出栴檀香」,凡夫的全身毛孔,都會排泄汗液,有腥臭味;大修行人的毛孔,出有栴檀香味,有很多高僧們,都有這種莊嚴相。記得我在大陸的時候,上海有一位興慈老法師,他天天禮佛、四季不洗澡、很少換衣服,但是身上沒有汗臭味,不會讓人家感覺到他身上不乾淨。另外還有弘一大師,他的房間裡,從來不燒香,可是進入他的房間,可以聞到一股幽幽的檀香味。不過法藏比丘的這種香氣,能夠「普薰無量世界」,這又不是一般高僧的境界了。
  
  「容色端正,相好殊妙」,是說他的面容像滿月,看到他的面容具有莊嚴相、福德相、智慧相、慈悲相,會讓人五體投地,感覺好像見到了佛、見到了大菩薩那樣的相好殊妙。面容有的是生得的,有的是修得的。生得的是指,生出來就具有堂堂的丈夫相,就有福德的智慧相。修得的是指,靠自己的修行而轉變自己的相貌;一個有慈悲心、有智慧的人,他的相貌就會轉成福德智慧相。故於《觀無量壽經》有云:「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通常所說的「相好」,是指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但在《觀無量壽經》又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轉輪王亦有三十二相,唯不具好。相為外形,所謂好,是依外形而表現的微妙莊嚴。《法界次第初門》卷下有云:「相總而好別,相若無好,則不圓滿,輪王、釋、梵,亦有相,以無好故,相不微妙。」釋迦佛的應化身丈六金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佛的真身(報身)千丈,具八萬四千相乃至無量相好。
  
  「其手常出無盡之寶」,手上可以要出現什麼就出現什麼,這叫作神足通,能夠千變萬化變現所有一切眾生所需要的東西。請問大家能夠做得到嗎?事實上要看我們是不是願意做,想不想做;如果不想做,不願意做,這雙手就是無能的手。如果想要做,願意做,有這個願心,就能使你的手變成寶手,不會的去學習,沒有的去生產,那便能夠要什麼就有什麼了。衣服是人做出來的,飲食是人調出來的,珍寶是人製造出來的,今天人類所用的物品,都是技術巧思生產的,只要多用頭腦,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了。凡夫的雙手未必萬能,但也必有所能,若是不願意做,便成無能。法藏比丘發願修行到了這個程度,他的福德、他的智慧、他的能力,更有神妙不可思議的作用了。
  
  法藏菩薩的雙手,常出無量眾寶,包括「衣服飲食,珍妙華香,繒蓋幢幡,莊嚴之具」。其中的衣服及飲食是生活的必需品,可粗可細;其餘精妙華麗的,則為供佛的莊嚴用品。「華香」是優鉢羅花香、栴檀香,尚有種種上妙燒香、塗香、抹香。「繒蓋」是以絹布製作的大蓋,懸於佛菩薩頭頂的上空以表莊嚴。「幢幡」是旌旗的一類,本來「幢」的梵文是Dhvaja,是突出於高竿頭上,用種種絲帛下垂,建於佛前,用以彰制諸魔而外導群迷。「幡」的梵文是Patakā,是莊嚴諸佛威德的標幟,猶如大將之有旌旗,所以幡也是旌旗的總稱;至於「幢幡」二字並用,是指於高竿之頂端安置珠寶,並以種種綵帛莊嚴,再以長帛下垂。此在敦煌壁畫的諸種「經變」圖中都有表現,中國的禪寺比較沒有採用,密乘的寺院莊嚴,則是常見的法物。
  
  「如是等事,超諸人天」,是說法藏菩薩用來供養諸佛的生活用品及莊嚴用品,其精妙的程度,縱然是諸天天帝所供,也比不上、辦不到的。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法藏菩薩的智慧、福德、神通,廣大無礙,所以可於諸法獲得自在,這已是佛的境界了,例如《法華經譬喻品》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維摩經佛國品》云:「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唯有佛,始得被尊為法王,故此處所說的已是阿彌陀佛。
  
  在「依願修行」的經文之後,有一大段是介紹無量壽佛安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包括眾寶所成的國土之中的種種植物、供具、觀賞物、水流、氣溫、音響、歌伎、天人、菩薩、聲聞的衣食住等的寶衣、玉食、寶宮,諸種寶光,諸種寶花,諸種芳香,諸種不可思議莊嚴,在此便從略不解說了。

 

眾生皆住正定之聚
  
  佛告阿難: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
  
  此四句經文,是釋迦世尊告知阿難尊者,凡是發願往生到安樂國土的眾生,都是住正定之聚的人。正定聚,是相對於邪聚及不定聚而言。
  
  若以善根的有無深淺而論,一切眾生,分為三聚:1.決定證悟正道者為正定聚,2.決定不悟正道者為邪聚,3.緣在二者之間,隨緣或悟者為不定聚。《俱舍論》卷一云:「正邪不定聚,聖造無間餘。」是說初果聖者以上為正定聚,造五無間地獄業者為邪聚,在此二者之間而修行七方便者為不定聚,這是小乘之說。大乘之三聚說,則有多種,如《大智度論》、《釋摩訶衍論》等,各有不同的說法,若依《釋摩訶衍論》所說是:十聖為正定聚,三賢為不定聚,其餘凡夫為邪聚。依《阿彌陀經》說彼國眾生,皆不退轉,多是一生補處,故悉住於正定之聚。
  
  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都住於正定之聚呢?我們這個世界的凡夫眾生,心多散亂,向外攀緣,受環境的影響而起伏動搖,此所謂心隨境轉,不能自主。
  
  到了阿彌陀佛的安樂國土,一切設施,清淨莊嚴,一切音聲,念佛法僧,眾生的心,寧靜穩定,外在的環境、內在的心境,都與三十七道品相應,信願具足,決定悟道,所以住於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之聚。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在彼佛國中,沒有邪聚及不定聚眾生,也沒有不發無上菩提心的眾生;發願度一切眾生的大菩提心,乃是成佛的正因。
  
  依據三聚差別,阿彌陀佛世界所住的眾生,都是聖人眾,沒有凡夫眾,所以《阿彌陀經》說他們為「諸佛之所護念」,《無量壽經》則云:「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歎」。
  
  「威神功德,不可思議」是說阿彌陀佛的威神,以及功德之力,不是可以想像說明的。
  
  「乃至一念,至心迴向」是說,所有眾生,聽到無量壽佛的名號,就能夠生起信心及歡喜心,乃至只要一念之間,至心迴向,發願往生彼佛國土,此人即得往生彼國。這樣即可往生彼佛國土,的確非常容易,所以《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稱往生彌陀淨土的法門為易行道。
  
  「一念」可有二意:1.散亂心的一念。2.專注心的一念。若依「至心迴向」而言,是指專注心的一念。「迴向」者,迴是迴轉,向是趣向,約有二義:1.往相迴向:以自己的功德,迴施一切眾生,共生安樂國土。3.還相迴向:往生彼土已,成就一切功德,還來迴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同生安樂國土。但在《大乘義章》卷九云:「言迴向者,迴己善法,有所趣向。」此處經文的至心迴向,即是將一切善法功德,迴向自己願生安樂國土之意。
  
  往生彼國之後,即能住於不退轉位,《阿彌陀經》也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轉)。」不退轉有兩類四種:
  
  依天臺宗言:
  
  位不退,別教初住至七住。
  
  行不退,別教八住至十迴向終了。
  
  念不退,別教初地以上。
  
  依中國淨土門的迦才大師,則另加處不退,是說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便能不再退墮到穢土來了;若以菩薩願力,還入娑婆,廣度無量眾生,增長無量福德、增長無量智慧,不能算是退墮穢土。
  
  若依法相宗,也立四不退:
  
  信不退,第六信位之後,不再退生邪見。
  
  位不退,第七位之後,不退入二乘。
  
  證不退,初地以上,不退所證法身。
  
  行不退,自八地以上,有為及無為之行,皆能修故。
  
  阿彌陀佛淨土三部經所稱之不退轉,宜採第一類的四種。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在本經第十八願中,已經提出一次。是說除了犯了五逆罪的人,以及誹謗正法的人之外,一切眾生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五逆」罪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在僧團之中製造是非,破壞僧團,分裂僧團,把本來和合的僧團破壞、離間、分裂了)。這五項罪過相當的大,合稱五逆罪。現代人處於佛世之後,無法出佛身血;這個世間誰是阿羅漢,大家並不知道,故也很難發生阿羅漢被殺的事;破和合僧,是指以羯磨法破和合僧,今世也很難有人犯此,倒是殺父、殺母,尚有可能犯。如果犯了這些罪,就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點,在《觀無量壽經》裡則已有補救。
  
  「誹謗正法」是什麼意思?正法是正知、正見、正信、正確的佛法,是以佛、法、僧三寶為其中心,以修持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其根本,以解脫貪瞋癡三毒,為出離生死苦海的條件。三無漏學之中,又以持戒為要,故常稱「毘尼住世,正法得久住」。
  
  正法中最基礎的是因緣法和因果法。因緣法是在說明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的,都是無我的,究竟是空的,若能實證「空性」義,便出生死海。因果法是不論凡聖的,聖者以修行戒定慧為因,證得菩提道是果;凡夫若不修行,造作惡業是因,墮三惡道便是果。不過凡夫不明因果,甚至倒果為因,故在因果之中受苦受難。若信因果,經過累世累劫的修行,必定都能成佛。不信因緣及因果,便是邪見,而不知正法,甚至由於無知而誹謗正法,抨擊、諷刺、破壞、損毀佛法僧三寶。凡是誹謗正法的人,根本不信佛法,當然也不會發願往生西方安樂國土了。

 

三輩往生安樂國土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
  
  這一段經文,講的是十方世界的諸天,以及所有的人民,雖其根性各有不同,如果他們能夠以至誠懇切的心,相信有個無量壽佛的安樂世界,願意臨終往生彼國,則依他們各自的善根、福德、因緣,分成三個等級:上輩、中輩、下輩。
  
  我們常聽到的「九品蓮花為父母」,是《觀無量壽經》的記載,由於往生的人在生前所修福德、智慧的程度不一樣,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的品位也不同,一共有九等。與此經對比,則上三品為上輩、中三品為中輩、下三品為下輩。
  
  一、上輩往生
  
  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無量壽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轉,智慧勇猛,神通自在。
  
  這是能夠生到上輩蓮花中的五個條件:1.捨家棄欲而作沙門,2.發菩提心,3.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的名號,4.修種種功德,5.發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
  
  「沙門」是梵文Sramaṇa,是息心、靜志、淨志、勤息的意思,泛指佛教及諸外道的出家人。「棄欲」是斷除名、利、財、色等欲,要把俗情、俗物、俗事捨掉,才能出家為沙門。若沒有出家而願生彼國淨土,只得中、下輩生。
  
  「發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若不發菩提心,便不能以上輩身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欲生中輩,都應該發菩提心,也就是必須發起大悲願心,用佛法廣結善緣,濟度眾生,願一切眾生都得諸佛護念,得生安樂國土。
  
  「一向專念」意思是,不論在何時、何處,總是要至心專一、精進不懈,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繫念阿彌陀佛功德,就是一門深入,專修念佛法門,日也念,夜也念,有事沒事都要念,心無二用,只有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心念佛能夠長壽健康,乃至臨終發願念佛,一定也能往生西方。
  
  「功德」是修種種善行,心有所得。吉藏的《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云:「施物名功,歸己卅德。」眾生當以恭敬供養三寶為功德福田,即如《大明三藏法數》卷一一所說:「功德福田,謂能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慧遠的《維摩經義記》卷一亦云:「功德者,亦名福德。」
  
  《觀無量壽經》有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一般將之稱為世福、戒福、行福。此經文的「修諸功德」,又名修諸功德藏,雖未明言是那些功德,衡諸經證,應為功德福田及三福的內容。
  
  「願生彼國」,是西方淨土法門的重心,信有阿彌陀佛願力莊嚴的淨土,願生彼國,而至心修行淨土的念佛法門,此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本經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願的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以及主張但能信樂,不生疑心,十念乃至一念,念佛名號,求願往生彼國者,亦得如願。可知西方淨土法門,除了依阿彌陀佛的本願之力,也得要靠眾生相信、發願、念佛,始得相應。
  
  具足了以上五個條件的眾生,到臨命終時,就能夠見到無量壽佛,手持金臺,親自帶著西方安樂世界的諸菩薩眾和諸上善人,一起來迎接這位臨命終人,往生彼國,到了彼世界中,就在七寶蓮花之中,自然化生,住於不退轉位,智慧勇猛、神通自在,同於聖者菩薩。
  
  根據《觀無量壽經》的上品上生,條件是除了修行前面所舉的三福,尚須具備兩類的三種心:1.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2.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如此之人,生彼國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及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授手迎接;自見其身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往生彼國,聞佛說法,得無生忍。
  
  本經講的上輩眾生往生彼國極樂世界,就在七寶蓮花臺中化生,「蓮華」就是「蓮花」,人間的蓮花是草本植物而不是寶,開敷時雖然也是非常的嬌美、鮮豔、芬芳,但是過了幾天之後,漸漸就會枯萎、凋謝。而西方安樂世界的蓮花是七寶所成,永不凋謝。
  
  所謂「七寶」是依當時印度所有者,但各部聖典的分類法,彼此間略有出入,若據《阿彌陀經》所說則為: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此處是用七寶來作比喻,說明往生彼土的眾生,是自然化生,不需經過母腹懷胎,那是由於各自所積的善根福德,和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
  
  「智慧勇猛」,是說有真智慧的人,一定是勇猛精進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而永遠不退道心。
  
  「神通自在」,是說蓮花化生的彼土眾生,都能飛行自在,而且思食得食,思衣得衣,心到神至,處處現身,十方佛國,隨時往還,並且宮殿隨行。
  
  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
  
  這幾句經文,是總結上輩往生的情況,釋尊勉勵眾生,若願今世命終便能親見無量壽佛,至少應具三個條件:1.發菩提心,2.修行功德,3.願生彼國。
  
  二、中輩往生
  
  佛語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無量壽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現其人前,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這段講的是中輩往生的眾生,以什麼條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十方世界的諸天及其人民,如果能夠以至誠懇切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身不出家,但要能發無上菩提心,大修五戒、十善、八戒、六波羅蜜等各種功德,同時要一心念無量壽佛聖號。隨緣盡力修行善法,包括建立佛舍利塔、佛的塑像,供養僧眾衣食,在佛前懸掛繒綵、點燃燈燭、散花燒香等,以之迴向願生彼佛國土,便可如願中輩往生,得不退轉。
  
  「齋戒」是指居士所持的八關齋戒,內容可以參閱拙著《戒律學綱要》。
  
  佛「塔」要起,佛「像」要立,塔裡供的是佛舍利和佛像,這是讓眾生有供養和恭敬禮拜的地方和對象。傳說阿育王曾派遣使者至天下各地,造了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藉以傳揚佛的教化。迄於目前,在緬甸有個大金塔非常有名;在尼泊爾、印度,有多座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塔;在中國大陸浙江省的阿育王寺裡有一座舍利塔,另外在山西、河南、北京等地,也有佛的舍利古塔。舍利有兩類:1.佛的肉身舍利,是佛的遺骨;2.是佛的法身舍利,是佛的遺教經典,都是象徵著佛的精神所在。
  
  「像」是石雕、木刻、泥塑、金屬鑄造,乃至彩畫、絹繡等的佛陀聖像,在印度、中國大陸,都有許多石窟中的佛像雕刻,成了後代的藝術寶庫,然在當時,乃是為信仰功德而建立的。今人建寺必造像,也等於本經鼓勵的「起立塔像」功德,是往生佛國的資糧。
  
  「飯食沙門」就是齋僧的意思,在印度對於宗教師的恭敬供養是天經地義的事,並能從宗教師獲得祈福及教誨。佛法門中,乃以三寶為中心,又以僧眾為弘法利生、護持三寶的代表;為了佛法住世,便需有三寶住世;欲有三寶住世,就必須供僧,世尊是佛而現僧相,住於僧中,是故若僅供佛,便不含僧,若供養僧,佛在其中。僧眾的需求極少,最不能少的便是飲食。僧眾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廣度眾生,而眾生供僧,便親近三寶,獲得佛法的利益,也能讓他人接受佛法的利益,所以供僧的功德,便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是大功德。
  
  「懸繒」及「然燈」就是莊嚴道場,令眾生生起敬仰歡喜之心,而燃燈又象徵光明的智慧,能除黑暗的煩惱。
  
  「散華燒香」,在南方國家,以及尼泊爾和印度,到現在還有人把鮮花的花瓣,一小瓣、一小瓣的摘下來,然後裝在盤子中,賣給朝拜佛塔的信徒去塔前散花供養,表示對佛的恭敬。在佛聖典中記載,若聽說佛陀要來了,便在佛陀要經過的沿途撒上花,就好像我們現在迎接貴賓的時候,鋪上了紅地毯一樣。在佛教大型的莊嚴儀式中,大和尚的前面會有一位侍者捧著香爐及鮮花,香爐中燒著香,托盤之中盛著花;我在講經前也通常會燒香,禮佛,是為了感恩三寶,請佛光臨,求佛加護,並作證明。
  
  經文中接著說,當這個人已修以上的功德,又能以至心「迴向」,「願生彼國」,他在臨命終時,無量壽佛便以化身,出現在此人眼前接引。此雖是中輩所見的化佛,但也有光明相好,跟佛的真身(報身)一樣,同時還有菩薩、聲聞、天人大眾,圍繞著無量壽佛。往生者便在命終的一剎那,隨著化身佛及諸聖眾,永離娑婆五濁惡世,往生安樂清淨國土,住於「不退轉位」。其「功德智慧」,雖不及上輩往生者,仍然還是非常的高大,本經說:「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滿,深入諸法。」
  
  依《阿彌陀經》所說,化生的蓮花有多大呢?「大如車輪」,在古代印度有羊車、鹿車、馬車、牛車、象車,車輛有小有大,上中下三輩,往生者所坐蓮花,也是有小有大。
  
  《阿彌陀經》又說,彼土眾生所依的蓮花,也有各種顏色和香味:「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七寶蓮花生於七寶池中,池中充滿八功德水,其水具有:1.澄淨,2.清冷,3.甘美,4.輕軟,5.潤澤,6.安和,7.飲時除飢渴等無量過患,8.飲已定能長養諸根,四大增益,故名八功德水。
  
  三、下輩往生
  
  佛語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其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這是大方便門,大慈悲門。有許多人既無緣出家,也無緣起塔、立像、供養沙門,更沒有散花、燒香、樹幡、燃燈的機會,未能做任何功德好事,但在臨命終時,還是想要往生西方安樂世界。這樣的人,無量壽佛也歡迎他們,不過他們還是應該要發無上菩提心,而且要一心專念無量壽佛名號,乃至於每天早上起來念十念,或者是臨命終之時,還能夠十念不斷,念無量壽佛,而且求願往生安樂世界,如此一定可以往生彼佛國土的下輩蓮花。
  
  他們在臨命終時,能夠夢見無量壽佛,此乃由於往生下輩者的信願真切,故得夢見彌陀接引,往生彼國。唯以此類往生的眾生,所修功德智慧不如中輩,修因不同,得果自是有別。
  
  依據《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三階,即是本經的下輩往生,下品上生者,由化彌陀佛、化觀世音菩薩、化大勢至菩薩前來接引,生彼國已,經七七日,花開見觀音、勢至,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品中生者,由化身的佛及菩薩迎接,於寶池蓮花中經六劫後,蓮花開敷見觀音、勢至。下品下生者,命終之時乃至十念具足求願往生,雖不見佛菩薩,卻有猶如日輪的金蓮花現其人前,接引往生,於蓮花中住滿十二大劫,花開得見觀音、勢至,聞法發起菩提之心。故此下輩不及上、中二輩之處世。
  
  法鼓山有一個護法會,護法會的工作,一方面是在勸募,另一方面就是化緣,通過化緣的機會和關係,使得沒有接觸到佛法的人,也能夠接觸到佛法,使他們願意做大功德修行諸善,也參與弘揚佛法的工作。例如說現在法鼓山的硬體建設,就等於是做起立塔像的工作。
  
  我們一方面要讓大家來修行佛法,同時也培養很多人來弘揚佛法、修行佛法。功德做了以後,應當發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沒有出家,應該也是中輩蓮花化生。如果平時什麼功德也不曾做,準備到臨命終時才求生彼國,這種機會因緣,頂多是下輩蓮生了。
  
  四、胎生蓮邦
  
  爾時佛告阿難及慈氏菩薩:「彼國人民有胎生者,汝復見不?」對卅:「已見。」「其胎生者所處宮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各於其中,受諸快樂,如忉利天上,亦皆自然。」爾時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彼國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眾生,以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不了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於此諸智,疑惑不信;然猶信罪福,修習善本,願生其國。此諸眾生,生彼宮殿,壽五百歲,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聲聞聖眾,是故於彼國土,謂之胎生。……其胎生者,皆無智慧,於五百歲中,常不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菩薩諸聲聞眾,無由供養於佛,不知菩薩法式,不得修習功德,當知此人,宿世之時,無有智慧,疑惑所致。
  
  這段經文非常簡單,內容是釋迦牟尼佛向彌勒菩薩,也就是慈氏菩薩,介紹無量壽佛的安樂世界,除了以上所說三輩往生的眾生是蓮花化生,尚有胎生的眾生,那些是沒有智慧的人,不太相信佛法,不瞭解佛有大智慧,但也修諸功德,信有罪福,並且發願往生彼佛國土。
  
  這就像很多民間信仰的人,不知道天宮與佛國有何不同,但是聽說生天很快樂,所以就做好事,希望生天去;他們聽到有佛國淨土,也有點嚮往,只是不太明白,沒有智慧,也不知發菩提心,因此到了西方,不是蓮花化生,而是住在胎宮之中。這個胎宮有五百由旬這麼大,由旬是梵文Yojana的音譯,又譯為由延、踰喜那,有謂一由旬,相當印度十六里,又云三十里及四十里,也有說相當於印度古帝王一日行軍的路程。由此可知,五百由旬大小的宮殿,在地球上已是一個不算太小的國家了。
  
  此一胎宮有這麼大,住此宮中,享受諸種快樂,有如欲界第二天的忉利天宮。這與一般人希望生天享福的心念相應,由於願生無量壽佛的安樂國土,仗佛願力,使此等人生於胎宮,雖經五百歲常不見佛,聽不到佛法,也見不到菩薩及諸聲聞,時間之久,相當於忉利天的五百歲,而不是我們人間的五百歲。
  
  諸位既然來聽《無量壽經》,一定要相信經文中所說的,一定要發菩提心,至少要求往生下輩蓮花,也不要生到胎宮中去。
  
  若此眾生,識其本罪,深自悔責,求離彼處,即得如意,往詣無量壽佛所,恭敬供養,亦得遍至無量無數諸如來所,修諸功德。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
  
  這段經文,可有三種作用:
  
  說明佛的慈悲,已生胎宮的眾生,雖其享樂如忉利天宮,由於本來願生無量壽佛的國土,只因沒有絕對的至誠信心,而以半信半疑的「疑惑心,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所以住於胎宮,自然而然,仍以「不見三寶,不得供養諸佛為苦」。
  
  勸勉眾生,若對「疑惑心」的罪過,深切懺悔,並且求離胎宮,便能如願往見無量壽佛,以其所修功德,獲得往生三輩之中的一種蓮花;花開聞法,得於佛前恭敬供養,乃至遍往無量諸佛國土,廣修諸種功德。
  
  勸勉發了菩提心的初發心菩薩,切勿對於佛說的本經起疑惑心,一定要相信無量壽佛有「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並且「修諸善本,願生其國」,必定得生,否則便失大利,就非常可憐了!

 

菩薩殊勝.世間苦惱
  
  《無量壽經》卷下的內容,除了「三輩」往生,也介紹了觀音、大勢至、彌勒三大菩薩。前二菩薩是在彼佛國中,「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此二菩薩在彼佛國,「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彼國眾生,都能「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究竟一乘,至于彼岸。」「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昧門。」可知彼土,雖有諸天人民,以及聲聞、緣覺,畢竟都能以修諸波羅蜜、三三昧等諸三昧門,故云:「遠離聲聞、緣覺之地。」
  
  其次有一大段經文,釋尊以彌勒菩薩為請法的代表,說出無量壽佛國土的微妙、安樂、清淨,來與五濁惡世的劇惡、疾苦、天災、地變、憂念、愁怖等對比;判析人間的心態,所受的苦楚,並且列舉五惡、五痛、五燒的現象,加諸世人的劇苦,用來勸導眾生發願往生無量壽佛的安樂國土。
  
  何為五惡、五痛、五燒?
  
  諸天人民,蠕動之類,「欲」為眾惡,由惡入罪,受其懲罰,壽終後世,尤深尤劇。是為第一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至親上下,彼此相處,都無義理,不順法度,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忿成怨結,互相殘害,壽終之後,下入惡道,受無量苦。是為第二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短促。常懷邪惡,但念淫佚,愛欲交亂,坐起不安。交結聚會,興師相伐。恣心快意,極身作樂,不避尊卑。故有自然三塗(惡道),無量苦惱,累世累劫,無有出期。是為第三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輾轉影響,共為眾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破壞賢明,不孝二親,輕慢師長,朋友無信。橫行威勢,為惡無恥。此世為惡,福德滅盡。壽命終盡,入於火鑊。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是為第四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懶惰懈怠,不肯作善。負恩違義,恣意遊散,肆心放蕩,不思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仁不順,心中閉塞,意不開解,浩浩茫茫,從冥入冥。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是為第五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愚癡眾生,由造五惡,而遭五燒五痛,佛皆哀憐,故言:「汝今諸天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經語,當熟思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拔斷生死眾惡之本,永離三塗無量憂畏苦痛之道。」

 

此界修行勝於諸佛國土
  
  這部《無量壽經》共有上下兩卷,這次清明佛七期間,無法自始至終全部講完,所以摘錄彌陀大願的精要經文,向諸善信知識介紹,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西方淨土法門的功德殊勝。本經下卷有云:
  
  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為自然,皆積眾善,無毛髮之惡。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為善者多,為惡者少,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間多惡,無有自然,勤苦求欲,轉相欺殆,心勞形困,飲苦食毒,如是惡務,未嘗寧息。
  
  此段經文是說,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若能依照佛法所示,於一日一夜之間,正心正意守持八關齋戒,也勝於到無量壽佛的安樂國中修善百歲的功德。因在彼佛國土,自然沒有持戒犯戒的問題,唯有積聚眾善,而無絲毫的惡行惡事。又說,在此娑婆國土,修行善法十日十夜,勝於其他十方佛國修行千歲的善法。因為他方佛國的眾生,為善者多而為惡者少,唯有此間是五濁惡世,眾生與眾生之間,相互苦逼,弄得心勞而形困,惡事連連,未曾得有寧息的時間與空間。所以,若能在此世界修行善法,其所成就功德,非常殊勝,不僅勝於他方佛國,也勝於無量壽佛的安樂國土。
  
  此在《阿彌陀經》也說,釋迦世尊「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他方諸佛,也稱讚釋迦世尊的「不可思議功德」。
  
  並且又說,眾生應當發願,願生西方安樂世界,然在尚未往生之前,必須及時精進於諸善功德的修行;往生彼國,於得不退轉之後,仍當學習釋迦如來,倒駕慈航,來此娑婆世界的五濁惡世,修無量福德,度無邊眾生,功德不可思議。因為在此世界修行成佛的功德,大於他方佛國,也快於他方佛國。
  
  這豈不也就是我們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最親切的依據所在嗎?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