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禪——心的效能訓練2
鄭石岩

 

清醒的價值觀念

 倫理與道德是健康人格表現出來的生活規範。因此,人若能實踐倫理規範,精神生活就能健康。我深信現代人對倫理價值的鄙視和疏忽,是精神生活感到痛苦的根源,同時也是社會擾攘不安的主要原因。

  倫理與人類的精神生活是分不開的。當人們在年幼不更事的時候,家庭教育及社會生活開始提供他一套生活的規範系統,它一方面保護孩子免於發生錯誤或喪失心智成長的機會,一方面透過倫理規範的引導,實踐並啟發判斷和思考。因此,倫理是精神的養料,是行為的護欄。

  倫理是一種道德能力,而不是死的教條。它能啟發個人克服種種困境的能力,又能引導一個人開展成功的事業和人生。前已述及的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就是從他的倫理生活中發展出卓越的生活信念,而這些信念不斷引導他在事業和生活上成功。他的處世觀是:不應只追求一己的快樂與滿足。要能獲得第三者的認同。要被社會良知所接受。

  倫理是精神生活的根源,它給你方向、勇氣、信心和力量。長期實踐倫理,回過頭來即能創造倫理,創造自己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第一個階段是道能弘人,第二個階段是人能弘道

  現代人普遍不重視倫理的實踐,年輕人享有太多的浪漫,接受倫理的淬礪太少,心智發展上顯得脆弱。相對的,社會生活越來越複雜,越多紛擾和陷阱;這是年輕一代亟待反省檢討的核心問題。

  人越想逃避實踐倫理生活的責任,就越不能發展獨立自由的人格。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套統整性的價值系統,以應付千變萬化的人生;這套價值體系,是要從倫理的實踐中提取,而不是撿個現成。所以禪者要從行動與頓悟中發現智慧的靈焰,它正是照亮人生的禪燈。

  在禪者的眼裏,倫理正是戒律。他們戒律森嚴,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從而發展微妙的處事態度,茲歸納如次:

  生活的本質是實現而非佔有;實現帶來喜悅和自在,佔有的態度必然導致匱乏。

  心智能力源自成長而非積聚;成長是活的,積聚是死的;經驗和知識的累積本身不足以應付新的情境,而智慧的增長才能應付各種無常的挑戰。

  執著是煩惱之網,對於好壞、貴賤、高下執著越深,煩惱也越重。

  要用有限的生命看出無限的存在;生命有時而終,慧命是無窮的存續;但若不從有限的生命中修行,就不能證悟無限存續之永恆。

  生活是在實現中才顯得有意義。實現純真的情感,實現助人的悅樂,實現家庭生活的情趣,實現工作上的能力。這使人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豐足感。比如說,利用茶餘飯後時間與家人閑聊談趣,交換彼此的感受和心得,就能實現親情和天倫之樂;懂得運動的重要,而堅持去做,就有運動後的滿足感;知道知識是生活與工作所必需,規定自己要充實進修,那種成就感也是悅樂的。禪者常說:

  道在何處 ? 只在目前。

  要把握時機,好好實現寶貴的一點一滴,那就是生命的清泉;反之,如果所想的都是佔有,無論想要的是地位、權勢、金錢等,都會覺得壓力很大。事實上,實現所帶來的地位、權力和金錢才可長久;借投機佔有勉強獲取的,雖一時得之,但卻易於失去。

  心智要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成長。成長不只是知識和經驗的累積,而是觀察、判斷、審思和響應能力的提升。我們隨時都要接受新的挑戰,解決新的問題,不成長無異於頑愚不靈。成長是一個曆程。學習或處理任何事務,都能親自去做,從觀察、假設、實踐到完成,都能清楚地思考和執行,自然能訓練出一種行動的智慧。在經一事長一智中,思想從原有的結構和形態,蛻變為更豐富和更具回應能力。因此,人註定不能用人雲亦雲的方式生活,必須學習反省思考;不可以一套到底,僵化在自己的小世界裏。要走出自己的象牙塔,看出寬廣的視野,那才是真解脫。

  成長不是接收一個新的觀念,而是改變認知結構。更具體地說,如果想學習耐心,並不是去知悉耐心的重要,而是要從許多生活體驗、工作經驗和磨煉中成長,才形成耐心這種特質。

  執著可能是導致心智閉鎖、失去創意甚至鑽牛角尖的主要原因。人如果認為自己的意見是唯一正確的,就不可能把思考的空間騰出來,接納各種不同的觀點,這是心智僵化,容易跟別人摩擦對立的原因。

  執著很少給自己帶來創意,卻會帶來諸多煩惱。

 

  禪重視自由的心靈。它揭示一項真理:如果不放棄自己的成見、褊狹、害怕和自我中心,就不可能打開自由思考的空間。禪者強調:應無所住。

  當一個人的心智沒有執著、沒有障礙,能從許多心理情結中解脫出來時,智慧之門開了,他才有創意,能看清事相的原貌。

  最後,要看清一個事實:人生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看出無限的存在,才能真正的自在。因為那能發現自己的歸宿,一種永恆的遠景,而臻於滿足和喜悅。也許你會問道,這個生命的究竟趣向是什麼?禪者會告訴你:皈依無量壽佛。

  因為你已從有限的生命看到無限的永恆,那不是無量壽佛又是什麼呢?也正因為如此,一個肯念佛,而深信念佛可以往生的人,他已接觸到那永恆光明的信息。這個行動本身就是禪的旨趣。

正確的思維方式

思想決定人的一生,思想的內涵不斷在意識世界裏反複暗示自己。比如說,有人一直不能信任別人。這個消極的思想,會一股腦兒強迫自己,不分青紅皂白地懷疑別人,甚至連對值得信賴的人也抱著懷疑的態度。這樣的人自然缺乏親密感,人際關系孤立,心理不安和防衛性越來越強。許多煩惱和焦慮就這樣發生了;在生活與事業上,也因為疑心病重而處處有障礙。佛經上說:心如工畫師。

 

  思想影響你的際遇和成敗,左右你的健康和幸福。許多人終日懷疑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導致生活適應和人際關系上的困擾。

 

  錯誤的思想引領人走向錯誤的人生,狹隘的觀念引人步入死胡同,雜亂無章的思想,正是不能有效工作和學習的原因。

 

  人必須避免上述消極性的思想,才能走向人生的光明面。在日常生活中,要盡力避免以下錯誤的思想:以抽不出時間當藉口,搪塞學習和成長的責任。

 

  一股腦兒想著不可能”“辦不到”“可惜我能力差”“運氣不好,沒辦法”!

 

  凡事不肯深思或動腦筋解決。過慮和疑心病的消極性思想。心懷嫉妒,經常憤憤不平。不肯面對事實解決問題。錯誤的思想,帶來消極的態度。

 

許多年輕人受到消極思想的影響,而陷於彷徨。從心理諮詢中,屢見許多人被一種幾近灰暗的意識所構陷。最普遍的情況是:

 

我覺得沒有前途。頭低低的,兩眼瞪著用力扭在一起的十個手指。他的心思好像也打了結一樣。

 

  一株草,一滴露,每個人都會有前途。我說。

 

  不,老師,你不清楚。我什麼都不會,我沒有前途。

 

  這是諮詢的開始。諮詢的旨趣就是要引導他檢視自己的障礙,發現錯誤的思想和盲點。一直到他真的認清錯誤,願意改進時才有轉機。

 

  人不但要懂得避免錯誤,而且要肯作改正。改正就是吸收正確的觀念和思想,包括以下幾個要點:勇於認錯,並在失敗中記取寶貴的經驗。

 

  深信只要肯花心思,問題總能解決。不能意氣用事,而要冷靜思考。  要以積極的思想待人處世。

 

  在唯識家的眼裏,任何煩惱和困境都是可以轉變的。這種轉動不是用硬功夫,而是用意識來扭轉。他們深信,在失敗中必有成功的因緣,只要能轉變心念,情況就大大地改變。比如說,怨偶總是彼此看到對方的缺點,認為對方一無是處,缺乏愛心,所以互相指責,彼此埋怨。他們之間的人際交流,便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反之,如果彼此能欣賞優點,相互鼓勵,情感也就日益和睦。因此,人不怕不好,只怕消極。事不怕慢,只怕站;人不怕意見不同,只怕不能互相尊重。思想上有了積極的轉變,際遇上便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你要記得佛經中所謂:  轉識成智。

 

  要把自私轉變為分享,以獲得喜悅;把自負轉變為愛人,以提升自己生命的意義;把失敗視為吸取教訓的機會,以令自己更接近成功;把敵意轉為溝通,以發揮互助合作的效果。積極的思考使人振作順遂,消極的思考令人沮喪挫敗。

良好的交流藝術

人不可能獨個兒生活,每個人都是人群的一部分。因此唯有能與別人和睦相處,溝通交流順當,才有安全感和自在感。否則就會孤獨落寞。心理學家葛拉塞(William Glasser)說:在我們的社會中,孤獨者必然失敗。他們想在孤獨中尋找認同,但這條路正好埋藏了挫敗的人生,帶來憤怒、挫折和退縮。

  交流使人能與別人交換心得,溝通意見,聯絡感情。更重要的是,透過交流,使自己完成社會化和個性化。在交流過程中,心智得到成長,自我得到肯定,同時感受到被關懷和關懷別人。這是安全感的來源,也是悅樂和幸福的根源。

  個人大部分的心智能力是從交流中學來的,自我觀念和自在感也是交流中獲得的。因此交流是心靈生活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語言的交流尤其重要。佛教十不善業(十種不善良的行為)中,光是語言交流就占了四個。它們是:惡口:攻擊、淩辱和謾罵的話。綺語:逢迎阿諛的話。兩舌:搬弄是非的話。妄語:欺騙和造謠的話。人因為心理失衡、不安、敵意或匱乏,才會使用以上四種語言。

  人在憤怒或受挫折時才出惡言,猶可諒解,如果一個人經常憤怒惡口,那就該檢討了。這表示他經常陷於失衡狀態,看來他是在罵別人,事實上正在糟蹋自己的心靈。

  綺語的人總帶著不安,所以逢迎阿諛,寧可犧牲真理,也要討取別人的笑容。人一旦有這種性格,正義的心聲就會越來越微弱,終至完全麻木不仁。

  兩舌是搬弄是非者的專長,他們東家長西家短,看來很熱心,但往往造成許多誤會。有時,兩舌者未必存心構陷別人,但他那空虛的心靈,卻像惡魔一樣,催促著他去做兩頭蛇的惡劣行為。

  至於妄語杜撰的人,大部分因匱乏而起,自卑的投射出誇大的妄語,騙財騙色的剝削行為也透過妄語達到目的。妄語是一種煙霧,希望別人不知道自己的脆弱和惡行,但妄語本身就是脆弱和惡行。

  這四種惡業,都透過語言來完成。它們的共同點是心理失衡匱乏,亟待透過補償和投射來達到滿足。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越是採用這種消極性的響應,自己越是陷入難以掙脫的孤獨,而成為一個失敗者。

  所以,每個人都要避免以上四種不好的交流方式,要學習正確的語言交流,它的重點是:要說真心話和有把握的真話。要說事理而不是品評別人的是非。心裏激動失衡時不講話。不用訓斥和乞憐的方式與人講話。說話要掌握時機。

  交流的目的有三:其一是知識經驗的交換,它使人在心智能力上發生成長的效果;其二是情感的交流,它使人們覺得安全感和溫暖,而享受到愛與被愛;其三是意見的溝通和協調。如果你與朋友相處,交談了一整天,而和這兩件事情毫不相幹,那麼你和朋友就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了。

  有人說,群居終日熱鬧哄哄,是一件愉快的事。當然,偶一為之是無妨的,如果經常如此,甚至天天如此,那必然是一種心病,要設法克服才好。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熱鬧一天之後,換來的竟然是空虛。越空虛,就越想尋求言不及義的麻醉,自己也就在知識、經驗和視野上越陷於貧瘠,目光也就越來越短淺了。

  請留意!不知道交流學習而心胸狹隘的人,是不會有光明前程的。

圓融的實踐智慧

好的品行正是佛經上所說的正業。不過品行是一個相當抽象的名詞,所以我們要從實踐的層面來看它,才能體會到豐富的意義。這就是為什麼要從實踐智慧來看正業。

  真正的善行不是墨守道德的成規,因為規範是死的,情境是活的;規範是限定性的,生活的情境是開放性的;所以沒有實踐的智慧,就不可能作正確合宜的行動。禪家所謂:一願也教你行,二願也教你行。

 

  光明的人生必須具備實踐的智慧。它是一種行動的力量,能判斷是非曲直,給自己一種義務感,去解決問題,去過成功的人生。它也是一種反省思考的曆程,從中你能清楚的認知、行動、檢討和實現你的目標。它至少包括以下幾個特質:  把幹擾思考的因素如自私、貪婪、面子、不安等清除掉,就能認清問題,作出正確的響應。紛擾、不單純的心,正是陷入困擾的原因。不斷擴充你的經驗和知識,它能孕育你的行動智慧。對於該做的事,一定要採取行動。檢討行動結果是實踐智慧的一部分,它能不斷增強實踐能力。

 

  實踐智慧的培養,並非個人單方面努力即能獲致的,必須有好朋友切磋砥礪才行。人類的知識是在相互激蕩中越辯越明。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我們的知識經驗大部分是從朋友那裏學來的,良好的行動也是從團體生活中獲得的。所以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則:

 

  好的人際關系和合群的態度,有益於實踐智慧的成長和培養。

 

  透過小團體的交換意見和相互回饋,有助於實踐智慧的發展。

 

  從實際生活和工作經驗的討論中,容易促進自己心智結構的豐富化。

 

  哲學家亞裏士多德的看法是知識即是道德,豐富的知識使人的行為成為善行。在禪者的眼裏,唯有行動能符合應然,那才是真正的道德。這兩者究竟有什麼不同呢?我認為如果沒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你就不可能洞識到那道德是什麼。如果沒有實踐的能力,光是知又有什麼用呢?禪所重視的正是知與行的相融。

適當的工作態度

 工作或職業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環,工作上的挫折或事業之不順利,往往令人沮喪煩憂。由於它與自己的生計息息相關,所以許多人又認為這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工作的無奈。另一方面,工作卻也令人精神鼓舞,帶來莫大的滿足感。究竟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工作才對呢?我認為正確的觀念是:在選擇職業上,要以興趣和性向為重,不應以待遇為考量依據。有興趣的工作能激發潛能和創造活力;沒有興趣的工作,再好的待遇,也引不起努力的動機。

 

  工作必須對社會有用和有建設性。對社會有害的工作或職業將破壞自己的自我觀念,造成自暴自棄。

 

  興趣是可以培養的。設法看出現在工作的意義或價值;它是引發刻苦耐勞、不斷成長的動力。

 

  要把工作或職業提升到服務的理念上。確認工作是否具有建設性,建設性的工作是福報的來源。

 

  工作是辛苦的,必須勤奮才能完成,必須創造才能做好。因此,只有勤奮與創造才能體驗到工作的樂趣。

 

  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必須有完整的計劃。許多人以為,計劃只有在政府和工商企業界才用得著,個人的家居生活用不著計劃。這是錯誤的觀念。計劃能使人的生活有個明確目標;它能提振自己的精神,更能有效運用時間,獲得成功的生活體驗。因此,無論是家居生活和事業,都必須有計劃。須得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並訂出時間表。要注意把握一個重要的原則:計劃是踏實的步驟,而不是投機或碰運氣。因此,有計劃的工作就是成功的保證。現在歸納有效的計劃是:  明訂目標、步驟、方法、所需的能力和條件以及時間表。

 

  設法獲得所需要的能力,用能力去籌足其他條件。全力照計劃去做。樂觀。  適當的休閑以培養工作的幹勁。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工作。工作使人充實、有意義和朝氣。但是過度的工作,變成工作狂,就會影響生活的品質。工作狂的特質是:

 

  其一,為升遷或收入瘋狂地投入其間;勤奮而沒有想像力。心理學研究指出:A型性格的人,性情急躁,一旦步上工作狂,就會拼死命地工作。他們急性、有野心、有敵意。至於B型性格的工作狂,則往往沉迷在枯燥繁瑣的文書工作中,他們讓自己與工作的單位結為一體,那個機關就是他的天地,任何工作以外的東西都變得不重要,而予以壓抑下來。

 

  其二,有工作狂的人,對於私人生活極不重視,不幫忙做家事,不關心家人的情感,沒有友誼,只有狂熱的工作。因此,他們的情感生活經常陷於困境。我建議有工作狂的人應注意以下幾個生活細節:

 

  注意調劑自己的生活,培養興趣,讓自己有時間休閑,與家人和朋友聯誼。  工作狂的人不宜驟然把工作辭掉,特別是在退休之前,必須先安排自己日後的去處。

 

  學習延緩報償的生活習慣,凡事不可強求或急於有結果。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個人維持生活、承擔責任,乃至貢獻所能的活動。它不但是一種生產,而且能賦予生活意義,讓自己免於空虛和無聊。但若對工作過度狂熱,就會對健康和家庭生活有所妨礙。工作狂的人,除了把時間耗在工作外,還表現出走不開、不放心,在許多小地方自我挑剔的行為特質。在工作效果方面,很難有傑出的表現。工作狂的行為特質是:

 

  一味地工作,很少和朋友聊天。喜歡把辦公室緊閉著,埋頭苦幹。不容許別人插話或表現得輕松。家人或同事認為他不是隨和的人。常因為別人行動緩慢而急得發脾氣。無心做家事或佈置生活環境。不能准時赴約時,顯得焦灼不安。很不耐煩等人,甚至發脾氣。工作時拒絕聽電話。與人談話,常常覺得心不在焉。

 

 你可以對照著這些特質,檢討自己是否犯了工作狂的毛病。熱愛工作是一件好事,但過分執著於工作,不能放鬆自己,過於急切,就不是好現象。工作狂是一種壞習氣,它是長時間點點滴滴養成的,背後卻是一個強烈的欲望。解鈴須從系鈴處著手,要把野心淨化,讓它化作熱心才好。唐朝的法融禪師說:

 

  風來波浪轉,欲靜水還平。

 

  我們心內的欲力像大風一樣,吹得湖面狂濤大作,成為工作狂,如果你能在欲心上稍加澄淨,心中還是能保持平靜的。

 

  請注意!平靜最能發揮你的工作效率。

積極的生活意識

 從精神生活的現象來看,精神力的流動有兩個方向:一是振作,一是頹廢。振作使人福慧增長,它是一種生本能,引導一個人走向光明。頹廢是一種退化和死亡,它是一種死本能,能引領人走向墮落、潰敗和黑暗。因此,人必須在振作與頹廢之間選擇振作,在光明與黑暗之間選擇光明。

 

  積極的意識,是指自己願意不斷的努力,改正錯誤,學習新知,在心智上不斷成長。《六祖壇經》上說: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不肯認錯就是消極,護短更是愚不可及。積極的意識就是肯改過,不護短。

 

  這令我想起家父的一段故事:1975年,內子懷了身孕。當時我們是一個大家庭,父母兄弟同住一起,父親煙癮很重,每天要抽兩包香煙,他閑著沒事,就坐在客廳猛抽煙。公寓房子面積不大,冬天窗戶又緊閉著,大家只好耐著性子,吸父親的二手煙。當然,我最擔心的就是影響內子懷著的胎兒。於是,我把抽煙的壞處和影響全家健康及胎兒成長的可能性,誠惶誠恐地向父親解釋,建議他盡可能到陽臺上抽。他聽完之後,定定地看著我說:抽煙既然危害健康,那就應該戒掉它。

 

  我看著他把煙栽進煙灰缸,熄滅的最後一縷煙,嫋嫋上升擴散,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沒說第二句話,戒掉了他抽了幾十年的煙。我和內子還有弟弟們都很驚喜感動。

 

  我母親更是用自己的行動,為家人說出精進和積極的人生智慧。她每天都在精進念佛,都在積極振作地運動和勞動。

 

  有一天,母親和我閑聊。她說:我發現振作對老人而言是多麼重要。如果你行動遲緩就不肯運動,不參加活動,就可能迅速退化。受了風寒,疲憊疼痛若不肯振作起來,耽睡在床上,就可能一病不起。注意啊!當你年老時,要留心這事。我和內子聽了都很受用,因為她好像打著燈籠,走在人生道上的前頭,不時告誡我們,當心崎嶇,避免跌倒。

 

  精進是人類幸福和精神生活開展的動力。許多人以為只要無爭,沒企圖心,就可以使自己清涼自在。這是很曖昧的說法。它往往把人誤導到萎靡不振的道路上,甚至造成生活適應上的困難。我發覺,許多人在采取消極的態度之後,逐漸失去生活的朝氣,漠不關心的疲軟,迫使他採取更嚴重的防衛機制。最後,蒼白和貧乏的魔,奪走了他的健康和幸福。

 

  我們當然可以不與別人比較,也可以無爭;但我們不可不振作,要勤奮自強,好讓心智不斷地成長,而提升生活的品質。我們也應當放下野心的企圖,但不可缺乏光明踏實的生活目標。

 

  人必須不停地求知,不斷地曆練自己,令自我功能提升,才能正確有效地處理問題,才有快樂和幸福。切忌採取逃避的態度,因為未經解決的難題,會不斷地困擾你。在心理諮詢經驗中,我深切地體認到,逃避是墮落和崩潰的原因;人在放棄精進之後,才以心理症代替解決問題應負的責任。

 

  我認為諮詢的任務,是要幫助求助者發現並瞭解他的消極態度,認識它正是目前困難的原因。佛家說:長夜漫漫,正需要光明。積極精進,肯承擔,肯為自己負起責任,願意行動,那就是光明的心燈。打開《華嚴經》就會發現,九次說法大會上都記載著類似的經文說:

 

  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於是三昧。

 

  這意思是說,毗盧遮那如來正是你心中的大日如來,是心中的光明性。你要接納這股自性中的威神力量和正確明智的善良行動,才能令你獲得源源不絕的大智三昧

 

  精進不是一個理念,而是一種行動力量和步驟。培養精進的幾個要點如次:  看出希望,燃起信心和動機。努力以赴,激發你的潛能。把握自己,善用自己的優點。相信好運,給自己勇氣。

 

  希望不是欲望或野心,而是看出事情的正面價值,對生活和工作作踏實的安排。它能激發你,令你不會萎靡不振。

 

  要善用自己的優點,發揮出來,身邊能運用的素材相當豐富。只要你願意,就能用你的勞力、智力和特有的才華,過得豐富充實。能善用現有環境和條件的人,便能創造好運。

活用的知識經驗

 知識與經驗,是在被組織成精確有效的單元之後,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那正確的單元就是觀念。無論哪一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如果不能成為精確的觀念,就可能是錯誤的或虛妄的。

  我們的腦子可能裝滿許多資訊或數據,但它可能是不完整的,是籠統曖昧的,是零碎的。這些東西對你待人處世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是一種障礙。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禮貌,但很少人真正瞭解它的豐富內涵。甚至把禮貌界定為對別人微笑,或打拱作揖,或送禮請客等。當然,這些可以用來表示禮貌,但並不表示在任何地方都是適當的。因此,當我們不完全瞭解禮貌的意義時,就可能表錯情、說錯話。嚴格地說,任何一個觀念都由以下四個因素構成,如果殘缺不全,都會造成觀念的含糊不清:觀念的名稱。觀念所包含的實例。透過觀念的實例歸納出來的屬性。該觀念所指的功用或價值。

  禮貌是一個觀念的名稱。必須通過上面四個因素來檢討,才會充分瞭解所得到的禮貌觀念,才會完整有用。任何知識觀念,都是由事實和實務歸納來的:事實即是佛法所謂的,歸納即所謂的。透過理事相融所形成的完整觀念即是正念。所以說正念是活潑有用的,是創意的。

  有時,對一件事情的觀念與別人不同,那是因為所搜集的數據不同,對屬性的認定有出入,對價值或功用的觀察有了差異。這時,需要的是討論和溝通,而不是各執一端的強辯。辯論如果不是建立在彼此訊息的溝通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於是,我們必須面對事實,當立場和意見相左的時候,要設法瞭解對方。由於每一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對事情的看法自然互異。唯有彼此相互瞭解和接納,才能找到意見和認知上的交點。這個相知的交點,便是友誼和互助的開端。

  歧見的發生是由於各執己見,不願意瞭解對方,而無法形成共識觀念。在抽象的觀念上,相互指責,各舉一些特例來非難對方,互相傷害,加深誤解,共識也就遙不可期。怨偶的對立,親子的代溝,兩個社會團體的敵意,都是這樣形成的。

  此外,正念並不是指顛撲不破的真理,而是指一個完整有效、獲得正確觀念的方法。它能令自己思考正確。正念必須透過以下三個因素來完成:

  符合思考的邏輯。建立在事實和經驗上。符合人類心智成長的道德法則。

  透過正念的思考,很容易破除迷信、禁忌和虛幻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之中,若能養成正念的思考習慣,就能清醒覺照,有良好的生活適應。禪家說:道須通流。

  正念的本質不是墨守成規,而是用智慧面對變化無常的生活情境,作響應,那就是正念的心燈。

深厚的禪定修持

在自由開放的社會裏,紛繁的價值觀念令人無所適從,種種的引誘令人不能自拔,很容易墜入欲望的陷阱。我們的社會,普遍彌漫著一種想法:別人有,自己也要有。於是,生活的價值範疇變得非常狹隘,似乎只為了與別人一樣的擁有,至於自己是什麼,就完全被忽略了。

 

  現代人是很外控的。多數人的觀念和行為,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左右。因此缺乏自主性,不能自我控制。更確切地說,人很容易背叛自己,出賣自己。人一旦不能依自己的本質而活,而是依照別人的看法而活,日子久了就會空虛,而對付的方法就是麻醉。於是就會越陷越深。

 

  禪定的意思是不被物欲所引誘,能做獨立自主的人,最基本的內涵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的人,不但能瞭解自己,接納自己,而且還能實現自己,並在實現中發現喜悅。

 

  自我肯定的人也具有較高的肯定性。他們不用情緒性的反應處理事物,而用持平的態度,作真實理性的響應。比如說:當一個人意見與別人不同時,如果採取侵犯性的批評,我們稱它叫侵略性。如果委屈自己跟著別人附和,那就是非肯定性。對於一個肯定性的人而言,則能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意見,而且願意和別人溝通。

 

  自我控制是禪定的另一種表現。當激怒你的境界出現時,你能不為其所動;引誘你的聲色現前,不因此而迷失,那就是能保持清醒的智慧。否則,就會隨波逐流,不能自拔。所以你要學習坐禪。《六祖壇經》中對坐禪的解釋是:

 

  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禪的重點顯然不是為了坐,而是培養不被色相境界所牽引的定力,這定力正是獨立思考、開展創意的心靈之光。

 

  我們不能奢望自己永遠步履在平坦的人生道上。人活著註定要在崎嶇黑暗的路上蹣跚而行,要接受許多苦,要避免迷失,要當心掉落懸崖。所以,我們唯一的保證是有一雙強而有力的腳,能行千裏;握著智慧的禪燈,能照亮前程;還要有對好眼睛,能看清一切障礙,走離陷阱。若能如此,道路雖然崎嶇,前程仍然似錦。

禪機——通情達理的生活

 如果你讓自己交給真我,那麼就活潑自在起來。所以,你要放下我相的執著。禪的宗旨是:萬緣調直。當你把虛假的妄緣放下時,就能做到所謂:心地若空,慧日自現。這時真我漸漸展露出光明和積極的力量。在生活適應和工作的表現上,會氣定神閑,不慌不亂地展現開來。當一個人能充分運用自性時,一種源源不絕的創意,就會在生活與事業中披露出來。

 

  禪法中所謂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現人生。這是說先放下虛妄或不合理的抱負水準,洗滌野心和成見,然後好好去成長,去實現,去過自己的豐富生活。

 

  禪就其功用而言,是啟發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展現善巧的藝術。禪幫助人從參透生命的究竟、解脫紛擾的煩惱中,展露自性的活力,過實現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禪機。對於現代人,禪最重要的機契有以下幾個方面:

  回歸生活的本身,不受虛妄錯誤的想法系縛而摧殘自己的生活。放下刻板的意識,經由心靈的開放而獲得自在和清醒。

 

  從平實生活中,體驗情感和認知的樂趣,豐足現代人的生活。

 

  看出生命的圓滿究竟意義,給自己的一生賦予豐富的體驗,並看出生命的莊嚴之美。

 

  禪,是一種促進人類心智蘇醒的法門。禪者深知,人類所以會失去悅樂,陷入無盡的掙紮和苦難,是因為執著在自己所創造的事功上。所以蘇醒之道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它正是禪機所在。

 

  在禪家的眼裏,貪執不肯放下,就不可能創造。心中的淺見、偏見和刻板的意識一日不清除,就不可能有清醒和自由。生活的成敗不在於是否能幹,地位是否崇高,學識能力是否豐富;而在於能否接納和實現自己。接納自己就是富足,就能實現生活,發揮潛能,體驗悅樂。因此,本章要從解脫說起,再由自我的開展、善群和宗教的本質,來說明禪機的本質。

在解脫中成長

維持心智的成長和健全的活動,就像維持身體的體能一樣,必須不斷地添補養料。人為了適應環境,必須不斷求知和學習,消化與創新,要讓自己從舊適應中解脫出來,然後才有新適應能力。情性的生活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從過去的情感和情緒中解脫出來,就會沉迷於過去而發生情感生活上的困擾。不過,如果沒有用功的學習和豐富的經驗,便談不上解脫;缺乏努力和磨煉,也談不上成長。

  解脫成見才有真知

  人如果把過去主觀經驗所得到的片面意見,用作響應新情境的決策指導,就會墜入成見的陷阱。對別人觀感不佳,就會排擠他,批評他的美意;對別人觀感好,就會一廂情願地接納他的欺騙。人世間,有許多難以彌補的錯誤,都是在成見中鑄成的。

  成見不一定只是主觀的片面觀感;過去所獲得的見聞或知識,不分青紅皂白,頑固地用來處理新的問題,也是一種成見。外表是現代而思想帶著古代情結的人,往往在適應上發生很大的困難。

  有一位母親,在女兒結婚時,傳授了許多馴夫術;女兒把它奉作圭臬。母親賜予的這份幸福秘笈,竟然成為破壞女兒婚姻的利器。成見通常是不知不覺的,所以它常被形容為一種心魔。它破壞人的正知正見,而自己卻認為它是必然的真理。這位女士,一直到家庭破碎之後,才向我訴苦說:過去她與先生的誤會和沖突,有許多是母親一手造成的。不過,就這件事而言,成見不僅來自她的母親,也同時源自她自己的觀念。因為她不能認清母親的話,她完全順從母親,不肯檢審明辨,這是她婚姻生活的致命傷。人一旦缺乏了了分明的思考能力,就很容易走入邪惡和迷信。

  決定事情,最忌用道聽途說的意見,或根據一己之見作孤注一擲的決策;必須客觀無私、清醒地搜集資料,審慎研判,才能作最好的判斷。請注意,意見的來源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支持意見的理由是什麼。

  解脫障礙才有創意

  佛經告訴我們,創意不能開展的原因是心中有了障礙。這就好像視野被阻擋一樣,看不清前景,道路被堵塞,無法通行似的。在精神世界裏,有三種障礙會破壞生活,阻礙心智的開展:所知障。煩惱障。業障。

  絕大部分的人都深信知識是重要的,我們只贊美飽學,卻很少注意飽學之後,更需要清醒和自由。古人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指的就是食古不化,會阻礙清醒的獨立思考。我們的教育過分強調記憶知識,缺乏良好的思考訓練,在創意上無法突破,研究發展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

  在心意活動方面,社會上通常的習俗、價值觀念和宗教文化現象,往往以所知障的方式,束縛個人思想,發生刻板或狹隘的思考。比如說,宗教的規範和真義就很容易被迷信的觀念所束縛,以致教義被曲解,而產生迷信的心理情結。許多不幸的宗教災難事件就是這樣發生的。多年前,美國曾經發生過某宗教團體集體自殺的慘事,那是由於障礙所致。佛法闡揚的是覺。覺必須建立在免除障礙和解脫上,這就是空的本義之一。

  其次,煩惱是一種情緒和情感的紊亂或亢奮,它可以使人亂性,可以使人消沉痛苦,可以令人緊張焦慮。它是一種情性的障礙,會幹擾思想,影響生活態度,破壞人際適應。煩惱是從貪婪、憤怒的脾氣、無知的執著、傲慢和自卑中延伸來的。諸多煩惱中,以貪婪為核心。也就是說,貪婪能演化為一切煩惱。所以嗜欲越深,煩惱就越重,生活的創意和喜悅就越少。唐朝大珠禪師說:

  嗜欲深者機淺。是非交爭者未通。觸境生心者少定。寂寞忘機者慧沈。傲物高心者我壯。執空執有者皆愚。尋文取證者益滯。苦行求佛者俱迷。離心求佛者外道。執心是佛者為魔。 

 生活的智慧必須以破除障礙為前提,要懂得解脫和善巧。然而這樣的解脫,是不是很容易被認為一無所有呢?大珠的弟子在聽完他對解脫和空的解釋之後說:我知道了,空的要義就是畢竟一無所有。

  大珠解釋道:畢竟是你自己,不是畢竟一無所有。 

 這位弟子恍然大悟,很高興地離去。從大珠的談話中,我們知道空和解脫,是要歸到實實在在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本質或真我也否定掉。

  最後,業障是指行為和習氣上的障礙,人如果沒有恒心,缺乏定力,生活習慣不好或染上惡習,都是惡業。許多人以為自己體弱多病是業障,生意失敗是業障,這是錯誤的。真正的業障是自己被不好的思考、生活和工作習慣所阻礙,人所以有厄運,都是業障形成的。如果能從業障中解脫出來,就能看清事實,發展出得宜的適應。能從業障中解脫出來的人,就是有福氣的人。福氣不在佔有,而是在能用”;業障阻礙了你的大用,以致失去智慧,喪失機會。失去大機大用的人,又怎麼能活得幸福,活得成功呢?

  人要從所知障、煩惱障和業障解脫出來,生活才顯得自在,思想才有自由和創意。不過,我們還須省思:如果沒有所知,又怎麼能解脫而生智慧呢?沒有煩惱,又怎麼能體會轉識成智的妙法呢?不是因為蹉跎歲月,又怎麼會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事實呢?從現在開始,只要你肯改變自己,願意從執著與沉迷中解脫出來,你就能過成功的人生。

  解脫佔有才有自由

  我曾聽過一個很生動的說法:一位佛門弟子在臨終魂魄脫體時,從一個小門進入一個珠寶的世界,放眼望去,應有盡有。這遊魂拼命地攫取,於是陷入痛苦的地獄,走不出來。各種珍玩統統穿戴在身上,這時,地藏菩薩看到了,對他說:

  把你佔有的東西放下來,不就出離地獄了嗎?”

  遊魂說:我捨不得。遊魂繼續在那裏受著苦。

  這段故事是很發人深省的。人一旦走入野心的佔有,就會陷入心靈的地獄世界。反之,只要一念能與別人分享,改變佔有的態度,即使是經營龐大的事業,也是自由自在的。

  解脫執著而後通達

  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生活負起責任,為工作盡心力,為某些挑戰作堅持。目標明確,過程和方法清楚,能清醒地響應所面臨的一切挑戰,這樣的人是通達而負責的;反之,如果缺乏清醒的思考和工作計劃,憑著欲心一頭栽,像工作狂一樣地猛幹,或者死心眼兒不肯變通,那就是執著了。

  我們應該對工作負責,而不是對工作執著;要為自己盡本分,而不是讓自己執著放不開;要有通達的性情,而不是讓自己的心思打死結。

  佛教有則故事說,有一次某地方洪水泛濫。某人被洶湧的洪水所困。有一位船夫勉強撐船來救他,他說:

  我平時用功念佛,我要等觀音菩薩來救我。 

 他不肯上船,船夫看到水勢越來越大,只好把船劃開了。洪水越來越高漲。這時,他只聽到一個聲音:剛剛我來救你,你為什麼不上船呢?”

  這位佛門弟子太執著了,以致失去獲救的機會。

  人的心如果在追逐著物就會執著,死纏著一個頑固念頭也是執著;反過來,如果用心來看物,來檢討觀念的正確與否,就會通達無礙。大珠禪師說: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

  儒家所謂的誠意和正心,正是要破執著,顯智慧,要培養君子不器的通達胸襟。

  解脫執著能使人通權達變。那是自性真如展現的緣故。所以禪家說:若了了見性者,如摩尼珠現色,說變亦得,說不變亦得。

  當一個人不被色相所縛時,就不會執著,成見和刻板的態度自然不起。他超越於變與不變,完全的通達,生活的適應能力也就好起來。

  解脫消極才有積極  消極是等待的、懼怕的、逃避的、悲觀的。如果生活態度是消極的,那麼煩惱就會滿簍滿筐。等待的人就會錯過機會,懼怕的人就會焦慮不安,逃避的人最會累積難題,悲觀的人更是沮喪乏力。

  有人說,積極是往好處想,肯上進;消極是往壞處想,所以畏首畏尾。我認為積極和消極並非取決於樂觀或悲觀,而是決定於能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思想行動,不是正對著解決問題而發,那就是消極,能面對它而設法予以克服或解決就是積極。

  父母親都希望子女用功,絞盡腦汁來鼓勵,送他去補習班補習,然而如未能真正瞭解成績低落的原因,設法予以補救,那麼任何措施都是消極的。反之,如果能協助他克服困難,提升學習效果,那麼給他一頓訓斥,也不失為積極。

  有些人企圖心旺盛,看來似乎很積極,但他拈輕怕重,不肯吃苦,不肯用功學習,這就形成欲望和實踐之間的矛盾,這矛盾往往加速了消極態度的形成。因為不滿、憎恨、嫉妒和逃避的意念,很快就顯現出來。因此,人必須先把自心中的驕誑、嫉妒和種種愚迷加以淨洗;要把野心和貪婪放下,這才能夠接納自己,瞭解自己,活個現成,展現自己的潛能。唐朝黃檗大師說: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如大日輪升於虛空,照遍十方更無障礙。能夠實實在在展現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光明積極的生活態度。

  消極的人活在虛偽和狂妄的蘊識世界裏。他的行動不是為了豐富或光明生活的本身,而是為了虛妄的意圖。他們是疏離的,是痛苦的,是掙紮的。

  解脫色心的我,才看到真我

  一般人對於色心的我是很執著的,從心理諮詢的觀點來看,人們為了維護色心的我,真是用盡腦筋。許多人在心中經常這樣自我對話:

我有我的尊嚴,這面子是要撐的。

然後又自己回答:我的顏面受到傷害,害得我無地自容。

  結果許多虛幻的意念,鑽牛角尖的想法,不停地在心中浮現盤旋著。時而想要超越,當個強人;時而絕望,自卑彷徨;時而不平,嫉妒憤怒。這些都是圍繞著色心的我而發出的情緒作用。許多情緒性的沖動和行為,都是在我相被侵犯時才出現的。

  禪家指出,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過去生活經驗中,搜集別人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形成的。它不是與生俱來,不是本來就有的。對於過度執著我相的人,要時時參透它的本質,不要讓它成為不斷指責自己的壓力。也不要為了死要面子,不顧是非曲直,而陷入錯誤的泥淖。

  禪家的參禪,就是要幫助人,從參透中解脫色心和我相的羈絆,而成為真正的自由人。以下是一段諮詢式的參禪,用來幫助人看出那我相的非實在性。首先,禪者大略說明瞭真我和我相的本質,他要幫助人參透我相,去接觸真我。以下即是這段對話:

  禪者:你有過做夢的經驗吧,舉個夢來說說看。

  學生:我做過一個令我欣喜無比的夢。我夢見失去的情人,我好高興,夢做得很長,覺得好開心……”

  禪者:在夢的主觀世界裏,真實嗎?”

  學生:真實,非常真實,恨不得大夢不醒。

  禪者:醒來之後,你覺得怎麼樣,是真的還是假的?”

  學生:醒來之後看它是假的,在夢中卻是真的。

  禪者:在夢的世界裏,看醒著的生活世事真實嗎?更確切地說,白天的一切能被帶進夢的世界嗎?”

  學生:不可能,帶不進去。

  禪者:所以就夢而言,醒著的時候,你所擁有的一切,其性質如何呢?”  學生:相對的不真實。 

 禪者:有沒有發現你生活在兩個精神世界?”

  學生:我覺得我在夢境時,白天醒境的一切活動都退去了。一旦進入夢的世界,白天所有的東西就不存在了。當我醒來時,夢中的一切也不存在了。

  禪者:現在,你參誰從夢境到醒境,又從醒境到夢境,那是誰?”

  學生:!……我不會說……!”

  禪者:就是那不會說的。它與你的地位、財富、得失、名利都不相幹的自己。現在,請念一聲阿彌陀佛

  學生:阿彌陀佛。

  禪師:不用你的名字,請問念佛的人是誰?念佛聲的源頭是什麼?”

  學生:就是他。

  當一個人被指引到能看清自己的或真我時,他慢慢從我相的執著中解脫出來。他知道得失、是非都只是一個名相的表層。人生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如來,而生活的關鍵就在於有沒有去披露自己,去實現和佈施,去悲智雙運,去證入無餘涅。

  當一個人能從是非心中解脫出來,就能看清是非,且外於是非;能從毀譽中解脫出來,就能不被毀譽所動,而真正過清醒光明的生活。

  禪法最重要的就是解脫,有解脫就能開悟,能展露自性如來,就能福慧增長。現在,我們要說明另一個禪法:自性如來的開展。

真我的開展

 自我這個觀念是含糊的,如果不加以闡明,就會造成誤解。在禪家的眼裏,色心所形成的我相,是一般人所謂的自我。這種自我是表層的,往往帶著相當的欲心和評價性。因此它的特質是比較和分別,追求的是比別人好”“勝過他人占上風。無論是在道德、事業或日常生活,都帶著較勁的態度。成功了就高興自負,失敗了就沮喪自卑。這個色心的我不是真我,而是的外衣表像罷了。

  那麼,什麼是真我呢?你先想想,如果你跟一夥人登山郊遊,請問你穿著衣服的顏色、樣式、新舊、價格、品牌是否跟登山覽勝有關?登山的是你,不是你的衣服,也不是你的地位。登山郊遊是你去實現它,而不是你的地位、衣飾去實現它。人生也是一樣,人生如旅,實現這趟旅行的是你自己,你的真我啊!

  你當然可以穿上好質料的衣服登山郊遊,雖然你買得起,但你並沒有因之欣賞到比別人更多的風景。你可能穿著破舊,但風景並不因為這樣而失色。問題是你有沒有用真我來欣賞風景。所以,如果你把生活交給只會比較挑剔的色心的我,那就註定有許多煩惱,而那些煩惱會引開你的視野,看不到悅樂光明的一面。如果你讓自己交給真我,那麼就活潑自在起來。所以,你要放下我相的執著。禪的宗旨是:萬緣調直。

  當你把虛假的妄緣放下時,就能做到百丈懷海所謂:心地若空,慧日自現。

  這時真我漸漸展露出光明和積極的力量。在生活適應和工作的表現上,會氣定神閑,不慌不亂地展現開來。當一個人能充分運用自己的資源時,一種源源不絕的創意,就會在生活與事業中披露出來。

  禪法中所謂的披露自己,就是用自己的真我去生活,去展現人生。這是說先放下虛妄或不合理的抱負水準,洗滌野心和成見,然後好好去成長,去實現,去過你自己的豐富生活。唐朝的雲門文偃禪師說:要在舉起之前,放下之後,去披露自性。

  這是說,在你走上實現真我之路前,一定要經過一番割捨和努力。未經割捨必然拖泥帶水,不能集中心智。沒經過一番淬礪,就不可能實現成功的人生。故雲: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總之,你要把握自己根性因緣的繩頭來生活,要用真我的光明性去發揮它,那就是真我的展現。唐朝時,雲門和曹山兩位禪宗大師,在這方面的對話是:雲門問:要如何才能親近到這個(指真我)?”

  曹山說:不要從秘密處去親近。

  雲門又問:如果做到了又如何?”

  曹山說:這就是真的親近。 

 雲門說:對極了!對極了!”

  在這段對話中,很真實地指出,只有願意接納自己的根性因緣,用真我去實現自己,執持平凡踏實的態度,才能活得自在喜悅。禪者總是勸人在色相中,發現真正的法王身,它就是真我。故說: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這是要你在林林總總的色相中,去披露自己。唐朝的僧肇禪師說: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那個自我的寶藏,並沒有什麼秘密,如果有的話,就是在你自己的根性因緣和日常生活的有形世界之中。

  現在,我們要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那個寶藏呢?更確切地說,我們究竟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披露自己,而活得圓滿呢?

  許多人以為,只要把萬緣放下,就可以披露自己。我發覺,這樣是不夠的。因為放下虛偽,並不表示展露真實;放下錯誤,未必表示已步上正途。以下就實際生活的領域,提出四點實踐的方法,作為大家砥礪自己、培養康健人生的依據。它們是自由的心智、獨特的自己、善群之美和宗教的希望。

  自由的心智

  禪的本意就是心智或心靈的自由,也是真我的披露。但這裏所謂的自由不是浪漫或縱欲,而是一種禪定與智慧的展現。

  自由表示一個人有能力承擔自己,接受一切生活的考驗。因此,一個肯承擔的人,不會找藉口推卸責任。他願意面對事實,厘清問題,設法解決。這是健康的態度,是通往自我實現之路。他的心智是無障礙的,能實現的,自由的。

  就精神生活而言,任何人都必須為自己所作所為負責,否則就會陷入困境。負責表示自己的行為具有有效的校正系統,願意改正和學習,使自我功能漸漸強壯起來。經常找藉口為自己開脫責任的人,精神生活往往不夠健康,心智也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人活著是艱苦的,一個個的挑戰接踵而來,如果一味想逃避,就會走投無路。如果你願意面對它,認清問題,設法解決,就能不斷成長。而逃避使人精神變得不健康,漸漸地把責任推卸出去,對於四周的情境也越來越模糊,無法有效地響應生活的挑戰。許多精神陷於困境的人,是因為不肯負責的結果。

  肯承擔肯負責的人,在無形之中學會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陶冶了練達的待人處世經驗。他們容易走入順境,他們的人格顯露出自由的特質:

  有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碰到問題不是坐困愁城,而是檢討規劃,設法解決。富於創意,信心較好。能看清事實,容一時的挫敗,減少壓力和心理負擔。

  人若能為自己負責,心智和人格就會不斷地成長,能為別人負責,人際適應也會活絡起來。負起責任才是自由輕松之道,逃避責任,反而是背負著沉甸甸的包袱,而把自己壓垮。心理治療學家羅洛·(Rollo May)說:恢複健康的心理,必先恢複其責任感,這也同時恢複了他的自由。

  負責和承擔是禪的重要教誡。肯承擔的人,就能實現人生的抱負,不肯承擔的人,處處逃避,自我功能越來越萎縮,是陷入三塗苦的原因。

  禪法中的頭陀行就是要磨煉負責的態度,培養自由的心智,讓真我得以展現光輝。頭陀行可以解釋為成功人生的動力,因為肯負責,能激發我們以下幾種行為特質:真實的行為和態度。願意誠實地接納自己,不再自欺欺人,所以能從許多虛偽的意識中解脫出來,能接受自己,自在感也隨著出現。

  發現自我價值。無須貶抑或剝奪別人的尊嚴以彰顯自己,自己就能發現尊嚴,而不再陷入一種自卑的情緒狀態。

  從負責中展現倫理的行為。不是為了名譽和掌聲才被動地表現道德,而是主動負責,展現道德的本身。

  守得住原則和戒律。不受誘惑,心智是自由的,是獨立思考的。

  在我的諮詢經驗中,陷入心理困境的人,唯一的共同特質就是失去人格中自由的能力。他們從不肯負責到失去自由,從推諉到無奈,從消極到絕望。最後,癱瘓在一堆難題之中。

  獨特的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生來就與別人不同,生活經驗和成長的曆程都不一樣。長期以來,你構築了自己,所以註定要為自己而活。你是獨特的這句話,並不是要標新立異,矯俗幹名;而是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己。這就是自我實現。禪家說:無須往外追尋,要找的正是你自己。如果不是依自己的根性因緣來生活,要想幸福簡直緣木求魚。

  成功的生活是依據自己的本質和條件訂定目標,把能力和經驗開展出來,讓心智不斷地成長,而獲得成功。人若能運用自己的特質,智慧就會不斷地增長。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智能是在不斷地同化和順化中成長的:順化是指改變現有的智慧結構,以適應新的情境變化。同化是指吸收了新的經驗而使心智成長。

  因此,如果不運用自己的資才,從中不斷地努力成長,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們的文化很重視長進的價值。每一個人從小開始,都被教以長進的觀念。這是文化中很珍貴的一部分,也是社會文化所以能日新又新的原因。不過,長進的觀念卻經常被誤用了;我們為了激勵自己長進,開始拿自己和別人比較。於是比較和競爭成為現代社會中殘酷的事實。因為比較,在精神生活上往往造成不能自我接受。

  當自己把比較的眼光投注在別人身上時,心裏想的是能和別人一樣。別人有的,自己也想有;別人能辦到的,自己也以為能。這使他的欲望和抱負水準提高,卻忽略了自己的真實。接著,殘酷的事實卻告訴自己,我辦不到,我差勁!”這樣的自我批評,使自己矮化了。相對的,也等於否定自己的價值。

  你想想,要小鳥兒和一隻貓在同一個跑道上競走,是否合理,這樣的比較和競爭是否荒謬?你一定會說,鳥兒應該在天空飛,貓兒當然要在地面跑,而且不能比較。那就對了,你的根性因緣和別人不同,就不應該與別人比較。所以,長進的意思不是贏過別人,而是心智世界的自我成長。

  自我成長是生活的真理。人如果拿自己與別人比較,拿別人的目標當自己的目標,就無異放棄了自己,背叛了自己,於是痛苦日深。這痛苦來自兩方面:失敗使他自卑,從而否定了生活價值;成功使他自傲,卻失去生活的情趣。

  他不能依自己的根性生活,而有失落感和空虛感。即使是成就,仍然掩不住自我的空虛。於是要借許多娛樂、色情和藥物自我麻醉。

  人註定要為自己活出意義和創意的。因為他是唯一的、獨特的,他必須肯定自己,實現自己;否則,精神生活就會落空,人格就會出現瑕疵;因為他不能成為一個統整的自己。他開始有了困擾、痛苦,甚至更嚴重地並發精神疾病。心理治療學家羅洛·梅的看法是:每個人無論多麼想要成為別人,終究是辦不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心智的健全就是要接受這個獨特性。

  就人格的觀點來看,健康與苦難的分野正是能否接受自己,用自己的本質和經驗,成長為他自己。當一個人一味想扮演別人時,必然要出錯,不是失敗就是精神上的錯亂。

  禪就是要你忠實於自己,形成你的個體性。它正是你的本來面目。禪家說: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

  你無法把自己變成別人,別人也不可能替你活出你的本質來。好好地接納獨特的自己,去過實現的生活,那就是一切現成地披露了自己的真我。

  善群之美

  人活著就一定要和別人相處,因為你不可能離群獨居。於是,人際關系成為精神生活的重要範疇。人的自我價值和受尊重的感受,大部分來自社會的適應。羅洛·梅的說法是:神經質的人,主要特質就是無法和他人和諧地相處。他懷疑別人,覺得四周都是敵人。 

 人如果不敢信任別人,就會覺得處處危機,任何事情都會使他不安。長期下來,不但孤立了自己,而且對別人的敵意也越深。

  敵意和孤立往往阻礙自己的人際交流,影響知識和情感的正常活動。因為破壞了認知的回饋系統,而使自己更易陷入錯誤。人的社會活動,不只是互助合作和彼此依賴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透過人際活動,使我們的人格越來越健全。因此,當一個人對他所生存的社會懷有敵意時,他的精神生活狀況是困窘的。

  社會適應的困難是從哪裏來的?心理學家大多認為來自自卑情結。最通俗的說法是:人從嬰兒、幼兒、兒童漸漸發展到青年和成年,都是在被保護和照顧中成長的,所以在個人的早期依賴經驗中,總是留下卑小記憶,它就是自卑情結。自卑情結在人生曆程中,卻成為追求獨立、成長和強大的動力,因為他很想擺脫卑小,成為強壯的大人。

  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幼年及童年時代,如果缺乏成功的經驗,信心會相對薄弱,自卑心就隨之加強,而成為個人社會化的障礙。在此必須澄清的是:生活的經驗是整體的,成功並非只有好的學業成績,而是包括解決各種應對進退的經驗。有些人學業成績雖好,但在處理日常事物上經常受到批評,情感上受到過多的壓抑,那就有了自卑。因此,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一旦經常受到挫敗,都會造成過強的自卑。

  精神生活的最大悲劇是拿自己與別人比。自卑感過重的人,很害怕輸給別人。他一張開眼,一打開意識的銀幕,所看到的都是不戰而敗的預感。於是,他退卻了,他不戰而退了。這就是自卑的悲劇。

  當然,自卑也可以透過努力克服。那就是尋找自己的優點,設法實現,期許自己超越自己,願意鍥而不舍地努力,發展潛能。但唯一成功之路是:接納自己,實現自己,才能找回信心,使自己成為具有價值感的人。這時,他的信心建立起來了,他意識到自己能與別人平等交流,這就是自在感。

  自卑的情結,是人類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煩惱。在現代社會裏,過分強調競爭和名位,以致不能克服這種情結的人越來越多。不能克服自卑的人有兩種傾向:

  索性把門關起來,不願意與別人接觸:把過錯統統推給別人,說別人不好,這就種下人格異常的成因。或者,不斷地責備自己,認為自己不行或不好,長此下去,就容易導致精神官能症。

  設法誇張自己:用種種欺騙、剝奪、虛張聲勢、自誇的方式膨脹自己。這樣的結果,不是犯錯、犯法,就是精神錯亂。

  人活著不是沒有煩惱。禪法中所謂自性清淨,是要經過修持和曆練才辦得到的。因此禪行之中,仍然強調《華嚴經》所揭示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它的意義就是不斷地學習和成長,豐富自己,才能獲得證悟。《六祖壇經》所謂: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

  人如果采取消極的做法,讓自卑坐大,就會產生麻煩。反之,如果能夠依自己的根性因緣去曆練和學習,智慧自然增長,自卑情結也就被克服,真正獲得解脫。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代表著自己向別人學習,走入人際交流中,克服自卑而不斷成長的法門。人如果想讓自己健康,展現健全的人格,必須勇敢地接納自己,努力向別人學習,才能自我肯定,證得自性清淨之果。至於離群獨居,而以為可以獲得清淨的,總會墜入精神生活的困境。

  禪所謂的閉關,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在與人同在的成長過程中,透過閉關洗滌種種虛妄,讓自己更加清純覺醒,更能實現自己,披露真我。

  宗教的希望

  宗教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宗教提供了人類尋找自己去來和安身立命之道。宗教的世界,是所有精神活動中最難以理解的範疇。它不屬於知性的範疇,卻與心靈的根源息息相關。所以它是神秘的,但又是實存的。因為那個不為我們所的世界,不斷在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對於宗教的需求和活動,成為人類精神活動中,分量很重的一環。

  宗教賦予生命新的希望,讓個人接觸到永恆與究竟。這種希望是事實,而不是自我欺騙。宗教不是知性的,而是你願意起正信時,才能接觸到那不可思議的範疇。我們的一切現象界,似乎都在那個範疇之中。我們的智慧、良知、慈悲和勇氣,都是從那兒流露出來的,連科學、哲學、文學都與那神秘世界有關。

  人是在越偏離那不可思議處時,才越發神經質,產生迷失或所謂的迷信。當我們越能正信時,就越顯得有智慧和光明,這就是覺的世界。依我的觀察,越是否定那光明正覺的世界,就越容易產生精神的錯亂,越失去那力量的洗滌,就越陷入黑暗與困境。羅洛·梅說得對:那些與宇宙對抗、否定其意義、斷絕與它關聯的人,無異於與自己內心深處對抗。人的內在自我是和宇宙相連的。人一旦和那個無限格鬥,實際上是把利劍刺入自己靈魂深處,人除了發展自我之外,同時要尋求宇宙精神來源的根。

  高級的宗教,提供了人類尋找精神根源之道。禪則徹底地打開生命之窗,讓你親證究竟與圓滿。只有用精神的法眼去看,才看得到它。誠如禪詩雲:

  舉手攀南鬥,回身倚北辰。出頭天外看,誰是我般人。

  當我們接觸到宇宙精神根源的法界時,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如一場戲,而且正在透過法界開展著美妙無比的人生。對於那些逆境和挫敗,反而覺得是彌足珍惜的珠光寶飾。這時,你不再挑剔自己,沒有高下成敗,沒有是非得失,只看到生命的如來面目。

  禪法就像是一根手指,它指引我們從成見、障礙、佔有、貪婪和消極的塵勞中走出來,積極主動地披露真我,同時接觸那法界和根本。這時,你已不再狐疑,不再茫然,而人生的順逆和喜樂,都成為光明法界的一部分,這就自在下來了,狂心也息了。這時,會看到那明曆曆的自在和圓滿,而許多生活的禪機就從那兒流露出來。

禪喜——體驗生活的悅樂

 由於心的開啟,個人就能領會生活的悅樂,於是生命變得活潑生動,心情曠達,當然心的效能也提高了。

  禪喜不是習禪的最終目的,卻是習禪過程中的大豐收。因為他的生活變得充實和喜樂,這種心境使其自尊(self esteem)更為健康,更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禪喜大體上可分為五種,這五種禪喜,是由正確的修持得來的回報。

  在工作之餘,在舉起之前和放下之後,才領受到人性的至柔至美。它必須透過定慧的修持才能領會。

  過去拔提王子修禪,有一天,他悅樂地叫了起來,對他的同修好友說:我真快樂啊!我真快樂啊!”他的朋友並沒有看到什麼值得他快樂的事,然而真正的快樂,就在當下觸目遇緣之中。

  當我們在工作之餘,不妨放下忙碌的事,只稍給自己一點悠閑,也許只是幾分鍾。你望著辦公室的同事,專注地各忙各的事,不禁興起敬愛和欣賞的樂趣。你凝視窗外,白雲帶來悠閑的心境;而牆上的一幅畫,則令你神往其境。禪者不是不工作,不是不用心於職場,而是他們能保持禪喜,在工作中、在工作後保持喜悅。

  辦公桌上的小小盆栽,只因為它的綠意帶來寧靜,眼前思索不出來的計劃,卻在冥冥片刻中浮現答案,那也是一種禪喜。禪者把這些工作和心境,調和得恰到好處,喜悅的心情自然流露。他們在居家中有責任,在俗物中有承擔,甚至為照顧家人或公益付出更多心力;但他們的心境是開啟的,一些周邊的事物,仍然能帶給他喜悅和興致。他們心的效能得到良好的開發。有一則禪偈,微妙地道出這個真諦: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 ; 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現代人生活在繁忙的資訊社會,觸目遇緣都是工業文化下的產品,要投身於老圃黃花,要領受采菊東籬,了不可得。但就在這工藝與資訊生活中,同樣可以領受個中的喜悅。你在搭電梯時,是否領受方便之美,坐在捷運或便捷交通工具中,是否領會工藝創造之美;拿起行動電話就能與家人、友人通電話,是否感到方便的快樂,坐在計算機前就能閱讀各類資訊,是否領受個中的豐富。

  不是資訊時代失去禪喜,而是現代人忙於追逐,忘了生活周遭許多妙悅動人的禪喜。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我們執著與追逐,而忘了抬起頭來,用欣賞的眼光,看看各種樂悅之事。

  當心被單一的目標綁住時,我們變得麻木;當心被煩惱、不安的煩躁關鎖時,我們就失去禪喜。

五種禪喜

由於心的開啟,個人就能領會生活的悅樂,於是生命變得活潑生動,心情曠達,當然心的效能也提高了。

  禪喜不是習禪的最終目的,卻是習禪過程中的大豐收。因為他的生活變得充實和喜樂,這種心境使其自尊(self esteem)更為健康,更能為自己的生活負起責任。禪喜大體上可分為五種,這五種禪喜,是由正確的修持得來的回報。

  心靈自由的禪喜

  首先是心靈自由的禪喜。自由是被許多人誤解的心理現象。一般人總以為,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乍看好像自由自在。但就心理層面來看其實不然,生活是一個現實,當你失去自律,不能自我控制時,生活就產生危機;就像駕車失控一樣,會撞車,會翻覆,會故障拋錨。

  人想到要什麼就去做,有時是一種失控,而不是自由。所謂自由是一種經過覺察、思考和判斷的過程,心不役於物,不受制於成見、偏見和敵意,不陷入縱欲失控,那才是自由。揮霍無度的人不自由,吸毒酗酒和賭博成癮是不自由,動粗動怒是不自由,自卑、沮喪和無助也是不自由。

  禪喜建立在心的自由上。他清醒的知道要做什麼,該怎麼做;他們把虛妄、不切實際的想法放下,面對真實,生活和工作容易成功,喜悅增加,煩惱減少,這是一種禪喜。

  能自律的人,心靈得到自由,他們不會白費心力和體力在不該有的追逐和享樂上,於是悠閑之心帶來敏銳的心境,生活的趣味就更多。  自由的心是活的、自律的、輕松的,也是單純的。自由的人像省油的車子,能行駛更遠的人生路。

  恬淡的禪喜

  其次是恬淡的禪喜。禪的生活態度之一是恬淡;人能為自己訂一個適當的抱負水準,跳出佔有、操控和囤積的伎倆,生活自然一切現成,這就叫恬淡。

  人不因為經營一個大企業就不恬淡,也不是兩手空空,一貧如洗,就叫恬淡。恬淡是一種生活態度,其生活簡單、樸素。恬淡的人,悅樂多;追逐和貪玩的人,心情散亂不快樂。

  貪婪的心會令人陷入饑餓的心理情結。它帶來心靈生活上的赤貧感。反之,恬淡則能使心理回饋系統複蘇,產生知足;知道滿足的心,正是帶動悅樂的關鍵。

  恬淡者穎悟性高,其心如天空的晴朗;貪婪者沉重,其心如餓鬼道般的甸重昏黑。

  如意的禪喜

  其三是如意的禪喜,禪除了保持安定的心之外,還要在生活中做四如意足的努力。禪者認為,要讓生活充實如意,必須具足以下四個因素:欲如意足:生活有目標,使一個人感到充實、有價值,這能令人振作,過有意義的生活。

  勤如意足:勤奮積極使人感到有活力和朝氣,它帶給人成功和成就的喜悅。

  心如意足:安定清醒的心,帶來自在感和創意,它使人面對真理,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觀如意足:透過觀念的改變,轉識成智,在生活中看出希望,提升信仰的情操。

  這四個修持法門,能帶來良好的生活適應,促進精神的成長,從中發現生活的豐富和悅樂。

  現前之喜

  其四是現前之喜。透過冥思和禪定訓練,人的心漸漸從虛妄和煩惱紛擾中解脫出來。這時,自己很自然地生活在當下之中。所謂當下是指此時此地,面對真實,活出喜悅和自在。

  生活是一切現成的。人如果在賺足了錢,才要讓自己輕松、享受生活的悅樂,那麼當下的生活就會被否定。此時此地正生活在勉強和痛苦之中。人不能等待繳完最後一期房貸才快樂,而是在工作與償還中,同時體驗生活的樂趣。不能等待學業完成才快樂,而是樂在學習,當下就要領會個中的喜悅。

  舉頭望明月中有喜悅,低頭思故鄉中仍不失個中情趣。登山健行,不是登頂完成才快樂,而是步步踏實,眺望小憩中都流露著悅樂。所以禪者總是說:步步踏實。處處皆春。柳綠花紅真面目。

  在生活的現實中,潛藏著無限的美和喜悅,等著你去參贊品味。情人純真的明眸,幼子天真的稚語;窗外眺望,林間啼鳥;空中俯瞰,水底遊魚。現前當來,無一不是生活的豐收。

  眼能看就令人贊歎,耳能聽就教人驚奇;雙腳能走,心腦清醒,更要知道感恩。珍惜之中,流露著無限的生活禮贊,這就是現前的禪喜。

  覺悟證道的禪喜

  其五是覺悟證道的禪喜。在禪的冥思和參悟過程中,漸漸看清自己的真面目,看清有情的色身和短暫生命的意義。當然,贊歎地說:!我現在知道生命原來是這樣。就是領悟生命真相時的禪喜。

  領悟我從何處來、未來何處去、現在怎麼活三個命題時,開始感到怡然知足,有時甚至喜極而泣。在這有情生命的背後,在現象世界的裏頭,在分別、計較與執著之上,看到慧命,找到真正皈依處,那是大禪喜。

  唐朝的白居易,為了領會生命的究竟,特別去請教已經開悟、生活中法喜充滿的鳥窠禪師。他請問:特入空間問苦空,敢將禪事問禪翁, 為當夢是浮生事,為複浮生是夢中。

  鳥窠禪師以禪詩回答: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生命是生、住、異、滅的,人生就像一場旅遊,像一出戲,像一個夢。明明知道它如旅、如戲、如夢,但要好好地作為一位旅者,去演一齣好戲,作一個好夢。去作一位高明的演者或旅者,最後要回歸於光明的本體世界,而不是迷失在五蘊的世界中走不出來。

  不執著於五蘊的生活世界,就能於相而離相,生活在曠達與禪喜之中。

失去禪喜的原因

領悟到生命的歸宿,是要經曆很長時間的修持;一旦領悟,則禪喜無量,法喜無盡。  現代人很容易失去禪喜,心情沉重而多煩惱;特別是緊張、焦慮和無助,已經成為現代人共同的情緒困擾。觀察時下青少年,憂鬱傾向重,心情空虛無聊者亦大有人在。主要原因是缺乏生活中領受禪喜的經驗。

 

  心之所以失去體會生活的禪喜,主要是因為對周遭事物的執著或感情汙染。所謂執著是指自己的心,沉溺於某個想法,某種享樂,或某件事情;心的自由喪失了,清醒覺察的本質不見了,於是陷入勉強的困頓之中。在《雜阿含經》中,佛陀說: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死著,為取所縛。

 

  當一個人的心靈被感情汙染所困,失去自由、覺察和穎悟的本性時,心就跟著僵化,失去活力和智慧,那就不會有創意和喜悅。

 

  人一旦被野心系縛,就會陷入無盡的追逐中,悅樂就會失去;縱情於聲色不能自拔,就會墮落,失去健康和快樂,所以佛陀又說: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也就是說,不被種種情欲綁架,不受成見、偏見和敵意所用的人,就必須先保持心的自由,那就是解脫;透過解脫,心中得到自由,才得到喜悅。

 

  觀察現代人的生活,很容易被以下幾種執著或感情汙染困住。修禪的人,要努力從中掙離、解脫出來:欲望太多,目標太高,而能力不足:眼高手低,帶來許多自卑、自責;而欲望之火,則在心中燎燃,帶來更多痛苦。

 

  處處與人比較:抄襲別人的生涯目標當作自己的,放棄自己的本質和自我實現,無異壓抑自己生活的禪喜。

 

  追逐掌聲:讓自己的快樂操在別人手上,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和贊美,就會鬱鬱寡歡。

 

  怨天尤人:總是看不慣生活中的林林總總,怨別人錯,嫉別人好運,心中常冒瞋火,燒毀了喜樂。

 

  悲觀的思考模式:對於不如意和挫折,不能作區隔,以致把它擴大成大難來臨,生活喜樂盡失。

 

  生活失去禪喜多源於一味追逐和佔有,以致無暇體驗生活的美和新奇。古時候有一位叫陳道婆的,他看到愁眉苦臉、奔波終日的樵夫,只為了忙著打柴、賣柴、養活家人,卻疏於領受生活與工作的喜樂,感慨地說了這段話:

 

高坡平頂上,盡是采樵翁,人人各懷刀斧意,未見山花映水紅。

 

  生活的這顆心,如果被執著綁架了,喜樂就會熄滅,光明會轉為黑暗。

尋找禪喜的途徑

生活若能保持禪喜,心境上就有了柔美和豐富感。人透過禪定的訓練,能使心的效能提升,自然體驗生活中的種種禪趣。相對地,生活也需要作個調整,才能孕育出悅樂的心境。

  生活的悅樂,需要保持閑適的心情。它的條件是給自己一點空閑。特別是忙碌的人,更需要留出時間來,你一定能辦得到,只要你肯安排,肯騰出時間,讓自己放慢腳步,放下眼前工作和思考,就能即刻與生活中妙悅動人的部分,產生應感。元朝的劉致在他的詞作裏說 ; 閑,天定許 ; 忙,人自取。

  留一點時間,試著讓自己天真爛漫的自性流露出來;專心地沏一壺茶,悠閑的品茗。熱水煮茶,香氣四溢,茶好喝,心好淨,手中一壺,乾坤盡在。

  給自己一點清閑,徜徉於青山溪穀,沉浸在流水淙淙之聲,陶融於大地的懷抱,會有與天地會心的禪喜。

  閑,能讓自己蘇醒過來。雖然我們不可能不忙,不得不投注於工作,但留住閑,才能使生命變得活潑,心靈得到舒展。留住一些清閑,你就可以找到純真之美和禪喜。

  禪觀

  留點空閑,把俗務放下,去做一點滋益心靈的事。你可以踏青散步,可以登山玩水,別忘了保持悠閑,讓心情安定下來,用禪觀去體驗當下。猛然你會發現,蒼穹在向你招手,綠樹青山在對你微笑。

  這時,青綠的樹葉有如翠玉,地上的碎石有如瑰寶,花草樹木竟如淨土世界的妙境。這時俯拾片片落葉,無不是稀世珍寶。捧一捧落英花瓣,全是生活的豐收。你觀照眼前的情境,有如入於華藏世界。

  當生活與法界相契,世俗與聖心相融,自我與慧命相遇,這時俗情盡忘,流露著的就是無限的禪喜。這時自然領會花草樹木,悉皆念佛念法念僧,而領會無情說法的妙悅。當下會有一種禪喜流入心底,令人情不自禁地說:

  山河及天地,全露法王身。

  給自己一點悠閑,駐足凝視遠山近物,自然有著忘我之感,當下情境與你會心,主客相融,各自清楚,有如虛雲老和尚所說:穩坐金殿裏,笑看雲卷舒。

  一個悠閑不亂的自己,看著周邊的俗務,有著超然物外之感。用這樣的禪觀來看人生,也就有了開闊曠達的自在。當下的情境就是:玉戶不出,尊容天然。

  這時的心,不會被外境牽動,所以叫玉戶不出,純真的自己,也就尊容表露,此時就有了於相離相的自在,不會被誘惑絆倒,不會被俗務綁架。所謂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優遊任運之悅樂可知。

  禪者的觀法,活潑自然。當其陷入紛擾,則觀大樹臨風,樹梢搖蕩,樹頭安然。此時他安心於樹頭,不安心於搖蕩的樹梢,則能使心安定。禪者深通觀法,靈活應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所以無明煩惱剝落,真心現前,樂在其中。

  放下

  我執若不能放下,時時刻刻都想著自己,凡事個我化,處處不放心,隨時處於不安的狀態。有些人經常想著別人會嘲笑自己,批評自己,陷入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而變得焦慮、不安和痛苦。

  禪的訓練就是要從自我中心解脫出來。這是需要練習的,一位年輕人非常在意自己戽鬥,導致焦慮自卑。我請他替我把一盒糖果拿去諮詢室外,分別請同事享用。分送完畢,我請他坐在門後,聆聽我和同事的交談。我問同事:剛剛送糖給你吃的人,你可記得他的長相或特徵嗎?”

  結果,沒有一個人說出他是戽鬥。

我又問:你對那個人的感覺如何?”

大部分的人說:他看來很友善,但對我說些什麼已經記不得了。

  這位焦慮的男生,經過這次實際經驗,開始對自己戽鬥的長相不再那麼在意,他證實別人並不那麼注意他的缺陷,而放下執著,他的觀念改變,焦慮就降低了。

  有些人具有嚴重的我執傾向,怕別人看到自己的弱點,瞧不起自己,怕在別人面前出醜,於是陷入焦慮和痛苦中。禪就是要訓練一個人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實現自我,用自己的生活表現他能實現的價值,從中得到喜樂。

  人在接納自己、實現自己之後,還要進一步把我相放下。他不必為自己是什麼,有多大成就、有多少財富和名望掛心。

  人一旦進入這個不執著於我的狀況,生活的喜樂就大大的提升。禪家所謂:樂道怡然,優遊真實。

  這種無牽掛的心境,能使人活得更自在、悅樂。

  無礙

  有成見就有障礙,人際溝通就有誤會和沖突。人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和對立,是從成見和偏見中形成的。

  平常生活之中,煩惱和憂心會阻隔心的應感效能。人一旦有困擾,就失去領會生活中的美感,而陷入更多愁苦之中。於是,禪者要大家學習從中解脫出來,學習做個局外人,去看自己與別人的關系,去看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內心的局外人,能為自己提供真實的知見,發現生活中許多樂趣。

  試著當自己的局外人吧!這能從種種顧慮中解脫出來。試著當自己的局外人吧!這就容易割捨許多私心和不合理的抱負。這樣才能成為真正的你,做自己的主人。趙州禪師教人參禪,只參一個無字。虛妄的念頭來了,一聲無,成見偏見來了一聲無,私心來了又一聲無。久之,那個局外人就蘇醒過來,凡事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也就是臨濟大師所謂:

  諸方火葬,我這裏活埋。

  火葬活埋了所知障、煩惱障和業障,心靈清醒過來,生活得明明白白,悅樂自在。

  有障礙的人,容易產生情緒問題和心理失衡。沒有障礙的人,來去自由,清醒自在,自然不會被種種無明和煩惱綁架。

  無障礙能從待人接物中得到歡喜,能從生活中參悟生命的意義,享有它的喜悅和滿足。

  無障礙的人,心是活潑的。他自然領會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真實悅樂。活在無礙實相之中,最能領會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當下無論是百花娛目,或是春水煮茶,點點滴滴都是悅樂。

  生活越是無礙也就越是豐收;因為它簡單淳樸,所以能享受到豐富的體驗和悅樂。誠如梭羅所說:我們的生命,都給瑣碎的事情浪費了,要盡量簡單,盡量簡單。簡單就得割捨,把不必要的拋開,把生活中最珍貴的拾起,珍惜它,擁抱它。這就是生活豐收的真理。

  信仰

  信心就像給船下了錨一樣,在大浪之中,船仍能穩定,保持平衡,不會被巨浪給翻覆。

  自信當然來自個人成功的經驗。但最主要的信力,卻源自虔誠的信仰。有堅定信仰的人,既是悅樂的也是安定的。在禪宗的典籍《信心銘》中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信心令人始終如一,擇善而從,完成既定的計劃;信心能維持一定的價值觀念,使人不致在生活中搖擺不定。

  禪的信仰不是建立在神的權威上,而是建立在身體力行的教誨和明辨是非上。道德和自律會在生活中留下清香,留下自強不息和自豪的喜樂。

  禪者的信仰既是建立在宗教的情操上,表現出虔誠安詳之情,同時也建立在無相上,而沒有絲毫教儀的執著。禪的信仰是在開悟中見佛;在解脫我執之後,與佛把手同歡,相即相契。

  在信仰和禮拜中,禪者仰望佛,有著安心立命的喜悅和自在。但在禮拜的覺照上,卻流露自己的妙心和悅樂,領會到超然的自性,禪者有至誠的宗教情操,卻也明白佛的教誡是於相而離相的。禪者的堅毅,可以從以下這段禪話看得十分清楚:雲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

  雲中金毛表示佛示現在空中的光芒。這雖是神跡的化現,但對於禪者而言,並不會依賴它,仍尋求自我超越。

  禪皈依在佛的本懷之中,把自己投入,融化其中,破除了我執,開展了自性,找到與佛同在的真我,無盡的法喜就在其中。

  信仰是人類心靈生活的一種需要。透過禪的信仰,我們得到歸宿、滿足、祥和之感。禪的信仰,除了找到歸宿之外,卻從中走出來,看到解脫的自己,這就是萬象之中獨露身。真正的禪喜就在其中,因為慈、悲、喜、舍,都會從中流露出來。

  禪的訓練和信仰,使人開悟,從種種塵勞和我執中解脫出來;而顯得安穩自在。這時回來看自己的人生,就有著枯木花開劫外春之感,會更珍惜生命,更能領受生活的禪喜。洞山禪師說:而今高隱千峰外,月皎風清好日辰。

  這樣的心境,就像生活在良辰美景之中,既是一切現成,又是任運逍遙。

  禪讓我們學會接納自己,用自己手上擁有的資材,一切現成去生活與工作,顯得知足悅樂。他再也不拿自己與別人比較,深知比較是痛苦的煩惱之源。誠如僧璨大師所說:違順相爭,是為心病。

  又說: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禪的訓練,使人老實做自己,當自己的主人。他的心安定下來,種種煩惱和不安,自然剝落,愉悅之情自然浮現。

  禪喜是在修習發定慧之後,自然流露的悅樂心境。它是修禪的大用之一。禪喜一旦開發出來,則喜樂不假物欲,能在行住坐臥中自然流露。《東坡禪喜集》有詩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可舉似人。

  至哉斯言。當一個人培養出禪喜之後,當然真性活躍,能聽、看一切無情有情為他說話,領會豐富的啟發和悅樂。

禪悟——領悟人生的究竟

人的心是很不穩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誘,容易在光怪陸離的社會中迷失。禪的訓練是從未調的自己出發,逐步訓練,但最後卻放下這些訓練,讓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的生活。

  心的訓練是禪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訓練之後,必須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請注意!這是回歸到用自性般若來生活,而不是回歸到貪執五蘊或禪的訓練中過生活。

  放下是在完成心的訓練之後,泯除了我相,泯除了世俗和永恆的對立,泯除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區隔。當下即是遍一切法界,十方三世都在當下之中。

  人的心靈世界,既是波濤洶湧,因著七情六欲在推波助瀾,又是紛擾不安,因為它不斷攀援和執著。於是,要讓心靈安定下來,開展自在、充實和喜悅的生活,並不容易,除非能在種種情境中把事理看清楚。看清楚便是開悟。

  一般人的心是很不穩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誘,更會在光怪陸離的社會中迷失。人抱著我執或自我中心的意識,一心追尋佔有,既得不到清閑,也失去生活的快樂。結果,帶來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擾和煩惱。

  禪的訓練就是要幫助個人,從這些紛繁的障礙中解脫出來,看清生命,看清生活,看清自我的本質。然後,發現深度心靈世界的真我。這個過程無論對於生活、工作和生命究竟意義的領會,都是無上的價值。

  這項自我開悟的過程,能帶來新的生活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因為透過這個課程,能找到自己的皈依處,也發現永恆的慧命。

  現在援引用明代普明禪師的牧牛圖頌,來解說禪悟的歷程。普明禪師用了十幅畫和十首詩,圖文並茂,道出開悟的曆程。從不安焦躁的心,到調伏和發揮心的效能,再談慧命的完全開悟。

  未牧(一顆煩躁不安的心)

  當一個人還沒有修習禪定前,充滿著不合理的抱負和欲望,引起心理上的煩惱和焦慮,在思考上往往受先入為主的成見所羈束,而起種種分辨與執著。這時不但缺乏生活的創造力,同時也容易被妄想所欺瞞,而變得浮躁不安,不能自製和自治。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自性就像蠻牛一樣,可能到處闖禍;自以為是的恣情縱欲,看來像是自由,事實上卻違背生活的常軌,失去安樂的生活。

  初調(初步的訓練與約束)

  人一旦開始修持,就像牧一頭魯莽的野牛一樣,必須先用繩子把它拴住,才能訓練馴服。以前的農村社會,小牛長到一歲多,就要為它穿鼻,然後牽它到田裏訓練耕作。修持也是一樣,芒繩代表戒律(生活的規範),有了戒律,才不致紊亂。它既能預防走失方向,同時也是維系個人不斷成長茁壯的支柱。

  《佛遺教戒經》中說:應以戒為師。戒律就是生活的好習慣;有好的思考習慣,頭腦才清楚;有好的情緒習慣,待人接物才不會亂,有好的工作習慣,事業才會成功。初調自己的心性,並不是簡單的事,因為早已習慣於放逸和貪求,心總是不可駕馭地往外奔馳,因此對於初調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決心和毅力。

  受制(學會自我控制)

  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的訓練,原來情不自禁的心,已經漸漸緩和下來,好習慣已經養成,塵勞漸漸減少,偶爾也產生平靜感,而品味到一種自在的滋味。這時修持者必須專注努力,毫不放鬆,就像牧者手裏牽著牛,勤勞不懈怠地,一心要把牛牧好。無論你是要養成好習慣,或者要戒除惡習,在引誘出現或心情不好時,很容易故態複萌。因此,謹慎堅持,不能放鬆。

  許多研究指出,人之所以故態複萌,功虧一簣,往往不是習慣沒有養成,而是心理有了不安、空虛和焦慮時,最容易引發,不可不慎。

  回首(反省與覺照)

  經過幾番調適,野牛一般的心,終於像浪子回頭一樣,偶爾想念自己的老家,開始自我反省。這時修持者發現自己的努力得到初步的證驗,心中不免流露歡喜,但這不是終究的答案,還必須做修持和努力。在這個階段裏,偶爾可以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心裏開始穩定下來,雜念與妄想漸漸消除。但還是戒慎恐懼,絲毫不能大意。但是只要你能保持下去,心力就會活潑清醒起來。

  為了維持心靈的安定,保持良好的自省,必須注意慎獨,經常保持自律和覺照。

  馴伏(調伏與平衡)

  經過幾番周折和努力,蠻牛一般的野性消失了,這時已經不易被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假相所系縛,開始使用平直心和清淨心體驗、看待世事。自性之光漸漸的展現,用不著再去牽引,而能安心的工作,悠閑的生活,任其在翠綠的楊蔭下徜徉。在這個階段裏,妄想沒有了,偶有細細的雜念已無大礙,而最重要的是,修持者已發現內在的真我,漸漸獲得心靈的自由,展開創意的人生。

  馴伏自己,就能使心靈得到更多的自由;解除自我中心的敵意和對立,一種安詳自在之感,流露在生活之中。

  無礙(心靈的自由)

  當一個人能調伏自己的妄想,捐棄成見,而又發現了真我,世事已被看得清楚,能從日常生活中開悟。開悟是主觀的,每一個人對相同的事各有不同的意義;不過,當一個人能在生活周遭中發現意義,則無論順逆、好壞、得失、美醜,都對他構成價值,而予以接納。就主觀的而言,產生了喜悅,就客體的事態而言,又是對它了了分明。由於自己是那樣的超拔,心胸擴大得像是無盡的虛空,事事物物對他不構成障礙。古德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春宵,正是無礙這個階段的寫照。

  任運(過實現的生活)

  現在修持已經到了自然、無礙的地步,原來所用以馴牛的訓練,已無用武之地。就好像牧者已把牛調服了,開始悠閑起來,任憑自己優遊任運,而不會有違失。這時生命開展了它的創意,活潑了起來。創造力和知識是不同的,創造力是一種任運的認知能力,它沒有成規可循。因此,當一個人學習了許多知識之後,超越它,把它放在一邊,創造力才真正發揮出來。這個階段,代表自性的我開始悠閑地坐在樹下,代表自我的牛,則自在地在河邊任運。心靈生活有了轉變,活潑的自性和自我漸漸相融起來,心靈世界不再有矛盾和沖突。

  相妄(清淨的心智)

  一旦修持者能自然任運,自性也能很自然地顯露出來,只須自然地生活,就能領受種種喜樂。這時已達到禪宗第六祖慧能所謂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主觀的自我和純淨的自性共存,一種逍遙自若的情懷油然而生,所有的塵勞也都無所執著,生活變得更自在。這時理性的我和感情的我融合為一個真我,它們不再疏離,人格完全統整起來,原來凡俗、執著、有我相的我已經脫落,一種無我的心,使自己真正悠閑和光明亮麗。

  獨照(開悟與見性)

  調服妄想和煩惱之後,把萬緣放下,並非真正學佛的目的,真的目的應該是成就大乘法器。現在牛被馴服了,能服侍它的主人了,牛與主人合而為一,我們看到的是主人悠閑地生活和工作。這時道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道,無時無刻不是開悟見性。《信心銘》上說: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這時修持者又回到塵世,但他生活變得愜意、自由,成為一個生活的勝任者,一點也不落入俗套。

  這時過的是實現的生活;他的心是開闊的,理事是無的,乃至事事都無了。這時慈悲喜舍的心開始流露出來。

  雙泯(涅盤解脫)

  修持者到獨照階段還是不夠,因為他還脫離不了道。於是在獨照的時候,普明禪師指出歸來猶有一重關。這一重關是什麼呢?就是要修證到連遵循的道也不用了,這時一個人成為真正的無心道人,超凡入聖,也許這就是《顯宗記》上所說: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常空,空而常用;用而不有,即是真空,空而不無,便成妙有,妙有即摩訶般若(大智慧)”。雙泯圖就是一個圓,代表大圓鏡智,它是無可名狀的,這正像寒山所說的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這時,修行泯除了世俗和本體的對立,超越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區隔、參入、無相的本體世界。

  禪的開悟過程,原則上由淺入深,由勉力而趨於自然,但每個人的差異甚大,因此這十個禪悟階段並非一成不變。唯無論個人根性如何,學禪必須明瞭這些修持過程,因為它能給我們用功的步驟和要領。

  禪悟的訓練,是用一套工具,包括生活的戒律(規範)、禪定、理事的觀照等工具,從未調的自己出發,逐步訓練,但最後卻放下這些工具,讓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的生活。

  心的訓練、戒律、禪定和觀照,是禪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訓練之後,必須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請注意!這是回歸到用自性般若來生活,而不是回歸到貪執在五蘊、不安和焦慮的心。

  放下是在心受到訓練之後,才把工具放下;如果一開始就把戒、規範、禪定的功課放下,那就是放縱自己的野性。這樣永遠得不到清醒與開悟。

  禪悟即是從生活中修持,所開展出來的佛性。佛性是超越現象、時空和一切有為法的存在。套個通俗的說法,它就是你的慧命。

  禪者常常把煩惱、罣、不安等心情稱作前會,因為它總是比理性思考和清醒的知見先出現,而把後者稱為後會,所以《六祖壇經》上說:

  前會不生即心,後會不忘即佛。

  前會是有執著、有敵意和自我中心的妄心,如果我們被這些拖著走,就會陷入痛苦、瘋狂和煩惱。反之,如果用後會的般若自性去生活;泯除種種煩惱和我執,就能流露出智慧和純淨的慧命,它就是永恆的真我。

  修持者在開展慧性,過實現的生活中,得到喜悅和自在;同時也參悟到那個永恆的慧命,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禪坐——調和身心的關鍵

  坐禪的目的,是要透過靜態身心訓練,學習放下種種緊張、不安、焦慮和妄會,讓身心得到清淨和安寧,最後把這種效能,用在生活之中,做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而發揮禪的真正效能。

 

  坐禪的基本要領,包括調身、調息和調心,透過身心的調理,心變得安定、清醒和覺察,並接觸到心智活動的上遊,從而契遇到自性或深度的自己。

 

  坐禪同時也是大效紓解壓力的方法。它能使你身心輕安,緊張和焦慮得到緩解,只要每天抽二十到三十分鍾練習,個中妙處自可領會。

 

  禪坐即是坐禪,它是心的效能訓練之基礎。心智的開啟、潛能的開發,乃至生命終究意義的證悟,都要從坐禪開始。

 

  禪坐對緊張、焦慮的現代人,具有安定和緩解的效能;同時對於身心的健康亦有明顯的助益。禪坐具有以下的效能:透過身心的放鬆有助於免疫功能的提升。  它是一種自然紓解壓力的方法。有助於情緒的安定和清醒的思考。提升生活與工作的效能。開啟自性中的智慧和創造力。發現深度的自己或永恆的慧命。

 

  坐禪的方法不外乎調身、調息、調心三個要素。就順序而言,需先從調身做起,次而調息,再次而調心,茲簡要介紹如下。

調身

 一個修習禪定的人,平常應常常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做體操、做香功等等,做運動有幾個要點:運動的方式須配合自己的體力。必須專注的做。喜悅而興致勃勃的做。 持之以恆。每日早晚各一次,伏案勞神者,每天應抽出二十至三十分鍾作運動。

  運動有助於血液中的化學平衡,使精神愉快、神經鬆弛,它促進一個人靜醒,也減少心理的緊張和焦慮。

  在坐禪前後,均需做適量的暖身運動,並注意按摩全身各部位。坐禪前先運動後按摩,以期身心輕安,血液循環正常。開靜之後,先按摩後起身,再做運動。按摩時應以兩掌搓熱,先輕輕按摩雙眼,依次以雙掌按摩面部、額部、後頸、雙肩、兩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再至右大腿、膝蓋、小腿,再至左大腿、膝蓋、小腿。

  坐禪並不限定時間,惟在飯後半小時內不宜(練習禪定的人食不宜過飽),一般人因工作繁忙,可選擇早晚練習,時間隨自己適應能力由短而長,短則三、五分鍾,長則一小時或更長,乃至數小時或數日,一切隨緣,不宜勉強,而影響身心健康。

  坐禪的姿勢,通常以七支坐法為通用原則:

  雙足跏趺:學者坐於約兩尺正方坐墊上,墊子後段約比前段高6釐米(可依自己需要酌予增減),坐定後以左腿在下右腳置於左大腿上,再將左腳置於右大腿上,反之亦可,稱為全跏趺坐,亦稱雙盤坐(如圖一)。不能雙盤者,可采單盤,即將右腳置於左腿上,左腿置於右腿下,反之亦可,即半跏趺坐(圖二)。如單盤仍有困難,可采交腳坐,即把兩小腿交叉向下面盤(圖三)。如以上各種坐姿均有困難,則采正襟危坐(圖四),即坐於與膝同高的椅子上,兩腳掌平放於地,兩小腿垂直,兩膝間容一拳距離。以上各種坐法,背均不宜倚靠任何東西。

  背脊豎直:頭頂天垂直,收下額,如一座巨鍾。

  結手印:右手背放在左手掌心,輕擱在兩小腿上,貼近小腹,如正襟危坐,可置兩大腿上。

  放鬆兩肩:面部肌肉亦隨之放鬆,任其自然。

  舌尖微抵上顎:若有口水緩慢咽下。

  閉口而用鼻息。

  眼自然微張:投視於身前二、三尺處。對於初習禪坐的人,兩眼宜閉,免於妄念,對於老修者宜開,免於昏沉。

  調身最重要的原則是安適,因此環境宜安靜,空氣流通但避免風直吹,光線柔和不宜太亮或太暗,太亮容易分心,太暗容易昏沉;此外要注意身心放鬆,衣著寬松,兩膝應包裹暖和。

調息

 在坐禪的功課中,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呼吸,亦即調息。呼吸的方式大別可分為四種:系激烈運動後的呼吸,此類呼吸不宜坐禪;“系恐懼、緊張、焦慮時的呼吸,應舒暢後再行打坐;“為平常的呼吸,每分鍾約16-18次,可聽到自己呼吸聲音,這是坐禪的基本要求,坐定後,開始調息。

  1. 數息  在禪坐前應先做三次深呼吸:將兩手敷於小腹,先用鼻吸一口氣,引入小腹,使小腹隆起,再收小腹,繼續吸氣,使肺部隆起,舒展胸肌,閉氣十秒,再由口把氣慢慢吐出。如是三次深呼吸後,依自己適當之坐姿坐妥,便開始數息。每呼吸一次數一,從一數到十,數完後再從一數到十,不斷繼續下去。數息的目的是克服雜念,也就是說如果能從一數至十,而能保持沒有雜念妄想,便是成就了一個單元。若能一個單元接著另一個單元成就下去,便能入於定淨。數息時可以順著數如一、二、三……十,亦可倒過來數,如十、九、八……一,亦可隔數數,如二、四、六……二十,各種不同數法,是供數久了發生習慣而失去專注時變換使用。

   2. 隨息  當數息一段時間,雜念妄想漸漸消除,便將注意力放在呼吸的出入上(隨鼻息),心念似乎就系在呼吸的進出往來之間。久之,連呼吸也忘了,進入清淨忘我的安適。另一種隨息方法稱作隨息想,每吸一口氣,即想吸進的是清淨之水(水觀)或空氣,遍通體內,呼氣時則將濁穢排於身外,久之亦易入淨。這兩種隨息,可以自由使用。此外,禪家所謂守息則定,即調和鼻息,使其無聲響結滯,不粗重虛浮,出入之息,細密綿綿,若有若無,神情因而安定,漸趨定境。

  3. 止息  隨息一段時間,若心裏覺得安靜調適,會很自然地進入定境,這就進入止的階段。所謂若心欲靜,便舍隨,凝心止住。在數息隨息之後,身心如能調和,這種安靜的心境立即出現,這時在心境上已有了輕安舒態之感,由於妄念不起,無為、喜樂、輕松和專注的心情於焉出現,這已經進入初禪了。

  4. 觀息  在止的階段,如果心境昏暗恍惚,就要內觀自己呼吸的出入相;呼吸氣長,要了了分明;呼吸氣短,也要了了分明,當心系於呼吸出入相時,自然安定。觀也可以採取調心一節中的方法為之。

  5. 還息  雖往過觀想,心境仍然浮躁不安時,就要舍去觀的方法,回歸到數息的階段,提起專注力數息便是還。

  6. 淨息  透過觀和還的校正,心境漸漸安定下來,便能凝止心神,寂滅思慮和妄念,而達於心清淨。

  數、隨、止、觀、還、淨六個方法便是六妙門,從調息、觀想到心淨,不但可以入於定境,亦能入於定慧之門,而開悟見性。《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中說:如經說阿那波那,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

  調息為何會使人入定呢?這可以從生理學的角度加以解釋,所謂調息就是調理呼吸。當一個人坐下來專注於呼吸,尤其是腹式呼吸時,腹肌隨之產生一收一放的張力,它的部位正是傳統所謂的丹田。根據日本關田一月的研究,這個呼吸肌的有規律運動,刺激了大腦的清醒中樞,而使一個人進入清醒狀況,不再陷於昏沉,同時對妄想做相當的抑制。因此,從學習理論看,如果我們配合數息隨息的操作活動,就很容易把數息、隨息兩種與清醒聯結起來。練習久了,這個聯結自然牢固,以後只要需坐下來數息或隨息,即刻能產生清淨安定。這種清淨和安定就是佛家所謂的的三昧。三昧的體會,由淺而深,配合調心,長期練習,即可進入無相三昧的自在。為了達到上述的學習效果,吸氣時必須膨脹小腹,而呼氣時則收縮小腹,這是腹式呼吸。

調心

 調心是坐禪三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可說調身和調息都是為調心做准備的。佛法的基本觀念是萬法唯心。當一個人心裏平靜安定,自然一切篤當貼切;心裏浮動不安,必然起妄念焦躁。因此調心是禪定的功課中最主要的一環。

  心與行為相互呼應,要調心就必須調整自己的日常行為作息,使生活正常有規律;行善佈施、寬容博雅和戒殺(戒除殘暴)、戒盜(戒除偷盜和貪心)、戒淫(戒除不道德的事)、戒妄語(戒除情緒沖動的說話)、戒酒(不以酗酒來麻醉自己),這是佛法中對在家人修習坐禪的基本要求,只有這樣,貪、瞋、癡三毒才不致闖入心中,心理才會平靜。

  其次是坐禪時的調心,它透過觀想(即冥思)的方法來達到禪定。心理的不安和清靜均源自過去的經驗,它是透過各種感官及意識思想而存在(即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產生)。換言之,妄想或清淨都與自己過去經驗有關。因此,如果我們能引發儲存在腦子裏清心安適的經驗,來取代浮躁不安的經驗,便能把自己帶入淨定的世界。這在心理學上叫作制約,它可以從學習中獲得。不過,每個人的內在經驗不同,必須先找出過去獲得淨定感受的單純經驗,才能引發清淨感來代替浮躁不安的妄念。也正因如此,必須經過一番內省,才能找出引領自己走入寧靜世界的觀想對象,有時甚至需要有經驗的老師給予幫助。由於每個人的經驗不同,觀想的對象也就不同。茲將觀想的類別歸納如次:

  從眼根觀者,觀莊嚴的佛像、觀日、觀水、觀樹等。

  從耳根觀者,如觀一個輕恬的聲音”“”“或其他音符如風聲、念佛聲等。

  從鼻根觀者,如數息與隨息想。

  從舌根觀者,如以舌抵上顎,心系該處。

  從身根觀者,如觀眉心、鼻端、腳心、丹田,或觀全身輕松、清淨、舒暢等。

  從識根觀者,如參公案、參話頭(例如參念佛的是誰,而觀照在話頭)或者內觀自己成清淨的水、春和景明的祥和大地等等。觀想是不能抄襲的,某甲觀日或觀水可以入定,但換另一個人可能使他煩躁,那是因為過去經驗不同的緣故。因此,有些人可以從參禪入定,有些人則必須選擇念佛入定,有些人從觀音入定,有些人則必須以觀佛像入定。每個人心理生活背景不同,協助他入定的方式不同,這在《楞嚴經·觀音圓通章》中說得很清楚。

  固然導引每個人清淨安定的觀想不同,但就心理學上看,選擇觀想的對象,仍有可資遵循的原則,茲扼要說明如下:觀想的對象必須是單純、恬淡、輕松、安詳。

  觀想的對象必須能引起自己身心鬆弛。如果觀想的結果反而引起緊張或妄想,應即放棄,另行選擇適合自己的觀想對象。

  觀想時只繫念於一處,守住一根(眼、耳、鼻、舌、身、意在佛學上稱為六根),一根清靜安定,其他五根亦隨之安定。

  以上所述調身、調息和調心無非是引發一種身心的安適,以淨定代替浮躁,以恬適代替不安。

  坐禪的目的,是要透過靜態的身心訓練,學習放下種種緊張、不安、焦慮和妄念,讓身心清淨和安寧。坐禪是有效紓解壓力的方法,能讓身心輕安,免疫功能提升,並能提升生活和工作的效能。

  坐禪是心的效能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透過靜態的安住和清醒的覺照,訓練自己的心能,慢慢遷移到日常生活和待人處世之中,產生清醒穎悟的心力,這就是智慧開啟的關鍵。

  坐禪的基本要領調身、調息和調心三者之中,以調心為重心,當身、心和性靈得到調伏時,心靈生活就有全新的境地。

結語

 禪是一種心的效能訓練。

  禪不但是一種生活的適應方式,同時也是人類思想與精神生活的另一個領域。 禪的生活態度是向內的,它的關鍵在於追求性靈的自由,使自己免於物欲的羈絆,不受現象界的欺瞞和迷惑;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身、心功能發揮到極至,以免受制於環境。於是一方面要修定,一方面要修慧;這裏所謂的慧,不是控制的、分辨的、邏輯的智慧,而是一種非語言的創造力,是直覺的、無為的、神通的。《六祖壇經》上說:定慧等持,意中清淨;用本無生,雙修是正。

  禪者認為生活上的大用(適應力),乃源自無生”(即不對外控制和操縱),而它的訓練過程就是禪定和智慧。 現代人使用左腦的智慧太多,以致右腦的直覺與創造性荒廢不用,並造成自私、縱欲、焦慮、緊張、疏離的時代病,從而使超惑的精神生活落空。尤有甚者,許多心因性的疾病正向文明的社會襲擊。因此,禪對現代人具有極高的價值,它能使我們的右腦活絡起來,引發創造性的態度,茲歸納禪對現代人的意義如次:

   禪教導我們從無明和成見中解脫出來,從而獲得心靈的自由。

  它引導我們正視生活本身,避免疏離感,創造真正和諧的生活態度。

   禪引導我們體會生活就是道,道必須自己去悟、去發現。生活和道不能抄襲和模仿,不能與別人比較,必須依自己的根性因緣,接受自己,肯定自己。

  禪定給煩躁不安的現代人帶來福音,它是現代人紓解案牘勞神的清醒劑。

   禪定是現代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訓練方法。

  在緊張的社會裏,生活的法則是趨與避,它的特質是選擇。因此,我們每天都被選擇弄得頭昏眼花,疲憊不堪。禪要我們跳開選擇的陷阱,活在超越的醒覺裏。什麼是超越的覺醒呢?有一次一位記者問法國前總統戴高樂說:你的立場到底是偏左?還是偏右?” 他說:我既不偏左也不偏右,而是高高在上。這段對話很短,但活潑生動而有智能,戴高樂能把二次大戰後的法國,很快帶上複蘇的坦途,是因為不選擇左、不選擇右,他看到法國真正要的是什麼。 現代人很需要禪的洗滌,禪並不是告訴我們要變成什麼,而是幫助你看清生活的本質是什麼。 現代人最普遍的觀念,就是汲汲於追求。由於盲目的追求,以致生活與工作本末顛倒。把追求功利當目的,將生活和生命視為手段。結果,雖然賺來財富和物質享受,卻犧牲了悅樂自在的精神生活,陷入困頓和空虛之中。 佛陀在《百喻經》中,講一則生動的故事來警惕大家。他說,從前有一個人,到朋友家做客,主人留他吃飯。由於菜肴清淡無味,所以主人在菜裏加了少許鹽,吃起來覺得味道很好。他心裏想著,菜的味道變好,是從鹽那兒來的。少許鹽,味道就那麼好,多些鹽味道一定格外好吃。於是,他向主人索取一杯鹽,一口吃在嘴裏,鹹得發苦,實在受不了。 這個比喻很像在講現代人的貪婪。大家胃口大,欲心強,彼此競相豪奪,以為那是美味。結果弄得苦不堪言,禪機盡失。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是苦澀的,煩惱塵勞很沉重,是該好好反省的時候了。 禪不是宗教、不是哲學、不是科學,更沒有形態或教條,它是冷靜而投入生活與工作的智慧和態度。受過禪訓練的人是淨定的,有創造力的。一個能淨定而富於創造性的人,便是具有禪機、禪趣和開悟的人。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