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三十七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七章  泥牛入海怎麼了

 

前面永明壽禪師提到此心寂照同時的道理,接著有人又提出一個問題,事實上都已包括在上頭的辯證中回答了。

 

問:既不得作有無之解,如何是正了無心?答:石虎山前鬥,蘆華水底沉。

 

真正佛法明心見性,也不能談空,也不能說有,那麼怎麼樣才是能夠達到無心的境界呢?永明壽禪師式的佛法又來了。

 

答:「石虎山前鬥,蘆華水底沉。」兩塊石頭打造的兩隻老虎,在山前打架。石頭雕成的老虎怎麼會打架?蘆花一入水底就變成泥巴,影子都沒有了。禪宗祖師經常有這類的話,如「兩個泥牛鬥入海」,兩隻泥巴塑的牛打架,打到海裏去了,哪還有影子?一碰到水就化光了嘛!這是禪宗的話,說了等於沒有說。這是告訴我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無心境界,文字言語所不能表達。你勉強要問,只好這樣說,告訴你懂了就懂了。所以無心的道理就此打住。

 

識神常生因緣果

 

問:前標宗不言法相,云何已下更用廣說諸識種現,熏習差別義理,瑜伽唯識百法,五位事相法門。答:祖佛大意,唯說二空。證會一心真如本性。所以《百法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

 

現在唯識法相的問題來了。《宗鏡錄》上的唯識,中國一般唯識學家不願意承認,也不願意碰的。《宗鏡錄》特殊的唯識的見解,在一般的研究佛學學者,老實講是不同意的。換句話說,你沒有求證的功夫,當然不敢去碰,何以能同意或不同意。中國佛教史上以為永明壽禪師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親自說這個唯識。《宗鏡錄》上面講了那麼多,禪宗、天臺、華嚴,所有宗派都給你說完。最後,他還是賣他自己的貨,講到唯識。

 

發問的說,你前面幾十卷談了各家各宗,每本經的大要都講,但是不談唯識的道理,「云何已下更用廣說諸識種現,熏習差別義理,瑜伽唯識百法,五位事相法門。」為什麼從此以後,你卻要談諸識的種種現行,在熏習中產生林林總總的差別境界,這一方面的道理。因為唯識的道理講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我們這一生所遭遇的是過去生阿賴耶識種子帶來的,現行生出現在的業力事況,而這一生的所作所為和心理思想,又變成他生來世的種子,這是熏習來的。熏,等於抽香煙一樣,那煙熏久了,把指頭熏黃了。我們在這裏燒香燒久了,也把杯子都熏黃了。人的習氣是慢慢熏過來的,慢慢染汙的,既然前面講了直截了當的明心見性,立地成佛,現在為什麼講一切種種的現行熏習呢?乃至於要把種種熏習差別的道理,包括生理心理的行為,搞得那麼清楚?還有也包括了《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這些大典,這通通是談五位事相的法門,講的是心物一元之心的現象的大哲學。

 

未達身空,更執法有

 

答:祖佛大意,唯說二空。證會一心真如本性。所以《百法論》云: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云何一切法,所謂心法。云何二無我,所謂人無我、法無我。

 

不管佛法,任何祖師任何一宗的說法,真正的要點,都說二種空。哪兩種空?人空、法空。由人空、法空而證會一心的真如本性。空的最高目的就是為了達到明心見性。而天親菩薩所造的《百法明門論》,就是在唯識上解釋分析空的道理,是一本唯識的基本論典。叫做百法,是因為心物一元的修法,可歸納成一百個範圍,所以叫做百法明門,要使我們明白證得菩提的道理。

 

「云何一切法,所謂心法。云何二無我,所謂人無我、法無我。」永明壽禪師說,怎麼樣叫做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心法。但是大家要特別注意的,這個心法,我們所瞭解就是這個念頭思想,叫做心,其實佛法的心,指的是心物一元的心,《華嚴經》所謂一真法界,整個宇宙的精神世界,各方面的萬有,都包括在一切法的心法裏面。「云何二無我」,怎麼樣叫做二無我,二無我就是人無我、法無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每一個生命,都是我,但其實無此我。其次一切事一切理,乃至佛法,都是法,畢竟也是空,也是無我,叫法無我。

 

現在我們撇開《宗鏡錄》所提到的《百法明門論》,我們研究佛法,尤其是現代人,必須要加上自我老實修行。

 

第一點我們學佛的人誰做到了人無我、法無我?根本不可能,當然包括我在內。譬如有些人在打坐,偶然暫時地瞎貓撞到死老鼠一樣,暫時身體沒有了,那是不算數的。換句話說,實際修持的人,證到初步的果位,證到身空的人,站到太陽底下,沒有影子了。這種身空,物質的障礙沒有了,但是這樣還不算人無我,因為他心中還有個我證了道了,這還是有個我的存在。所以人無我不那麼簡單。其次,說法無我,每個人都有個我,尤其學佛修道的人,學了一個法,或者念一句佛號或者學某一種法門的人,但都抓得牢牢的,到最後捨不掉。所以我非常怕,本來佛是要我們人法空,結果在這裏面,人法的執著反而更多更重,這完全違反學佛的宗旨,這點是很值得討論的。

 

無我的人最尊貴

 

第二,佛法的最高要點,是天親菩薩所引世尊所言「一切法無我」。達到究竟,證得涅槃,就是無我。那麼我們學佛,就不要盲目地迷信,而要修證求證。譬如佛經常說法,認為諸法無常,世界上一切無常靠不住的,任何事情都會變去。譬如人世間的一切是暫時偶有的,人的感受錯了,叫做幻有。所以世事無常,世間一切畢竟空,沒有一樣東西不變去。既然無常都變空了,一切世間或世間的一切都是無我。當第一天媽媽把我們生下來,這個身體已經不是我的了,第二天就變了樣子,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早已變去。所以,像我們現在,身體是借用幾十年的一個假體,始終畢竟無我,最後還是一堆白骨頭,再久一點,又化成土灰,白骨無白骨之我,土灰也無土灰之我,哪里還有個原來的我。

 

我們都曉得佛法歸納起來,平常顯教所講的,是世間一切諸法無常,一切皆空。但是,我們佛教本身有一個問題,照佛的傳記來看,佛一出娘胎,就會走路,走了七步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了兩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好在他父王那麼多年沒有孩子,孩子生下來就會說兩句話還覺得蠻可貴,假使是普通人生的孩子,生下來會走七步路而且會講這樣的話,大概嚇死了。為什麼他當時會講那樣的話?從表面上來看,好像藐視一切,非常傲慢。實際上來看,世界上唯一值得恭敬的就是證到了真正的無我,才瞭解到了那個不生不滅的真我。把這個假我完全空完了,真我,生命本來那個不生不滅的,就呈現出來。

 

再說,我們曉得佛四十多年平常說法都說到無常、苦、空、無我,最後,他要涅槃了,又說《涅槃經》,卻跟平常說法完全相反,提出:常、樂、我、淨。我們假使證到了自性本身的道體,不生不滅,變而不變,所以常。常,是生命的真諦。世間一切皆苦,但生命本身是極樂的、常樂的,而不是苦的。這個是真正的我,是畢竟清淨,也不是空,也不是有。因為有一個空,也很不清淨,天天守著空,就像天天看守空房子,這裏有顆灰塵啊,那裏又髒了,很忙的,怎麼能清淨呢?所以,我們真正學佛,就要研究佛的一生,他的修持。

 

我與我之間

 

再來第三點要說明,我與無我之間的問題,我們在這個世間做人學佛修道,佛告訴我們要能做到無我。記得幾年前,有兩個大學同學,一起來要我演講一次青少年問題,他們說隨便我講。因此我便以「我與無我之間」這個問題來談。一般學佛、學哲學的人,多少會知道我與無我,假使要做人做事,真地能做到無我嗎?假使以無我那個心情來做人做事,一定雜亂無章嗎!叫你寫字,你在紙上塗見鴨,老師問你為什麼亂寫,唉呀,我無心無我嘛!這成什麼話?這個問題也牽涉到另外一個人生哲學問題,大公與個人私我之間,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大公?這也是問題。所以後來我講到:佛法說一切無我,是針對世間的人喜歡認一個假我,喜歡抓一假我的東西當真實而方便說法。要做事,無我是做不到的。假使一個文學家無我,這一篇文章寫的不曉得是什麼?因為文章沒得中心。所以任何人做人做事,各有各的風格,沒有一個人一樣。大人教小孩們要專心,專心必須要有我,讀書讀好必須要有我,「你要用心啊!」用心一定要有我,無我怎麼用心?所以做人做事要有我,修道學佛要無我,這是理論。理論非常好聽,實際做起來,就非常難。所以人生處世,同做事的道理一樣,有我與無我之間,形上與形下之間,如何方便配合地應用,就要去修方便波羅蜜。要懂得這個方便,就要智慧的成就,真正成佛是十度波羅蜜,最後還是大智慧成就,要自度。

 

身見最難忘,果位更難捨

 

我們推開書本和《百法明門論》這一段,特別提醒大家,研究佛法,尤其研究求證的佛法,不是空談理論。再者,所謂心法,普通人往往把這個心法與西方哲學所講的唯心唯物的觀念拉在一起,這也是個大問題。東方文化也好,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所用這個「心」字是個代號,並不是講心臟,也不是腦子,更不是講妄念思想,尤其在佛法裏頭,這個心法是包括心物一元的。大家學佛以為閉著眼睛打打坐,坐起來心與腦子思想一下!哈!我這裏有個心法,那叫做坐在那裏活見鬼!你在欺騙自己,對於佛法的心法觀念都搞不清楚。再有些人傳了你一個方法,這裏縮縮,那裏動動,然後氣在轉,認為這是心法,那才更可笑。那自己會把自己搞壞了的,輕一點搞得神經兮兮,嚴重的搞出精神病。所以這個心法,心的定義要搞清楚。還有佛經常提到二無我,就修證的過程,沒有證到身空,根本達不到無我。沒有證到了人無我,而想求證到法無我,那是不可能的。必須身空,先求證到人無我,進一步把所證到的果位捨棄了,才可以進入法無的境界。

 

我們學禪宗的朋友,更要注意,黃檗禪師曾說:「身見最難忘。」大家學佛打坐,坐了半天,你問他,你在幹什麼?我在打坐,這樣必定的不會悟無我,你怎麼打坐呢?喔唷腿子好麻!唉唷身上氣如何,這就是身見,身體的感受、身體的觀念丟不掉,真是身見最難忘,這都是講初步的,還不是究竟。

 

所以我們曉得唯識的心法,同禪宗不可分別。《楞伽經》達摩祖師交給二祖時,說可以楞伽印心。而《楞伽經》正是唯識宗的一部大經。它的要義,其中佛說的法,以心為經,就是以明心見性,求證到這個心法。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