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一九八九年,證嚴上人發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出版以來,匆匆已經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開創了慈濟世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一路走來,也已經第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十年裡,還是過去三十三個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沈浮在變化裡,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共同擠到公元二千年的門檻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裡,也望著二千年以後的未來,試圖探尋,公元二千年以後,我們將會去到那裡?
隨著「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以我們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沈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這安,殷殷期盼上人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心不忍;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的話語,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煩惱心靈的苦痛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喜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並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與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後一個月,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髮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靜思文化謹識
知足,豐美的泉源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
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遺教經·佛告諸比丘
知足自得
靜思小語
⊙在大樹下乘涼的人,往往比在冷氣房裡的人更快樂:因為心滿意足時,一草一木皆美景。
⊙得與失的分際,只繫於一念之間。若能開闊心胸,培養智慧,則得失都一樣自在。
⊙人皆因為有所求,才會走入偏差的道路:如果無所求,則精神會非常明朗,心靈無比安定。
⊙有錢尚不知足的人,會受到安貧樂道的人所憐憫。
⊙愈有錢的人愈貧窮,因為他常常是「有一缺九」——有十萬元就想做百萬元的生意,有百萬元就想做千萬元的生意,於是變成比窮人更缺錢。
靜思小故事
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大企業家,經過一道道的門禁、一重重的開卡才見到他,使我有一種感慨!他真像身處銅牆鐵壁中,而我竟然比他來得自由安然。我兩袖清風,既無名之累,亦無勢之爭,奔東或往西,隨處自在。
知足感恩
靜思小語
⊙以恭敬、愛惜、感恩之心,對待有情(人)與無情(物)。
⊙任由貢高我慢、愛惹紛爭的情緒一直產生而不能自制的人,就是不肯用功。
⊙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樂極生悲。
⊙一個人如果貢高我慢,就會有渺視他人的心態;而表現出傲慢的態度,當然就會成為與人隔離、受人排擠的對象。
⊙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常在於貢高我慢、誇大自滿,所以對自己應看淡一點。
靜思小故事
我們生在台灣,生活已經很富足了。看看非洲地區,有一億多人正在飢餓中掙扎,光以台灣目前的貧戶與非洲難民相比,也比他們幸運多了。人比人總是永遠比不盡的,應該常念知足啊!
知足
靜思小語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怨天尤人,不知惜緣感恩,這也是一種自我詛咒,自造罪孽。
⊙若能守住今天的功能,就稱為「道心」,能夠放開昨日的種種情事與雜念,叫作「去雜亂心」。
⊙煩陷,徒令生活過得更艱難、更苦,若能歡喜接受,就會過得坦然、自在
靜思小故事
新聞報導聯考考場情形,在螢光幕上可以看到考生在試場內應試,父母親一個拿扇子、一個拿水壺,站在烈日下,等待為子女「服務」,甚至連祖父祖母都到場助陣、加油,一個考生就有三、四個陪考者。休息時間一到,母親拿著扇子拚命掮風,手酸了就換祖母:父親提水提久了,就換祖父。這都是心存「希望」啊,希望自己的子女、孫子能夠金榜題名。而十幾萬個考生中只錄取二、三萬人,那些考不上的人怎麼辦呢?這是不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啊!
節欲
靜思小語
⊙在生命終結時,財產、名譽、地位都帶不走。死神的權力如此大,而人生在世又所為何來?
⊙眾生的「心力」最大。如果人人心存貪慾、自私為己,久而久之,這種潮流就會在該地形成,後果也要大家共同承受。
⊙與其求發財,不如求自心的滿足,因為知足常樂。
⊙人的慾望像一個破桶;即使將它注滿水,仍然會不斷流失,永遠無法填滿。
靜思小故事
現今的台灣,被外國人視為「貪婪之島」。目前社會不講文化,而講風化,到處充斥風化問題。
大家樂的歪風剛掃完,就馬上有六合彩:六合彩剛過去,政府又提倡刮刮樂。一陣陣的貪婪之風不斷吹來,台灣到底會變成什麼形態?能夠改善嗎?其實,只要我們有信心、毅力、勇氣,一定能夠以善化惡。
惜身
靜思小語
⊙人生應謹守本分,遇到任何環境都應隨遇而安。
⊙修行要節制私情慾念,淡泊度日是最自在的生活。
⊙振作精神、調整情緒、把心放下,不要把心念一味放在這副臭皮囊上。
靜思小故事
現代人的居家觀念,大抵偏重浴廁與臥室,廳堂的份量反在其次。這與中國傳統的習俗真是大相逕庭。以前的人將廳堂視作慎終追遠、天人合一的莊嚴處所,舉凡拜佛、祭祖等儀式,都在此處完成。所以,我們一走進廳堂,自然就會興起敬重的情懷,這即是中國固有文化與生活結合的例子。可惜,現代人似乎已忘失了這層意義。
當然,整天為工作忙碌,以至精神耗損、體力不繼之時,在臥室裡適度的睡眠,確實能恢復充沛的活力。然而,休息的功能也僅止於此,並非用來享受的。
物質觀
靜思小語
⊙懂得欣賞鑽石的人,並不需要把鑽石戴在自己手上,欣賞別人的也是一樣。
⊙我們辛苦勞碌一輩子,但是純粹為了生活而賺錢的人極少,而當金錢奴隸的卻佔了大多數。
⊙世間的物質本來是供人用的,而現在卻變成人被物所用了。
靜思小故事
十幾年前,花蓮有一戶養蘭人家,其所培植的一株三片葉子的金線蘭竟賣了三百多萬元。當時的米價一斗才八十元,三百萬可以救濟多少貧困的人家呢?把三百萬元花費在三片葉子上,以我來看,實在很悲憫他們。人們所謂有價值的東西,是用什麼來衡量呢?其實,那完全是想跟上潮流及虛榮心的作祟罷了。
惜福、知命
靜思小語
⊙為人算命的人,都是為了生活才從事這項工作,不值得迷信盲從。至於,算得準不准?對於那些迷茫、不知所從的凡夫,都能算得準。因為算命先生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命已被他人掌握了。
⊙不必去算命,能惜福、有智慧,自然好命。
⊙酒會亂性,眾人所以昏迷不清、心亂不明,就是因為迷亂了本性。不飲酒就能保持明睿的智慧。
靜思小故事
多數人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是以為普天之下唯我獨尊,唯有我能力最強……處處為自己打算。這種迷信自我、不信任他人的信念是不正確的,即使有良師益友的忠言勸告,也覺得逆耳:反而對諂媚迎合的巧言,聽得神魂顛倒,以致誤入邪途,這是迷信的一種。
另外有一種人是不敢相信自己,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只聽信別人或迷信神鬼之說,卻很難接受正信的宗教教育。遇到人生逆境時,動不動就去求神問卜或是去算命,迷於邪途,受鬼神所操縱,使人生陷於消極恐慌,這也是迷信的一種。
我們應該相信自己,但不可執著,這就是中道正確的信仰。人如果有正確的信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會有差錯。
敬愛世界,珍惜萬緣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歡喜結善緣
靜思小語
⊙過去、過去,事情過了,煩惱也該放棄。
⊙沒有人事是非,叫做「無心」。無心傷害他人的人尚可原諒,有心接受傷害,並常常自尋煩惱的人,實在是不可原諒。
⊙治療傷口要有不怕揭疤的痛楚,因為隔著一層厚厚的疤,敷上再好的藥,也發揮不了功效。
⊙以自我為中心生出的煩惱,常在毫無防範的情形下,不但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
⊙有時一句戲言,也會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造謠生事的人,徒然顯露自己的無知與愚昧:有智慧的人聽到流言蜚語,頂多是一笑置之或報以憐憫的眼光。
⊙有的人用雙耳聽話,卻這耳進、那耳出:有的人用單耳聽話,也只聽甜蜜的,不聽平淡的。
⊙人對於仇恨總是會牢記在心,對於恩情卻很難長久不忘。
⊙因他人無心的過失而造成我們的重大傷害時,千萬不要執著於受害者的角色。只要轉個心境去想:對方除了萬分愧疚,更是惶然不安,那種心情比受害者更痛苦啊!
⊙障礙大都是人為的,是與自己無善緣的人所造成的。所以要與人結好緣,不要結惡緣。
⊙「內在美」的本質是不頑固,許多人令別人討厭,就是因為太頑固了。
⊙要充實智慧,一定要放棄頑固:人一頑固就會愚癡,不能接受新的思想。
⊙人最容易在獨處時,將自己的缺點及不講究道德、修養等行為表現出來。因此,我們應該培養「慎獨」的工夫。
⊙不要封閉自己。要打開心胸去關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靜思小故事
彰化有位委員的小女兒,年紀不足三歲,曾跟媽媽到過花蓮,聽我說起醫院的種種,回家後就告訴媽媽:「我也要賺錢幫忙蓋醫院。」於是,母女倆商量好——只要「不包尿布、不尿褲子、睡醒不哭」,都可以讓她賺到獎金存到錢筒中。當我去彰化演講時,小女孩特地帶錢筒來到會場,那是一個好大的竹筒,比小女孩還高。 想一想,我們的社會怎麼不可愛呢?即使這麼稚齡的孩子,也懂得發揮「愛」。
一念三千
靜思小語
⊙若是有人讓你看不順眼,你不妨用觀世音菩薩的慈眼去看他。
⊙時常保持乎常心,不必在別人的外表上鑽牛角尖,也不要疏忽自己瞋、恨、愛、怒的心念。
⊙世間的美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用一句籠統的話來形容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合你的緣就是最美的。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中秋節,晚上六點多時月亮已經升上東邊的天空,但是卻彼烏雲遮蔽了。我們抬頭望天天無月,事實上卻有月亮,只是我們無法看到。
等到月亮出來之後,大家都說:「啊!月亮真圓呀,」十五日的月很圓,十六日的月更大更圓,但是十七曰的月就稍成橢圓形。到底足月變或是人變?都不是,只是由於地球與月球不停運轉而形成觀看對角變不同罷了。
惜己敬人
靜思小語
⊙「美」就是多結好緣,莊嚴身相,讓人見了起歡喜心。
⊙財物失去,可以復得:人格若失,則萬劫不復。
⊙人需要有禮節。儘管禮節是一種形態,但就是因為有禮節的形態才美得起來。
⊙增加自信心,自然能排除外界的許多是非。
⊙心念不平靜,易起煩惱慾火:動了瞋心,生了癡念,則惡業熾盛,善業蕩盡。
靜思小故事·之一
有些做學問的人,他們熬夜苦讀,甚至繞了大半個地球到太平洋的彼岸,所為固然是求知上進,但仔細分析,卻摻有強烈的求名之心。這種求名的欲心,也是人的另一種煩惱。
靜思小故事·之二
常見一些暴發戶,因暴得大利而喜好炫耀,想要考究穿著,卻又不懂素雅高貴的搭配,穿金戴銀的結果,只讓人覺得庸俗累贅。這樣的人實在很可憐!
人有了錢,還要有智慧。有錢有能力,要知道如何運用。但是世上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少啊?
德無邊際
靜思小語
⊙「自愛」,就是要把自己愛到連朋友都很敬愛你的程度:要讓大家愛你,就得先去愛別人。
⊙「自護」,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平安。
⊙對自己要以「平常心」,對別人要有「敬仰心」。
⊙如果不懂得做人,九十歲的人不比四十歲的人命長。不會利用時間,即使活到一百歲也只能算是眾生,而不是人生。
⊙有人罵你,你當下的反應就能顯出自己的修養到什麼境界。
⊙學識愈高深,心量要愈寬。
⊙常受到別人的讚美,容易迷失自我、高估自己,所以要時時謙虛禮讓。因為學無止境,德無邊際,道亦無量無盡。
⊙愈是舉足輕重的人愈要小心,別讓「驕慢」把自己絆倒了。
靜思小故事
曾有人問我出過國嗎?我說不曾,我怕出國會丟國人的面子。台灣人一出去,外國人都會說台灣人不守規矩,旅館只要用較差的讓他們住就可以。
台灣人真的不守規矩嗎?我不知道。但希望台灣能讓外國人認為是禮義之邦、文化之國。如能受到別人的肯定,那麼無論我們到哪裡,都會備受禮遇。
嚴己正人
靜思小語
⊙能守本分,即使有五百戒也不算多:不肯守本分,即使五戒也嫌多。
⊙昨天的事,今天就要消化:剛剛聽到的是非,現在就要完全忘掉,決不能讓瞋恚的煩惱深入我們的心。
⊙能原諒別人的人最快樂。
靜思小故事
慈濟這幾十年的歲月,漫長的日子中,不只我一個人辛苦,常住內的出家弟子比我更辛苦!他們長年累月,身心盡奉常住中,無怨無尤。我面對常住內的出家弟子,該怎麼做呢?唯有「嚴」己以「正」人。我的生活若不嚴謹,修行若不正確,如何領導這些日夜辛勞的出家弟子呢?
誠信之美
靜思小語
⊙信,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起步。 一個人的起步,若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就無法完成人生的理想。
⊙平時言詞和善、守信用,又能為人著想,說起話來自然夠份量。
⊙人要相信自己,但不要執著於「我」,不必事事為「我」而做。
⊙人人都是活菩薩,只要彼此的心能和睦,相互溝通,即是最親切而有效的感應。
靜思小故事·之一
慈濟是一條長遠的道路,這個任重道遠的道業、事業、工作,最初只是起自一分「信」。當初要蓋醫院時沒有寸土片瓦,我只不過說一句:「我想蓋醫院。」全省每個委員就依師父的意願為意願,努力護持建院事業。
雖然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認為醫院若沒蓋成,慈濟誠正信實的理念就打了一個折扣。為了言出必行,即使歷盡千辛萬苦、身心交瘁,我還是繼續籌建醫院。這是守信用、負責任的精神,因為「信」是做人的基本。
靜思小故事·之二
幾年前,我計劃興建醫院時,有一次去拜見廣欽老和尚。
聽說他平時一向禁口不語,但是看到我卻和我說了許多話。有委員告訴他:「我們要建醫院。」他便拍拍我的肩膀說:「汝心無欺,一定建得成。」
此時,我才體會到「欺」就是「誠」的相反。道業以誠而成就,有誠意一定可以成就道業或人間的事業,所以做人絕對要無欺。
白紙上的黑點
靜思小語
⊙為什麼大家有說有笑、分工合作時,卻唯有你孤獨一人?因為你不願與大家「同甘共苦」直到最後皆大歡喜的時刻。
⊙在和睦歡笑的團體中,若有一個不愉悅的面容,就像是一張白紙上的黑點,顯得極為不調和。
⊙心境若是浮躁,再清淨的環境仍舊會有煩惱。
靜思小故事
常常有人告訴我,能在靜思精舍生活是他一生最大的願望。因為精舍每人雖然工作很辛苦,卻很快樂,令人非常嚮往!
事實上,因為這裡的人都是以歡喜心而來,也都抱持相同的心態與目標,才能如此和睦快樂!
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菩薩入此門者,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
不以為喜、不貪不高;
若見一切不淨佛土,
不以為憂、不礙不沒。
充實生命
靜思小語
⊙每個人都希望充實自己的人生,但什麼是充實的人生?就是善於應用生命的體力及功能。
⊙當一位旁觀者看到工作者的勞苦,常會因此退怯而不敢參與;事實上,旁人是體會不到那分「身累心不累」的滿足感與成就惑的。
靜思小故事
我的身體若是無恙,精神還好之時,除了會務之外,會多用一些腦力來看書、寫寫改改文章。若身體酸痛得無法集中精神時,我就選擇做些不必耗損太多精神的工作,如此反而能減輕病痛之苦。人若是無所事事,只想著:痛啊!苦啊,那麼時間只是平白地過去,痛苦反而更加嚴重。通常若是病痛到無法端坐的地步,我就會強忍著到工作房看看大家,鼓舞大家「工作即修道」的意志:這樣,人雖在病中,也能發揮一點正面的作用。
心地黑暗時
靜思小語
⊙心地黑暗時,會使我們看不清將來的路何去何從,而使自己陷入惶恐、憂懼之中。
⊙若能借外面的形態來反照、警惕自己,則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最好的教育。
靜思小故事·之一
我一向不求自己平安無病。因為能承受折磨,才能深刻體會到人生的苦處是什麼。
身體如果有病,也不要在心裡上再加重病痛。因為心理與生理的雙重病症,會使自己苦上加苦,那的確是非常痛苦,
放開心胸歡喜接受現實的考驗,把所有的病苦、困難、煩惱都當作人生的「再充電」——這是我的體驗。
靜思小故事·之二
佛心是人人本具的。如果一個人的凡心不能昇華,很快的,他的心會摻入惡的念頭,那麼,地獄就立刻現形了。「餓鬼、畜生」也是一樣:墮入餓鬼道的是貪念太重的人,墮入畜生道的則是不懂人倫禮節的人。
一個人只要起心動念,種種境界就會使他團團轉了。我們應該修到靜時是「靜而修」,動時是「動而練」,不論何時都有一顆慈悲喜捨的心。
人事的艱難與磨練
靜思小語
⊙用最老實的心胸來接受現實的環境,就能過踏實幸福的人生。
⊙想解開社會人間的「心結」,必須自己先經歷這些煩惱、憂慮,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來龍去脈,而後再將親身體驗的心得告訴大家。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立起來。
⊙如果一直將「不成功的事業」拿來衡量將來要做的事業,這樣我們永遠不敢做事。
靜思小故事·之一
在花蓮,地震是很平常的現象。就如同坐在火車上,車子搖一下、晃一下,搖搖晃晃地從豐原、新竹來到花蓮,這跟坐在屋裡搖晃差不多,搖久了便覺得很平常。
在一種環境中處久了,自然可以磨練出處於那種環境的自在與堅強。
因此,若想修行做菩薩,必須禁得起磨練。對很多人生形態,只要看習慣就不以為怪了:對很多危險惡濁的事情,只要看久也沒有什麼了。
靜思小故事·之二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無法離開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有人事上的煩惱。遇到這些煩惱就必須忍,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心,千萬不要讓心起了瞋恨:不但要護心,而且也要護口,不能口出惡言罵人。
有人問我:「師父啊,我已盡了全心全力在做事,為什麼他們都不能諒解,還時常罵我呢?」
我說:「其實,碰到這些情況你要很高興才對。因為人事的艱
難,彼此互相的琢磨,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就像一把劍一樣,需要磨刀石來磨,劍才會鋒利:璞玉也是要經過粗石琢磨,才會綻現耀眼的光芒。」
無常的警惕
靜思小語
⊙一位修養到家、看透人生真理的聖者,他的物質慾望必然淡薄,才能從淡泊寧靜中長養真實的智慧。
⊙我們的心所以會渙散,無法和境界連在一起,乃因雜亂心重的緣故。要將雜亂的心收攝回來,就要「系緣修心」。
⊙世間的禍亂,大抵起於自亂亂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自我警惕、反省。一旦發覺自己對人有所不滿,便要趕緊收攝心念,以寬宏大量之心善待他人。
⊙若能省下追求食、衣、住、行等慾望的時間與心力,就可以定靜下來,追求人生正路。
靜思小故事·之一
花蓮的大魯閣、長春祠,天然峽谷景色壯觀,懸崖峭壁奇絕美麗,不僅是台灣的風景名勝,更是世界聞名的觀光勝地。然而有一次卻發生山崩(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六日),造成長春祠的廟宇全被山上的落石擊毀掩埋,有三名遊客不幸被壓死,受傷的人也不少。這樣突然的災變,真是世間無常啊!
靜思小故事·之二
許多考古學家研究世間物質景觀後發現:一切的大自然現象,曾是倒山為海、移海為山。幾千年前的海底,說不定正是現在你我所居住的山丘或是陸地。地質天天在變,時時都在移動,山海也無不在變動中:科學愈是發達,愈可體會出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變異的真理。
靜思小故事·之三
最近的天氣非常炎熱,我們在花蓮覺得無比悶熱:而根據氣象台的報告,台北的溫度比全省各地都還高,已達三十七度,非常酷熱。
這幾天電視新聞也報導,意大利由於熱浪侵襲,其氣溫高達四十幾度,熱死的人已逾二千多人。而巴黎地區由於天干物燥,到處發生火災,山林一片火海,都市裡更是火災連綿,慘不忍睹!加拿大地區近日同時產生七股強烈龍捲風,屋舍田園瞬間被破壞無遺,損失慘重,傷亡人數更不在少數。中國大陸也發生洪澇,一片水鄉澤國,見不著陸地,死傷者不計其數。
人生無常,不只是人的生命脆弱,宇宙之間的山河大地也無時無地不隱藏著危機。我們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裡,卻常常不知愛惜這平安自由的生活,真是可惜。
靜思小故事·之四
當我翻閱介紹世界風物的書籍時,看到那些過去曾經雄偉莊嚴、聞名世界的建築物,如今都成了一堆廢墟,心中有一種感慨——世間有哪一樣東西能夠永遠存在?
靜思小故事·之五
報載新竹游泳池因毒氣外洩,導致幾十人中毒。
他們原本快快樂樂去游泳,卻招此苦果。世間「樂極生悲」的事件總是不斷在上演,可見「樂」也要能忍啊,因為樂也是苦。
靜思小故事·之六
儘管每一個人都誇讚慈濟醫院的衛生良好,每天早晨都有清潔公司的人員來幫忙打掃:但是若進去病房看看,就會瞭解病人的情況。
有時候我進入病房時,會聞到一股難聞、嗯心的氣味,但我立刻就會想到:要將心比心,假如我是這個患者的眷屬或是患者本人時,對這種惡臭難聞的氣味能起厭煩之心嗎?何況醫生、護士們及工作人員還得親手照料這些病患的身體呢!
我們若常常自認身體非常乾淨,那就錯了,有朝一日,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會敗壞:何不善加利用今日健康的身體,能付出生命的功能時就盡量多付出,讓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靜思小故事·之七
加拿大的龍捲風,在短短幾秒鐘之內,摧毀了整座小鎮,也奪走了許多人命。在電視新聞的畫面上,又看到孟加拉國發生大水災,不知造成多少人命傷亡,這些都是天災。而我們國內竟有一些人為了逞一時之快而飆車,喪失寶貴的生命,這是人禍。
最近醫院鬧血荒,一直呼籲大家盡快來捐血。因為醫院的急診處一日之中大約有十幾人來接受急救,許多人開刀動手術,急需輸血。
靜思小故事·之八
在人往生後,燒紙屋給亡者居住的用意固然很好,但是亡者能受用嗎?
陰間若是真有房子可住,那麼在陽間的人,是否應該查查陰間的都市計劃,看看這間房子會不會造成違章建築?否則貿然燒了一間紙屋,若無處安置,怎麼辦呢?該不會要讓亡者打在身上到處流浪吧?
其實,神識一脫離軀殼,任何物質都不需要了——「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啊!
綻放動人的蓮花——人在紅塵
色無量故般若波羅密無量
受想行識無量故般若波羅密無量
緣無邊故般若波羅密無邊
眾生無邊故般若波羅密無邊
——摩訶般若波羅密經·佛告憍屍迦
降伏三千煩惱
靜思小語
⊙有事就有煩惱,下定決心去做事,則任何困擾都不算煩惱。
⊙煩惱就是魔。若能夠消除煩惱、克服魔障,就能在菩薩道上出入自在,在修行上覺行圓滿。
⊙面對困難阻礙之事,一般人說「我要忍耐」,而真正學養深厚的人就無所謂忍了。「忍而無忍」,才是真正的忍辱波羅蜜。
靜思小故事
曾經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問我:在修行當中,有沒有遇到任何困難阻礙或煩惱阻撓?
一般人所遇到的這些煩惱,在我心中從未發生過:因為我不曾想過自己有什麼煩惱,我先看清道理,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出家。既然認清目標,便瞭解從凡夫的起點到聖人的境界,其間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會經歷人事的磨練:有人事的磨練,才能開創康莊的道路。既然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那還有什麼煩惱呢?
煩惱皆是因為自己不能看開,不能透徹佛陀的教理,不能體會佛陀的心懷,所以才有煩惱:若看開一切真理,就沒有什麼好計較了。
包容
靜思小語
⊙有的人能夠不唱高調、不發一語,卻能以寬大的心胸包容別人的是非與愚癡,這即是在平凡中顯露他的不平凡。
⊙有退一步的德,才能有進一步的成就。
⊙嫉賢妒能、疑神疑鬼,是心中的兩把利劍,它能傷害人與人間的和氣。
靜思小故事
眼睛裡的瞳孔、水晶體只有這麼一點點,卻能讓我們的視界包容山河大地,放眼天下。
想想看,外面的境界那麼大,我們對外所看、所要求是這麼多,能納入心中的卻只有一點點,這樣的心怎麼會沒有障礙呢?
念佛應該念得心如眼睛的水晶體一樣,只要看到什麼,就能夠容納什麼。若能夠以佛心來包容天下的眾生,那就不會有障礙了。
誠實
靜思小語
⊙不論對很多人說話,或是對一個人說話,都要從內心發出誠意。
⊙無欺就是誠。言語無欺,必受重用。
⊙說話時,記得守住人格。
⊙目前的社會就像一池污濁的水,如果我們能夠多辟清泉,使清泉的水不斷稀釋污濁的池水,污濁自然會逐漸淡薄而成為清澈的池水。
靜思小故事
有人問楚人:「你們國家有何珍寶?」
楚人回答:「楚國沒有特殊的東西可稱為寶,只有『善』最為寶貴——我們楚國每人都有仁德和善念。」
所以說:「楚國無以為寶,唯善為寶。」只要有「善」,團體自然有美好的形象。
心行一如
靜思小語
⊙常有人說:「今天我情緒不好……」之類的話,這就是理性薄弱,而常受到情緒控制。
⊙以週遭事物來修練雜亂心,直到習慣成自然時,在任何場所、環境,所表現的都是心行如一,這就是隨處養心。
⊙在日常生活的一切言語動作中,培養一分愛人的心,自然仁心就能顯著了。
⊙鬼道中的鬼不可怕,心中隱伏的鬼才可怕。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沙烏地阿拉伯的回教朝聖團在經過一條隧道時,因為斷電而使空調失靈。大家在驚慌之下,相互踩踏,踩死了一千四百二十六人。
雖然這是一次意外,但平常就應該訓練我們的定力,讓我們的心時時刻刻都有一分善念:如此,任何環境、災難我們都可平安度過。
耕作心田
靜思小語
⊙不可為了求安逸、怕操勞而過度保護自我,這樣反而無法提升人格:良善的人格,必須藉由身體力行、勤快工作、去除身心的懈怠而顯現。
⊙若能轉化追求愛慾之勇猛心,用來追求聖賢之道,就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不要責怪人家誤會佛教,只要我們真實學佛,讓人感受到你的慈悲與智慧,久而久之,別人自然就會明白。
靜思小故事
十幾年前,我們精舍的修行者除了早晚受持、聽法之外,還得出坡、耕作田地。
耕種農作物時,一定要拔除雜草,甚至連土地上的一顆顆石頭,都要仔細地撿,緩緩擔、慢慢扛,將這些石頭全部扛完。有體力挑的人,一個人可以挑一擔,體力稍弱的人便兩人合力扛一籮。即使多麼辛苦,也要把土地整理乾淨,期待播下的種子能有豐收之日。
修行與耕耘的意義相似,所以說,修行人的用功稱為耕作心田。
光明心地
靜思小語
⊙有些人以為出家人都已斷情去愛,其實,出家是把情與愛擴大到眾生身上,延續到來生來世,無私無我。
⊙若人見我身、聞我名,皆能生歡喜心,是累生累世所結來的善緣。
⊙敬與愛是相轉相成的關係;你愛他、他敬你,這是一定的道理。
⊙具好緣就有福,得福緣要自種善因。
⊙凡夫的心地,就像天未明般的黑暗:要迎向光明,就必須在天未亮時即開始下工夫。
⊙有一顆救濟的心,叫做善心:眾人的善念聚集起來,便能促進社會祥和。
靜思小故事·之一
記得有一年中秋夜,明月皎潔,大家坐在精舍前的空地賞月。抬頭望著明月,想起「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詞句:月雖在天上,但只要有清淨的江水,月亮就會在水中映現:而無雲明朗、清涼的氣候,象徵對人生充滿了希望和期待。那天有很多人發願,不管是上天堂或下地獄,生生世世都要追隨師父,直到成佛。
靜思小故事·之二
花蓮位居台灣東部,那麼多人從西、北部坐著夜車迢迢而來,到達花蓮時已將黎明,再從蘇花公路虔誠地三步一拜前來,口中稱念著「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號。人人以虔誠的心念,三步一拜到達此地,天色將明,看看東方,此時的朝陽正浮出海面,黎明的光明正照耀四射。人生所希望的就是這分光明,在充滿陽光的環境中生活,就是幸福的人生。
與菩薩同願
靜思小語
⊙念「觀世音菩薩」,是要念出我們心中本具的良知——慈悲心。
⊙在惡念還未生起之前,就要善加治心、保護心念,並且防情於未亂。若能如此,就是覺有情的菩薩了。
⊙拜地藏王菩薩,其實是拜我們心中自性的大願。
靜思小故事
早上,老遠即傳來一聲聲莊嚴嘹亮的佛號。在路的另一端,看到數十位虔誠行者三步一拜,恭誦「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梵唄聲迴盪於天地曠野中。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弘願,是每位佛弟子皆耳熟能詳的。看他們那麼虔誠,三步一拜,朝山入精舍,句句大願、字字懇切,發人深省。相信以大家的這分耐心、願心、誠心,定能與地藏菩薩同願同力,度盡世間的眾生。
增長慧命
靜思小語
⊙智慧人人與生具有,與教育程度的高低無關,只是人們常常讓慾念蒙蔽了智慧。
⊙用坦然的心面對日常生活的種種境界。不求取名利,就不必以虛偽之心去對待他人。
⊙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把對人的怨嫌之心,轉變成寬恕、愛心。
靜思小故事
有一次我到育嬰室時,看到醫師拍著一個嬰兒的背叫著:「呼吸,呼吸!」醫師告訴我,早產兒常會忘記呼吸而導致死亡,所以要時常拍拍他的背,提醒他別忘了呼吸。我們每天忙忙碌碌過日子,也要時常提醒自己——別忘了「呼吸」,以免「慧命」漸漸窒息。
誰之過
靜思小語
⊙不要比「誰怕誰」;若要比較,就比「誰愛誰」。
⊙不明因果,到處作繭自縛:深知因果,當下自得解脫。
⊙我們最寶貝、珍愛的身體,卻常常說病就病,事前自己一點也不知道,這就是只知關心而缺乏瞭解的結果。
靜思小故事
報紙報導了餿水油事件,這不異是「自種其因,自食其果」。自己不想吃、吃不完的東西倒掉以後,因為不肖商人的伎倆,讓人把那丟掉的東西再吃回肚子,這不就是自食其果?
若能節約,妥善處理殘食,才能根治問題。
知因知果
靜思小語
⊙唯有親身處於苦的環境去感受,才能瞭解何謂苦。
⊙不要為事業一時不平穩而苦惱,愈苦惱心就愈亂,心亂事業反而不易平穩,要懂得冷靜,這叫「知因知果」。
身心皎若流璃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琉璃。
但見冰清澗底,不知春上花枝。
——明·憨山德清禪師·〈山居詩〉
修實行
靜思小語
⊙對一個意志薄弱的人來說,修行確實很難:但對一個毅力堅強的人來說,修行卻很簡單。
⊙修行並非逃避現實,離開人群:而是以眾生為重,關心眾生是否能離苦,而不是計較自己是否能解脫。
⊙光用眼睛看而心眼不開的人,一定糊里糊塗。
⊙存有逃避人事、遠離複雜境界的妄想,想找一個耳根清淨、與世無爭的環境來自修;這種消極隱遁的修行態度,跟真正「與世無爭」的境界完全是兩回事。
⊙視力正常的人,往往看不清好人、壞人:失明的人卻連最微細的東西與事情都能操作自如,這就是運用心眼。
靜思小故事
看見籠內的白老鼠整天忙個不停,不論轉了多少圈,還是在原地。修行絕對不能如此,必定要十分精確地選擇自己應走的道路,不可盲目摸索,沒問清楚方向就開始走:走了一段路後,覺得好像有點錯了,才回過頭來。一生有多少時間可以讓我們走走停停,迂迴地再重新開始呢?
修行者的精神
靜思小語
⊙學佛若不能修改過去的偏執、陋習,卻更加深一分執迷不悟,到最後終會成魔道。
⊙貪瞋癡的煩惱如果不能去掉,就像一隻大象踩入爛泥沼中,愈踩愈深,無法救拔。
⊙責任是成就人生的要素,我們若逃避責任,則這趟人生就會虛度。
⊙「神通」是道精美的菜餚,色香味俱全,但不切實際:「佛法」雖不好吃(指忠言逆耳,教人息貪瞋癡),卻能讓你真實受用。
靜思小故事
有不少在家人,平常除了為自己的生活努力,也發心於道業,肯佈施、能割捨,在修行上有不錯的成績,有些專志的修行者似乎還略遜一籌!
修行者一定要拿出苦行僧的精神,既然隨著人類的文明及社會的進步而生活,就要面對現實、走入社會,為苦難的眾生盡一分力量。不僅要控制心念不受社會物慾所引誘,還要預防自己的心靈被名利所誘惑,並且要付出愛心及無私的慈悲心,去愛護一切眾生。若能做到這些,就可稱做現代的修行者、現代的宗教家了。
靜思小語
⊙身心輕安,沒有煩惱,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樂觀是我之所得,悲觀是我之所失。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因為南部地區很久沒下雨,水利局非常擔憂稻作是否能夠豐收,每個人求雨的心都很強烈。若此時果真下起一陣大雨,而大家的防洪工作尚未做好,必定會造成很大的災害,大雨一來,將會沖毀一切設施與農作:而雨水一停,早象卻仍無法消除。
學佛的心與此相同。若以強烈的心念求道,想現求現得,是非常危險的:就像求雨而雨水太多,受不了時也會崩潰。所以求法應該修心養性,像細水長流,一秒鐘都不能停止,一天都不能停息:道心一停,名利心很快就會闖進來。
念茲在茲
靜思小語
⊙如果保持心思統一,則做什麼事都順利通暢。一個人可抵四、五個人的工作量,而且做得很完美,這不就是「神通」嗎?
⊙不要「求」智慧,要努力「增加」智慧。心若有「定力」,細心觀察,自然就會產生智慧。
⊙說話也要有「禪」,說話時把心定下來,將精神統一,則所說的都是負責任的話。
⊙把心守在身上,身心與行動一致。如此一來,真善美的人生功德,就會在言行舉止間表現出來。
靜思小故事
昨天大家在趕工作,五、六個人擠在工作房裡,而屋外也有許多人繼續在工作,這種連貫式的作業,第一步驟若做不好,後面的人就得再多花一番工夫。
我走上前教他們怎麼做,怎麼拉直、撫平,一下子就完成工作,而且產量比五、六個人做得多。為什麼已經做了兩、三天的工作,還沒有人想到這個方法,讓工作做得又快又完美呢?那就是心不專啊!大家常常說,每次師父來做過的工作,都會更加快速、更加完美!那是因為我做事情都是「念茲在茲」,手在工作時,心思就在手上:雙腳走路時,心念就在腳上:開口說話,心思就放在嘴上。精神統一,心念一致,這就是「禪」。
清淨禮拜
靜思小語
⊙修養自己,就是佛教最大的護法。
⊙佛像後面有個光圈,代表佛的功德無量,心地光明普照一切。我們也有心光,只是被世間五欲——財、色、名、食、睡所分散而發揮不出光亮。
靜思小故事
清晨遠遠傳來朝山、念佛的聲音:大家口業清淨全無是非之語,此即清淨口業:身體隨著佛號、三步一拜即清淨身業:全心念著佛號,想著佛陀的偉大,抱持朝聖者的恭敬心來禮拜,此為清淨心業。
在拜佛、朝山時,是否每個人都能身、口、意三業清淨呢?在此時此刻,是否感覺自己的心與佛心非常接近呢?心若常常與佛接近,心地自然會清淨,娑婆世界的穢土也能變成清淨土。
法施
靜思小語
⊙腳若踩到污穢的東西,洗一洗就乾淨了:聽法之後,若無法消化而一直積在心中,這樣你的心就不如腳了。所以,學佛一定要不執著。
⊙身為佛弟子,應具足智慧,將佛格「聖化」,深入體解佛法,發無上心,度化無邊眾生。切勿將佛「神化」,盲目追求虛幻縹緲之假相,以致走火入魔,心不由己。如此不僅自誤,甚且誤人。
⊙聽經聞法,而能身體力行就叫做「像法」。若聞法不能起歡喜心,反而加以譭謗就叫做「末法」。
靜思小故事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學佛必須多聽經,多聞佛法。哪裡有法師講經,就到那裡去聽,只知道「聽經就是功德」而己。
大家去聽經助道場,是否有助於自己心中的道場?
無常生命,真常道路
靜思小語
⊙人生不過數十寒暑,苦守著世間的財物是件憂愁苦惱的事,何不以財力、物力換取一條無掛礙的道路呢?
⊙聽佛法,有人覺得不好受,因為每句話都像針一樣刺中他的心:肯接受的人,則能增長智慧善根。若逃避、不肯認錯,佛法的智慧便無法深入心田。
⊙把日子虛擲在歌台舞榭裡,浪費在紙醉金迷中,這猶如沉睡的人生,無法發揮生命功能。
⊙佛法雖是苦口良藥,但是能感覺到苦、能觸到痛處,那個人才有救。沒有感覺的人,就像鴉片中毒太深,就算是良藥也無可奈何。
⊙要學習勇敢地面對無常的生與死、順與逆、樂與苦,因為不管人們願意或不願意,這些事實隨時都可能會降臨。
靜思小故事·之一
在玉裡有一件個案——一位以前是地方上有錢有勢、能呼風喚雨的出名人物,如今卻落得財產盡失,車禍、重病接二連三地降臨,貧病到需要我們救濟的地步,真正印證了「富不過三代」的格言。這就是無常啊,父母的財富不一定能庇蔭子孫,千萬不要認為有錢、有名、有勢是一輩子永久的事。
靜思小故事·之二
三十年前,我看盡了人生舞台的生、滅、愛、怨。記得我曾為了要照顧生病的弟弟,在台中醫院待了八個月。那時我看遍了人生的身心苦痛,看到群醫束手無策,也看到了生命的無奈,使我對人生有分深刻的體驗。而父親的猝逝,更讓我備嘗喪親之慟,使我幾乎崩潰。
由此,我體悟到在生命終結時,財產、名譽、地位毫無作用可言,死神的權力是那麼大。我思索人生在世所為何來?若只為了三餐溫飽而終日忙碌,有何意義?女人的一生只能擔負一個家庭嗎?何不將這分心力、將父母的養育之恩,擴大報答給芸芸眾生呢?
這兩足不能缺
靜思小語
⊙成功有三個要訣——
一要有志:有志則不甘下流。
二要有識:有識則學問無盡。
三要有恆:有恆則無事不成。
⊙要成就福業有四種方法——
一是恆行法施:以長久心來行法施。
二是起大悲心:把眾生的苦,當作是自己的苦痛。
三是化諸有情:端正自己,教化有情。
四是忍辱:不能忍,就無法成就事業。
⊙福與慧如雙足,能修福則有眾生緣,有智慧則能領導大眾。擁有這一雙「如意足」,才能夠「進步」。
⊙智慧的發揮,要靠毅力不斷持續:若只具智慧,欠缺勇敢的毅力,也是無法成事。
⊙單行慈悲而缺了守戒心,就像明月被烏雲遮蔽一樣,透不出光
靜思小故事
以前我們種花生等五穀雜糧時,只要一將種子埋進土裡,就希望隔天有陽光日照。但是,每天出大太陽也會令人煩惱,所以過幾天後,就希望下陣雨,補充水分。一旦多雨不晴,又會開始擔憂根部一直泡在水中會爛掉。
總之,種子種下後,水分、土壤、陽光、空氣都要非常均勻:唯有適當的因緣助成,種子才能成長。
菩薩精神
靜思小語
⊙能服務人群即是「悟」,能體會到助人的快樂,即是佛的境界。
⊙「有」則惜福,「無」則知足,自然能夠自在、離煩惱。
⊙學習,要有「小鳥初飛」的精神,不怕跌倒、不怕失敗,直到學成為止。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好人好事的表揚,我也是其中一個,但我並不想讓別人來表揚,因為這是我應該盡守的本分,「為佛教、為眾生」是應該做的事,讓人表揚受之有愧啊!
學佛應該要有平等、平常心,誓死以自度利他為任。這種利益眾生的任務不只到死為止,還要「倒駕慈航」,有生生世世再來的誓願。
更寬闊的愛,更廣大的悲情
如是一切波羅密多,
大悲為因,
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
有情有果,
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
——解深密經·佛告觀自在菩薩
情何以堪
靜思小語
⊙我們應該靜思體認愛的價值觀——如真正愛一個人,就必須愛他所愛的人,這樣才能使你、我、他都活在和睦中。這就是大愛,它沒有嫉妒與仇恨。
⊙同樣一分愛、一分情,為何我們要被小愛束縛得無比痛苦與悲哀呢?為何不把這分愛化為清淨、快樂而堅固的愛呢?這就是眾生執迷的所在。
⊙芸芸眾生,本來可以相處自在,只差在「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多求,難免招惹煩惱,增長罪惡。因此,佛陀常教誡弟子:切莫求無厭足,再造惡業。
靜思小故事
社會上有很多驚人的血案,都是為了色慾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分源自色慾。一個家庭除了一夫一妻之外,如果其中一人心中另有所屬,這個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機。家庭一旦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問題。所以說男女的色情,除了危害自己的身心之外,也會破壞家庭,進而造成社會問題。因此,男女色欲可以說是五欲中最嚴重的一項。
尤以現在的社會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飽、穿得好、住得豪華,因此產生了非分之想。孔子說:「飽暖思淫慾。」人一旦吃飽穿暖了,心就想向外尋樂;但卻不去尋找正當的娛樂,往往尋求一些旁門左道的樂子。
有很多人向我訴苦時,往往離不開家庭問題,試問:「情是何物?」
每個人在結婚前,總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爛、永不變心;曾幾何時,說變就變……?因此,為情犧牲的人實在太傻了!人來世間,難道就只為了情而活嗎?如為了感情而犧牲,那就等於抹煞了父母給我們的身體、生命,這是罪大惡極的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老實說,感情是最不可靠的。尤其現在的年輕人,為了感情而殺人毀己的事層出不窮,這就是色慾的禍害。
一股淡淡的情感
靜思小語
⊙溫馨、美善的人生,或是怨恨、苦澀的日子,都只存乎一念的抉擇。
⊙真正的感情就是一股淡淡的情感。
靜思小故事
我在台北看到了一件個案:有一對年輕夫妻原本很恩愛,但是有一天因故吵架鬧翻臉;晚上先生睡覺時,太大竟向他潑硫酸毀容。現在她的先生一眼已失明、挖掉,面目全非,她自己也被警方逮捕。這個例子,只是人間情愛變異的一部分。世間有多少恩愛甜蜜的愛情故事,到頭來卻變成悲慘的結局,這難道不是「無常」嗎?
愛別離
靜思小語
⊙有愛心與關心,難免會產生憂心和疑心。因此,要學習並培養信心與定心。
⊙我們學佛要追求覺悟之道,必定要化解心中之「迷」執。唯有解開「迷」執,才能體悟光明的覺道。
⊙我們應該要常常為自己祝福,唸唸解脫自在。反之,若一味追求欲愛,終日沉溺於憂愁、惶恐中,那麼,不幸的災禍將常常伴隨在左右。
靜思小故事
現在台灣出現「小留學生」的問題,子女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國外念小學,身為母親的人,因為子女在國外,事業與家庭在國內,必須兩地奔波。有時出國照顧子女,又怕先生在此變了心;在國內照顧先生,又怕子女在外學壞了。像這樣以相愛之心兩地分離,是多麼痛苦啊!
愛深教切
靜思小語
⊙愛之深,要「教」之切,「教」是不發脾氣的責罵。
⊙一般人只想追求「愛之深」的感受,往往無法接受「責之切」的境地。
靜思小故事
一位會員來看我,她說:「我上次來精舍捐善款時,師父一直注視我的指甲,那時我覺得好慚愧喔!我的指甲留得又長,塗得又紅,幾乎無地自容;雖然師父沒有做任何評語,但我心中瞭解,師父已看到我矯俗的一面。所以,我回家後馬上剪短指甲,洗淨色彩。」
這就是尊師重道。我並沒有說她什麼,可是她認為我的眼神就是一種教誨。所以,語言動作要真正用心觀察,去尊重、信受、奉行,何必一定要走上講台說法呢?
人師難為
靜思小語
⊙現在的人喪心敗德。「德喪起於不能尊師,發於不能重道」,過去師長的一句話是重如泰山,現在卻輕如鴻毛。
⊙我們所尊重的人對我們當面指責,應該歡喜接受;普通的朋友對我評頭論足,也應仔細地反省;即使小孩講的話,也足以讓我們警惕。
⊙現在的教育太重視職業功能,以致忽略了生活的功能,這也是危機的社會形態。
靜思小故事
曾有幾位優秀的老師與我閒聊,她們講出心底話後,竟痛哭流涕!讓我深深感慨,現在真是人師難為啊!
現在的學生,對師長不但不能恭敬遵從,反而仇視輕蔑,討厭嚴格的教導。師長用心引導,學生卻認為是嘮叨,也難怪教師對現在的學子覺得無可奈何,而懷有一種「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感歎!
正確的宗教愛
靜思小語
⊙拜佛,是朝信仰的目標直進;拜懺,是至真至誠的反省,能美化心地、改善人生。
⊙有智慧者,決不甘於「妄信」。
⊙熱心助人,要有智慧明辨狀況,否則容易遇到挫折。
⊙一念善心起,諸事皆吉祥;一念噁心起,種種災難生。
⊙我們應該珍惜福報,為苦難的同胞付出,在菩薩道上身體力行,讓我們覺得人生之旅沒有白來;眾生與我們相依存的關係至為密切。
靜思小故事
沙鳥地阿拉伯的首都麥加,是回教徒的聖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教徒去朝聖,舉行各種儀式及慶祝活動。但是常聽聞伊朗回教徒與麥加朝聖者互有衝突,在混亂中被踩死的就有許多人,其它情況受傷的人數更是無法計算。同是宗教,有的團體卻彼此對立、互相殘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每一種宗教都是為了教育眾生而出現人間,引導眾生得到心靈的平靜,安分守己,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這也是世人需要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認識宗教而惹事,還情有可原;但是宗教與宗教之間若動起干戈,就令人覺得悲哀了。
孝即佛心
靜思小語
⊙佛以孝為宗,佛經以孝為戒;孝心即佛心,孝行即是佛行。
⊙一個家庭,若人人懂得互相敬重、彼此付出,老人能得到快樂,孩子知道惜福,這就是慈。
⊙對父母感恩,就是在撒播感恩的善種子;善的種子一撒下,就有福了。
⊙對父母回報物質上的「孝」,是狹窄的孝;能將父母所生的身軀用來造福人群,才是發揮大孝。
靜思小故事·之一
有一個棄嬰被人送到醫院,消息傳出後,就有很多人前往登記認養。而醫院裡還有一些被子女遺棄的老者,即使院方一再聯絡、催促:甚至勸導其子女前來照顧,卻無人願意來看看他們年老的父母。
幼小的生命遭到遺棄雖然可憐,但是還有那麼多人願意領養;而那些年老體衰的人呢?連自己的親生子女都不願意來看他一眼,更遑論奉養了。實在令人感歎啊!
靜思小故事·之二
慈濟醫院病房有一位年輕的媽媽,不吃也不睡,一直看顧孩子。我們的委員不斷地安慰她,請她去睡一下,並願意代她照顧孩子,她還是無法入睡。
一天下午,我去醫院時,看到一個婦人蹲在門診部的牆角邊。我以為她是患者,因為她滿臉都是病容,好像已病了很久。我走近想扶起她,並問:「妳是不是很痛苦?」
她回答:「沒有啦!我不是生病,我在等人。」
過了一陣子,我才想起她就是那天在加護病房的那位年輕媽媽。她仍然為孩子勞苦奔波而毫無怨言,真是偉大的慈母心啊!
美好的淨土
靜思小語
⊙社會安定,少不得一人之力;社會混亂,多不得一人之愚。
⊙愛人則實愛已,讓人則是自護。
靜思小故事
很多人批評現在台灣治安不好、社會秩序失控、生活品質降低等等,但我常想;台灣具有無窮的希望,台灣是一個極易淨化的寶島。只要有心推動,用心保護,使它不受任何污染,它就能夠呈現一片完整而美好的淨土。每一位生活在台灣的人,都應該要有知福、惜福的認知。
墮落豈能當快樂
靜思小語
⊙很多人把墮落當快樂,把火炬當玩具,怎不教人替他捏把冷汗?
⊙沒有智慧的人,往往在自己怨恨某個人時,也煽動其他人跟著去怨恨那個人。
⊙喜歡湊熱鬧的人,常會因此招來很多煩惱。
⊙《水懺》文中有一段話:「九孔常流不淨物。」人的身軀不斷在產生穢物,若不每天沖洗,會連自己都受不了。然而卻有那麼多人執著這個不淨的「我」,拚命製造許多醜陋的事物。
靜思小故事
台南地區曾經發生飆車惹禍的暴力事件。馬路兩邊擠滿了圍觀的民眾,幾千人以看好戲的心態,等著那些用生命作賭注的飄車騎士表演飛車。警察人員出動取締飄車行為,卻引起那些飄車族的不滿,以飛車衝撞警車,結果造成三名騎士受傷。
一些旁觀者見狀,群情激動地跑到交通警察大隊搗毀警車,並潑汽油加以燒燬,甚至丟磚塊、石頭,把交通警察隊部砸毀。結果火勢蔓延,還殃及無辜民眾的房子、家產。而維護民眾安全的警車,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產最快捷、最機動的交通工具,價格都非常昂貴,也一輛輛被燒燬了:國家的公物、百姓的血汗,就這樣付之一炬。
看到這些行為,實在很心痛。為什麼我們住在如此安居樂業的地方,卻要去招惹煩惱禍端呢?如果每個人能知福、惜福、再造福,那該多好,
老吾老
靜思小語
⊙當我們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時,事實上對方已經回報我們一分「歡喜心」,這分歡喜心能夠消除身心的疲勞。
⊙愛,要愛得像清水、明鏡一樣,一旦景象離開,立即恢復澄清,不再留存任何色彩。如此,我們才能愛普天下的眾生。
⊙以清淨心做好事就是功德:若是捨不得、沒有歡喜心,就沒有功德。
⊙真正的「名」是從良能發揮出來,根本不需要去爭取,該得的總是會實至名歸。
靜思小故事·之一
功德會於每年中秋節前夕,都會舉辦「送月餅到貧戶」,給予他們溫馨的慰問。
月餅雖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是對於那些孤苦無依的老人來說,卻是一種精神上的大補品。
當我們把月餅送到他們家時,老人們都高興得拉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放!像是父母見到遊子歸來般,那情境讓人看了,實在既同情又感動。佛陀教導弟子:「你們看到年老的人,要把他當作是自己的父母……看到年幼的孩子,要當作是自己的兒女。」我們何妨權充遊子省親,孝敬老人,盡量使他們得到心靈的安慰,這也是眾生的一大福田啊!
靜思小故事·之二
有一年的耶誕節,慈濟美國分會濟助了三百多位無家可歸、衣食欠缺的流浪漢。強盛的美國尚且如此,何況是台灣呢?再富裕的社會,再發達的經濟都難免路有餓殍,暗角仍有許多急需援助的貧困眾生哪!
這塊生長的土地
靜思小語
⊙天災起自共業,而人心造就其業;欲救世間災難,必須先救人心。
⊙要救天災人禍,必須先淨化人心,把一切眾生的良知啟發,使其發揮愛的精神力量。
靜思小故事·之一
目前,我們有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垃圾問題。我常想: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垃圾呢?
有一天我路過垃圾場,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有許多中古尚可使用的沙發、傢俱丟得到處都是:還有一些很新、質料很好的衣物,也都滿地亂丟。
原來是富有的物質生活,使多數人忘了惜福、節儉的美德,隨意丟棄物品,造成環境的污染。
靜思小故事·之二
有一回,我去台中拜見我的師父時,車子經過公園旁邊的一條大馬路,看到馬路旁的垃圾很多,一片髒亂,當時我就想:如果讓外國人看到這種髒亂的情形,一定會使台中人顏面盡失。
我們應該關心自己的生活質量,所謂的生活質量並不是指房子蓋得很富麗堂皇,如果只把房子蓋得很漂亮,住家外面卻是一大堆垃圾,充其量也只不過是個高級垃圾堆而已。
靜思小故事·之三
我去台北時,有位老先生一看到我就說:「罪惡啊,現代的人實在很罪惡,不但破壞了祖先開墾的財產,也賣空了未來子孫的資源,真是作孽啊!」這話聽來實在感觸良深,
我們既然生長在這塊土地上,就有責任保護國家,愛護我們的鄉土。祖先們流血流汗為我們開墾這塊美麗的土地,我們也有責任為子孫保留這些資源哪!
惜生
靜思小語
⊙有些人寧願結「聖人富貴緣」,不結「苦難眾生緣」,但是苦難的眾生雖然業重,只要有一分因緣去修行,同樣也有成佛做聖的機會。
⊙多數人會開心自己的體重是胖或瘦,卻很少有人會稱量自己的行為——是善業重或惡業重?
靜思小故事·之一
路經南回公路到西部的人,必定知道楓港的公路車站前,有好幾家賣吃的商店。他們所賣的特產,其實是一種殘忍的買賣,那是活生生的伯勞鳥。他們把鳥兒的腳,一隻連著一隻綁在一起,貫成一串串地倒懸,讓牠們吱吱悲鳴掙扎著。遊覽車及公路局班車,一到楓港都會停歇十分鐘,讓旅客下車活動。當他們看到這些可憐的小生命痛苦地掙扎悲鳴著,不但未心生同情,反而急著想吃牠們的肉,真正是弱肉強食啊!
我曾經路過這地方,看了非常不忍,向店東買了一百多隻鳥;待車子開離楓港後,才又一隻隻地放生了。同車的人都用奇異的眼光看我們,可是看到牠們得到生命的自由那種快樂、振翼飛翔的美態,我們的心就像牠們飛上天空一樣的歡騰!
靜思小故事·之二
從醫學、科學上可發現,現在很多疾病都是從肉類所帶的細菌而傳染的。報紙和電視新聞曾經報導,因為台灣的牛肉供應不足,所以從外國進口九十多頭牛。在檢疫時,發現竟然都是帶菌的病牛,既不能讓人食用,又要想辦法將牠們滅掉,最後只好先打死再燒燬。
其實,台灣飼養的豬、牛、雞、鴨也一樣有病菌。所以,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最好不要食用。
另外,佛陀也告訴我們:六道眾生是互相輪迴的,說不定這隻豬、雞、鴨是我們的父母所轉世,因此應該護生,盡量不食眾生肉靜思小故事·之三
慈濟醫院的曾院長告訴我,一口吸進肺部再吐出來的煙,具有四千種化學成分,其中有十五種成分會致癌。所以目前一些公共場所都在禁煙,因為抽煙除了傷害自己外,也會讓吸到二手煙的人受害。
抽煙吞雲吐霧是一種污染,吃檳榔、吐檳榔汁也是一種污染。曾聽說外國人來台灣觀光回去後,都會向人說:「台灣人很行,一面吐血,還能一面開車。」把台灣人形容得人人都是病夫。
為什麼我們要抽煙、吃檳榔來污染自己的身體,又污染空氣?我們不但要保持自己的健康,也要使別人健康。
菩薩之愛
靜思小語
⊙天堂沒有菩薩,也不需要菩薩;苦難的地方才需要菩薩,也才有救苦的菩薩。
⊙眾生的愛與情,有時間性與範圍的限制:愛只限於親人及有緣的人,情則只限於今生今世。佛菩薩所愛的眾生,是帶著過去的緣,今生來度:由現在的因,未來還要度下去。
⊙以毅力發揮慈心,完成一分真實、完美的形態就叫做「善」有了真善美的形態,自然就能聚合、吸引許多人群,共同完成我們的志業。
⊙「普度」是指在眾生最危厄、困乏之時,能幫助他解脫出來,得到身心自在。
⊙心無邪思,形無欺詐,克己利人,即是真善。
靜思小故事
有一次,我看到「公共電視」播映諾貝爾獎得主特蕾薩修女的感人事跡。為了拯救那些苦難的眾生,修女們奉獻出悲天憫人的慈心和付出所有的生命,犧牲一切為貧苦、病苦的蒼生服務,所以獲獎是名正言順、受之無愧的!她有偉大的愛心與精神,因此得到大眾最高的敬意。
這就是菩薩精神的表現,也是她終身所依歸的宗旨。「慈濟」的慈善大愛與她的博愛精神,其實是一樣的。我們更應該加緊腳步,發揮大愛,珍惜人生。
菩薩心腸
靜思小語
⊙菩薩的心有如清涼、柔和的月光,不會讓人有壓迫感,卻能朗照所有境界,讓它充滿光明。這分光明就是智慧,沒有壓迫感就是無限的慈悲。
⊙所謂保持「佛心」,就是要時時保持冷靜,時時對他人起慈憫心。
⊙舉手投足間,要輕輕提起、溫柔放下,使我們生活在平和、靜定而不躁動的氣氛中。
⊙時時刻刻寬恕別人,可以發揮心中愛念。
⊙上當不見得就是吃虧,吃虧才能廣結善緣,度化眾生。
靜思小故事
有一年的中秋月比往年圓。那晚,我忙裡偷閒出去賞月,步行到庭院中抬頭看月亮時,不由得聯想到佛經中的一句話:「菩薩心如清涼月,常游太虛畢竟空。」月亮那麼圓,月光那麼皎潔,我們的心是不是和月亮一樣那麼圓融、清涼,顯露出無比清淨的柔光、照徹大地呢?
用慈施悲
靜思小語
⊙不滿足的愛就是「缺愛症」要對治社會的缺愛症,最好的藥方就是「用慈施悲」。
⊙仁就是愛,愛就是護生,好好付出愛心保護生靈,不必刻意去求仁。
靜思小故事
新聞傳播媒體經常報導台灣的社會風氣不良,治安情況堪慮,使得人心惶惶,很多人急欲移民。
事實上我們所看到、聽到的負面訊息,只是報章雜誌的一角或電視屏幕上的幾個鏡頭而已;光明美好的正面訊息仍然處處可尋啊!
就我所知,數十年來,有無數的好人有增無減地投入慈濟的行列,不求回報地付出心力、默默行善。這分無染的長情、清淨的大愛,正悄悄地淨化許多有緣人的心靈。
社會愛
靜思小語
⊙凡事只知開心自己,就是「消極」。
⊙能在困境中完成的事業,才是歷史性的工作。
⊙有福的人往往「享」福,而忘了繼續「造」福。
⊙移民到國外是寄人籬下,在國內是做自己的主人:與其消極地移民逃避,不如積極地淨化人心。
靜思小故事
現在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社會治安不良,我們要趕快移民到國外。」這實在是消極的做法。我們的祖先辛苦建立家園,開墾了這塊美麗的寶島,我們怎捨得丟棄呢?
異國他鄉再怎麼好也比不上自己的家園啊!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心念,那就是要用什麼方法來促使台灣更美好、更進步,使台灣能不治而安!我想這需要教育,而且需要宗教的精神力量。
社會之禮
靜思小語
⊙人為何不去創造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因為捨不得付出(貪),不但不能捨,反而要爭(瞋)。為什麼要爭?因為不明真理(癡)。這是我們內心的三種大毛病。
⊙做好事是由心指揮,做壞事也是由心做主,因此要好好調節自己的心。
⊙事事與人計較,則處處與人結怨。
⊙現在的人懂理而不懂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理」。若人生道路行不通,人與人之間無法融洽、和順、遵守禮節,還談什麼道理呢?
靜思小故事
目前慈濟人在全省各地回收垃圾所變賣的錢,每個月都繳給功德會。如果人人都能動手去做,每個月就能累積多少資金呢?點點滴滴都是力量,這就是發揮良能。
慈悲喜捨
靜思小語
⊙時時自我祝福,生活在滿足中,並學習時時刻刻柔言愛語,祝福他人。
⊙智慧能分辨善惡,謙虛能建立美滿人生,這兩者一定要平行。
⊙利用時間,發揮良能多付出、利益一切眾生。在付出時,會覺得生命更踏實、更有意義,一點也不空虛,這就是幸福。
靜思小故事
本會每月一次慈濟委員聯誼會及慶生會,全省各地委員、會員大家齊聚一堂,在聯誼會中互相慶生祝福。
的確,慈濟人的生日,應該讓我們虔誠的祝福、慶賀。因為世界上有這麼多具有愛心、閃閃發亮的壽星,就如黑暗中一支支的燭火,點綴了世界,才顯得美麗可愛:亦如髒亂的污池,因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而使世界更清新。
慈濟精神
靜思小語
⊙我們要將社會光明的一面推展出來,去啟發那些要做還沒開始做的人,以及有心要做卻苦無機會或有力量做卻埋沒良知的人,這就是「淨化人心」。
⊙善種子不怕多。撒下多少種子,將來就有多少收穫;若自認種子播得夠多了,那收穫也只限於這麼多了。
⊙露珠雖微,卻也能潤濕土地,滋養群生。
⊙「人生」並非指活在世上多久,而是能為人服務的生命才叫人生。
靜思小故事
古人說:「細水長流能穿石。」慈悲善念能像那細水一樣長流,就是最堅硬的石頭也會被它貫穿。不要輕視自己所捐獻的數量,每一點一滴都是各項救濟活動的力量。佛教慈濟的事業,的確需要大多數人的力量來推行,才能發揮它長期的效力哪!
附錄
愛心猶如金礦
證嚴法師榮獲麥格塞塞獎,消息傳來,雖令人高興,但並不意外,因為實至名歸。
這位「慈濟功德會」的創辦人以「慈、悲、喜、捨」的佛教精神,勵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救世濟人,真是功德無量。
證嚴法師雖為一介尼師,但他用佛心結合人心,匯成無比的力量。這個力量不僅結合了一百五十多萬會員興建了醫院、學校,濟助了貧病孤寡,尤其重要的,他發掘了社會的愛心。
西哲愛默生曾說:「愛心猶如金礦,假如能把它掘出來,它就能做到連黃金都做不到的事情。因為人類之所以為高智生物,就在於有愛心,而愛正是人類最大的力量。」
證嚴法師對人群最大的功德,就是開掘出了「愛礦」,原來我們社會還是有那麼豐富的愛心。證嚴法師說:「一個人做不了什麼大事,合眾人之力才能完成理想。」這就是他為人欽佩的原因。要知能合眾人之力,決非簡單之事,尤其在今天的時代。
工商社會貪於財貨,自然趨於功利。早在一干多年前,白居易就寫出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粱買茶去」的「琵琶行」。雖然古人重農而輕商,我們不必苟其價值觀,但「潯陽江頭夜送客」的千古絕唱,倒也寫出了爭名逐利之實情與無奈。
到了今天,人情之日薄而逐利之日重,不知較之古時嚴重幾許。功利熏心,甚至而有種種之不法:爾詐我虞,彼此攻訐,互不信任。面對如此情勢,時人都穿了一套隱形盔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為往古之明訓,但防禦過當,讓整個社會籠罩在一片冰霜之下,的確已成為工商社會之通病。
不過在這塊龐然冰霜之下,仍有熠熠愛心,只是被社會現實封鎖住,無法釋放出來,生怕放不得所,轉為人利用:更怕放不得時,而遭人恥笑。於是愛心雖熾,也只好埋在心底,不敢表白。
證嚴法師的苦行與願心,感化了世人,贏得了信賴。由市井至廟堂,自白丁至鴻儒,從貧戶至富室,愛心都被啟發出來了。固然待濟之人得到實惠,而濟眾之人也得到了安心。文藝復興時代,法國著名人文主義作家蒙田曾謂:「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我。」我們這個社會透露證嚴法師的志節,表達了愛心,也從而認識了自我,在堅厚的冷酷冰霜下,找回了失落已久的良知。這種釋然與解脫,真可說是功德無量!對個人言,心田一片澄清;對社會言,福田一片祥和。這正是我們今天馨香禱祝的。
證嚴法師曾說:「有願放在心裡,沒有身體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種子,皆是空過因緣。」這話具有大智慧,不由得讓人想到宋明理學家之主張能行。只在心裡起願而不做出來,什麼用也沒有了。證嚴法師能深體個中三昧,由二十五年前「每天出門前,先存五角錢以濟世」做起,到今天,竟成慈濟功德會那麼大的善舉。
自漢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雖然在學術上定為一,但也由而奠定了孔門「有教無類」的平等思想。佛教自印度東傳後,以「普度眾生」的信念,契合於儒家的精義,因而為中國學術界所包含。然其小乘思想之出世觀,卻為士大夫所不取;君子所求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又豈容有識者獨善其身呢?
證嚴法師目睹人世之惡而發願行善,尤其念到、意到、志到、行到,乃卓然有成。否則徒有願心,也只是鏡花水月。他之受到世人推重與肯定,也就在此。
證嚴法師的「無聲」與使人尊敬和信服的無限影響力,在這個勢與財氾濫的無情社會中,是一帖救世良藥。
這是最值得我們省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