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因果報應錄3
唐湘清居士撰

第三篇  孝順善報類

 

01  楊黼受老僧開示竭力孝親

 

楊黼,是安徽省太和縣人。他感覺人生無常,立志修道,聽說四川省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為了要親近明師,他就辭別雙親,離開故鄉,到四川去訪師求道。剛抵四川省境內,遇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很恭敬的頂了一個禮,老和尚問他說:「你從哪里來?到四川來做什麼?」他答道:「我從安徽省來,想到四川參訪無際大師,修學佛法的大道。」老和尚說:「你要見無際大師,那不如見佛。」楊黼問:「我很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里,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老和尚說:「你趕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腳上倒穿鞋子的,那就是佛了。」楊黼聽了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就整理行裝,雇舟返鄉,在路上跋涉了一個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蒼茫的黃昏,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媽媽開門,他媽媽聽到寶貝兒子回來了,歡喜得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的出來開門,迎接愛兒。楊黼看到披衾倒屣的媽媽,頓然覺悟父母才是活佛。從此以後,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方面,儘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儘量使父母快樂,後來楊黼享八十歲的高壽,臨終時候,誦金剛經的四句偈,安詳而逝。(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佛教的大集經上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古德有云:「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現在雙親,就是釋迦彌勒,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從以上佛教的經文及古德的言論,可知無際大師對楊黼的開示,確有至理。

 

02  徐一鵬純孝感動猛虎

 

徐一鵬,是浙江省鄞縣人,對父母很孝順,家中貧苦,不得不出外謀生,在海濱一個村莊中設館授徒。有一天夜間,他做了個奇異的夢,醒來以後,對主人說:「恐怕我的父親在家中病重,我急欲回家看一看父親。」他在歸家的途中,經過一處山嶺,忽然遇見一隻猛虎,由於孝父的一片誠心,雖然遭此危險,一些也不驚慌,他很鎮靜的祝禱說:「我為了父親害病,急欲回家侍候,願老虎憐憫,不要阻擋我的去路。」說也奇怪,那只老虎好像很受感動似的,竟回頭而去。徐一鵬回到家中,他父親本已病重得昏迷不醒,看到兒子回家,竟蘇醒過來,對他說:「我的愛兒,你回家的時候,在路上遇到老虎嗎?剛才我被攝至冥府,聽到一個緋衣人的談話,知道我本來已命該壽終,因為兒子純孝的感動,使猛虎也退避,冥司特地延我壽命一紀。」後來他父親的病,果即痊愈,過了十二年才去世。(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感應,近今西洋科學家亦極注意研究。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日臺北中央日報刊載李元慶譯「神秘的靈感」一文,報導美國杜克大學靈感心理學專家李恩博士,研究心靈感應,極具成就。我國古代書籍,對於心靈感應的事實,頗多記載,如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曾參,他的母親在家中有事咬著手指,曾參在山中就發生心痛的感應。本文所載孝子徐一鵬,他的父親在家病重,他在外就得到奇異的夢,這也是父子間的心靈感應。從孝子曾參及本文徐一鵬的事實看來,可以證明父慈子孝,最易發生感應。

 

03  潘綜以死救父免於匪禍

 

潘綜,是晉朝時代浙江吳興人。當時妖党孫恩作亂,匪兵攻破村邑,潘綜有一個年老的父親,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難於行動,他就背負著父親,逃避匪禍。因此他不得不走得很慢,有給匪兵追上的危險。他的父親潘驃對他說:「我年已衰老,不能行動,無法逃走,你年紀輕,獨自一個人逃,還可來得及避去匪禍,如果帶著我走,走得很慢,勢必給匪兵追上,那麼我們父子二人都要遇難。希望你不要管我,自己一個人逃,可以保全你的生命。」潘綜聽了父親這一番話,雖覺很有道理,但還不肯捨棄年老的父親,結果終於給匪兵追上。潘綜向匪兵叩頭說:「我的父親已是七十多歲的高齡,求求你們饒恕他,保全他的老命吧!」他父親潘驃也向匪兵請求說:「我的兒子年齡輕,本來可以走避,為了不肯捨棄我,所以沒有走。但我年已老,死也沒有關係,只求求保全我兒子的生命。」有一個匪兵正要舉刀砍殺年老的潘驃,老人家嚇得魂不附體,潘綜急忙把老父抱在腹下,匪兵就舉刀轉砍潘綜,一時被砍得皮破血流,頓時昏暈過去。忽然另一匪兵跑過來,對其餘的匪兵說:「這一青年以死救父,是難能可貴的孝子,怎麼可殺他呢?殺孝子是不祥的事,萬萬不可殺!」其餘匪兵聽了,急忙把潘綜救活過來,護送他們父子二人安全回家。(取材自德育古鑒)

 

04  孝媳守護病姑得免火災

 

清代乾隆庚子年間,北平(即今北京)竹斜街發生大火,焚毀的房屋,達百餘棟之多,死傷的民眾,數以千計,一時大哭小喊,情況極為淒慘,至於損失的財產,更無法估計。可是在這一場大火中,也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奇蹟,就是在火災的斷壁殘垣之中,竟有一間破屋巍然獨存,未被火焚。這一間幸運的破屋中住著什麼人呢?為什麼能單獨避去火災呢?據人們這樣說:破屋中僅住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婆婆,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寡婦,她們姑媳二人,相依為命。老婆婆的兒子,早於幾年前去世,鄰村的人,很多來向寡婦說媒,勸誘她再嫁,可是這位年輕的寡婦,因為婆婆久病臥床,需要她日夜看護,侍奉湯藥,所以她寧願犧牲自己的青春,堅持拒絕人們的說媒,表示決不再嫁。一年復一年,她細心耐煩的看護著病姑,口無怨言,面無怨色。在這一場大火災中,當熊熊的火焰燃燒到她們的鄰居時,忽然風勢轉變了方向,所以火焰沒有燃及她們的房屋。當時的人,都認為是孝媳守護病姑的孝行,感動了菩薩,因而菩薩保佑她們免了火災。(取材自灤陽消夏錄)

 

05  道丕法師誠感父骨

 

後周道丕法師,是陝西長安貴胄里人,自幼抱著出世的大志,七歲就出家做和尚。十九歲時,長安發生戰事,帶著母親到華山避難,住在山洞中,那時因為兵災的影響,米價很貴,沒錢買米,只得餓著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母親問他:「兒子吃飽飯了嗎?」他雖饑腸轆轆,但為了避免母親傷心,回答說:「我已經吃飽了。」他的父親是一位軍人,在霍山的戰役中陣亡,他母親對他說:「你父親在霍山戰死,屍骨暴露在風霜中,你能把它尋回來安葬嗎?」法師奉了母命,一路趕往霍山,尋取父親的屍骨。可是他看到戰場上東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無法知道究竟哪一具是父親的遺骨。他就日夜的誦經,向空中祈禱說:「古人精誠的感應,有滴血認骨的事,現在我要尋取父骨,祝願群骨之中,如果有轉動的,那就是我父親的遺骨。」他專心一志的注視著一大堆白骨,精誠祈禱,過了幾天,忽然有一具髑髏從骨堆中跳出,搖動了很久,他知道這絕對是父親的遺骨,不禁高興得跳起來,把那具髑髏抱在自己的懷中,帶回家中見母親。就在這天夜間,他母親也夢見丈夫歸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法師帶著父親的遺體回來,隨即安葬。當時的人,都認為道丕法師的尋得父骨,是至孝的精誠感應所致。後來法師在朝中講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頗獲朝野人士敬重。像道丕法師的孝行,絕粒而餉母饑,誦經而獲父骨,真是大孝兼乎存歿,至行超乎古今,可說是佛門中具有孝行的模範人物。(取材自高僧傳)

 

湘清按:蕅益大師有言:「世人病釋氏無父,而釋氏之孝其親,反過於世人,傳記所載,蓋歷有明徵。」從道丕法師孝行的故事,不僅可以證明至孝的感應,且足以破除世人「釋氏無父」的誤解。

 

06  宗賾禪師念佛度母

 

宋代長蘆宗賾禪師,湖北襄陽人,自幼喪父,他的母親陳氏,把他帶往舅父家中撫養。少年時代,讀誦儒書,博通世典。二十九歲,忽然覺悟人生的無常,立志修學佛法,禮長蘆秀禪師出家,參通玄理,深明宗要。想到母親養育的深恩,當圖報答,就迎接母親在寺內方丈東室,朝夕侍奉,除了供養豐富的物質外,更懇切的勸導母親念佛,修學淨土法門,過了七年,他的母親在念佛聲中,安詳生西。禪師曾著勸孝文行世,共一百二十篇,前一百篇,說明物質的奉養,是世間的孝,後二十篇,說明勸父母修淨土,是出世間的孝,往生西方上品上生的果,當以孝養父母為先。(取材自淨土聖賢錄)

 

湘清按:蓮池大師有言:「人子於父母,服勞奉養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顯之,大孝也;勸以念佛法門,俾得生淨土,大孝之大孝也。」據此而論,那麼像宗賾禪師的念佛度母,可說是「大孝之大孝」的典型了。

 

07  徐積侍母寸步不離

 

徐積,是江蘇省淮安縣人,在三歲時,父親就已去世,他每天晨晚,跪在地上哭呼父親,十分悲哀。少年時,讀誦孝經,想到父恩難報,常常流涕不止。二十歲以後,跟從胡安定先生求學,深得孔門正心誠意的道理,因此事奉母親,更加謹嚴,除非遇有極重要的大事,決不輕易離開母親的身旁,每天衣冠端正的侍候,備了豐美的食物孝養。後來他赴京參加考試,因為不忍離別親愛的媽媽,就背負著老母徒步進京,真是形影相隨,朝夕相伴。他的父親名石,因此他生平遇見了路上的石,不忍加以踐踏,有人對他說:「你要避免踐踏路上的石,那是不可能的事。」徐積答道:「我並不是故意躲避路上的石,實在因為我的父親名石,所以我一看到石,就要想到我的父親,不禁惕然傷心,不忍踏在上面了。」母親去世的時候,他痛哭到嘔出血來,數天水漿不入口,居喪在墳墓旁的小屋中,每天在墓前哀呼問視,如同母親生前一樣。徐積去世以後,後人諡為孝節先生,至今祭祀不絕,人們都很崇敬他,認為徐先生的孝行,可與曾閔相比呢!(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大般涅槃經云:「我母受大苦惱,滿足十月,懷抱我身,既生之後,推幹去濕,除去不淨,大小便利,乳哺長養,將護我身,以是義故,我當報恩,色養侍衛,隨順供養。」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善男子,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以上經文,說明慈母健在,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所以徐積先生在他母親健在時,要寸步不離的侍養;反之,慈母去世,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故徐先生在母親去世時,痛哭到嘔出血來。但在佛教的看法,慈母去世,固然是人生最悲痛的事,惟在臨終時,萬不可在床前哭泣,以免妨礙生西,而應抑制悲傷,以念佛代替哭泣,助慈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對。

 

08  顧態奉父誠心不欺

 

顧態,是一位天性很孝順的人。他的父親娶妾,生了兩個兒子,十分鍾愛,顧先生以教書為職業,每年所得薪金,全數奉獻給父親。庚子年的春天,他受聘為張氏家塾的老師,到任的那日,張氏知道顧先生的孝行,就把全年的薪金,一次送給他,並且對他說;「今天我送給你的銀子,你的父親不知道,這裏有人出售田地,你可把這銀子買田,到了秋收以後,可以獲得幾石的租米,這樣才是增加收入的好辦法,何必把薪金都給父親呢!」顧態回答說:「父親是我家庭中的家長,我的薪金收入,應該都給父親分配應用,才能盡到做兒子的責任。我怎可為了幾石租米而改變孝心,怎敢把錢私用而欺騙我的父親呢?」他收受了張氏全年的薪金,仍是誠心恭敬的全數奉獻給父親。由於顧先生孝順的榜樣,所以他的兒子都有良好的品行,有一名叫際明的兒子,少年時就考中了進士,做到翰林的官位。(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佛教的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上說:「慈父之恩,高如山王。」儒家的孝經上說:「孝莫大於嚴父。」像本篇故事中的顧態先生,誠心尊敬其父,可說是莫大的孝,因而能得到高貴的兒子,真是善有善報。

 

09  楊孝子行乞供親死後升天

 

楊孝子,是江蘇省武進縣圩橋里人。他的父母親生活十分貧苦,並且體弱多病,終年與床褥為伍,苦水為伴,除了衣食以外,還要支出很多的醫藥費。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楊孝子實在無法負擔父母親的生活,萬不得已,只好冒著恥辱做乞丐了。把行乞所得食物,供養父母,倘若父母還沒有吃飽,雖然自己餓得饑腸轆轆,也不敢先吃,一定要待父母完全吃飽以後,方才進食。如有美好的珍貴食品,就跪在父母的面前,很恭敬的獻給雙親吃。不僅在物質上,使父母親的衣食滿足,另在精神上,使雙親有所娛樂,可是地處鄉間,沒有戲院劇場等娛樂場所,楊孝子就自己編造了很多山歌,在雙親面前,一面唱歌,一面跳舞,博得雙親的歡笑。這樣經過了十多年,當地的人,都為楊孝子的孝行所感動。有一家富戶,要雇楊孝子為傭仆,但他並沒有接受,回答富戶說:「我的雙親終年害病,纏綿床褥,我每天除了行乞之外,就要在家為雙親侍奉湯藥,不能一天離開家庭,所以我無法到你家中來做傭仆,只能謝謝你的好意了。」從此以後,他仍是像以前一樣的行乞,稍有餘錢,就替雙親延醫診病。後來楊孝子的父母相繼去世,他把行乞所得的錢,買了兩具棺材,脫下自己的衣服做殮衣,雖天氣嚴寒,赤身忍凍,也不顧惜。父母的遺體葬在田野間,他露宿墓旁,日日夜夜的哀哭,過了一個多月,竟因悲慟過度致死。

 

在楊孝子死後的一天,鄉間有一姓徐名道之的人,因病去世,被鬼差帶到冥府,看到一個穿著紫袍的冥官,向冥王報告說:「楊孝子到了。」冥王趨前歡迎。徐道之仔細一看。原來冥王所歡迎的人,就是剛去世的楊孝子。當時聽到冥王對楊孝子說:「久仰你的孝行,像你這樣的大善人,我們地府是不敢驚瀆你的。現在天帝有命令,召你升到天堂去。」徐道之因經冥官查明陽壽未盡,回陽蘇醒了。在徐道之復活以後,逢人便講述在冥府親聞冥王宣佈楊孝子升天的事,因此當地的人,都知道楊孝子死後,受到升天的善報。(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依佛教的人天乘而論,孝行可得升天的善報。再進一步而言,修學佛教的出世法,求生西方淨土,尤應以孝順為本。佛說觀無量壽經列舉求生西方極樂國土的條件,當修三福,而以孝養父母列為三福的第一,可見孝順在出世法上,亦極為重要。楊孝子因未聞佛法,所以雖極孝順,其福止於升天,倘能更進一步,念佛求生淨土,那麼往生極樂,尤勝於升天萬倍了。

 

10  崔侍郎竭力孝母子為賢相

 

崔沔,自幼就有孝順的天性。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母親因為悲哭過度,得了目疾,十分嚴重,崔沔變賣了家產,遍請名醫,為母親診治目疾,可是他母親目疾太厲害,終至醫藥無效,雙目失明。自從母親成為盲人以後,他每日躬親奉養,至誠恭敬,三十年如一日。凡是母親的衣食及一切用具,都依照氣候的寒暖,適時供養,使老人家的生活過得很舒適,沒有絲毫的匱乏。每逢美景良辰,一定要扶著母親到野外去遊玩,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雖老母雙目失明,不能欣賞美麗如畫的風景,可是崔先生把大自然的事事物物,描述得活龍活現,津津有味地講給母親聽。以及社會上每日發生的動人新聞及趣事,也一一向母親有說有笑的談論,解除老人晚年的寂寞,忘記了雙目失明的痛苦,樂而忘憂,十分愉快。後來崔先生年齡漸高,官位亦尊,還親自與兒子侄兒等,在庭園中種植了很多桃、李、橘、柿等果樹,使母親四季都有新鮮的水果吃。到母親去世的時候,他悲傷得形容憔悴,口吐鮮血。他為了報答母恩,晚年終身茹素。由於崔先生有高尚的德行,所以官也做得很大,位至「中書侍郎」的職位,他的兒子佑甫,也成為一代的賢相。(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感應篇彙編上說:「孝子事親,不可使吾親有冷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不可使吾親有驚怖心,不可使吾親生愁悶心,不可使吾親有難言心,不可使吾親有愧恨心。」像本篇故事中的崔沔先生,於美景良辰扶親出遊,對母笑談故事,就是實行了「不可使吾親有冷淡心」,「不可使吾親生煩惱心」,「不可使吾親生愁悶心」的孝行。

 

11  朱壽昌修懺遇母

 

宋朝朱壽昌,是刑部侍郎朱巽的兒子,他的母親劉氏,出身微賤,在壽昌七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與母親離婚,後來他母親又改嫁民間,不通音訊,到壽昌長大以後,常常思慕自己的母親,但不知母親的下落,苦於無法會面,十分悲哀。他就辭去了官職,立志一定要尋到母親,經過了萬里的跋涉,吃盡了千辛萬苦,還是沒有達到尋見母親的願望。當時沒有像現代一樣的報紙,無從在報紙上登廣告尋人,那樣毫無方向的尋訪,確實是十分困難、希望異常渺小的事。可是他並不灰心喪志,不達目的不罷休,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深信感應的不虛,他刺了自己身上的鮮血,用血寫成水懺一部,印施流通,利益大眾,並且日日夜夜的持誦水懺不輟,祈求佛菩薩的靈感。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有一天,他走到陝西同州地方,忽然遇見了母親,那時他母親雖已白髮蒼蒼,面有皺紋,但容貌還能認識,可是壽昌以前還是七歲的小孩,現已長成了大人,他母親卻不認識他了。壽昌親切的連呼:「媽媽!媽媽!」並且高聲的說:「我是壽昌,我是壽昌。」他母親哎呀一聲說:「我的兒,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此與你相見。」母子二人,二十多年不見,一旦會面,不禁驚喜交集,喜極而涕,抱頭痛哭,感動了很多路旁的行人,都駐足而觀。朱壽昌把母親迎回家中,盡心孝養,後來他出任「司農少卿」的官職,孝行更篤。當時士大夫中,對於朱壽昌的孝行感應,一時傳為佳話。(取材自夢溪筆談)

 

湘清按:近代心理學家,也承認有心靈感應的事。但心靈感應,並不常見,原因是如果缺乏誠心,就不易獲得感應。像這件故事中的朱壽昌,刺血書懺,晝夜持誦,萬里跋涉,而無退志,是何等的精誠!宜乎感應所致,而獲母子相會,俗語說:「誠則靈。」信然。

 

12  林承美樹德資親

 

福建林承美,在幼年時,父親就已去世,他母親艱苦的守節,才把他撫養成人。承美想到父母的深恩,恐難報答,因此日夜哭泣。有一位禪師對他說:「孝子思念親恩,痛哭是沒有益處的,當求怎樣報答的道理。古語說:『作善親有益,作惡親有憂。』你要報答親恩,只有戒殺放生,廣積陰德,才是真正的孝道。」承美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以後,立志戒殺放生,廣修救人濟世的善事,後來他享九十六歲的高壽,得到很高的科第。(取材自陰騭文廣義)

 

湘清按:孝經上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親,孝之終也。」可見立身行道,是孝的終極,而林承美的戒殺放生,廣修善事,尤為立身行道,報答親恩的好榜樣。

 

13  錢氏孝護翁姑全家免疫

 

清代順治甲午年三月,江蘇省武進縣(古名晉陵)城東居民顧成,娶錢氏小姐為媳婦。有一次,錢氏回母家省視父母,忽然夫家鄉間流行急性時疫病,傳染很廣,病死的人很多,有的全家數口都死於時疫,也有一條巷中的人,大半死去,只剩數人。病勢的兇猛,令人心驚股栗。如果得了這種急性的時疫病,至親也不敢過問,大家深恐傳染。不幸顧成夫婦也染了時疫,後來他的兒女等一家八人,全都染了疫病。錢氏在母家聽到了翁姑都患時疫的資訊,急欲回夫家視病,他的父母愛女心切,恐怕女兒也會染到疫病,所以力勸錢氏不要回到夫家去。可是錢氏深明大義,她說:「丈夫娶妻,原是希望我能侍候翁姑,現在翁姑病危,倘若我忍心不歸,那與禽獸何異!」終於不顧父母的反對,不怕疫病的猖獗,隻身回到夫家去。當錢氏回到夫家以後,顧成夫婦及其他染疫的全家八人,都霍然而愈。當時的人,都認為顧成全家能免於疫病的死亡,是由於錢氏至孝的感應。(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民國以來,我國由於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推翻舊道德」的惡劣影響,固有道德,日益低落。今世能孝順父母的兒女,固如鳳毛麟角,而求其能孝順翁姑的女子,更寥不可得。像本文的錢氏女,能不怕疫病的傳染,孝護病危中的翁姑,實可為今世女子的楷式。至於疾病的成因,固然是由於病菌,但科學家亦認為人身的抵抗力,足以抗禦病菌而不使患病,所以顧成全家的免疫,當是由於錢氏至孝的偉大正氣,因而增強全家的抵抗力,而使病菌無從作祟,免於死亡。這種因果事實,是很合於科學的,絕不能視為迷信。

 

14  吳二事母盡孝免於雷擊

 

吳二,是江西省臨川縣的一個貧民,侍奉老母,極為孝順,頗能博得老母的歡心。有一天夜間,夢見神對他說:「你前生有宿惡,明天午刻,將為雷擊死。」吳二因為不忍離開老母,求神救命。神說:「這是天數,沒有辦法避免的。」吳二深恐雷擊使母受驚,第二天早晨,準備了早膳對母親說:「我今天有事出門,請母親暫到妹妹家去。」可是他的母親不允許,過一會兒,天空中烏雲滿布,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吳二更加憂慮母親受驚,急忙把大門關上,自己跑到田野去,靜待雷擊的懲罰。哪知再過一會兒,天空放晴,吳二竟沒有遭受雷擊,平安歸家。回到家中以後,小心的保護著母親,還不敢把夢中的經過說出來。第二天夜間,又夢神對他說:「你的至孝感天,已宥除前生的宿惡。」後來吳二更加孝養母親,終身不懈。(取材自德育古鑒)

 

湘清按:佛教所說的因果報應,有「現報」「生報」「後報」之別,現報是現世造的業,現世受的果報。生報是這世造的業,來世受的果報。後報是某一世造的業,隔了二世以上才受果報。本篇故事主角吳二,因前生惡業,今生本來要受雷擊的惡報,這是屬於生報。但吳二因現世至孝的感應,未受惡報,這又是心能造業,心亦能轉業的道理。至於佛教雖非神教,只是佛教認為神還是六道中的凡夫,不能與至聖佛陀相比,但並不否認神的存在,所以在佛經及因果故事中,常有關於神的記載。

 

15  許坦捨命救親

 

許坦,是唐朝時代的孝子,在他十歲的那年,有一天,跟著他的父親一同入山採藥,忽然半路中跳出一隻猛獸大豹,張開了血盆大口,攫著他的父親。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小小年紀的許坦,並不驚慌,他一面鼓足了最大的力氣,高聲呼救,一面舉起了木杖,奔著向前追擊那只大豹。說也奇怪,那只兇猛的豹,竟出乎意外的,捨棄他的父親,回頭逃走。許坦的父親,得以死裏逃生,真是驚喜交集。父子二人,在飽受虛驚之後,再也無心採藥,就一同徐步回家。從此遠近各地的人,傳播著這一件頗有傳奇性的事實,大家都認為許坦的孝行,制服了猛獸。否則的話,那只兇惡的大豹,能猛攫他的父親,怎麼反而畏懼十歲的小孩子呢?這顯然是至孝的感應所致。後來這件孝行的美談,傳到朝庭,皇帝唐太宗聽了大奇,對侍臣們說:「許坦是一個小小的兒童,竟能捨命救親,因而制服猛獸,這樣令人感動的至孝,應該予以大大的嘉獎。」後來皇帝授予他「文林郎」的官銜,享受殊榮。(取材自歷史感應統記)

 

16  孫瑾孝感天晴

 

孫瑾,是元朝時代的孝子。侍奉父親及繼母,竭盡心力,表現至誠的孝行,頗為當時人民所稱道。父親去世以後,棺柩停在家中四年,他憂傷萬分,整日衣不解帶,每天只吃稀粥,斷絕葷腥,虔誠的念佛誦經,以期父親魂超極樂。將要出葬的時候,雇船載著棺柩渡江,正值狂風怒號,波浪洶湧,可是當運柩的船剛開出時,頓時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好像行於平地一樣,大家都讚歎這是孝順的感應。他侍奉繼母唐氏,宛如母親,有一年,繼母胸部生了一個大癰,膿血淋漓,呻吟床榻,痛苦萬分。他為孝心的驅使,不嫌膿血的污穢腥臭,用嘴吮著繼母的瘡口,用舌舐去皮膚上的膿血,過了幾天,繼母唐氏的癰,竟霍然而愈。唐氏又患眼病,起先只是雙目紅腫,視力模糊,延醫診治,病勢並未減輕,反而一天一天的加重。最後竟至雙目失明。他看到繼母不能看見世界上的一切,實在太可憐,他想,以前繼母患癰,是他用舌舐愈的,倘使再用前法,是否也有復明的希望呢?因此,他又不畏污穢,不怕麻煩,每天用舌舐著繼母的雙目,一星期,二星期的過去,並不見效,但他一點也不灰心,每天繼續為唐氏舐目,因為他想這樣最少可給繼母精神上的安慰,持續了兩個月,繼母的雙目,居然復明,重見天日,母子二人,真有說不出的喜悅。後來繼母老病去世,將要下葬的時候,每天苦於大雨滂沱,因而葬事受阻,他夜間向天號哭,祈求天公放晴。第二天早晨,果然雲開日朗,天空大放光明,葬事得以順利進行。葬畢以後,天又下雨,數日不止。天公放晴一天,分明是便利孝子葬母的。從孫瑾孝順格天的事蹟看來,可知孝順之至,所求皆應。無感不通,真是不可思議。(取材自歷史感應統記)

 

17  陳氏受託養姑

 

宋代有一位善良的女子陳氏,在二十歲那年出嫁,婚後正過著甜蜜的生活,哪知不到一月,她的丈夫奉命出征,新婚的離別,是多麼黯然神傷。臨別的時候,她丈夫諄諄地囑咐她說:「我離家以後,你要好好的侍養我母親。」她也溫存的安慰丈夫,使他沒有後顧之憂。後來她的丈夫在前線作戰陣亡,英勇地為國犧牲,陳氏既遭生離之苦於前,復受死別之痛於後,悲哀之情,不是筆墨所能形容的。但是為了要侍養堂上的婆婆,不能不節制悲哀,保重身體。她的父親看她雙十年華,忽然喪夫,倘若守寡,虛度青春,未免太可憐,所以懇切的勸她改嫁。可是陳氏意志堅決,回答父親說:「親愛的爸爸,你愛你的女兒,你更應尊重女兒的人格。我受丈夫生前的囑託,侍養他的母親,而今丈夫為國犧牲,我怎可違背我對丈夫的諾言,拋棄堂上的婆婆不顧呢?我寧可自殺,決不願再嫁。」她父親看她意志堅決,怕她真的自殺,也就不再勸她改嫁了。從此以後,陳氏勤苦操作,為人縫紉洗衣,所得微薄的收入,孝養堂上的婆婆,一直經過五十多年,從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到婆婆去世的時候,喪葬都能盡禮。陳氏節孝的美德,感動了遠近的人。偉大的事蹟傳到了朝廷,皇帝頒賜金旌,號曰孝婦。(取材自女範)

 

18  黃道賢減壽益親

 

黃道賢,是元代的孝子。他自幼喪母,全賴父親把他辛辛苦苦的教養成人。他深深地感覺到親恩如海,因此侍奉父親,竭盡心力,每天早晨及晚上,都要誠誠懇懇的向父親噓寒問暖,從來沒有一天懈怠。有一年,他父親患了很重的病,遍請名醫治療,哪知非但不見痊愈,反而一天一天的危險,神識昏迷,不省人事,竟使群醫束手。黃道賢看到父親危篤的病狀,急得日夜憂慮,手足無措。幸而他平日有宗教信仰,想起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難,有求必應,就在觀音菩薩聖像前焚香點燭頂禮祈禱,願意減少自己的壽命一紀,增添父親的壽命。俗語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當他祈禱完畢以後,父親的神識就清醒過來,全身病痛,爽然若失,許多名醫看到他父親不藥而愈,都歎為奇蹟。到了元統一年,他的父親才老病去世,果然符合增添一紀之數。道賢雖自願減壽,卻反而享到高壽,並且生活富足,兒孫滿堂,臨終的時候,毫無痛苦,安祥而逝。(取材自萬善之元)

 

19  吳老人諸子婦輪養記

 

清代江蘇省崇明縣,有一位吳姓老人,生了四個兒子,因為家中赤貧如洗,把兒子都賣掉,以求眼前的生活。那四個兒子都在富人家中當奴僕,長大以後,都贖身自立,各人娶了妻子,大家同住在一起。起初,他們奉養父母,是一月輪流一次。可是兒媳們說:「一月一輪,必定經過三個月後,才有侍候父母的機會,這樣對父母太疏遠,應當一天一輪才好。」後來覺得一天一輪,還是要經過三天以後,才能奉養父母,仍是太疏遠,應當一餐一輪更好。從此以後,他們改為每餐輪流,譬如早餐輪到大兒子奉養父母,午餐就輪到二兒子奉養,晚餐輪到老三,明天早餐就輪到最小的兒子老四奉養,這樣周而復始的輪流奉養父母。每逢五日十日,四個兒子共同設置美食在堂上,父母向南坐,四個兒子及孫子們東面坐,四個媳婦及孫媳們西面坐,大家依次向吳老人夫婦敬食敬菜。在老人食堂的後面,兒子們為老人置一木櫥,櫥中每家都放一串錢在裏面,當老人每次吃飯完畢,就回頭在櫥中取錢一,到街上去買水果糖餅吃,櫥中的錢,從來沒有匱乏的時候,因為四個兒子每天源源的把錢補進去。老人空閒的時候,常到知己朋友家中去玩,有時候與朋友一同下棋,有時與朋友一同打牌。他的兒子們知道老人家玩的地方,暗暗地送幾百文錢給老人的朋友,請朋友故意把錢輸給老人,老人贏了錢,洋洋得意,回家津津樂道的告訴孫兒們,或買玩具給孫兒娛樂,並不知道贏得的錢,就是自己兒子的,因此整天樂而忘憂,全家洋溢著一團喜氣。當老人九十九歲的時候,老太太九十七歲,長子七十七歲,次子七十六歲,三子四子也都已鬚髮斑白,五世同堂,曾孫玄孫繞膝,共約二十餘人。崇明劉公兆給吳老人題一門聯:「百齡夫婦齊眉,五世兒孫繞膝。」這真是人生第一樂事,孝順善報的現實寫照。凡是做兒子的人,都應當像吳老人的兒子一樣,竭力盡孝,及時奉養。大家不見世上失父的人嗎?要孝父親而無從盡孝了;大家不見世上喪母的人嗎?要孝母親也無從盡孝了。像吳老人兒媳們孝順的事蹟,真是值得世人效法的。(取材自漁洋夜譚)

 

20  魏母陳悟證居士割臂療親

 

魏母陳悟證居士,是清代末年湖南郴州詩人陳筠心先生的孫女,也就是邵陽佛學巨子魏默深大德的孫媳。他的兒子魏逖先,法名真安,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曾經講述他母親割臂療親的孝行,極能勸世勵俗,現在寫在下面:

 

魏母十二歲的時候,她的父親遠出謀生,因此只有她一人在家侍奉母親。有一天深夜,她的母親忽患急病,吐血不止,這時家中沒有一個男子,母女二人,驚惶失措。正在危急的時候,她毅然割下左手臂上的一條肉,煎了湯給母親吃,說也奇怪,她母親喝了湯以後,吐血立止,轉危為安。當時她為了顧慮母親心痛不忍吃,沒有告訴母親是煎臂肉的湯,只說是藥汁,也沒有對別人說,所以這件割臂療親的孝行,不但當時沒有人知道,且當時婦女都是穿的長袖衣服,無人發覺她臂上的刀痕,因此數十年來一直無人知曉,就是她的兒女也不知其事。直到一九二八年,這位童年時曾經割臂療親的魏老太太,已是七十三歲的高齡,這年冬天害病,她的兒子逖先居士,想到母親衰老之年,世間的供養,力不從心,就發心為母親祈求出世的大道,在十二月十八日,左臂燃香,為母發願祈求三業清淨。到同月二十三日的夜間,魏母忽有衰弱無力的現象,呼吸微弱,全家的人睹狀,就環繞在她病榻旁齊聲念佛。那年的除夕,逖先居士又於右臂燃香九炷,為母發普賢十大願。到了第二年,即一九二九年正月十五日的夜間,逖先居士的妹妹悟進居士,也燃香左臂三炷,正月十六日的早晨,又燃右臂六炷,三月初一日,逖先與二位妹妹,再各燃香左臂三炷,共同為母祈求佛力加被。這時魏母陳悟證居士,看到兒子們的孝心,極為感動。因此呼喚兒女們到病榻前說:「我在十二歲的時候,曾割臂醫療你們外祖母的急病,當初我絕對沒有希望將來我的兒女也能報答我,想不到現在我病了,你們竟為我燃這樣多的臂香,祈求佛力加被,這應該是我童年時割臂療親的感應。」說完以後,就揭開衣袖,露出左臂給兒女們看,大家才發覺魏老太太童年時割肉處的刀痕,長約三寸,寬約七八分,看到的人,都感動而泣。到了三月初六的辰時,魏母在念佛聲中,含笑合掌而西歸。

 

我們看魏老太太童年時的割臂療親,志在救親,非求名聞,所以經過六十年之久而無人知曉,因為純孝出於至誠,所以能不著相,不求表揚。但到臨終的時候,兒女們都在臂上燃香,使其母獲得佛力加被,得生淨土,這顯然是她童年時割臂療親的感應。孝經上說:「孝悌之至,通乎神明。」確是真實不虛的。(取材自真安居士筆記)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