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法—解脫的原理和行法1 (行法篇)
淨行法師編著

 

經論節錄

第一章 學佛修行的先決條件

第二章 十善業道——凡夫於生死輪轉中求取安樂之法

第三章 立志修行與持戒

第四章 欲、解脫與道場的正確認識

第五章 「無我」對解脫的重要性

第六章 導致身心解脫的三十七個行法

第七章 普度眾生的菩薩行法

第八章 禪定

第九章 以心造萬法的竅門

第十章 獲得他力救度的法門

第十一章 見性成佛——以佛心御妄心

第十二章 無修無證——行之上者

摘要

結語

參考書目

 

行法篇

 

經論節錄

 

雖復處居家,服寶嚴身具,善攝諸情根,厭離於五欲,若能如此者,是為真出家。雖身在曠野,服食於粗澀,意猶貪五欲,是為非出家。一切造善惡,皆從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為本。(過去現在因果經)

 

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大乘起信論)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八大人覺經)

 

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就有情。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切佛果。(心地觀經)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圓覺經)

 

第一章  學佛修行的先決條件

 

(一)智信的建立

 

善男子,眾生的心中,有如來之性,本可替他帶來無限的智慧、力量與解脫,至高至樂、逍遙自在的生存境界。可是,他忽視它、摒棄它,卻戀棧於虛幻無常的外境,天天遠離自己的佛心,只謙卑無助地去膜拜外在的鬼神求福,不懂內求於己。

 

執迷於虛妄的眾生,只會生死輪轉於虛妄之中,生活顛倒,永遠不能開拓心中的佛性,永遠得不到開悟與解脫。

 

善男子,他好比—只自小長於雞群的雄鷹,空負展翅高飛的能力,卻滿足於生活於雞群之中,日間爭啄谷米,晚上同棲籠子之內,絕無—飛沖天、離捨齷齪雞場之念。

 

雄鷹—天不反觀於內,展翅試飛,它便一天要與雞群為伍,難以發揮它的天賦潛能。

 

同樣的道理,眾生若不反觀於內,鍛煉心智,修佛陀的行法,他便不能體會自己本性的自由與能力的無限,不能出離桎桔的世界,享逍遙永樂,只能無助地生死輪轉於六道了。

 

是什麼令眾生的佛性不能顯現呢?

 

善男子,這就是無知與不信了。

 

佛法難遇,不是所有眾生皆有因緣聽法,就是得聞難遇之法,也不是所有眾生皆能信受。因此,自知自信心中有成佛之種的眾生就非常稀少了。

 

若是對自己的潛能也不肯承認實有,那麼,又怎樣能令他把這些潛能發揮呢?

 

因此,沒有信,眾生就是空有佛性,也不能動用分毫,更談不上成佛解脫、遊戲神通了。

 

但是,信怎樣才能建立呢?

 

善男子,把佛陀的說法,仔細推敲,用以觀察自身及世間,看看能否自圓其說,合理地解釋一切的現象。

 

親近善知識,聆聽他們的高論,反覆思惟,然後確定它的可靠性。這樣,便可決定一套道理是否值得信賴、能否作修行求證了。

 

從雞啼狗吠,可以推斷有雞犬的存在,從炊煙可推斷有火在燃燒。

 

同樣的道理,那些出世間的、不可見的,就只好從那世間可見的事物,去測度推想它的可能性了。

 

但是,理智的推度認可,是不足夠的,必要待親自體會實踐,始能知道它的真確性。但是,實踐是必先要有所信念的,否則,便毫無目的,沒有任何結果可以達成了。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佛陀覺海,涅槃解脫,必要從智信而入,從修行而證得。先沒有信,便沒有任何成就可言,佛性也就永難顯現成熟了。

 

(二)以四依四不依擇法

 

善男子,學佛修行的眾生,若要於修行之時,不為邪見所惑而迷失正道,他便要於擇法之時,以四依四不依作指南了。

 

是哪四依四不依呢?

 

善男子,四依四不依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和依智不依識了。

 

修行的人所追求的是智慧、大能與解脫。因此,他所信受的,只是能導致這些目標達成的法,而不是說法者本身。不論說法者地位怎樣崇高,所說法若不能導致解脫的,便絕不應信受。就是他現菩薩、佛身說法,亦復如是。但是,所說法若能導致解脫,那麼,就是說法者現外道之身,行者也應恭敬信受力行。

 

善男子,他若能如是擇法,便是依法不依人了。

 

修行的人,面對浩如煙海的經論著述,應知哪些是小法,為根器下劣之人方便施設,實未能究竟;哪些是上乘之大法,能度利根之人至彼岸。他要捨棄為愚人而沒、不能道出真實智慧、不能導致徹底解脫的不了義經,卻只去修習能帶來無上慧和徹底解脫的了義經。

 

善男子,他若能如是擇法,便是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

 

修行的人,閱經聽法,應求其內在的真義,以心契入,悟其深意,才能深入經藏,得法的精妙神理;絕不應固執方便的詞句,拘泥不化,以文害義,起種種紛爭戲論。

 

善男子,他若能如是擇法,便是依義不依語了。

 

修行的人,於一切法,必要以意作一番思量審度,窮自己的智力去分析,徹底理解後,才決定應該接受還是捨棄;絕不應未經理智的思量審度,便只看事物的表面,輕率地憑意識從前愛惡的經驗,機械地執著或捨棄諸法。

 

善男子,他若能如是擇法,便是依智不依識了。

 

(三)認識四聖諦

 

善男子,對於生命的存在,有四個真諦,眾生必要作正確的認知,才能夠瞭解生存的實相,從而踏上解脫的道路。這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了。

 

瞭解這四諦才能導致苦惱的止息、解脫的生起、聖果的證得,因此,這四諦又叫做四聖諦。

 

為什麼要認識苦聖諦呢?

 

善男子,眾生在六道輪迴生滅法中所過的生活,是桎桔的、不自主的、不持久的、苦惱的。他若不知道自己的處境是多麼的惡劣,他便不會思量改善環境,擺脫目前的苦惱,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知苦是解脫的第—步。因為這樣眾生才能夠認清確定問題的存在,才能導致尋找解決煩惱方法的努力。就好像—個病人,必要知道自己有病,才會去看醫生,然後疾病才有機會治好一樣。若自己身患重病也不自覺知,那麼,又怎會去看醫生和服藥除病呢?若是這樣對病情不知不覺,病就永無治好的可能。

 

因此,眾生必要認清六道的生存只有無限的煩惱、沒有永久徹底的快樂這事實。深知苦諦的真實性,他才能立志迫尋更自由更快樂的生活。

 

為什麼要認識集聖諦呢?

 

善男子,集是導致苦惱生起的各種行為。

 

眾生必要知道他的苦惱全部是自己一手招集累積的,他才能有信心地憑自己的努力,把它們全部清除。他必要知道自己怎樣種下苦因,怎樣招集苦果,他才能思量對治的方法,使苦惱止息,不復生起。就好像一位良醫,必要知道病人的病情、導致生病的原因,才能下藥救治一樣。

 

他認清哪些行為能導致苦惱,便要把它們徹底斷除,否則煩惱便接踵而來,永無休止。

 

因此,眾生必先要認清一切苦惱皆由自己行為所招集、絕對與人無關這事實,他才會曉得注意自己的言行思想,這樣,他才能得更大的自由與解脫。

 

為什麼要認識滅聖諦呢?

 

善男子,滅是一切苦惱皆已止息的境界。在這境界裏的眾生,得到徹底的解脫和真實持久的快樂,再沒有任何的桎梏煩惱。

 

眾生必要知道,—切苦惱皆可消除,真實永久的快樂是可以獲得,六道的生滅輪轉是可以超越,滅永苦得永樂的境界是確實的存在、可以證取的,他才會努力修行,找解脫的道,行解脫之法。就好像一位良醫,定要知道病是可以治好,他才會充滿信心、積極樂觀地向病人施救一樣。

 

因此,眾生必要認清苦滅境界真的存在這事實,視作成就的目標,他才有努力修行的物件和精進的指南,終有一天能得至高的自由、快樂與無限的解脫。

 

為什麼要認識道聖諦呢?

 

善男子,道就是導致苦惱止息、快樂自由、無限解脫生起的法門。

 

眾生必要認清哪些行為能導致苦惱,要用什麼方法對治;哪些行為能導致解脫,要用什麼方法力行,他才能離苦得樂。就好像一位良醫,既已斷了症,找出病源,確定疾病可治,他便要採取適當有效的方法去醫治病人一樣。否則,一切的診斷皆是徒托空言,於事無補。

 

因此,眾生必要認清修道是證果唯一的方法這一事實,他始會努力不懈,行解脫之法,止息煩惱,天天爭取更大的自由快樂。

 

善男子,學佛的人必要瞭解四聖諦的真義,始能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以至證得聖果,永遠住於解脫之中。

 

(四)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學佛修行的人,對生命要有什麼看法呢?

 

善男子,有些眾生,心智卑下,軟弱無能,以致面對世間的煩惱,無法應付解決。於是,他們便認定生命只是無盡的苦惱,不敢面對現實,事事規避,表現得悲觀消極,只冀求生命的終結快點來臨,絕不希望有再生的出現。

 

有些眾生,心智上乘,英慧多能,事業順遂,少有憂患挫折。於是,他們便充滿自信,認定生命樂多苦少,敢於向任何事物挑戰,處處表現得很樂觀積極,時刻眷戀生命,執著世間一切所有,希望生命永存、永無終結。

 

善男子,過分樂觀的人,不能理解生命樂觀的一面,不能從挫折中成長,汲取教訓,建立智慧與力量,終不能得到自在解脫。

 

過分樂觀的人,不能理解生命苦痛的一面,難起慈悲助人的心,難以增長智慧,成熟人格,更易因盲目的樂觀,過高的自信,而作草率之行,以致陷入極大的困境和苦惱之中,終於把虛假的樂觀徹底地粉碎。因此,亦終得不到自在解脫。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對人生持著樂觀或悲觀見解的眾生,都執著邪見,看不到人間苦樂參半的實相,不能從人間的苦樂交替之中受益成長。

 

那麼,學佛的人要採取什麼人生觀呢?

 

善男子,修行的人,要遠離悲觀樂觀這兩極端而行於中道。他對人生要有如實的認識,知道苦樂悲喜是交替而存,絕不永久;一切自欺的樂觀悉足以帶來幻想破滅後的苦惱;而一切自虐的悲觀,則可自毀能成之果。

 

他不走極端,既不悲觀,也不樂觀;既不執著苦,也不執著樂,卻切實地行於中道,不墮二邊。因此,他的人生觀是中觀的。

 

他並不自欺欺人,能坦白地接受和承認人生苦樂悲喜並存的事實,苦的便說苦,樂的便說樂。絕不唱虛偽的高調,強作樂觀,把苦看作樂;或怯懦悲觀,把樂的也看作苦。因此,他的人生觀是實觀的。

 

他知道一切的悲喜苦樂,絕不永久,看透它們皆由眾生自己的業所招集,互相交替,也能由業所止息這事實,因而對一切不起任何執著,只是天天盡苦果,種善因,塑造自己期望的將來。因此,他的人生觀是達觀的。

 

善男子,學佛修行的人,就應如是以中觀、實觀、達觀的態度視人生的一切了。

 

(五)生活在剎那之中

 

善男子,有些眾生,在現時不得意,便終日緬懷過往的光榮與成就,把精力花費在逝去事物的回憶裏。對目前的環境,雖有能力去改善,卻不願去努力。

 

又有些眾生,在過去不得意,便為自己的缺憾與不幸,終日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把精力花費在對自己與他人的怨恨裏。對目前的環境,雖有能力去改善,卻不願去努力。

 

又有些眾生,不願提起過往、回憶過往,卻把精力花在幻想之中,希望能於未來實現。對目前的環境,雖有能力去改善,卻不願去努力。

 

善男子,這些生活在過去與未來幻象中的眾生,因不願面對現實而喪失了現在生活所具有的創造力量,不能憑自己的力量塑造自己和環境,只能在夢幻自怨中度日,終不能得到解脫。

 

但是,達觀的佛弟子,深知一切皆是遷流不居,方生便死,方死又生,生滅不斷。就是自己的身心,亦復如是,絕不永久。

 

他明白萬物生滅不斷的原理,使他可以擺脫過去的羈絆,令他能憑自己的意志塑造稱意的未來。

 

他明白過去已滅,將來未生,只有現在才是他能發揮力量的時刻。因此,他警醒地生活在每—刻之中,既不緬懷過去的一剎那,也不憧憬未來的—剎那。這樣,他的精力便不會放在虛妄的幻想執著裏,卻是有效地於現在促成心中所希望出現的事情。

 

他深知後念從前念面生,一切做作皆成前因,必然帶來後果,並且於做作剛完之時,便即生起能結果報的力量,立刻開始替眾生塑造合乎果報的際遇。因此,他知道果報是即時開始、逐漸圓滿,並非如無知的眾生所想像,認為業報只會在來生,或更遙遠的未來才突然出現。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學佛修行的人,應永恆地把握現在,努力於現在,生活於現在。這樣,他便能主宰自己的命運,隨心所欲,終於得到徹底的快樂解脫。

 

(六)訂立正確的修行目標

 

除去無明、今佛性圓滿地顯現,是否需要很長的時間呢?

 

善男子,任何偉大的成就,都要痛下一番苦功才能得著,絕未有不勞而獲、垂手可得的道理。因此,徹底解脫的出現,自然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廠。

 

凡夫修行成聖,既需要長久的時間,那麼,會否因目標難以迅速達成,致令行者望而生畏、退卻道心呢?

 

善男子,若眾生把目標定得太低,他便沒法得到大的成就,但是若他把目標定得太高,他又會因目標高不可攀,一時難以成就而感到沮喪氣餒。因此,行者所定的修行目標,必要遠離這:二種過患。

 

怎樣才能遠離這二種過患呢?

 

善男子,眾生若要得到徹底的智慧、大能與解脫,他便要定下除去無明、圓滿佛性、成為覺者這至高無上、長遠的目標。否則,一切的成就,皆未得究竟。

 

但是,成正覺所需的時間並非朝夕,若要不因尚未能成佛而沮喪灰心,以致放棄梵行,那麼,他便非要定下合乎個人需要、較易成就的短期目標不可了。

 

善男子,莫謂善小而不為,莫謂惡小而為之,於—切修行法門,勉力而行,按步就班,從淺到深,不急躁冒進,只腳踏實地,以成就一連串較低、較小、較近的目標,朝著較高、較大、較長遠的目標不停前進。這樣,眾生便能兼顧高低、遠近、大小的目標,把它們合而為一,不會因目標定得太低、太小、太近而流於淺薄,也不會因目標定得太高、太大、太遠而感到無助,致令退卻道心。

 

善男子,這樣,眾生就能避免目標定得太高或太低所起的過患,天天嘗到成功的果實,令智慧、大能和解脫不斷增長以至完美。

 

因此,眾生若能以身、口、意如法修行,必功不唐捐,沒有絲毫努力會是白費。

 

第二章  十善業道——凡夫於生死輪轉中求取安樂之法

 

善男子,眾生的際遇,千差萬別,有苦有樂,皆因個別作業不同,受不同果報的緣故。若有眾生,雖未發心精研佛法、依佛法修行、自覺覺他、普度天下,卻又要不下惡道;雖在生死輪轉桎梏之中,仍能多處善地,少受苦惱,他便要行十善業道了。

 

是哪十善業道呢?

 

善男子,十善業道,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和不邪見了。此十善業道,乃去苦除災的指南,就是未皈依三寶的眾生,也應勉力奉行。眾生若不能時刻憶念及力行此十善業道,則難免作下惡業,他日必要隨業受報,今身心得極大的苦惱。

 

行十善業道有什麼果報呢?

 

善男子,若人不起殺心、心常慈悲、於眾生能施無畏、救苦扶危、斷除暴戾的習氣,那麼,他便可身常無病,壽命長遠,常受到天神的守護,出入不墮險境,心地平靜和悅,他人不起怨恨,常得敬重,命終之時、能生天上、享大福報。

 

若人離偷盜,他便能積資財,天災盜賊不能侵損,不生敗家之子女,他人誠實相對、不願虧負,自身資財、能善受用,更有餘資布施於人。這樣,他便得善名流布,為人讚美,命終之時、能生天上、得一切受用無缺。

 

若人離邪淫,能制淫欲之心,夫婦交歡之外,不復淫人妻女夫子,不壞他人名節,不破他人家庭和合,那麼,他便能得諸根調順,儀容端正,受人敬重,身常康健,妻妾子女,不為人侵,家庭融洽快樂,子孫不輟,且孝順有為,光明磊落,終成大器,榮耀父母。

 

若人離妄語,便能口常清淨,言詞無失,辯才無礙,常得他人信任,所發言論、皆受人敬重,且能常近智者,恒得增進智慧。

 

若人離兩舌,不搬弄是非,不誹謗弄人,那麼,他便不受他人離間,不受毀辱與讒言之害,事業順遂,能親近善知識,增長智慧。

 

若人離惡口,說話溫文有禮,那麼,他便能言詞美妙,眾人樂聞,說話契理,更不遇惡口之人,不受譏議,心常安樂。

 

若人離綺語,不說邪淫不端正之話,他便能遠離邪僻之人,不為淫邪之語所污辱,恒令人發言尊重,不敢輕薄無禮。

 

若人離貪欲,那麼,他便能諸根具足,端正無缺,身心健康,財物能親得受用,不為他人所奪,或因自己不察而遺失,更由於無貪而樂於布施,故易得資財,生活無憂無缺,恒為他人仰羨。

 

若人離瞋恚,他便能心境平靜,和顏悅色,健康無病,儀容調順,他人樂與相處,事業常得順遂,為人愛護思念。

 

若人離邪見,不信異教外道的邪論,不行異教外道的邪法,遠離一切戲論執著,深信佛法無常無我及因果的道理,他便能修聖道、行佛法,終得不可思議的解脫。

 

善男子,這十善業道,是修身證道之根本,不墮惡道之必需,得人天福報的因由,因此,就是尚未有因緣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發願修行度世的眾生,也應身體力行,以求暫時有限的安樂,待根器成熟,再求更徹底的解脫。

 

第三章  立志修行與持戒

 

(一)三自歸依

 

善男子,立志學佛修行之人,必先要作三番自我的歸依,以表明心志。從此竭誠以佛法作身口意活動的指南,增進自己的智慧、力量與解脫,永不再執著外道所誤持的邪見,永不崇拜外道所迷信的鬼或神。

 

為什麼歸依要叫做自歸呢?

 

善男子,真正的歸依,是要出自真心自願,絕不能勉強,更不在於形式儀規、口頭的承諾。因此,就是經歷了莊嚴隆重的世俗歸依儀式,若非誠心自願,便不名真的歸依。

 

若歸依後,又生退心,不依先前所歸,那麼,在退心之時,再不是真正已歸依的佛子了。

 

真正的歸依,是要自願,時刻自覺、自持的。否則,便毫無意義,只是自欺欺人的鬧劇,徒令人恥笑。

 

就是這緣故,歸依便叫做自歸。

 

依佛法修行的人,要歸依什麼呢?

 

善男子,學佛修行的人要自歸於佛、法、僧。此三者能使人得一切智慧、力量、解脫,是一切眾生所應歸向依止的,因此,是世間難求的至寶。

 

什麼是自歸依佛呢?

 

善男子,自歸依佛就是全心全意、毫無懷疑,相信自己的心中、藏有真如的佛心。只要放下妄想執著,便能與它感應相通,得一切智慧、大能與解脫。因此,眾生要立志歸依此久藏於心中的佛陀,令心、佛、眾生三者合而為一,無有分別。

 

若人已自歸依佛,便應知已歸依至高無上,再不應心外求佛,或信奉任何外道視作主子或造物者的鬼或神了。

 

什麼是自歸依法呢?

 

善男子,一切佛與菩薩所說去苦得樂之法,能去愚癡顛倒,起智慧大能,成就自由解脫。因此,眾生要立志歸依此能去生死苦惱、生涅槃真樂之法。

 

若人已自歸依佛法,就必要時刻注意一切身語意的活動,務使隨順佛法不悖,不能更作違法之事;於異教徒的愚癡妄執、異端邪說,更不能染著,反要為彼等軟語辟除,令得受持佛法的正見。

 

什麼是自歸依僧呢?

 

善男子,僧就是教團,亦即是全體修行及弘法的信眾。

 

學佛修行的人,要互相關懷幫助、切磋砥礪,始能令自他的慧命福德迅速增長,令佛法能弘揚於各處,度己度人。因此,對於一切弘揚正法的團體,應自視為所屬的一分子,盡力支持擁護;於同修行者,應親愛如己;對先覺者應恒起敬重,謙虛求教;對後學者,要樂於分享自己所得,誠意地為他們解惑。

 

若人已自歸依僧,便要與僧團及弘法團體有緊密的聯繫,常參與它們的弘法活動;不應只顧自己的修行進度,而忽略了團體的利益與壯大;於所有同修,不論先覺或後學,皆不起嫉妒輕慢,反以平等心視之,親如手足。

 

善男子,眾生作三歸依,必要誠意自歸,身體力行,才算是真正的歸依。而只有能如是歸依者,始是真正的佛弟子。

 

就是這緣故,欲得佛果的眾生,必要立志,自歸依佛,願與諸佛同體,恒得護念,親證解脫;要自歸依法,以法為到彼岸之舟;更要自歸依僧,與佛道行者,無分彼此,共同成就一切世間及出世間的事業。

 

(二)緊守五戒

 

善男子,學佛修行的人,有五條基本的戒律,不論在家出家,志向大小,也要恪守不犯,以作證道的資糧、遠離惡道的庇護。

 

此五戒能令眾生常生善道,不下惡趣。因此,若有眾生只欲享人天之福,不受地獄、餓鬼之苦惱,緊守五戒便能成就了。

 

什麼是五戒呢?

 

善男子,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為什麼要不殺生呢?

 

善男子,傷殘他人的色身、令他人受苦、以致喪失性命,雖只奪一人之命,但是,他的父母兄弟、配偶子女、親戚朋友,亦因而慘然有所失,生大悲慟。因此,雖只殺一人,實有多人受苦。死者已矣,但生者憂悲,卻綿綿無盡。

 

就是這緣故,殺人者種下入地獄之因,他日必得重報,難免身罹殘疾,常遭人淩迫,以致橫死,不得善終。

 

殺能招地獄之苦,更斷慈悲之種,損自己的慧命,蓋自己的佛性,有礙上進解脫之道。因此,—切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殺生戒,不作任何殘暴、無益或不必要的殺生。不但不妄殺有情眾生,就是花草樹木,也絕不應為逞一時的暴戾,而妄加傷害。

 

為什麼要不偷盜呢?

 

善男子,取非分之財、盜竊他人財物的眾生,心裏常存貪念,常思詭計騙人,能令善根善相破損,惡人常來親近,善人則遠離不欲相與。這樣,他便日長無德之行,日增邪僻之相,更因偷盜他人的財物,而使失主陷於貧缺、苦惱與不安之中。

 

就是這緣故,偷盜者種下未來貧賤之因,使自己的財物,多為賊所盜取;或因天災人禍而破損流失,不能使用,以致身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匱乏貧困之時,恰與餓鬼無異。

 

偷盜不但種貧窮的因,更因貪著而蓋佛性,有礙上進解脫之道,因此一切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偷盜戒。

 

為什麼要不邪淫呢?

 

善男子,夫婦恩愛敦倫,使子孫不輟,為世間留種,令有緣生於人間的眾生有色身依止,是為正淫。在俗家弟子之中,並未犯戒,反以養育兒女,作種種施惠,而積下很大的功德。

 

但是,若於夫婦之外,更尚污辱他人的夫子妻女,敗壞自他的名節操守,則是極大的邪行,因此叫做邪淫。

 

這種在配偶以外的邪淫,能令自他名望有損,身心受大苦惱,更能令家庭變故破碎。於自身則有損善根慧命,生淫邪不正之相,虧損色身,孱弱早死,更能引起訴訟糾紛,終至身敗名裂,陷於囹固。

 

就是這緣故,邪淫者必為欲火焚身,來生更當受他人淫辱,貞操為他人所強奪,名節由他人所毀,難保色身的清白。

 

邪淫不但能使自他身心受損,更因淫欲而蓋佛性,有礙上進解脫之道,因此,所有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邪淫戒。

 

為什麼要不妄語呢?

 

善男子,一切蓄意欺騙他人,以達成令人受損、或自己受益的不真實說話,都是妄說。

 

若有眾生,為謀害他人而造謠生事,中傷及誹謗他人,便成妄語者。

 

若有眾生,為求利益而說謊言,便成妄語者。

 

若有眾生,為求名譽、或他人的供養,於修行道上,未有證得而謂證得,更是極大的妄語者。

 

妄語者能損自己的善根慧命,不但會失去他人的信任與敬重,易招譏諷非議,更能因一己之妄語,令他人受無窮的損害。

 

就是這緣故,妄語者能招他日口舌不靈、智慧短小、恒為他人鄙棄之報。

 

妄語不但能使自他身心受損,更能蓋佛性,有礙上進解脫之道,因此,所有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妄語戒。

 

為什麼要不飲酒呢?

 

善男子,飲酒的人,易令神志不清,儀容不整,失態於人前,又能起恚怒暴戾、爭執打鬥。不但能傷身害體,更使惡名流布,賢人遠離,財物流失,損善根慧命。酒醉之時,能作諸種惡事,毀聲名於一旦,酒醒時才迫悔莫及。

 

就是這緣故,酒能為極大之災害。一切迷亂心志的藥物食品,亦復如是,務必戒除。

 

酒及一切迷亂心志的物品能令自他身心受損,更因心志迷亂而蓋佛性,有礙上進解脫之道,因此,所有佛弟子必要恪守不犯此不飲酒戒。

 

善男子,緊守五戒是遠離惡道不敗之法。若有眾生,不欲罹憂患、遇苦惱,就必要以此五戒為護身了。

 

(三)食與殺戒

 

善男子,學佛修行的人,以慈悲為修心之本,因此絕不輕犯殺戒。人類固然不殺,就是禽獸蟲魚,也不願傷殘,妄加殺戮。慈悲恩及一切有情,就是花草木石,也不妄加損毀,以逞心中的忿懣。

 

就是這緣故,很多學佛的人,不願多吃肉類。因為,吃肉的人,雖不親自宰殺有情,但是有情的性命,卻是因滿足他們的食欲而失去。自己雖未起殺心和犯殺戒,卻令屠者起了殺心,犯了殺戒。

 

為了慈悲,不令有情眾生受被屠殺之苦,修行的人多隻願吃些蔬菜米麥。因為植物感受痛苦的能力較為微弱,甚至全付闕如,對於採摘烹調,鮮能生苦惱如動物的反應。有些植物於枝葉被切除摘去後,不但不會死亡、或妨礙生機,反而生長得更興旺茂盛;而有些植物,則於很短的時間,雖不經採摘,也會自然枯萎死去。因此,吃素所起的殺業極微,不會受重報。

 

不吃有情眾生的肉,是從慈悲而起;若沒有慈悲,戒肉便顯得毫無意義了。

 

若眾生的慈悲或體質尚未能戒吃眾生之肉,那麼,就只好少吃及避免要親自宰殺了。若是宰殺也不能避免,那麼,也只好在宰殺之時,勿使受不必要的痛苦;食時又要感恩領受,謝其獻出生命,滋養食者的色身,不敢稍加浪費糟蹋。這樣,也不致斷慈悲之種,大礙修行之進度。

 

善男子,奪眾生的性命,食其色身,不論所殺所食是有情眾生或無情眾生,皆生罪愆。若只因以食維持自己的生命,又能作修行度世的事業,則能將功補過,折去罪孽不少;若是為殺而殺,殘酷不仁,則不論所殺眾生是人非人,有情無情,皆種下極大之惡業,必要領受苦果。

 

善男子,殺身奪命,究竟是過,雖有輕重之分、將功折罪之別,罪業終是難逃。因此,一切眾生皆依其一生的飲食習慣,種下或輕或重之殺業,生命終為其他有情無情眾生所奪,或橫死或病卒,色身也難免為彼等所噬,復歸四大微塵,成為其他生命的滋養料,以其奪人色身,色身亦為人奪的因果。

 

因此,若人望得善終,不欲飽經苦痛折磨才去世,就應修慈悲之心,於烹殺之時、飲食之際,當見有可修行之處與減滅苦惱之道了。

 

(四)四重禁

 

善男子,發心修行的人,若犯了四重禁,便失去佛弟子的地位,再不值眾生的尊敬,同修更恥與為伍,只以惡眾生視之,要待機緣成熟時,始再行點化。

 

是哪四重禁呢?

 

善男子,四重禁就是捨正法、捨菩提心、慳恪勝法和惱害眾生。

 

已聞佛法,不去切實修行,卻復執迷於外道的邪見,遠離解脫之道,這樣就是捨正法了。

 

已發弘誓:自覺覺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卻又退心,不欲完成誓願,這就是捨菩提心了。

 

已從修行之中,得殊勝解脫之法,卻吝嗇不肯示人,不願與同修共用,這就是慳恪勝法了。

 

已受如來的戒律,卻不遵從,而行殺、盜、淫、妄,淩逼眾生,這就是惱害眾生了。

 

善男子,若有眾生,犯此四重禁,便是極惡之人,再不是修行解脫的佛子了。

 

(五)菩薩所持的戒

 

善男子,菩薩為了上求佛果,下化有情,增長慧命解脫,不但不能作惡,更要積極地去行善。因此,他要守的戒,就不止於禁惡,更禁於不行善。這樣,他所守的戒就極為廣泛和嚴格了。

 

替菩薩帶來清淨解脫的戒可分作三大類,於禁惡行善方面,無所不含、無所不包,是度眾生到彼岸的不二法門。這三類戒,就是所謂三聚淨戒了。

 

是哪三聚淨戒呢?

 

善男子,三聚淨戒,就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了。

 

攝律儀戒,就是緊守一切禁止身口意過失的戒律,以達致身口意的清淨,令一切苦惱不能生起。菩薩要受持一切如是導致清淨的戒律,無—淨戒不受持,否則,便是犯戒。

 

  攝善法戒,就是學習和掌握一切導致清淨解脫的法門,以作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工具。菩薩要盡力修習如是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否則,便是犯戒。

 

饒益有情戒,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作利益眾生的事,以解除他們的痛苦,帶給他們快樂解脫。菩薩要如是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能度而不度,否則,便是犯戒。

 

善男子,由此三聚淨戒可見,菩薩除了不得以身口意作惡、不犯律儀戒禁外,尚要積極、盡力地修習善法與饒益眾生。否則,只不作惡、而不修行為善,也同是犯了戒禁,雖不致墮於惡道,也難得福祉解脫。

 

戒是導致清淨解脫的道路,持戒越圓滿,智慧力量就越大,清淨解脫就越徹底。否則,一切修行,必事倍功半,難有寸進。

 

善男子,若行者只緊守律儀、少攝善法,不饒益有情,那麼,縱得道果,只是小乘,難超阿羅漢之位。但是,持三聚淨戒的菩薩,智慧大能則遠超其上,終得證無上菩提、極果佛位。

 

(六)有福無罪的破戒

 

善男子,菩薩有時作殺、盜、淫、妄等重業,不但不算犯戒而獲罪愆,反而得福,且疾得解脫,速證無上菩提。

 

為什麼呢?

 

善男子,若菩薩為了降魔除惡,點化利樂有情,以大慈悲為本,遠離一切私欲,以絕無貪瞋癡的心,為眾生的解脫示作種種惡事,犯種種戒禁,又自甘接受業報的懲處,那麼,所作的惡,一切戒禁的違犯,皆是善巧方便、度眾生的權宜,實無惡可作,無戒可犯。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菩薩慈悲無私、自我犧牲的救世精神,令他所作的殺、盜、淫、妄等重業,皆成假惡真善。不但不招罪咎苦果,反成功德,增成佛的資糧。

 

(七)六和敬

 

善男子,學佛的人與其他行者共處,或在學佛弘法團體之中,在六方面,要和睦相處,互相敬重。這些在團體生活中所應採取的待人處事態度就是所謂六和敬了。

 

是哪六和敬呢?

 

善男子,就是身和敬、口和敬、意和敬、戒和敬、見和敬和利和敬了。

 

學佛的人要身和敬,就是在團體生活之中,—切行為舉止,對自他都要和順尊重,使團體之內,沒有任何爭鬥,人人樂處其中。

 

學佛的人要口和敬,就是在一切的言談裏,不論是閒話或議論,對自他都要和順尊重,使團體之內,常聞柔雅誠懇之聲,令人樂於聞聽,常欲處於其中。

 

學佛的人要意和敬,就是在—切的心意裏,對自他都要和順尊重。就是在沒有任何人覺察到的地方,也同樣保持內心的和敬,不存任何偽善。這樣,團體便充滿和善的氣氛,令成員皆樂處其中。

 

學佛的人要戒和敬,就是徹底遵從團體的規條,恪守如來的戒律。於一切共議的戒禁,皆和顏悅色地接受,且恒起敬重。務使團體之內,成員皆依法守法,互相信賴,人人樂處其中。

 

學佛的人要見和敬,就是對世間及出世間法,要共同地執持一個正確的見解。於真理的辯論分析,要採取和平的態度。對他人思想的自由,要恒加敬重。務使團體之內,各成員皆能和平地、互相尊重地研討佛法,令人人皆有所得著,遠離邪見,住於解脫知見之中。

 

學佛的人要利和敬,就是在團體生活之中,要憂戚相關,甘苦與共。對他人的權益,要恒加尊重。一切資財,權利、義務皆要公平合理地分配,莫為一己私利而起紛爭。務使各成員皆能和平共處,互敬互愛,人人樂處其中。

 

善男子,此六和敬不特是僧團、弘法團體成員所應力行,也是一切在家眾生於群居時所應遵照,以達成和敬的目標,使眾生能融洽愉快地共處,互長善根慧命。

 

第四章  欲、解脫與道場的正確認識

 

(一)解脫從欲而生

 

解脫是否從止息一切欲念而生的呢?

 

善男子,欲是導致生命和輪迴的主因,是一切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的起源,但是,它也是成佛的動力。

 

若是一切的欲念都止息了,那麼,便再沒有求道之心、證果之願,沒有智慧、大能、解脫可證。就是能擺脫生死輪轉,也會失去生命力的璀璨與自由,不能遊戲三昧於一切的時空裏,親證佛身的超越了。

 

因此,眾生有些欲念必要止息,有些欲念卻不應止息,反要持續、增強。

 

那麼,要止息的,是哪些欲念;而不要止息的,又是哪些欲念呢?

 

善男子,眾生要止息摒除的是一切惡的欲念;不要止息、反要持續、增強的,是那些善的欲念。

 

哪些是惡的欲念須要止息摒除呢?

 

善男子,就是一切從貪、瞋和癡而起的欲念了。

 

貪令人患得患失,為得失的疑慮所縛,心中常起牽掛,喪失和平安樂。因此,必要止息摒除,才能灑脫無憂。

 

瞋令人氣量狹窄,忿恨不滿,傷害自他,恒為世間人事所激怒,喪失內心的和平安樂。因此,必要止息摒除,才能胸襟豁達,怡然無惱。

 

癡令人執著虛妄為真實、真實為虛妄,應捨棄的卻堅持,應堅持的卻又捨棄,心思紊亂顛倒,常白吃苦果,喪失和平安樂。因此,必要止息摒除,才能使智慧增長,住於解脫之中。

 

那麼,眾生所要持續、增強的又是哪一些欲念呢?

 

善男子,就是—切從無貪、無瞋、無癡而起、高貴清淨的欲了。

 

行者有四個高貴清淨的欲,念念不捨,時刻勇猛精進,以求達成。這就是他們發心修行時所許的四弘誓願了。

 

他們誓願;不畏辛勞,也要度盡無邊眾生。

 

他們誓願:要以無比的堅忍,斷盡一切煩惱。

 

他們誓願:要以無比的毅力,學會無量解脫之法門。

 

他們誓願:要以無比的精進,把潛藏心中的佛性

 

大能全部顯現,成為一位佛陀覺者。

 

善男子,這些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為本的欲,就是善的、清淨的欲,是眾生所應持續、增強的欲了。

 

(二)欲的駕御

 

善男子,欲的全然止息,只是沒有生機的寂靜,並非活潑喜悅、生意盎然的解脫狀態。

 

欲力好像澎湃的瀑流,可以氾濫成災,摧毀田園,溺殺生畜,也可以灌溉田地使萬物生長,利益眾生。但是,它本身卻毫無節制,必要受到統御,始能發揮它建設性的效用。

 

要靜止那洪流馳想,是多麼困難、違反自然、又徒勞無功的事情啊!

 

既然那洪流可以利物濟人,那麼,就應善加疏導利用,不使成災、反令益人了。

 

善男子,眾生的生命就是由欲的洪流所成,要止息它、絕滅它,是違反自然、困難重重、徒勞無功的事情,且能引起自我的矛盾衝突,不但不能導致快樂解脫,反會生起各種邪見異行,陷眾生於惘然困惑之中。若是放縱欲力,不加節制,卻又遺害不少。

 

因此,解脫並不是從否定身心的自然需要、虐待身心而來,也不是從縱欲而生。

 

就是這緣故,一切提倡欲力應該放縱或絕滅的眾生,都陷於邪見,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只有那些依中道行事、以自利利他為本、善導欲力的眾生,才能得到智慧大能和豐盛無憂的生活。

 

善男子,從苦惱解放出來,並不是要經很久遠的時間才突然出現的事。

 

只要眾生持如來的戒律、修如來的行法,他便能把原來不羈的欲力馴服,使自己的解脫天天增長,令住於世中,亦不覺其苦,反見其樂,既不厭離世法,也不執著它不捨,且能動靜相宜,出入隨意。

 

善男子,眾生的解脫深淺久暫,有賴於欲的駕御成功與否。若能智慧地善用欲力,開拓佛性,那麼,成道證果,得到無上的智慧、大能與解脫,便是必然的事了。

 

(三)解脫成就於世間

 

善男子,眾生的智慧、大能和解脫,是要在世間經歷各種嚴格的考驗,才能磨練出來的。

 

為什麼呢?

 

因為,只有在世間苦樂參半的生活裏,眾生才能遇眾多的機緣,發揮他的善根德性和慈悲喜捨精神,以此開拓他的智慧與大能,令得解脫。

 

若沒有世間的苦惱、挑戰,眾生的德性能耐,便只會恒久潛藏不露,無法顯現了。

 

只有面對困難挑戰,把它們克服超越;在試探出現的時候,能夠自製,不落穢行;在得失毀譽之間,不起激動,心地平和,才是真正的解脫。

 

在惡世之中,能得如是解脫的人,能於任何地方,都得自在,不讓外緣擾亂他內心的清淨與安寧。這樣,他才能以灑脫超越的心境,行大功德,普度眾生,啟導愚昧不肖,而終不生厭氣餒。

 

善男子,避世偷安、不理人事的眾生,雖看似與世無爭,灑脫超越,實多愚癡荏弱之輩,並未得到真正的解脫。

 

為什麼呢?

 

因為,避世的眾生,多是不能面對現實考驗、不敢接受挑戰、無力抗拒試探的弱者。他們身心軟弱,怯於面對困境,只有事事規避,一走了之,遠離世間人事的紛擾,捨棄困苦所能給與的鍛煉,永遠淪為失敗者。

 

世間的苦惱,無處不現。若只顧逃跑卸責,只會常處被動,恒為環境逼迫,心常憂惱,不能自主。這樣,實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解脫。

 

這些眾生,不肯提起精神志氣,克服困境,自作守護,自解疑難。於是,他們便永遠流於低下、無能、無助、厭懼世間,永遠不能從外境的滋擾解放出來;自身得不到安靜,更遑論救世度人了。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追求解脫的眾生,是不能離世而得解脫的智慧與力量的。

 

他必要恒常處於惡世之中,面對困境,鍛煉他的心志。遇到艱苦越多,心志增強的機緣就越大;困難克服越多,他的解脫也就越徹底了。

 

他要處於一切世事紛爭之中,心境湛然不動,絕不受外緣所擾而失安樂,始終不為物縛。他既不緬懷過去不捨,也不浪費光陰,憧憬未來於幻想之中。這樣,他便不受過去的支配,不為無用的幻想虛耗了光陰,每一刻都能醒覺地活著了。

 

善男子,眾生能如是處惡世、行俗事,而不起執著、不生苦惱,才堪稱為一位真正的解脫者。

 

(四)出家在家皆以俗世作道場

 

善男子,修道學佛的人,可以出家,也可以在家,各依因緣秉性,而為沙門,或作居士,於證果成道,實無分軒輊。

 

菩薩為了親近攝取眾生,修慈悲喜捨,行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事業,常欲以居士身行菩薩道。因為,只有投入世間,始能得最大的機緣,把佛性成熟。

 

就是這緣故,他們要以俗世為道場。為利益眾生故,他們於世間技藝學術,皆勤於修習,通曉嫺熟,更能營積財富、或處於權貴之位,以便通過錢財權勢、諸種學藝,作世間事業,解救有情當前之苦,再依其根器,開示出世間解脫之法,使永滅苦因,恒得自在,不須他人救助,反能布施於人。

 

他們點化眾生,並不拘泥形式教條,只欲傳揚正理,故能攝取信眾無量。就是持有邪見的異教徒,也深受潛移默化而不自知。因此,能化無數外道行佛法得解脫,而不強求其自覺自認已入佛之門。既不執著門戶派別之見,也絕不居功,只以度眾生為本。

 

善男子,在家而行菩薩道,遇惡因緣甚多,故甚難行。但是難行能行,功德則以其難行而更豐碩,心智的長進就更速,證道成聖的時間就越短。

 

那麼出家修行的人又如何呢?

 

善男子,出家行者,欲把全副精神,用於精研經、律、論三藏。又需清淨的環境,修習禪定。於是,他們便拋棄了世俗的事,在寺院裏勤奮用功,學習經論,修習禪定,增長智慧與心力。待學有所成時,便要到處點化眾生,以弘法為終生事業。

 

出家的人,因以修行弘法為事業,不積世間財物,不事俗世的生產,卻只為世間的眾生積福慧,耕耘他們的心田,播下佛種,因此,是應受世間的供養,令衣食無缺,得健康的身心,能為眾生作導師及解惑者,恒以佛法作布施。

 

善男子,修行的人,不論在家出家,皆以眾生的禍福為念,常以自利利他為本,時刻不忘救世度人。

 

在家的行者,慎持戒律,於俗世事務,雖處於其中,卻不起執著,心無掛礙,清淨無汙。雖身未出家,心卻與出家無異。

 

出家的行者,雖處於寺門,禪定用功,不事世務,但是心存度世。雖身出家,仍然悲天憫人,常回俗世說法。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在家與出家的修行者,一一皆以俗世為道場,完成證道的事業。

 

第五章  「無我」對解脫的重要性

 

(一)止息視五蘊為「我」的執著

 

善男子,無知的異教徒,不識如來的聖教,不追隨聖弟子,不守聖戒。

 

他不親近善知識,不識善知識所遵奉的教旨,不修善知識的行持,也不守善知識的戒律。

 

他或認「我」中有色、受、想、行、識,或認為色、受、想、行、識中有「我」,思想顛倒,妄執不實為實,執假為真,迷信心外的神鬼,甘受役使,卻不智信佛法,爭取智慧與解脫。

 

他看不出色、受、想、行、識不是「我」的事實。

 

他看不出色、受、想、行、識本身並無實體,只是依賴各種條件而生,緣合而聚,緣盡即散的事實。

 

他錯誤地追求,執著色身,肯定地說此就是他的「我」,也同樣錯誤地追求、執著受、想、行、識為他的「我」。

 

他執著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為「我」,這樣,他便建立了一切苦惱束縛的因緣,令自己遠離解脫了。

 

但是,碩學的聖弟子,熟諸如來的聖教,嚴守聖戒,勤奮地與其他聖弟子們一起修學,樂近善知識。

 

他不認為「我」中有色、受、想、行、識,也不認為色、受、想、行、識中有「我」。

 

他認清色、受、想、行、識是遷流不居的事實。

 

他認清色、受、想、行、識不是「我」的事實。

 

他認清色、受、想、行、識並無實體,只是依賴各條件而成,緣合則聚,緣盡即散的事實。

 

因此,他並不追求或執著色、受、想、行、識,說是他的「我」。

 

善男子,他不執著這五蘊為「我」,於是,他便無處不自得,能從任何的束縛解放出來,現世便得到涅槃的喜悅了。

 

(二)四重空與解脫

 

善男子,若人能真的不再執持著色、受、想、行、識即是「我」的見解,從這時起,他便不會再貪著世間任何的東西,心靈即時得到淨化與解脫。

 

無所貪著,他便不再為任何事情激動。不再激動,他便即身證入喜悅的解脫之中,再不為這世間任何事物所束縛。

 

善男子,一位親證涅槃解脫的聖者,能夠體會四重空的真義。

 

他切實地:

 

(一)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有「我」的存在;

 

(二)看不到有「我」能呈現在任何人的面前,做作任何事情;

 

(三)在任何地方,也看不到任何人能具有「我」的存在;

 

(四)看不到任何人能有一個「我」,呈現於他的面前,做作任何事情。

 

他看到自己並沒有什麼實缽,可以擔任兄弟、朋友、弟子等角色,也看到任何人也沒有實體,可以擔當兄弟、朋友等角色。

 

他能這樣,便到達了無我的境界。沒有執著,不為人我的任何做作所激動,不受各種世間欲念所束縛,從而得到真正的自由與解脫。就是處於——切濁世之中,他無所執著地生活,使他恒常處於涅槃的喜悅裏。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能住於四重空中的聖者,不論處於什麼境地、面對什麼困難,也不會感到絲毫的苦惱,卻只會無憂地住於心靈的極度自由與解脫之中。

 

(三)解脫從放下「我執」而生

 

善男子,「我」的執著,是世間一切痛苦的來源。

 

為什麼呢?

 

因為,起了人我之別、你我之想,他便會與人比較高低,求勝於人,不甘屈居於下,成功時便快樂,不成功時便苦惱不歡了。

 

為了面子地位、讚譽擁戴,他便時刻與人爭強。一切自身內外之物,都成為比較的對象,令他精神緊張,為優勝的追求而焦慮,為敗落的陰影而擔憂。

 

他追求別人的嘉許,恐罹他人的恥笑。這樣,他便讓自己的快樂操縱於他人的手裏,由不斷變遷的外境所裁決,令自己的感受恒由外緣所轉,絕無自主可言了。

 

這些苦惱全都是從「我」的執著而來。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若要得到真正的解脫,「我執」便必須放下。因為,沒有了「我」的執著,便再沒有「我」的得失之憂慮,內心便會變得和平。不但不再受外緣所激動,反能融成一體,化惡為善,化敵為友,生活在與天地萬法極度協調的喜悅之中。

 

(四)止息對別人的執著與希冀

 

善男子,對他人的執著與希冀,是很多苦惱的來源。

 

為什麼呢?

 

因為,對別人有所執著和希冀,他的快樂與痛苦便操縱在他人的手裏。若別人要他快樂,便給予他所期求的東西;若要他痛苦,便拒絕給予。

 

別人能通過對他所執著希冀的事情,有意或無心地窒礙,令他不得滿足,反陷於失望、憤怒、怨恨、羞辱、焦慮和種種苦惱之中。

 

就是因為他對別人有所執著、有所期求,他內心和平的自主便喪失了,令自己淪為他人俎上之肉,任人擺佈愚弄,陷於被動無助。

 

善男子,就是這緣故,眾生的解脫,是從放下對別人的執著與希冀而生。因為,無求於世,他便回復情緒的自主,內心的和平不再由別人的施與或拒絕所左右。

 

無求於世,眾生不是變得很孤獨無助嗎?

 

善男子,除了住世的佛陀和大菩薩外,有哪些眾生能夠沒有煩惱,智慧、力量、解脫與慈悲都堪作你皈依的物件,能夠給你徹底的救度呢?

 

善男子,若是沒有的話,向任何世間的眾生尋求持久徹底的救度就只會導致失望與怨恨了。

 

就是這緣故,追求解脫的眾生,不應對任何世人起任何執著與希冀,卻只應倚賴自己心中的佛,讓他施與一切不可思議的救度。

 

善男子,心、佛、眾生本是同體,這樣,心佛自度眾生,不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嗎?還有什麼可以置疑的地方呢?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