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論三世因果的殊勝
印順法師

 

這個時代,大家都明白:人類正受到毀滅的威脅,到處是恐怖與迫害。人類的自由呼吸,幾乎要被窒塞了!人間惡化到如此,到底為了什麼?依佛法說,這主要是人類喪失了人生的意義,否定了自己的價值;大家都在空虛的、幻滅的心情中生活。這才不是腐化,便是惡化;不是沈醉在金粉的愛欲裡,便是瘋狂在虐殺的仇恨裡。物欲的貪愛,人情的嫉恨,把我們這個世界,帶向陰森森的死亡邊緣。

 

我說:「人類喪失了人生的意義,否定了自己的價值」,這話是什麼意思?這點,我想作一番簡單的解說。人類對於自己,有三種不同的看法,這就是一世論,二世論,三世論。現在,唯物主義的一世論,普遍的侵襲人心。人類大都著眼於物質界,以物質世界為唯一的真實。他們覺得:人生不過是這麼一回事。生,不過是父母和合而生,純為生理發育與交合的結果。死,只是生理組織的瓦解,從此等於沒有。人生在這個宇宙裡,不過如此;但認現在,否認生前,抹煞死後。一死就完結的人生觀,再也無從安身立命,陷入了極端空虛,無限的悵惘。人生碌碌,到底所為何事?為自己,自己不過如此;死了完了,有何意義?為家庭,為國家,為世界,到底與自己有何關係?這樣,唯有專為現在著想,一切為自己利益著想。越有知識,越是欺詐,越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盡。年長一輩的,走向頹喪、功利的私欲。想像豐富而生命力旺盛的年青一輩,受著誘惑而走向瘋狂,走向重全體而輕個人,求目的而不擇手段,苛刻殘酷的世界。死了完了,抹煞個人的真意義,那是一世論的,唯物主義者的人生觀。當前的世界,正是傳染著這種毒疫,弄得全世界都在瘋狂化。有些自以為是反唯物論的,反共產主義的,而不知自己的人生觀,與唯物論者一模一樣,都是死了完了的一世論。

 

說到二世論,那是多神教、一神教的一般看法。他們認為:死了以後,還有未來。照中國舊有的思想說:人死為鬼。有德有功的,升入神界。如作惡多端,或者子孫絕嗣,那就成為「游魂」了。但從宋、明以來,非宗教的精神昂揚,知識界已十九變成庸俗的一世論。這種二世論,無論是不是迷信,在過去甚至現在,著實堅定了鼓舞了人類的內心,使人類充滿遠景的光明,忍受當前的困難,而終於克服他。對於人格的、道德的進展,更有過非常的貢獻!不過,神教的二世論,現在是一天天的沒落了!因為,二世論者,大抵相信有一獨立的個靈,從生前到死後,像從甲室而進入乙室那樣。這種離開肉體的,離開身心的個靈或自我,是不能為近代思想所接受的。如西方的一神教,只說從現在到未來——落地獄或生天國,而現有生命的來源,始終不能有完滿的說明。如說這是神的創造,依著神的意旨而來人間,這顯然與神的慈愛,完全矛盾。因為千千萬萬的人類,時刻不斷的在出生,而真能上天國的,究有多少?神如果是全知的,對於這種大量的走向地獄,不應該不知道!假使說:神給人以自由意志,神歡喜人類,依自由意志來服從神。然而人類充滿了愚痴,真是小孩一樣。使無知的小孩們,處在非常危險中,而歡喜能有一個兩個,衝出險境,這是怎樣的殘酷!神是歡喜這樣的嗎?共產黨驅使千千萬萬的青年,使他們以人海來對付火海。透過火海而回來的,被獎勵而誇耀為英雄,這也是慈愛嗎?如果有神,神明知千千萬萬人的落入苦境,而依舊不斷的創造出來;如不是神的痴狂,便是殘酷!神教徒的二世論,越來越不能為人類所信仰,內心陷於空虛,精神沒有寄託,這才落入唯物主義一世論的魔王境界。這便是近百年來世界文明沒落的重要因素!

 

三世論者,是印度宗教的特色,而佛教最為究竟。人類與一切眾生,是無限生命的延續:不是神造的,也不是突然而有的,也不是一死完事的。這如流水一樣,激起層層波浪;生與死,只是某一階段、某一活動的現起與消散。依據這種三世論的信念,便擺脫了神權的賞罰,而成為自作自受的人生觀,肯定了人生的真意義。我們在前生,思想與行為,如向於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惡的,今生才能感到褔樂的善果。這樣,如今生而不再勉力向善,一死便會陷入黑暗的悲慘境遇。有了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從前,能夠安命,決不怨天尤人;為了未來,能夠奮發向上,決不懶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創命的人生觀,是三世因果論的唯一優點。還有,從無限延續去看,受苦與受樂,都是行善與作惡的結果。善行與惡行的因力,是有限的,所以受苦與受樂,並不永久如此,而只是生命歷程中的一個階段。任何悲慘的境遇,就是地獄,也不要失望,因為惡業力盡,地獄眾生是要脫苦的。反之,任何福樂的境遇,那怕是天國那樣,也不能自滿。因為善業力消盡,還有墮落的一天。所以真正的三世論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滿了希望,而又不斷的向上精進著。從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國家,在歷史的延續中,也從來就符合這因果升沉的規律。

 

二世論的缺點,在三世論中完全消除了。所以,唯有大家來接受三世論的因果信念,成為堅定的、共同的信念,才能從庸俗的、唯物論的、一世論的禍害中解脫出來!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