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廓然無聖(菩提達摩禪師)
佚名

 菩提達摩本是南印度香至王子,後棄位出家,從般若多羅學佛法。般若多羅臨終前曾囑咐他說:「我滅後六十年,你當往震旦行化,傳播禪法。」
  
  震旦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法。菩提達摩牢記先師遺訓,待時機成熟,便寄身商船,泛海東來,於梁大通元年(五二七年)抵達中國的廣州。
  
  刺史蕭昂表奏朝廷,說有印度高僧泛海而至。梁武帝蕭衍素信佛法,得到蕭昂的表奏,欣喜萬分,立即詔見。
  
  那梁武帝是中國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位期間,利用自己皇帝的威勢,建寺無數,寫經無數,度僧也是無數。他還幾次捨身寺中,令王公大臣出錢贖買,以贖身錢為布施之財。在梁武帝看來,自己如此扶持佛教,必然是功德無量,福報無窮。所以,當菩提達摩一到,梁武帝便提出了這個話題。
  
  他問菩提達摩說:「朕一生造寺、寫經、度僧,其數難以計算。朕這樣做的功德如何?」武帝此问,實際上是向菩提達摩顯示自己的功德,很有一些邀功自賞的味道。豈知菩提達摩卻對他說:「陛下如此做法,所得功德只不過是小乘的天人果報而已,離大乘功德那就差得遠了。」
  
  梁武帝想不到達摩會如此回答,心中一楞,又問道:「你所說的大乘功德是什麼呢?」達摩回答:「淨智妙明,體自空寂,這才是大乘功德。這樣的功德是人世難求的。」
  
  梁武帝這下心中起了懷疑,他想,這位胡僧可能是位江湖騙子吧。功德需由人造,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眼前這位卻說功德非人世可求,那不明擺著違背常理嗎?
  
  想到這裡,梁武帝便欲考校一下菩提達摩的學問。他隨即問道:「佛法所謂的聖諦第一又是什麼?」菩提達摩回答:「廓然無聖。」梁武帝一聽,心中暗自嘲笑,對方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他想,苦集滅道是佛教的聖諦,凡學佛法者誰人不知,哪個不曉,這位胡僧卻說廓然無聖,那他不是騙子又是什麼呢?梁武帝這下便收起了恭敬之心,厲聲喝問:「在朕面前的這位是什麼人?」菩提達摩回答:「不知道。」於是,梁武帝便令人送菩提達摩出宮,任其飄泊去了。
  
  菩提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對梁武帝的言詞本來是處處機關,暗隱禪機。但梁武帝畢竟只是位凡夫俗子,只知道修寺寫經,建立功德,對佛法的大道理未必能有多少領悟,更不用說是禪的奧義了。修寺寫經,可以為佛教創造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論其功德,自然不能一無所有。但對禪宗來說,因為每個人都是佛性的稟受者,都有開悟的可能,所以,人如果只知道修寺寫經,那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而已,對自己的開悟並沒有什麼好處。因此,菩提達摩便對梁武帝的問題給了否定性的回答,說他的功德僅為小乘而已。
  
  至於他所說的「淨智妙明,體自空寂」的大乘功德,則是指禪者的開悟狀態,意為每個人只有開發出自己的佛性,自己開悟,那才是真正的功德。遺憾的是,梁武帝是中國第一位與禪的精神發生接觸的人,他還不明白禪的道理,因而也不能在菩提達摩的禪關隱語中悟到什麼,反而懷疑菩提達摩是騙子,因而提出聖諦的問題加以考校。
  
  按照禪的道理,真正開悟的人已經超出了一切差別,超出尊卑、上下、好壞、榮辱、凡聖。一切差別都不過是名詞概念的不同而已,到了開悟的境界,那些差別便混同一物了。所以,菩提達摩對聖諦的回答是「廓然無聖」。這個道理梁武帝自然不懂,所以,菩提達摩便只好跨江北上,入嵩山少林寺十年面壁去了。
  
  據說,後來有人對梁武帝說,菩提達摩是觀世音的化身,是來中國傳佛心印的。梁武帝大為後悔,三番五次降詔延請,但緣分已盡,菩提達摩終未下嵩山一步。
  
  這個故事在中國佛教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被視作是禪法弘傳中國的開始。自此之後,禪逐漸在中國大地上盛行起來。到了唐代慧能的時候,禪宗便赫然發展成中國佛教中勢力最大,最富有生機的一支了。

 

皮肉骨髓

 菩提達摩就要去世了,他召集弟子們說:「我的壽命快到了。死之前,我想證實一下你們的禪法修為到底如何,請你們將自己所悟到的說給我聽聽吧。」
  
  據說,菩提達摩有四大弟子,三僧一尼。三僧是道副、道育及慧可,一尼人稱尼總持。聽到菩提達摩的命令,道副首先站起來說:「我們應該不執著文字,也不捨棄文字,而是應該把文字當作求道的工具。這是我悟到的,老師以為如何?」菩提達摩怒聲說:「你只得到了我的皮。」尼總持一見道副不行,連忙站起來說:「依我所了解的,就像慶喜看到了阿(++)佛國,一見之後便再也見不著了。」菩提達摩又厲聲說:「你只得到了我的肉。」道育隨後起來說:「地、水、火、風本來是空的,眼、耳、鼻、舌、根也非實有,整個世界無一法可得。」菩提達摩回答:「你只得到了我的骨。」最後輪到慧可,只見他站起身來,向菩提達摩三拜行禮,然後便站著不動了。菩提達摩哈哈大笑,說:「你已得到了我的髓。」於是,慧可便成為禪宗的二祖,接替菩提達摩進行傳法的工作。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禪宗的思想精神。我們知道,禪宗推崇的境界是一種無差別的境界。然而那種無差別的境界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卻是非常難的。首先的一個問題是要超越語言的限制,因為凡是語言可表達的,必定是有差別的。
  
  那位道副和尚雖然口口聲聲說要不執文字、不棄文字,表面上似乎超越了語言的差別,而其內心中卻還存在著文字差別,否則他也就不用把那種不執不棄的想法表達出來了。唯其內心有差別,才會說出不執不棄的話。不然,如心中無差別,他還不執個什麼,不棄個什麼?所以,菩提達摩給他的評語是只得到皮,不過是剛入禪法之大門而已,離真正開悟的境界還遠得很呢!
  
  尼總持雖然超越了語言文字的差別,但又墮入有與無、見與不見的對立之中。如其心中超越了有與無、見與不見,那便沒有什麼慶喜與阿(++)佛國,也沒有什麼一見之後便不再見的差別了。所以,菩提達摩給她的評語是只得到肉。
  
  至於道育,他所說的已是佛法的基本道理。認識到世間無一法可得,一切皆假而不實,精神上自然可以超越差別與對立。但禪宗的精神不只是體現在認識的飛躍之上就算完了,更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要把那種超越認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把精神融於生活之中。道育的認識已超越了,認識到了佛法的真理,但其行為卻還滯澀難通,還是要說、要做、要想,所以,菩提達摩說他只得到了骨。
  
  而慧可則不說不動,己身與意合,超越了認識與行為之間的差別,與禪合一了。所以,他便得到了菩提達摩的髓。
  
  從上述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禪的關鍵首先是要超越一切差別,而更關鍵的是,這種超越不能只停留在認識的層次上。超越認識與行為的差別,那才是禪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廓然無聖

無名

 

 

 

  達摩遙觀東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時梁武帝身披袈裟,自講《放光般若經》,感得天花亂墜,地變黃金,辨道奉佛,詔誥天下,起寺度僧,依教修行,人稱佛心天子。達摩一來,就被接到金陵的宮中,與武帝討論佛法。
  
  武帝初見達摩,便問:「我起寺度僧,有什麼功德?」
  
  達摩說:「無功德!」
  
  武帝猶如熱頭澆冷水,滲出一身冷汗。然而,武帝仍不省悟,接著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達摩斬釘截鐵地說:「廓然無聖!」
  
  武帝與婁約法師、傅大士、昭明太子,持論真俗二諦。根據教典上的說法,真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真俗不二,即是聖諦第一義。這是教家極妙窮玄處,故武帝拈此來問達摩。但武帝既然立足於佛教的二諦觀,把這種真諦妙理,作為一種概念來問達摩,所以達摩答道「廓然無聖。」意謂禪的根本法,是教外別傳的,不是教典上所說的聖義諦,正是截斷了教義中所說的妙理,顯示出是佛自證自悟的真實境界,為超越凡聖的境界。這是無佛無眾生無古無今的境地。這個境地,就是禪的根本法。所以達摩答的廓然無聖的第一義,意義完全相異。武帝問的是二諦中的真諦的第一義,達摩答的卻是自證的第一義。這種自證的第一義,非言說尋思擬議之所能到。任何言說都不能顯示第一義,所以達摩的答語,正顯示自證自悟之境,是超越了一切迷悟凡聖是非得失的清淨自在無礙之境地。同時也是揮動廓然無聖的慧劍,截斷梁武帝垢意情塵的知解,灑灑落落地顯示了禪的生命。
  
  若參得這一句透,則千句萬句一時透,胸中廓然,心外無聖。故古人云:
  
  「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達摩這劈頭一句,截斷了多少疑雲,惜武帝不省,仍以人我之見而問:「對朕者誰?」
  
  達摩冷淡地說:「不識。」
  
  在達摩這貌似冷淡的言語中,實則包含著多少慈悲的熱誠。達摩知道與武帝機緣不契,遂長嘆一聲,一葦渡江而去,直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時人號為壁觀婆羅門。後來武帝向志公提起此事,志公說:「陛下知道此人的底細麼?」武帝說:「不識。」志公說:「他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武帝一聽,十分懊悔,想派使者去請他回來。志公嘆道:「不要說陛下發使去請,就是全國的人去,他也不回了。」後人詠道:
  
  一箭尋常落一雕,更加一箭已相饒。
  
  直歸少室峰前坐,梁主休言更去招。
  
  隔山見煙,早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舉一明三,是禪家尋常茶飯。達摩與武帝一見,已知機緣不契,渡江北上。後來武帝追憶此事,親自撰寫碑文,流露出對自己機緣未熟而與達摩失之交臂的懊悔:
  
  嗟夫!見之不見,逢之不逢,遇之不遇,今之古之,怨之恨之!
  
  復讚云:
  
  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剎那而登妙覺。
  
  雪竇頌此公案言:
  
  聖諦廓然,何當辨的。「對者者誰?」還雲「不識」!因茲暗渡江,豈免生荊棘!合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相憶。休相憶,清風匝地有何極!
  
  吟罷,師回顧左右,喝問:「這裡還有祖師麼?」見眾人無語,就自己代為作答云:「要是有,喊過來與老僧洗腳!」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