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淨因三要之二
證嚴法師

 四.修十善業

  三皈五戒是學佛根基

  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三皈五戒是學佛根基

  珍惜得以聽聞佛法的福緣

  世間的苦難災厄,總是訴說不盡啊!透過傳播媒體,我們知道——有的國家經年戰亂,人命如草芥;有的國家旱潦連年,饑饉困頓;或是突遭災變,人民生命、財產毀於片刻之間。相較之下,台灣地區可說是豐衣足食、物質不缺。

  所以,希望大家在愛護尊重一切生命同時,也能夠知福、惜福—— 珍惜生於富足國度並得以聽聞佛法的福緣,趕緊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直往成佛目標邁進,令過去所種的福因開花結果,綿延不盡。

  人生多苦,眾生皆受業力牽引,迷茫流轉。我們既發菩提心,就要及時依照佛陀教理了徹人生之苦,拋開慾念、貪愛、瞋恨、疑惑、愚癡等等使覺性迷亂的因素,力行菩薩道,堪忍世間的苦難及折磨,為眾生付出,藉人與事的磨練來洗煉心地。

  修菩薩行,須先「皈依三寶」——佛、法、僧;次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漸修「十種善法」——身三善法、口四善法、意三善法;圓滿「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首先,談談皈依三寶與持守五戒的意義。

  一心皈依佛、法、僧

  要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必須精勤持戒,而持戒之前須先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的「皈」字是兩個字組合而成,一字是反,一字是白。「反」是「返」的古字,兩者意義相通;「白」代表清淨、光明、善良。「依」是依靠的意思。所以「皈依」就是捨棄過去不正確的觀念和不正當的行為,一心依靠佛、法、僧,誠懇勤勉地修習善法,回歸人人本具的清淨佛性。

  為什麼每位佛弟子都應該皈依佛、法、僧呢?因為——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了徹宇宙究竟真理的大覺者,他所宣說的教法,能作為我們身心的依靠;我們只要依照佛陀的教導來修練心性,遵循佛陀所定的戒規,就能啟發本具的佛性,具足大慈悲與大智慧。所以,佛陀是我們身心所皈依的人。

  雖然佛陀已經離開人間兩千多年,但是他所開示的教法仍然留傳於人間;只要我們衷心信受,就等於佛陀親自教導我們。這就是皈依法。

  佛陀的教法精深,一般在家學佛者為了生活忙忙碌碌,無法全心全意修學佛法,所以必須依靠專門研究佛陀教理,而且過著嚴格修行生活的僧伽來引導;更何況僧伽是佛陀法脈承續者,擔負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使命,所以應該要皈依僧。

  能受三皈依,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正信佛弟子;之後,必須進而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也就是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每位學佛者應守的戒規,也是做人最根本的原則。

  持戒不殺,不求仁而仁著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們已將「慈心不殺」的因果剖析明白,知道「不殺」乃「五戒」之首要,「不殺生」即是「仁」。

  人皆怕死,難道其它的生靈不怕死?人知道痛苦、害怕痛苦,難道其他生靈不知痛、不怕痛?孟子曾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不忍見眾生承受驚憂、恐怖、懼怕之苦及椎心刺骨之痛,就是「惻隱之心」,也就是「仁心」。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時刻留心護惜生靈,就是仁者,不需求仁而自然得仁。

  持戒不盜,不忻義而義敷

  「不偷盜」即是「義」,如果能守好不偷盜戒,則不需刻意追求,義理自然顯現在言行舉止中。

  學佛的人應該看淡物質享受,專心修習佛法。平日生活能夠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穩就可以了,還有什麼可貪求的?何必為了名聞利養去做不義之事?學佛者若能調伏慾念,簡樸度日,並進而喜捨佈施,利益人群,不需要刻意追求,即能將義理廣泛地流布弘揚。

  不淫者,不忻禮而禮立

  儒家五常中的「禮」即是佛教五戒中的「不邪淫」,也就是男女之間的禮節。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須守清淨不淫戒;在家學佛的男、女居士,則應遵守一夫一妻制,丈夫忠於妻子,妻子恪守婦道,彼此負責,並且共同擔負教養子女的責任。

  如今社會上男女之禮衰微,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報紙上曾經登載,一個年僅九歲的孩童,原本跟隨父親在台東生活,後來自己流浪到花蓮,結交了一些不良少年而學會偷盜。一日被警察抓到,詢問之後,才知道他流浪來花蓮是為了尋找母親——他的母親原是有夫之婦且育有子女,後來與他的父親發生了不正當的感情,同居而生下他後,將他丟給他父親撫養,自己回花蓮與丈夫及孩子一起生活。

  像這樣的例子,在社會中真是時有所聞啊!這就是廢棄了男女之禮,才會造成家庭及社會問題。若學佛之人個個守好不邪淫戒,而社會大眾也重視男女之禮,則我們的社會就能禮立義揚,清淨祥和。

  不妄語者,不慕信而信揚

  一般人說話常常不負責任,不考慮後果;我們必須瞭解,一個人在世間,必定要言而有信、守好口德,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敬仰與愛護。所以只要守好「不妄語戒」——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就能自然而然建立起誠信的品格與名譽,受人信任與尊敬。

  不妄言是不說虛假、欺騙的話,也就是「能說能行,言出必行」。不惡口是懷仁厚之心,口說和雅溫柔之語,使人內心喜悅而真誠地信服。綺語是好聽卻不誠懇的話,就是所謂的「巧言令色」,《論語》學而篇中有言:「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衛靈公篇也提到:「巧言亂德」,可見說了動聽卻不誠懇、不切實際的話,會喪失操守、惑亂人心!兩舌則是曲解事實、搬弄是非,將原本單純的事變得複雜,不但傷害別人的心,使別人起衝突,更會造成人心不安,破壞團體和諧的氣氛;所以希望諸位莫有「兩舌」的行為,並進而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來圓融人事。

  開口動舌,無不是因、無不是業;學佛若想得正果,對於「因」的造作必須非常謹慎!所以對人說話要審慎思量,因人、因時、因地制宜,不可得意忘形,隨便亂說。

  「不妄語者,不慕信而信揚」,一個人若謹慎於言語,對自己也對別人負責,則不必刻意去呈現「信」,信的德行自然能弘揚起來。

  不飲酒者,不行智而智明

  眾生皆有佛性,原本具足無量的清淨智慧,可是為什麼大多數眾生都是昏昧無明呢?原因在於迷亂了心性,使智慧之光被層層心垢掩蓋,以致隱晦不顯。

  什麼最容易迷亂人的本性呢?就是酒。心性一亂,智慧就迷了!所以要開顯明睿的智慧,首先必須守不飲酒戒,保持本性的清明。

  或許有人會說:「我根本不喝酒,為什麼智慧仍然很淺薄?」今生今世是沒有喝酒,但是可能在過去生中有這種習氣,致使今生不能擁有真正清朗的心性。過去生中既然有這種習氣,此生一定要好好守持戒律,絕對不可飲酒亂性;如此一來,智慧自然能慢慢地開顯、明朗。

  如斯修因,不期果而果證

  以上是五戒,也就是五常、五德——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要得五德,必須先持五戒;戒是因,德是果,只要好好修因,自然能證果。

  可是修因不是一開始便能得果,我們應以農夫耕種的精神,專心一意地用心修持五戒,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能存著還沒種因,就想結果的心理。只要我們時時刻刻將全部精神放在眼前應該做的事情上,不執著過去、不妄想未來,自然能夠身心輕安,將來必有所得——獲得真誠而深厚的品德涵養。

  十善是為人的根本

  大家知道學佛根基乃由持守「五戒」做起,「五戒」就是防止我們犯錯;持守了「五戒」,等於是力行了「十善」。

  「十善」是五戒的延伸,乃身、口、意三業所行的十種善法,與「十惡」是相對的,離十惡則成十善。

  十善包括:「身」三善法——以「護生」離「殺生」、以「佈施」離「偷盜」、以「戒淫」離「邪淫」;「口」四善法——以「誠實語」離「妄言」、以「柔軟語」離「惡口」、以「調和語」離「兩舌」、以「質直語」離「綺語」;「意」三善法——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瞋恨」、以「因緣觀」離「愚癡」。

  身、口、意朝善的方向,則可以行十善法,累積福德智慧;若偏向惡的方向就造十惡業,將來苦果難免。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須注意自己的行動、語言及心思,遠離十惡,成就十善。

  護生、佈施、戒淫

  「身」三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殺生戒、不偷盜戒及不邪淫戒。

  「不殺生」是不傷害眾生的生命,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每個人的本性原都具有「慈悲」,猶如明月常在虛空中,可惜往往被烏雲——「無明」習氣遮蔽,不僅對眾生的苦難視而不見,甚至為了私慾殘害眾生的性命。如何才能讓本性中的慈悲顯現出來呢?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體會眾生的痛苦,就能逐漸啟發心中的慈悲——大愛,不僅不忍心傷害眾生,更會積極地救生、護生,這就是仁心、菩薩心。

  「不偷盜」是不取不義之財,除了不偷、不搶之外,對社會人群有害的事業也不能去做;並且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積極地佈施行善,造福人群。

  「不邪淫」是比丘、比丘尼須守清淨不淫戒,一般社會人士應遵守一夫一妻制,妻子恪守婦道、丈夫忠於妻子,彼此相互敬重,共同負擔家庭責任。只要社會大眾重視男女之情操、禮節,就能減少許多家庭和社會問題。

  以「誠實語」離「妄言」

  凡夫容易因「聲」與「色」的迷惑而心亂,「聲」就是語言聲音,所以必須修口的善業,以免自誤誤人。

  「口」四善法就是五戒中的不妄語戒,即不妄言,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

  妄言是虛假、欺騙的話;自己不曾做過或沒有辦法做到的事,卻說得天花亂墜,就是妄言。

  佛陀在法華會上,鞭策一些「未得謂得」的弟子,說這種行為是最大的妄言。所以大家應該時常反省:告訴別人的事,確實有做到嗎?有沒有誇大、虛偽的成分?希望別人做到的事,自己做得到嗎?平時有沒有鞭策自己身體力行?做承諾之前,可曾深思熟慮是否自己確實可以做到?是不是信口開河?

  除了平日待人處事必須「口出有實」——說誠實語之外,講經說法也必須如理如法,並且身體力行。古言:「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正體悟並力行佛陀的教法之後,才能談論自己的經驗,不可「未得謂得」,自欺欺人。

  總而言之,能夠做到「能說能行,言出必行」,才是誠信負責的人。

  以「柔軟語」離「惡口」

  惡口就是口出粗鄙不善之語,使對方感到苦惱;柔軟語則是溫柔和善之語,能安撫人心,使人衷心喜悅而真誠地信服。

  許多人都知道謾罵、侮辱別人是不對的,卻時常「得理不饒人」而不自覺。如果因為自己的見解比對方正確或自以為有理,就「理直氣壯」,愈說愈大聲,隨意批評人,甚至開口罵人,這也是惡口!

  此外,也不能「自我詛咒」。例如人家如果說:「你真好命啊!」一般人就會回答:「沒有啊!我哪有多好命?」這是自我詛咒!大家應自我祝福、自我鼓勵,朝善的方向好好努力。

  口出蓮花度人入善門,或口吐毒蛇與人結惡緣,只在一念之間。若能改掉說話大聲、言詞粗鄙的習慣,以柔言愛語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情誼,並且「理直氣和,得理饒人」,自然所說的話都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所說的道理也能使別人歡喜接受。

  以「調和語」離「兩舌」

  心懷仁厚,以「調和語」連繫人的感情,圓滿人間的事相,就是口的善業;若搬弄是非、到處加油添醋,破壞別人的感情,或使原本單純的事變得複雜、難以解決,就是口的惡業。

  種了搬弄是非的因,將來會得到煩惱的果報——子女不聽話,週遭的眷屬時常爭鬥……,因此若希望將來得到善果,必須非常謹慎,多種好因,不可離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或製造是非。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牢牢地記住因果觀念,時刻圓融善解別人的過失、隱惡揚善,促進人與人之間良性的互動;如此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並且協助團體維持清淨祥和的氣氛。

  以「質直語」離「綺語」

  綺語是好聽卻不真實、不誠懇或沒有意義的話;質直語則是樸實正直的語言。

  如今社會中許多人迷戀於聲色之樂,喜好談論風花雪月、玄奇神妙之事,不喜歡聽正直純樸的言論,也不喜歡聽樸實無華的道理;如此不但誤了自己,也會影響到週遭的人,形成惡的循環。

  其實,很多人習於「綺語」而不自覺。大家可以仔細想一想:平日與人相處時,是否經常隨口說些好聽的話來討人歡心,可是內心並不真誠?是否經常以男女情愛、美色名利……,作為茶餘飯後閒談的話題?別人談論鬼怪神通之事時,自己也曾去湊熱鬧?是否曾經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隨口說些不真實的話來敷衍甚至欺騙別人?……這些行為,都是誤人又誤己啊!

  「四攝法」中的「愛語」,與綺語完全不同。愛語是溫和慈愛的言語,發自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目的在於引導眾生走上光明善良的道路;綺語則是為了滿足私慾,以甜蜜而不誠懇的話語來迷惑別人。

  開口動舌,無不是因、無不是業,希望大家以「開口即是純良正直之言,動舌即是溫和慈愛之語」來自我期許,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用心!

  以「不淨觀」離「貪慾」

  「意」三善法包括——以不淨觀離貪慾;以慈悲觀離瞋念;以因緣觀離愚癡。

  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不能和睦相處的原因,在於「明爭暗鬥」——不僅是明處爭權奪利,暗地裡也勾心鬥角;民間如此,官場也是一樣,多數人都在爭鬥中求生存,實在令人感到心痛!為什麼爭?為什麼斗呢?原因只有一個字——「貪」。因為貪圖財色、名利、地位,所以你爭我奪,不得安寧!

  世間大部份人都是為了滿足「身軀」的享受而產生貪念——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用要用好的;為了這個污臭不淨的身軀,不知造了多少惡業?

  為什麼說身軀不淨呢?《水懺文》中有一段話:「九孔常流不淨物」,人身是由一層皮膚包著骨肉膿血,從九孔流出來的都是屎尿痰涕。大家想一想,人身有哪一處是乾淨的呢?何必為了它與別人斤斤計較、造作惡業?

  身軀雖是不淨物,但是人人心中都有一分非常清淨的寶物,那就是「佛性」。此身能造惡,亦能修習善法,所以大家應該時常「觀身不淨」來摒除貪念,並且利用這個身軀積極地佈施行善,開啟心中的「佛性」。

  除了身外財物的佈施,這個身軀也能佈施。佛陀《本生經》中有割肉喂鷹的故事,在《無量義經》中也說「頭目髓腦悉施人」。現在醫學非常進步,不只可以在往生後捐贈器官或遺體,活著時就能捐血或捐髓,既能救人又不損害自己的健康。我一直在呼籲器官捐贈、骨髓捐贈,以及遺體捐贈,因為這個身軀遲早會敗壞,何不在它還有用的時候趕緊佈施出來幫助別人呢?

  學佛要看淡名利、地位,修行是為了眾生,一切勞動也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心中常存此念,就不會產生貪慾。

  若執著於此不淨之身而造作種種惡業,實在可悲可憫!唯有善加利用此身,積極行善、精進修行,才能提升人格、增進道業,不枉來此人間走一回。

  以「慈悲觀」離「瞋念」

  佛陀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人時常因為瞋怒而亂了行為,一發脾氣就六親不認,損人又害己。如果希望自己不論遇到什麼狀況都不會動怒,時時予人親切和藹的感覺,則必須擁有非常柔和的心念,而柔和的心源自於「慈悲」。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和羅?羅出去托缽,受到一群無賴漢戲弄,有人把泥沙放進舍利弗的缽內,有人打了羅?羅一拳,血從面頰流了下來,但他倆都不理會那些無賴漢的欺侮,逕自走了。舍利弗告訴羅?羅:「你不要生氣,我們要憐憫眾生,起慈忍心,這是佛陀教我們的:這是我們修行的逆增上緣。」

  羅?羅流著淚回答說:「我沒有生氣,也不埋怨!我很感謝佛陀,教導我慈悲的心念與忍耐的功夫。佛陀一生為了眾生辛勤地教化,而眾生卻仍如此頑劣,心中充滿憎恨,逞強欺弱。社會的動亂與天下的災禍,就是起因於眾生缺少慈忍心。我是因為悲憫他們才流淚啊!」

  大家若像舍利弗與羅?羅一樣,以慈悲心看待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自然擁有非常柔和、清明的心念,即使面對逆境也能忍耐,不現怒容、不出惡言;並且憐憫那些造作惡業的人,而不生瞋怒之心。

  若社會上人人都以慈悲心與忍辱行相互對待,哪還會有動亂與災禍呢?必然是人人幸福、處處吉祥啊!

  以「因緣觀」離「愚癡」

  世間一切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成。迷於因緣,則隨著業力流轉於六道之間;覺察因緣,則能放下執著,解脫煩惱纏縛;把握因緣——珍惜並善加運用修學佛法與救度眾生的因緣,就是福慧雙修的人間菩薩。

  許多人學佛只為了自己,只在意自己能不能得度了脫生死,卻疏忽應該學習佛陀的慈悲與勇氣——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以救度娑婆世界苦難眾生為修行的目標。如果每位學佛的人都只想自利而不願利他,則如來家業就無法延續下去,苦難眾生也就無法得度。

  唯有啟發心中的長情大愛,把握幫助眾生的因緣,才能徹底遠離愚癡,得到真正的智慧。

  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持戒律、嚴護戒根,不要因為小善就不願意做,小善積多了也是大善啊!也不可以認為小惡無所謂,只要懺悔就沒事了!大家要知道,悔而不改,一犯再犯,罪業永遠無法消除,而且「墜露成河」——小惡積多了也就成大惡啊!

  總而言之,種了善因,不怕得不到善果;所以除了守好五戒,還要用心行十善。如果人心清淨、社會祥和,就能呈現一片萬善和融的景象,如此,娑婆世界與佛的淨土還有什麼差別呢?

  「用心」行十善

  以上就是身、口、意所行的善業與惡業。身、口、意奉行善法,則智慧福德與日具增;造作惡業,則苦果業報逐日累積。人生方向應該向善還是向惡,相信大家心中都明白。

  遠離十惡,奉行十善,會很困難嗎?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到,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必須「多用心」——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行動、言語及思想,審慎思惟是善還是惡?若有惡的成分,趕緊改正過來,朝善的方向去做;只要能夠持續不斷地努力,身、口、意就會愈來愈誠正、清淨。

  一個真正肯用心的人,才能深切體會佛陀的教法,並且以堅強的決心與毅力身體力行,逐漸「超凡入聖」;而不肯用心的人,日子過得迷迷茫茫,造了什麼業自己都不曉得,這樣的人生不是很可悲嗎?所以,我平時總是一再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用心」啊!

  律己防非,嚴護戒根

  我們如果精進修行,切實持五戒、行十善,除了自律之外,還可以助國弘揚禮義文化。

  社會是由眾多個體組合而成,想要社會和睦安定,一定要從人人本身開始做起。一個人若是亂了行為,一家就亂了!若是家家亂了,社會也跟著亂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能輕視自己,只要每個人都守好規矩,就是幫助社會國家弘揚禮義。

  整個佛教的前途,與我們每個佛教徒息息相關!身為佛弟子,必定要善加注重自己的身、口、意業,好好保持自己的氣質和品德,自我修持、端正行為,待人接物謹慎誠懇,如此週遭的人就會受到我們感化,也趨往善的方向;如果每位佛弟子都能這麼自我要求,何懼我們的社會不能清淨祥和呢?

淨因第二要

  一.愛持三皈

  僧是佛陀嗣法人

  佛門六和敬的意義

  僧是佛陀嗣法人

  修淨因首先要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有孝養父母的心,就有孝悌、恭敬與慈愛的心,自然可以培養「不殺」的慈心,進而能夠「修十善業」。

  除了做到以上所說之第一要因之外,還必須:「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想要入佛的法門、學佛的規矩,就必須修學這第二要因。

  皈依三寶是入佛之基

  正信的佛弟子,入佛門的基礎就是「三皈依」,亦即「皈依三寶」。

  「皈」這個字,是由一個「白」、一個「反」字所組成,就是反黑歸白。白代表無邪的清淨業,黑則指染污的業;也可以說白就是良善、光明正大的心,黑就是暗昧、不清淨的心。

  既然要學佛,就應該消除暗昧之心,朝向光明正大、清淨的道業精進。而清淨道業的第一個階段,必定要反黑歸白——去除過去的黑暗,面對光明的一面,這叫做「皈」。

  「依」就是依靠,我們要向良善、光明的道路走,就應先依止「佛、法、僧」三寶——「佛」是人天導師;「法」是佛陀的教法;「僧」是延續佛陀慧命法身的出家宗教師;唯有皈依三寶,才能從凡夫地直趨聖人的境界。

  皈依佛——佛是指引眾生的眼目

  佛陀是二千多年前的偉大聖人,他是應眾生之需而示現人間;他示現與眾生相同的形態、相同的生活,然後出家、修行,說法四十九年而成就;以凡夫的形態進取聖賢的果位,指引眾生。

  他是三界導師——可以引導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離苦得樂。因為不只生活在世間的人感到痛苦,其實三界六道的眾生皆是苦啊!人間只是三界中「欲界」裡的一道,在三界中皆有不能斷除的無明染著;不能去除無明染著,自然無法從輪迴中解脫,仍要受業力的牽引而去來。我們若能回歸清淨無污染的本性,才是成就真正的佛性,也才能跳脫三界輪迴。

  眾生之所以沉淪六道中,就是因為欠缺一分清淨心,多了一點污染心。佛是覺醒者,為眾生倒駕慈航來到人間,引導我們如何起步、如何行菩薩道、如何體會宇宙人生實相,達到修行成佛的目標。

  學佛離不開菩薩道,這條路非常長遠,一定要有一位真正的覺者與智慧的導師來指引,才不致有所偏差,才不會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息、不得解脫!而佛陀是真正的三界導師、眾生的眼目,我們若依照佛陀的指引行走,一定能朝向光明的道路邁進。

  皈依法——依佛陀教法進取慧命

  佛教有四眾弟子:即出家男女二眾和在家男女二眾弟子。出家有出家的戒法和應積極進取的慧命,從過去延續到現在,從無間斷。在家男女二眾,同樣要守在家人的戒規——受三皈依、持守五戒,善盡本分與責任,進取成佛的慧命。

  佛陀所說的教法和所制定的戒規,兩千多年來皆無間斷,雖然佛於人間入滅,但這不過是物質的消滅、軀體的消失。其實,佛陀的精神——法身慧命,還是存在我們心中,因此要皈依法——依照佛陀教法,進取恆長的慧命和常存的法身。

  眾生常常是知此不知彼,看近而不能見遠,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無法將心比心,忽略因緣果報的循環,於是人我之間的計較、紛爭也隨之產生,這都是因為我們尚未透徹真正的道理。只是一味的口頭上長篇大論,卻無法真正力行、貫徹,一旦面臨真人實事,就無法以正知、正見相對待,以致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導致迷茫的人生。

  佛陀以超然的見解和觀念,明白、正確地辨別人生方向、道路的正或邪,所以是眾生的「眼目」,我們要以佛陀的教法作為正確道路的指引。

  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是佛陀的弟子,要用功學佛。然而,常常只在書本、三藏十二部經等文字上瞭解很多,卻在人事上無法依照佛陀的教法——捨棄我執,汎愛眾生。

  我們若能依照佛陀的教法、三藏十二部經的法理力行,棄執我見、隨順眾生,才是真正精進於佛陀所指引的道路。學佛一定要有這分胸襟,不可執著我知我見、我行我素。

  皈依僧——僧寶耕耘眾生心地

  僧,即是出家人,捨名、舍利、辭親、割愛,以佛陀的精神、教法作為依止,延續佛陀的慧命。所以我們要以敬佛、奉佛、拜佛的精神與恭敬心,同樣的敬僧、奉僧。

  僧,顯現出家相,荷擔如來家業,佛法能否正確的弘揚人間,全視於僧眾所肩擔的弘法利生責任,因此說「僧乃六和上士,並為真淨福田」。

  僧的日常作為就像農夫耕田一樣——雜亂的土地,無法栽種出優良的作物。於是農夫在滿佈亂石雜草的土地上,一定要先拔除雜草、剔除亂石;將荒土開墾成純良的土質,才能播下種子。

  而僧即為「福田僧」——耕作眾生的心田。每個人的心像一畦田地,當雜念產生時,就像雜草萌生一樣。雜草乃園地中一大患,就如同我們的心有雜念,就會破壞道心慧命,所以修行人常將用功稱為「耕作心田」。

  人應該時時刻刻清除心田雜念,若常常停滯於過去,則無法向前邁進。過往的人生,要像我們兩腳行走一般,踏出了前腳馬上再舉起後腳,才能一步接一步往前行進,否則便會寸步難行!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一些衝突,而修行者的心念要像手畫虛空,畫過無痕;要讓所發生的煩惱事,片刻都不停留於心,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留下好的種子、去除壞的種子,這就是「耕耘心田」。

  反之,好事不常顧念,壞事卻停滯心中,就如他人對我們的恩惠我們不知報答,然而對他人稍感不稱意,我們便常常記恨在心,這叫做邪見,易生煩惱心;也就是好的種子不留下,雜草卻任其亂生。

  所以如果能依照教法,努力奉行、精進修持,則內心的精誠會發出一股威德力量,就好比孔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這種神聖的威力,看起來很溫和卻含有懾服眾生的德行。

  以愛以敬成就「和」

  「僧」是梵語「僧伽」的略稱,意思是和合眾——人群和合在一起便稱為僧。僧也代表眾的意思;一、兩個出家眾住在一起不能稱為僧,要三人以上才能稱為僧眾。

  在一個叢林團體裡,人人都是來自十方,各有各的不同生活和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心念、修養;而不同習氣的人要聚在一起修行,不是容易的事情。

  「僧乃六和上士」——上士是表示無上、崇高的人格者,亦即「人上人」的意思,要如何才能做到人上人呢?一定要彼此和敬。

  中國大陸有不少叢林聚集了幾百、幾千人以上的僧眾,而佛陀在世時,僧團人數更是數以萬計。要集合幾百、幾千、幾萬人在一起,並且能讓大家真正和睦相處,就是靠一分學德的修養;而這分學德修養最重要的即是「和敬」——彼此和氣,彼此敬重。

  古德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人際關係最美的形態,就在一個「和」字。和也可以說是愛敬之意,若能秉持佛陀教法,以大愛的胸懷普愛一切眾生,這分寬闊的悲心、慈念,無形中化解了人我是非的計較;若沒有計較之心,彼此間自然也就沒有紛爭的產生。因此大家若能心念一致,和睦、融洽,彼此就會相互敬重、關愛對方;有了愛與敬,就能更加和氣,在良性的互動中成就「和」。

  團體中要做到六和敬

  生活在同一個團體裡,不管是在靜思精舍修行的同修,或是投入「濟貧教富」志業工作的慈濟人,都是為了「予樂拔苦」的共同目標和使命,期望苦難眾生能離苦得樂!因此,我們一定要和合在這分同敬、互愛而和睦相處的行動中。

  能使我們同敬互愛而和睦的,即是「六和敬」。「外同他善謂之和」,一個人若能外表與內心和齊,就叫做「和」。在一個團體中,最容易讓他人感受的即是聲與色的表現。比如今天我有一件特別繁重的工作,就可以互相提議說:「我這邊的工作很忙,您是否可以幫忙我呢?」那麼,另外一邊的人就要衡量輕重緩急,暫緩一下不急的工作,幫忙比較急切繁重的工作,彼此分工合作。若執守「我做我的事,我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我不管別人的事。」這樣是不行的!一定要身體、工作、行動皆一致,這才是和。

  好的事我們要響應,叫做「善之和」;而對於不好的、錯誤的事,則要善盡提醒與勸勉之責,趕快共同停止它,這也叫做「和」。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意見不和,若別人不順我意,我就馬上顯露在外表上,將會影響了團體的和睦。在大家歡笑、慈愛的一團和氣中,只要有一個人的形態不好看,就好像一張白紙上有了黑點,這種不愉悅的面容,在和睦歡笑的團體中,顯得極為不協調。

  總之,一個團體就是要大眾和敬、互愛,將心中和善之念顯露於外。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自我警惕,如果感覺自己與別人格格不入,就要趕緊自我反省、修正,才可以做到「和」。

  處處有「我」便無「人」

  學佛者常言「功德」。何謂功德?內能自謙謂之功。「功」字,一個「工」、一個「力」,兩字合寫為功,就是要我們時時刻刻警惕自己,下功夫將貢高我慢心去除,內心常常保持謙虛。

  一個人如果驕慢,即會產生排斥別人的心理。如此表現於外的言行態度,當然也會成為別人排擠的對象。

  世間比我們賢能、有德的人,比比皆是。因為學無止境,德無止境,道也無止境,所以更要時時刻刻自謙。

  有的人說:「這是我的習氣。」你、我、他各有不同的習氣——有我見、我思與我行;不思反省而全部歸納為「我」的習氣,這就是不肯用功,任貢高我慢、瞋恨的心理繼續產生,終致不能自制。

  前面曾說過,一畦田在耕耘播種前,一定要下功夫去除雜草、亂石;而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必定要先清除心田中最容易使我們陷於罪惡深淵的「貢高我慢心」,將自我縮小到得以進入別人的眼裡,而不礙到別人的眼睛,進而能鑲入別人的心中而不礙到任何人。想要有那分可愛與可敬,一定要自謙自卑。我們能做到對人有敬愛之心,自然回報於我們的,也是別人對我們的尊敬。

  希望鏡中人笑,自己要先笑;要鏡中人可愛,自己要先表現可愛。所以,我們要外同他善——和;內要自謙自卑、對人敬重,這樣才可稱為六和僧,這也是學佛的初步。

  總之,要和合大眾,外在的身體行動要與人和,內在也要時時自我警惕,用功去除貢高我慢,時時縮小自我,擴大心胸,如此人際間才能一團和氣。

  佛門六和敬的意義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續慧命,而僧伽團體中,出家弟子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種和敬——據《法界次第初門》六和敬初門第五十之記載:「外同他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自謙卑,故名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乖諍。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慾,與眾生樂,而無有乖諍。

  (另據《祖庭事苑卷五》列舉「六和」為: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說「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戒」是佛陀為弟子制定的規矩,大眾之間彼此要能夠共同持守,方能成立一個清淨和睦的教團;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眾。在家弟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應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則有五百戒;戒律確實繁多,但若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勤、息」——「勤」是慇勤,「息」是息滅,亦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人我之間所以爭長論短、斤斤計較、不能和氣相處的原因,在於凡夫貪、瞋、癡三毒熾盛。既然志願修學向道,首要功課就在於息滅貪、瞋、癡這三種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爭鬥。

  因此,不論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持守戒法,就能通達人事習俗,同時亦能透徹瞭解佛陀所說的真理。看開一切,那麼人我之間還有什麼是非對錯可計較的呢?

  曾經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問我:「在修行期間是否遇過任何困難或煩惱阻撓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過自己有什麼煩惱。因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清目標—— 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出家;既然認清目標,也瞭解從凡夫的起點要追求聖人的境界,其間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經歷人事的磨練;而人事的磨練,正是開創康莊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難是理所當然,自然也可順藉逆境以增上緣,哪還有什麼煩惱阻撓呢?」

  所以,一般人的煩惱皆來自不能「看開」,若能夠明白真理、看開一切,就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乖」字是相互違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陀教法,既然目標相同,彼此間的意見不相違背紛爭,即能同心、同道、同志,相互勉勵,彼此沒有違背乖離的情形,這就稱作「戒同和敬」——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須知眾生與我們平等,不只我們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實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同樣能證得菩提。所以,我們應該敬重一切眾生如敬諸佛。這就是「亦知眾生同此戒善,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戒和敬」。

  《法華經》提到,「常不輕菩薩」每見到人就恭敬禮拜,有人覺得他非常奇怪,因此輕視他、辱罵他,甚至認為他好欺負,還以腳踢他、用杖打他、拿石頭丟他……。但是他仍然以歡喜心接受,口中常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將來皆得作佛……。」即使面對欺負他的眾生,他也恭敬如是。

  我們應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常禮敬眾生,則無名利「貪」著心;不輕視一切眾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則無「瞋」恨心;任人打罵而不計較,則無「癡」迷念。這就是息滅貪瞋癡,亦是修忍辱戒,此即僧團和睦的泉源。

  學佛的目標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與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須努力下功夫!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過於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我們一定要相互鼓勵、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才能成就一個聖潔和睦的宗教團體。

  見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一個聖潔的教團首重和睦與融洽,同修間因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道理透徹、目標專一,見解也不會紛歧;見解一致則能相互尊敬,相互讚歎;彼此寬恕與禮讓,這分和合的氣氛自然讓人生出恭敬心,也能吸引大眾加入這個團體。

  出家眾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還要能令他人對僧團產生歡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現出和睦的氣氛,使身形、動態與聲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須「揚善」。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可一天到晚言說是非,應該多讚歎、多表揚善事,常常讚揚他人的長處,藉此以鼓勵大家多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勝人,人不能勝我」、「只想贏人,不讓人贏」的心理——他人比我優秀,我便盡量遮掩他的優點,而極盡所能去渲染他的缺點,以表示他不比我好;這就是凡夫。聖人則不然,他能忍一切惡、看淡一切惡,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認真推動,此即是聖者之所以為聖者啊!

  我們既然是佛的弟子,當然也要學習聖者的行誼,以善巧方便的言談舉止度化眾生;無論是相互對話或彼此相處,總要表現溫柔和善的態度,廣結眾生緣,作為佛教度人向善的橋樑。這就是「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路是人走出來的,佛是眾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腳踏實地,步步向前精進。

  學佛必須從行動中展現修養,因此稱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不斷往前向聖人境界邁進。

  出家眾的任務除了自修、自證,親自體會佛陀的教理之外,還要領導眾生向佛的目標邁進。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實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正確的見解與行為。我們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導他人行正道;彼此鼓勵共行善事,步伐整齊劃一,就不會相互違背、爭鬥。要勸告思想不端正的人改善觀念,勉勵行為錯誤的人盡快改過,面對有邪知、邪命、邪業……的人,要立即點化對方、喚醒他的良知;而在點醒他人之前,自己一定要先覺醒,時時自我警惕,這就是「同修諸行」。

  將善念化為行動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予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佛陀說法,不離「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廣大心懷;我們的心量要寬廣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眾生,使普天下眾生皆能得到安樂。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還要能付諸行動,實際以身體力行去利益眾生。我常到慈濟醫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對待病患,好像是對待自己的親人和好友一樣,親切柔和的鼓舞、安慰,使病房增添幾許慈愛的氣氛。這種溫暖親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濟醫院內,使患者在病苦中減少許多煩惱、沮喪,此即稱為「予樂」——在身體行動中,表現出一種給人快樂、消除他人痛苦的形態。

  學佛一定要能學到「慈於內」、「行於外」——要時時將這分慈心銘刻在自己心版上;要時時將快樂的心態,表現在日常的行動上。大家若能共同發揮這分慈心,身體力行去予樂,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須要好好修持慈念,身體力行;而「予樂」也必須「發乎情,止乎禮」——予人喜樂,千萬要依禮而行,決不可非分越禮。有的人個性非常直率,與人交往經常熟不拘禮,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儘管言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就必須時時自我警惕,謹守分寸,言行合禮,才不致失禮越節,能彼此和敬相處。

  我們要時時刻刻將快樂種子散播給眾生,使一切眾生皆大歡喜,無違佛所說的「身慈和敬」,就不會有乖諍。

  以「說法」洗煉眾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乖諍。

  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不同的習氣、不同的形態,我們在言語中應該多多宣揚好人,時時表揚好事;設若他人有缺點,我們也要善意地引導、不加以渲染,所說的言語,一定要能利益眾生。

  曾有人問我:「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我想,做錯事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只要知過能改,就值得原諒;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誠實,造作「惡口」業,就不可原諒了!所謂惡口,就是妄言、綺語、兩舌。

  妄言——就是說謊話。說謊者多數會掩飾自己的錯誤,有很多事情他根本不知不見,卻顛倒是非,強詞奪理!一個人若會說謊,行為必定會偏差。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語業者,是不可救藥,不可原諒的!

  兩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學佛一定要學「說法口」——以言語淨化他人。我們的每一句話都要能夠教育眾生,使人願意向善,使彼此仇恨的人溝通感情;若能時時刻刻宣說佛法,洗煉眾生的心,就稱為「說法口」。與說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說成「是道理」。若以一張利口東家長、西家短,使本來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間的感情受到傷害,甚至暗埋仇恨種子,這就是以「兩舌」造作口業!如果用言語反覆搬弄是非者,實在不可原諒!

  綺語——就是口是心非、內外不一,擅於說好聽的話,也就是世俗所謂的甜言蜜語。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即言詞巧妙動聽的人,很少是有仁心的,常常能說不能行,顛倒是非,花言巧語,迷亂人心;所以有人說:「口蜜腹劍」——口如甜飴蜜糖,但每一句話卻似暗箭傷人,像這種行為也是不可原諒的!

  人生教育的授與受,大都靠聲與色的傳達。口是聲的代表,我們學佛要聲色兼備,若修身而不修口,則修身之行也難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並行;想令人起歡喜心,當然要用「說法口」來接引對方。

  慈濟志業起源於我當年的一念悲心,然後以「聲」苦口婆心地呼籲眾人,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傳,聲聲相連;從近到遠,由少至多,都是以「聲」呼籲,才有今天的「慈濟」。而全省慈濟委員無論走到哪一個角落,也都是以慈濟之聲,成就了無數善行,淨化了無數人心。

  聲色和、言行合,則事功可成。因此我們一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團體。

  調和心念,隨順眾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慾,予眾生樂,而無有乖諍。

  「意」指心念。人的言語、行動,主要是由心起、由意發;心意的產生最快速,所以大家平時修行,一定要從心意修起,要時時刻刻鞭策自己:常存「慈悲」之心,對待眾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疏我親的分別。

  佛陀言:大地眾生,皆為我親,皆是我的眷屬;老者是我的父母長上,同年者是我的兄弟姊妹,幼年者是我的子女。我們要將小家庭擴大為大家庭,將我們小範圍的愛,擴大成對普天下眾生的平等大愛。

  佛陀是出世聖人,為了度眾生而入娑婆世界,化為與眾生相同形態,隨順眾生的生活;菩薩倒駕慈航,為了救濟苦難眾生而顯現多種身相,才能順應眾生進而度化眾生。我們學佛,也要知道眾生諸根性慾,時時調和自我、適應他人,為眾生解除痛苦,讓眾生快樂。

  長養慈悲心念成就諸行

  「六和敬」中前五項——同戒、同見、同行、身慈、口慈的總根源,其實是在於意念——「意慈」,修身之前要先修心,擴大心胸、縮小自我,長養慈悲的心念,進而身體力行,成就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勵,人人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二.具足眾戒

  以大乘心圓滿三聚淨戒

  以大乘心圓滿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三者聚集大乘諸戒法,聚集世間一切清淨善法,所以稱為三聚淨戒。

  攝律儀戒是以「嚴防」為體,嚴格防範錯誤的心念與行動,禁止一切惡事,具足莊嚴威儀。攝善法戒是修習一切善法,攝眾生戒是利益一切眾生,後二者皆以「勤勇」為本,必須精進、勇猛,不可逃避、懈怠。

  該持而不持是犯戒,該禁而不禁也是犯戒。所謂「大聖度人,功唯在戒」,「戒」是佛菩薩最主要的度人方式;換言之,捨棄戒法即非真正的學佛者。

  嚴防諸惡攝律儀

  「律」即戒律,是約束、禁止的意思;「儀」是儀態,是日常生活中的舉止與形態。攝律儀就是攝持大乘佛法的精神,積極推行該做的事,嚴格禁止不該做的事。

  「攝律儀戒」以嚴防為體,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防範不正當的心念及行為,將貪、瞋、癡、慢、疑等種種不好的習氣斷除乾淨,並且積極培養良好的觀念與行為;也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法苑珠林》云:「攝律儀者唯有四(有四項要義)——一者不得為利養故,自讚毀他;二者不得故慳,不施他人;三者不得瞋心,打罵眾生;四者不得謗大乘經典。持此四法,無惡不離也。」

  以感恩心成就諸善

  「攝善法戒」即修習一切善法,包括身、口、意所行諸善,及聞、思、修三慧、六度波羅蜜等諸善法。

  以「感恩心」待人處事,就能成就身、口、意的善法。例如,吃飯時專心吃飯,並且深思這碗飯從何而來——粒粒稻種需經過許多人流汗耕種,才能結成纍纍稻穗;可是稻穀不是拿來就能吃,要用器具碾壓,才能脫去穀殼,將糙米變成白米;而白米仍不能直接食用,必須以種種廚房用具炊煮……。總而言之,經由社會中無數農民、勞工、商人勞心勞力、分工合作,我們才能享用到可口營養的飯菜,怎能不珍惜、感恩呢?

  不但在食的方面當思來處不易,穿衣服時,也應用心思考這件衣服的來源——許多工業界人士、裁縫師及商人互助合作,才能製造出一件完整的衣服;所以,穿衣買衣應該節制,不能浪費。還有,我們走的道路、住的房子,也是許多人勞心勞力的成果。

  一個人若時時抱持感恩的心,自然成就身、口、意的善業——對眾生常懷感恩,所行的必是報眾生恩的善行;所講的必是勸人為善、教人向善的善言;所思的必是仁慈寬厚的善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以感恩心行善、言善、念善,就是大善啊!

  修三慧,行六度

  三慧包括「聞、思、修」,是獲得智能的根本方式。

  學佛是為了啟發智慧,要啟發智慧就要用心聽法。可是聽法不是盲目地聽,而是認真思考所聽到的法,能不能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善的方向走?能不能教導我們在現代社會裡發揮人生良能?以實際行動利益人群?法若是正確的,我們才能接受,否則就不能接受;這都要靠思維、智慧去選擇。

  所以聽法時要認真地聽,聽完後好好地思考,確實是正確、富教育意義的佛法,我們才能付諸行動。

  我常說,佛法不是只用講的、不是只用聽的,說法的人一定要以身作則,聽法的人一定要真正用心去學、用心去修。何謂「修」呢?就是用心學之後能說給別人聽,不但能說給別人聽,自己也能身體力行。

  「修」的意思也可說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琢磨、鼓勵、啟發。所以,不要把人事當是非,應該將是非當作修練的機會。

  凡夫大多太愛自己,所以事事多疑,懷疑別人所說的話是不是批評自己?別人所做的事是不是對自己不利?把人與事當作是非而處處起疑心,以這種心態來生活會很痛苦。所以修行時,即使是真正對己不利的是非,也要將其善解,化是非為修行,決不可將人事當成是非。

  所以「聞、思、修」就是聽聞佛法後,對佛法有了認識,再深入去思考。如同孔子所說「溫故而知新」,一再溫習、反覆思考,一面聽、一面思考,自然融合成為我們的智識,同時也啟發我們的智慧。

  而且一切佛法一定要身體力行,因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水到底是熱的?還是冷的?你要自己喝才知道。修行也是一樣,要體悟佛法、開悟證道,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真正覺悟,故稱聞、思、修為三慧學。

  六度則包括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如果精進修持就能將我們從凡夫的此岸度到聖人的彼岸。做菩薩必須具備這六種善法,這些善法全部包含在攝善法戒裡。

  慈悲喜捨,善導眾生

  眾生心非常複雜,有人心善,有人心惡。

  「攝眾生戒」就是將一切眾生不同的習氣、心念,導向同一個目標——止惡行善、轉迷成智。

  例如「慈濟」將近幾千位的委員與數百萬會員的心,聚集在一起共同為一個目標努力——「為佛教、為眾生」,這就叫做「攝眾生戒」。將眾生的心凝聚朝向同一目標,故稱為攝一切眾生。

  攝持眾生有四種方法——慈、悲、喜、捨。

  「慈」就是予樂,發揮愛心與智慧,使一切眾生快樂!

  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唯有貢獻人生良能、為眾生服務,才能感受到深刻而恆久的快樂。所以,不但要解除眾生身體上的痛苦,使他們獲得健康安樂,更要啟發他們慈愛的心念,使他們獲得歡喜、安詳的心境。

  「悲」就是憐憫;拔除眾生的痛苦,即是悲憫眾生。

  若沒有憐憫心,就會認為別人生病是別人的事,與我何干呢?窮是他窮、寒是他寒、餓是他餓,這些事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這樣漠視眾生的態度,實在很殘忍。大家應該要發揮不忍、惻隱之心,也就是憐憫心來對待一切眾生!

  悲也是「濟」的意思——彌補、救濟眾生所缺少的。所以,「慈濟」兩個字就是予樂、拔苦,以慈愛、悲憫之心,彌補眾生的缺陷——例如缺乏物資者,就濟助他物資;如果心靈空虛者,就啟發他的愛心。從表相上看起來是在造福眾生,而實際上拔苦予樂者卻從身體力行中開啟智慧;所以慈即修慧,濟即修福,同步並行稱為「福慧雙修」,故知「慈悲」就是慈濟的基本精神,故稱慈濟人是福慧雙修、悲智雙運。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無常,今天能付出力量為人群服務,就要及時去做,莫待明年,更不能等到自己的家庭、事業責任結束時才開始做,因為人生的責任結束時,就是生命功能停止之時。雖然現在很平安,但是誰知道幾分鐘之後又是如何呢?

  總而言之,既知人生無常,就要趕緊行善、修行。而且,若能起憐憫心,憫念一切眾生的苦,自然會好好把握時間、積極從事救度眾生的工作,而不會浪費任何時間於無意義的事上。因為時間可以累積道業、累積功德。

  慈悲是觀音,喜捨名勢至

  「喜」即喜慶,慶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慈濟人濟貧教富很辛苦,但也非常歡喜自在!當貧窮、饑寒、病苦的眾生,由於我們付出的愛心幫助,而能吃得飽、穿得暖、擺脫病痛折磨時,不僅他們離苦厄得安樂,我們也會感到非常高興;這分溫暖而深刻的喜悅,不是任何世俗玩樂的短暫快樂所能比擬的。

  至於富有的眾生,我們將慈濟精神介紹給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參與救濟貧病的工作——「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以佛陀的教育引導他們捨迷得智,轉煩惱為菩提。

  引導這些富有的人發揮愛心與良能,幫助世間苦難眾生,如此就是教他們種福、修慧,並且讓他們得到心靈的踏實感與歡喜輕安,我們當然深感慶幸啊!

  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世間佈施行善的人當然愈多愈好!所以我們不但要盡心盡力服務眾生,見到他人發心行善也要鼓勵、讚歎,並隨分隨力助他成功,這就是「隨喜功德」。

  有一句話是「喜捨名為勢至,慈悲就是觀音」,意即人人都可以做菩薩,以慈悲心利益眾生,當下就是觀世音菩薩!眾生需要什麼,我們能付出多少,就盡量付出多少,以精進勇猛的毅力喜捨佈施,則當下就是大勢至菩薩!

  為了幫助眾生,除了要捨財、捨力、捨時間,同時必須具備「三輪體空」的精神;不能做了一件好事就常常放在心上,以為自己很善良,佈施的東西很多、很珍貴,或者認為對方欠自己一分恩情。我們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做,做了以後也不要以為有什麼,這才是「無量」的功德。

  捨棄執著,無憎無愛

  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有投緣或不投緣的人。與自己不投緣的人,不論他說什麼或做什麼,都覺得聽不順耳、看不順眼。若有這種分別、執著之心,就無法平等普利一切眾生。

  學佛就是要學得「眾生平等」、「無憎無愛」之心,不特別喜愛某人,也不特別排斥某人,而以平等、平常心來幫助眾生,並且「常念眾生同得無憎無愛——除了自己以平等心為眾生付出外,還要教育眾生與我們一樣捨棄執著、無憎無愛。

  如何捨棄執著?例如「持戒」,修行人不可有執著之心,修行持戒固然非常好,但是切莫執戒;若持戒又執戒,就會產生很多痛苦和煩惱!比如佛陀制戒「日中一食」,是因為印度當時出家人托缽乞食,路途遙遠、無車可乘,步行往返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修行時去除了雜念,沒有煩惱少費心神,也極少消耗熱量,所以一日之中吃一餐足以維持身體所需;此乃因時因地所制戒。

  但是很多佛教徒聽戒之後,因害怕犯戒而過午不食,結果餓出胃潰瘍等毛病,引起家人先生、子女的反感。所以持戒一定要適合目前所處的環境,符合正常生活的規範,不可因為執戒「過了中午十二點就不吃」。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賜,要善加珍惜和利用,發揮救人的良能,才是正確、智慧的持戒。

  有的人常不捨煩惱,什麼事都捨不得放下,我就告訴他:「你的心不如你的腳!你的腳不管踩了多髒多污穢的東西,洗一洗就乾淨了!可是你的心聽法之後無法消化,一直積壓變成煩惱,這樣你的心就不如腳了!」

  所以我們學佛若要進步,一定要捨,要持戒但不執戒就是「捨」。

  若能以此四字——「慈悲喜捨」,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隨一切善事而喜,持戒而不執戒,人與人之間以平等心相對待,即以諸善法攝諸眾生,此即「攝眾生戒」。我們如果想度化眾生,一定要做到這四大: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如此,不但能攝持人,甚至一切的蠢動含靈眾生,也都能被我們感化。

  以大悲大勇擔負眾生苦難

  總而言之,學佛要禁止做一切惡事,奉行一切善事;「諸惡莫作」就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就是攝善法戒。攝律儀戒是以嚴防為體,不去犯戒;攝善法戒與攝眾生戒皆以勤勇為本,必須精進,具備毅力、勇氣。

  三聚淨戒可以攝持大乘一切戒法,如能力行此三種戒法,當下就是菩薩!

  因為眾生的根機參差不齊,所以佛陀開示很多方便法門,先描述三界六道中種種險惡與痛苦,根機較低的人聽了之後害怕六道輪迴,為了避免痛苦,就會趕快修行;此乃趨向了脫生死的修為,稱為小乘。

  然而佛陀在法華會上,鞭策只為自己修行,而不知發大乘心度眾生的聲聞小乘弟子,說他們是佛教中的焦芽敗種,不能延續佛陀救世的精神。現在的社會,不是獨善其身的小乘佛教能夠改善的,若不隨順人群,根本沒機會度化眾生。因此,學佛一定要趨向大乘佛法,這才是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的本懷。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種下菩薩心、佛心的種子,將來必定成就佛果。我每天為大家開示,一再鼓勵諸位好好利用身體、時間來利益人群,我期望人人,不論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居士,皆能學習佛陀的精神,以大慈悲心及勇猛精進的毅力、勇氣與信心,從凡夫地走入菩薩的道路,擔負起眾生的苦難,勇往直前、不退不懼,直往成佛的目標邁進!

  (編者按:《法苑珠林》內容讀者可參閱《大正藏》第53冊之受戒篇第87的戒相部)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