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無我的智慧
吉噶•康楚仁波切

作者簡介

吉噶·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ul Rinpoche)1964年出生於印度北部一個藏族家庭,九歲時被認證為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活佛轉世,接受了完整而嚴格的藏傳佛教訓練,並獲得頂果欽哲法王親自傳授龍欽心髓。1989年與家人赴美定居。1990年起在位於科羅拉多州的那洛巴學院擔任佛教哲學教授五年。後來搬到科羅拉多州西部,並在山上成立了龍欽吉美禪定林。目前,仁波切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這所禪修中心帶領弟子閉關修行,其餘時間則在世界各地弘法。以開示語言簡潔優美、清新幽默而深具影響力,佩瑪?丘卓、馬修?李卡德都是他的學生。

推薦序 心的蘇醒

  佩瑪·丘卓[Pema Ch.dr.n]

  心的蘇醒推薦序

  我第一次聽到康楚仁波切的開示,是在2000 年的春天。我清楚記得那一次的開示,因為我心中長久以來,未曾蘇醒的某樣東西突然醒過來。那種震撼感自從我第一位上師創巴仁波切1987 年圓寂後,我就再也沒有經曆過。

  那是一種與實相的廣大視野再度連接的感覺,就好像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在一間暗黑的小房間裏努力,突然之間,牆壁和天花板消失了,剩下的是一種單純的、直接的自由。我記得當時心想:

  !本來就是這樣!” 我同時知道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這種自由,至於如何去做,仁波切給了我們清晰的指示。我懷著喜悅的熱誠聽法,感覺到康楚仁波切是我與這種自由之間的特別聯結,我應當親近他,向他學習更多。

  在聽聞仁波切傳法許多許多次之後,我開始試圖要厘清,在他的表達風格中是什么元素,能夠在學習者心中造成如此深刻的回響。我想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他長期從智慧絕倫及有實際體驗的上師們那兒,所得到的密集佛法訓練;因此在他開示的時候,這些深刻的訓練,以及傳承上師的加持會一並流露出來。部分是他的人生經驗,他有一種永不退縮的精神,隨時挑戰自己,讓自己從安全和可預期中跨越出來;我發現他的勇氣會傳染給弟子。部分是因為他的善良、慈悲和謙虛。部分是因為他非常了解西方文化,能站在西方弟子的立場上深入了解他們的心。部分是他幾乎接近霸道的直接。部分是他的幽默。部分是當你聽他開示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被了解而且被欣賞。部分是在他面前你無法隱瞞、無法退卻,這么做會被他發現,在開示中他也會對付你。

  不管那魔法的內容是什么,我絕對不是唯一從康楚仁波切開示中得到營養和鼓勵的弟子。他有非常多的弟子, 因為用心遵從他的話,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他的開示, 整個人生將得以翻轉。

  大約一年前,我們其中幾位弟子請求仁波切,希望能夠將他多年來在星期天早上所作的開示彙編成書。我們心

  知這些談話如果不寫下來,很容易就會消失;如果不出版, 只有少數聽過的幸運者才能得到利益。我們希望更廣大的讀者能夠經曆我們所經曆的。

  起先仁波切並沒有興趣,他說他喜歡人少,他想針對那些真正努力探討開示的少數學生,希望在他們身上能夠看到真正的改變。但世界局勢日益惡化,我們再度請求他公開呈現這些開示。有一天,沒有任何前兆,

  他突然說:吧!”

  願你能夠像我一樣,從仁波切的智慧和清晰之中得到利益。願此書能成為你和一位活生生的上師以及佛法之間的聯結。

  康楚仁波切不僅是我根本上師頂果欽哲法王的親近心子,也是我自己的老師之一,因此要我為此書寫序不但讓我感到無力,也覺得十分不妥,像是在光天白日之下劃上一根火柴。雖然如此,我無法拒絕他慈愛的請求,於是在此與讀者分享他的開示對我們許多人的影響。

  對於西方弟子而言,康楚仁波切的開示有一種奇妙的新鮮感。同時,他並非為適應西方人,而將佛陀教義修正成一種稀釋改編版。康楚仁波切運用長期居住西方所學到的溝通方式,如實表達了佛陀法教的真義。改編的佛法通常是一種妥協,一開始就抽走佛法修行中最強大而不可缺少的工具。這種改編只讓讀者接受他們認為有吸引力的部分,而令人不舒服的就不提了。這像是有病痛的時候,忽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推薦序 取出心中的石塊

  略最強而有力的藥,只用令人舒適的藥膏;但是令我們不舒服的,正是我們需要下工夫的,因為這些往往指向我們受苦真正最深刻的因。

  好比說,如果自我真實存在,要去除它確實會非常痛苦,如同把心髒從自己胸腔挖出來一樣。但如果我執心基本上就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而這錯誤正是我們受苦的根本原因,去除它有什么問題?在他的開示中,康楚仁波切用絕不妥協的明確態度說明,當相信有一個真實存在的自我,以及由此而生的自我重要感,就會令我們成為一個開放的箭靶,任意讓憤怒、執著、傲慢和忌妒尖銳地射向我們。

  同樣地,出離心的概念或許會令我們不安。確實,如果出離的意義是剝奪我們的權利,不讓我們去享用真正好的東西,那任何的出離都是荒唐的。但如果出離的意義, 單純就是摒棄苦的因,誰不會快速、熱情地去做?當疲憊的旅者發現背包中一半都是笨重的石頭,取出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另一個見證仁波切開示真實性的重點,就是他對自己上師永不動搖的虔誠,以及他對發菩提心的重視。菩提心最關鍵的是利他態度,菩提心讓我們了解,如同過去大師

  們所說:

  任何無法利益他人的事,根本不必去做。

  我本人從這本書中得到很大的啟發,在此奉勸讀者研讀並修持這本書中的內容。現在,就讓康楚仁波切的開示引領著我們..

  對快樂的渴求是普世的,而在生命中尋求快樂及意義之外,大多數的人都想成為一個美好而高尚的人;但諷刺的是,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苦苦掙紮著希望能夠達到那些欲求。對於該如何做我們有自己的看法,但我們總是發現, 自己碰撞到自己的懷疑、恐懼及不安全感。

  在心靈的道路上,我們談到覺醒[1] ;但是當我們照鏡子時,又是如何調解覺醒與鏡中所見?倘若我們努力覺醒卻罔顧自己的迷惑,我們的禪定就依然與自己即刻的經驗絕緣。然而,當我們只專注於自己的慣性傾向,我們就又

  [1]  證悟就是對自己的真實本性全然覺醒,此覺醒是不會退轉的。在此覺醒中具足兩種智慧,即照見現象真實本性之智慧(如所有智),及了知到各個現象一切的智慧(遍所有智)

自序 讓修行融入生活

  深陷於自我沉溺及痛苦中。

  努力調解我們對覺醒的觀念以及自己的迷惑,這一份掙紮便是修行之道的起點。這表達出我們對解脫及快樂的深刻渴望,同時也指出心意的偉大潛能,而這正是我們所有人都具足的。但我們具足偉大潛能的事實並不意味著我們全然地高貴,或者一開始就能夠覺醒。我們也許有迷惑, 但是與其逃避或是與自己的迷惑對抗,不如善用它。要學會讓我們的偉大潛能和自己的神經質並存,是需要某些成熟度的。通過自我省思的練習,我們可以建立這種成熟度。

  在我們的經驗中所生起的一切,我們不帶任何分別判斷,誠實地看著,這就是自我省思的精神及練習。但這很難做到,我們的習慣就是:逃避不愉快的經驗,追逐快樂的經驗。修行自我省思並不是要我們在自己的經驗之外去體驗,這點正是自我省思這個修行獨有的美及善。沒有偏見的注視,可以把心的偉大潛能與我們的迷惑帶入我們本有的智力中,如此一來,就可以改變我們長久以來與自心的掙紮,將此掙紮轉化為覺醒之道的基礎。

  自我省思的修行,是貫穿所有佛法修行的傳統及傳承。將生命力注入法教,可以保護我們的修行不走樣,同時也讓修行更生活化。

  我的學生們在將真實的法教融入生活時碰到許多問題,這些開示是因著他們所提的問題以及需要而作的。雖然這所有的開示都根源於傳統法教,也是我從自己上師那兒所得到的開示;但是,我並不把它們當作傳統的法教, 反而比較是我自己對法教的思惟及內觀。這些開示企圖鼓勵學生們,能夠喜悅以及誠實地自我省思,以此來深化他們對心靈道路的了解。一切傳統或非正式的法教最終都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減低自我重要感,讓實相有空間顯現。

  本書源自於我和學生們的一系列談話,這些談話都是通過每周的電話連線。我稱這些談話為個人化的聯系 因為它可以讓我們保持長久而有系統的聯絡;同時也讓我們直接與見解、修行相連。

  如果在此書中有任何的錯誤,願傳承上師、空行母以及大學問者們原諒我。在此我鼓勵各位讀者,任何您認為有用的,請采用它。

第一章 鏡中修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進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這就是我們的道路。所有佛法的重點,都是要減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實相才有機會顯現;而這個過程必須由自我省思開始。

  當我們照鏡子時,最不希望鏡中出現的是一個平凡人,我們希望看到一個很特別的人;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是不想看到一個面臨許多阻礙、問題,甚至有點神經質的凡夫俗子。我們希望鏡子裏的人是快樂的,然而看到的卻是一個苦苦掙紮的人;我們想象自己是慈悲的,卻看到一個自私的人;我們渴望自己是優雅的,但我們的傲慢卻令自己粗俗不堪;我們看不到一個強壯不屈的人,卻看到一個隨著生老病死而日漸脆弱的人。願望與現實之間的沖突,為我們的心靈帶來許多的痛苦。

  自我重要感帶來的痛苦

  我們受困於這一種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1] 特殊感”(specialness )所帶來的痛苦之中。我們每一天都是我、我、我,我的、我的、我的,這一個執著的背後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我們所有的經驗也因此而受染。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我們所做、所說及所想的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自我重要感。怎么樣才能感覺更好?別人會怎么想?我的勝算有多少?我會失去什么?”這所有的問題都是根源於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我們覺得自己不夠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們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強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我們更像易碎的蛋殼。我們不喜歡如此脆弱的自己,這個脆弱的自我需要保護、武裝、凝聚力量以及建築圍牆;而這卻使得我們痛苦地受困於心牆內。我們逐漸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來越不確定事情是否會照著自己的計劃進行。

  [1]  藏語為達真”(bdag’ dzin),一般翻譯為我執

  超越自我重要感進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氣,但這就是我們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點,都是要減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實相才有機會顯現;而這個過程必須由自我省思開始。

  提問的精神

  一位偉大的印度班智達聖提婆[1] 曾經說過:

  只要懷疑事情的真實狀態與它所顯現的有所不同,我們就可以動搖慣性執著的根本。這種提問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開始。這一個緊密編織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來的那樣?我們真的需要具備掌控一切的能力嗎?真有這樣的可能嗎?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還有其他什么嗎?這些問題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門,讓我們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實際練習自我省思時,我們要退後一步來檢驗自己的經驗,而不要受慣性沖力(momentum )的帶動,這可以讓我們無分別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現象,然後直接逆勢迎擊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貫穿於佛法修行的所有傳統與傳承,但並非

  [1]  The great Indian pandita Aryadeva ,出生於公元二世紀,是龍樹菩薩的主要弟子,以其在空性見解上之著作及對空性見解的宏揚而聞名。

  只在正式修行時才練習,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作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種態度、一種方法和一種練習。簡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讓每個人的修行活起來。

  如果我們能誠實和不論斷地看著自己慣性的心,我們就能超越它而看到真實的自己。超越自我”(self )以及超越自我所想要或不想要之外,在那個一直與世界爭鬥的自我之後,便是我們的實性及真面目。

  這便是我們的自然面目,不再掙紮著要變成另一種人。這是一個潛在覺醒者的面目,其智慧、功德及勇氣都是不可測度的。發現我們深層的潛力及障礙,我們便能了解到自己痛苦的因,然後可以開始對它下工夫。

  我執心的吊詭

  執著於自我的慣性,也就是我執”(ego),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源。諷刺的是,當我們要尋找這個自己所珍惜及保護的自我時,我們卻找不到它;自我是易變且無法掌握的。當我們說我老了,我們是將身體當作自我;當我們說我的身體,自我又成為身體的擁有者;當我們說我累了,自我又相當於生理或情緒的感覺;當我們說我看見,自我又成為我們的覺受;而當我們說我想,它又變成了我們的念頭。

  裏裏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時,我們也許會下個結論:自我就是覺知這所有的事情,也就是一個覺知者(knower )或心(mind)

  但是當我們找尋心,卻也看不到它。這個我們認為是自我的心,稱為我執心”(ego-mind),它控制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卻找不到它,這有點詭異,就像一個鬼魂在經營我們的家。房子看起來是空的,但所有的家事都已完成,床鋪好了,鞋被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我們對此從不懷疑,我們假定有一個人或有一件東西,我們的生命一直是由一個鬼魂在經營著;現在是停止一切的時候了。從某個方面來說,我執心為我們服務,但它服務得不好,它引誘我們進入輪回的痛苦,然後奴役我們。當我執心說生氣,我們就生氣;當它說執著,我們就執著。當我們檢視自己與我執心的某種奴役關系,就會看到它是如何對我們施壓,如何玩弄我們,盡讓我們做些會帶來不良後果的事。

  如果不想成為鬼魂的奴隸,就必須要求我執心顯現其面目;但沒有一個鬼魂會出現。你可以隨時練習這個簡單的禪定,特別是在我執心令你無法招架時,在你覺得被威脅、害怕或受制於它時。

  當你不知道要如何自處時,挑戰我執心顯現它的面貌;當你在做晚飯或等公車時,挑戰我執心現出它的面貌。挑戰我執心時要抬頭挺胸,不要拐彎抹角沒骨氣;要堅定而溫柔,具穿透力卻無攻擊性。只需要對我執心說:露出你的面目!”當沒有一顆心顯現說就是我,我執心就會開始松動,不再緊緊攀附著你,而你的掙紮也漸漸停止。

  當然如果你的心是有面目的話,那你會有很不同的經驗。但是如果我們找不到一顆帶有面目的心,就不會把自己的掙紮看得太嚴重,而所有的苦痛都將減輕。

  當我們直接質疑我執心時,它就會顯露出真實的狀態,也就是什么都不是。我們可以實際看穿這個看似堅實的我執心,或自我,看穿之後所剩下的又是什么?遺留下來的是一種開放、聰慧的覺察性,它不會受到自我珍愛及自我保護的束縛,這是所有眾生本有的智慧心。在這樣的發現中放松就是真實的禪定,而真實的禪定可以帶來究竟的證悟,讓我們從痛苦中解脫。

  一個修行者看待生命的方式

  找尋我執心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唯一可以讓我們了解到我執心是無法被尋獲的方法。尋獲不到我執心,就找不到一個自我,那么我們又如何將所有的念頭、情緒及經驗都認為是針對自己而來的呢?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感覺無我的經驗,當時我感到一種強烈的自由感,同時也感覺到如果我不令自我重要感擋住自己,讓一切變得複雜的話,我就能深刻欣賞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圓滿的了。當我發現所有維持自我的努力都是徒勞,我便感到放松了。

  人們喜歡欣賞自然。我們認為自然界是美的,是純淨的。當我們看到有人在砍樹或在野外挖洞時,會令我們不安。當我們不再為鞏固自我感而操控所有的事,我們就可以領略自己內在本性之美。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對生命的態度。

  認真思考我們就會發現,執著於自我時是不可能練習自我省思的,一切都會變得太個人——我的痛苦、我的憤怒、我的缺點。如果將念頭和情緒都當成是針對自己的,它們就會折磨我們;以這種方式來看待自己的念頭和情緒,就像用一種不舒適的東西來擦鼻子,除了制造更多的痛苦外,還有什么呢?這種不是我們這兒所談的省思。

  有著無我的見地,我們就能欣然感激覺知中所生起的一切, 我們就能接受任何的現起都是過去行為或業的結果,而並非就是我們自己。

  利用念頭及情緒

  念頭和情緒總是會生起,修行的目的不是要去除它們。我們無法停止念頭和情緒,就像我們無法終止世間看似順勢或逆勢的情境,但我們可以選擇迎向它們,並且處理它們。在某個層次來說,它們只是感官罷了,當我們不論斷它們的好壞、對錯、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我們就可以在修行道路上利用它們來進步。

  我說的利用念頭及情緒的意思是觀察它們的生起及消融,一旦這樣做,我們就會看到它們的無實質性;看穿它們之後,就能了解它們無法束縛我們,無法把我們帶入歧途,或扭曲我們對實相的感覺,然後我們就不再期待念頭及情緒能夠停止,因為期待它們停止根本就是一種妄念。我們可以在禪定中讓自己從妄念裏解脫出來。

  經典中說:牛糞如果不能做甘蔗田裏的肥料,它還有什么用處呢?”我們同樣也可以說:如果念頭及情緒(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經驗)不能增加我們的領悟,它們還有什么益處?”從自我重要感制造出來的恐懼及反應,讓我們無法善用這些經驗。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讓事情如實自然,不要感覺受威脅或想控制全局,讓一切自然地生起並且隨它去。

  當我執心經由禪定而透徹時,我們就沒有理由害怕它,這大大地減低了我們的痛苦。事實上,我們會有一種觀看生命所有面向的強烈欲望,這個態度就是自我省思練習的核心。

第二章 我們的心好比一部電影

所有現象看似客觀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實狀態就像夢一樣,雖顯現卻沒有實質性。空性的體驗並非在平凡現象世界之外;事實上,當心不再對現象執著,我們就在體驗空性了。

  當我們在看電影時,會放松心情地觀賞,因為知道它不過是幻覺罷了。我們觀賞的幻影是由一部放映機、膠片、光、銀幕,以及自己的覺受所總合起來的。在不同的聲、光、形色刹那閃過時,就創造出一種持續性的幻覺,我們視之為角色、布景、動作以及語言。所謂的現實也是以相同方式運作的,我們的覺知力、感受、過去業力行為的烙印種子[1] 以及現象世界,

  [1]  業力的種子是來自過去行(不論是正面行或負面)的烙印,在特定的因及條件下會被引發。倘若有著憤怒的種子或是習性,遇到相應的條件,就會發現自己以憤怒在回應。

  共同創造了我們的生命劇碼。這所有的元素都充滿活力,因此讓事情相互運作,充滿生趣,這也就是所謂的相互依存。

  環顧四周,我們會發現沒有一件事情是孤立的,換句話說,每一件事情都相互依存,每一件事情都依賴無數因緣,在刹那、刹那中存在、生起、消失。因為事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它們本身不具有真實存在性。舉例來說,我們怎么能將形成一朵花的許多因和條件區分出來,像是水、土、太陽、空氣、種子,等等?我們能找到一朵花獨立存在於這些因和條件之外嗎?每一件事情都是如此緊密地相連,我們很難指出是哪一件事結束然後哪一件事開始。這就是幻化或空性的意思。

  外在世界的林林總總以及內在世界的念頭和情緒,並不是它們表面看起來的樣子。所有現象看似客觀的存在,但其存在的真實狀態就像夢一樣,雖顯現卻沒有實質性。空性的體驗並非在平凡現象世界之外;事實上,當心不再對現象執著,我們就在體驗空性了。

  了解到現象世界的空性,我們便不再認為事情是堅實或本有的。當我們了解到沒有事情是獨立存在的,一切的事情就更看似像夢一般而且也比較不具威脅性;這帶來一種深刻的放松感,我們也會覺得比較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心及處境。因為一切的本性是空性,所以我們可以像看電影般地看待我們的生命,

  我們可以放松心情,欣賞演出。

  看穿現象,讓心自然來去

  觀看我們的心比觀看一部好萊塢電影更有趣。布景、放映機、故事、角色以及劇本,都是源自於我們自己的經驗,而輪回及涅槃也是演出的一部分。這樣一出偉大的戲劇作品,數百萬元也買不到。我們進戲院的票就是看穿,也就是看到現象並不像它們所顯現般地存在。

  看穿現象—— 也就是看穿念頭、情緒以及外在物質現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不能看穿現象,我們就會認為這些一直在流動、改變以及無法抓住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這使得世界看起來充滿誘惑,心因此得不到祥和。

  比方說,某件事令我們生氣,我們不是對它窮追不舍、追根究底一番,就是想替它下個結論。比如兩個人正進行一場激烈的對話,他們一定會費盡唇舌強調自己的立場;又或者我們正感覺迷惑,我們就非得搞清楚真相不可。驟生的念頭正引發著另一個念頭,到了某個地步我們必須了解,不論這些念頭是否相關聯,它們都只是念頭和情緒而已,是無實質性而且極短暫的。

  如果我們能像看電影般地看穿我們的信仰和恐懼,那會怎么樣?我們會開始與其同樂,嘲笑它們以及隨它們去。把它們

  看得太嚴重,就是違反我們修行道上的初衷。我們可以幫自己一個大忙,就是讓妄念心自然來去。以佛教的觀點來看,讓事情隨順自然可以使它們成為它們自己,而不是要它們成為我們所想要的。

  了解心的本性

  自我省思的練習重點,就是清晰地去體驗事情本身,不要想改變或控制而讓事情變得更複雜。認為自己可以改變或控制每件事情的人通常都活得很痛苦,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時修行者憎恨困擾的念頭以及情緒,或者覺得自己不應該再有這些念頭及情緒了。那些已經修行很多年的人也許會問:

  我們都已經修這么久了,為什么還會經曆如此多的精神折磨?為什么我的心還是無法平靜?”這些問題反映了人們對修行目的的誤解。無論我們在修行上或證量上有多進步,心的自然活動是不會停止的。這就是心的本性,它孕育著所有的可能性。我們與其憎恨心的生命力,不如用它來深化及豐富我們的修行。

  修行的重點就是要處理平靜及混亂的心境。一般來說,我們會覺得混亂的情緒是具幹擾性的,一旦它們影響到我們的利益,我們便會覺得焦慮。重要的是去了解這一切都是自然的,念頭是業力的結果,情緒則像是這個結果的汁液。經驗到它們

  並不必然表示我們已失去修行者的位置。

  當擾人的念頭和情緒生起,唯一的選擇就是讓它們自然地揭露。不要試圖控制或沉溺其中,給予它們重要性只會令它們更真實。稍稍轉換一下態度,我們會發現這個擾人且焦慮的心,只是心本性的表現而已,它本身是空性,而且沒什么問題。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無須太過重視或關注。了解這點,心自然會平靜。

  一旦認清事情的真實本性更勝於它的表象,祥和就出現了。有足夠細微的心,就能夠去認識表象的真實本性,了解到這個本性是開放、無礙且充滿潛能的,心就會是祥和的。要達到這樣的領悟,我們都需要持續練習自我省思。

  自我省思是解脫之門,它同時也帶來更多的感激及喜悅。我們開始喜歡與自心相處,同時也喜歡對法教的經驗作省思。就像太陽由雲層後露出,法的教誨變得清晰。傳承的加持,那些在我們之前已離去的上師們的加持,進入我們的心中然後令我們的慣性心消融。

  我們開始清楚應如何善用此生,以及該如何面對平凡的快樂及痛苦。既然這兩者都是我們本性的表現,努力要快樂或更快樂以及努力免於痛苦,都是無意義的。為了尋求祥和,我們必須在這個最基本層面與自己的生命聯結。

第三章 自心的寶藏

雖然我們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們卻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王子,一個像流浪漢般活著的王者,對自己所繼承的遺產一無所知。

  從山頂洞人的時代到現在,人類通過打獵、耕種、收藏物資,等等,來尋求祥和及快樂。我們是如此忙碌地一直在身外尋求快樂及祥和,完全不曾在自己內心去耕耘及收獲它們。

  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貪婪、執著、攻擊性、忌妒以及負面行為是不會為我們帶來快樂及祥和的,它們是悲傷及痛苦的因。要超越它們,需要對心的本性作更深的省思。自我省思的基本需求已被遺忘,沒有了自我省思,我們幾乎無法分辨出哪些事情是受到他人影響,而哪些又是出於自己的意志。

  我們的內在有著強烈的社會制約以及傳統規范,然而關於如何生存的共識——好或壞,對我們有利或不利——這也只是先祖們的觀念而已,不必然意味著是偉大的智慧。當然有一些的確是世俗的智慧,但大部分只是告訴我們如何創造、生活以及從輪回中得利,而忽略了輪回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

  無明的悲劇

  大部分的人都依著自己的願力帶來自己所想要的東西,但通常這份意願是不清楚的,又或者我們無法將意願和行為結合起來,以便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刹那刹那間,念頭和感覺生起,每一個念頭都基於一個覺受或信仰,而大多數的信仰來自他人的共識,而這些人對現象世界的閱讀並不全然正確。

  世俗先祖們的這些觀念,忽略了輪回的陰謀,以及事實上,創造更多的輪回是一個致命的陷阱。對於如何取得快樂,傳統上的觀念頗為無知,它們不從內心去培養一種獨立的祥和及快樂感受,反而試著從物質取得快樂。這種觀念讓我們找錯了方向走錯了路。

  社會上有許多錯誤的觀念,但它們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都

  是要我們從外在去尋求內在的滿足;不論它們是引領我們趨向物質、社會關系或者情緒上的相互依賴,這些觀念都忽略了心本身具足提供我們祥和及快樂的潛能。

  不同於山頂洞人,過去的聖人選擇從社會既定習性及傳統中脫離出來。他們向人類無知我執心的大悲劇反抗,然後通過直視本心找尋到力量,並得到祥和。他們花時間與自己獨處,試圖覺醒以及培養深刻的自我省思。這一條非傳統的道路,與世俗先祖們的軌跡是背道而馳的。直到此刻,大部分的人都不認為找到自己的心靈道路是有必要的。這是無明的悲劇。

  無明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對究竟或現象體性的無明,另一個則是我們無法正確解讀相對世界的無明。這兩種無明就像兩條線,當它們緊密地織在一起時,不容易被認出,然而迷惑的織錦是由它們所形成的。

  第一類無明的結果就是缺乏智慧,對自己的真實本性缺乏了解,將幻化及華麗視為堅固而實在的。第二類無明,就是無法清楚地了解業以及相互依存的法則,結果就是不能正確地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每一個有情生命的困境

  在相對的世界裏,外在現象一直在改變,我們內在的心也在改變,因此知覺也一直在改變。我們可以看到每樣事情都是短暫的,包括自己。但是自我或我執卻要我們相信一切是永恒的;如果我們承認一切都是暫時性的,那么我們就沒有堅實的基礎來執著,而我執就是奠基於執著。

  抓著一個不存在的自我,我們錯誤地解讀世界,同時也失去自心的寶藏。因為我們相信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來保存我們的自我,因此我執就控制了我們精神上、情緒上、言語上以及生理上所有的行為。雖然我們的智慧心一直都是光明的,我們卻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王子,一個像流浪漢般活著的王者,對自己所繼承的遺產一無所知。結果是我們忽略了業的運作方式,忽略了因果法則。我們不但忘記要致力於能帶來善果的行為,反而制造出會帶來更多痛苦的業行。

  可以說輪回中所有的痛苦,都是由我們個別的無明及我執推動的。這個狀態並非我們所獨有,它是每一個有情生命的困境。人類活到此刻還無法覺醒,是由於對我執的無知信仰,以及對實相的錯誤見解。

  不以我執來做首要的參考點,心會自然開放,不迷惑,能

  夠沒有分別心地享受每一件事。這樣的經驗有許多種稱謂:空

  性、佛性、般若智慧、法身或心性。[1]

  簡而言之,心是無礙且不受無明拘束的,具有以新鮮方式

  體驗每一件事的潛力。練習自我省思的目的就是要找到這個潛

  力,而這就是我們的自然遺產。

  [1]  這些名詞常常被交互使用。心性(the nature of mind )也就是心的真實狀態,是無礙且超越無明的,具有能以清新方式體驗一切之潛力。佛性

  (Buddha nature )亦稱為佛之精義,是指無造作之成佛潛力,這是每一個眾生都具有之潛力。法身(Dharmakaya )乃開放無礙且全然清明之自心本性。這是一切功德特質生起之基礎,包括輪回及涅槃所有之功德特質,而本有之基礎不受輪回涅槃兩者之影響。般若智慧(Prajnaparamita )是梵文的名詞,意思是認識到空性的圓滿智慧。

第四章 對一切心存感激

我們越能認識自己內在的豐富,就越能擁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們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喜悅與滿足,生命中所顯現的一切,不論好壞、舒適與否,便都是令人喜悅的。

  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此生能過得精彩豐富。我們努力想使自己成為有權勢的人,我們辛勤工作想成為更富有的人,我們試圖通過繪畫、音樂或某些表達形式讓人生充滿意義。這樣的人生,我們可能從中得到某種滿足,但如果我們訓練自己與自己的自然遺產相聯系,我們就可以在每一刹那都得到這種豐富感及美好感。

  本有的豐富

  擁有很多財富並不一定就能讓人感覺富足。許多非常富有的人,內心卻非常貧乏。我們可以一輩子努力工作來改變自己的物質生活,但如果沒有內在的富裕,我們永遠都會感到貧乏與不滿足。那些內心富裕的人,是不依賴完美的外在狀況或充沛物質的。他們也許對世俗的財富及權力懷抱著深刻的感激,但同時,他們的內在有著一股十分細微而紮實的富裕感。

  在西藏,稱這個本有的富裕為”(yuin );創巴仁波切[1] 說,每一件事都仰仗它獨特的,譬如,男人和女人各自都有完整的,這個內在的像磁鐵般吸引著外在的。當我們內在的與現象世界的相聯系時,我們就感覺富裕,就算皮夾裏沒什么錢,我們也會覺得比大多數的有錢人富裕;就算我們沒有什么權力地位,也會覺得比大多數有權勢的人更有力量;甚至就算我們不是特別漂亮,也會覺得自己比許多明星更美麗。

  這樣的心境是從我們本性中的開闊及富足中生起的。對心

  [1]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是一位偉大的西藏禪定上師,他在西方播下藏傳佛法的種子;他同時也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藝術家及學者。

  的本性做禪定,能在自心中創造更大的空間,我們因此可以體驗生而為人的許多情緒,也可以讓我執心漸漸消融。在這份開闊性中我們找到了無盡的潛力。

  富足及意義不是存在於我們之外,生命也不只是我能得到什么我沒有什么。當我們對此富裕的經驗開放時,我們就會少些恐懼,同時也更能盡情享受生命。我們能欣賞世界的美,以及對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心懷感激。有著這樣一份不受限的豐裕心,就算是街上的乞丐也會感覺自己是宇宙的王者。

  我們越能認識自己內在的豐富,就越能擁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們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喜悅與滿足,生命中所顯現的一切,不論好壞、舒適與否,便都是令人喜悅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瞥見此經驗,如此便能脫離原先那個充滿苦惱的世界了。

  福報功德及財富

  如果一切有情生命本來就具足自然財富,那為什么我們無法體驗到那份財富?如何才能掌握到呢?需要通關密碼嗎?是的,沒錯,掌握這份財富的要訣就是福報功德”(merit),了解福報功德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這樣的心境是從我們本性中的開闊及富足中生起的。對心

  [1]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是一位偉大的西藏禪定上師,他在西方播下藏傳佛法的種子;他同時也是一位有才華的詩人、藝術家及學者。

  的本性做禪定,能在自心中創造更大的空間,我們因此可以體驗生而為人的許多情緒,也可以讓我執心漸漸消融。在這份開闊性中我們找到了無盡的潛力。

  富足及意義不是存在於我們之外,生命也不只是我能得到什么我沒有什么。當我們對此富裕的經驗開放時,我們就會少些恐懼,同時也更能盡情享受生命。我們能欣賞世界的美,以及對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心懷感激。有著這樣一份不受限的豐裕心,就算是街上的乞丐也會感覺自己是宇宙的王者。

  我們越能認識自己內在的豐富,就越能擁有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一旦知道我們在任何情境都可以依靠自己,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喜悅與滿足,生命中所顯現的一切,不論好壞、舒適與否,便都是令人喜悅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瞥見此經驗,如此便能脫離原先那個充滿苦惱的世界了。

  福報功德及財富

  如果一切有情生命本來就具足自然財富,那為什么我們無法體驗到那份財富?如何才能掌握到呢?需要通關密碼嗎?是的,沒錯,掌握這份財富的要訣就是福報功德”(merit),了解福報功德如何塑造我們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之所以是我們以及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受到福報功德的影響。在此生中所經驗到的好運,是過去善行的結果,是這些行為驅使我們趨向真理,也驅使我們展現自然的善。你也許會認為你的好運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但事實上,所有的好運都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的行為以及他人的善意。無論我們如何努力,倘若沒有福報功德,我們絕對無法經驗到或得到這些福氣。

  在生理上、智能上及創意上,我們都具有自己覺得特別甚至驕傲的正面特質,也許我們擁有的巨大財富讓我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是這一切的特質和有利的境況,都是過去行為的結果,而不單只是現在努力的成果。

  如果我們在心中保持這樣的想法,就不會變得自大驕傲,而且當情況改變或消失時也不會沮喪潦倒。倘若不將正面特質及情況認同是我的,它們就永遠不會是一個負擔。如果我們承受福報功德之時能飲水思源、心存感激,我們日後就會做出更明智的抉擇及行為,這是將目前的福報功德做再投資的最好方法。

  福報功德有兩類。第一類福報功德能清除修行道上的障礙,使我們的基本智能及道路得以開展,如此可為我們帶來有利的情景及我們所欲求的事情。第二類福報功德能讓我們確實體驗

  及享用它們。

  累積第一類功德的方法,就是在身、語、意上盡量減低自我重要感,盡量去利益他人,同時與已經解脫而且了解內在本有富裕的人結緣。要能累積第一種功德,我們要運用業因果的知識,來創造那些可以讓自己與他人真正幸福的情境。

  如果說第一類的功德可以為我們帶來所渴求的情境,那么第二類的功德就是可以讓我們實際享用它。如果沒有享用財富的功德,我們會被壓力及擔憂耗盡。比方說,在一開始我們會有想要追求財富的擔憂及壓力,然後會變成希望累積財富的擔憂及壓力。這時候財富不但無法讓我們有富足的感覺,反而帶來完全相反的作用。

  舉例來說,我們也許過得很窮困,但某天我們突然中了大樂透。是第一種功德讓我們得到這筆錢財,而第二種功德則是能夠讓我們好好享受並善用這筆財富。第二種功德是要保障我們不會因為這筆財富而變得緊張、充滿迷惑及煩惱,甚至最後寧願沒贏過這項大獎。上述的這種不成熟的態度正顯示出缺少第二類的功德。

  對一切心存感激

  令人驚訝的是,第二類福報功德比第一類更難累積。享受財富的能力來自對世界深刻的欣然感激,我們唯有放下自我重要感才有可能產生這份欣然感激。若要好好享受我們的好運,我們必須用更細微的方式對自心下工夫。簡而言之,富裕是我們的本性,但如果我們將自己豐富的天賦用在維系自我重要感之上,我們就摧毀了享受它們的能力。

  不能欣然感激這個世界,就表示欠缺第二類功德。我們擁有太陽、月亮以及自然界,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的,但我們真的欣然感激它們嗎?想象一下,如果沒有山脈、森林、湖泊、河川或季節,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模樣?想想自然界每一件事物的美,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地影響我們。

  我們是否欣然感激自己珍貴的人生?沒有錢財可以買到這人生,我們因為第一類功德而得到此生。無法欣然感激它就顯示缺乏第二類的功德。

  然後想象一下自己的身體。如果我們沒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牙齒,會怎么樣?倘若身體內在器官不能作用,又或者我們的意識、感官覺受或情緒出了問題,會是什么景況?

  我們是否真正欣然感激自己的工作?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辛勤工作,如果不能欣然感激自己所做之事,那么付出的所有心力及時間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結果,這是因為缺少第二類功德。

  思索這些事情就能對我們所做的一切事,包括傳承、上師、

  法教及修行,培養出一份更大的感激。

  外在世界所自然現起的一切財富,像群山、森林、四季、十二個月以及日月的交替,不要以為這些不是源自我們的功德,就是因為過去的正面行為,我們才得以享用這些財富。我們擁有如此設計精良的身體,也都因為過去生非常善的業而帶來的,這些都是人類資產的內在及外在面向。

  別讓心消耗在瑣事中

  這個資產還有一個神秘的部分——那就是心。我們的心以五個不可思議的感官將我們與外在世界連接起來;在這五種感官之外我們還有著第六識,或意識,而這是認識世界的能力。舉例來說,從顏色、香味及其他的特質我們認出一朵花為一朵花,這個奇妙複雜的知識在一刹那就發生了,甚至在念頭產生之前就生起了,沒有電腦或機器能贏得過這一點。

  第六識還包括奇妙的念頭的過程,它向我們呈現出我執、珍愛和保護自己的傾向,以及我們所有的負面情緒,像迷惑、痛苦。當然沒有人想要受苦,但苦確實提供機會,讓我們去體驗輪回之外的可能性。

  我們所經驗的每一件事(包括苦在內),都是從心的本性以及它巨大的潛能和生命力而生起的。我們在輪回中受苦,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運用這個潛能,現在我們可以開始欣然感激這份存在的潛能。內在的欣然感激是無量善德的起源,它能產生開放性、幸福以及謙卑感,讓我們不驕傲、不忌妒、不再抱持自我重要感。最微小的感激也具有大功德,帶著深刻的感激,就算做一個大禮拜,據說就等同向三世諸佛菩薩獻上廣闊如大地般的供物。

  如果沒有培養欣然感激的心,我們整個人就會消耗在瑣碎的事中。舉例來說,我們也許在某個很美的地方閉關,卻發覺關房裏少了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於是我們一直發送訊息給護關者:我需要這個,我需要那個。以幽默感來看這個狀況,就會發現我們的心有多瑣碎。

  我們只有一顆心,倘若讓它消耗在瑣事中,它的偉大潛能就無法被善加利用,不僅如此,我們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時間是珍貴的,一旦流逝便再也找不回來。對我們的存在帶著深刻的感激,我們就能累積第二類功德,同時與自己生命的富足相聯系。

  欣然感激漸漸增長時,我們的內在會有一股強大的滿足感,如果沒有感受到這個滿足感,就表示我們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缺乏欣然感激的心。當心駐留在自己所沒有的事物上頭時,我們永遠覺得自己是不足的。一顆感覺貧乏的心是永遠偏離重點

  的,貧乏的心態只會讓我們更覺得自己有所不足,讓我們感覺無力,也讓我們無法得到權力或受人尊敬。我們會覺得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所以我們也就很難被愛。我們一方面想要得到一切,但同時又覺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切,這便產生了各種的迷惑及不安全感。

  對治不安全感的藥方

  對治不安全感的藥方就是滿足感。我們都認識那些自視甚高、非常聰明的人,但他們的內在卻極度缺乏安全感。然而他們沒有能力面對這件事,他們的智能全耗在要如何讓他人對自己印象深刻,這樣他們就可以繼續珍愛自己了。

  要對治這份不安全感,我們必須回到滿足感,對自己的成就、自己的心靈道路,以及任何自己的善業所帶來的一切感到滿足。一份滿足感就能將內在深鎖的所有喜悅釋放出來。要讓心中充滿滿足感,我們不只是要對自己本有的資產有所省思,同時也要反思我們的習性以及它所孕育的不滿足感。在此修行道路上,我們擁有過去傳承師祖們、上師及諸佛菩薩所留下的寶貴經驗,他們是如何處理旅程中的困境的?他們覺得有效或無效的方法是什么?由於他們的仁慈,我們可以享用、學習他們寶貴的經驗。

第五章 老師有如明鏡

有時候老師看似對我們很嚴格,我們覺得被批評,沒有一點喘息的機會,覺得自己的成就不被賞識。但我們也可以不這樣想,可以將它視為一件根本而奇妙的好事,那就是我們可以看到平常所見不到的那個自己。

  我們需要老師。在趨向覺醒的佛法道路上,老師指示我們如何正確注視自己的心,看我們的心在做什么,然後改變它;這個想法看似簡單,但實際練習是很難的。要看清自己的心,我們必須不帶著我執心;在這個過程裏,老師特別的重要,因為他們可以指出我們的盲點。

  無懼地看入明鏡

  十一世紀偉大的印度班智達阿底峽尊者[1] 教導說,那些在我們痛處觸動很深的,就是對我們最偉大的教導。老師的工作就是揭露我們的痛處,就這一方面來說,老師就是最偉大的明鏡。

  有時候老師看似對我們很嚴格,我們覺得被批評,沒有一點喘息的機會,覺得自己的成就不被賞識。但我們也可以不這樣想,可以將它視為一件根本而奇妙的好事,那就是我們可以看到平常所見不到的那個自己。

  當我在自己的上師頂果欽哲仁波切[2] 面前時,他心意的平和、清明及開闊性,自然將我的自我重要感暴露出來。不論我的故事多么有意義或複雜,我知道他永遠可以看穿我的自我沉醉。這是我們師徒之間一種無法言語的默契,這種溝通方式是

  [1]  Atisha ,是一位藏傳佛教的上師及學者,他在西藏所宏揚之佛法即是後來噶當派佛法的基礎。他是一位嚴格遵循佛法傳統戒律的修行者,他的修行強調揭露自己的過錯,以此來減低自我重要感。

  [2]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二十世紀中寧瑪派著名的禪定上師及學者之一,他是十九世紀不分教派修行的蔣揚欽哲汪波的化身,以體現偉大行者之一切功德而著名。他閉關二十年並跟隨許多有成就的上師學習,為利益眾生奉獻一生。是吉噶· 康楚仁波切的上師。

  我從他那兒學習到的方法之一。

  這種互動也發生在他與其他人身上,有時一些心意非常狂野的人,在他面前卻即刻被馴服。這就是老師如明鏡的意思,老師不止是反映我們如何受困,同時也反映我們的基本理性。這是老師與學生關系最主要的目的。

  為了讓老師成為明鏡,我們必須要願意看進這面鏡子,否則無論周圍有多少鏡子,我們永遠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灰塵及汙點。照鏡子時,我們也許會害怕,但我們還是要去看,這只需要內心一個簡單的轉變。但有時就算經過多年的練習,我們仍然無法做到,所以我們需要傳承及上師的加持。

  無懼地看入鏡子是我們與上師、傳承及修行道路相聯系的主要原因。這實際上能誘使我們看到各式各樣的灰塵以及所需要的清洗,同時知道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做到。我們渴望深入法,並且真正將法教融入生活。除非法教能深刻進入我們,否則知性上的了解是沒有什么意義的,這只會增加我執;我們必須一直確認法教的目標是減低自我重要感。

  當自我重要感減少而能容納更多的真理時,諸佛菩薩的加持就一直與我們同在。無論我們的生命有多困難,他們的加持都可以讓我們產生轉變。就是這樣,在此生或下一世我們將會有所成就,只要我們願意看入鏡內。

  注視的熱情不應該停止

  當我們以一種溫和、喜悅的方式來練習自我省思,對傳承的智慧以及自己的智慧懷抱著深深的感激,上師的心就會與我們同在。一旦我們能夠靠自己,上師對我們的修行也會放心。我們知道注視自心將引領我們至解脫,也因此有勇氣來進行自我省思的練習;然後我們所經曆的一切,都能夠反照出自己,而每一個經驗都提供了一個超越固定心的機會。

  就算經過許多練習及閉關,自我省思也不會到達一個資深的階段然後可以暫停,會這樣想就表示我們走錯路了。也許我們會覺得疲倦而不想再往前走,也或許我們以為已經到達目的地了;但注視的熱情不應該停止,而應該深刻、增長。這本身便是成就。

  在自我省思的道路上,我們是自己旅程的起點、中途及終點的評鑒者,只有我們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也只有我們可以去做。一旦我們知道如何評鑒,事情就會變得容易許多。

第六章 勇氣的訓練

全然接受我們的生命是需要勇氣的,對自己的生命、業力、自己的心、情緒以及任何現起的事說,就是勇氣的開始。勇氣就是根本的開放,就算是面對最困難的真相,我們也能坦然接納生命中的痛苦、喜悅、諷刺以及神秘。

  接受勇氣訓練的修行者,才能成為真正的戰士。與我們對打的不是外在的敵人,而是自己慣性傾向及負面情緒的強大力量,這裏頭最強大的莫過於恐懼了。如果希望自己無有恐懼,我們就需要去體驗恐懼;一旦選擇了面對恐懼,我們對事情的觀感便會改變,會變得有勇氣面對我們的神經質和覺醒的特質。

  有時候恐懼及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不關心自己的幸福是很愚蠢的,不關心他人則是自私的。關心是人性自然良善的一部分,但當它阻礙了我們接受自己的生命,恐懼就會令人癱瘓,我們會發現自己對世界說不,對自己的業說不,對每一件事都說不,這是很痛苦的生活方式。如果我們一輩子都在盼望自己能有一個不同的生活,那就像是在幫別人過日子一樣;或者我們可以說,這是活在自己的生命中卻忽略自己。與此同時,我們全部的人生經驗都會在不知不覺中流失。

  存在的刹那,便是毀滅的刹那

  最近有人問我是否害怕死亡,說實話,我更害怕的是不能全然地活著,我害怕自己的一生是活在自我珍愛及自我保護之中。這種由恐懼所推動的生命就像我們怕弄壞自己的沙發,所以用塑膠套罩住,這讓我們無法享受及欣賞自己的生命。

  全然接受我們的生命是需要勇氣的,對自己的生命、業力、自己的心、情緒以及任何現起的事說,就是勇氣的開始。勇氣就是根本的開放,就算是面對最困難的真相,我們也能坦然接納生命中的痛苦、喜悅、諷刺以及神秘。

  在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時,我們特別需要勇氣。懷胎九月的母親不能說:我太害怕了,我不要生這個孩子。就算害怕她還是得去醫院。全世界的母親都勇敢地面對了這件事,今天已經很難找到比這更真實的勇氣了。

  我們不能說我不要變老。我們每天都在變老,要老得美麗就要接受老化然後善用它。每一個存在的刹那,就是毀滅的刹那,如果我們接受老化就是無常的自然過程,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眼中依然會閃爍著光芒。

  我們不能說我不要生病。擁有身體就自然會有病痛,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複雜的機器,有著許多會動的零件,也像所有合成物般受制於無常及痛苦。想想我們修車的次數,而那是一部比身體簡單得多的機器;你會訝異自己的身體可以運作得如此之好。真正接受這個合成的身體,我們將對病痛有著全然不同的體驗。

  最後,我們不能說我不想死亡。一切的誕生終將毀滅,面臨死亡,我們需要巨大的勇氣及接納能力。無論所愛的人如何照顧我們,我們都必須離他們而去,執著只會讓分離時更痛苦;我們必須獨立去完成這個旅程,沒有人能體驗我們的痛苦或防止這些痛苦發生。死亡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倘若我們以勇氣及喜悅來接受死亡,我們可以美麗地轉化此生到下一世。

  面對恐懼就是面對生命

  對存在的四流(生老病死)反其道而行時,就像在海邊蓋起一座沙堡,海浪一定會沖毀掉它的。如果不接受潮起潮落,我們就會堅持去建造城堡,同時害怕它被毀滅,然後我們便永遠不能接受自己的生命,更不要談去全心體驗老化、生病或死亡。但是如果我們接受,並省思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就沒有什么好抗拒或拒絕的了;當我們與不可避免的事相沖突時,也

  沒有什么好失望或懼怕的了。

  有著一顆開放的心,恐懼可以是最好的盟友,因為面對恐懼就是面對我們的生命,面對生命就表示真正活在自己的生命裏。我們勇敢面對善與惡、對與錯以及舒適與痛苦的世界,並且終將得勝。這個想法對我特別有意義,因為我出生的名字吉如實地注視事情的真相是非常需要勇氣與膽識的,但如果美南傑”(Jigme Namgyel )意思就是無畏勝利,我想這對每個人都是好的建議。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