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進寺廟常識知多少
發布:如是

一般大殿有三個門,從左邊的門進,右邊的門出,不要走中門,進殿男左腳女右腳進,腳不要碰到門坎,更不能踩到上面,切記!

為什麼拜佛?

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為導師,學佛的為人處世,積德修福,做一個慈悲與智慧的人,一個身心清淨、健康的人,一個快樂無憂的人,一個有益於社會、國家、眾生的人,一個無我利他的至善之人。因為,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成功的人生,就是做人的成功。

那麼該怎樣拜佛呢?關鍵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囑咐我們: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為什麼拜菩薩?

一、彌勒菩薩:包容、歡喜  

我們一進天王殿,第一個見到的,就是正當中供奉的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麼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滿面笑容,他所代表的意義就是什麼資格才可以入佛門: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第二要慈悲,要以歡喜心接待一切眾生。所以彌勒菩薩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我們以清淨平等的心對待一切眾生,以滿面笑容接待一切大眾,這才是入佛門必備的條件。所以他是教學,而不可以把他當作神明來祭祀,那就錯誤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你明了之後,才會對於佛家教育佩服到五體投地,不能不稱贊,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圓滿的布施。明了他對我們的教育意義,這就是拜菩薩了。  

二、地藏菩薩:孝順、恭敬

地藏菩薩所表示的是孝親尊師,所以一部《地藏經》就是佛門的《孝經》,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無論哪一個宗派,哪一個法門,都是從孝親尊師做起。然後把孝親尊師擴大,能夠孝順、恭敬一切眾生,這就是拜菩薩了。

三、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觀音菩薩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樂,悲是幫助他人解脫煩惱和痛苦。慈悲一切、憐憫一切、救護一切眾生,就是大慈大悲。拜菩薩,就是以菩薩為榜樣,長養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會。因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利人自然有益自己,愛護他人,才是真愛自己。

四、文殊菩薩:智慧、善巧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的是大智慧,圓滿的智慧,絕對不是迷惑顛倒,感情用事。佛門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個話對照起來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實它是有道理的,因為,慈悲、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愛。感情用事,不思後果,那就是禍害。如果是以智慧為基礎,慈悲、方便才能恰到好處,才能善巧,才能自利利他,那是真實的功德。因此,拜菩薩,就是學習開發自己的智慧,為人處世,善巧方便,得當適宜。

五、普賢菩薩:應用、實踐

普賢菩薩代表實踐,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穿衣吃飯、學習工作、待人接物,能夠把孝敬、慈悲、智慧,應用、落實在其中,這叫做普賢菩薩。拜菩薩,就是學習知行合一、解行相應。

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四個大科目——孝敬、慈悲、智慧、實踐。諸位想想,佛教裡哪來的迷信?真正是叫我們破迷開悟啊!然後才能離苦得樂。

苦從哪裡來的?

從迷來的。

樂從哪裡來的?

從悟來的。

覺悟就樂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統統清楚,統統明了,自然就快樂了。你能夠掌握這個現實,你能夠自在地運用這個現實,支配這個現實,而不是被環境所支配。被環境支配,這個人很痛苦啊!自己有能力支配環境,支配自己生活,樣樣做得了主宰,他怎麼不幸福,怎麼不快樂呢?關鍵就在迷、悟啊!這些菩薩代表修學的綱領,都是叫我們真正地認識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使我們真正受益。

為什麼拜羅漢?

羅漢是佛陀的學生,聽聞佛陀的教育,用功修行,解脫了煩惱和痛苦。我們拜羅漢、數羅漢,就要學羅漢,聽聞佛法,修正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從而離苦得樂,身心清淨,生活幸福。

為什麼拜四大天王?

走進佛寺大門,你看的第一個建築物,叫天王殿。天王殿裡面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彌勒菩薩;四大天王是護法,保護這個道場的。你懂得其真正的意思嗎?  

一、東方持國天王。

是保持;是國家。持國裡面最重要的含意就是負責盡分。我們修身、齊家,也就是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自己是什麼身份,就負擔起什麼樣的職責。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力,每一個人在他自己崗位上都能盡忠職守,負責盡職,這才能護持國家,他表示的、教我們的是這個意思。

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樂器),它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什麼呢?負責盡職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這就是中庸之道。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就像弦一樣,你要是太緊了,它就會斷掉;太松了,就彈不響了,一定要調得恰到好處,這就是說,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守分寸,都要做得恰到好處,它是這個意思啊!

二、南方增長天王。

增長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求進步;與時俱進,不進則退。儒家教學說日日新,日新又新,永遠在求進步;佛法講精進,不但要進步,還要精純,進步當中要守住精純,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所以佛法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那你不求進步怎麼行,整個社會都在進步,你落在後面,會被淘汰掉的。所以德行上要進步,智慧要增長,技能要進步,才藝也要進步,乃至於我們生活品質也要天天往上提升,這才是佛法。

佛法講苦行,那是在求學的階段。因為佛所講的是教我們離苦得樂,不要搞錯了,我們離樂去吃苦,這在佛法裡找不到。所以苦行是在修學的階段,好像我們在學校讀書,求學的階段要苦,踏進社會我們造福人群,這個時候是離苦得樂;不但自己離苦得樂,幫助整個社會,幫助一切大眾離苦得樂,是這麼一個意思,不能搞錯。苦行是一個階段,不是永久的,這個一定要知道。

增長天王手上拿的是寶劍,這個劍也是表示佛法的,代表智慧之劍,能斷煩惱。煩惱像絲、像亂麻一樣,所以快刀斬亂麻,唯有智慧才能夠把所有的煩雜事情,統統都解決掉,它表示這個意思。

三、西方廣目天王。

前面兩個是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要負責盡職、要日新月新。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兩位天王教給我們——要多看、多聽,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智慧從這兒來的呀!要讀書,要讀誦佛經;要到處去看、去考察,像現在說觀光、考察。是什麼呢?光是那個地方的風俗人情,那個地方的生活習慣。我們去看看都了解了,人家的長處,我們學習;人家的缺陷,反省我們有沒有。我們能夠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來建設我們的國家,建設我們的社會,這樣豈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國家,最美好的社會了嗎!這個不是憑空在想象的,是要叫你多方去考察、去學習。可見佛教給我們的確是非常踏實,絕不是空談;教我們多看、多聽,增長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見識。  

廣目天王右手拿的是一條龍,或者有的時候造像造的是蛇。龍跟蛇代表什麼呢?代表變化莫測。這是講人心、社會、世界,非常非常復雜,常常在變化,你有智慧才能控制得住,才能掌握局勢,才能游刃有余,它表示這個意思。

四、北方多聞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他手上拿的是傘蓋。傘代表什麼呢?傘是遮蓋,就是今天我們所講的環保,遮蓋灰塵,既要多看、多聽,又要保護自己身心的清淨,不被誘惑,不受污染。所以你要是真正明了,真正懂得,一進天王殿看到這些塑像,就給你上了一課。這一課真正護持你自己身心的健康,護持你個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滿、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富強、世界的和平,這統統都護持了,一點都不假。諸位一定要曉得它表法——教學的意趣。這是藝術的教育。

為什麼燒香?

代表戒、定真香,燒香就是提醒我們,要修學戒、定,從而開顯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修學戒律,就是要遵紀守法,修十善業。

十善業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绮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癡。或稱十善業道。

現在將十善業略述於下:

一、不殺生而慈心於仁——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生命,名為不殺生。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勿殘殺加害。因為佛教主張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孟子也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於仁愛,而憐憫被殺害的眾生。由此看來,能慈心於仁,無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斗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天下豈不太平?

二、不偷盜而義利節用——偷謂詐騙潛竊,盜謂強劫豪奪。不偷竊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不偷盜。因為一切事物,主權轉移,必依正義,不與取而取,非分取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能資生活而遂欲望叫做,致利於合宜叫做。知利己而須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義利。人人行義利,節儉日用,奉養父母,維持家庭生活,樂其天倫,與朋友金錢往來而能守慎,則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貞良守禮——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後,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

四、不妄語而誠實無欺——以術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叫做妄語。不妄語就是說話誠實,不說虛偽诓騙的話。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

五、不兩舌而無爭是非——不兩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苟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  

六、不惡口而出言慈和——不惡口即是不說粗惡毀辱他人的話,及不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雲: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

七、不绮語而言說有禮——所謂绮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取樂,都叫做绮語。說此绮語者,不惟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於禮儀,不乖違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绮語。如能遠離绮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敬仰。

八、不悭貪而慈心捨施——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悭貪的人追求財、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悭貪,不悭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用外,對於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捨施,經雲:能捨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佛教乃勸人慈心捨施,以對治悭貪。

九、不嗔恚而慈忍積福——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於心,發怒於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

常人說:火燒功德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於人,以至動武打斗,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淨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後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業。

印光大師說:嗔心一起,於人無益,於己有損;輕亦心意煩燥,重則肝目受傷。須令心中常有一團太和元氣,則疾病消滅,福壽增崇矣。《(正)對治嗔恚等義》  

十、不愚癡而多聞增智——愚癡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了,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

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癡,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癡。 

修定,就是通過念佛,或誦經,或持咒,或靜坐,或參禅等方法,培養一種安定、清淨、祥和、穩靜的心態;榮辱毀譽,泰然處之;得失隨緣,不驕不餒;遇事不慌,一心不亂;從容不迫,體動心靜。心靜,則慧生,故能恰當解決人生之種種疑難、困惑與煩惱,走出低谷,走出困境,離苦得樂。所謂大將風度,指揮若定。因此,這種心態,有益於現代人生,是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所必需。因此,要修戒、定、慧。

為什麼敲鐘?

佛門、佛事,鐘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在一口佛鐘上鑄有這樣的銘文:鐘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佛寺的鐘多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遍,共108下。為何要定為108下?一說是一年有12月、24節氣、72候(五天為一候),合為108,象征一年輪回,天長地久。另一說是,人有108種煩惱,鐘鳴108響,以盡除人間煩惱。

鐘聲深沉、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形大體重的鐘基頻低,儲能,使鐘聲深沉綿長。用加入錫的青銅制鐘比黃銅和鐵制鐘聲音青脆。鐘的下部和鐘唇加厚外張,使聲音向外輻射能力強,就會使鐘聲洪亮。所以,大凡具有感染力的佛事鐘的鐘聲,都是由形大體重、鐘唇厚而外張的青銅鐘發出的。

敲鐘時,可別忘了耳聞心誦:鐘聲聞,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

 

來源:big5.xuefo.net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