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我就是這樣的活佛之十一
盛噶仁波切

 第五章、慈悲待自己

輕生或自殺這一現象的產生是有多種原因的,它所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也是不可原諒的。因為它極大地傷害了生命的尊嚴,在佛法中與殺生同罪。

  我們都知道,自殺是由某種心病導致的,人們的心病五花八門,精神上的絕大部分痛苦都來自於這些心病。很多人尋找了一生也沒找到治療心病的良藥,最後雖然不一定選擇自殺,卻仍死於這些心病。那麼世上有沒有治療這些心病的良藥呢?有。佛法就是良藥。

  佛法的一切法門都是因病施藥,可以說是對症下藥,都是屬於方便法門。而佛法的修行,就是治療心病的過程。

  因此,對於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來說,理應用佛法的修行法門來解除內心的頑疾。

  一、自殺是一種罪孽

  一個人的生老病死,沒有人能替代,而佛教的自我關懷正是對生命的關懷。

  在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因生活的壓力所產生的焦慮、抑鬱、困惑等諸多不良情緒以及人生遭遇到的挫折與失利,都可能導致人們對生活失去信心,其極端的表現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

  自殺早已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一大隱患。在我們國家,自殺也成為了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自殺現象正呈上升趨勢。我在一本書上看到統計出的自殺人數時感到十分震驚——每年約有28.7萬人自殺。這個數據只是抽取了全國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為樣本計算出來的,實際上全世界每年自殺人數超過百萬。另有資料證明,死亡者只佔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人是經救治後留下後遺症或終生傷殘。這些數據正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許多有愛心的人不斷地呼籲人們要遠離自殺的念頭。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53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者大約是這個數的10倍至20倍。這些數據表明,平均每秒就有一個自殺未遂者,平均每20秒就有一個人死於自殺。這不得不讓我們憂心忡忡地去思考。看到自殺正在被更多的絕望者所選擇,實在令人擔憂和痛心!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選擇自殺,或總是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呢?這當然免不了社會的因素、情感和經濟的原因。心理學的解釋是,在他們的生活中,不斷喪失作為個體存在的基本體現,諸如個人自主意志和發展願望等;或者他們的一些基本需求被壓抑,覺得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他們對自身生命的自我價值感完全喪失,從而導致他們對生活和生命的絕望。他們很少有快樂的體驗,或者從來未曾體驗過。他們所擁有的全是人生的痛苦。所以他們退縮,他們逃避……從佛學的角度來講,自殺根本就是一個可怕的罪孽,因為結束一個生命便是一個極大的罪行。他們將無法得到生命的延續和輪迴,將永遠在痛苦的地獄受罪。

  二、坎途何其難

  自殺在某種意義上是極端悲觀的表現,自殺者也自然而然地樹立起了悲觀主義的思想,既然是悲觀主義者,就不相信一切,那麼,也不該相信自殺會帶來什麼解脫。

  在我們的一生中,總會經歷一些生離死別,或許昨天還在一起談笑風生的兩個朋友,今天卻是陰陽兩界永不相逢;或許昨天還是風華正茂、如花似玉的純潔孩子,今天卻已被自殺心理的陰影所籠罩,不能自拔;或許昨天還是身邊共事的同仁,今天已陷入了精神崩潰的邊緣,再也看不到他臉上幸福的笑容……我們還常常發現,生活中有些人在有意無意之間就流露出對生命的絕望,不能構建健康的心靈、構建成功的人生,這些都是輕生的前兆。

  有的人會很淺薄地脫口而出:「死是一種解脫痛苦的最好方法,會讓自己忘記一切憂愁和不愉快的事情。」是的,死僅僅對自殺者本人來說是一種最快捷的解脫,而留下的人呢?這些自殺者難道不知道自己一時的衝動會將關心著自己的人推向痛苦的深淵嗎?因為自己錯誤的解脫帶給他們的痛苦要遠遠大於自己生存時的痛苦。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屬於自己的痛苦就要由自己勇敢地承受和坦然地面對,不該用愚蠢的行為把痛苦強加到別人的頭上。無論是生還是死,都不能把痛苦轉移到關愛自己的人身上,即使是在正常的生活中偶爾遇到挫折和打擊也不該讓親人和自己一同受罪。用自己的見解和方法做最好的處理,相信一定能夠做好,人只要還沒有完全地喪失信心,成功的幾率就遠遠要大於失敗。

  一個人的後天努力將會決定今後人生的成功與否。在走過了這麼多的風雨歷程後,卻要在生命將要大放異彩的時候,像是一把剪刀斷然地剪斷了風裡的風箏,除了世人的流言蜚語和不敢面對現實的軟弱印象外,沒有留下任何的光彩。難道我們就願意用這種方式走向生命的盡頭嗎?

  活著,只要在自己人生中最不堪的時候能挺過去,那麼就會化險為夷,柳暗花明。只要在絕望中再堅持一下,希望就能重生,一念之差就能改變一切。

  只要我們認真地活過每一天,往後的事情一定會雲開霧散,沒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生命對於我們是一種難得的恩賜,如果相信前世今生,如果相信輪迴,我們更不能就這樣對自己的生命不公。生命不會肆意地偏袒我們,也許只會擁有這一次生命,只有一次,想一想我們曾有過的那些美麗的夢想,即使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實現,也會支撐著我們勇敢地努力下去。

  當我們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的寶貴時,我們就不會再有任何愚笨的想法。當我們回過頭去看看比我們生活得更慘的人們,我們的心裡會有怎樣的酸楚湧上心頭,我們是否也是無動於衷?生活在那些貧困地區的人們連溫飽都難以解決,他們卻不屈不撓地和死亡抗爭著,而且比我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生命本身是一樣的,它沒有貴賤之分。而他們選擇了善待自己的生命,他們沒有因此而踐踏生命。相比之下,那些懷有自殺念頭的人,是否感到自己因懦弱和自私而漠視了生命的尊嚴?

  三、堅韌的力量

  珍愛自己擁有的一切,遠離自殺的念頭。人生路上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這也是考驗我們的意志和培養我們的信心。陽光總是在風雨過後才會來臨,美好的一切總是在不遠的地方等著我們。我們經歷的每一分鐘都有某種獨一無二的東西,正如父母的精子和卵子在億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中結合的時候,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才會誕生。從出生的一刻開始我們就是一個幸福的人,我們的身上具備了宇宙中最神奇的力量,所有的夢想也從那時開始一一呈現在自己的腦海裡,我們的聰明才智將會揭開世界的面紗,讓我們成為新一代的世界的主宰者。一切的夢想隨著我們的成長,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都會像出水芙蓉一樣,慢慢地浮出水面。

  我們具備戰勝一切困難的能力,而人生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戰勝我們自己,戰勝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最終會衝破一切障礙,連自殺這兩個字的概念都會蕩然無存。我們的內心若要變得不再脆弱,就要有超乎想像的承受能力,要讓我們的神經和意志像鋼鐵般堅固,再大的狂風暴雨都不會懼怕;我們也可以像高爾基一樣宣言:「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因為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佛家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一般世間人說「寧在世上挨,也不要土裡埋」。佛教的看法是:自殺也是殺生,而自殺的罪過比殺人更重。

  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都具足。對世間有透徹的認識,自然對世上的人情冷暖、是非榮辱,都能放下。

  《金剛經》第十四品講的「忍」,頗能令人醒悟:「……須菩提。忍辱波羅密。如來說非忍辱波羅密。是名忍辱波羅密。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恨。……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在佛法上,一切不如意就是「辱」,受到的一切痛苦就是「辱」。上述經文中的「辱」,並不局限於世人所認為的「侮辱」。

  這是佛跟須菩提兩人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忍是最難做到的。所以佛便以自己為例,對須菩提說了從前曾經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一段往事。當時,歌利王要殺釋迦佛,他對釋迦佛說:「你既然是修道的人,我要殺你,你會不會恨?」釋迦佛說:「此身絕對清淨,假使我起一念心,你把我四肢分割掉後,我就不能復原。」然後歌利王把他一節一節地割了,釋迦佛沒喊一聲痛,心裡也沒有產生一絲恨,只用一種慈悲心懷對待這件事。結果他立刻復原了,又活了。釋迦佛說,他在當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所謂忍,包括忍受世間的一切痛苦,一切煩惱,忍到不知道自己在忍,忍到沒有什麼可忍,這時才會解脫。當時他已經感覺不到這個生命是屬於「我」的,這就是「無我相」。因為「我」只是暫時停留在身體裡,身體並不永遠屬於「我」。那麼身體被肢解了,又與我有什麼相干呢?以此類推,其他「相」也是這個道理。這便是智慧的解脫。忍難忍之忍,才是大乘佛道的忍辱精神。

  「應生無所住心。」若是有所「住心」,你只能自尋煩惱,自討苦吃。

  所以,那些有自殺念頭的人,如果明白佛法的話,自然會徹底消除一切憂煩的。

第六章、信仰

佛教的信仰,令人清醒、恬淡、悅樂和無私。2500餘年的歷史造就了佛教堅毅而獨特的精神,那就是啟迪昏蒙、開啟智慧、不畏艱難、積極入世、化導群生、保持位格。所以,一切對佛教抱有堅定信仰的人,終將擁有一個高妙自在大智大慧的人生。

  佛教的信仰,能給親人帶來祥和,給朋友帶來精進與光明積極的心智,給社會帶來和諧互愛的風尚。在人生的究竟意義上,孕育著大乘菩薩的實現人生和服務社會的精神。這種崇高的信仰,使人們突破根深蒂固的貪、、癡惡習,展露本身具有的佛性,繼而達到度己度人、濟世利生的目的。

  一、佛無邊

  信仰佛教的人,大都懂得將佛法的真理運用於現代生活之中,使現代人能夠體會出佛法的無窮奧妙。人生的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是無明(愚昧),而「佛」的含義便是消除無明,獲得最高智慧的境界。因此,信仰佛教即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常常有人說:「我們是很普通的人,學習佛法是高僧大德的事情,我們哪有資格學佛?學佛的人必須有佛骨(善根)奇緣。我們日日為生活、養兒育女都來不及了,哪有心情和時間去學佛?」還有人認為佛法過於深廣,索性不接觸了。

  舉一個例子來說:假如有一個人出外遠行,遇到暑期太陽當頭天氣很熱的時候,走了半天路到了中午,又饑又渴。肚子餓還可以忍耐一陣子,口渴卻很難忍受,想尋找水來解渴。後來他找到了一條河,水又那麼清澈,真是如救命星降臨!可是這人又想,水那麼多我喝得了嗎?所以就待在那裡不敢喝。恰巧來了一個過路的人,好奇地問:「你為什麼待在這裡?」他說:「我十分口渴,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一條河,可是河水這麼多,我恐怕喝不完而煩惱。」過路人說:「你只要喝你所需要的量就夠了,何必統統喝完呢?」

  我們的人生就如同喝水。我們眾生自始以來六道輪迴,已經受了無量無邊的苦報,好不容易才遇到佛法這種能解脫生死的方法,而一些人竟然覺得佛法無邊,八萬四千法門,如何能學得完呢?而且修行之路又那麼遙遠,何時才能修成功呢?所以望佛興歎,不肯用功修行,也不肯研究佛法。

  須知佛陀一生說法,對什麼人說什麼法。佛必須適應上中下根的人而說種種法;而且世界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各人又有各人的思想和見解,所以佛法就無量無邊。不論士農工商、男女老幼都能學佛,所以叫「佛法無邊」。無邊的佛法是不變的,因為它沒有限定,所以會隨著各種語言和思想表達出它不變的本質。無論時空如何變幻,佛法自始至終都是永恆的珍寶。

  二、八正道

  佛法中有一些我們大家都有必要知道的精華部分。之所以有必要知道,是因為佛祖的教訓,都是有關人生的。其中,八正道的道理對於我們的人生是有很大幫助的。

  八正道由八個部分組成:

  一、正見。我們對於這個宇宙和人生,應該要有正確的見地。不能被許多虛幻的表象迷惑住。只有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宇宙觀,我們在看待人生的狂喜或者失意時才能調整好心態,而不患得患失,才能夠真正逍遙自在地享受佛法和生活。

  二、正欲。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都有數不清的慾念。我們看見美好的事物會想要得到,看到財富能夠換來更多滿足肉體慾望的東西,我們也會產生對於財富的渴望。我們所仇恨的,我們會不經意地詛咒他;我們所愛的,我們會犧牲自我去成就他。這些,都來自於我們的人欲。佛法的作用,不是要滅欲,而是要引導這些慾望,成就這些慾望。我們更可以幫助我們所愛的所恨的都皈依佛法,那樣我們會發現滿目都是善,都是可愛的事物,我們自己的慾念也會去蕪存精,從而引導出佛心佛性。對於世間的財富,我們明白,它是無;當它僅僅在個人手中時,它又是有;當它通過你的手分散到那些需要它的人手中,它的有便體現在那些人的幸福笑靨之中。

  三、正精進。我們要克服惰性,用勇猛精進的精神狀態去面對人生的挑戰。有人喜歡說:「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我看來,直面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拚搏,要追求,要把慘淡人生化為輝煌篇章,靠的正是堅持與勤奮。佛給予每個人的絕對不會是慘淡的人生,因為佛愛人,我們對佛法的尊崇也需要在努力的奮鬥中體現。

  四、正業。這一條講的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要對自己有正確的人生定位與設計,不可妄學他人。只有正確定位自己,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五、正語。言語文字是人與人交流的輔助工具,由此可讓他人在短時間內瞭解你,對你產生好的或者壞的印象。語言是人們成為朋友的第一步,是國與國溝通的重要因素。我們在對他人說話時,要切記不可把自己的情緒隨意帶入交談中,以免我們自己的不快影響他人的情緒。在我們快樂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語言讓別人感受到快樂的存在並且受到感染。這就是正語的重要性和魅力所在。

  我們要學會說愛的語言。愛語,是指安慰語、祝賀語、清淨語和殊勝語。語言之於人生,關係至大。人與人之間情感之維繫,意志之傳達,思想之交流,無一不以語言為媒介。不善於辭令或口不擇言的人,勢必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特別是實踐慈悲,志在利人、教人的菩薩,不但要辯才無礙,常以歡喜言詞說些令人歡喜的話,常用歡喜言詞說真實的話,常用歡喜言詞說正法的話,及常以歡喜言詞說引導眾生接受真理的話,還要審情度勢,說契情、契理、契時、契機的話。否則,當人辦喪事時,卻說祝賀話,豈獨詞不達意,亦令人反感,而你的善意,反而變成惡意。

  六、正行。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比語言更為重要,即人類立身處世必須遵從道德、政治、法律的標準。據人各有心不可強制侵犯的原則,及自心他心可以感應交通的原則,人當自治亦當有公平之政治。此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我們學佛的人,在行為上不僅要遵從佛法,更要遵從道德、政治和法律,在對待他人的時候還要平等地與人交往,這就是所謂的正行。

  七、正念。念者,是習熟明見而憶念之意。這是正語和正行的基礎,是建立在正見的基礎上的。

  八、正定。學習佛法,要有定力。生活中做每一件事也都同樣如此。我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小狗在樹下休息,一陣風吹來,把樹枝折斷了,剛巧落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開,到一個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長久地閉了眼睛,不尋找樹枝掉下來的原因,也不再去看那株樹。直到天色晚了,還是留在那裡。可是後來,它又張開眼睛,遠遠地看見一陣風正吹過那株樹,所有枝椏都在不停地搖動著,它就自言自語地說道:「樹在叫我了!」重又回到樹下去。這便是說,學修佛法,志願要堅定不移,不能因為師長的輕微呵責就離去,等到遇到種種煩惱,才再去親近師長。這樣來來回回,浪費時間,實在愚笨而可笑。

  三、信智慧

  佛法是無邊無盡的,但是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只要學自己所需要的、自己能夠受持修行的,也能有所成就。比如讀書,有人只讀到中學畢業,有人要進大學,有人要讀研究生或是到國外留學,都由各人的環境志願而決定。並不是人人非得大學畢業不可,也不是必須大學畢業才能做事。讀一年書有一年的學問和知識,讀二年即有二年的知識學問。就是不在學校讀書,一面做事一面求學也可以升學。讀書也並不是非考到博士學位不可,有多少知識就能做多少事情。

  佛法流傳世間已經2500多年了,傳來中國也已經有2000年歷史。佛法已經深入民間,和一般人的信仰打成一片,可以說是金字招牌老字號。外道常常欲利用這金字招牌而招搖撞騙,卻不肯虛心研究佛法;也有很多人對佛法有誤解,認為一定要出家才能修得佛法。那都是一種偏見。

  佛法是指佛陀所傳之法。佛法分顯密兩個部分,顯法佛經稱「三藏」,即經、論、律三藏;密法佛經稱「四續」,即事、行、瑜伽、無上瑜伽等四續經。正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所說:「一切教乘並行不悖,一切佛言均屬教誨。」三乘四續、顯密佛法都是應機教化的方便法門,無一樣無價值,無一樣不重要。因此,藏傳佛教堅持大小乘並重,顯密結合,外持聲聞戒,內修菩薩行,密修二次第(無上密法),聞思修並重,戒行與正見並重,修德與修慧並重,度眾和自度並重等教義原則。

  佛法教人正確認識人生和世事,正確對待自己和眾生世界,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即美德和慈悲心,開發明察事物本質的真智和正確處世為人的方便智慧。總之,學佛法既自利又利他。

  那麼如何進入佛法這座「寶山」呢?龍樹菩薩在《致國王書》中說:「入道之法簡言之,就是信念與智慧,有信能使歸向法,有智能夠見真理,二者之中智為主,先決條件是信念。」

  我想,這段話對信仰佛教的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