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這是兩個人寫的。
一個人寫道:一位富甲一方的企業家到西南某省的一個貧困地區考察。當他目睹當地一戶貧窮人家吃飯的情形時,禁不住直落淚。原來這戶人家全家老小吃飯裝飯的碗,竟是幾隻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讓他吃驚的是全家連一雙筷子也沒有,吃飯都是直接用手抓。
菩薩心腸的企業家無比地同情,便許諾給這戶人家物質的幫助。可是,當他走出他們的家門後,又馬上改變了主意,他看到,這戶人家的房前屋後都長著極適合做筷子的竹子。
另一個人寫道:一位元記者到一位元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女工家裡“送溫暖”。這位女工的男人早幾年病逝,欠下了好多錢,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有殘疾。女工微薄的薪水養三個人,還要還債。但記者見到這位元女工時,卻發現她臉上的笑容就像她的房間一樣明朗:漂亮的門簾是自己用紙做的,灶間的調味品盡避只有油鹽兩種,但油瓶和鹽罐卻擦得乾乾淨淨。記者進門時女工遞給她的拖鞋,鞋底竟是用舊解放鞋的鞋底做的,再用舊毛線織出帶有美麗圖案的鞋幫,穿著好看又暖和。
女工說,家裡的冰箱、洗衣機都是鄰居淘汰下來送給她的,用著蠻好;孩子很懂事,做完功課還幫她幹活……
二
這是兩個人看到的。
一個人看到:在一個美麗的鄉村,一天來了一個乞丐,這個乞丐看上去只有30來歲,長得很結實。乞丐每天端著一個飯碗到別人家中討飯,他的要求不高,無論是稀飯,還是饅頭他從不嫌棄。
日子稍稍長了,便有人看中了他的力氣,想讓他去幫著打打零工,並許之以若干工錢。豈料此等好事,該乞丐竟一口回絕,說:“給人打工掙點錢多苦,遠不如討飯來得省力省心。”
另一個人看到:每天傍晚,某居民新村都會有一個老人到垃圾箱撿垃圾。老人是個駝背,這使得他原本矮小的身材愈發顯得矮小。老人每次從垃圾箱裡拾垃圾都仿佛是在進行一場戰鬥。為了拾到垃圾,他必須將臉緊緊地靠在垃圾箱的口子上,否則他的手就不足以夠到裡面的“寶貝”。而那個口子正是整個垃圾箱最髒的地方。
老人每次拾完垃圾,都像打了一場勝仗,他完全不會顧及別人臉上的那種鄙夷。看著那些可以換錢的“戰利品”,走在新村的小路上,他總是顯得格外的高興。
三
這是兩個人說的。
一個人說:同樣是貧窮,一種是不思進取的懶惰,一種是直面生活的勤勉;一種是人格的湮滅,一種是不屈的抗爭。兩種境遇確實讓人唏噓。
另一個人說:是呀,同樣是貧窮,有的人會貧困潦倒,有的人卻心在夢在。難怪有人斷言,物質上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貧窮。
——摘自《中國石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