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感應與業報 ——《感應篇》是佛法嗎?
宗淨法師

初閱《太上感應篇》,見其中禍福無門,為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的文字,以為它也是講因果報應,勸人行善止惡,與佛教的業因果報說一樣;然而細讀其文,方知謬矣!那麼,《感應篇》是一篇什麼文章?感應說與佛法的業報說有何差別?我們又如何對待《感應篇》呢?本文擬對此作一些探討,以期抛磚引玉。

一.《感應篇》是什麼書?

  《感應篇》,全稱《太上感應篇》,成書於宋朝。《正統道藏》太清部《太上感應篇》三十卷,署李昌齡傳,鄭清之贊;《宋史-藝文志》著錄李昌齡《感應篇》一卷,宋代名李昌齡者又不止一人,故其作者尚無定論。

  《感應篇》僅約1200餘字,以開頭的禍福無門,為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十六字為綱,接著述說人如想長生多福,必須行善積德,並列舉了二十餘條善行,一百多條惡行,作為趨善避惡的準繩。要求人們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聲稱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它特別強調立善多端,莫先忠孝,成仙證道的根基就在於此。它將道家的方術和戒律貫穿于道德修養之中,由神來對人作道德上的善惡批判,使人從一念處下功夫。最後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善天必降福,行惡天必降禍作結。全篇主要宣揚天人相感,因果報應思想,既有儒家倫理規範,又有佛教、道教的宗教信條。

  《感應篇》問世以後,受到中國歷代統治王朝的歡迎。不少皇帝都大力推動它的流布,南宋皇帝出資官刻,明成祖皇后徐氏還仿之作《仁孝皇后勸善書》,為之推波助瀾;清順治皇帝還禦制勸善要言序,以示提倡。與此同時,明清時期民間富有之家都紛紛捐資刊刻,免費散發,從而使此書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影響十分廣泛。

二、感應說不同於業報說

  《感應篇》的中心思想就是感應說,什麼是感應呢?《太上感應篇直講》說:感,是感動;應,是報應。言人以善惡感動,天必有禍福報應。的確,《感應篇》整篇思想都是勸人行善止惡,因為人的善惡行為必能感動天地之神,而天地之神根據人的善惡行為給予禍福報應,這就是《感應篇》的感應說。顯然,這是漢儒董仲舒天人感應說思想的末流,明顯不同於佛教的業報說。佛教認為,我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發之於身體語言的善惡諸造作,皆名為業;業為產生果報之因,故又稱業因;由業所報之果,稱作業果、業報。業有善、惡、無記三性,善業能招致善果,惡業能招致惡果,無記業既不是善又不是惡,故不感果。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感應說與業報說的差異:

  1、善惡的標準不同
  《感應篇》所謂的善,是以其行為能夠得到長生、多福,究竟的目標是求天仙、求地仙;而感應篇所謂的惡,乃指其行為會招致奪其紀算,貧耗,多逢憂患,甚至殃其及子孫。佛教業報說的善惡觀念更深刻、更全面、更究竟、更有體系,如《阿含經》的善已有多個層次上的定義:善指得可愛、可念、可意果,修學佛法的最低要求是得人天果報,目標是得到涅般,其標準是:(1)行為不自害、不害彼、不俱害,(2覺、慧、不惡相助,得涅般,(3趣智、趣覺、趣至涅般

  2、有無輪回
  《感應篇》只講人的現世報,不說三世因果和六道輪回,如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等,全篇沒有一處論及越過今世,更無輪回思想。而佛教的業報說是以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為理論基礎的。

  3、鬼神觀不同
  《感應篇》中的神是人的主宰,由神來對人作道德上的善惡批判,並予人以禍福之報應,其中有四種神靈一起監察掌管人的禍福:(1天地有司過之神,這是上天降下來的神道,專掌人間過惡的;(2三台北斗神君,三台是星名,掌人壽夭的;北斗也星名,主人善惡的。(3三屍神,住在人身裡,凡心頭意語,總是瞞不過的;每逢庚申日,趁人好睡,便上到天曹,據實告白人的罪惡。(4)灶神,掌人一家的命,每到月終,直奏上天,是一月一結算的。

  而佛教認為,並非鬼神主宰人的命運,眾生的生死輪回,及種種苦樂業報皆是自作自受,《阿含經》中說:汝自身作此惡業,今還聚集受此報也;又說:本自作罪,今自受報。同時佛教以為,鬼神只是六道眾生之一,與我們人類一樣受因果業報而輪回;至於神,高級的是諸天,低級的是夜叉龍等,佛不否認這些神鬼的曾在,但以為,這些神鬼都處在生死中,值得同情憐憫,應該接受佛的教化,趣向解脫。於是傳說梵天請佛說法,四大天王奉缽,梵天得不還果,帝釋得預流果,成為佛門弟子;夜叉與龍,有些是善的、尊敬佛法的,有些是惡的,如以人為犧牲等。對佛法有善意的,邪惡而受到降伏教化的,都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4、是否緣起論
  《感應篇》所宣揚的因果報應是典型的機械因果論,如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必降之禍。

  佛教的業報說是緣起因果論,佛法認為:並非所有的業必然引生果報,只有經過深思熟慮才決斷之造業,稱作故作業之業才引生果報。而且業的受報有時間的遲速,可分為定業和不定業:受報有特定之時期者,稱作定業;不確定何時才受報者,稱為不定業。定業又可分為三類:(1)順現業,於現在作業現生受報;(2)順生業,於現生作業來生受報;(3)順後業,至第三生以後始受報。不定業依其果報內容,又有二種不同:(1)異熟定時不定,確定果報而不確定何時受報;(2)異熟時俱不定,果報與受報時間均不確定。

  可見,《感應篇》的感應說,只不過相當於佛教業報說中的順現業報的相關內容,只說現在作業現生受報,又怎麼能夠真正說明實際的因果業報呢?

  5、是否趣向解脫
  《感應篇》所追求的人生目標是長生多福,最高目標是求天仙、地仙,雖然類似於佛教的人天乘善法,然而二者有根本的不同——佛教的人天乘是解脫道、菩提道的基礎,為了引導趣向於解脫、乃至成佛,決不會單單以長生多福和生天為目標。

  6、是否自作自受
  《感應篇》中的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的思想,是中國古代宗法制中固有的株連制度的反映,但與佛教業報說的本自作罪,今自受報的思想是相背離的。佛教如何解釋一人造業,家人受累的現象呢?佛教業報說中用共業來說明。

   7、是否正戒
  《感應篇》把晦臘歌舞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對灶吟詠及唄等列為禁戒,從佛法的立場看,這是不是戒禁取見呢?可以進一步討論。

三、如何看待《感應篇》?

  如上所述,《感應篇》可以說是一篇世間勸人為善、有益世人之文,因此是否就能說它是佛法呢?不能,它雖然類似於佛教的人天乘善法,但卻有根本上的不同;並且在歷史上,它也未曾被當作佛教典籍弘揚過,而是一直被道教奉為經典,被收入道教的《道藏》。那麼,我們佛教界應該任何看待《感應篇》呢?我們以為,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也就是說,對待《感應篇》應該有佛教內、外的區別:

  1、佛教外:對教外人士宣揚《感應篇》我們表示歡迎和讚揚,因為它畢竟是一篇世間勸善之文,在道德淪喪、邪見橫行的當代社會,儘管它不是佛法,但對世人是有益的;而且,儘管佛法比它優越完美,但我們也無法強求外道或一般世人都來弘揚佛法。因此,我們不但不反對世人弘揚、宣講《感應篇》,而且表示歡迎和讚賞。

   2、佛教內:我們反對教內人士弘揚宣講《感應篇》,以及諸如此類的書文。或許有人認為我們搞兩面派,既然它對世人有益,為什麼又要反對教內人士的弘揚呢?因為我們認為,教內人士,尤其法師弘揚《感應篇》,其弊遠大於利,其弊有三:

  (1)弘揚佛教人天乘善法比它對世人利益更大。如果教內人士專注于弘揚《感應篇》,不就忽略了對佛法的弘揚了嗎?

  (2)導致魚目混珠,正法不住。如果教內人士去弘揚《感應篇》之類的東西,初學者以及普通信眾難免會以為《感應篇》就是佛法,導致魚目混珠,而真正的佛法卻不被人識,長久以往,正法又如何能久住呢?

  (3)機緣不當。或許有人會說,民國高僧印光大師都曾提倡《感應篇》,為什麼今天不應弘揚呢?是的,印光大師的確曾經提倡《安士全書》,其中就包含《感應篇》。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印光大師所處的時代乃一特殊、非常時期,當時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政局動盪、民不聊生之中,中國傳統文化更處於危難之中,打倒傳統文化已成為一種時尚,具有深邃眼光、卓識遠見的印光大師自然不會棄之不顧,而只單單弘揚佛法,因此他老人家不但弘揚佛法,而且同時也對儒、道二家的優秀文化多有宣揚,這正是一個大菩薩的作為!然而,時過境遷,今天的時代已經不同當時,中國佛教所面臨的境況是,在唯物論思想占主導地位的同時,還有種種富有侵略性、擴張性的外道,宣揚儒、道二家文化的也大有人在,佛弟子又有何暇去宣揚非佛法呢?另外,《感應篇》的因果說是機械論,鬼神化嚴重,對今日深受唯物教育的人們也不對機。相反,佛法的緣起因果說,對於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們更容易接受,我們有何必要去宣揚非佛法,而不弘揚佛教的人天乘法呢?

  總之,《感應篇》是一篇世間勸善之文,卻是非佛法。佛弟子理應去弘揚真正的佛法,而不應去宣揚此類相似佛法卻非佛法之文。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