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不作不食(百丈懷海禪師)
佚名

 馬祖道一死後,百丈懷海繼承了他的禪法。百丈修定《百丈清規》,對方丈及其手下人員的職責和每日生活都做了詳細規定,奠定了中國僧團的組織基礎和禪宗叢林制度,對中國佛教具有極大影響。然而,這還不是百丈的全部功績,他還確立了僧人勞動的制度,對中國佛教也發生了巨大影響。
  
  本來,佛教在印度時,僧人是不勞作的。禁止耕種,完全靠信徒的供養維持生計。這種規定實際上限制了佛教自身的獨立能力,不利於佛教的發展。百丈認識到這個問題,他就是要革除這種乞食的寄生生活,力爭使佛教可以脫離俗人,於經濟上自立。他對僧眾說:「一個身心健全的和尚,為什麼要像寄生蟲一樣吸取俗人的血汗呢?從今日起,你們都要跟我去開荒種地,自食其力。」從此之後,百丈便領著弟子們白天勞動,晚上講法,過起自食其力的宗教生活。
  
  光陰迅速,日月如梭,百丈禪師已是九十四歲的高齡了,卻還與門人一起不停地勞作。弟子中有人不忍看他太勞苦,就把他的工具藏了起來。百丈早上起來,準備去田間勞作,發現工具不在了,便追問弟子們。弟子們佯裝不知,都說不知道。百丈沒有工具,工作幹不成,便整整絕食一天,粒米未進。第二天、第三天,弟子們仍不拿出工具,百丈便又絕食了兩天。弟子們一看不行,急忙將工具還給了百丈,百丈這才重新吃飯了,因為他又可以回到田間工作去了。他對弟子們說:「二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這一改革影響甚遠。公元八四五年,佛教遭到了一大厄運。當時的皇帝唐武宗展開了滅佛運動,聲稱一人不耕有人飢,一女不織有人寒,而佛教僧尼不耕不織,寺廟卻富麗堂皇,此為社會貧困的原因之一。他隨即下令拆燒佛寺,驅逐沙門,致使四.四六萬所寺院被破壞,二十六萬僧尼被迫還俗。在這次佛門大劫中,各宗派裡只有禪宗損失最小,得以倖存,這是因為禪宗一方面不需要經典、寺院、佛像,即使這些東西被破壞了,仍能正常地進行宗教活動;另一方面是因為禪宗和尚皆親自勞作,自給自足,不需要寄生於社會。這完全歸功於百丈當日的改革,他的「不作不食」制度,終使禪宗能在難關中順利地保全下來,而且獲得更加蓬勃的發展。

 

閉嘴如何說禪

  溈山、五峰、雲岩同侍立百丈。百丈問溈山:「閉嘴如何說禪?」
  
  溈山說:「那就請你說吧。」
  
  百丈對他說:「我向你說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可是一說出來,恐怕以後要死絕了我的法嗣呢。」
  
  百丈又問五峰,五峰說:「趕快閉嘴!」
  
  百丈對他說:「那麼等你在獨居無人時悟了再說吧!」
  
  百丈又問雲巖,雲巖問:「你是能夠閉嘴說禪呢,還是不能?」
  
  這一次百丈大為失望地長嘆了一口氣:「我的法嗣要斷送在你手裡了。」
  
  百丈懷海禪師,嗣馬祖法,住江西百丈山大雄峰。時溈山、五峰、雲巖為侍者。百丈已是大徹大悟的禪師,為了啟發學者,故意問溈山等三人閉嘴如何說禪。三人的答處,各自不同。
  
  溈山是用逆襲的方法來回答:若依言語可以道得出禪來,那就請和尚說法!這是賓主互換之法,一似猛虎頭上安角,讓人奈何不得。
  
  對溈山的答語,雪竇頌云:
  
  「卻請和尚道」,虎頭生角出荒草。十洲春盡花凋殘,珊瑚枝林日杲杲。
  
  猛虎頭上帶角,從荒草叢林躍出,令人膽裂心寒。「卻請和尚道」這句話,宛轉自在,又能把定封疆,塞斷敵路。海上的三山十洲,以百年為一春。春盡之際,百千萬株花樹,一時凋殘,獨有珊瑚樹林,不解調落,與明麗的陽光交相輝映。這是何等的奇特!「卻請和尚道」的奇特之處也似這般。
  
  百丈對溈山說的那番話的意思是:如果用言論來傳授禪,禪便成了一種學說,不是教外別傳的東西了。注重自證自悟的禪,如果靠言語相傳授,是會失去禪的後繼人的。
  
  對五峰的答話,雪竇頌云:
  
  「和尚也並卻」,龍蛇陣上看謀略。令人長憶李將軍,萬里天邊飛一鶚。
  
  所謂「龍蛇陣上看謀略」者,古代作戰,能夠在排成的兩陣中,突出突入,七縱八橫,這樣的人,是有大謀略的戰將。雖然單槍匹馬,然而卻向龍蛇陣上,出沒自在,你有什麼辦法圍困得住他?這樣的手段,好似善於箭術的漢代將軍李廣,箭無虛發,一箭
  
  必可射落天邊一鶚。百丈問處如一鴞突起,五峰答處似一箭穿云。
  
  雲巖在百丈處,二十年作侍者,猶是半青牛黃,粘皮著骨。百丈問他「閉口如何說禪」,他卻死於問下,問百丈有沒有閉口說禪的話,以懷疑的口氣表示不可能的意思。拖泥帶水,前不著村,後不靠店,自救不了。雪竇頌云:
  
  「和尚有也未?」金毛獅子不踞地。兩兩三三舊路行,大雄山下空彈指。
  
  獅子撲向獵物時,藏牙伏爪,踞地一躍,獵物不論大小,獅子皆以全力去捕捉,這才能大功告成。雲岩的答話,卻只是向舊路上行,所以說,百丈禪師向大雄山下白白地費了這番口舌了。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