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講義附親聞記3
諦閑大師遺著

民國七年在北京戊午講經會講記

 

辛二了性平等不壞益

 

善男了!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講】由前如昨夢故。始知生死涅槃,俱是妄境,覺後元空。既覺元空。則生死空,故無起,謂不起煩惱成生死故。涅槃空,故無滅,則不滅生死證涅槃故。不成生死,則生死無來。不證涅槃,則涅槃無去。此攝如昨夢故,以示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相也。其所證句,次攝前生死涅槃無起滅去來之相而言。所證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捨四相。得失二相,約菩薩言。若進修,則得涅槃失生死。懈退,則得生死失涅槃,取捨二相,約凡小言。小乘慕滅諦,則厭捨生死取涅槃。凡夫樂世間,則取著生死捨涅槃,此約夢事迷位言也。今從夢覺,得悟生死涅槃元空,無起滅去來之相,故所證之相亦空也。故云無得無失,無取無捨。能證者,指能證之行有四。一作行。謂作種種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謂永息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謂任彼一切,隨諸法性。四滅行。謂身心根塵,一切永滅。由所證之四相既空,則能證之四行,焉能獨立?故亦無也。於此句,亦是攝前。謂於能所證中,悟得無能無所也。據此乃是能所兩忘,對待斯絕,唯一無二之性,孤然獨立,即圓覺妙性,遍滿無際也。證及證者,指法與人。今云畢竟無者,意謂若有人法,即有二相,既證寂滅無二之性,則能所兩忘,人法不立,故畢竟無亦無也。至此則一切聖凡依正等法,渾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之性。於世界,不見有染有淨,聖凡,不見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間,永劫不朽,故復云不壞也。

 

【記】夢裏雖有,覺後原無,故云當知。無起無滅,約菩薩言。無來無去,約凡小言。不了生死涅槃是夢,則生為起,死為滅,生為來,死為去。今既了得生死涅槃如夢,則並無起滅來去矣。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等句。所證是理。能證是行。既得成就以後,則知所證之理,為本性自有之真理。從來無失,更何有得?本未曾捨,復云何取。作止任滅四種,是行病。如修行之人,不悟自性而盲修,勞力無已,是之謂作。若悟圓覺,當體即真,更何須作。因有妄念,故須止。若識得本覺圓明,復何須止?任者,任生死也。滅者,滅煩惱也。未成就以前,生任其生,死任其死,故永為凡夫。若圓明性中,本無任相。煩惱猶如空華,但須知其虛妄而已,更不用滅。良由成就之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了無作止任滅之可言也。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等句。既無作止任滅之能,故云無能。亦無得失取捨之相,故云無所。畢竟無證者,無所證之理。亦無證者,無能證之人也。

 

庚二應前所請結示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講】節節稱善,皆為令其著意。況今結答,更宜審聽。呼而告之,叮嚀益切故。彼諸菩薩,統現會及末世初發心者,應前所請,皆當被之機也。如是修行者,指前如我所說,如幻三昧,當如是而修也。如是漸次者,如我所說,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等。如是思惟者,即教伊恆作是念,我今此身等。如是住持者,即指彼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等。如是方便句,總收上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等,由淺入深,皆方便也。如是開悟者,教令一一皆如是開通悟入,乃能得依觀起修,依理成事,融事同理,世出世法,一一清淨,不但自身豁然貫通,亦令眾生,普皆開悟也。

 

【記】此因末世難得成就之人,故祇曰彼諸菩薩。如是修行者,即依奢摩他行,堅持禁戒之謂也。如是漸次者,即先空幻身,次空幻心,次空幻覺,次空幻空是也。如是悟,如是修,如是照,故曰如是思惟。諸幻盡離,一切清淨,故曰如是住持。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一一皆是方便,故曰如是方便。迷者不悟,悶者不開,知得如是修行漸次思惟住持,念茲在茲,前途無障,便是開悟,何至迷悶。

 

戊二偈頌

己一頌妄盡還覺

庚一頌妄盡還淨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

 

【講】前七句,頌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義也。一切二句,教總觀。身相二句。教別觀。四大二句,結顯虛妄。如是二句,頌正住持義。

 

【記】身相屬四大四句,參禪人可作為話頭看。色陰之身,屬四大。內四陰受、想、行、屬心所。識、是心王。學者能如是用功,不求速成,漸次修行。至成就日,自然一切清淨。

 

庚二頌隨順還圓覺

 

不動遍法界。

 

【講】承上妄盡已還淨覺。若更能隨順修習,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則事事皆悉不動,事事無不周遍也。長行從一至多,依次融即,此中以遍法界三字收之無遺,足見法王於法自在也。

 

己二頌修習成益

庚一正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講】首二句,超頌能所雙忘。次四句,追頌圓覺照世。

 

庚二結示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講】如文可知。

 

【記】此章文字,讀之覺甚痛快。講時看時,卻不可作痛快之想。其中境界,甚為微細故。即世尊對菩薩,亦處處必呼善男子以提醒之,何況我輩凡夫乎。

 

乙二為中根人顯真性

丙一示除疑顯性

丁一伸難求決——金剛藏章

戊一謝益重請

己一眾中具儀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己二謝前承益

 

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講】承前述益,求佛進開深難,故稱大悲。善為者,循循有序。如首章標本起因地,明淨覺隨順。次章依如幻三昧,頓悟淨覺。三章明隨順修習,由頓至圓,三根普被。層次秩然,故以善為稱之。菩薩,指上首。眾,指眷屬也。首章開示圓覺清淨大陀羅尼。二三兩章,示以先頓後圓,名為漸次方便。此皆為諸眾生開蒙迷,發昏昧,此承前益處也。在會法眾,承受大悲深誨。所以朗幻翳,清慧目。如此恩德,言不能宣。此述益也。

 

【記】上根人開口便知道。中根人則必起種種疑。疑不除真不顯。是以金剛藏彌勒清淨慧三章,同是為中根人顯性。金剛藏明知末世眾生,必有種種疑,故先為啟請也。上來種種修習法,一一皆從世尊大悲中流出,故稱大悲。非世尊之大悲,不能拔眾生之苦惱。

 

己三正伸難問

 

【講】前章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其意以彼修習淨圓覺心得成就者,唯有圓覺寂滅無二之性獨存,故云本成。菩薩恐其有不善會者,謬解佛意,興謗招愆。是故代伸三難,求佛開通,非金剛藏自有是疑也。

 

庚一以真難妄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講】意謂眾生本來成佛。既是成佛,自應無妄,故難以何故復有無明,似不應復有也。

 

【記】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句,所謂真也,真即無妄。然本來成佛是本覺。迷於無明是不覺。今以本覺之真,難不覺之妄。實則雖屬不覺,本覺仍在,未有損失也。

 

庚二以妄難真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講】意謂無明眾生本有。既是本有。即非成佛。何緣復說成佛,似不應說也。

 

【記】無明不覺是妄。本來成佛是真。既是本妄,復云何真,是為以妄難真。

 

庚三真能生妄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講】意謂異生本成道,後起無明。既能後起,即今如來證真,何時復起煩惱?此以本覺難妙覺,還應不覺為眾生。上來三難。初難顯自語相違。以眾生本成,是佛自語。復有無明,違自語故。二難顯世間相違。以無明本有,世間共計。復說本成,違世間故。三難顯不順正理,總成非量。以異生本成,明是本覺,實是不覺。十方如來,明是妙覺,永不再迷。故此伸難也。

 

【記】十方異生,即十二類生中,除去無色之空散銷沉,無想之精神化為土木,餘者皆是。佛之一字是覺義。在眾生分上稱本覺。在如來分上是妙覺。本覺是性德。妙覺是修德。妙者,妙於眾生之覺也。世尊因修德故,方證妙覺,何至再起無明。眾生未悟以前,雖有覺亦是妄覺。既修以後,方由本覺而成始覺,由始覺而成究竟覺(即妙覺)耳。

 

己四請決顯慇。

 

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先請決深疑也。願而言唯者,顯求之親切。謂無別所願,唯求開祕密藏,利現會眾,及末世生耳。不捨者,顯求之決定。謂密藏不易開,明知不易,非無遮大慈者不能。祕密藏三字,不指佛果三德,亦不指眾生心,直是請決三疑。意謂此種深疑,若未難不說,難又不說,是欲祕之,名為祕藏。若因難而說,說不顯了,是欲密之,名為密藏。為求當下即說,仍要說得顯了,名之為開。二藏既開,真信斯啟。不唯近益現會,兼復遠益未來,故云及末世生也。此種請示,真是修多羅中了義法門。後世聞者見者,俱可永斷疑悔也。疑悔能障正見。既已永斷,則正信成,正見朗矣。作是下四句,是至三顯慇。

 

【記】三德祕藏,是佛果之所證,與此處所指義別。可細看講義。

 

戊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重言善哉。以請開祕密兩藏,現未俱得益故。乃能者,獨許菩薩一類,始能扣關擊節。餘諸凡小,皆不能也。如來甚深祕密者,顯所伸難意,是如來所證甚深之義。有意祕而不說,即說亦不欲顯了,唯密意說。必待金剛藏致問者,為是究竟成佛方便,非此人不能問故。足見問後如來開示,是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故能使修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有大乘善根者,了斯祕密之義,成就大乘正見,永無退轉。故曰得決定信,永斷疑悔也。餘可知。

 

【記】金剛藏所請,的是甚深祕密。在佛並非有意祕而不說。因說必以時,且必應機。有機則說,無機則不說。機順則說,機不順則不說。故今必待金剛藏啟請方說也。此種甚深義理,非金剛藏不能請,亦非佛不能說。有問必說,是佛之大慈。眾生是心是佛。諸菩薩是心作佛。蓋眾生迷而不覺,是有性德而無修德。諸菩薩覺而不迷,全是修德。作佛之作字,即修德也。金剛藏為眾生起疑;即關此點。

 

丁二據難除疑

戊一長行

己一出由訶難

庚一總出其由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講】一切世界。總指三種世間。始終生滅,約正覺世間。謂隨緣示生為始,緣盡入滅為終,中間變易為生滅。前後有無,約有情世間。謂前有生相為前,後有歿相為後,中間有住異為有無。聚散起止,約器界世間。謂成劫時聚塵成界為聚,空劫時散界成塵為散,中間住壞為起止。言住前必起,住後必壞也。念念相續,通指情器二種。謂生住異滅,四相遷流,剎那不斷也。循環往復,有情則死而往,生而復。器界則壞似往,成似復。如循環而迴轉,終而復始也。種種取捨句,別約有情。前六對皆為境,此取捨是屬心。境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心亦復爾。故云皆是輪迴。即指第六識生滅緣影心也。大疏云以厭此娑婆為捨,欣彼極樂為取。謂是顛倒妄想。變現輪迴之相。此言未免損者多,益者少,所謂醍醐與毒藥,相去不遠矣。既用緣影為心,必致被佛訶也。

 

【記】問者必有宗旨。答者亦必答其所問之處。就此文麤觀之,似並未答其問處。不知如來,乃就金剛藏問難之根本處;建立答意也。看圓覺經,須先看二書:一唯識論。一起信論。圓覺所修,是菩薩境界。我輩須先由眾生分上用功,故宜看唯識,了得性相,方有下手處。普賢章教人觀身如幻。如幻二字,不但正報然,依報亦然。須知依正二報,不外依他起性。而依他如幻,原依圓成實性而起。不明唯識,此義不能了然。起信論中真如生滅二門,皆可與此互相發明也。若就依他起性,妄生分別,則墮於遍計所執性。金剛藏恐末世不免此病,故設三難:第一難即執圓成以難遍計。第二難又執遍計以難圓成。實則依他不離圓成。由此起分別我法二執,則墮於遍計。不起分別我法二執,則歸於圓成。所謂迷之則有生死,悟之則得涅槃。佛為眾生方便說此三性,三性本是一性也。世間無一法不是依他起性。真如無明,本是一法。佛之答意,即從依他起性建立。三種世間,皆依他起性。若對之起分別我法二執,則處處是遍計。若不起分別,即悟圓成實性,無明本空矣。何謂三種世間?一正覺世間,為四聖。二有情世間,為六凡。三器世間,為山河大地。正覺世間所以有始終生滅者。佛之出世,為度眾生故,而有始終,中間度生,變易非常,故有生滅。菩薩度生,亦有此四相。二乘雖自利,亦有此四相。有情世間所以有前後有無者。前眾生如父之生兒。後眾生如人之亡歿。生者有相,歿者無相。器世間之起止,謂住前有起相,住後有止相也。以上皆依他起性。起信論中所謂生滅門。然單指生滅門,則生後無滅相,滅後無生相。今言念念相續,則生死不斷,成壞不已,正報依報,無有窮時也。於三種依他起性世間,不生憎愛,則不起取捨,當體即是圓成。若一起憎愛,即有取捨,妄生分別,墮於遍計;而有我法二執,則不能逃出生死,故有輪迴。遍計是生死之根,遍計不空,輪迴不能出。此輪迴乃直指眾生生滅之心。皆是輪迴者,言用輪迴心,妄起分別,不是我執,便是法執也。

 

庚二明其可訶

 

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講】先法說。未出輪迴句,言其仍用生滅心也。辯字意指三疑。謂用生滅心而辯圓覺,莫道不能辯明,縱使辯得明白,亦不是圓覺真面目也。故曰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謂彼所明之圓覺性,乃是依於生滅妄心中,流出一種虛妄名言,非是真圓覺性故。若依此而欲免輪迴,斷斷乎不可免。故曰無有是處。次喻顯。動目,數動之目也。喻妄心分別。湛水,不搖之水也。喻圓覺妙性。謂湛水本不搖動,因數動其目,依於湛水,妄現搖動之相。喻彼圓覺妙性,本非流動。由彼以生滅心,依於圓覺,變起虛妄名言,以辯圓覺。而圓覺性,隨彼名言,而成流轉。如彼動目,能搖湛水無異。又如定眼由迴轉火者,定猶瞪也。略疏云:眼識遲鈍,旋火成輪。其意蓋是以眼識遲鈍,看火不真。而勉強瞪定其眼,迴旋久觀,而火亦成輪。喻彼根性愚鈍,見理不真。而勉強澄定識心,發起虛妄名言,反覆辯論圓覺真理。而彼圓覺本非流轉及與名言,由彼妄以名言反覆辯論,彼圓覺性,亦隨名言而成流轉。雲飛如駛,因見月有運相。月實不運,因雲駛所顯而成運。舟行似箭,因見岸有移相。岸實不移,因舟行所顯而成移。喻彼未出輪迴,依妄心而辯圓覺,依圓覺妄現名言。圓覺本非名言,因名言辯論所顯,而圓覺亦成名言。因喻知法,故云亦復如是。

 

【記】辯字不是辯別之辯,即指前三種難詞。以遍計而辯圓成,則圓成亦是遍計。故即同流轉。流轉,即輪迴也。未出輪迴而辯圓覺。無論辯不成,即令能辯,亦是遍計虛妄分別。故決不能免輪迴。

 

庚三正訶其惑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講】諸旋,指前目動眼定雲駛舟行。未息者,言正動正定正駛正行時也。物先住者。言目正動,而水先不搖。眼正定,而火先不轉。雲正駛,而月先不運。舟正行,而岸先不移。尚不得者,應與感悖故。此約目前事件為能況,以顯下之無始心性為所況耳。輪轉者,顯是無始妄識,出生入死,起惑造業,莫不依之。故云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者,正在輪轉,如彼諸旋未息。圓覺即無始真性。觀此不旋復者,離於流轉,譬夫彼物先住。此亦應與感悖。彼既不得,此何能爾。故首置何況之言。謂何能況顯,令其相悖,成於應感,斷不能也。是知永出輪迴而辯圓覺,縱使辯得,亦非真圓覺性,以是非真知正見故。三惑,決不得指見思塵沙無明之三種,的須指前伸難之三疑。其一疑惑以自語相違。次疑惑以世間相違,三疑惑以總成非量。若果是真知正見,則三種惑,何由而生。

 

【記】諸旋未息,彼物不住,世間法尚且如此。何況六識不空,分別之妄相未息,生死輪迴之根本未出,而欲圓覺之不流轉,焉可得耶?以上建立答意。以下正是答難。

 

己二說喻開通

庚一泛以喻開

辛一泛說幻翳喻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

 

【講】翳者,是淨目勞相。生不長生,名幻。喻六識,依八識虛妄變現。翳既是幻,見亦非真,名妄。喻六識分別。空華者,空本無華,由妄見而興,蠅翼金星等相名華。喻分別所辨妄境。翳除者,遇藥即銷。喻遇佛聞法,頓了識空。不可說者,不可向幻翳銷者,說言此翳己滅,何時更起諸翳。喻世間無知,不可向頓了識空者,說言此識巳空,何時更起諸識。佛必泛說此喻者,其意以煩惱依於六識,我已識空,汝等猶問如來,何時復生煩惱,此何異問識復生耶?然已惑之甚矣!何以故?是徵。言以何故,不可說空中華耶?故釋以翳華二法,非相待故。言非待者,顯二皆無體,不是對待安立。但言翳除,華不言而可知。喻識空亦爾。

 

【記】由此至亦復如是,是正釋三難。佛必設喻者,因末世眾生根鈍,非喻不能顯也。幻翳喻顯人空。空華喻顯法空。虛空喻顯空空,即究竟真空妙理,不落二邊也。如來雖常說三性,元是一性,皆由依他而起。從依他起分別,則墮遍計。不起分別,便是圓成。然此理上智易領會,末世眾生,不易了解,故必以喻顯之。翳非常有,故稱曰幻。可見是假,又是可醫。翳眼見色非真色,見空非真空,悉是妄見。見空有華,翳除華滅。若欲向翳除處,問何時復再生翳。不是愚人,便是癡人矣。此處單以翳喻,不以華喻者。因翳雖幻,尚有實體可指。華本空,無實體可指。二者非相待而有也。目喻真智。幻翳喻眾生妄起分別。空華喻妄見。眾生迷性成識,當有此疑。豈金剛藏修性人而亦有此疑耶?以上是破我執。下文破法執。幻翳除,喻破我執。空華滅,喻破法執也。翳華非相待而有,故此處不說華,留待下喻。亦以見我法二執,非相待而有。應先破我執,再破法執也。

 

辛二因說空華喻

 

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

 

【講】空華,喻眾生諸佛生死涅槃等及一切諸法。滅於空時者,淨眼無翳,空華不見。喻如來既了識空,則生佛等諸法皆空故。不可說者,不可向淨目無翳不見空華者,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喻世間無知,不可向已達法空者,說真空理中,何時更起諸法。佛又因說此喻者,以翳銷識空,似唯顯於人空。華除法泯,兼又進於二空。相因而說,固其宜矣。何以故?是徵。謂以何故,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華耶?故釋以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空無華者,淨目不見。喻如來已了識空,不見有法故。非起滅者,以既不見華,孰為起滅。喻如來於真空理中,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故也。

 

【記】此顯法空,故說華不兼言翳。真如真理,本無諸法之相。所謂煩惱菩提生死涅槃,一切世出世法,皆如空華。何以故?一如無二如故。證得人空,不起見思煩惱。證得法空,不起塵沙無明煩惱。今金剛藏已證法空,不過未得究竟覺,何由復有此疑耶?特為末世眾生代請耳。

 

辛三引說虛空喻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講】此文有三意:初承以法引。生死,眾生也。涅槃,諸佛也。同起滅者,同於空華起滅。此以生死涅槃。例明世出世法,皆同空華起滅。執則成有,不執成無耳。妙覺者,覺已證極。圓照者,照而無礙。照無礙則識空法空,譬如離於華翳,顯唯有空存。此即以虛空為喻,故教以當知。非是暫有者,不是因離華翳而暫有。亦不是因有華翳而暫無,故云非是暫無。此中虛空喻真如淨覺,即是成佛本體,所謂佛性是也。不因離華翳而暫有,顯有華翳時即有。喻眾生我法正熾時,即有佛性。無妨說本來成佛,復有無明。此泛開第一難也。不因有華翳而暫無,顯虛空固有,權為華翳所覆。喻佛性固有,眾生為二執所障。無妨說無明本有,本來成佛。此泛開第二難也。況復下,泛顯空性。言空性尚不因華翳而為有無,況復有超過虛空者,則一切齊超,說生佛尚不可得。若更與生佛上興疑致難,非愚即狂,應不復與之言矣!圓覺者,圓覺妙性。起信論名一心,唯佛獨證,故稱如來圓覺。隨順者,以能隨順真如生滅二門,成立虛空等一切諸法故。既能成立虛空,即為虛空本性。又能成立諸法,即為諸法本性。俱能成立,即為平等本性。證得此性者,則異生諸佛,無明煩惱,後起復生等,皆為幻化。前文所謂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是也。此泛開第三難也。

 

【記】此顯究竟真空。非此最後一喻,不能破前三難。既證人空,即生死空。復證法空,即涅槃空。證此二空,則妙覺本性顯現。此性起於圓照之智,猶如太虛,不但無人空。并無法空,離華顯法空,離翳顯人空也。前文所謂己得成就者即此。

 

庚二實以喻通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講】蘊金曰礦。爐鎔曰銷。喻行者以智斷惑,以顯圓覺妙性。金非銷有者,顯礦中原自有金。喻妙性非因修斷而有,顯惑未斷時本自有之。既成不礦者,喻惑斷已盡,妙性全彰,再不復重起無明。經時不壞者,一任為瓶,為環,為釵,為釧,縱經年久,器器之金,依然如故。喻乘此圓覺妙性,涉世行化,任爾為菩薩,為緣覺,為羅漢,為人天,經劫度生,圓覺之性,居然常寂。本非成就,謂不應說言此真金體,在礦時本非成就。喻論圓覺者,不應說此圓覺性,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此喻據實而說也。若通前難者,如云金非銷有,顯礦中原有。喻眾生本來是佛,不妨說有無明。即通初難。又云既已成金,不重為礦。喻斷無明惑,妙性全彰,不復重起無明。即通後難。末云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喻彼論者,不應說此妙性,在無明時,本非具足。意顯在無明時,本自具足。所以雖說無明本有,亦不妨說本來成佛。即通次難。

 

【記】金比圓覺妙性。銷喻修。如來既證人空法空,又證空空,焉能再起無明。

 

庚三結示正見

辛一正以結示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講】上約在纏,名如來圓覺,謂能成佛之因心。此約出纏,名如來妙圓覺心,謂成佛之果體。唯佛與佛,乃能究竟,故云一切。意顯除佛無能證也。離煩惱礙曰妙,顯無明盡也。體備眾德曰圓。永不再迷曰覺。此即是絕待靈心。故云本無菩提涅槃,以二德屬對待法故。菩提屬對待,故有成與不成。今既云無,則成佛尚不可得,況不成耶?如前文所謂對幻說覺,亦名為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則成不成皆不許也。涅槃屬對待,故有輪與不輪。輪即生死,無即涅槃。今既云無,說不輪尚不可得,況妄輪耶?如前文所謂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是有輪無輪,皆不立也。能如是觀,名為正見。

 

【記】上來所講。已至究竟地位。故此處皆說究竟了義。此處妙圓覺心,與上文圓覺隨順,意義有別。上指因性,此指十方諸佛之果體。二者雖同,然一為在纏,一為出纏。蓋上來所指圓覺,乃眾生所同具,所以隨順一切色空等,是在纏之圓覺。而此指出纏之圓覺,乃十方三世諸佛所同證者,故上加以一切如來四字。裴相圓覺經大疏序有云:『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即此之謂。妙圓覺三字,備彰三德,具於一心。三非定三,一非定一。絕待圓融,不可思議。是為諸佛之自受用地。又名三德祕藏,唯證方知。至此則盡大地無非一圓覺,此外更無他物。故曰本無菩提及與涅槃。菩提有三,皆因對治三種煩惱而設。煩惱不除,須用菩提以破之。破見思得實智菩提。破塵沙得方便菩提。破無明得性淨菩提。涅槃亦有三:因凡夫有見思,故不見圓淨涅槃。二乘有塵沙,故不見方便涅槃。菩薩有無明,故不見性淨涅槃。今則真心獨朗,並無一法當情。煩惱既除,三種菩提之名不立。生死皆空,三種涅槃之名亦不立。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興慈悲以度眾生。因度眾生,故有成佛。然成與不成,特眾生有此分別。在如來自受用體上,本無此名。故曰亦無成佛及不成佛。說成佛尚不可得,更何不成之可言乎?有輪迴故說生死。非輪迴便說涅槃。諸佛究竟地位,湛湛寂寂,靈性獨朗,有何輪迴與非輪迴之可言乎?

 

辛二顯況難思

壬一示聲聞莫至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

 

【講】恐承前疑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莫非得成聲聞人,已出輪迴者,想必能辯圓覺,不致流轉耶?故呼而示之曰:但諸聲聞所圓境界,於此大相遠也。謂此人所圓滿取證的境界,蓋是以生空智,將現前身心語言,皆悉滅盡。所謂灰身泯智,使不復生,不復再來三界受生也。正是生空理所現涅槃,既云涅槃,何又說終不能至彼之親證?當知此種涅槃,是佛權說。故法華指為化城,非寶所也。若要親至,須再過二百由旬,方許實證所現涅槃也。此既終不能至,而妙圓覺心,說彼能辯,無是事也。

 

【記】聲聞所證地位不一。初果及二三果,亦稱聲聞,是為有學聲聞。至四果,則為無學聲聞。如來圓覺境界,不但有學聲聞不能辯,即無學聲聞亦不能辯。蓋聲聞所證者,為生空智。但見空,不見不空。果報身在時,所住者為有餘涅槃。果報身不在時,所住者為無餘涅槃。因其但證偏空,不知真如妙理。灰身泯智,一切斷滅,以為止境,不知前途有路而不復進。其所證涅槃,尚在變易生死之中,不能辯微細生滅。故不能知如來清淨涅槃境界。

 

壬二況凡夫難思

 

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講】先法說。謂彼小聖尚無是事,何況凡夫劣於聲聞,有思惟心,劣生空智,反欲測度如來境界,斷乎不能。故以喻而形之。後喻顯。螢火,似火非真。喻有作思惟,不過世智辯聰,非是出世正慧。既非是火,取以燒物,則是徒勞。喻凡夫用思惟心,希求人天福報,終屬虛妄。須彌居四洲之中,燒者須待劫火。螢火欲燒,終無著理。喻圓覺居四智之總,證此唯憑佛智。彼有作思惟,相去遠矣。有志圓覺者,應鑑此喻。

 

【記】聲聞見思惑已盡,分段生死已出,尚不能辯圓覺。何況凡夫之有思惟心者。思惟是第七識。凡夫三惑尚在,縱有智慧,不越世間麤智,皆由分別心中流出。何能測度如來圓覺境界。螢火非火,喻凡夫有思惟心非屬真心。劫火喻佛智。須彌山須劫火方燒,喻圓覺須佛智方證。

 

壬三顯致難無益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講】佛意以我前所說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而剛藏雖非凡夫,若據彼所難,乃是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于如來大寂滅海,不言圓覺云海者,為避繁文,特約境界言之。橫豎賅窮曰大。寂,無聲也,不可以言詮故。滅;無形也,不可以相顯故。體備眾德,用賅萬有,故喻之以海。海無涯涘,境界若此,豈可以輪迴心入乎?故云終不能至。剛藏聞之,宜自知所難無益矣。

 

【記】生而滅,滅而生,輪轉不息。以生滅心,起生滅知見,欲入如來大寂滅海,如何能至。圓覺是真智,寂滅是真理。寂者口不能辯。滅者心不能思。無法不具,圓包諸法,故名曰海。由此觀之,上述三難。皆是生滅知見,究何所益?故曰終不能至。須知一部圓覺,無非達摩直指之禪。離言說相,離名字相。悟尚不可得,更何論於迷乎?

 

己三斥非正問

庚一承示常教斷妄根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講】承上而言,用輪迴心,入寂滅海,終不能至之故。所以我於諸經中,常作如是說也。菩薩眾生,通指發菩提心修大乘行者而言。先斷者,急先務故。所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無始輪迴根本,即指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一切經中,皆說斷故。楞嚴云:無始生死根本等。故佛告阿難,一切眾生,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諸妄想。凡此皆令斷之意也。

 

【記】無始生死輪迴根本者,即現前一念之攀緣心是也。若不先斷此念,則無下手用功處。蓋此一念放不下,正知正見,何由顯現。故佛說真實用功,必須將現前一念放下即所謂離念是也。禪家祖師教人離心意識參,亦即先斷此輪迴根本也。

 

庚二因說展轉露妄相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講】有作思惟者,如識因塵有,根對境而起種種分別也。從有心起者,謂以有識心分別故,乃能起作無休。生死輪迴,無不由之。故教令先斷,非無謂也。皆是句,謂能起之心,及所起之思,皆是於六塵境上,現起虛妄之想,有能緣之氣分,於中積聚。非實心體,名為妄想。故喻如空華,以顯無實體也。佛境即圓覺,是佛親證之境界故。剛藏之難,意皆為辯佛境。殊不知終不能辯。故喻如空華結空果,義相似也。以妄想辯佛境,豈非類於期空華結空果乎?前云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故云展轉妄想。若必以此而欲明圓覺,斷乎不可。故曰無有是處。

 

【記】不能離念,則生滅心用事,雖有妙道,終不能得。因無論如何,皆是有作思惟也。有作思惟者,從作意而知。係由第六識起,對境方照,離境即無。此非真心,亦非妄心,乃是六塵妄想緣氣。所謂緣氣者,以能緣之妄想,攀六塵之緣影,能所互合,昏擾擾相,屬於氣分。并無生滅之相,乃生滅之影也。凡夫當前亂想,皆屬此種,故曰非實心體,已如空華。楞嚴經所謂前塵虛妄相想,即此也。今用此有作之心,辯於圓覺。圓覺乃清淨境界,涅槃菩提,二皆無有,更何有此六塵緣氣?莫道不能辯,縱辯得明白,亦只是妄想流出之名言耳。故曰無有是處。

 

庚三結斥所問非正當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講】浮心,指緣影妄想,巧見,謂巧辯立見。言雖有種種思惟,善巧辯析,立知立見,總非真正方便。欲證圓覺,終不能至。故曰不能等也。末二句,正以結斥。意謂汝今欲辯圓覺,連伸三難。如是分別,正類虛妄浮心,多諸巧見。故非正當問也。

 

【記】六塵妄想緣氣,全是虛妄浮心流出。縱多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欲成就圓覺方便,唯有直心。楞嚴經云:『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是也。

 

戊二偈頌

己一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記】本章長行所說言語甚多。今偈頌不消數語,即將前文包括殆盡。可見如來之善於說法。

 

己二正頌

庚一頌出由訶難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講】首句謂少文而攝多義,恐其失錯過故。教以當知,令留神也。寂滅性即妙覺性,不可以言說形容,故稱寂滅。求於去來迷悟等相,了不可得,故無始終。由此所以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若以二句,頌可訶也。謂既無始終,汝以輪迴心而思惟之,則彼妙性,亦成流轉,故云即旋復也。既即旋復,詎免輪迴。明其可訶,正為此耳。末二句,正訶其惑。長行乃承上顯況,故云何況輪迴生死垢心,曾未清淨。此中是直言明示,故曰但至輪迴際。正見其垢心未淨也。長行云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依況意顯其不能。此中即直言不能入佛海,意顯果其能入,自不生於三惑。

 

【記】如來寂滅性二句,最為緊要!故先呼金剛藏之名,而告以當知也。如者不變之體。來者隨緣之用。寂滅性即妙圓覺性。寂滅就真理言。圓覺就真智言。凡夫妄想起滅,若能離念一照。問前念之滅有相乎?有可云終。後念之生有相乎?有可云始。然孤楞楞一個正念,實無終始可言也。今以生滅心說生滅法,皆是輪迴境界。何能悟入如來性海耶?

 

庚二頌喻說開通

辛一頌實以喻通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講】首二句全同。次二句補頌。謂恐有問云:金既本有,何用銷為?故云雖本終銷也。喻妙性雖本自有,被無明障,要必斷妄,乃能成就。後二句亦全同長行。

 

【記】偈中不提空華等喻。因只須金礦一喻,便可答盡三難也。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二句,是補長行中所未及,甚關緊要!喻凡夫雖有性德,必加修德,方可成就也。

 

辛二頌結示正見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講】長行云:妙心本無菩提涅槃;及無成佛不成等。總以妙性離諸對故。今偈云:同空華相,其意更妙。

 

【記】生死涅槃,皆屬方便之說,對待之相。若有種種取捨,則非正見矣。

 

庚三頌斥非正問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講】長行云:有作思惟,非實心體,已如空華。今云幻化,即空華義也。長行云:用此思惟辯佛境,猶邀空華結空果。今云何況以此詰圓覺,豈不至虛至妄。有類夫空華空果也。後二句,義頌所問非正。長行云:浮心巧見,不成方便。今云若能撇了此心,然後可求圓覺。所問非正,不言可知。

 

【記】詰,即三難也。思惟猶如幻化。何況所問之三難,皆屬虛妄耶。

 

丙二示離障顯性

丁一謝前請後——彌勒章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祕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唯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講】初一行半,是眾中具儀可知。大悲下,謝前成信。謂約法則廣為現會,約益則廣為未來,故稱大悲世尊。法喻重重,故云廣為。覺性覆在輪迴中,非機不說,縱說亦不致明了,故云祕密藏。因剛藏伸難,如來一一明示,故云開也。深悟句,謂深悟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前文訶斥等語,皆辨邪正意耳。現前四依,以此大教流通當世,即是代佛施生之能也。眾生,約發菩提心修圓覺者而言。道眼,即辨析邪正之眼,指正慧也。此眼不明,焉保歧途不入?無有是處。今蒙如來上來開示,則能子賊分明,家寶無畏也。大涅槃至佛果方證,今雖未證,則無復懷疑,故曰生決定信。由此進修,可免生死,不致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矣!世尊若諸下,是請後也。分二:先備陳所請。菩薩眾生,舉所被之機。大寂滅海,即前文圓覺境界。前云入,此云游者,謂解行相成,任運而入,自在如遊戲也。前章佛示以先斷輪迴根本。大士意謂:我等已聞此意,尚恐初學未能領會,故爾代問。云何當斷,此總陳也。別陳復具三義:一云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二云修佛菩提,幾等差別。三曰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至後如來答處自見。唯願下,正請希悟。唯願者,顯願之專。餘皆不願,獨願此一件事也。既接現前,復拯末世,斷愛欲因,出輪迴苦,名為救世大悲。不捨者,慇慇繫念,乾乾不息也。慧目即道眼。不馳外境曰肅。肅、嚴也。無多內染曰清。清、淨也。用斯成觀,自能照曜心鏡。謂以正慧為能照,以心鏡為所照,即心地開通義也。心地開通,則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故曰圓悟無上知見。作是下四句,顯慇可知。

 

【記】此章所言,於我們凡夫,最為切要!蓋凡夫所患,即是不能斷愛欲。用功宜從此下手。彌勒恐末世眾生聞輪迴根本之言,而不知斷法。故代為請問。斷輪迴根本,首在離障。障有三:一煩惱障。二業障。三報障。因此三障纏繞,圓覺性乃不得顯。此云二障者,煩惱障即事障,所知障即理障。由此二障,造業招報,輪轉生死。故障不離,則性不顯。然此性本人人同具,凡夫迷之而不減,聖人證之亦不增也。如來說法,必依四悉檀。令眾生得益。一世界悉檀。令人得歡喜益。二為人悉檀。令人得生善益。三對治悉檀。令人得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令人得入理益。彌勒即謝前所聞之法,能令大眾得此益也。大涅槃,是我家藏之寶。從此自悟,可以自受用,不畏賊竊。故曰無畏。大寂滅海,即前文圓覺性。前言入,乃是悟入。今云遊,乃是修證。悟入屬解,修證屬行。三種陳請者,一、自初學佛以至成佛,動經塵劫。當其未了生死根本之際,不知於諸輪迴中,有幾種性。二、發無上菩提心,修無上菩提行,不知中有幾等差別。三、欲證菩提,必度眾生,故須迴入塵勞。但不知有幾種教化方便。戒定慧名三道。故慧目即道眼。慧目為能照,心鏡為所照。照耀心鏡,即是教人修觀。我心如鏡,慧目亦如鏡,互相映澈,所謂光光相射也。無上知見,即佛之正知正見。所謂三智(一、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即佛之智。)一心。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一見也。

 

丁二師資緣合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講】寂滅海唯佛獨證,故稱如來深奧。眾生久隱情識,佛亦常不開演,故稱祕密。一悟則輝天鑑地,等佛知見,故又以微妙稱之。現前聞之,欲愛不萌於心,故曰潔清慧目。傳之末世,生死不繫於眾,故云永斷輪迴。正慧分明,照曜心境,故云心悟實相,實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直證無生,於無生理,忍可於心,故云具無生忍。餘可知。

 

【記】如來深奧祕密微妙,乃佛果上自受用功夫。唯佛獨證,無人能知無人能到。彌勒代眾請問,即欲如來將自受用境界,令眾生一同受用也。眾生因三惑所障,見思障慧眼,塵沙障法眼,無明障佛眼,故慧目不清。實相,即寂滅海之異名,即真空理也。無生忍,眾生未嘗不有,故云具。初地菩薩得少分光明。八地以上得究竟證。圓教則初住亦證無生忍。

 

丁三應請開示

戊一長行

己一示當斷輪迴

庚一略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講】無始指晦昧真心以來。晦昧真心,轉變妄想。恩愛貪欲,由茲繁興,故以種種言之。恩有二:一報上之恩,如父母師長。二惠下之恩,如子孫男女。然有恩即有愛。或愛上貪財物欲行孝敬。愛下貪利祿欲全育養。凡此皆牽連生死,招致往復。故云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此愛欲為輪迴之本,已略明矣。

 

【記】輪迴不但六道眾生有之,即出世三聖亦不免。六道眾生,受分段生死。生生死死,循環不已。二乘聖人,生滅滅生,其相微細,則有變易生死。諸大菩薩,無明未盡,亦在輪迴之中。六道凡夫,恩愛貪欲,麤而易知。出世三聖,恩愛貪欲,細而難知。自最初一念不覺晦昧圓覺真心時,曰無始,言不能究其始也。由是迷本覺為不覺。蔽妙明為無明。由無明變現妄想,以生恩愛貪欲。所以世尊割愛出家,先斷貪欲,以其為輪迴根本故。愛之一字,九界皆有之。眾生無論矣。二乘聖人,欣涅槃,厭生死,亦是愛憎。諸大菩薩,求神通,有法愛。不過凡夫是事愛。聖人是理愛。事愛招分段生死。理愛感變易生死。

 

庚二詳示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講】上雖略明,語意含蓄,恐眾不了,故復明明詳示。首句先舉依報。次舉正報。故云一切種性。如楞嚴十二類,今則但舉四生。經云:卵唯想生。胎因情生。濕以合感。化以離應。又云:動顛倒故,和合氣成,飛沈亂想,故有卵。欲顛倒故,和合滋成,橫豎亂想,故有胎。趣顛倒故,和合煖成,翻覆亂想,故有濕。假顛倒故,和合觸成,新故亂想,故有化。此種等類,凡有性體有形命者,莫不以婬愛之因為正成,故云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四生皆是果報,總以情想為因心也。情想即是欲愛,故為輪迴之本。此應當警覺而知之也。

 

【記】一世界如是,多世界亦如是,故云若諸世界。一眾生如是,多眾生亦如是。故云一切種性。性即十二類生。今但舉四生,四生是果報之相,皆不離情想二因。或情多想少,或想多情少,或以情合想,或以情離想,由此轉變而成十二類生。卵以想成動顛倒,飛則上升,沈則下墮。胎以情成欲顛倒,人為豎生,畜為橫生。濕以合成趣顛倒,向上則翻,向下則覆。化生託全是假顛倒,舍其故,趨其新。人道,畜道,皆具四生。地獄道祇有化生。六欲天亦化生。阿修羅具四生。鬼道有胎生,有化生。此章開宗即搔著眾生痛癢。欲用功,的確須從此下手。減一分愛,即多得一分福。多一分愛,即減少一分福。輪迴以愛為根本。輪迴有麤細不同,由愛有麤細不同。愛由無明流出,而造四生之果。復由四生轉熏無明,而成種子。菩薩之理愛,自轉相至現相,能所既立,遂成微細之愛。菩薩修行,即斷此微細之愛也。人類之愛最重。愛漸輕漸升,至大自在天而愛最輕。初禪至三禪,亦皆有愛。至第四禪捨念清淨,即是捨愛,然仍有微細之愛在。四禪以上,方能捨盡。然四空天之愛空,亦仍是愛。直至非想非非想處天,微細之愛仍未忘。故不出輪迴。唯超出三界,得阿羅漢果者,方出分段生死而捨愛。然阿羅漢喜涅槃,即權位菩薩,上求佛道,仍是法愛。無明未破,不出變易生死。直至證佛,方破微細無明,而愛方永斷。

 

庚三結成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講】或問愛不自生,因色而起。色盛則愛,色衰則不愛。愛既不常,何能為輪迴之本?故示之以由有諸欲,助發愛性。諸欲者,對前婬欲而言。此欲以外,更有可欲之聲香味觸等,皆足以助發愛性。是愛性所以常相續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續,謂其為輪迴之本,不亦宜乎?

 

【記】婬欲祇一。若無諸欲助之,則愛根或有能斷之時。唯有諸欲助之,故不能斷。

 

己二示輪迴幾性

庚一顯愛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講】承上所云,諸欲助發愛性,能令相續者,以愛性無有斷故。如婬一事,原因相愛而生,不愛則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婬欲而有,無欲則身尚不有,命將安寄。然眾生莫不愛命,愛命即須保身,是為還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為行欲之本故。是知愛欲為將來受生之因,愛命為將來成身之果。此愛心所以不斷,而生死所以常相續也。

 

【記】以下三請是別請。答是別答。恆人祇知有輪迴,而不知輪迴有幾種。實則凡聖同居,有分段生死。二乘方便,菩薩實報,有變易生死。皆輪迴相也。今彌勒所問,如來所說,是輪迴性,不是輪迴相。性、因也。相、果也。婬欲是生死正因。諸欲助愛是助緣。有正因,招胎生之實果。有助緣,招諸業之報果。欲者,業也。為生死之業因。欲因愛生,愛者,惑也。因惑造業,因業招報,三世牽連,相續不斷。由種子生現行,現行復熏種子。惑業苦三道,永不能離。若非聞佛法,修奢摩他行,決不能免輪迴,出生死也。何以故?愛心無有斷時故。若非遇佛出世,或聞佛說法,依法起修,豈能斷哉?婬欲生於相愛,提起欲字,令人可驚可懼!眾生怕死,故愛命。愛命保身,即造種種之業。此節總標輪迴之性。

 

庚二依輪分性

辛一惡種性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

 

【講】上顯愛性相續,即是在輪迴中。此辨有幾種性。先明第一。故云由於欲境,謂可行欲之境也。即指男為女境等。此境有可意與不可意。不可意則背我愛性,名違。可意則合我愛性,名順。其次言境背愛心者,且約違境言之。或賦形失麗,或決志不從。或橫生間阻。失麗則立時生憎,不從則敗興懷瞋。橫間則不遂啣怨。故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毀其形體,或壞其名聞,或設計而妄生圖謀,或依勢而責彼父兄,甚至潛傷其命,盜削其家,株連彼之親族,負累伊之官長,士善永絕,十惡繁興,故云造種種業。上品地獄,中品餓鬼,下品畜生,雖不言而可知。

 

【記】惡種善種不動三者,皆輪迴之性。此性不斷,輪迴不出。欲境,即五欲之境。五根門頭所對者為實境。意根所對者為法塵。因我欲而對彼境。因彼境復起我欲。男以女為欲境。女以男為欲境。違境固招苦報,順境亦然。蓋愛益深,業益重,故此報極苦。不過為一點愛情,一絲欲念,乃致輪迴無時得休,令人寒心!有志於道者,切勿為愛所惑,招三途之苦也。

 

辛二善種性

 

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

 

【講】知可厭者,或閱經教明言,或聞師友開示。知婬欲為惡道之因,深生厭離。設聞有離欲之道,便起心愛慕而欲行之。由此捨因欲所造之惡業。樂離欲防婬之善行。轉十惡業,成十善道。上品升天。中品生人。下品生修羅。亦不言而可知。此中天唯六欲,人該四州。且約欲界言之,而曰愛曰樂,仍未離愛性也。

 

【記】惡與善,皆出吾人現前一念。雖其性不同,然皆不離愛。惡是苦因,招苦報。善是樂因,招樂報。然樂非可久樂也。此善種性,全仗一知字。不但知違境能造業。且知順境亦能造業。如婬欲彼此順意,恩愛綢繆,何日得了?則亦必造業。業愈深,招報愈重。若違若順,無非招三途果報。知者,眾妙之門,亦眾禍之門。今此知字,是就好一邊說。即知欲之為害,能生厭離也。因厭欲,保持此厭欲之念,不造婬欲之業,且修防欲之道,故云愛厭業道。不遇良師益友,雖能轉十惡業,成十善道。然僅成世間之善,升天亦祇升六欲天中之地居天,即四天王及忉利天也。因其散心修善,不是定心修善故。若升夜摩,兜率天,非修定心善不可。修人道須持五戒。不持五戒,則得人身難,失人身易。吾人皆由夙世善因而來,不可不知此義。阿修羅間於天與人之間,善中帶惡業。

 

辛三上善性(又名不動性)

 

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

 

【講】天上人間,皆由愛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猝至。故知諸愛,甚可厭離。由此捨下界愛,希上界定,故曰棄愛樂捨。以上界定,皆以捨為主故。如四禪從麤向細,漸次捨身。四空漸次捨心。還滋愛本者,樂亦是愛。謂愛修捨定,還以滋生愛本。愛本指上界身心。如禪天捨下麤身,受上細身。空天捨麤心,受細心亦爾。然既有身心,還能生愛,故以愛本稱之。便現者,以修捨定為因,現有為善果。以未達輪空,終屬有為,不得解脫。但較之下界果報,漸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

 

【記】此段所言,從六欲空居天起,直至非非想天止,故名不動性。得力處亦是一知字。造諸惡業墮三途者,名苦苦。善業雖生天人,亦不離苦,名壞苦。故諸愛亦須遠離。八苦者,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也。初升六欲天時,以為天報可樂。及五衰猝至,則自知苦境來矣。五衰者,頭上華冠萎,腋下有汗,衣裳垢染,身有臭穢,天女生厭,天座不願久坐,是也。至此心中異常焦灼,夙世惡業現前,難免墮落三途。厭者,離其愛。惡者,惡其愛。若不遇良師,僅知棄愛樂捨。即此樂字,仍舊是愛。故云還滋愛本。四禪,四空,皆以捨為主。捨是放下,本是好事,但其放下,不知將內六根,外六塵,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放下,但知捨下希上耳。厭下界之苦麤障。希上界之淨妙離。修覺觀功成,身心合一。則由欲界升色界初禪,名離生喜樂地。到此,方知覺觀屬火,不能免大三災之火災。於是捨覺觀,修二禪,身心合一,名定生喜樂地。然尚有樂心在,樂屬水,不能免水災。於是捨樂,修三禪,名離喜妙樂地。到此,又聞天王說,仍不免風災。於是捨三禪寂滅之樂,又修四禪,不但無苦,亦且無樂。將樂捨盡,名捨念清淨地。殊不知至此雖免三災,仍是凡夫定。乃有為之善果,非無為之善果,故名增上善果。生此有五百大劫之壽。劫盡,定力又衰,仍入輪迴。於是有志天人,又捨色界之細身,修上界之四空。雖無色蘊,尚有想在。次第捨心,至非想非非想天。有八萬四千大劫之壽。劫盡,仍墮輪迴。以其捨之一念,猶不離愛也。故云六欲諸天受五衰。三禪尚且有三災。假饒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所以淨土法門,為末世眾生修行最便之路。蓋眾生若令持戒,戒不易持。若令修定,心易散亂。若令修慧,則所知障重。唯有仗彌陀願力,超出三界,往生西方。縱使下品下生,在蓮華中,不過十二劫。蓮華開時,即能見觀音大勢至二菩薩。永免輪迴矣。

 

庚三結斷當先

辛一正結

 

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講】古德云:假若生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真實語也。以非非想天人,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故云皆輪迴故。由此所以流轉六道,故曰不成聖道。謂常在生死也。是故六道眾生,發心欲脫生死,非斷欲斷愛不可。故云先斷貪欲,及除愛渴,而結示之。蓋以斷貪欲,則下界無根。斷愛渴,則上界絕絆。有志出生死者,不可不知。

 

【記】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故先斷欲。然有一絲之愛未斷,便是生死之根。此根不拔,終結生死之果。故又須除愛渴。

 

辛二通妨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講】或云,菩薩涉世度生,往往示有父母妻子,其於欲愛何?故此預而通之曰。菩薩涉世,必是變化示現,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愛為本。所以示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憐愍愛欲眾生,令彼悟愛欲之苦,漸捨所愛。假諸父母妻子,示有世間貪欲,使人易信。四攝法中,同事攝故,妙嚴轉邪,即其證耳。

 

【記】上來所講三界眾生,欲免輪迴,先斷愛本。何以菩薩示現度眾生時,亦有妻子,豈非欲愛乎?今釋此難,名曰通妨。菩薩入世度生,如月映水,如鏡現像,來無,去無蹤,故曰變化。彼是示現,雖有妻子,而非欲愛。四攝法,一布施攝。二愛語攝。三利行攝。四同事攝。

 

己三示修佛幾等

庚一斷迷成悟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講】佛意以若諸末世眾生,實有欲愛,非菩薩比。設欲修佛菩提,必要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所以必要捨欲除愛者,有二: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斷輪迴。二者期在勤求圓覺。此二意均須捨欲除愛,令心清淨。以圓覺境界,能於清淨心求,便得開悟。蓋以不悟圓覺,終滯有為,不能修菩提故也。

 

【記】捨諸欲,則不造世間惡業。除憎愛,則拔去生死之根。男見男則憎,見女則愛。女見女則憎,見男則愛。中陰入胎,即由一念憎愛。彼見男女交歡時,一念發生,無論憎愛,均能流入母胎。此名潤生無明。欲不除則身不淨。捨不除則心不淨。不清淨,則與圓覺不相應。因圓覺乃清淨境界也。

 

庚二因修顯別

辛一總標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講】一切眾生,總指修菩提者。差別未分,故總以眾生名之。大疏去:但緣不了本覺。自見定是眾生。遂欲斷障求真,厭凡愛聖。指此為本所貪也。由此貪欲不同。或初修未離凡位,或入聖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誤入邪宗。故曰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此答幾等差別。或曰:悟圓覺而修佛菩提,應當平等。何故復有差別?故佛以二障淺深釋之。意顯理由頓悟,事必漸修。由漸修故,依二種障而現淺深也。

 

【記】由本貪欲之本字,即一念不覺,蔽妙明為無明之本無明也。六道眾生,墮於依他起性,身心皆是無明,故云發揮無明。於此起修,不能不以幻修幻。眾生之見不忘,遂起種種差別,並非覺性有差別。直是迷悟之中,顯出差別耳。

 

辛二別明

壬一別明二障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講】理障,亦名所知障。然所知非障,執則成障,致令知見不增,故云礙正知見。事障,亦名煩惱障。能障真如,起諸煩惱,致令生死不斷,故曰續諸生死。

 

【記】五性差別,由二障而生。知發於心。見出於眼。我之知見發生時。若更有高於我者,當謙讓請益,即不礙正知見。若自以為是,則所知所見,皆成為障。見思障真諦理。塵沙障俗諦理。無明障中諦理。無明為理障,即法執。見思為事障,即我執。凡夫所有,見思事障居多。菩薩所有,無明理障居多。故分理事二障。以理障故,不能親見本來面目。以事障故,不能了脫生死。

 

壬二別明五性

癸一總徵

 

云何五性?

 

【記】此科文說明五性。所謂五性,即我佛於自定經名中有云:此經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是也。原性之本體,則一性一切性,一切性一性,並無差別。言一猶嫌其贅,更何有五?但性體雖無差別,而因眾生修證次第,從迷得悟,在功用上則有種種差別。蓋性德無差別,修德有差別,故種種差別,皆言修德,非言性德。從迷邊說,非從悟邊說也。然有差別,即無差別。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即性也。眾生同具本覺。因一念無明,迷本覺而為不覺。今或因悟道而有始覺。或因分證而有隨分覺。或因流入邪途而有外道性,此所以種種不同也。

 

癸二分釋

子一凡夫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

 

【講】此約初發心人,欲斷障而未得。謂修德無功,性德未顯。六即中理即佛也。既未斷障,不入五性之數,淺深未分故。

 

【記】凡有內外之別。此指外凡性。未斷二障,不入五性之數。所謂五性者,乃下文聲聞性,緣覺性,菩薩性,未定性,闡提性也。五性中最淺者,應由內凡算起。以二障雖未斷,而已能伏,外凡則尚不能伏故也。外凡最低者為理即。最高者為觀行即。而名字即位其中間。凡夫為二障所迷,絲毫未覺者,謂之理即。因僅具有性德,而毫無修德也。至初發心人,已聞覺性之名,而未悟其理,則為名字即。既聞名字以後,從此而修觀行,是為觀行即。然二障尚在,總皆外凡。按六即佛者。一理即佛。二名字即佛。三觀行即佛。四相似即佛。五分證即佛。六究竟即佛也。

 

子二聞緣性

 

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講】眾生,仍指初發心人。畏生死苦,不能入廛垂手,唯欲永捨貪欲。如小乘初果,則云不入六塵。況復二三果等。其本欲永捨貪欲可知。先除事障者,貪欲為煩惱之首,煩惱斷則生死亦斷,故先除之。保守偏空,正是理障。不復進求,故云未斷。由此但悟人空,離於分段生死,證入聲聞緣覺。故云未能顯住菩薩境界。此科攝五性之二:一聲聞。二緣覺。因同屬小乘,故合明之。

 

【記】此指聲聞緣覺二種而言。自內凡位起修止觀,降伏二障。雖不能親見妙性,而相似現前。即楞嚴經所謂情既不緣,根無所偶,返流還一,六用不行是也。聲聞初果,頓斷三界見惑,亦得人空,名須陀洹。此云預流,謂初預聖流,名見道位。再進,斷欲界六品思惑,餘三品惑尚在,猶潤一生。是為二果,名斯陀含。此云一來。再進,斷欲界思惑盡,不復還來欲界。是為三果,名阿那含。此云不還。既得三果。住四禪地。用多念無漏,去多念有漏。得根本智,了此一念無漏,一念有漏,遂入五不還天。進斷上界七十二品思惑。得四果,名阿羅漢。謂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從此用功,證辟支佛位。緣覺有二種:一部行緣覺。二麟角緣覺。又出有佛世,謂之緣覺。出無佛世,謂之獨覺。此等聲聞緣覺,但見空,不見不空,故為小乘。於二障中,先斷事障。事障者,即見思二惑也。二惑既淨,事障方除,唯理障未斷。界外無明,完全尚在。故曰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子三菩薩性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講】眾生,偏指有大根人。眾生雖言一切,獨取已發大心,要求無上菩提。故云欲泛覺海。佛意以圓覺如海,顯其容納分流。而修習趣入,即同浮波泛浪,先當發願等,正如來明示方軌,令末世仿行也。大乘根器猛利,願樂精勤,二障同伏同斷,故勤斷二障也。不似二乘劣器,但念空無相無作,先斷事障,急欲脫離分段,出三界以自避耳。歷三賢位,種習現次第分伏,如石壓草,石不動而草不起,名為已伏,謂已能治伏也。既能治伏,進成見道,故云悟入菩薩境界。此約初地說。從初地至十地,漸次進斷二障,入妙覺位,名為永斷。謂現種習盡,如金出礦,故云即入如來大涅槃也。

 

【記】破界外之見思,與界內之見思不同。界外見思為住地無明,最不易破,須斷生住異滅四相故也。凡夫發心欲泛如來大圓覺海,事雖甚難,而本同具有圓覺性。圓覺之體,離過絕非。圓覺之相,豎窮橫遍。圓覺之用,用等恆沙。因其三者皆大,故名曰海。欲泛此海,中間須經煩惱之流。風浪既大,且有五百由旬之廣。須發大願,立大志,修大行。發願為修行中之最要者,所發之願,即四弘誓願也。發此誓願,志在成佛。欲成佛,必先度眾生。欲度眾生必先斷二障。斷之之法,不外於四正勤。(未斷惡須令斷。未生惡須令不生。未生善須令生。已生善須令增長。)未斷之前,須藉如幻三昧之力,方能調伏。菩薩斷障,所歷地位,為三賢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住修空觀。十行修假觀。十迴向修中觀。空假圓融)是也。菩薩入初住時,先斷見惑,斷除滅相無明。從二住至七住,斷界內思惑,伏界外思惑,滅異相無明。是為二障已伏。八住伏界內塵沙。九住斷界內塵沙。兼伏界外塵沙。至十住則有出假神通遊戲度生。然界內事障雖除,而界外理障未除。所謂住地無明者,極不易斷。必須歷劫修行,進破界外無明。由此經歷十行十迴向,斷得一分無明,見得一分圓覺,是為悟入菩薩境界,入初地位。直須破四十一品無明,方能斷盡住相無明,淨除理障。而最後尚有生相無明,更須修金剛三昧以對治之,二障始可永滅。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子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講】此通指初發心人,欲斷障而未能,故渾言眾生。圓覺是人人固有之性,不假修成,故曰皆證,謂理證也。其所謂修者,不過淨治現業習氣耳。初發心人,必先逢遇良好師友,切磋琢磨,方成良器,故師友不可不簡擇也。如下所明。若言三乘知識,即以諦緣度為因地之法行。學人依彼所作,爾時修習,便成三乘漸教人也。若遇如來無上知識,示以正修行路便成佛果頓教人也。故此科不定性。足見根性原無大小,全憑師友為緣。親之近之,誠不可不慎也。

 

【記】此科釋不定性。原眾生之性,本皆不定。若論大圓覺性,人人同具,故曰皆證圓覺。然眾生所具之圓覺,乃是本來之性德,必須加以修德,方為能證。而所謂修者,要不過淨除流識習氣而已。修行必資師友,故以得遇善知識為最要著!善知識亦有種種。如遇聲聞阿羅漢,則教以修四諦為因地法行。遇緣覺,則教以修十二因緣為因地法行。遇菩薩,則教以修六度為因地法行。又三乘諸教,有頓漸之不同。遇通教善知識,則以無言說道。遇別教菩薩,則教以發廣大心。此二者皆屬漸教。若遇圓教菩薩,則教以先悟圓覺之理,任運斷惑,圓伏五住煩惱,此為頓教。再上而能遇佛,則不教修聲聞緣覺,亦不教修漸次,而教以修如幻觀,開如幻眾,作空華佛事,建水月道場,不住相而布施度生,是為無上菩提正修行路。外不住境,內不住心,名之曰正路者,曆五十五位菩提路也。眾生根器,無論大小,皆成佛果,此圓頓之因地法行也。

 

子五闡提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

 

【講】眾生,仍指初發心人。言發心求道,必先求師友引導。不意善友不遇,偏偏遇到邪見外道,指示入門,故云未得正悟。西竺,如方論師,口力師,事水事火等,雖有修習方法,但是邪悟而已。可見聲聞緣覺等,雖大小有異,仍為正悟。以是佛道種性。堪成佛故。此非彼比,故名外道種性。謂心遊道外,定性不移。由此障佛種子,不得成佛。故教中稱為無性闡提,以其無佛種性,謂斷善根人也。邪師過謬者,如此方之邪教,以利惑人,受其惑則喪心失志,故非眾生咎也。初心人當善避之。

 

【記】闡提此云斷善根,彌戾車此云惡知見,亦闡提類也。眾生性既不定,須得善知識為之誘導。不幸而遇邪見,不得正悟。所得之覺,是為邪覺。所悟之理,皆屬邪理。所聞所見,皆屬生滅。或著於有,或墮於空。或起於二邊。或謂心外有法。是為邪悟。迷真著妄,將妄作真,不遇佛乘,不聞佛法,成為外道種性。毀謗正法,墮落三途,是真所謂可憐憫者,咎由邪師,不在學者。

 

癸三總結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講】最初發心,本為求佛菩提。但以遇緣差別,致成五性攸分。毫釐之乖,天地之謬。真似不可不辯。邪正不可不審。大士致問,良有以也。

 

【記】總答上文修佛菩提幾等差別。

 

己四示入塵方便

庚一應問開示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講】準前問云: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今示之曰:菩薩行滿迴入塵勞,唯以大悲為主。違大悲,不能入塵。無方便,不能度生。故云唯以大悲方便也。方便有三。入諸二句,名入世開發方便。謂入有情世間,度諸凡外。入正覺世間,度諸三乘。入器界世間,普度一切含情抱識。開發未悟者,菩薩以滯著二邊,或未離但中法愛,亦邪悟所攝。餘可知也。今云開發,令得正悟,不被邪悟所惑故。乃至下,名示形同事方便。謂示種種形,如觀音三十二應等。現正信男女,與出家二眾,依戒定慧,修諸正行,名順境界。現外道魔王,與六群比丘,依貪瞋癡,作諸非法,名逆境界。同事者,同順同逆。無非蜜攝其心,易信從故。化令句,名化必究竟方便。謂教化眾生,令成佛果。所謂如一未成,終不泥洹也。依者,不背義。無始者,遙指多劫以前,至今不紀時代故。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等,唯依最上一乘發心,故以清淨稱之。願與法界眾生,同得菩提,故又以願力稱之。謂無始所發願力,若化不究竟,則大願背矣!今云化令成佛,故曰皆依。謂所發之願,皆不背也。

 

【記】此發明教化方便也。不大悲不能入塵,不方便不能度生。度生以方便為首,入塵以大悲為宗。開發者,未悟使悟,悟偏使正是也。菩薩修行,原為度生。然欲利人,必先自利。及修行圓滿,則乘其願力,迴入塵勞。開發方便亦有三:一入有情世間,開發凡外。外道不了唯心,凡夫念念著有,不悟真空,故菩薩開發之也。二入正覺世間,開發三乘,使其融空假而入中道。蓋聲聞緣覺,但滯於空,不見不空。不空尚未之見,更何論乎中?故菩薩必教化之,使之出假入中,斷變易生死。又漸教大士,貪瞋癡尚未盡斷。例如說勤求佛道,即貪也。鄙二乘不能求佛道,瞋也。不了眾生皆有佛性,癡也。菩薩教化之,令捨三毒,悟中道之理,不住二邊,所謂一中一切中也。三入器世間,普度一切。菩薩本是法身大士,為眾生故,迴入塵勞。示現種種形相者,即如觀音三十二應是也。同事為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一,舉一以概其餘也。

 

庚二為機勸修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講】現在菩薩行滿,迴入塵勞,當在末世。今勸末世眾生,發心應當遵依,故云若諸。於大圓覺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薩,發菩提心耳。起增上心,全憑願力攝持,故又勸以當學菩薩,發起大願。大願宜云何發?故云應作是言。是言,即所願之詞也。願住佛圓覺,即為最上乘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故。願求善知識,得正知見,開示正修行路故。設遇外道,不免誤入闡提。遇二乘,多滯小道。故皆以莫值為願。依願修行,宜先自利為急。二障宜先伏後斷,若能已伏,便能悟入,由三賢而入初地,故云菩薩境界。若已永斷滅,由十地而至等覺,故曰障盡願滿。升進曰登。等覺親證佛果,不隔餘位,故云便登法殿,即常寂光也。無二死曰解脫。無五住曰清淨。法身所依曰法殿,指他受用土也。大圓覺妙莊嚴者,即自受用土。以因行修圓融三觀,果上有微妙莊嚴。乃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故又名大圓覺妙莊嚴域。域,猶境界疆場也。

 

【記】此段文因上有五性差別,故特勸修。我等處此末世,既知圓覺是本有之心,全體具足,不欠絲毫。由此二六時中,刻刻用功,常住圓覺。此圓覺既是本具,自有體相用之三大,故曰大圓覺。悟得此理,依此起修。起,發也。即發菩提心是也。欲成佛道,須發無上之菩提心,故曰增上。發清淨大願者,即四宏誓願也。願我以下,即所發願。六根門頭,念茲在茲,方為住佛圓覺。清淨法殿,即是大圓覺海。從此方能證得自己大圓覺性,修德既具,性德方現,名曰妙莊嚴域。彌勒一章,最為切實,無一委曲相,為諸經所未有。先教斷輪迴根本,知二障,分五性。令眾生發願,同證圓覺。自眾生以至成佛,其義皆備。

 

戊二偈頌

己一標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記】長行甚詳,偈頌從略,

 

己二正頌

庚一頌當斷輪迴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講】初五句,正頌輪迴根本。二死永亡,名大解脫。貪欲為輪迴根本,由不斷故,墮落生死。所以不得解脫久在輪迴。此其所以當斷者,已可見矣。後四句,翻頌前輪迴種性。前云惡性,善性,不動性,此三種性,皆由不斷貪等輪迴根本也。設若於此,發勇猛心,立決定志。修戒定慧,永斷貪瞋,及與癡愛。即可以不因此而受差別種性之報,而成佛道也。故云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記】縱使能修,半途而止,仍不得大解脫。憎愛是潤生無明。

 

庚二頌修佛幾等

 

二障永消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依止大涅槃。

 

【講】長行云: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及至云滿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約義略頌也。

 

【記】不斷二障,成凡夫性。能斷事障,成聞緣性。能斷二障,成菩薩性。遇邪師成外道性。惡知見成闡提性。正悟者,不依於空,不落於有,得中道也。涅名不生,槃名不滅,即大圓覺海。

 

庚三頌入塵方便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人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講】初三句,頌應問開示。菩薩指因圓果滿,迴入塵勞者言,前云入塵以大悲為主,現起三種方便。此三方便,全憑願力攝持。故今云願人生死以略之也。後四句,頌為機勸修。應遵菩薩發願度生斷障,庶不墮於愛見之悲。障盡願滿,便可歸大圓覺妙莊嚴域矣!

 

【記】末世眾生,不必急於求悟,先在勤斷愛見。蓋凡夫著愛。外道著見。愛為思惑根本。見為見惑根本。愛見既除,則二惑根本除矣。

 

丙三示順覺顯性

丁一謝前請後——清淨慧章

戊一具儀謝前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講】初一行半,眾中具儀可知。次二行文,謝前成益。廣說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誘之意。六道何以輪迴?五性所由淺深,皆屬不思議事。不見者,從前未見廣說。不聞者,從前未聞詳示。今則既見廣說,又聞詳示。故云我等今者;蒙佛善誘。善誘者,誘引有序,即前廣說。前文所謂恩愛貪欲,漸致六道輪迴,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皆善誘意也。又聞迴入塵勞,唯依大悲為主,現起三種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證覺。不禁圓解內發,輕安外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記】彌勒章離障顯性,是反顯。此章順覺顯性,是正顯。圓覺妙心,佛生同一,聖凡不二。有情無情,同是一性。唯須成佛以後方知。至於我輩,不過由研究大乘經典而知之耳。所謂本具之話,非證後之話。有情無情,雖同是一性。然在有情則稱覺性。在無情則稱法性。法性無知覺,故謂之法、即不覺之義也。夫有覺性與法性之分別者,即由二障所纏。如眼有翳,自障見性,與空相隔,而見空華。圓明覺明,分而為二,亦復如是。其實不二而二為二,二而不二則一。一者其體,二者其用也。前章離障顯性,分出種種差別。此章順覺顯性,到得究竟,只是一性。未到究竟,亦有多性。與前章相反相成。前章就眾生界中,與眾生切實談性。斷其愛欲,以除輪迴根本。乃眾生離障初步功夫。是在相邊顯。此章自眾生以至成佛。不談愛欲而談本有之話。是就性邊顯。然相本無相,只是一性。眾生不了,乃著相迷性耳。清淨慧之慧,即從根本智,發揮後得智。智即性光。在凡夫第六識用事。第六識為心王之一。本不自動作,作善作惡,多由佐使者所為。故有二十六惡心所。十一善心所。惡心所中,根本煩惱六是首領,餘是扶助。善心所第一即為信。而自己受用處,則在別境之慧,作用亦最大。六識能分別善惡邪正,全仗此慧。然亦視佐使如何。若二十六惡心所用事時,則信成邪信,慧成邪慧。今清淨慧菩薩。從根本智光發出之慧,即始覺智,照於本覺心體。念念當前,照而常寂。化惡成善,化染成淨。破世間之事障,出世之理障。故此順覺顯性,非清淨慧不能當機代眾請問也。欲愛不易離。眾生界中,能離者已是不可思議之人。所離者已是不可思議之事。智慧發於中,輕安形於外,故曰身心泰然。

 

戊二請後顯慇

己一請後增益

 

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講】現前大眾,非一方來,故曰諸來。各及眷屬,主伴重重,故曰一切。或為請法,或為聽法,故曰法眾。或求增益,或希重宣。顯前章如來已說,會眾已各受益。此又為末世眾生請也。良以如來在世,三業殊勝。諸來法眾,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瞶耳全聲。至於末世,恐未能爾。故再問從生至佛,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一切眾生者,從凡夫起問。台教頌云:『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並圓五品位,見思初伏在凡居』。乃藏通內外凡,別圓外凡位也。又云:『果位須陀預聖流。與通三四地齊儔。並連別住圓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在藏通已入聖流,在別圓猶在內凡也。又云:『圓別信住二之七。藏通極果皆同級。同除四住證偏真。內外塵沙分斷伏』。在別圓尚在內凡,在通教三人同斷思惑盡,在藏教已臻極聖也。永嘉云:『同除四住,此處為齊。若伏無明,三藏則劣』。正此謂也。今云及諸菩薩者。頌又云:『別地全齊圓住平。無明分斷證真因。等妙二覺初二行。進聞三行不知名』。正指此意也。約位從初住至等覺四十一位。約斷證別初地與圓初住相等。妙覺與二行相齊。圓教三行,別教不知名字。況後位耶?更須進斷三十品無明,方證圓教極果。即此謂如來世尊,所言所證所得,差別之相若此。今經本屬別圓二教。所以引四教頌者,慧學之流,不可不知,無妨帶說。所證,斷惑證理也。所得者,修因得果也。云何差別者,理有淺深,位有高下,此問能被之教。眾生,指所被之機也。末世眾生,不見如來三業殊勝,誠屬可愍。正是所為,故云令也。聞此聖教者,時至機熟,轉從四依邊聞。隨順開悟者,隨聖教邊,開悟所證之理。庶幾漸次伏斷,入所得之位矣。故云漸次能入。

 

【記】得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所謂理則頓悟。事須漸除。此所以有漸次能入之請也。請法指上首。聽法者指眷屬。前章五性差別中之菩薩性,即法王圓滿覺性,然是反顯。眾生不悟者,必僅就破惑邊看,不從本智上看,故請重宣。凡未入位者,皆稱眾生。眾生亦有所證所得。此專指發心用功之人言。眾生甚多,故云一切。眾生即五蘊中人,五蘊結聚一團,成眾生之相。藏教七賢,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四、煖位。五、頂位。六、忍位。七、世第一位。前三外凡,後四內凡。藏教初機之人,佛本欲教其修四念處功。因其妄想太多,業障太深,故先令修五停心觀,以伏其心。五停心者,多散令作數息觀,眼觀鼻,鼻觀心,數鼻端出入之息。但出入不宜並數。或數入息,不數出息。或數出息,不數入息。令心擊於一處也。多貪令作不淨觀,吾身自內至外,膿血尿糞,無一處乾淨。譬如淨瓶,外觀雖美,中藏臭穢。瓶若一破,人皆掩鼻,不可嚮邇。貪欲最甚者為色。故男觀女,應作不淨想。女觀男,亦應作不淨想。貪心自可漸息。多瞋令作慈悲觀。多癡令作因緣觀。多障令作念佛觀。多障眾生,並息亦不能數。則令念佛,觀想聖容。若又不能,則老實置佛像於前,對之禮拜。是知五停心法門,為下手最好工夫也。其次則修四念處。鈍根者,一觀一觀,分別修之,為別相念。利根者,修一觀則通四觀,為總相念。修之久,觀行起,心已調伏。譬如兩木相摩而生火,即為煖位。藏教名為初機相似位。二六時中,念茲在茲,一刻不敢放鬆。觀行極純,則為頂位。到此尤宜耐煩,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為忍位。有上忍中忍下忍。下忍修十六行觀。中忍修三十二行。伏三界見思惑。再一剎那,進世第一位。通教初乾慧地為外凡,抵藏教前三位。次性地為內凡,抵藏教後四位。別教十信位,圓教五品位,位次相等。皆屬外凡。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伏者,伏界內事障也。在藏教小乘。雖五停心中,有念佛一法,尚未有淨土法門。此法門,直至方等時方開。須陀洹,藏教之初果也。前是伏見惑,至此乃能斷見惑。預於聖流,名見道位。從世第一後心,用八忍八智,方斷八十八使之見惑。眼見者不是惑,見逆順境而意根分別好歹起執著,乃為見惑。因執著而起愛憎,即思惑。因見思惑,遂造種種之業。藏教初果,在通教為三地四地,即八人地與見地也。在別教為初住。圓教為初信。通教何以有三四地兩位,因有利根鈍根之別。八人地是利根人,聞而即斷。見地是鈍根人,必用功後方斷。然利根人亦僅斷欲界麤惑,能不起分別。至上界五十六使微細見惑,則不能斷。正使方休,習氣未除,要不能不墮落地獄道餓鬼道,莫能自主也。藏通以斷三界思惑為究竟地。別圓則須斷根本無明。故藏通極果,僅抵圓教二信至七信,別教二住至七住。圓二信至七信,別二住至七住,四住煩惱,自然齊斷,尚是內凡。在藏教已證偏空理,得阿羅漢果。藏教以阿羅漢為極果。通教以離欲地為三果,已辦地為極果。四住者,一、見愛住。二、欲愛住。三、色愛住。四、無色愛住。證但空之理。是為偏真。自以為涅槃,不知實變易生死也。既斷思惑,則斷界內塵沙。塵沙本自無惑,因眾生見思煩惱習氣,多如空中之塵,恆河之沙,故名為惑耳。證阿羅漢果者。界內塵沙,隨思惑斷盡。界外塵沙,不過能伏而已。至此地位,本可以教人。然彼自苦中出,視生死如牢獄。明知眾生之苦。不肯再入世而度生,因無大悲心故。三藏即指藏教。藏教以證偏空為涅槃。不知無明之名。故云:『若伏無明,三藏則劣』。四教中內外凡,皆眾生之位次。經文言及諸菩薩,則但講別圓,不講藏通,別教以中道觀智,照中道諦理,破一品無明而登初地。圓教初住,已與之齊。故云別地全齊圓住平。別教八住至十迴向,方伏初地無明。而圓教則僅八信至十信三位。圓教初住至十住,各斷一品無明。與別教十地齊。故云無明分斷。圓教八信至等覺,別教八住至等覺,皆菩薩所修。真因,即中道也。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初住以前,果中之因。初住以後至等覺,為因中之果。佛為果中之果。十信以前,為因中之因。別教至等妙二覺,僅與圓教初二行齊,故不知三行之名。(按以上註文可與天台四教六即圖參看)開悟者,開自己之知見,悟本具之道理。上根利智,即可斷惑。鈍根者亦能伏惑。凡夫有心念佛,心無二用,即能伏惑。誦經聞法時亦然。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