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光教科書第二冊 -- 佛教的真理之第二課
佛光山宗務委員

第二課 經藏

佛陀成道後,說法三百餘會,留下無數的身教與言教。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為了避免遺教散佚,同時確立教法,以防日後產生異端,於是經過數次的結集,輯成「三藏十二部經典」流傳於世。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經典的總匯,一般稱之為「大藏經」或「一切經」。廣義言之,佛陀所說一切教法,均稱為「經」;狹義而說,則專指十二部經之「契經」,亦即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的教法,此為三藏聖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經、大乘經兩種。「經」所闡揚、詮釋的教法,稱為「經教」,記載經教的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流傳,始有正法住世。
  
  經藏,梵語「修多羅藏」,正譯為「契經藏」;即上能契合諸佛所說的真理,下能契合眾生的根機。「經」,含有「貫穿」與「攝持」的意思,亦即能貫串各種義理而不散失隱沒,並能普遍攝化眾生而無遺漏之意。眾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夠了脫生死,達到自在安樂的目的,所以「經」又有「路徑」之義。
  
  「經」還有出生、顯現、繩墨、常、法、結鬘、泉湧諸義。佛經除了由佛陀親口宣說之外,佛陀與弟子間的對話,以及弟子所說,經過佛陀印證無誤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說,契於三法印者,皆稱為「經」,此謂「五人說經」。
  
  根據《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所載,佛陀每次說經,有時先入定;又諸經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攝心,即不散亂。若將三藏配於三學,「經」相當於「定學」。依《大乘莊嚴經論》所舉,為對治眾生疑惑,為說戒、定、慧三學,為講說法、義,所以設立經藏,則經應為廣詮三學之教。總之,佛陀說經,目的是要讓眾生「因指見月」,藉著經教,斷除無明,找回自心本性。因此,學佛當如經首安立之「如是我聞」,必須聽經聞法,理解經教,同時更要力行實踐,所以經典總以「信受奉行」結尾。
  
  佛教最早的經典是《阿含經》,但根據天台宗的說法為《華嚴經》,所謂「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最早傳到中國的佛經是《四十二章經》,這是一部平易簡明的佛教入門書。
  
  佛教中最長的經典是《大般若經》,共六百卷,內容是闡述「空」的道理;所有經典中最短的經是《般若心經》,只有兩百六十二個字,卻是《大般若經》的心要。
  
  《大般若經》與《華嚴經》、《法華經》、《解深密經》等,是屬於義解性的經典,較常用於研究、講說;一般信徒最常讀誦的經典有:《金剛經》、《心經》、《阿彌陀經》、〈普門品〉、《藥師經》、《地藏經》等;《維摩經》譯文流麗優美;《百喻經》、《離睡經》、《減肥經》,善巧方便,生動有趣。
  
  佛經的流傳約經過背誦、書寫、印刷三個時代。佛世時,靠口耳相傳;佛陀入滅後,佛教隨著弘法路線分別往南方及北方國家弘傳,而在紀元一世紀的時候,南方的錫蘭開始利用文字記錄佛陀的教法,北方則在紀元二世紀的西北印度開始使用文字書寫佛典。當時紙張尚未發明,使用最廣泛的是以貝多羅樹的葉子刻字,稱為「貝葉經」,後來也有刻在石頭上(例如房山石經)以及刻在木頭上(例如木刻版大藏經),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經是刊刻於宋開寶四年的《開寶藏》。在此之前,佛經主要靠抄寫來流傳。
  
  佛陀最初在印度弘化時,是以摩揭陀國語言傳述,爾後有梵文記載(北傳)及巴利文記載(南傳)。東漢時代佛教開始傳入中國,此後漸漸在中國蓬勃發展,主要得力於經典的漢譯。經典最初由印度流傳到中國時,由於數量有限,而且前人的翻譯也不夠完整,或有所出入,因此三國時代的朱士行便率先西行求法,隨後陸續又有法顯、玄奘、義淨等高僧前往印度,完成取經的壯舉,並將帶回的經典譯成漢文流通。其中在中國佛教史上譯經最多、影響最大的四位譯經家分別是:鳩摩羅什、玄奘、真諦、義淨。
  
  東晉道安大師最早把經典加以整理,並做成目錄,稱為《綜理眾經目錄》,這是我國第一本佛典目錄,為整飭佛典,保存佛教文化,作出開拓性的重大貢獻。
  
  《金剛經》云:「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佛法藉著經典的流布,能令含識有情徹見本性,佛果菩提成熟圓滿,即能出生諸佛。如《雜阿含經》云:「佛言: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由此可見,佛法經教對於佛弟子的重要。《涅槃經》載,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曾為雪山童子,為求半偈佛法真理而捨其全身,足證經法是何等珍貴。在《生經》裡面,佛陀開示弟子阿難:「自求歸依,以法為證,歸命經典,勿求餘歸。」以上列舉經中教示,說明人天世間,唯有佛法經典最是寶貴。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