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道次第》修學地圖
濟群法師

——2007年秋講于廈門南普陀青年佛學進修班

近年來,《道次第》在漢傳佛教地區日漸盛行,這一現象絕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大眾在修學上的實際需要。今天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資訊空前發達。對學佛者來說,不必出門就可接觸漢傳各宗乃至三大語系的相關典籍和開示,這種便利是過去無法想像的。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兩方面。這些資訊固然使學人眼界大開,見識增廣,但同時也給修學帶來新的困擾。如果沒有能力對眾多學說進行處理,這種便利往往會令學人莫衷一是,造成思想理路的混亂。僅漢傳佛教已是博大精深,再加南傳、藏傳,沒有超凡的學習能力,結果必然是不得要領。或是茫茫然不知從何處入門,或是偏執一端,片面抓住一點而視為佛法全部。

   是以,不少學佛者都希望將佛教眾多經典濃縮一冊,就像基督教以一部《聖經》概括全部教義那樣。有鑑於此,古今大德都編寫了關於佛法修學的概論。在眾多概論中,《道次第》以其完整而清晰的修學套路備受矚目。民國年間由大勇法師譯出《菩提道次第略論》後,太虛大師就親自作序推薦。其後,法尊法師又在漢藏教理院以隨講隨譯的方式譯出《菩提道次第廣論》,將本論完整介紹給漢地學人。近十多年來,漢藏兩地法師紛紛講解或注釋本論,各地《道次第》學習小組也蔚然成風。對有心學修的佛子來說,本論不僅能使我們在短時間內把握佛法綱要,更有詳細的修學指導,尤其在基礎部分,是修習任何一個法門必須具備的前行。

   《道次第》的修學理路,從道前基礎開始,經下士道、中士道而至上士道,概括了凡夫直至成佛的整個過程,內容極其豐富。不必說《菩提道次第廣論》,僅薄薄一冊《略論》,也是文約義豐,內涵深厚。若無有效的學習方法,依然會不得要領。那麼,我們學習《道次第》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覺得,主要是抓住兩點——首先是目標清晰,其次是方法正確。

一、從目標與方法說起

   1.目標
   對學佛者來說,什麼才是正確的目標?現在到寺院燒香禮佛的人很多,他們也有目標,但這些目標和佛法指引的目標是否一致?同學們通過一年的學習,是否明確自己究竟為什麼要學佛?是來增加一些佛學知識嗎?是來豐富一下業餘生活嗎?還是來學習改善人生的方法?如果對目標模糊不清,我們就不知會走向何方,也不知最終會收穫什麼。

   那麼,學佛的目標究竟是什麼?根據《道次第》的思路,可分為初、中、高三級目標。

   所謂初級目標,就是繼續保有人的身份,且是離八無暇(非三惡道、非盲聾喑啞、非世智邪辯、非佛前佛後、非北俱盧洲、非無想天等)、具十圓滿(眾同分圓滿、處所圓滿、依正圓滿、無業障圓滿、無信解障圓滿、大師圓滿、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勝義正法流轉圓滿、正行不滅圓滿、隨順資糧圓滿)的人身,因為這一身份才能用於修學。這在五乘教法中屬於人天乘,在《道次第》中屬於下士道的內容。

   所謂中級目標,就是解脫煩惱、解脫生死、解脫輪回,這是佛法的核心所在。佛陀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是為眾生提供了解脫的方法。如果不想解脫,學佛是不可能有深度的,甚至可以說,還算不上合格的佛弟子。關於解脫的修行,在五乘教法中屬於聲聞、緣覺二乘,在《道次第》中屬於中士道的內容。

   所謂高級目標,就是令生命達到究竟的圓滿,並説明眾生達成這一目標。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得到一種職稱或地位,而是成就無限的慈悲和智慧,成就佛菩薩那樣的生命品質。這在五乘教法中屬於菩薩乘,在《道次第》中屬於上士道的內容。

   我們對照一下,自己究竟想到達到什麼目標?或者說,現有目標是否與此相應?如果我們學佛的目標不是以上任何一項,顯然是錯誤的定位,需要加以調整。

  2.方法
   明確目標之後,還要尋找抵達目標的方法。這種方法,佛教中稱之為。所謂乘,就是幫助我們抵達彼岸的一種途徑,也是將我們從因地駛向果地的運載工具,通常有三乘、五乘之說。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五乘,則在之前增加人、天二乘。在五乘教法中,人天乘為得生人天之法,聲聞、緣覺二乘為解脫之道,菩薩乘為成佛之道。

   做任何事都要有正確方法,否則就會南轅北轍,事與願違,所以首先需要對方法進行選擇。世間很多宗教哲學同樣是以解決生命問題為目標,但因方法有誤,其結果或是顛倒,或是不盡圓滿,終非究竟皈依。信仰是人生最為重大的選擇,我們選擇佛教為皈依,就必須知道佛教好在哪裡。很多人聲稱信佛,卻不知佛教特質,不知佛法殊勝所在,只是為了祈求保佑、尋找慰藉而已。這種所謂的信,是無法説明我們真正導向真理、導向解脫的。

   擇定方法之後,還要對此生起信心,這樣,我們才會積極運用方法來改造人生。信心有多深,對人生的改變就有多少。就像是治病,若對醫生和治療方案充滿信任,自然會嚴格遵照醫囑,努力配合治療,從而達到最佳療效。反之,若對此缺乏信心,療病時就會三心二意,或根據個人好惡選擇性地接受治療,或在治療同時擅自增加偏方,不按療程進行。事實上,這正是目前很多人的修學現狀,試了很多方法,卻不夠完整;修了很長時間,卻沒有次第;走了很多彎路,卻不曾總結原因。最後甚至對佛法產生懷疑,事實上,問題的癥結正是在於自身而非其他。

  3.道次第的框架
   《道次第》為我們提供的,是修學的常規套路,其框架由道前基礎和修學次第兩部分組成。

   在道前基礎部分,主要講述聞法態度、依止法、暇滿、義大難得等內容。在修道次第部分,主要介紹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習內容,也就是前面所說的初、中、高三級目標。如果把修道看做蓋樓的話,道前基礎就是最初的地基部分。惟有打好地基,房子才能拔地而起,層層遞進。在這個次第上,是不可能取巧或省略的。不少學佛者但求速成,對基礎不以為然,短時間看似乎進展較快,但發展下去,或是停步不前,或是走偏出錯,或是因為某些挫折對信仰產生懷疑。就像房子,如果不打地基,即使蓋起來也是岌岌可危,隨時可能倒塌。

二、道前基礎

   1.正視生命缺陷
   佛法的根本作用,是幫助我們改善生命品質。所以,前提是認識到這一系統存在的問題,否則是不可能認真學佛的。就像一個病人,在不知病情前怎麼會採取治療措施?怎麼會積極配合治療?

   生命由物質的和精神兩部分組成,佛法稱為五蘊。在此系統中,身體會製造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等種種麻煩,內心則有情緒波動、欲望熾盛等種種不安定因素。人為什麼要忙來忙去?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身體的基本需求,但更多時候,是為了滿足欲望引發的惡性需求。在斷除無明前,這些惡性需求會源源不斷地被製造出來,使我們應接不暇,疲於奔命。

   而那些聖賢、禪者所以能隨遇而安,處處自在,就是因為他們內心是自足的,除基本溫飽外不需要任何東西來填補,來支撐。因為不需要,就不會覺得缺少什麼,更不需要為此奔忙。當內心不再製造煩惱,製造需求,當下就是自足的,就能不斷散發喜悅和安詳。所以,我們需要從生命自身尋找問題,因為輪回、煩惱的根源就在內心,是來自生命內在而非環境。

  2.端正聞法態度
   怎樣才能改善生命?必須依靠法。通過聞法和對法的實踐,使法在生命中產生作用。

   說到聞法,不是坐在講堂或打開錄音就可以,那只是聽見說法的聲音而已。真正意義上的聞法,是讓法義完整無誤地進入心田,這就必須端正聞法態度,遠離各種過失。心是接受法義的器皿,這個器皿必須向上、潔淨、完整,才能將所聞法義原原本本地納入心田。如果器皿倒扣,哪怕聽得再多,也是法不入心。如果內有污穢,所聞法義就會被我們的成見處理過,不再純正。如果器身有漏,所聞法義就會很快流失,無法在內心儲存生根。不僅學佛如此,學習任何知識都要具備這三個條件。首先是用心聽聞,其次是不帶成見,第三是深入思考,這樣才能正確接受所學內容。

   此外,還要依六種想,這是幫助我們端正學法態度的六種觀想。我們為什麼要學佛?社會上有不少學者也在研究佛教,也看了很多經論,但他們只是把佛法當做研究課題,是為了寫論文,為了得到學術成果。以這樣的出發點研究佛學,和做世間任何學問並無差別。即使研究得再精微,也不會對人生產生什麼影響,因為這種研究和做人是在兩條不同軌道上進行,沒有一個產生作用的交叉點。而我們學佛是為了安身立命,為了究竟解決人生問題,這就需要自己當做病者,把佛法當做藥物,把善知識當做醫生,把學修當做療病,把如來當做正士,同時對正法生起久住想。這些觀想直接關係到心對法的開放程度,關係到我們對法的接受程度。

  3.依止法
   《道次第》中,將依止法作為入道根本,是道前基礎的重要內容之一。所謂依止,就是對善知識生起絕對的依賴。當然,前提是你所依止的確是善知識。若不加選擇地隨意依止,盲目生起信心,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所以佛陀在強調依止善知識的同時,也特別強調法的作用,告訴我們要依法不依人。因為依止是為了更好地學法,而不是和善知識建立什麼個人關係,所以法才是最終的檢驗標準。

   現代教育強調獨立思考,很多人會把這一習慣帶入學修中,根據個人好惡對法進行選擇,進行取捨。但我們要看到,這些選擇和取捨是建立在我們現有的認識經驗上,其基礎就是無明,是不可靠的。若不放下成見,就會不斷在現有思維誤區中徘徊,不斷地走彎路。

   真正的善知識應該是和法統一的,或者說,就是法的化身。那麼,怎樣才是具格善知識呢?《道次第》中,宗大師提出了十個標準,分別是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德行圓滿、精進、通達教理、通達真實、說法善巧、具足悲憫、斷除疲厭。但很多時候,我們未必能遇到具足所有條件的善知識,那又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永遠尋找下去,等待下去呢?如果那樣,可能一生都沒機會開始修學。所以宗大師接著告訴我們,若找不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識,可退而求其次,具備五個條件即可。但從目前現狀來看,恐怕具備五德的師長都不易遇到,不妨再把條件放低一點。但不能無限制地放寬,有三點是必須的:一是具備正見,二是戒行過關,三是具有悲心。其中尤以第一條最為重要,否則的話,不僅沒有收穫,還會形成邪知邪見,斷送法身慧命。

   在學修過程中,善知識的作用就像嚮導。如果我們前往一個從未涉足的危險區域,途中佈滿荊棘、虎狼出沒,僅靠個人感覺判斷,靠自己想當然地摸索,迷路或發生意外都是必然的。最保險的方式,是認准一個熟悉地形的嚮導,無條件地服從並跟隨。若對嚮導將信將疑,就很難隨其走完全程。基於此,《道次第》特別強調依止法的修習,要求學人視師如佛觀德莫觀失,不斷培養並守護對師長的信心,由此生起無條件的信仰。當然,依止前必須按以上所說的條件認真觀察。否則就會像跟錯嚮導那樣,最終迷失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說,選擇善知識遠比選擇職業、婚姻更為重要,因為這是關係到生命走向的根本大事。

  4.暇滿、義大、難得
   思惟暇滿、義大、難得,是對我們現有的身份進行評估。

   所謂暇滿,即前面所說的離八無暇、具十圓滿。這一人身究竟蘊含多少價值?一般人只是以此謀生,以此享樂,甚至成為這個身心的奴隸,一輩子都在為它的衣食忙碌,活著是為了生存,生存是為了活著。再或者,也不過是用來積聚財富,博得功名,但這些也是不長久的。一旦死亡到來,任何名利都無法帶走,無法用來和死神交換條件。

   從佛法來看,這個身份卻是巨大的寶藏。因為一切眾生都具有和佛菩薩相同的生命層面,只是這種潛在品質尚未產生作用而已。正如《涅槃經》所說:一切眾生所有佛性,為諸煩惱之所覆蔽,如彼貧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見。我們懷有寶藏而不自知,反而四處乞討,流轉六道。怎樣才能開發這些潛在品質並最終成佛?基本的前提,就是具備人身,而且是有暇圓滿的人身。從這個角度來說,成佛的價值有多大,人身的價值就有多大。

   這個身份不僅價值巨大,而且難得易失。或許人們對人身易失還多少有些感覺,因為現實中確有太多致命的意外,太多飛來的橫禍。但對人身難得卻未必認同,現在世界有這麼多人口,生個孩子也很容易,這一身份似乎並不難得,不值得視同拱璧。但從宏觀來看,相對於無量無邊的六道眾生,生而為人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我們有幸感得人身,惟有珍惜它,善用它,才不辜負此生。

  5.道前基礎的作用
   學習《道次第》,不是掌握一些知識或名相就可以,還要將其中的每個認識落實於心行。論中,是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來完成這種轉變。比如修習暇滿,需要不斷思考現有身份的價值,思考它的難得易失,直到這些思維轉化為自身觀念,關於暇滿的修行才算入門。但這種認識未必是穩定的,一段時間後又會模糊,這就需要重新修習,不斷鞏固。《道次第》所說的每一個觀念,都要通過反復修習來落實。從而使正念逐步發展,逐步替換原有串習。因為我們內心就是一個善惡交鋒的戰場,如果不能使正念成為主導,那麼左右局面的,自然會是貪嗔癡,是固有串習。

   佛法是心地法門,一切修行最終要落實到內心,這就需要營造適合善法生長的土壤。有了這個前提,才能依次進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道前基礎的作用,正是為修行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就像播種前必須清理田地那樣。我們的內心,因長期疏於管理而雜草叢生,亂石嶙峋,如果不加修整就直接播種,即使日後護理得再精心,也不可能有多少收穫。因為生長空間已被雜草和亂石佔據,在將這些垃圾清空之前,種子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三、下士道

   在三士道修行中,宗大師將前兩種命名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謂共,是說中士道為上士道的基礎,而下士道為中士道、上士道的共同基礎。就像三層樓房的第一層,既有自己的獨立空間,也與其上兩層所共。缺乏這個基礎,更上一層樓就是無法實現的空話。

   從整個佛法修行來看,下士道所著重的人天善法並非終極目標,而是為解脫和成佛服務的,因為那才是佛法的不共之處。我們還要看到,即使佛教所說的人天乘,也有別於世間善法,有別於其他宗教。換言之,這是佛教特有的人天善法。現在不少人將人天乘和世間善法混為一談,不分彼此。甚至不少教內人士也熱衷此道,這是有嚴重弊端的。從長遠來看,可以說是對佛法建立基礎的摧毀。因為佛教的人天乘是建立在緣起因果的正見之上,而這種見地為其他宗教或世間善法所無。如果混淆兩者區別,就是對緣起因果的否定。此外,兩者遵循的德行也不一樣,不能簡單地劃上等號。

   在下士道的修行中,主要包含念死無常、念三惡道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四項內容。

  1.念死無常、念惡道苦
   念死和念惡道苦雖是下士道的修行內容,但對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也很重要。以此作為基礎,才能進一步發起出離心,發起菩提心。

   念死無常,是認識到這一身份的脆弱性。關於念死的修行,必須具備三點認識:一、死亡是必定的;二、死期是不定的;三、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念三惡道苦,則是使我們對此產生恐懼。基於這種恐懼,就不敢造作墮落之業,就會主動尋找擺脫惡道的方法。否則,必如無知者無畏那樣,因無知而毫無顧忌地造業。其實,這種無畏並不是真的對惡道之苦無所畏懼,而是根本沒想到這一點,或根本不相信這一點。那樣的話,墮落也就在所難免。如果不能保有人身,未來就不能修行,解脫自然也就無望了。

   所以,念死和念輪回苦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醒我們減少貪著,更不要為此造業。與此同時,還要尋找人生的真正歸宿,尋找究竟出離惡道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皈依,也是下士道的修學重點。無論念死無常還是念惡道苦,本身都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恐懼,而是以此引導我們生起皈依之心。在無邊輪回中,我們稍有不慎就會墮落。即使現在暫時保有人身,也是極其脆弱的,隨時都會失去。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看清自己在輪回中的危險處境。惟有保持這種清醒,才不至被眼前名利所迷惑,被眼前安樂所陶醉。

  2.皈依
   誰能指引我們出離惡道?惟有佛法僧三寶,這也是我們的究竟皈依處。

   皈依的重點有二,一是認識三寶功德,二是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在座的多數都已皈依,但我們有沒有認識到三寶功德?進一步,三寶在我們內心究竟佔有多大分量?如果沒有分量,佛法就不可能對人生產生影響。凡是我們覺得不重要的人,即使天天見面,也會視若無睹;凡是我們覺得不重要的事,即使天天在做,也不過是一種機械運動。這樣的人和事,對我們不過是些雖有若無的影像而已。反之,我們覺得重要的人和事,才會牢牢佔據整個身心,使我們的一切都圍繞這個重點進行,就像人們對摯愛的事業,就像母親對心愛的獨子。當這種愛在內心有著壓倒一切的分量時,整個人生都會投入這種愛,哪怕為此捨棄一切,哪怕為此付出全部。那麼,三寶在我們心中的分量能否與之相比呢?

   皈依,不僅是走入佛門的儀式,而是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的法門。皈依的最終目的,是成就我們的自性三寶。所以,從學佛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沒有離開三寶,都是不斷念佛、念法、念僧的過程,否則就會偏離正道。從目前現狀來看,皈依往往流於形式。很多人雖然皈依了,但對三寶並沒有多少認識,佛法對人生也沒有多大影響,整個生命還是以自我為中心。近年來,我一直在各地提倡皈依共修,並撰寫《皈依修學手冊》,目的就是在説明大家深化對三寶的認識,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真正的皈依,是要從自我中心的慣性中走出,開始以佛法為中心的人生。只有這樣,才算正式走上學佛之路。否則,不管讀了多少經典,修了多少供養,仍是凡夫心的延續,仍和修行了無干係,最多不過是培了一些福報。

   我曾將佛法要領總結為五大要素,其中就以皈依為首。在皈依物件中,佛是代表學習榜樣和成就目標,法是成就解脫的方法,僧是指導我們使用方法的老師。當然,不是所有出家人都能擔當這一職責,還需要選擇善知識。所以,皈依的本身就包含著修行,也就是明確目標、掌握方法、依止師長。在這一修行過程中,我們還要時時憶念三寶功德。惟有對三寶深具信心,稱念南無布達耶,南無達瑪耶,南無僧伽耶時才會相應,才會具有力量。如果念的時候沒有投入心力,只是有口無心地念一念,是不可能產生多少作用的。

   就像拿著一根雞毛往桌上扔,桌面是不會留下痕跡的。但要掄起一塊巨石頭往下砸,桌子就會砸出一個窟窿,甚至完全垮塌。為什麼?因為石頭很重,很有分量。其實心念也是一樣,凡是我們關注的,投入很多心靈能量的,就會像那塊沉重的石頭一樣,砸到哪裡,哪裡就發生改變。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經驗,平日很在意的人或事,不必刻意去想,也會不斷在內心浮現並對我們產生影響。我們念三皈也好,念佛號也好,能否念得相應,關鍵在於認識它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在內心引起重視,沒有認識到念誦的意義,即使覺得應該去做,也是沒有力量的。所以,修皈依時必須用心,而不僅僅是追求數量,不僅僅是想著今天要完成這些任務。修行是一種正確的重複,惟有品質加上數量,才能在重複中鞏固正念,加強正念。

  3.深信業果
   深信業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內容,其中包括見和行兩方面。見就是緣起因果,行就是止惡行善。

   佛法非常重視正見。所謂見,就是一種世界觀、人生觀。什麼是生命延續的規律?什麼是世界形成的規律?世界和我們又是什麼關係?對於這些問題,佛法的解釋就是緣起、因果。說到因果,很多人往往關注外在因果,比如做了什麼事,感得什麼結果。事實上,因果同樣離不開我們的心。

   生命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其中的精神系統,是由觀念和心態組成。而這些觀念、心態又和自身認識有關,和日常積累有關。我們做每一件事,在客觀上雖然會過去,但由此形成的種子卻會儲藏在我們內心,繼續產生作用。當某個種子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在眾多種子中成為主導,時時搶佔心靈頻道。其結果,又會使這一種子繼續膨脹,繼續壯大。若是任其發展,貪婪者會越來越貪婪,暴躁者會越來越暴躁。若想改變這種發展勢頭,使生命沿著既定軌道前行,必須從觀念進行扭轉。

   從佛教來看,生命是無我的,哪種情緒或觀念都不能代表我。我們現在的很多能力、習慣,都是兒時沒有的,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但這些習慣並非固定不變,我們昨天感興趣的東西,今天未必還有興趣。今天不感興趣的,未來又可能產生興趣。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也和我們的心態有關,和生命內在的需求有關。

   我們有什麼需求,就會追求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生種種就是以需求為因,由此產生的追求結果。但這些因也是自己培養起來的。我們今天的很多需求,古人並沒有,一樣可以過日子。我們今天之所以產生那麼多需求,和環境有關,更和自己有關。如果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就會在外界誘惑下不斷產生需求。而當這種需求被滿足之後,又會在內心產生一種依賴,形成一種力量。一旦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失落難過。事實上,當我們沒有產生相應需求前,有沒有這些都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

   另一重因果,則是以身口意三業為因,由此形成善、惡、無記的不同業力。這些業力不僅會給我們自身帶來快樂或痛苦的結果,表現出來,也會使別人感到快樂或痛苦。此外,善的力量會將我們導向善道,惡的力量會將我們導向惡道。所以輪回也是內心製造出來的,是內心的延續和呈現。比如餓鬼,代表永無滿足的極度渴求,這種心態被強化後,生命就會呈現餓鬼的狀態。阿修羅是代表嗔恨和鬥爭,當這種心態走到極端,生命就進入阿修羅的狀態。畜生則代表愚癡,除飲食男女外沒有更高追求,如果人也只是為了生存而生存,沒有任何精神追求,那和動物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可見,每種生命狀態都是內心的顯現。

   我們有什麼心念,就會產生什麼力量,最終造就與之相關的性格乃至人格,並影響生命未來的發展。我們現在的生命狀態,是由過去的所作所為決定。而現在的積累,又會形成未來的結果。所以,佛教特別重視生命的當下,也就是把握現在。唯識宗認為,三世中只有當下是實有的,過去和未來都是假有。因為過去已然過去,未來尚未到來。但我們怎麼知道有過去?正是從現有經驗中認識。我們為什麼知道有未來?也是從現有經驗去推斷。我們現在做了什麼,積累什麼生命經驗,就會導向什麼樣的未來。我們有能力把握現在,也就有能力把握未來,決定未來走向。

   《道次第》中,將業的特點歸納為不作不得、作已不失、增長廣大三點。也就是說,不曾造作的業無法感果,已經造作的業不會失去,不僅如此,業力還會繼續發展。我們懂得業果之理後,就要積極止惡行善。因為惡行會招感苦果,而善行會招感樂果。即使從自私的、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只有止惡行善,生命才能進入良性迴圈,才能有光明前景。否則,我們自己就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首當其衝的受害者。

三、中士道

   中士道的修行目標是解脫,這就需要知道:究竟要解脫什麼?又靠什麼去解脫?因為修行也像打仗一樣,需要知道敵人是誰,又以什麼戰略擊敗對方,才能有的放矢,有效進行對治。

  1.輪回是苦
   輪回之根不在別處,就在我們內心的惑和業。惑,是無明我執;業,是煩惱和由此造成的業力。所以,真正要解脫的不是某個環境,也不是某些外在現象,而是產生現象的根源。否則,我們會有永遠對治不完的問題。

   然後,我們還要意識到輪回的過患,意識到輪回的本質是苦,這是修習解脫的前提。如果我們覺得外邊的世界很精彩,覺得無盡的輪回很有趣,怎麼會捨得離開,又怎麼會發起出離心呢?包括很多佛弟子都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很順利,再學點佛,心態也不錯,保持這種狀態就好,何必修什麼解脫?這就是因為我們對輪回之苦缺乏認識,所以把虛假當做真實,把短暫當做永恆。當我們身處順境時,想不到這一切都是幻滅的,是不可長久的。惟有透徹輪回本質,我們才能居安思危,充分利用現有生命,為未來做好準備。

   關於輪回之苦的思維,《道次第》主要從總苦和別苦兩方面做了介紹。

   其中,總苦又分八苦和六苦兩項。前者為我們熟悉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熾盛八苦,不再一一展開解釋。後者為無有決定、不知滿足、數數捨身、數數受生、數數高下、無伴之過六點。一是無有決定,我們在輪回中不斷轉換身份,和眾生的關係也不斷改變,時而結為親朋,時而反目成仇,不可貪愛。二是不知滿足,我們對欲望的追求永遠不知滿足,並由此帶來無盡煩惱。三和四是數數捨身、數數受身,我們不斷經歷生離死別的痛苦,看到別人死亡時固然難過,自己要離開世界時,更是萬般不舍,痛苦難當。五是數數高下,我們的世間地位時高時低,時而貴為國王,時而淪為乞丐,時而萬眾景仰,時而遭人唾棄,就像遊戲一般,無須留戀。六是無伴之過,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沒有任何人可以攜手同行,即使同時遭遇死亡,也會隨業風各自飄蕩。

   別苦則對輪回中的不同處境作了剖析。六道中,不僅三惡道充滿痛苦,即使在人、天、阿修羅這些善道中,同樣充滿種種不能自主的痛苦。因為輪回的本質就是惑和業,就是一台不斷製造痛苦的永動機。人類的所有努力,包括五千年文明,無非是為了緩解由此而來的痛苦。我們不斷賺錢、不斷改善環境,歸根到底,是為了緩解內心的某種饑渴,某種燥動。但緩解只是暫時的,痛苦卻從未停息。不吃飯就會挨餓,天冷了就會受凍,不睡覺就會疲勞,只要不去緩解,這些痛苦時刻都會發生。而所謂的快樂,只是痛苦出現時使之得到暫時緩解。我們用吃飯來緩解饑餓造成的痛苦,並由此獲得暫時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是有限的,如果吃飽後不及時停止,快樂立刻會轉為痛苦。可見,這種快樂並非本質的。

   那麼,有沒有本質上的快樂?無論何時享受、無論享受多久都快樂的事?有人說:生起善念就能帶來本質的快樂。這個答案似乎有理,但我們要看到,在凡夫的境界中,即使心生善念,也可能因行善被誤解或沒有回應而痛苦失落。因為這種善念不是純粹的,還夾雜著其他各種心理,是有限而有漏的善。惟有無限、無漏的善,超越輪回的善,才能帶來絕對的快樂。而我們現有的凡夫品質,則決定了這種長久的、無法根治的痛苦。

  2.發出離心
   當我們認識到輪回的本質是苦,認識到現有生命品質的過患,就不會對輪回中的盛事抱有任何期待,從而希求解脫,這就是出離心。出離心有程度和純度的不同,惟有透徹輪回之苦,出離心才能發得真切。否則的話,那種出離心是有水分的。就像很多鬧著離婚的夫妻,總在吵也總沒離。原因就在於,其中還有愛恨交織,或有種種責任牽掛,所以念頭始終搖擺不定,無法決斷。若無絲毫感情和責任的羈絆,就會對婚姻生起強烈的出離心,分手也就勢在必行了。其實,我要出離輪回的願望,和我要離婚的用心狀態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所緣。一是要出離輪回,一是要離開家庭。雖然物件不同,但願望的性質相同。所以說,能否出離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對輪回還有沒有眷戀,還有沒有不舍。如果沒有這一切,當下就是解脫的。問題在於,我們雖然有了出離的願望,但這一願望並未純粹到沒有任何雜質,或是強烈到沒有任何干擾。所以,還要配合相應的手段,使出離心得以壯大。

   中士道的修行,是通過發起出離心而達成解脫。通常,只是把出離心作為願望來說明,但我認為,也可把它理解為一種出離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空性見。從這個角度來說,出離心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世俗的出離心,一是勝義的出離心。當然,這部分可以歸到空性見再講。

  3.解脫的方法
   解脫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是幫助我們建立一種和解脫相應的生活方式。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是和輪回相應,和煩惱相應的,這就決定我們要流轉生死。我們想要從中出離,必須從生活方式開始改變。所以,佛陀不僅為出家行者制定了沙彌戒、比丘戒,還為在家居士制定了五戒、八戒。不少人把戒律看做束縛,甚至看做對人性的禁錮。事實上,佛陀制戒的真正目的絕非束縛,而是幫助我們建立和解脫相應的生活規範,説明我們究竟獲得自在。如果說是禁錮,那麼,它只是對凡夫串習的禁錮。就像為維護社會安定需要將罪犯收監改造一樣,為了獲得內在安寧,也需要將某些製造混亂的串習禁錮起來,有針對性地加以轉化。如果任由罪犯作惡,整個社會將一片混亂;如果任由串習活動,整個身心將躁動不安。所以,佛陀特別制定了種種戒律,通過對生活方式的規範來安頓身心,重建秩序。

   然後是定,雖然持戒可以使生活變得簡單,把內心趨於清淨。但這不等於沒有妄想,所以還要進一步修定,將心安住在正念上。否則,第六意識會不斷展開活動,不斷翻出念頭。就像一潭佈滿淤泥的水,稍稍一點波瀾,就會攪起大片雜質,使心進入混沌狀態。所以需要通過修定將所有念頭平息下來,當雜質被沉澱後,觀照力才會生起。其實,心是具備自我觀照和檢視能力的。只是我們總被外在事物牽制,總在不斷攀援,總在掀起內心波瀾,從而忘失了這種觀照功能。定的修行,就是對種種心念進行管理並使之平息。

   在這個前提下修觀,才能照見空性,喚起內在的解脫能力,從而斷除無明煩惱。當心在覺醒狀態下,煩惱是沒有力量的。就像虛空顯現的種種影像,儘管來來去去,卻不可能粘著其上,染汙虛空。所以,見道就是見到空性。然後還要修道,將塵封已久的阿賴耶識進行清掃,這一過程,需要到十地才能完成,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此時,我們的生命版本就得以升級,生命品質就得以改變。

   以上就是解脫道的修行步驟。首先通過戒定慧清除輪回之因,進而喚醒自身的解脫能力,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涅槃。涅槃並非死亡,而是內在的寂靜。獲得這一能力,就會永遠處在喜悅、祥和的狀態中。這種快樂無須花錢去買,無須刻意尋找,也無須通過外在環境來營造。因為它是來自生命源頭,會源源不斷地向外流淌,這就是解脫之美,涅槃之美。

   現在,多數人對解脫都很陌生,甚至不再奢望,這和修行傳承的中斷有一定關係。事實上,解脫並沒有像想像的那麼艱難。因為解脫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內心本具的能力,只要認識到了,然後熟悉它、使用它就是。將來,我們會把解脫作為重點來弘揚。在此之前,還要著重于基礎建設,因為解脫需要相應的前行和心靈環境為基礎。禪宗講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但不是人人都能在善知識引導下豁然開朗,桶底脫落。事實上,只有極個別的上根利智才能在那石火電光的一瞬見道。所謂上根利智,並不是我們所以為的聰明人,而是煩惱障極薄,就像窗紙那樣一捅即破。如果煩惱厚如高山,堅如鋼板,恐怕十方諸佛也是無可奈何的。

四、上士道

   從解脫的角度說,三乘是共同的。聲聞乘講解脫,菩薩乘也講解脫,不同的只是解脫手段。我們可以通過修學《阿含》解脫,也可通過修學唯識、中觀來成就解脫。雖然方法不同,但所獲能力是相同的,所謂三乘同坐解脫船。

   當我們有了解脫經驗之後,看到芸芸眾生還在輪回中為蠅頭小利周旋,為此造作墮落惡業,就要生起悲憫之心,將這一經驗和眾生分享。從這個角度說,菩薩道就是解脫道的延伸和圓滿。所謂延伸,就是把解脫的經驗延伸到眾生身上。不僅追求自己解脫,同時還要帶領著一切眾生走向解脫,這個過程便是菩提心的修習,慈悲的修習。成佛所成就的,就是佛菩薩的內在品質,就是無限的智慧和慈悲,二者缺一不可。正如宗大師在《道次第》中所說:方便與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所謂方便,就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種種手段。

  1.修智慧
   以往,某些宗派在修行上比較強調無分別。這一觀念流傳至今,使不少學佛者都以為,修行就是不分別,不需要學什麼經教,不需要想什麼問題,坐下禪修才是正經。但究竟坐在那裡幹什麼?事實上,不是打嗑睡,就是打妄想。禪修是為了明心見性,但我們究竟要明的是什麼心?見的是什麼性?究竟怎樣去認識?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這就是因為沒有正見。這樣的話,很可能會把不是真正要見的當做真實,或是把修行出現的一點感覺當做究竟。修行需要經歷內心調整,這是離不開分別的。所以學佛應該從分別到無分別,而非直接從無分別入手。在《道次第》的修行中,從道前基礎直到止觀,都在通過分別完成的。

   現在的認知心理學也意識到,人的心態和觀念有莫大關係。若要調整心態,必須從改造觀念開始,否則,這些觀念會不斷製造身心、社會等各方面的問題。怎樣調整觀念?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對世界已形成固定的看法和認識模式。現在必須對這一模式重新審核,並以佛法正見進行調整。所謂正見,就是對世界的如實認識。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對世間萬象才能了了分明,不增不減。如果用來觀察的眼睛就有問題,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扭曲、模糊乃至完全錯亂的。

   而所有的認識又會對人生產生影響。由正確認識發展出智慧,由錯誤認識發展出煩惱。認識到其中分歧,我們面對每件事,都要以佛法智慧去考量,去判斷。通過正確的觀察修,將正念逐步替換原有的錯誤觀念,使內心逐步接近見道的狀態。此時再輔以無分別的力量,就能直接契入了。所以無分別要以分別為基礎,以此糾正錯誤的觀念和心態。缺乏這個過程,我們很難從心靈誤區中走出。即使勉強自己坐下去,也不過是在一大堆煩惱中糾纏,或者將妄想誤以為修行境界。所以從修智慧的角度來說,必須有正見指導,這就像地圖一樣,是我們抵達目標不可或缺的指南。

  2.修慈悲
   慈悲也就是悲憫之心,這是每個人都具備的心靈品質。但我們的慈悲極其有限,且若隱若現,極不穩定。而佛菩薩的慈悲,則是無限的大慈大悲。為什麼人們都願意稱念觀音聖號?原因就在於,觀音菩薩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平等的悲心。當我們達到這種心靈品質時,就與觀音菩薩無二無別了。

   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標?就要發起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空性見為三乘共因,而菩提心則是大乘不共之因。《道次第》中,以形象的比喻說明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像耕作,土地、陽光和水是植物生長的共因,而播下的稻種、麥種則屬於不共因。播下稻種,就會收穫稻米;播下麥種,則會收穫麥粒。無論播下什麼種子,生長所需的條件是相同的。佛法修行也是同樣,三乘都要成就空性慧,為共因。惟有大乘才需要發起菩提心,為不共因。反過來說,惟有發起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薩行者。否則,即使讀誦大乘經論,修學大乘法門,依然不是合格的大乘行人。

   當然,這不是說聲聞人就沒有慈悲心。因為聲聞乘同樣修慈悲喜舍,同樣住持佛法、弘化一方,同樣有許多慈悲利他的行為。不同的是,聲聞的慈悲是隨緣而行,而大乘的慈悲是有承擔的,是將利益一切眾生作為使命,盡未來際、永無疲厭地去做。這樣的慈悲,就要通過菩提心的修行來成就。

   菩提心大體可分為三類,分別是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願菩提心,就是我要盡未來際利益眾生的願望。行菩提心,就是將願望落實於行動中,以六度四攝廣泛利益眾生。勝義菩提心,是證得空性後,從中生起平等無限的悲心。

   在實踐菩提心的過程中,我執是最為重大的障礙。有些人可能就說:我為什麼要利益眾生?還有些人覺得:我對眾生不感興趣。因為凡夫所行的慈悲是建立在自我感覺上,有好惡,有取捨。要對所有人平等無別的生起悲心,而且是發自內心的願望,談何容易? 

   所以,宗大師在《道次第》中為我們安排了兩種修行方法,一是修七因果,一是修自他相換。

   修七因果,就是要思惟一切眾生和自己在無盡輪回中曾互為親人,通過這一認知,解決我為什麼要利益眾生的問題,因為人們對親人還是願意利益的。之所以不願利益其他人,正是覺得他們和自己沒關係。這就需要認識其中關聯,然後再培養對他們的好感。

   修自他相換,就是要把對自己的關注轉向一切眾生。我們為什麼對眾生不感興趣?其實,無非是對自己或自己喜歡的人更感興趣,覺得沒人比自已更重要。當我們建立這種自我中心的串習時,自然無法平等地利益他人。現在,就要通過角色互換來完成轉變,將對自已的愛戀和執著轉向眾生,將對眾生的冷漠和放棄轉向自已。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思維我執帶來的過患,思維利他帶來的利益。通過這種思維我們會發現:生活中,凡是過分在乎自已的人,必然煩惱重重,因為他總在得失中計較,總在懷疑自己受到傷害。而那些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反而是快樂自在的,因為他們心中只裝著眾生,已經容不下那些為自己算計的煩惱了。

   通過這些思維,就能逐步淡化我執,發心利他。除了座上的觀修,我們還要在座下實踐種種利他行,使心量逐漸打開,慈悲逐漸生起。那樣的話,不僅我們自己會感到快樂,周圍的人也都會喜歡你,接近你。關於菩提心的具體修法,可根據修學菩提心的六講光碟來學習,其中有較為詳細的介紹。

五、結束語

   以上,將《道次第》的內容大致作了介紹。凡用心學過《道次第》且方法對路的,都能對佛法生起信心,並將心行導入解脫軌道。希望大家對這一階段的學習引起重視,根據我在研究所講的一百多講《略論》課程認真學習。奠定這一基礎,將來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能穩紮穩打。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