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千眼開好識塵
對於教理不通,光是做功夫,也是一種偏差。並非修禪不對,而是沒有智慧的禪,很可能發生鬼定。鬼定就是五陰境界的定,我們對《楞嚴經》所言五陰境界要搞清楚。再來講第六種病。
「六、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墮地獄」。佛涅槃後也有位弟子叫扇提羅,打坐工夫非常好,一定好幾天,實際上不是定,那叫「熬」定,硬撐來的,「名利坐禪」,給人看的。過去在大陸也碰到很多這種情形,記得年輕時初學佛,聽到杭州某某廟子有人閉關,那時沒看過人閉關,不知閉關幹什麼?你喲喝了半天進去一下,看了要供養,人坐在裏面打坐,四周圍著玻璃,給人看的。當時雖然沒有深入佛法,卻覺得不是味道。
另外還有一件也是我親眼所見,我經常拿來跟出家同學說笑。抗戰勝利,從峨嵋山下來一個和尚,自南京到杭州,抗戰八年未到杭州看西湖,第一個願望,萬事不管,先看看西子無恙乎!西湖廟子不多,大家都曉得峨嵋山來了個大和尚,有道,問之不知其名,戴頂斗笠,一天到晚雙盤坐在那裏,座前鋪塊毛巾,擺個洗臉盆。晚上回去,呵!一臉盆的錢。我心裏納悶會是誰呢?一定是熟人。我一去看果然是個認識的和尚,他閉著雙眼,我們兩個講話,知道他為蓋廟子而來,他問我怎麼也到杭州了?我說我家鄉在這兒,回來要先跟地頭蛇打個招呼,這是玩笑話。我問他搞了多少了,他說不少了。我告訴他趕快回去,他問為什麼叫他回四川?我說你再不回四川來不及了!出家人不懂時局變化。這是真實之事,我不講人名。
然而你說那人沒有佛法嗎?的確有一點,他是修淨土的,我們雖然說說笑笑,開他玩笑,但對他還是很恭敬,他在峨嵋山,的確有一套。峨嵋山有座捨身崖。萬丈懸崖,有許多人為祈求父母病癒而許願從捨身崖跳下去。捨身崖靠西康大雲山,西藏人帶肉必用布覆蓋。否則就被紅嘴老鷹叼走。紅嘴老鷹專吃人肉,在捨身崖下等人往下跳。這個和尚做了很多好事,在捨身崖沒有路走,他想一個人慢慢走下去,有一次一不小心失足滑下去,結果還是沒有捨身。我問他怎麼回事?他說他也不知道,好像有人抬著,到了下面都是大岩石,走了三天路才回本廟,你看多高啊!他還是有一套,盤腿坐在那裏,多少有「名利坐禪」之嫌,若真為了名利坐禪,如扇提羅,死後墮入地獄。
入定不易莫陷定難
「七、設證得禪,即墮長壽天難」。要注意!這是真正坐禪,雖然沒有學理,真坐禪入定絕對可以長壽。不過,在佛法來講,學佛是求解脫,不求長生不老。佛法講三災八難,長壽即是一種災難,一個人活得老不死是災難,還有坐禪坐得好,「升天」也是災難,升天福報大,福大即是災難,「貧窮布施難,富貴發心難。」在佛法言,長壽天、福生天、廣果天,都是八災難之一。但話說回來,真能坐禪得定,長壽不是問題,如果諸位只求長壽,要多打坐,此話絕不假。「設證得禪,即墜長壽天難」,假設證得了禪定,便墜在長壽天,三災八難中之一難。話雖如此,如果你真有本事有工夫到達長壽天,一轉而證得菩提而解脫,我並不反對。
「八、如水乳禪,教授學徒,紹三塗種子」。譬如念咒子、聽聲音,以各種各樣的工夫,本是權巧方便,卻當做是真禪,這是「水乳禪」,牛奶加水,走了樣的禪,拿這種方法來教授學生學禪,結果種得是三塗種子,地獄:俄鬼、畜牲下三塗。
「九、四眾不沾真法之潤,轉就洗漓」。自己沒有真正去作修證的工夫。
律以心戒為宗
律師十過者,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淨名訶。二、執律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三塗。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水乳。八、不依聖教傳授,誤累後生。九、四眾不沾真法之潤,轉就澆漓。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
「律師十過者」,此「律師」是佛教中戒律的律師,不是法律上打官司的律師。律師所犯的十種錯誤有:
「一、但執外律,不識內戒;故被淨名訶」,一般講戒律的人,只知外形的條例,好比學法律不研究法理學。換言之,不研究法律哲學。例如四書五經、漢律、唐律,乃至宋元明清律是中國的法律哲學,建立在人倫道德上;而《禮記》等於中華民族五萬年的一部大憲法,也是最重要的法理學,所以我經常鼓勵學法律的人研究這本書。一般學校念的法律,不是大陸法系就是海洋法系的西方法律系統。我們的法律是參考日本演變而來,而日本則是學西洋法律,吾人自己的漢唐宋元明清所構成的法律系統,則無人研究。把自己的法律系統研究廣,再配合禮記和佛教大、小乘的律學,一定是一部非常偉人的法律著作。這是講到戒律,順便一提人類道德重整的問題。
那麼,他說一般守戒律的只注重外形。譬如吃素,有許多解釋,可以說不在戒律範圍內,也可以說在戒律範圍內,因為生病時可不必,為什麼呢?因這些問題是偏於外在的,那研究起來多了!戒律最主要的是內心的起心動念,心滅了,菩薩戒律八萬四千法,都不犯,一切都在起心動念,動機有一點錯誤就犯戒,此是菩薩戒律。拿普通話說,「居心何在」。
所以他說一般講戒律的只曉得執外律而不識內在的戒律,內在沒有定力,一起心動念就犯戒。真講戒律,大乘戒律,妄念不斷等於是天天在犯戒,不管什麼妄念,甚至善的妄念也已經犯了禪定戒——根本菩提大戒。
「故被淨名訶」,「淨名」即維摩居士。佛的十大弟子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也被維摩居士訶責。有兩個比丘犯戒,其罪應墮無間地獄,兩個比丘煩惱得要命,心理受自責自譴的壓力快要死了,後來被維摩居士痛罵一頓,連優波離律師也罵過去。結果兩個比丘聽了維摩居上的話後,當下悟道證得菩提。這是內律的道理,心念的關係。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諍不如共識
「二、執律名相諍計是非,不識見心苦集」。只抓到戒律的名相,名即是觀念,邏輯的概念;相即是現象,戒律的條文是戒相。他說一般研究戒律的,只曉得抓住戒律外表的名相,因此沒有變成守戒,反而在心理上專門觀察別人的是非善惡,這本身已經犯了戒。看這個也不對,看那個也不對,那個人眉毛打個結,他為什麼不開心……,一天到晚觀察人家,這是錯誤的!守執戒律的名相,因而變得「諍計是非」,在是非心上計較。
我經常告訴同學,善惡之心的分辨就是是非。人類社會一切道德教育、法律、法治、民主等等人倫之道,就是明辨善惡是非,這是人道,很好。但是講形而上道,明辨善惡的觀念太厲害,即是非心太切,搞得嗔念太大,並且有許多是執在自以為是的善裏,便很有問題。「厚善薄惡」也是一種嗔念,對壞人看不慣,無法包容,沒有慈悲心,也是一種錯誤。
這是戒律內在的範圍,真正研究起來非常難,它不像普通人世間的法律,人世間的法律是比較刻板的,碰到了這個行為,以這個行為的事實來做判斷;戒律是除了事實,更重進一步追究心理動機。至於佛法究竟的戒律,管你心理善惡是非動機,任何一個動機都是錯,都是比量,都是非量,這就嚴重了!所以說起心動念都是犯戒。
「不識見心苦集」,他說只知執著戒律的名相,諍計是非,善惡心分別過激,自己不能反省,執著了見取見、戒禁取見,心理充滿了苦,要滅掉一切苦,達到滅道,就得道了。等持三學心在道。
「三、然戒定慧相資方能進道,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戒定慧是三位一體的。曉得持戒,持心念之戒;曉得修定,做工夫;曉得參慧,戒定慧三樣,平等平等,不可缺一,而且要真誠,不可輕忽。「才能進道」,戒定慧等持,才可以談進入修道的範圍。「但律不慧不禪,何能進道」,光曉得成律,智慧沒有,功夫也不到,如何開悟證道?
「四、弘在名譽,志不存道,果在三塗」。動機在標榜持戒,不要等譭謗人家,其實已有譭謗他人的犯意。為了名譽而遵守戒律,真正的動機、發心並不是為修道,這個果報是墮落三惡道。外表看起來是做善事,實際上,善的外形會招來惡果。
「五、不遵遺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禪師、法師、律師,三種各異有所偏差,所以我常告訴大家修四念處,不淨觀、白骨觀、安那般那數息,都是四念處的範圍,(註:四念處又名四念住,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是觀身不淨;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法念處是觀法無我)不依念處修道,不依木叉而住,不管你修哪一個宗派法門,都是在破壞佛法,不是真正的修道,你看有多麼嚴重!
「六、執律方便小教以為正理,而障大道」。戒律沒有研究清楚,專門抓住細行來否定一切大行為。這點尤其青年同學要特別注意!不但學佛如此.一個人幹事業也是如此。據我自己的經驗,人,做任何偉大的事業,有個最大的弱點,喜歡在小事情上表現自己的精明,而且往往喜歡把自己的聰明用在小地方上。因此人很少有大英雄、大豪傑。大英豪小地方他一定知道,不知道那叫大糊塗蛋,不叫大英豪,但是知道了根本不在意,這是最難的,細行都知,而見地、著眼在大處,那才是大丈夫之行。
這句話,請青年朋友注意了!不但學佛如此,就是在世間做一個了不起的人,也應如此!我們讀史書經常可以看到「小人」,秦漢以後不大用「小人」,漢朝歷史叫「抽入」,閩南話也叫「細人」,一點也沒錯,在小地方計較。我們學做人,尤其學佛,要把心胸、氣度放大。不過,我經常有經驗,某人本來蠻好,一學佛、一打坐,一下子變得大概踉找一樣越來越小了!最後變成「人扁」了!
這裏《宗鏡錄》說不要執律小教的方便,以為是正理而障礙自己的大道,應該在小處要知道,而在大處著眼。
「七、師師執律不同,弘則多加水乳」。佛法從佛弟子以後,各個宗派、祖師,戒律規矩每個廟子不同,佛法變成牛奶加了水。「師師執律不同」.每個老師所執戒律不同,雖然在弘揚戒律,若是加進自己主觀的意見,那等於滲水入乳。
「十、非止不能光顯三寶,亦乃破佛法也」。法師、禪師、律師,每一種都有十種毛病。永明壽禪師非常客氣,實則從佛說的經典中全部節錄下來並不只十點,他老人家已經筆下留情,只列舉十點叫我們反省。
永明壽禪師為什麼要提出這十種過失呢了?因為上面引用《楞嚴經》直接告訴我們怎麼明心見性?從這一段開始,要慢慢告訴我們修持方法以及悟道。
「是知若不觀心,具如上之大失」。這是永明壽禪師的話。所以要瞭解,真正修行,若不向心念上觀心反照,就會發生上面所講三十種偏差的過失。
如大智度論云,菩薩摩訶薩,若欲不空食國中之施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講,走大乘道的人,要不空吃人世間一口飯,你就要研究如何智慧成就、超凡入聖。摩訶即「大」,菩薩摩訶薩翻譯成中文即「大菩薩們」。菩薩梵文是菩提薩埵,簡稱菩薩,中文不好翻譯,勉強翻譯即是有道、成道、得道者為菩薩。中文剛開始也有翻成大土,後來覺得不恰當,又翻成開土。後來又認為這兩個翻譯仍不夠圓滿,乾脆音譯原文,叫做菩提薩埵。
菩薩摩訶薩假使要不空食人世間一粒米,換言之,沒有成道以前,消耗了人世間生活的米糧,都還是欠債,將來要還的。尤其出家有一句話:「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要想不空食國人的布施,應當修學般若波羅蜜大智慧成就,要求大徹大悟。
又寶梁經云,若學大乘佛法者,受施主摶食如須彌山,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如不學者,若未墮僧數,十方無唾地處。
這裏講,你們要修大乘佛法的人,不管在家出家,自己專門去修持,接受別人的布施,受施主的一摶食就有如須彌山那麼多。佛法中關於飲食分為好幾種。人吃的飯叫摶食,又叫段食,一天三餐,加宵夜四餐,再加點心五餐,若再加喝茶信仰就六、七餐了,分段吃。中國人吃飯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飯用手抓;新疆人吃抓飯,一手捏起一團飯叫一摶食。段食以外有思食,思想是一種飯食。欲界眾生靠段食;天人境界是思食;入定的人吃什麼飯?思食,真正入了定,舌識不動,鼻識不呼吸,《八識規矩頌》提到「眼耳身三二地居」,與這個道理有關。佛說修大乘佛法接受人家一碗飯、一摶食的布施,就像須彌山那麼多。你要曉得吃一口飯很不容易,那都是社會上許多勞苦功高者的付出,我們才吃得到,你不修道沒有成就,欠的都是帳。「受施主衣,可敷大地」,受施主布施一件衣服,甚「如不學者」,修道人不好好學,即使接受一件衣也還報不了,因為這都是社會大眾功勞、血汗的成績,我們憑什麼該享受?學佛的人要曉得這個道理,如果你悟了道,可以還,那還的方法很多。
「若未墮僧數」,所以出家要真正做一個僧,什麼僧?要證果悟道,做個賢聖僧,那可以。不然,「十萬無唾地處」,換言之,不修行不成道,空過一生,儘管這個世界土地這麼大,連吐一口口水那麼丁點大的地方,都沒有你的份,你非墮落不可。有那麼嚴重!
「無唾地處」是佛在印度形容而翻譯成中文的文字,假使不用梵文詞句翻,直接以中文翻譯就是他生來世「無立錐之地」,站都沒有你站的地方。換言之,沒有人身給你變啦!這塊土地你還有資格站嗎?沒有資格在地球上站,因為你再變出來就不一定是人啦!這都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不要搞錯了。
學問之道
維摩經亦云,敬學如師,才起學心,便有為人天之分。
《維摩經》也說,真正學佛修道的人,要發起真正的恭敬心。對任何一種學問知識,尤其佛法的見地,要敬它,不是敬老師,這個學問本身就是老師,就是佛在這裏也一樣,會「敬學如師」。只要真正發起對人、對法、對學問的恭敬心的人,你發起這種修行、學習的心,便有人天的立定點甚至已經天人合一,超越人世間了!
大家求學,往往因為好奇、喜歡、興趣,問他為什麼學?有興趣,這個話拿學佛來講。先打三百下手心,趕出山門外。這個「興趣」很難聽,其動機不是一種恭敬的追求心追求真理。所以《維摩經》告訴我們,求佛法一定要發起恭敬心。
「或聞宗鏡一句,定成佛無疑」。這是真的,《宗鏡錄》所輯全是佛經的精華,抓住其中一點,決定可以成功。
故法華經云,若有聞是法,無一不成佛,唯除未聞者,盲冥不信人。
《法華經》說「唯信能入」。這個不是迷信之信,要正信,要自己證進來的信。當然正信前總有迷信的一段過程。我經常跟朋友講,你不要搞這個玩意,搞這個要問自己發瘋沒有?硬發瘋摸進來,還必須具備一個肯上當的心情,發瘋要上這個當,你把它抓一下看看!它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其實不但學佛法,任何一門學問,不發「瘋」不會成功的。你說你聰明,這個東西研究研究,一副專家很懂的樣子,戴個厚厚的手套,表現得很聰明,實際上這種人反而是個大笨蛋,百無一成,因為他自以為聰明。
所以要誠敬心,以誠敬心由肯放手投入的「迷」信而進入正信,無有不成功的。
一個儒生的佛緣
若已聞者,皆是曩因既受衣珠,曾親佛會,不可放逸,須志披尋。
這是告誡我們的。假使已經聽聞到,也都是過去生的因緣,不是這一生的因緣,「曩」即過去。佛家講三世因果,不是這一世的因緣,而是多生的因緣。譬如昨晚找資料,偶然翻到二百多年前清朝人寫的一本書,很有意思。他說明朝末年滿清入關時,有個讀書人,不信佛的。過去的儒家不得了!對宗教觀念很排斥,看到和尚道士,理都不理,認為是妖魔鬼怪。哪像現在獎勵大專青年研究佛法,沒有這回事!年輕人搞這一套事,老一輩的人眼睛瞪得像鴨蛋那麼大,斥之為邪門、異端,門口貼張條子:「僧道無緣」,不要來化緣。這個人也是如此,學問、修養好,又有功名,明朝亡國,滿清入關,他也不出來做官,意志清疏,行止瀟灑。有一天跑到一個廟子的小庵堂,有二、三個比丘尼在那裏,他無聊隨便翻翻經典,看到《金剛經》,站在那裏不動。看完了講一句話:「我這個一生幾乎錯過了!」也不曉得怎麼了。此人回來以後就開始打坐,六年以後圓寂了!玉津雙垂,頭頂放光。儒家一般都不信的也都親眼看到。「玉津雙垂」,死時鼻孔流出來的不是鼻涕水,而是白玉一樣的筷子插下來,比燒的舍利子還高一點,玉津散掉就燒出舍利子。整個村莊風雲雷雨,異香三天。這是一個讀書人反對佛法,到了晚年幡然覺醒,最後得到這個成就。這就是正信的道理。這種人不是一生的因緣,「皆是曩因既受衣珠」。貧子衣中珠,《法華經》的比喻。這個「衣」不是我們身上穿的衣,把衣服脫了還有一件衣,是媽媽給我們用皮做的,不要本錢,是爸爸媽媽給的本錢,穿了幾十年,這件衣服裏就有無價的寶珠,你找到就成佛了!這是《法華經》上的形容。
「曾親佛會,不可放逸,須志披尋」,親自見到過佛說法,所以這一生有這個因緣,絕不可放逸,要立志把經典翻開、披開去找、去研究,不要買了經典放在那裏陳設給人看的,沒有自己去披尋。
忽遇緣差,空無所得。所以瑜伽論云,不緩加行中,又能如是勇猛精進,謂我今定當趣證,所應證得,不應慢緩。何以故?我有多種橫死因緣,所謂身中,或風、或熱、痧痰發動,或所飲食,不正消化,住在身中,或宿食病,或為於外,蛇蠍蚰蜒,百足等類諸惡毒蟲之所蛆螫,或復為人非人類等之所驚恐。因斯夭沒,於如是等諸橫死處,恒常思惟,修無常想,住不放逸。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他告訴我們大家,尤其年輕人,既然知道這條形而上的路,是為自己而學,為自己找生命的根源而學佛,就不能夠慢慢來。其他為謀生、為職業而學的知識也應該學,但是為形而上道,《瑜伽師地論》說:「不緩加行中」,拿上話講就是「慢不得」,不能說今天沒空,等到明天再來,要勇猛精進。他接著又說,人隨時可能死亡,你不要認為自己還年輕,人有種種的死法,身體裏或者一下風動,氣不對,或者高燒使你死;或者痰塞塞使你死;或者飲食中毒、胃潰瘍、消化不良,各種壞食殘積身中;或者在身外被蟲咬傷等等,有各種死亡。譬如前兩天媒體報導有個小孩在屋外棚架下被豬咬死,才幾歲的小孩,本來有七、八十年的未來,誰知道會被豬吃了指腳而致死。生命是很脆弱、最靠不住的,求真理、自己生命來源的這個學問,本可以遲疑。你說等等,兒女結婚,沒事再來,等一下又抱孫子……,來不及的,要趕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