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齋後語
證嚴法師

緣起
  
  一九八九年,
  
  證嚴上人發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
  
  出版以來,匆匆已經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
  
  證嚴上人開創了慈濟世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
  
  一路走來,也已經第三十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的十年,還是過去的三十三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沉浮在變化裡,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共同擠到公元二千年的門坎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裡,也望著二千年以後的未來,
  
  試圖探尋,公元二千年以後,我們將會去到哪裡?
  
  隨著「千禧年」的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可以找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
  
  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它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
  
  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沉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的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不安,
  
  殷殷期盼上人的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心不忍;
  
  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慧的話語,
  
  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煩惱心靈的苦湧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禧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在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並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典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
  
  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後一個月,
  
  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髮行】,
  
  虔誠祈求二十一世紀的全球人類,
  
  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靜思文化謹識

上篇(人間苦相)

地震
   地塊活動若得均衡,就不會碰撞;
   人的氣若能夠「和順」,就不會互相衝突。
   地震是地殼的熱能向外散發所造成。地球是活動的,當地塊互相碰撞便使地殼發生震動。換言之,地質的熱能散發不均衡時就會震動,而「地震」就是它消散熱能的方法。就地理學而言,「地動」是很正常的,但是震動時若超過了它的安全程度,就容易造成災害了。
   人世間若是「不動」,叫做「死質的形態」「死的形態」;就像身體一樣,有活動時才會不斷地新陳代謝,體內的細胞時時刻刻在增殖,同時滅除舊細胞才能再生新的細胞;有新的細胞,才能維護健康的身體。每一個人身體內的細胞,分分秒秒都在生與滅,這種生與滅是無時無刻、讓你無法感覺到的。就像地球一樣,分秒運轉不停,每一個時刻都在動,但是我們毫無感覺。這種沒感覺的動叫做「調和」,有感覺動的速度時便是「不調和」。發生不調和時,就會造成災害。
   例如乘車,車不動則我們不會前進,不能到達目的地,但是車子在動時,若突然間失去控制,一碰撞就會釀成車禍,甚至造成前後車互相追撞的情況。所以說,人生本來就是動態的,若超過了「動」的程度,就會產生災害,為什麼會有超過程度的情形發生呢?就是欠缺一分「調和」。地塊活動若得均衡 ——「調和」,就不會發生碰撞;人的氣若能夠「和順」,就不會互相衝突。
   【有感而發】
   如遇大地震,人人都要保持鎮靜的態度。不可慌張,也不可為了表示英雄氣概,而如如不動。
   我們要依自己所處的環境,臨機應變。譬如:在花蓮有空曠的地方可以逃避,應該跑到空曠的地方,以策安全。若在台北就不能跑了,因為台北地區都是高樓大廈,整棟樓房搖擺時,下樓梯非常困難,慌張地往外跑,比坐在原地更不安全,因此,應該就地尋找掩護的物體。
   苦難的起源
   人間到處都是險惡與苦難,只要是較具常識的有心人,
   絕對不會在人間醉生夢死,對世界的苦難視若無睹。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來人間施教,是為了救度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二字,意為「堪忍」,也就是說,世界堪忍事多,要在人間生存下去,就必須忍受諸苦。
   世間的苦難實在很多,有心者只要靜下來分析這個世間的形象,從自己本身推及他人,從人生再推廣到世間一切,就可知道人世間真是苦空無常、苦難偏多啊!
   苦難何其多
   看看現在的世界,觀察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可發現許多父子為了財產問題,導致父不慈、子不孝。也有許多人為了家庭問題,鬧得母女間的感情非常惡劣,這是一般家庭中,上下倫理的問題,真令人苦惱。
   除了家庭問題之外,社會現象也非常嚴重,每天一翻開報紙,就會帶給人一股惶恐不安的氣氛,因為現在的社會普遍充斥殺、盜、淫……等不良現象,這些都是陷阱。青少年一進入社會,若生起虛榮心與愛慾心,走錯一步,往往很快就會掉落陷阱中,無法自拔。
   此外,國際間也經常發生刀兵戰亂,國與國互相爭戰,許多國家因此而犧牲無數的人民,毀掉很多家庭,造成災難。這些人禍加上天災,致使慘劇連連,死傷許多生命。
   人間到處都是險惡與苦難,只要是較具常識的有心人,絕對不會在人間醉生夢死,毫不開心我們的生活與周圍的環境,對世界的苦難更不會視若無睹。佛陀是一位大智慧者,他雖然生在印度的皇宮中,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具有超人的智慧,除了開心自己之外,更關心普天之下的眾生。他深深體會到人間必須有聖教,才能夠突破世間的苦難,救濟人間的險惡與苦患,所以佛陀就是為了救度眾生而示現於人間。
   人世間,小自個人、家庭,大至世界,哪一天、哪一刻是安穩的呢?因此佛陀以「三界如火宅」來形容我們居住的地方,如同一個起火燃燒的處所,若不趕快尋找一條求生之路,就很容易被困在火宅中。我們若能走入佛教的殿堂裡,就可以時時探究世間苦難的來源,瞭解苦因、透徹苦源後,便能脫離火宅苦海。
   只因有五濁
   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世界,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的「欲界」。欲是我們心中追求物質享受的慾念,眾生的日常生活,無不耽戀於慾念,因為充滿慾念煩惱,所以才會受盡苦難折磨。
   有了慾念就有染污心,眾生本來與佛有同等的佛性,佛陀具有清明的智慧,能夠透徹人間的真理;凡夫因為有慾念,而染污了自己的心,所以什麼事都不清楚,不但在糊塗中過日子,還造了許多業。「污染」與「糊塗」,就是眾生與佛之間的差別。污染有五類,謂之「五濁」。
   濁是污穢骯髒的意思,反之則為清淨,例如將沙石倒入清水中會混濁不清,等到土石沉澱之後又會呈現清淨的水面;如果再將澄清的水翻攪搖動,又會再度變得污濁不清。因此,「濁」與「清」是兩種對立的現象。
   眾生都生活在五濁中,因為長期的見解不一致,互相製造分歧的觀念,而帶來業報;因有生命的存在,所以造成許多煩惱,因有種種煩惱,致使眾生互相殘殺,而帶來天災、人禍,如此連續不斷發生災禍,最後就會完全破壞。
   佛陀來到人間,首先探知問題的來源,再做診斷;診斷世界及眾生的問題,然後治療這些病源。
   因此我們應該時時反省,好好學習佛陀的精神,奉持佛陀的教法,為救度眾生而努力。
   五濁
   生在五濁惡世,應時時自我警惕、淨化身心。
   五濁是指見濁、命濁、煩惱濁、眾生濁、劫濁。
   一、見濁:眾生的見解複雜不單純,各人有各人的觀念、見解,因見解不一致,而招惹許多煩惱、苦厄。見濁即見解不能統一,十個人就有十種見解,個人的習氣和生活習慣都包含於「見」。因為凡夫都有不清淨的見解,所以稱為「見濁」。
   二、命濁:命是壽命,眾生因有業的牽引而來人間,每個人都受著分段生死的苦惱,為了這一期的壽命,只顧自己的生存、不顧他人而造惡,這種人壽命越長造業越多,所以稱為「命濁」。例如平常人為了維持生命,不知吞食了多少生靈,為了自己的生活、性命,不知造了多少惡業。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為有生命而造了無量的業;不只是人有生命,一切眾生都有命,而做人特別苦,有人說:「我真歹命啊!」這就是業,就是「命濁」。
   三、煩惱濁:在佛陀的教法中說,人有無量無盡的煩惱,如見惑、思惑等煩惱障,見思煩惱會障礙我們進取智慧,所以也稱為「濁」,人之所以不能成聖成賢,原因就在此。儘管我們一心一意想追求聖道,但是智識卻不能開通,這就是被煩惱所障礙。為何有此障礙呢?因為不專心精進於正道,卻偏向人我是非之計較,積壓許多煩惱,因此失去專心進取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被日常的見解與思想所障礙,因此稱為「煩惱濁」。
   四、眾生濁:生是生命,蠢動含靈皆包括在眾生中,即使是一隻蚊、蠅都有生命,世間所有會活動、有感覺、會求生的東西,都屬於眾生類,眾生一向是弱肉強食的。
   有一個喜好養魚的人,他對魚非常有興趣,於是買了一個大水箱,裡面的魚大小不一,五顏六色,應有盡有,而且較美麗珍貴的,一條價值好幾萬。這些魚在水箱裡悠遊自在地生活,依靠吃小魚來維持生命,正是所謂的「大魚吃小魚」。看那些大魚一張開嘴,就把活生生的小魚吞進肚裡,一口氣不知吃掉多少生靈性命?
   我覺得很感慨,眾生本來是平等的,就是因為眾生心你爭我奪,才會造成永不停息的刀兵劫亂。共同處在一個水箱的魚,尚且大魚吃小魚,弱肉強食,何況是人類呢?人也是一樣強者欺凌弱者。由於眾生彼此互相殘殺,結果造成世間的災害,這就是「眾生濁」。
   五、劫濁:「劫」是長久時間的意思,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劫。當幾十萬億年前,世界開始形成時,尚無人類歷史。然後漸漸繁榮進步、文明發達,這就是「成」與「住」。當文明發展至最尖端高峰時,便會開始慢慢破壞,我們現在的世間,不正是處於最發達,開始破「壞」的階段嗎?再經過幾千萬億年之後,世界將會完全破滅一「空」,這種由形成到破壞的長久時間,就是「劫濁」。
   【有感而發】
   人走路時,前腳向前走,後腳必須放開,並跟著趨前行走;若是前腳行走時,後腳不放開,必然寸步難行。
   同理,昨日之事已經過去,不要常常停留在昨天的煩惱,所有的人我是非,在剎那間都成了過往雲煙,若是還記得某個人說我的是非,對我不滿、對我不利,就會造成煩惱,所以我們若想斷除煩惱,就必須盡速將過去種種不好的形相從心中消除。
   待人接物也是一樣,不能以人我是非之心對人對事,不要想太多未來的事,只要做好現在的事就好了。
   生苦
   出生的那一剎那,全身所受的痛苦刺激,
   如同利刃將身軀一寸寸地切割一樣。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有五濁之污染、不清淨的苦相以外,與我們切身關聯的還有八苦,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八種苦。
   在這八苦之中,最常提到的是生、老、病、死四大苦,因為這是我們身體最直接的感受。
   生命存在的苦
   生的苦是眾苦交集的。每個人初出母胎時,都從母親十月懷胎的胞衣(子宮)中,赤裸裸地脫離,直接與外界的空氣接觸,接受風刀解體的苦與痛;所以,新生嬰兒都會因極痛的刺激而哇哇大哭。
   出生的那一剎那,全身所受的痛苦刺激,如同利刃將身軀一寸寸地切割一樣,但是很多人都說:「我已經忘記出生時的感覺。究竟痛到什麼程度,現在根本無法體會。」
   然而生之苦,除了脫離母體時,那一瞬間的痛苦之外,凡是有生命的存在就有苦,也就是說,自從母親生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口氣存在,無時無刻不為生存而承受痛苦,許多煩惱業力都聚集於生命存在時,使我們的一生中諸苦交集。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真的沒有一點煩惱與痛苦嗎?我想,除了重度智障者之外,每個人都會為自己將來的去向而煩惱。
   許多來到這裡的人都說:「師父,我想請教您,我該怎麼辦?」「師父,目前我遇到一些困難……」「我不知如何指導子女……」等等。總而言之,都是為事業、家庭、婚姻而煩惱;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煩惱。一切都因為我們有生命存在人間,累積過去的人我是非,並對未來抱持希望而產生煩惱。
   自出世到最終的一天,凡有生命存在的時刻就有苦,不只是初生時那一瞬間的痛苦,而是無時無刻都為了生而受苦,這就是「生苦」。
   一個育嬰的故事
   做人本來就很苦,一出生就遭人遺棄,更是痛苦。
   有一天,我到慈濟醫院探望病患,抵達醫院時,他們向我報告說:「有一名剛出生的嬰兒,被丟棄在別人有的門口,全身血淋淋,連臍帶都尚未處理好,警察人員根據附近居民的通知,馬上將這名棄嬰送到我們的醫院,現在正在嬰兒室接受醫護人員的照顧。」
   這個棄嬰長得非常清秀,而陪我同來的小兒科攻生,不斷用手去撥開她的眼睛,因為從昨晚被送來醫院到現在,她一直都緊閉著雙眼。我在旁邊站了一會兒,忽然間,這名嬰兒睜開了雙眼,醫師見狀就立刻說:「喔!從昨晚到現在,都不張開眼睛,師父來看她才把眼睛張開!」
   我就說:「你實在是業重啊!做人本來就非常苦,而你一出生就遭人遺棄,更是痛苦不過幸好你第一眼就看到師父,而且不只我一人,還有其他幾位師父。」
   這名嬰兒往後的人生是福是禍尚未可知,她之所以成為棄嬰,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是未婚媽媽所生。為什麼有未婚媽媽呢?因為現在的社會太亂了,一些女孩由於貪玩,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掉入陷阱,導致終身的遺憾,生下孩子後也不知道父親是誰?只好將她遺棄。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低能媽媽所生。現在有很多低能的年輕女孩,懷孕後,不知道自己即將臨盆,還在外面遊逛,小孩已經生出來了,也搞不懂是怎麼一回事,連同臍帶把全身血淋淋的嬰兒拖著走。過去我們幫助的對象,也有這樣的個案。所以,低能的媽媽生子後將孩子遺棄在街頭,造成棄嬰的情形也有可能發生。
   「未婚媽媽」真是社會的一大問題。尤其低能媽媽,更是社會的隱憂。因為,低能者大多是因血統的遺傳,一個低能者已經造成家庭很大的苦惱,若再增加要如何應付呢?
   有一位台北委員跟我說:「師父,我們去訪察貧戶時,發現有一家庭中的夫婦生了五個孩子,其中有三人精神異常。」
   智能不足仍不斷地遺傳下去,這個家庭除了低能者本身可憐外,更可憐的是其他的家人,他們的負擔實在非常重。
   五個子女中有三人不正常,為何會如此呢?在佛法中稱為業,在生理學上稱為基因問題,父母親的基因不調和,所以結合時造成子女混血上的異常變化。
   類似的個案很多,這樣的人生是不是很苦呢?
   老年悲歌
   只要生命繼續存在,就得面對「老」。
   年老時就得進養老院,是不是非常悲悽冷酷呢?
   只要生命繼續存在,就得面對「老」。比較一下老人與年輕人,當然是年輕人可愛,人的年紀一大,身體機能與腦力就會衰退,對於自己身軀的照料便容易疏忽,而且也缺乏這些活動的功能,於是變得骯髒、邋遢。
   有一位企業家陳先生,曾與我談論到人生的未來與前途,在談話中他無意間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師父,我周圍的人多數年齡都比我大,他們的事業也非常有成就。我常常聽他們說——年老令人非常惶恐不安。儘管他們都很富有、地位高、事業龐大,但是他們共同的心聲卻是擔心年老,覺得無比惶恐與孤單……。」
   年老時,的確很孤單;目前世界各國,尤其是愈先進的國家,老人問題越多。美國的老人福利雖然辦得很好,使老年人不必擔憂生活問題,但是子女卻離得很遙遠,一旦有病痛時,不知道有誰能去關心、照顧他們;日本也是一樣,不斷提倡與建養老院,他們認為一個家庭若有年老的人,就會造成負擔與拖累,所以每個家庭都把老人送到養院。這是先進國家嚴重的老人問題。你們想想看,年老時就得去養老院養老,是不是一件非常悲淒冷酷的事情呢?
   老人之悟
   曾有一位老年人來到醫院養病,他有子女,但是究竟有幾位我們不清楚。如今他生病了,還得離開家庭,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子女沒有好好照顧他吧!我們必須明白,年老即是苦。大家應該注意兩年事——
   第一,年老時,誰都無法讓我們依靠,唯有自己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體。
   第二,注意自己的心態。人與人之間應彼此善待,不管是俗親或法親,一定要時時刻刻警惕自己要有一分修養;若有這分修養,自然能受到子女親友的關愛,若不肯好好修養,嘮嘮叨叨難以伺候,便可能受到子女的嫌棄。
   現在大家都認為自己還年輕,其實,年老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就輪到我們了,所以應該好好珍惜現在,趕緊受持修行。
   【社會傳真】
   我們中國人說養兒防老,但是現在的台灣受到西風東進的影響,接受西方的風氣習俗,如今每個人都各有各的小家庭,兄弟分家,什麼都要分享,只有奉養父母不肯負責,有一個小故事說:
   一家三兄弟,自從父親去世以後,因為爭先恐後地搶著瓜分財產,所以由尊長為他們平均分配遺產。為了公平起見,以輪流分配的方式,有田者分田、有園者分園、有地者分地。最後,負責分配財產的尊長告訴他們,還有兩樣沒有分配——一件是豬舍和幾支母豬,另外一樣是他們的老母親。
   三兄弟一聽,馬上爭搶著分取豬舍和老母親,卻沒有人要奉養老母親。他們的母親,辛辛苦苦把他們三兄弟撫養長大,結果卻沒有一個人要爭養老母親,反而爭養老母豬,真是老母親不如老母豬啊!
   英雄最怕病來磨
   身體一不調和,就會影響精神;
   這種身心的痛苦,真是令人日夜難安。
   人在健康時總是不懂得愛惜身體,一旦生病,才知道健康的寶貴。病苦在佛教中稱為「四大不調和」。
   身體有四大「四大」是指地、水、火、風。
   ——是堅質之物,例如人身上之皮、肉、筋、骨等都可稱為地大。
   ——是身中的精血、唾液……等,人的生命必須靠水大的流通才能生存,所謂貧血、高血壓,都是由於血液、水分不調所導致的疾病,因此要調和水大才能得到健康。
   ——是人的呼吸,有呼吸才有生命,「人命在呼吸間」,在一呼、一吸的氣息流通中,人的生命才得以繼續維持。
   每次我進入加護病房,看見多數的重病患者,都依賴氧氣管輸送氧氣才能呼吸;所以說,欲維持生命就必須使氣息流通,如果一瞬間氣息不流通、呼吸暫停,就表示生病或病危。
   ——火大是指身體的暖氣,就是熱能。觸摸一個活生生的人體,都有體溫,表示生命的存在;若用手觸摸一個呼吸已停止十幾分鐘以上的人,就會感覺冷冰冰的,這就是死亡的象徵。但是體溫必須保持衡定,如果體溫太高也是一種病兆。
   一個人的身體,一定要四大調和才能稱為健康,而地、水、火、風的調和,就有賴我們日常生活的保養了。
   人間有地獄
   我無法形容生病的苦,但是大家如果到醫院看看那些病患,就可以深入體會其痛苦。身體受傷的人就是地大損傷,在外科病房中,可以看見有的人車禍重傷、腦破骨折;有的人腦部鑽孔再吊沙包;有的人腳骨上鋼釘吊沙包,真像極了鐵床地獄。也有鋸牙地獄,例如現在醫院中有一位年輕病患,因車禍而撞斷牙床,整個牙齒都掉光了,每天必須接受牙床與下巴的矯正治療,其景況如同處在鋸牙地獄中。更有內臟開刀、肚破腸流者,這都是人體「地大」受損傷的情形。
   若想瞭解病苦,就多到醫院走走、看看,那兒真是人間的地獄啊!
   身體一不調和就會影響到精神。多數人的精神,都受外界的環境所影響,而有些人則由於身體的病痛,導致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多病痛的人脾氣大都也不好,會因病痛纏身久久不能康復,心生厭煩,這種身心的痛苦,真是令人日夜難安。
   我常常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所謂「健康就是財富」,只要身體健康,即使家境貧寒,也能夠逍遙自在。否則,即使富有,也因百病叢生而痛苦,所以說,人生健康最幸福。
   【社會傳真】
   台北的一位委員告訴我:「有一位老師,年僅四十一歲,本來身體很健康,忽然間倒地不起,並且昏迷不醒,根據電腦斷層的檢查報告顯示,他的腦部中央出血。進行開刀手術後,至今尚未醒來。」
   本來腦充血是一般老年人或高血壓患者的問題,現在卻不只老年人才會罹患此病。聽說這位老師平常從未有高血壓現象,而且論年齡他並不老邁,但是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才轉一個身的瞬間,就可能終生昏迷不醒,除了他自己罹患重病之外,更帶給家庭一股愁雲慘霧。我們的身體,真是危脆不安啊!
   死的迷思
   「死」真是令人惶恐不安,死亡有哪些痛苦呢?
   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敗壞就是死亡;而精神上則是五蘊散離,五蘊包括色、受、想、行、識。當人的心識分離時,就面臨死亡的痛苦折磨。
   聽到「死」真是令人感覺惶恐不安。死亡有哪些痛苦呢?除了身體所有神經細胞破滅時所感受的痛苦外,還有精神上的愛別離苦——與最親最愛的人永別;六親眷屬圍繞身旁,哀嚎痛哭,難分難捨地哀聲告別,更增加精神上的痛苦。
   人與人之間感情較深者,即使短暫的離別都會依依不捨,何況是死別呢?人常執著於親子情愛中,臨死前若一息尚存、氣若游絲,有人就說:「他在等待最疼愛的人、最掛心的人。」一旦他所盼望的人到來,在他耳邊說:「我來了!」他就會嚥下最後一口氣。
   死往何處去
   這是人在斷氣前,生離死別執著之苦。而死後的神識(靈魂)茫茫不知所從,隨著中陰身七天一次生死,茫然無所依止,那才是真正的苦。
   學佛就是要了知生死大事,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從人與事的接觸中,磨練動靜自得、自在解脫的工夫。
   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人相處,時常會迷失自我。例如大家都知道不可有瞋恨心,而且聽課時都知道要有修養,不能發脾氣,不可迷惑,要以心轉境,不可心被境轉。聽課時覺得頭頭是道,但是日常生活中稍有不如己意的事,就起心動念,產生煩惱心;對外在的環境憂前思後,招惹煩惱、心不由己,那麼,到最後臨終時,也會茫然不知所從。
   所以,我們必須勤修戒定慧。心若想常處於定中,則必須善加修持智慧,欲修持智慧者,要好好守持規矩戒律,能守好規矩戒律則心自然常在定中,而能發揮智慧。這些都是一脈相連、息息相關的,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應有的修養,而生活修養就是為了求生死的解脫。所以,生死的解脫,就是我們平時修行的宗旨。
   有人說,什麼都要學,只有死不必學。我認為這是錯誤的,「死」一定要學,如此才能得知死往何去,而未來還要做哪些事,這是我們的學習方針;因為,「死」是一門大學問,我們要好好用心去瞭解。
   娑婆世界堪忍事多,我們既然生在娑婆,自然會受生、老、病、死的折磨,所以要專一心志地推究:生從何來?為何會老?如何是病?死往何去?唯有知道苦的根源,才會解脫諸般苦患。
   冤家偏聚頭
   不喜歡、討厭的人,偏偏相聚在一起,這是非常痛苦的。
   現今的世界,彼此互相仇視、怨恨、攻擊……,「怨憎會苦」的現象,處處可見。
   什麼是「怨憎會苦」呢?不喜歡、怨恨稱為「怨」;一看到冤家對頭就心生氣恨,稱為「憎」。與不喜歡、討厭憎恨的人在一起,當然是非常痛苦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個大障礙。所以,使人人彼此互愛,將每個人心中的淨土推廣至社會每個角落,這是很重要的。
   佛陀出現人間救濟眾生,就是希望人人有平和的心,彼此以愛對待,和睦相處。除了人與人之間要相親相愛,還要推及家庭,一個家庭中,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更要上下和睦、溫順相待,若不能和睦相處,就會互相違逆,家庭也會隱藏不幸的危機。社會也是如此,一個社會,若能人人彼此歡喜,意見一致,珍惜目前的自由與幸福,就會呈現一片安和樂利。
   如果能從一個社會再擴展至全天下,使天下和睦安寧,就能化穢土為極樂了。
   相愛常別離
   有的人雖然相愛,但是為了生活,卻不得不兩地分隔。
   怨憎會苦的相反,就是愛別離苦;怨憎相聚,固然痛苦,但是相愛之人別離也是苦。世間就是這樣,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愛的人卻不能共同相處在一起,即使相聚一處,時間也不長久,很快又會離別,所以稱為愛別離苦。
   有一天我到醫院去看看病人,踏入急診室時,剛好有一個患者被蓋上白布,我親眼看著這層白布覆蓋到他的臉上、頭上……
   醫生告訴我:「這位死者,是早晨八點多病發,送到醫院時已經九點多,而且呼吸已經停止。醫生們趕緊施以急救,經過半小時後,仍無任何反應,所以正式宣佈死亡。」
   我看到死者身邊的男女老少,每個人都痛哭流涕,這就是死別的痛苦。
   另一種是生離之苦。有的人雖然相愛而且安然健在,但是為了生活環境不得不兩地分隔。例如:當今有許多父母非常疼愛子女,不斷為子女的前途設想,眼看子女在台灣讀書的升學壓力很大,就認為若能將他們送到國外唸書,就不會承受這些教育的壓迫感,而且可以造就將來的前途;也有人怕兒子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不能繼續升學,又擔心兵役年齡到了,會被徵召入伍,因為替子女設想考慮太多,所以出現目前在台灣所流行的「小留學生」問題。
   子女小小年紀就被送到國外唸書,而先生的事業與家庭在國內,身為母親兼為人妻者就必須兩地奔波,有時候想出國照顧子女,卻捨不得先生在台灣無人照顧;回到國內照顧先生,又擔心子女在國外無人愛護,像這樣相愛之人兩地分離,是多麼痛苦啊!她不但怕子女在外學壞,又怕先生在此變了心,想想,這是不是稱為愛別離苦呢?
   身體健康的親人,兩地分隔固然痛苦,無常到來而死別更是難以言喻的哀痛,人間總難免有生離死別的痛苦啊!
   奈何求不得
   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追與求之間,
   究竟能找到幾位如意的人呢?
   每個人都是凡夫心,所求永無止境,今日求得一項,明日又想追求另一項;一生之中,每天都生活在追與求之間。尤其是現代的人特別強調「不追求就不能進步」,就因為要追求,所以造成社會人間的痛苦。
   偏偏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盲目的追求中,能找到幾位事事如意的人呢?多數的追求者,往往事與願違而痛苦憂惱,此謂之求不得苦。大部分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子女比別人優秀。一班學生四、五十人,他們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最優秀的一位;一所學校有幾千人,幾千人的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是學校中最優秀的學生;而在幾千名的家長之中,有幾個人的子女能滿足他的要求和理想呢?一個學校有幾千名學生,又有多少學生真正努力用功,得到自己滿意的分數?
   追求到的畢竟是少數,追求不到的必然佔大部分,身為父母者因求不到而失望,求學者因得不到理想分數而煩惱,這都是求不得苦。
   商場如戰場,創事業做生意的人,每個人都抱著戰戰兢兢的心,如同穿甲戴冑上戰場一樣,有的人以巨產投資事業,也有人借錢冒險投資,這都是一種賭注,能夠贏得勝利的人有多少呢?不論是學業或事業,真正能得到心想事成的,實在沒有幾人,這就是求不得苦。
   修行也是如此,有這麼多人想要了脫生死、想要成佛,到底有多少人能夠解脫?
   兩千多年來,除了釋迦牟尼佛能夠得大涅槃之外,到現在成佛者又有幾人呢?所以說,求不到真的是很苦。
   善用「色」
   「色」對凡夫而言,是一種障礙;
   對聖人而言,卻是完成志業的憑藉。
   五蘊亦稱為五陰,「陰」是聚集累積的意思,各種微細煩惱累積在一起,就產生「五蘊熾盛苦」。而「陰」是覆蓋之義,遮蓋而不得光明稱為陰。我們的本性本來是清淨光明的佛性,因為有種種煩惱,所以遮蓋了這分光明的本性,使良知佛性無法顯現出來。五蘊(五陰)所累積的煩惱有五種,包括色、受、想、行、識。
   「五蘊熾盛苦」的第一種是色蘊。「色」是躓礙的意思,有物質就會有障礙,例如人之所以有生、老、病、死,就是因為有身軀、生命,所以會有老、病、死等種種痛苦。除了生理上色身的痛苦之外,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這些雖然是屬於精神上的苦,但是也因為人有此身軀才有「追求」的痛苦。
   色即是物質,有物質的存在,就會障礙我們的本性,有身軀便會追求外在的物質境界,不論是物質或身軀,凡是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皆稱為「色」。
   《遺教經》說:「捨己眾他眾。」我們若想求得解脫,必須證得涅槃寂靜。欲取得寂靜要先捨己眾他眾,所謂「己眾」是指眼、耳、鼻、舌、身諸根耽戀於外在的境界,而形成種種色的障礙。人們耳聽聲、眼視色、鼻聞香、舌食味、身感觸,生起貪戀或排斥之感,五根接觸外在的六塵,使得內心的意念產生煩惱障礙,此即「己眾」。我們若能看透根塵界,五根不招惹煩惱,就可以借五根成就功德。
   色可以成就功德
   三十七道品中也提到五根五力,利用五根成就五力,這都是我們學佛的方法,可以轉煩惱為功德,修行必須靠色身,會修行的人能夠利用色身完成功德,不善修行的人有了色身就會生出煩惱。
   例如,慈濟功德會的志業,都是由每一個人的身體、意念完成的,若無這個身軀,怎麼有辦法成就濟世救人的功德呢?
   有一位委員的先生曾表示,他是抱持懷疑的心態前來花蓮,搭乘火車時發覺,整列的乘客有半數以上是慈濟的會員,他感到奇怪,到底那麼多人來功德會做什麼呢?究竟是什麼吸引他們?
   等他到達本會之後,他又發現到,這裡沒有冷氣設備,也沒有山珍海味,更沒有歌唱舞蹈節目表演。他實在不懂,為何大家如此熱忱,寧願汗流浹背,在酷熱的天氣下,千里迢迢地前來?而且無論他走到何處,都會聽到委員、會員們彼此打招呼說:「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有的人回答:「我昨晚回來的。」
   有的人回答:「我早上才回來!」他越聽越奇怪,不論是委員或會員,口口聲聲都說「回來」。但是仔細地想一想,他又說了:「難怪啊!大家都這麼懇切,原來是把慈濟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
   是的,慈濟就是由這麼多愛心人士所組成的大家庭,他們不只有愛心,更能身體力行、慇勤推動,把愛心落實在行動上,憑借的就是色身的推動,所以說「色」可以成就功德。
   色也會造惡業
   但是若迷迷茫茫地生在人間,就會使「色」身造煩惱,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清明者自然會有佛的涅槃、光明、寧靜之境界,能發揮心光照徹娑婆世界;倘若我們清淨本具的心被無明煩惱所迷惑,就會在懵懂中醉生夢死,如此,「色」便成為躓礙了。而迷糊與清醒就像一掌之兩面,同樣是一隻手,覆蓋就是手背,翻過來就是手心,兩者同為手,但是作用卻不同,名稱也不一樣。
   所以,同樣是身體,若為善就是此身之修行,若造惡業墮落惡道,也是這個身體所造成。因此「色」對凡夫而言,是一種障礙,但是對聖人而言,卻是幫助他完成人間志業之憑借。
   感「受」
   我們的意識非常敏銳,對外在的境界都能感受;
   最令人覺得痛苦的是——人我是非的煩惱。
   「受」是領悟、感受之意,由第六識所生。第六識即意識,就是今人所說的第六感。眼睛視物、耳朵聽聲,歡喜或生氣都是由意識所分辨,我們的意識非常敏銳,對外在的塵界都能感受。同樣聽一個人說話,你和我的感受可能不同;無心往壞處想的人,聽任何話都是好話,即使對方當面罵我,我也可以往好處想,並以感恩之心來回報他。因為他愛護我,所以勉勵我,由於他的勉勵,可以使我有成就,這就是無心於是非,故能有意地報恩。
   無心與有意
   若是有心於是非的人,就會有意接受傷害,同樣是一句引導、關心、教育我們的話,若要將它當作傷害、諷刺的話,就變成是非了。例如我講經時,在座聽受的幾百人,若抱著虔誠敬重之心,則我說的話就會句句入耳、字字入心,會自我反省,進而改過自新。我常提到人有貪、瞋、癡、慢、疑五種大病,並一一分析解釋,聽受者若是犯有貪求無厭的毛病,聽完之後就會捫心自省:「師父是在說我的毛病,貪實在是一種煩惱,是一個苦本,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去貪就簡——去除貪念並簡化自己的生活。」
   有一位台東的黃小姐,如今已成為慈濟委員。她曾在慈濟委員聯誼會中發言,說出自己的心路歷程,她說在兩年前尚未進入慈濟時,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個月一定要到高雄,到高雄做什麼呢?逛委託行,一整天逛街買貨,回台東時一定手抱雨、三大包的衣服,每個月都是這樣大包小包的滿載而歸,她還跟她姊姊說:「姊姊啊!我們的錢可以遺失,但是衣服千萬不要丟掉。」
   愛漂亮是凡夫的天性,她為了愛美,每個月跑高雄跑得非常辛苦,而且她還會暈車,但是她仍然甘願忍受暈車嘔吐的痛苦,去買那幾件新衣服。自從她來到慈濟以後,便覺得那些行為很無聊,為什麼要常常跑高雄買衣服呢?從此,她利用逛委託行的時間來推動慈濟志業,介紹慈濟,跟許多人廣結善緣。不但省錢又沒煩惱,生活開始化為簡單,去貪就簡,而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所以說,會聽經的人若聽到「貪,是煩惱的苦本」,就能深入體會,好好地改過。若是貢高我慢的人聽聞佛法,就會以為師父的這句話是在罵我;這是有心接受傷害的人,他認為師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罵他,使他很沒面子、很丟臉,不僅不自我反省,反而增其瞋慢心,像這樣學佛毫無意義了。
   溶化是非的寒霜
   同樣是一個人說的話,不同心境的人聽來會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以最單純的心態接受佛法,而且法喜充滿,使人生得到豐富的收穫。若抱著剛強的性情聽佛法,就會曲解佛意,會有非常痛苦難過的感受,覺得每句話都像一支支的箭,穿入心中一樣難受。
   我們要學得無心接受是非,抱持平常心、感恩心,即使別人有意的傷害,仍然要以平常心去接受。我們若能訓練到人與人之間無人我是非,就能真正得到心靈上的寧靜。人我是非比風寒雪凍更難以承受,普通人只要心情愉快,即使在大太陽下被曬得汗流浹背也無所謂;若不高興時,就算在冷氣室中也會覺得躁熱煩惱不已。
   人體意識所感受的外境有很多種,例如寒熱冷暖等感覺,但是無論這些飢餓寒冷的感受有多強,最令人覺得痛苦的是人我是非的煩惱,若能超然於是非之外,則寒冷酷熱都不會構成問題了。
   總而言之,所謂感受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接受外境而產生的意識分別,若以歡喜心來接受,則時時法喜充滿。
   相遇心無痕
   雜亂之相映於心底則痛苦,我們應該相過心無痕,
   未來的事不要想太多,過去的事不要留太多。
   想是思想。想的字形是由「相」字和「心」字構成,我們的六根平時緣於外在的六塵而生思慮,例如眼根見外面的境界則有三種感受——
   看見美好、順眼之事便感覺歡喜;看到不順眼、不喜歡的東西就會生氣,此即樂受與苦受的分別。
   還有一種是見物不起歡喜心,也不覺得討厭,像這樣不苦也不樂就稱為中受。
   大多數的人都生活在「受」之中,「受」是由外在的境界所引起的內心感受,根與塵接觸而生感受,根離塵境後,「相」留於心中就稱為思想。
   人之愛惡各有不同,喜厭之相常常映於心底。若遇自己喜愛的人,一見便起歡喜心;若遇自己討厭的人,就會莫名地生氣。
   喜愛的人一離開,便日思夜夢,念念不忘。今日一別,不知明日是否能再相見?縱然能再相見,也不知能否長相廝守?此即思念,亦稱為思想。
   健康之道
   除了對人的執著外,尤有甚者,是對於財、色、名、食、睡產生追求的慾念。人若想求得健康,必先整理自己的思想——心之相。心必須常常保持清淨,如果不斷將日常生活中或過去與未來的形象深印在心裡,就會時常胡思亂想。一個人常胡思亂想,心理必不健康;心理有問題,身體就不會健康。人的疾病大多是心裡想出來的,並非身體真有什麼大病。大部分人都不善於修心養性,不能將心鏡擦拭乾淨,一天到晚將雜亂之相深印於心,心一動亂,身體的血路循環也會混亂不順暢。
   有一位醫生來精舍,診斷一位肝病患者後對我說:「他的肝機能較弱,無法消除疲勞,可能是因為心思較多,憂鬱較重,所以導致這種病。」這就是「心相」,心存太多相而無法排除。
   最近許多人染患了感冒,根據醫學上的研究認為:感冒是因為環境及空氣的污染,而導致身體血液循環的不正常。我們居住在空氣清新的地方,皮膚血氣應該非常順暢,怎麼還會生病呢?其實,多數的病都是由於內心憂鬱苦悶而引起的,我常強調:「心若健康身就健康,十分病中有七分是精神上的病,三分是身體上的病。」所以,我們應該少私寡慾,相過心無痕,未來的事不要想太多,過去的事不要留太多,清除一切雜思亂想,莫讓「相」覆蓋於心上,使心中充滿陰霾。
   【有感而發】
   在這宇宙間,我們可以說生活得非常富裕、豐衣足食,應該讓陽光普照大地萬物,使其欣欣向榮,莫讓陰影遮蓋。陰影覆蓋則地上之農作物不能茂盛生長。
   我們心中的一畦田若播下佛法的種子,也要常常打開心門讓佛光照耀,使每一顆佛法善種都能夠在此心地中培育、成長。
   「行」在遷流造作中
   地球不斷地運轉,世間所有的東西,無不在遷流變化中。
   行蘊是遷流造作之意,亦可說是意識思想或行為的造作,而行蘊不只是指人,宇宙大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行蘊之中。此處之「行」是非常微細的活動,使人不知不覺。
   例如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需要不斷地運轉,否則會自行破滅、無法生存。我們生活在此運轉的地球上,卻一點也不覺知,從未感覺我們隨著地球在轉動,因為地球有地心引力,即使倒轉時亦不覺得吊掛之苦,而且其運轉非常微細,使我們無法感覺。不但地球如此,世間所有的東西,有哪一項不是在「行蘊」中呢?
   例如一棵樹、一枝草,無時不在行蘊中。
   轉眼已長大
   一棵樹最初是由一顆如毫芒的小種子植入土中,然後發芽成長,這個過程就是行蘊。種子在土中接受土壤、水分、熱能、空氣的滋養,慢慢地發出新芽,就是一種變動、遷流。嫩芽再冒出土中,就可以見到它一天一天不斷地成長壯大,但是用我們的肉眼卻無法看到它究竟如何生長,不知是白天或是晚上進行活動。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小小的種子已不斷地增長,逐漸地增高長大。
   從幼芽長成樹苗,從樹苗變成大樹,幾年前是低頭看樹苗,幾年後就要抬頭望高樹,究竟在什麼時候這株幼苗長成大樹呢?我想,以我們的肉眼根本無法分辨,這稱為行蘊,也就是遷流造作。世間的東西就是這樣,連我們所使用的物品也如此,凡是物質皆有成就與破壞之時。
   你們所坐的椅子,我所摸到的桌子,在幾十年後同樣都會慢慢地被蟲蛀蝕或自行腐朽,世間沒有一件東西不會損壞。總而言之,我們身外之物無一不是在行蘊中,但是這些活動或行動有的無法感覺得到,因為有時是至微至細的「行」。
   不談身外之物,就拿自己的身體為例,我們都無法得知身體何時發生變動:但身體卻是每秒都在生滅,不斷地遷流變化。
   頭髮也變白
   例如幾天前才剪指甲,幾天後,指甲又在不知不覺中長長了;頭髮也是一樣,十天前才剪頭髮,在這十天中日夜都看著頭髮,卻不知什麼時候又長了,這都是最微細的行蘊。
   一個人從孩童至青年而中年,這幾十年的時間,日子都是這樣過的,究竟是在哪一天長大的,真的無法知道;到底何時變成中年人,也沒有感覺;直到老年時期,也不知道是哪一天開始老邁。曾經有一位委員坐在我面前,不停地看著我,然後說:「師父!你的頭髮都白了。」我才發覺我的頭髮真的發白了,究竟何時黑髮變白髮,我確實不知道。這也是行蘊。
   光陰要把握
   除了物質有行蘊之外,我們的心念、思想同樣也有行蘊,我們的煩惱就是隨著境界、思想而產生,人的心有生、住、異、滅四相。為什麼人的意志會不堅定呢?就是心思煩惱引起的。「修行如初,成佛有餘。「我們立志修行時,心思非常積極、意志也很堅定,並且自我約束:必須立志願、下工夫,要如何奉獻,不計較一切……,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心念歷經人事的考驗而受到影響,於是意志動搖、起煩惱,然後心生懈怠,接著就會停頓下來。這就是心思受外在境界所引誘,以致無法堅定意志,不能堅持到底去實行菩薩道、學習佛陀的智慧。
   修行稱為學佛,大多數人都是在佛學的邊緣繞圈子,只瞭解佛學的名相,卻不能真正體會佛陀的教法;只知道佛法非常深奧,卻不知道實行佛法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其實,「佛學」是很複雜的,然而「學佛」真的很簡單,只要有一分心念,無所求地奉獻,為一切眾生修養自己的言語行動,就是學佛。本來是一項很簡單的修行方法,卻變得複雜化,所以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體會。時日、身心都不斷在遷流變化中,能夠透徹此事,我們的思想自然能系念於法,也自然會利用時間、發揮功能,將同樣會遷流的功能智力集中於行動造作中。
   若是凡夫就會隨著「行」而耗費時間,因時間累積而增長惡業;若能透徹佛法的精神,就會善用時間成就功德。總而言之,學佛必須透徹根源,這就是行蘊的道理,若能體會瞭解,就要善加把握時間,調伏自己心猿意馬的意志,使一切行動轉為功德的修養。莫把「佛學」複雜化,應該將學佛簡單化,更要身體力行,不可口頭虛論;言談虛論只是佛學,身體力行才是真正的學佛。
   同樣是微細的行動,遷流之間,善於造作者就是功德,不會把握的就是造業無量了。
   談心說「識」
   與外在境界接觸會合時,心中生分別就是「意識」
   識是分別的意思。
   一般人所謂的第六感,在佛教中稱為六識,也就是意識——與外在境界接觸會合時,心中生分別之心即是「意識」。「識」就是分別的意思。例如我們面對面而坐,你們的眼睛〔即眼根〕接觸到我的形象之時,就會產生意識去分別;我講話的聲音或時鐘敲響的聲音與你們的耳根接觸,你們的意識也會分別。鐘聲與我的話同樣是聲音,音量卻不同,為什麼不是耳朵分別,而是意識在分別呢?
   有的人眼睛張著,卻對眼前的境界視而不見;耳朵正常,卻沒有聽到外面的聲音,耳根雖然安好但耳神經已損壞,眼睛雖然安好但視神經已損壞,所以識就是感觸、感官、意的分別。在佛教中有五根、五塵,六根、六塵。所謂五根是眼、耳、鼻、舌、身,再加一個「意」就是六根;五塵是指色、聲、香、味、觸,若再多一個「法」就是六塵。
   一般學術上的心理學、物理學或醫學,所能分析的也僅止於此;但是佛法能更深一層地分析。除了六識之外,還有七識、八識,乃至九識。例如想蘊,「想」也是一種意識的分別,就是我們的身體接觸外在的境界後,心生出相,所以稱為「想」。「識」與此意相同,但是「想」屬於第六識。
   是誰在造作
   佛法中還有第七識,就是離開境界之後,心中還會回顧、盤旋、計劃,此稱為「思」,「思」與「想」雖然二字常合稱思想,其實應該分別清楚,「想」是心緣外境時所接觸到的直接感受,稱為第六識:「思」是離開形象後,心的造作。也就是說,我們的心上有一畦田,田包含耕耘之義,只要有一顆種子播種下田,農夫就會去造作耕耘。
   例如今日某人對我很好,在接受之時就會產生感恩之情,認為對方如此善待我、幫助我,將來我一定要知恩圖報,這就是一個善緣福種放入田里,這畦田就是心田;將此種子之因好好地種植於心田上,就會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回報對方,此即是思。
   善事如此,壞事亦如此。例如有人受到欺壓,常會想:如果我有成功之日,一定要找他報復。惡的種子同樣種在心田上,不斷記掛著如何報復、報仇……,此亦是思。曾看過一篇報導,報上的標題明顯地寫著:「二十二年前的恩怨,二十二年後的報復」,所以發生這一件傷害重案,即是二十二年前的冤仇種子埋藏在心田里,一直不斷地計晝如何報復,終於有一天,種子現形,冤冤相報,罪業難逃。這也是一種思惟,稱為第七識,就是離開外在境界後,常常於心中思惟、計劃。
   凡夫常種下恩怨的種子,造成「思」的煩惱,而學佛的人卻能勤思發願、堅定意志。一個人立志成賢成聖,也需要有這種思想和思維,善加思考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事必須堅定自己的意志以達到理想,內心一定要有這種堅定的信念,才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
   所以,此「思」字對凡夫而言,是不斷地造業,對賢人而言則是不斷地精進,這都屬於第七識。第七識會令人造作惡業,種下墮落地獄的種子,也可以使人成就功德,獲至聖果。因此,這個「思」字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若能夠時時系心於法,這個法的種子就會在心田中不斷地耕作。
   人的思想、思維從來不曾停歇或止息,不是向善就是向惡發展,善惡之間都是依循我們思維的方向而決定。
   是誰在記錄
   除了第七識之外,還有第八識。種子播種在心田上需要人的耕作,第七識就是耕作。而第八識則是種子的藏識;任何種子播撒下去都留在心田中,也就是在藏識之中。第七識、第六識與前五識在人生中,是有了形體之後,才開始現形造作;而第八識是「先來後去」的藏識,是一個主使者,稱為業識。在六道中都不離開業識,不論為善或為惡,都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你上天堂或下地獄,第八識就有這種無形的力量。
   例如水,世間上不只是人的身體不能脫離水分,宇宙間沒有水的地方就沒有生靈。水還包括泡、沫……,一灘水在無風無浪時,澄澈如鏡,這就是水的本質;水若清澈無雜質,便可從水面見到水底,水清如鏡,但是風一刮起,水一動盪,就會產生水沫。若有更大的風浪,還會產生水泡、水花、波浪……等各種不同的形態,就會有不同的名相,但是其本質還是一樣,仍是原來的水。
   除了水之外,地球上還有一股無形的霧氣,例如宇宙間的水一遇到熱,就會形成蒸氣向上蒸發,升到空中溫度降低,就會凝結為水氣,直到愈結愈多,就會形成雨水落到地面上;雨也是水,露也是水,它從地面無形地升上天空,又有形地落回地面,同樣是水卻不斷地循環。
   水就如同第八識一樣,沒有行動,原來就是一泓靜止如鏡的水,因為有外在種種的因緣與境界,使其不斷輪轉,變成波浪、泡沫、蒸氣、雨水……等種種形態。所以從八識而七識、六識,再往上推至五識,自性本來是靜止不動的,因為有眾生的這些煩惱,才造成業力。
   第八識也可以說是我們平常所言的靈魂。普通人所說的靈魂叫做執意——捨了身體之後,意還執著不捨,在六道中輪迴不息,就是第八識。
   佛教還可以分析到第九識,第九識就如「熱能」,它是完全清淨的,到達佛的境界,已經沒有煩惱,成為宇宙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眾生都是有形、有識、有煩惱的,若能達到佛的境界,就能無形、無識、無煩惱,可以來去自如,不受業力的牽動,這就是第九識。世間法只能解釋到第八識,到了第九識的境界,就已經是佛、菩薩的階段,可以自如倒駕慈航,不受業力所牽引。
   我們若能善加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動、感受、思想,善加注意身體及外在境界時時刻刻不斷地生、滅、變、異,就能覺悟透徹真理。

 

中篇(明珠蒙塵)

天災人禍
   一片大好的山河,竟由於人禍而引起天災,
   弄得滿目瘡痍,這是為什麼?
   一九八六年,雲南大火造成無數人的傷亡,使數萬災民無家可歸。根據調查起火原因,是由於防火人員的疏忽所致——這組負責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員巡視山區時,雖然看見一小區的森林起火燃燒,以為只是司空見慣的小火,而沒有及時撲滅,大伙就離開現場,絲毫不加理會那不斷蔓延的火勢,甚至認為中國地大物博,燒掉一小片森林,又算得了什麼!
   一片大好的山河,竟由於人禍而引起天災,弄得滿目瘡痍,造成民生疾苦。為什麼說天災起於人禍呢?我常常說「眾生共業」,現在大陸的人民已自顧不暇,哪有辦法去兼顧他人,所以在無形中就鬆懈了關照他人的心態,這就是共業;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爭奪,難免埋沒了內心良知而造成人禍、招感天災。
   台灣實在是一個福地,人人自由又豐衣足食,富有的人家可以兼顧貧困的眾生。就以慈濟志業而言,集合這麼多愛心人士的力量,共創善良的福業,有善的共業才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應該持續努力,盡量啟發人生的良知,這種啟發必須依靠大家的愛心,才能遍及社會。
   愛河與苦海
   愛就是欲的追求,欲就是愛的浪濤;
   切莫隨著社會潮流,衝進愛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
   社會上的物質越來越充足,人的心靈卻越來越空虛,為什麼呢?有句話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不論物質多豐富,慾念還是無窮盡的,所謂水漲船高,人的慾念無止境,求得一個滿足後,後面又有永不滿足的慾念推動著我們,水無盡期地追求物質享受與精神依靠,這種生活怎麼會不痛苦呢?
   夫妻感情不睦,多數都發生在富有的家庭,在富有的家庭中,由于先生事業興隆,應酬繁多,不能控制自我的色慾,就容易受女色引誘而另築香巢或金屋藏嬌。
   對子女要求越高的人,苦惱也越多,什麼樣的人對子女的期待與希望特別高呢?也是富有的人家。因為有錢,所以貪愛名利,希望子女的學識配合其富有,以滿足父母的虛榮心,結果逼得現在的學童苦不堪言。
   愛就是欲的追求,欲就是愛的浪濤,我們莫隨著社會的潮流,衝進愛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應該自覺自救。
   愛之欲其生
   有一種人,對自己所愛的人,便願意無條件地付出。
   世間有一種人,所愛的只是自己親近的人,若不是自己親近的人,就會將他排除;因此,有自己的和別人的孩子、自己所愛和討厭的人之分別。
   自己所愛的人,便願意無條件地不斷付出。就像一些為人父母的到佛寺時,跪在佛像前,一定都為自己的孩子祈禱,希望佛陀讓孩子與自己所愛的人除去一切災難。有些甚至在佛前祈求:「佛啊,我的孩子若有業,我的先生若有什麼不如意,我願意用我的身軀來負擔他們的業;我的孩子病了,我願意將壽命折給他。」
   這種慈母心,對孩子有無限的開心,若不是自己的孩子,就不能發出這分心,甚至對於有怨(上對下心)是非的人,就在佛前咀咒:「佛啊!那個人一再欺負我,不斷佔便宜,我已經忍無可忍,希望他能早日得到報應。」對自己所愛的人,捨了身命都希望能讓他消災增福;對於自己所討厭的人,則希望他早日得到報應。這就是對於人的執著,而執著不除,煩惱就無窮無盡了!
   青少年問題的省思
   為什麼青少年犯罪心理,會如此高漲呢?
   因為社會的論調太多了,所以引起的問題也多。
   有一則報導:一個十三歲的小孩殺死哥哥,這實在駭人聽聞。
   這宗命案的起因,是這個小孩帶了一位女朋友回家,她一進門就佔用電話,邀約朋友前來相聚。這時,那個小孩的祖母從外面回來,看到這個女孩子在打電話,不經意地對她說:「妳一直佔用著電話,我打電話進來都無法接通……。」說了這個女孩幾句話而已。
   她的孫子認為祖母不給他面子,對他的女朋友不客氣,因此惱羞成怒,抓起一把椅子就向祖母丟過去,幸好旁邊有人拉住他,祖母也及時閃躲,沒有被椅子丟傷。
   這個小孩仍不知悔改,氣沖沖地帶著女朋友出去,直到凌晨才回家。他的大哥知道這件事之後,等弟弟回到家,就趕緊將他拉到房間裡,指責他對年老的祖母無禮。
   這個小孩不但不接受大哥的忠告,反而大聲地頂嘴,大哥勸他音量放低,不可吵醒他人。不料他竟從袋子中拿出水果刀,往大哥的胸膛刺下去,一刀刺進心臟,送醫急救已來不及了……
   這是一個青少年犯罪的悲劇。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犯罪心理會如此高漲呢?因為社會不當的論調太多了,所以引發的問題也多;假如不是這些不健康的論說,社會也不會發生這麼多事情。家庭受社會影響,而社會則受世俗學識所影響,雖然說人需要教育,但若只在口頭上喊口號,對整個社會、家庭、人生根本沒有幫助。最重要的是要人人安分守己,隨分隨力去體解實行,智識固然要追求,但是真正地體解才重要,體解之後能真正實行則更可貴。
   【社會傳真】
   台灣的學子,總是背著笨重的大書包,一大清早就從家裡到學校,晚上又從學校回到家裡,有的學童甚至沒有回家就直接去補習班,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清晨,又無法與昨夜應酬至深夜才回家的父母碰面,得不到他們一點溫馨的愛,就趕著去上學,等到晚上回來,還是一樣不能與外出應酬的父母碰面,雖然是住在同一個家庭裡,卻罕有見面的機會。這種現象,值得深思!
   緣與教
   每個人都有種種心理病態,所以要有良好的教育,
   用種種方式來調伏。
   眾生都有種種心理病態,所以要教育再教育。有的人要溫柔善順地去親近他、教育他,有的人卻需要以怒目瞋視的形象去制伏,也有人必須以欲擒故縱的形態……,總而言之,要用種種方式來調伏。
   佛陀對眾生也自歎有三種不能:無緣的眾生,縱然與佛同世並聽佛說法,卻無法體會佛陀的心,接受佛陀的教育;不但不能接受佛陀的教法,反而起來反抗。
   難度無緣人
   提婆達多領導的五百弟子,就是反叛佛陀的群眾。提婆達多是佛陀的堂弟,而且也是佛陀的弟子,佛陀以愛心教育他,但是他卻唆使僧團背叛佛陀,而僧團中,竟然有一愚昧無知者,跟著提婆達多搬弄是非、破壞僧團、擾亂秩序。
   至高無上的佛陀,由他親自教育的人都有這種情形,何況是末法時代,有這麼多剛強的眾生。以我們凡夫的發心,哪有辦法隨心所欲,把每個眾生都教導得很好呢?
   有時候面對剛強難以調伏的人,雖然也會有挫折感,但是若想起佛陀,就會自我安慰:佛陀都會遇到這種事,何況是我?佛陀有無緣的眾生不能度,所以我們也難免會遇到不能調伏的眾生,還會碰到譭謗、破壞、反抗的人,這就是業,彼此的共業啊!
   障礙與助力
   所以說「未成佛前,先結人緣」、「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如果在過去生中沒有和人結怨因,今日就不會得到惡果。有怨才有惡,如果互相不怨恨,就不會有阻礙、譭謗的惡果。
   而菩薩為了救度眾生,一定要來來回回與眾生結緣,追隨眾生、引導眾生,在此之間難免和眾生結緣。當他領導眾生時,果報也會顯現於前,有阻礙也有助緣——大家能隨從響應,就是種善因得善果;受到阻礙,就是種惡因得惡果——菩薩應以智慧加以化解。
   淨化社會人心的教育要實現,談何容易呢?但儘管人事如此艱難,我們也必須努力守住自己的崗位,對我們的理想抱著無窮的希望,心甘情願地獻出一分愛心,淨化人間。如果能歡喜地做,即使再多、再艱難的折磨,道心也不會退轉。
   高爾夫精神
   喜歡打球的人,再忙、再累,
   即使在大太陽底下,也覺得其樂無窮。
   現在流行打高爾夫球,生活富裕、地位較高的人都很有興趣。在高爾夫球場所見到的大多是社會中上階層的人士,即使事業再忙碌、人再疲累,仍然情願在大太陽底下打球,而且覺得其樂無窮。
   有一位關心兒子的母親,兒子是位董事長,整天為事業忙碌、身心疲累,但是兒子無論如何疲倦,回家後仍然換上運動服去打球。甚至常常一大清早就背了球袋往高爾夫球場跑,即使烈日當空,汗流浹背,他還是樂此不疲,每次都曬得滿臉通紅地回家。
   做母親的一看便非常心疼地說:「兒子啊!你不要那麼辛苦地去打球嘛!拿錢請人家去打就好了。」
   這就是沒有興趣的人所不能體會的地方,有興趣打球的人甘心付出很多金錢,就只為了——他喜歡打球。但是為人母親的不能瞭解其中的快樂,他看兒子這麼辛苦,實在非常心疼,所以會說這些話。同樣的,我們若能拿出這些打球人士的奮勇精神,一桿打不進,兩桿……一直練習,直到一桿進洞,則任何困難皆難不倒我們。
   【有感而發】
   我們若能夠發大歡喜心,為眾生做事,即使分分秒秒不得休息,或時時刻刻都在勞動中,也會覺得歡喜,沒有絲毫辛苦之念。
   英雄何必氣短
   「願」一定要靠「力」來推動,才能夠達到目標。
   我們常提到「願力」這兩個字,做事若只是發願仍然不足,還必須加上力量,也就是推動的意思。儘管發大願、立大志,如果欠缺一分推動的力量,則永遠不能達成志願,所以要願與力相配合,相輔相成。
   「力」就是身體力行,除了以歡喜心去做,還必須站起來邁步向前,才能夠達到目標。因此,有「願」一定要靠「力」來推動。
   順利的陷阱
   願力的推動還必須配合「定」,因為有願無「定」則力不從心。
   「定」就是定心,使心不動搖。起步與目標的距離非常遙遠,在人生路上難免會有一些挫折及坎坷;面對著這麼多的考驗,就必須有「定心」。
   例如一輛車子行駛於道路上,如果周圍都沒有任何來往的行人及車輛,而且道路寬敞,那麼車子就能順暢地通行。
   但是在平順之中,駕駛人便容易鬆懈下來。心情稍微鬆懈時,就疏於注意路面的坑洞,一不小心,便可能因方向盤失控而衝進坑洞裡,造成車毀人傷的危險;或者不自覺地越開越快,甚至超速行駛,這個時候如果叉路上突然出現人、車,就可能來不及煞車而發生車禍等不幸事故,不但傷害別人,而且也害了自己。
   修行也是一樣,未必環境順利就有利於修行。因為,過於順利的環境,容易使人鬆懈心志,一日一遭受人事是非等委屈,就無法穩定心志而容易迷亂,也就是所謂的「英雄氣短」。
   學佛修行,一定要發大願、立定心,才能夠好好地行菩薩道。
   開車如此、修行如此,做任何事,何嘗不需要發大願、立定心,克服一切困難?
   對「鏡」說「境」
   鏡子能夠照徹萬物,物來則影現,
   物去而影不留於鏡中,絲毫不受外境所影響。
   鏡子能夠照徹萬物,即使多麼巨大的境物都能照現,但是卻不會被壓碎,只要能遠離外境,則多麼骯髒污穢的東西映到鏡子上,鏡面還是一樣清淨;最怕的是把鏡子混入垃圾堆中,這樣就會染上污穢了。
   修行就像無著於鏡子一樣,雖然能照見周圍的污穢環境,但是卻不會被污染。
   一面鏡子不論體積多小,都能把高山巨峰的影像納入鏡中;人的雙眼雖然如此微小,也能將外界的景物看得一清二楚。為什麼心卻不能「量周沙界,心包太虛」?
   心鏡如果常常擦拭,不讓灰塵沾染,則照山山現、照水水現,明朗清楚。
   佛陀將最究竟、圓滿的智慧,比喻成「大圓鏡智」,就是因為圓滿的鏡面映照外界的景物,能夠物來則影現,物去而影不留於鏡中。不管是映照何種事物,皆能保持鏡面的清淨。
   我怎麼辦
   為善抱持平常心,才能安然自在;
   犯錯生出懺悔心,才能清淨無煩惱。
   做點微末的善事就希望讓大家知道,如果不受表揚就會氣憤不平、產生煩惱,怎麼辦?
   何不完全捨離善惡之念,以平常心去為善,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認為:這是人生應盡的義務,是我們的本分事,何需人家知道?更何需受表揚呢?
   做錯事卻怕人知道,怎麼辦?
   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孰能無過?人自懵懂無知而至體認世事,難道從未犯錯嗎?可能錯而不自覺,也可能明知故犯。不論是有心或無心之過都必須懺悔,才能清淨、去除煩惱,何必覆藏罪惡?
   心靈的告白
   每個人心中都有隱秘,它就像烏雲遮月一樣,
   遮蔽我們清淨的自性。
   每個人心中都有隱秘,它就像烏雲遮月一樣,會遮蔽我們清淨的自性,「懺悔」就是要撥開這片烏雲陰影,也可以稱為「心靈的告白」。
   心靈上有什麼煩惱、錯誤或罪惡感,將其發露出來,就是「告白」,也可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因為人人都有良知,做錯事都會耿耿於懷而生煩惱。  掃除精神污染
   懺悔就是要洗清心中的污染,掃除精神上的壓迫感,所以懺悔有三種好處:
   第一:自覺錯誤。人犯錯時,要能自覺錯誤,才能得救;錯而不覺,就永遠無法得救。有懺悔心的人,才能自覺錯誤,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自我反省,這是一個人每日的例行事項——懺悔反省,自覺錯誤。
   第二:誓願改正。自知反省過失、發現錯誤仍然不夠,還要更進一步誓願改過。有的人犯錯時便會向人求饒說:「下次我不敢了,請原諒我……。」等到事情一過去,就忘得一乾二淨,仍舊繼續犯錯。如此,即使自覺、反省也沒有用,自覺反省後,一定要自己誓願改正。
   第三:力行正道。要改過向善,必須努力邁向正道,實行真理,遠離惡友。一個人儘管想要改過自新,如果身旁都是不良的朋友,往往禁不起他們的軟硬兼施或威脅利誘,還是一樣同流合污,因此真正想要改過,就必須善加選擇環境與朋友,遠離邪道惡友,親近良朋益友,以提升自我。
   好朋友能夠時常糾正你的錯誤,幫助你改過自新;壞朋友卻會唆使你作惡,迷亂心志,心志一迷亂,則喪心病狂,作奸犯科亦不自覺,所以交友不可不瞋。
   一件慘絕人寰的命案
   台北板橋曾經發生一件慘絕人寰的命案——
   一對年輕夫婦,撫育一位四歲的幼子,開設一間稍具規模的洗衣店。由於事業蒸蒸日上,僱請一位年僅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來店裡當學徒。
   這個年輕人,常常埋怨工作辛苦,因此耽溺於吃喝玩樂。老闆夫婦見他如此墮落,就主動規勸督導。他卻懷恨在心,認為老闆夫婦刻薄虐待,讓他吃盡苦頭:於是決定另謀他職。但是和老闆訂有契約,身份證也由老闆暫時保管,必須等合約期滿才能離職。
   他求去心切便不告而別,到處謀職,卻因無身份證而處處碰壁。屢次回洗衣店索討身份證都遭拒絕,他一氣之下殺死三條性命,除了老闆夫婦之外,連無辜的四歲幼童都難逃一死。
   十幾歲的青年,正值黃金年華,前途無量,卻因一念之差,一時氣憤衝動,鑄成慘絕人寰的悲劇,如果當時他的身旁有良友勸導,相信絕不會走上這種絕路。
   【社會傳真】
   曾有一位年輕人對我訴說心事。他說:「師父,我要在你面前懺悔,雖然我有心改過,但是又一再犯錯,導致父母、妻子大發脾氣。我一時衝動,便在神明面前發誓不再喝酒、犯錯。如今我很擔心禁不起誘惑,而再犯錯、喝酒;因為我必須工作、應酬啊!
   我回答:「創業、工作,並不一定要喝酒,這些都是借口。真正想改過,只在於你本人的志氣而已,只要你立定志願,就不必害怕還會犯錯。」
   揭開隱秘
   不承認錯誤的人,也就是沒有顯現其良知,
   不肯發露錯誤與過失。
   很多人犯錯時,如果有人當面指正他,他都會一再反駁。像這種不承認錯誤的人,就稱為「覆藏」,也就是沒有顯現其良知,不肯發露錯誤與過失。
   只有心無隱私,自我發露懺悔,才是真正有心改過的人。
   慈濟委員中便有很多改過向善的例子。他們過去有不良的習氣或無意中得罪人而不自覺,經旁人糾正、提醒後,便馬上悔改,並且非常感激地說:「謝謝你,以後我如果還有這種情形,你就趕快提醒我,讓我能趕緊改正,」這就是自覺錯誤,而且還請大家幫忙提醒和注意,以便徹底改過自新。
   所以,「懺」就是發露之意,將自己的過失公開讓大家知道,並發願改正過去的錯誤,這就是懺悔;也是發露本身之隱秘,捨棄小我。如果心中常存「自我」,往往會把人我得失擺在面前,不斷地計較:唯有放下自我,才能將小我融入大我中,勇敢面對現實,做我們應該做的事。
   迎向光明
   眾生的生活,如同處於一層殼中,一片黑暗,沒有光明。
   每個人都曾犯錯,過錯有「粗相的過失」和「微細的錯誤」。
   所謂「粗相的過失」,是由於觀念不正確,進而做出錯誤的行為。例如社會上有許多作奸犯科的人,都是因為心理上的缺失,而表現錯誤的行動,心存貪財之念,則強取豪奪,犯下搶、盜之罪行;心有貪色之欲,則行姦淫之罪業。
   因為貪財、貪色等錯誤心念所引起的身業罪行,就是「粗相的過失」。
   所謂「微細的過失」,是心念不正確,但是並未表現於行為;儘管內心充滿罪惡感,還不曾造下傷天害理的罪行,這就是存於心而未現於形的過失。
   人所造的罪業,都起於錯誤的觀念,這種不正確的心念,一旦失去控制,則會顯露於行為上。所以,改正過失的治本之法,需從改變心念做起,而法律的制裁是治標而不治本。它只能在一個人造下罪行後,才將他繩之於法,接受國法制裁。此時,被害人已被傷害,犯罪者也已造罪,即使判罪服刑,仍無法挽回什麼,這種治末的行為,對人間實在沒有多大的助益。
   而宗教確實為治本的大法,不但能使人行為不造罪,還能教人自我反省。眾生的生活,如同處於一層殼中,一片黑暗,沒有光明,不得解脫自在。
   當我們發覺自己有錯誤的想法時,最好趕緊發露懺悔,懺悔即清淨,心中便會覺得非常舒暢,呈現一片清淨與光明。
   【有感而發】
   人如果長期不斷地積壓煩惱,有時候會爆發出來,所以,必須常常有發洩煩惱和懺悔的機會。
   真正的懺悔,是知道自己走錯路就立刻調整方向,朝正確的道路邁進。並非只是口中空喊:「我錯了!迷路了!」這樣無論如何哀歎、喊叫,都只是停留在路口,不能趨向正途。
   煩惱向誰訴
   我們除了改正自己的行為,
   更可以成為傾聽懺悔的對象,作眾生的知音。
   犯錯的人,需要有人傾聽他的懺悔,佛陀在世時,凡夫是以佛陀及長老為平時求懺悔的對象。現在佛陀、長老都已不在人間,我們必須自我鞭策。除了將自己的煩惱發露懺悔,改正自己的行為之外,更可以成為傾聽懺悔的對象,作眾生的知音,這就必須具備五種條件。
   第一是心得語。要成為別人求懺悔的對象,如果自己沒有懺悔的心得,就無法解開別人的心結。所以我們要先審察自己過去的心態,以及進入宗教之門、瞭解宗教後,心態行為的改變,這些改變就是懺海的心得。總而言之,我們要接受人家問路,必須自己已瞭解路況,才能指導別人如何行走。
   農曆二十四日,是慈濟每月一次的發放日——發放物品及現金給照顧戶。全省各地的委員都回到靜思精舍幫忙。發放之後,大家一同坐下,談談自己進入慈濟的心路歷程。很多人過去的生活非常富裕,因而養尊處優,養成嬌貴的態度,對家庭沒有一分柔和的善念,對丈夫沒有體貼的態度。總而言之,過去的生活與觀念,都是錯誤與空虛的,直至踏入慈濟世界以後,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觀,除了本身的改變以外,還能夠把私人的怨憎、人我的是非完全一筆勾消。
   他們述說過去的心態,並描述現在快樂的心境,大家都聽得非常感動。這就是在眾人面前發露懺悔,吐露過去的錯誤,進而培養柔和善順的正確觀念,這就是改往修來,真正地懺悔,並現身說法,以引導此時正在迷茫、苦惱中的人。這稱為懺悔者的心得,也是成為一個傾聽者,應該具備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是真實語。向我們發露懺悔者,必須將他的過錯,真實吐露出來;而我們身為別人求懺悔的對象,也必須以誠心互相對待,才能使他說出內心真正想說的話。
   第三柔軟語。除了真實語之外,還必須能說柔軟語,一個人在錯誤、恐懼、驚惶時,必須有人以柔和的言語來安撫他的心,使其心情平靜、安穩,不再惶恐不安。
   第四是利益語。對一切眾生,我們必須鼓勵他向上,讓他知道人生的價值。人身難得,既得人身並生於世間,就該珍惜;即使犯錯,也必須趕緊懺悔,再度發揮功能,以真正具有價值的生命面對真實的人間。必須以積極的形態鼓勵人生,不可以消極的態度使人意亂志喪,失去信心,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這種互相鼓勵的精神。
   第五慈心語。我們必須以慈心來引導他人,因為凡人大都嫉賢妒能——比自己能幹優秀的人,便不願意把自己所知的好方法教給他,認為他已經比我優秀,若再教他、引導他,他就會超越我。其實,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們必須瞭解,有後面的波浪向前推動,我們才能夠前進,不要怕別人比自己優秀,我們要時時鼓勵、成就他人,使其達到所追求的目標,如此,他能夠得到常識也使更多人可以得到利益,學佛應時時以圓滿眾生的心願為目標。
   例如地藏菩薩,他常在地獄辛苦地救度眾生的苦難,希望苦難的眾生能夠超越他而成佛得道。如果我們能夠抱持這分心,就可以成為別人的指導者,也能成為他人傾訴煩惱的對象。
   【有感而發】
   心中若有煩惱,如果能向知音吐露,便可以化解這股苦悶之氣;所以,心中有煩惱時,必須找一個能瞭解我們的善知識來傾訴。
   回頭便離死門關
   懺悔,是積極地透徹人生,
   突破了小我的「殼」,在大自然的天地裡生活。
   有的人想跳樓自殺,站在高樓上卻不敢往下跳,不跳又覺得非常苦惱,於是打電話向「生命線」求救,說他站在高樓上準備跳樓自殺,結果,勞動消防隊員在樓底下準備救生墊及帆布,等他跳樓時隨時救援。
   也有人服毒自殺後,馬上打電話求救說:「我本想尋短見,現在不想死了,但是已經喝下毒藥,怎麼辦呢?請你快點來救我啊!」類似這些情形層出不窮。
   有些人一直不敢走入宗教之門,其實,宗教的教育能治療心理的煩惱。若能夠接觸正信的宗教,心中的煩惱就能得到解脫,也不會有尋短見的心理,還會將終必一死的身體善加利用,發揮生命的良能以利益人群,反消極為積極。宗教中的懺悔,並非消極地看破人生,一味地想求解脫,而是積極地透徹人生,突破小我的「殼」,就像小雞破殼而出,能在大自然的天地裡生活,不再處於暗無天日的殼中。
   洗淨塵埃
   人的兩隻腳應該走路,但不應該拖泥帶水。
   常有人說:「我已經做很多了。」其實這種人一定沒做什麼事,因為自以為做很多事的人太自滿、自大、器量小,像一件器皿,裝不了多少東西就滿出來了。我們日常使用的器具,如果越深則容量越大,許多東西裝進去仍然有餘;人也要有這種深廣大量的心才行。
   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刻刻做好事,但不必常常放在心上,因為我們所做的畢竟有限,即使如古人說的「日行萬善」,終其一生也無法將全部的善行積微成山;但是如果一天做了一件壞事,那就成為「惡貫滿盈」了。一個人平日做好事是理所當然、應該做的,既是應該做的事,就不算什麼,不足為奇;若是做壞事就不應該;不該做的事情,哪怕是一小點,都會破壞自己寶貴的人生與人格。
   人的雙腳應該走路,但不應該拖泥帶水;人生也是如此,時時刻刻警惕自己做好人、做好事,謹慎於修養心性,縱使偶爾沾染一些泥土塵埃,也必須趕緊將它洗淨,使心地永遠清淨光明。
   濁水變清水
   濁水要經過一夜才能澄清,但是要攪濁它卻很快。
   記得我小時候,農村還沒有自來水,喝的是溪水。往往上遊人家洗衣服的髒水,下游的人還得拿來喝。這些水要如何處理才能喝呢?
   大家都在晚上提水倒進水缸裡,讓它沉澱,等到第二天早上水清了,再取水來喝。
   濁水要經過一夜的時間才能夠澄清,但是要攪濁它卻很快;只要手輕輕地攪一下,晚上那段讓水澄淨的時間,就白白浪費了——全部的清水一下子又變成濁水。人生也是一樣,好不容易才將煩惱壓制下來,切莫輕易又起心動念。
   人一定要經得起磨練,使自己在動亂的境界中不動心。
   【有感而發】
   水盆中的靜水千萬不要攪動,否則又會變成污濁之水。我們的心與此相同,思想要鎮定,心念要靜寂,如此則能常在三味——定中,即使周圍發生什麼變化,也不會動搖我們的心。
   本地風光
   心地風光四時皆榮,香風塗除,
   只因我們無法感受,才會心外尋境。
   很多人喜歡遊覽名勝,飽覽優美的山水風光。
   但是,在遊覽外界的風光時,不要忘了自己優美的心地風光。
   遊山玩水所見的樹木,只不過是土壤水分滋養而成,與四季同榮枯,但是心地風光則是七寶行樹四時皆榮,香風徐徐、妙音樂動……
   只因為我們無法感受心地風光,才會心外尋境啊!
   人生在世,時日一天一天地流逝,心念一旦鬆懈,就必須花很長的時間及很大的工夫,才能將此散心收攝起來。我們應該時時刻刻觀察自性的風光,外面的景物雖然優美,也只不過是與草木同榮枯,風雨一來就會被破壞。
   我們心地中有自性的風光,美麗極樂的境界,應該善加自我建設,即使是地上的幾顆石子、幾粒沙子,都是金沙布地;一草一木也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行樹,聽聽外面的鳥鳴聲,無不是迦陵頻伽共命之鳥啊!心靜下來時,所有的風吹樹動,無一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這就是學佛者超然定靜的心態。若以凡夫心尋求外在的境界,心一散亂飛馳,想重回超然的定境就非常困難了。
   若能盡情欣賞心內風光,那就無處不安樂,無地不是淨土啊!
   【有感而發】
   雨過之後,雲開天青,顯得無比清涼。我漫步到戶外,大地一片清淨,回首望望精舍背景,群山青翠明淨,真是美景如畫。如果在遊覽車上顛簸搖晃,會比我在這清涼美景中散步更享受嗎?
   菩薩的心
   對於非親非故者,所起的悲憫之念,就是菩薩心。
   有一位住在台北的委員到慈濟醫院當志工,我問她:「你做得怎樣?有何感受?
   她回答:「病苦的眾生真可憐啊!
   這就是對眾生起了悲憫之心。要抱持快樂的心情發揮良能,必須先具有這種悲憫眾生的心態。
   我們醫院曾經有兩位病重昏迷的患者,雖然躺在床上,卻被鐵鏈銬住手腳,手腳稍微活動,鐵鏈就發出鏗鏘的撞擊聲。我問在旁看守的執勤警員,為何要將昏迷的病人銬住?他們的回答是:「職務所在,犯罪的人一定要手銬腳鏈,不管他們是否在昏迷中。」
   我們的委員就是看到這種情形,才覺得眾生實在真可憐,在病苦中還不得自由。她述說此事時,眼淚禁不住都要流出來了,這種對於非親非故者所起的悲憫之念,就是菩薩心啊!
   做人與成佛
   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在日常生活中,
   言行就不會有錯誤,舉止就可以接引人。
   學佛應該先學做人,人若做不好要如何成佛呢?做人一定要認清方向,心不二志,才不會受外在環境所動搖。我們的心若能自在,就能常在「定」中,心常定就不會亂了自己的生活,生活安定就不會亂了人事;人事分明就不會有是非,這都是非常簡單的生活道理。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人家交代的事,我們是不是忠實地盡力辦好了?在團體中我們是否已守好自己的職責?每日相處的人,我對他是否誠信?與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用心學習?
   反省之後若問心無愧,也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這樣也叫做「觀」,所謂「反觀自性」,就是要用我們的本性來對待一切眾生,絕對不可以凡夫心來互相應酬。我們若能反觀自性,在日常生活中,言行就不會有錯誤,舉止也可以引導別人改過自新,如此便可接近賢人的境界。
   一步難登天
   起步之後,就要繼續前進;不怕慢,只怕停下來。
   我們看到菩薩,都會起歡喜心。菩薩要讓眾生歡喜,當然自己須先對一切眾生起歡喜心;若能起歡喜心,就會對一切眾生具足無限的希望,有希望就能產生力量。
   就像地藏菩薩的悲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樣,他要先成就眾生,使眾生都成佛之後,他才要成佛,這就是對眾生寄托無限的希望。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自己想要有所成就,先要幫助別人成就;自己想要通達,也要使人通達。
   有許多人剛開始投入一個新環境,從事一項新的工作時,都寄以無限的希望。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因為求好心切、希望過高,不能達到他的希望便心灰意冷地說:「我無法達到原來的目標,我有挫折感、無力感。」就這樣退轉下來。
   其實任何事業,都無法在短暫的時間內就達到理想,必須以長久的耐心與無窮的宏願持續努力。如果沒有這分願心就會欠缺信心,缺乏信心就無法提起勇氣毅力。
   我一再強調「心無二志」,要完成一項事業必定要一心一意。既然從事這個工作,就必須不怕苦,有恆心、信心與耐心,從起步一路堅持到終點。我們有一條真正直捷的道路,只怕你故步自封,不肯起步。既然起步了就要繼續不斷地向前邁進,不怕你慢,只怕停下來,所以一定要有耐心;不怕事不成,只怕沒有耐心。
   【有感而發】
   我們面對著現實的世間、苦惱的人生與世事,有時候的確會使人覺得無可奈何,但是這種無奈,只是一種環境的考驗,我們不應該有這種心態。要如何才能消除無可奈何的心理呢?
   一句老話:守志奉道,發大歡喜心;具足信念,提升勇氣,一勤天下無難事。如此,世間就沒有所謂無可奈何的事了。

 

下篇(塵盡光生)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
   一棵高聳的大樹,其根源只是一粒種子。
   時間可以使人完成事業,也可以成就個人的道業。每個人自呱呱落地後,歷經幼年、少年、中年、老年的人生歷程;從幼年開始是學習的階段,到了中年便是奮鬥的時期,而老年時就能享受這段人生的成果,所以說:「時間」可以完成人生的學業、道業與事業。
   「慈濟功德會的發展,是源自最初的六個人,一針一線地縫製嬰兒鞋、累積善款開始,而後呼籲三十個會員組成「慈濟」團體。多年來,慈濟這個隊伍,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拓了濟貧教富的道路。我們已經走了這麼長的路途,驀然回首,慈濟隊伍竟是如此浩蕩,如此長遠;會員人數由少增多,道路距離從近漸遠,這都是歲月所累積的。
   一棵生長在山中的大樹也是一樣,必須好幾個人手牽手才能合抱,它也是靠時間所養成的,「合抱之木發於毫芒」,而這棵大樹的「因」卻小得有如毫芒。
   你們知道「毫芒」是什麼?毫芒是比喻最渺小、最細微之物的形容詞。一棵巨大高聳的大樹,其根源只是一粒微小的種子,這顆渺小細微如毫芒的種子(因),在山林中慢慢生長,漸漸茁壯,終於成為高聳巍峨的大樹(果)。這要經過多少個酷暑嚴冬、多少歲月的累積呢?從「因到「果」,都需要時間來完成啊!
   【有感而發】
   任何一件事業的成就,都是發自毫芒,從非常細小的事物、最貼近的行為中發跡,經過時間的累積而成。
   因是非常細微的種子,果是很龐大的事實。我們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種子,所謂「因緣果報」,若要看現在的成果,就必須追究從前播下的那顆種子。所以,務必要警惕當下這一念,多注意自己的心和自己目前的舉動。
   形直影端
   要引領人走正路,自己絕不可走歪斜的路。
   我們做事或引領人,絕對不能有差錯,有一句話說:「形直無不影端」。
   世間一切萬物皆有物的形態,陽光或燈光照射下的「影」子,就是那件物的「形」。就像人,人若是直挺,照出來的形影也一定是直的。
   要引領人走直路、走正路,自己絕不可走歪斜的路。我們的一念心就如一粒種子,起了一心學佛的動念,即能成佛;但是有的心一動念就可能毀滅世間的一切;這都在於一念之間。「心念」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所做出來的事,有時卻會驚天動地。
   人與事的約束
   每一個人除了約束自己外,也要受別人約束。
   當年我出戒場時,在台北建國北路的寺院掛單,與慧日講堂距離不遠。有一天慧瑞法師邀我與他到郵局,我正好有一些事情要辦,我們就從建國北路走到慧日講堂,跟師父請假。
   到郵局辦完事後,我說要順便到某一個地方,慧瑞法師就說:「剛才你怎麼沒有跟師父說呢?你沒有向師父請假就不能去。弟子不遠遊,游必有方。」於是我就和他回來,先向師父銷假,然後再請假,稟報師父我要去哪裡,才又出門。
   我對這件事的印象非常深刻,這是出家人修行的規矩。我們若為所欲為,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我已經跟你說要出門就是了,不必管我去東西南北。」這就錯了!我們要守時、守方向,除了約束自己之外,也要受別人約束,這是「人與事」規則。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對人有交代;這是修行的規矩。
   不滅的光芒
   一盞燭火點燃其它的燭光後,它本身的光芒會減少嗎?
   在《四十二章經》中有一段經文——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
   沙門問曰:「此福盡乎?
   佛言:「譬喻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陀常常告訴他的弟子:要培養寬大的心胸,而且要身體力行於正道。所謂「道」就是菩薩道,要趕緊發菩提心,好好地行菩薩道。不只自己要行菩薩道,看到有人行菩薩道,也要隨喜助人,所以說「助之歡喜」。不只自己做了之後有所得而歡喜,幫助人家行道也能得到歡喜心。
   幫助他成就
   慈濟功德會成立以來,委員們與我同甘共苦,同甘的是享受「為善最樂」這分心靈充實的喜悅;共苦的就是他們不怕辛苦、不斷付出。慈濟每個月的發放日,花蓮委員必須大清早就出去買菜;採買回來,又到廚房裡工作。他們的工作主要是讓全省各地來的大德安心拜佛、聽法;拜佛、聽法之後,能安心用餐,以盡地主之誼。這就是見人施道,助之歡喜;看到別人做善事,不但生歡喜心,並發心幫助他完成,這就是「助之歡喜,得福甚大」,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佛陀這樣語重心長地鼓勵大家,但是佛陀的弟子聽了之後,覺得非常疑惑——有人說:「他修的功德,我見了之後生歡喜心,我也會有功德嗎?」也有人說:「他人看到我所做的功德而心生歡喜,我的功德會不會被他分走?
   吉祥的地方
   於是,有人問佛:「此福盡乎?(我做了功德,他生歡喜心也有功德,我的功德會不會減少?)」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是。」佛陀的智慧很高,因為弟子不能瞭解,佛陀就舉個例子說:「比如一支蠟燭,只要你將燭火點著,不論有幾千幾百人手持蠟燭,都靠你的燭火點燃,當這些蠟燭都點著後,你的燭火會減少嗎?不會的,不但不會減少,還會增加光明。因為一支蠟燭有一分的光明,千百支蠟燭有千百分的光明」。
   世間的災難與吉祥,都是眾生的共業所造成的,我們居住的世間有越多的好人,則此地越吉祥,好人少而壞人多,則此地的災難就多了。多鼓勵人做好事,這樣比我們自己做的功德更大,自己做好事自己得功德,即使自己功德很大,而周圍壞人多,也會被拖累下去,所以若想住在吉祥地——安穩、多福的地方,就必須鼓勵他人共同造福人群。
   只有點燃更多的燭光,才有大放光明的喜悅。
   【有感而發】
   學佛的目的是明心見性,「明心」就是我們的心地能夠光明磊落,本性光輝自然能顯現出來。就像點燃心地裡面這支蠟燭的燭光一樣,不只可以照耀自己、瞭解自己,還能夠照耀別人、瞭解別人。
   年輕、健康、貧窮
   年輕能擁有多一點的時間來完成心願;健康則有飽滿的精神,可發揮人生的智慧;貧窮則鬥志高而易有成就。
   時日推移,回顧一下人生的過程,可以知道「人」生活在空間,消逝於時間。每一個人的生命、事業都是在空間與時間中完成的,所以,人人都需要把握時間、利用時間,從時間的累積中成就學業、事業、道業。
   如果有來生
   美國有一位非常博學多聞的學者,在八十多歲時,慨歎宇宙之間有無窮盡的道理,儘管他以數十年的時間從事研究工作,仍然覺得所學不周;而最遺憾的是他還不能透徹生命的奧泌。他說了一句話:「如果能有來生,我只求三個願望——一是年輕,二是健康,三是貧窮。「年輕與健康是人人企求的,為什麼這位學者還求貧窮呢?當然有他的道理。
   求年輕是希望擁有更多的時間。人的身體和精神總是受到歲月的磨損而衰弱,人過了中年以後,就會覺得時間不夠用,體力弱、腦力差。年輕時有著無窮的希望及衝勁,也有長久的時間來完成心願,所以,人到了年老時才知道年輕的寶貴,總希望自己年輕一點,能夠有較長久的人生。
   第二項是健康。一個人即使年輕,如果身體不健康,則智慧、腦力也無法充足。人一定要善加調節日常生活,不論是睡眠或食量都要有適度的調節,有好的身體就有飽滿的精神,才可以發揮人生的智慧效用。
   佛陀說:「諸苦患中,病苦為最。」病比老更痛苦、比死更難過,所以身體的健康非常重要。
   接著,他所求的就是貧窮。
   這一點使我們感到非常困惑,每個人都要求事事如意、生活富有,為什麼這位學者卻要求貧窮呢?
   原來富有的人生容易使人喪失鬥志。有很多成功的學者、偉大的人物,都是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產生鬥志而有所成就的。例如釋迦牟尼佛,他雖然生活在富有的環境中,但是為了完成道業、透徹宇宙的道理,他毅然捨棄榮華富貴的享受,自願擇取常人無法忍受的貧窮——苦行生活。
   德雷莎修女
   不只是這位學者,就是其它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同樣的情形。譬如近代的德雷莎修女,她可謂是天主教的光榮,我個人也非常敬仰。她只是一位修女,為什麼能夠得到國際人士的稱讚、敬重?那是因為她真正守持天主教的三條教戒——貞潔、奉獻與守貧。
   貞潔方面,她也一樣捨棄了小家庭,出家走入修道院,保持身心的貞潔,這就是他們的規戒。
   其次是奉獻。我常說,真正的修行人是沒有自我的,佛陀就是為了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德雷莎修女也是為人類而奉獻,她把心獻給天主、人民,並且走入最艱苦、最困頓的地方,在貧病飢餓的處所,獻出她的心力,救濟那些窮苦的眾生,這就是救貧。
   三者守貧,因為身邊一無所有,所以她的心一無掛礙。沒有事業的牽絆,沒有物質的累積,我們的心靈自然沒有掛礙。這就是聖者所持有的規戒,也是學者所追求的境界。
   看到他們如此致力於入世的志業,我們更應以出世者的精神,堅強而超脫,抱持著只要有一口氣存在,就貢獻一分力量;一天能夠行動,就做一天志業的信念,絕對不可有逃避的心態,要生活在貧而樂道的境況中。孔子稱讚顏淵,就是因為他能夠安貧樂道。
   所以,有智慧的人並不要求財富,也不求享受。他勇於接受各種磨練的環境,因為有磨練的環境才能昇華人格。鐵塊一旦丟入洪爐裡,就會被熔化,但光在洪爐裡燒熔,仍然無法成器,必須再經過幾番錘煉,才能夠造就各式各樣的器具。所以要成就精純的人生,除了接受一番磨練,還要再經過無數次的挫折打擊,才能真正完成歷練的過程。
   【有感而發】
   我們要好好把握現在,利用環境、時間及健康的條件,除了自性的啟發之外,還要趕緊發揮我們的良能,以無牽掛、無污染的感情,奉獻給人類一分愛心。
   別讓生命睡著
   讓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將使我們不知何去何從?
   人要盡量發揮自己生命的價值,能多付出一個鐘頭或幾十分鐘去做有益的事,就是在應用生命價值。
   年輕時總是覺得時日還很多,等到年紀稍長時,才會警覺時光不多了,尤其身體的各項機能逐漸耗損時,想多利用時間,卻已所剩無幾了!
   我年輕時非常愛惜時間,分分秒秒、點點滴滴都不敢任它隨意流逝;尤其是現在這個年齡,更感到時光的可貴,過去已經不敢浪費了,現在我更愛惜它。
   當我疲累得坐立不住時,總想躺一躺休息一下?但是一到床上時,我就想到:不對!這個時候不是休息的時間,於是又馬上起來。
   不但年紀稍長的人要愛惜時間,年紀輕的人,更要把握時間,不要借口:「已忙碌幾天了,就要休息幾天」應該好好利用人生,發揮生命的良能。
   人生本來就是苦多樂少,苦有物質、精神、環境、身體上的苦,和許多不能如意的苦,「苦」完全是由日常生活的人我是非累積而成。除了感情挫折的苦,還有時日空過的苦,總是留給我們一分空虛的遺憾。
   人生世間,如果任由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帶給我們的將是不知何去何從的彷徨,這種失落感比什麼都苦啊!
   【有感而發】
   我們要好好做一個耕耘良田的農人,不要浪費時間任良田荒蕪。田地不播撒種子就會雜草叢生,雜草一生就變成荒野之地,等明年要耕耘時,就很困難了。
   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時間,好好地耕耘我們的田地——心田,不要讓它雜草叢生。
   蜘蛛與蠶
   蠶為利益人群而吐絲,蜘蛛卻吐絲以捕殺他命,
   兩者相較,何者可愛呢?
   我看了王端正先生的一篇社論,寫得很好、舉例譬喻恰當,這是一隻蠶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對蠶說:「你和我雖然都會吐絲,但是我的絲,幫我建立王國,縱橫天地之間,而你卻作繭自縛,絲盡而死。哈!我的絲有價值多了。」
   蠶就回答:「我的絲能夠供給人們織布,上至皇帝百官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能有衣可穿,我是犧牲自己、利益社會人群。
   而你吐的絲,雖然經緯分明、形狀美麗,但是這些絲網只能捕捉蚊蠅小蟲。為了自己果腹求生,不惜捕殺他命,這些損人利己的絲,價值何在?
   蠶與蜘蛛兩者,一個是為社會人群之利益,不斷地吐絲而犧牲自己;另一個則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損害他人,兩者比較,哪一個可愛呢?蜘蛛捕食時是一副青面獠牙的模樣,而蠶卻是如此溫順可愛。
   人生也是如此,同樣是過日子,何不犧牲享受,利益人群呢!
   手腦並用
   做事應該手腦並用,覺得某件事需要改善,
   就要用心恩考,合力推動。
   一件工作,在動手苦幹的時候,也要同時動腦,將複雜與浪費時間的工作程序簡化,使其一目瞭然。
   有力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還是要有心,因為只靠體力是不夠的,還要憑借心力。所謂「四兩撥千斤」,有時候用心地動一下腦筋,就可以輕易將事情解決,若不肯用腦思考,只想靠兩隻手來硬推,不但很辛苦,而且效率不大。做事應該手腦並用,覺得某件事需要改善,就要用心思考,提出建議來互相檢討,合力推動。
   【有感而發】
   一項事業成功的主因在於帶動、領導他人,若只是不斷地辛苦工作,卻不負起帶動的責任,便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這就像一盤散沙一樣,無法凝聚力量。因此,我們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外,還要培養人事上的和睦,帶動其它人一起做。
   職業與志業
   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會消逝;
   應該多為人群服務,開拓大事業。
   人生不要抱著「職業」的心理來工作,而要秉持「志業」的精神來服務,將身心投入,不要怕麻煩,把所有的事情都整理妥當,打好基礎。
   人生並非只為個人眼前立竿見影的事業而努力,應該為將來的目標和大眾著想。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會消逝,何不發廣大心,多為人群服務,開拓大事業呢?
   【社會傳真】
   假日,我在慈濟醫院「社會服務部」看到一位在供應部服務的年輕人,就問他:「你今天怎麼在這裡幫忙?
   他說:「今天是休假日,我必須利用時間來從事社會服務工作。」這種不計較物質上的報酬,只希望發揮良能的願心,多麼可愛又可敬啊!
   最有成就感的人
   只要有垃圾車經過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乾二淨;所以,清潔員最有成就感。
   什麼樣的人最有成就感呢?
   我覺得在街道收垃圾的人最有成就感!
   第一是他們不貢高我慢,又守本分;
   第二是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優越感及超越的希望。
   憑這兩樣,他們就能安分守己的每天與垃圾為伍,隨著垃圾車前進;只要有垃圾車經過的地方,所有大街小巷都收拾得一乾二淨,所以我覺得清潔員最有成就感。
   植樹者的精神
   我們不要妄想在樹下乘涼享受,只希望樹大成蔭,
   使後代能遮蔭乘涼。
   我常常告訴弟子們:「你們既然不怕辛苦,跟隨師父,就是知道自己不能輕鬆安閒,所以要有種樹人的精神,不論樹苗多麼幼小,仍然要繼續不斷地栽種、澆水。」不要妄想樹大成蔭時在樹下乘涼享受,我們唯一的責任是小心栽培,讓樹木生長茁壯,使後代能遮蔭乘涼,這就是種樹人的精神。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應該以服務的精神,奉獻我們的能力和時間,致力於利益人群的志業。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事業,與其無所事事地空過時間,倒不如從事有意義的工作。
   君子慎其獨
   與人相處時,固然要謹慎言行;在獨處時,更不能疏忽懈怠。
   孔子的弟子顏回,是我很景仰的賢人,他是一位安貧樂道、不爭取名利地位而自得其樂的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最受孔子的讚美。平常他對老師的教誨,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的表現,但是他私下的生活舉止,卻能遵循師教,並能聞一知十,發揚老師的精神教育,這就是學以致用。
   《論語》中有一段孔子描述顏回的話——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子說:「我常常和顏回面對面談論一整天,他都只是默默地聽受,從不曾發言問我一句不瞭解之處,也從未發言表示領會,或在老師及眾人的面前炫耀。老師傳授多少,他就領受多少,看起來似乎毫無反應、全無領會,好像一個愚人。但是他離開之後,仔細地觀察他的行動,不但平時用功,而且與人交談時,都能夠把老師所講的道理闡揚得淋漓盡致;他不但在眾人之前,將老師的道理以言行闡揚,獨處時也非常謹慎,態度絲毫不敢散漫。顏回,實在並不愚笨啊!
   所謂君子者,必須慎其獨。與人相處時固然要謹慎言行,在獨處時更不能稍有疏忽懈怠,仍要自我警惕,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人生在世,所表現的聲與色,會形成一個人的人格,若在言行舉止上稍不注意,人格就很容易敗壞。所以,我們不但在群眾中必須謹言慎行,就是獨處時,也不可鬆懈。
   【有感而發】
   講話和舉動都是很重要的,雖然說話只是啟動唇舌,發出聲音,但是有人說出一句話後,可以完成歷史上的偉大事業;有的人卻因一句話而破壞了修持數十年的形象。有時候一個舉動,可以減輕許多人的精神與體力負擔;有時卻也可能因一個舉動,造成許多不可收拾的災難。總而言之,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言語或舉動,都必須非常謹慎注意。
   心安的時刻
   人生哪一天沒有煩惱,哪一刻沒有病痛呢?
   只要能付出良能,就是幸福。
   生老病死、生離死別的情況,不斷在人生舞台上演出。不一定是七、八十歲的老者才會生病,即使是年輕人也隨時會遭受病苦。
   病魔纏著她
   我在台中見到一位病痛纏身多年的小姐,她只有三十歲,發病之初,只是眼下長出一顆小瘤而已,現在已經嚴重到半邊的臉腫脹得垂到胸前來,眼睛也因為大腫瘤的影響而不能睜開了。這幾年來,可以想像得出她的父母是如何辛苦地照顧她?而病者又是如何過日子?
   我想,如果她臥病在床、完全不省人事,可能會好過一些。但是她的意識卻很清醒,並且一再表示她唯一的心願是想見證嚴法師。於是,我和幾個人一起去看她,見到這麼多人,她很激動也很不滿。我就告訴她:「大家來看你都是好意啊!」她回答:「世間有幾個人像您一樣慈悲呢?世間又有誰像我一樣悲慘呢?」接著又說:「人們來看我,大都是抱持一分好奇心而已。」言下之意,忿忿不平。
   世間苦難的眾生何其可憫?她才三十歲,遭遇竟然這麼悲慘!儘管這樣,她仍然具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並且發願病好時,要到醫院當志工。但是有些佛教徒,不明就裡,每天都去幫她念佛,希望她早日往生西方,這讓她覺得很困惑。這個例子,讓我們深深體會,救度眾生除了要有慈悲,還要有智能。
   人有生老病死,有身體就有病痛,有愛就有煩惱,人生哪一天沒有煩惱?哪一刻沒有病痛呢?我認為,只要每一天都能盡量付出我們的良能,為社會、為人群奠定愛的基礎,這就是幸福。
   人生不是有物質享受就能快樂,也不是有某種力量做我們安全的保障就是幸福。只有良能的付出才是最心安的時刻,我們能使社會幸福,就會得到快樂。如果只是為了自身了脫生死而用功,到底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受益呢?
   【有感而發】
   有些佛教徒,一聽到某人罹患絕症,沒考慮到當事人的心態如何?就開始要幫他助念,讓他往生。我認為,這種做法應該再教育。我們應該鼓勵他對人生有信心和鬥志,哪怕剩下最後一口氣,也要鼓起勇氣去面對。內心不沮喪,也不畏懼,才能安詳地走完人生旅程。
   濟貧教富
   貧困的人,需要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與貧困的人,
   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台灣雖然富有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在某些角落也有不少人過著暗無天日、艱困污穢、貧病苦難的日子。這些人所需要的是富有人家的力量,而富有的人與貧困的人都需要佛教的精神教育。
   我們必須負起這項責任,搭造貧富之間的橋樑,引導富有者救濟貧困的眾生。儘管我們的財力不足,但是只要有信心與毅力,就可以不斷地引導他們發揮力量,這樣心力與財力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救度貧苦的眾生。
   名醫與良醫
   名醫易得,但是良醫難覓;
   合良知與良能,才能成為一個良醫。
   現在的科技教育發達,要培育名醫很簡單,普天下的名醫比比皆是,只要有心學醫,便可在科技教育下,憑借儀器的幫助來瞭解人體的機能,所以,成就名醫並不困難。但是要培育良醫便非常困難了;良醫必定要發揮良心、醫德。
   現在是功利的社會,每個人都不斷地追求、爭取功名利祿,因而迷失自我的良知。我們若希望醫院能延請到具有良知、良能的醫護人員,來解救天下眾生的病苦,唯有再求進步,從建醫院進入辦教育的志業,如此才能成立教學醫院。以宗教的精神來啟發、教育學醫者的良知;用醫學科技的功能來教育、引導他的良能;合良知與良能才能成為一位良醫及白衣天使。
   凡夫與聖者
   本性是沒有生滅的,能夠反觀自照,
   光明的本性即可顯現。
   凡夫除了身體有生死之外,心靈也隨著生死不得自由;聖者只有身體的生死,而沒有心靈的生死。
   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從三大阿僧祇劫前,就生生世世不斷地來人間,而且不曾失去其志願,身體有一生一世的分別,本性卻沒有生滅,因為本性無生亦無死。只是一段時間結束時,就要順應世間法,方便現生死,換上另一個身軀再來。
   正因為我們的本性是沒有生滅的,所以必須不斷地淨化自己的人生,使光明的本性得以顯現。
   借水見月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靜而月現,水動而影亂。
   佛性如明月,凡夫心如水;水靜而月現,水動而影亂。眾生都有佛性,每一個人都有愛心與良知,而且人人平等絕無稍減。
   即使是一個犯了罪的人,他的良知善念也不比我們少;他只是一時攪動水面而破壞了月影,而我們比較幸運,水沒有受到晃動,心月才能常明。所以,能時常發揮良知的功能,處於靜態中就能顯現善念。希望我們借水見月,借凡夫之心善加修持,以達到聖者的境界。
   一心不二志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一天學一門的話,
   需花用多少時日?浪費多少人生呢?
   我們既然學佛,就要深刻體會佛陀的精神,一心不二志,實踐佛陀的教法。一心不二志就是「直心為道場」,一心一意行於佛道上,不要三心二意,才能很快達到目標。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一天學一門的話,找遍八萬四千法門,需花用多少時日?浪費多少人生呢?所謂「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就是一心不二志。我們若能夠一心一意,就不會受周圍的環境所動搖了。
   【有感而發】
   如果要說我有一個法門,那就只有「為佛教、為眾生」而身體力行;在日常生活中要縮小自己,包容眾生。這就是我們一向的修持法門。既然沒有自我,怎麼還會去研究我要如何修?如何守呢?我認為:站穩自己的腳步、修養自己的心胸、無代價地付出、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就是正確的法門。
   濁世清流
   現在的世界實在很亂,而每個人都有安定社會、
   平息亂象的責任。
   現在的世界實在很亂,不只台灣有民眾示威遊行,世界各地都發生混亂不安的情形,而教育也亮起了紅燈,兒童從十一、二歲開始,講話都大聲叫喊,他們已經不懂得什麼是正確的說話態度與禮節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所見、所聽到的各種社會或政治團體聚會以及新聞媒體、電視螢幕的畫面,每個人講話都是大聲瞋斥吶喊。人與人之間怒目相向,從來沒有看過大家以紳士的風度,心平氣和,相互尊重地討論問題、解決問題。
   不論走在街頭巷尾的行人或在生意場中做買賣的人,也都是高聲喧嘩、大喊大叫;而學校裡教育學生的老師更是大聲斥責,所以,這些學童已經不知道人與人之間說話應有的禮貌與態度。他們所接觸到的都是互相叫罵、怒吼,彼此對抗,甚至動用肢體暴力……,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和平的境界。
   我們承認這個社會確實很亂,而每個人都有安定社會、平息亂象的責任。讓我們先端正自己的心思,然後實踐力行,善盡自度化他的功能吧!
   誰來成就我  讓我幫助的人,並不需要感謝我們,
   因為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成就菩薩道。
   一位醫生要成為名醫,必定要醫治很多病苦的患者,才能累積他的經驗,成就一位名醫。
   我們要圓滿佈施的願,也需要有貧困、苦難的眾生才能成就。
   所以我常常以最虔誠的心勉勵大家:讓我們幫助的人並不需要感謝我們,而是我們要感謝這些貧困苦難的眾生,若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成就菩薩道。  隨緣立足
   因緣到時我們推不走,緣未到時則無法強求,
   我們必須隨緣立足。
   有一位年輕的比丘,出家已經有幾年的時間,當初出家本來是抱著積極的心理追求正道,並且在台灣一處名山寶剎求學、修行。但是幾年下來,究竟學佛的目標應該何去何從?心中仍然非常迷惘。他一來就問我,他應該朝哪一個方向去學習、精進?我便鼓勵他「精進學佛」。他還說,他要以十年的時間用功,若十年後有所成會再回花蓮,因為花蓮被基督教、天主教佔去了大部分的地方。
   我便告訴他:「學佛應該有無常觀,要隨緣立足;因緣到時我們推不走,緣未到時則無法強求,時間並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必須存著隨緣立足的心念。還有,既然我們學佛,就必須具有宗教者的心量來包容一切,所有的山溪小湖、河流溝渠之水,最後都流入大海,大海的容量沒有限量。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利益人生的宗教,我們應該尊重包容一切宗教,時時讚美有益人群的組織,絕對不可畫分是非的界限,一旦產生一條條的界溝,就無法寬容一切眾生了。」
   這位比丘聽了我的話,覺得這幾分鐘所得到的心得,不但清晰而且深刻。他說,他已知道該做的事了。
   靜思再三
   一、禪定
   二、理想與現實
   三、空談與實行
   禪宗說:擔柴挑水無不是禪、舉止動作無不是禪。並不一定要靜靜地打坐才是禪定,那稱為「坐禪」。
   禪的最高境界是一切舉止行動、工作休息……都不離開禪的功夫,也就是心無雜念、意無他想。
   理想與現實常常遙遙相對,但是不管兩者之間的距離有多遙遠,只要具足信心、毅力與勇氣,再長再遠的路途也能到達目的地,再遙遠的距離也能連結在一起。這些都需要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之內所需要的是信心,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建立自己的信心與毅力。
   學佛重在實行,如果缺乏實行的步驟,即使學問再高,也不過是在口頭上空談高論,如此反而會造成宗教的損失,因為論調多則問題也多。
   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做一個老實的修行人,安分守己,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時間多多付出,愛惜自己的秉賦,莫讓時間空過,使自己平白地失去磨練的機會。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