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迷悟之間6 --和自己競賽4
星雲法師著

要服氣
  
  父母對兒女嘮叨,兒女要服氣,你不服氣,又怎麼辦呢?長官對部下嚴於要求,部下也要服氣,你不服氣,又奈何呢?學生對老師的教育要服氣,才會進步;弟子對師長的訓誨要服氣,才會尊師重道。
  
  在高速公路上,大車戲小車,你若是不服氣,就會出車禍;海關檢查、警察臨檢,你要服氣,不服氣就會更增加麻煩。天氣冷了,必須添加衣服,你不服氣,只 有著涼生病;房子漏雨了,花錢修理,你要服氣,不服氣,不修理,更加不能安住。理髮師替你剃頭,醫生替你打針、開刀,你都要服氣,如果你不服氣,病不會 好,事不能完成。
  
  世事艱難,不能由你隨心如意。當意氣風發飛揚的時候,自己可以乘懷順意;當世事與人違逆的時候,你必須要服氣。交通違規,開罰單處罰時,你要服氣;國 家要你繳稅,你應該要服氣。你長得高大,我長得矮小,只有服氣;你長得美貌,我長得醜陋,我也要服氣。你有財富、有勢力、有群眾,一呼百應,我服氣以外, 又能如何?
  
  運動場上,輸給別人,要服氣,下次再來;法院裏判決,你輸了,只有服氣,花錢消災。服氣只是屈服於一時,但做人要爭氣,爭千秋之氣。韓信忍受胯下之 辱,他服氣,不計較一時,終於能夠封侯拜相;宋徽宗、宋欽宗被金人所擄北去,宋高宗只得服氣,尚能建平安的朝廷於臨安;劉邦赴鴻門宴,因為形勢不如人,種 種的屈辱,就要服氣。你不能忍一時之氣,那裏能保得百年之身呢?
  
  蔣介石對日抗戰,自知國力不敵,只得以空間換取時間,此地失守,那城被佔,全國民眾,難以忍受,這種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一直到了贏得最後勝利,大 家才佩服蔣介石的「服氣哲學」。共產黨以鄉村包圍都市,勝了就要打,敗了就要和,和和打打,打打和和,終於取得勝利,這也是共產黨人當服氣時就服氣,當爭 氣時就爭氣,所以才能太陽滿天掛。
  
  天要下雨了,颱風要來了,你只有早早的準備,對於自己的居家,防漏補強,你要服氣,不服氣,又怎麼辦呢?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歡喜的事是福氣,不歡喜的事要服氣;不服氣就不能受委屈,不能忍受一時的委屈,又如何爭氣呢?所以,人不要賭氣,更不要生氣,只有將來爭氣,才是勝利的人生。《人間福報》2001831


創造生命力
  
  多年前,我們的社會曾發起一項「創造生產力」的運動,一時全國上下,男女老少,無不響應,紛紛「增產報國」。
  
  當物質生活豐富以後,人民不再滿足於外在的物質所帶來的快樂,進而要求從內心提昇精神生活,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所以現在流行的是「創造生命力」。
  
  所謂生命,到處都有生命。地球有地球的生命,山林有山林的生命,海洋有海洋的生命,經濟有經濟的生命,社會有社會的生命。即使一棵小花、一根小草,當它從石縫裏奮力掙脫出來,展現出它的生命力的時候,真是令人感到生命的偉大與美好。
  
  吾人成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是生命具體呈現的傑作。我們的腦海裏蘊藏著無限的生命力,我們的手掌裏也掌握了無盡的生命力;我們的內心裏也有無限的生命力,我們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都是在展現我們的生命力。
  
  所謂生命力,要以一己之生命,創造無限之生命。一架飛機,帶著旅客南北東西的飛翔,幾千小時,幾萬小時,一直展現它的生命力;一艘商船,載重幾百、幾千噸,在大海裏與風浪搏鬥,要把貨物載到目的地,都是在展現它的生命力。
  
  一張桌椅,讓你使用多時;一件衣服,讓你穿著多年,這一切都是在展現各自的生命力。人類號稱萬物之靈,靈,就是生命力;用,就是生命力;活,就是生命力;動,就是生命力。宇宙之間,那一樣沒有生命力呢?
  
  尤其是人,主宰了天地萬物,更應該提昇自己的生命力,用慈悲心去普及一切,用智慧力去幫助一切,用因緣助力給予一切,用祈願祝福維護一切。能夠如此,這世界的一切還怕不能生命同體的共同創造幸福與和平嗎?《人間福報》200191


去蕪存菁
  
  庭院裏的花草樹木,要灌蕪存溉,要施肥,尤其要整理,要修剪荒蕪,這是園藝工作重要的一環。因為花草樹木的葉子枯爛了,你不修剪,它會妨礙新芽的生長。一棵果樹,果實發育不全,你不去摘除它,細菌會傳染給別的果實,破壞了整體的成就。
  
  不只是花草園藝要修剪荒蕪,人生的道德人格,所行所為,必定也有一些荒蕪,要加以修剪,才能健全。例如,知識不夠,你要充實你的學問;口才不順,你要訓練你的語言;能力欠缺,你必須要增加自己前進的動力。
  
  婦女早起晨粧,面對鏡子,化眉深淺,為了增加美麗;一個武士,刀槍劍棒,也要經人指點,去蕪存菁,才能克敵制勝。廚房裏的一盤佳肴烹調出來,多少菜的皮、葉、梗、骨,都要經過揀擇;詩書字畫的作者,他也是要在許多的作品裏,汰沙存金,才能有佳作問世。
  
  所謂去蕪存菁,就是要吾人有過要改,有功要立;不改過立功,不修剪荒蕪,怎能成功?一盆花草,必須修剪,才能嫵媚動人;一個人的行為,必須具足三千威儀,才有人讚美。
  
  做功德好事,有了企圖別人報答、企圖獎牌的心,這就是功德好事的荒蕪;如果立德行事,心中存有歡喜,對於善名美譽,不足為道,這就是去除人格上的荒蕪。
  
  再美好的衣服,上面有了污點,就失去了它的大方莊嚴;一園的桃紅柳綠,假如有了幾根殘枝敗葉,就會顯得荒蕪落寞。人的品性道德上如果有了污點,任憑你成就再大,也得不到別人的尊敬。所以,人要不斷的修剪生命的荒蕪,才能不斷的向上、向善、向真、向美的境地邁進。
  
  什麼是生命的荒蕪?慳吝、固執、頑強、記恨、懶惰等,都是生命裡的荒蕪。我們要讓生命淨化,可得用心修剪,讓生命的田園百卉爭妍、美不勝收,那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喔!《人間福報》200192


供養心
  
  在佛教裏,要選派一個寺院的住持,所重視的並非能力、才華;當一個住持,最先決的要件,就是要有供養心,有供養心的人才能當選。
  
  確實應該如此!一個寺院的領導人,如果仗著權勢,自我養尊處優,自我公物私用,把大眾置於腦後,這如何得了?就如同一個國家的領袖,他一定要注重民生 問題,民間的經濟照顧好,他才能安坐國主的寶位;如果民生發生問題,老百姓絕不會讓你一個人獨自享受。所以歷朝亡國,與民生凋敝,不能說不無關係。
  
  說到寺院的四事供養,首先要看全寺大眾:一、衣服能保暖否?二、飲食能周全否?三、床具用品能合用否?四、湯藥都能調和否?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如果四事不調,四眾就不能安心辦道。
  
  供養心,如果發自於一個信徒,所謂對三寶要有十供養: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如果是發自一個弟子,應該要以身、口、意三業來供養。 供養心,在修道上是一個重要的制度,現在社會大眾也都在提倡供養,例如:做義工的人,他把時間撥出來供養大眾;有勞力的人,他把力氣提供出來服務別人。有 的人有錢財,他把財物分散給大家,救助貧苦;有的人用智慧、說話來給人諮商,解決苦難;有的善於言詞,講學說法來開啟大眾的愚矇。這些都是需要有供養心才 能做到的事。
  
  所謂供養心,就是一種禮敬。以社會人士來講,你送我一籃水果,我送你一盒蜜糖;你送我一本圖書,我送你一份報紙。所謂禮尚往來,都是彼此供養之意。一個人如果只是接受別人的供養,自我不給人回饋、奉獻,久之必然惹人嫌厭。
  
  供養、結緣,這是增進聯誼,增加彼此的情意。在諸供養當中,當然以心供養最為第一。即使布施財物給人,如果你沒有真心誠意,財物也沒有價值;就算你把金銀財寶捐獻給人,如果沒有歡喜布施,金銀財寶也不是寶貴的東西。
  
  俗云:「秀才人情紙一張」;小小的供養,往往會有大大的幫助。但是人之貪心,只想接受別人的給予,養成了壞習慣,不如發起供養的喜捨心:我把我的歡喜 布施一份給你共享,我把我的慈悲分一部份跟你共有。我的房屋雖然不能送給你,但歡迎你可以來住一段時間;我的田園雖然不能送給你,但你可以常常來觀賞、享 有。出家的弟子在捨俗披剃的時候,都會發下供養的弘願:「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身心都能供養了,其它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呢?《人間福報》 200193


固執己見
  
  一個人,如果帶著有色的眼鏡看世界,他以為世界是什麼顏色,即使你告訴他真相,他也不會認同,因為他固執己見;一個人,如果從井裏窺天,他覺得天很小,如果別人告訴他天空很大,是你所見太小了,他也不肯相信,因為他固執己見,所以不能見到外面的天空。
  
  住在山區的居民,你告訴他,城市的大樓,地下都是用尼龍地毯鋪設成的,他沒有見過,囿於成見,他不會相信;你告訴他,住在三、四十層的高樓裏,只要打開水龍頭,就有清淨的水可以使用,身居鄉村茅屋的草民,囿於己見,他也不肯相信,因為他沒有見到。
  
  一個固執己見的人,一時失意,你告訴他可以再來一次,他執著說我不行了,他就真的是不行了。一次的失敗,他不去研究原因何在,只想到我無法勝利,因為固執己見,他就真的不能成功。
  
  孔明六出岐山,死在五丈原,他不灰心復國無望;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認為爭取時間,終能克竟其功。孫中山十次革命失敗,終能成功;王冕屢試進士,四十幾歲終能如願。多少的科學家誓願發明,不經數十百次的失敗,如何能有許多偉大的成就呢?
  
  世間上,固執己見、墨守成規的人,要不斷的改進,例如改過遷善、改錯為對,改邪為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不斷的改進,才會有不斷的新發現。
  
  衣服短小了,穿起來不好看,把它改長一點,合身就好看了;桌子長短不適合,把長的改短一些,適中就好用了。
  
  多少年前,日本人生得矮小,經過所謂人種改良,日本人現在已經達到目的了;香蕉、芒果、荔枝,果實不大,加以品種改良,也都能由小變大。一年收成一次 的稻米,品種改良後,可以一年收成兩次;番薯、山芋,經過品種改良,成本減低了,收成增加了。可見得固執己見,是沒有進步;不斷改進,才能不斷成長。
  
  佛教的真理,就是講世界會變,人生也會變,在變的裏面,可以不斷的變好,一個人只要順著真理,不要固執成見,就能增長智慧,不斷進步。上古人類茹毛飲血,如果固執己見,時代還是茹毛飲血;過去物質文化落後,經過不斷改進,如今文明才能一日千里。
  
  有個瞎子,在經過一條乾涸了的小溪,不慎失足掉落橋下,所幸他兩手及時抓著橋旁的橫木,大喊救命。路人告訴他不要怕,儘管放手,底下便是地面。瞎子不 信,抓著橫木,仍然大哭大喊,直到力氣用盡,失手掉在地面,這時他才相信明眼人說的話,橋下的確沒有水,可是自己卻無端受了多少的驚嚇和辛苦。
  
  固執己見、執著陋習的人,常常就像過河的瞎子,總要吃一些虧,才能學一些乖,真是何苦來哉呢!《人間福報》200194


無底坑
  
  「無底坑」是一個黑洞,見不到底,多少東西放進去,永遠不會溢出來。
  
  有人說「欲望就是無底深坑」、「欲壑難填」,欲望不就是「無底坑」嗎?有人說「昧著良知的黑心腸,就是無底坑」;黑心的人,貪求無厭,不就是「無底坑」嗎?
  
  所謂「無底坑」,淺顯一點說,就是我們每天要吃飯的「口」;「口」就是「無底坑」,不管你米麵、雜糧、各種菜餚,每天供輸一日三餐,一生一世永遠填不 滿的,實應叫「無底坑」。人,為了供應「無底坑」的需索,每日千辛萬苦,總要滿足口腹之欲。口腹的深坑,有的時候饞涎欲滴,有的時候觥籌交錯,凡是能吃的 東西,都會一掃而空。每日燒、煮、烤、炸,無底深坑,不管來路不易,只求滿足;不管你食指浩繁,經濟艱鉅,為了填滿他的欲望,你再多的花費、再多的辛苦, 他都絲毫不體恤。
  
  「無底坑」,如果說很安份地享受飲食之欲,倒也罷了;有時候它饑火中燒,還要出口罵人,罵你沒有好的東西供應。甚至有時候信口開河,隨便議論,搞得群我關係混亂,不但擾亂到個人身心不安,甚至影響到周邊的社會人群。
  
  「口」,這個無底深坑,它不但能吃能喝,有時候大放厥詞、挑弄是非,說人家的流言蜚語,造下許多的口業。「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無底深坑有時還會為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呢?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戰爭?就是為了無底深坑,為了要吃,不得不戰;甚至男女的婚姻,如果沒有麵包的愛情,可以保持長久嗎?你看,這個「無底坑」是多麼的難以侍候!
  
  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眼、耳都容易順從,唯有口,鼓動如簧之舌,說東道西、論長道短;一面需索無度,一面又製造禍端,平添自身的困難。
  
  人,用在身上的穿著,是有限的費用;用在眼、耳、鼻、舌上的費用,也是微乎其微;唯有用在「無底坑」的費用,無有限量。所以,吾人在世,除了制心於正 念之外,就是要把「無底坑」照顧好最為要緊。讓「無底坑」不要為了口腹之需,造下很多的殺業;讓「無底坑」節約愛物,不要糜費;甚至於讓「無底坑」流露出 一些善言美語,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人間,那才不負吾人終日供應口腹「無底坑」的孝敬了。
  
  《人間福報》200195

找尋快樂
  
  人生是為了快樂才要活下去的,如果痛苦,那麼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呢?
  
  人活著,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因此各人所追求的目標也就千差萬別。有的人,只想賺錢,他以為金錢裏有快樂,但是金錢太多了,可能也是痛苦,所謂 「人為財死」,財富有什麼快樂呢?有的人認為家庭最快樂,但是家庭裏的份子相處不和諧,彼此勾心鬥角,家有什麼快樂呢?有的人以為愛情裏有快樂,所以盡情 追求愛情,但是愛恨是難兄難弟,由愛生恨,愛得多深,恨得也有多重,夫妻反目,情侶背叛,多情反而不如無情好。
  
  也有的人醉心於權力,認為權力裏有快樂,所以要做官,要競選,要出人頭地,但是,打入大牢,綁赴刑場的高官厚爵,不也很多嗎?所謂爬得高,跌得重,權勢高位也不盡然是快樂啊!
  
  有的人則以事業為快樂,這裏開個工廠,那裏創個公司,一個集團,兩個集團,每天事業的重擔,三點半的難關,到處借貸,反而成了一個富有的窮人,那裏有 快樂呢?所以,有的人隱居山林,他在山林裏找到了快樂,山林裏清風明月,與清風明月為伍,反而是他的快樂;有的人找到了淡泊樸素的生活,安份滿足,他在清 淡滿足的生活裏找到了快樂;有的人喜好讀書,他在古今的書海裏,找到自己的安心之道,找到了智慧的泉源,找到了快樂的人生。
  
  有的人覺得本份就是快樂,平安就是快樂,無求就是快樂,善念就是快樂。快樂處處求,其實快樂不是在心外,原來吾人的心中就有快樂的寶藏哦!
  
  問飛鳥,為什麼要在天空裏翱翔?飛鳥說:空中有快樂!問游魚,為什麼要悠遊在水裏?游魚說:水裏有快樂!問湖泊,為什麼要在山林裏奔騰?湖泊說:山林裏有快樂!問人間,為什麼大家要這樣東奔西跑,忙碌不堪呢?他說,在人間裏廣結善緣、造福人群就有快樂!
  
  人生,快樂那裏找呢?信仰裏有快樂,修行裏有快樂,服務裏有快樂,靜心裏有快樂。只要有心,快樂就在我們的心裏!《人間福報》200196


心鎖
  
  心,好像一道門,可開可關,還可以上鎖。心鎖打開,心裏的是寶藏、是沙石,都可以開採出來;心的寶藏如果鎖起來,就莫測高深,別人便無法了解了。
  
  有的人,心裏面想些什麼?欲望把它鎖起來;感情也把它鎖起來;私密也把它鎖起來。鎖,代自己保管自己所有的東西,不讓它隨便失去,為別人所得。所以,抽屜要上鎖,房門要上鎖,保險櫃要上鎖,心門要上鎖。
  
  各國的海關,都不能讓你隨便通過,海關像一把鎖;海域有時候封鎖了,不讓你的船隻通過;空中航線把它封鎖了,不讓你的飛機飛過;犯罪的人,鐵鐐枷鎖, 讓你不能自由。鎖,是不自由、不公開、不放行的意思。國家的情報,你要把它封鎖好;別人的事情,隱惡揚善,也是封鎖的美德。
  
  這一個世間上,重重的關卡,好像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有它的密碼;每個人的生活,也都在他深深地鎖住之中。
  
  什麼東西被鎖了以後,那裏面就有秘密;有人問六祖大師「你說的佛法之外,還有秘密否?」六祖大師回答說「秘在汝邊」。意謂:我的佛法沒有上鎖的,你心中的鎖開了,自能有佛法進來!
  
  世間上有沒有秘密?有人說沒有秘密,但是像子孫為宗親、老主宗守家傳的秘密;過去為了倫理、種族,甚至私生子女都嚴格地鎖住秘密;「趙氏孤兒」的典故、公孫杵臼以子易子,一直守秘,多麼可歌可泣的壯烈的守秘故事啊!
  
  秘密,真的守得住嗎?甲告訴乙說「我有一個秘密,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乙告訴丙說「我有一個秘密,我告訴你,你可不能告訴別人」;輾轉不久,所謂「秘密」者,天下皆知啊!
  
  在很多的守秘當中,都是無可厚非;因為等於是商業機密、業務機密、人事機密、財務機密,只是很多人把秘方認為是秘密不傳,以致喪失益世的功能,殊為可 惜。因此,心鎖應是當開則開,當鎖則鎖,尤其心門要開,所謂「心開意解」,心不開,如何含容人情義理?《人間福報》200197


開通理路
  
  蠻荒時代,大地一片荒蕪,舉步落腳,沒有道路可行,所以先從鄉間鄰里,有了錯綜複雜的阡陌小徑;及至人類文明發達,通都大邑,就有了公路、鐵路,甚至於船行在海上也有通路,乃至飛機在空中也有航道。
  
  道路打通了人與人的隔閡、國與國的閉塞,道路溝通了全民的來往聯誼,因為世界有四通八達的路,所以美不勝收。
  
  一個人的身體,血管就是通路,脈搏就是通路;因為有通路,人的身體才會健康。電器有電器的通路,水管有水管的通路;一個人,頭腦也是通路,頭腦的通路齊全,做人處事才會理路清楚,道理明白,理路是所有的通渠大道中,最重要的一項。
  
  你看,有的人讀書很多,知識淵博,但是不通理路;有的人善於言辭,滔滔不絕,但是他待人處世沒有理路。有的人創業成功,但是做人失敗,因為他不通理路;有的人只是向前開路,不知道要預備後退的路;有的人只曉得單行道路,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要有雙向往來的雙線道路。
  
  有人說,口邊就是道路,眼睛看的,就是道路,腦筋判斷一下,就有道路。其實,道路不一定是土地上的道路、水裏的道路、空中的道路;真正的道路,所謂理路是在我們的心裏。我們心中有通天的路,有通聖賢的路,有通地獄、餓鬼、畜生的路。
  
  路,是人走出來的。擺在我人心中的,有直線的路,有彎曲的路;有平坦的路,有崎嶇的路;有善美的路,有罪惡的路;有光明的路,有黑暗的路。聰明的人兒,你想一想,你究竟要走那一條路呢!
  
  一般人講開通理路有情理法,所以我們要檢查自己,在情感上能有大公無私、昇華感情的道路嗎?在講道理的時候,能夠四平八穩,讓大家都能接受嗎?在法治上,你能夠公平公正嗎?
  
  情理法就像道路,如果崎嶇,如果彎曲,如果斷裂,到了理路不通、情理法不明,那做人處世就困難了。《人間福報》200198


慶生會
  
  每個人每年都有一個小生日,每十年有一個大生日。每逢生日這一天,慶生方式各有不同,有人要出遊,有人要宴客,親朋好友也會送紀念品祝賀;尤其一些有地位、有勢力的人,每到生日,賀客盈門,真是招財進寶,不亦樂乎!
  
  但是,「慶生會」實在說來這是「母難日」,因為母親在這一天生養我們,生產時的痛苦、哀嚎,那裏值得我們來慶賀呢?所以現在有人把母難日不叫「慶生會」,改叫「報恩日」,或集體聚會,稱做「報恩會」。
  
  不管是母難日也好,報恩日也罷,慶祝生日,應該發揮父教母愛,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受之於父母,應該以父母為中心。自古有一些賢明的皇帝,為報母恩而在母 難日這一天大赦天下,或是邀集天下長者共同慶祝,以示與民同樂。也有一些大財主,選在母難日這一天,施粥賑災,惠施貧困。
  
  現在的人,有不少佛教徒在父母生日這一天印經送人,或是為父母成立基金會、設置獎學金、開辦醫院、設立圖書館等。如果沒有能力做到這些,至少當父母健 在時,應該為父母設想,做一些他們歡喜的事,例如旅行、參訪寺院、齋僧宴客;若父母不在,可以邀約親朋故舊,談敘父母的懿行,或者出版父母言論的書籍,替 父母從事公益,造福社會人群,把父母的德澤遺愛人間,永垂寰宇,並且以此功德回向父母得生淨土,這才是生日慶生之道。
  
  慶生祝壽,尤應避免殺生,因為從自己的生日應該想到,天下蒼生,甚至一切眾生莫不愛惜生命,大家都有生存的權利,所以要護生、助生。若為自己求長生而殺他生命,於理順乎?所以求長生不一定得長生;能夠護生,才能得長生。
  
  生命的意義,除了肉體上的壽命以外,其實我們更應該努力創造美好的語言壽命、芬芳的道德壽命、顯赫的事業壽命、不朽的文化壽命、堅定的信仰壽命、清淨 的智慧壽命、恒久的功德壽命、互存的共生壽命,這才是善於體會生命的人,這才是真正善於祝壽慶生的人。《人間福報》200199


突破與看破
  
  做事要有勇氣突破一切的困難與障礙,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沒有積極突破困難的勇氣,那只有消極的看破。既不積極突破,又不能消極看破,那又怎麼辦呢?
  
  一對情侶彼此相愛,但是他們遵守禮法,誰也不敢先表達愛意。時光悠悠,歲月流逝,因緣就此有了變化,女方奉父母之命遠嫁他方,男方青年聞訊,垂胸頓 足,懊悔不已,怨恨自己沒有勇氣突破心中的怯懦,勇敢的向女方表達愛意。數十年後,二人相見,女方談到當初等他表達的焦急心情,為什麼他不肯先示意呢?男 士表示懊悔不已,女方只有告訴他:當初既然沒有突破的勇氣,現在也只有消極的看破了。
  
  世間上的功名富貴,人人想要,但是你能積極的突破困難、障礙,勇往向前嗎?世界上一切美好的希望、成功,都是屬於肯突破的勇者所有,如果無法突破,何妨從放下裏也能找到很多的因緣與樂趣喔。
  
  嚴子陵與劉秀是同學,論聰明才智,儀表風度,嚴子陵都遠勝於劉秀。二人共同愛慕美麗的女同學陰麗華,但是命運不同,後來劉秀當了皇帝,陰麗華成了劉秀 的后妃,但是嚴子陵仍東南西北號召有才能的奇人異士輔佐劉秀。當劉秀晏駕以後,嚴子陵到劉秀的靈前祭祀時說:政治上你是勝利者,我是失敗者,愛情上你是勝 利者,我也是失敗者,但是勝利者也好,失敗者也好,最後都是黃土一坏。
  
  嚴子陵真不愧是一個隱士,因緣既不能積極的突破,就應該消極的看破,也不失其人生之樂啊!
  
  世間上各行各業,軍政專家,科舉學者,都應該積極的突破智能、突破環境、突破人事、突破障礙,勇往直前,或許能開創出另一番天地。如果沒有突破的勇氣,只是隨緣浮沈,只有消極的看破了。
  
  突破的人生是向前進的,看破的人生是向後退的。當然,前面有前面的世界,後面有後面的世界,可是心裏總要心甘情願的接受一個願意向前,或者願意後退的世界,否則身心如何安頓呢?《人間福報》2001910


中陰身
  
  人死之後,到那裏去呢?人死之後,在還沒有投胎轉世之前,他是一個「中陰身」的地位。
  
  什麼叫「中陰身」?簡單的說,就是生死之間並不是沒有「我」這個人了,我的心業還存在,這個心業就叫做「中陰身」。
  
  中陰身的生命有多長?在人生數十寒暑之後,轉世投胎為牛為馬,為天人為阿修羅;從這到那,可能數百年,可能是數小時,但中陰身的年齡究竟有多長?以經典論,中陰身只是生死中間的一個過渡,它可以長四十九天,也可能只是短暫的幾秒鐘之間。
  
  在中陰身的階段,是靠著自己往昔的行為業力,在五趣六道中去找他的緣份轉世。有時候是隨著重的業力去投胎,有時是隨念的業力去轉世,有時是隨著習慣記憶,朝著印象深刻的地方走去。
  
  中陰身是個一尺多長,類似幽浮的一個陰暗的東西,它在大氣虛空中飄浮,找尋它的歸宿。有時它會經過一道白色的長洞,穿過這個長洞,必定投生於善道,所 謂天、人之類;如果是罪惡深重的人,他就會經過一個黑色的長洞,穿過黑洞,可能是地獄、餓鬼、畜生。就好像人間犯了罪刑被囚禁的人,送到那一間牢房都不是 太嚴重,因為服刑完畢就可以出獄;中陰身投胎後,不管生在那一道,只要業報受盡,還是會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人死之後在中陰身時,我們要預知它的未來,其實從往生時刻的屍體,也可以找到一點訊息,如「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是可以測量的。
  
  當中陰身尚未找到歸宿,在大氣裏浮沈的時候,在陽間的眷屬為他誦經、拜懺,這種祝福的心力會影響到他的去處與未來。誦經是家人和有德者對亡者未來轉世投胎所做的一種教化和引導,這是一種中陰身教育。
  
  死亡不見得是值得悲哀的事,等於木柴燒完以後,中間有個火源接續傳遞到另一根木材,木材就會繼續燃燒,所謂薪盡火傳,人的生命永遠不死。所以人生對於 未來不必畏懼恐怖,不必認為未來是幻滅的人生,你有信心生命不死,死得了身體死不了生命。所以吾人不要生死顛倒,心生恐怖,我們應該積極行善,以為未來找 尋人生更高、更大的出路。《人間福報》2001911

學歷的迷思
  
  學歷重要不重要?學歷重要!因為東西的輕重要用磅來秤,東西的長短要用尺來量;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只有用學歷來測量。
  
  學歷不是絕對的,有的人碩、博士畢業,連個中學生都不如;有的人小學畢業,卻成為大學教授。例如王雲五、錢穆、黃海岱、齊白石、張大千等人,他們並非 以學歷取勝,而是憑著實力而在各個領域裏大放異彩,所以一個人與其重學歷,不如重學力。今天社會上,有學力而沒有學歷的人,不勝枚舉,希望教育界不要再抱 殘守缺,不要執著陳規,應該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不要被既定的政策所限。假如你一定要以學歷為重的話,那麼古來聖賢如佛陀、耶穌、蘇格拉底,他們是什麼 學校畢業?莊子、孔子、孟子,他們又是什麼學校畢業?惠能、朱熹,他們是那個大學畢業?
  
  其他如唐宋八大家,他們雖然不是博士、碩士,但他們不都是文章千古事,一直為後人所崇拜嗎?
  
  當初遠古時代並無學校,反而出了許多的思想家、教育人才,請問今日學校林立,我們的人才又在那裏呢?曾經有一度,教育部開放讓許多學有專長而沒有學歷的人士進入大學教書,希望社會能對此廣為宣揚、倡導,成為落實的政策,則教育幸甚。
  
  在台灣曾經擔任過中華民國教育部長的張其昀先生,不愧是一個偉大的教育行政長官。在他卸任部長之後,創辦了中國文化大學,任用許多「黑牌大學」教授, 成就了很多博學人才。尤其當初三毛女士只是報名入學,並未實際就讀,張其昀先生不但頒發證書給他,並且召集全校師生講話,他說:「今日三毛女士並不以中國 文化大學為榮,而中國文化大學將以三毛為榮」。
  
  胡適之、傅斯年也都是偉大的教育家,尤其胡適之先生提倡新文化運動,對社會風氣、人文思想造成諸多改變,所謂「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成為教育學上金 科玉律的理論。傅斯年先生主持台灣大學校政雖然只有極短的時間,但是他對新思想的提倡,對學生的愛護,處處都為台灣的大學開創出一番新天地。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他讀過大學嗎?編纂四庫全書的紀曉嵐,你說當時有那一位老師能以四庫全書來授他呢?元曲、宋詞、明清小說作者,如曹雪芹、羅貫中等,他們又是那個學校的碩、博士呢?
  
  中國人是一個很聰明的民族,希望教育長官不要再用框框來框住中國人的思想,所謂填鴨式的教育不一定就是一成不可改動的,希望教育官員們三思!
  
  《人間福報》2001912


困境
  
  困境,大自國家、社團,小至家庭、個人,常常會發生困境問題。政治人物有政治人物的困境,教師有教師的困境,生意人有商業困境的問題,甚至老病的困境、家庭的困境、失業的困境、醫療的困境,幾乎無人、無處、無日沒有困境。
  
  台灣的社會目前就有經濟的困境、失業的困境、棄土的困境、人口的困境、飲水的困境、用電的困境、外交的困境等,要把這許多的困境一一解決,需要投下人力、財力、物力以外,最主要的是智力。
  
  如何解決國家、社會、大眾的困境,茲提供意見如下:
  
  一、要公而無私:有時困境是來自於某些人的私心作崇,把問題跟私人的利害結合在一起,失去了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所以難以解決。現在要解決困境,非得從「公而無私」做起,始能克竟其功。
  
  二、要平等無差:在困境裏面,必定牽涉到許多的人事問題,如果沒有平等待遇,仍然讓大家的利害差距過遠,當然困境就無法突破。
  
  三、要尋根探源:困境產生了,光是在結果上找不出解決的辦法,必須把困境的原因、根由找到以後,對症下藥,困境自然迎刃而解。
  
  四、要共商解決:既是困境,就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所能解決,此時要虛心,相約有關人士,共商解決之道。
  
  五、要自我謙虛:困境總是因為自我的執著,自我的傲慢,所以才把困境弄得難以處理。如果能用謙虛的態度,不在人情上計較、比較,困境自然化解。
  
  六、要開放言論:困境必然是問題久已積聚,慢慢走入胡同,是一個死角、死結,解不開。如果國家、團體、個人遇到困難時,能開放言論,讓大家表達意見,三個臭皮匠,必定能勝過一個諸葛亮。
  
  七、要大眾互惠:困境所以產生,必然是有少部份人得益,而多數人沒有機會,所以多數人杯葛少數人,因此產生困境。假如一個事業面臨困境時,能把利益與人分享,能夠大眾互惠,必能解決困境。
  
  八、要觀摩各方:困境產生了,不管是交通問題、教育問題,或是經濟、外交、內政等問題,都可以到國外參訪,透過各方的觀摩學習,尋求解決困境之方,必然解困有道。
  
  有的人長於解決困境,有的人稍有困境就顯得手忙腳亂。解決困境,一向大公無私的人,必然容易解決;有民主雅量的人,也容易迎刃而解;有「皆大歡喜」性格的人,也不怕困境難以解決。
  
  你有困境嗎?上列辦法不妨一試。《人間福報》2001913


千里馬
  
  你是千里馬嗎?當然!每一個人都想做千里馬,但事實上,千里馬不是那麼容易做的呀!
  
  在萬馬奔騰中,你也難發現誰是千里馬;就算是千里馬,也給其他的劣馬擋住去路,阻礙前途,千里馬也衝不上前去。因此在一大群馬匹中,千里馬要以牠生來的神力、速度、性格、承擔、負責,都超越群馬,才能成為千里馬。
  
  假如自己是千里馬,你會慨嘆:「伯樂難求也」。誠如韓愈說:「世之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我們世間上的伯樂在那裏呢?今日帶你往前奔跑的長者,已經很少了,為你表揚,為你鼓吹的領導,更不多見;踢你一腳,勾你一腿的主管,倒是常有。誰是伯樂,不易見也。
  
  假如你是千里馬,懷才不遇,不要悲嘆;千里馬是被人賞賜出來的,你也可以做出一番功業,讓人來發覺你是千里馬,不也是一樣嗎?
  
  中國俗語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社會上的每一個行業,其實都有千里馬。教育界善於教授的,那不是千里馬嗎?書畫界有特殊造詣的,那不是千里馬 嗎?資訊界有特殊技能的,那不是千里馬嗎?工商界有特別貢獻的,那不是千里馬嗎?水利專家,農業改良,橋樑工程,道路河川,科學園,原子爐,不都是千里馬 在那裏發揮嗎?
  
  事實上,今日的社會,千里馬充斥在各行各業,各行各業也任由千里馬馳騁、奔騰;一直自怨自艾,慨嘆生不逢時,不能得遇伯樂的千里馬,自己可以三思,我是千里馬嗎?
  
  人,也不一定要做千里馬,人人都是千里馬,那麼劣馬是誰呢?孫中山先生說: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一粒沙石,可以滲在水泥中,成就一棟大樓;一朵小花,開在萬綠叢中,也是鮮艷無比。一顆螺絲釘,也可能會幫助一部大機器的運轉;一根毫毛,也會幫助我們人體呼吸哦!
  
  人,不要羨慕千里馬,也不要慨嘆自己小不中用,千里馬有千里馬的發揮,小花小草也有小花小草的作用。人生的舞台,男主角、女主角固然有人鼓掌、歡呼、喝采,假如沒有我們跑龍套的扛起大傘,又何能襯托出男女主角?又何能成就這一台戲呢?
  
  手指伸出來,有長有短,長的也不一定是大用,短的也不見得是無用。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看我們各顯神通,那就是千里馬了。《人間福報》2001914

硬體與軟體
  
  現代的科學發明帶來許多新名詞,在電腦科技的世界裏,有所謂硬體與軟體,茲申其意如下:
  
  硬體是有形有相,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體相;軟體是無形無相,看不到、摸不著的精神力用。例如一棟房子,鋼筋水泥建造出來的外觀是硬體,裏面的裝 潢、設備,如何讓人住得舒適,又感覺賞心悅目,甚至住在裏面的成員,如何共同營造出家的感覺,讓它散發出溫馨和樂的氣氛,這就是軟體備配的功能。
  
  父母生養兒女的色身,這是硬體,如何教育他知書達理,懂禮貌,有思想、有智慧、有學問、有道德,這就有待軟體的充實了。
  
  一所大學,儘管校園廣闊、校舍林立、圖書充棟,這都只是硬體設備;更重要的,師資的健全、校風的樹立,以及學生的素質、學術的研究、師生的互動等,這些軟體配備齊全,才能成為一所優良的學府。
  
  一間醫院,美輪美奐的院舍、高科技的醫療器材,這是硬體建設;醫護人員的醫術、醫德,這些軟體性能好壞,才是醫院的生命所在。
  
  一條高速公路,有了平整寬廣的車道,這是硬體設施;如何建構交通網路,讓車輛行駛其間既安全舒適,又能溝通全國,達到四通八達,無所阻礙的整體規畫,這是軟體建設。
  
  一架飛機,裏面的軟體設備可能比硬體價值更高;一艘軍艦,軟體必然勝過造艦的價值。製造硬體有一定的成本,軟體則是無限的投資,所以一般人只重視硬體設備,而忽略軟體的內涵,其價值必然減低。
  
  一輛汽車,縱使是貴為進口的賓士、勞斯萊斯,雖有一等的引擎、零件等硬體設備,但是如是駕駛人員不守交通規則,沒有好的軟體,也顯不出硬體的功用與價值。
  
  硬體是軀殼,軟體是靈魂;硬體是靜態的,軟體是動力;硬體是死的,軟體是活的。因為硬體是體積,軟體是活用;硬體容易製造,而軟體是精神,要讓它達到 真善美的境界,比較困難。有了硬體建設,必須要軟體來發揮功用;而軟體的力用,也必須依附硬體的設備。硬體與軟體其實是要相互為用,例如一台電腦,有了主 機與網線等硬體架設,再配上軟體程式,才能E-mail,才能發揮無遠弗屆的傳輸功能。
  
  再如一個電燈,也是要藉助鎢絲、燈泡、電線等硬體,才能發光、發熱。所以有了硬體,軟體才能呈現力用;有了軟體,硬體才有生命。
  
  一個國家,經濟、國防、交通等建設是硬體;自由、民主、開放,乃至人民的守法有禮、互助友愛,這就是他的軟體。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硬體與軟體,我們要想做一個健全的人,一定要有實用的硬體,更要有活用的軟體。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發揮大用哦!
  
  《人間福報》2001915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