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講解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八年四月於香港佛教菩提學會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於美國麻省千佛寺

一九九九年三月於中國湛江市福壽山玉佛寺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講解

一、正釋經題

二、次釋譯題

三、解釋經文—序分

四、解釋經文—正宗分

五、解釋經文—流通分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已得無量善利,當求無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若未來世諸眾生等,發意欲求佛菩提者,當修四法。何等為四?一者當發大菩提心,寧失身命,不應退轉。二者應當親近善友,寧失身命,不應遠離。三者應修忍辱柔和,寧失身命,不生瞋恚。四者當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憒鬧。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諸欲求勝果;當發菩提心。

策勤精進行;須依善知識。

忍辱佛所讚;稱為有力人。

空閑聖所居;無畏猶獅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作是言: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種之法,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成等正覺,得大涅槃。爾時世尊,說此經巳,彼諸比丘,及諸菩薩,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

 

此經見新文豐公司出版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七卷七零八頁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講解

釋文珠 

 

很多人問我,開始學佛,首先要修學那些法門?我都告訴他們,最初發心學佛,應該學習菩薩修行的四種方法。那就是:第一要發菩提心,其次要親近善知識,笫三要修忍辱柔和行,第四要依止寂靜處,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然後再進修六度、四攝等大乘法門。

 

因為學佛的人,如果不發菩提心,勤求佛道,志在成佛,就會失去修行的目標;等如沒有目的地的航行,將會在佛法大海中飄流,無法靠近覺岸。

 

學佛的人,如果不親近善友,接受善知識的指導,認識佛法,了解真理,如法修持;就好像沒有舵手的船隻,將會迷失方針,無法朝向佛果菩提邁進。

 

學佛的人,如果不修忍辱柔和行,虛心接受善友的忠告,耐勞忍苦,依教奉行;則在生死苦海中,將無法衝破煩惱的波浪,勇往向前,登陸涅槃彼岸。

 

學佛的人,如果不依止寂靜處,調攝身心,持戒修定,開發智慧;則猶如缺乏基礎的建築物,將無法向上發展,達到最高層次,圓成佛道。

 

因此,佛特別在「菩薩修行四法經」中,勸導當時己得善利的大比丘們,應該回小向大,發菩提心,勤求佛果菩提。同時,還特別聲明,末法時代,發心學佛的人,應當修學此經所說的四種法門。所以我們學佛,又想成佛,首先就要修學佛說的:「菩薩修行四法」,缺一不可。

 

這次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我特別選講這部經,目的就是要將這四種法門,介紹給各位,作為學佛的起步;因為這部經文字雖然短少,但其內容,卻教導我們,學佛應有的目標,應有的態度,以及應有的忍耐與修持;若然我們能依教奉行,一定可以利己益人,遠離魔障,成就佛道。

 

一、正釋經題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是本的總題,前八個字是別題,後之一字是通題。現在先解釋別題,可分三段來說明。

 

「佛說」二字,顯示此經,不是菩薩所說,亦不是聲聞、緣覺二乘聖人,或諸天、或化人所說,而是「佛說」。佛是教化主,「菩薩」是接受教化的人,「修行四法」是佛教導我們修行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是甚麼?佛是已經覺悟的聖人,梵語佛陀,華言覺者。佛在世時,有一天偶然離開精舍,步向森林,最後,在一棵大樹下靜坐。當時有一個婆羅門教的信徒路經此地,看見佛印在泥土上的足跡,出現千輻輪相,心想,這是人的足跡嗎?於是循著佛的足跡走去,看見一個相好莊嚴,慈威兼備的人,在樹下靜坐,於是上前問:「你是天神嗎?」佛很親切的回答:「我不是天神。」又問:「你是天龍八部嗎?」佛答:「都不是。」「那麼,你是人嗎?」「我也不是人。」「那你究竟是甚麼呢?」佛說:「天龍八部,人與非人,都是由煩惱業力所生,困居三界的苦惱眾生,而我,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正因為佛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二種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所以不同於凡夫的不覺,不同於外道的邪覺,不同於二乘的偏覺,也不同於菩薩未圓滿的正覺,而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者。因此,佛字從人從弗,表示佛是從人修學而成的,但佛并不是普通的一般人。

 

佛在未成佛之前,雖然也是和我們一樣,同是在六道生死輪迴中受苦的眾生。後來因為接受因善知識的教導,覺悟自己本具佛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本覺),於是開始發菩提心,「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始覺),如是不斷進修,直至斷盡無明煩惱,福慧具足,圓成佛道(究竟覺),因此佛字,又含有本覺、始覺、究竟覺的意義。古人將從人道開始覺悟、修行、直至成佛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名之為六即佛;并有人用偈頌說明六即佛的境界。六即佛是:

 

(一)理即佛

 

理是理性,又名佛性,眾生原本具足的佛性,與十方諸佛所證的法身理體,無二無別。如華嚴經說:「善哉!善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証得。」楞嚴經亦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可知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沉溺生死,主要原因,是迷真起妄,隨著妄想分別執著,起惑作業,以至迷失理性。古人頌言:「動靜理盡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正是形容眾生迷真逐妄,不知反妄歸真的境界。

 

(二)名字即佛

 

眾生本具佛性理體,雖迷而不失,若得善知識的開示教導,覺悟佛性本具,謂之名字即佛。例如:在楞嚴會上佛告阿難:「汝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阿難因此發現自己的佛性,雖迷之亦不失,即用無限感恩的心情,讚佛希有,能令他「銷除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是從語言文字方面,得來有關於佛性本具的消息,古人頌言:「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說:眾生歷劫沉淪,不知反妄歸真,而今因學佛聞法,始知佛性不生不滅,「但除妄念,即如如佛。」反而悔恨自己一向迷真逐妄,蹉跎歲月,枉受生死。

 

(三)觀行即佛

 

既然已經得知佛性本具,就應該發菩提心,勤求佛道,謀求親証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若想契証此真如自性,非從聞思修不可。由於多聞佛法,了解佛法,依理起行,精進不懈,念念反觀自性,不貪戀諸法幻有的現象,也不執著諸法的空性,自然止息妄念,可以契証中道妙理。古人頌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四)相似即佛

 

修學佛法的人,由於持戒修定,觀行力強,就會引生無漏智慧,破除見思煩惱的障礙,依稀見到若隱若現的真如自性。古人以:「四住雖脫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有翳,空裡見花紅。」的偈頌,形容已斷見思煩惱的聖人,雖証我空真如之理,但法執依然存在,未得法空。猶如眼中有毛病的人,看見虛空之中,有狂花亂舞。在菩提覺道上,位在十信。

 

(五)分證即佛

 

在修行的路途上,十信位滿,進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直至等覺,位位深入,破法執、斷塵沙,進侵無明。若能斷一分無明,即證一分法身。所謂:「無明分分斷,法身分分證。」修行至此,己經轉凡成聖,親見常住真心,事理圓融,貫通無礙;但仍未斷盡最後一品無明,猶如隔紗觀月,朦隴不清,故古人偈頌說:「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窮源猶未盡,尚見月朦矓。」

 

(六)究竟即佛

 

等覺菩薩,由於無功用道,斷盡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即修學圓滿,二利究竟,福慧具足,三惑盡,三智圓,三德顯,深入妙覺果海,究竟成就佛果菩提。故頌曰:「從來真是妄,今日妄是真;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此頌說明覺悟成佛,不過是反妄歸真,恢復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而已,在真如自性之外,更無另一法可得,所以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正如佛在金剛經所說:「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

 

學佛的人,由凡夫開始修學,直至究竟成佛,於其中間,經歷以上六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是背塵合覺,朝著菩提覺道邁進,因此,名之為六即佛。現在經題中的「佛」字,是指六即佛中的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必証法身、報身、應身。佛的法身,名毘盧遮那,譯名遍一切處。在有情界言,即眾生本具的佛性;在無情界言,即諸法實相。古人言:「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就是依據佛的法身而言。佛的報身名盧舍那,譯名光明遍照。是由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煩惱盡,智光顯的自受用身;因歷劫修行的果報而得,名為報身。佛的應身,名釋迦牟尼,譯名能仁寂默。意思是佛綜合慈悲與智慧於一身,佛以慈悲故,憫憐眾生,不住涅槃,而應身無量,廣度眾生;佛以智慧故,不住生死,雖應跡三界,而能超越三界,如是悲智雙運,永劫往返於生死與涅槃之間,說法利生。現在此經,是應身的釋迦牟尼佛,對弟子們說的,因名「佛說」。

 

佛說此經之目的,是欲令當時修行已得善利,証小乘極果的大比丘們,回小向大,弘法利生,續佛慧命;同時也希望末法時代,佛弟子們,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自利兼他,親証佛道,令佛種不斷,以遂自己入世教化眾生的本懷。

 

「菩薩」,又名菩提薩埵,華語是:大道心眾生,又名覺有情。是一類發菩提心,追求佛果菩提的修行人。所以菩薩,并不是指佛教寺院中,所供奉泥塑、木刻、或紙畫的形像,而是指自己覺悟,又能教化眾生,令眾生覺悟的人。可以說:菩薩就是實踐佛教精神的救世者,也是續佛慧命的接班人,有凡位,賢位,聖位,因位與果位,各種不同的等級。

 

凡是歸依三寶,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學習大乘經典,廣修大乘法門,願意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人,都可以被稱為「大道心」眾生——菩薩。但這只是在開始學習階段的凡夫菩薩而已。一定要修學至十信位滿,才算是外凡位菩薩。再由十信位最後階段,開始實習,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始名內凡位菩薩,亦即是賢位菩薩。再從十回向最後心,加功策進,斷無明,證法身,登初地,始可以轉凡入聖,正式開始菩薩利生的事業,實踐十度,由布施的利生行業,究竟到達彼岸,然後登二地;再由二地持戒功德,究竟圓滿,到達彼岸,然後進升三地;…如是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等十度次第修,十地次第證,地地斷無明,証法身,繼續晉升,直至十地位滿,進等覺,斷最後一品無明,入妙覺,圓成佛道極果,皆名聖位菩薩。等覺是因位,妙覺屬於果位。果位菩薩,亦即是從佛道中再來的菩薩;如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皆是果位菩薩。地前菩薩,是淺位菩薩,地上菩薩,才是深位菩薩。

 

今經題中所說的菩薩,是指最初發心的凡夫菩薩,以及實習中的淺位菩薩;因為深位菩薩,早已証得無生法忍,無需再勸其修學本經所說的四法。

 

「修行」,修是修學,修改,行是實行,是進取。我們學佛,不但要了解佛法,還要如法修行;在解行并進中,運用佛法來修正、改善自己不良的行為。例如:改惡行為善行,改邪行為正行,改自私自利的行為,變為大公無私的行為;一方面努力修改自己的壞習慣,一方面積極修學大乘法門,本著慈悲濟世的精神,去利己利人,謂之修行。

 

「四法」,是指佛勸導弟子們,要學習的四種修行方法。因為我們學佛,欲想成佛,非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不可。然若想保持菩提心不失,當親近善友,接受善知識的教導與勸勉。若想精進修行,成就道業,當修忍辱柔和行,不應輕易遠離善友。特別是初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信心未堅,善根末深,更要一方面親近善知識,以助長道心;一方面修忍辱柔和行,不致因逆境當前,退失道心,或因善知識的忠言逆耳,或因日久生厭而遠離。同時還要嚴持佛戒,止心禪定,令自己身心寂靜,身心清淨;然後運用清淨寂靜的身心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菩薩修行的四法,該是由凡夫通往佛果菩提的管道。

 

「佛說」,是果上施化的聖者;「菩薩」,是因中修行的人;「修行四法」,是學佛、成佛的基本方法。佛是人,四法是法,故本經的別題,是從人與法立名。

 

「經」之一字是通題,梵語修多羅,譯名契經。凡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教,無不上契諸佛所證的真理,下契眾生的根機。以其契理故能導人心於正軌,傳誦萬世而不變;以其契機故可垂範天下,不因時代的轉變而被淘汰;所以佛的言教或身教,皆名之為經。

 

又經字含有常軌與法則的意義,因為佛所說的經,不止是趣向菩提覺道的常軌,亦是開示人天正道的法則。此常軌,此法則,是經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不因人類思想的轉變而被遺棄,不因科學的進步而被淘汰;反之,人類思想愈進步,科學愈發達,物質愈文明,愈須要佛教的真理與慈悲,來瀰補人類精神的空虛。所以面對新世紀將要來臨的我們,擔心的不是因科學的進步,會給佛教帶來被淘汰的危機,而是擔心佛弟子們,今後是否能運用佛法來領導科學,走向至善,以取消科學給人類帶來的厄運。

 

我認為本經所說的四種修行方法,不僅是學佛人進趣佛道的指南針,亦是一般人建立理想,啟發正智,走向和平,創造幸福的指路碑。如果一般人都能發菩提心,追求佛道的真理,終必建立理想的人生,不致迷失自己。一般人若肯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就可以拋棄邪惡,止於至善。一般人若能忍辱柔和,不瞋不暴,不思報復,自然可以止息戰爭,導致和平,又何必要發明征服對方的武器?一般人都能夠持戒修定,開拓智慧,則明天的科學,必然朝向造福社會,利益群眾方面發展,不致人類發明科學,科學反而毀滅人類。因此,佛說此:「菩薩修行四法」,不但是修行成佛的法寶,亦是適應任何時代的金石良言,因名之為: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二、次釋譯題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是本經的譯題。大唐是譯經的時代,中國唐朝文化鼎盛,因被稱為「大唐」。天竺,指印度天竺國,是譯經者的出生地。三藏,是譯者的德號,即是說:本經的譯者,非普通的僧人,而是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地婆訶羅,是譯者的姓名,華言日照,原是印度天竺國人,在中國唐朝武則天執政時來中國,在弘福寺參加翻譯華嚴經後,再翻譯其他經典。本經,是他翻譯多種佛經中,文字最短少的一部。

 

三、解釋經文

 

(一)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此是經首通序,亦名証信序。是敘述佛說此經時,具足信、聞、時、主、處、眾等六種成就,以証明此經確實是佛說的。

 

「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意思是說:此菩薩修行的四法,是佛金口親宣,是我阿難親從佛處得聞。阿難稱我,若論本門,該是法身真我;若約跡門,該是無我;今隨順世間,故假言我。阿難常隨佛左右,且多聞第一,凡佛所說法,入耳達心,憶持不忘。今言此菩薩修行的四法,是我阿親從佛聞,并非輾轉傳聞,以顯此四法的真實可信,佛弟子們誠應依教奉行。凡佛經開始,皆有「如是我聞」四字,其原因有四:

 

一斷眾疑:佛滅度後,阿難被推選負責結集經藏。初陞法座,相好如佛,眾起三疑:一疑阿難己經成佛,二疑釋尊再來,三疑他方佛至。及阿難唱言:「如是我聞」,三疑頓息。

 

二秉佛囑:佛將入滅時,阿難提出四問:一佛在世時,眾人皆以佛為師;佛離人間,弟子們當以誰為師?二佛在世時,弟子皆依佛住;佛滅度後,當依何而住?三佛在世時,惡性比丘,佛威德調服;佛滅度後,如何處之?四佛滅度後,結集佛經,經首當置何詞?佛答:一以戒為師,二依四念處住,三惡性比丘,默然擯之,四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阿難因秉佛囑,於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四字。

 

三息爭端:阿難本門雖深遠莫測,但跡門示同凡夫,從佛出家修行,只証初果,雖於結集經前,被迦葉尊者激勵,專心禪定,得証聖果,但德業不及諸大阿羅漢,何況上位菩薩?若不言:「如是我聞」,必招異議,而起爭端;今言如是之法,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眾人皆知,阿難多聞第一,歷耳不忘,故息爭端。

 

「一時」是指機教相投,師資會合,佛說此「修行四法」之時。因為佛說法,時在天上,時在人間;即使同在人間,時間也不一致,例如:中國的時間,不同於美國的時間;而美國西部的時間,又不同於美國東部或南部。由於世間曆法不統一,所以佛經不能指明某年某月某日,只言「一時」,以顯時成就。

 

「佛在」,佛是說法主成就。十方三世,無不有佛;今此佛字,獨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在」是住的意思。一切眾生,無不有住:五戒是人住,十善是天人住,十惡是三惡道眾生住,三三昧是出世聖人住,首楞嚴王大定,以及金剛三昧等,是諸佛菩薩住。亦可以說:諸佛菩薩,原無所住,但為廣度眾生,示現人間,應機說法,故言「佛在」。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說法之處成就。舍衛國,譯名豐德國,是當年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是波斯匿王的國土。祇樹,指祇陀太子供給的花果樹木,給孤獨園,是指給孤獨長者須達多,不惜黃金佈地而購買的花園。二人同心,共建精舍,供佛安僧,故又名祇園精舍。佛說此菩薩修行四法時,正是住在祇園精舍,故說:「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大比丘」是明其類,千二百五十人,是標其數。梵語比丘,因含三義不翻。一乞士:佛制出家人實行乞食,有五種利益。一能除驕慢心,二可作世間福田,三無經營之累,四不貪積蓄,五可以一心辦道。因為出家人,外乞衣食以養色身,內乞佛法以活慧命,不同於一般為生活所迫而淪落為乞丐的人,所以名「乞士」。二破惡,貪瞋痴等煩惱,是生死因,當招致惡果。出家人能勤修戒定慧,破除貪瞋痴等惡因;惡因既滅,則惡果不生,當得解脫,名為破惡。三怖魔:魔王貪戀塵勞,喜歡子孫眾多。凡從佛出家的人,受具足戒時,地神讚善,魔王聞之,恐其成道,魔眾減少,心生怖畏,因名怖魔。

 

「眾」,梵語僧伽,譯名和合眾。出家的佛弟子,無論男女老少,皆共修佛法,共証寂滅理,是理和。出家人若能戒和同修,見和同解,身和共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謂之事和。凡能在事理和樂的團體生活中,精進辦道的出家人,無論男女,皆可稱之為僧。今言大比丘僧,是指佛的常隨眾。在比丘之前,加一大字,是顯此等比丘,非一般凡僧,亦非小乘聖僧,而是德高望重,人天景仰,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的菩薩僧,都能遊戲神通,助佛教化,故名:「大比丘眾」。

 

「千二百五十人」,是佛的常隨眾。佛初成道,先到鹿野苑度父族兄弟馬勝,小賢,摩訶男,及毋族兄弟十力迦葉與憍陳如等五人,是佛教最初的僧寶。其次度耶舍長者的兒子及其眷屬共五十人,再去木瓜林度優樓頻螺迦葉師徒共五百人,以及度在象頭山的伽耶迦葉,在希運河的那提迦葉兄弟及其徒眾共五百人。接著度舍利弗,目建連等師徒共二百人,總計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言整,故言:「千二百五十人」。

 

「俱」字,意思是在一起。以上眾人,皆先修外道苦行,勤勞無功,後遇佛出家,如法修行,即証聖果,感佛恩德,誓不離佛,常隨佛左右,助佛教化;凡佛所到之處,無不隨從,凡佛說法,例必列席恭聽,故佛經每舉此千二百五十人代表聽眾,顯示眾成就。以上六種成就,足可証明此經是佛親說,是阿難親從佛聞,我等應當信受奉行。

 

(二)正宗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已得無量善利,當求無上佛果菩提。何以故?佛大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

 

此正是佛說本經的宗旨。「爾時」,是當佛在舍衛國祇園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共聚一堂之時,亦是諸大比丘眾,應該回小向大勤求佛道機緣成熟之時。「汝等」,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眾,以及當時在座,已證小乘極果的阿羅漢們。此等聖眾,從佛出家,如法修行,斷見思煩惱,解脫分段生死,已得出世聖果的利益;且常隨佛學,常聞佛法,開發智慧,積聚功德,故說:「已得無量善利」。但善利之最,莫過於佛果菩提,所以佛勸導諸比丘:「當求無上佛大菩提」。

 

菩提,舊譯名道,新譯名覺,合言覺道。此覺道揀非凡夫之不覺,非外道之邪覺,而是諸佛所證三覺圓明,萬德具足的無上正等正覺,故言:「無上」。大菩提有三:一法身菩提,二報身菩提,三應身菩提。法身菩提,即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此性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如水之在地,如電之在空,萬物共品,諸佛共證。報身菩提,是菩薩修因,十地位滿,由等覺進入妙覺果位所證得的靈明覺照,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應身菩提,是佛隨順眾生應現的色身,有機則應,機盡還滅。如釋迦牟尼佛,降生淨飯王宮,出家、修行、降魔、成道,坐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等正覺,名應身菩提。只是法身菩提不名大,必須具足三身菩提方名大。諸佛因中修行,由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進入伏心菩提,得明心菩提,成就出到菩提,而証無上菩提,智圓理極,是名「無上佛大菩提」。

 

因何緣故,佛勸比丘們當發心勤求「無上佛大菩提」呢?佛說:因為「佛菩提者,世出世間無等等故。」世出世間,眾善利益,皆不可能與佛所得的大菩提相等,因言「無等」;但佛所證的大菩提,量等虛空,體遍法界,四聖六凡,有情無情,無不以此「無等」之法為性,所謂:「生佛體同,聖凡無二」,雖無等而同等,故言:「無等等」。

 

佛大菩提,若非善利之最,無上無等,希有殊勝,何需「當求」?若非無等而等,生佛體同,又何必妄想追求?現在正因為無上大菩提,雖然希有無等,卻是眾生本具的平等理性,如金剛經所言:「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若不發心勤求,何止辜負佛恩,亦辜負自己。因此,佛勸巳得無量善利的大比丘眾,「當求無上佛大菩提」。

 

若未來世,諸眾生等,發意願求佛菩提者,當修四法。

 

佛無上大菩提,既是生佛平等,聖凡無二,然則何獨己得無量善利的大比丘們,應當回小向大,發心勤求?即使是末法時代,迷途眾生,亦應該發心勤求。不過末法時代,去佛遙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加以末法眾生業障深重,貪瞋熾盛,非親近善友,修忍辱行,以及依止寂靜處,持戒修定,以清淨的身心,勤求佛道不可。所以佛說:若果未來末法時代,芸芸眾生中,假如有發心願意追求佛果菩提的人,應當先修學四種最基本的方法。

 

何等為四?一者當發大菩提心,寧失身命,不應退轉。

 

初句是徵問,一者以下,是佛說明菩薩發心願求佛道,必須修學的四法,還要有寧死不退的決心。

 

「大菩提」是佛所証極果,我們欲想證同於佛,首先應當發起追求佛大菩提的心願。於其中間,無論遭遇任何困難,都不可退失初心。我們為甚麼要發願追求佛果大菩提呢?省菴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中,曾舉出十種因緣,作為我們應該發菩提心的理由,現分列如下:

 

一念佛重恩故:父母有養育之恩,朋友有提攜之恩,眾生有互助之恩,但都不及佛平等拔苦與樂之恩。因為眾恩惠我於一時,佛恩卻惠我於永劫;眾恩只助我生活所需,解除目前困境,佛恩卻能令我斷除煩惱,解脫生死。是以佛恩深如巨海,高如須彌,若然不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將無以報答佛恩。古人言:「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佛恩。」我們為報佛深恩,應當發菩提心。

 

二念父母恩故:我們修行辦道,欲想成就道業,必須憑藉四大色身,所謂:「借假修真」。然此色身,父母所生,欲報親恩,非發菩提心,廣度眾生,令多生多世父母,同出三界,共了生死,離苦得樂不可。蓮池大師言:「人而無孝,不足以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為孝。」又言:「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我們欲想完成孝道,報答父母深恩,應當發菩提心。

 

三念師長恩故:父母生我色身,師長生我慧命。世間師長教我知識,令我充實謀生技能,固然有恩於我;然佛門師長,教我佛法,令我心生慧解,知邪正,明因果,止惡修善,終得斷惑證真,離苦得樂,此恩此德,非發菩提心,弘法利生,無以圖報。所以為報師長恩,應該發菩提心。

 

四念施主恩故:出家人既不耕種,也不營商,生活所需,全靠施主供給,始可安心辦道;若不發菩提心,上求下化,利益眾生,則信施難銷。所謂:「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食而不修行,披毛戴角還。」是以念報施主恩,當發菩提心。

 

五念眾生恩故:眾生恩有兩重關係:一是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輪迴中受生,皆有父母,因此,一切眾生可能是我們宿生父母,皆有恩於我。其次是人不可能離群獨居,必須彼此互相依賴,互相供給,始可生存。雖然士農工商,各司其職,似不相關,其實,是彼此互惠互助,互相有恩。若不發菩提心,利益群眾,將無以報答眾生恩。

 

六念生死苦故:古人言;「人生最苦是甚麼?無非生別與死離。」生別死離,固然是人生的苦惱,但眾生自從無量劫來,由業力所牽,輪迴六道,上昇下沉,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劫昇沉不已,求出無由,更是苦不堪言。今生既然幸得人身,又得聞佛法,得知佛性本具,無上菩提,人人有份,自當發菩提心,勤求佛道,願與眾生,共証菩提,離苦得樂。

 

七尊重己靈故:己靈,即眾生本具的靈性,亦即佛性。此性與諸佛所証的法身理體,無二無別。昔因無知,迷此真性,用諸妄想,顛倒行事,作種種惡業,由業感果,流轉六道,生死相續,致使靈性隱,煩惱現。今生既然僥幸,得聞佛法,知佛性平等,雖迷而不失,自當尊重自己本來具足的靈性,發菩提心,勤求佛道,積聚功德,使靈性出纏,佛性抬頭,恢復佛性的尊嚴;切莫自暴自棄,自甘墮落,是以非發菩提心不可。

 

八為懺悔業障故:懺是懺其前愆,悔是悔思己過,業是身口意三業,障是障礙。眾生的身口意三業,往往被內心的煩惱操縱,是煩惱障;作種種惡業,是業障;隨業受報,是報障。此三障能障礙人得生善處,障礙人止惡行善,障礙人出離生死,障礙人進修佛道;我們欲想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非懺悔此三障不可,但其中以業障最強,故言懺悔業障。發菩提心,願求佛大菩提的人,自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心心念念,志在利己利人,自然不再造諸惡業,當然可以消除業障。是為懺悔業障的因緣,當發菩提心。

 

九為求生淨土故: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污染惡濁,雖然懺悔,可消除內障,但外在環境逼迫,惡友牽連,難免被境所轉,退失道心。所以最好是求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見佛聞法,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進修佛道,實習利己利人的法門,直至証得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然後再來娑婆,廣度眾生,滿菩提願。是為求生淨土因緣,當發菩提心。

 

十為正法久住故:正法,指釋尊所說的教、理、行、果。佛所說的教理行果,若能久住世間,令善根眾生因聞而信,因信得解,因解起行,因行而証,如是轉展傳受,不僅可以改善個人身心,還可以改善社會,建立人間淨土,促進世界和平。因此,我們應該發菩提心,弘揚佛的正法,令正法常住世間,利益眾生。

 

省庵大師認為有以上十種因緣,我們應該發菩提心。此外,發菩提心的因緣,每因人而異,有人因逆境的衝擊而省悟,有人因順境的啟示而發心,亦有人由善知識的誘導,或由宿世善根成熟而發心……,無論是善緣或惡緣,是順境或逆境,皆有可能激勵我們發菩提心,故法華經言:「佛種從緣起」。

 

以種種因緣,令人發心學佛,勤求佛果無上大菩提,即可發現「正因佛性」;進而上求佛道,廣修般若,斷煩惱,了生死,即發明「了因佛性」;下化眾生,廣積福德,自可發起「緣因佛性」。由正因理心性,得真性菩提,顯佛法身;由了因慧心性,得實智菩提,成佛報身;由緣因善心性,得方便菩提,現佛應身。如是由發現三因佛性,得佛果三菩提,成就佛的三身,即是佛果無上大菩提。所以發菩提心,是學佛成佛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若能在個人方面,覺知五蘊色身,無常苦空,煩惱逼迫,業力牽連,生死熾盛,因生厭離之心,願意追求佛果菩提,即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在眾生方面,若能因觀眾生苦,發慈悲心,令一切眾生,皆可離苦得樂,共成佛道,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在修行方面,若能勤修六度四攝等大乘法門,作為成佛的真因,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在証果方面,若能深信因果,如影隨形,作如是因,必招如是果,所以欲想離苦,當斷惡因,欲証佛果,當發菩提心,以自覺覺他,自度度人的積極行為,追求佛道,即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下化眾生利他度他的功德;「煩惱無盡誓願斷」,是自利自度的行為;「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上求佛道,自利兼他;「佛道無上誓願成」是上求下化,二利究竟。如是由發四弘誓願的菩提心,作為成佛的真因,結果,得證佛果無上菩提。可知「發菩提心」,不止是理性的追求,智慧的行動;亦是成佛的根本,是自度度人的主要力量。如果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夠發菩提心,追求佛所證的真理,一定可以促進人性的覺悟,自他兼利,甚至可以改善社會,使五濁惡界,變成安樂祥和的世界,令苦惱的人生,變成幸福快樂的人生。

 

佛說:我們一旦發了菩提心,就應該矢志不移,無論環境如何惡劣,人事怎樣變遷,都要堅定立場,緊守崗位,甚至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也寧可犧牲性命,亦不退失菩提心。因為「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名魔業」,(見華嚴經)。魔,是貪戀三界物質享受的迷途眾生。退失菩提心的人,縱然歷劫修行,積聚功德,若不發願我與眾生,共成佛道,缺乏「舟子渡人,同登彼岸」的共利精神,則其果報只在人天,福樂有限,福盡還墮,不能出離六道生死,佛視之為魔業。因此勸導弟子們:「假使熱鐵頂上旋,終不退失菩提心。」但我們欲想保持菩提心不失,非親近善知識不可。所以佛說:

 

二者,應當親近善友,寧失身命,不應遠離。

 

善友,就是善知識。何謂善知識?善知識,是指諸佛、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以及一切正知正見,解行并進,悲智雙運的學佛修行人。我們親近這些善知識,接受他們的教化,可以增長善根,可以啟發智慧,可以長養慈悲,可以利己利人,甚至可以轉凡成聖,成就佛道。是以華嚴經說:善知識能令人住於菩提心,能令人生諸善根,能令人行諸波羅密,能令人解說一切善法,能令人成熟一切眾生,能令人得決定辯才,…能令人安住於普賢十大願王,能令人入一切佛智所入,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大般涅槃經亦說:「如是親近善友因緣,則得近於大般涅槃。」

 

佛在世時,文殊師利菩薩,教導善財童子,廣親近善知識,以增廣菩薩行,以成就菩薩道。并勸導善財童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當念隨順,不應違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其過,……」善財童子依教南行,輾轉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聞善知識教,皆能隨順,專心憶念,思惟修習,皆得法益。特別是在德生童子,及有德童女處,得聞種種讚嘆善知識功德,及種種隨順菩薩行門,正念思惟時,竟然出生無量智慧,身心清涼,法喜充滿。所以我們學佛修行,欲想增益道業,得不退轉,一定要親近善友而遠離惡知識。因為惡知識令人增長邪見,毀諸善根,破戒墮落。佛在增一阿含經中,常常勸誡弟子們:「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現在此經,釋尊勸導諸大比丘,當發心勤求佛果大菩提之後,又勸諸比丘,當親近善友,可知善知識,對發菩提心的重要性。

 

善知識可分為三類:一是外護善知識,即是照顧或供給自己衣食住行,令自己衣食無缺,得以安心辦道的依止師。二是同行善知識,與自己同道同行,互相砌磋,互相策進的同參道友。三是教授善知識,即弘經演教,能令我們理解佛法,止惡修善的教經阿闍梨(親教師)。

 

不管是那種善知識,都有其獨特的德行與個性,也有其度生的方便與原則;有人從慈門攝受眾生,有人從威門教導弟子,當然亦有人慈威兼施接引大眾。例如:昔日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依止馬爾巴上師學法,上師竟然用種種方法來折磨他。首先要他建造一所圓形的房子,供給大眾共修。房子將要落成,上師忽然改變主意,要他改建半圓形的。半圓形的房子造好了,上師又要改建四方形的,四方型的房子快要完成了,上師又說長方型的比較好;如是三番四次,功敗垂成,上師還要疾言厲色,呵斥密曰勒巴尊者,辦事不力,甚而趕出師門,不肯傳法。連他的師毋都同情他,反怪上師冷酷寡恩。但又有誰能體會上師的苦心,要透過種種折磨以消除他宿生殺人的惡業,使他業障淨盡,成為佛門龍象呢?假如沒有馬爾巴上師的權巧方便,或沒有密勒日巴尊者的尊師重道,任勞任怨,不生瞋恨,不思遠離的堅忍精神,又怎能雕琢磨鍊成密勒日巴尊者偉大的人格,以及不平凡的成就?

 

大般涅槃經說:「第一善知識,所謂菩薩諸佛,以三種善調御故。何等為三?一者畢竟軟語;二者畢竟呵責;三者軟語呵責。」在善知識而言,無論是用軟語指導與安慰;或是厲言呵責與教誡,其動機都是出於慈悲,都是金石良言,有利於行的忠告,絕不會是妄言綺語,討人歡喜。可惜忠言逆耳,除非對方是善根深厚,忍耐力強,而又勇於改過的大智慧人,否則,勢必因善知識的忠告而反感,或因善知識的調教而心生怨恨,憤然離去;結果,遠君子,親小人,求升反墮,招至不可彌補的損失。因此,佛勸弟子們親近善友,要堅定立場,不管發生任何障故,即使事態嚴重至危害自己,亦應該寧願捨棄身命,而不輕易遠離善知識。免被惡友牽連,誤入歧途,退失道心。

 

三者,應修忍辱柔和,寧失身命,不生瞋恚。

 

忍辱柔和,亦是菩薩修行基本方法之一。我們無論是發菩提心,或親近善知識,都要忍辱柔和,不可心浮氣燥,更可不瞋恨心重。不然,既無修養,又缺乏忍耐,一遇逆境,便退初心,稍不稱意,即生怨恨,試問如何親近善知識,依教奉行?又如何實行菩薩道,弘法利生?是以發菩提心、親近善友,是求佛無上大菩提的根本,而修忍辱柔和行,卻是發菩提心親近善友的根本,非修習不可。

 

忍辱,是六度之一,又名忍耐,又名安忍。可分為三類:對他人的侮辱逼害,譏誚怒罵,忍而不瞋;對他人的稱讚或恭敬供養,忍而不喜;不為外界順逆二境所動,名生忍。對外界種種災害,以及寒暑逼迫,或對內在生老病死種種憂悲苦惱,能安然忍受,一心辦道,不為境轉,是法忍。十地菩薩,知一切法,原無生滅,安住於真如實性理,是無生法忍。

 

修忍辱柔和行,身口意三業都要忍。能忍受他人的打罵與傷害,或見眾生危險恐懼,以身代之,是身忍;受人侮辱,不出怨言,或被人非理呵責,皆能默然忍受,是口忍。面對怨敵,心不懷恨,被人橫加毀謗,心不惱亂,是意忍。我們欲想成就三業的忍耐力,必須修習以下的六種忍:

 

一力忍、逆境當前,能極力忍受,對他人橫加毀辱,不思報復。二反忍、面對逆境,反躬自責,若無過錯,定是宿世惡業所追,招感惡果,理應忍受。三忘忍、當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何必計較,記恨在心?四觀忍、運用智慧觀察,世事幻有不真,原無能忍所忍,何必著相,心生執著?五喜忍、被人侮辱,心生歡喜,因為逆境,可以孕育自己的忍耐力,正是吃虧是福,既有利於我,為甚麼不喜歡接受呢?六慈忍、運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慈愛憐憫侮辱自己的人,不僅原諒他,還誓願一定要度他。

 

初發心菩薩,雖然未忘人我,仍然執我執法,但能夠在逆境當前,產生以上六種心理反應,一定可以止息內心憤怒之火,化熱惱為清涼,成就忍辱柔和行。至於深位菩薩,進修忍辱波羅密,可分五個階段,亦即仁王般若經所說的五種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菩薩,能調伏內心,令煩惱不起,名伏忍。初二三地菩薩,得見法性,深信不移,名信忍。四五六地菩薩,分斷無明,分證法身,能隨順菩提道,趣向無生果,名順忍。七八九地菩薩,悟証諸法無生理,安住於無生法中,名無生忍,又名無生法忍。十地等覺菩薩,盡無明,證法身,入妙覺,得涅槃寂滅理,名寂滅忍。

 

此外,菩薩本業經說:忍有六種,菩薩善戒經說:忍有九種,十地經及華嚴經說菩薩有十種忍。忍的種類雖多,概括而言,不外是在進修佛道的過程中,對內、外、順、逆、苦、樂等境界,安住不動謂之忍。淺位菩薩,不但要忍受內心煩惱的衝動,外在人事的惱害,以及自然界的種種災害;還要忍受在修行過程中,所發生種種苦境,逆境,與順境。至於深位菩薩,已証我法二空之理,對內外順逆苦樂等境,能不執著;對上求佛道,經歷的五十五位所證得的法喜,以及下化眾生時,所遭遇的種種障礙與成就,皆應該安忍不動,不為物喜,不為己悲,直至二利究竟,即可成佛。由是可知,忍辱不止是初發心學佛的主要條件,亦是成佛必備的因素。因此佛勸諸大比丘,發心勤求佛無上大菩提,不但要親近善友,還要修忍辱行。因為若能忍受他人橫加毀辱,就不會因善知識的嚴加督促而輕易遠離;若能安然忍受自然界的災害,就不會因環境的惡劣,而退失菩提心。

 

我們修忍辱行,目的是要對治瞋恚,因為瞋恚,能毒害人的法身慧命,能燒毀人的善根。佛在遺教經中告諸比丘:「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世間盜賊,只劫人身外財物,瞋心之賊,卻能劫奪修行人的功德法財。所以說:「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免輪迴苦,善自護瞋心。」有一次,天帝釋提桓因問佛:「何物殺安穩?何物殺不悔?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何物殺而讚?何物殺無憂?」佛答:「殺瞋心安穩,殺瞋心不悔,瞋是毒之根,瞋滅一切善,殺瞋諸佛讚,殺瞋則無憂。」慈悲的佛陀,雖然教人戒殺,但卻特別讚許人殺除瞋心;而忍辱柔和,正是殺除瞋心唯一的武器,也是消滅瞋毒唯一威猛的消毒劑。

 

據說:禪宗神秀大師的高足華嚴和尚,住持洛陽天官寺時,座下弟子三百餘人中,有一高齡弟子,個性暴躁又固執,一次,因生病末能隨眾過堂食飯。有一沙彌來頂禮向他借缽,初不肯,後來經不起小沙彌苦苦懇求,勉強取缽借與,但叮嚀囑咐小沙彌要小心,如缽破損,等如要他的老命云云。因此小沙彌捧缽而行,特別小心。食畢送缽還時,因過於集中精神維護其缽,反被路邊石頭拌倒,瓦缽墮地破碎,沙彌急往請罪,老僧因此瞋罵不己,病情加劇,突然一命嗚呼。由於死時瞋怒心末息,竟然因瞋恨心力的牽引,墮落畜道,受蟒蛇身。

 

一日,華嚴和尚集眾講經時,忽聞寺外山谷傳來異聲,急召小沙彌站在身後。不久,大蟒蛇至,怒目四顧,似在找尋目的物。和尚戒眾勿動,待蛇至身邊,即以錫扙止之,喝令「住」。蛇即低首閉目伏地,似在恭聽教導。和尚用錫扙叩其頭言;「既明三業可怖,何不放下?」接著為蛇說皈依、懺悔,并命眾僧為蛇念佛回向。蛇離開後,和尚對亡僧的弟子說:你師數十年修行,應証聖果,可惜瞋恨心重,今因一缽殞命,而墮蛇身,特來向沙彌討債,幸我在此,為他說法懺悔,令離畜道,你是弟子,出去一看究竟。其弟子沿著山路行數里,見蛇撞巨石而死。和尚對眾人說:蛇已投胎裴侍郎家為女,聰明異常,十八歲即死,再轉男身,出家修行。可見瞋恨心,實在是障道因緣,若非華嚴和尚拯救,老僧如何脫離畜身?是以佛教導諸比丘,要修忍辱柔和行,以對治瞋心。即使逆境逼害,危及性命,亦寧可放棄身命,不起瞋心,免招墮落。

 

四者,當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憒鬧。

 

梵言阿蘭若,譯名寂靜處,寂靜有二種:一是身寂靜,二是心寂靜。捨俗棄欲,摒息眾緣,閑居靜處,遠離鬧市,身口惡行,止息不作,是身寂靜。修習禪定,心不散亂,遠離貪瞋痴,意的惡行,停止不作,是心寂靜。(見釋氏要覽)據此可知,持戒修定,三業清淨,就是依寂靜處。

 

初發心菩薩,除親近善友,修忍辱行外,還要嚴持佛戒,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言綺語,不兩舌惡口,遠離身口諸惡,令身口清淨;又要修習禪定,止息心中妄念,不貪,不瞋,不痴,不惡見,令心清淨。如是身心俱清淨,身心都寂靜,然後用清淨寂靜的身心,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入世救世,利己利人;不為逆境所轉,不為順境所動。假使在修行菩薩道的過程中,環境惡劣至威脅生存,也寧可捨棄身命,亦不放棄道業,而為世間五欲塵勞所動。就是「依寂靜之處,寧失身命,不思憒鬧」。

 

所以依寂靜處,并非教人一定要遠離鬧市,潛居深山,不問世事,作個自了漢。因為發菩提心行菩薩,必須要入俗利生;如果身居深山,遠離群眾,將如何教化眾生呢?是以此中「不思」二字的意思,只是說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即使身居鬧市,心亦恒在定中,而能超然物外,不為境轉而己。

 

在當時諸大比丘而言:寂靜處,就是其所証的偏空涅槃理。以其斷見思煩惱名寂,離諸苦患名靜。今回小向大,求佛菩提,但依止安住於其己得我空的寂滅理中,上求下化,深入社會,廣度眾生。雖終日度眾生,不見有眾生可度;雖然不見有眾生可度,又不妨終日度眾生。如是無住生心,廣修六度萬行;住寂滅理,而能大作佛事。就可以進而斷塵沙煩惱,破無明惑,登十地,証等覺,入妙覺,成就佛果無上大菩提。

 

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此是總結。如是四法指前文所說:一發菩提心,二親近善友,三修忍辱柔和,四依寂靜處等四種方法。前二種偏重於解,後兩種著重於行。解是求慧,行是修福,如是福慧雙修,解行并進的法門,該是一位覺悟而又發大心,修大行的人,所應該修學的。

 

梵言菩提薩埵,譯名覺有情。指自己覺悟,又能覺悟他人的人。凡能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人,皆可稱為「菩薩」。菩薩是學佛的起點,也是成佛的基地。由基地出發,趣向佛果菩提,中間距離,非常遙遠難行。所以說:學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成佛更非一生一世可能成辦;必須要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還要加上堅決果敢的恆心,始可完成這段遙遠難行的旅程。經文在菩薩之下,加「摩訶薩」三字,正顯示本經所說的四種方法,非發大心,修大行的人,不可能勝任。反之,若然是發大心、立大願,又具足智慧與慈悲的大菩薩,都應該修學此四種法門,而且在修學過程中,無論發生任何阻力與困擾,甚至危及生存,亦應該堅持到底,寧可喪失寶貴的身命,亦不放棄修學此四法。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爾時,是指佛說完菩薩修行四法,又勸弟子們應當堅決修學之時。梵言:「祇夜」,譯重頌。是用類似詩歌的句子,將前文的意義,重說一次。梵言:「伽陀」,譯名孤起頌,是用偈頌補充前文未曾提及的義理。現在,釋迦牟尼佛剛說完菩薩修行四法後,隨即運用五字八句的偈語,重說前文所說的道理,目的是要加深聽眾的印象,或為後來者重說一遍。

 

諸欲求勝果,當發菩提心。

 

是重頌前文四法中的第一種:「當發大菩提心」。「諸」字包括當時在座諸大比丘僧,以及未來一切發心欲求佛果大菩提的人。「勝果」指佛所證的無上菩提。因為二乘聖人所証的偏空涅槃理,是果非勝;十地菩薩分證法身,雖勝而非果(未圓滿故),唯獨佛所證的菩提覺道,既圓滿又殊勝,因名「勝果」。佛言:凡是佛弟子,欲想求得諸佛所證既殊勝又微妙的菩提果,就應「當發大菩提心」。菩提心而言大,是顯其發心大,所以修因證果無不大。

 

策勤精進行,當依善知識。

 

是重頌四法中:「應當親近善友」。「精進」是行,「發心」是願,我們學佛,應該以願導行,以行滿願。今既發起求佛大菩提的心願,當然要策動精進的行為。純善無惡是名精,昇求不已是名進。但是眾生的劣根性,就是懈怠放逸;何況菩提道遙遠,菩薩道難行?我們欲想精勤修學,不致因逆境當前而退失菩提心,則非親近善知識,接受善知識的策勵、指導、與勸勉不可。

 

忍辱佛所讚,稱為有力人。

 

是重頌四法中:「應修忍辱柔和」。忍辱,可以對治瞋恨心,可以克服環境的困擾,可以掃除菩提道上種種障礙,還可以安忍於法喜不致得少為足。所以佛遺教經說:「能行忍辱者,名為有力大人。」又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阿含經說:「若人有大力,能忍無力者,此力為第一,於忍中最勝。」諸法集要經說:「善安住於忍,為第一莊嚴。」法華經說:「忍辱是如來衣」。維摩經說:「忍辱是菩薩淨土」。總之,千經萬典,無不讚歎忍辱功德。所以說:「忍辱佛所讚,稱為有力人。」

 

我們欲想戰勝環境,成就佛道,固然要修忍辱柔和,我們欲想對治瞋心,取消人間仇恨,止息戰爭,創造和平,更要修忍辱柔和。可惜娑婆世界眾生,個性剛強,瞋恨心重,先天就缺乏忍讓的美德,凡事不肯忍讓,反而以為忍辱是恐懼心理,是弱者行為;往往為了表示自己是英雄好漢,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每因小事,拔刀放槍,致使我們的社會,充滿暴力,殺氣騰騰。其實,真正的英雄好漢,或胸懷大志的人,必能以柔制剛,忍辱負重。因為他們知道金錢、地位、勢力,都不是堅忍的對手,最後勝利,是屬於堅忍的人;若然小不忍則亂大謀。試看,中外古今,多少英雄豪傑成功偉業,無不是拜忍辱所賜。是以古人勸導我們「忍一時之氣,可免百日之憂。」又說:「世事每從讓處好,人倫常在忍中全。」特別是學佛修行的人,更要修忍辱柔和;以忍辱柔和的態度去親近善知識,學習佛法,精進不懈;以忍辱柔和的美德來行菩薩道,教化眾生,永不疲倦;亦以忍辱柔和的功德,來完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菩薩道。

 

空閑聖所居,無畏猶獅子。

 

是重頌四法中最後的一種:「當依寂靜之處」。修行人若果知道外界一切事物,皆無常苦空,幻妄不真,心不扳緣執著,則內心自然安閑寂靜。可惜眾生往往被外界事物幻象所迷,每因角逐名利,人我對立,順我者貪,逆我者瞋,得之則喜,失之則悲;終日分別取捨,為境所轉,內心如何閑靜?所以佛勸導初發心菩薩,除了親近善友,與修忍辱柔和行外,還要持戒修定,放棄名利財富的追逐,取消人我是非的爭執,保持身心寂靜,三業清淨,甚至斷煩惱,了生死,轉凡成聖,親證我空真如之寂滅理,所以說:「空閑聖所居」。然後回小向大,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勇猛精進,「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直趣菩提,故說;「無畏猶獅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己,復作是言: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種之法,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成等正覺,得大涅槃。

 

此總結菩薩修行四法的功德。亦是說明釋迦牟尼佛說此經之目的。「爾時」,是指釋尊用偈頌重說四法之後,還要說明修行此四法的功德之時。「諸有智慧,大慈悲者,」是說能修行四法之人的殊勝。「能修如上四種之法」,是修因殊勝,「其人則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是功德殊勝,「成等正覺,得大涅槃。」是證果殊勝。

 

梵言:「般若」,譯名智慧。智是十度中第十智度;慧是十度中第六慧度。智與慧究竟有甚麼不同呢?大乘義章言:「照知世諦者,名為智度;照知第一義諦者,名為慧度。」知第一義是明理,知世諦是鑒事,能明鑒事理,達到事理無礙,事理圓融的境界,就是智慧。

 

法華經言:「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所以佛的智慧,非一般凡情聖智可能測知。因為凡夫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但憑妄想識心的分別,只知事物的現象,不知事物的本體,因名世間智,以其不能出離三界故。二乘聖人知諸法空相,証真諦理,能斷見思煩惱,解脫生死,出離三界,因名出世間智,以其只知一切法的總相,故又名一切智。諸佛菩薩的智慧,既能觀察世間事物的真相,又能深達事物的本體,親證諸法實相理。菩薩是因位,諸佛是果位,佛在菩薩之上,是以佛的智慧,名出世間上上智。

 

一般人不了解智慧的層次,每將智慧與聰明連在一起,其實一個聰明的人,并不等如有智慧。因為很多時聰明的人,往往反為聰明誤;世間上很多作奸犯科,擾亂社會,自害害人的事,可能都是聰明人的傑作!還有,聰明人所知障重,不肯信因果,不肯接受佛教的道理。唯有慧根深厚的人,始可接受一乘佛法,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因此肯發菩提心,勤求佛道以自利。雖然,但若缺乏慈悲心,不肯教導眾生以利他,則二利缺一,覺行未圓,亦不可能成佛。所以一個發菩提心的人,既有智慧,還要有慈悲;智慧是理性追求真理,慈悲是感性憐憫眾生,如是理性與感性平衡發展,智慧與慈悲融合為一,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直至覺行圓滿,二利究竟,即得佛果無上菩提。所以佛說:必需要有智慧又有大慈悲心的人,才可以修學以上四種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說:如果有人真的依教奉行,切實修學以上所說的四法,則不止可以「解脫生死,出離魔網」,還可以「成等正覺,得大涅槃。」

 

生死有二種:一是分段生死,二是變昜生死。六道眾生,由善惡業力因緣,所招致的果報體,壽命長短不一,身段大小高矮肥瘦亦不一致,有分限段別;始起名生,終謝名死,因此名為「分段生死」。本來,有生必有死,我們不必怕死,不過最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永無終止,如楞嚴經說:「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實在太苦了。我們欲想離苦得樂,除非精進修學佛法,斷煩惱,破我執,始可解脫分段生死之苦,獲得聖人不可思議的勝妙身。此勝妙身,既無形軀勝劣之分,亦無壽命長短所限,神變自在,以其能變能易,因名變昜,由於迷想漸減,悟心漸增,一增一減,因名生死。

 

大乘義章中,將變昜生死,分為三種。一是約眾生心識微細生滅而言:眾生的識心,念念生滅,前念滅時,後念又生,前後變易無常,因名變昜生死;九法界聖凡,皆有此變昜生死。二是由修無漏業所得的法身,神化自在,能變能易,變昜化死,名變昜生死;此通於三界以外,大小乘聖人所受的正報身。三是指十地菩薩,地地斷無明,証法身,隱顯自在,能變能易,故名變易;此變易非死,但此法身,未出生死,猶為無常死法所隨,變易身上有其生死,因名變昜生死;此限於地上菩薩的意生身。

 

攝大乘論說生死有四種:地前菩薩,與初二三地的聖人,為利益眾生,特別留惑潤生,來投入生死,教化群迷,名方便生死;滅此生死,可登四地。四五六地菩薩,應眾生機,示現八相成道,名因緣生死;滅此生死,可進升七地。七八九地菩薩,有後有的生死,名有有生死;滅此生死,可入十地。十地菩薩薩,入如來地,即揖別生死,名無有生死。

 

修行人若能斷見思煩惱,即可解脫分段生死,證阿羅漢果;菩薩若能斷塵沙,盡無明,即可解脫變易生死,證佛果無上菩提。

 

梵言魔羅,譯名殺者。因為魔能劫奪人的功德法財,能殺害人的法身慧命,是危害眾生慧命的第一號殺手。大智度論將魔分為四類:一、眾生心中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能擾亂人的身心,令人不能安心辦道,名煩惱魔。二、組織眾生身體的色、受、想、行、識等五陰,能引生苦惱,障礙人修行,名五陰魔。三、死能斷人命根,令人停止道業,不能繼續進修佛道,因名死魔。四、欲界第六層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因貪戀五欲塵勞,喜歡破壞善事,阻礙他人修行,因名天魔。

 

華嚴經說魔有十種。一蘊魔:即前所說的五陰魔,因為人的五蘊色身,眾苦交煎,能障礙人修道故。二煩惱魔:亦即前所說的六種根本煩惱,能令人迷惑事理,障礙正智故。三業魔:殺盜婬妄等十惡之業,能障蔽人天善道,令人墮落三惡途故。四心魔:我慢貢高的心理,能障礙人精進辦道故。五死魔:人的壽命有限,往往令人道業未成身先喪,停止修行故。六天魔:欲界天王,恐人出家修行,出離三界生死,導致魔子魔孫減少,每設法破壞人間善事故。七善根魔:修行人執著所種善根,得少為足,障礙進修故。八三昧魔:修習禪定,貪戀禪味輕安自在,不求上進,障礙深入三昧故。九善知識魔:慳法之人,不肯弘揚佛法,開導後學,作為眾生的善知識;或因我慢貢高,不肯接受善友勸導故。十菩提法智魔:對菩提法,起智分別執著,不能斷惑証真,障礙趣入佛果菩提故。由是可知,無論善惡因緣,凡是擾亂人心,障礙人精進辦道,不能斷煩惱,出三界的人與事,皆可以名之為魔。

 

學佛人自從最初發菩提心,直至圓成佛道,於其中間,魔障重重,猶如網孔眾多;或天魔運用種種魔術邪法,網羅善人,變為魔子魔孫,因此名之為「魔網」。佛言:凡發心學佛的人,若能修行前文所說的四法,發菩提心,親近善友,既忍辱柔和,不瞋不暴;又能持戒修定,增長智慧,離情去執,自利兼他,則其功德,必能「解脫生死,出離魔網。」此正顯示修行四法的功德殊勝。

 

「成等正覺」,即證得佛果無上菩提。佛所證的無上菩提,與眾生本具的覺性相等,而此與眾生本具佛性相等的菩提,非凡夫之不覺,非外道的邪覺,非二乘聖人的偏覺,亦非菩薩覺行未圓滿的正覺,而是三覺圓明的正等正覺。

 

「大涅槃」,簡非凡夫自性本具的涅槃,非二乘聖人所証的偏空涅槃,亦非菩薩所證未究竟的涅槃,而是佛所証究竟圓滿清淨的大涅槃。梵言「摩訶般涅槃那」,譯名大滅度,或大圓寂。意思是:大福德大智慧的正覺聖者,能盡煩惱障,能度生死海,故名滅度。又大福德大智慧的正覺聖者,證得法身理體,法無不備是圓,障無不盡名寂。修學至此,惑盡智圓,二死永亡,二利究竟,福慧具足,能為天人的導師,四生的慈父,終於到達佛果菩提。正是顯示得果的殊勝。

 

(三)流通分

 

爾時世尊,說此經己,彼諸比丘,及諸菩薩,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文屬於本經的流通分,亦是結集佛經的聖者,敘述佛說完此經後的情形。當時在座的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以及其他回小向大的比丘們,還有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乘菩薩等,無不皆大歡喜,且能深心信受佛語,表示願意接受佛教,奉行佛命,然後禮謝佛教導深恩,退而去修行。

 

各位:現在你們也聽完這部經了,是否也皆大歡喜,信受奉行呢?我衷心的希望各位,也能夠信受奉行!因為本經所說的四法,不止是學佛成佛的基礎,亦是做人處世的原則。學佛人當然要修學,即使是社會上一般群眾,也應該學習。特別是現代人,更要學習此四法,用以平衡身心,利己利人。因為現代人,大都不明真理,不知因果,不識善惡,不分邪正,只憑個人情緒的衝動,意識的錯覺,做出很多不合情理的事,危害社會,破壞幸福。猶其是在邪知邪見的宗教日益流行的今天,人們更急於需要佛的正知正見,來澄清人類思想的混亂,使人自覺自勵,止惡向善,以取消人世間種種不合理的紛爭與不幸,而建立人間淨土,展現正覺的人生。

 

現代人大都貢高我慢,自以為是,不肯尊重父母師長的管教,不肯接受善知識的勸導;喜歡結交惡友,損友,不知不覺,走向罪惡,誤入歧途,致使目前社會罪惡案件,層出不窮。我們欲想改善社會,拯救下一代,就要親近善知識,研究佛的真理,以及推展佛教忍辱柔和的道德教育,令一般無知的青年,遠離惡友,親近善知識,接受良師益友的輔導,服從真理,認識人生,建立品德,忍辱柔和,不瞋不暴,不致因無知的錯覺危害社會,不因憍傲與偏見,而輕慢父母師長的教導;而能謙虛忍讓,身心柔和,進德修業,利己益人。自可改善人際關係,化敵為友,進而改善國際關係,化干戈為玉白,止息戰爭,建立和平。

 

還有,現代人大多數醉心物質享受,忽視精神文明,每為滿足個人私慾的佔有,不惜互相爭奪,互相攻擊,互相陷害;身則殺盜婬,口則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心則貪瞋痴,如是在十惡業操縱下的人生,既然不斷製造苦因,勢必招致無量苦果。我們欲想離苦得樂,非憑籍佛教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來規範行為,調伏身心不可。

 

我們若能發菩提心,親近善友,修忍辱行,持戒修定,因定發慧,由戒定慧三無漏學的力量,斷煩惱,破我執,轉凡成聖,「解脫生死,出離魔網。」就可取消人生苦惱的一面,展現人生快樂永恆的另一面。再進而回小向大,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眾生以利他,直至二利究竟,福慧具足,即「成等正覺,得大涅槃。」究竟離苦得樂。所以本經所說菩薩修行的四法,的確是修行路上的明燈,亦是茫茫苦海的慈航;除非我們不想離苦得樂,覺悟成佛,否則,希望各位從今天起,就開始修學這四種成佛的基本方法。最後祝福各位,福慧增長,菩提上進!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