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比丘資格的取得——《受戒緣集篇》解讀5
濟群法師

第二節 明受體用

  接下來是正行,即正式受戒的部分。

一、受 體

   若至此時,正須廣張示導,發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則受者知何是上品,徒自枉問。今薄示相貌,臨事未必誦文。
   應語言:“善男子,汝遮難並無,眾僧同慶,當與汝戒。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當發上心,可得上法,如前緣中。今受此戒,為趣泥洹果,向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次為開廣汝懷者,由塵沙戒法注汝身中,終不以報得身心而得容受,應發心作虛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故論雲,若此戒法有形色者,當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聲。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覺。汝當發驚悚意,發上品殷重心。今為汝作羯磨聖法,此是如來所制,發得塵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須知之。”
   應告僧言:“大眾慈悲,佈施其戒。同心共秉,願勿異緣,令他不得。”應四顧望之,不令非別之相,有者喚令如法。告言:“眾僧聽作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白如是。”
   作白已,問僧成就不,乃至羯磨中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問。此《僧祇》文。

   准此,僧中知法者答言:“成就。”
   《十誦》:“因為他受戒,或睡、入定、鬧語、  亂等,佛言‘不成受戒’。羯磨時當一心聽,莫余覺餘思惟,應敬重法。當思惟心心相續憶念,應分別言:是第一羯磨乃至第三,不說得罪。”

   又應語受者言:“已作白已,僧皆隨喜。今作羯磨動彼戒法,莫令心沉舉,當用心承仰。”又白僧言:“當聽羯磨。”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初羯磨,問僧成就不,告受者言:“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今十方法界善法並皆動轉。當起欣心,勿縱怠意。”
   次作二羯磨。如上問已,告受者言:“已作二羯磨法,僧並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並舉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時,當法界功德入汝身心。餘一羯磨在,汝當發身總虛空界,心緣救攝三有眾生,並欲護持三世佛法。”直依此語,不同上廣。
   仍白僧言:“願僧同時慈濟前生,同共合掌佐助,舉此羯磨。”便即作之,乃至“是事如是持”已。

   《摩訶僧祇律》卷23
   是第一羯磨,成就不?第二、第三亦如是說。(T22-415上)
   《十誦律》卷
21
   佛言:“從今諸比丘聽羯磨時,當一心聽,莫余覺,莫餘思惟,當專心、當勤、當敬重,當思惟心心等同憶念,應如是聽羯磨。作羯磨者,應分別言:是第一羯磨、第二羯磨、第三羯磨。若不分別說,得突吉羅罪。”(T23-154-下)

   至此,進入受戒的關鍵時刻,開始正式納受戒體。能否得戒,主要取決於眾多因緣的具足。之前的能受有五、所對有六,都是授戒必須具備的外在條件,更為關鍵的,則在於戒子的真切發心。發心有二,一是認識到具足戒對改善生命的重要意義,發起真誠乞戒之心。二是明確自己是以什麼發心來受戒。心是戒的載體,我們發什麼心,直接關係到所得戒體的品質。前面說過,戒分下、中、上三品,所以和尚首先對戒子作相關開示,使其了知戒法生起的所緣境及受戒時應有的發心。
   “若至此時,正須廣張示導,發戒正宗。不得但言起上品心,則受者知何是上品,徒自枉問。今薄示相貌,臨事未必誦文。”到開始正式受戒時,應當為戒子廣泛開示發戒的因緣。不能僅僅說一句發上品心,不然戒子可能連上品心是什麼都不清楚,說了也沒有效果。所以,和尚首先要為之介紹上品心的所緣和心行特徵,不必照本宣科地讀誦,關鍵是讓戒子瞭解其中內涵。
   “應語言:善男子,汝遮難並無,眾僧同慶,當與汝戒。”和尚應該對戒子說:“善男子,你沒有障礙受戒的遮難,眾僧都為你感到歡喜,也同意為你授戒。”
   “但深戒上善,廣周法界,當發上心,可得上法,如前緣中。”但戒是上等的善法,其內涵周遍法界,所謂眾生無邊故戒亦無邊。我們的戒必須以法界為所緣,在受戒時,對法界眾生生起承諾。如果你發上品心受戒,才能感得上品戒體。正如受戒所緣中講述的那樣。
   “今受此戒,為趣泥洹果,向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戒,令正法久住等,此名上品心。”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三聚戒,別解脫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涅槃,解除惑業,息滅輪回之因,使生命進入寂靜喜悅中。所謂上品心,就是為了出離輪回、證得涅槃,趣向三解脫門,成就三聚淨戒,令正法久住世間。我們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同樣的利益。這種對一切眾生的承諾,也是對凡夫心的突破。我執非常狹隘,因而觀照的所緣也非常狹隘,可能是幾個人,也可能是一些人。發心,就是要將狹窄的自我設定全部粉碎,打開心量,將一切眾生都裝到心裡,並對之莊嚴承諾。
   “次為開廣汝懷者,由塵沙戒法注汝身中,終不以報得身心而得容受,應發心作虛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接著,要為你打開心量,將微塵般無量無邊的戒法注入你的身心。如果心是封閉的,戒體就無法納入心田。就像一個器皿,如果倒扣或蓋上蓋子,就無法往其中加入任何東西。現在要注入你身心的是無量戒法,所謂眾生無邊故戒亦無邊。要接受無邊的戒體,不是我們現有色身和心量能夠容納的,這就必須徹底打開心量。惟有虛空那樣廣闊的心,才能容納法界一切善法。
   “故《論》雲:若此戒法有形色者,當入汝身作天崩地裂之聲。”所以《薩婆多論》說:如果戒法有形相的話,進入我們的內心時,必定會發出天崩地裂、地動山搖一般的巨響。
   “由是非色法故,令汝不覺。汝當發驚悚意,發上品殷重心。”驚悚,震撼。因為戒體並不是色法,是無形無相的,所以它進入心田時也是無聲無息的,令我們無法察覺。但我們要想到戒體的無限性,想到對每個眾生生起的承諾,當我們能夠這樣觀想時,內心就會感到極大震撼,從而激發上品的殷重心。
   “今為汝作羯磨聖法,此是如來所制,發得塵沙法界善法,注汝身心,汝須知之。”現在羯磨師要為你作羯磨聖法,這是佛陀所制,由此將使無量善法進入你的身心,這是你必須認識到的。通過受戒,我們可以在有情無情的每一法上生起善心,生起和解脫相應的心,意義非同尋常。
   “應告僧言:大眾慈悲,佈施其戒。同心共秉,願勿異緣,令他不得。”羯磨師接著對僧眾說:“請大眾慈悲,為戒子授戒。授戒必須專心致志地共同秉法,不要有別眾現象,令戒子不能得戒。”
   “應四顧望之,不令非別之相,有者喚令如法。告言:眾僧聽作羯磨。”戒師還要將三師七證環視一遍,不使誰有別眾現象,如果發現情況要及時糾正,使之如法。然後告訴大家:“請眾僧聽作羯磨。”受戒羯磨為一白三羯磨,又稱白四羯磨,是眾法中規格最高的羯磨,用於處理僧團的重要事件。白,是白告,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宣佈或報告。三羯磨,是反復提出徵求大眾意見,相當於表決。
   “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若僧時到,僧忍聽,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白如是。”接著,羯磨師正式向僧眾宣佈授戒這件事:“大德僧聽,戒子某甲依止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戒子某甲現在向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戒子某甲表明自己身份清淨,沒有遮難中的各種情況,年齡已滿二十,三衣和缽都具足。如果大家都同意,就要為某甲授具足戒,以某甲為依止和尚。宣佈的內容就是這些。”
   “作白已,問僧成就不,乃至羯磨中第一、第二、第三亦如是問。此《僧祇》文。准此,僧中知法者答言:成就。”羯磨師向大眾報告後,應徵求大眾意見,詢問大眾此番作法是否成立。受戒羯磨要經過三次表決。每次報告之後,都要問一下是否成就。這是《僧祇律》所記載的。如果無人表示異議的話,僧中知法者應該回答:“成就。”
   “《十誦》:因為他受戒,或睡、入定、鬧語、闠亂等,佛言‘不成受戒’。羯磨時當一心聽,莫余覺餘思惟,應敬重法,當思惟心心相續憶念。”《十誦律》說,在授戒時,有些戒和尚或尊證師可能會打瞌睡、入定或說話、做小動作等,如果出現這些情況,佛陀說:“受戒是不能成立的。”所以,在授戒羯磨時應當注意聽聞,不再想任何其他事情,應當敬重於法,全神貫注地思維並憶念戒法。
   “應分別言:是第一羯磨乃至第三,不說得罪。”羯磨師每作完一次之後還要宣佈:現在是第一羯磨,以及第二羯磨、第三羯磨。如果不這麼宣佈的話,是要得罪的。
   “又應語受者言:已作白已,僧皆隨喜。今作羯磨動彼戒法,莫令心沉舉,當用心承仰。”羯磨師作白之後要對戒子說:為你授戒的事已經向僧團報告過了,大家都隨喜你。現在還要通過羯磨來催動戒法,使戒法開始產生作用,這是受戒的關鍵時候,你應當敞開胸懷,納法於心,切勿昏沉掉舉。
   “又白僧言:當聽羯磨。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年滿二十,三衣缽具。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誰諸長老忍,僧與某甲受具足戒,某甲為和尚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是初羯磨,問僧成就不。”羯磨師接著要對僧眾說:要開始作羯磨了,大家請注意聽。羯磨前面有一部分和白告相同,介紹這次傳戒的事宜,然後請僧眾表決:“大家是否同意某甲依止某和尚受具足戒這件事,如果同意的話就默然,不同意請提出來。這是初次羯磨,大家認為可以成立嗎?”
   “告受者言:已作初羯磨,僧皆默可。今十方法界善法並皆動轉,當起欣心,勿縱怠意。”戒師繼續告訴戒子說:“現在已經作了初羯磨,僧眾都表示同意。現在,十方法界的善法已經開始啟動,你應當以欣喜之心,以最高的禮儀、最大的敬意迎接戒體進入自己心田。此時決不可有絲毫懈怠,也不能妄想昏沉。
   “次作二羯磨。如上問已,告受者言:已作二羯磨法,僧並和合。今十方法界善法並舉集空中,至第三羯磨竟時,當法界功德入汝身心。餘一羯磨在,汝當發身總虛空界,心緣救攝三有眾生,並欲護持三世佛法。”然後是作二羯磨,和初羯磨一樣宣佈、表決。之後告訴戒子說:“現在已經作了第二羯磨,僧眾都表示認可。現在,十方法界的善法已經開始在虛空湧動。到第三羯磨結束時,十方法界的善法將進入你的心田。現在還剩下最後一番羯磨,你要發起虛空一般廣大的心,以法界一切眾生為所緣境,發願護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法,並以這一發心納受戒體。”
   “直依此語,不同上廣。”在此關鍵時刻,羯磨師只須將這些內容直接告訴戒子,不必像前面那麼廣泛開示。
   “仍白僧言:願僧同時慈濟前生,同共合掌佐助,舉此羯磨。”此時戒師還要告訴眾僧說:“希望大家對戒子懷有慈悲之心,共同協助,使授戒羯磨圓滿成就。”
   “便即作之,乃至‘是事如是持’已。”然後開始作羯磨,直到結束。“是事如是持”為結束語。
   至此,戒子已得戒體。一白三羯磨是受戒的正行,也是最為關鍵的時刻。如果此時不認真對待的話,將不能得戒。

二、記 時

   若多人、一人,即須隨竟記其時節。
   《四分》雲:“有新受戒者,不及後安居便數為歲。佛言:‘不爾。’有者,應和尚  梨教授時節雲:“若冬、若春、若夏,若干日月,若食前食後,乃至量影。”應預將一尺木,至受訖,日中豎之,記其影頭,臥尺量之,計為尺寸,以為常法。

   《善見》雲:“受戒已,立取腳隨身量影,示春冬時、眾數多少。”

   《四分律》卷50
   彼不及後安居,受大戒數以為歲。佛言:“不應爾。”和尚阿闍梨應教受戒時節,作如是教:“若冬、若春、若夏,汝得若干日,若一月、若半月、若一日,若前食、若後食時,乃至量影時。”(T22-940-下)
   《善見律毗婆沙》卷
17
   受戒已,應步影。步影者,正立住取住腳為初,隨身影長短步影。步影竟,教其時。其時者,或冬時、或春時、或夏時竟,教日月日月時,次教受戒時眾數多少。”(T24-792下)

   受戒完之後,馬上要記住得戒的時間。
   “若多人、一人,即須隨竟記其時節。”無論多人或一人受戒,羯磨作完後,要馬上記住自己受戒的時間。因為戒臘是僧團倫理建設的依據,必須認真對待。
   “《四分》雲:有新受戒者,不及後安居便數為歲。佛言:不爾。”《四分律》記載,有新受戒比丘還沒來得及參加後安居,就給自己計算夏臘了。佛陀說:“這是不可以的。”
   “有者,應和尚闍梨教授時節雲:若冬、若春、若夏,若干日月,若食前食後,乃至量影。應預將一尺木,至受訖,日中豎之,記其影頭,臥尺量之,計為尺寸,以為常法。”和尚、阿闍梨要教授戒子記住受戒時間,並為之指示記時方法:要記住自己是冬天、春天還是夏天受的戒,在何年何月何日,是飯前還是飯後。具體時間則依量影推算,事先準備一尺長的木棍,受戒後將之立在陽光下,看太陽的影子到哪裡,然後再用尺量一下,記下尺寸,這是通常的計算方法。我們現在就簡單了,看一下鐘錶即可。
   “《善見》雲:受戒已,立取腳隨身量影,示春冬時,眾數多少。”《善見論》說,受戒之後,立即要隨身影長短步影,以此作為推算時間的依據,然後記下當時的季節,是春天還是冬季,以及受戒人數的多少。

三、宣說戒相

   後說四依四重等。若受人多者,但有受竟,在僧下坐。乃至一切作已,方總集上座前,同時為說隨相,不必戒師。
   問:“此新受戒人相同界外來者,何不重和?”答:“非是外來,當處新起。”
   次明說相。
   “據理隨師具學,何獨此四?”“為緣起有過,且制四根本,若毀非用。餘篇枝條,懺複僧數,意在此也。”
   應告之雲:“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謹奉持。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空願無益,寧起行用,不須願求,經論如此。但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得,奉戒者難。故上品高達,能受能持,修道會聖。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無慚愧,現世惡名,不消利養,死入惡道。中品之徒,善不自發,望上而學,可准下流耶。若遂鄙懷,毀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五夏已來,專於律部。若達持犯,辦比丘事,修定習慧,會正可期。自此已外,雜學言說,污染淨戒,定慧無由生者,佛則不許。
   故《律》雲:“若師闕教授,當余處學,為長益沙門果故。”然後依文為說相也。

   《四分律》卷34
   彼和尚阿闍梨,或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於沙門法無利益時。諸比丘往白佛,佛言:“聽作如是意,所以誘進將去,欲令其長益沙門法故。”(T22-804下)

  “後說四依四重等。”接著再為戒子開示四依和四根本重戒。四依是僧團早期的生活方式,分別是關於食(常乞食)、宿(樹下坐)、衣(糞掃衣)、病(腐爛藥)的規定。說四依,是讓每個戒子認識到出家人應該過一種少欲知足的生活。四重則是四根本戒,按《四分律》,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受戒後當先說四根本,其它待日後深入學習。先說四重,也是有原因的。《四分律·受戒犍度》記載,曾有比丘受戒後和本二犯不淨行,被人質問後說:“你們怎麼不事先告訴我呢?我知道的話就不會犯錯了。”所以佛陀規定受戒後立即要說四重,否則的話,可能有人會因違犯四重而破失戒體。
   “若受人多者,但有受竟,在僧下坐。乃至一切作已,方總集上座前,同時為說隨相,不必戒師。”如果受戒的人比較多,先受完的戒子可以在僧眾下首坐著,等全體受戒之後,集中到上座前,由和尚同時為新戒說四依和四重,此時就不需要羯磨師了。
   “問:‘此新受戒人相同界外來者,何不重和?’答:‘非是外來,當處新起。’”這裡又提出一個疑問。僧團結界作法時,若有外來者進入,需要重新集僧問和。在受戒羯磨最初問和時,這些新戒的身份並不是比丘,換言之,他們也是新出現的,相當於界外來人,怎麼不需要重新和僧呢?律祖回答說:“這些新戒不能等同於外來者,因為他們是在界內出現的。”
   “據理隨師具學,何獨此四。”前面說過,受戒後應立即為戒子宣說四重。按理說,受戒後應當依止在師父身邊廣泛學習戒律,為什麼只說四根本戒呢?
   “為緣起有過,且制四根本,若毀非用。餘篇枝條,懺複僧數,意在此也。”之所以先說四重,是因為前面所說的比丘犯重的因緣。因為這一緣起,佛陀規定受戒時先說四根本戒。作為比丘來說,如果破了四根本戒,將毀失戒體。如果犯的是其它戒條,只要虔誠懺悔,還是可以保有僧格的,用意正在於此。
   “應告之雲:善男子,汝受戒已,必謹奉持。若但有受,無持心者,受戒不得。空願無益,寧起行用,不須願求,經論如此。”和尚接著告誡新戒們:善男子,你們現在已經受了戒,應該認真、謹慎地奉持。如果你們受戒時只想著受一受,獲得相應資格,或是只想換一張飯票,卻不想實踐戒律,同樣是不得戒的。僅有受戒的想法沒什麼用,關鍵是落實在行動中,以持戒令戒體堅固壯大。倘能真正行動起來,就不再會停留在空願上。經論也都是這麼說的。
   “但佛世難值,正法難聞,人身難得,奉戒者難。”更要認識到,生在佛法流布的時代殊為難得,有緣聽聞佛法更不容易,尤其要得到暇滿人身、如法持戒,更是難上加難。
   “故上品高達,能受能持,修道會聖。”那些上品根器者,不僅能如法受戒,更能認真持戒,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最終成就聖果。
   “下品小人,能受能破,心無慚愧,現世惡名,不消利養,死入惡道。”而下品根器者,即使受了也不知珍惜,隨意破戒,無慚無愧。現世惡名流布,更無德行消受善信供養。所以,死後將會墮落惡道。
   “中品之徒,善不自發,望上而學,可准下流耶。”至於中品根器者,則能上能下。雖然善行不會自動生起,但若不斷向上品者學習,戒體也會得到鞏固,得到提升。如果向下看齊,則會隨之退步。
   “若遂鄙懷,毀破佛戒,不如不受。必須依佛正教,順受隨學。五夏已來,專於律部。”如果順著凡夫習氣,不斷縱容固有串習,任意毀破戒律,還不如不受。既然受戒,就要依照佛陀教導,根據所受戒律修學。並以五年時間依止在和尚身邊認真學戒,不僅學習戒律條文,也在修學實踐中調整行為,培養僧格。
   “若達持犯,辦比丘事,修定習慧,會正可期。”要了知什麼是持戒,什麼是犯戒。也要了知作為一個出家比丘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通過修習戒定慧三無漏學,最終抵達解脫。
   “自此已外,雜學言說,污染淨戒,定慧無由生者,佛則不許。”除此以外的各種雜學、外學,很可能會對清淨戒行構成染汙,使定慧無法生起,故佛陀不允許比丘們涉獵其中。在我們這個時代,各種資訊、資訊鋪天蓋地,其中多數都是和凡夫心,甚至是殺盜淫妄相應的。而凡夫又很容易心隨境轉,所以在降伏其心之前,對於這些都要儘量遠離,以免被擾。
   “故《律》雲:若師闕教授,當余處學,為長益沙門果故。”沙門果,四果。所以《四分律》還特別說到:如果戒和尚不能教導你,就要儘快找到依止師,以此成就沙門果。
   “然後依文為說相也。”說明戒的重要性之後,依文為戒子簡單講述一下戒相的內容。

四、受持衣缽坐具

  次為受衣缽坐具。若沙彌時說淨長衣缽者,更請施主總將說淨。若沙彌時不說,則已犯長,應令將舍作吉羅懺,然後說淨,並和尚委示之。

   這是為戒子的衣缽受淨。出家人的生活用品有一定之規,如三衣一缽、百一物等,多餘物品都要通過說淨將所有權舍掉,只保有使用權。這是佛陀對僧眾的極大慈悲,既使出家人有方便使用的生活用品,又避免由此生起貪著之心。
   “若沙彌時說淨長衣缽者,更請施主總將說淨。”長衣缽,多餘的衣缽。如果沙彌擁有比規定數量多的衣缽,而且都已經過說淨,成為合法用品。現在成為比丘後,還需要請一位元施主總的說淨,將物品所有權佈施給對方。
   “若沙彌時不說,則已犯長,應令將舍作吉羅懺,然後說淨,並和尚委示之。”長物,除戒律允許以外的多餘物品。如果沙彌時沒有對多餘衣缽作過相關手續,就已經犯了長物,現在應該將這些物品舍掉並懺悔。因為是以沙彌身份犯戒,故罪名為吉羅。懺悔之後再說淨,具體操作內容要請示和尚。受具足戒後,一切要依止和尚,由和尚告訴你怎麼做,怎麼生活。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