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5
聖嚴法師

一七、分別功德品──清淨果德,弘經威力

本品的前半部分,是本門正宗分〈壽量品〉的續篇,後一半為本門流通分的開始。故其前半部分是敘述佛壽長遠,讓從地涌出的世尊過去所度的諸菩薩,以及現在靈山的諸弟子,獲得內證利益之深淺。後半部分則廣為分別持經所得,「證」、「信」、「供養」等功德。

太虛大師《法華經講演錄》云:「前品如來壽量,為已滿之佛果,為明聞佛果者所成之德相、及顯佛法之威力,故有此品。」

「爾時大會,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

這幾句經文是說,佛說《法華經》的時候,法華會上從地涌出者及一切會眾,都聽到佛的壽命劫數有這麼長遠,就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數的眾生得大利益;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說完〈壽量品〉的時候,此界他方眾中有「得無生法忍」,有「得聞持陀羅尼門」,有「得樂說無礙辯才」,有「得百千萬億無量旋陀羅尼」,有「能轉不退法輪」,有「能轉清淨法輪」。也有無量微塵數眾生,或「八生」、或「四生」、或「三生」、或「二生」、或「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生法忍」,是以觀諸法無生之理,忍可之智,究係何種菩薩階位,得此忍智?諸家頗有異說,龍樹說是初地以上,《仁王經》說是七八九地之悟名。龍樹的《大智度論》卷七十三云:「無生忍者,乃至微細法不可得,何況大,是名無生,得是無生法,不作不起諸業行,是名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菩薩,是名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意譯為不退轉,又為必定,共有三不退:十住位不退,初地行不退,八地以上念不退。既是觀諸法無生之理而忍可的智慧,宜為初地以上的菩薩,又名斷除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的法身大士了。

依據天台智者的《法華文句》卷十上,是以十住位配「無生法忍」,十行位配「聞持陀羅尼門」,以十回向位配「樂說無礙辯才」,以初地配「百千萬億無量陀羅尼」(亦名旋陀羅尼),以二地配「轉不退法輪」,以三地配「轉清淨法輪」,以四地配「八生」,以五、六、七地配「七、六、五生」,以八地配「四生」,以九地配「三生」,以十地配「二生」,以等覺位的一生補處菩薩配「一生」。

「聞持陀羅尼」,陀羅尼的梵文dhāraṇi亦有譯作陀鄰尼,是「總持」的意思。得聞持陀羅尼者,凡有所聞,皆能恆持而不忘失。《大智度論》卷二十八云:「三聞能得;心根轉利,再聞能得;成者一聞能得,得而不忘,是為聞持陀鄰尼初方便。」接著也舉出了音聲陀鄰尼門及名字陀鄰尼門。

「樂說無礙辯才」,即是四無礙辯,亦名四無礙解,梵文catasraḥ pratisaṃridaḥ之一的第四樂說無礙,梵文pratibhāna-p。依據《成唯識論》卷九,入初地以上,得四無礙辯,入第九地時得四無礙解,永斷二愚及粗重,至佛果位,一切圓滿。得此樂說無礙者,順從真理無有滯礙,巧說佛法,令聞者樂求。

「旋陀羅尼」,即是百千萬億無量陀羅尼,是圓滿具足一切教法,出沒無礙之念慧。

「八生」,依據世親的《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卷下云:「八生一生者,謂諸凡夫決定能證初地故,隨力隨分,八生乃至一生,皆證初地故。此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離三界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法性,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如來方便涅槃也。」

本品的這段經文相當難解,古來印度及中日大德治《法華經》者,作了不少疏釋,足見其文的深度層次。

「佛說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無量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并散七寶塔中師子座上釋迦牟尼佛及久滅度多寶如來,亦散一切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又雨細末栴檀沈水香等。於虛空中,天鼓自鳴,妙聲深遠。又雨千種天衣,垂諸瓔珞」;「遍於九方,眾寶香爐,燒無價香,自然周至,供養大會一一佛上。有諸菩薩,執持幡蓋,次第而上,至于梵天;是諸菩薩,以妙音聲,歌無量頌。」

以上這段經文,描寫法華會上的一個大場景,類似戲劇中的大團圓:人間、天上、此界、他方,乃至古佛多寶如來及其隨伴,全數到齊,為了讚歎供養,虛空之中,自然有天華、天香、天衣、天鼓,繽紛散落飄揚;尚有諸菩薩眾,手持幡蓋,於空中次第而上,達於色界的梵天。在敦煌石窟的〈法華經變圖〉表現得非常生動熱鬧的畫面,大抵就是依據這段經文製作而成。《法華經》本門正宗分的長行到此結束,以下是它的重頌共十九偈,茲錄四偈如下:

「佛說希有法,昔所未曾聞,世尊有大力,壽命不可量;無數諸佛子,聞世尊分別,說得法利者,歡喜充遍身。」

這兩偈經文是說,世尊宣說了如此難聞希有之法,過去從未聽過,那就是世尊有大神通力,時劫可以長短互入,短短數十年而已無量壽。無數佛弟子,聽了世尊運用種種方式來善巧分別說明之後,大家都獲得大利益,所以每一會眾都得法益,歡喜充滿全身。

「如是等眾生,聞佛壽長遠,得無量無漏,清淨之果報。」

以上與會的微塵數菩薩眾,聽到了佛壽如此長遠之後,便得到無量的無漏清淨果報。「無漏」是智慧;「清淨果報」,根據《法華文句》卷十上,是無障礙的實報淨土,當指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所證果位。

「如是種種事,昔所未曾有,聞佛壽無量,一切皆歡喜。」

如上所見的大場面,都是由於世尊說了「佛壽無量」,一切與會眾生,皆大歡喜,充遍全身,所以感得那樣多的華、香、天衣、天樂,自然天降,周遍會眾之上。

本門正宗分,到此圓滿。從這以下的三品半是《法華經》本門的流通分。

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其有眾生,聞佛壽命長遠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的前)五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在這段經文中,佛告彌勒菩薩:假如有眾生聽到佛的壽命那麼長遠,乃至僅於一念之間生起信、解,他所得到的功德是無法衡量的,縱然有人於八十萬億那由劫之中,都修行六波羅蜜中的前五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若跟此人一念信解佛壽長遠的功德比較,百千萬分不及其一,乃至無法以算數譬喻,來比較差距多少。這是勉勵眾生,應當對於佛壽無量長遠的事實,生深信解。

「若有聞佛壽命長遠,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無有限量,能起如來無上之慧。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幢、幡、繒蓋、香油、酥燈,供養經卷,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能生一切種智。」

前面經文是「信」「解」佛壽長遠,功德無可限量,此段經文,又增加其他幾種叮嚀:若有人能瞭解佛說佛壽長遠的意趣,他的功德,無有限量,他便能夠生起如來的無上智慧,也就是一切種智。更何況還能廣求多聞佛法,包括自聞、教他聞,自持、教他持,自書、教他書。並以各種供品供養此《法華經》,又復功德無量,能生佛的一切種智。

在前面的〈法師品〉中,強調了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本經的功德,於本品中再加入信、解的重要性,也加強了自己修行,並教他人修行聞、持、書寫的所謂「自行化他」的自利利他行。

「若善男子、善女人,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又見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坦然平正,閻浮檀金,以界八道、寶樹行列,諸臺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若有能如是觀者,當知是為深信解相。」

若有人能於聽聞佛的壽命長遠,而以「深心信解」的話,就等於親自見到釋迦如來常在耆闍崛山,被諸大菩薩及諸聲聞圍繞,宣說妙法。也等於見到所處的娑婆世界,已成佛國淨土,一切依正莊嚴,全同於諸佛所居的清淨安樂之土。若能常作如是觀想的話,便是深心信解之相。

這段經文,兩度提出「深心信解」。第一度說,當有人聽聞佛壽長遠,就當以深切的真誠心來信仰、來瞭解。第二度則說,若能觀想世尊常在靈山說法,會眾圍繞,也能觀想娑婆世界的一切依正果報,即是佛國淨土的清淨依正莊嚴,那便證明,此人已具深心信解「佛壽長遠」之相。

此乃強烈地凸顯出「流通分」的特色,鼓勵佛後的眾生,信解此經〈壽量品〉中所說佛壽長遠久住,常在靈山演說妙法。

「耆闍崛山」梵文Gṛdhra-kūṭa譯為鷲頭、鷲峰、山中多鷲、山頂似鷲,通常譯為靈鷲山,簡稱靈山。

「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何況讀、誦、受持之者,斯人則為頂戴如來。」是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及作僧坊,以四事供養眾僧。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為已起塔、造立僧坊、供養眾僧。則為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高廣漸小,至于梵天,懸諸幡蓋及眾寶鈴、華香、瓔珞」,「種種舞戲,以妙音聲,歌唄讚頌,則為於無量千萬億劫,作是供養已。」

這段經文是說,當佛滅度之後,若人聞此經典,而不加毀謗病詬,且起隨喜之心,那便表示已起「深心信解」之相,何況還能讀、誦而受持不捨者,那就等於是頂戴如來。這樣的人,就不須再為佛起塔建僧坊,並作四事供養眾僧了。

為什麼呢?因這種人能夠受持、讀、誦此《法華經》,就等於已經起塔、造寺、供僧;也等於已經以佛舍利造了七寶塔,從地往上,先廣大漸尖小,乃至於色界的梵天那般高,並在塔上懸掛許多寶鈴,又用種種供品、供具,微妙音樂、舞踊、戲劇,讚頌、供養過了。

這段經文,強調的是「隨喜」功德,若人能夠聞此經典而起隨喜心,就表示此人於此《法華經》已有「深心信解」了。前段鼓勵「信解」,此段讚揚「隨喜」功德無量無邊。此到下一品〈隨喜功德品〉中,還有說明。「隨喜」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十大行願的第五願,也是天台宗修「法華三昧」五悔中的第三悔。

十大行願的次序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法華三昧的五悔順序是: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發願。以此可見,不論是華嚴或法華的實踐法門,隨喜功德,都是很重要的。

「頂戴如來」的「頂」是頭頂,用尊貴的頭頂,把如來戴在頭上,是表示極尊敬的受持禮。此處是聞經的人與佛說的法,感應道交,深入心肺而感念莫能名的意思。在一般觀世音菩薩的畫像或者塑像頭上,有個觀音兜中的正前方上面,有一尊佛像,這就在表示「頂戴如來」。此處是見法如見佛,聞法隨喜,而起恭敬心,就等於頂戴著佛了。

「以佛舍利,起七寶塔」,這是在迹門〈授記品〉中,如來明示「諸佛滅後,各起寶塔」供養,有大功德,是修佛道的方法之一。現在到了本門之中,側重在對於《法華經》的信、解、隨喜等,不重視起塔供養肉身舍利,及造僧坊、四事供僧等的形式。

「僧坊」又名僧房,是僧、尼居住的坊舍,雖通用於一般的僧舍,特別是指重於戒律的道場。梵文僧伽藍摩saṁghārāma是僧眾住的園林,在僧伽藍摩中有僧坊,但僧坊未必就在僧伽藍摩中;較大規模的僧坊所在,是山林或園林,稱為僧伽藍摩,簡稱伽藍。

僧舍為僧眾居處,本經〈方便品〉所稱的「塔廟」及本品的「塔寺」,是塔婆、浮圖、率都婆,梵文stūpa,玄奘《大唐西域記》譯為窣堵波,是供奉佛舍利的一種特殊造型建築物,與僧坊不一定有關聯。有的僧坊可能建於佛塔附近的周邊,有的僧坊近處並無佛塔。

「供養眾僧」,在諸阿含及律部,均以供僧眾為大功德,甚至世尊曾說過佛在僧中 、供僧即供佛的話。在家信眾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四事供養僧眾,乃是世尊制定的規矩。《盂蘭盆經》特別強調於解夏的僧自恣日供僧功德,能夠救拔餓鬼道的眾生。佛陀以僧眾所披的割截衣名為袈裟,梵文kaṣāya,意為忍鎧、功德衣、福田衣,為世之福田,能使世人供養親近生功德故。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以眾僧及父母為二種福田,眾僧是出三界之福田,父母是三界內之最勝福田。《像法決疑經》有二種福田,佛法僧三寶是敬田,貧窮孤老乃至蟻子等是悲田。因此,供養三寶、父母、師長,布施貧、病、孤、苦、困厄等,乃為大小乘各經論中的共同主張。

至於《法華經》的本門如本品所云,不須以「四事供養眾僧」,旨在強調信解隨喜《法華經》的功德,如來滅後,當以實踐唯一乘法的《法華經》,自修教人修,比諸形式上的起塔供僧等尤其重要。然而這並不是否定造塔供僧的功德,在下一段經文中,即可明白。

「是故我說,如來滅後,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況復有人,能持是經,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其德最勝,無量無邊。」「疾至一切種智。」

再次強調,於佛滅度之後,若有人能夠以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自書寫、教他人書寫,來作為供養這部《法華經》,其功德無可限量,故亦不須起塔建寺、造僧舍,以及供養眾僧;何況此人若能於聞持此經的同時,兼行布施等六波羅蜜,這種功德,遠勝於彼。由於信解、隨喜、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此經,又兼修行六波羅蜜,便能速疾成佛,得一切種智。

經文再三強調聞持弘揚《法華經》的功德,加上修行六度,就能疾得佛智。這是很明白地告知佛滅之後的佛弟子們,與其熱心於起塔、建寺、造僧坊、供養眾僧的福業,何如聞持、弘布、實踐《法華經》的慧業,來得更加重要而有用。光營福業是人天善法,弘揚本經及行六波羅蜜,乃是以慧業為重的福慧二嚴,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若人讀、誦、受持是經,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復能起塔及造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亦以百千萬億讚歎之法,讚歎菩薩功德。又為他人,種種因緣,隨義解說此法華經,復能清淨持戒與柔和者而共同止,忍辱無瞋,志念堅固,常貴坐禪,得諸深定,精進勇猛攝諸善法,利根智慧,善答問難。」「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

若有人讀、誦、受持此經,並為人解說,自書寫,教人書寫此經。同時也能起佛塔、建僧坊、供養讚歎聲聞眾僧,也以百千萬億方法讚歎一切菩薩功德。又復能夠用種種因緣,隨順經義解說此經,加上持清淨戒,柔和共住僧中,修忍辱,念堅固,常坐禪,得深定,精進於善法,以智慧答問難。當知如此之人,已至菩提道場,已近無上正等正覺,坐於菩提樹下了。

前面有兩度教人,當不以起塔寺、建僧舍、供眾僧的福業為意,要以慧業主導的福慧雙修為成佛之道。這一段經文,則進一步告知我們,有人若已在修讀、誦、受持、解說、書寫《法華經》的五品法師功德者,同時宜修起塔、建僧舍、供眾僧的功德,尤其亦須修行以法布施的隨義解經,以及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六波羅蜜,那就等於已至道場,已近佛位,已坐道樹之下,即將成佛了。

本品初不鼓勵營福業,而強調慧業,終於鼓勵以慧業主導的福慧兼修,圓滿了會三乘法為一乘法:不捨三乘法、包含三乘法、成就一乘法。

「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

這幾句經文是說,像上一段經文所說的那種,等於已至道場、已近佛位、已坐菩提樹下的人,不論是他們所坐、所立、所行之處,都應為之起建寶塔,一切諸天的天人,皆應恭敬供養此等之塔,一如佛塔。

本品原先不主張起塔供養,結果不但主張起建佛塔僧坊,供養眾僧,甚至對於福慧兼修者的坐處、立處、經行處,都主張為之起塔供養,等同佛塔。看來似乎矛盾,其實是不矛盾的。這依舊是以聞持妙法即如見佛,修持妙法者,即是佛陀法身慧命的體驗者與代表者,見到妙法的體驗者與表徵者,就等於見到了佛。既然鼓勵建佛塔,凡有妙法的表徵者所在之處,就應建塔,同於佛塔。


一八、隨喜功德品──聞經隨喜,為他人說

「隨喜」的梵文anu-modanā,意謂隨順如來的教說,不違背如來教說,聞已心生喜悅。前面〈法師品〉是說,現在及未來的弟子們,聞經隨喜,而得佛授記,此品則廣說隨喜之功德。此品所明為領受之喜,顯示此心與所聞之佛境,相順而不相違。

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如來滅後」,若有人,「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復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其第五十人,隨喜功德,「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眾生,……有人求福,隨其所欲,娛樂之具,皆給與之。」復以佛法而訓導之,一時皆得阿羅漢果,盡諸有漏。是人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何況最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佛告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如果有人聽到《法華經》,而心生隨喜,之後,離開法會到了其他地方,就把他所聽到的《法華經》,隨自己的能力所及,告訴他的父母、宗親、好友、善知識,功德當然大得無法比喻。這些聽到他說《法華經》的人也生起隨喜心,照著第一個人所說的《法華經》,隨喜轉教他人,他人聞已,又亦隨喜轉教他人。就像這個樣子,輾轉地到了第五十個人。

這第五十個人的隨喜功德,也是極多極大;若是比較來說,有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天道眾生,向一人乞求,而此一人對那些眾生凡有所欲,娛樂之具,全數給與。「是大施主,行如是布施」經「八十年」,然後用佛法訓導,「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時皆得」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道,盡諸有漏,具八解脫」。此人功德尚「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何況有人能於法華盛會一開頭,聞即隨喜者,這種功德所致的福報,又比第五十人的隨喜者,大得太多,是有無量無邊阿僧祇數,根本無從可比。

「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瘂……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前段經文是說明聞經隨喜轉教他人的功德,這段經文則說明三點:1.為了《法華經》前往僧坊,不論是坐是立,乃至須臾之間聽受經法,以此功德,轉生即得上妙交通工具,及天宮的果報。2.若是在講《法華經》處坐著聽講,見有人來,你能勸他坐聽,或分你的半座令他坐,以此功德,轉生則得帝釋座、梵王座、轉輪聖王座。3.若你已知,而告知他人:有一部《法華經》,勸他一同前往,斯人受教,乃至僅於須臾之間得聞,以此功德,轉生即與得陀羅尼的總持菩薩們共生一處,智慧利根,無有諸病,身不殘缺,人相具足。

僅勸一人前往聽經,就有如此殊勝功德,何況能夠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之中,為之廣說分別,並且自己也能如說修行的功德,當然是無量無邊,不可以算數譬喻所及了。

「乘天宮」,是飛行自在、隨心而往的豪華交通工具,今天大型航空客機的特等艙座,庶可比擬而遠遜於彼。

「帝釋」是欲界第二天,又名三十三天或忉利天的天王,梵名釋提桓因,是梵文śakra-devānām indra的簡譯,位於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宮殿,故稱三十三天,天主略稱為帝釋。《請觀音經疏闡義鈔》卷四云:「梵云釋迦提婆因達羅,釋迦姓也,此翻為能,提婆天也,因達羅帝也,正云能天帝。」依據《雜阿含經》卷四十第一一○六經所介紹的三十三天天主天帝釋,共有八個異名:釋提桓因、富蘭陀羅、摩伽婆、娑婆婆、憍尸迦、舍脂鉢低、千眼、因提利。都是由於各種因緣而得不同的異名,例如在經律中常以憍尸迦稱呼帝釋天,那是因為他本為人時,屬於憍尸迦族姓。通常多稱帝釋或釋提桓因。

「梵王」即是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禪天天主,又稱大梵王,《法華經》〈方便品〉及〈隨喜品〉均稱梵王。大梵王宮的狀況,則如《俱舍論》卷八云:「於梵輔天處,有高臺閣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別地,如尊處座,四眾圍繞。」《法華經‧序品》則有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是說,此娑婆世界的造物主梵天王,名為尸棄大梵,另名光明大梵。其實,梵天Brahma-devā是指色界初禪天,由於此天已離欲界淫欲,寂靜清淨,故名為梵。

在此初禪天中又分三天:1.梵眾天,是民。2.梵輔天,是臣。3.大梵天,是君主。通常所稱的梵天,往往僅指大梵天王,名為尸棄śikhin,因其篤信佛法,每遇有佛出世,必來最初請轉法輪;又常侍佛右側,手持白拂。此與印度外道所信的大梵天,乃名同而實異。佛教的梵王居於初禪與二禪間的禪定位,例如《俱舍論疏》卷八有云:「由彼獲得中間定故,最初生故,最初沒故,威德等勝故,名為大。」

「轉輪聖王」梵名遮迦越羅cakra-vartin-rājā,印度古傳說中,此王即位時,感得天降輪寶,轉其輪寶降伏四方,故名轉輪王,又因由輪寶前導飛行空中,其輪寶降伏四方,故名轉輪王,又因由輪寶前導飛行空中,故稱飛行皇帝。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鐵輪王伏南瞻部洲的一洲,銅輪王治東及南之二洲,銀輪王轄東西南之三洲,金輪王統領天下南北東西的四大部洲。於增劫人壽二萬歲至八萬歲間,轉輪王出世;於減劫人壽自無量歲至八萬歲間,轉輪王出世。王具三十二種大人相。

「陀羅尼菩薩」,請參閱本經〈分別功德品〉對「聞持陀羅尼」及「旋陀羅尼」的說明。


一九、法師功德品──五品法師,六根清淨

迹門〈法師品〉中,已略述現在及未來諸弟子成為法師並給予授記,〈隨喜功德品〉中廣說其弟子功德。此品為廣說六根清淨之果德,即以十信位或天台的相似即佛位,莊嚴內外者。前五根清淨為外莊嚴,意根清淨為內莊嚴。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這段經文是說,世尊告知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有人受持是《法華經》,讀、誦、解說、書寫,五事修行,此人的六根皆得功德,以此功德,莊嚴六根,使皆清淨。

《法華經‧法師品》舉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五種法師。《辯中邊論》則舉有十種法師,頌曰:「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及思、修。」《法華經》雖於迹門〈法師品〉及本門〈法師功德品〉均舉五品,其實縱觀全經,所見的修法,不止五品,例如隨喜、讚歎、勸他、供養等,都是本經的修持方法。

此處是說五品法師皆得六根功德。至於何以眼、鼻、身之三根,各得八百功德,耳、舌、意之三根,各得千二百功德?據太虛《法華經講演錄》云:「蓋耳、舌、意三根,對於妙法之義理,或能聞、或能說、或能證,所聞、所說、所證之義理無邊,即能聞、能說、能證之功德無邊。而眼、鼻、身之功德,則不如耳、舌、意。」

至於八百與千二百數目之取義為何?古來諸家解釋《法華經》者,各有差異。依據坂本幸男的《法華經注》引道生之說云:「自行、化他、讚歎、隨喜,各有十善,共四十善,一善又能兼行十善故,合為四百善。四百善各有上中下品,則成千二百,三根不如,得中下二品為八百善,餘根勝故,故為千二百。」

六根各以所得功德莊嚴,便令六根清淨。所謂六根清淨,便是雖為凡夫,能以修持《法華經》的功德力,獲得勝根之用,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一一根都能彼此互具互用,一一根都有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的功能。太虛《法華經講演錄》對本經六根清淨義的看法:「是諸功德,皆由此經殊勝之增上力,故能莊嚴使得清淨。此清淨功德,非楞嚴所說,必先破除五陰而後清淨圓通者比,以非由自力修證之所致,全由善持是經之力,加持所成。」世親的《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也說《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的六根清淨是相似六根互用。

至於誰得「六根清淨」?依天台家所立有藏、通、別、圓的四教,別教立有五十二個階位中的十信位,相當圓教六即佛階位中的相似即佛位,斷見、修二惑,得六根清淨,與藏、通二教的佛相等。是以《四教儀》云:「六根清淨位,即是十信。」《輔行》卷四云:「能修四安樂行,一生得入六根,極大遲者,不出三生。若為名聞利養,則累劫不得。」

本品的六根清淨,即是六根互具互用。是以《法華經》力,能使父母所生六根,罪垢除盡而清淨無濁。以下逐一介紹:

(一)「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這段經文是說,像以上所示那些對於《法華經》能夠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的人,由於所得功德果報,即可以父母所生的肉眼「甚清淨」故,得見大千世界的內外須彌樓山及鐵圍山,一切山林,一切大海江河,向下至阿鼻無間地獄,向上直到有頂天中。亦能見到大千世界的一切眾生,以及每一眾生的造業因緣、造業果報,所生之處,無一不見無一不知。此段經文之後的偈語中有說:「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可知這種功能是來自修持《法華經》的功德力,不是修習神通而發出的神通力。

「三千大千世界」,以須彌山(sumeru)為中心,有九山八海重重圍繞,更以鐵圍山為其外廓,稱為一個小世界;合此一千個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合此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合此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由於大千世界是集小千、中千、大千的三種一千而成立的,故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內容實即一個大千世界。此一個大千世界,乃為一佛所教化的範圍;且此一個大千世界,恰巧與第四禪天同時成也同時壞。所謂「九山」是圍繞在須彌山周邊的七重金山,加上須彌山為中心,鐵圍山為外圍,共有九山。「八海」是在九山的每山之間各有一海。

「鐵圍山」(cakravāḍa),又名輪圍山,具名鐵輪圍山。須彌山為中心的八海,最外沿的第八海圍繞鹹海,環圍鹹海而區劃一小世界者,便是鐵圍山,由鐵而成,環繞如輪,故具名鐵輪圍山。《俱舍論》卷十一云:「於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須彌山)處中而住,餘八周匝繞妙高山。於八山中,前七名內,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復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

「阿鼻地獄」梵文avīci,譯為阿鼻旨,簡稱阿鼻,意為無間,具譯「無間地獄」。《涅槃經》卷十九:「阿者言無,鼻者名間。間無暫樂,故名無間。」《俱舍論‧分別世品》云:「此瞻部洲下,過二萬(踰繕那──由旬),有大捺落迦(大地獄),深廣同前,謂各二萬。故彼底去此,四萬踰繕那,以於其中,受苦無間,非如餘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恆,故無間。」地獄的梵文捺落迦,又譯作那落迦naraka或名泥犁niraya,《法華文句》卷四云:「地獄此方名,胡稱泥犁者,秦言無有,無有喜樂。」

地獄是苦器的總稱,分之則有三大類:1.根本地獄,於中包括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2.近邊地獄,於中含有十六遊增地獄。3.孤獨地獄,居處於山間、曠野、樹下、空中。

「無間地獄」是八大根本地獄之中的第八地獄,其餘七個依次是:1.等活地獄;2.黑繩地獄;3.眾合地獄;4.號叫地獄;5.大叫地獄;6.炎熱地獄;7.大熱地獄。根本地獄中與八大地獄相配的是八寒地獄,位於八大地獄之旁,《涅槃經》卷十一稱之為「八寒冰地獄」。

十六遊增地獄是設於八大地獄的副地獄,每一大地獄各有四門,每門各有四個副地獄,四四相乘,每一大地獄即各有十六遊增地獄;四門各有四增:1.煻煨增、2.屍糞增、3.鋒刃增、4.烈河增,四四相乘,名為十六遊增地獄。

因此,根本地獄的八大地獄,乘以十六遊增地獄,共有一二八遊增地獄,加上八大地獄則成一三六個地獄,尚有八寒地獄,相加之後的根本地獄數量則是一四四個地獄的總稱;孤獨地獄還未在此數中。中國人通常傳稱十八地獄,則出於《十八泥犁經》。

「有頂天」,此為三界內的色界第四處,亦名色究竟天,是色界的最高天,居於有色天之頂,故名有頂。過此以上,便入無色界的無形世界。《法華經‧序品》內,也曾有「從阿鼻獄,上至有頂」之句。

(二)「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這段經文是說,若人修持《法華經》的五品功德,便能於未修神通而得天耳之時,即以父母所生肉耳,得聞三千界內,下至無間地獄,上至色究竟天,所有一切音聲。經文列舉的有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愁歎,螺、鼓、鐘、鈴,笑、語,男、女、童子、童女,法、非法,苦、樂,凡人、聖人,喜、不喜,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火、水、風,地獄、畜牲、餓鬼,比丘、比丘尼,聲聞、辟支佛、菩薩、佛之聲,三千界內的一切有情無情聲,三千界外的三乘聖者及至諸佛聲。

雖然如此分別聞得種種音聲,也不會由於音類太多,聲質太雜,音聲所含的內容太廣,而使得耳根不堪負荷,受到損害。不要忘了,此時的此人,已是六根互具互用,再益於《法華經》的加持力,就不會覺得不勝負擔了。

(三)「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若欲分別為他人說,憶念不謬。」

這段經文是說,若有人修持《法華經》的五品法師功德,便能以父母所生鼻根,悉聞三千大千世界的上下內外,種種諸香。下至阿鼻,上至有頂,界內有情無情,界外三乘聖人以及諸佛之香,悉聞悉知,若令將其所聞諸香為人分別說明,也能憶持不會錯謬。經中列舉諸香,包括:須曼那華、闍提華、末利華、薝葡華、波羅羅華、赤蓮華、青蓮華、白蓮華,華樹、果樹、旃檀、沈水,多摩羅跋、多迦羅,千萬種和香、末香、丸香、塗香,種種眾生之香:象、馬、牛、羊等,男、女、童子、童女,草木叢林,天上諸天種種依正莊嚴之香。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身香,亦皆遙聞。

印度古代有的諸種花卉草木,漢地未有者,均以梵文音譯。天上諸天,界外諸聖,以及諸種香物香氣,則有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的華香等,亦皆音譯,此土無故。

(四)「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澁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喜快樂。」「有所演說,言論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八部神王以及其女,僧俗四眾、國王群臣、轉輪王、婆羅門居士、民眾,恭敬供養,二乘聖者,諸菩薩佛,常樂見之。

這段經文內容也是描述父母所生的清淨舌根,有兩類清淨:

    * 1.
以食物來說:平常人接觸到任何食物的味道,都會有好吃、不好吃,美味、不美味的感覺,所以有人挑嘴,喜歡的多吃,不好的就不想吃,這是因為沒有得到舌根清淨的原因。如果不管什麼東西進到嘴裡,都是「天廚妙供」,都是甘露妙味,那麼沒有一種食物不是可口味美的;其實一個修行的人,如能享受到法喜和禪悅,任何食物上口,都會變成可口的美味。
    * 2.
以演說而言:平常人會覺得自己由於人微所以言輕,有所發表,不受他人重視,如能以此五品法師,獲得千二百舌功德,於眾中演說之時,便能讓聽眾覺得你的音聲美妙悅耳,辭意能夠深入其心,聞法生起歡喜快樂之心。在你演講之時,不僅一般大眾來聽,天龍八部及其女兒眷屬也會來聽,輪王、國王、大臣、人民、外道、居士都會來聽法,並作隨侍、供養,也為三乘聖者以及諸佛常所樂見。

其實,一個修行人,只要不為名聞利養說法,但為慈悲利益眾生,以恭敬、謙虛、懇切、委婉的語態說法,就會讓聽眾生起喜悅,而樂意親近了。

(五)「得八百身功德,得清淨身,如淨琉璃,眾生喜見。其身淨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及鐵圍山、大鐵圍山、彌樓山、摩訶彌樓山等諸山,及其中眾生,悉於中現。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所有及眾生,悉於中現。若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說法,皆於身中現其色像。」

這段經文敘說五品法師所得的身功德:1.能使肉身清淨,如淨潔的琉璃,眾生喜見。2.能使得身體如寶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的生死、上下、好醜、生善處惡處,悉於此身中顯現。三千大千世界內的諸山及山王,其中的眾生,均於身

中顯現。下至無間地獄,上至色究竟天,所有事物及眾生,都於此身中顯現。已出三界的三乘聖者以及諸佛說法,亦皆於此身中顯現彼等色像。

這等於已將界內界外的一切有情無情、一切凡夫聖眾、一切諸佛說法,都濃縮映現於此清淨肉身之中,頗有《華嚴經》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的以小納多境界。能將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現於一身之中,這也正可以和〈壽量品〉的以短時納長劫,所以佛壽無量,作一對比。彼者論時間互具互融,此處明空間互具互用,也就是天台家的圓教相似即佛位境界。

(六)「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這段經文是說,以五品功德所得清淨意根:1.雖尚未得無漏無生法忍的智慧,已能隨所聞經,達無量義,乃至僅聞一句或一偈,亦通無量無邊的法義;由於通達無量法義,故於演說之時,雖為經中的一句一偈,可以或長或短演說妙義,短則一月四月,長則滿於一年,都能不離該一句或一偈的範圍,而其所說之法,隨其義趣宗旨,皆與一實相理不相違背。2.如果涉及世俗間的各家宗教哲學等經書、治理世間人事的語言、資產營利生財等事,不論主題是什麼,也會與正法隨順,援用世間法,導歸於佛法。3.悉知三千大千世界內的六道眾生,心之所行、所動、所作戲論。

此段經文所說「清淨意根」功德,主要是在理解正法,通達法義,深入法海,所以能夠聞一而得知無量無邊,說一而演為無窮無盡。由於已經通達無量無邊法義,故其不論觸及任何世俗的經典學問技術,原則原理,都能歸宗於佛的正法。也由於意根清淨,雖然未得神通,三界之內的六道一切眾生,心之所行、所動、有所戲論,亦皆能夠瞭如指掌。

六根中的前五根為色法,為神經肌肉組織成的官能;第六意根,非父母所生,非色法所屬的一種心法,小乘的《俱舍論》以前念的意識為意根,後念以前念為根故。大乘的唯識學,以第七末那識為意根。《法華經》未曾明確指出意根的屬性究為色法或心法,唯於此品意根功德的作用,是聞一句一偈即能通達無量無邊法義而言,仍屬於慧解的心法。


、常不輕菩薩品──當禮四眾,說法華經

前面〈法師功德品〉第十九,說明凡修五種功德,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者,能得六根清淨的果報。此品則提出實例,說世尊本生的親身經歷,往昔為常不輕菩薩(Sadāparibhūta)之世,他只知用一句「汝等皆當作佛」示人,即得六根清淨。

同時也於本品說明,凡不受持此經或有毀謗此經者,終究亦因此經之緣力,能入於佛道。這便是迹門〈方便品〉中所見的增上慢人五千人等,以及〈譬喻品〉頌文中所說「毀謗此經」的罪惡,入阿鼻獄至無數劫者,開了救濟之門。

此品是以得大勢至菩薩(mahā-sthāma-prāpta)為說法對象的代表,此即常侍西方阿彌陀佛的大勢至菩薩,一方面表示此經與西方淨土有關係,另一方面亦與本經第二十五品的觀世音菩薩相呼應。此二菩薩為阿彌陀佛脇侍,均為一生補處,而今都在法華會上出現。

「爾時佛告得大勢至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花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說。」

這段經文是說,若有人受持《法華經》,自持、教人持,自讀、教人讀,自誦、教人誦,自解說、教人解說,自書寫、教人書寫,可得六根清淨的果報。若有人以惡口、毀謗、辱罵《法華經》,則如〈譬喻品〉的偈頌所說:「若人不信,毀謗此經,則斷一切,世間佛種。」死墮無間地獄,永斷佛種。但到本門流通分的〈常不輕菩薩品〉,不僅惡人有轉機,更加強調了不修五品功德,但唱一句「汝等皆當作佛」憶持不失,表示對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唯一佛乘深信不疑,時時宣說,就有無量功德,而為成佛的主因。

「得大勢,乃往古昔,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威音王。」「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正法滅後,於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得大勢;以何因緣名常不輕?是比丘凡有所見,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

這段經文是說,過去無量無數劫前,有佛出世名威音王如來,此佛滅後,乃至有二萬億佛次第出世次第滅度,皆同一號:威音王佛。在最初一尊威音王佛滅度之後的像法階段,有一比丘,名常不輕,由於他每遇一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會上前禮拜讚歎說:「我深深地向你們致敬,我不敢輕慢你們,為什麼呢?因為你們都是在行菩薩道,將來當得作佛。」而在那個時代,正是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不會相信他們在行菩薩道,更不會相信他們當來作佛。

「威音王佛」梵文bhīṣma-garjita-svara-rāja,是本經本品所見的古佛中,最古的一尊佛,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禪宗常據此典故而云「威音那畔」,是指此佛之前的實際理地,為向上一著,向下則為佛門方便。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中,佛為極惡之人授成佛記,將提婆達多提升到世尊老師的層次,他為古仙人時曾以佛法開示因地的世尊,終於因此成佛。於是形成大乘思想之中有逆行菩薩的信仰,既有逆行菩薩及順緣菩薩,那就不論遇惡人或善人,都宜看作自己的貴人、恩人。這種信仰,對我非常有用,以之自行化他,推廣不遺餘力。

此〈常不輕菩薩品〉強調,面對增上慢人不信懷疑,甚至毀謗辱罵大乘佛法如《法華經》者,仍堅定的讚歎禮敬他們,深信他們將來必定成佛,現前就是菩薩行者。這對於中國佛教的禪宗鼓勵極大,可與《涅槃經》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彼此呼應;不論信或不信,凡是有情,必將成佛。

此一信念對我的啟示功用極大,視一切人都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我也將此信心勸告他人,乃至全體世人。

「而是比丘,不專讀誦經典,但行禮拜,乃至遠見四眾,亦復故往禮拜讚歎,而作是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四眾之中有生瞋恚,心不淨者,惡口罵詈,言是無智比丘,從何所來?自言我不輕汝,而與我等授記,當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虛妄授記。如此經歷多年,常被罵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當作佛。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這段經文,敘述常不輕菩薩深信人人皆當作佛,非常生動。他「不專讀誦經典」,故未修五品功德,不像一般法師講經說法;他只知常行禮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的四眾,邊拜邊讚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雖然那些增上慢人,及心不淨者,不信他們將來會成佛;甚至引起那些人的瞋恚心,用木杖磚塊石頭打他、擲他,他走避稍遠,依舊站在那兒高聲喊著:「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這段經文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影響極大,不重視形式的弘經演教,但有成佛的信心,便是一切都有了。我們至少可以見到三點:1.佯狂的大修行人,例如寒山、拾得、布袋、道濟等,是否有點神似?2.不求名聞、不避侮辱,但自默默遊化於人間的行腳僧們,是否有些相似?3.佛制比丘不得禮敬王者俗人,中國僧侶在佛菩薩化現的信仰下,向四眾禮拜以示感恩、懺悔、尊敬者有之。

「是比丘臨欲終時,於虛空中,具聞威音王佛,先所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受持。」即得如前品所說「六根清淨,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

常不輕比丘在快要命終的時候,聽到虛空中威音王佛為他開示。這時是像法時代,威音王佛早已涅槃,離開他很久了,但是因為他信心這麼堅定,認為一切四眾弟子都能成佛,所以威音王佛受他的感應而在空中發出聲音,對他宣講早先說過的《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他聽了之後能夠全部受持,於是就像第十九品所說的,得到六根清淨,並且延長他的壽命,達二百萬億那由他歲,住在世間,廣為其他人說《法華經》。

這位常不輕菩薩,原不轉讀誦經典,也未修習解說書寫經典,只知逢人就拜,並稱「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僅由此一信行功德,臨終感得已經滅度的威音王佛在空中出聲,為他說彼佛先曾說過的二十千萬億偈的《法華經》,使他受持之後立即獲得〈法師功德品〉中的六根清淨,而且延命住世,弘演此經。

後於四千億佛世,受持讀誦此經,為四眾說,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即釋迦世尊是。「若我於宿世不受持讀誦此經,為他人說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常不輕菩薩因為修了禮拜讚歎四眾、肯定四眾必將成佛的法門,最後聽到了全部《法華經》,弘講《法華經》,一生又一生、一生又一生地歷經四千億尊佛出世,每一尊佛出世的時候,他都受持讀誦這部《法華經》,而為四眾說這部《法華經》;接著又經過千萬億佛,也在諸佛之中說這部《法華經》,所以當功德成就的時候他就成佛了,這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因為聽了《法華經》,說了《法華經》,經過那麼長的時間受持、讀、誦《法華經》,所以最後成了佛。釋迦牟尼佛成佛的因緣很多,在他修行菩薩道的階段中,歷經那麼多佛的時代、佛的世界,以及親近聽聞過諸佛所說的法,最重要的還是《法華經》,他之所以能夠成佛,主要原因也是由於《法華經》。

彼四眾輕賤常不輕菩薩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今此會中四眾,「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那些侮辱、謾罵常不輕菩薩,以及用木棍、石頭、磚瓦打他的增上慢四眾,經過很長的時間,如〈譬喻品〉所說,受大苦報,罪報受畢,又遇到常不輕菩薩。正由於打罵侮辱了常不輕菩薩及其所唱「汝等(惡人)皆當作佛」的因緣,常不輕菩薩慈悲,反而把他們教化度脫了,如今在釋迦世尊法華會上的四眾菩薩,就都是在那個時候曾經打罵過他的人,此時都已經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萻提心,已經到了不退轉的程度。

這段經文為我們點出:1.毀謗《法華經》思想的人,以及辱罵、杖打、瓦石投擲弘揚「眾生成佛」信仰的人,罪過極重,定會受苦報。2.雖然種了惡因,要受罪報,但若由此結了善緣,終將成佛。3.菩薩度眾生,已經不是基於慈悲憐愍心,也超越了感恩報恩心,更不是如《老子》所說的「以德報怨」。而是出於對一切眾人的尊敬心,將每一個人平等地看作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如此一來,還會不願對每一位普通人禮拜讚歎的嗎?還不能如本品常不輕菩薩所說:「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的嗎?

像這段經文的妙義,早已在中國佛教之中流傳,可惜尚未形成共同的風氣。我們法鼓山有鑑於社會時代的需要,正在努力推動「把一切人尊敬為行菩薩道的菩薩」的觀念。


二一、如來神力品──十方世界,如一佛土

自此品以下的八品,均為本門流通分中的付囑流通,其中的〈如來神力品〉及〈囑累品〉為囑累流通,〈藥王品〉乃至〈妙莊嚴王品〉為化他流通,最後的〈普賢品〉為自行流通。

本品之所以列為「別付囑」,是因為對於本來所化的地涌菩薩們,授了四句話,乃係一切佛法的肝要:「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以此經顯示宣說。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當於如來滅後,弘此經典。

此處的「如來」,是指世尊及十方分身如來。在本經的每一品中,凡是介紹某一尊佛,必定會舉出佛的十種聖號,唯有十號具足,才算是佛。所謂十號,便是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每一稱號,便代表一項佛德,十數表示圓滿,代表一切數,故又以「萬德莊嚴」來形容佛所具足的一切福慧。我們通常多用如來、世尊、佛的三種尊稱。

「如來神力」梵文tathāgatarddhy-abhisaṃskāra,意為如來的神通所作,《正法華經》譯為「如來神足行」。是如來之心,從境智冥合的立場,起無緣大悲的力用之謂。

從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十個方向看出去,雖然有許多許多、無量無數的佛國淨土,但是「如來神力品」卻說「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一切佛等於一佛,一佛便涵蓋一切佛,同時在這一品中也表現出如來不可思議的神力。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滅後,世尊分身所在國土,滅度之處,當廣說此經。」

這段經文是說,此時有千世界碎為微塵,一塵一數,一數等於一菩薩摩訶薩,是先前〈從地涌出品中〉從地涌出者,皆到釋迦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佛的尊顏,而且自陳心願說:「世尊,我等這麼多從地涌現出來的菩薩們,於世尊滅度之後,凡是世尊分身教化的國土中,我們會在那些分身佛的滅度之處,廣為解說此經。」

此處所說的「分身佛」,就是本經〈見寶塔品〉所見,釋迦牟尼佛的分身,來自十方各有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中諸佛。是以佛的方便力、神通力,為度十方有緣眾生,分身無數,以無量國土現成佛相。

《梵網菩薩戒經》卷下,有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之說:「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臺。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如是千百億,盧舍那本身。」這是以報身的盧舍那佛為本身,千百億的釋迦佛為化身。《法華經》〈見寶塔品〉及〈如來神力品〉的分身佛,是以世尊為本身,十方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國土諸佛,是釋迦的分身。其實是互具互融,本身分身,相即相入,互為體用的。

「爾時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眾前,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於無量無數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

這段經文是說,這時的世尊在文殊菩薩、舊住娑婆世界的菩薩等大眾之前,現大神通之力,出廣長舌相,上至梵世天。世尊全身的一切毛孔,皆放無量無數彩色之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眾寶樹下的與會諸佛,也於師子座上,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彩色光。面對的大眾,是文殊師利菩薩等無量無數原先就住在娑婆世界的菩薩摩訶薩,及僧俗四眾、天龍八部。特別標明是「舊住娑婆世界」的,而前一段標明是「從地涌出」的,作了對比和區分。

「廣長舌」為三十二種大人相之一,柔軟、紅薄,能覆面至髮際。有此舌相,言必真實不妄。《大智度論》卷八云:「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婆羅門言,若人舌能覆鼻,言無虛妄,何況乃至髮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法華經》此處的廣長舌能至梵世,乃與升空坐於多寶佛塔之中廣大身相有關,亦與所現神力有關,乃為本品「十神力」之首。故於《阿彌陀經》六方各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梵世」亦名梵世界、梵世天,是色界諸天的總稱,已離淫欲而以梵天為居住處,為梵世界。

「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二音聲,遍至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其中眾生,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及見釋迦牟尼佛,共多寶如來在寶塔中,坐師子座。又見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既見是已,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這段經文,描述當時釋迦如來與多寶如來,在虛空中多寶塔內,共坐一個師子座上。由於先前釋迦如來及其分身無量諸佛,出廣長舌,身中毛孔放大光明,此時還攝舌相,釋迦如來以及無量諸佛,同時謦欬、彈指,由於佛身高大,此二音聲也極響亮,遍及十方諸佛世界,地皆六種震動。這些十方諸佛國土的眾生,包括天龍八部,皆以佛神力故得見此娑婆世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眾寶樹下師子座上的十方諸佛及釋迦與多寶二佛,坐於師子座上,又見此土的百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及諸僧俗四眾,恭敬圍繞釋迦牟尼佛。見後皆大歡喜,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

讓我們回到〈見寶塔品〉,看看當多寶佛塔從地涌出,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住於空中;彼佛分身無數諸佛,本在十方世界,為聽釋迦佛說《法華經》故,盡集靈山上空。直到此品為止,共十一品,都是在虛空之中進行,此娑婆世界的一切會眾,也以佛的神力,在虛空中,故在人間的一般世人是未能見到的。而如此大的場面,如此多的諸佛菩薩,諸佛所化的大眾,其實只有釋迦世尊及多寶如來的分身和所教化的凡聖弟子。這就顯示出如來施教攝化的神力,以及如來變化分身的神力,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了。這樣的境界,除了親證實悟,惟有以絕對的信心來接受。

「謦欬」是《法華經‧神力品》的十神力之一,所謂十神力,是指:1.吐廣長舌;2.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世界;3.謦欬、謦咳,清喉準備說話囑咐相;4.彈指,表示隨喜相;5.地六種震動,表示震除無明而登菩薩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六種果位;6.普見大會,表示諸佛同道;7. 空中唱聲,諸天於空中高聲唱言;8.南無釋迦牟尼佛;9.遙散諸物雲集而來;10.十方通同。

此十種神力,在這段經文中,說出了前六種,自七種起至第十種,則到下一段經文中介紹。

「地皆六種震動」,是指十方諸佛世界的大地六種震動。此在大小乘諸經論中,略有出入:1.《長阿含經》卷二,六時大地震動,即於佛陀的入胎時、出胎時、成道時、轉法輪時、天魔勸諸佛將捨性命時、涅槃時。2.《涅槃經》卷二,與此相似。3.《大般若經》卷一的三千大千國土六種震動,是指動、極動、等極動,涌、極涌、等極涌,震、極震、等極震,擊、極擊、等極擊,吼、極吼、等極吼,爆、極爆、等極爆。這是六種十八相震動。4.晉譯《華嚴經》卷二,也舉六種十八相震動:動、徧動、等徧動,起、徧起、等徧起,覺、徧覺、等徧覺,震、徧震、等徧震,吼、徧吼、等徧吼,涌、徧涌、等徧涌。

從以上所示的大地六種震動的內容狀況而言,絕非自然災害的地殼斷層或板塊移動所引起的地震,而是眾生的心地,受到震聾發瞶的佛法啟蒙,而產生變動,變動無明煩惱而為智慧菩提,晨鐘暮鼓,喚醒眾生的夢想顛倒,名為大地六種震動。佛經將之具象化,為了讓人起信,便用神力作為表現。

「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以種種華香、瓔珞、幡蓋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于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當世尊在虛空的塔中被無量會眾恭敬圍繞之時,便有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說,從這兒過去遙隔無量無邊無數百千萬億世界,有娑婆國土,有釋迦牟尼佛,正在為諸菩薩摩訶薩等說《大乘妙法蓮華經》,教的是菩薩法門,為諸佛所護念,你們當深心隨喜,禮拜供養此釋迦牟尼佛。

十方遙遠國土中的眾生,聽到虛空中的勸勉的聲音之後,便都合掌,遙向娑婆世界,而言「南無釋迦牟尼佛」,連續持誦。並以種種莊嚴資具,遙散娑婆世界,雲集而至,變成寶帳,遍覆娑婆世界靈山海會的諸佛之上。此時的十方佛土,通達無礙,如一佛土。

這段經文是說諸天高唱,提醒十方無量世界之外的諸佛國中有緣眾生,釋尊弘經,因此而遙向娑婆世界,合掌致敬,並散供物供養。終於使得十方世界彼此通達,如一國土。這種神力,唯佛能現。其實,唯一佛乘,也只有佛佛同道,彼此清楚,此處本門中的一切佛事,也當解作是實際理體的形象化,說的是事相,明的是理體。既明十方諸佛是釋迦世尊的分身佛,此處的十方國土,為何不解作是釋迦世尊的應化土呢?

本門中所說的釋迦世尊,實即代表著諸佛的法、報二身,由於法、報、應的三身,互具互入,故說釋迦之時,實即指的是法、報二身。這才要說「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因為佛的神力不可思議。但也不要忘了,本門的佛就代表理佛,與其信為神力,何若信為真際的善巧表現。若得法華三昧,親證法身理體,《法華經》中理事互融的境界,當然可以親自體現。

「諸天」梵文提婆deva,是六趣或六道之一的天道眾生,稱欲界、色界、無色界,為諸天界。也有將超越於人之能力的鬼神等,尊稱為諸天;也有尊稱已得三乘果位的聖者為諸天。本品所說的「諸天」,宜為三乘聖者。因為三界內的欲界天,無此威力,色界天唯初禪(靜慮處)的大梵天有此可能,但也無力使得十方佛土的眾生都能聽到,二禪天以上是禪境中眾生,不會出聲,沒有舌用故。

諸天共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大類。依《俱舍論》卷八所載,欲界六天、色界十七天、無色界四天,共二十七天。欲界為四大王眾天、三十三天、夜魔天、覩史多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初靜慮處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第二靜慮處有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第三靜慮處有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第四靜慮處有八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無色界有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持,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是中皆應起塔供養。」

此時釋迦如來對〈從地涌出品〉中於「娑婆世界之下虛空中住」而涌現於靈山會場的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宣稱:諸佛神力,有如上所見的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他們領眾的有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等四大菩薩,又以上行菩薩為上首的代表。釋迦如來此時對上行菩薩要「囑累」的事,就是修行《法華經》的功德之大、之多、之好,即便是用釋迦世尊的神力,說上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猶說不盡。

不過簡要的說,可用四句話來概括:《法華經》是「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所以囑累上行菩薩等一切從地涌現菩薩,於釋迦如來滅度之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而且對上行等無量無數菩薩大眾要求:於佛滅後,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者所在之處,若此經典所在之處,不論是在何種環境內,皆應為之起寶塔供養。

本品所說的四句法要,即是本經內容濃縮的介紹,非常簡明扼要。

在〈分別功德品〉中曾說:「如來滅後,若聞是經而不毀呰,起隨喜心,當知已為深信解相……是善男子善女人,不須為我復起塔寺。」又說:「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若自書,若教人書,供養經卷,不須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養眾僧。」到了〈如來神力品〉中,又回過頭來,與本門〈授記品〉等曾說:「諸佛滅後,各起塔廟」,先後呼應。這是本經一貫的主張:見經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佛滅度後,以經法為依歸,不以他的肉身舍利為依止。

唯於供僧觀念,在阿含部及律部,極其重要,於大乘經典中,則崇佛重法,偏輕於供僧,《法華經》也是側重於佛及法的立場。此對普及正信的佛教而言,是利是弊,難以論定。不強調供僧,可以避免形成宗教師的特權,也避免只顧供僧求福而忽略了對於法的理解及實踐;可是也由於不強調供僧,宗教師在修行過程中缺少外護,對於年輕宗教師的培養也就很困難了。

偈云:「能持是經者,則為已見我,亦見多寶佛,及諸分身者;又見我今日,教化諸菩薩。」

此六句經文,也是強調佛教以法為中心。佛法有三乘及唯一乘,餘經所說固然也是佛法,不過是三乘法,唯有《法華經》才是究竟的一乘法。因此,若聞《法華經》,受持是經者,則為已見釋迦佛,同時也見了多寶佛,以及見了法華會上分身諸佛、無量無數與會的菩薩。可見受持《法華經》等於恭逢了靈山勝會。



來源:www.book853.com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