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萬德莊嚴菩薩道— 菩薩與六度波羅蜜之關係
如本法師

  

四、菩薩與六度波羅蜜之關係

 

大乘佛法以六度萬行為修行大綱,菩薩修行在因地的時候,必須依六度波羅蜜為修行法則,一一進修入道,可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到達涅槃安樂的彼岸,由輪迴的此岸到達免受輪迴的彼岸,由黑暗的此岸到達光明的彼岸,由無常的此岸到達永恒不變的彼岸,由束縛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由污濁世界的此岸到達清涼無垢世界的彼岸,由迷妄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由凡夫的此岸到達聖者的彼岸。

 

由此岸到達彼岸,必須依六度波羅蜜的修證作為橋樑,才能到達彼岸;菩薩修行為因,將後成就佛道是果,由因到果之間,尚有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有待菩薩廣修六度波羅蜜來圓滿成就。

 

六度波羅蜜的圓滿成就,就是菩薩道的圓滿成就,六度波羅蜜是菩薩實踐的法門,六度波羅蜜是成就佛道的階梯,是轉凡入聖的寶筏;此六度法門成就的時候,就是菩薩成就佛道的時候。

 

由此可知,菩薩道與六度波羅蜜是一體的,是不可分離的;離六度無菩薩,離菩薩無六度;六度因菩薩而有,因有菩薩方有六度,菩薩與六度之關係,如形影不相離故。現在分別將六度波羅蜜闡揚敘述如左:六度:

 

一.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度慳貪。

二.持戒(律儀度、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度毀犯。

三.忍辱(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度瞋恚。

四.精進(斷精進、修精進、求化精進)度懈怠。

五.禪定(身定、口定、意定)度散亂。

六.般若(生空智、法空智、一切智智)度愚癡。

 

五、菩薩正見生死涅槃等空花

 

菩薩的行者,以智慧透視諸法本體,了知諸法本體畢竟空性,諸法所成乃緣起,緣起諸法乃性空;緣起諸法不礙性空,性空不礙緣起諸法,緣起與性空是一體兩面的。

 

佛陀怕眾生執著一切法為實有,因此才說一切法是空性的,無常的,無實體的,幻化不可得的,大聖佛陀說一切法空,有二層意義:一則破眾生執著諸法實有。二則顯示諸法之性,畢竟空故。

 

菩薩道的行者,知道生死當體空性,涅槃也空性;涅槃在迷妄中,不知空性,那麼,涅槃即是生死;生死在覺悟中,已體證空性,那麼,生死即是涅槃;生死與涅槃只是迷悟差別,染淨差別,空與不空差別。

 

菩薩能正見生死與涅槃兩者皆空性,幻化不可得,只是迷悟染淨,空與不空之別,於是發起大乘慈悲度化眾生之心,於累生累劫中,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誓願度脫無量眾生,皆成佛道。

 

楞嚴經云:『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菩薩悲心徹骨,度脫一切眾生,艱難無比,眾生個性剛強,難調難伏,不易度化,菩薩受盡一切苦難,受盡一切誹謗,受盡一切委屈,受盡一切毒打挨罵,菩薩心裡頭亦然如如不動,對眾生始終慈悲不變,菩薩知一切的委屈,苦難、誹謗、打罵,皆是幻化不可得,當下,與諸法空性相應,心地平靜如水,安然無恙。

 

菩薩道的修證過程,除了自己上求佛道之外,還要度化眾生,眾生不是那麼好度的,有些眾生很頑劣,有些很兇暴,有些很有善根,有些很惡劣,有些很會誹謗三寶,有些很護持三寶,各種層次都有,甚至有些是冤親債主,菩薩都要設法一一救度,不能令一人逃了,只要因緣一成熟,該度的就應該一一度之,實在發大心還是度不了的,那就要等待因緣的成熟了,只是時間的遲早而已!

 

有時候因緣未成熟,拚命的猛度化,緊迫釘人,反而讓對方嚇壞了,帶來不可收拾的後遺症,讓眾生誹謗三寶,因而墮落三途,這種不合乎菩薩道的作風,是不可行的。

 

菩薩無盡的度化眾生,免不了會遭受一切冤親債主,或惡劣的眾生所誹謗,菩薩此時此刻,應該提起正念,安住在般若空慧中,不被外境所惑動,對冤親債主與惡劣的眾生,亦然平等以待,畢竟,遲早終可成就佛道哩!

 

華嚴經云:『菩薩忍受一切惡果,對眾生心平等,而不動搖,如大地。』

 

我們在歷劫中行菩薩道,無論有人非議或是褒獎,能夠不受他人毀譽褒貶的影響,而默默的完成自己該做的菩薩道,這才是我們所祈求的理想境界。

 

菩薩縱然做到了十全十美,也有可能因此遭人嫉,而受到苦難之災,所以,菩薩道的行者,大可不必為了受人讚揚,或避免非議,蓄意的做到八面玲瓏,面面俱到,若如此一來,你必會因而畏首畏尾的,無法放開雙手雙腳而行菩薩道,又如何能成就無上菩提,證大涅槃呢?諸位同參道友們!你們說是嗎?

 

菩薩道的實踐者,了知生死與涅槃是一體的、是中道的、是不二法門的、是實相的、只是迷悟染淨的差別而已!因此,堅定不拔的菩薩,隨即發起六道眾生的同胞愛,與眾生共生共死,共度一切患難;菩薩覺悟之後,他心裡明明朗朗,靈靈覺覺;我自己有生死,眾生也有生死;我有痛苦,眾生也有痛苦;我有情緒黑暗的時候,眾生也同樣有情緒黑暗的時候;我有輪迴,眾生亦有輪迴;我想轉凡入聖,眾生也想轉凡入聖;我想得到究竟快樂,眾生也想得到究竟快樂;我想證悟菩提,眾生也想證悟菩提;我想成佛,眾生也想成佛。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心平等,理理平等,偉大的菩薩道行者,能體悟到這層的境界,當下的菩薩,慈悲心大展流露,大悲心所驅使,於六道中,廣度眾生,往返不停,不罷不休!

 

菩薩能運作智慧與慈悲合乎中道而行,是故,道心永不退轉,業力擋不住菩薩的悲智,人我是非擋不住菩薩的悲智,誹謗破害不了菩薩的菩提道心,一切順道之境,難不倒菩薩的菩提道心;天災地變,考不倒菩薩的菩提道心,無常變遷,菩薩亦然如如不動,何以故?菩薩知世間萬法皆空,萬法無常,萬法空幻不實,一切無非因緣生,因緣滅,菩薩心境永遠與空性相應,永遠隨緣不變,永遠不變隨緣,菩薩的心境,就這樣的平靜、統一、自在、和諧、安詳,與世無爭!這就名之為菩薩,不愧是菩薩,畢竟是菩薩。

 

菩薩道以萬法空性為正見,以大慈悲心為根本動機,不受時空的約束,無量大千世界任菩薩遨遊,任意菩薩度化一切眾生,無所障礙,因為,菩薩心境已空去一切相,一切念,無所住,與法空性相應,來去自如,度化眾生,順心如意。

 

佛門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盡,菩提影現中。』

 

巍巍菩薩道,既博大又精深,般若空性是無際的,大慈悲心是無邊的,大誓願是無終程的,菩薩依此進修,無止盡的廣度無量有情;菩薩道的行者,在空有無礙的大前提之下,菩薩心地始終不沾染眾生,菩薩心地始終不受名聞利養所誘惑,菩薩於五欲六塵能出入自在,菩薩心地已破時間的牽纏,菩薩心地不受人我是非的誹謗,菩薩心地不受順逆之境所動,菩薩心地始終動靜一如,菩薩心地永遠處於不二法門、中道法、實相法、歷久不衰,本末一致,直至成就佛道,終無變異。

 

修行者能依此法門而進道,末了,畢竟可圓滿菩薩道,因而證成無上菩提。何以得知?因為菩薩行者,於精進修道過程,其心地從未沾染一切塵欲,一切萬法無所取著,處處與中道相呼應,與般若空性一體故;大乘菩薩不住一切法,諸法住處不可得,大乘佛法以無所得而為方便,住無所住。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少有取著,不能從此岸到彼岸。』

 

佛經佷明顯的告訴我們,從此岸到彼岸的條件,必須心地對一切法無所取著,若能達到這種境界,才合乎從此岸到彼岸的關鍵所在;此岸就是染污的世間、生死的世間、輪迴的世間、煩惱叢生的世間、黑暗的世間、邪見的世間、無常的世間;彼岸就是清淨的世界、涅槃的世界、無輪迴的世界、解脫的世界、光明的世界、真理的世界、永恒不變的世界。

 

此岸到彼岸者,就是度脫眾生生死輪迴的意思,度脫眾生一切苦難不理想的意思,度脫眾生一切缺陷累累的意思;使之一切光明理想的意思,使之自由自在無有一切束縛的意思,使之永恒究竟大樂的意思,使之與萬法空性相應的意思。

 

菩薩道的行者,若能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正見,諸佛讚歎,諸佛歡喜,諸佛護持。

 

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是為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以三世法性平等故,成道相智。』

 

這段經文說得更清楚,菩薩不但不會染污此岸,不留住於此岸;更不會染污彼岸,不留彼岸;甚至更不會染污彼此的中流,不留住於中流之處。

 

這說明菩薩在悲智雙運之下,無盡期的廣度無量眾生之際,心地始終不沾染一切眾生與世間萬法,心地光明,解脫自在故,稱之為不住此岸;菩薩縱然將一切眾生,普度到解脫涅槃的彼岸,而菩薩自己受大慈悲心使然,不欣慕涅槃,不住涅槃,又倒駕慈航,回娑婆苦難世界,又廣度無量眾生,稱之為不住彼岸;偉大的菩薩行者,於兩岸往返不休不止度眾生,從中無有怨言,不叫一聲疲勞厭倦之語,更不會忙裡偷閒,找個適中之處,好好休息一番,太辛苦,太勞累啦!巍巍的菩薩行者,毫無厭倦之意,稱之為不住中流。

 

菩薩道的行者,實踐六度萬行,功德無量無邊,莊嚴甚莊嚴,生生世世,讚歎莫能了,累生累劫,欲報答菩薩的恩惠,終無是處。菩薩真不愧是:人一流,法一流,人稱一流,由菩薩擔當此一流,最恰當不過。

 

諸位同參道友們!五欲六塵是無辜的,無好無壞的,任何時間,任何處所,五欲六塵皆是無爭的,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五欲六塵,亦復如是。

 

修行者若能肯定自性,了知萬法本空,無自性可得,不為五欲六塵所惑動,那麼,自性的功力,久而久之,境界突飛猛進,必得證悟法身,成等正覺。何以得知?因為菩薩正見五欲六塵如幻如化,一切無非緣影世界,不沾染世間種種情欲,畢竟,萬法空幻不實故,自性與空性相應,不隔毫端,自性自如如,無動無惑,佛性彰顯。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大聖佛陀比喻得非常恰當,不增不減,意思就是說,修道的人,心地的功夫,不可為外境所迷惑,不沾不染,本性要如如不動;猶如一塊木頭,置於河流,因此,隨波逐浪,急緩不停而漂流,木頭縱然觸兩岸,卻不停留兩岸,依然漂流而下;人類也沒有下水取此木頭,鬼神從中亦無遮阻障礙,漩渦之水亦無擋住,木頭的本身,也沒有腐爛敗壞的現象;這麼一來,保證這塊木頭決定可漂流入海,更無有疑。

 

同樣的理由,學道的人,不為一切情欲所迷惑,不為一切愛欲之見,眾邪所惑亂,因而正念諸法實相之道,不二法門,了達法性本無為,如此勇猛精進,如此修道之人必得菩提聖道。

 

總而言之,菩薩為了度脫生死,證入涅槃,必須通達一切法畢竟空,畢竟空中,都無有法可名能證,可名所證,可名證處,可名證時,何以故?諸法皆空,若增若減,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一切法性皆不可說,一切法性皆畢竟空,無能宣說畢竟空者,諸法實相,不可宣說,如來甚奇方便善巧,而為有情方便顯示。

 

菩薩道的行者,能通達一切法都無實有,離我我所,以無性而為自性,本性空寂,自相空寂;唯有一切愚夫異生,迷謬顛倒。

 

這一系列的空性般若之法,菩薩了知無餘,所以能視生死與涅槃等空花,生死與涅槃如幻如化,佛亦不可得,涅槃不可得,菩薩不可得,菩提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畢竟空寂故。空幻不可得的一切法,是大聖佛陀隨順世間方便施設而有,為化導眾生成就覺悟故。

 

大般若經云:『如來覺一切法畢竟空寂,證大菩提,隨順世間假立名字,故稱為佛,非為實有,若有若無,不可得故。』

 

菩薩道的行者,已證悟到諸法畢竟空,一切皆為如來方便設,為化導一切有情,而有諸法名相名義名詞,畢竟空故;畢竟空中不礙一切諸法,當下,顯露無上微妙中道法,於是,菩薩便發起大慈大悲,大喜大捨之心,窮劫廣度十方無量眾生,於六道中出生入死,赴湯蹈火,與眾生共生共死,縱然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徹底發揮出菩薩道無盡的智慧,無盡的慈悲,無盡的誓願!

 

六、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

 

菩薩道在修證的歷程,廣行六度萬行,要經過無邊無際艱辛與萬難,於三界六道歷盡滄桑,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因而廣學一切法,實踐一切法,證成一切法;菩薩道非六道眾生所能及,菩薩道非二乘聖者所能及,何以得知?因為菩薩道具有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其精神與特色何在?現在總攝歸納,分別有五大精神與特色,何等為五?敘述如左:

 

菩薩五大精神與特色:一、慈悲無盡。二、智慧無盡。三、時空無礙。四、空有不二。五、中道亦不可得。

 

一、慈悲無盡

 

何謂慈悲無盡?慈就是給眾生快樂,悲就是拔眾生之苦;拔眾生之苦,普令眾生得究竟大樂,名之為慈悲。

 

菩薩之所以為菩薩,已證悟諸法畢竟空寂,於畢竟空寂起大悲心,因而廣度無量有情,莊嚴佛土。

 

大智度論云:『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菩薩道的行者,一旦證入畢竟空,於諸萬法,絕無絲毫戲論與葛藤,此時,即從真如本性起大悲心,殷勤廣度一切有情,不斷莊嚴佛土。大乘菩薩道入世度化眾生的開展,空是最根本的道理,悲是最根本的動機。

 

菩薩覺悟空理越深,其慈悲之心也就越大,慈悲之心由空所演化而來;空理證悟得無邊無際,慈悲之心也就遍佈得無邊無際。

 

偉哉菩薩道的行者,證悟甚深空理之際,往昔所發廣度眾生之願,由內心深處洶湧流露而出,這股無形的力量,就是普度眾生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慈悲心,何以故?

 

觀無量壽經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也。』

 

慈悲心是永恒拔眾生之苦而不變的,慈悲心是給與眾生之樂而無盡的,慈悲之心,完全超越時空的束縛,慈悲心是奉獻的,慈悲心是無我的,慈悲心是光明的,慈悲心是真理的大展流露,慈悲心是涅槃的展現,慈悲心是清淨無染著的,慈悲心是覺悟之心,慈悲心是自由自在的,慈悲心是永恒不變的。

 

菩薩道的行者,具有慈悲無盡的胸襟,動經塵劫,永無變異,慈悲之心,永遠與六道眾生在一起,不相分離,常相左右,眾生與慈悲心相處一久,受菩薩慈悲心所薰陶故,眾生逐漸也有了智慧,因而慈悲之心也隨著日益展現;菩薩因而成就無量眾生,菩薩究竟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因為菩薩處處與諸法空性相應,空性流露大慈悲心,大慈悲心歷劫永無變易,無惑無動,為成就無上佛道故。

 

聲聞與緣覺二乘,也有慈悲心,但度化眾生不會像菩薩那麼懇切熱誠,有時候,往往悲心不足,容易退縮不前,畢竟二乘行者,所薰習的空理,偏向小乘之法,悲心有限,度眾生隨機緣,是故,不能與菩薩相比倫,菩薩的悲心遠勝二乘行者的悲心,乃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一。

 

二、智慧無盡

 

何謂智慧無盡?能正見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的真相,乃至人生與宇宙的真諦,事與理的本來面目,如是知、如是見,是名智慧。

 

菩薩動經塵劫的修證,以大智慧正見諸法實相,心地無惑,智慧巍巍,光明赫赫,能洞徹世間法與出世間法,能體證人生觀與宇宙觀,能正見中道實相義,了知事與理的真相。

 

大般若經云:『菩薩還有一法未得解脫,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的智慧深廣無涯,這是最好的見證,還有一法未得解脫,不能成就無上佛道;既然要成就佛道,就必須廣學一切法門,博通一切法門,然後,才能圓滿無量法門,成就無量智慧。

 

菩薩的智慧深廣無際,乃由無量劫以來,勤修一切法門所得,是故,菩薩智慧遠勝二乘行者之智慧,難思難量!如論部所說:

 

大智度論云:『聲聞空如毛孔空,菩薩空如太虛空。』

 

這就顯示出聲聞的智慧太渺小,如同毛孔一般;菩薩的智慧,其大猶如太虛空;菩薩的智慧與二乘的智慧一比較,實在天淵之別,無可比倫,乃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二。

 

三、時空無礙

 

何謂時空無礙?菩薩道的行者,已證悟諸法自性空,因此,能深入解脫的禪定中,不被時間與空間所左右,所動搖,所迷惑,自性如如不動,是名時空無礙。

 

一切時,一切處,對菩薩道的行者而言,皆無所障礙,何以故?菩薩已證悟一切法本空,三世法性平等故。

 

證悟諸法空性,三世法性平等的菩薩行者,時空已無法束縛他的身心形影,是故,能夠遍遊十方世界,廣度無量有情!菩薩已定破時空,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一如,菩薩心中已無時空的障礙。

 

菩薩了知動靜一如,動中不厭倦,靜中不貪著,是故,菩薩有如是自在無礙。

 

聲聞緣覺二乘的行者,只證悟空性之理,不能從空寂中出來廣度有情,在空寂中能自在,在時空中不能自在,二乘聖者欣慕涅槃,厭惡生死故。

 

菩薩道的行者,能於時空自在無礙,廣度眾生;聲聞緣覺二乘,於空寂中能自在,在時空中不能自在度化眾生,菩薩道與二乘行者兩者之間,有如此境界之差別,是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三。

 

四、空有不二

 

何謂空有不二?凡夫執著現象界的萬法,也就是執著有;聲聞緣覺卻執著諸法空性可得;凡夫執著有,二乘執著空。

 

執有執空都不對,執有是常見,執空的斷見;常見與斷見是二見,二見是邪見,邪見始終不得見中道,不得見中道,永遠無法入佛知見,就默守二邊之邊見,永遠直到永遠都不能成就佛道。

 

菩薩正見諸法空性中,不壞一切諸法;也就是空中有色,色中有空;離空無色,離色無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空不二,不二之法,是菩薩道所行之法,是名空有不二。

 

菩薩能證悟諸法無自性空,又能證悟空有不二之中道法,於是,能從假入空,成大智;從空出假,起大悲,於空假自在自如。

 

二乘的聖者,只能於諸法空性中自在,出於空寂示現五欲六塵中,不能自在自如,因為二乘聖者亦然有執著空寂可得可住的習氣觀念故。

 

因此,菩薩道的行者與二乘的行者,兩者之間有如此懸殊之別,是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四。

 

五、中道亦不可得

 

何謂中道?所謂中道者,就是不偏於空,也不偏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是名為中道。

 

菩薩道的行者,了知中道也不可得的,執著有,執著空,執著中,也都是證成甚深佛道的大障礙,中道之名,也是假名安立而有,若知道諸法本空,假立名相亦空,法法何有法!法性本空故,是故,名之為中道不可得。

 

龍樹菩薩云:『破二不著一。』

 

若依然有中道可得,豈非貪著諸法?佛法無有貪著法,貪著之法亦非法,非法何嘗法,何以故?佛法究竟之義,諸法畢竟空,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若有所得,即非法,非法終不得證成無上菩提故。大般若經云:『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一切法與名,俱自性空故,自性空中,若一切法若名,俱無所有不可得故。菩薩摩訶薩名,亦復如是,為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菩薩摩訶薩中無名,名中無菩薩摩訶薩,非合非離,但假施設,何以故?以菩薩摩訶薩與名俱自性空故。』

 

由此可見,一切法畢竟空,證大菩提,證入不二法門,證入空有不二,證入一切法,乃至證得中道法,非合非離,隨順世間假立名字,非虛非實,若有若無,不可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心行處滅,言語道斷。

 

菩薩道(梵語bodhisattva-carya)的行者,深入法性,正見諸法畢竟空,於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乃至中道不可得,聲聞緣覺二乘的行者;未能正見中道不可得的深義;是故,菩薩道的行者與二乘的行者,兩者之間,差距甚遠;是為菩薩道之精神與特色之五。

 

 

來源:www.bfn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