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麼是“般若”?
答:般若是梵語,和漢語中智慧的含義相當。古德之所以不譯為智慧,而採用音譯,是因中國文化中的“智慧”一詞,不足以充分體現般若的內涵。世間的智慧,是建立在人類經驗之上,是有限而有缺陷的。而宇宙人生的真實是無限的,以有限不能認識無限。何況,人類的理性是一柄雙刃利劍,雖能帶來很多利益,也會導致諸多過患。比如科技,在極大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給世界帶來了核武器等恐怖陰影。
佛法所說的“般若”,是超越經驗和思維的,必須打破意識的局限後,才會朗然顯現。這是親證諸法實相的如實智,也是究竟解決生命痛苦的能力,是世間任何聰明才智無法企及的。
佛教怎麼看待知識
問:佛教怎麼看待知識?
答:知識對人類究竟意味著什麼?自古以來,一直有兩種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識,老莊就比較反對知識。《莊子》講,渾沌因為有了知識就死掉了。佛教對此也有兩種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的讚譽,也有“知之一字,眾禍之根”的警示。為什麼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呢?因為知識本身就存在兩種不同類型,有健康、正確的知識,也有頹廢、錯誤的知識。有些知識能導人以道德,導人以智慧;有些知識卻導人以犯罪,導人以愚癡、妄想和煩惱。在這個資訊時代,人們掌握的知識遠遠超過以往。從生存角度來說,知識技能越多,越容易在社會上謀取職業。但從心靈健康的角度來說,我們就需要有所選擇。否則,太多的知識會使心變得複雜,使妄想乃至煩惱、痛苦隨之增多。所以,對知識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其實,佛教也很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大乘佛教就鼓勵我們從五明處學。作為一個菩薩,甚至要掌握世間的一切知識,包括各種生存技能。這樣,我們才有能力幫助、度化更多的眾生。但對那些導人以愚癡、犯罪的錯誤知識,我們又要遠離。如果能以佛法智慧處理所學知識,那麼,知識也會成為自利利他的工具,而不是修行障礙。
怎樣理解“煩惱即菩提”
問:何謂無漏智?怎樣理解“煩惱即菩提”?
答:所謂“漏”,即有缺陷、不圓滿的。就像杯子上有個窟窿,會使倒入的水不斷流出。只有完好無漏的杯子,才能裝入滿滿一杯水。“無漏智”即圓滿清淨的智慧,可以消除一切煩惱痛苦。修行,正是為了開發這種究竟圓滿、無量無邊的智慧。
所謂“煩惱即是菩提”,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並非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煩惱是什麼?從本質上說,它只是一個念頭、一個妄想,其產生離不開眾多因緣的和合。當我們看不清這些因緣時,煩惱就產生了。若能在眾多因緣中保持智慧觀照,煩惱就無從生起了。所以,煩惱到底會不會成為菩提,關鍵在於覺或不覺。不覺,就是煩惱;覺了,當下便是菩提。煩惱沒有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菩提同樣也是如此。只是煩惱生起時,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顯現時,煩惱則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