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被動適應環境就能離苦嗎
濟群法師

問:解脫痛苦必須從開始,那是被動適應環境變化嗎?  

答:當我們改變自身心態之際,同時也在改變周圍環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以嗔恨的心、厭惡的表情對待周圍的人,那麼,對方一定與我們形同陌路,難以和睦。如果我們將自身心態轉變一下,以慈悲的心、親切的笑容接觸周圍的人,彼此就更容易進行溝通。即使曾經有過什麼不愉快,也能在寬容和諧的氣氛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說,改變自身心態並不僅僅是被動地適應環境。改變心態的本身,就是在改變環境,就是在主動創造環境。

請問哪些是錯誤追求

問:人生的痛苦在於錯誤追求。請問,哪些是錯誤追求呢?  

答:錯誤的追求,一是違犯法律或戒律,二是心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不斷佔有世間種種?就是因為欲望的驅使,這才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同樣是追求財富,如果用它來造福人類、回饋社會,就是正確的;如果用它來為非作歹、多行不義,就是錯誤的。所以,關鍵不在於我們追求的是什麼,而在於以什麼心態去追求。記得我在復旦作講座時,有人問:我們工作、賺錢,建設社會主義,能不能算貪心?我回答他說:請問你是用什麼心態在做?如果以貪心去做,當然屬於貪的行為,否則就是正當的謀生手段。要衡量我們的追求是否正當,主要是看動機和做事時的心態,這才是本質所在。

擁有後還是空虛該怎麼辦

問:一無所有時曾苦苦追求,可擁有後還是空虛,該怎麼辦?  

答:關鍵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而在於有什麼樣的心態。對於心靈健康的人來說,一無所有時能安貧樂道,應有盡有時也能不為所縛。如果不能把心態調整到位,貧窮時固然痛苦,富有之後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痛苦。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尋找自己,遠比追求外在物質更重要。

逆境現前是否也要違心接受

問:逆境現前,比如下崗,是否也要違心接受?  

答:所謂好和不好,不能僅從自己的眼前利益來衡量,而要以開放的心態看待。比如下崗問題,從個人生活來說,也許會暫時受到影響,是不願接受的逆境。但從長遠來看,從整個國家來看,也是改革必須經歷的過程,最終也許會利益更多的人。

  不管怎樣,當下崗成為現實時,我們就要勇於面對,而不是違心地接受。說到違心,仍存在敵對情緒,無論對修行還是生活都是不利的。世界是無常的,職業當然也是無常的。認清這一點,我們就不會把下崗看做天大的挫折。事實上,怨天尤人沒有任何用處。我們能夠做的,是調整心態,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尋找新的出路。

如何消除我執、貪欲和妄想

問:如何消除我執、貪欲和妄想?  

答:消除我執,必須依靠止觀的力量。通過禪修培養止的力量,通過聞思正見培養觀的力量。首先在觀念上認識到五蘊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認識到外在世界和我們的起心動念皆是因緣所生,其中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們附著於客觀物件的一種感覺。這些現象本是無我的,只要我們不將自我感覺附於其上,便不會因此產生我執。這也是一種思維訓練,經常如是觀修,我執便會逐漸淡化。

  認識無常,可以使我們的貪心、妄想逐步減少,所謂觀無常,足以得道。或許有人會覺得,無常,誰不知道呢?為什麼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後沒有一點用處呢?這是因為,我們對無常的體驗存在不同層次的差別。我們僅僅是知道無常這兩個字,還是在不斷觀察、思考無常的顯現?或是已經深刻認識到無常的無所不在?倘能透徹無常,我們還有必要抓著這些煙花一樣短暫的名利不放嗎?我們還願意付出一生去交換嗎?

到障礙時仍不能自拔怎麼辦

問:略知佛法義理,但遇到障礙時仍不能自拔。怎麼辦?  

答:在人生道路遇到障礙時,要越過去,確實很不容易。學佛後,雖然知道一些道理,但那是佛菩薩的境界,還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認識和實踐之間有一定距離,也是正常的。

  對佛法的認識,有一個量的問題。我們相信因果,是不是徹底相信呢?在未獲真實體證前,這種相信總是要打折扣的。通過經書得到的認識,哪怕再虔誠,至多不過是五分。更何況,我們的信心也會存在問題,會有懷疑的成分在內,那就只能剩下三分或更少。想用這三分認識來抵制煩惱,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煩惱源自無始以來的積累,所謂積重難返。比如我們聽到因果理論後,雖然有了一點認識,但只知因緣的表面現象,並未透徹緣起真相,所看到的一切,還不是如夢如幻的。所以,遇到障礙時仍是不能自拔。改變觀念,需要有個過程,那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修行並非一蹴而就,既要如法而修,更要持之以恆。遇到困難時,不要氣餒,不要否定曾經的努力。真正透徹世間真相時,生活中就不存在什麼障礙了,就能自如、自由、自在。

怎樣才能解行並重

 

問:明白道理後,怎樣才能解行並重?
  

答:真正明白道理之後,自然就知道如何實踐了。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明白,只是知道一些書面道理,並未將這些義理轉化為自身的認識。事實上,解的過程也是行的過程。比如對苦、空、無常的聞思,如果這種觀察和思維非常深入,本身也是行的方式。聞思的過程,正是轉變觀念及認識的過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特別強調觀察修和思維修的重要,並將聞思和實修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思維過程中,我們對世間的執著必會隨之減少。事實上,這也是檢驗聞思是否如法的標準。如果執著不減反增,就說明思維必定存在問題,須予以調整。一旦佛法理念在我們內心產生力量,就能解行並重,使修行走上正軌。

 

痛苦時如何克服

問:生氣、生病時非常痛苦,如何克服?  

答:生氣時,心就進入煩惱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控制情緒。我們為什麼會生氣?多半是由執著造成的。如果有人罵我們,可我們並不在乎,就不會因此生氣了。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觸即發。如果說辱駡是導火索的話,那自身的執著就是彈藥庫。若是心中沒有那些隨時可能爆炸的彈藥,點燃再多的導火索,也無法引爆什麼。比如有人罵你是烏龜,你想烏龜是長壽的象徵,他在祝福我長壽,聽了還會生氣嗎?但能了知一切皆是假名,無論別人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輕易傷害我們。

  至於生病,又有身苦與心苦兩種。通常,人們除了身苦外,還會有情緒壓力。尤其是患了不治之症,心理負擔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某些絕症患者不知病情時還有兩年可活,一旦知道後,精神徹底崩潰,很快一命嗚呼。而那些修行有成者,生病時身體一樣痛苦,卻不再有心苦,不再會被色身病苦困擾。作為學佛者,應了知生命無常。誰都不免生老病死,不必怨天尤人。內心平靜了,也能促使病情好轉,至少不會因為精神壓力加重病情。

樂觀不是比中觀更好嗎

問:法師說做人要中觀,樂觀難道不是更好嗎?  

答:其實,很多人的樂觀是屬於盲目樂觀,是不穩定的。按照佛法觀點,一個人只有見道後才能真正樂觀。故初地名為歡喜地,乃因大夢初醒,見到世間真相而歡喜踴躍。而在見道以前,在修行還沒有把握之前,都沒有資格太樂觀。因為人生還有太多的煩惱、缺陷,對生命未來還沒有任何把握,有什麼資格樂觀呢?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樂觀者在遭受挫折後,往往一蹶不振,性情大變。可見,這種樂觀只是假像,是某一階段的特定表現。如果只是因為外在境遇而導致的樂觀、悲觀,都是片面的。而中觀屬於如實觀,即如實、客觀地看待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一切變化。

生活優越了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答:樂觀或悲觀,主要和我們的性情有關,和成長經歷有關,和思想深度有關,更和世界觀及看待問題的角度有關。悲觀發展到極致,往往會走上絕路。很多哲學家、藝術家,都是在聲名卓著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找不到人生意義,找不到未來歸宿,也沒有宗教信仰作為支撐。可見,悲觀或樂觀與物質條件沒有必然聯繫。物質對生活帶來的影響,是表面的,容易改變的。精神層面的問題,才是深層的,決定性的。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