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學與文學 ─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 釋聖嚴

Mục lục

我不是佛教藝術的創作者,也不是佛教藝術的研究者,我只是一個佛教藝術的愛好者。我不懂佛教藝術的理論,甚至對於佛教藝術的歷史,所知也極有限,但是就像許多藝術鑑賞的外行人一樣,我非常喜愛佛教藝術的作品。

        凡是一個偉大而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宗教,必會給人類的後代,留下偉大的文化遺產,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藝術的作品,正是以具像的手法,表達宗教信仰所 依據的哲學思想及文學內涵。也可以說,凡有偉大藝術作品遺留在人間的宗教,正是代表著這個宗教曾經擁有極有深度的哲學思想及非常豐富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 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不可能受到上層社會知識份子群的持續信仰及普遍擁戴,就不可能培養及招集高明的藝術人才,投注大量的財力、物力,歷千百年,繼續不斷 地創作出偉大的藝術作品。如果缺少豐富的文學內涵,也不可能有創作藝術作品的大量題材。

        佛教的經律論三藏聖典及史傳資料,既為人間提供了各個層面的學說思想,也為人間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學作品。所以會給歷代的藝術家們,源源不絕地提供創作的靈感及作品的素材。

        在亞洲地區的文化史上,雖有印度及中國的兩大文明古國,也各有其源遠流長的文化特色,印度的本土文化是以吠陀哲學的婆羅門教為主流,衍變而成為印度教。中 國的本土文化是以儒家哲學的人文主義思想為主流,道家哲學為輔佐;這兩支文化,千百年來,主要僅在其各自的本土流傳。唯有佛教,發源於印度,傳遍及亞洲, 包括西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西北亞的各民族間,都曾盛行過佛教的信仰,也在亞洲各地,留下了偉大的佛教文化遺蹟,那就是陸續地從地下、在石窟、在山崖、 在林間、在沙漠、在古剎廢墟中,發掘和發現了無數的佛教藝術作品。因此可說,佛教是唯一的泛亞洲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佛教是亞洲唯一的擁有藝術古蹟最多且 最偉大的宗教。而且,曾經一度傳播到歐洲,近百年來也傳到了美洲,不過,歐美文化中的佛教藝術創作,尚在萌芽階段。

        世界性的偉大宗教藝術,在西方的歐洲,乃以希臘、羅馬為源頭,基督教席捲歐洲之後,便以基督教的宗教藝術為主流。例如:羅馬、布拉格、倫敦等地的古教堂、 古墓及博物館中,所見的宗教藝術作品,都很珍貴,都能從其藝術作品中體會到聖經的內容及信仰的精神;透過藝術作品的表達,便能讓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 對於人類心靈的安慰是多麼的重要。

        在東方文化中的藝術創作,能與西方宗教藝術相拮抗的,則唯有佛教,甚至敢說,如果把佛教藝術的古蹟、古物除外,再查考東方文化中的古藝術品,就相當貧乏 了。因此可說,從佛教藝術作品的豐富程度而言,佛教文化不僅是亞洲宗教中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也是留下文化遺產最多的宗教,更是最有前瞻性及將來性的宗 教。我們邀請諸位與研究佛教藝術相關的專家學者,以佛教藝術為主題,來進行研討,目的便是為了溫古知新,古為今用,承先啟後。

 215765_200905120235471.jpg

        佛教藝術之有歷史可考者,如眾所周知,在印度大約可分四個時期:

   (一)起源於印度的「阿育王時期」,那是西元前二七三年至二三二年。在其殘存於今日的遺物,如:鹿野苑的石柱雕刻等,把佛教的義理,化為形像,表現出 來。不過早期的佛教藝術作品中,雖有故事的場景,卻沒有把佛陀形像化,乃是以象徵的手法,襯托出佛陀是存在於無形無相之中。例如以刻一個腳印代表佛陀曾到 過之處,以刻一個法輪,代表佛陀說法處,以刻一寶座及菩提樹,表示佛陀成道處。

  (二)直到西元第二世紀的「犍陀羅藝術時期」,才開始出現了佛陀的形像。例如在阿育王之後的一百餘年,於婆爾訶特 ( Bharhut ) 及桑佉 ( Sanehi ) 一號大塔東禮門樓樑上,表現的佛陀「逾城出家」圖,畫面是一匹馬,為背上立一傘蓋,馬後面有幾個人在告別,另有一男子向巨大的佛足跡禮拜,並無佛像。到了 受到希臘風格影響的犍陀羅出土的同一題材浮雕,便有佛像坐在馬背上了。到了西元第三世紀時,西北印度的犍陀羅藝術影響了南印度的阿摩拉瓦特 ( Amaravat ) 大塔欄楯雕刻,也出現了佛像。

  (三)到了西元三三年至六四年 之間的「笈多王朝時期」,乃是印度佛教藝術的鼎盛時代。採用犍陀羅雕刻的技能,回歸古代印度雕刻的原則,雕像的衣著極為輕薄,緊貼身體,呈透明裸露狀態, 用極淺的曲線,左右均等地刻劃出雕像的衣襁紋路。本期佛像的發光光圈,已從先期單純的圓板,加刻了圖案,佛像的頭髮,多為螺形,且有眉間白毫相等三十二種 大人相,所以富於慈愛的表情,及利他的理想,表現了大乘的精神。例如鹿野苑博物館所藏以及西南印度阿姜他(Ajdanta)洞窟精舍中的佛陀雛像,便是此一時期的代表作。

   (四)到了西元第八世紀之後,有一個案達羅王朝,偏安於東印度,達五百年之久,擁護印度晚期大乘的密教,本期印度佛教的造像藝術,已有一定的規定和比 率,例如:清朝的工布查布漢譯的《佛說造像度量經》所示。依據密教的教義,對於佛菩薩像的坐姿、手印、光背、衣飾、莊嚴等,均已固定,少了工匠自由的創意 表達空間,大致上是兩眼向上釣,顎部呈尖狀,凸胸、細腰、雙身、多手多頭多法器等的特徵。此在本年(一九九八年)春間,中國時報社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的 西藏佛教藝術大展中,見到的密教藝術作品,便是沿襲印度晚期大乘佛教藝術的風格。

 

        如果要追溯佛教的根本精神,不僅不贊成以偶像為禮敬對象,也不允許弟子們從事藝術創作的行為。因於原始佛教時代,佛弟子們重修持、求解脫、無暇及於藝術, 我們都知道,戒律中有明文規定,比丘及比丘尼不應作畫。但在以化世導俗為目的的角度來說,用藝術的表現方式,接引世人、接近佛法、接受佛法,就很有需要 了。故由原始佛教過渡到部派佛教時代所傳下的律部及阿含部中,就見到了繒畫及雕像的記載。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律》,以及大眾部所傳的《增一阿含》。不過 到了初期大乘的火《大般若經》仍在提醒我們:「於諸世間文章伎藝,雖得善巧,而不愛著」,因其乃為「邪命所攝」。(參閱拙著《印度的佛教》第七章第三節)

        佛陀未必反對藝術,至少是不主張以修持解脫道為重心的弟子們,從事藝術,所以在佛陀時代,至少並未重視以藝術作品來作為教化人間的工具。可是到佛陀入滅之 後的二百年左右,由於距離佛世已遠,佛教徒們無法體會到佛陀住世時的精神力量,便不得不以具象的藝術作品代替佛陀,例如以蓮華象徵誕生時的佛陀、菩提樹象 徵成道時的佛陀、輪寶象徵說法時的佛陀、塔象徵涅槃時的佛陀。漸漸地才出現了佛陀的雕像。故於《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載有佛世的優填王造了佛的木像,波 斯匿王造了紫磨金的佛像,都是五尺高。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二十八及卷四十五,也有為佛造像及為佛畫像的記錄。這應該都是在佛滅之後兩、三百年才 發生的事。

 

        印度的佛教藝術,尚有文學、建築、音樂等。

        在佛教文學方面,由譯成漢文的聖典中,尚可看到其體裁及題材之豐富,常見的則是所謂十二部經,也就是以十二種文學型態的表達方式,來呈現佛教的義理及其信 仰實踐的內容。那便是:散文體裁的長行,又名契經;散文之後再以韻文詩歌體裁表達一遍的重頌;散文的篇章之中,偶而會挾有一首單獨的韻文,稱為孤起 頌:每部佛經的開頭,多有一段敘述該經的請法及說法因緣:追敘佛陀弟子們的往昔生中,種種因緣經過的,稱為本事;追敘佛陀自身在往昔生中修行菩薩道 階段的種種事蹟,稱為本生:記錄佛陀顯現種種神通不可思議事項者,稱為未曾有;用故事寓言的題材,說明甚深的佛法義理者,稱為譬喻;直接用論辯說理 的型式者,稱為論議;不須弟子請法而佛陀主動說法者,稱為無問自說:冴佛陀說出方正廣大,眾生皆能成佛的經文者,稱為方廣大乘,亦名方等大乘;呪記載佛陀為弟子及菩薩們預告何時成佛,佛名為何,佛國何名的題材者,稱為授記。

        此外有專門收集寓言故事的聖典,名為《百喻經》;有專門收集佛陀語錄短句的聖典,名為《法句經》;有以長篇的韻文撰寫佛陀傳記的《佛所行讚》;有以散文撰寫國王及祖師傳記的阿育王傳、龍樹、馬鳴、提婆、世親傳等。

        其實,在律部、阿含部,均可讀到優美完整的佛弟子傳記,也有戲劇道白及演戲的體列,對於天堂地獄以及北俱盧洲等的描寫,均係文學體裁的表現手法。若從大乘 經典的表現型式來看,例如《華嚴經》的善財五十三參,以及《法華經》、《維摩經》等經的許多篇章,根本就是戲劇的體裁。此外如彌陀淨土的三部經、彌勒淨土 的三部經等,都有人物眾多極其華麗莊嚴的場景,是故到了中國的敦煌壁畫,便演變為維摩變、淨土變、勞度叉鬥聖變等大幅的繪畫題材。

        印度佛教的建築藝術,是表現於洞窟,例如阿姜他的佛塔,例如阿育王時代所遺留的佛塔、鹿野苑前五比丘迎佛塔、鹿野苑內重建於笈多王朝時代的佛陀初轉法輪紀念塔、涅槃場的紀念塔,工程最偉大的代表作,應該要算菩提伽耶(Buddhagaya)的正覺大塔,始建於玄奘大師西遊之前,重建於西元第十二、十三世紀之間,修復於十九世紀,高一百六、七十尺。以上所舉的佛塔型式各異,完成的時代也不同。

        印度的寺院建築,雖已發掘出土了鹿野苑、祗洹精舍、王舍城等的遺址,也只見墻基而不見墻垣房舍,規模最大的那蘭陀寺遺址,也僅留下露出地面的殘垣頹壁和墻 腳基礎。由道宣律師所撰《舍衛國祗園寺圖經》表現的平面示意圖,也僅能知道其寺院各項建築物的空間配置。若從諸部大乘經中所描述的宮殿式建築,最著名的是 《華嚴經》的彌勒樓閣,此外有《無量壽經》等所描述的佛國淨土宮殿建築,那只能說是信仰中及禪定中神通力所見理想的建築型態,不能視為就是印度佛教的建築 藝術了。

        印度佛教在音樂藝術方面,也有極高的造詣,在三藏聖典中,可以讀到許多有關歌詠伎樂舞蹈的記錄,在山西省的雲岡第十二窟門楣上方,有一幅石刻浮雕圖,一群 伎樂天,用十四種不同的樂器,正在熱烈地演奏,包括管樂器、弦樂器、打擊樂器的三大類。至於他們所奏的是什麼樣的樂曲,就無法知道了,唯其從佛教的經文、 石刻及壁畫中,見有伎樂天音樂神的俗稱所謂飛天看來,佛教的音樂梵唱及舞踊,必定是非常發達的。


佛學會議論文彙編2(1998)
9-21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