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佛性與空性
黃國達

 

禪宗常言:「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標榜明心見性,並以此為至高無上之法,貶抑「空」「涅槃」為不圓滿、不究竟,有些聲稱「開悟」者甚至批判中觀之空為「惡取空」。到底什麼是「本心」,什麼是見性?是否真的是比「空」、「涅槃」更究竟、更圓滿?實有必要加以探討,否則以訛傳訛,人云亦云,恐怕會增加宗派之間的見諍呢?

佛法是應機設教

這些思想的爭議,其實與經典有關,貶低原始佛教、中觀般若的言論,在楞嚴經、涅槃經、勝鬘經中屢見不鮮,以常住真心、佛性、自性清淨心為究竟。但在阿含經中卻只簡單地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大智度論甚至說:「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亦如幻如化;若有一法過涅槃者,亦復如幻如化」。那麼,如何處理這些爭識呢?

中國的祖師們,以佛陀在世說法四十五年初期、中期、晚期的說法來解讀前後的差異,所以重視宣揚如來藏佛性的經論,參酌中觀般若、唯識經論,卻忽視阿含經、部派論著,這樣的態度是可以理解的。

這些觀點一直延續到近代才有突破性的改變。經過學術研究,解開經典結集之謎,釐清經典的起源和開展。研究證明佛陀時代並無經典,佛陀滅度後才有經典的結集,但當時也只有口耳相傳的脩多羅、祗夜、記說等,還沒有文字記載的經典,而內容近於目前北傳漢文的「雜阿含經」及南傳巴利文的「相應部」,四阿含及後代的大乘經典都是在幾百年間陸續流傳出來的。

因此,經典的原貌真相大白,從此阿含經的千年沉冤得雪,同時中觀、唯識系的歷史樞紐地位得到重視,而南傳的修行方法和北傳大乘三系及藏傳的密教,可以客觀地呈現出它的原貌,並且受到公平的對待。

原始的阿含經是樸實而貼近當下身心的,中期的中觀唯識有著較嚴謹的哲學架構和修行次第,後期的如來藏思想和密教則有圓頓、玄祕、唯心的特色。佛教思想的流變,是契應眾生的根機而產生的,只有契理契機的表述差異,而不是高下或真偽的問題。

佛性與成佛的可能性

為什麼要說佛性呢?依中觀的說法,一切法從緣起,只要因緣具足,覺行圓滿,任何眾生皆可成佛,所以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是眾生希冀佛果的殊勝圓滿,卻又不耐三大阿僧祗劫的久遠修行,遂有圓頓法門應運而生,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佛性說,會使人以為:在眾生心中,有如來的體性存在,而具足智慧德相、相好莊嚴。這與印度的神我說,很接近,很容易混淆。

到底佛性的真義是什麼?如阿含經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見法其實是見到諸法的實相,也就是「法性」,見佛也是指見到佛的如實法身,也就是「佛性」。緣起、法性、佛性,名雖有三,其實是一。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中也說:

「法空性──「真如」是「無差別」的,如《寶性論》說:『法身遍無差,真如無差別,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從無差別來說,在眾生就叫眾生界,在佛就叫如來界了。無差別法性,是常恆清涼不變的,佛以此為性,以此為身,所以叫佛性,法身。約真如法性的無差別說,佛是這樣,眾生也還是這樣,所以說一切眾生成就如來藏了。《楞伽經》說:『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寶性論》說:使眾生遠離五種過,所以說佛性,第五種是:『計身有神我』。這點,是如來藏教學的信行者,應深刻注意,「勿」自以為究竟了義,而其實是「濫」於「外道見」才好!」

中觀者,以空性的現證能明白當下身心世界萬法的全體,無非因緣的展現;而佛性論者以佛性為體,萬法為相,能覺、能知,舉手投足、吃飯、說話,以及日月星辰的運行、風雨水土的滋養萬物等等為佛性的妙用,實際的內容不外空寂法性的緣起顯現。

在空性的現觀中,時空如幻,時間雖久遠卻不離當下,只要現在的因緣是善的、清淨的,那麼智慧、善巧、禪定、福德與日俱增,自在、喜悅時時現前,順境、逆境都是學習成長的增上緣,成佛的遲速,又有何妨呢?

何況佛果是智慧、慈悲、功德的圓滿,必須經歷事修,絕非單靠理悟即能速成,妄想速成,反而走偏鋒了,或自誇聖境、顯神異或自以為某某佛菩薩來轉世,可謂求悟反成迷,大為顛倒了!

佛性即是緣起空性

揭開佛性的神祕面紗,佛性就是空性。佛性說若能回歸緣起性空、三法印的根本教法,則能從圓頓、玄祕、唯心回到平常、如實的修行。

在覺照、覺知當下的色、聲、香、味、觸、法之時,只是純然而全然地看、聽、聞、嚐、覺、知,不以「自性見」「虛妄分別」添加其中,沒有預存一個主觀、固定、單一、孤立的認知來局限它、僵化它。法法皆是流動、鮮活、幻起幻滅。

此時,一一法還其本來面目,覺照、覺知的當下即成為覺醒,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法,一一無非空性或覺性的顯現,如以刀割水,而水不留痕跡,依然無損於它不可分割的本性;又如天空中,白雲飄過,而天空不因白雲有所增添,依然無礙於它浩瀚無限的本質。

覺性即是空性,佛是覺者,覺性也就是佛性。這樣的「明心見性」即是般若智慧的開發,是貼近生命、生活的平實見地,既不需強調高深玄妙的佛學名相,也不是神祕、唯心、脫離現實的主觀經驗。

依此「法爾如是」、「清淨本然」的佛性、或空性而修持,即是以般若為眼目的六波羅蜜。

法不孤起,應緣而生,修行也是緣起法:當內心生起苦受時,即見到苦是由愛取而生,此時安住空性中,照見所愛取的種種對象是虛浮不實的,那麼,無明滅則愛取滅,愛取滅則苦滅,心無所住,自在無礙。

當見到周遭的人有苦時,油然生起悲心,並化為實際的行動,幫助他離苦,無論是財布施、法布施、無畏施,都是不離緣起、覺性的妙用,不需要預先發動心念,作意而為。

在空性中,沒有我人、自他的分隔和對立,自然沒有侵略性、沒有攻擊他人的行動,和睦待人,這是持戒波羅蜜。在空性中,一切法因緣生,視不如意、委屈、不公平為正常,以平常心看待,修安忍波羅蜜。在空性中,明見沒有可以攀緣的對象的實體,唯有幻生幻滅的現象,心住寂靜,是為禪定波羅蜜。

這就是依佛性或空性的如實修行!

 

來源:www.yinshun.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