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美術在中國也隨著掀起波瀾壯闊的浪濤,形成中國美術史上璀璨輝煌的一頁。佛教美術所包括的範圍甚廣,就雕塑與繪畫之作品中,佛菩薩像為其中最重要題材之一,雖然歷代創作之風格,均隨著時代而演變,然而所有的佛菩薩像,皆有一共同點,便是外形力求莊嚴靜美,以表達那內在慈悲和智慧,才能令信徒產生景仰,令觀者引起共鳴。是故歷代創作偉大佛菩薩像的藝術家們,不但技藝手法高妙,而對佛家內涵的深義,尤貴能領會,故其作品能光芒萬丈,獨步古今。
在佛像與菩薩像的創作中,其外貌容顏之端莊肅穆,大致相差較少,但其衣冠及裝飾卻大異其趣,菩薩像之衣飾、髮型、姿態、手式、瓔珞等均較佛像更富於變化。而所有菩薩像中,更以觀音菩薩形像變化最繁,式樣最富,名稱最多,主要的原因,是他最受民間的信仰,流行最廣闊。
二、含義及經典依據
觀音菩薩,為佛經中經常描述的一位菩薩,菩薩本為菩提薩埵的省稱,意為覺有情,有勇猛求菩提之義,又譯為開士、高士、大士等,為未成佛而求佛果的大乘眾,其果位僅次於佛乘,而且有助佛渡眾生的本願。
觀音菩薩,為觀世音菩薩之省稱,舊稱光世音、觀世音,新譯曰觀世自在、觀自在。稱「觀世音」者,其含義為「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所謂 「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1]至於稱「觀世自在」者,其含義為「觀世界形相能自在無礙,對苦惱眾生能自在拔苦與樂。」所謂 「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又應機往救,自在無關,故以為名,前釋就智,後釋就悲。」[2]觀音本作觀世音,唐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諱,故只稱觀音,後世遂沿用至今。
觀世音菩薩,有不可思議威神之力,於過去無量劫中,已經成等正覺,而為「正法明佛」,為了發大慈願力,濟度眾生,故仍現菩薩之身[3]。又將於未來現成佛之相,當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滅度之後,觀音菩薩將成佛,號 「普光功德山王如來」[4]。可知觀音在過去未來皆是佛,現菩薩相,只是為了方便渡眾。
觀音菩薩是中國佛教徒所崇敬的菩薩中,流行最廣的一位,所謂「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可見其受信仰之普遍,但是演成這種盛況,是唐以後的事。在隋以前,佛教徒景仰觀音菩薩,並不太普遍,在繪畫或雕塑的作品中之觀音題材,亦不多見。一方面是魏晉南北朝時代的佛教思想,只是在吸收蘊釀的時期,還未到完全融和而發揚光大的時期,另一方面與當時流行的經典有關,有關觀音菩薩之形像儀軌之經典,還未大量傳來。雖如此,在蘊釀期中的觀音形像,亦有數種重要之經典依據,茲追溯其來源有三:
一為依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系統者: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觀音菩薩發大慈悲願力,為救渡眾生遠離苦難,故方便顯化,現三十二應化身[5],受苦難的眾生,只要虔誠稱念觀音菩薩的名號,菩薩便立即施救。此種思想,在印度笈多(Gupta)時代即已盛行,後秦時代鳩摩羅什將法華經譯成中文後,便開始流行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法華經較受信仰、較常取材的部份是「見寶塔品」,故雲岡、龍門等的北魏石窟,多見雕有「多寶、釋迦二佛並坐圖」,而觀音像較少見。隋唐以後「普門品」的信仰,才大見普遍,諸寺壁上所見的「法華變相」、「觀音變相」,均是普門品內容的描述。
|
二為依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合稱淨土三經)等西方淨土思想之系統者,謂觀音菩薩居於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觀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補處菩薩[6],與大勢至菩薩一同襄讚阿彌陀佛的教化,信仰淨土宗的教徒,欲往生極樂世界,於臨命終時,修持念佛至一心不亂,觀音菩薩便偕同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等來迎接、往生淨土。
此淨土思想系統之觀音形像,有一定之儀軌,依觀無量壽佛經中之十六觀述之甚詳。淨土思想在中國發展甚早,東晉慧遠大法師提倡淨土教以後,南北各地便開始出現了西方淨土變相的創作,南北朝時代的觀音像,大致是屬於西方淨土思想一系者為多,常做為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隋唐以後,隨著淨土三經的流行,觀音像的創作更見普遍了。
|
三為依大方廣華嚴經(簡稱華嚴經)系統者,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記載觀音菩薩住在南方光明山之西方,阿流泉浴地,林木鬱茂之處,善財童子曾到此光明山,進謁觀音菩薩,向菩薩問法。依經文云:
「西面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木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加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
此系統之觀音像發展較遲,唐以後方漸流行,如盛唐以後的「竹林觀音」,中唐以後的「水月觀音」,觀音像常以竹林、樹木、花草、泉石等為背景,此可能是初受華嚴經思想之影響。至於宋元以後,此思想已普遍流傳了,在繪畫題材中,每每可見到「善財童子參見觀音菩薩」之形像,一如經文所描述者。
三、魏晉南北朝時代的觀音像
早期魏晉南北朝時代的觀音像,雖有上述的三大思想源流,但真正創作出來的觀音像,卻是少見,三大思想源流中,也僅西方淨土系統之觀音像,稍曾與阿彌陀佛同時被雕造或繪畫,蓋當時所創作者以佛像為主,佛像又以釋迦牟尼佛為多,菩薩像則以彌勒菩薩較盛行,觀音像之題材尚未為多數人所信仰。
在魏晉南北朝的石窟寺院中,已有部份開始雕作觀音了,比方如甘肅炳靈寺西秦時代的雕像,麥積山的北魏塑像,山西大同雲岡的北魏造像等,南方則如南京棲霞山千佛巖的南朝齊梁時代的作品,四川成都萬佛寺的梁武帝時代之創作等,均有少數或雕或塑的觀音像。
一般說,佛與菩薩最明顯的不同,在於佛現「出家人」形像,菩薩現「在家人」形像,上述的早期觀音像中,大半作為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此屬於西方淨土系之思想,自有一定之儀軌,「依觀無量壽佛經」十六觀中第十觀所述的觀音形像為: 「此菩薩身長八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頂有肉髻,項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無量諸天,以為侍者,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頂上毗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觀世音菩薩,面如閻浮檀金色,眉間毫相,備七寶色,流出八萬四千種光明,一一光明,有無量無數百千化佛,一一化佛,無數化菩薩以為侍者,變相自在,滿十方世界。臂如紅蓮華色,有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其瓔珞中,普現一切諸莊嚴事,手掌作五百億雜蓮華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萬四千色,一一色,有八萬四千光,其光柔軟,普照一切,以此寶手,接引眾生,舉足時,足下有千幅輪相,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台,下足時,有金剛摩尼華,布散一切,莫不彌滿。其餘身相,眾好具足,如佛無異,唯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以上所述,簡言之,謂觀音菩薩頂有肉髻,項有圓光,圓光中有化佛及化菩薩,頭上有天冠,冠上有化佛,臂間有瓔珞為飾,手掌上有印文,足下有千幅輪相等。
早期的觀音形像,大致均不出上述之儀軌,不過圓光上的化佛及化菩薩是省略了,掌上的印文及足下的輪相也很少表現出來,以北朝的石窟寺院為例,均線條樸拙,裝飾簡素,有北方的粗獷作風,容貌造形則尚未脫離域外之作風,呈犍陀羅之式樣。
至於觀音菩薩的服飾,早期多著緊密貼身、圓領齊頸的長袍,一如曹衣出水式,如麥積山一○○窟(圖一)及一一五窟之觀音立像,以及炳靈寺一六九窟六龕三尊佛之脅侍觀音菩薩,均袍服裹身,赤足立於蓮座上,身上瓔珞花飾均甚少,簡樸而靜美,若麥積山六九窟之觀音立像(如圖二),頭戴天冠,有冠帶垂至肩上,身上著中國式寬袖對開多褶之衣裙,身前衣帶重重交插,手中執有淨瓶,此立像雖無瓔珞飾物,然雕刻手法甚精巧,菩薩之神蘊與精華,已表露無遺。
總而言之,早期的觀音像,均衣著樸實,裝飾單純,線條厚重,身軀比例勻稱,菩薩手式表現自由,或持花或持瓶,均無刻板之造作。
四、隋至盛唐時期的觀音像
經過了四五百年的譯經和傳播,佛教思想到了隋唐時代,已由吸收、融化,而進入開創新派的時代了,於是十宗並宏,文教燦然,人們對觀音菩薩的信仰,也隨著佛教的弘揚而趨於大盛,觀音像之創作也因之日漸普遍流行。
上述的三大思想源流,到了隋唐後,更經過了幾位高僧加以闡發幽微,創新教義,開宗立派。如隋時智顗大師開創天台宗,其主要弘傳的經典,便是法華經﹔又如初唐的杜順和尚設立了華嚴教,其主要依據的經典便是華嚴經。至於淨土教,自東晉慧遠組念佛社以來,歷代名德輩出,唐代的善導大師為了宏揚淨土思想,一生創作淨土變相三百餘壁,其盛況可知。法華經與華嚴經思想的流傳,再加上淨土教的盛行,均大大的助長了觀音菩薩的信仰,以及藝術品的創作,故無論寺壁絹絲上的繪畫,或石窟寺院內的雕塑,均可見到菩薩的莊嚴妙相,慈悲儀容。
在隋初至盛唐之間所造的觀音像,因密宗儀軌尚未大量傳來,故均屬於顯教系統,且未超過上述三大源流。
隋代的造型,是南北朝到唐的過渡階段,衣飾由樸拙趨於華美,線條由厚重演向細緻,以莫高窟隋代塑像為例(見圖三),其頂上飾物很短,面含微笑,上身不著衣服僅以衣帶披上,下著裙裳,有帶繫結於腰間,腕間有環釧,胸前隱約有花飾,赤足立於蓮座上,線條圓熟,惟雙足上仍可看出北魏的遺風。
初唐以後,線條技法更進一步,頭上髮髻已高高聳立,胸前臂間瓔珞已明顯現出,容貌趨向秀麗,姿態表現已趨向自由,莫高窟一三一窟之初唐觀音像,呈屈一膝半跪式,便是一例。(圖四)
到了盛唐後,觀音像的創作,已達到黃金時代,無論繪畫或雕塑,均儀態端莊,容貌圓滿;天冠瓔珞及衣飾則圖案精美,式樣繁多,而敷彩穠艷,金碧輝煌,這是因為盛唐國勢興隆,社會安定,民生富庶,故觀音像表現的是豐碩圓滿,豪華富麗,恢宏博大,多彩多姿!
如以竹林大士為例(見圖五),項上的輪光已有黑白二層,外層上彩繪圖案花紋甚為精美,天冠鐫上三顆瓔珞,另有紅色冠帶下垂,面目輪廓雋秀,耳長有環,頸間之瓔珞與臂間之飾物,遙相呼應,菩薩上身披有彩帶數條,腰間的裙褲裳帶,顏色鮮艷,變化猶多。菩薩赤足立於五彩蓮花上,雙手合十持花,頭頂之上,尚有五彩垂纓華蓋,後又有翠竹數株。全幅線條細緻流利,圖飾華美,布局有緻,雖為張大千氏摹繪,而盛唐的華麗風格,可見一斑。
又如現存於奈良的「西方三聖圖」中的觀音像(如圖六),頭上天冠,冠上安坐化佛,菩薩的面容端秀,柳眉鳳目,五官勻稱,長耳鑲環,胸前瓔珞精巧,為典型的唐代仕女盛妝之式樣,其線條之流利及華麗之作風,又是一例。
若立體的雕像,炳靈寺十一窟的菩薩立像,作風與繪畫是一致的。(見圖七)至於四川成都萬佛寺的觀音坐像 (見圖八) 其風格便與北方略有不同,除了其容貌現男子形像之外,身上的瓔珞繁多而華美,式樣排列又呈另一風格,不僅上身佈滿瓔珞,下身之輪環飾物尤多,若圖八之裙裳,更是排滿雕花翠玉,值得注意的便是有的觀音像上身已加上了衣服,若不是時代稍晚,便是南方的風格不同於北方。
總之,隋至盛唐之間,密教經像未大量傳來之前的觀音像,大致有幾項特點:
(1)均呈一首二臂若常人形像,沒有多首多臂多眼的式樣。 |
(2)線條風格以及瓔珞的演變,是由厚重到細緻,由樸拙到精巧,時代愈後愈華麗、多彩。 |
(3)菩薩的圓光,有花紋圖案為飾,畫像上之天冠甚美,髮型不顯,塑像上輒髮髻高聳,多至三層,上加飾物,雕像則或冠或髮不一。 |
(4)菩薩上身均不著衣服,以巾帶披之,下著裙褲,其耳垂,頸項胸前、臂間、腕上均有瓔珞或環釧為飾。 |
(5)姿勢有坐姿、立姿跪姿等,坐姿多呈半跏,或一腿橫盤一腿下垂,或雙腿均下垂於蓮花上,結跏趺坐者反而少見。至於跪姿有正跪,有屈一膝半跪者,其表現異常自由。
|
五、中唐以後的密教觀音像
唐玄宗開元四年,天竺三藏(通達經、律、論三藏之高僧)善無畏,攜帶了大日經等祕密經像首到長安。開元八年,金剛智三藏及其弟子不空三藏又相偕來華,時人稱之為開元三大士。三大士先後齎持了不少密教經典及圖像,並且大事翻譯與宏揚,密教由是流行中國,蔚興一時。
密教是由中國大乘佛教中,形像最多,儀軌最富的一宗,佛像變化多,菩薩像更多,加上了天王、明王、護法神等相貌姿態已甚奇詭,軀體及衣服又著上了深重的顏色,使密宗更添增一層神祕的氣氛。
(1)聖觀音
密宗菩薩經軌多,觀音菩薩自不例外,早在隋唐之間已流行了六觀音[7]、七觀音、三十三觀音[8]等,一般所稱的觀音,是指六觀音中的聖觀音,上述法華經普門品中的觀音,觀無量壽佛經中的觀音均屬之。密教傳來後,不但六觀音又增加了另一種說法,三十三觀音也都出現了儀軌,茲先介紹密教聖觀音的儀軌如下,依聖觀音軌云: 「聖觀自在菩薩,結跏趺坐,身如金色,圓光熾盛,身被輕穀縐彩衣,著赤色裙,左手當臍執未敷蓮花,右手當胸作開花葉勢,具頭冠瓔珞,首戴無量壽佛住於定相。」依威儀形色經曰: 「觀音菩薩,寶冠嚴頂上,中現無量壽,紺髮垂兩肩,十度開敷蓮,環釧為臂玉,細綾為腰巾,服裳染赤色,莊嚴慈悲體,圓光遍世間,寶花承兩足,安住月輪殿。」
其他經軌所述甚多,然均大同小異,不外乎頂上之寶冠、瓔珞之嚴飾,手持之蓮花,安住之月輪等,如圖九即是一例。
至於觀音之手勢,有 「左手持蓮華,右手仰掌[月*坒]上」[9]者,有 「左手把楊枝,右手持澡瓶」[10]者,有 「左手屈臂當心,屈中指向上直豎,右手臂向左手上,屈頭指與大指相捻,而柱左手中指之上」[11]者,更有全掌持白蓮花[12]者,或執白拂者[13]。
(2)多臂觀音
以上所述之觀音像,均為一首二臂之形像,至於現多首多臂者,其思想來源除法華經所述,為方便渡眾,而隨機顯現之外,唐中宗年間所譯的楞嚴經[14],更為其確切之思想根源,經云: 「觀世音菩薩,以修證圓通無上道故,能現眾多妙容,由一首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燦迦羅首。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毋陀羅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
因是之故,觀音像便現眾多之面貌,眾多之手臂,眾多之眼睛,變化萬千,其多臂觀音之形像,最常見者為四臂、六臂、八臂、十二臂等以及千手觀音,除千手觀音下節詳述外,其他諸種亦均有儀軌,如作六臂之觀音,有如意輪觀音,不空羂索觀音,般若菩薩等,其儀軌繁瑣,舉「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中所述的如意輪觀音如下: 「六臂身金色,皆想於自身,頂髻寶莊嚴,冠坐自在王,住於說法相,第一手思惟,愍念有情故,第二持意寶,能滿一切願,第三持念珠,為度眾生苦,左按光明山,成就無傾動,第二持蓮手,能淨諸非法,第三手持輪,能轉無上法,六臂廣博體,能遊於六道,以大悲方便,斷諸有情苦,行者如是觀,坐於月輪中,身流十光明,頂背皆圓光。」
其他對於多臂觀音之儀軌甚多,約言之,不外乎頭上之寶冠,身上之瓔珞,臂上之環釧,腰上之綬帶等,或詳或簡,均無多大差別。然手臂之式樣及手中之持物,頗記載不一,要言之,持物有蓮花,如意珠、天磬,跋折羅,念珠,日月輪,金寶等不同,手勢有仰掌式,降魔印,折面頰,按地,思惟相等式樣。
雕像方面,如大足龍岡一三六龕之六臂觀音(圖十),為唐以來最精美的雕像觀音,頭戴寶冠,容貌豐腴,鼻梁高起,兩眼半垂廉,嘴角綾線美,額正中一朱記,神情安恬。手臂共三對,最上一對,各持日月輪,依千手大悲心陀羅尼儀軌,持日輪表示: 「為眼暗無光明者」,持月輪表示: 「為患熱毒病求清涼者」,另一說,持輪亦表示 「能轉無上法者」。身前之一對,一手舉於胸前作說法式,一手持缽置於膝上。第三對手,一手持寶劍,表示 「為降伏一切魎魍鬼神者」,一手持鉞斧,以表示 「為一切時處離官者」,六臂腕上均有環釧為飾。
六臂觀音身披褶衣,左上身刻一活結,衣帶垂於身前臂上,更折回而再披手上,襯出手臂之靈活生動,其腰間有綬帶,繫結於膝前,而垂至座下,有掀然飄動感,其胸前之瓔珞圖案,或圓形珠串,或綾形珮玉,或作蓮瓣含蕊,或作小花新開,複繁華麗,左右對襯,玲瓏變化,手法高妙,為大足中最富藝術價值之瓔珞圖案之一,此胸前之瓔珞與冠上之花紋,身上之披衫,構成所謂 「被髮妙瓔珞,袈裟天衣裳」,華貴精緻,無以附加。
此菩薩背後頭光無任何紋飾,全身則另襯以一月輪圓光,符合經中所載「頭光並在白月光內」。
(3)千手觀音
千手觀音,具名「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亦稱「千眼千臂觀音菩薩」。唐高祖武德年間,即有印度僧人攜帶梵本及形像來華,然未受皇帝的重視,只得原物又攜回。太宗貞觀時又有梵僧東來,唐智通法師也與其共譯梵本,仍未見流行。不過西來之梵僧梵本,仍然絡繹不絕,一直到中唐以後,才普傳天下。
一般所見的千手觀音,均出自密教經典,如千手經、千手千眼儀軌經、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等等,且種類變化不一,有十一面四十臂、一面千臂、二十七面千臂、五百面千臂……等等,均各有一定之儀軌,其儀軌繁瑣,略言之,均為頭戴寶冠,身垂瓔珞,面有三目,肩出千臂,每掌中各有一眼。
敦煌莫高窟所發現的一幅盛唐千手觀音壁畫(圖十一),呈曼荼羅式,菩薩頭上戴有寶冠,冠上有化佛,身上披有瓔珞,其頂上的輪光比較特殊,呈星芒放射狀,猶今之國民黨黨旗,此種形式,在四川大足佛像之雕像,亦有類似者,他處似不多見,至於手中之持物,則一如菩提流志所譯的千手經中所述: 「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一手把金剛杵,一手把三戟叉,一手把梵甲,一手把寶印,一手掌寶珠,一手把寶輪,一手把開敷蓮花,一手把羂索,一手把楊枝,一手把數珠,一手把澡罐,一手施出甘露,一手施出種種寶雨,一手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押左仰掌,其餘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杖等印,成單結手印,皆各不同,如心經說,手腕一一各環釧,身服天妙寶衣,咽垂瓔珞。」
唐末在大足龍岡石窟亦有一尊石雕之千手觀音像,其形制與此幅很相類,顯然是同一摹本所出,只此石雕面上只具雙眼,額上僅以朱記為飾,而未再畫一眼,身前的十八臂亦如經文所載,各持法物,佈滿四周,未持法物之手掌,掌中亦各有一眼,呈環狀排列,周圍輪光以火狀為飾,頂上呈桃尖形,菩薩頭上的輪光,則用蓮花為飾,不用星茫狀。(圖十二)
以上數種之千手觀音,均只四十臂持有法器,依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所載,四十臂的持物是: 「左定持日輪,右惠淨月輪,右理持官殿,右智五色雲,左定執戟鞘,右惠持錫杖,左理羂索形,右智寶劍手,左定寶弓形,右惠寶箭形,左理紅蓮華,右智紫蓮華,左定白蓮華,右惠青蓮華,左理軍持瓶,右理執胡瓶,左定執玉環,右惠持金輪,左典寶篋形,右智寶經典,左定鐵鉤形,右惠鉞斧形,左理金剛杵,右智持三劍,左定寶螺形,右惠蒲桃形,左理白拂形,右智楊柳枝,左定寶鈴鐸,右惠寶智印,左理如意珠,右智施無畏,左定化佛尊,右惠頂上佛,左理寶鏡珠,右智髑髏杖,左定榜排形,右惠持念珠,理智持寶缽,定惠蓮華合,各各妙寶臂,猶如尼瞿枝,環釧為臂上,天衣又瓔珞,莊嚴大悲體,圓光微妙色,跏趺右押左,妙相眼不及。」
案,所謂「左定」、「右惠」、「左理」、「右智」等,無非指其左右手,手中之執持物雖多,含義總不離「定惠」、「理智」等。
多數的千手觀音像,雖真畫(雕)上了千手,亦僅四十手持有法物,其他僅作手掌及眼睛,所持法物是省略了。但是在大足寶頂區中之一尊千手觀音雕像(圖十三)為宋代石雕作品,高廣達五丈之巨,此像不但手臂直達千餘之數,且每掌各具一眼,每手各持一物,每物各不相同,其儀軌完全符合上面引述之菩提流志所譯千手經,而技法是「恍如自然天生」,「金碧輝煌」、「鬼斧神工,真令人有觀止之歎!」
敦煌另有一元代的千手觀音,為十一面千臂,千手排列呈一圓形,非常整齊,然而此千手,除了冠頂之一雙手持有化佛,腹前之一雙捧有一物之外,其他眾手只是手式,而未持任何物品,此可看出千手觀音演變至元代的作風。(圖十四)
千手觀音,除了表示修證圓通,現眾多妙容之外,其千手之持物,均各有深切的含義,或表示其利益三界眾生,或表示醫治一切患苦縈身,或表示滿足一切願望,而令眾生保安樂圓滿無礙等等,依伽梵達摩所譯的千手經曰: 「佛告阿難,若為富饒種種珍寶資具者,當於如意手,若為種種不安求安穩者,當於羂索手,若為腹中諸病者,當於寶缽手、若為降伏一切魍魎鬼神者,當於寶劍手,若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當於跋折羅手,若為催伏一切怨敵者,當於金剛杵手,若為一切處佈畏不安者,當於施無畏手,若為眼闍無光明者,當於日精摩尼手,若為熱毒求清涼者,當於月精摩尼手,若為榮官益職者,當於寶弓手,若為諸善朋友早相逢者,當於寶箭手,若為身上種種病者,當於楊枝手,若為除身上惡障難看者,當於白拂手,若為一切善和眷屬者,當於胡瓶手,若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諸惡獸者,當於旁牌手,若為一切時處好離官難者,當於斧鉞手,若為男女僕使者,當於玉環手,若為種種功德者,當於白蓮華手,若為欲得往生十方凈土者,當於青蓮華手,若為大智慧者,當於寶鏡手,若為面見十方一切諸佛者,當於紫蓮華手,若為地中伏藏者,當於寶篋手,若為仙道者,當於五色雲手,若為生梵天者,當於軍遲手,若為往生諸天宮者,當於紅蓮華手,若為辟除地方逆賦者,當於寶戟手,若為召呼一切諸天善神者,當於寶螺手,若為使令一切鬼神者,當於髑髏杖手,若為十方諸佛速來授手者,當於數珠手,若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聲者,當於寶鐸手,若為口業辭辯巧妙者,當於寶印手,若為善神龍王常來擁護者,當於俱尸鐵鉤手,若為慈悲覆護一切眾生者,當於錫杖手,若為一切眾生常相恭敬愛念者,當於合掌手,若為生生世世常在佛宮殿中,不處胎藏受身者,當於化宮殿手,若為多聞廣學者,當於寶經手,若為從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轉者,當於不退金輪手,若為十方諸佛速來摩頂授記者,當於頂上化佛手,若為果蓏諸穀稼者,當於蒲萄手,如是可求之法有其千條,今粗略說少耳。」
以上所述諸手所持法器,均有圖樣(見圖十五),不過隨著時代的不同,法器亦略有改變,故自其形制上,亦可考證當代常使用的器皿物品。
(4)水月觀音
在密教觀音像中,表現最自由,儀軌最少的,便是水月觀音,其形像來源可能是受華嚴經系統的影響,故水月觀音也可算是介於密教與顯教之間的一種題材。
水月觀音最早見於畫錄中,為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謂唐人周昉曾於長安勝光寺塔東南院畫水月觀自在菩薩,並且形容所畫的形像為:「掩障菩薩圓光及竹,並是劉整成色。」
案,周昉為唐德宗時有名的佛像人物畫家,可知水月觀音大約是中唐以後才流行的,當時正是密教流行最盛時期,所有的佛菩薩像,均是裝飾豪華,敷彩穠艷,金碧輝煌,水月觀音之作風自不例外,不過有了圓光竹林為陪襯,這是不同於其他菩薩的。
今存的水月觀音,大約勻屬於敦煌千佛洞的壁畫,一般形像及觀音宴坐於水邊,有岩石、花草、樹枝為伴,除其頂上有圓光之外,整個身子亦圈於一大月輪之內,以示其現於水月之中,因以得名。
茲舉千佛洞所發現最佳的水月觀音圖為例(圖十六),此觀音像為五代時之作品,呈側坐半跏形式,一腳置於蓮花上,一腳上盤,雙手相握,伸在膝上,半仰頭,一付宴安適意之神情。身上裝飾很是華美,頭上寶冠,有化佛及無數花紋,雙鬢各有一突出花朵,耳環大而精巧,項間胸前臂上均有瓔珞飾物,式樣力求協調,上身僅以絲巾斜披,下著裙裳,上印滿圖案。菩薩下額及唇上均有鬍鬚,此為唐代的遺風,菩薩四周有無數的奇花異木,綠草豐茂,流泉潺潺,此種背景極可能是華嚴經系統的觀音像的早期形像。
水月觀音流行於唐末、五代、及宋之間,隨著時代的演進,花飾由繁而簡,著色由濃而淡,其四周之背景亦漸次改變,觀音姿勢亦由側坐而正坐而斜倚半臥狀,華美的裝飾逐漸轉化成樸實的白衣觀音,或有善財童子參見的岩居觀音。
六、兩宋以後的一般觀音像
(1)一般風格的改變
在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八四五年)的法難之後,佛教經典、文物、藝術品遭到空前的破壞,在中國極盛一時的密宗,受此嚴重的打擊後,也就一蹶不振,倒是傳入日本的東密,卻大行其道,延續密教的慧命。
多首多臂的觀音像,雖隨密教之衰微而不再盛行,然而在宋元之間,民間仍有繼續創作者,如在敦煌莫高窟等保存了不少的絹畫或壁畫,其中多有宋元時代的密教觀音像,雕像方面,四川大足石窟所造的宋代千手觀音,其雕刻之精美,已如前述。
兩宋時代因理學思想興起,士大夫等較淡於宗教形式的膜拜,而好尚哲學義理的推求,因此盛唐時代大規模營建石窟,雕造佛像之風氣,已然不盛,藝人們遂相率從事於繪畫之創作,融胸中之丘壑於絹絲布帛中,借筆墨以發個人的思想、人生觀,於是造成中國繪畫史上最輝煌的時代!
觀音像的創作,受到時代的影響,偉大的作品多表現於繪畫中,立體造像僅於小型之金銅鑄像,或象牙雕刻,巨大的石雕塑造作品,已較少見。(宋代崖雕之創造,在四川大足仍可看到,他處則少見,元明以後之雕像,只見重修而少有新建。)
此期的觀音像形制,亦大大改變,除少數尚流行的多首多臂形像外,大多數仍是一首二臂常人之形像,不過形式風格卻大異其趣,觀音像之姿態,屏除了密教繁瑣固定的刻板儀軌,而趨向自由表現,由立姿而坐姿,由結跏趺坐而屈腿半跏,而斜倚宴坐,甚至作躺臥狀等,所有姿態均予人以柔和、舒暢、安恬、適然之感。而以前正襟危坐、呆板對稱的形式已較少見了。
在容貌風格方面,此期除了在外形上,由端正莊嚴的男子形像,演變成逸麗婉約的女子面貌之外,其服飾等各方面之作風,已完全脫離印度域外之形像,而完全現出中國人之面目,著中國人之衣冠。可知佛教流傳至此時,早已和中國文化呈水乳交融之態,中國人對觀音的崇拜,是為中國式的宗教信仰,與早期之印度式、已大相逕庭。
在裝飾彩繪方面,大唐時代豪華艷麗的觀音像,演變至此時,已然返樸歸真,呈現簡雅素淨的風貌。在繪畫方面,受到禪宗思想的影響,文人水墨畫大興,崇尚自然山林,洗盡穠艷之色彩,獨存天真的形像,除了以雙鉤細筆所作的白描觀音像之外,亦有以快速淋漓的寫意畫法,屏花飾,去色澤,淡雅中仍不失莊嚴,凈素中仍有一份慈悲。在雕塑方面,線條技法已登圓潤成熟之境了,例如四川大足石窟的宋代觀音像,雖仍繼唐之餘韻,雕刻精美秀麗,細緻繁華,不過和唐代的作品比較起來,已趨向大刀闊斧的作風了,其花冠及瓔珞,已較唐代顯得疏秀,裝飾彩繪也較為減少。除了大足之外,其他地區的立體觀音像,到了宋代以後,也一如繪畫,反樸存真,崇尚淡雅,雕鏤精緻的花冠,代之而起的是,簡樸高雅的頭巾,圖案繁多的瓔珞,也漸形消失,甚至完全不現。
以宋牧谿所畫觀音像(圖十七)為例,觀音端身坐於岩石上,有柔軟的香草舖地為座,岩石之下有「泉流縈映」,菩薩頂上化佛冠,飾物已少,耳之雙環及胸前瓔珞,均只是象徵性的點綴,冠上的頭巾與身上的白衣連成一體,作者以白描筆法,鉤勒出菩薩眉目之端莊,慈祥,以及衣紋線條的流利,又以披麻皺法,畫出岩石紋理之結構,層層有緻,通幅以水墨為之,不著絲毫色澤,益覺意境超然,筆法高妙,不染纖塵,是牧谿上乘之佳作。
塑像方面,其作風也一如繪畫,茲舉麥積山一六五窟,宋塑觀音像(圖十八)為例,觀音頭頂直覆頭巾,花冠已略而不現,頭巾自然垂肩,菩薩面容豐滿,眉間有白毫,雙目垂廉,口角含笑,雙耳不露,所著衣裳為覆蓋雙肩的中國形式,外衣袒露前胸,胸前已無瓔珞,長袖及腰,長裙及踵,衣褶分明,為典型的中國女子裝扮。菩薩雙手正重疊於身前,赤足而立,古樸肅穆潔淨,一塵不染,莊嚴和協,令人望而生敬!
以上所舉二例觀音像,均是宋代的代表作,風格已大異前期,其中有一點值得一述,觀音像頭頂上覆以頭巾,是宋代作品的特色,可能當時的仕女正流行披頭巾,或命婦們以披頭巾為貴,故觀音像天冠不顯,易以頭巾,此風沿襲甚久,元明清三代之觀音像亦時時可見。
宋代以後的觀音像,大致只有因襲,創意較少,題材方面,歸納之,除了早期的三大思想源流之外,再加上唐代的密教形儀,四者相互影響,各有取捨,也常溶會各家之說法。
(2)有善財童子的觀音
宋元之間,因山水畫大興,常寓詩文、哲理於繪畫中,且好寫超然物外的煙水自然之景色,觀音像的創作也受此風影響,在繪畫中,無論屬那一思想之觀音像,每好以山林泉石為背景或陪襯,使之另有出塵之感,其中以取自華嚴經思想者為最。
依華嚴經所述的觀音住處是在 「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木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因之觀音像的四周便是岩石、樹林、泉流,觀音的座處便是以香草舖地的岩石。依經中所載,善財童子曾到此間進謁菩薩,故畫中便在觀音菩薩座下的泉水中,畫一童子或雙手合十,或昂首屈膝,以表示正向菩薩求法。
例如元代趙雍所畫的「善財童子參見觀音菩薩圖」 (圖十九) 觀音半跏坐於大塊岩石之前,旁有疏林掩映,祥雲繚繞,岩座之下,蓮花盛開,蓮葉為伴,鮮潔欲滴,善財童子赤足立於蓮葉之上,頭挽童髻,腰負包笈,雙手合十向菩薩求法,一付純真童稚之相。岩座之左下方,尚有一女子亦立於蓮葉上,與善財童子呈左右對稱之勢,此女名稱「蓮女」,為觀音菩薩之侍者。
菩薩身上之披戴及座旁之飾物,仍有些沿襲前代的經軌,如頭戴化佛天冠,胸前飾瓔珞,腕間串環釧,手中持念珠等,其座位之右旁有經卷、楊枝水,甘露淨瓶,左邊則有供物及香爐,菩薩相貌莊嚴,衣飾雅潔,置身於岩石流泉之間,更加有超塵寧寂之感。
有善財童子的觀音像,在宋以後,一直異常普遍,明清之際,仍不少衰,因此種以岩石、山林、流水,背景的觀音像,是隨著山水畫的盛行,而大行其道,甚受士人們的歡迎。在畫題之中,常見的磐石觀音,巖居觀音,倚樹觀音,紫竹觀音等等,均是此系統的延續,這些畫題中,甚至只畫山水岩石及觀音像,而將善財童子略而不畫,如前述的牧溪畫觀音像,便是一例。
(3)送子觀音
至於取材自法華經一系之觀音像,形像變化較多,取材也較廣,事實上,民間所以信仰觀音,主要還是法華經普門品教義的宣揚,觀音能於急難怖畏之中,普為施渡,滿人所願。此期最常見於畫題的便是「送子觀音」,此思想源於普門品中所述: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因此之故,一般無子嗣而思有後的庶民,便造像圖畫觀音菩薩,禮拜供養以求能生育兒女,傳宗接代。
送子觀音之藝術創作,流行甚早,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陳列有一尊北齊石刻送子觀音,此觀音作躺臥狀,懷中有諸小兒。兩宋以後,送子觀音於繪畫中日見流行,又因受到山水畫及華嚴經思想的影響,觀音像常以流水,樹木為陪襯之景物。
以明人所畫送子觀音像(圖二十)為例,觀音坐於香草柔軟之地上,懷中抱一小兒,觀音頂上有化佛冠,髮絲垂至肩前,上覆以頭巾,衣紋線條流利,小兒手揚樹枝,一付活潑頑皮樣,菩薩則猶如慈母一般,此幅觀音像,前有溪流,雜以竹枝小石。
總之,送子觀音的題材,大致均畫一大士,或坐或立懷中抱一小兒,畫面如此,金銅或石刻小雕像,亦常見,因民間信仰甚深之故。也有的送子觀音畫像,其旁再加畫善財童子求法像,此已將二種思想混而為一了。
法華經一系的題材,除了送子觀音之外,尚有較特殊者,觀音不現女子像,而現一身著冠服,長髮及胸,持杖、攜經典的文人雅士,題詞上曰:「現居士身而說法者。」[15] 亦有畫披甲戴盔,腰佩長劍,手舉金塔,一派威武的將軍相,畫上題詞曰:「……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16] 此均屬於法華經所述為方便說法,示現三十二相。
(4)魚籃觀音
由於對法華經普門品之信仰異常普遍,故民間流傳甚多觀音菩薩顯化的事跡,其中流行較廣,且見於畫題者為「魚籃觀音」,又稱「馬郎婦觀音」,為三十三觀音[17]之一,觀音現婦女身,手持魚籃。其顯化的故事見於觀音感應傳所載: 「唐馬郎婦,生陝石,此地俗習騎射,不知有三寶名。元和十二年 (西元八一七年,元和為唐憲宗年號。) 忽有美女挈籃鬻魚,人競欲娶之,女曰:『有一夕能誦普門品者,則吾歸之。』黎明,能誦者二十餘輩,復授以金剛般若,能誦猶十人,乃更授法華經,期以三日通徹,獨馬氏子能之,乃具禮迎歸。入門,女稱疾求止別房,須臾便死,體即爛壞,遂瘞焉。數日,有紫衣老僧至葬所,命啟視,惟黃金鎖子骨而已,謂眾曰:『此觀音大士憫汝輩障重,故垂方便示現以化汝等。』言訖,飛空而去。」
此故事流傳甚久,由唐宋而明清,畫家們也經常以此題材畫觀音,作馬郎婦像,手提竹籃,籃中有魚,由這些形像,也可看出各朝一般民婦的打扮,也是下階層社會生活的一面。
舉清代施王仁孝所畫的魚籃觀音為例(圖廿一),觀音呈婦人形像,著長袖上衣及長裙,頂上髮際之間有肉髻隆起 (或可能是飾物),右手攜一竹籃,內盛鮮魚一尾,左手一掀裙角,裙下瓔珞一串,及足上環釧,均宛然可見,這是作者作畫的技巧,既要符合馬郎婦的身份裝飾,又不忘表現這一化身菩薩的莊嚴,匠心獨運,實堪稱佳作。
魚籃觀音也一如其他觀音像,畫者常好以山林流水為陪襯,有的也再其旁加畫善財童子。
又有觀音像,現身於萬頃波濤之中,有大魚浮於水面,觀音即立於魚頭之上,此稱「鰲頭觀音」,畫題、雕塑上均常見,此亦宋明以後方流行的題材。
(5)極樂世界中的觀音
以上所述的各種觀音像,無論屬於華嚴系或法華系,其風格均趨於淡雅,表現也較放逸。唯有屬淨士三經系的觀音像較為特殊,由於淨土三經對淨土及觀音形像的描述,均極豪華壯觀,故作畫者常沿襲前期金碧輝煌的風格,尤其是皇宮御製的圖像,更是寶相莊嚴,衣裙鮮艷,天冠瓔珞,交相輝映,此猶如貴族化之風格,和上述幾種素淨純樸,如平民化之作風,迥然不同。
茲舉清緙絲御製西方極樂世界圖中的觀音像 (圖廿二)為例,觀音坐在阿彌陀佛的左方,華蓋堂皇,流穗飾滿邊緣,華蓋之下,觀音菩薩結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之上,面相莊嚴,天冠精美,瓔珞細緻,手執寶缽,天衣縵妙,頭上及身上各有圓光一輪,蓮花之下,水波清錄,寶座四周,裝飾豪華,無數天人,飛翔雲端,菩薩羅漢,亦圍繞在旁。此幅為清庭御製緙絲所繡,故花紋圖案,裝飾色彩,均呈清室皇家的作風。
七、結 論
中國的民族性,一向是兼容並蓄的,任何一個外來的文化傳來之後,首先是吸收,繼之融化,再下去是更創新義,而形成自己的面目來。觀音菩薩的信仰隨著佛教文化的傳播,初期的形式是印度形像,無論衣著、相貌、裝飾、技法均屬域外風格,這種風格受到中華民族的陶鎔,漸漸轉化成中國式的形像,故觀音像在兩宋以後,完全呈東方人的面目。
歷代觀音像的演變,也代表著幾個意義,除了上述的由印度式演成中國式之外,觀音頭上、身上的飾物,均與當代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千手觀音手上的執物,更可代表當時民間使用的器具,觀音作女子形像後,與當代婦女穿著更是關係密切,故觀音像的流傳,一方面代表佛教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是歷代社會生活的影子。
另外觀音像的外形無論如何改變,其主旨總不離二個原則,一是莊嚴,一是慈悲,莊嚴代表其威德儀表,使人一望而生敬仰之心,慈悲代表其救世渡人的願行,令信者產生依怙之心。觀音像之所以不同於一般凡人的造型,便在於把握住此二個精神主宰。
有了這二個精神主宰,無論姿勢如何演變,其表情總是面含喜悅,唇角微笑,很少有怒目張牙或哀戚哭泣的容顏 (密教中現憤怒相的觀音,為數並不多) 。這也是中國藝術品不同於西洋的地方,西洋作品偏重於情感的放任與發洩,好將喜怒哀樂很誇張的表現出來,它是一種奔放的美、激動的美,而中國作品偏於情感的收斂與昇華,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沉靜的美,超然的美。固然看到西洋作品,比較容易了解其內心悲喜,而受到感動,與作者產生一致的悲喜。而中國作品,雖有部份不很容易領會,然而只要細加品嘗,仍有一分感人的力量,尤其抑貪除瞋,止惡向善的宗教功能,卻在潛移默化之中,千餘年來,一直是安定社會的基石,觀音像的莊嚴與慈悲,所予人適意、安恬的感受是無限的。
東方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其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均相互有別,故所表現的藝術品,也各有千秋,觀音像外現的形式與內在的含義,均代表東方精神文化的遺產,它是東方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1] 見妙法蓮華經。
[2] 見法藏之心經略疏。
[3] 見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
[4] 見觀音授記經。
[5] 三十二應化身,依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載為佛身,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迦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伽身,人身,非人身,執金剛神身等。
[6] 補處菩薩,前佛既滅後,成佛而補其處,是名補處,而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名為補處菩薩。
[7] 六觀音之說有二家,依天臺宗之立義,指大悲觀音,大慈觀音,師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等,見摩訶止觀及陀羅尼雜經。依密教之說,指千手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准胝觀音,如意輪觀音等。
[8] 三十三觀音,國畫普門品所說三十三身 (與註五所說三十二應化身大同小異) 為三十三觀音,另一說三十三觀音為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圓光觀音,遊戲觀音,白衣觀音,蓮臥觀音,瀧見觀音,施藥觀音,魚籃觀音,德王觀音,水月觀音,一葉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延命觀音,眾寶觀音,岩戶觀音,能靜觀音,阿耨觀音,阿麼提觀音,葉衣觀音,琉璃觀音,多羅尊觀音,哈蜊觀音,六時觀音,普慈觀音,馬郎婦觀音,合掌觀音,一如觀音,不二觀音,持蓮觀音,灑水觀音是也。此多屬密教說法,典據不明。
[9] 見不空羂索經卷九。
[10] 見覺禪鈔卷二十九引弘決二。
[11] 見陀羅尼集經卷五。
[12] 見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13] 見啊唎多羅陀羅尼經阿嚕力品第十四。
[14] 楞嚴經,具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刺密帝譯,十卷。屬大乘密教部。
[15] 法華經普門品曰:「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題詞上句即依此。
[16] 法華經普門品曰:「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題詞亦依此。
[17] 見註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