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阿含經》中的無我觀
界文法師

 



無我法門是佛教中重要的教義,被列為三法印之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在佛教中,判斷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來衡量。若是與三法印相違,即使是佛親口所說,也不是了義之法;反之,若能契合三法印,即使不是佛陀所說,也可認為是純正的佛法。因此,對于學佛者來說,正確地把握三法印的含義,對整個修行來說是極為關鍵的。本文將通過對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阿含經》的考察,來探討佛教無我法門的內涵。

一、佛陀提出無我法門的思想背景

  在佛陀出現的時代,印度的思想界極為活躍,各種宗教團體和哲學學派林立,在佛典中有九十六種外道的記載。這些不同的學派和宗教團體各自提出了自己對宇宙人生的看法。《阿含經》中佛陀曾把當時思想界關于“我”的認識總結歸納為三大類:
  其第一師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而無能知命終后事)者,名曰斷見;彼第二師見今世、后世真實是我,如所知說者,則是常見;彼第三師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命終之后亦不見我,是則如來、應、等正覺說,現法愛斷、離欲、滅盡、涅磐。(雜阿含105經)
  佛陀在這里所說的第一師相當于現在的唯物論者,他們認為現在活着的就是“我”,死后一切消散,“我”也不復存在。佛陀將之稱為斷見;第二師相當于一般的宗教,比如基督教之類的,他們認為現在活着的是“我”,死后,“我”也可以長存,或者在天堂享樂,或者在地獄受苦,或是不斷淨化達到與梵、神我合一。佛陀將之稱為常見。這兩種人由于錯誤的知見和執著而輪回生死不能解脫。第三師則是佛教的無我觀,是針對以上兩種錯誤觀點而說,認為不論是現在世還是命終之后,都沒有一個所謂的“真實的我”的存在,因去除了我執而可以現證涅磐。二、佛陀說無我的理由

  “無我”一詞乍聽上去,似乎與我們的常識相違,明明有一個自己存在,為什么要說無我呢?一般人很難接受。我們還是先看一看《阿含經》中佛陀是如何來論述無我法門的吧。
  1、“我”是主、自在義,因不能主宰、苦、不得自在,故說“無我”。
  在雜阿含110經中有一段佛陀與薩遮尼犍子的精彩對話。
  薩遮尼犍子:“譬如世間一切所作皆依于地,如是色是我人,善惡從生;受、想、行、識是我人,善惡從生。”……
  佛告火種居士:“凡是主者,悉得自在否?”
  答言:“如是,瞿曇!”
  佛告火種居士“汝言色是我,受、想、行、識即是我,得隨意自在,令彼如是,不令如是耶?”
  時薩遮尼犍子默然而住。
  執著于色受想行識是“我”的薩遮尼犍子,在佛陀的質問前只能無言以對。
  在雜阿含33經中佛陀也曾這樣開示弟子:
  “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應于色病、苦生,亦不應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無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陀在這里從對色受想行識都不能自在,不能自由主宰的角度,否定了外道認為五蘊是我的邪見,提出了無我的主張。

  2、“我”是不生滅義,因有生有滅所以說“無我”。
  佛陀曾在雜阿含265經中如此說到:
  “眼生滅故,若眼是我者,我應受生死;是故說眼是我者,是則不然。如是若色、若眼識、眼觸、眼觸生受若是我者,是則不然。所以者何?眼觸生受是生滅法;若眼觸生受是我者,我復應受生死;是故說眼觸生受是我者,是則不然,是故眼觸生受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觸生受非我。”
  很明顯可以看出,在這里佛說無我的理由就是因為六識、六觸等都是生滅的,所以不能說是“我”。

  3、“我”是常義,因無常故說無我無我所。
  在雜阿含30經中佛與輸屢那曾從無常的角度討論過無我:
  “輸屢那!于汝意云何?色為常、無常耶?”
  答言:“無常。”
  “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于意云何?聖弟子于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外道所執著的“我”,是一個常、恆、不變的本體,而佛陀則指出一切是無常、苦的,因此并不存在所謂的“我”。

  4、“我”是獨一、自有義,因一切皆為緣起故說“無我”。
  一些宗教家認為有一個上帝或大梵,他是宇宙間最初的,獨一無二的,自然有的,由他創造了萬物。而佛陀則指出這種說法的虛妄。他在長阿含21經中揭示了大梵的來曆:
  復有余眾生命、行、福盡,于光音天命終,來生空梵天中。其先生眾生便作是念:“我于此處是梵、大梵,我自然有,無能造我者。我盡知諸義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我獨先有,余眾生后來,后來眾生,我所化成。”其后眾生復作是念:“彼是大梵,彼能自造,無造彼者,盡知諸義典,千世界于中自在,最為尊貴,能為變化,微妙第一,為眾生父。彼獨先有,后有我等,我等眾生,彼所化成。”
  佛陀在這里明確指出大梵并不是獨一、自然而有、能化生其他眾生的,大梵和其他眾生一樣都是由于業力,因緣和合而生,因此并無這樣一個絕對的“神我”的存在。
  佛在雜阿含1202經中告訴我們,有情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只有假名的存在,并無一個實有的“我”:
  唯有空陰聚,無是眾生者。如和合眾材,世名之為車;諸陰因緣合,假名為眾生。

  5、五蘊不是“我”,離開五蘊之外也沒有“我”。
  在上面的論述中,可以看出,由于蘊、處、界都是因緣和合的,是無常的,所以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然而又有人提出,在五蘊之外有一個“我”在。佛陀否定這種觀點,他認為離開了五蘊,則無法為人所感知,也不可能有任何作用,所謂的“我”成為一種虛談,沒有任何意義。他在雜阿含39經中說:
  “若離色、受、想、行、識有若來、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三、正確把握無我

  當佛陀提出了無我的觀點之后,人們由于不能很好的把握無我的含義,產生了種種的疑問,諸如:“若無我者,作無我業,于未來世,誰當受報?”(雜阿含58經);“若使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中阿含62經)等一系列問題。在一般人,總要執著一個實在的主體來作為一切行為的承擔者,一旦他們聽到無我的教法便覺得無法接受,甚至認為無我的教法會破壞一切世間的因果、倫理法則。
  實際上,只有無我,才能成就一切因果的事理。如果有一個恆常不變的在,那么因將永遠是因,不可能變成果;惡人將永遠都是惡人,不可能成為善人。這顯然是荒謬的,違背世間常識的。因此,正是由于無我,才能成立一切世間因果輪回的事理,也正是由于無我,才有從凡夫到賢聖的轉化的可能。佛陀所說的無我,并不是什么都沒有的空無。無我的真義在于緣起。佛陀針對人們的疑惑開示說:
  “愚痴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于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有生有死。”(中阿含62經)
  由此可知,眾生的生命只是由因緣和合而形成的剎那剎那變遷而又因果相續的生命流,其中并無一個常恆不變的“我”在。眾生由于無明,不能明了無我的真理,因而產生了“愛”--染著自體與境界,由于愛染,所以執取追求,引起了業果而不得不生,進而不得不死。一期生命結束,馬上又在業力的牽引下進入下一期生命,無有片刻的停息。佛陀看到眾生生死輪回的真相而說:“有業報而無作者”(雜阿含335經)。在因業力因緣而形成的生死輪回中,一切遵循因果法則,雖然有業報相續不失,但其中并無一個常恆不變的作者和受者,所謂的眾生只是假名而已。這才是無我法門的真實內涵。如果執著有一個“我”在,則會產生種種貪愛,無法解脫;如果把無我理解為什么都沒有的“空無”,則會撥無因果,同樣無法解脫。唯有正確把握了佛陀無我的真義,才能掃除一切迷妄,走上趨向涅磐的正道。
  由于佛陀說無我法的目的只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他并不反對在世俗意義上所施設的假名的“我”。因此,當一個人已斷除了貪欲和執著,證入真實的時候,佛也是允許他隨順世俗而說有我的。在雜阿含582經中有一段天子與佛的問答,很能說明佛陀的態度: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若羅漢比丘,漏盡持后身,頗說言有我,及說我所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若羅漢比丘,漏盡持后身,亦說言有我,及說有我所。”……“若羅漢比丘,自所作已作,一切諸漏盡,唯持最后身,說我漏已盡,亦不著我所,善解世名字,平等假名說。”
  佛教雖然處處說無我,但有時候也隨順世俗而說“我”,外道雖常執著有我,但也有無我的說法,不過佛法與外道所用的名詞雖然一樣,其內涵卻有本質的不同。楊郁文居士編著的《阿含要略》中對佛教與外道所說的“我”與“無我”作了一個對比,列表如下(阿含要略P420):
     外  道              佛  教
  有我非緣起之絕對常、一、主(增益執)  隨順緣起世俗假名說(無減損)
  無我非緣起之絕對斷、滅、盡(減損執)  隨順緣起聖出世實說(無增益)

四、佛陀開示無我法門的目的

  印順法師在其《性空學探源》一書中寫道:
  “佛說無我有兩方面:(一)眾生執我,所以自私;無我是化私為公的道德根本要則。(二)眾生執我、我所見,所以惑于真理,流轉生死;得無我見就可以打破惑業纏縛而得解脫。所以,無我又是離系得解的根本原則。”(性空學探源P111
  印順法師的這段話較好地概括了佛陀說無我法門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作為一般人,由于執著于自我,而產生了自私和貪婪,于是一切罪惡和墮落由此而生;而一般的宗教師,又執著一個神我,由這種執著而不能了悟真理,同樣不能超越輪回。佛陀所說的無我法門,正是破除眾生妄執,使之化私為公,離系得解的無上妙法。
  因此,我們特別要注意這一點:佛陀說法并不只是一種哲學意義上的思辨,而是為了要對治煩惱,要解決生死的根本問題。當一些人不是為了解決當下的現實問題,而是報着哲學玄想的目的來與佛陀探討有我與無我的說法時,佛陀一概不予以理睬。在雜阿含962經記載佛陀與婆蹉種出家的一段對話,很明顯地體現了佛陀不參與空泛玄談的務實精神:
  “云何瞿曇作如是見、如是說:世間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有邊、無邊、邊無邊、非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有后死、無后死、有無后死、非有非無后死?”
  佛告婆蹉種出家:“我不作如是見、如是說,……乃至非有非無后死。”
  如果來求法的人根基和智慧不足以接受無我的教法,佛陀也不為他說無我。在雜阿含961經中記載了另一次佛陀不回答婆蹉種出家關于有我無我的提問的原因:
  時,有婆蹉種出家來詣佛所,……白佛言:“云何!瞿曇!為有我耶?”
  爾時,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再三,爾時,世尊亦再三不答。……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三問,世尊何故不答?豈不增彼惡邪見,言沙門不能答其所問?”
  佛告阿難:“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痴惑豈不更增痴惑?”
  這個婆蹉種出家由于執著深重,不能正確理解無我的含義,如果聽了無我的教法,反而會增加迷惑,所以佛陀不為他說無我法門。后來,他再一次又來找佛陀,這一次是向佛請教善不善法,佛便為他說貪嗔痴三不善法和不殺生、不偷盜等十種善法,終于使他心開意解,證得了正覺。(見雜阿含964經)從這几段經文,我們明顯地可以看出佛陀一切說法都以導向解脫為唯一目的的態度。
  通過以上的考察,使我們對佛陀的無我法門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然而佛法的真正意義只有在實際的修行中才能體會到,如果只停留在思辨的層次,是不可能真正理解無我深義的,那就辜負了佛陀不辭辛勞說法的一片苦心。佛陀說過,在佛法中,無我法門是諸法中上:“若學決定法,知諸法無我;此為法中上,智慧轉法輪”(長阿含第1經)。無我法門是通向涅磐寂靜的正道!甚深甚妙的無我法門,有待于每一個佛弟子去努力付諸實踐。



 來源:http://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