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宗是中國佛教中的一個宗派,它是由隋代的智大師在天臺山所開創。所以稱為天臺宗。它的教義依《法華經》而立。在荊溪湛然大師《止觀義例》卷上記載:一家教門"以《法華》為宗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涅磐經》為扶疏,以《大品般若經》為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可見,智大師以《法華》一經的意旨,作了獨特的見解,而創立天臺宗,使它成為中國佛教中的一朵奇,他本人也被後人尊稱為"東土小釋迦"。
天臺宗的特色是在於教義與禪觀相結合,在理論上,認為當下的一念便包含了一切法,只是因迷或悟而有隱有顯。這就是說,當起一念時,即為一切法,而一切法又即是當下一念。把此法與觀相融合,就?quot;一念三千"之理。智認為一心具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聲聞、緣覺、菩薩和佛這十法界,也就是六凡和四聖。這十法界,不是固定不變的,"六凡可以向上到達於"佛的地位,而"佛"也可以現身在"六凡"之中,這樣十法界相互具備,這構成了"百法界"。以十法界所依之體,構成"五蘊世間",有依山河的世界叫"器世間"。十法界各具這三種世間成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就具有三千種世間,在修行的觀法上,由於初學者的根基淺,不適合作高層次的觀法,所以須由自己的心觀起,並且以具體的事物為觀作物件,所以天臺宗?quot;一心三觀"為初入門的方法,也就在這一念心中,同時觀"空"、"假"、"中"三諦,並且認為這三諦之間的關係不是次第關係,是同時存在且相互不妨礙,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三者是圓融無礙的。在智者大師看來,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叫做"空諦"。一切事物其中雖無永恆不變的實體,卻有如幻如化的相貌,稱"假諦"。這些都不出法性,不待造作而有,叫"中道諦"。因此,隨便舉一事物,都是有空、有假、有中,所以稱"圓融三諦"。
天臺宗的中心理論是諸法實相論,而所構成?quot;圓融三諦"是在"一心三觀"的其他上成立的,為了確定"圓融三諦",智者大師先提出他的"三軌"說。"三軌,即三種軌範,"(1)為真性軌,指事物的本質,真如實相;(2)觀照軌,指顯示真理的智慧作用,認識主體和認識能力;(3)資成軌,指助成觀照的各種作用。在《法華玄義》卷五下說道:"言三法者,即三軌也。軌名軌範,還是三法可軌範耳。-------三軌者,一真性軌,二觀照軌,三資成軌。名為說有三,只是一大乘也"(注1)"(注2)圓教三法者,以真性軌為乘體,不偽名真,不改名性,好正因常,諸佛所師。------觀照者,只點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觀照,即是第一義空,資成者,只點真性,法界含藏諸行無量眾具,即如來藏,三法不一異,如點如意珠,中論光論寶光寶不與珠一,不與珠異,不縱不橫。三法亦如是,亦一亦非一,亦非一非非一,不可思議之三法也。若迷此三法,即成三障,一者界內界外塵沙,障如藏;二者通別見思,障第一義空;三者根本無明,障第一義理。若即塵沙障,達無量法門者,即資成軌得顯;若即見思障;達第一義空者,觀照軌得顯;若即無明障,達第一義諦者,真性軌得顯。真性軌得顯,名為法身;觀照得顯,名為般若,資成得顯,名為解脫。"
智者認為天臺宗藏通別圓"四教"教有三軌,只是以圓教三軌為究竟,圓教的"三軌",在名義上雖有區別,但實際上相互融通,從前段話中看出,真性軌的第一義理,觀照軌的第一義空,資成軌的如來藏,三軌的對象和歸宿都真性,不相妨礙的。如果本來圓融的三軌,若生起迷惑,使成三種障礙,也就不能達到對"真性"的認識。三軌雖然圓融但它各自又有側重,即真性軌指向法身,觀照軌指向般若,資成軌指向解脫。以此說法,就把"三軌"導向了大乘的境界。
"三軌"說必須與"十如"實相相結合,"三諦圓融"思想才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智者大師為了將"三軌"與"十如"實相聯繫起來,他說:"(注3)十種相性,只是三軌。如是體即是真性軌;如果是性、性以據內,好是觀照軌一力者,是了因,是習因,屬觀照;緣者,是報因,屬資成,果者,是習果,屬觀照;報者,是習抱,屬資成;本末等者,空等即觀照,假等即資成,中等即真性。真就一界十如論於三軌?quot;三軌的本質是實相,是實相的三種表現形式。從三諦的角度說,中道第一義諦是真性軌,空諦是觀照軌,假諦是資成軌,三軌與三諦一一相對應,它們無論從性德上講,還是從修德上講,者不縱不橫,平等無二的。這個思想,在智看來,從止的方面來認識事物的主體,必須要處於空的狀態,並借助佛教的假說理,去認識事物的"真性"。於是,這種"真性"也就是"假"和"空"的統一,構成了"中道觀"。這樣,中道觀也就是變成了最高真理的"實相",從而調和了有與空,世間與出世間的矛盾。
圓融三諦以實相為理論基礎,強調一心所觀三諦的無次第性,因為三諦本身圓融相即。這也是圓教的特殊認識,別教都無法達到此等認識。智者又說:"(注4)實相之體只是一法,佛說種種名,亦名妙有--------實相亦是諸名之異號耳。"
此段話說明中道實相是大乘佛學的根本,契入中道實相是菩薩修行的目的。當然,世界的真理只有一個,那就是中道實相,它有許多的表達方式,只是名稱不同,其實質是一樣的,只要能把握事物的世界的中道實相,一切的名詞概念均無存在的必要了。
圓教從三諦圓融,旨在突出《法華經》的特殊地位,確立以實相為唯一真實存在的真理觀。智把由"圓融三諦"所得的結果名之為"一實諦",這一實諦便是唯一真實存在的真理。他說:"(注5)圓教但明一實諦。《大經》雲:實是一諦,方便說三。今亦例此,實是一諦,方便說。《法華》雲: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耳。"無論是一諦,二諦,還是三諦,歸根結底都是方便,只有一實諦,才是究竟。圓融三諦思想產生於止觀,同時它又服務於止觀。作為"一心三觀"的發展,智在論述中說道:"(注6)若法性無明,合有一切法界入等,即是俗諦;一切界入,是一法界,好是真諦;非一非一切,即是中道第一義諦。如是遍歷一切法,無非不思議三諦云云。---------例上,一權一切權,一實一切實,一切非權非實,遍歷一切,是不思議三智也。三諦三觀三智雖有名義上的差別,但都是一心所攝得,因此說所照為三諦,所發為三觀,觀成為三智。可見一心同時具足三觀三智時,也就具足三諦。也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諦。"
根據智者所述,圓融統一於一念心的三觀,三智,三諦之間的關係,應以三觀為理論基礎,三智為思想指導,三諦為理論歸宿,在《法華文句》卷二上中說道:"(注7)空觀入通佛慧,假觀入別佛慧,中觀入圓佛慧。空觀到一切智彼岸,假觀到道種智彼岸,中觀到一切種智彼岸,空觀聞於真諦,假觀聞於俗諦,中觀普聞中道第一義諦,亦普聞三諦,空觀度四住而于眾生,假觀度塵沙百千眾生,中觀度無明百千眾生。"眼如同一心三觀即圓融三觀,也就是圓融三諦。這也是《法華經》的重要宗旨,體現的《法華經》的基本原理,是與其他大乘經典相區分的重要標誌。《法華玄義》卷一言:"(注8)分別者,但法有粗妙。若隔曆三諦,粗法者,圓融三諦,妙法也。--------雖種種建立施設,眾生但隨他意語,非佛本懷,故言不務連說也。今經正真如舍不融,但說於融,今一座席,同一道味,乃暢如來出世本懷故,建立此經名之為妙?quot;圓融三諦體現了《法華經》的妙,同時也因圓融三諦說而使《法華經》處於大乘經典的重要地位。"(注9)今經三諦圓融,最得自在,比大梵王。余經拔眾生出生死,如五佛子於凡夫第一;或拔眾生出涅磐,如果菩薩居無學上。今以拔出眾籃球賽方便教菩薩上,即成法王,最為第一。"載自《法華玄義》卷一上。
作為真理觀,圓融三諦在確立中道實相這一絕對真理的同時,並不排斥空、假、中三種相對真理的存在。相對真理作為方便施設,是為了引導人們真覺,頓悟絕對真理。原因是絕對真理就在相對真理之中。在智者眼中,有差別,相待的三諦乃至一切事物都不過是無差別,絕對的一實諦的顯現,三諦乃至一切事物中的絕對真理是相互包容、滲透、圓融統一的。既然圓融三諦,也就法法圓具三諦,塵塵中空即假即中。於是,只要體悟到圓融三諦不可思議之境界,就可以在差別諸相宛然雜陳的世界中,達到對真理的把握,也就是眾生的迷或悟都在自己的一念中。換句話說,眾生的成佛是可能的,而且是有充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說明了凡夫和佛之間並不存在嚴格的界限,它關鍵?quot;觀念念心",實現認識的轉變。
智者大師的圓融三諦思想把《法華經》這一方便與真實的統一原理,以及對諸法實相的充分肯定。它對中國伎儒家思想有著較強的適應性;尤其在當時的士大夫中引起不少的哄動。中國傳統思想不但重視現實人生,同時也不是對理想境界的追求,正因為如此,圓融三諦思想才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天臺宗思想才得以弘揚。
附注如下
(1)T33 P741中。
(2)T33 P743中。
(3)T33 P743下。
(4)T33 P782中,《法華玄義》
(5)T46 P28中,《摩訶止觀》卷三下。
(6)T46 P55中,《摩訶止觀》卷五上。
(7)T34 P22中,《法華文句》卷二上。
(8)T33 P682上,《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一上。
(9)T33 P684下,《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