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ật Học Online

學佛是求佛保佑嗎
濟群法師

 

問:為什麼要學佛?求佛保佑是學佛嗎?  

答:學佛,是因為人生存在問題。如果人生完美無缺,沒有任何問題,就大可不必學佛了。那麼,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人生的煩惱痛苦,就是對生死之迷的追問,對終極歸宿的困惑,對人生意義的探尋。所以,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斷除一切疑惑,親證諸法實相。

  如果不是帶著這些問題學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但不能算是學佛。學佛,是學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保佑。那樣的信,往往會流於迷信,乃至功利心,與學佛本身是背道而馳的。比如佛陀教導我們不要貪心,可我們卻帶著強烈貪著來到寺院,希望佛菩薩給我們這個、那個,要了平安健康,還要升官發財,恨不得還要佛菩薩保佑自己幹了壞事不被發現,這叫學佛嗎?

學佛與不學佛有什麼差別

問:學佛與不學佛到底有什麼差別?  

答:學佛和不學佛,本身就是差別。

  或許有人會說,不學佛一樣可以生存,一樣可以通過勞動改善物質生活,通過娛樂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們還可以信仰其他宗教,為什麼要選擇學佛呢?關於佛法,有很多定義。有的說佛教是文化,有的說佛教是哲學,有的說佛教是宗教。其實,這些定義都不是很完整。如果用一句最簡要的話來定義佛法,我認為,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的方法。

  也有人會說,解決痛苦的方法很多,無聊了看看電視是解決方法,痛苦了喝喝酒也是解決方法。但這些方法只能使痛苦得到暫時轉移。看完電視如何呢?一樣還是無聊。酒醒之後如何呢?依然還是煩惱,甚至可能更煩惱,所謂借酒消愁愁更愁。也有人會說,改善生活條件是解決痛苦的方法。如果那樣的話,古代帝王就不應有煩惱,因為他們集世間財富和權利於一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麼幸福是否就和這一切成正比呢?未必。帝王有帝王的煩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可能比普通人有更多的煩惱。由此可見,改善生活環境並不足以究竟解決人生痛苦。也有人會說,我們還可以去信仰其他宗教,通過對神的祈求,通過外在拯救拔除人生痛苦。但我們要知道,解鈴還需系鈴人。煩惱不是外來的,而是源於自身無始以來的貪嗔習氣,源於往昔造作的無量惡業。只有剷除些根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內心困惑,滅除苦果之因。沒有煩惱的話,走到哪裡都安然自在。學佛和不學佛的根本區別,就在這裡。

成佛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問:學佛是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答:開始學佛時,需要制訂一個目標,然後沿著這個目標前進。但修行的最終目的,是打破各種執著,包括對成佛的執著。所以,修行達到相當程度時,就不再覺得我在修行,覺得我已達到什麼果位。如果有這種想法,還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薩的境界。佛陀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還告訴我們: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在佛陀證悟的真理中,佛與眾生的差別相都不存在,無佛可成,也無眾生可度。

既然心即是佛,為何還要學佛

問:何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學佛?  

答:雖然心即是佛,但我們目前的生命現狀是不是佛?佛陀已徹底斷除一切無明煩惱,我們斷除了嗎?佛陀已通達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們通達了嗎?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個層面所具有的內涵,並非一切。現實中,我們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滿貪嗔癡,充滿無明煩惱。所以,還應以佛法為指導,不斷消除煩惱,使心的本來面目逐漸顯現。

  那個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心,那個充滿慈悲和智慧的心,才是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的。

人人都信佛的社會會是怎樣

問:倘若世間所有人都信佛的話,社會是怎樣的呢?  

答:僅僅信佛還不夠,關鍵是學佛所言,行佛所行。如果在這個世間,人人都能學佛,奉行五戒十善,沒有殺生,沒有偷盜,沒有相互欺詐,沒有彼此敵視,沒有自私自利。我們完全可以想像,那將是怎樣安樂、祥和的社會。

 

來源:www.jcedu.org


© 2008 -2024  Phật Học Online | Homepage